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路径(共12篇)
专业建设路径 篇1
随着全球化制造、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等方面的发展, 我国的物流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物流业作为一个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相统一, 跨部门和跨行业的复合产业, 要求的技能型与实用型人才比较多, 并且也要求比较高的物流人才素质。[1]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与应用型物流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些高职院校尽管在培养人才的实践当中累积了不少的经验, 可是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的人才需求质量仍有较大差距。目前高职院校建设的物流专业不够成熟, 还要求强化学科建设。因此, 分析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建设路径变得非常关键。
一、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 专业设置同质化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未能够细分物流专业, 存在比较严重的专业同质化情况, 专业的建设脱离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高职院校的培养特色缺失, 不少情况下都是对其它院校的课程设计与培养模式进行照搬, 这造成物流专业的学生所学会的技能与知识是相同的。造成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内仅仅是总体上了解学习的知识, 尽管知识的量较大, 可是不够精, 在进行求职时体会到自身的岗位跟所学有关联, 可是自身的技能跟企业岗位的要求存在差距。
(二) 专业方向定位模糊
物流是一个内容丰富, 工作复杂的行业, 学生很难在三年学习阶段掌握所有物流管理知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专业定位上较为模糊, 专业方向不明确, 只是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 但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课程。另外, 对学生三年学习阶段完成后可以从事哪些工作岗位, 每个工作岗位应掌握哪些专业知识和技能, 缺乏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三) 教师队伍不够强大
作为一种跨学科融合性专业的物流专业, 然而是其它有关于物流专业的或者是企业管理等单一专业的教师任职, 大部分教师都是改行后从事物流专业的教学工作, 理论和实践都需不断学习和提升。当前物流专业的师资队伍中既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又具备物流企业工作经验, 可以有效统一实践和理论的教师数量过少。
(四) 缺少进行实践的机会
物理专业有着非常强的实践性, 需要学生有效地统一实践与理论知识, 以及具备比较强的应用技能与操作能力[2]。可是, 当今不少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由于实践教学实施难度大, 注重讲解理论内容, 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导致学生一是体会到理论内容的单调无味, 不满意学校设置的课程, 二是学生在毕业之后要求很长的一段时间来适应工作岗位, 这造成企业不满意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建设路径
(一) 优化培养人才的方案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给企业培养技能型与应用型的人才, 注重学生岗位职业技能与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人才培养方案并非单一的教学规划, 而是培养人才的全面设计方案, 是实施教学和组织教育的整体规划与工作蓝图[3]。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先是应当定位好专业, 搞清楚专业建设的思路, 定位专业关乎专业的发展, 关乎培养人才目标的科学性、准确性、客观性, 培养人才的方案关乎是不是切实体现了专业定位以及是不是具备有效的人才培养目标支持[4]。
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 物流专业应立足于物流人才的需要, 建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小组, 专门性地对物流企业要求的物流人才的一些变化信息 (素质、技能、数量等) 进行收集。结合市场的需要对培养物流人才的目标进行及时地调整, 以及对教学评价方式、课程知识、课程体系等进行调整, 从而使物流专业培养人才的方案得以优化, 让它更加具备适应性、灵活性、目的性, 实现教学、实习、生产、经营和服务一体化。
(二) 构建“工学交替、渐进顶岗”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物流企业岗位需求, 改革现有教学手段和方法, 实施融“教、学、做”于一体的“工学交替、渐进顶岗”教学模式 (见图1) 。在完成“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块后, 学生都将完成基于工作过程和项目导向的“课堂→实训中心→岗位”的顶岗。在校内完成立足于基本工作过程的仿真物流模拟练习以及任务导向的基础理论内容的学习, 以使理论过渡到感性认知[5]。再根据项目学习知识, 分批分阶段实施岗位体验、岗位实训、顶岗实习的教学过程, 完成从感性认知到岗位实践、技能养成的过渡。
(三) 加强校企合作, 共同实施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应根据物流行业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积极主动加强与企业合作, 在监控教学质量、实习、制定教学实训与课程标准, 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上充分征询企业的建议。通过校企合作一起建立实训基地, 联合培养人才, 确保培养的人才跟企业的需要相接近, 更加具备目的性与针对性,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更加有效地完成专业定岗实习与道德教育等。通过校企深度融合, 高职院校可以依托校企合作企业, 创建良好、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 创建校外的实习以及实训基地, 组织学生来到企业学习、生产实训和顶岗实习, 可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满足物流行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
(四) 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课程建设必须遵循“以能力为本位和就业为向导”的教学思想, 在建设专业体系方面, 将课程体系分为文化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实践课四个模块。根据客户服务、信息管理、配送、输送、购置等等重点的岗位群对课程进行设计, 且结合培养能力的要求对课程知识进行优化和调整。
课程知识需要注重物流实践技能与基础理论知识, 紧紧地围绕工作任务和业务流程, 注重岗位职业技能, 对工作环境、手段、对象等一系列的要素进行融合, 设计实际的工作任务为学习任务, 让学生可以在相似企业的实际情景中增强物流专业能力与丰富理论知识[6]。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需要结合岗位能力指标与职业能力的特点, 在优化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基础上, 有效地结合“教、学、做”, 注重实践教学, 完善考试机制, 使双证融通实现, 探究跟高职院校相符合的物流课程体系。打造物流岗位关键能力课程建设为精品课程, 且编制操作性强以及跟高职相适应的教材, 进而实现培养职业技能的要求, 引导学生考取一些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最终对接企业的需要。
(五) 注重建设教师队伍
建设教师队伍的目的是为了使教师的业务技能提升, 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物流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两种关键的方式:
1) 学校跟物流企业创建校企合作, 定期地指派教师去物流企业挂职锻炼, 并制定严格的挂职锻炼考核制度。
2) 激励教师多多地参与教研, 以及校内外的一些技能比赛, 努力增强自我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建设教师队伍以“双师型”作为目标, 并且, 由于物流行业的口径比较宽, 不少的作业环节存在物流过程中, 牵涉到非常多的课程, 因此, 物流专业的教师不仅应当教授学生专业的课程, 而且还应当清楚自身的专业领域[7]。教师需要明确自身专业课程的优势是哪些, 以及更加适应自我的教学领域, 进而在课程方面着重培养自身的教学技能, 实现“精益求精”的目的, 实现最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做一种操作经验丰富与理论教学能力高的专业教师, 切实实现“术业有专攻”[8]。
三、结束语
建设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应当注重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清楚培养人才的目标, 定位好专业的方向, 持续地强化建设教师队伍。所建设的专业应当统一当地的经济实际情况, 强化校企合作, 课程体系的建设紧紧地围绕物流岗位职业技能, 并且, 组织专业技能比赛, 注重建设校内外的实训基地, 进而培养出大量优秀的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物流人才。
总而言之, 建设物流专业应当结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持续地创新与总结, 且在改变的物流领域人才要求下而出现改变, 在持续地探究下, 坚信以后会建设更好的物流专业。
摘要: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对物流专业建设进行思考, 明确物流专业建设的定位与目标。结合物流专业发展的时代性和紧迫性, 提出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物流专业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建设路径
参考文献
[1]况红.对培养适应物流行业人才的思考[J].大陆桥视野, 2014.
[2]平海.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市场, 2008.
[3]柳坤文, 石蔚彬.关于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 , 2009.
[4]纪在霞.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及改革设想[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5]周倩.高职院校专业技能培养模式应用探讨——以太原旅游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6]王瑞亮.仓储与配送理论和实务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研究[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 2014.
[7]陈媚.对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一些思考[J].科技与创新, 2014.
[8]陈新江.对物琉专业建设的思考和建议[J].广东教育:职教, 2012.
专业建设路径 篇2
论坛三:
沙龙: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
时间:2010年10月24日 地点:海门市实验小学 主持:贲友林
参与者:张兴华 施银燕 王俊 张冬梅 蔡宏圣
主持:贲友林:很高兴今天我们能聚在这里,共话教师的专业成长路径。
王:我说三句话。第一句: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第二句话:老爹给根绳,圈地在个人。第三句话:老天给根绳,创造在个人。
我先说第一句话:2001年,我有幸成为了张兴华的弟子,说实话,我这个人并不是什么可塑之才,论才智、论口才、论形象,在座的每一位都比我强。可是,我思考了一下,再弱的、再劣质的东西,他都会有他精品的成分在里面。猎豹跑得快,乌龟虽然跑得慢,但它寿命比较长。其实,面对他们这些名师,我不用自卑,因为有自己独特的东西。我记得师傅教过变式和反例,教变式时,他把一个长方形图形画得比较夸张,这就是典型的变式。那么我作为一个数学教师,是不是另辟蹊径,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但是它同时又蕴含着数学的本质,这是我思考的东西。
下面我说第二句话,就是刚才说的“老爹给根绳,圈地在个人。”其实这句话蕴含着很多变与不变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是有综合性的,那么就像今天这堂课,变与不变我们既可以从周长的角度去考虑,也可以从面积的角度去考虑。变与不变其实是辩证的。有两句经典的话:这个世界上,永恒的不变就是变化;所有的不变其实就是变化。其实,我也在思考,我觉得我这堂课还是有一点小野心,就是想体现一点人类的思考,我想表达的主题是:人类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这是人类的本质。你看,今天的课上,所有的孩子都知道,要把地围成一个圆,但是在这个圆的背后,就像蜜蜂筑巢一样,它如果不考虑别人,外围就围成一个圆,它如果考虑周围邻居的话,他就会围成正六边形。其实我们每个人也一样,对待生命也一样,在今天,地球已经被我们肆意破坏得不成样子的时候,我们人类有没有想到,我们人类和植物动物怎么活命呢?我们只顾考虑自己,欲望在不断壮大,就像绳子圈地,如果每人都画个圆,那么周围是不是有空隙,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呢?这是我思考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点,就是老天给根绳,创造在个人。就像我刚才说的一句话,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根无形的绳子,你想,老天是不是给了我们每个人生命?它就像绳子一样,有始有终,那
小学数学教学“海门论坛”
么我们有没有把它围成一个面积呢?我想,对于一个浑浑噩噩,常年不反思自己生命的人来讲,他是没有长度没有面积的,那么我们都知道,所有的人都能围成一个圆形,但我们必须去思考,酌情考虑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其实我这样思考,是来源于苏格拉底的一句话:最高的知识是关于善的知识。谢谢大家。
张兴华:十年前,我认识了王俊。他有两个最大的特点:1。他很真诚,对人对事都很真诚;2。做任何事情总爱思考为什么。他读过哲学,很有哲学的思想,他今天所上的课与其说是实践活动课,不如说是哲学课。在课堂中,他向我们传递了很多哲学的思想、哲学的思考。由此我想到,作为一个名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作为一个数学名师,他本身的数学素养固然重要,但哲学的思想也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思辨深刻。可以这样说,哲学是上位于数学的思考,哲学是一切理论的母亲。今天,贲友林的课堂中也充满了哲学的思辨,一次又一次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刻。他在度的把握上掌握得非常好。一个教师,他成熟的标志就是能把握好课堂中间各个环节、各个方法、各个手段的度,度的把握来自于哲学的思考。例如在郭沫若《白鹭》中所描述的白鹭一样,在教学中我们如果也能把握到这个度就好了。这需要哲学的把握,我想我们名师应该要有更多的哲学的思考。
主持人:针对这个话题,我们每个人都要说,都有很多话想说。那么作为主持人我顶一个规矩,每人最多针对这个话题说三句话。
张冬梅:我们这个团队有一个非常好的优良的作风,那就是:有问题从不藏着。王俊老师的数学课上,哲学意义很浓,但是我想问王俊老师:“作为一堂数学课,在这堂数学课上,数学意义有哪些?”第二句话,我们觉得我们这个教师的专业成长,向我们这样,以课例为载体,专家引领,同伴的合作,这样的形式是最好的一个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关键,就是自觉跋涉。
蔡宏圣:我认为把问题、读书、上课、思考、做课、反思总结把它打造成一条紧密相连的攀登的链条。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你的课堂要有突破,这就有进步了。
施银燕:在我没说完之前全是逗号。一说到教师专业发展,我就想到了很多公式: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再加上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我觉得这么一堆公式毫无作用,为什么?我当老师当了好几年,当我像只乌龟慢慢地向前爬的时候,有师傅领着,我感觉看到了很大的希望。前面有个师姐,她虽然受到的专业引领时间比我长,但经过我的不懈努力,我觉得正在慢慢接近她。但是等到97年张齐华一到这儿的时候,我发现全都完了。他到这儿来了两个月,就上了一节南通市的公开课,一上完我觉得我十多年都白走了,他来了两个月 2
小学数学教学“海门论坛”
就跑到我前面去了。我当时就惊呆了,所以我觉得那些专业发展的公式都没用。但是,后来一想,我可能怎么也到不了他那个高度,但我可以做我最好的自己。这样一想,那些公式又都成立。
专业发展和同伴引领,我这里提一个专业发展。应该说我很幸运遇到了师傅,师傅是一个很能看见别人身上闪光点的人。我知道我身上有优点,但不容易被人发现。我不能歌善舞,我长得很丑,写的字也很难看。就拿基本功来说,要什么没什么,但是师傅发现我优点,比如说我善于投稿,师傅是发现我退稿信才知道的。别人都是拿着稿子向师傅请教,可我不是那样的人,因为我特别怕师傅说我写得这么烂。我一般自己的东西都藏着,我喜欢悄悄地去投稿,我不让师傅发现。师傅老问我,你写的拿过来看看,好让你成长得快一点,我不愿意。我投稿后被退回来了,放在传达室里,我收起来了。其实师傅已经在传达室发现了我的退稿信。有一天,他问我要退稿信,全办公室的人,我感觉特丢人。在师傅的逼迫下我拿了出来,你知道我师傅怎么说?他说:“很不容易呀,一个小学数学教师投过去一般都是扔掉的,他能退给你已经不错了,说不定和他杂志的版面要求不符。”我记得很清楚,1994年,我的第一篇文章在《江苏教育》发表了。师傅在教师大会上把我那篇文章从头到尾读了一遍。然后师傅说:“因为这是施银燕的第一篇,所以学校将奖励三倍的稿酬,以后谁投的第一篇,学校也奖三倍的稿酬。”实小的这一传统就从我那时开始,因为有了第一篇就会有第二、第三篇,最后一发不可收拾。这是我的第一个故事。
贲:到底是数学教育博士,说的就是比我们本科生好!
施:其实一般我总躲在后面不说话的,今天我是真忍不住。接下来我说第二句话。我觉得有些东西明着学的是比较多,但是还有些是长期生活在一起受到的感染。我还说师傅是一个特真的人,这个真体现在做人上,也体现在做学问上。昨天听师傅报告的时候,不知大家是否在意,师父说变式和反例的时候,因为现在一直的观点是反例是变式的一种,可是师傅说:“我个人还不太赞同这样的说法,我觉得还是要把它分开。”我觉得师傅完全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思考。他说:“变式还是算概念的一个外延部分,而反例就根本不是了。”我觉得师傅那种读书都要想想为什么,如果那个东西跟我原有东西相像,能纳入进来,我就纳入;如果那个东西跟我原有认知有冲突,我就不接受。什么时候能接受了再接受。我觉得这一点我像师傅,所以我读书从来都是站着读不跪着读,那怕你是大专家,凡是我都要想想这到底有什么道理。所以记得那次基本功比赛,周围老师都在恶补心理学的东西,关于同化、顺应 3
小学数学教学“海门论坛”
都找来很多书,但是还是不懂。我在下面能指出关于同化、顺应的很多数学上的例子。师傅要不要我回答一下,看我回答得对不对?
所谓“同化”,应该是新的知识和原有的认知结构是没有矛盾的,纳入新的知识后原有认知结构并没有改变,只是丰富了原有认知结构。而“顺应”不一样,应该说新的知识跟原有认知结构有冲突,需要先调整原有认知结构,才能纳入。我想正是因我学什么东西都是有意义的,所以我自己写出来的东西都记得住。什么是同化,举例子了。他们说小数的加法就是“同化”,我说:“不,看你怎么教,比如教整数加法,如果老师只教个位对齐或末位对齐,那你到了小数加减法那边读不起,你肯定“同化”不了;但是如果你老是特别有眼光,你教整数加减法的时候强调的是相同单位的对齐,也就是比较上位的东西,那么你教小数加减法时就是“同化”。
张兴华:我认为,现在小燕子的数学素养和学术水平与自己的专业发展是成正比的。你在同组成员中,数学素养是最高的,所以,现在的小燕子是很自信的。
贲友林:其实,我觉得施银燕的自信就像来源于她自己刚才所说的那句话“我们每个人都要做最好的自己”。我认为我们老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就是:首先我们每个老师,应该要发现自己。也许我没有别人优秀,但我做“我能做好的我”。第二就是:在课堂上寻找你的专业发展,在课堂上寻找自己,扎根课堂,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慢慢去想,慢慢琢磨,在课堂上成长我认为学生成长,你也就成长了。
张兴华和他的弟子们是一个开放的团队,这个开放体现在1:。我们每个人都是以个体的姿态在成长;2这个开放体现在欢迎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一起交流、一起成长。
专业建设路径 篇3
关键词:专业道德建设校园文化路径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1]教师不仅要“授业”,更要以身作则进行“传道”。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关键取决于学校的教师,而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不仅仅表现在其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上,更取决于教师的专业道德水平。
一、校园文化及其内涵
自1986年4月上海交大在第12届学代会上第一次正式提出“校园文化”后,校园文化就逐渐成为高校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何为“校园文化”?潘懋元教授在《新编高等教育学》中认为:广义的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生活方式的总和,它以生活在校园内的大学生、教师和干部为主要群体,以别于其他群体;它是在物质财富、精神产品和氛围以及活动方式上具有一定独特性的文化类型;它应包括智能文化(学术水平、学科设置、科研成果等)、物质文化(文化设施、校园营造等)、规范文化(学校制度、校风校纪、道德规范等)、精神文化(价值体系、精神氛围等)。因而,高校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在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标的实践过程中,由全体师生员工参与创造而形成并为其所公认和遵循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它是生长发展在高等教育环境中“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2]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把校园文化定位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相适应的文化,是以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一所高校的校园文化集中体现在该校的校训上,并通过校风、教风、学风表现出来。作为一个有机系统,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基本内容。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专业道德建设的一致性
“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中加强教师建设的基本精神价值诉求,是教师专业的精神蕴含与文化表征,是教师专业的现代性意义与价值的确证方式”。[3]教师专业道德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其实质也是一种大学文化建设。专业道德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既是和谐校园文化的体现,也是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要求。一方面,专业道德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具有辩证关系。专业道德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辉映、彼此交融。专业道德的建设是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专业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反作用,校园文化通过一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润物无声”地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个体,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心理情感、价值取向等发生变化。所以,加强富有师德内涵的大学文化建设也必将彰显学校的人文精神,赋予师德建设相应的文化涵养,促进教师专业道德发展。另一方面,专业道德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一致性。教师专业道德建设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培养高尚的教师道德人格,实现教师的良性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同样要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形成优良的育人环境。可见,教师专业道德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在价值理念和价值目标上都具有一致性,二者统一于和谐校园建设。
三、大学文化加强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路径
青年教师刚从课堂走向讲台,他们具备学历高、思想活跃等优良品质的同时也在师德方面存在“短板”。因此,充分利用大学文化建设的各种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机地融入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内涵,创造性地实践教师专业道德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1.浸润于精神文化之中养师德
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精神财富,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息对教师的专业道德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师专业道德建设实践中,精神文明的传承、培育与弘扬尤为重要。要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教师专业道德教育的契合点,进一步把专业道德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一是要求教师阅读中国传统的文化经典。用传统文化去叩问良知、净化灵魂、启迪心智,不断丰富教师的道德内涵。二是在感召引领中提升形象。积极倡导教师争做传授知识的“经师”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人师”,成为“学高为师、行为世范”的忠实践行者。
2.熏陶于物质文化之下修师德
大学物质文化是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直接接触到的有形载体,包括优美的校园、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布局等。它既学校发展历史的体现也代表了学校的实力。在大学物质文化的建设中,首先,大学要科学规划校园,建设充满文化气息的高品位的校园环境。通过环境育人,使教师的言行受到文化的熏陶。其次,学校要充分利用校歌、校训、校徽等有形载体,强化教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置身于活动文化之中炼师德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不断锤炼广大教师的师德风范,整体提升教师的道德情感。一是在每年的“学风建设月”和“教学质量月”活动中组织开展了以“爱与责任”“、传承与奉献”等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通过读书报告、演讲辩论、教学反思、教师心语、师生心灵对话等方式,进一步积淀了广大教师高尚的人格修养和道德品位。二是开展师德课题研究活动。围绕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德育体系的构建,以教师专业道德的现状为出发点,开展调查研究,以研促改、以研促建,推动项目研究与工作实际的有效对接。三是开展师德师风考评活动。每年的年度考核中把师德作为重要的考查点,并且严把“评议关、定级关、审核关、监督关和复核关”五个关口,对广大教师进行道德专项考核。
4.规范于制度文化之下强师德
一种富有人文精神、蕴含人本关怀、彰显人性关爱的制度文化对教师专业道德的提升至关重要。有研究证明:“蕴含人文关怀,富有人文精神,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的学校管理制度,不仅能调适教师的行为,更能使教师获得足够的精神与人格的尊重,获得职业幸福,产生强烈的教育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教师职业道德得以提升。相反,如果学校管理制度只一味追求效率,而缺失公正、平等、宽松、民主等伦理精神,就会极大地挫伤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湮灭教师的职业理想,使教师职业道德提升困难”。[4]因此,在实践中,秉承“教育与管理齐抓,激励与监督并举”的原则,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联动配套机制。一是强化激励机制。每年开展的“教学质量月”活动中,都引入师德建设的主题活动,进一步引导广大教师修身立德、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同时,设立了“青年教师奖”、“师德标兵”、“最受欢迎教师奖”、“科研新星”等荣誉称号,结合教师节等庆祝活动,大力表彰师德师风建设先进个人,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二是完善督评机制。制订出台有关制度措施,进一步把师德师风纳入
教育工作目标考核序列进行管理。此外,在教师专业道德评价中,要明确评价的目的不是给予教师外在的压力,而是服务于专业发展。并坚持实践性、全面性、主体性、过程性评价的原则促进教师自我道德完善。三是落实惩处机制。将师德作为首要内容纳入教师年度绩效考核,对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在评优评先上,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对师生反映强烈、有师德问题的教师启动问责程序。
总之,大学校园文化通过春风化雨的感化对教师专业道德形成施加影响。在润物细无声中教师逐渐融入并认同学校的价值观,把校园文化的内化为内在体验,提升专业道德情感,进而外化于专业道德实践。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11.
[2]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
[3]刘俊.论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教师专业道德[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 (23).
[4]蔡辰梅,徐萍.制度下生存与教师的专业道德困境[J].教师教育研究, 2007(1).
高职园林类专业建设路径探索 篇4
近年来,我国园林教育发展十分迅速,开设园林专业的院校数量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且开设园林专业的院校呈多元化趋势,不但农林院校、工科院校和综合院校中的园林专业数量显著增加,就连部分民族类、艺术类和师范类院校也相继开设了园林专业。各类高校在学科设置、特色专业建设等方面竞争激烈,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力量、教学科研硬件设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人才培养质量也参差不齐。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国园林专业高等教育的质量要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单就高等职业院校而言,园林专业必须要适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职业院校应根据人居环境建设事业的发展,不断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职业精神。
2坚持综合培养是前提
园林艺术是集建筑艺术、植物造景艺术、雕塑艺术、诗词绘画艺术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门类,好的园林作品必定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园林是一个高度综合的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生态、生物、设计、建筑、工程、艺术、历史、美学、管理学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手绘设计、植物栽培与养护、盆景制作、花艺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工程招投标与管理、园林工程预算等基本技能。当然在高职有限的培养时间里,是不可能培养出能胜任园林行业各项工作的“综合性复合人才”的,因此上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以选择性学习,对于学有余力者,可“一专多能”。
高职园林类专业有园林技术、风景园林设计和园林工程技术,这3个专业既有交叉联系点,又各有研究重点,如都必须掌握植物造景的知识与技能等。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侧重于手绘技巧的掌握、绘图软件的运用和设计方法的掌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则必须掌握施工技术、工程预算方法和工程管理方法等。由于专业性质和行业特点的要求,一个优秀的园林工作者必定是个多面手,设计师与工程师集于一身的案例比比皆是。所谓综合培养,除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培养外,还包括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培养,这是高职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规格的要求,在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上显得尤为重要。
3紧跟行业发展步伐,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园林行业的知识综合性特点较强,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较高,不但要有工程技术能力,还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水平。此外,项目管理人员还需要具备管理协调能力。目前,园林行业内的高端工程管理人员和专业设计人员比较稀缺,特别是复合型人才较为匮乏。专业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阻碍园林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任何专业建设都离不开行业的支撑,行业实践与专业理论之间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的关系。有时行业实践走在前面,即先实践后理论;有时是专业理论走在前面,即先理论后实践。无论哪种形式,对于专业教学来说,都必须与行业实践紧密结合。园林行业是实践性行业,实践知识往往先于书本知识而产生,这也是多年来园林行业迅猛发展的原因之一。目前高职园林教学最大的缺陷是教学与市场脱节。在校学生由于实践性活动较少,对园林市场了解不多。大多数专业教师来源于高校毕业生,他们从学校到学校,擅长理论研究,对市场知之甚少,尤其对一些苗木新品种、工程新技术、栽培新方法、设计新软件等掌握不够全面。因此要解决上述问题,学校应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师生都走向园林市场,参与园林市场的社会调研活动。学校还可以聘请一些具有专业技能并熟悉市场的兼职教师授课,或有计划地派遣学校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学习企业新技术、新方法。专业教师的授课要紧跟行业发展动态,把园林新技术、新方法及时传授给学生,要把园林施工标准,设计规范,预算定额等理论性内容融入技能训练中。如《计算机辅助设计3DMAX》课程,对高职学生来说训练难度很大,园林行业也不常用,一些学校就适时将此课程调整为《计算机辅助设计Sketchup》;又如将《园林植物识别》、《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简史》等课程中理论性较强的部分和介绍生物微观的部分删除,代之以技能训练和了解生物宏观特点。
4实践导向是根本,校企合作是保障
根据园林专业的不同研究方向,建立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这是园林高职教学的基本任务。以项目任务为导向,强化实践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把课堂搬到花圃、苗圃,搬到园林施工现场,搬到设计工作室,搬到公园和小区。打破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观念,可以尝试先实践后理论或是实践理论的学习同步进行,即首先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边尝试边总结,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现场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是园林专业教学的两种主要方法,如《园林植物识别》、《园林花卉识别》、《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等认知类课程,不能缺少现场教学。一些设计类课程,如《公园广场设计》、《植物造景》、《居住小区设计》、《园林建筑小品设计》等课程的教学,上述两种方法应同时采用。一些单项技能,如扦插嫁接繁殖技术、树木移植技术、盆景修剪技术、CAD制图技术等,如能结合实际项目任务的需要进行现场操作实践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否则采用模拟教学法,是最经济节约,简单易行的方法,结合给定一个地块,根据要求(模拟甲方要求)进行模拟设计,是设计类课程教学的常用方法。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在指定的地块上进行模拟施工,联系地形、假山、水池、植物、建筑小品的施工技术,同时还可以练习施工设计、施工管理、施工预算、施工招投标等,如此则能训练学生的各项技能,完成园林专业的综合实训。
另外,校企合作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深化实践性教学的最好手段,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得到学习锻炼。园林企业为了生存发展,一定是站在市场最前沿的,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往往还落后于企业,因此合作对学校和企业来说就是双赢。企业既可以作为教学主体也可以作为办学主体与学校进行全面合作,前者主要是学生的实习实训、师资队伍培养、企业员工培训、联合科技攻关等;后者是指学校和企业联合组建董事会或委员会共同出资、共同建设管理学校(或二级学院、专业)。无论采取何种合作形式,对高校来说,就是开门办学。让师生走向企业,建立“厂中校”,让企业走进学校,建立“校中厂”,这既是高职办学的要求,也是目标。现代学徒制的推行,更离不开校企合作。师傅从哪来?只能从企业来,师傅不是传授某一门课程的专业教师,而是全面传授专业技能和市场行情的老师,因此对师傅的要求会很高,师傅的遴选就是一个重要的复杂的过程。可以这样理解,现代学徒制是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而校企合作是实践教学和现代学徒制的保障。
5明确专业建设思路,制定专业标准和教学质量标准
如上所述,根据教育部最新专业目录,园林类的3个专业分属两大学科类别,即园林技术专业属于农林大类,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和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属于建筑大类,这就为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增加了难度,特别是风景园林设计属于新增专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需要尽快设计。按照专业目录设计者的初衷,结合园林专业多年来的建设实际,属于农林类的园林技术专业的培养方向应以植物景观的营造和植物培育为特色,属于建筑类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应以假山水池等除园林植物以外的园林景观要素的营造为培养特色,但在具体确定两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质量标准时需要作一些技术处理,即如何既重基础,又突出特色?另外,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与环境艺术设计、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区别是什么?二者的区别怎样在人才培养规格上体现?与之相应的教学质量标准又是怎样的?以上问题是每一个高职园林教育者首先要厘清的问题。表1列出了园林类3个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特色技能,供园林教育者参考。
表1是制定园林专业标准和各项教学质量标准的基础。园林类专业教学标准与其他专业标准相比既有共同点,也有区别,具体应包括以下特征:一是以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战略发展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园林专业的发展受区域经济的影响很大,区域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园林产业和园林消费;二是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标准。我国地域广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这就导致了以植物花卉为主体的园林形式丰富多彩,从而决定了各地园林专业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不能千篇一律;三是以园林行业的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四是以工作岗位实际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园林经济的发展,园林职业分类越来越细,工作岗位多达十几种,因此职业院校要创建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适应多岗位的工作能力;五是顺应园林职教协调发展趋势,科学指导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培养。要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开发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考核体系,根据园林市场需求,确定专业标准的技术规范和实施条件。
摘要:根据现代高职教育特点与园林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和需求特点,探讨了园林类专业的建设路径。提出了该类专业应以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战略发展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地理气候条件确定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标准;以园林行业的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以工作岗位实际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达到合格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职教育,园林专业,专业建设
参考文献
[1]易弦.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8):323~325.
[2]聂磊.园林工程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大学教育,2016(4):149~151.
[3]鲁蓉蓉.高职园林上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凯里学院学报,2015(6):149~162.
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初探 篇5
洪勤辉
文化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切实加强文化建设,必须着力实现和保障农民的文化精神权益,让农民共享文化繁荣发展的成果。
提高认识,加大工作推进力度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化建设是极为重要的内容。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娱乐、文化知识和文化消费的需求必将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当经济及社会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后,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也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为此,各级领导必须切实提高对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文化建设特别是乡村文化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上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下级党委政府在文化建设方面的领导和考核,笔者建议按进行农村文化建设实绩考评,对不作为、不兑现、不落实者给予黄牌警告,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量化考核评审机制。
多管齐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逐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统筹规划,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各级财政要保证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镇、村两级的文化建设。镇(街道)每年都应建立基层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文化站、文化室、图书室等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的建设。挖掘和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办文化。首先,要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借助社区、企业、学校、农村等社会力量,建设一批新颖、健康的文化阵地;其次,积极扶持和繁荣文化市场,鼓励、引导个人及外商投资
文化行业通过资本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带动文化事业的良性发展;第三,各级政府要发动和引导经济界的成功人士回馈家乡文化建设。
关爱人才,加大队伍建设力度
在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上,文化软件投资上的失缺,会造成文化设施作用难以发挥、利用率不高、难以吸引农民群众参与等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的建设,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保证。从各地的实践来看,凡是活动红火,参与面广的地方,大多有着一支或者数支热心文艺的基层乡村队伍。因此,要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建立一批村民文体骨干队伍,至关重要,切不可掉以轻心,务必认真对待,一定要千方百计去挖掘发现、精心培养和好生呵护。突出特点,加大民风习俗的传承提升力度
保护田园风光,传承村落文化。新农村建设不是舍弃传统的翻新,而是继承传统状态下的创新。新农村建设要力戒片面性,不能急于求成搞一刀切,按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把农村搞得千庄一式、千村一面。要注重传承自己特有的优秀的村落文化、民风习俗,注重保护和建设农村自然环境、人居环境,尤其注重保护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恬静优美、悠然自得的田园风光,体现农村的独特魅力和持久吸引力。
堵疏结合,加大健全制度和监管服务的力度
针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尤其是文化市场在运行过程中业已暴露出来的问题,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组织力量开展调研,摸清实情,梳理归类,分析查找问题与症结所在,在此基础上适时出台政策规定,在制度层面上填补空白和漏洞,使之有章可循,从而能够更好地做到关口前移,防范在先。文化执法部门要加强自身
队伍的建设,强化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执法能力,做到堵疏结合、监管有序,确保文化市场的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确保农村文化市场合规、稳健、可持续地推进和运作,从而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文化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切实加强文化建设,必须着力实现和保障农民的文化精神权益,让农民共享文化繁荣发展的成果。
提高认识,加大工作推进力度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化建设是极为重要的内容。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娱乐、文化知识和文化消费的需求必将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当经济及社会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后,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也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为此,各级领导必须切实提高对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文化建设特别是乡村文化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上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下级党委政府在文化建设方面的领导和考核,笔者建议按进行农村文化建设实绩考评,对不作为、不兑现、不落实者给予黄牌警告,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量化考核评审机制。
多管齐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逐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统筹规划,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各级财政要保证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镇、村两级的文化建设。镇(街道)每年都应建立基层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文化站、文化室、图书室等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的建设。挖掘和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办文化。首先,要
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借助社区、企业、学校、农村等社会力量,建设一批新颖、健康的文化阵地;其次,积极扶持和繁荣文化市场,鼓励、引导个人及外商投资文化行业通过资本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带动文化事业的良性发展;第三,各级政府要发动和引导经济界的成功人士回馈家乡文化建设。
关爱人才,加大队伍建设力度
在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上,文化软件投资上的失缺,会造成文化设施作用难以发挥、利用率不高、难以吸引农民群众参与等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的建设,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保证。从各地的实践来看,凡是活动红火,参与面广的地方,大多有着一支或者数支热心文艺的基层乡村队伍。因此,要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建立一批村民文体骨干队伍,至关重要,切不可掉以轻心,务必认真对待,一定要千方百计去挖掘发现、精心培养和好生呵护。突出特点,加大民风习俗的传承提升力度
保护田园风光,传承村落文化。新农村建设不是舍弃传统的翻新,而是继承传统状态下的创新。新农村建设要力戒片面性,不能急于求成搞一刀切,按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把农村搞得千庄一式、千村一面。要注重传承自己特有的优秀的村落文化、民风习俗,注重保护和建设农村自然环境、人居环境,尤其注重保护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恬静优美、悠然自得的田园风光,体现农村的独特魅力和持久吸引力。
堵疏结合,加大健全制度和监管服务的力度
针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尤其是文化市场在运行过程中业已暴露出来的问题,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组织力量开展调研,摸清实情,梳理归类,分析查找问题与
症结所在,在此基础上适时出台政策规定,在制度层面上填补空白和漏洞,使之有章可循,从而能够更好地做到关口前移,防范在先。文化执法部门要加强自身队伍的建设,强化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执法能力,做到堵疏结合、监管有序,确保文化市场的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确保农村文化市场合规、稳健、可持续地推进和运作,从而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建设美丽恩施的路径选择 篇6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美丽恩施 路径 建设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恩施是恩施州委州政府顺应世界潮流、适应中国发展、合符恩施民意作出的战略决策。恩施州应以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引、生态环境良好支撑、以国家政策效应支持、以生态产业发展推进、以富硒特色彰显带动建设美丽恩施。
一、建设美丽恩施背景
(一)国际背景: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二战结束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各国的共识。但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忽视均衡协调发展,导致一些国家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能源、资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以及社会两极分化、失业增加、社会动荡等问题。为什么经济增长并没有给世界人民带来更多的正真的实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寂静的春天》、七十年代的《增长的极限》等著作尖锐、清晰地揭示的原因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破坏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产生,在1998年基本形成。伴随着人们对发展问题在认识上的逐步深入,以人为中心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得以在实践中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所推崇。
(二)国内背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己居世界第二。但是,伴随高增长的高投入、高排放给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压力、给我国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威胁。为了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住上舒适的房子;为了唤醒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党的十七大报告敏锐地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第一次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提出,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充分彰显我党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与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自觉行动。
(三)恩施背景:推进美丽恩施建设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恩施州的大跃进运动,大量砍林木,使森林生态系统遭到极大破坏,引发了大面积、高强度水土流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进行以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恢复性治理。2000年开始抓住农业部实施以沼气池为龙头的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的机遇,州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生态家园建设的通知》,开展以“五改三建两提高”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2002年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生态州建设的通知》。2005年州第五次党代会和州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了建设生态恩施的战略目标。2007年州委五届三次全体会议提出:生态立州、产业兴州、开放活州“三州战略”。2009年在全州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州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把“实施‘三州战略,促进绿色繁荣”确定为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2014年州委、州政府作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恩施”的决定。这说明建设美丽恩施,全州人民共识已经形成、思路已经清晰、蓝图正变现实。
二、建设美丽恩施路径
(一)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引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州与全国一样,在大跃进运动中砍伐森林,大办钢铁;农业学大寨,毁林开荒;以粮为纲,全面砍光。使全州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引发了大面积、高强度水土流失问题。痛定思痛,干部群众就形成了共识,认为绝不能再走用破坏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的老路。应该说这是顺应潮流、合符民意的正确决策。全州人民对此积极响应,不仅认识到绿色生态是恩施州最大的特色、最好的资源、最大的资本和财富、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初步形成了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积极开展绿色企业、绿色商场、绿色饭店、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系列创建活动,普及环保知识,培育生态文化,规范环保行为,树立和形成“文明生产,绿色消费”的生态文明理念来指引美丽恩施建设。
(二)以生态环境良好支撑
恩施州自然生态良好。恩施素有“鄂西林海”、“天然植物园”、“华中药库”“八百里清江”、“天然氧吧”美誉,是一块璀璨的“绿宝石”,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但是,恩施州生态环境也很脆弱,卡斯特地貌、上高坡陡、易发生自然灾害造成生态破坏;经济社会发展必然导致人为的生態环境破坏;而且恩施州的生态一旦破坏,恢复和建设的难度、成本相当巨大。所以,我们一定要维护、保护、培育恩施州的自然生态环境,坚决同破坏生态环境的思想和行为做斗争。只要这样,才能有良好生态环境支撑美丽恩施建设。
(三)以国家政策效应支持
这些年来,国家投入巨资持续支持西部地区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长江防护林工程、水土保持工程、退耕还林草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及“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等项目,国家财政部恩施州作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创新实验区,给以特殊帮助,省委、省政府把该州作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板块,为建设美丽恩施提供了多重政策叠加优势。恩施州为了更好地发挥国家政策效应支持美丽恩施建设,一要积极争取更多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恩施建设;二要认真梳理国家方方面面的政策,分清轻重缓急,使每条政策在恩施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四)以生态产业发展推进
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是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符合恩施实际的路子。恩施州发展生态产业,充分依托恩施州良好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坚持特色农业、资源型工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业“三业并举”,大力发展州域经济,以生态文明的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生态产业”,创造“绿色生态生活”,构建“绿色生态社会”。一是积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二是启动发展山地运动产业;三是加强发展中医药材产业;四是努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等。
(五)以富硒特色彰显带动
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篇7
高职院校专业文化是指为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而形成的以专业建设为主线的物质、精神、行为、制度文化的总和。其核心是在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师生同化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职业规范。专业文化是专业建设的灵魂, 具有强烈的职业性、导向性、规范性和陶冶性, 能够形成良好的专业技术教育氛围。专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专业文化是指高职院校设置的各专业所积淀并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最核心的文化表现, 广义的专业文化则是指高职院校所有专业的文化结构, 即专业之间与专业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文化表现。
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具有职业导向、行为规范、价值辐射、目标激励等基本功能。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对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以及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养成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作为“软实力”的专业文化能够弥补硬性管理的不足, 通过意义形成、价值渗透、归属认同等, 规范高职院校师生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自觉性及其专业学习行为。专业文化具有内外辐射功能, 是保存文化与传扬文化、赋予人类社会文明丰富意义的重要过程。内辐射表现为, 良好的专业文化能够将其核心价值广泛传承在高职院校管理层、教师队伍、学生群体之间, 并对其日常行为、人格的塑造与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外辐射则表现为, 专业文化尤其是隐性专业文化向企业、行业、产业、社会价值规范体系等方面的渗透, 达到多个方面的互动、互助发展。良好的专业文化能够促使师生认同专业的价值、意义, 进而形成健康向上的专业氛围, 产生内在激励, 激发师生对专业发展的奉献精神, 有助于专业建设与学校教育共同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高职院校专业文化的定位
1. 专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 不是指校园内的文化, 而是学校文化的统称。有学者认为校园文化提法不当, 内涵太窄, 并且国内外很多高校没有校园, 是敞开式的。实际上, 我国所指称的校园文化就是学校文化, 校园文化与学校文化是同义语, 而专业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包括专业文化、课程文化、体育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等, 专业文化是核心。专业文化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
2. 专业文化是学校文化与职业文化的相互融合。
国家拟将600所普通本科院校转制为职业院校, 也就是说高职院校有高职本科和高职专科之分。高职院校毕业生绝大部分直接走上工作岗位, 有的到行业企业, 有的到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也有的进入党政机关。有学者认为高职院校专业文化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笔者不同意这种提法, 因为不是所有的毕业生都进入到企业工作, 特别是会计、文秘、社会工作等专业, 许多毕业生进入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工作, 还有的是自主创业。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应当是学校文化与职业文化的对接融合。有些专业文化建设可以引入企业文化元素, 有的融入岗位职业文化。引入行业企业文化元素并不是将学校办成企业, 而是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对接和融合。
3. 专业文化是专业建设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统一。
专业文化是在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化综合体。高等职业教育兼具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 专业文化建设既与历史、政治、哲学、宗教、科学技术等多种复杂的交织因素相关, 又与以专业实践为核心的企业、行业、产业相关, 还体现与地域文化的交互与融合。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既是掌握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 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建设“四有”新人。所以, 要将专业建设与学校文化建设统一起来, 在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开展文化建设, 通过文化建设促进专业发展。
三、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路径
1. 构建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的德育模式。
加强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 首要的是要建立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情景体验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的德育模式。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专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实现专业建设、文化建设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结合, 既培养拥有一技之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又培养具有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高职院校原有以灌输式为主的道德知识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特别是重视政治理论教育而忽视道德实践的教育模式, 更是难于实现同职业文化的对接和融合, 导致大学毕业生很难适应岗位和融入社会。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是改革德育模式, 按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的要求, 将职业道德作为德育的核心, 强化道德实践教育, 实现大学生从学校读书人向社会劳动者的转变。
2. 树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根本的教育理念。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有所不同。高职院校的任务是培养掌握专业技术的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毕业后即进入职业领域, 走上工作岗位, 所以, 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树立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根本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说, 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职业能力教育为中心的专业文化建设, 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特色, 也是专业建设的灵魂, 更是实现校园文化与职业文化对接和融合的重要途径。相对而言, 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 主要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高职院校的学生, 与相应层次的普通本科以及专科的学生相比, 他们是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 没有智力的高低贵贱之分, 只有智能类型的不同。所以, 高职院校与普通院校的培养对象在智能类型上的差异, 决定了两类教育培养目标的差异———社会所需要的不同类型的人才, 它们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既要为人的生存又要为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职业能力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树立职业能力本位的教育观, 强调学习主体通过行动实现能力的内化与运用, 正是素质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体现。
3. 创新以专业课程建设为驱动的文化机制。
大学文化是高等学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高校文化环境的不同, 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即使是培养同样专业人才的学校, 文化环境不同, 其培养的人才的质量也会不同。不少高校把文化建设视为学生课余活动或者当作学生道德教育, 认为文化建设仅仅是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 而不是在文化建设与专业建设相结合的整体办学方向和培育大学精神的背景下来实施。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机构, 必须以专业课程建设为驱动, 优化校园文化机制, 通过制度等强制性的规范和校风等不具有强制性的规范, 建立以专业课程建设为驱动的文化管理机制。
4. 确立以岗位职业文化为引领的价值导向。
价值导向是指社会或群体、个人在自身的多种具体价值取向中, 将其中某种取向确定为主导的追求方向的过程。对组织而言, 价值导向是确定激励机制的基础, 通过树立标杆、奖励绩优, 明确组织鼓励的行为, 传递组织倡导的价值导向。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建设必须以职业文化为引领, 培养“以辛勤劳动为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也就是说, 专业文化建设就是要引入岗位职业文化元素, 教育学生遵守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 树立崇高职业理想, 重视人生价值实现。丰富多彩的专业文化既可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及创造能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还可以磨炼学生意志, 提高学生组织管理能力, 为迈向社会、走上职业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5. 营造以专业技术教育为主题的文化氛围。
高等职业教育是定向性教育, 专业特色鲜明, 文化建设必须与专业特色相结合, 加强专业文化建设。高职院校要大力营造以专业技术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氛围,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文化建设活动, 宣传职业成才的先进典型, 通过邀请优秀毕业生做报告等活动来提高大学生对专业及未来职业发展之路的认识, 通过班级教室的美化布置来突出专业文化特色, 通过举办职业理想演讲比赛、技能竞赛等活动来提升大学生专业素养, 同时重视实验、实训、实习场所和设备等专业文化氛围的烘托。浓郁的文化氛围、优美的育人环境体现一个学校的文化积淀和底蕴, 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而且对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龚海泉, 万美容, 梅萍.当代公民道德教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0.
[3]王木林.多元化价值观视域下高职校园文化德育功能探微[J].职教通讯, 2010 (11) .
[4]王木林.高职院校德育机制创新路径探析[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3) .
专业建设路径 篇8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公共事业管理的范畴还未有清晰的界定
对于公共事业管理基本范畴的理解,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论。原国家教委指出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主要包括“文教、体育、 卫生、环保、社会保险。”这些范围主要涉及我国现有的事业单位范围。但是目前国内出现的新型组织形态,如非营利机构、公益机构、第三部门、非政府机构等是否等同于事业单位,还未有定论。因此,将公共事业管理范围限制于“文教、体育、卫生、环保、 社会保险”,是否能够全面有效地涵盖公共事业管理范围,不仅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课程建设,也对于我国培养适合公共事业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办学方向纷杂
基于已经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校的情况来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多依靠原有的办学基础。大多数学校都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办符合自身情况的专业,虽然该专业的名称全国是统一的,但是各高校专业的办学方向是纷杂的。例如,上海电力学院的特色为,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依托工商管理专业优势,同时结合学校电力专业背景。上海理工大学的特色为,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硕士点,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将有关的人力、设备、资金、信息、技术、管理制度等有机结合起来的通才, 偏向于研究型。杭州师范大学的特色为紧密结合师范专业特色, 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教育科学理论、教育管理技术和方法的知识及实践能力的人才,其学生就业定位于能在教育行政部门、 大中学校、成人教育部门从事业务管理工作,并能从事教育学等学科教学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特色为,挂靠医药专业背景,其中又分为三个子方向:医药人力资源管理、药事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子方向的划分特色突出,与该院现有师资等资源有效整合。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比较混乱
2003年10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部分委员提出了一个较为宽泛的课程规范意见,但由于尚需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征求全体委员意见再行修改,因此没有形成正式文件下发。著名专家娄成武教授指出,这个专业脱胎于行政管理专业,规范后的专业课程应立足于政治学、经济学两个学科基础。但是也有不同意见,也有人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立足于管理学的学科基础。从目前的学位授予就可以看出各院校课程设置的偏好与不统一。例如,大多数院校将学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授予管理学学位,但也有一些学校授予教育学、 法学等学位。课程设置的不统一,妨碍了全国性的深度专业建设,至今全国尚未有明确的专业硕士点成立。
(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很多高校的师资基础为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经济学、法学、 管理学方向,真正的专业教师几乎没有,而转行的教师太多,整合的程度比较大;从总量上看,教师人数偏少,职称学历结构偏低。此外,由于大多数老师是因工作需要才转为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没有参加过专业的实践锻炼,因此大都缺乏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实践知识和实践经验,这也严重影响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也致使在课程设置上大多将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专业等同,这也极大地妨碍了本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一)关于专业设置理念
我国学术界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定位尚存分歧,但一般而言,都认为公共事业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个子领域,即是公共管理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附属领域,其目的是较为集中地研究公共管理领域的公共事业管理问题,在公共事业组织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公共事业组织的活动和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其目的是要提高公共事业组织活动绩效,促使公共事业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因此,关于公共事业管理的内涵、范围界定,公共事业涵盖范围不宜太过于狭窄,既应该包括科、教、文、卫、体育等各个领域,也应包括非营利机构、公益机构、第三部门、非政府机构等新型组织形态以及水、电、煤气、 邮电、通讯和公共交通等公用企业的范畴;随着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可以肯定地预期社会将需要大量的公共事业管理专门人才(以上海为例,公共事业管理的人才缺口较大);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是一项新兴事务,虽然目前还不十分成熟,但是其前途是光明的,必须坚定继续办学的信心。基于上述考虑, 必须坚持以“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的原则建设课程体系,充分体现本专业横跨管理学、行政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特征。
(二)关于专业办学指导思想
从专业发展方向来看,本专业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培养研究型人才为辅。伴随着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加之公共事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社区建设)必将对专业人才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兴办这一专业必须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好专业基础。事实上,大多数学校培养目标也是定位于适应相关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应用型人才。但是,也必须注意要灵活设置培养方向,发挥优势,办出特色,这是本专业建设的立足之本。
通过考察四所高校,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都有一个清晰的专业办学指导思想。如上海电力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定位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面向社会,立足于上海地区经济发展和电力市场需求,主要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够了解中国能源及电力范畴的公共事业管理理论与实务,既懂公共事业管理科学、又懂能源及涉电行业的电力环境保护公共政策等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其他学校也有类似的专业定位。虽然定位不同,但相同的是方向明确,必须较好地结合自己的既有资源,这一点在就业时优势凸显。同时,在目前的形势下,如果高校不具备优势资源,专业特色又不够突出,缺乏专业师资优势,那么专业办学规模就不宜太大,否则势必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
(三)关于专业学科建设
本专业建设应当遵循“以学科基础指导课程设置,用课程规范引导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子,完善学科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为学科基础,不能等同于行政管理, 也不能等同于大公共管理,应该广泛地吸纳政治学、经济学、行政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要打通专业壁垒,加强文理渗透,抓好基础学科核心课程建设,将其整合为一体的新学科。
在课程设置上,主干课程应该包含公共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学、政治学、领导科学、公共经济学、行政学法学、管理学原理、 社会学、社区管理、应急管理等,对于某些课程的重视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而决定,符合“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相适应,应该力求专职师资队伍素质的精良而非数量的优势,关键要注重教师的职称学历,特别是要注重知识结构,对于教师数量本来就稀缺的学校,可以通过引入适当方向的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对已有一定数量教学队伍的院校,可以采用进修、访学、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其业务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应注重邀请公共事业单位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公共政策娴熟、理论基础扎实的领导和公务员、事业单位干部,担任本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师或举办专题讲座,充实专业师资力量。
(四)关于专业教学计划
基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以及体现办学特色等因素的考量,对于专业教学计划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考虑到公共事业管理范围本身的宏大同时结合学生的就业出路,在教学计划中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模块与分流设计”。如上海电力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的“电力事业管理”、“项目管理”模块;杭州师范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教育管理”、“外语教育”、“汉语教育”模块;南京中医药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医药人力资源管理”、“药事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三个子方向的划分,等等。这种“模块与分流”一般应该设计在大学三年级,供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一至二个,这样专业比较容易突出自身的特色。
在课程科目选择上,如上文所述,在保留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其他课程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加以添置,使其特色突出。在课时设计上,尽量使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数达到平衡,尽量使学生的时间安排得比较紧凑合理。
在毕业论文设计上,基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性较强的特点,应该鼓励学生多做定量分析与定型分析相结合的论文,强调突出实践性;论文应注重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定量研究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写作能力得到综合提升。
(五)关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应用性较强,学生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实践技能的养成是该专业重要的培养目标,而实践性教学环节则是加强学生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改进:
第一,增加实践教学学时。由于公共事业管理牵涉的知识领域极为广泛,为了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大多数学校在理论教学环节方面都下了较大的功夫,可以说理论课程占总课时数的绝大多数,但在总教学时数固定的前提下,必然压缩了实践教学的时数,因此,必须增加实践课程的教学时数。第二, 增加实践教学的资金投入。理论课教学一般不会有大量的物质消耗,但是实践教学则需要购置相关设备、材料,有时还需要借助相关的交通工具,租用实践基地等等,因而需要较多的物质投入。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应该基于长远的考虑,增加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切实解决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第三,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殊性,这限制了该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很多院校没有专门的专业实习基地,即使有些院校建设了一些实践基地,也往往流于形式。因此,必须加强与公共事业单位及用人单位的联系,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以此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升就业能力。第四,从观念上加强师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态度决定行为,观念指引行动。一些院校的师生没有意识到实践环节的重要性或是出于避免麻烦的考虑有意回避实践环节,致使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明显缺乏热情和主动性。同时,由于国内缺乏实践的培养和氛围,使专业教师往往也习惯于传统的填鸭式理论教学,虽然在教学方式与手段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如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现代技术手段,但仍然是以讲授为主。这种情况,一方面不利于教学模式的变革,另一方面则容易使教师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因此,教师必须树立实践教学的观念,树立学以致用的观念,树立理论结合实践的观念,培养出更多的知识型与应用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建设路径 篇9
一、深掘摸底, 厘清区域课程建设的基本现状
课程建设的方向有赖于对课程现状的明晰, 并能准确把握区域课程发展的定位。我区首先进行课程建设现状的排查摸底, 具体了解全区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现状, 为区域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奠定课程基础。为此, 全区通过三个维度进行课程现状的摸底分析。
1.课程经验维度
通过个体访谈和学校课程的文本分析, 了解全区学校对课程内涵的认识以及课程领导领悟程度, 准确定位区域内学校管理者的课程意识与水平, 为后续课程深化和课程顶层设计奠定认识基础。比如: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从已有的课程实施经验出发, 设置了艺术、体育、科技、人文四大类的校本课程, 《我们的老校长陶行知》《精彩的瞬间》《“无线”科技无限精彩》《为国争光的三中排球》, 这4本校本教材已列入学校高一新生必选校本课程。
2.课程资源维度
通过地域文化特点分析, 社区课程资源分析、学校课程资源的梳理, 了解学校课程资源的现状基础, 为区域课程的建设汲取养分。比如: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以校内的“曾公祠”为依托, 构建“责”文化, 以“责任”教育培育学生“说负责任的话, 做负责任的事, 成负责任的人”。开设《曾公祠的植物多样性》《曾公祠的故事》《“曾国藩家书”研读》《公民道德》等校本课程;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立足于小班化背景下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办学, 学校开设特色课程———民乐, 成立了“小凤凰民乐团”, 乐团成员全都由外来务工随迁子女组成, 学校善于整合区域文化资源, 邀请文化馆5名志愿者担任民乐课程教师, 每周义务为学校孩子来上民乐课。每年学校民乐社团和民乐课程的专场汇报表演, 得到省市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再如:南京市第十八中学联合南京市旅游营养中等专业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南京晓庄学院教育学院签订合作教育基地、与“扬子晚报”小能人合作活动基地, 引入教育资源, 打造滑轮、手工、羽毛球等特色活动课程, 有效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
3.课程保障维度
初步梳理区域内有关课程管理的相关制度, 以及学校有关课程建设的保障机制, 为后续的课程制度建设与课程保障机制的完善, 积累必要的实践经验。比如:根据省市规定, 我区明确了每学期学校课程计划的网上公示, 保证课程实施规范化和正规化;建立区域课程质量评估机构, 定期开展学校课程常规的专项督查;根据学校课程实施质量的评估结果, 实施课程奖励。
二、顶层设计, 明确区域课程建设的基本路径
区域课程建设品质与特色打造, 有赖于区域对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与顶层设计。如果对区域课程总体规划和设计不够到位, 必将影响区域课程建设的层次和水平, 也将阻碍区域特色课程建设内涵提升。为此, 我区着力于区域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 主要是明确区域课程建设的七项基本策略。
1.行政发动
全区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 成立区域课程建设的实施机构, 建立区域课程建设指导中心, 内设在区教师发展中心。开展区域课程领导力的校长全员培训, 强化校长的课程意识;制定区域课程管理方案, 通过课程常规制度规范区域课程体系。比如我区明确要求各学校, 需在专家培训和专业指导的基础上, 按期编制完成“一校一品”的课程规划, 从而为学校课程体系的丰富奠定制度基础。比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着力构建学校的特色课程体系———“飞翔”课程, 探索以“航空航天科技”为特色的教育体系, 打造航空航天科技高中;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探索人文学科群建设的校本研究, 并建成了鸿志厅 (国家领导人的关怀) 与凌云厅 (知名校友的作品) , 营造学校人文环境。
2.机制引动
为推进全区课程成果的固化, 全区制定了“特色校本课程质量评估”方案, 完善了区域课程常规管理的基本制度, 强化了区域课程建设经验的分享机制, 以及特色课程成果的奖励机制。
3.课题带动
为了提升课程品质, 丰富课程内涵, 全区各中学结合办学特点, 通过申报省市“十二五”规划课程, 通过课题研究, 丰富学校课程经验, 提炼和固化课程成果, 从而将课程建设从经验化、随意化向规范化和科学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比如:南京第三初中“三活”课程体系建构, 立项为南京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始终追求富有人文色彩的办学特色, 以培养儒雅通达的学生为办学目标, 坚持以课题为引领, 立足南京本土秦淮文化, 打造了校本精品课程《水月秦淮文化行》, 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组织学生沿着秦淮河行走、赏析古诗美文、写文化随笔等教学活动,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丰厚学生人文素养, 该课程荣获南京市首届初中校本精品课程展示评选一等奖。
4.活动促动
全区定期组织课程建设的现场会、交流会和成果展示会, 让校际之间学习兄弟学校课程优势经验, 反思自己课程建设薄弱环节, 通过课程建设的专题活动, 不仅促进课程经验的交流, 而且实现校际之间的课程经验分享。
5.专家推动
全区高度重视专家的课程指导和专业示范, 通过专家丰富课程经验的引导和推动, 进一步促进学校立足课程品质提升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全区通过邀请全国知名的上海教科院的杨四耕教授、江苏省邗江中学省特级教师徐金才校长持续为全区校长进行课程规划、课程结构优化、学校课程管理等专题讲座, 邀请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省特级教师、教授级陆静主任对全区学校课程规划进行案例诊断与分析, 帮助学校认识自身课程建设薄弱环节, 为学校课程的后续建设指明发展方向。
6.模式驱动
我区作为南京中心城区, 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特色, 为此, 我区根据区域高位均衡发展的办学主导思想, 兼顾学校的办学特色, 设计的三类课程建设的推进模式, 从而保证区域课程建设有序性、持续性和丰富性。这些模式包括:区域共建模式、校际共享模式、整体联动模式, 比如:校际共享模式, 为了推进区域特色课程的整体建设, 2013年12月, 组织全区初中校长到秦淮区外国语学校观摩特色校本课程的现场展示, 通过专题介绍、实地观摩、学生汇报、现场交流等多种形式, 促进区域内学校管理者课程建设经验的交流与分享。
7.评估拉动
为了激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学校课程建设中, 全区定期组织校本特色课程的专项评估, 通过课程评估, 有效拉动和持续激励全区学校主动参与课程建设。
8.他域借鉴
为了丰富学校校长课程建设的主观体验, 强化课程建设的真实感受, 把握特色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 全区聘请兄弟区域的课程建设富有成效的学校校长、教研部门管理者, 直接到我区进行课程建设的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比如我区邀请玄武区教科所、南京第九初级中学校长为全区校长进行课程建设经验分享与交流。同时, 还精心组织全区校长到天一高级中学、锡山高级中学专题进行课程建设的经验调研和学习, 通过兄弟学校校长专题讲座、现场解说、互动答疑, 有效地解决了全区校长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和问题, 加快了全区校长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成果提炼的实践经验和管理技术。
三、项目推进, 演绎区域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
课程体系建设是课程领导的核心要素。推进区域特色课程建设, 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实施推进, 不是一次简单的行政与管理过程, 而是充满了诸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如何实现从行政领导走向专业领导, 如何有效推动课程一般性管理向课程品质内生性增长, 需要引导各方通力合作, 立足于区域的课程建设的持续推进, 共同应对。因此, 区域课程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就是采取“项目推进”。
采取基于“项目推进”的课程建设方式, 不仅有利于整合与课程相关的人力资源和课程资源优势, 而且为学校课程的深度开发和特色建设奠定了专业基础。为此, 我区将“项目推进”作为课程实践的重要抓手, 把问题解决作为课程实践的目标与导向, 至始至终地围绕求真务实的工作要求, 在行动上汇聚市、区课程专家资源, 合力攻坚制约区域内学校课程建设的难点和特点问题。比如:我区要求各学校围绕“课程规划编制”的核心要素, 分解课程项目, 突出阶段重点, 持续进行课程项目建设, 有效降低了课程建设的难度。2013年暑期, 我区邀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杨四耕教授围绕“学校课程规划的编制”进行专题培训, 通过专家引领、案例剖析、现场互动、专家答疑, 进一步厘清了校长对课程规划编制的难点与疑惑点。
课程的“项目推进”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稳步深入的工作策略。我区依托“学校课程规划的编制”项目, 分阶段要求, 分时段指导, 分片段培训, 帮助学校逐步梳理已有的课程结构体系, 不断优化课程内容, 稳步推进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比如:2013年11月, 全区实施“校本特色课程质量评估”项目, 通过先培训指导, 专家点评;后评估甄选, 反馈意见;再补充完善, 形成品牌, 有效地推动了区域校本特色课程品质建设。2014年1月, 秦淮区推荐10个特色校本课程项目“参加南京市初中校本精品课程展示评比”, 获一等奖5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1个, 获奖数量和等次位列全市第一。
课程的“项目推进”需要重视样例示范, 典型引路的操作方法。近年来, 我区坚持将各级获奖的校本精品课程作为学校的课程样例, 进行校本示范, 推动精品课程的校本化建设, 为学校课程品质的提升提供真实、鲜活的案例, 从而使得区域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 不再是神秘抽象, 高高在上, 而是变得具体实在、贴近身边。
此外, 我区还将通过各类课程项目的特色建设, 持续推进区域内学校特色课程的整体性建设与制度性完善, 从而真正提升区域内学校管理者的课程建设水平, 丰富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内涵品质, 为学校的特色课程建设、办学品牌塑造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摘要:课程建设是学校办学品质提升的重要载体, 也是提升区域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区域课程建设需要从课程经验维度、课程资源维度、课程保障维度进行现状分析, 注意顶层设计, 课程建设的区域推进可以采取行政发动、机制引动、课题带动、活动促动、专家推动、模式驱动、评估拉动、他域借鉴等策略, 并借助项目推进的方式来优化区域课程建设的品质。
“数字科技”建设路径初探 篇10
关键词:数字科技,信息化,途径探讨
1“数字科技”概念的提出及背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的发展促进着社会、经济等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科技的发达程度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为“数字城市”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因此, 作为“数字城市”系统工程中的子系统工程“数字科技”更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 “数字科技”要本着服务社会的宗旨建设实施, 起到发展、联系、支持社会各方面的作用。
“数字城市”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 以宽带网络为纽带, 运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测、仿真-虚拟等技术, 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 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城市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全部内容在网络上进行数字化虚拟实现。“数字城市”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 并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将会对城市建设、市民生活、经济发展逐渐带来效益和方便。它是城市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趋势, 也是城市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数字科技”是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 并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将会对科技工作、城市建设、市民生活、经济发展逐渐带来效益和方便。“数字科技”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它是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趋势, 也是社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的技术已基本成熟。
1999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国际“数字地球”大会。许多省、市把它作为“十五”经济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来抓。海南、湖南、山西、福建等省都已正式立项启动“数字海南”、“数字湖南”、“数字山西”、“数字福建”工程, “数字城市”符合中国目前工业化和信息化并行的经济生活现状, 在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数字城市的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体系研发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
2“数字科技”建设中的存在问题及困难
目前, 中国“数字城市”建设以城市地理为主, “数字农业”也初具规模, 对于其他如“数字科技”、“数字工业”等项目的建设较为薄弱。“数字科技”作为“数字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乏的组成部分应该加强建设力度。而“数字科技”的建设包含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所以这是一个庞大、复杂而长久的任务。因此, 在“数字城市”建设应该注意到以下的问题。
2.1 资金的投入
“数字科技”的建设的基础首先是信息基础设施, 要有高速宽带网络和支撑的计算机服务系统和网络交换系统。“数字科技”的建设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 它是一个长远的建设过程, 无论是设备的投入, 还是项目数据的调查分析, 以及维护和完善、升级等需要有雄厚的资金支持, 但是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显著的, 有着丰厚的回报。
2.2 技术的先进
“数字科技”的建设虽然不只含有一个系统, 但从广义上说仍属于计算机及网络所支持的系统群集。因而它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 有比较严密的逻辑结构。主要的关键技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宽带网络和海量存贮
之所以必须要使用宽带网络和海量存贮, 是因为“数字科技”涉及到大量图形、影像、视频等多媒体数据, 数据量非常大, 目前的因特网难以胜任, 必须使用宽带网络。
2.2.2 数据库的建设
“数字科技”的建设的基础其次为数据。目前, 数据库的建设以分布式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技术为主流。分布式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一般是指同种同类数据的组织管理。现在国外提出了联邦数据库 (Federated Data Base) 的概念, 这里的邦联数据库除了包含分布式的概念以外, 它还指异构数据库和空间数据的多比例尺数据库。
2.2.3 数据共享和互操作
数据共享是“数字科技”建设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除了政策和行政协调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外, 技术上仍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数据共享有多种方法, 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数据转换, 不同的部门分别建立不同的系统, 当要进行数据集成或综合应用时, 先将数据进行转换, 转为本系统的内部数据格式再进行应用。目前, 网络的超链接技术可以完成互操作, 但是, “数字科技”涉及到图形、图像、视频等数据, 网络的超链接技术能力有待提高。
所以, “数字科技”的建设必须要与时俱进, 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努力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 确保项目的建设有高度和深度, 能够更快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各界人士。
2.3 人才的引进
“数字科技”的建设的基础第三项是人, 建设“数字科技”和管理“数字科技”的人。建设“数字科技”和管理“数字科技”要逐渐建立起相应的机构和规范, 要不断对网络系统和数据进行建设、更新、维护和升级, 并协调用户的访问。
“数字科技”的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又庞大的工程, 不仅仅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 而且还需要数据分析人员, 设备维护人员、数据、资料收集人员, 所以, 要有不同的专业人员的参加。因此, 必须要引进各类人才, 确保项目的建设在每个方面都有技术人员负责, 以便使项目的建设顺利完成。
2.4 合作的协调
搞好组织协调管理是实现“数字科技”的关键环节, 组织协调管理的核心问题是网络资源共享和数据资源共享, “数字科技”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个项目小组所能够承担的, 而是涉及到科技、工业、农业以及其他社会方面。因此, 必须需要一个有力的管理领导小组, 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使项目的建设有条不紊, 高效稳快的完成。
2.5 系统的应用
“数字科技”的建设系统的目的是为社会各界服务的。因此培养使用“数字城市”的人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只是建了“数字科技”而没有人用, 是一种浪费, 也产生不了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培养使用“数字科技”的人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只有, 成千上万的人或企业应用“数字科技”才能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3“数字科技”建设的途径探讨
科技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科技信息, 科技信息能够在科研设计工作中节约人力物力, 加快工作进程, 提高工作效率, 获得经济效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档案、图书、标准管理软件的应用, 使科技信息实现了现代化管理, 科技信息的作用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因此, 科技信息管理要走在科研设计工作的前面, 要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科技信息作用。
3.1 拓宽信息渠道, 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搜集部门获取科技信息的手段, 首先要保持传统的科技情报搜集方式, 其次加强与图书馆、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厂矿农村的科技文献管理部门的联系与合作, 利用各种信息载体, 加强信息网络的建设, 改进科技情报、科技文献档案的管理, 加强自身数据库的建设, 参加有关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 拓展信息来源, 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 科技信息管理部门要不断丰富建立多渠道、多功能的信息检索系统, 加强数据库建设和联机检索工作, 及时为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提供有效的资料线索和原始文献, 帮助科研机构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促进科技成果在生产企业的转换利用。
3.2 加强科技信息研究的组织工作
对于收集到的科技信息进行科学的管理, 是完成科学研究的必要保障。科技信息的管理部门应该加强科技信息研究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要根据实际需要来收集和筛选信息, 优化信息资源配置, 有针对性地制定科技信息研究工作计划, 协调信息搜集、分类、研究分析、传播与反馈各部门的合作, 赋予信息研究人员获取、组织和利用信息的强大动力。
3.3 加强科技信息传播管理以提高信息利用率
经过处理的科技信息, 要及时准确地传播, 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期刊、报纸、传真、声像等传统的传播方式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当前普遍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的信息传播系统。科技信息管理部门要利用网络通讯的优势, 不仅需要单向传播信息, 而且还要使科技信息的传播者和使用者可以进行交互式联系, 使信息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信息源和数据库不断地得到充实。
3.4 加强科技信息研究机构的基本建设
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各类科技信息来源渠道越来越广泛, 科技信息的载体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传播速度越来越快, 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所以, 科技信息研究机构应该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 配备先进的硬件设备, 及时吸取先进的技术, 不断改革创新, 使科技信息管理工作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速度。必须依靠现代化、智能化的管理才能进行科技信息的收集、分类、整理、研究分析、加工、发布与传递等一系列管理工作。
3.5 做好科技信息保密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科技信息的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学习相应的法律法规, 处理好科技信息管理利用与知识产权、科技成果保护之间的关系, 要根据国家和国际上相应的法规和标准, 制定有效的规范和标准, 通过法律和技术手段, 对知识产权、专利技术、技术诀窍、科技文献进行保护, 使科研活动和科技信息研究活动合法有序地进行, 提高科技信息服务质量。
因此, “数字科技”的建设实施有以下具体措施:
(1) 采用成熟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设计和管理科技信息, 目前最为常用的是.net+mircosoft server/oracle技术;
(2) 防患于未然, 在硬件和软件上双管齐下, 增强和升级网络防火墙和计算机杀毒软件技术, 确保“数字科技”网络系统安全正常的运行;
(3) 完善和增强科技信息管理的各项功能, 建立和健全专家数据库、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 建立科技信息、科技档案、科技文献、科技期刊杂志等管理系统, 加强科技信息搜集、整理、上传、分析的能力;满足科技系统日常办公的需要, 提供对用户待办事宜、一般事宜、工作文档等内容的管理;
(4) 加强科技项目管理的功能, 完善科技项目申报的功能, 提供对科技项目申请、可行性报告、项目立项、合同大纲评审、合同经费拨付、中间成果评审、项目验收等内容的管理。对涉及到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技术文献、科技论文、专利技术进行整理、分析, 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建立需求项目信息管理、新技术发布信息管理、成果登记信息管理及咨询专家信息管理等系统, 提供对科技成果鉴定、科技成果登记、科技报奖推荐等内容的管理。推介技术成果及企业产品, 促进企业发展。
(5) 开展科技情报工作, 做好科技项目的调研工作。创建技术、成果转移平台。就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各个环节服务功能, 以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为核心, 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各类科技型企业和科技创业人员提供投融资服务、科技创业服务。
(6) 开展科技查询统计管理系统的建设, 提供对科技项目、科技成果及评奖、技术标准等内容的查询统计功能, 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多种报表格式, 方便用户日常查询统计工作。
(7) 加强和完善对其它行业的支持, 尤其对“数字工业”、“数字农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邓学来.浅谈省级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科技信息管理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14 (92-93) .
[2]刘斌, 田真.论科技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开发[J].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5, 26 (1) :36-38.
[3]史丽萍, 薛茁芳, 等.科技信息在科研管理过程中的作用[J].水产学杂志, 2002 (2) .
专业建设路径 篇11
[关键词]通信服务 专业建设
[作者简介]樊扬祖(1961- ),男,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通信营运和客户服务。(浙江绍兴312016)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5-0120-01
近20年来,现代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呈现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迅猛转变。我国正处在新一轮产业布局的调整、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以信息化为基础,着重发展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基于互联网的新兴服务业。电信基础网络是信息化的基础设施,电信服务与信息服务是具有现代经济物证的现代服务的突出代表。本文拟就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通信及信息服务类专业的专业定位及其建设路径,阐述市级重点专业建设课题的初步研究成果,以供借鉴。
一、通信与信息服务业的特点与发展背景
通信与信息服务业的主要特点是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源成本高、附加值高,并且大量采用新技术,不断更新服务方式。随着产品结构的升级、服务形式及水平的提升,通信与信息服务行业对服务从业者的素质要求渐高。我国人口众多,服务需求的层次梯度大,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内外交流的日益频繁,通信与信息服务的后备人才资源、教育与培训资源已不能满足新型社会阶层的服务需求。
1.行业发展背景。通信技术的进步,在主观和客观上对网络、业务、运营机制的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通信运营企业的经营方向从“提供通信服务”向“提供通信与信息服务”转变,从“以市场为中心”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转变。转变经营增长方式、延长服务价值链,成为通信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转型的背景下,电信服务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各主导电信运营企业的人力配置重点向经营服务前端倾斜,从事经营活动的人员比例提高到60%以上。同时,对前端服务人员的技能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专业发展背景。我国现有通信类职业技术学院不足十所,办学规模较小,以培养通信系统操作技能的专业居多,而培养经营服务技能的专业偏少。通信企业服务类工种岗位多、用工需求量大、行业特点鲜明,对培养通信服务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专业具有相应的较为迫切的需求。
二、专业建设目标和建设方向
为了适应通信企业的用工需求,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的“通信系统运行管理”被列为绍兴市重点专业,对通信与信息服务类人才的培养进行了专项研究与探索,在确立专业目标和建设方向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与实践。
1.关于人才培养目标。本着“立足行业、服务社会”的宗旨,我校确立以通信企业(及通信相关企业)的经营前端高技能服务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以通信企业经营前端初、中级管理人员作为人才发展目标。“基本目标”所对应的岗位群用工需求大、岗位覆盖面广,既能适应用人单位的用工需要,又能构筑学生就业所需要的高技能的基础条件;“发展目标”则作为学生就业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学生成为“职业人”,能通过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在职场中展现初、中级管理人员所需的岗位能力。
2.关于专业建设目标。(1)面向行业,突出行业的职业特点。通信服务作为现代服务行业,依托的是技术知识更新很快的IT行业,服务工作的技术要求高,除了基本服务技能外,还需要丰富的电信网络、通信系统和终端的操作能力等专门技术知识和技能。(2)面向职场,突出技能与素质培训。在课程设置上,突出技能训练;在课程内容上,突出任务驱动的实务处理,加强实习实训。通过产训结合、校企合作、情景模拟,使学生提前进入职业环境的体验和感受,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接轨。(3)面向未来,增强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专业建设需要根据用工企业的需要与时俱进,通过对专业的发展方向展开研究,适应与跟踪企业的发展趋势,储备教学能力,并承担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与岗位培训任务。
3.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职业教学的特点及行业要求,摒弃“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分段教育培养模式,以“业务知识学习、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培养”三个阶段重构课程体系,并将业务知识教学、技能教学在时序上做出调整,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强化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侧重流程的完整性,重结果更重过程。
4.关于专业能力分析与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岗位分析,电信服务企业前台服务岗位主要分布在电信营业、呼叫服务中心、市场拓展三个岗位群。这些岗位都是企业的服务窗口,必须熟悉各种通信业务,掌握基本服务礼仪,具备业务系统的应用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客户沟通能力,熟悉营业流程和营业厅管理的相关实务,熟悉业务咨询、用户投诉处理、电话营销等事务的处理技巧,熟悉电信业务渠道拓展与管理、业务直销、重要客户定期回访等流程与实务。课程体系根据专业能力的要求按项目课程方式进行组织:第一阶段,以业务知识学习为主,学习各种电信业务知识,了解各种业务产品的原理与特点;第二阶段,按岗位目标选择各项技能训练,如电信营业、服务礼仪与服务形象、电话营销实务、客户经理实务等项目课程等;第三阶段,在岗位技能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如经营目标和策略的分解与经营统计分析、营销策划等项目课程等。
三、探索专业建设路径
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等多方面,除了这些硬件之外,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科研思维方式的转变尤为重要。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课程建设能推进教师、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评估、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形成教师培养、教材开发、教学与实训等多个目标的发展,实现专业建设的质量改进。
以课程建设为主线,在课程建设中结合教材开发和教学研究,通过课题、课程项目等具体的活动,形成传帮带团队,有利于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双重提高。项目课程建设,要求建立广泛的校企联系通道,教师通过在企业兼职、实习,置身于真实的职业环境之中,形成 “双师”品质。
下图是我们开展专业建设的项目推进路线图。
教学团队通过授课能力建设、教材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三个层面的统筹活动,开设多种适应专业目标需要的、具有特色的精品课程,有效地推进专业建设进程。授课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要在教学与实践中,能动态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地充实自己,具有不断对课程进行改进和创新的能力。培养教师以精品课程为目标的授课能力,这是专业建设的起点,它能带动教材建设、课程建设,能通过任务驱动,全面务实地推进专业建设进程。
四、结束语
由于专业建设的定位不够正确,当前高职专业培养的通信服务类技能型人才,尚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同时,通信企业由于专门化的训练不足,前端岗位稳定性差,通信企业前端高技能服务人才和初、中级管理人员的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建设培养高素质的通信服务人才的高职专业显得十分必要。虽然专业建设尚存在一定的困难,但通信职业技术学院与通信行业的关系紧密,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在短期内建成有特色的通信与信息服务类专业还是可能的。笔者认为,针对通信职业技术学院的现状,以授课能力建设、教材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来促进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是专业建设务实可行的路径。
[参考文献]
[1]胡唯元.現代服务业: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站式”服务平台[N].科技日报,2008-03-20.
[2]黄锦辉.资讯科技的发展有助国家强化现代服务业[EB/OL]. http://www.rthk.org.hk/mediadigest/20080115_76_121713.htm,2008-05-11.
[3]彭颖.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建设思考[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专业建设路径 篇12
一、高职专业质量文化的内涵
一般认为,高职院校的质量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形成的涉及质量管理的价值观念、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环境意识及传统、习惯等软件的总和。[1]依据这个概念,可以把高职专业质量文化界定为高职院校的某一专业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关于质量管理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规章制度、习惯等软性资源的总和。依据文化的层次特征,高职院校的专业质量文化主要包括四个层面,即精神层专业质量文化、 制度层专业质量文化、行为层专业质量文化和物质层专业质量文化。精神层专业质量文化包括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信守的质量方针、质量价值观、 质量道德等。制度层专业质量文化主要指专业建设的相关制度规范,包括专业建设的领导体制、专业建设的运行机制以及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的规章制度。行为层专业质量文化主要是专业教师和学生在工作、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质量意识、质量行为方式和态度。物质层专业质量文化包括专业育人环境、设施设备、教师队伍、教学内容等。专业质量文化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专业质量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专业质量文化如同人类文明史上的任何一种著名文化一样,是历史长期积淀和凝聚的结果。 大到古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佛教文化,小到一所高职院校的某一专业的质量文化,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专业质量文化还是一个不断缩小分歧,逐步达成共识的过程。在每一个专业中,不同的教师持有各自的质量价值观。因为立场、态度、 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的质量价值观之间会发生碰触或冲突,这也是专业质量文化形成的必经之路,因为只有接触、冲突,才能逐步消除分歧,最终达成共识。显然,专业质量文化的形成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专业质量文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专业质量文化作为一种软性力量,一旦形成则具有相对稳定性,因为专业质量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都具有一定稳定性。专业质量精神文化是经过长期的思想碰撞和理念融合才形成的,是得到广大专业教师和学生认可的, 这种精神文化由于形成的艰巨性和思想的统一性而呈现一定的稳定性。专业质量制度文化是在专业建设制度制定及执行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求真、 求实的文化,这种文化形成的基础是高职专业建设过程中制定的体制机制及其规章制度。而专业建设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是相对稳定的、不会轻易发生变化的,因此专业质量制度文化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专业质量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具有比精神文化更为确定的稳定性,因为专业建设过程中的各项物质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都是相对固定的。
3.专业质量文化含有专业的烙印
质量文化具有特殊性,不同的单位具有不同的质量文化。专业质量文化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也具有特殊性。在同一所高职院校中的不同专业中,质量文化是有很大差别的,因为专业质量文化的根基在于专业本身,而专业自身也是具有独立的工作范围的。比如化工专业的质量文化十分强调责任关怀和环境保护,而旅游专业的质量文化则特别重视国内外的文化习俗。即使在不同高职院校中的同一个专业中,其质量文化也是不同的,因为专业质量文化受到整个学校质量文化和办学精神的影响,而每个学校的质量文化和办学精神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其影响下的专业质量文化肯定呈现不同的面貌。
二、高职专业质量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1.全员参与的原则
高职专业质量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凭借专业管理者和专任教师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专业质量实践涉及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管理、学生评价等多项工作,每一项工作的质量都影响到专业建设的整体质量。专业建设的质量生产过程可以说是一环扣一环,只有每个环节的质量都控制住了,整个专业建设质量才能得到有效保障。因此,在专业质量文化建设过程中,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建设主体,只有当质量意识植根于每一个师生的心中, 专业的质量价值观才能成为全体成员自觉履行的工作精神和工作作风。专业质量文化建设的主体不仅包括专业负责人、专任教师,还应包括专业管理者、学生工作者、兼职教师以及学生等,要形成一个目标一致、价值趋同的专业质量文化建设共同体。
2.以人为本的原则
任何质量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使产品或服务达到甚至超越既定标准,同时使员工在质量实践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高职专业质量文化建设也不例外。在高职专业质量文化建设过程中,专任教师和学生作为主体之一,他们每个人的质量意识、质量价值观都会对整个专业质量文化产生影响,换言之,专任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尊重和充分实现。因此,在高职专业质量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形成“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的人本主义文化。制定专业质量文化建设制度要倾听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 要尊重每位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和价值观,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感受,采取大家公认的方法引导他们自觉发挥主体性,积极参与专业质量实践活动。同时,不能用简单的行政命令来解决专业质量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3.融入企业质量文化的原则
高职教育是一种不同于高等学术教育的高等教育类型,除了具有高等性的特征外,还具有职业性、技术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高职院校在自身的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引入企业文化。[2]专业建设作为高职院校的主要办学活动,其质量文化也必须融入行业企业的文化,只有专业质量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达到了深度融合的程度,专业建设才能实现与产业、行业的对接。 高职院校专业质量文化与企业质量文化的融合途径有很多,比如聘请企业的质量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质量控制机制建设; 选派专任教师到企业一线参加实践锻炼,借鉴企业产品质量的生产及管理经验; 举办质量文化论坛,邀请企业管理干部和质量控制专家开展讲座及交流活动。同时,高职院校还要深入研究行业企业质量文化,把行业企业质量文化的精华融入专业建设的全过程中,形成校企融合的质量文化格局。
三、高职专业质量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1. 选择系统的专业质量文化建设方法
高职专业质量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淀和融合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困难和挑战的过程。 在建设过程中,会遇到专业教师之间质量价值观的冲突、专业教师的职业倦怠、学生对质量标准的抵触等问题。克服这些问题不能浅尝辄止,要从质量文化的全局考虑,整体设计专业质量文化的建设路径。
( 1) 凝练和内化质量方针,促使教职工形成统一的专业质量价值观
陈玉琨教授指出: “高等学校质量文化的内容广泛,学校成员的质量价值观是其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它决定了学校决策行为的取舍原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导要素。”[3]专业质量价值观是对专业质量的看法和观点的总和,是高职专业质量文化中最里层、最核心的内容。由于专业质量价值观决定着教师专业建设行为的选择,因此其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到专业建设的所有实践活动。 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专业质量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专业建设行为。统一专业建设负责人和师生质量思想的最有效抓手是凝练、内化专业质量方针,具体有三项任务要做: 一是集聚全专业师生的智慧,总结凝练专业的质量方针,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述质量方针; 二是对专业质量方针进行科学的诠释,并在专业内公布,使专业教师和学生知晓专业质量方针的内涵; 三是组织系列学习、研讨活动,让全专业师生深刻认识、理解专业质量方针, 并逐步内化为自己的质量思想。
( 2) 开展系列专业质量文化活动,塑造专业质量意识
质量意识是人们对质量的认知和观点的总和,它一旦形成,就会引导人主动追求质量、超越质量。实践证明,成功企业的员工均有很强的质量意识,办学水平高的大学的员工也都具有很高的质量意识; 反之,没落企业的员工和办学水平一般的高校的员工的质量意识大都很淡薄。因此, 专业质量文化的形成需要教职工具有较高的质量意识。促进质量意识形成的有效途径就是开展质量意识教育活动。一是定期聚集专业教师举办质量文化论坛,在研讨中促进质量意识的生成; 二是组织教学能手、科研标兵等评选表彰活动,鼓励专业教师追求质量; 三是通过开展说课、讲课竞赛, 引导专业教师提升教学质量; 四是通过专业负责人走访师生、教师走访企业,虚心听取基层一线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培育和增强师生的责任意识与质量意识。
( 3)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引领教职工不断追求专业质量
在一个团体的质量文化建设中,领袖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杜拉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社会中存在一种替代学习的方式,这种学习不需要学习者直接地做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就能完成学习。根据这种理论,专业教师的替代学习也会时常发生,如果专业负责人能够在专业质量文化建设过程中适时地做出表率,那专业教师就可能会“跟随”专业负责人的质量行为,直至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因此,在高职专业质量文化建设中,专业负责人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地践行专业质量价值观,时时处处为专业教师树立榜样, 引领专业教师追求更高教育教学质量。
( 4) 完善专业建设质量保障制度,保障专业质量文化的凝聚
制度是一个组织正常运转的最基本保障,也是一个组织质量文化的载体。任何一个组织的运行、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制度来保驾护航。对于高职专业建设来说,完善的制度是确保专业建设效果、形成质量文化的根基。缺少完善的制度规范, 任何专业建设都会陷入无序和困境之中。因此, 在推进高职专业质量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优先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制度。首先,要在质量管理理论的指导下,以专业建设规律为依据,以质量价值观为先导,建立专业质量标准系统,明确专业建设的要素及指标,使专业教师的日常工作有方向、工作绩效评价有标准。其次,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专业评价思想,在教育评估学理论指导下,制定融形成性评估与结果性评估为一体的专业建设质量评估制度,定期对高职专业建设过程及结果进行诊断与评价,促进专业建设一边解决问题,一边提高质量。最后,要建立和完善奖惩制度,激励先进的质量行为,强化专业教师的质量责任,培育健康向上的质量情感。
2.明确专业质量文化建设过程
工商界与国外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建立一种积极的质量文化可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是收集信息以确认当前的质量文化; 第二是采取必要措施改变这种文化。[4]依据这个经验,结合专业建设的规律,可以将高职专业质量文化建设分为两个步骤,一是明确当前的高职专业质量文化,二是制定并实施专业质量文化建设方案。
( 1) 充分认知高职专业质量文化的现状
近年来,高职专业质量文化的价值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到,一些高职院校也在建设专业质量文化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而言,高职专业质量文化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存在以下五个问题: 一是高职专业质量文化的内涵及价值有待进一步厘清。许多高职院校都在提专业质量文化,但对于什么是专业质量文化以及它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如何等问题仍含混不清, 缺乏对专业质量文化的深度认知; 二是高职专业质量文化的建设主体过于单一。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把专业负责人和专任教师作为专业质量文化建设的主体,忽视了合作企业代表、公共课程任课教师、学生等群体的主体角色; 三是缺乏系统的高职专业质量文化建设规划。当前的高职专业质量文化建设基本是专业建设的附带品,在高职专业建设规划中很少能看到把高职专业质量文化建设作为一块重要内容进行规划; 四是缺少实效性的方案。虽然一些高职院校进行了专业质量文化的探索,但大多仅限于组织一些质量文化活动, 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建设举措; 五是缺少高职专业质量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不论是在校级层面, 还是在二级学院层面,都没有把专业质量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建设任务来抓。
( 2) 制订并实施高职专业质量文化建设方案
任何质量文化都不会自然生成,而是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培育。高职专业质量文化作为教育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体,必定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培育过程,需要进行周密部署、精心谋划。因此,在推进专业质量文化建设时,要预先制订建设方案。这个方案应该包括中长期专业质量文化建设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在高职专业质量文化建设方案里,需要明确以下几个内容: 一是明确高职专业质量文化建设的目标,要动员整个专业的教职工和学生、用人单位合作提出专业质量文化的目标,包括物质层目标、行为层目标、制度层目标和精神层目标; 二是明确专业质量文化建设的主要举措,不仅要列出“怎么做”,也要列出 “做到何种程度”; 三是明确专业质量文化建设的责任者,要根据任务性质和责任主体的要求,科学认定每一项建设任务的责任者; 四是明确高职专业质量文化的保障措施,包括专业质量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评价激励机制以及经费保障机制。
摘要:高职专业质量文化是高职院校的某一专业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关于质量管理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规章制度、习惯等软性资源的总和。高职专业质量文化建设需要遵循三大原则:全员参与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融入企业质量文化的原则。借鉴国内外经验,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加强高职专业质量文化建设:一是凝练和内化质量方针,促使教职工形成统一的专业质量价值观;二是开展系列专业质量文化活动,塑造专业质量意识;三是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引领教职工不断追求专业质量;四是优化专业建设质量保障制度,保障专业质量文化的凝聚。
【专业建设路径】推荐阅读:
信用建设的山东路径10-25
中小企业品牌建设路径09-06
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10-09
新农村建设的展开路径10-10
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路径08-18
专业方向建设09-06
专业素质建设12-03
园林专业建设10-17
专业建设抽检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