群体反应抗体

2024-09-20

群体反应抗体(精选5篇)

群体反应抗体 篇1

群体反应性抗体 (panel reactive antibody, PRA) 指器官移植受者体内存在的抗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 抗体。 是一种针对人类白细胞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对带有相应人类白细胞抗原的有核细胞产生杀伤作用。 多次妊娠、输血、接受器官移植、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都有可能产生HLA抗体, 从而使患者处于致敏状态。本研究对实施肾脏移植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 以了解术前PRA阳性及不同阳性程度的肾移植受者与PRA阴性受者术后1、3、5年人/ 肾存活率差异,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2000年1月~2012年3月在北京军区第二八一医院泌尿外科肾移植中心实施肾脏移植手术的患者469例, 其中初次移植443例, 再次移植25例, 第3次移植1例。男315例, 女154例;年龄14~ 74岁, 平均 (39.83±11.63) 岁。 移植供受者ABO血型均符合输血原则。 术前淋巴细胞毒交叉试验均<10%。

1.2 PRA测定方法

采用美国One Lambda公司的混合抗原板 (LAT1240) ,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检测受者肾移植术前血清中的HLA-Ⅰ类和HLA-Ⅱ类抗体, 抗原板包含21种HLA-A抗原;42种HLA-B抗原;13种HLA-Cw抗原;18种HLA-DR抗原和7种HLA-DQ抗原;共包被40个孔。 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操作。

PRA结果判定: 参照 《 肾脏移植手册 》[1]的标准, PRA≤10%为阴性结果, PRA>10%为阳性结果, 其中10% <PRA ≤20% 为轻度致敏, 20% <PRA ≤40% 为中度致敏, PRA>40%为高度致敏。 对PRA阳性受者应用One Lambda公司提供的分析软件判断特异性抗体基因型。

1.3 HLA配型情况

采用美国One Lambda公司的HLA试剂检测供、 受者基因型, 选择与受者HLA表现型相容程度较高的供者, 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受者依据实验室检测结果避开体内预存的HLA抗体所对应的特异性抗原, 并对高敏受者术前采用血浆置换降低抗体水平。

1.4治疗方案

患者术后采用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 即他克莫司或环孢霉素A+吗替麦考酚酯+甲泼尼龙预防排斥反应。环孢素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S0037B) 或者他克莫司 (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121202) 在受者术后血肌酐水平降至300 μmol/L时开始口服, 环孢素A的起始量为3 mg/ (kg·d) , q12 h, 他克莫司0.10 mg/ (kg·d) , q12 h, 吗替麦考酚酯胶囊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SH1036) 750~1000 mg口服, q12 h。 定期检测血药浓度。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AS 9.1对数据进行分析, 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肾移植手术前受者的HLA致敏状态

469例肾移植受者中, PRA阴性349例 (阴性组) , PRA阳性120例 (阳性组) , 其中Ⅰ类抗体阳性66例, Ⅱ类抗体阳性31例, 23例同时存在Ⅰ类和Ⅱ类抗体, 轻度致敏62例, 中度致敏36例、高度致敏22例。

2.2移植前不同PRA水平受者移植后1、3、5年人/肾存活率

术前PRA阳性组1、3、5年人/肾存活率都低于术前阴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随着PRA水平的升高, 1、3、5年人/肾存活率逐渐降低, 但轻度致敏组与阴性组的1、3、5年人/肾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中度致敏组与阴性组的5年人/肾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高度致敏组与阴性组的1、3、5年人/肾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见表1。

3讨论

随着器官移植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 PRA的临床意义也倍受关注。 高PRA结果说明患者血清中预存了针对供者的特异性抗体, 在移植后会参与排斥反应的发生, 从而导致针对移植物的免疫反应, 是影响术后肾功能和移植肾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之一[2,3,4], 因此在选择供者时首先必须避开受者预存抗体所针对的基因型。 研究认为如果移植前能检测出受者体内预存的HLA抗体, 对供体的HLA基因型进行针对性选择, 可以有效预防排斥反应的发生, 降低高PRA所致风险性[5,6,7]。

注:与阴性组比较, *P < 0.05;PRA:群体反应性抗体

本研究资料在移植前均进行严格的组织配型, 尤其是高敏患者, 要求错配不多于3个, 并且避开受者体内针对供者的特异性抗体。 结果表明PRA阳性组的1、3、5年人/肾存活率与阴性组相比仍然差异显著, 阳性组中随着PRA阳性率的上升1、3、5年人/肾存活率逐渐降低, 其中轻度致敏组的1、3、5年人/肾存活率、 中度致敏组的1、3年人/肾存活率与阴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 而高敏组的1、3、5年人/肾存活率和阴性组差异显著, 说明群体反应性抗体的存在与否及该抗体的致敏程度会明显影响移植物的长期存活率。 PRA水平越高, 对移植物长期存活的不利影响越大。 原因可能是因为虽然理论上高PRA的患者也可以接受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型试验阴性的供者器官, 但由于免疫反应的复杂性和关联性, PRA高水平的致敏受者在接受淋巴细胞毒阴性的器官移植后, 发生超级排斥反应、急性或慢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概率仍显著高于PRA低水平的非致敏患者, 并对移植物造成慢性损伤[8,9,10], 从而影响移植物的存活。 一项针对存活十年以上肾移植受者的研究表明PRA阳性受者的肾功能较阴性受者下降更显著, 提示PRA影响移植肾产期存活功能[11]。 同时也有报道肾功能下降的肾移植受者都与PRA阳性有关[12,13]。 因此, 检测受者的PRA水平, 可以了解受者体内的致敏状况, 有利于临床评估受者体内抗体水平并对阳性受者采取相应措施, 对于提高移植肾存活率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高致敏患者术前必须进行恰当的脱敏处理, 方可实施器官移植。 目前采用的脱敏措施主要有血浆置换、免疫吸附、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诱导治疗等方法, 也有联合应用其中1~2种方法, 国内有成功的病例但也有致敏患者在停止治疗后抗体水平会出现反弹[5], 原因在于脱敏处理只可以清楚部分HLA抗体, 但抗原特异性免疫记忆细胞仍然存在, 当机体受到移植物抗原的刺激时, 会再次产生大量的抗HLA抗体, 导致排斥反应的发生。 联合应用多种方法降低高致敏受者的抗体水平, 改善移植效果是今后的发展方向[3]。

由于PRA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是移植手术前的常规检测项目, 它对于移植的不利影响使临床医生对于PRA阳性受者的选择始终持谨慎态度。 对于PRA阳性的受者而言, 术前良好的供-受者HLA配型、有效的脱敏治疗、以及交叉配型阴性, 术后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低剂量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CNI) 为基础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仍然是提高人/肾存活率的有效措施。

摘要:目的 回顾性调查群体反应性抗体 (PRA) 对肾移植术后1、3、5年人/肾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纳入北京军区第二八一医院2000年1月2012年3月肾移植受者469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检测受者移植前PRA水平, 以PRA≤10%为阴性结果, 10%<PRA≤20%为轻度致敏、20%<PRA≤40%为中度致敏、PRA>40%为高度致敏, 并对1、3、5年人/肾存活率进行统计。结果 469例肾移植受者中, PRA阴性349例 (阴性组) , PRA阳性120例 (阳性组) , 其中Ⅰ类抗体阳性66例, Ⅱ类抗体阳性31例, 23例同时存在Ⅰ类和Ⅱ类抗体。术前PRA阴性组与阳性组1、3、5年人存活率分别为98.3%、90.9%、80.7%和93.3%、82.9%、62.9%;1、3、5年肾存活率分别为96.8%、87.9%、75.9%和86.7%、76.1%、50.5%, 二组相比1、3、5年人/肾存活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轻度致敏组的1、3、5年人存活率、肾存活率与PRA阴性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中度致敏组的1、3、5年人/肾存活率与阴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高度致敏组的1、3、5年人/肾存活率与阴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PRA是肾脏移植术前筛选致敏受者的重要指标, PRA阳性会影响移植物的长期存活, PRA阳性患者在肾移植手术前必须进行严格的组织配型, 采取措施降低抗体水平, 选择合适的供体与手术时机, 以提高人/肾存活率。

关键词:移植,群体反应性抗体,存活率

不规则抗体筛选与输血反应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2006年5月到2010年5月2365例住院输血患者, 年龄2月到55岁。

1.2 试剂

聚凝胺试剂由生科试剂仪器有限公司提供。筛选细胞。谱细胞.免疫试剂由上海血液中心提供.

1.3 方法

参照临床输血学进行操作。

2 结果

2365例患者标本, 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 8例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 阳性率为0.34%。进一步抗体鉴定, 检出抗-D5例, 抗-E2例, 抗M1例, 抗-Hro1例, 根据患者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为其输入无相应的红细胞成分, 无一例出现溶血输血反应。

3 讨论

不规则抗体产生大多为Rh血型系统, 除抗D外, 其他如抗E、抗Ec、抗Ce, 也有较高的检出率, 提示Rh阳性患者输血也可引起溶血反应, 且机率较高。根据我国汉族人群Rh抗原分布特点, E抗原阳性比D抗原阳性低, 产生抗E抗体的机率高于抗D抗体, 故Rh血型系统D抗原阳性E抗原阴性者输血不容忽视。Rh阴性个体免疫后产生抗D的机率为70.9%, 产生的抗体其效价在体内会逐渐下降, 甚至常规试验会漏检, 若以后作为受血者输入Rh (D) 阳性血刺激时, 会很快出现免疫性回忆反应。抗体效价会在1~2wk内达到高峰, 引起迟发性血管外溶血, 且发生在输血后几天。造成的输血无效以及溶血。我国大陆马曙轩报道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4%。我们医院患者不规则抗体发生率0.34%, 与文献报道相符。虽然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率较低, 但是该项阳性的患者一旦输入具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 抗原、抗体发生免疫性结合, 补体的参与下, 使输入的红细胞发生溶解, 即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出现发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 严重时甚至危及其生命。

综上所述, 我们在输血前应用聚凝胺法对患者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 能有效预防输血反应的发生, 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钦辉, 主编.临床输血学.上海: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2000.84.

群体反应抗体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3月~2011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确诊的结核病患者210例,其中男107例,女103例;年龄17~56岁,平均35.6岁;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痰结核菌检查结果分为活动性结核患者组110例及非活动性结核患者组100例,根据结核抗体阳性与否,分为结核抗体阳性组与结核抗体阴性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10例,女90例;年龄22~60岁,平均37.4岁。三组对象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结核抗体采用金标免疫渗滤法(试剂盒由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提供)测定,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及判断结果判,结果观察:阳性为在反应孔中央出现红色斑点,无斑点或仅痕迹则判断为阴性;CRP采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采用免疫浊度法(试剂盒由四川迈克生物技术公司提供);ESR采用传统的魏氏法测定,采用109 mmol/L的枸橼酸钠作为抗凝剂,并与与新鲜血液按1∶4比例稀释混匀,测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5.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结核患者组与对照组结核抗体结果比较

210例结核患者与对照组结核抗体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活动性结核患者组与非活动性结核患者组结核抗体结果比较

活动性结核患者组与非活动性结核患者组结核抗体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结核患者组与对照组ESR、CRP结果比较

结核患者组与对照组ESR、CRP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结核抗体阳性组与结核抗体阴性组ESR、CRP结果比较

结核抗体阳性组与结核抗体阴性组ESR、CRP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2.5 活动性结核患者组与非活动性结核患者组ESR、CRP结果比较

活动性结核患者组与非活动性结核患者组ESR、CRP结果比较,E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在结核病免疫研究中,一直以来的观点是细胞免疫是主要的,体液免疫是次要的,近来不少学者的实验显示结核患者出现血结核抗体,其中的Ig G更是明显。20世纪70年代Nassau等[1]首先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显示结核抗体在临床上诊断结核病帮助较大。在学者的研究以及临床实践中,显示结核抗体在诊断结核病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报告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2]。在结核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机体的抗结核体液免疫产生不同的免疫球蛋白,先是Ig M,接着Ig G非常显著[3]。本研究对结核抗体(Ig G)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结核患者组结核抗体阳性率55.7%,对照组则只有4.5%;活动性结核患者组结核抗体阳性率61.8%,非活动性结核患者组稍低,为49.0%,与此前有些学者发布的结核抗体阳性率相比为低,如李德宪、祝斌等[4,5]认为活动性结核患者阳性率为70%或更高。鲁启超等[6]也认为结核抗体对菌阳结核阳性率高。本文中尽管阳性率不是很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但活动性与非活动性结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结核抗体对鉴别活动性与非活动性结核意义较小。目前,对于结核抗体检测的意义各家看法不一,本文研究结果与Danicl[7]的报道较接近。造成阳性率相差较大的缘由,与试剂如抗原等,还与储存、人员技术水平等有关。

红细胞沉降率,又称为血沉,生理性变快的情况:月经、妊娠、高龄,由增多的纤维蛋白原所致。病理性的有炎症、组织损伤、坏死、恶性肿瘤、高球蛋白血症、贫血、高胆固醇血症等。ESR变快,病因非常复杂,缺乏特异性。结核患者组ESR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但活动性结核组与非活动性结核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由于影响ESR的因素众多,对鉴别活动性与非活动性结核意义不大。CRP是人体在感染、损伤等各种应激情况下出现的蛋白质,20世纪30年代被发现。在病原体侵入人体造成炎症反应,物理的、化学的致损因素,组织细胞坏死,以及免疫损伤等各种情况下,导致人体出现全身炎症反应,此时CRP常会升高。CRP的特点是敏感、客观,能早期反应,所以在诊疗上已作为有效的观察病情的工具[8,9,10,11]。CRP增高反映了炎症活动,为判断结核病的活动与否具有一定的帮助。本研究中,结核抗体阳性组的血沉和CRP与结核抗体阴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结核抗体、ESR、CRP一同检验能更好地辅助诊断结核病。

摘要:目的 研究结核患者结核抗体、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检测的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6年3月~2011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210例结核患者及200例健康者的结核抗体、ESR与CRP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结核患者的结核抗体、ESR、CRP与健康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患者中结核抗体阳性组与结核抗体阴性组ESR、CRP比较,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性结核患者组的CRP与非活动性结核患者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结核抗体、ES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抗体、ESR、CRP对结核病诊断具有一定的作用,CRP对判断结核活动性有较大帮助。

群体反应抗体 篇4

关键词:口蹄疫,免疫次数,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牛

我国常用的牛口蹄疫疫苗有牛口蹄疫O型灭活苗,牛羊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疫苗等。其中,因为牛羊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苗可同时预防O型和亚洲Ⅰ型口蹄疫,减少免疫操作强度而被我国大部分地区广泛应用。以往关于牛免疫效果的研究多集中于探讨疫苗免疫后免疫抗体高低,对牛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研究的较少。

本研究采用O型、亚洲Ⅰ型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方法对牛O型、亚洲Ⅰ型口蹄疫疫苗不同免疫次数免疫后群体抗体合格率进行监测,以期摸索出沈阳地区牛口蹄疫疫苗免疫抗体群体保护率产生规律,对沈阳地区有效预防牲畜口蹄疫的暴发和流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疫苗

牛羊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疫苗由农业部定点某生物制药厂生产,批号为0911004和1006001。

1.1.2 试验动物

试验用的牛选自沈阳地区5家饲养管理正规、免疫规范的规模化牛场临床健康、营养良好未接种过口蹄疫疫苗的犊牛。

1.1.3 诊断试剂

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液相阻断ELISA试剂盒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生产,批号为2010030101、2010070601、2010091001、2011040601。亚洲Ⅰ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液相阻断ELISA试剂盒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生产,批号为2010030102、2010042102、2010070602、2010100802、2011033102。

1.2 方法

1.2.1 血清样品的采集

每场选取90日龄的牛30头份,分为3组,每组10头份,3组在相同饲养条件下分别按免疫程序进行O型、亚洲Ⅰ型口蹄疫疫苗一次、二次、三次免疫,免疫方法及免疫剂量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分别于末次免疫后28、60、80、100、120 d各采集血样,制备血清样品,共计600份。

1.2.2 试验牛免疫程序

试验牛分组及免疫程序详见表1。

1.2.3 检测方法

O型口蹄疫母源抗体监测采用O型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LPB-ELISA)试验进行抗体群体合格率监测;亚洲Ⅰ型口蹄疫母源抗体监测采用亚洲Ⅰ型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LPB-ELISA)试验进行抗体群体合格率监测。

注:N表示未免

1.2.4 判定标准

O型口蹄疫LPB-ELISA试验的抗体效价≥26时判定为合格;亚洲I型口蹄疫LPB-ELISA试验的抗体效价≥26(1:64)时判定为合格。存栏家畜的抗体合格率≥70%时判定为群体免疫合格(按农业部文件农医发[2011]6号《2011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

2 结果与分析

2.1 牛O型口蹄疫疫苗不同免疫次数免疫后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监测结果

牛O型口蹄疫不同免疫次数免疫后一定日龄范围内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监测结果见表2~4。

从表2~4可以看出,仅进行一次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的组,在免疫后28 d时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平均可达到82.5%,但个别场的群体合格率仅为70%,刚刚达到农业部规定的标准;进行二次O型口蹄疫免疫的组,在免疫后28 d时,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能达100%,远远高于农业部要求的群体合格率达70%标准。进行三次O型口蹄疫免疫的组,在免疫后28 d,其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也达100%,群体抗体水平完全能够达保护。

从表2~4可知,28日龄时3组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均达到或接近高峰,仅进行一次免疫的组免后28 d时免疫抗体平均效价和群体合格率虽能达到农业部规定的标准,但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下降速度较快,一免后60 d时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降到72.5%,临近农业部规定标准的临界值,到免疫后80 d时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已降到47.5%,免疫抗体已无法确实保护牛群了。进行二次以上免疫的组不仅口蹄疫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高,而且持续时间也长;三次免疫的组到末次免疫后120 d时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依然为77.5%,高于农业部规定标准的临界值水平。

2.2 牛亚洲牛亚洲Ⅰ型口蹄疫疫苗不同免疫次数免疫后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监测结果

牛亚洲Ⅰ型口蹄疫不同免疫次数免疫后一定日龄范围内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监测结果见表5~7。

从表5~7可以看出,仅进行一次亚洲Ⅰ型口蹄疫免疫的组,在疫苗免疫后28 d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仅为57.5%,低于农业部规定的群体合格率达70%的标准;进行二次亚洲Ⅰ型口蹄疫疫苗免疫的组,在疫苗免疫28 d后其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迅速上升达97.5%,远远超过农业部规定的标准;进行二次亚洲Ⅰ型口蹄疫免疫的组,在疫苗免疫后28 d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也高达97.5%。

从表5~7可知,免疫后28 d时3组亚洲Ⅰ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均达到或接近高峰,但仅进行一次免疫的组不仅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只有57.5%,而且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下降速度较快,免疫后80 d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仅有12.5%;进行二次以上免疫的组口蹄疫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在120 d范围内均比仅进行一次免疫的组高,且抗体持续时间也长,二次免疫后到120 d免疫抗体平均效价可达224.2,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接近70%;三次免疫的牛到未次免疫后120 d时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依然维持在75%左右,高于农业部规定标准的临界值水平。

3 讨论

无论是O型还是亚洲Ⅰ型口蹄疫进行一次口蹄疫疫苗免疫的组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均低于二次以上免疫组,特别是亚洲Ⅰ型口蹄疫只进行一次免疫的组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不能达到农业部规定的标准,这可能与犊牛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等因素有关,但首免后可以诱导免疫动物对抗原产生免疫记忆,再次进行免疫时动物体内的记忆细胞会被迅速激活,从而诱导机体产生高效的Ig G抗体。所以一免后只有及时进行加强免疫才能保证牛群口蹄疫抗体群体合格率超过农业部规定标准。

牛群一免后60 d时尽管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仍高于农业部规定标准,但亚洲Ⅰ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在一免后28 d时已低于农业部规定标准,所以牛首次应用二价灭活苗免疫后应在30日龄左右及时加强免疫,以免产生亚洲Ⅰ型口蹄疫免疫空白期。本研究表明,牛群3个月时首免牛羊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疫苗,30 d后加强免疫,4个月后第三次免疫,可以保证牛群的O型和亚洲Ⅰ型口蹄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牛免疫牛羊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疫苗后产生的O型口蹄疫平均效价和群体合格率与亚洲Ⅰ型总体上呈正相关,说明用二价苗进行免疫时,可以使牛同时获得O型和亚洲Ⅰ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所以在生产实际中应用二价灭活苗能够很好地预防口蹄疫。

本研究中,各场抗体平均效价和群体合格率存在差异,这种现象可能与各场的饲养管理及免疫接种的操作环节不尽相同有关,这也说明同一免疫程序在不同场(户)应用时产生的免疫效果可能不同,所以在生产实际中各饲养场(户)要想取得理想的口蹄疫免疫效果必须加强免疫后抗体的跟踪监测力度,并根据免疫抗体的动态变化及时加强免疫,这样才能保证牛群有效杜绝O型和亚洲Ⅰ型口蹄疫的发生。

不论是O型口蹄疫还是亚洲Ⅰ型口蹄疫免疫,牛群在进行2次以上强化免疫后,免疫抗体平均效价和群体合格率不但高而且维持的时间长、整齐度好,说明对牛群每年进行3次强化免疫,可以使免疫抗体平均效价高而且维持时间长。因此沈阳地区牛群应推行合理的口蹄疫免疫程序。制定适合本地的免疫程序时应结合牛口蹄疫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的监测结果、疫情流行动向、疫苗效价及场(户)自身防疫条件等多种因素。

群体反应抗体 篇5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进行脊灰和含麻成分疫苗无接种禁忌的300名儿童, 这些儿童均为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其年龄在两个月~四岁之间, 其中进行口服疫苗的有135例, 进行注射疫苗的有165例。

1.2 方法

(1) 在为其进行接种前, 要做好摸底登记和宣教工作, 要与相关人员取得联系, 为其进行摸底登记并且通过询问对儿童的健康状况作出相应的了解, 若儿童对鸡蛋或新霉素有过敏史、因免疫缺陷而正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患有严重的慢性或急性感染疾病或者脑病以及神经系统等疾病则不能为其进行接种工作。按照卫生行政部门下发的文件严格执行, 由受种单位进行对手中这和家属进行宣传并且要得到受种者监护人和受种者的知情同意并取得书面签字[1]。除此之外, 院方要做好人员安排和工作分配, 观察并注意此次接种疫苗的注射部位、禁忌证、性质、注意事项和剂量以及注射途径还有疫苗反应并对其不良反应作出相应的处理。医护人员应积极地与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 耐心的为其介绍接种疫苗并解释对接种疫苗的疑问, 以减少或消除受种者和家长的恐惧心理, 从而促进接种预防接种工作顺利展开。 (2) 对接种场所进行选定, 选定接种场所不但要求光线充足而且还要求环境清洁, 所以要应禁止在教室里进行集体接种, 可选择在空气流通的临时专用的接种室或是卫生室进行。另外, 对于接种时间要合理安排, 对于学生接种疫苗的时间应尽可能地设在周五或周六的餐后并且距离放学和下班前半小时以上进行, 其原因是这样可以让接种疫苗的学生在接种后可以休息1~2 d, 若个别学生出现一般反应也会在休息的1~2 d内得以恢复[2]。 (3) 院方应搞好接种人员的培训工作, 派遣业务骨干去参加疾控中心的专项培训, 然后再由参加培训的业务骨干对免疫活动的人员进行培训, 除了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接种工作规范外还要使其对自己的任务和职责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为防止严重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时能够迅速及时地进行处理, 应由设立应急小组并做好急救药物的准备。 (4) 院方要保证疫苗的质量, 为此应建立不良反应报告和处理制度并且成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小组, 严格按照规定冷链化管理, 对其温度进行定时的监测, 尽量避免因疫苗保存不当而引起不良反应。在接种者进行接种时若出现任何异常反应当立即现场处理不及时记录并且及时报于区卫生局和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疾控中心。

2 结果

300例均接种完毕, 其中感觉不适的有5例, 其中2例出现乏力和头晕的症状, 由医师立即查看发现其呼吸稍急促, 面色潮红并且心率加快, 对此, 经过医师指导后, 使患者口服温开水并卧床休息, 作出相应处理后处都有所好转。

3 讨论

预防接种不仅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服务和预防与控制疾病的重要手段是, 而且还是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的行政行为。群体性预防接种的目的是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阻止传染病病原体在人群中传播并且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最终消灭疾病, 它是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疾病控制重大事件和工作目标的需要, 在一定的范围内对某些传染病的易感人群进行有组织地使用预防性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近些年来, 问题疫苗事件的发生对受种者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并且造成了很多不良的社会影响。疫苗的接种范围随着国家免疫实施的扩大也越来越广泛,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文化水平以及法律意识的提高与增强, 安全接种备受每个医务工作者和受种者的关注。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人的基本需要在于安全, 因此每个护理管理者应该重视护理安全, 必须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3]。在群体性预防接种的现场, 儿童和家长比较多并且还会有部分儿童吵闹和乱跑, 为了防止接种儿童出现跌伤和撞伤以及漏种和重种等事故的发生、保持现场秩序和接种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以及确保儿童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安全和高效, 有必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的科学和合理并且高效是决定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整个接种过程中, 因为有了护理人员对受种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对其各种不良反应的观察,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展开, 对儿童群体性预防接种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琼, 代英.在计划免疫工作中应开展健康教育.现代预防医学, 2009, 36 (2) :371-374.

[2]梁晓峰, 罗会明.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用手册.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0:25.

上一篇:认识视角下一篇:现状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