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视角

2024-09-20

认识视角(共11篇)

认识视角 篇1

中国城镇化确实已进入了一个转型期。国家发展,未来城镇化稳健增长将是一个新的常态。关注的重点转向小城镇,城镇化的政策也做出了调整。如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公共资源的公平配置,实际上这一点很难达到。香山会议第一次把村镇规划上升到科学来讨论。很多学者也把精力投入到村镇规划的研究。

中规院开展的20县调查,可以看到县域发展有了起色,特别是农民工回流以后。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行政体制的问题。市管县的问题非常严重。经济权和很多权利并没有放给县,我们现在只是在省管县上制订了一个框架。县域经济的动力到底是什么?经济的发展还把重工业的发展作为核心,这与其拥有的劳动力素质是不匹配的。设施的配置上还存在很大的压力。所以对县这个层面的发展,首先应将产业发展的关注点放在就业上而不是工业上。第二要重视县级单元的服务业和消费潜力。还有一点是农业现代化。城乡空间布局上也应该从关注核心空间到全面协调。之前规划的方式值得我们重新思考。包括公共服务,一定要根据不同镇、乡的实际需求出发。

当前村庄衰败很明显,乡村的活力不仅仅是本地人口回流的问题。随着土地制度的改革,人员更加自由的流动,乡村中住的人甚至可以是城镇人口。这就包括宅基地的政策等等。现在的最大的问题是照搬城市模式,沿用城市规划的方法和城市的标准。还有资源的问题。农村的金融体系是最薄弱的,小城镇的建设指标也很紧缺。规划方法也值得得探讨,是否一定要大而全,包括其技术标准。还有文化,村庄文化的保护我们需要采取些什么措施,对历史文化的态度需要我们在乡村的层面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

第一,我们要转变规划视角,从重视发展速度转变为重视质量。第二是发展的动力,过去是出口拉动,恐怕要转向居民需求拉动,民生、环保拉动,从关注GDP转向就业。第二是均衡发展权利,现在发展的不平衡不是地方不努力,而是权利不平等。最后要更新规划技术,传统的规划技术很难在乡村用。一方面我们需要建立标准化的体系,但是也担心,标准化会抹杀多样化,因此要鼓励地方建立适合地方的体系条例。(本文根据作者在2014 (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上的发言编辑整理。)

认识视角 篇2

作为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1模块中的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选择以典型的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为代表,将物质性质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解决活动中,通过实验探究来学习物质的性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普遍感觉教学效果不理想[1],学生也常常感觉元素化合物知识“好学”,但难以记忆。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学生要在化学1模块集中学习大量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其知识本身具有庞杂、零散的特点;第二,化学1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被编排在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之前,关于物质性质的学习主要是基于实验现象的分析与总结,不能从结构出发来推断或解释,而基于实验获得的知识是感性的,且有些内容又容易混淆;第三,元素化合物知识应用方面的内容较为广泛,许多知识只能作为常识性介绍。现实中,学生对物质性质及应用的学习大多停留在对实验事实的感知与记忆水平,由于缺乏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在联系及其所蕴含的学科观念与方法的理解,导致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思考或求解问题的基本思路[2]。为此,帮助学生建立起研究和认识物质性质的思路与方法、加强从元素视角认识物质及其转化以建立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构建从元素视角认识物质及其转化的思考框架

在化学1阶段,应如何帮助学生建构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从学科知识的角度看,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注重“物质性质及应用”的学习,其中“物质性质”是核心,物质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制法、保存等,不认识物质性质,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应用。而物质的性质是由其元素组成和内部结构所决定的,不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物质性质,就难以形成对物质性质的深入理解。从中学阶段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编排看,学生对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是逐步发展的。初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以物质为中心,学习典型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制法及用途等,以典型代表物学习一类物质(金属、酸、碱、盐)的性质等。高中化学1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注重以元素为核心,通过核心元素将其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组织起来,学习含有同种元素不同物质的重要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高中化学2阶段,借助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整合,建立以周期、族为系列形成对物质性质递变规律的认识[3],建立不同元素及其物质性质等知识的联系。限于化学1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有必要加强从元素视角认识物质及其转化(见表1),即要加强对元素与物质性质、物质分类、物质之间的转化等学科实质性问题的认识,发挥“元素观”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逐步领会和运用“元素观”来分析解释问题,增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作为中学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元素观”是从元素视角对物质及其化学变化本质的深层次理解[4,5],大致包括三方面含义:一是对元素的认识,包括什么是元素、元素的种类、元素的性质等。就元素的性质而言,还涉及元素之间的差异、元素性质的周期性、一类元素性质的相似性等。二是从元素视角看物质,即元素与物质有什么关系,具体包括元素组成与物质的分类、性质有什么关系等。三是从元素角度看化学反应,即元素与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是否发生变化、含有同种元素的不同物质之间的转化存在什么规律等。

在化学1阶段,强调从元素的视角认识物质,就是要对元素与物质性质的关系有深入的了解,这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从元素视角认识物质的“个性”,即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元素形态(化合价、相邻元素的结合方式、分子中元素间的相互作用等)密切相关[6]。对于简单的化合物或单质,元素组成对于物质的性质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为:

(1)物质元素组成上的细微差别,会引起物质性质上的巨大差异。如氧化铝、氢氧化铝、铝盐虽然都含有铝元素,但因元素组成不同而其性质不同;氧化钠、氧化铝、氧化铁,虽然都是氧化物,但由于组成氧化物的金属元素不同,其性质不同。

(2)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相同但其形态不同,物质性质不同。如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虽然含有相同的组成元素,但由于其中铁元素的价态不同,两者的性质不同。二是从元素视角认识物质的“共性”,即认识基于物质元素组成可以将纯净物进行分类,基于物质类别认识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如氧化铜、氧化铁都是金属氧化物,它们都能与盐酸发生反应。

从元素的视角认识物质间的转化,就是要以元素为核心,认识含有同种元素不同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建立某一元素的不同物质之间的联系,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这包括两方面:一是同一元素相同价态不同物质间的转化,如Al2O3―Al(OH)3之间的转化、Fe2O3―FeCl3―Fe(OH)3之间的转化等;二是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物质之间的转化,如Fe―Fe2+―Fe3+之间的转化。

借助表1中的思考框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研究物质性质、研究物质间转化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即通过实验的方法,从物质分类、氧化还原角度来认识物质性质[7]。具体地说,从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碱(或酸)、盐等物质类别所具有的通性预测某个具体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从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角度预测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然后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对于同一元素不同物质间的转化,依据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碱(或酸)、盐等物质所具有的性质确定实现不同类别物质之间的转化途径,依据反应物与生成物中核心元素有没有价态的变化,确定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等。

2 以“元素观”为导向明确学习的层次及其关键所在

新课程中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容及其功能价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金属及其化合物”为例,《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在化学1主题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中所列内容标准为:“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8]。传统的教学注重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识记,新课程主张实施以化学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强调要超越具体的事实性知识发展学生的深层思维,增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层理解,由此需要思考,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中到底需要教给学生什么?

从发展学生“元素观”的角度看,化学1阶段选择以钠、铁、铝、铜为金属元素的典型代表,其学习内容[9]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这是学习内容的第一层次,属于事实性知识。具体包括: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几种典型金属的性质,如认识金属钠的活泼性等,发展对金属元素及金属单质性质的认识。学习相应金属的重要化合物(包括氧化物、氢氧化物及盐等)的性质,如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具有两性、利用 FeSO4溶液滴加少量NaOH溶液生成的Fe(OH)2在空气中可转化成Fe(OH)3等事实的学习,认识铁元素的变价性以及不同价态之间的转化等,发展对金属化合物的类别、性质的认识。了解金属材料(合金、稀土金属)及其应用等。二是在“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学习的同时,增进对物质性质与组成元素(种类、价态等)的关系、同一元素不同物质间转化关系的理解,丰富和发展对“元素观”的认识,这是学习内容的第三层次,属于观念性知识。三是要形成对上述内容的认识,需要学习相应的.研究物质性质、研究物质间转化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这是学习内容的第二层次,属于方法性知识。第一层次的学习内容,是短期可以达成的学习目标。后两个层次的学习内容,属于较远期目标。其中较为关键的是要帮助学生建立“研究物质性质、研究物质转化的一般思路与方法”,这是引领学生从事实记忆走向观念建构的重要桥梁。

3 从促进学生“元素观”认识的角度组织教学内容

从人教版化学1教科书[10]的编排看,元素化合物知识按“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分类编排,其中“金属及其化合物”依次分为金属的化学性质、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三方面内容。就其中的“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而言,教科书选取钠、铝、铁、铜4种元素(以前三者为主),按照氧化物、氢氧化物、盐分类进行讨论。这样的编排重视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学习含有不同金属元素的同类物质及其反应,沟通了不同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横向”联系,能够引导学生基于物质类别认识同类物质的性质及反应规律。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缺乏元素周期律知识基础,关于含有不同金属元素的同类化合物性质的学习不能从结构出发进行推断或解释,而主要是基于从实验现象出发进行分析和总结,学生的学习仍然处于事实的记忆层面。并且这样的编排割裂了含同一元素不同物质之间的“纵向”联系,不利于学生建立对同一元素不同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的认识。为此,教学时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与再加工。

教学内容的组织大致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以“元素”为核心构建教学单元,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可以按照“钠的重要化合物”、“铁的重要化合物”、“铝的重要化合物”来展开,每一教学单元均涉及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等物质类别,这样可兼顾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纵、横联系;二是课堂教学内容主线的构建,以第二层次学习内容为目标,考虑在具体知识如“钠的重要化合物”、“铁的重要化合物”、“铝的重要化合物”等教学中,是以研究物质性质为主,还是以研究物质转化为主,这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思路[11]。前者注重以具体物质性质的预测与验证为线索,在学习物质性质的同时,学习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与方法。如“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思路可以设计为:以生产、生活中常见的铝的重要化合物为素材引入课题→预测Al2O3的性质、设计方案进行实验验证,认识Al2O3具有两性→实验探究Al(OH)3的性质,认识Al(OH)3具有两性→反思与提升,总结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与方法。后者以实现具体物质的转化为线索,在探讨物质转化的过程中认识物质的性质,学习研究物质及其转化的思路与方法。如“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思路可以设计为:由铁单质制得的化合物有+2价和+3价之分,将含铁物质进行分类,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探究相同价态铁的不同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如请设计实验实现下列转化:FeCl3→Fe(OH)3;FeSO4→Fe(OH)2]→探究不同价态铁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如请设计实验实现Fe2+与Fe3+间的转化,并进行实验验证)→反思与提升,总结研究物质及其转化的思路与方法。需要说明的是,究竟选择哪种教学思路,需要同时考虑知识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与发展需要,以实现学科知识逻辑与学生认知逻辑的有机整合。

总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重心从事实性知识的识记转向对更为根本的化学观念(元素观)及其认识思路与方法的理解,一方面是基于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核心内容及其教学价值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出于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思维发展、化学观念的形成与知识学习协调同步的综合考虑。发展学生从元素视角认识物质及其转化的教学探索,旨在以元素为核心,通过实验的方法,从物质分类、氧化还原角度帮助学生建立认识物质性质、物质间转化的基本思路。在指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或解释生产和生活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反思与内化,将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体验转化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能力。这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朱志江。必修1“元素化合物”内容教学困难成因及对策[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7):36~38。

[2][6]宋心琦。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元素化学教学问题[J]。化学教学,,(9):1~4。

[3][7]王磊,胡久华主编。必修课教与学――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7~19。

[4]梁永平。论中学生化学元素观的建构[J]。化学教育,,(11):10~15。

[5]何彩霞。围绕“化学元素观”展开深入学习――以“水的组成”教学为例[J]。化学教育,,(4):36~39。

生理学视角下减量训练的认识 篇3

【关键词】减量训练 生理学视角 竞技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233-02

运动训练的科学性对训练效果的优良有着重要的影响,适宜的负荷量度能够使机体产生适应性变化,通过超量恢复产生累计效应进而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减量训练”能够对训练中运动员出现的疲劳进行合理的调节,进而保障训练的科学化,本文将从生理学视角对其进行认识和探讨。

1.减量训练法及重要性

所谓的“减量训练法”指的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负荷调整、机能恢复或其他原因为目的,进而降低对运动员训练量或者负荷强度以达到原有目的的训练方法。依据训练所处的阶段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一般性减量训练和赛前减量训练,其中减量训练主要通过训练的时间、强度、频率等途径进行减量。其中赛前减量训练把“降低训练的负荷量,保持比赛训练强度”作为基本的原则。

运动员要从事长期的运动训练,过量的训练会因为机体的过度疲劳而产生劣变现象,严重影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但如果运动员进行完全的停止训练进行休息的方法,也会对训练效果产生负面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减量训练对运动员机能适时恢复,为运动成绩的提高产生着重要的作用。而减量训练法必然有其重要的生理原理作为理论支撑,因此,对减量训练法的生理学原理进行清晰的认知对有效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以下将从生理学角度对减量训练法进行剖析,对其发展现状进行简析,进而有较明确而全面的认识。

2.减量训练法的生理学认识

运动生理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是从生理学角度来分析运动与机体之间的关系,在运动训练中一般从骨骼肌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方面去检测运动于机体间的关系,文章将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减量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2.1骨骼肌系统

从骨骼肌的功能系统来看,有研究表明经过6周的以原有训练强度的80%进行减量训练之后,以原训练机体的磷酸原供能系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供能能力的降低,而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改善;而以原有训练强度的50%进行减量训练之后,运动员机体原有的训练效果出现丧失的现象,无氧供能能力明显减弱,有氧功能比例明显增大,因此减量训练要依据项目特征进行适宜强度的减量。

在细胞及代谢能力方面,有研究对减量训练后骨骼肌细胞的微观结构进行检测,发现减量训练提高了细胞结构的恢复。其中骨骼肌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发生变化,主要以促进骨骼肌合成蛋白的mTOR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提高为主,这样有利于机体疲劳的恢复。对有氧代谢有了促进作用,但无氧代谢影响不大。在相关酶的活性方面的研究中发现血清肌酸激酶的变化出现个体之间较明显的差异性,因此酶活性变化规律性探讨的现实意义不大,而在骨骼肌毛细血管的研究中,发现经过2到4周的减量训练最大摄氧量对毛细血管密度变化之间也不存在直接的关系。

2.2血液系统

血液是检测运动员机体对负荷适应状况较常用的指标,综述减量训练法与血液各指标的研究表明:赛前减量训练不受负荷强度的影响,高强度或低强度的训练模式都能够使运动员的血乳酸浓度峰值以及运动成绩出现不同程度的提高。而肌酸激酶、血球压积、血容量、血红蛋白等指标在减量训练后则发生积极性变化或保持不变。

2.3心血管系统

关于减量训练法与心血管系统的研究中主要涉及到心率和心肌两个方面的研究。其中有研究表明赛前减量阶段安静心率没有出现显著变化,运动员的最大心率则出现较大的个体差异,同时具有不同的项目特征。如游泳运动员最大心率出现下降现象,但跑步、自行车等项目运动员减量训练后的最大心率则没有明显的变化,目前关于这种项目间的差异的具体差异原因尚不清楚。关于心肌方面的研究发现,与激活P13Kp110a和mTOR有关的P13K和mTOR会产生磷酸化变化,这一变化对心脏有利但心肌组织结构的适应性变化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2.4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腺中反映运动的常用指标有血睾酮、皮质醇、血尿素等。其中研究表明,经过减量训练后,有机体在不同负荷的刺激下,血睾酮和皮质醇的指标值会产生不同的变化。而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减量训练后BU出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大鼠的疲劳程度逐渐降低,因此证明减量训练对缓解运动产生的疲劳有着显著效果。

3.小结

运动员会由于长时间大强度的训练而使机体处于被抑制状态,经过科学的减量训练调整后,运动员有机体神经肌肉的各项功能很快得到恢复和提高,有利于运动员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因此在今后的训练中要通过利用相关生理学指标,从生理学角度使减量训练的负荷量度的变化更适合专项特征以及运动员个体的差异性,进而使减量训练能够更科学有效的发挥其原本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越,王瑞元.赛前减量训练生理机制研究进展,武汉体育学院学报[J].2011(10).

[2]刘俊一.论赛前减量训练理论及其对竞技训练的策略,沈阳体育学院学报[J].2015(2).

[3]金雯,王煜.不同强度的减量训练对大鼠骨骼肌供能系统的影响,北京体育大学学报[J].2006(8).

作者简介:

全新视角下的档案整理认识 篇4

一、做好档案整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档案记录着工作单位的过去, 可以说是单位的记忆, 因此, 作为档案整理人员必须清楚知道档案的性质, 哪些是该归档的文件资料, 哪些文件资料不齐全等, 只有清楚的知道档案的性质才能做好档案整理工作。相反, 若是作为档案整理人员自身都不清楚档案性质那么想要做好档案整理工作无疑是难上加难。此外, 若是档案整理人员专业档案知识缺乏, 也将极大阻碍档案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因此, 做好档案整理工作的前提条件就是档案整理人员必须对自己的工作单位情况有足够的了解并具备良好的专业档案知识水平。

二、全新视角下的档案管理认识

随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 电子档案的产生, 传统的档案整理技术无法适应必将会被淘汰, 全新的档案整理技术会不断应运而生, 因此, 加深对档案整理技术的认识显得非常有必要。而新出现的档案整理技术中, 最为常用的有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非元数据档案整、档案虚拟整理技术等。

(一) 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

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是伴随电子档案的出现所应运而生, 其是由西方的档案学者提出, 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的出现意义重大, 是对传统档案整理技术的全面突破和进步。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是一项先进、科学的档案数据整理技术, 其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作为前提和基础, 以此真正实现了文档一体化。档案元数据收集是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的关键所在。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又是围绕文件中心的理论阐释, 文件中心理论在文件保管机构中属于较新型的理论, 其将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进行有机结合, 以此形成一个相互统一的文件系统。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主要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操作电子文件, 从而使电子文件转化为电子档案, 该技术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今天被广泛应用, 是档案整理人员进行档案整理工作的主要技术。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 使得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在我国的档案整理工作中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二) 非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

非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与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一样都是全新的现代化档案整理技术, 由于在我国影响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的因素较多, 使得其无法在我国得以广泛应用, 成为现代档案整理技术中的主流, 因此, 我国在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基础上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创新出了非数据档案整理技术。非数据档案整理技术是多种档案整理技术综合一体的档案整理技术, 包括:传统实体档案整理技术、双套制档案整理技术、以件为单位档案整理技术、不同载体的混合档案整理技术。非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具有网络环境依赖性弱、没有文档一体化要求以及充分适应我国档案工作环境及档案整理需要的特点。非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虽然脱胎于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 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我国传统档案整理技术的延续, 该技术的出现, 对于我国档案工作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使得我们能够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认识档案整理, 同时也使得我国档案为社会提供了更为优质的服务。非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在整个现代化档案整理技术中都占据着无法忽视的地位。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是文书管理与档案管理分别单独的进行管理, 在档案管理实践中也并不是以文件中心作为基础理论, 其基础理论参考了前苏联的档案管理, 是一种对实践模式的理解和总结, 具体表现为业务经办人→档案室→档案馆。

(三) 档案虚拟整理技术

档案虚拟整理技术同样也是现代化档案整理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档案整理技术主要是针对存在历史联系的档案文件, 其与传统的实体整理技术存在相互对应的关系。档案虚拟整理技术与传统的实体整理技术不同, 主要是通过利用一套符号以及这套符号所具有的语法逻辑来记录和揭示档案之间存在的历史联系。采用虚拟整理技术对存在历史联系的档案进行整理, 所得出的结果是形成关于档案之间存在历史联系的相关记录。档案虚拟整理技术能对存在历史联系间的档案进行多维整理, 而且还能够实现档案整理技术在各种实践环境下的相互统一, 例如传统纸质档案实践环境、现代电子档案实践环境、不同载体的、相互混合的档案实践环境。档案虚拟整理技术主要就是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 以不破坏档案实体排序为前提, 对不同原则下的文件档案的历史特征进行记录以及多维化排序, 从而帮助无法利用实体整理技术来完整体现档案历史联系的通过虚拟整理技术来形成完整全面的记录。档案虚拟整理技术的应用使得档案整理避免了受非历史性因素的影响, 并进一步完善了档案整理原则, 促进了我国现代档案管理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对全新视角下的档案整理认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档案作为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依据, 对于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及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档案管理质量决定着档案对社会的服务质量, 同时档案的整理又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质量, 所以, 作为档案工作人员, 必须重视档案整理, 并紧跟档案工作需要不断创新档案整理技术, 不断加深对档案整理的认识, 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现代档案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柳美丽.全新视角下的档案整理认识[D].天津师范大学, 2009.

[2]刘新安, 崔杰, 冯湘君, 王福亮.非元数据档案整理技术视角下的档案整理认识[J].档案学通讯, 2007, 06:21-25.

多维视角下对辛亥革命的再认识 篇5

关键词:历史概念教学; 多视角; 多层面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055-001

先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2010年高考江苏卷第22题:

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

请回答:

(1)第一种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辛亥革命?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结合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

(3)运用上述视角认识五四运动的影响。

参考答案:(1)政治革命: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2)民主共和的觀念逐渐传播并深入人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社会习俗的变革之风初开。(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对社会习俗的变革产生重大影响。

该题考生的失分率较高,那么考生为什么会在“似曾相识”的“旧题”面前裁了跟头呢?究其原因是考生缺乏对辛亥革命概念的全面把握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概念有两种说法:一是指1911年武昌起义前后的政治革命事件,二是指1900年以来至二次革命的社会大变革、大转型。一个是从政治革命的角度看待辛亥革命,另一个是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大变革等更宏观的角度看待辛亥革命。所以对辛亥革命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应从以下几个视角进行深层剖析:

政治视角:辛亥革命首先是一场政治革命。从鸦片战争以来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华的侵略日益加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特别是甲午战争之后,《马关条约》的签定,导致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已任,发动武昌起义,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确立起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革命政权,树立起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经济视角: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受社会经济的驱动,同时又服务于社会经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如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等。再加上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思想视角:每一次重大的社会进步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前提,同时又进一步促进思想解放的进程。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尽管只是昙花一现,但它在当时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为20世纪初辛亥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创造了必备条件。以民主共和为旗帜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社会习俗视角:辛亥革命不仅仅是近代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社会大转型,同时它也是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大变革。早在维新变法时期,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倡导“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婚姻制度。到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走向简约文明。在社交礼仪方面,辛亥革命后,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了等级分明的跪拜礼。在称呼上,“先生”“同志”代替了“老爷”“大人”等称谓。

全球视角:中国影响着世界,世界改变着中国。自从新航路开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形成以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不断加强,与世界携手同行。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各国的民族危机急剧加深,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新高潮,如朝鲜的反日斗争、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中国的辛亥革命自然成为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了民主共和政权,极大地影响着世界历史,推动世界民族解放斗争的深入发展。

基于认识视角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篇6

有人认为, 2 1世纪的经济格局, 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 2 1世纪的管理就是文化的管理。既然企业文化如此受到青睐, 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如何深度把握?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文化。

为什么我们说企业先于企业文化而存在呢?从企业文化的定义来看, 它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诸如机器、厂房、设备、建筑这些硬件设施, 尤其是建筑厂房的建成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而企业的构想和建立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就可以。有人认为确定企业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就建立了企业文化, 这是对企业文化概念的狭隘理解。企业文化不能单凭一两句口号, 一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就形成的, 它需要时间上的积累。从精神文化层次来看, 它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生产、共同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生活理念、经验哲学。上述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形成过程告诉我们,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企业只有运行到一定程度后, 有了足够的经验积累后, 企业员工才能在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价值取向、道德水准和精神追求, 所以说企业是先于企业文化而存在。

2. 企业文化有别于老板文化。

企业文化强调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应该说是一种组织文化。现在有许多企业文化与其说是一种组织文化, 还不如说是一种老板文化。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企业创办之初都是几个创业者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观念哲学制定为企业的哲学, 把它视为全体员工的行为规范, 也不管全体员工是否会乐意接受。这样定义的企业文化应该不是一种企业文化, 而是一种老板文化。有研究表明, 世界企业平均寿命有的不足十几年, 中国企业平均寿命不超过5年, 有的企业在创立不到一年就破产。为什么企业寿命会如此之短暂?我们觉得根本原因就在于组织文化和个人文化关系没有处理好, 易发生冲突。故管理者善于解决组织文化和个人文化的差异, 尽可能求同存异, 引导他们为企业共同发展, 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奋斗。

3. 企业文化是与时俱进的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持续性的动态过程。从企业的“企”字形来看, 上面是人, 下面是止。企业即以人为本, 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是人的文化。企业文化首先要考虑人的需求的变化。人的需求会随着环境的变化, 经济生活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理论分为需求层次理论, 认为人的需求是不断上升的, 即低一层次的需求满足后, 就会有着更高层次的需求。企业在建立之初, 由于受到当时资金的局限性, 自然那些建筑厂房开始都是简陋的, 随着企业日益扩大, 经济实力的强大, 企业员工的基本生活条件日益改善, 这就要求企业提供更加优越的硬件设施。从物质文化方面的建设可以看出, 企业文化是需要不断得到更新。对于企业的精神文化来说, 人的思想观念会不断改变, 时时与外部环境相接触, 会接触外界的新思想、新观念, 员工的经验准则、生活习惯会不断变化, 所以说企业的精神文化也要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而变化, 才能满足员工的需求。同时企业不断招募新的员工, 这些新的员工思想观念可能会对既有的企业文化产生影响。由此企业要不断地对他们灌输新的思想观念、理念准则。菲利普.科特勒曾说过, 企业文化应该不断促进企业的改革, 业绩的增长来自于企业不断的改革, 企业的改革过程也就是企业文化提炼、形成、丰富、充实、发展的过程。

二、如何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律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 其建设也应该是有规律的。把握这些规律, 对我们深度认识企业文化很有裨益。我国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 就要全面树立自己的形象, 就要靠企业文化的支撑。一个企业能否持续经营, 最重要的看它是否拥有永续的企业文化。同仁堂3 0 0多年历久不衰, 是因为他们拥有闪烁的中华优秀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来说, 不同的层次有着不同的建设规模。在企业文化的表层上, 注重企业的物质文化建设, 这个层次的文化建设要反映企业的办厂风格, 要加大投资。这个时候要多投入, 但面临的风险大, 要求企业创业者具有开拓和创业精神。在企业文化的第二个层次建设上注重制度文化的建设, 企业必须有自己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 要求管理者以身作则, 订立严格的规章制度, 深入人心, 要求领导者注意对企业文化的总结塑造、宣传倡导起表帅作用。领导者要花大量时间和员工进行沟通、协调。如今, 全球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由于消费者整体环境地变动, 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也能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这种制度文化建设应具有柔性化管理。在第三个文化层次即精神文化的建设可以说比前两种更加艰难。因为人是理性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需求欲望, 要使员工能够协调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事情, 这就需要创业者具有一种亲和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三个层次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领导者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即起着扮演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三、结束语

总之, 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并且需要不断培育、与时俱进的过程。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上述特点, 是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刘俊心等主编:企业文化学——现代经营管理制胜宝典[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4 (1)

[2]张德主编:企业文化建设[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10)

[3]赵光忠编著:企业文化与学习型组织策划[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3 (1)

[4]王秀华:深度认识企业文化——走出企业文化的三个混沌[J].中外管理, 2005 (2)

大学学科的演变:认识论的视角 篇7

一、“两种文化”背景下大学学科的发展

大学学术结构是以“两种文化” (1) 为基础建立的。过去的两个世纪以来, 在种种知识结构中, 人们认为存在着“两种文化”, 即科学文化和哲学 (或文学) 文化。起初, “两种文化”很难划清界限, 后来, 这种情况在18世纪发生了根本变化, 最终导致了科学和哲学的“分家”。从此之后, 人们就在一种把科学和哲学看成是迥然不同的、甚至是水火不容的而且按等级排列起来, 实际上几乎是在截然对立的知识结构下行事了。

将真和善截然分开这种做法是“两种文化”的基本逻辑。哲学 (或广而言之, 人文学科) 只负责研究善 (和美) ;而科学则强调自己只研究真。这里所指的科学, 是与牛顿、培根、笛卡尔相关的科学。牛顿力学提出的一系列假设和命题在当今现代社会一直保持权威的地位。其基本内容如下:体系是线性的, 它受外力制约, 并且最终会恢复平衡;知识具有普遍性, 最终能用简单的适用于各种条件的法则来表述;自然发展过程具有可逆性[4]42。换言之, 科学是普适性的, 存在任何时空间均为真理的自然界法则;研究者的目标是认识和论证出这些法则;这些法则被说成是线性的、决定论的、时间可逆性的;最佳的法则应该是最具普遍性和陈述最简化的法则;过程是个积累的过程。总之, 决定性与直线性、平衡性与可逆性一起构成了一套最主要的标准, 被用来判定理论上的解释是否是“科学的”。而人文学科则是特性化的、思辨的, 它更关注道德和审美价值观, 在实际表达时的形式则是多种多样的。从解释学角度来看, 学者们的目标就是理解这些形式, 我们不能从一种情形臆测到另外一种情形, 因为每一种情形都是其自身特殊历史过程的结果。

这一新知识结构———科学与哲学在认识论上的分歧———的出现, 反映在大学体制上,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院系的重组。19世纪以前, 大学只有一个院, 即哲学院 (这就是为什么到了今天, 最高学位 (甚至物理系的最高学位) 被称为哲学博士的原因) , 下设四个系:宗教学系 (最重要的系) 、医学系、法学系和哲学系。自1500年起, 宗教学系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到了19世纪几近消失。医学系和法学系则变得更加专业化。而哲学系的发展变化则是个至关重要的历程:18世纪在哲学系内外出现了新的“专科”高等教育院校。之前主要通过在哲学系内设置一系列的专业 (我们现在称之为学科) , 大学体制才得以维持。而今天这些学科被分别设置在两个不同的系:文学系 (或人文学院或哲学系) 和自然科学系, 而不是被混在一个哲学系内。其二是大学学科重新设置的重要意义, 不仅在于哲学和科学分家的制度化, 而且在于一方面科学的文化影响力不断加强, 另一方面人文学科 (或哲学) 日益受到冷落。大学体制起初对科学是有敌意的, 但不久, 这一态势发生了逆转———“科学被认为是通向真理的最合乎逻辑的, 甚至可以称为唯一的途径”[4]39。因此, 世界各地的高等学府无一例外地把这两种文化分别组成不同的学院, 各个学院构成了大学的核心。19世纪以后, 把一个学院分成两个学院 (理学院和文学院。在一些大学中还有第三个学院, 即社会科学院或人类科学院) 的主意是科学与哲学分开的结果, 也是把现代科学说成是一种独立的方法、一种不同于哲学的知识理论、唯一通往真理的路径的结果。斯诺 (C.P.Snow) 认为这两种文化之间的思维和探究方式是如此不同, 以至于它们之间的沟通是不可能的, “大学成为了文科 (人文科学) 理科 (自然科学) 之间持续紧张的主要场所”[5]。这一结构典型地反映了两大对抗的认识论。

把知识划分为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 遭到了一部分人的责难, 其结果是促成了两大新知识运动的兴起:一个是源于自然科学的“复杂学”, 一个是源于人文学科的“文化学”。这两大运动的出发点完全不同, 但实际上他们批判的对象却是一致的, 他们的矛头都指向了自17世纪以来形成的建立在牛顿力学基础上的自然科学的主导研究方法。在他们看来, 未来本质上具有不确定性, 平衡的状态只是例外情况, 物质现象绝非处在平衡状态。他们认为“熵”导致了两歧状态 (1) , 而这两歧状态又克服混沌状态建立起新的 (然而是不可预见的) 有序状态。因此, 他们认为“熵”带来的后果不是消亡而是新生。在他们看来, 自行组合是所有物质经历的最基本的过程。这个观点集中体现在了他们常用的口号上———反对时间对称, 主张时间流向。他们的认识论观点是:一切具有不确定性, 而不是具有确定性;科学的最终发展不是简单化, 而是对复杂性的阐释[4]22。

二、“两种文化”背景下大学学科的现实境遇

在整个19世纪, 各门学科以两院结构为基础呈扇形扩散开来, 其所秉持的认识论立场互不相同[5]。一端首先是数学, 其次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它们按照一种逐次递降的决定论排序:物理学, 化学, 生物学) ;另一端则是人文科学 (或文学艺术) , 其中哲学的地位最高 (它作为一种非经验的活动依附于数学) , 然后是对于形式艺术实践 (包括文学、绘画和雕塑、音乐学) 的研究, 这种研究时常接近于史学, 如艺术史。介乎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是对于社会现实的研究, 其中历史 (研究个别事件的) 接近于文学艺术, 事实上, 它经常都是后者的一部分, 而社会科学 (研究普遍规律的) 则接近于自然科学。知识日益僵硬地分化成两个不同的领域, 它们在认识论上的侧重点彼此不同。但是, 上述种种均发生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科学已经战胜了 (思辨) 哲学, 并在知识领域里逐渐地赢得了崇高的社会声誉。

在这一背景下影响现有学科自我发展的能力是两大因素:一个是一些最为活跃的学者的研究活动。这些学者们致力于创建有共同志趣的小型研究组织。这些组织的数量由于便捷的航空交通以及因特网的出现而呈现出激增的趋势。在这些组织看来, 学科区分所根据的古典划分法———现在与过去, 文明与野蛮, 市场、国家和公民社会———用处不大。每当学者们发现学科划分的界限阻碍了他们所研究的项目的进展, 尤其当学科划分的限制不利于他们获得相应的科研资金时, 他们会极力说服那些科研资金拨款机构优先考虑他们最有创新思想的“高精尖”研究项目, 而稍后再考虑那些“传统”的学科的研究课题。另一个因素则是财政拨款机构 (大学管理机构、国家政府、公共及私人基金) 的需要。由于他们的介入影响了整个局面。1945年以来, 世界教育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学教育普及成为义务教育, 中学教育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于中高水平的国家已普及。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高等教育中:1945年以前, 接受大学教育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 但1945年以后, 大学教育持续发展, 接受大学教育的人口在发达国家的比例占到全国人口的50%, 即使在最贫穷的国家也有了显著发展。在世界经济增长时期, 这样的发展不成问题, 必需的资金很容易得到。但1970年以后, 大学处于财政危机的困境中, 一方面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因为人口增加以及人们对于每个人所应接受教育的社会期望值升高) ;另一方面学校资金短缺 (主要由于政府陷入财政危机造成的) 。

由于这两个因素的原因带来了很多影响:其一, 大学教育“中学教育化”, 政府和其他管理机构不断要求大学教授们增加课时、掌教人数较多的大班;其二, 许多学者尤其是有名的学者先后跳槽, 到大学以外的机构谋职, 而且多就职于那些不强调学科界限的机构;其三, 也是最严重的影响, 即大学管理者 (包括教育部) 所面对的问题:当严格的学科界限的消失需要不断设立新的机构、院系和科研组织时, 为满足这种需求必须支付庞大的教育成本, 大学人均资金减少了。这迫使大学管理者们通过机构调整来解决面临的财政问题, 同时也促使他们重新审视现有机构是否恰当可取。

三、走向复杂

现代知识结构———知识分成在方法论上呈现为相互竞争的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两大类———处于危机之中。我们再也不能把这一知识结构作为获取世界知识的适当方法。19世纪所形成的作为学术领域的各学科的社会建构已经衰退无用了, 如今已经成了严谨的学术研究工作的一大障碍。但是这种学科的组织结构依然相当稳固, “学科构成了话语生产的一个控制体系, 它通过同一性的作用来设置其边界, 而在这种同一性中, 规则被永久性地恢复了活动”[6]。但在学科的整体结构中仍然存在着重要的裂隙, 而这些裂隙对结构的稳定性所产生的破坏作用远比多数学者想象的要大得多。面临这种困局, 现在也许是到了我们重提“两种文化”、开始对认识论进行一场大辩论的时候了。然而, 如果有了新认识论, 那么现在的大学学科三分法———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划分就值得商榷了。如果这种学科的划分法没有了, 那取而代之的将是什么呢?是一个无所不包的统一的学科, 还是集中活动的“职业”学校———医学 (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 、法律 (如公共政策) 、企业管理 (如提高企业产品信誉管理) , 等等?

事实上, 当代的学科已经发展为同时涵盖三方面内容的复杂系统: (1) 学科是一种类型的学术范畴, 即一种有着明确的研究领域, 且这个领域具有某种有争议的或模糊的界限以及某种公认的合理的研究方法的类型。从这一意义上说, 学科是社会建构, 其源头存在于历史体系的发展中, 在历史体系中产生、成形;而其存在实际上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 而不是通常所假定永恒的。 (2) 学科也是组织结构, 自19世纪末形成以来日臻完善。大学中有以学科命名的系;学生们也争取特定学科的学位, 教授有本学科的职称;有各种冠以学科名称的学术刊物;有按学科进行分类的藏书、出版目录以及书店的专架;有以学科名称冠名的奖金和专题系列讲座;有冠以学科名称的国家和国际学者协会。作为组织的学科似乎无处不在。它们有自己的活动范围。 (3) 学科是文化。属于同一个学术团体的学者们在很大程度上都具有一些共同的阅历和研究方向。他们往往阅读相同的经典著作。每个学科中通常都有著名的惯常的争论, 这种争论不同于相邻学科的争论。各学科似乎只倾向于某些学术风格;各学科的成员只有采用了恰当的风格才能获得奖励。尽管文化能够并且确实是随着时间变化的, 但各学科的学者都在特定的时间内, 有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令人欣赏的陈述模式。“恰切的认识应该正视复杂性”[7]。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看, 学科系统的演化发展是有序与无序、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单纯的有序和确定性或纯粹的无序和不确定性都不能对学科系统的演化发展做出完全的解释和完整的描绘。换言之, 学科系统的演化发展既包含着决定性的和可逆的因素, 也包含随机性的和不可逆的因素, 具有有序性和无序性交混的性质, 集中表征为局部杂乱无序和整体结构有序, 其中“整体的结构维持整体的聚合力, 局部的杂乱无序导致创新和活力”[8]。这就是说, 作为一种复杂性组织系统, 大学学科系统局部的无序会使它处于动态发展之中, 以致难以对它做出长期的“前定性”预测。

由于大学学科系统的演进发展具有这种有序性和无序性交混的性质, 或者说局部杂乱无序和整体结构有序的特性, 这就使得人们在制定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时不得不考虑这种特性。从逻辑上看, 有序性决定了学科建设应按一定的程序和计划来展开, 而无序性又决定了学科建设不能完全按程序和计划来进行 (因为无序性往往使实际的学科建设遭遇程序难以涵盖的、计划之外的偶发性和情境性因素的影响) 。在这种并非“非此即彼”的两难选择面前, 明智的做法也许是“折中”处理, 即设法使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做到程序性与策略性有机统一。“程序由一个预先确定的行动序列构成, 它只能在包含很少随机性和无序性的环境中付诸实施”[9], 策略则是根据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不确定性的环境的条件而建立的, 人们在这个环境中行动以求实现一定的目的。程序是不能改变的, 在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或危险时它只有中止, 而策略则可以根据在执行中途获得的信息改变预定的行动方案, 甚至创造新的方案。相比而言, 完全的程序规定虽可以提高学科建设的效率但缺乏适应性, 完全的策略规划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但运作效率较低, 理想的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应为程序规定与策略规划的有机统一。但长期以来, 受“两种文化”的影响, 人们相对厌恶无序性和不确定性, 偏爱或习惯于强调有序性与确定性而放逐无序性与不确定性, 希望通过降低复杂性或不确定性来增强学科系统发展的可预测性, 达到可以按程序性规定开展学科建设的目的。但现在看来, 强调学科系统的结构性、有序性和确定性, 虽然可以提高学科建设的运作效率, 但它会降低学科系统的创新能力, 因为降低不确定性或复杂性意味着可供选择方案的减少, 选择方案的减少意味着适应性的下降, 而适应性恰恰是学科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总之, 作为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 学科系统不仅有自身特定的结构, 而且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之中。学科系统与学科系统之间、学科系统内部诸子系统之间以及学科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不可加和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因而系统的演化发展具有有序性与无序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交混的特性, 彰显着复杂的品性。用复杂性思维即非线性思维、整体思维、关系思维和过程思维等来探究学科系统, 准确把握学科系统组成要素多而异质、结构关系错综复杂、外部环境多变难测、演化过程复杂的特性, 赋予学科系统复杂性以本体论的意义, 并按学科系统发展的内在规律与逻辑推进大学学科建设, 是学科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逻辑要求。

参考文献

[1]万力维.控制与分等——大学学科制度的权力逻辑[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2005:28.

[2]朱丽·汤普森·克莱恩.跨越边界——知识·学科·学科互涉[M].姜智芹,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7.

[3]华勒斯坦, 等.学科·知识·权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30.

[4]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知识的不确定性[M].王昺, 等, 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6.

[5]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M].北京:三联书店, 1997:9, 11.

[6]Michel Foucault.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and 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New York:Pantheon, 1972:224.

[7]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27.

[8]埃德加·E·彼得斯.复杂性、风险与金融市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7.

认识视角 篇8

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固然可喜,因为它能映射出上海中小学数学教学在课程建设质量、学科教学质量和专业教师质量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水平。当然,我们也要在“高位”保持理性思考,至少PISA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新的视角,这些视角能给予我们的数学教学以不少新的启示。

一、从数学素养的视角认识数学能力

PISA的测评目的是通过国际比较,研究15岁学生在多大程度上掌握了全面参与社会所需要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PISA提出的素养既包含学生应该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又要求学生能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来认识、处理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PISA2012在其数学测评框架中明确指出,数学素养是人在多种背景下能明确表述、运用和阐释数学的个体能力。它包括数学化的推理,利用数学概念、程序、事实和工具来描述、解释和预测某些现象。它帮助个体认识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所起的作用,促进我们成为一个在进行有根据的判断和决策时具有建设性、参与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公民。

可见,PISA数学素养测评的重点不在于学校传统数学课程中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在于面对各种真实情境时,学生所应具备的数学洞察力、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而体现出数学素养在帮助我们认识世界、认识数学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PISA的“素养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素养反映的是个体适应社会要求的功能性特征,与社会期许紧密相关。数学素养作为一种能力,它更含有“未来潜能”之意,且指向更加上位,揭示了能力具有不同的层次。

站在素养这一层面认识能力,就是运用课程的视角,从育人的高度来认识能力。PISA并没有孤立地看待学科领域的知识,而是力图把知识与能力联系在一起,而能力则需要在多种不同的背景下体现才有价值。对于广大数学教师而言,其要义就是用课程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数学教学。它给我们的启示是:数学教学不应仅着眼于解决数学题本身,而是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对于解决各种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对于一个公民的理性精神培养乃至推动未来社会与科学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应树立一种与时俱进的能力观,跳出学科能力的局限,使能力培养与人的素养的全面提高结合起来。

二、从数学过程的视角认识数学能力

虽均以数学为主要测评领域,PISA2012对数学素养的界定较之PISA2003有了较大调整。新的定义更具体地阐述了数学素养的外延,突出了“表述”“运用”和“阐释”这三个关键词。这种调整与PISA2012数学素养测评框架的调整形成了一致。PISA数学素养测评框架是从“数学情境”“内容领域”和“数学过程”三个维度来建构的。其中,数学情境是指数学问题的背景信息,主要从“个体”“社会”“职业”和“科学”四种典型情境来设计数学问题的背景。内容领域是指数学问题所对应的学科内容,主要测评的有“空间与图形”“变化与关系”“数量”和“不确定性与数据”等四类。数学过程是指数学问题解决所对应的过程和主要涉及的基本能力,数学过程维度主要测评的就是三个关键词所对应的数学问题解决的三个关键过程:“数学化地表述情境”(简称“表述”)、“运用数学概念、事实、程序和推理”(简称“运用”)以及“阐释、应用和评价数学结果”(简称“阐释”)。

“数学化地表述情境”是指个体能够认识和发现运用数学的机会,然后为在某种背景下的问题赋予数学结构。在此过程中,个体要决定在什么情况下能用基本数学概念来分析、确定、解决数学问题;要把现实情境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为现实问题赋予数学的结构、表征和特性;并且要推断和弄清限定条件的假设。

“运用数学概念、事实、程序和推理”是指个体能够应用数学概念、事实、程序和推理来解决用数学概念表达的问题,得出数学结论。在此过程中,个体要运用数学方法得到结果并获得数学上的结论(例如算术运算、解方程、逻辑推理、符号运算、从表格和图表中提取数学信息、表示和操作空间图形、分析数据等),还要建立数学模型、确定规则、发现与数学概念的联系、提出数学假设等。

“阐释、应用和评价数学结果”是指个体对数学解决方法、结果或结论进行反思,并且能在现实问题情境中进行阐释。在此过程中,个体要将数学解决方法或推理转换到问题情境中,在问题情境中判断结果是否合理,是否有意义。这一过程既包括解释又包括评价,要求个体能够在问题情境中建构和交流要说明和论证的内容,同时还要对建模过程和模型结果进行反思。

不仅如此,PISA还在三个数学关键过程基础上提出了七种具体的数学基本能力,它们分别是“交流”“数学化”“表征”“推理和论证”“设计解题策略”“使用符号、公式、术语和运算”“运用数学工具”。这些数学基本能力和三个数学过程共同构建了一个二维的数学能力矩阵结构,清晰地呈现了每一个数学过程所应包含的主要数学活动及其在相应活动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数学基本能力。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以上三个关键过程所构成的数学过程,与我们在数学教学中经常提到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内涵非常相似。PISA测试为我们认识数学能力提供了一个中观视角,让我们对数学能力的认识更加立体。这也给数学教学以启示:数学问题解决不等于解数学题。数学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能靠反复的解题训练,而是需要我们通过不断变换新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完整的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全过程,使问题解决成为能力培养的正确途径。从这个视角来看,能力就是过程与方法的二维组合,教学中对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目标需体现在对过程与方法维度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达成上。

三、从评价视角认识数学能力

PISA把学生的素养作为评估目标,体现了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素养——面向未来的参与能力为本位的评价。它从另外一个角度,逆向推断学校教育是否为学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学生在多大程度上掌握了全面参与社会所需要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这是一个全新的评价视角,它从全局性、全程性和整体性来审视、评价数学教学,超越了由知识结构化和能力要素化取向的测评手段。

PISA揭示了数学能力的微观、中观和宏观形态,在编制测试工具时,将每一个数学问题架构在具体的情境中,不仅考虑了数学能力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数学内容,还融入了问题解决过程和数学基本能力。PISA重点对内容维度的四个分量和数学过程的三个分量进行精熟度水平评估。这样的设计策略不仅使能力测试落到实处,也保证了测试结果的效度。它从评价视角给我们的数学教学与学生数学学业评价带来的启示是:仅从各种数学基本能力要素的叠加来认识能力或仅从数学问题解决的步骤来认识或评价能力都是有局限性的。传统上,我们习惯于罗列若干数学能力要素(实际上多数是数学思想方法),并通过标准化加工过的数学题来训练或是检测学生的数学能力。但实际上,每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往往会体现出学生综合运用多种不同数学基本能力的情况,以至仅从结果无法准确评价学生在某项具体数学能力方面的表现。

为了获取更多与学生的数学能力有关的信息,PISA还配以学生问卷,多角度地采集了与学生数学能力相关的各种信息,并通过数据分析来提供若干结论或推断,通过比较研究,为参与PISA的国家(或地区)的教育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PISA的这种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同样给我们的教学研究工作以启示:今后在开展学生数学能力评价的相关研究时,我们需要加强问题意识和证据意识,提高各层级数学教研活动的研究性与实证性。

认识视角 篇9

严复的翻译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最著名的有“严译名著八种”, 包括《天演论》、《丰土会通诠》、《原富》、《群学肆言》、《穆勒名学》、《名学浅说》、《群己权界论》、《法意》等, 通过这些名著, 严复为国民全面地介绍了西方世界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国家发展演进的过程、社会科学对国家政治的指导作用及西方的治学方法等。这些名著以《天演论》为代表, 为国民认识西方打开了窗户, 在当时形成了强大的学习的思潮, 为中国民众民智的开启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严复也因此被称之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第一人”, 同时由于其在教育领域和翻译领域中的杰出贡献, 严复也被认为是教育家和翻译家。

因为严复对于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影响和其突出的成绩, 所以在近现代关于严复的研究很多, 这些研究大部分是从其开启民智对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影响来着手进行研究, 对于严译名著的关注, 很多也是从思想文化的角度进行认识, 对于译作或著作的内容关注更多;另一方面, 严复在《天演论》译例序中关于翻译的心得“信雅达”也引起了很多讨论, 时至今日, 这个翻译思想仍然在影响着现代翻译人。毫无疑问, 严复对于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一点也得到了众人的认同, 严复的历史价值在思想领域得到认可;但是, 严复在翻译领域中的历史价值也是不容忽视, 需要从翻译学的角度去重新梳理和认识, 只有这样, 才能使严复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历史地位进一步明确, 并指导翻译学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关于严复的翻译思想讨论有很多, 评价也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在我国翻译界所有关于翻译标准的论述当中, 影响最大的当推清代严复的‘信达雅’。而林语堂、傅雷、钱钟书等翻译工作者在‘信达雅’这一标准的基础之上, 对翻译理论又有所创新”[1], 这种观点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同, 如马志媛提出“人们越来越看到信达雅翻译标准所具备兼容并包, 开放融会的创新品格, 甚至将‘神似’和‘化境’说的内容也直接理解为是‘信达雅’的进一步扩充。这样信达雅的标准也就完全涵盖了‘神似’和‘化境’的翻译要求了”[2], 这种趋向表明了多数人对于严复在翻译领域贡献的肯定。另一方面, 很多的讨论是关于严复的翻译思想的学术讨论, 包括“信达雅”标准的理解和三者之间的关系等, 这些讨论说明了严复的观点在翻译领域的重要影响, 同时也是评价严复在翻译领域贡献的参考依据。这些学说研究从宏观或者微观的角度对于严复的翻译进行了分析, 但是对于严复在翻译领域的历史价值还需要进一步具体的肯定, 这个肯定将有助于后来翻译工作者进行翻译工作时理清理论上的困惑、更好地开展翻译工作, 同时也是对于翻译工作的进一步探讨。由此出发, 下文将从翻译学的角度对严复的历史价值进行详细探究。

一、承前启后

在严复进行翻译工作之前, 翻译这个事业在国内已有长久的历史。最为突出表现的是东晋时期释道安的佛经翻译, 他提出了翻译“五失本”和“三不易”的翻译思想, 明确指出了佛经在翻译时由于多种因素造成原文失去本意的情况, 因为他所指出的问题清晰明确, 所以这些思想成为我国传统翻译理论上第一个标准的翻译理论。虽然这些观点在后来也为人诟病, 但是, 这些观点为中国的翻译事业奠定了理论基础。钱钟书在评价《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时就对此积极意义进行了肯定。历史上的翻译内容, 以佛经翻译为多, 除了释道安外, 唐朝的玄奘在中国的佛经翻译史上也有着杰出贡献, 因为他在佛经翻译数量和质量上的突出表现, 他甚至被国外的一些学者认为是“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第一人”。经过多年的实践工作, 玄奘在行文中表达了自己对于翻译的理解, 他认为, 翻译最好以保持原意为好。随着朝代变迁, 中国的佛经翻译也走向了低潮, 翻译事业一度陷入低谷, 直到严复之前150年的清朝乾隆时期, 举人魏象乾根据汉满翻译的总结, 提出了正译之说, 以此来鉴别文字翻译优劣。魏象乾的观点与严复的“信雅达”标准多有相通之处, 但是因为其发现较晚, 且作者在译作方面没有突出的代表作品, 所以正译在学术界的讨论相对较少。其之后的严复则因为突出的译作贡献, 其翻译思想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认为翻译者在翻译时要忠于原文、意思准确、注意文采修饰, 他在天演论前面说道,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 虽译犹不译也, 则达尚焉”。这个观点继承了前人关于翻译要保持原文意思的翻译标准, 又发展了新的内容, 并在丰富内涵的基础上以“信达雅”三字明确界定, 所以这些观点是对前人翻译思想的继承和总结。这些观点自产生之日起至今, 受到众多的肯定和讨论, 很多学者认为钱钟书所说的“化境”、林语堂的“忠实、通顺、美”都自此而来, 严复翻译思想的启后作用可见一斑。无论对严复翻译标准的肯定或者讨论, 都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基于严复翻译标准所引起的讨论对于中国翻译理论的完善和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这一方面看, 严复在翻译史上承前启后的意义是毫无疑问的。

二、奠基作用

虽然古人也提出了一些翻译观点, 但是总结起来, 前人对于翻译的认识只是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实践体会, 并没有对这些认识进行总结和归纳, 并从翻译学的角度对这些认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 所以前人的这些认识虽然提出了一定的翻译思想, 但是由于这些观点的枝节性对于指导后人深入研究翻译工作存在局限。相反, 严复则在个人实践的基础上, 结合前人的体会, 明确地提出了翻译工作的“信达雅”标准, 这个标准在近现代翻译工作中起到了标杆性的作用, 同时严复也在自己的论著里多次对自己的翻译思想进行阐释和说明, 包括翻译的前提、标准、宗旨、关键素养、组织及翻译动机等方面, 比如在说明翻译的素养时, 严复用实践说明了这一点, 他用桐城文法对《原富》进行翻译, 以适应当时的目标读者需求, 显示出他深厚的文化素养, 他的言语中也表明了对文化素养的重视“流风绪论, 泰西两千年之人心民智系焉, 讲西学者不可不知也” (《严复集》, 1322页) ;对于翻译的宗旨, 他在《京师大学堂译书局章程》中则直接阐明;其他如翻译动机及组织在严复的著作和实践中也多有体现。正是严复翻译思想的系统性和实践性及其丰富内涵才使后人对于翻译工作有了系统的认识和理论上的依据, 后人对于翻译的阐释和理解也多以此为标准而演化, 从而开辟了翻译学新的天地。正是因为其系统的内容、丰富的内涵才使严复的“信达雅”标准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从理论形成的角度来看, 严复的翻译思想已具备翻译理论的雏形, 对于学科理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严复系统性的翻译观点是国内翻译学理论的先驱, 所以严复在国内翻译史上有着重要的奠基意义。

三、提升了翻译的思想高度

从严复的言行来看, 严复已经认识到翻译不是文字的简单转换, 而是文化之间的交融。严复把语言文字工作上升到文化工作的高度, 他在自己的译作中明确体现了这一点。在对《原富》的翻译中, 严复运用桐城文法进行翻译, 另外又在这部作品中加入了大量按语, 表明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翻译早已超越了文字范畴;在《群学肄言》的翻译中, 严复对其大加赞赏, 认为这部作品有大学、中庸之精义, 并运用了典雅的文言文进行翻译以符合其风格;在对《天演论》的翻译中, 严复选择了其中一部分进行翻译, 并在思想性上进行发挥。从严复翻译的作品中可以看到, 严复并没有把翻译看成是文字的转化, 而是文化的汇合碰撞。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严复形成了自己的中西文化观, 提出了很多创造性的见解, 对于传统文化后的中国新文化的创造作出了重要贡献。严复的这种翻译思想对于今天的文字工作者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文字翻译不仅仅承担着文字转换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所要转换的文字所承载的思想。这一点也是翻译学的基础思想, 严复在这个方面为国内翻译人树立了榜样。

严复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同样在翻译领域, 他也开创了先河, 形成了系统的翻译思想, 并在后来翻译学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在国内的翻译史上, 他发挥了承前启后、奠基和榜样的作用, 是翻译史上当之无愧的丰碑。对于后来人来说, 非议和评价严复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重要的是, 在学术讨论中促进中国翻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前进, 从这个意义上讲, 多一点对于严复的讨论总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李彤.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及其继承与发展[J].忻州专科学院学报, 2000 (1) .

[2]马志媛“.信达雅”在中国翻译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影响[J].延安大学学报, 2012 (6) .

[3]何冰.译界泰斗——严复[J].兰台世界, 2012 (4) .

[4]易经, 谢楚.中国近代翻译理论研究发展脉络[J].武陵学刊, 2012 (4) .

认识视角 篇10

关键词:无机化学;元素化合物;高三复习;科学认识论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2-0083-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无机元素化合物复习是提升高考化学复习质量的突破口

高考考查的几乎都是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化学知识、化学思想方法和能力。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以下简称为“元素化合物知识”)是高中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在中学教科书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它为化学实验和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提供具体、感性的认识,能为学生理解和形成化学学科思想提供丰富的例证。高考考试内容中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实验所占比例高达70%,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对整个高三化学总复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高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与学的现状不容乐观。罗美玲对高中生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认知研究结论表明:学困生在“单一知识的引申”、“多个知识的复杂综合”及知识的“远迁移”上存在一定的认知障碍。造成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观念和方式上均存在—定的问题。毋庸置疑,大多数学生学习某一领域知识的观念和方式受到教师教学的直接影响,当然不排除少数有很强学习能力学生的自我悟性。

在高三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既要弥补高一、高二教学上的不足,又要达到高考考查的高度,笔者认为,教师需要对元素化合物知识有一个全新的科学认识,在科学认识论的视角下理解本质并加以统整。科学知识背后隐藏着认识事物、现象的视角和方式,拥有科学知识并不一定拥有科学认识,需要转化为认识事物、现象的视角和方式,并运用这些视角和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乃至创造性改变世界。以科学认识事物的视角和方式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统整起来,实现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更深层次的理解。试想,学生一旦掌握了元素化合物知识中最深层的科学认识方式,就有可能把握形成这一领域知识的基本思路及其内在联系的本质特征,才有可能正确解释有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

2 科学认识论视角下的高考无机元素化合物复习

2.1 发挥理论性知识的指导作用

化学理论性知识是指与化学理论密切相关的概念、原理、规律等内容,是整个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建构成自身知识体系的主干,也是高中化学知识的精髓。学生掌握了_一定的化学理论性知识,对事实性知识的学习不再只停留在描述性的水平上,可以比较深入地认识到这些化学现象的本质,从而预见某些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发生化学反应的趋势,解释产生某些事实和现象的原因。化学理论性知识就如一把钥匙,能真正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例1 高三第一轮复习教学知识点“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

理论性知识具有高度概括性、抽象性,离子反应的规律体现在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面临一种离子能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离子进行反应时,是发生其中一个反应还是两个均发生,是同时发生还是有先后顺序,其规律性如何体现呢?

[第一环节]引导学生对万变的情境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特点,并对此分类。

首先,根据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类,共有四大类:①竞争反应,分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两种情况;②分步反应,分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两种情况;③同时反应,只存在于非氧化还原反应中;④溶液互滴顺序不同,原理、现象不同。

其次,在大类中再继续细分,如上述第一大类中可以对“非氧化还原的竞争反应”再细分为:①竞争离子由两种物质提供;②竞争离子由一种物质提供。

最后,将两个大类或三个大类综合,一般涉及四种类型:①同时存在竞争反应和同时反应;②同时存在竞争反应和分步反应;③同时存在同时反应和分步反应;④同时存在竞争反应、同时反应和分步反应。

[第二环节]分类完成后,结合每一种类型的实例,教师先给学生作示范,展示运用离子反应条件判断的整个思维过程,然后让学生尝试去完成所有的实例。

设计意图:化学反应是复杂多变的,情境的复杂性使学生束手无策。引导学生分析情境的特点,从而快速判断情境的类别,以不变的“离子反应条件”去解决一个)一个复杂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理论规律性知识形成的过程,同时牢固建立以这样一个视角来分析化学反应的思维方式。

2.2 注意用学科观念统领高考无机元素化合物复习

化学基本观念是位于基本化学知识之上的,往往内隐于具体的化学知识当中,随着知识层次的递进发展而不断深化,在复习阶段建构稳固的、深层的、可迁移的化学基本观念能够在更高层次、从更全面的视角统领整个化学知识体系的学习。教学中需要围绕基本观念的建构来选择、组织教学内容,将其与相关知识组织成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使化学某一领域的知识以整体的形式展现出来,便于学生获得这部分内容的完整印象,形成始终如一的化学观念。整合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化学观念主要有“元素观、结构观和转化观”,核心是元素,结构是基础,内涵是转化,并建立起可操作的二维物质关系图,认识和理解物质性质及其转化关系。

例2 元素化合物复习教学“铝及其化合物”

高中教材中出现的含铝物质有Al、AlO、AICl、Al(OH)、NaAlO等,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学生是把含铝物质当作一个“整体”来认识的,没有抽取出其中的“组成元素”,不能从一种物质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物质的性质。

[第一环节]以核心元素在物质中的价态不同,构建出含铝元素物质的二维物质关系图(如图1),直观展现物质的转化关系。

[第二环节]解决“如何从铝土矿冶炼得到金属铝”。

①根据提供的资料库,找到冶炼流程中所有含铝元素的物质,并将流程图简化。

[资料库]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氧化铝存在于铝土矿中0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O,此外还含有少量SiO、FeO等杂质。

②从铝土矿提取铝的两个方案,方法一和方法二如图2所示。讨论、分析哪一种方案更适用于生产?

③与铝元素的二维物质关系图相比,实现两两物质之间转化所加的可能试剂是否都能用?为什么?

设计意图:以“从铝土矿冶炼得到金属铝”为目标,提取包含铝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之间转化关系的大量物质性质信息,学生对“物质本身”的认识从单一含铝物质发展到以铝元素为核心的物质组的认识。建立“二维物质关系图”,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元素观、结构观、转化观”的理解,并形成了研究元素化合物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统领整个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

2.3 注意量化延伸

化学学习的定量认识水平是概念和原理在精确化方向上的延伸,主要解决物质组成、结构、变化中“量”的问题。“数形结合”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定量认识元素物质化学性质的本质。在教学中,如果将数形反映的关系结果直接告知学生,学生虽然拥有了结论,却因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认识角度和思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学生定量认识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综合、由具体到抽象的螺旋型上升的过程。

例3 建立“消耗盐酸体积与产生CO的数量关系”

“在NaCO溶液中滴入盐酸,计算产生CO的量”,若盐酸的量介于NaCO的1~2倍之间,大多数学生能自行解决。“当NaCO溶液混入NaOH或NaHCO,再滴入盐酸,计算产生CO的量”,反应过程的复杂导致学生分析困难,书写过程混乱。“数形”的特点在于直观呈现各阶段的反应过程、消耗盐酸与产生CO的数量关系,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复杂的反应过程。

[第一环节]建立“NaCO溶液中滴入盐酸,消耗盐酸体积与产生CO的数量关系”(见图3a)。

[第二环节]建立“向NaCO、NaHCO溶液中滴入盐酸,消耗盐酸体积与产生C02的数量关系”(见图3b)。

[第三环节]建立“向NaOH、NaCO溶液中滴入盐酸,消耗盐酸体积与产生CO的数量关系”(见图3c)。

[第四环节]揭示图像中(V-V)、V的大小关系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关系。

设计意图: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了借助“数形—可以分割复杂的化学过程,可以直观分析多个物质相互制约的数量关系,可以抽象揭示定量与定性的关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水平。“数形”的优势在于从定量上直观呈现了化学反应的本质,可以化解对复杂化学问题的认识。

2.4 发挥实验特有的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科学的任何一项重大的突破,无不例外都是经过化学实验而取得的。中学化学学习中的化学实验,绝大多数是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再认识,仅体现了实验获得感性认识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事物本质,形成基本概念,并为解释物质变化规律提供客观事实,甚至自主获得科学理论。

3 思考

从战略管理的新视角认识战略会计 篇11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企业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所带来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企业管理已由业务管理转向旨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管理, 并且企业战略管理已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大主流。目前, 为了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管理, 很多学科都进行了改造和发展, 如管理会计已经向战略管理会计发展;企业的效绩评价也从单纯的财务评价向财务指标评价和非财务指标 (战略资产) 评价相互结合发展, 并且非财务指标评价在总评价中所占权重越来越大;会计从本质上说是一项统计工作, 统计有强大的领域拓宽优势。会计———企业唯一有权向外部发布信息的工作, 如果只在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问题上转圈圈, 而不考虑会计信息的拓展, 以适应企业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这一形势的要求,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将会被历史所淘汰, 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所以, 建立适应企业战略管理需要的全新会计学科体系——战略会计体系, 已成为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当务之急。本文就战略会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其基本理论, 展开分析论述。

一、现有会计学科体系分析

我国目前将会计学科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体系, 这两大体系的划分是不科学的, 非实质的, 是人为规定的。同时也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及其带来企业管理上重大变革的形势需要。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是针对内向型的, 不能适应企业管理外向型战略管理的需要。

第二,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从它们的职能划分的。财务会计的职能是反映和监督, 而管理会计的职能是预测、规划 (计划) 、决策、控制、评价等, 包括财务会计在内的职能都是管理职能, 它们都是管理活动, 都是为决策提供信息的。将管理会计分为决策会计和执行会计, 这是对管理会计的误解, 会计是为决策提供会计信息, 但不是直接的决策活动。目前, 有许多会计理论界学者提出了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 但其基本职能也是反映对战略管理有用的会计信息。

第三,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发展, 使得它们之间的界限变的模糊起来。如财务会计在报告时限上的适时发展、重视未来会计信息的披露、财务会计目前通过提取减值准备也提供了大量的以市场价值计价的会计信息、非货币计量指标已经成为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管理会计准则的建立、管理会计也向外部提供会计信息、财务会计的数据也并不准确, 它带有许多人为的估计和职业判断等等。

第四, 目前会计理论界将为企业战略管理服务的会计归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 即战略管理会计。如果就战略管理会计的概念来看, 许多会计学家将战略管理会计定义为从战略的视角去审视企业内部会计信息, 为战略管理提供的会计信息也不外乎成本和收入, 这些会计信息同企业战略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也不搭界。就其内容来讲, 战略管理会计包括相对成本、竞争对手 (赢利分析) 会计、顾客赢利分析等内容, 这些内容不成系统, 也不科学, 并且有重复之嫌, 如竞争对手会计, 每个企业都在进行竞争对手会计分析, 如果将战略管理会计定位在对内报告似乎是很有必要, 但每个企业都只根据竞争对手对外公布的会计信息进行战略分析的话, 那么这样的战略分析又有多大必要呢?

二、企业战略管理的会计学科体系的构建

目前在国际和国内对会计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是:会计是个信息系统, 即会计是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包括会计信息的传递系统、会计信息的处理系统、会计信息的解释系统和会计信息的调节系统。这个定义如果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是“机械论”。它只强调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 忽视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同社会经济政治的关系以及后者对前者的影响, 所以, 这个会计定义将会计限制在职能 (业务) 管理的范畴, 而不适应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既应是一个信息域, 又应是信息资源整合的活动, 是对各种信息 (不限于财务信息) 收集、筛选、分类、对比、判断、联想、推理、整理, 形成以增加企业整体价值为目标的信息域活动。这个信息域既研究诸多经济事实和理论的交织体, 又要研究与这个信息域密切关联的社会、政治和技术等知识背景的整体。所以, 这个信息域的特点是互动的、动态的、系统的、多样的, 同时又具有时代性。它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多样化需求;有利于企业确立竞争优势, 进而满足企业的战略管理。基于这个认识和战略管理的层次理论, 会计学科应划分为如下三类:

1.战略会计:核心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管理, 提高企业市场核心竞争能力。核心要素是战略资产, 包括:社会资本、政治资本和企业内部战略资本。计量手段:以非货币计量手段为主。内容:战略资产的核算、决策、控制等职能。

2.战术会计:核心目的是满足于企业的财务目的, 即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 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果。要素是企业的六大会计要素, 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计量手段:以货币计量手段为主。内容:财务会计信息的反映、监督、决策、控制等职能。

3.作业会计:核心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的作业链和价值链分析, 进行作业流程再造。要素是企业的作业链和价值链。计量手段:以非货币计量的作业量和以货币计量的作业成本为主。内容:作业成本会计、质量成本会计。

三者的关系:目标上战略会计是第一目标, 战术会计的目标是次一级, 作业会计的目标是最低层次的, 它们各自独立, 但又相互联系, 并且低一层次的会计目标服从于高一层次会计目标。这个分类的意义在于:首先, 打破了过去将为战略管理服务的战略管理会计归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 局限于对内报告, 如果将战略会计成为对外的会计信息系统, 就可以避免企业———竞争对手之间相互重复进行分析。其次, 它既核算企业内部战略资产, 又考虑企业外部影响企业战略管理的战略资产, 使会计信息真正同企业战略管理相关。再次, 它核算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最后, 形成企业战略管理的系统信息。

三、关于战略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 战略会计建立的理论基础

会计向战略会计转变, 有许多理论和实践的阻力, 需要我们研究。在管理理论界, 对战略资产———知识资产的管理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理论研究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有:野中郁次郎 (日) 提出了著名的知识创造转换模型 (1991, 1995) 。这个模型已经成为知识管理研究的经典基础理论, 他强调隐性知识 (tacit knowledge) 环境对于知识创造和共享的重要性;世界著名的知识管理大师卡尔·爱瑞克·斯威毕博士首创了知识型上市公司的分析评估模型以及包括战略资产在内的会计报告系统 (1986, 1989) , 他对战略资产测量系统的研究已经成为瑞典、欧盟 (EU) 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制定新的会计报告准则的重要基础 (1993, 1995, 1998) , 他提出了以知识为核心的企业发展战略框架 (1997, 2001) , 已经形成完整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英国管理学家安妮·布鲁金对战略资产进行了科学的分类, 并且提出了管理的方法。在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如瑞典大约40个公司已编制战略资产的有关数据, 斯德哥尔摩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已有一个人力资本指标数据库, 企业可以将他们有关数据与其他公司进行比较;大约有120家公司使用这个数据库。瑞典计算机咨询公司已有9年的测量战略资产的经历;世界上著名公司, 如西门子、摩托罗拉、毕马威、微软等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着战略资产的管理实践。赫伯特·西蒙 (Herbert A·Simon) 的管理决策理论中以效用目标函数代替价值目标函数, 用“效用”形式表现非物质因素, 适应企业多目标的要求。同时, 会计界也对知识资本、人力资源会计、绿色会计、银色会计、社会经济会计等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进行战略会计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 战略会计的要素重点———战略会计要素

战略会计是以多种计量手段, 反映企业战略资源, 旨在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信息域。即包括人力在内的无形战略资源资本化, 并且等同于其他投资者参与剩余收益分配, 建立以战略资产为中心的企业全部经济资源要素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体系。战略会计要素是指影响企业战略管理全部的要素, 它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要素, 同时还包括影响企业战略管理的外部社会、经济、政治要素。战略会计的对象既包括以物质为载体的资产, 同时还包括以人为载体的资产, 也包括其他的核心战略资产, 特别是以企业为载体的自创商誉、组织资源以及以消费者为载体的客户资源。因此, 战略会计的对象要素有如下分类:

1.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概念, 目前国际上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其一是美国社会科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概念:“社会资本是关于互动模式的公享知识、理解、规范和期望, 个人组成的群体利用这种模式来完成经常性活动。”其二是弗朗西斯·福山的定义“社会资本是一种有助于两个或更多个体之间相互合作、可用事例说明的非正式规范。”他们把社会资本定义为一种规范, 这两种对社会资本的概念都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定义的, 我们所要的是从企业的角度研究社会资本。企业社会资本是指社会资本对企业的正的和负的外部性。

2.政治资本:政治是指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内政及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企业的政治资本是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受政治限制、鼓励、保护的程度。就其政治资本本身来讲是一致的, 是不变的, 是对每个企业都一视同仁的正式规范。政府的意志体现在税务制度、预算制度、法律法规上。社会民主化进程高, 社会资本对政治的影响就大, 政治的含义就大, 它既包括政府的活动, 又包括政党以及社团的活动, 进而对企业的影响就大, 如果社会民主化进程低, 政治就主要是政府的意志, 政府的政治对企业的影响就非常巨大。

3.企业内部战略资产:是指对企业战略管理具有决定意义的无形资产, 国际上一般认为这部分资产包括:知识产权性资产、人力资产、基础结构性资产和市场资产四部分。

(1) 从存在形式来划分战略资产的内容。就知识而言一般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用文字表述的知识, 一般人都可以掌握, 同时它存在于书籍、手册和工作程序中。隐性知识是隐含于工作过程、方式和企业文化中, 很难用文字表述的知识。体现显性知识的资产即为一般性知识资产。它是企业智慧资产发挥巨大作用和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所以企业也不能忽视对它的管理。包括:技术工人和一般性管理人才的人力资产、客户、销售渠道、专利专营协议、长期供货合同、网络系统、信息技术系统等不具有创造性的一般战略资产。智慧性资产, 掌握隐性知识的人是智慧性战略人才, 企业文化和组织管理贯穿了隐性知识的是企业的智慧性战略资产, 智慧性资产是企业的灵魂。因此, 智慧性资产是战略资产管理的重点。包括:企业文化、管理哲学、品牌、高级管理人才、知识产权性资产等带有创造性的资产, 它是企业的核心战略资产。

对战略资产做如下分类更具有时代特征、更具有实用价值, 有利于正确地反映企业战略资产的会计信息, 即哪些核心战略资产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哪些核心战略资产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2) 从所有权所指来划分战略资产的内容。如果要对战略资产作为重点进行管理就必须对战略资产按其所有权所指进行分类管理。具体可以划分为: (1) 具体所指的战略资产, 指有具体所有者的战略资产。对具体所指的战略资产的管理, 主要是通过法律保护其权益;对其权益进行资本化;鼓励其更新、创造更大的资产;采取积极的政策使其保留在企业中, 并且在企业中生根发芽, 用来影响和扩大企业的共同战略资产。如知识产权性和人力资产等战略资产。 (2) 共同战略资产:是指所有权是企业共同的, 并且依附于企业而不能独立存在的战略资产。如:企业文化, 管理理念、商誉、品牌、商标、客户、销售渠道、长期供货合同、网络系统、信息技术系统等企业基础组织结构资产和市场资产。对共同战略资产的管理主要是营造一种共同创造战略资产的氛围:采取积极的措施, 采集外部和内部有益的营养, 培植企业共同战略资产。

如果把企业比做一棵大树, 具体所指战略资产就是企业的阳光、雨露, 而共同战略资产就是企业的树根, 它扎根于肥沃的土壤中, 忘情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树叶和果实是企业的目标, 即企业的目标既有企业的财务成果, 也包括企业的社会形象。树干形象地说就是企业的有形资产。因此说, 具体所指战略资产是培植共同战略资产的基础, 具体所指战略资产必须适应和融入共同战略资产, 才能为实现企业目标服务。共同战略资产是扎根于企业的基础资产, 并且从企业具体所指战略资产中不断汲取有益的营养, 它是与企业不可分割的重要财富, 同时也是企业最重要、最长久的战略资产。即如果没有战略资产, 非战略资产是枯树, 是没有生命力的木头。这样分类的意义在于, 有利于战略资产的资本化, 分清企业内部所有者权益;有利于战略资产的保护;有利于战略资产的扩张。

(三) 企业战略资产的特点和计量

在战略会计中我们只对企业内部的战略资产和影响企业战略管理的外部社会经济政治资本进行反映, 而不反映竞争对手的情况。那么, 战略会计是不是一种内部战略资产会计?它对企业制定战略管理的目标进行外部环境的分析有没有帮助?答案是肯定的。因为, 如果所有的企业都通过战略会计来反映本企业的战略资产, 那么具体到一个企业在战略管理时就可以通过其他企业的战略会计, 收集到其他企业的战略信息而进行战略外部分析。

1.战略资产的特点。

(1) 法律保护性:由于战略资产不具有实物形体, 不占有空间, 往往同时为很多人所拥有, 具有共享性。战略资产由于其传送渠道多样化而且迅速安全, 不易为任何人实际控制, 极容易扩散。如知识产权以及商业秘密。所以, 企业要保护自己的战略资产, 法律武器是最好的手段。

(2) 智慧性:战略资产是人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创造性智力劳动的产物, 它是对现有的知识的扩展。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最为锐利的武器。因此, 欲扩大战略资产的数量, 就必须合理配置人才, 制定科学、合理、积极的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广大人力资产的创造积极性。

(3) 使用转让的增值性:战略资产的使用、出售、转让不仅不会带来自身的损耗, 反而会因广泛使用而增值。所以企业要使战略资产的价值增加, 就必须充分利用战略资产, 扩大其使用范围。

(4) 非最终目的性:企业拥有战略资产不是其最终目的, 企业拥有战略资产的最终目的是为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 进而带来超额的经济效益。因此, 企业要不断地对战略资产进行经营, 以扩大其规模和提高其价值。

(5) 战略性:企业的战略资产就其内容来讲, 都具有战略意义, 即企业的战略资产是影响企业全局性、长远性, 是面向顾客的外向性的资产, 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必备资产。

2.战略资产的计量。战略资产的货币计量在目前会计理论界认为是非常困难的, 甚至说是不可能的。那么会计信息是不是必须使用货币计量。即能不能使用其他计量手段来计量战略资产而不动摇会计本质上的基础。井尻雄士在《会计计量基础》 (1968) 一书中说:会计“只能用单一的价值尺度记录财富, 并非先决条件。”日本会计学家石川纯治将复式簿记系统扩展为多次元簿记和多属性簿记, “在此, 开始脱离金额这一货币尺度, 将非变换的实物数据引入会计中, 井尻教授称其为‘实物量度会计’ (physical accounting。) ”由此看, 使用其他计量手段———非货币计量手段, 并不影响会计的本质。所以, 笔者认为对战略资产的计量可以使用多属性多单位计量手段, 即根据战略资产的不同属性使用不同的计量手段。

(四) 战略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会计报告应该以企业的竞争能力为主进行披露。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指标系统有机结合是发展趋势。非货币 (非财务) 指标系统的优点是易于分清责任, 使控制更为有效;其过程适时跟踪评价;从企业整体角度评价;注重未来预期评价;直接而非间接评价;便于预测未来现金流量;与企业发展战略密切相关。企业的战略主要是制定长远的规划, 这与企业长期持续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 而非财务计量所要反映的正是那些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因而, 非财务计量与企业的战略规划密切相关, 该计量指标上的进步可以直接导致企业战略上的成功。

非货币计量指标的确定, 要用货币计量指标来评价企业经营效绩, 首先就需要将这些非货币计量因素量化, 即用定量化的指标来表示非货币计量因素。其中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所选择的计量指标要能够准确地反映出该因素的内在特性。如果有的非货币计量因素是多层面的, 用单个计量指标无法全面地反映出其特性, 那么就需要用多个计量指标来对其进行综合反映。非战略资产指标, 主要用于企业业务管理;企业的综合分析;投资者和企业的短期决策等管理活动。

改变目前会计信息披露的制度和体制, 实行会计信息的商品化、市场化、价值化经济体制下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唯一途径是市场。会计信息公司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会不断地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在这一点上利益同经济决策者是一致的, 而企业则是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后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与经济损失之间进行权衡, 但从企业长远的角度来看, 企业会选择提高会计信息的, 企业通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能提高会计信息的价值, 在有偿提供给会计信息公司会计信息中获取较高的回报。可以预见当会计信息市场化到一定程度时, 企业有偿提供给会计信息公司会计信息将成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企业同会计信息公司在控制会计信息输出的技术目前已经成熟, 在实际中有些已经开始使用。随着财会电算化的发展;数据安全问题已得到了解决。在财会信息传递中国际会计数据接口标准已经设定, 有效地解决了信息数据传递的问题。美国国防部在1983年已公布了《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价标准》, 对网络安全控制技术目前已使用的有:访问控制、通信安全、数据加密、用户监别、预防病毒和网络防火墙, 这些技术在网络安全控制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日]石川纯治.经营信息与簿记系统.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6

[2].姚正海.网络时代挑战会计系统.经济论坛, 2006 (23)

上一篇:粗糙度检测下一篇:群体反应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