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涉恐谣言应对研究(共4篇)
网络涉恐谣言应对研究 篇1
网络谣言作为信息浪潮带来的副产品, 不断混淆公众的视听, 给当事人、相关单位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近几年来, 高校也经常成为网络谣言的事发地, 为更好的应对网络谣言, 维护高校安全和稳定, 就需要对网络谣言有一定的了解并研究应对策略。
一、高校网络谣言的界定
(一) 网络谣言的定义
谣言又称传闻、流言。《辞海》中谣言的定义为: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 捏造的消息。《现代汉语词典》对谣言的解释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国外学者Peterson和Gist则认为, 谣言是一种缺乏事实根据, 或未经证实、公众一时难以辨别真伪的闲话、传闻或舆论, 也可能是针对公众所关心的事物而提出的一种未经证实的解释或理由。中外对于“谣言”的界定略有不同, 但都强调了两点:谣言的本质是“信息”, 以及谣言的内容是“未经证实”的。
谣言伴随着人类语言的产生而产生, 历史悠久, 传播方式也局限于口口相传。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网络传播给谣言加上了“隐形的翅膀”, 这是由于网络传播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传统媒体。网络谣言, 顾名思义, 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生成、发布并传播的未经证实的消息。网络谣言的制造、传播平台也经历了电子邮件、BBS社区、博客、即时通讯工具、SNS社交网站、微博客、微信等时代的变迁。
(二) 高校网络谣言的界定
本文研究的高校网络谣言主要是指:产生、发布并传播于互联网中的与高校有关的未经证实的消息。高校校园内环境相对封闭, 学生之间信息交换频繁, 不同高校之间信息交流也较为密切, 而谣言的内容、涉及人物均与高校师生或高校本身息息相关, 因此高校网络谣言传播的速度、范围和影响力可见一斑。
随着信息沟通的日益快捷, 曾是众人眼中“象牙塔”的高校正逐渐被公众揭开神秘的面纱。网络上关于高校的种种谣言也是层出不穷, 从2006年上海某高校6名女生被农民工强奸, 到2009年重庆交通大学一学生在贴吧发帖称重庆地区出现针刺事件, 再到2012年微博流传复旦留学生侵害大一女生的消息等, 这些消息虽然经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后被确认为是子虚乌有, 但是在互联网环境的推波助澜下, 被广为流传, 并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二、高校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与形成的诱因
(一) 传播特点
作为网络谣言的一部分, 高校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既有网络谣言的共性, 也有其自身的特性。
1、网络谣言的共性
网络谣言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 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引人注目。以网络为“温床”的谣言, 继承了网络传播的开放与匿名性、不受地域约束、缺乏监管等特性。
人民大学教授夏雪銮将网络谣言的特征归结为:隐蔽性、知识性、炒作性、自吵性、攻击性、报复性、宣泄性、预言性、诱惑性和强迫性。[1]学者陈虹、沈申亦则认为, 新媒体环境下的谣言传播速度加快, 在互动中不断完善, 传播主体隐蔽性增强, 内容蛊惑性加大, 传播心理因素加剧了传播, 造成的影响力也更大。[2]张彦军、李丽在研究成果中指出网络谣言具有散布风险小、传播成本低、扩散迅速、把关薄弱四个特点。而警方通过今年破获的几起网络造谣违法犯罪活动总结出网络谣言的四大特点为:有组织的网络水军、网络推手、网络公关公司通过发帖、删帖、炒作、造谣, 为制造社会热点, 借机谋取经济利益;因个人问题编造谣言, 打击报复、发泄私愤;一些微博“大V”为了博取眼球、赚取粉丝, 不辨是非甚至捏造不实信息;假借“网络维权反腐”编造谣言并恶意传播。[3]
2、高校网络谣言的特殊性
高校网络谣言产生于校园, 主体一般为大学生、高校教师以及高校的各项工作, 因此有一定的特殊性。
(1) 大学生群体的特点。高校在校生年龄一般集中在18至25岁之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今年7月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 20-29岁的网民数量仍然超过其他年龄组别, 网民职业结构中, 学生人数也远超其他职业。作为网民中的生力军, 高校学生具有快速的认知发展水平, 相对一致的文化知识水平和发展需求意向, 同时又具有青春期特有的心理特征, 既热情勇敢, 又富有反叛精神。因此, 他们一旦涉及与自身息息相关的话题, 很快就能迅速关注并转发这些信息。
(2) 内容具有贴近性。高校网络谣言主要围绕高校师生关心的几个问题产生, 如学术规范、人生财产安全、食品安全、就业情况等。
(3) 以真实程度为标准, 可将校园网络谣言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完全凭空捏造, 不以任何事实依据为基础;一种是加油添醋, 在传播信息前, 加入了自己的想象, 夸大了事实;一种是断章取义, 有意识地片面地选取或解读事实, 通常抱有哗众取宠的目的。
(二) 形成诱因
1、传授主体一体化造成把关人缺失
在以微博客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 传播者和接收者不再是独立的个体, 每一个人都既可以是信息的创造者, 也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 更可以把认为有价值的信息转发给关注自己的人, 在谣言传播的过程中, 网民往往扮演着传播者与接收者的双重角色。
“把关人”理论认为, 媒体在传送信息的过程中有重大的过滤功能, 从政治、经济、文化、审美及自身利益价值等出发, 对新闻信息进行层层把关、筛选与编码, 从而决定最终面向受众的新闻信息内容, 并通过发出的新闻信息影响受众。[4]在传统媒体的运作过程中, “把关人”的作用极其重要, 体现出权威性、规范性和专业性的特点。
然而在自媒体背景下, 信息传播者的约束力被减小到最低, 把关人的角色也被弱化。消息发布不再是传统媒体的专利, 高校学生只需通过手机、电脑、网络等工具, 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记录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并通过网络进行实时传递。一方面, 由于时间紧迫, 人们在发送信息时很难求证信息的真实性。另一方面, 大学生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训练, 且其社会角色多种多样。传播者自身的教育背景、个人立场、传播动机、写作水平乃至对整个事件的新闻价值的判断、对信息真伪的判断能力都可能影响信息传递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因此信息的可靠性很难得到保证。缺少了把关人的过滤环节, 这是高校网络谣言形成的一个原因。
2、新媒体以速度取胜, 第一时间占领公众的视野
突发公共事件后, 公众迫切地想第一时间了解事情的原委和近况, 而相关部门的调查核实需要一段时间。因此, 在事实尚未被查明和公布的一段时间内, 就出现了真相的“真空”期, 此时, 没有官方消息, 公众就转而寻求小道消息, 并交换信息, 以满足自身对于突发事件信息的需求。此时, 也限于是谣言最容易产生并传播的时期。
网络技术水平已经大大丰富了信息传播的内容, 文字、图片、声音甚至视频都可以随时随地被发布给接收者。网络谣言也不仅仅只传播文字信息。俗语说:“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栩栩如生的照片使得公众很难分辨这些到底是真实的新闻图片还是移花接木的结果。面对强大的“证据”, 在官方消息出台之前, 受众往往就会坚定不移地把眼前的信息视为真相。
3、谣言中满足公众的情感诉求, 软硬兼施下成功说服
把关人的缺失造成了网络信息可靠度的降低, 而受众接受信息到转发信息的过程, 可以看作是态度改变引发的行为。霍夫兰认为, 说服是引起人态度改变的有效途径, 通过给予一定诉求, 引导接受者的态度和行为趋向于劝说者的预定方向。除了信源的可信度之外, 传播方式的特色也是说服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恐惧诉求”、“情感与理性”、“休眠效果”等都是常用的说服方式。
为了引起众人的注意, 网络谣言的表达方式往往耸人听闻, “不怕死的进来看!”、“震惊”、“愤怒”, 这些具有强烈情感暗示的词语经常作为网络谣言的开场白, 以此来达到恐惧诉求。恐惧诉求, 又叫警钟效果, 是指在劝服信息中夹杂威胁性成分, 使受众产生惧怕心理, 借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除了恐吓以外, 谣言还经常打“感情牌”:“转发给每个你关心的人”, “是中国人就转”、“转发的好人有好报”……这些或温情或激情的话语, 让受众从话语中感受到了善意, 它运用的其实就是情感攻势。霍夫兰认为, 动感情的诉求方式较之逻辑理性的诉求方式更可能导致态度的改变。在看到这些话语后, 受众更容易被打动或形成共鸣, 心理防御能力明显降低, 进而主动转发该消息。
4、社会问题突出及价值观的冲撞减弱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不同的价值体系和道德标准鱼龙混杂, 不断碰撞。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有的大学生不能全面、客观地去认识社会现象, 往往把眼光集中在负面现象上并以偏概全, 进而对社会和国家产生不满和愤恨, 成为所谓的“愤青”。[5]这类人对国家、社会中的事件极度关心和敏感, 且容易产生偏激心理和极端行为, 往往伴随着明显的极端民族主义色彩。经过这些“愤青”对消息的选择和加工、粉饰, 谣言也会朝更加极端的方向发展。
网络实名制目前正在推广, 但是仍有大部分网站可以匿名注册使用。匿名也就意味着不用承担责任, 而大量的转发评论让人有“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 这样的舆论环境更容易减轻传播参与者的心理负担, 减少了顾忌。在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下, 人们可能更容易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谣言的产生和扩散变得越来越容易, 发展到微博客时代, 只需轻轻一点“转发”, 人们便可以将信息和自己的评论传播给关注自己的人。
5、网络意见领袖或网络推手的推波助澜
虽然网络理论上使得人人平等的话语权成为可能, 但实际情况中, 话语权往往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在人际传播网络中, 这些人活动频繁, 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 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 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 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 从而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将这类人称为“意见领袖”。
在微博或是论坛上, 某些ID因其特殊身份或出众才能吸引了大批的粉丝 (follower) , 有的粉丝甚至多至上百万, 这些人成为了网络新阵地的“意见领袖”。由他们发布或者转发信息, 信息传播更容易释放裂变式的巨大能量。网络推手指的是借助网络媒介进行策划、实施并推动特定对象, 使之产生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人, 对象包括:企业、品牌、事件以及个人[6]。网络推手出于各种目的炮制谣言, 再经由“意见领袖”们的转发, 很小的一件事情也会被炒作到全网络皆知。
三、高校网络谣言的危害
2008年8月25日晚, 前北京大学教授邹恒甫在其博客中贴出署名为北大学生计羽的实名举报信, 信中称北大现任学生会主席戴威靠行贿50万元当选。虽然“当事人”计羽在文章发表后3个小时就在网络公开发言澄清此文纯系造谣, 但是“北大学生实名举报学生会贿选”的消息仍然在短时期内迅速占领了各知名论坛、微博、贴吧的头条, 仅新浪微博在一天内该消息的转发量就超过了3万引起, 舆论一片哗然。虽然邹恒甫很快删除了博文, 但该谣言仍能被随处检索到。
网络谣言对话题当事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对高校的形象有所损害。这些危害可以归纳为三点:
(一) 侵害谣言指向者的利益
“众口铄金, 积毁销骨”。谣言的内容或凭空捏造或夸大其实, 给当事人的名誉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如“海南师范大学支教女学生被灌醉轮奸”这一谣言对两名女大学生的名誉造成了损害, 尽管当事人和所在学校都在网络发表过声明驳斥这一谣言, 但是网上的质疑声依旧没有停止。这一事件给当事人的生活和学习乃至将来都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二) 谣言将助长社会恐慌
上文提到, 为了更加迎合受众的心理诉求, 谣言往往增加恐惧感来提高其传播效果。2008年日本大地震过后引发的“抢盐”风潮, 正是滋生于“海水将被辐射, 盐会影响健康”这一谣言中。高校公共事件突发时, 谣言的传播将带来大面积的高校师生恐慌。人在高度紧张或恐慌下, 对信息的渴求程度会迅速提高, 原有的判断力和防疫能力将会降低, 此时谣言趁虚而入, 更容易被慌不择路的高校师生所接纳和传播, 进而引发更大面积的恐慌, 严重地影响高校的各项稳定和工作。
(三) 谣言造成的损失很难挽回
心理学认为, 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 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作用最强, 持续的时间也长, 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即“首因效应”。上文提到谣言利用时间差跑在真相的前面, “第一时间”占领公众的视野, 形成受众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一旦形成便很难消除, 即使官方公布调查结果进行辟谣, 也难以在短时期内重塑在受众心中的形象。
四、高校应对网络谣言的策略探析
(一) 国家应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世界各地已有很多国家利用法律武器来打击造谣行为, 如美国通过《联邦禁止利用电脑犯罪法》《电脑犯罪法》《通讯正当行为法》《儿童互联网保护法》等130项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传播内容。2012年1月1日,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正式生效一项新法规定, 校方有权将利用互联网散布谣言等“欺凌行为”的学生予以停学或开除[7]。2013年9月, 我国法律第一次对网络谣言处罚有了正式的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 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 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可构成诽谤罪”[8], 详细刑法入罪细节明确网络诽谤信息被转发达500次可判刑。
同时, 国家也应加强网络管理尤其是谣言容易滋生和传播的网站, 加强正面引导, 培养和树立广大网民的社会责任感, 净化互联网的风气;继续推行网络实名制, 将匿名带来的隐患降到最低。
(二) 高校应建立完善的谣言预警机制
高校应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网络谣言监测机制, 平时多关注学校学生在网络中的言论,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把谣言的火苗扼杀在摇篮里。高校应建立网络谣言应急处置机制和预案, 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 提高其应对能力。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一方面监控舆论方向, 另一方面尽快查明真相, 及时采取必要的手段删除虚假、不实信息, 让真相走在谣言前面。
高校应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 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 改善网络法制教育, 让大学生能从思想上认识到网络谣言传播的危害, 提高警惕, 在危急关头冷静识别信息的真伪, 从而遏制网络谣言在高校内部的扩散。
此外, 高校应建立及时、全面、完善的信息公开机制, 加强沟通, 提高师生以及社会的信任度。
(三) 网络意见领袖应提高自身的传媒素养
相对于官方发布的信息, 大学生在态度上更愿意追随他们的“精神领袖”。网络意见领袖传播信息的扩散能力相当可观, 因此应注意提高自身的传媒素养。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的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9]。
提高媒介素养首先要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认知和分析能力。网络意见领袖要分清正确和错误、有用或无用的网络信息, 确定信息的来源, 首先保证自身不受谣言的蛊惑, 更不要成为谣言传播的“扩音器”。
网络意见领袖应充分估计到到自己在网络的言行可能造成的影响。拥有众多粉丝的“领袖”们的影响力远大于普通网民, 其言论的随意和偏激都可能造成一定范围的负面影响, 且有损自身形象, 给青少年作出不好的表率。因此, 网络意见领袖应提高认识, 规范言行, 为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起到应有的作用。
媒介素养还与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成正比。在网络的开放和匿名的条件下, 人很容易降低自我要求。在受人追捧的同时, 网络意见领袖应认识到自身的责任, 明确自身的定位和价值, 加强自我道德修养, 履行社会责任, 既要反映公众的心声, 也要引导舆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学銮.网络时代的谣言变局[J].人民论坛, 2009, (23) .
[2]陈虹, 沈申奕.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中谣言的传播规律和应对策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03) .
[3]宋识径.非洲牛郎门造谣者被拘[N].新京报, 2013-8-26.
[4]杨令羡.网络论坛谣言对“把关人”理论的挑战[J].青年记者, 2008, (06) .
[5]吴浩.解码公共突发事件中:“愤青”与网络谣言现象[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08, 18 (3) .
[6]薛国林, 吴丽君.网络推手“罪”与“罚”[J].人民论坛, 2011, (13) .
[7]各国多管齐下严打网络谣言[N].人民日报, 2012-4-16.
[8]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
[9]王谊茜, 王玉洁.新媒体时代企业应具备的媒介素养[J].中国广告, 2013, (03) .
网络涉恐谣言应对研究 篇2
无论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 还是故意捏造的消息, 抑或未经证实的传说, 谣言自古就有, 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舆论现象。在现代传媒产生以前的传统社会, 谣言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口耳相传, 局限于人际交往与群体互动, 扩散的速度相对缓慢, 传播的范围相对有限, 所产生的不良社会影响相对较小。现代传媒产生以后, 人类的信息传播具备了突破时空限制的强大能力, 但由于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这些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严格的审核程序与把关机制, 所以现代传媒产生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并没有造成谣言的肆意妄为。然而, Web2.0网络技术的应用, 却开创了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任何信息的技术可能性。正是凭借着这样一种技术可能性, 加上网络用户的匿名性或脱域化, 谣言仿佛一夜之间插上了翅膀, 在网络空间大肆横行。
作为谣言的一种形态或类型, 网络谣言并未脱离谣言的基本特点, 只不过其发布及主要传播过程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既然如此, 网络谣言的泛滥是否就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造成的呢?问题远没如此简单。对于当代中国来说, 互联网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社会转型、全球化进程是相互交织的。技术上的Web2.0时代, 恰好是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社会转型日益加剧、利益分化日益扩大、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的时期。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大凡社会变革时期, 谣言传播总是异常活跃。这就意味着, 网络谣言的盛行不仅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有关, 而且与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有关。
2012年4月1日, 中国网发布的一篇文章《网络谣言》指出, 网络谣言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 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科学知识的欠缺, 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社会信息管理的滞后, 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机会;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公信力的下降, 使公众的不信任感增强;国内一些媒体及少数党员干部纪律观念淡漠, 助长了政治谣言的传播;网络推手制造谣言, 强化了谣言的扩散, 挟持了网民的意见;商业利益的驱动, 是谣言滋生的经济动因;西方敌对势力制造和利用各种谣言, 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暂且不论这个分析是否全面, 就其着眼于现实的社会环境而言, 是相当有道理的。因此, 研究网络谣言, 除了关照网络技术, 还必须重视社会现实。
早在2010年, 郭小安博士就敏锐而及时地介入了网络谣言的研究, 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网络谣言的社会心理及应对策略”。从课题的设计来看, 着重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切入网络谣言研究, 也是颇有见地的。历经数载的潜心探讨, 郭小安博士如今奉献出30万字的专著《当代中国网络谣言的社会心理研究》。书稿完成, 作者嘱我写序, 不便推辞, 得以先睹为快。
读完书稿, 我以为这部专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 对研究对象的核心概念做了深入的阐述。譬如, 对于谣言、网络谣言, 作者在做出自己的界定时, 引述了古今中外的有关论断, 延展了有关概念的内涵, 深化了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其二, 对网络谣言的研究具有多维视野与多维视角。譬如, 第二章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谣言的政治属性, 概括出“谣言是一种反权力”、“谣言是非正常权力的补偿渠道”、“谣言是一种社会抗议, 是‘弱者反抗的武器’”、“谣言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谣言是一种特殊的政治监督渠道”等命题。其三, 在若干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譬如, 互联网是谣言的助推器还是自我净化器?谣言引发恐慌是否必然导致集体行动?究竟应当如何应对网络谣言?对于这些问题, 作者在论述了业已存在的各种观点的基础上, 通过案例分析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其四, 结合大量案例来展开理论阐述, 体现出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网络涉恐谣言应对研究 篇3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突发事件网络谣言的类型、传播特征和应对策略等开展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如王国华[5]将网络谣言分为自然灾害、辐射污染、意外伤害社会伤害、政府行动和食品安全等类型,并从谣言源、谣言流、谣言受众等三个角度论述了谣言的应对困境;李晖[6]以5·12汶川地震为例探讨了非常规突发事件后谣言的应对措施;柯贵幸等[7]认为网络谣言具有放射状、树状和复合式三种传播模式;为了提高政府谣言回应的及时性,周诗妮[8]提出将微博作为政府辟谣的的新手段和平台。目前网络谣言已成为社会学界的重要研究内容,但研究多集中于网络谣言的成因、传播途径和规律等方面的定性描述,缺乏对其产生机理和预防、应对机制的研究。本研究在剖析突发事件谣言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分析谣言产生与泛滥的主要控制因素,并从长期预防机制和短期应对机制两个维度来探讨谣言控制策略。
一、网络谣言的发生机理
1947年,奥尔波特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谣言的产生公式:谣言=(事件)重要性×(事件)模糊度,即谣言的产生与事件的重要性和模糊度正相关。当重要性和模糊度任一因素趋向零时,谣言便不会发生。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社会问题更加尖锐和突出,导致突发事件网络谣言的产生更加复杂。
(一)谣言的产生环境复杂
1.信息传播的政治环境
当网民对突发事件的信息渴求与政府信息公开不及时产生矛盾时,极易导致公众的恐慌、猜测,从而引发谣言的产生。因此,政府的信息透明度对网络谣言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政府的公信力也是影响网络谣言传播的重要因素。 由于网络媒体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推手的作用下,各种“污染型”信息交织[9],若政府公信力不够,即使政府及时发布事件相关真实信息也难以有效控制网络谣言的产生。
2.信息传播的网络环境
传统媒体时代,信息“把关人”保证了信息传播的质量。 网络媒介作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信息传播手段,一方面优化并加速了信息的流通;另一方面,由于传播主体的复杂化、开放性、大众化、交互性等,信息“把关人”的作用被弱化,信息的传播者具有“发布者”和“把关人”的双重身份。网络舆论的环境几乎完全由信息发布者的素质所决定,甚至有恶意分子故意散布不良信息,以引起社会关注或恐慌,网络便成为谣言的滋生和加速蔓延的“温床”。因此,加强网络传播环境的信息“把关”,改善网络环境的“纯洁性”是防止谣言产生和扩散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二)网民的判断能力不高
“谣言止于智者”,网络谣言的传播和扩散很大程度取决于网民的判断能力。图1和图2分别显示了2011年我国网民的年龄和学历结构[10]。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网民结构呈现出低年龄和低学历的特点,其中,30岁以下网民占网民总数的58.1%,高中及以下学历占总人数的77.8%。因此,大部分网民面对突发事件网络谣言时易冲动、缺乏理智,从而难以对信息的真伪做出有效判断和甄别,甚至在“群体极化效应” 的作用下,部分网民会逐渐放弃自己的判断而接受谣言信息,成为谣言受众和新的传播者。因此,网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判断能力的提升对于扼制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数据来源: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二、谣言产生的概念模型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突发事件网络谣言的产生受到事件重要性、事件模糊性、政府公信力、政府信息透明度、网络环境的监管力度以及网民的判断能力共同影响。因此,笔者在奥尔波特谣言产生和传播强度公式的基础上,给出突发事件网络谣言产生的改进型概念模型:
式中:R—谣言;
EI—事件的重要性;
EA—事件的模糊性;
GA—政府公信力;
GO—政府信息透明度;
WS—网络监管能力;
PJ—公众的判断能力。
由上式可见,谣言的产生和强度与事件的重要性和模糊度成正比,与政府的公信力、政府透明度、网络环境的监管能力、网民的判断能力成反比。
三、网络谣言的应对机制
通过对突发事件网络谣言的产生机理分析,得出突发事件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与政府的信息透明度、政府公信力、网络环境的监管能力、公众的判断能力成负相关。因此, 本文提出从长效预防和短期应对两个方面来提高信息透明度、政府公信力、公众的判断能力和加强网络传播环境的监管,从而有效预防和应对谣言的产生和扩散。
(一)长效预防机制
所谓长效预防机制即从长远发展考虑,在突发事件发生前采取措施预防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
1.提高网民科学素质,增强信息甄别能力
根据《2011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可看出我国网民年龄、学历水平偏低。这些人思想相对单纯、接触网络机会多,但信息甄别能力较差,对信息传播危害性预期不足[11],易成为谣言的受众和新的传播者。调查显示,我国31.6%的网民缺少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表1)[12]。因此,国家应从长远角度加强国民科学素养的建设,特别针对网络谣言的高发领域,通过科普、宣传教育等途径向网民普及相关科学知识,提高网民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
根据传播学理论,信息传播过程中极易受到外部因素的 “干扰”。一方面,这导致信息失真、谣言放大;另一方面,在 “从众心理”和“群体极化效应”的影响下,更多网民成为谣言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如表1所示,32.8%的网民虽有自我判断,但受“从众心理”或者“群体极化效应”的影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加速了谣言的传播和扩散。因此,应提高网民的谣言免疫能力,做到不信谣、不传谣,缩短谣言的传播途径和减小传播空间范围。
2.提升政府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是政府建设的重大课题,不仅事关政府权威性,而且极大影响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一直以来,由于缺乏政府与传统媒体合力打造的权威信息源, 政府也往往未向民众及时地公开可信信息,特别是基层政府偏向“报喜不报忧”,选择性地公布对自身有利信息,使得网民在与政府或专家的沟通中形成了“逆向认知”的惯性思维, 即凡是政府或专家辟谣的事件,均具有很强的“真实性”[13]。
若政府不能及时提供最具公信力的信息,不能占据网络舆论的主阵地,网络谣言的产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次生灾害将更加频繁,甚至会威胁社会的稳定。因此,一方面需搭建政府与网民间的沟通平台,释放民怨,当突发事件发生后自然会得到网民的信任和理解;另一方面应制定网络信息管理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网络谣言社会危害的量刑机制,规范网民发布信息、传播信息的行为,降低谣言产生和传播的可能性。
3.提高政府信息透明度
突发事件发生后,网民面对真假难辨的海量信息,难免恐慌、猜测,甚至相信并传播谣言,网络信息泛滥促进了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同时来自于政府、权威部门和专家的声音缺失也给谣言传播留出了时间和空间,政府权威信息缺乏成为了谣言泛滥的主要原因(表2)。政府部门权威信息缺乏主要因为一直以来突发事件发生后,一些政府部门保持沉默、回避媒体已成为条件反射式的“自觉行为”;当网络谣言发生后,政府部门一般仅依靠政府网站或其他传统媒介等途径辟谣,但这些信息载体往往是网民关注的盲区,从而导致辟谣信息滞后于谣言信息而无法发挥作用。
因此,首先政府应主动建立与媒体的沟通与合作机制, 切忌“遮”、“捂”或“堵”消息,确保在第一时间发布事件的准确信息,及时、坦诚表明官方立场、处置意见和工作进展,才能抢占舆论阵地,赢得主动,引导网民理智客观地看待问题;其次,改变单纯利用传统媒体或政府网站进行辟谣的思维定式,开通官方微博、博客或构建与大型新闻网站、论坛的交流机制,谣言产生后方能及时、统一、全方位地通过多种信息载体发布辟谣信息,并根据谣言发展情况持续发布新的辟谣信息(如图片、视频等易于网民产生共鸣的信息), 建立政府权威信息与网络谣言信息赛跑机制,抢占网络舆情主阵地。
(二)短期应对机制
短期应对机制即当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防范谣言的产生和控制谣言扩散的策略,主要体现在提高政府网络环境监管能力,即网络舆情监测和管理能力。
1.加强网络舆情监测
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及各大网络媒体都应进入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测的紧急状态中来,加强对网络舆论信息的全面实时监控。不断强化网络信息“把关人”的作用,加强网络信息的审查力度,对于那些负面的舆论、带有个人色彩的偏激言语进行阻止和过滤、处理不良或者虚假信息,保持网络环境的纯净。
2.发挥“意见领袖”作用,引导网民正确甄别信息
网络极大地丰富了网民的信息量,但也往往导致网民信息的不对称。由于信息不对称机制的作用,网民甄别、判断和筛选信息能力下降。因此,政府应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说理能力强、观点符合社会发展旋律的网民充当“意见领袖”,引导网民走出舆论盲区,在交流中引导网民舆论,促进正确舆论的形成。同时,可通过权威专家解读信息,强化主流言论, 占领舆论主阵地。
3.发挥政府信源优势,占领网络主阵地
虽然网络媒体削弱了政府对信息的控制力,但是政府的信源优势依然存在。政府应采取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与博客、微博、门户网站等新兴媒体相结合的多元化信息发布方式,“及时说”、“不断说”、“统一口径说”,弱化不良信息的传播能量,从而消解谣言。
摘要:本文在深入剖析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谣言发生的概念模型。依据对谣言发生和扩散机理的分析,提出了政府应对谣言的长期预防和短期应对机制,并认为在长期预防机制上政府应该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信息透明度,建立健全网络监管的法律规范;在短期应对机制上应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加强网络舆情“把关人”的监测、“意见领袖”的引导、信息发布途径的多元化。通过长期预防、短期积极应对才能有效防范和应对网络谣言的产生和泛滥。
关键词:网络谣言,发生机理,应对策略
注释
1[1]兰月新,邓新元.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进规律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11(8):47-50;霍良安,黄培清.突发事件中的谣言扩散问题研究以日本大地震为例[J].情报杂志,2011(10):77-85.
2[2]陈勇,王剑.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谣言控制—以“瓮安事件”为例[J].当代传播,2009(3):100-102;周拉弟.论突发事件当中的新媒体与新闻真实性[J].东南传播,2008(12):62-64.
3[3][9]董媛媛,刘海贵.网络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机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8):154-158.
4[4][5]王国华,汪娟,方付建.基于案例分析的网络谣言事件政府应对研究[J].情报杂志,2011(10):72-76.
5[6]李晖.重大突发事件的谣言控制—以汶川“5·12”大地震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0):191-195.
6[7]柯贵幸,迟毓凯,王波.非常时期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和应对策略[J].社会心理科学,2009(1):31-32.
7[8]周诗妮.微博辟谣:公共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治理的新模式—以日本“3·11”地震事件为例[J].东南传播,2011(4):9-11.
8[10][12]谣言来袭你恐慌了嘛[EB/OL].http://sc.sina.com.cn/z/hfs/.
9[11]兰月新.突发事件网络谣言传播规律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14):57-61.
网络涉恐谣言应对研究 篇4
一、网络谣言在高校学生中的传播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如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名人要员、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因此易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1]大学生作为使用QQ、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媒体的主要群体,在接收新鲜信息的同时,很容易接收到一些虚假信息。例如,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在电脑旁放置一盆仙人掌可以防辐射”或是社会大众关心的“汇一分钱整倒骗子”的网络谣言,虽然这类谣言对社会并不会造成过大的不良影响,但高校学生却很容易偏听偏信,并进行转发传播。而对于一些社会影响较大的消息,高校学生往往能在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接触到,进而传播,引起巨大的社会骚乱。
大学生往往以寝室、班级、院系为单位,这就使得高校学生中的传播具有群体性。QQ、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甚至口口相传,都使得网络谣言的传播速度加快,传播面更大。例如,不久前发生于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图书馆的学生跳楼事件,最先在重庆大学贴吧中爆出,随后在朋友圈等各处遭到疯狂转发,引发同学们对事件的各种猜测,也使得各种版本的网络谣言一时间快速蔓延。
此外,大学生的群体从众性,容易催生“沉默的螺旋”现象。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的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2]为了表现出和群体大多数一致的行为倾向,大学生的理性态度往往会减弱,从而促进网络谣言的传播。
最后,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并且崇尚知识和理性,这有助于抵制部分网络谣言的传播,但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深信谣言后态度转变难度加剧,从而网络谣言影响也随之加剧。例如,地沟油事件发生后,有网络谣言称学校周边餐馆使用地沟油,学生对此事深信不疑,也不愿相信餐馆及有关部门发布的声明,坚持认为背地里可能有使用地沟油的事情发生,因此拒绝去该餐馆用餐,最终致其倒闭。类似事件的发生表明了网络谣言在大学生中传播的特殊性,也使其成为值得社会深思的问题。
二、传播原因
(一)传播工具便捷,谣言来源广泛
网络作为传播谣言的载体,具有成本低、速度快、超时空等特征,也为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了便捷。网络中的信息往往先生产后过滤,甚至边生产边过滤,或是只生产不过滤,信息生产成本几乎为零,这使得网络造谣门槛低、成本低。[3]大学生接受网络信息的来源广泛,其中包含的网络谣言也众多,在被谣言欺骗后,随手转发方便简单,而同学、朋友等在朋友圈中看见相关信息极有可能进行二次转发。很多网络谣言的真实性难以考察,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已成为每天的习惯,从某网站到朋友圈再到他人的眼前,只需随手点击转发,网络谣言便已成功扩散。
(二)心理状态不成熟,道德素质部分缺失
大学生往往追求个性的独立,具有极强的自我表现欲和叛逆精神,对新鲜信息的接受度也较高。正处青春期的他们渴望被关注,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善,好奇心、叛逆都易导致道德的缺失,促进谣言传播。例如,之前重庆大学王某某于宿舍楼下追打其怀孕女友的消息在QQ、朋友圈和人人大肆传播,随即二人均被“人肉”出来。事后得知,虽有打人的情况但怀孕只是谣传,二人的生活均受到了巨大影响。未经考证便对具有所谓“爆点”的信息加以传播,不考虑当事人的感受,很容易对当事人造成巨大伤害。
(三)匿名性与宣泄空间
传统媒体由于信息审核严格,避免了许多谣言的发生。网络主体所具有的个体身份虚拟性和匿名性为大学生提供了宣泄空间,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谣言的传播。调研显示,41.6%的大学生曾被网络上的虚假信息误导过,而官方辟谣后,也仅有16%主动转发辟谣。[4]2012年查获的李某,因学业受挫,便从同学的聊天记录中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大学生往往选择把网络作为发泄的场所,捏造或散布不实信息,产生或传播网络谣言。
三、应对策略
应对网络谣言在高校学生中的传播,需要社会和个人相结合,共同抵制网络谣言。国家应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加强监管机制。对造谣者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加强对微博、聊天、社交、论坛等的管理,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建立完善及时发现网络谣言、及时处理、及时辟谣的机制,通过发布官方消息第一时间遏制网络谣言的传播。
高校内部要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同时加强对校内各网站的监管。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利用辅导员、校内通信网络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防范校内网络谣言的产生。开设课堂,传授网络法律知识,明确网络法制教育的地位。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发展进程,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自身也应当提高自己辨别网络谣言的能力,理智清醒地对待网络信息。培养自己的时代使命感、道德正义感、社会责任感,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自觉抵制网络谣言。
面对互联网时代网络谣言的蔓延,社会和大学生个人都应重视网络谣言在高校学生中的传播,加强监管,努力提升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自觉抵制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
摘要:谣言作为一种社会舆论长期存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谣言也迅速蔓延。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人群之一,面临着网络谣言的巨大冲击。本文着重分析网络谣言在高校学生中的传播现状,研究如何抵制网络谣言,避免大学生成为网络谣言的传播者、受害者。
关键词:网络谣言,大学生,传播,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国国情[DB/OL].guoqing.china.com.cn,2012-04-01.
[2]郭庆光.传播学概论(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00.
[3]黄培光.防范网络谣言及其社会风险的法律思考[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2(04):48.
【网络涉恐谣言应对研究】推荐阅读:
治理网络谣言对策研究06-20
网络谣言研究小组个人实践总结08-08
网络政治谣言05-18
“网络传播谣言”承担何种责任07-07
庭审报告- 论网络谣言及其治理10-10
打击谣言背景下的网络舆论新格局07-03
光明时评 让网络谣言止于七条底线08-01
多维视角下的谣言研究论文09-26
健康谣言11-18
谣言控制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