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展开路径

2024-10-10

新农村建设的展开路径(精选8篇)

新农村建设的展开路径 篇1

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探讨

年初,XX市确立了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社区整洁、管理民主”的主导思想,在《关于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八项重点工作的决定》的基础上,开展“学习VV,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活动。并明确了二十八项量化指标,围绕“农业现代化、产业园区化、居住集中化、农民知识化、保障社会化、民主法制化、环境生态化”为目标,以VV村等六个现代化建设示范村为榜样,规划到2010年,全市三分之二的村、镇达到示范村、示范镇的各项指标,在省内率先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一、XX新农村建设具备的基础与条件

从整体看,XX已经具备了新农村建设强大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一是全市经济稳步增长,总量迈上新台阶。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新口径)达到亿元,增长%,连续三年保持%以上的增长速度。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人均GDP(按户籍人口计算)为元,按现行汇率计算已达美元。当年全市财政总收入亿元,增长19.O%。在长三角16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中,列上海、南京、苏州之后,位居第四,且发展后劲看好。二是农村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5年全市农村经济总产值(现价)亿元。个镇工商两业销售收入超过亿元,占全市镇总数的%。其中XX、XX、XX三个镇工商两业销售收入突破亿元。全市财政收入超2亿元的镇有个,占镇总数的%;三是现代农业建设初见成效。农业总产值97亿元,土地亩均产出元,农业集中经营度已达43.0%。四是农村改革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以村级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的“三大合作”改革,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和企业创新改革、资本经营,农村养老、低保、医疗改革等都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农民已经从中得到明显的实惠。五是村级经济实力大增,农民收入提高快。2005年,全市村级共有集体总资产亿元,村均万元;村级集体经营性纯资产亿元,村均万元;实现村级经济总收入亿元,村均亿元;在全市个行政村中,个村经济总量超亿元,占村总数的%;

其中个村经济总量超亿元,经济总收入达亿元,占村级经济总量的%;村级可用总财力亿元,村均万元;可用财力万元以上的村有个,占村总数的%;其中村可用财力在200万元以上的村有个,占村数的30%,总额达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元;六是农村社会环境展现新貌。全市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已达平方米,农村森林覆盖率20.3%,建成公路已有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受益率%。七是城市与企业吸纳人口与劳动力的能力十分强。2005年,全市新增就业万人次,其中安置城镇失业人员万人,净增就业万人。全市已吸纳外来就业人口超过万人。此外,我市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农民文化和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

XX整体上已经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经济基础,农村也已具备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又有“八项重点工作”、“示范村建设”两个抓手,条件十分优越。

二、XX新农村建设可选择的路径与模式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坚持农民自愿、坚持给农民带来实惠、坚持得到农民的拥护,从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着手。把“一减两增”即“减少农村劳动力,增加村级财力、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在观念和支农措施上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财政支农投入。从过多的对农业基地、示范性经营性项目投入转变为注重对农村社会事业性投入,着重对农村教育、农民医疗保障、养老保障投入,着重对基础施设和服务机构的投入。即使对农业经营项目投入也要从无偿支持改为贴息贷款,并确保资金的回收和再利用。二是劳动力转移。要从转移农村富余劳力向更多的转移农村劳力转变。通过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就业素质,延长农民就业时间,吸引农民离开农业、离开农村,以此减少农业和农村人口,增加务农劳力和经营者的耕地经营面积,提高纯农户农业收入。三是新农村建设推进。要从起初的政府推动向政策带动转变,以各项扶持政策激励农民把新农村建设变成自己迫切的自觉行动,变成长期的奋斗目标。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进行的XX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经验表明,新农村建设也要始终坚持走“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典型导向、逐步推进”的路径。在“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社区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村级经济是关键,富裕农民生活是目的,社会文明、社区整洁、管理民主是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必要条件。

在发展经济的模式中,有五种成功的模式可借鉴。

1、综合发展型。VV市VV村依靠强大的综合经济实力,在再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周边农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逐步整合兼并,带动农业、工业、商贸业、旅游业和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综合发展,从而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共同繁荣、和谐发展。

VV村通过长期发展工业企业,现已形成钢铁、纺织、旅游三大支柱产业,2005年销售收入达亿元,拥有固定资产超过亿元。在此基础上,又通过“一分五统”(村企分开、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在同等条件统一安排就业、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将周边16个村纳入VV共同发展。乡风文明、民主和谐的新的村面积已达0平方公里,惠及万农民。

我市一批经济强村应以VV村为榜样,在较快发展自己的同时,带动周边村共同富裕,走综合发展型模式加快区域新农村建设步子。

2、工业带动型。即以发展工业经济为主线,通过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反哺农业,带动商贸业,促进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等事业综合发展的模式。

2005年,VV市VV镇三房巷村实现销售138亿元、上交税收1.93亿元、实现利润5.52亿元。经过近两年6亿元左右的资金投入全面设备改造,正在向国际一流的短纤生产基地迈进。工业发展带动了农业、商业的发展和村民居住条件的改善。目前,村内建成了工业集中区、商贸文化区、农田保护区、居民集中居住区。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3500元。村民都住上宽畅的住房,农民种田的水电费、机耕费、学生上学杂费、农民大病医疗统筹费、养老金都由村承担。连新并入的三个村的村民也与老村民一样同等享受。

发展工业是XX农村致富的法宝。村级经济的发展仍然要把主要精力放弓I资招商上,放在扩大工业的基础上。经济繁荣仍要走“以工富村、以工富农、以工富民”的模式。

3、商贸带动型。即以发展现代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业和市场网络,进而形成以当地农村为中心的市场,以市场促产业、以产业带乡村、最终形成商贸发达、乡村繁荣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

宜兴市宜城镇巷头村利用地处城郊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兴办陶瓷、夹板、墙地砖、家具、金属材料、化工、五金电器等各类专业市场,形成了占地面积达65万平方米的市场群,吸引了来自本市及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地商户1000多个。2005年成交总额突破30亿元。市场发展又带动了二产发展,目前村内已有胶合板厂、厨具厂、线条厂以及冶金铸造等企业50多家,走上了工贸联动的发展之路。村级净资产已达到7000多万元,当年村、组两级村民人均分配3000元左右,人均年收入已超过10000元。

有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条件和相关产业发展支持的沿江、沿湖、沿铁路公路的村以这种模式开发发展新农村建设。

4、特色农业带动型。即在一个村或镇的范围内,依据自己独特的农产品或产业优势,围绕一个特色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一村(镇)一品发展壮大来带动农村综合发展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

这种专业村(镇)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具有生产某种特色产品的历史传统和自然条件;二是有相应的组织带动产业,拓展市场需求;三是需要“能人”通过产业集群形成规模。

VV市青阳镇邓阳村以蔬菜,惠山区阳山镇以水蜜桃分别在一个村(镇)或几个村(镇)范围内,依据区域的独特或优势,围绕一个或一种农产品,实行产业化经营,一村一品带动综合发展。其中邓阳村2005年,种植韭菜1200亩,西红柿890亩,芹菜300亩,还有其他蔬菜、水果等100亩,另有为调整蔬菜种植茬口而种植水稻500亩。邓阳人以“邓阳”为品牌,上市经“绿色食品”认证的蔬菜25000吨,其中韭菜12000吨,西红柿8000吨,芹菜5000吨。全村619户、1681人种植蔬菜,分别占农户的78%,占人口总数的69%。村民人均年收入为10200元。惠山区阳山镇发展以水蜜桃为中心的特色农业,带动周边农民种桃,桃区农户人均年收入也已超过9000元。

我市有相当批村以蔬菜、果品生产为主。但有自主品牌的不多,创出名牌的果蔬则更少。应把主创特色作为重点,把建立名牌为依托,把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以特色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带动经济整体发展,来带动新农村建设。

5、休闲产业带动型。即以优越的地理环境或人文历史,加上特有的农业产品为载体,利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自然环境和农村特有的乡AI~,适当投入改造,就能吸弓l游客,通过观赏、娱乐、体验、知识教育于一体的新兴休闲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这种模式包括建立农业生态园、养殖场、采摘园、学农教育基地、农艺园、民俗村等方式把乡村的发展与休闲产业的发展融为一体。

区镇军嶂村在镇统一规划与开发中,建立了龙寺生态园,以风景优美的山峰、池塘为景区,以龙寺佛教文化为纽带,以满山的杨梅、葡萄、醉李、水蜜桃等果树为依托,集游山、玩水、采撷的乐趣为一体,成为“全国旅游农业示范点”、“国家3A级风景区”,年接待游客超40万人,各项经济收入超100万元。村民全部成为园区员工,继续从事各项农副业工作和旅游服务工作,人均年收入超过10000元。村级年可有用财力也提升到102万元。

我市地处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太湖、长江等沿线和、众多的丘陵山地历来为国内外游人赏识。像镇村,竹林优美、山溪潺潺,既有“一线天”等胜景,又有青石板铺设可走马、可行轿的古官道。这类村完全有可能建设成休闲产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模式。

在居住条件和环境整治中,VV市新桥镇、镇花园村、VV镇东林村按镇村经济状况,量入为出,从长计议,既积极推进,又稳步发展。

1、新桥模式:VV市镇2005年,实现销售亿元、利税总额亿元、财政收入亿元、人均GDP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依据强大的镇级经济实力,2004年就基本实现了农业、工业、居住“三集中“。一是全镇万亩农田规模经营的面积有万亩。二是建成了占地5平方公里的工业集中区。集中区内集聚了包括国内著名的、、等多家工业企业,占全镇工业企业数的85%以上,95%以上的工业产值来自于工业集中区。三是建成近万平方米农民居住集中区。到去年底,多户农户搬入新居,占全镇农户的%以上,到今年底可超过0%。镇居住集中的实行,一是归结于强大的镇级经济实力,新桥镇在企业转制时以现金收回集体资产8亿元,用于房屋周转资金;二是省特许“土地先占后补、房屋先建后拆、资金先亏后盈、机制先试后改”的优惠政策;三是实现“三集中”后,在高速公路边、经济发展地区全镇将节约亩土地可产生巨大的价值。村、村、村等经济发展的村也都以这种方式村民居住集中。

凡有经济实力的村镇都可以此为居住集中的发展模式。整体规划的集中居住区既改善了住房环境,生活、生态环境也相应改善。

2、花园模式:VV市镇村户、多人,有雄厚的工业经济基础,是一个经济实力较强的村。2005年,工业销售超亿元,村级可用财力万元。在村民居住区集中的改造中,抓住村庄部分住宅布局散乱、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的情况,重点在“拆违章、迁破房、清杂物、洁河道、添绿化、增设施、披新装”下功夫。今年5月以来,该村对3万多平方米的农居立面进行粉刷,同时,拆除违章建筑和柴庐,清理家前屋后的杂物,在荒地上见缝插绿,新建了3个植物造景的新景点。目前,中花园5条家河建起了驳岸和护栏,河道清淤也已完成。村里建起了垃圾箱,村民不再随意往河里倾倒垃圾了。新的污水管网也在铺设。现今的花园村荷花玉立亭亭,河水荡漾碧波,家前屋后果树果实累累。改造后的花园村以中花园为中心,建成与东西两花园居住区一体的村民集中居住区,真正要搬迁集中的农户仅户。花园村今明两年村容村貌整改万元左右。

我市多数村居住区整治和农户集中居住都能走花园村的模式。

3、东林模式:VV市VV镇东林村户、人,分成个自然村居住,尽管村级年可用财力万元左右,在老村整治中仍然量力而行,实行以“四清“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清垃圾、清淤泥、清污水、清路障,从解决村民最迫切的环境着手,给村民营造一个舒适美好的居住环境。章家桥村是东林村一个较大的自然村,居住多户农户。村里从整治脏乱着手,实行“五个统一”:一是规定农户家庭不再零星饲养家禽,统一拆除家前屋后鸡鸭棚;二是规定不准随意倾倒垃圾、粪便,实行集中统一处理;三是河道整治,统一清淤;四是农户住房外墙整修,统一粉刷;五是建立专门的环境维护队伍,统一管理。东林村仅化万元,就使路净、水清、居洁、住房外观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我市经济相对薄弱的村,只要很好的规划,精打细算,化钱不多,像东林村一样,也能使村貌换新颜。

三、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应建立的体制与机制

我市新农村建设中,在按照《关于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八项重点工作的决定》、深入开展“学习VV,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及抓好“一村一品、一村一企”等一系列措施的同时,还须着力建设与推进相适应的机制与体制。

(一)着力构建和完善投入机制。新农村建设要有强力的财力支撑,既有政府投入,又有社会投入,也包括农民自己的投入。一是建立可靠的财政投入机制,确保财政支农投入增长比例、投入总额“两个高于”对“三农“的投入;二是建立可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三是建立新农村建设的专项扶持资金、专项投入规划、审批制度,以确保资金到位和投入效果;四是建立政府投入弓I导和带动农民自己投入的新机制。

(二)着力构建和完善扶持机制。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在村。投入与扶持的对象主要是村。扶持强化支部核心班子,推动发展主导产业,寻求工商企业合作,实行科技人才兴村,建设生态美好家园,以形成村企挂钩,全面合作,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实用人才,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加快发展农村公益事业五个方面的建设。扶持应实行以奖代补、以奖代拨,奖勤罚懒、榜样激励。以此鼓励农民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

三是着力构建和完善领导机制。建立党委、政府各工作部门统一、协调的工作机构,既有统一目标、归口领导,又明确分工、各司其责,共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韩国政府在新村运动中,要求“面、邑”(相当于乡镇)和“市、郡”(相当于县市)两级公务员每人联系几个“里”(即村)进行帮扶,实行奖惩分明的政绩考核制度。我们也可落实各级领导的责任制,把对新农村建设的指导落实到实处。

四是着力构建和完善培训(就业)机制。建立支持、扶持、促进农民进城入企的各项配套政策,大力吸引青年、壮年农民跳出农业,减少务农农民数量。由政府出资,有计划、有目的、按专业,通过乡镇成人教育培训基地劳动就业部门、职业技术培训部门挂钩,就地培训青壮年农民,鼓励他们学会一至几门专有技术,成为拥有较高就业素质、企业欢迎的劳动者。

XX拥有新农村建设先人一步的各种优越基础,只要各级领导、部门和农民团结一心,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着力增强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真正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到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上来,就能取得率先的、又好又快的新农村建设成果。

新农村建设的展开路径 篇2

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

1.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概况

近年来, 各地按照中央的指导与部署, 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当然, 由于各民族、各地区的情况复杂多样, 处在不同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类型的农村, 基于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差异, 在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道路选择和建设手段方面, 有着较大的区别。

从建设目标、发展路径和主要措施看, 这些实践可以分为六种模式。一是工业带动型, 大力兴办村办工业, 依靠工业的发展带动农业及改造村庄。二是农业产业化型, 立足于本村农业, 发展特色优势农副业, 并建立起配套加工销售渠道, 使农工商获得一体化发展。三是第三产业主导型, 依靠村庄的自然人文环境, 大力发展旅游、餐饮、商场、娱乐等第三产业, 促进第一产业的革新和发展。四是生态农业推动型, 根据当地气候、地理等条件, 建立起适合本村发展的生态农业, 在创立村庄主导产业的同时, 改善生态环境。多数是以沼气建设为核心, 配套进行改厨、改厕、改 (猪、牛) 圈、改水、改房等工作, 致力于实现庭园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家居环境清洁美化的良性生态循环。五是本土资源依托型, 依托当地矿产资源发展农村经济。六是体制创新型, 通过创新农村经营机制 (股份合作制) , 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区建设。

各地的建设手段, 也是多种多样。江西省赣州市开展以“五新一好 (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和创建好班子) ”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浙江省嘉兴市和江苏省南通市等地开展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主导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活动。河北省开展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主的新农村建设活动。云南临沧市新农村建设的“三村建设” (生态村、文明村、小康村) 经验, 提出“13个1”新农村建设模式。

2. 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当前各地的实践, 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其中主要的包括下列几个方面:一是理解片面化。有的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整顿“村容村貌”;有的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修建完善文化广场、中心街道等村集体硬件设施;还有的认为“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住房”, 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建设农民新村。个别领导干部甚至从“政绩工程”的角度出发, 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一种“形象工程”。二是畏难情绪与依赖思想。一些地方的干部群众存在畏难情绪, “等、靠、要”的思想较为严重。三是政府包办代替, 农民参与不进来。四是盯着村容村貌作表面文章, 机械模仿、盲目攀比。五是冒进浮躁、急功近利, 大搞形象工程, 劳民伤财。六是试点与整体工作脱节, 好看不耐看, 好听不能学。另外, 许多地方面临着不少的困惑或困境。例如, 发展少路, 致富缺方, “三农”问题难寻根治的有效手段, 新农村建设缺乏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城乡差别日趋拉大与城市化进程加快成为一对突出矛盾, 农民综合素质的提升相对滞后;政策在基层执行中的苍白无力和落实中的走行变样, 负面影响较大;人口老化, 人才匮乏, 人力资源的安排捉襟见肘等等。

上述问题与困惑的存在, 固然具有多方面的原因, 不过, 下列几个因素可谓是最重要的原因。一是总体思路和制度设计的不足。我国的新农村建设, 其实是按照政府主导型的思路进行规划, 是一条政府强制而农民服从型的实践路径。由于政府与农民等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不够明确, 在一定程度上为地方政府追求自身利益而发生职能错位、越位与缺位等现象, 以及许多农民的依赖思想, 提供了制度基础。二是一些地方党政干部的综合素质不高。他们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与能力, 难以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为了谋求政绩或应付上级检查而机械模仿、盲目攀比, 大搞形象工程。三是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 财政支农的力量十分有限;“三农问题”关系复杂、内容繁博。例如, 农民受教育水平低。目前有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 基本上靠自费看病。一些地区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居民占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二。

可见, 如何适当配置政府与农民的角色以各尽所能, 直接关系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与实际成效, 影响到我国和谐社会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全局, 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二、政府与农民的角色定位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1. 政府与农民的角色定位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的、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事业, 政府与农民自然是两个最主要的主体。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担当决策者、实施者与监管者的多重角色与职能, 掌控着建设的目标、思路、进程与手段。农民则是在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 参加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政府与农民的这种角色与功能, 可以概述为“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

这种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 基本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 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首先, 政府的自身性质与设置目的, 要求它必须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所作为。一方面, 政府作为一个超越社会的、普遍性的组织, 对全社会成员拥有特殊的强制力, 不可能是完全“无为而治”的, 也只有政府才有资格和能力对政治、经济与社会活动进行必要的干预。另一方面, 任何国家的政府都是作为国家的实体代表而存在的, 天然地担负着履行国家职能的历史使命, 而国家具有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职能。“在当今社会, 如果没有政府的作用, 要形成错综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网络是不可想象的”。

其次, 我国“三农”问题, 成因复杂, 历史与制度的因素则是其中最重要的根源。“三农”在我国政治、经济与社会的整体结构中, 处于最低层的位置, 在中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现代化社会转型中, 是受动者, 是被改变、被转型的对象, 在与周围环境交换时, 必然处于被动和劣势。“三农”难题的产生和解决, 极大程度上不取决于“三农”自身, 而是有赖于国家宏观全局改革的成功。国家宏观全局的改革, 当然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

再次,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众多方面。而农民的综合素质低, 自我生存与自我发展的能力弱, 无法胜任新农村建设的主导角色。广大的村干部, 作为农民领军人物, 群体素质低下, 违法犯罪的现象却日益普遍与严重, 更凸显了广大农民的民主法律意识之淡薄以及自我保护能力之低下。只有政府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 才可能为农民的自我生存与自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因此,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 农民需要政府的领导、指导、培育、扶持与监督, 政府理应居于主导的角色。政府凭借雄厚的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 大规模地实施新农村建设, 波及范围广, 短期内便可蔚然成风, 获得成效。当然, 政府的主导地位, 并不能排斥或代替农民的主体地位, 必须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与真实意愿, 要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切实保护农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

2. 当前实践路径的弊端分析

我国新农村建设作为长期的系统工程, 当然需要有关制度的不断变革。至于制度变迁的模式, 新制度主义者将其划分为需求诱导型与供给主导型 (政府主导型) 两类。根据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状况, 有人认为, 我国新农村建设需要由单一制度为特征的政府主导型发展迈向以地方制度为基础的制度和谐型发展, 推动农村社会中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结构互动。

这种观点, 不无道理。但是, 其中的关键问题是:中国农村的地方制度, 是以传统的家族关系、宗族关系, 以及特殊的干部与村民关系等伦理规范为基础, 以这种地方制度为基础的制度和谐型发展模式, 也即伦理道德主导型的制度变迁模式, 具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根本不符合社会正义的要求。

农民综合素质较低、村干部犯罪普遍化、黑恶势力兴起, 以及宗族势力蔓延等现象, 则有力表明,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 如果采取需求诱导型的制度变迁路径, 完全依靠农民的自发组织和实施, 也是行不通的。

我国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 其实是一种政府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而农民处于被动的服从地位之模式。其中至少存在着下列几个弊端:

其一, 它以“政府全能”作为假设的前提条件。而理论与实践已经证明, 政府不是万能的, “政府失灵”是不可避免的。这正如诺斯所言, 国家的存在对于经济增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但国家又是人为的经济衰退的根源。

其二, 政府的权力具有扩张性与侵略性, 容易侵害农民的合法权益。每个有权力的人都会趋于滥用权力, 而且会趋于把权力用至极限, 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

其三, 政策作为政府意志的主要表现与贯彻手段, 缺乏必要的持续性、普遍性与权威性, 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作为长期的系统工程之要求。在实践中, 为树立典型, 怀着对良好政绩的期待, 政府往往能够不惜代价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以确保试点能够获得成功。然而, 由于推广试点比试点本身的困难要大得多, 出于畏难情绪, 地方政府在试点时浓墨重彩甚至轰轰烈烈, 大规模推广试点时却轻描淡写甚至偃旗息鼓。

其四, 在这种模式下, 农民却处于失语的状态。从上到下的新农村建设规划, 几乎是各级政府的“一厢情愿”, 其中很难听到农民的声音。某些地方政府甚至“逼民致富”, 怀着为农民造福的良苦用心, 却做了违背农民意愿甚至侵害农民利益的事情, 教训十分深刻。

3.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路径, 应当由政府主导型尽快迈向法治主导型的模式。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 也是社会进步与社会正义的必然要求。

首先,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三农”是我国政治、经济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的法治, 就没有真正的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充分发挥法治在引导、促进、规范、保障和实现农村稳定与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政策、措施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 完善农村法律制度体系, 健全农村法治运行机制。其次, 法治强调法律至上, 以法律作为主要手段管理国家、治理社会, 用具有公共权威的普遍的、稳定的、明确的社会规范, 来解决社会矛盾。法律的基本作用之一, 乃是约束和限制权力, 而不论这种权力是私人权力还是政府权力。而且, 法治是一种以自由、人权、民主、正义等价值理念为目标的“良法”之治, 是防止“人治”、促进社会正义的最佳方略。

法治主导型的发展模式, 就是指政府和农民等新农村建设的参加者, 都必须以法治原则与法律规范作为最主要的行为准则, 严格依法办事, 各司其职, 相互监督并相互配合。在施政手段上, 政府要以法律手段为主, 以行政、经济与道德等其他手段为次要的补充。就角色的配置而言, 政府是服务者、农民是本位者。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也必须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并履行自己的义务, 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与科技素质, 以主人翁的意识与姿态, 投入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活动。

为了让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我国需要不断完善“三农”法制, 充分保障农民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权利。当前最紧要的是, 保证农民真正享有完整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机制。通过完善村务公开的制度架构, 真正赋予农民话语权, 让农民群众现实地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可以强化他们的村庄共同体观念,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搭建政府和农民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例如组建以农村党员、劳动模范、知识青年、致富能手等为主体的理事会, 与政府共商新农村建设的大计, 使农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充分发挥。

最广泛地发动与组织农民, 最大限度地支持与指导农民, 激发他们变革和创新的热情, 是政府的本职。各级政府必须依法行政, 按照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切实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现阶段, 政府要尽的主要责任, 是帮农民解决那些农民自己最无奈、最没办法解决的突出问题, 包括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当然,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也应有所差异。中央政府应该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大环境的建设上, 在工作指导上突出地方政府解决不了的制度性问题和公共财政问题, 例如, 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公共事业建设 (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障等) 。各级地方政府应该立足于小环境的建设, 在农民培训、村镇环境治理、产业结构调整、精神文明建设等小环境方面还要进行相关的配套改革, 因地制宜,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三、结论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一次意义重大的社会实践。由于合国情、顺民心、利社会, 经过举国上下的长期努力, 它必将获得最终的成功, 预期目标一定可以实现。就其路径而言, 它应该由目前的政府主导型尽快迈向法治主导型的模式。政府与农民作为两个最主要的实践者, 应当在法治的基础与轨道上各行其事, 相互制约、相互配合, 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

摘要:我国的新农村建设,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不利于长久顺利地推进。从参加主体的角度看, 新农村建设理应是国家与农民等参加者之间良性合作的过程, 应当由政府主导型迈向法治主导型的路径。政府与农民等参加者, 只有以法治为基础与依据, 各司其责而紧密合作, 齐心协力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才能保障与促进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路径选择,政府主导,法治主导

参考文献

[1]郭炳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探索[J].商场现代化, 2006 (8)

[2]董伟:五大问题困扰新农村建设[J].小康生活, 200 (66) ;李松.建设新农村要防止的不良现象[J].领导科学, 2006 (17)

[3]王继兰: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困惑与路径探索—以扬中市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为例[J].江南论坛, 200 (69)

[4]陈汗:一位村党支部书记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冷静思考[EB/OL].新华网2006-04-20,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4/20/content_4451571.htm

[5]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8:19

[6]陈汗:一位村党支部书记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冷静思考[EB/OL].新华网2006-04-20,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4/20/content_4451571.htm

[7]王培刚:新农村发展模式新探:政府主导型发展迈向制度和谐型发展[J].调研世界, 200 (711)

[8][法]查理·路易·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 (]上册) .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154

[9]彭红艳、刘伦文.国家与乡村关系视野下的新农村建设[J].湖北社会科学, 2007 (2)

[10][美]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369

新农村建设的展开路径 篇3

[关键词]中部地区;新农村;法治建设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近80%的人口在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概括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也为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确立了新的目标。而中部地区更是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因此,中部崛起必须突出新农村建设这一重点,从依法治国的高度看,新农村建设也必须做到法治先行。

一、新农村法治建设对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现实意义

中部地区六省,农村人口多,占全国农村人口的三分之一,而且无论是农村人口,还是粮食产量,中部都是“三分天下有其一”。中部地区总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百分之十,农村地域辽阔,需将中部地区农村的特点凸显出来,结合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来发展农村经济。在我国,政府官员和学者专家都认为,中部崛起的重点在农村,农村人口多、农业份额大,是中部的基本特征。只有中部农村的发展以及农民的富裕,中部的崛起才有实现的希望。

中部地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但需要国家的方针政策,还必须加强新农村的法治化建设。1.我国政府为建设新农村,从政策、资金、税收、教育支出、技术供给等方面给新农村建设诸多利好。但是我们要看到,这些利好不是权利的形式来支付的,也就是说,这些利好实际上是行政行为。因此,国家应该拿出立法来,为新农村建设的利好提供法律上的权利机制。中部地区的农村发展较沿海地区落后,所以,更需要这样的权利机制来推动中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2.新农村建设要限制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违反中央政府的政策的地方立法与政策。只有限制了违反中央政府政策的地方立法与政策,才能够保证新农村建设健康的发展。中部地区政府的观念相对来讲比较保守,而且经常出现行政权力干涉农村经济自主发展的事情,因此,限制中部地区违反中央政府政策的地方立法与政策非常重要。3.中部农村地区的贫富分化问题也日趋严重,尤其是近年来的土地征用问题导致农村地区的社会矛盾日趋突出。中部地区农村的贫富分化与土地征用问题不能仅仅靠中央政府的行政权力来解决,必须要靠立法来解决。4.随着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中部农村地区的民主运行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农村的民主运行中,家族势力、黑社会势力、贿选问题、侵害村民利益的问题屡见不鲜,必须以立法来治理;在农村的日常社会生活中,一些犯罪问题也困扰着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立法来治理。5.中部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中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虽不及沿海地区给农村带来的种种环境上退化的影响,但是,农村的自然环境和土壤退化问题亟待立法以超前保护。如果等到环境与土壤退化后再来保护,则会付出更大的成本。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应先行。”[1]中部农村地区的法治建设搞好了,不仅让既有的农村建设成果有保障,而且还可以引导、保护与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中部地区新农村法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

中部地区农村人口虽然占绝大多数,但农民增收基础不牢,经济增长乏力的问题依然严重,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纯农户收入增长更为困难,中部地区农村居民内部收入的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长期以来,在全面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和农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农村的发展还远远落后于城市,农业的发展也落后于其他行业。“农业成为效率低下的脆弱产业,农村成为贫困的代名词,农民最终成为最大的弱势群体。”[2]

(一)经济发展滞后是造成中部农村地区法治建设滞后的物质障碍

法根源于一定的经济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法学最基本的一个命题,也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法学领域的科学应用。经济基础是“源”,而法律制度、法律关系、执法、司法、守法等都是“流”,它们只不过是经济基础的反映。[3]因此,中部农村地区要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就需要提高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当然,提高农民的收入,发展农村经济这首先需要我们在制度和法律的范围内给他们提供一个宽大的空间。

(二)中部农村地区的农民工、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残疾农民等困难群体的权利和利益保障问题

相比较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民来说,中西部地区的农民的利益和权利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在农民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涉及到自身利益和权利时,不会或者不愿利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身的权利。例如每年媒体报道的拖欠农民工的工资、工伤事故赔偿、劳动保障等时有发生,并且高额的诉讼成本将他们这帮困难群体拒之门外。在法治建设中部地区农村时,我们不能一味地将问题归咎于农民自身,而是应当在我们的制度和法制上将他们的权利和利益落在实处,这是我们期待解决的问题。

(三)中部农村地区民主政治缺乏,农村基层社区自治不力

尽管中部农村民主自治实践有序进行,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农村的改革和发展上有一定的实效。可是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一些政府官员对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认识不到位,任人为亲或者没有认真对待村民的民主权利。“实践中,侵犯农民权利最严重、最频繁也是最隐蔽的往往并不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中央立法,而是大大小小的‘文件’、‘规定’、‘指示’、‘批复’”。[4]在一個法治国家,法治的主体只能是人民。就中部农村而言,法治的主体就是广大农民。农民有权监督民主选举程序是否规范,有权参与村民自治工作以及村委会组织法的立法工作,但是诸多的村务管理工作都存在薄弱环节,农民的民主权利与民主权利的实现有差距,这无疑制约着农村民主政治权利实现。

(四)中部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不足

我国当前教育体制下,低收入的农村人口反而要支付较高的教育费用,这势必造成中部农村地区的子女是升学难、就业难、恶性循环。我们的政府要努力扭转这一局面。此外,中部农村地区公共卫生资源严重不足使得农村人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也是非常突出的。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很低,而中部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一些老年人的生活更加贫困。从全国70%的农民其社会保障费用只占总支出的10%左右,而占总人口30%的城市居民,社会保障支出却占90%,城市居民人均社会保障费用是农民20倍以上。[5]

三、加强中部地区新农村法治建设的现实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的农村利用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具有良好的生态条件,资源组合状况和空间匹配条件也比较好。但同时也要看到中部地区农村自身存在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需以法治建设去推动。“对于农民这一如此广大的群体,农业这一如此关键的产业,农村这一如此重要的社区,如果任其游离于法治之外,则依法治国只能是空中楼阁。”[6]而要推动中部地区农村的法治建设,应着重抓住以下几点。

(一)维护农民、农民工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是司法行政工作推进新农村的主要途径

农民、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改善中部地区新农村法治环境的根本要求。建设新农村必须充分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民及农民工维权重在两点:一是抓住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做好农民维权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围绕农村征地补偿、村集体财务管理和分配、农村改革、落实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补贴政策等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进乡村活动,及时为农民群众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服务,为经济困难的农民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二是抓住农民工这一特殊农民群体,认真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组织和引导法律服务队伍,为农民工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积极开展以为民工讨薪为主要内容的专项维权活动,为农民工解决工资拖欠、工伤事故赔偿、劳动保障等问题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依法保障农民群体的合法权益。

(二)健全和完善中部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深化中部农村的法治改革

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是实现新农村“管理民主”的政治保证。“完善地方民主,走向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只要地方民主和法治不健全,无论中央采取什么措施,也无论信访制度完善到什么程度,‘三农’问题都无法获得根本解决”。[7]这对于中部地区农村也是如此。首先重点推进健全村级组织民主选举制度,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制度,以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制度,在村务公开、民主理财与民主评议村委会等相关民主监督制度上,努力实现公开化、民主化和规范化。积极协调与农民利益相关的土地、山林承包经营权、村民之间的房屋产权纠纷,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三)政府要进一步加强中部地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方面政府要增加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扩大教育机会,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资源的差距并且要建立中部地区农民的教育就业培训体系。例如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真正落实免费义务教育;[8]通过开办教育银行,发行教育彩票,多渠道实行教育投资和融资,鼓励社会多方力量以及个人到中部农村地区投资兴办基础教育,为广大农村学生创造与城市学生基本接近的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另一方面政府要进一步解决广大农民的后顾之忧,这是增强中部地区农村与农民的发展后劲奠定基础,虽然我国中部农村地区已经逐步建立了解决农民的生、老、病、死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在我国目前有限物力和财力的状况下,农民的养老和疾病医疗的保障与农民的实际需求有较大的差距,这是我国法治国家建设中的艰难任务。

(四)政府要将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作为建设中部地区农村新文化的目标

在中部农村深深渗透了以儒家学说为思想根基的传统文化,这种自给自足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流动的,所以强调人治而轻视法治,重信用轻契约,漠视法律的地位和作用,将治理国家的好坏寄希望于“贤人君主”。主要以血缘为纽带的中部农村村落以宗法观念为中心,强化“人治”传统,与法治所要求的以地缘为契约的社会树立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和公平正义等法律理念相违背。所以政府要对中部地区农村加大普法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培养他们的法律文化。其次在革除中部地区农村的陋习时,要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中部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形成共识,形成合力,齐推为荣之事,同斥为辱之行,广大中部农村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必将进入一个新阶段,由此涵养农村

的文化底气,打造中部地区农村法治的精神基石。

[参考文献]

[1]蒲建安,张庆水.建设新农村法制应先行.法制日报,2006—3—9,(1).

[2]任波.中国现代化的最大瓶颈.财经,2004,(2).

[3]李龙,汪习根.法理学.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7]张千帆.三农问题的宪法学思考.法学研究,2006,(4).

[5]王东华.构建城乡融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理论前沿,2006,(15).

[6]李昌麟等.农村法治建设若干基本问題的思考.现代法学,2001,(4).

[8]宫希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选择.理论前沿,2005,(22).

新农村建设的展开路径 篇4

江西兴国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刘忠恒

努力探索欠发达地区农村党员创业扶持的新路径

江西兴国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刘忠恒在全省组织系统开展“提升能力展风采,转变作风作表率”主题活动和全市组织系统开展的“千名组工干部下基层,求计问策谋发展”活动中,我就“探索欠发达地区农村党员创业扶持的新路径”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下:现状探源兴国是革命老区,在苏区时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其中农村党员1.3万人。在专题调研中,我发现我县农村党员创业普遍存在“四高四低”现象:一是创业愿望高,创业能力低。调查显示,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产条件等物质需求,依然是当前农村党员产生创业激情的原始动力,在四个乡镇的抽样调查中,我们发现95%以上的农村党员有创业愿望,其中39%具有强烈的创业激情。但与如此之高的创业愿望相比,我县农村党员的创业能力普遍偏低,而且区域发展不平衡,据通行的能力指标体系测算,我县农村党员创业能力的综合指数为0.263,仅为最优值1的26%。二是个人或家庭创业行为比例高,产业市场拓展能力低。发达地区农村党员的创业大多以企业、规模化产业为主,而我县农村党员创业大多数仍是个人或家庭行为,创业层次偏低,市场驾驭能力弱,竞争力差。据测算,我县农村党员的产业拓展能力综合指数为0.187,且创业产业单一,87%的农村党员集中在种养业。三是融资难度高,实现程度低。资金是制约我县农村党员创业水平整体提升的瓶颈因素。调查显示,86%的农村党员认为资金匮乏是创业过程遇到的最大障碍。目前,我县农村党员创业的资金缺口主要是通过民间借贷解决,正规金融信贷资金比例较小。近60%农村党员的创业资金主要依靠家庭积蓄,20%的农村党员靠向亲友借钱,能够通过正规信贷渠道筹集创业资金的农村党员不到20%。由于资金匮乏,使许多有创业想法的农村党员无法开展创业活动,创业实现率很低。据调查,我县已经或开始创业的农村党员仅为37%,较发达地区相比,低了近27个百分点。四是创业风险高,避险保障低。因市场体系还不够成熟、创业信息不通畅、农村保险才刚刚起步等因素的影响,我县农村党员创业依然承担着很大的风险,调查显示,近50%的农村党员因怕风险而没有开展创业活动。同时,因存在体制性和机制性的障碍,支撑农村党员创业发展的合力难以形成。如经营审批手续繁琐,“吃、拿、卡、要”等现象较为严重。调查显示,70%以上的农村党员希望得到优惠政策,27%的农村党员认为手续繁杂。探索实践一是创建农村党员“创业孵化园”。针对我县农村党员存在的有创业愿望无创业项目和信息,有创业激情无创业经验的问题,在总结推广龙南等县融“能力聚焦、技术培训、创业实验、后续服务”为一体的农村党员“创业孵化园”做法的基础上,按照“六有”标准(即有产业发展良好的示范区,有完备的设施,有35-50平方米以上的培训场所,有一支素质过硬的培训师资队伍,有实训基地,有健全的管理机制,有活动正常的党组织),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在全县建起了25个县级农村党员“创业孵化园”,50个乡级农村党员“创业孵化园”,明确农村党员“创业孵化园”应采取“合作组织+创业党员”或“龙头企业+协会(合作社)党组织+创业党员”的方式,按照“党员个人申请—党委审核确定—集中授课培训—基地实战演练—技

能过关考试—离开基地创业—跟踪帮扶问效”的程序,为农村党员提供申报受理、项目推介、信息收集与发布等创业服务。同时,大力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领办、创办、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多种方式,把农户分散经营引入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轨道,带领农民致富。二是设立专项扶助资金。为破解农村党员创业的资金瓶颈,县委整合涉农资金,专门设立由县管和县管党费、上级党组织补助资金、农村党员互助资金、党员捐赠资金等组成的农村党员创业专项扶助资金,按照“扶新、扶强、扶大”的原则,对农村党员创办符合当地实际的经营生产项目,发展农村科技项目,引进新设施、新技术、新品种,以及其他能发挥辐射作用的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并成立县、乡、村三级农村党员创业扶助专项资金领导小组,负责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三是创办农村党员创业培训学院。带头致富无技术、带领创业无技能,一直是影响我县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我县依托兴国职校建起了兴国县农村党员创业培训学院,培训学院重点围绕发展农村经济的相关优惠政策、种植养殖业实用技术、创业项目操作程序、县场营销等,积极组织实施以基地培训、专家培训、技能培训、学历培训、证书培训、结对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党员创业培训。同时,以农村党员创业培训学院为主体,以远程教育、电化教育、职业学校、各级党校为辅助,各行业协会为补充,采取不定期组织集中学、“菜单式”选择学、视频点播模仿学、在线直播互动学等方式,推行农村党员创业培训积分制度,不断增强农村党员的创业本领和水平。

四是不断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为尽可能的减少农村党员创业的风险,我县各级党组织通过以“支部+协会”、“支部+公司”的形式发展购销合作组织;依托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农经网和县县党建网站等建立信息服务平台;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县场”、“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开辟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积极推进了“县行政服务中心—乡镇„三民‟服务中心—村公共事务服务所”的农村党员创业服务网络建设,为农村党员创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初步成效

一是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多年来,受“党员不党员,就差两角钱”思想的影响,群众入党积极性不高,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后继乏人曾一度成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随着实施扶持农村党员创业致富优惠政策,一些农村贫困党员逐渐发展成为科技示范户、富裕户,富裕起来了,让群众在点点滴滴的小事和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看到了党员与自身的区别和不同,也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增强了向党组织靠拢的信心和决心,发展农村党员工作由过去的被动做工作逐渐变为优秀青年争着入党,争着加入党组织的新气象。今年以来,就有1312名农村优秀青年向党组织递交了申请书,经各乡镇党委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近600名。

二是彰显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县资产超50万元的农村党员占全县农村党员总数的21%,资产超80万的农村党员占16%,78%的农村困难党员通过扶持成为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党员创业扶持成功的同时,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得到不断增强,他们参与 “一带两服务”(即:带领群众致富、服务农民生产经营、服务农民生活改善)活动积极性更高了。如

我县龙口镇文院村党员刘英元,为扩大桂花种植规模,向政府申请了农村党员创业专项资金,今年经济收入可达10万余元。同时,他创建了桂花种植协会,积极开展“三联四帮”活动,在他的带领下,该村种植桂花的农户增加了40多户,人均年增收1200多元。

三是促进了农村社会风气的明显好转。通过党员创业致富的先进事例,营造了人人想干事、个个想创业的社会氛围。如我县埠头乡垓上村社区钟扬名、钟显玉两名党员,原来经常与村民聚集在社区活动室打麻将,把社区活动室成了麻将室。自参加村支部举办的农技培训后,依靠社区生猪协会帮扶的1万多元启动资金,每人试养了15头生猪,当年见效,收入达9000多元。此后,两人专心于生猪养植,逐渐发家致富。现在社区活动室里,再也听不到麻将声,党员群众看农技书、看现代远程教育科教片已成为主要活动内容。

四是提升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县农村党员创业热情不断高涨,一大批农村党员致富能手脱颖而出,有力地带动了农村产业发展,提升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如我县江背镇江背村党支部书记黄水根积极引导和帮扶本村党员群众发展席草种植,一带十,十传百,目前,该村的席草种植面积已达1000多亩,成为了全县闻名的席草村。

几点启示

一是创新农村党员的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县着眼于解决农村党员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发展无资金、致富无技术、创业无项目”难题,着眼于改进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创业的方式,着眼于通过扶持党员创业进一步彰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探索了“打造孵化基地、强化技能培训、设立专项扶助资金”为主要内容的欠发达地区农村党员创业扶持的新路径。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正是因为方向正确,措施有力,才使得农村党员创业扶持工作成为我县近年来基层组织最能推广、党员最欢迎的党建工作载体之一。

二是创新农村党员的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必须始终发挥好广大党员的主体作用。我们致力于进一步落实党员的创业主体地位、激发创业激情,致力于充分调动党员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致力于进一步发挥党员在全民创业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创造性地探索了“打造孵化基地、强化技能培训、设立专项扶助资金”为主要内容的欠发达地区农村党员创业扶持的新路径,这是新形势下推进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建设的具体举措,是落实中央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积极探索。正是因为我们找到了进一步彰显党员先进性的这个基本着力点,才使得我县的农村党员创业扶持工作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取得明显成效。

三创新农村党员的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必须始终坚持“造血比输血更重要”的理念。我们着力在资金、技术、项目、县场等制约农村党员创业的节点、难点上下功夫,着力在激发创业激情上下功夫,着力在转变思想观念上下功夫,深入探索“打造孵化基地、强化技能培训、设立专项扶助资金”为主要内容的欠发达地区农村党员创业扶持的新路径,这是我们坚持“造血比输血更重要”的理念的具体

新农村建设的展开路径 篇5

(一)废除城乡文化交流的制度性障碍,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加强城乡文化交流与融合。

一方面,要加强城乡文化交流,加快现代工业文明与传统农村文化的融合。人口流动可以促使城乡文明的碰撞与交流,这有利于冲击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改变农民的精神生活、价值观念,进而引发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而这种交流与碰撞得发生关键是需要政府打破限制城乡文化交流、人口有效流动的各种制度性障碍,构建城乡文化交流的机制和平台。另一方面,要根据城乡不同的文化需要,正确处理农村传统文化与城市现代文化的矛盾,采取不同的文化推广形式和推广运行机制来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在农村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与碰撞中,把推广现代文明与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创造性地改造。

(二)强化政府文化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增加对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

各级政府应从城乡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进一步强化政府的文化职能:政府作为文化产品的供给者,应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财力投入和转移支付,用于文化建设的财政资金增量应向农村地区倾斜;改变过去重经济、轻文化的政府职能,强化农村文化产品投入;建立和完善政府农村文化建设监督制度,纠正农村腐朽陈旧落后的文化,传播积极向上的新农村文化,为新文化的传播培育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三)大力发展和推广农业科技教育,向农村传播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综合素质。

建设新农村的新思路 篇6

我所在的**村154户645口人,现有耕地面积巧94亩。按照稳粮、兴牧、优果的发展思路,目前全村粮食面积达到1000亩,经济作物面积达到500亩,肉牛存栏增至100头,生猪存栏达500头。澳洲青苹面积己达150亩,红提葡萄面积100亩。服务业方面,全村从事商贸流通的人数65人,三轮、四轮等

从事运输的车辆50辆。2005年全村组织劳务输出146人。100的村民用土了自来水;60的生产用路得到硬化,基本满足人们的交通和出行需要,完成了农村低压电网改造,全村发展电话户138户,闭路电视人户率达90;全村拥有l眼机井,加之抽黄灌区的覆盖,使800多亩良田得以灌溉,全村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精神风貌投人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中去。

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结合实际,我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拟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重点抓好澳洲青苹示范园区建设,培育主导产业,抓点带面,辐射全利;以养殖大户为龙头,按照“政府引导、信贷扶持、龙头带动、大户支撑”的思路,大力发展养殖业两年内全村牛存栏达到200头,生猪存栏达到1000头;同时,要通过建立农村各类经济协会、建立支部示范园区,促进全村种植、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二)、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抓好全村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人畜饮水、乡村道路、电力通讯等农村公共服务项目。继续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飞以上代赈、西部人饮解困、重点村扶贫、沼气能源开发等项目。2006年,全村力争新修生产用路3公里,建设沼气池30口,新修引水渠1000米,扩大灌溉面积200亩,积极争取实施国家土地开发整理100亩。进一步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条件和环境,全面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农村生活条件。

(三)、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充分发挥中小学教育网络作用,抓好党员电教科技致富工程,加大对农民科技文化知识的培训。通过举办培训、发放科技资料、聘请专家专题讲座和组织参观等形式,多渠道组织培训,发挥现有党员科技示范户、农民致富能手、乡土人才的典型引路作用,召开经验交流会,结合基层党的建设,大力开展“三培养”活动,让党员和农民群众普遍掌握发展农村经济的一技之长。

(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步伐

首先以文明路建设为重点,狠抓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努力改善人居环境。一是围绕村庄主干道栽植风景树,进行绿化美化,修建排水渠;二是集中抓好未硬化的2公里道路建设,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三是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抓好村容村貌集中整治,修建公共垃圾池5个,清除现有违章占道,治理柴草、沙石乱堆乱放现象;拆除违规建筑,制定村庄建设规划,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人力、财力浪费,使村容村貌逐步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其次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为载休,全面加强软环境建设。搭建多种平台,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和“环境美化,庭院绿化,街道亮化,人际关系和谐化”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建设,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树立良好的社会新风尚,开展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信用户评选活动。通过各种活动的有效开展,进一步提升村民的文明化水平。第三是深人开展“平安**年”创建活动,健全村级治保调解组织,设立治安中心户,定期排查民间矛盾纠纷。组建巡逻队,开展联防联保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五)、加大劳务输出力度

劳务输出成本低、风险小、见效快,是当前增加农民收人最快、最便捷的方式。今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布,这是中央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重大决策,对于切实保障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实践证明,劳务输出是提高农民智力,加快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人口压力变为人为资源最好的一项举措。

(六)、强化民主政治建设

全面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努力健全和完善“村支部对民主管村的领导权,村民代表大会对民主管村的决策权,村委会对民主管村的执行权,村民监督委员会对民主管村的监督权。的“四权”制度。推行阳光工程,实行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建立“村干部述职”、“重大决策听证”、“定期质询村务’制度,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学习贯彻《公民道德纲要》,制定《村规民约》,依法进行党支部和村委会换届选举,保障党员和群众依法行使民生权利。

新农村建设的展开路径 篇7

1 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民族精神的内涵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被提出来,什么是新农村、如何建设新农村,纲要中有非常清晰的说明,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包括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建设、生态环境的规划和农民文化素质的提升,这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工程。要把这样一个工程做好,需要全体农民齐心协力、同心同德。由于受小农经济的长期影响,农民的意识表现为封闭保守、工于算计、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培育新型农民,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实现新农村建设总目标的关键要素。

农民的民族精神是反映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中国农民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互助互利、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克勤克俭等优秀的民族精神。农民的民族精神具有两面性,既有有助于实现新农村和谐社会的精华,又有妨碍文明建设的糟粕,要加以铲除。

2 新农村建设中培育农民民族精神的路径

怎样有效弘扬农民民族精神的精华,去除农民民族精神中的糟粕,提高农民自身文化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必须找到能使广大农民乐于接受的培育路径。

2. 1 坚持社会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是促进农村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进而推动全社会的发展。农村社会发展与农民群体发展内在具有高度一致性,农民作为第一社会群体是人类文明社会的创造者,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农民的全面发展。现在仍然是人口主体的农民,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否积极向上是衡量整个社会和民族精神状态的重要标准,因而在培育农民民族精神的过程中,提高农民的个人素质、修养,满足个人的文化、精神需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农民民族精神的培育体现在农民个体精神培养的过程中,使农民个体的品格特征和社会成员所共有的社会规范、意识特征相一致,是带动整个社会进入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民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互存共生,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和手段,不以个体为中心的发展都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在培育农民民族精神的过程中也必须始终贯彻这一原则。

2. 2 坚持历史性与现代性的统一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在历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具有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中国历史的发展伴随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精炼而成的,中国古代的传统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源头。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固然拥有一系列积极、向上、富于生机活力的优秀基因,但也存在着封建糟粕,因此必须与时俱进,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和封建残渣进行彻底改造,与新时期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粹才会得到传承、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在继承优秀传统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同时积极接纳、融合人类文明的丰厚成果,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理念,如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等,使农民的民族精神在保有民族特色的前提下,具有科学的内涵和大众化的传播方式,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民族个性,使农民民族精神更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2. 3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在传统的农业劳作方式下,农民群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接受系统教育的程度低,文化素质匮乏,对理论的理解能力相对而言难度较大,但离开理论修养而仅仅注重感性实践培育出来的民族精神,就会缺乏科学性与生命力,这也违背了新农村建设中增强农民凝聚力的初衷,所以培育农民民族精神必须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培育农民民族精神的目的在于团结并指导他们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具体实践活动的纯理论宣传,或者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某些具体实践,都会影响新农村建设总目标的实现。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和科学技术的角逐中,民族精神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必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向现代,我们要努力将民族精神的培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推动农民民族精神的孕育与发展。

3 新农村建设中培育农民民族精神的策略

3. 1 借助新农村建设实践平台培育新型农民的民族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系统工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当前,部分农民缺乏进取精神,固步自封、求稳怕变、小富即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比较严重; 有的农民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对美与丑、善与恶的判断标准模糊; 有的农民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竞争意识、环保意识淡薄。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与水平,迫切需要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要借助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平台,全方位打造与培育新时期的农民,引导广大农民广泛参与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弘扬“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规范和“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道德,营造团结互动、和舟共济的社会风尚和氛围,努力成为科技生产型、文明和睦型、守法诚信型、创新进步型的新型农民,重塑农民的民族精神,高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 2 利用多种传播手段和环境潜移默化农民的民族精神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使农民全面分享新农村建设的物质与文化成果,进一步凝聚建设新农村的动力。长期以来,农民以个体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相互之间少有往来,不能看到自身的缺陷,也无法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 既难以分享到文化成果,也缺乏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使农村建设形成了多样化的信息传输网络,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播手段丰富了农民间的联系渠道。互联网作为一个重要传播工具,具有传播广、受众多、多媒体等特征,可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开辟网上“专题”,及时、深入、准确地宣传中央的重大决策; 网上直播强化民族精神的重大事件; 开展网络“论坛”、“博客”和“聊天室”讨论国内外的重要新闻; 制作爱国主义题材的FLASH动画片; 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进行各种讨论等,都为农民民族精神的培育创造了一个基本途径。

民族精神的培育不仅要利用环境潜移默化农民的民族精神,而且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与宣传,增强农民对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了解,认识它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切实有效地加强农民民族精神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农民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采取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准确、积极、有效的民族精神教育,真正做到全面、广泛地覆盖。要让农民领略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必须重视重大历史遗址、文物、博物馆、话剧院等文化设施建设。文物和博物馆是民族重要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从某一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古老的精神风貌。建设新农村文化,要发挥文物古迹、文化遗产的作用,注重弘扬优秀的民间音乐、舞蹈、曲艺和地方戏剧,用它们来充实农民的文化生活。要提倡维持建筑物的原有民族形式,继承和弘扬建筑文化中的民族风格和民族风貌。

3. 3 创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农民文化载体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与灵魂,有适合自己生存的空气和土壤,有自己的载体与灵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复制,只能立足于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发掘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文化载体,真正在农民中形成一种凝聚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正能量。“长城”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抵御外侮、不屈不挠、民族融合、改天换地等是长城的精神所在,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物化地衔接了历史与现在,以长城精神培育广大农民的民族精神,使其从骄傲与自豪中寻求精神支持、汲取力量获得显著成效。“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也是一个非常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载体,充分展示了我国的民族精神。奋力拼搏的奥运健儿、飘扬在运动场上的五星红旗,可以使广大农民领略到祖国的壮大及万众一心所凝聚的巨大力量。自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农村的社会主义实践反复证明: 农业和农村的快速发展需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农民积极性的挫伤会导致农业和农村停滞发展甚至萎缩。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要积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热情,注重农民民族精神的培育,增强农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党员干部学习十六大报告讲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江泽民.江泽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新农村建设的展开路径 篇8

关键词:“三农”;新农村;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S-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022-1

0 前言

去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历经30年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和30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当前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结构矛盾也比较突出,结构性矛盾体现在多个层面,其中“三农”问题是核心层面。因此,重视“三农”问题,下决心解决好“三农”问题,无论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性矛盾的化解、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还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下的化危为机和内需拉动,都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1 新时期“三农”发展的新形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客观要求,提出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门就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形成了新时期比较完整的“三农”工作指导思想和政策体系。在这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的推动下,“三农”发展进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已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城乡发展失衡仍然突出,最需要统筹。比如:当前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迫在眉睫;农民就业增收难度加大,多渠道开拓农民创业就业增收门路迫在眉睫;农村城市化进程缓慢,加快务工经商农民市民化迫在眉睫等等。

2 新时期“三农”发展的新任务

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农民问题,具有新的内容、新的特点和新的复杂性。在形势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凸显,他们“最大的愿望是致富,最基本的要求是民主,最深切的期盼是服务”,因此,新时期的“三农”工作,要致力于缩小城乡差别,消除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形成城乡互进共促的体制机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下一步农村改革的核心是要使农民获得平等的公民权益、劳动权益、土地权益和政治权利,从经济人进一步转变为社会人,实现农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下一步农村改革的方略是要更加注重农村改革与城市改革的配套、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配套,着力形成工业化、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的机制。

3 积极探索新时期“三农”发展的新路径

新时期“三农”发展的新路径,要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和让农民享受富裕幸福的新生活的目标,在当务之急应致力于以下五个方面:

3.1 以新型城市化引领新农村建设,打好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要充分发挥新型城市化的主导作用,实施新型城市化引领新农村建设的新战略,加快农业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加快进城农民的市民化进程,加快非农产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促进县域经济由工业经济主导向城市经济主导转型。

3.2 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主线,打好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县域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逐步从工业经济主导转向城市经济主导,按照县域经济社会和资源生态特点科学选择主导产业和产业结构。要积极推进扩权强县、扩权强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实行省直管市、县的体制改革和中心镇培育工程,逐步把县城培育成现代化的中心城市,把中心镇培育成现代化小城市,成为县域经济的增长极。

3.3 实施创新强农战略,改造传统农业,建设高效生态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改造传统农业、建设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的紧迫感。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要求,把高效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实践模式,积极探索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优好、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3.4 以中心村建设为载体,以村庄整理和农房改造为抓手,建设富裕文明农村新社区

要按照统筹城乡建设规划和建设城乡一体新社区的思路,优化村镇布局。尽快改变传统村落分散布局和农居杂乱无章状况,开展田野上的住房革命,因地制宜引导农民进新市镇安居乐业,推进村庄撤并和集中农居点建设,搞好中心村社区规划。

3.5 以推进农民创业创新和培训教育为抓手,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培育新型农民

要进一步掀起多领域、多形式、多层次地全民创业的新高潮,形成企业创大业、能人创新业、农户创家业、干部创事业的氛围,完善能人创业带动更多农民转产转业的机制,以市场机制进一步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分化。要创新农民培训教育方法和机制,把普及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继续教育作为全面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培养有专业技能的各类高素质劳动者、创业者。

上一篇:电气火灾应急演练方案下一篇:幼儿园中班《神奇的筷子》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