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体系

2024-11-18

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体系(精选12篇)

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体系 篇1

1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在稳定粮油种植面积, 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 围绕构建优质高效农业, 加快林、畜, 旅游等产业建设, 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农民增收。一是着力巩固粮食生产。吉林是全国的主要的商品粮的生产基地, 农安和榆树的是重要的产量大县。吉林省作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 玉米产量占到全省粮食总产量的近80%。金灿灿的玉米曾经给吉林省带来了辉煌。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建设变化最大的是农村和农业, 最为受益的也是农村和农民, 所以它是近年来最受农民欢迎的一件大事。生态省建设, 将粮食、蔬菜、瓜果、干鲜山货等升级为生态品牌, 提高了农产品价值, 以品牌打开了市场。于是资金便流向农村, 农民从中受益, 腰包也渐渐鼓起来。吉林省2004年做过一项统计, 绿色品牌产品累计达到572个, 绿色品牌生产企业和基地达到250个, 年产量达到423万吨, 实现产值62亿元;绿色农产品生产面积占农业种植面积的12%。这些会说话的数字给农村和农民带来喜悦, 变成农民的笑声。有个例子颇有说服力, 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镇进行生态养鹿, 存栏总量达到3.8万只, 实现年产值两亿多元, 仅此一项创人均收入2000多元。还有太平镇成立了“小村姑生态食品有限公司”, 销售品种达20多个。他们还进行了野菜棚栽, 卖出了好价钱。“小村姑”成为城里人的热门话题。生态给太平镇带来新前景,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路越走越宽。当地人说:“有了绿色产业链, 生态路上奔小康。”双阳仅仅是吉林省的一个缩影, 还有更多类似“小村姑”的品牌, 在各大城市热销。白城的生态芥麦、长白山的无公害药材和木耳等, 不可胜数。再以经济欠发达的白城市为例, 他们以燕麦开发为重点, 建设绿色健康食品生产基地, 还有有机粮生产基地、湿地草原药用植物生产基地等。这些基地的后面连着的是一批循环经济型的深加工企业。生态致富的路在生态省建设的统领下不断拓宽和延伸。这些令人振奋的事例说明, 生态省建设最大的动力和潜力都在农村, 亿万农民期待着生态省建设给他们带来富裕。吉林农村出现的农村生态奔小康组曲, 不仅是近年来农民积极性的一次大喷发, 而且是奔向小康社会的一个载体。三是加快发展标准化农业。目前吉林省逐步形成了政府推动、示范带动、市场拉动的农业标准化运行机制, 企业和养殖户的标准化意识进一步增强。实行标准化生产, 坚持以质取胜的经营理念日渐被企业和农民所接受, 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 扩大了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 促进了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四是积极发展畜牧产业。乾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牧业小区建设工作, 强化措施, 完善政策, 扎实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 全县新建牧业小区11个, 牧业小区总数达到54个, 畜禽养殖总量达到693万头 (只) , 实现牧业产值7.6亿元, 比2007年增长46.5%。他们采取政府扶持、信贷支持、社会投入、农户自筹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保障了牧业小区建设的资金需求。2008年, 全县共投入牧业小区建设资金1.8亿元, 投入财政资金6.28万元用于小区养殖户贷款贴息。在政府的引导和优惠政策的激励下, 部分集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和县内外客商纷纷投资兴建高标准、大规模的养殖场和牧业小区。长青牧业小区就是由个人投资兴建的, 现已投入资金5000万元, 建成标准化牛舍12栋, 引进肉牛1000头, 建成后总投资可达1.5亿元, 牛存栏量可达5000头、年出栏量达10000头

2 开发利用农村优势资源,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根据农产品资源和农业产业现有基础, 努力把资源、农产品、市场、农户紧密结合起来, 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一是吸引“三资”开发农业。充分利用国家对农业开发项目的扶持政策, 突出以抓工业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 支持多元化龙头企业和产业化组织发展, 依托原料基地进行深加工和主要技术及产品开发, 形成有一定影响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现代营销业。牢固树立扶持龙头企业企业就是扶持农业的理念, 落实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 重点扶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 着力培育中小规模农业企业, 协调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类企业, 力求形成大中小齐全、门类配套、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集群, 健全完善农业产业链。二是大力培育农产品牌。我们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的同时, 把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与培育农产品品牌结合起来, 在已经创立的不倒翁粉丝、旺润火腿肠、金五粉丝等农副产品品牌的基础上, 下大力气培育一批国家、省、市著名商标品牌, 进一步提高品牌农产副品的市场知名度, 扩大市场占有率, 增加农产品的含金量, 提升农产品综合竞争力。三是发展农村商贸服务业。鼓励超市、连锁经营等新兴业态向农村延伸, 配套建设农副产品批发配送中心。不断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探索和完善农村经营体制, 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种经济成份参与农副产品流通和经营, 着力发展以技术、劳动和资本为联合体的“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发展和壮大黄川草莓、石梁河葡萄、西榴蔬菜等各类田头专业批发市场, 大力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各类营销大户, 促进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流通, 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内实现种养加一体化、贸工农一条龙, 更加广泛地带动基地生产, 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促进农民增收,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实现企业、农户互利共赢。

3 强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坚持把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村经济的现实增长点、农民增收的主抓手。一是拓展就地转移主渠道。加快建成以县城为核心、以中心镇为支撑、以一般乡镇和一批中心村为依托的三级城镇建设体系。二是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充分发挥劳动力培训中心、乡镇劳动所作用, 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学历培训, 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提高输出劳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三是推动“凤还巢”工程。积极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 大力弘扬创业精神, 鼓励农民自主创业, 倡导外出务工人员“凤还巢”, 引导广大农民成为创业主体, 变“打工仔”为“小老板”。

4 着眼于改善村镇容貌,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适度超前、突出重点、统筹乡村的要求,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一是建设新房舍, 按照“节约性社会”的要求, 体现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的特征, 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地域特色的居住房。二是新设施, 不断完基础设施, 重点加强交通、水利、电网及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 力争形成内畅外联、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 比较完备的水利设施和安全饮水体系, 安全统一的城乡电网和方便快捷的广播通信网络。三是新环境, 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体现新农村时代特征, 按照卫生标准建设生活垃圾区、污水沟、厕所、畜禽住所, 大力实施农村生活改良工程:改水, 改善农民用水状况, 建蓄水池, 安装自来水或饮用安全水, 解决人畜饮水与农用水的困难;改厕, 修建卫生厕所, 修建下水道;改灶, 在农村大力发展户用沼气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 推广节柴节煤灶。

5 狠抓基层基础工作, 加快农村规范化进程。

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 深入开展村级规范化建设, 全面实行财务、村务、党务“三公开”, 全力推行“两会制”, 对涉及群众利益的村务大事, 由村“两委会”提出决策议题, 提交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表决, 然后由村干部执行。实行民主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民情恳谈制度及村规民约,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打进民主监督制度, 成立村务公开小组、民主理财小级, 实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 积极化解村级债务, 严格控减农民负担, 控制新债发生, 规范农村干群行为, 逐步实现村民自治。力争再用2年时间, 使全县所有村级组织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

摘要:“十一五”时期, 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局, 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支撑, 以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为根本, 以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基础, 以建设现代农业为方向, 以调整结构和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主线,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 以改革开放、自主创新为动力, 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 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农村工业、农村服务业, 努力提升农村基础产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质量,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战略体系

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体系 篇2

(提 纲)

一、关于“三农”工作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决定全面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问题,其长期性、复杂性、政治性和特殊性决定了解决的难度。

我省“三农”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基础依然薄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是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城乡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公共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二元体制障碍是经济社会体制中最突出的矛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分配关系和行为不尽合理,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有效形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最严重的制约。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农村才能与城镇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解决好“三农”问题,应当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的部署,坚持“两个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将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推进新农村建设,2 切实加快农村发展步伐,缩小城乡差距,努力形成工农相互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二、关于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我省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区域间发展还不平衡,规划管理水平还需提高,社会管理还需加强,资金投入还需加大等困难和问题。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县为平台,坚持基础设施、新型村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综合配套推进。上半年,全省新建新村聚居点1948个,新建、改扩建和整治农房26.4万户,建成新农村综合体310个;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818.6元,同比增长12.1%。

实践证明,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应当着眼于“新”,实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推进。

(一)新农村建设要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共进。四川农村人口众多,特别是丘陵地区,差不多占了全省人口的一半。“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城乡一体化,需要靠两条腿走路。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城镇化,适时适度地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缓解农村资源约束的压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也要让留在农村生产生活的群众有美好家园。

(二)充分发挥农民、政府、社会各自的作用。建设新 3 农村,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全社会都有责任。目前有的地方政府存在不尊重农民意愿,包办代替的现象;有的地方农民自身主体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有的地方社会力量参与意识不强,还没有形成广泛参与的浓厚氛围。因此不仅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还必须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要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三)创新体制机制。一方面要继续努力抓政策、增投入、上项目,加快建设,加快发展,打好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农村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活农村的各种生产要素,激发农民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

(四)强化指导引导。新农村建设,各地起点有差距,进展有快慢,水平有高低,特色有不同。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当统一规划和部署,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注重突出乡村、区域和民族特色,尊重各地传统习惯和风土人情,建成类型多样、特征鲜明、风貌各异、多姿多彩的新农村。

三、关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我们提出了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构想。基本思路是: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以省市县三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为主要平台,以县为主体,以建制村为单位,实行基础设施、新型村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综合配套,建设一批 4 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带动县域新农村建设提档升级。

我们认为,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符合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无比向往。追求幸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永恒主题。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破除GDP崇拜,人们更加向往和追求幸福。我们党历来以造福于民为使命,总书记把人民幸福放到了中国梦落脚点的位置。美是人类高级的精神需求。在由总体小康迈向全面小康的进程中,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多。党的十八大响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最美在乡村。

“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也是新阶段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业兴”是基础,要以农业为基础,把产业发展起来,让老百姓拥有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家富”是根本,要提高农村生活质量,让老百姓“住上好房子,装满钱袋子,过上好日子”,分享现代文明成果。“人和”是关键,让老百姓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形成良好民风、和睦家庭以及良好的邻里关系。“村美”是形象,不仅村容整洁,还要展示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山水生态、田园风光。

在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我们应注重提升农民生活、农业经济、农村生态发展和“三农”工作的品质。

(一)加快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5 发展为了农民,发展依靠农民,成果由农民共享。从我省内部来看,城乡之间不均衡的焦点在城乡居民生活品质的差距上。因此,要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围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好路、水、电、气、网络。抓住新型城镇化的机遇,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新村延伸,做到一盘棋谋划、一体化建设。加快新村建设,注重规划引领,突出功能吸引,坚持生态打底,与农村危房改造、地质灾害重建等项目有机结合。完善设施服务功能,吸引农民到规划点建新房。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依托“1+6”村级活动中心,拓展服务功能,提升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治安管理水平。配套完善新村公共管理和服务设施,培育社会组织,健全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文明和谐的新型社区。提升农民的文明素养,引导接受先进文明。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用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乡村文化教育、引导、感化农民,使生态伦理、环保责任深入人心。

(二)加快提升农业经济品质

产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幸福美丽新村的根基。当前,我省农业发展初步形成了与环境优化良性互动的局面,但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按照高效、生态、标准的要求,推行种养结合、立体套种的生产方式,培育生态循环农业的新型业态,推进化肥、农药的科学化使用和农业清洁化生产,积极发展农作物废弃物和畜禽排泄物的资源化利用产业。大力发展农家乐 6 休闲旅游业,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纽带、农家乐经营户为基础的生态旅游业发展格局。积极利用新村建设带来的机遇,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努力形成“村美家富”的良好局面。

(三)加快提升农村生态品质

田园风光、山水景色,是农村区别于城市的显著特征。当前我省农村环境与村容整洁、生态美好的要求仍有差距。要加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抓好以造林绿化为主的生态工程建设,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推广“微田园”建设经验,美化农村田园景观。提高村庄环境质量,加快推进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庄绿化,鼓励农户使用节能环保设施和材料,加强畜禽饲养场环境治理和排泄物沼气化利用。加强村庄环境卫生保洁、环保设施维护、绿化苗木养护。保护和培育文化特色村,加大对非物质文化的发掘和弘扬力度;培育产业文化、生态文化,丰富特色农产品节庆活动的文化底蕴,传承和弘扬饮食文化、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文化景观带。大小凉山、藏区、秦巴山区的新村建设要进一步赋予其文化内涵,增加其文化积淀,彰显其文化魅力。

(四)加快提升“三农”工作品质

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体系 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问题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2.020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这与我国的各项产业的进步分不开,同时也是城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体现。因此,要求城市建设发展的同时,农村建设和发展也需要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而从农村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趋势来看,土地利用的是否合理、是否科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焦点。此文以吉林省的新农村建设为例,对土地利用问题进行剖析。

1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利用的问题

1.1 政策引用方面的失误

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在农产品、粮食的生产方面担当着重要角色,然而吉林省的一些农村土地并没有做到以人为本、科学协调、统筹规划的发展理念,使得农村土地的利用出现了浪费现象。仅仅追求GDP增长,对于土地本身的利用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

1.2 土地投入减少

部分农民因过度使用化肥使得土地养分降低,为追求高产重度利用而轻于养护,导致土壤的质量逐年下降,耕地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含量非常不平衡。

1.3 耕地非农化严重

随着经濟的发展和进步,农村兴建各类产业。虽然国家会征用耕地占用税,但是并不指对非农化产业对农用耕地起到相应的利益负担,进而造成了不少耕地转型成非农产业,再加上农村干部不具备长远的思维,造成农村耕地减少。

1.4 土地利用的违法现象

在部分农村出现未批先用,少批多用及农村宅基地扩建等现象,虽然国家各部门共同配合,齐心整治,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而且诸多用地是在出现问题后进行补办手续来逃避问题的,这也反映出土地管理部门中存在一些工作疏漏问题。

2 针对农村土地利用问题的对策

2.1 加强耕地的保护工作

一方面要求在农村耕地方面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从而确保耕地总量不会减少,耕地质量不下降,进而保护农民对于土地的经营权和承包权。对于耕地的水利设施进行改造,由大改小,保证田地的水供应同时提高耕地的防灾减灾能力。实施科学积极的农业标准,使得在节约土地、节约水源、节约肥料、节约药物、节约种子方面做到最优,实现节约型农业;对于化肥的使用能够做到科学合理,一方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对于土壤的养分进行科学调动;另一方面从生物学角度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从节约土地资源的角度对农村的建设进行规划和管理,从节约、经济的角度为农户提供科学合理的住宅设计图样,引导农民合理建设家园。另外,从现有住房的基础上进行设施和房屋的改造,从而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保证农村建设的需要及农民生活提高的需求。对于农村产业用地尽量设在荒地、山坡地带,尽量减少此类用地对于耕地的占用。

2.2 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在农村的进度

农村土地市场化是通过市场作用达成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手段,推动土地制度改革能够使农村闲置土地及其他类型土地更好的得到利用,结合土地承包制度及土地承包永久化以推动土地使用权的自由转移买卖,对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土地问题能够起到积极的效应。同时也能够稳固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各个方面,对于吉林省的发展现状而言,这样的方式对于诸多出外务工而家中闲置的土地来讲就有了更多提供他人利用和改变的机会,进而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带来利好效果。

2.3 加强农村土地整理

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利用需要对农村土地进行规划和整理,对于一些零星的散地、道路、田地、沟塘等进行重新整理和布局,以使得农村的整体布局和规划更加分明,农村的土地利用率也就更高,吉林省农村大多在冬季有大量的闲置未用土地,也存在多种土地浪费的现象,再如铁路栅栏圈掉原为耕种土地的现象,从这个层面能够发现,土地整理问题势在必行,而且也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从而有效解决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利用问题。

2.4 建立农用地质量评估体系

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利用存在多重问题,其中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合理科学的土地质量评估体系,农用地质量评估体系不单纯的只是土地的养分及矿物质含量评估,同时也包括土地的使用质量,利用一套科学合理的农用地质量评估方案制约农村用地的弊病和缺陷,从而实现农村用地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的可用性和科学性,为完善我国经济发展提前做好规范化准备。同时结合质量评估体系对于农用地的各类补偿和处罚也有了明确的章程,才能真正的落实政策,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布局。

2.5 优化农用地结构,提高农业土地综合效益

在完善土地划分和布局的情况下,结合农村农业发展的不同情况对地块地势能够有效利用,结合土地投入的大小顺序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从专业化的角度和方向带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土地利用的最优。

3 结语

结合吉林省部分农村的土地利用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我们能够发现,农村的土地利用情况仍存在各类问题,这也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通过不断的调查和总结对于农村土地的利用情况作出实际的考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结合以上建议和对策,希望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得新农村建设在土地利用方面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以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进程。

参考文献

[1]张玉华,刘东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韩国新村运动的启示[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郭文华.新农村建设应融入土地节约集约理念[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土地节约利用——2006中国科协年会12专题分会场第4单元会场论文集[C];2006年.

新农村建设中的知识产权战略 篇4

新中国的农村建设工作从1978年小岗村的农民也以联产承包叩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门开始起就显示出了新中国农民朋友的智慧,也解放了一部分的劳动力;20世纪80年代中末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吸纳了1.2亿个离土不离乡的劳动力,推动了农村工业化,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国际化;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大量农民工进城,给城市工业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农民穷、农民苦、农业真危险”,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向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写信,反映了“三农”问题的严重性。至此,国家将发展农业现代化作为我国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农民和农村经济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村政策围绕“三农”问题而展开。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提出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思路。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提高农业生产率为目标,解决农业真危险的问题。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确“十一五”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是落实前两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基础上解决农村真穷的问题。同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明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目标。

二、建设新农村关键是农村经济要发展

邓小平曾说,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历史发展至今天,再次为我们证明了这一点。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目标的实现也必须是建立在发展是硬道理的基础之上,而且农村的发展也必须以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中心,这样农村才能真的实现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而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究竟有哪一些呢?有人认为是农村的财务管理体制,如农村的欠债导致了农业无法发展、农村信贷体制的不健全导致农民融资的难题;有人认为是农村政务工作不科学;有人则认为是因为农业结构不合理。不用置疑这些都是原因,在上文中关于新中国农村发展的历程中不断地对以上原因再进行分析,并一一加以解决,中国农村的生产力也得到一步步的解放,如调整过农村财务管理、清理过农村的债务;改进过农村干部的设置、培训过(包括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农村干部等措施以促进农村管理工作;调整过农业结构等。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农村如世界上存在的任何事物一样都会遇上发展过程中各种障碍,每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障碍都不一样,尽管可能还会伴随着其它的障碍,但在现阶段,根据我国农地人均面积少,农村人口多的状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则是农业科技含量过低,这不仅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得出的结论,而是从中国处于世界发展的浪潮中得出来,中国不在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与世界上其它国家相互联系着的网络中一员。所以,在今天,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着力点则在于保护及提高农村的知识产权。这样做可以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环境的约束。所以,我们要强化知识产权在农村经济、文化政策中的导向作用,在农村知识产权政策的引导下加强产业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基础。

三、知识经济时代新农村建设中的知识产权要素

我国要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则中国的农民必须要成为具备创新能力的新型农民。具备创新能力的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他们掌握着一定的知识技能,具备知识产权的理念,在实务中践行这种理念。在我国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明确提及农业的知识产权项目如下:

(一)商标。

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商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积极推动市场主体注册和使用商标,促进农产品质量提高,保证食品安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的名优产品,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但经营效果却并不好,每年是一到收获的季节,农民愁卖,因为没有产业化,因为没有品牌,市场的认知度不同,或者卖出的价格不高。所以,农民要增收,一定要农业产业化,我们可以看一个例子:2006年底,在延庆县大庄科乡增添了一家新企业——北京神农绿林食品有限公司,该企业的不断努力,现已发展成为该乡的产业带头企业,该公司以当地资源为原材料,进行农副产品深加工,主要产品“纳齐思”牌和“宏日”牌开口核桃、开口杏仁、山楂、栗子、杏仁油、纤维质果酱、红果干等,产业的发展使全乡每户年均增收1,000元。只是这样的企业在中国目前并不多见。知识经济与产业化经营的结合,很重要的就是把知识经济本身也看成产业体系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农业产业化与商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商标作支撑的农业产业化是不长久的。

(二)植物新品种。

合理调节资源提供者、育种者、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注重对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提高种苗单位及农民的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意识,使品种权人、品种生产经销单位和使用新品种的农民共同受益。一个袁隆平,解决了世界的吃饭问题,他创造的经济价值不可估量,我们农村中农民在平常的劳动中也在不断的发现及无意识的培育新品种,一旦有了成果就要用知识产权来保护自己的智力劳动成果也是提高劳动附加值好办法。

(三)地理标志。

完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建立健全地理标志的技术标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与检测体系。普查地理标志资源,扶持地理标志产品,促进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人文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如千年安溪铁观音在现代全球市场经济一体化中,以中国政府强有力的地理标志保护为契机,以世界级的质量水准,不断催生出农民富翁。截止2009年3月31日,中国已注册地理标志名录有465种,通过查阅这些地理标志后的农产品信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具备地理标志前与未具备地理标志时各农产品的市场占有额及市场价值。

(四)遗传资源。

完善遗传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制度,防止遗传资源流失和无序利用。协调遗传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利益关系,构建合理的遗传资源获取与利益分享机制。保障遗传资源提供者知情同意权。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中华民族不仅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而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已识别的少数民族;因此,我国既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民族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而以我国13亿人口资源为基础的人类遗传资源,既是研究中华民族起源、基本生命现象、生理和病理机能以及行为的物质基础,也是促进人口健康、维护人口安全、控制重大疾病以及推动医药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农村是遗传资源的重要所在地,农民须具备遗传资源保护及利益分享意识。

四、新农村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办法

(一)培育农民的创新意识。

在农村中,首先要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使农民掌握一定的创新能力。其次是要加大力度宣传知识产权制度及营造知识产权文化氛围,使农民在农业劳动过程中自主的、有意识的去创新,提高农民的创新意识。

(二)各地建立创新的机制。

各地在制定本地的知识产权战略时,根据本地农业的特点,要具体的制定推进本地农业运用知识产权因素的措施。首先是加大农业中科研攻关的扶持力度,使农业中有新的成果产生;其次是对科研成果的推广及运用,扶持相应的企业来运用这些科研成果,形成农业产业化;第三是树立本地农业的特色品牌,增强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第四是保护本地已取得的知识产权,防止对知识产权的滥用。

五、结语

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体系 篇5

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公共文化设施匮乏是我国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必须以满足农民参与公共文化生活的.需要为立足点,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构建文化设施建设的长效机制.

作 者:吴碧英 Wu Bi-ying 作者单位:福州市委党校,福建,福州,350014刊 名:福建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年,卷(期):200910(4)分类号:G122关键词:农村 文化设施 农民文化需求

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体系 篇6

[关键词]江西新农村 农村教育新体系

[作者简介]尹姗(1965- ),湖南攸县人,江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讲师,从事成人教育研究;曾青云(1958- ),江西吉安人,江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成人教育研究;孙卫星(1957- ),男,中国人民银行南昌市中心支行。(江西 南昌 330027)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6-0063-03

江西是一个农村人口较多,农业比重较大,经济欠发达的省份,要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江西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而站在历史的高度鸟瞰江西新农村建设,可以发现农村教育已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基石与支点。在建设新农村与农村教育新体系建设之间,集中表征出过去与现在江西农村建设的问题与矛盾,同时也孕育着江西农村发展的前景与未来。如何把握好建设新农村与农村教育的复杂关系,进而以农村教育新体系建设推进江西新农村建设,这就需要我们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长远的战略眼光,对建设江西新农村与农村教育新体系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的深度探究。

一、建设江西新农村呼唤农村教育新体系

(一)农村教育新体系是建设江西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建设江西新农村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浩瀚工程。依据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目标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着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推进社会和谐,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尽管要求与目标涉及甚广,内涵博大精深,但只要对其本质属性与外部关联稍加分析,就可以清晰地发现,制定“20字方针”要求的初衷、目标实现过程以及最终实现目标,都离不开数以亿计的土生土长在中国农村的广大农民群众。

实现建设新农村的宏大目标,全面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应是第一位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需要有政府的支持、技术资金的投入,更迫切地要求农村人口整体素质能有一个强势转化,否则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将由资金、技术转为人力资源的开发。这意味着江西新农村的“新”,不仅新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生活富裕,新在农村秀美的田园风光,更新在培养新农民。培养新农民离不开发展农村教育,但从目前江西农村教育整体上看,教育体制、运行机制、教学质量、办学条件等软硬件环境,都与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要求相距甚远。要建设新农村就必须对现有的农村教育体系进行革命性变革,通过教育格局调整、体制创新、制度建设、资源整合、环境优化、城乡互动,建立起一个新型的农村教育体系,进而以农村新教育建设推进江西新农村建设。

(二)农村新教育理念及其特征

农村新教育既是一种办学理念,也是一种办学模式,是对传统农村教育观念扬弃基础上的创新,是农村教育体系的重新规划、教育目标的重新确立、教育格局的重新调整、教育行为方式的重新抉择,彰显着“人本”色彩和文化底蕴。其基本内涵是:在教育结构上,以基础教育(义务教育)为原点,以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为延伸,构建农村教育“铁三角”;在教育体制上,由以政府体制内办学为主转为政府体制内办学与社会、企业、个人体制外办学并重,加快农村教育“社会化”;在资金筹措与资源开发上,由政府财政性供给和运作为主转变为政府供给、开发与社会、村镇、企业、个人多渠道筹措、开发为主,实现农村教育资源投入“多元化”;在教育运行机制上,以发展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开发农村乡土人力资源为基点,以现代教育改造传统教育为动力,以促进城乡教育互动为切入点,以农村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开创农村教育新局面。

农村新教育还具有明显的现代特征:一是农村新教育建设突显持久性。它不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某一发展阶段需要而进行的短期性建设,更不是为了满足某些政府政绩需要搞的应急性建设,而是面向现代、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长久性教育体系建设。它存在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贯穿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二是农村新教育建设强调主动性与互动性。不仅致力于农村教育的自主发展,执著追求农村教育完美的主体形象,而且激励城乡教育互动和内部诸要素间的互流,最大限度地推动城乡教育和内部教育板块的无缝链接,力图通过城乡教育与内部要素的交流与交换,为农村教育建设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激活农村教育潜力,延伸农村教育链条,形成教育发展新生态。三是农村新教育建设注重实效性。它不是样板工程,更不是亮化措施,而是面向广大农村人口、惠及子孙后代的公益性事业。它不仅要求在蓝图规划上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前沿性,而且在建设的实践中更注重务实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投入机制、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师资建设等方面,必须与建设新农村发展要求相适应,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三)农村新教育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

建设江西新农村是一项惠及全省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相比以往,“建设新农村”是一个呼应新时期发展战略转变、统领全局的新提法。新农村建设的“新”集中体现在,一是城乡之间良性互动和谐共存,持续发展;二是农村各项社会制度逐步完善;三是新农村要体现出社会和谐,人民生活幸福。而要切实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意,就需要有着力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新教育建设就是这个着力点。

一方面,农村新教育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温度计”,集中反映建设新农村的成果与程度。农村新教育建设不仅是新学校建设、教学基础设施的增加、教师工资待遇的提高、学生就读率的增长,而是当地政治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程度与水平的真实反映。江西乃至全国农村建设和农村教育发展的实践表明,尽管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区域性差异和历史的惯性作用,但农村教育是否有所发展,则是一个共同话语,透过农村教育这个窗口,人们可以大致估量出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程度。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了,而农村教育未有起色,那么,这种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可能就属于政绩工程之类或急功近利式的泡沫经济。同样,凡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切实有所发展,当地农村教育发展的程度与水平就肯定会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另一方面,农村新教育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推进器”,有力推动建设新农村进程。建设新农村最缺乏的就是人才。过去,为了解决农村建设人才不足的矛盾,国家和各级政府曾大力推行过城镇科技人才支农、企业送技术下乡等举措,但对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庞大人才需求来说,这只是杯水车薪,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而建设新农村需要的人才,不仅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而且要留得住心,扎得下根,这决不是依靠外部人才支援所能达到的语境。需要大力发展和创新农村教育,构建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和适应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的新型农村教育体系,更好地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计的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和数以亿计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储备与智力支撑。同理,一个地方的农村新教育建设搞得好,当地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和技术人才数量就必然显著提升,并由此产生巨大的同向推力,开创当地建设新农村的新局面。

二、构建农村新教育新体系构想

(一)构建“三位一体”的农村教育新体系

构建“三位一体”体系,是农村新教育建设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农村基础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农村职业教育是建设农村新教育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核心是,以农村基础教育为主体,以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为两翼,三者相互衔接、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构成一个覆盖农村区域,跨越时空的教育网络,为不同地区、不同要求、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广大农村人口提供教育服务,不断满足建设新农村的教育需求,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要点是,一要盘活农村基础教育的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设施和师资的多元功能与效用,构建农村新教育建设的主要基地。可以采取基础教育资源叠加利用和交错使用的方式,突显农村中小学一校多能形象,促使农村基础教育资源不仅为农村中小学教学服务,还可为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服务。学校既是普通教育中心,又是农民文化技术教育和培训中心、农业科技知识培训中心,还是农业科技的示范中心和信息传播中心,成为乡村基层开展文化、科技和教育活动的重要基地。二是要继续发挥农村职业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重要作用,通过资源整合,加快农村成校和职校的恢复与建设,重点解决“房子、班子、票子”问题,建立全新意义上的农村职成教育体系。

(二)创建“多元互动”的农村教育新模式

创建“多元互动”的教育模式,是农村新教育建设的方法论选择。运行何种教育模式,关系到农村新教育的实效性与持久性,可以说,特定的教育模式既是农村新教育植根的土壤,又是一切教育活动运作的逻辑空间。“多元互动”教育模式的首选任务就是要阐明农村新教育是怎样一种主体构成与体系结构,怎样一种实施过程和行为推进,怎样一种资源整合与社会参与,其运作的关键是实现城乡教育资源无障碍流动和各类教育无缝对接。

一是要促进城乡教育资源无障碍交流与交换。包括实现信息资源的互通,消除由于信息不通或不对称造成的教育资源浪费,并通过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同时,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深入开展城镇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工作,推动城乡教育资源、人才的无障碍流动,鼓励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形成城镇支援农村,农村反哺城镇的良性互动机制。

二是要实现农村各类教育的无缝对接。教育链条脱节是以往农村教育的沉疴,农村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缺乏必然的通道。农村基础教育除部分和少数学生有幸进入高中和大学外,绝大多数学生初中、高中毕业即失去了接受再教育的机会,而农村成人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又由于生源不足难以维系,出现“有要求而无需求”的怪现象。农村新教育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通过各类教育的无缝对接,对广大农村青少年学生实行分流分层培养。农村学生初、高中毕业后,可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分别纳入高中、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的轨道,从而形成完善的农村教育链条。

(三)营造“和谐安定”的农村教育新环境

农村教育社会环境不尽如人意是不争的事实。在农村教育发展过程中,尽管党和国家再三强调农村教育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并出台了多种政策与举措解决农村教育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但这些政策和举措在落实过程中被片面曲解或断章取义,有名无实,真正落实到位且发挥效应的不多,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所必要的软硬件环境不断恶化,在农村经济社会结构中排序末位。在许多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缺乏制度保障,似乎可有可无,教育经费拖欠或挪用现象普遍,农村教师社会地位低下,处于难以维系的境地。这些问题的存在,尽管有其特殊的历史与现实原因,但绝不能成为搪塞推挪的借口,而更应该触发对历史症结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行动的理性选择,换而言之,就是要通过加快农村法制建设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村新教育建设营造一个“和谐安定”的育人环境。

因此,从现在起就必须为营造“和谐安定”的农村新教育建设的环境积累“要素”。作为新教育建设的重要构件与基础,应当立即着手农村新教育建设所必需的社会与法制环境的构建与完善,以此保障和支撑新教育建设的“和谐安定”发展。这种“和谐安定”的环境,应将历来党和国家有关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理念与政策方针注入农村各级政府,将全社会对农村教育的重视与关注引入广阔农村;应对现有的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规章制度进行系统梳理,对农村新教育未来建设所需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科学凝练与制定。此外,应以更为宽广的视野、更为前瞻的眼光,对农村新教育建设的未来做出既符合中国社经济发展潮流又重乡土实际的蓝图勾画,为未来农村新教育建设实践提供必要和卓有成效的社会与法制保障。

[参考文献]

[1]林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作用[J].教育评论,2006(2).

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体系 篇7

一、进行制度创新,实施反贫困战略

一是重组扶贫主体,实现扶贫主体由政府主导一元化向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多元化的格局转化;动态调整扶贫客体,使扶贫政策更加微观化,实现扶贫目标从贫困地区向贫困村进而向最贫困人口转化,提高瞄准的精确度。二是制定有利于西部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缩小东西经济发展差距,加强中央政府的干预和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功能,为促进东西合作并取得实质性成效提供组织保证;制定好有利于东西合作的有关政策和重大措施,中央相关部门要多方面、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直接参与东西合作,一些产业部门也可以合作中一方的身份直接参与某些合作项目,既是投资者,又可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三是促进西部老企业再生。国家对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停产企业施于自新政策,实行老企业改造计划和再生计划,将增长与改造协调推进,使老企业再生和自新。使西部增长速度适度加大,同时扩大西部的就业面积和规模。在老企业自新和加大西部工业增长速度,缩小东西部差距中,使城市就业面扩大,贫困人口缩小。四是组织跨地区生态改良工程。由国家进一步协调组织跨地区的生态环境改良工程,逐步解决失态性贫困,实行国家环境改良战略。解决一系列诸如沙化缺水等问题,进一步解决生态环境性贫困;五是异地扶贫开发。主要针对少数自然生态环境十分恶劣,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贫困地区而言。异地开发主要包括:其一是转移企业,即将贫困地区的中小企业转移到经济发达地区,其二是移民开发,即将少数生存空间狭小,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到条件较好的地方重新安置开发,使其建立新的家园。

二、大力发展经济,扩大农村就业

一是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促进个私企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就地转移劳动力。二是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仍然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要积极推动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深化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多种资产经营形式,把发展乡镇企业与推进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导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增加农民非农就业。三是营造有利于个私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严格兑现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加大扶优扶强力度,构筑新的发展优势。积极培育一批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具有一定规模的成长型企业。四是是搞好资本经营,加快发展集团化、现代化和资本结构多元化为一体的龙头企业。五是各级政府要建立和健全覆盖面广的劳务输出网络,多渠道组织劳务输出,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劳务中介组织,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办证、培训、交通、法律等全方位的服务,为农民就业提供“绿色通道”,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脱贫的重要途径。

三、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调整,提高效益

一是突出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压缩、调减失去优势的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大力扩种高效经济作物,积极调优种养品种,调高品位。在具体品种上,引导农民瞄准市场变化,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大力推进以公司带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带动新农村建设,民营经济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庭院经济,努力实现农民脱贫。规范扶贫政策,克服扶贫实践中的工业投资倾向,将扶贫资源投向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前景广阔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产业上。同时从宏观上应通过政策倾斜,诱导发达地区的投资者将资金、技术、人才以嫁接的方式向贫困地区转移,鼓励各种社会组织帮助贫困群体。二是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加工、贮藏等技术,并注重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名优产品。要在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发展粮食种植业生产的基础上,全面开发农业资源,主要为非粮食种植业的开发,即各种经济作物的生产、林果业的开发、养殖业的开发和庭院经济的开发。通过发展多种经营,全面开发农业资源,就能使贫困地区的人民在吃饱肚子的基础上增加收入,三是在稳定土地承包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促使土地向种、养户集中,向农民企业家集中。四是加快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体系;要适应需求结构转换的特点,把畜牧业发展成为一个更加有竞争力的产业;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发展不同类型的专业化生产区、区域性产业带;增加农业发展后劲,增加农业产量,使农民得到实惠,引导农民生产无公害的粮食、蔬菜、果品、茶叶等农产品,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农民早日脱贫。

四、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首先要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贯彻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粮则粮、效益优先的原则,丘陵山区重点发展各种林果、药材和特色野味生产,江河沿岸重点发展各种特种水产养殖,城镇郊区重点发展花卉、苗木和反季、无公害果蔬生产。其次是充分利用本地独特的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利用水土光热资源,突出特色,积极推进建设农业特色产品基地,壮大支柱产业,着力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和生态农业,构建集生产、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业。再次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不断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一是要把产品调优,以优质农产品占领市场。二是要把模式调新。推行高产高效模式,提高单位面积质效。三是把特色产业调大。四是把生产标准调高。建立无公害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全程监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

五、搞好农产品精细加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二是提升农产品的加工转化能力,引导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领域。对已形成一定规模,具备一定辐射带动能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要进一步加快技术改造,打造市场品牌,纳入骨干税源企业范围予以重点培育。三是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培育具有本地资源特色的市场容量大、竞争力强,对农业生产具有带动作用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形成市场、企业、基地、农户紧密相连的经营体系,使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广大农民,一头连着广大消费者,向生产者反馈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结构,协助农民引进优质品种,帮助农户发展生产。创立自己的品牌,通过宣传和促销手段,提高优质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四是与农村、农业和农民搞好协作,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成立农村服务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搞好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五是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促进农产品转化为商品,消除农民贫困。

六、强化服务,转变职能,提高农业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笔者认为,重点是要抓好四个投入:一是政策投入。在扶贫资金的使用上,侧重于帮助贫困乡村培养“造血功能”而不是“输血”救贫。把农民脱贫贫致富放在新农村建设中重点考虑,统筹部署农村发展。积极稳妥地搞好农村税费改革,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和农业项目的补贴力度,确保财政支农支出稳定增长,积极运用税收、贴息、补助等多种经济杠杆,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向农村。二是招商投入。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加快农业招商引资步伐,广泛吸纳非农资金下乡经营农业。三是金融投入。金融部门对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及农户提供信贷支持,简化手续,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组织体系,多方面增加农村信贷投入,推行农户小额信贷和农户联保贷款等方式,确保农业发展的资金供应。四是社会投入。调动城市和农村的社会富余资金,采用独资、合资、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体系建设。开辟增收渠道,减少和防止返贫。

七、坚持科技兴农,拓展增收渠道

运用、依靠科学技术,对农业资源进一步进行广度和深度开发,促进农业向混合的多种经营型农业转化,逐步提高农民收入并达到小康水平,建立和完善富有活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和水平。要积极同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建立合作,搞好开发,增加品种,提高农产品品质,高标准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树立典型,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顺利发展。实施良种工程,引进优良品种,改良现有品种质量,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同时结合支柱产业的发展,增强农民对市场化的适应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以农业科技发展来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普及,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同时还要改善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环境,保证其工作积极性、创造性。要广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把新技术送到农民手中,每户培养一个明白人,5户-10户培养一个科技带头人。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农民搞好科技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使农家子弟学有一技之长,提高他们的就业收入,尽快实现脱贫致富。

八、搞好农村市场建设,畅通销售渠道

对现有优势农产品市场,要视货源和销售需求情况,适度扩大市场规模,以促进市场产品销售半径的延伸。对于运用先进或引进优良品种而形成的大宗名优特新产品,应在充分论证、切实可行的条件下,适时建立相应的专业批发市场,搞好这类产品的近售远销。同时,根据农产品优势,在全省、全国建立销售网点,形成市场网络。积极探索农产品的配送制。当前要针对大宗农产品运销困难的问题,积极组织引导运销大户和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多渠道开拓市场、寻找销路,为农产品流通提供“绿色通道”。带动农民增收,要培育市场,各类专业市场对实现农民脱贫致富,有着很大的带动作用。

九、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一是要确立规划先行的原则,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城镇建设规划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到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注重实效。二是要确立以发展产业为中心的观念,强化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将城镇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农村服务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小城镇发展的产业基础。三是要形成经营城镇的市场机制。要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构成城镇空间和城镇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和人力生成资本进行重组,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形成多元化融资、多层次开发的格局。四是要探索城镇建设用地的流转机制,使农村人口转移与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同步进行,加快、加大减少农民的速度与规模,为失去土地的农民进行社会保障。五是要加快城市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构筑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实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双向选择,降低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六是消除妨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使更多的农民成为市民。

十、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农民素质

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体系 篇8

关键词:新农村,农业电子商务,战略研究

农业电子商务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和多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 在生产或加工过程中全面输入电子商务系统, 利用网络作为媒介进行产品或者服务买卖、销售、电子支付等业务交易的过程。农业网站是农业电子商务的主体部分, 涉及企业、代理商、政府、消费者、商家以及认证中心, 物流、监管金融等机构;电子商务再通过计算机网络把相关联的资料统一起来, 信息技术在电子商务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对于改善农副产品、信息化流通、扩展农产品的销售、健全农产品市场, 电子商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能够高效促进农副产品的各个环节相结合, 解决农副产品的信息不全等问题。所以, 笔者通过不断地发展和实践探索, 针对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并对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研究给出一些建议。

1 农业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挑战

20世纪末, 农业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得以建立, “金农工程”的开展为电子商务的实施奠定了基础。近几年, 随着对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 在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 上网的农户少。根据调查, 我国网名的人数达到1.11亿, 但是多数是城市地区的有9 168.6万[1]。县城人数是全国人数的42%, 占了网民的82.6%;然而农村网民是1 931.4万人, 是全国网民58%的17%。从行业来看, 农业、牧业、渔业、林业等占2.3%, 从职业来看, 林、牧、农、渔、副等占1.2%。然而农民的素质低、上网少导致绝大多数人不能从正规渠道上获得信息, 此外农业电子商务还存在以下问题。

1.1 农村落后基础设施

现在国家虽然已经有了完善的农业商务信息,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是非常少的一部分, 在硬件方面投入还是非常紧张, 在软件部分, 因为农村环境相对不足, 这样使得相关人员不愿去农村发展, 导致农村发展比较缓慢[2]。

1.2 农产品的局限程度

农产品的特点是保鲜不持久, 容易变质, 新鲜的农产品因为没有正规的检测手段和缺乏完善的标准制度, 所以市场上有很多假产品在市场上出现。

1.3 商务信息量少

虽然农业电子商务建设有一些成果, 但是大部分信息都是一样的, 这样就导致真正可以帮助农户在生产种植技术和销售方面的信息量更低。

1.4 电子商务法律的不健全

目前, 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经常会牵扯出广告、客户信息、税收等相关问题, 由于在我国对电子商务没有一个非常健全的制度去管理, 致使农村电子商务的推动增加了不少的阻力[3]。

2 推进农业电子商务的必要性

2.1 转变农业生产模式

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农副产品的信息、产品的销售渠道、技术服务等越来越多的要求[4], 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当前在新农村的经济发展中电子商务仍然是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不仅可以解决农产品的信息不对称、销售方式单一等问题, 还能降低各种产品交易潜在风险, 是转变农业生产模式的重要途径。因此大力开展电子商务有利于农业产品的发展, 大大降低了农副产品的交易成本费用, 提高市场产品的竞争, 使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更加发展完善。

2.2 提高农业市场体系的发展

在我国现代农业市场中, 农业市场是农产品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繁荣的农业市场, 对新农村现代社会主义的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中不仅涉及农业、种植、圈养等普通企业提供实时有效的市场信息, 还吸引社会机构、行业协会、科研等机构的参与, 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 最终达到新农村的农业体系高速发展。因此, 建立各种农业电子商务的网站, 有利于农民发布各种农产品信息扩大农副产品的销售额。

2.3 统筹城乡农业发展以缩小城乡差距

近年来, 在城乡经济发展二元经济的影响下, 导致严重的失调, 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恰好可以缩小这样的差距。为了追求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效益及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公益性, 我国相关部门提出大力支持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在农业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中吸引许多技术人才到农村为广大农民进行技术指导, 使农民获得更多的知识, 体验现代文明带来的信息科技, 同时利用农业电子商务缩小城乡鸿沟差距, 构建和谐文明的新农村的发展, 促进农业电子商务的完善。

2.4 推进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

农业电子商务管理平台主要通过网络信息、电信运营等作用, 依托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使农民领会到电子商务平台的重要性。除此之外, 利用电子商务网站平台, 建立农业电子行政事务系统, 利用计算机处理日常工作, 达到农村政务的透明性、公平公正等[1]。

3 实施农业电子商务在新农村中作用

3.1 有利于农产品的供销

目前, 农户对农产品在市场上需求了解的不多, 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形成滞后效应, 所以在农副产品交易的同时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在建设新农村的前期, 政府就应该把电子商务这一项目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去思考, 电子商务的推动是离不开农民和管理者离不开对电子商务的理解和思想上的一个转变, 只要大家一起在思想上接受电子商务的观念, 才能进一步对在新农村建设电子商务上有着更大的推动作用。

3.2 促进劳动力的高效就业

在农村劳动力存在不连续供给的情况, 特别是近年的价格上升, 多数农民重操旧业, 都是在劳动力方面很难供给。建设新农村政府部门一定要加强对电子商务硬件设施的建设, 因为要对新一代的农村居住着以后的生活提供便利, 要解决在以后使用中遇到网络传输、速度等问题。

4 农业电子商务在建设新农村中的发展与措施

4.1 提高新农村农业电子商务需求

目前, 我国的农业发展方式滞后, 农民对农业市场信息的需要力度低、需求信息较散, 难以形成规模, 而且对农业电子商务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低, 影响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积极性。所以, 改变农业生产模式, 提高生产规模才能提高新农村农业电子商务的需求, 带动新农村的发展, 实现农业产量的增加和增收[2]。

4.2 加大整合资源力度

目前, 各地区都有不同的涉农隶属部门, 在条块分割的影响下, 信息资源整合效果差, 信息共享力度低, 这些情况导致农业电子商务在实施信息采编中难度加深, 影响农户信息知识的不全。为此, 建议有关部门及时做好协调引导, 加强各部门的合作意识, 加强农业信息共享, 降低收集信息的成本, 丰富信息传播的内容, 提高农业电子商务管理平台利用率。

4.3 完善农村的电子商务管理

在新农村, 农业电子商务作为信息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是否有完善的体系关系到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第一, 我国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保障, 吸引不同的企业、协会、机构等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第二, 充分利用各运营主体作用, 加大投资力度, 通过互联网、手机、广告、广播、书刊等媒介, 发布农业信息;第三, 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政策, 使农业电子商务信息是真实有效的[3]。

4.4 建立全面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制度

建立全面的电子商务人才团队, 是开展农业电子商务体系的重要环节。第一, 加强现有电子商务人员的培训工作, 使电子商务人才管理和电子商务建设同时进行, 让他们进一步学习农业信息技术、农业生产管理等知识[4];第二, 加大各学校交流, 设立相关的咨询平台, 给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第三, 设立相关政策, 鼓励大学生及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去帮助指导农户, 培养农业技术主力。

4.5 设立安全的网上支付系统

农业电子商务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开展的一种商务活动, 主要是信息共享交流, 农产品的交易支付是唯一目的, 网上支付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银行的介入也是必不可少的。

4.6 优化并组建物流体系

物流是现代农产品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专业从事物流企业中, 极少有侧重电子商务的活动。在建立新农村的发展中, 要实现产品在物流方面的畅通, 应对国外产品对我国农业产品的波及, 必须加快农业产品的物流体制改革, 优化创建新型物流链接, 对电子商务下销售环节的农产品进行配送、交易、支付等商业服务。在合理的时候建立一个物流中心站, 加强农产品的存放、交易等信息化功能。

伴随着新型农业模式的发展, 电子商务将在农业活动及产品生产中得到很大程度的使用, 促使农业生产与市场的矛盾得到缓解, 有利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为新农村建设带来巨大收益。

参考文献

[1]卫明, 廖丹萍.新农村建设下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路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22) :137-138.

[2]李海平, 刘伟玲.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与模式创新[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11 (2) :189-191.

[3]郭佩, 闫利叶, 王颖.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 2012 (2) :71-73.

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体系 篇9

一、我国“农村社区体育”的概念及产生的社会背景

社区一词源于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的《社区与社会》一书, 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社会学家帕尼引入中国。社区是指一定地域内, 按一定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共同人口特征的地域生活共同体。社区体育是指在这一区域范围内, 以辖区内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 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 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 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 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农村社区体育”是一个特指的概念, 即:居民以自然行政村落为主要体育健身范围的区域社会, 是村落地域内共同生活的人群自发的或偶有组织进行的体育健身娱乐活动, 带有一定的地方色彩与民间色彩。农村社区产生的社会背景大致包括: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民物质文明的保障刺激了对精神文明的需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良性转变;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产业机构的调整, 保障了广大农民充足的余暇时间参与文体活动;不断完善的法制、法规建设将为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党中央关注“三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序幕的拉开, 向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发展吹响了新号角。

二、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体育的现状分析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61%左右, 然而由于农民体育意识淡薄,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基础差、数量少, 体育活动缺少组织和指导, 农村体育一直是我国群众体育工作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农民中存在体质差、疾病多, 造成我国体育人口比例失调、全民健身活动难以推动, 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建设、农民的生活质量的改善。

(一) 农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 体育健身意识淡薄。

据“2002”年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对全国371个定点村的调查, 在15~64岁的农村劳动力人口中, 受到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 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农村体育人口为0.63亿, 只占农村人口总数的7.13%, 与城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由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多数农民的体育意识淡薄, 受教育程度低和生活条件差是造成农民体育意识淡薄的最直接原因。

(二) 农村体育场地器材匮乏, 严重困扰着农村体育活动。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目前我国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匮乏, 农村群众体育投入严重不足。据调查数据显示广大农村地区却只占20.2%的全国体育场馆资源。据对甘肃省部分建成新农村实地考察中发现, “只见崭新砖瓦房, 不见健身运动场”的现象较为突出, 农村缺乏甚至没有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 制约着成为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应纳入城镇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 你为农村和农民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三) 政府管理松散, 缺乏体育健身组织和指导, 基层管理体制的缺失和体育组织的不健全。

广大农村的社区体育组织机构不完善、管理系统不合理, 使农村社区体育处于一种随意状态。政府不能发挥农村群众体育工作的职能, 加之缺乏专业的管理和健身指导员在农村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农民的体育活动得不到很好的组织和引导, 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未能进入广大农民生活空间。政府职能、社区体育人才, 限制了新农村社区体育的作为。

(四) 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尚在初级阶段, 农民体质状况堪忧。

现阶段,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尚在初步形成阶段, 广大农村由于缺乏体育锻炼和不良生活卫生习惯, 造成身体素质不高而发病率高, 因病致穷不仅是农民贫穷的重要原因, 而且也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006年3月29日, 在国家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介绍了我国农民体质的现状:对全国成年人群体质进行评价, 结果显示男性农民平均优秀率为10.7%, 不合格率17.2%, 而城市体力劳动者优秀率达16.1%, 不合格率仅11.6%。另外, 女性农民的优秀率更低, 仅为8.4%, 不合格率达21.2%[3]。

三、依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契机, 构建农村社区体育新体系

当前“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焦点, 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 党和政府适时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来改变农村落后、农民贫穷、农业脆弱的现状。“十一五”时期是加速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时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处在发展农村经济与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并重的新时期, 建立新农村不仅指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必须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重点, 包括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构建农村社区体育新体系必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 政府科学管理、农民积极参与, 加大对农

村体育宣传, 指导新农村社区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一级政府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以人为本, 从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物质文化条件, 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 认识做好农村体育工作的重要性。把新农村社区体育作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和展现社会风貌的窗口, 把全民健身活动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政府工作。同时要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民形成健身、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使体育活动成为农村居民消费的一种习惯, 加大对“全民健身工程”的宣传, 将科学的健身理念树立在广大农民思维之中。从根本上提升农民健康意识, 树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新型体育观。

(二) 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为农民健身活动提供场所。

发展农村社区体育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工作是解决农村群众体育场地器材匮乏问题。根据2005年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 甘肃省现有体育场地21, 900个, 乡村一级体育场地设施仅占8%左右。各级政府要重视体育设施建设, 把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 努力按照国家规定标准配置农村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同时要大力挖掘和盘活现有社会体育资源, 采取体育产业化、社会化方式、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体育设施, 才能实现“共驻、共建、共享”, 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 以此突破资金和场地的“瓶颈”。因地制宜开辟乡村天然体育健身场地, 发挥学校体育的辐射作用体育设施资源上的明显优势, 实现农村中小学体育资源与新农村社区体育资源共享, 为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和农民健身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三) 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体育组织, 培

养社区体育骨干力量, 加强对农村体育工作的有效组织。开展农村社区体育活动, 必须建立健全农村社区体育组织。“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龙头, 村民委员会为基础, 农民体协为纽带。”各级体育部门要依托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 加快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的建设, 同时, 由于农村社区居民众多、人员分散, 需求多样化, 仅靠乡、镇、社区极少数体育专职人员开展活动是不现实的, 农村学校中的体育教师可以成为动员组织群众参加体育活动、宣传体育科学知识、传授体育技能、指导群众进行科学锻炼的体育骨干, 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区域性体育发展的社会网络, 加强对农村社区体育活动, 组织农民进行体育锻炼并分类进行指导, 提高农民体育锻炼的水平和效果。

(四) 切合农村实际开拓农村社区体育活动内容, 努力丰富农村群众体育活动内容。

农村体育有强烈而明显的乡土文化气息, 具有广泛的参与性、普遍的观赏性和悠久的传承性。发掘本地民间体育资源, 如南方的划船、游泳, 北方的滑雪、滑冰, 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项目骑马、摔跤;以及各地皆宜的民间武术、荡秋千、登山、放风筝等受年龄限制少, 相对易于开展的项目;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如太极拳剑、秧歌、木兰系列、长拳等简易项目以及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养生导引功, 作为农忙或闲暇时的运动项目;还可以通过地方文艺如民间乐队等文化娱乐项目吸引、聚集农民。把传统民间体育与现代体育有机结合起来, 结合当地习俗, 利用农闲和传统节日,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 增强体育活动的娱乐性, 提高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四、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技等各个方面, 而农村社区体育作为群众体育的一种新的活动模式, 正在成为大众健身娱乐的重要基地,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之一,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是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的可靠保证, 对农村居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诸方面会产生良好的效应, 无疑对促进我国小康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既能够促进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 又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丰富农民的社会文化生活及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文明和进步。从而有利于建设“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吴玉华, 王丽良.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农民健身活动[J].农业考古, 2006, 3

[2].王程, 孙庆祝.农村体育不能承受之轻[J].体育文化导刊, 2006, 6

[3].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答记者问[J/OL]ht-tp://WWW.Xinhua.orq/zhibo/20060329/zhibo.htm

[4].侯广斌, 周新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体育建设的对策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 2007, 10

[5].李静, 张彩霞等.农村社区体育现状及在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作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6, 3

[6].石生泰.充分发挥体育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党的建设, 2006, 6

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体系 篇10

一、我国现阶段农村金融体系特点与问题

1、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

商业性金融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 (包括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 , 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为补充。随着各大商业银行大量从县级以下农村地区撤并机构, 裁减营业网点, 收缩放贷业务。从1998年至2004年,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共撤并基层机构75585家, 其中农村地区的经营网点占大半 (截至2002年底, 共有31000多家地县以下基层经营网点被撤并) , 目前仍在农村开展业务的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寥寥无几。近年来, 新兴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也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 但是这些地方性商业机构的资产状况和信贷方向令人忧虑。2009年末, 全国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270.1亿元, 占总贷款的2.76%, 明显高于同期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1.80%、0.95%、1.30%。这将严重影响这些金融机构的可持续经营能力。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合作性金融在农村金融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其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历史包袱、信贷质量差的问题, 亏损面和亏损数额较大。并且, 随着2003年农村信用合作社试点改革, 信用社的战略也在发生改变, 逐渐趋于以利润为中心, 支农资金在供给方面呈现明显的弱化趋势。这一战略的改变, 使得一些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 农业生产发展举步维艰。

总之, 各大商业性金融机构和合作性金融机构在收紧对农放贷业务的同时, 也从农村地区吸收存款, 这种“只存不贷”的虹吸效应, 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乏力、农民增收、农村企业增效得不到改善, 并有越陷越深的趋势。

2、农业政策性金融。

农业政策性金融是以政府政策为主导的, 以国家信用为基础, 在市场金融条件下运用各种特殊的融资手段和优惠的存贷利率, 不以盈利为目标, 支持、保护农业生产, 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支持和扶持政策的一种特殊的资金融通活动和金融形式。农业政策性金融是国家财政资金的延续, 同时也是对农村商业资本的补充。它的存在有其理论依据。

W·刘易斯提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以后,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经历了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这两种理论是截然对立的, 前一种理论认为只有政府提供的信贷补贴资金才能解决农业发展资金需求;后一种理论认为, 金融市场应该发挥竞争机制, 由市场决定利率, 反对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的发展。这两种理论都走入极端。直到斯蒂格利茨 (1981) 提出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下, 应该有政策性金融的介入, 才能解决信息不对称、市场失灵的问题时, 政策性金融才真正达到它应有的地位。

我国1994年成立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是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它长期以来承担着粮棉油等重要粮食产品的收购、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和经批准开办的涉农商业性金融等业务。在维护农业、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方面起到一定作用。涉农贷款余额从成立之初的3564亿元, 增长到2009年末的14512.6亿元, 年均增长684.29亿元 (图1) 。2009年末,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粮油贷款余额为9407.6亿元, 占各项贷款余额的64.82%, 比年初增加554.05亿元, 增幅6.3%。这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 作为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 农发行并没有发挥其提供政策性资金的主力军作用。农发行在运行中存在职能定位不明确、资产负债失衡、与财政等部门关系不顺、缺乏金融支农合力、潜在风险突出导致的持续经营能力不足等问题, 限制了它们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挥作用的空间。

(注:数据来源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历年年度报告。)

二、形成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问题原因

1、职能定位模糊, 法人治理结构混乱。

长期以来, 农业银行在改革中不能找到盈利性和服务“三农”的利益平衡点, 未来走向不明确, 导致其改革进程缓慢, 效率低下。农村信用社当前是农村金融的主要力量和基石。由于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在体制、机制上存在较多的缺欠, 导致其既缺乏实行合作制的先天基础, 也没有实行合作制的后天动力, 只能沿袭农业银行管理时期商业化的经营方向, 政策层面一直没有给其一个清晰的定位, 其经营一直在合作性、商业性、政策性之中多角色地变化与冲突。农发行自组建以来, 也存在着定位不清、职能不明、管理缺失的机制性问题。这导致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急需资金的重点领域, 得不到政策性金融的有效支持。

2、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缺失。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农村金融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这样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 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市场失灵、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商业性、合作性金融机构产权制度不清晰、职能不明确, 政策性金融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 导致市场效率低下。由市场效率低下引发的利率垄断, 农业信贷产品设计不合理, 导致了农业贷款供需不对接、不平衡。正是由于市场竞争的缺乏, 导致了农村金融“市场大、交易少”的尴尬局面。

3、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缺乏相应制度环境。

纵观发达国家金融体系完善的过程, 都与金融立法密切相关。如美国《农业信贷法》、日本《农业互助保险法》、菲律宾《土地银行法》等的建立, 都对本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产生了积极影响。当前, 国有银行都已完成股份制改革, 商业资本经营战略转移, 以提高自身资产利润率, 降低资产风险为业务目标, 在农村地区广泛收缩业务。而政策性金融注册资本到位不及时、资金来源狭窄, 其经营方式带来的债务包袱, 使其在农村信贷市场难有作为。由于缺乏相关法律的约束和规范, 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都以自身利益为中心, 缺乏提供涉农贷款的积极性。

目前, 我国对农业灾害损失主要依靠国家提供灾害补助的方式进行救助, 这种救助方式在实践中表现出对农户援助力度不足、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较低问题。国际上较为通行的、且为WTO规则所允许的农业补贴、保险体系在我国还未建立起来, 农业保险业务逐年萎缩, 在农业生产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农业生产风险无法分散, 制约了金融机构发放农业贷款的积极性。

新农村建设当中, 农业贷款业务风险主要表现在:第一, 大额贷款抵押物难选择。当前商业金融提供的农村无担保贷款额度较小, 在2—3万元左右且还款期限短。而需要贷款农户往往其资金需求高于此贷款额度。在寻求质押物时, 农户会选择以农产品为抵押, 但其自然风险较大。第二, 中小企业贷款难, 大企业贷款担保难。中小企业由于其资产信用状况难以评定, 贷款风险高, 不符合银行风险管理的要求, 自然贷款难。农村大企业贷款数额大, 难以在农村地区找到合适的担保人。第三, 道德风险问题。某些农户借款不还, 造成金融机构长期死账、呆账。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在于我国当前相应的风险分担机制和信用担保机制而未建立。

三、对策建议

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明确职能定位。

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实行一级法人层层授权的治理结构, 所以农业银行在改革的过程中, 应明确“服务三农”的思想, 找到盈利与支农的平衡。合作性金融, 应真正发挥其联动作用, 加大宣传力度, 让农民参与到合作金融中来, 做农民可以信赖的信用社。政策性金融机构, 应以建立现代化的政策性银行为目标, 改善经营管理, 完善法人治理机构, 摒弃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经济观念, 运用市场与行政相结合的手段调配资金。

2、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政府加强引导。

市场经济是

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基础性作用的信用经济。我国是市场经济国家, 那么就应当让市场自决, 决定产品的价格, 包括金融贷款的价格, 即利率。只有当各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充分竞争时, 才能促使他们明确产权结构、定位准确、提高效率。继而才能使他们开发出适合不同类型农户、企业的不同种类的金融贷款产品和保险产品。同时, 政府应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积极引导农发行拓宽支农领域, 开发各种农业中长期信贷产品。

3、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发育的制度环境。

我国现阶段新农村建设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 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支持新农村建设事业。当前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还未形成, 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 积极引导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这要求把做好农村信贷工作提高到立法的高度, 以立法的形式规范、规整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 以法律为手段, 进一步明确各类资本的供给者市场职能、提高效率, 引导其信贷资金流向农村, 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整体而言, 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较低, 经营方式较粗放, 农业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加入WTO后, 国外进口农产品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内外因素迫切要求我国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和补贴制度, 以立法规范农业补贴标准, 同时, 合理利用WTO规则允许的“黄箱政策”, 为弱势产品提供补贴。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在建立农业保险方面的成功经验, 建立互助保险模式, 以政府牵头, 企业、农户为主力建立起互助合作式的农业保险制度, 分散农业生产面临的风险。

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 这势必要求政府引导更多资金流入农村。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应加快引导和监督风险分担和信用担保机制的建立, 监督和指导各类参与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 适应市场需求。同时, 政府应该对农民提供相应的金融知识培训, 提高农民金融素养, 使其能更好地参与到金融市场中。

摘要:本文采用实地调查、文献查阅的方法, 通过分析农村金融市场上三驾马车的特点与问题, 得出以下结论:政策性金融机构与非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不清、产权结构不合理;政策性金融机构没有发挥其金融支农的主力军作用;制度缺失是导致我国现阶段农村信贷市场疲软的重要原因。并据此对构建“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金融,农民,农业政策性金融

参考文献

[1]构建以合作金融为主的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EB/OL].http://www.lunwen00.com/jinrong/20100306/19589.html.

[2]唐自元、夏维: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作用的实证研究[J].价格月刊, 2009 (4) .

[3]孔繁波:农业政策性金融与新农村建设[J].农业发展与金融, 2008 (8) .

[4]任海峰、丁忠民: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金融市场制度创新研究综述及展望[J].金融经济, 2009 (6) .

[5]李勇等: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 2006 (7) .

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体系 篇11

突出三大重点,明确新农村建设方向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多方面的内容,经过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结合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要求,我们认为,立足于沛县当前的实际,建设新农村应突出三大重点:

突出培育新农民,推动农民投身创业热潮。一是要创新农民教育的体制机制。优化整合现有的各类教育资源,成立县、镇、村三级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将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保证农民教育培训有管理机构、有培训场所、有经费保障。二是要创新农民教育培训的方式和内容。通过举办农民教育培训班,开设农民教育培训流动站等方式,利用县、镇、村三级农民教育培训网络,开展多形式、多种类的教育培训。三是要注重培育进取型的农业文化精神。把培育和激发“勤劳、创业、合作、自强”的新时期农业文化精神,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核心内容之一,作为农村文化建设和文化教育活动的主题内容,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培训的始终。四是要加强农民创业的政策引导和服务保障。降低农民创业门槛,全面推广小额贷款,在信用担保、信息咨询、科技服务、法律保护等方面为农民创业开绿灯,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

突出发展新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实现新跨越。一是要优化配置农业资源。突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板块经济,发展让农民快速增收的短平快项目,以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板块经济支撑农村经济,以短平快项目快速致富农民。制定完善的土地流转政策,引导培育土地入股、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的新型经济组织,增加农民的资产、资本经营收入。建立现代化设备和高科技投入农业的合作机制,引进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二是要大力提升农业生产水平、质量和效益。围绕本地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整合资金、技术、人才和项目资源,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形成产业带、产业群和块状经济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推行农产品生产全程标准化,加大品牌农产品培育力度。三是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增强他们对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鼓励商贸企业、供销合作社和社会力量在农村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发展农产品收购、运输、销售、储存、加工、配送等功能一体化的新型流通业态。四是要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加大对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农业机械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落实好国家和省优惠扶持政策,尤其要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投资优势主导产业的开发与建设,推动高效农业上规模、上水平。

突出建设新农村,实现农村面貌大改观。一是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路、方法,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村级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建立村级党员干部管理的新机制。把镇、村党组织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以公推公选、公推直选等形式,配强“一把手”,建好班子。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认真落实各项民主管理制度,保证农民对农村事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二是要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完善和促进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等服务,多方面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低收入群体、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健全新型社会救助机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结合实施农村实事工程,在农村公路、信息通讯、垃圾处理、生态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以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为重点,继续推进“三清三创”,搞好村内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水源净化和环境美化。四是要建立新村建设投入机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借鉴农业直补的方式,通过补贴建筑材料、补贴与农民自己投资挂钩等形式,引导调动农民投资的积极性,建立政府、社会、农民相结合的投入机制。

深化“五个体系”构建,推进新农村建设

在上述总体思路的指引下,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组织管理、富民促进、文化教育、新村建设、服务保障“五个体系”的具体工作方案,作为新农村建设系统工程的核心抓手,使新农村建设不仅停留在口头上,也落到了实处,成为全县干部群众共同的奋斗蓝图。

深化组织管理体系构建,筑牢引领发展的坚强堡垒。进一步创新干部选任机制。我们制定了《沛县公推公选村支部书记试行办法》,继续抓好村党支部书记公推公选,在全省率先实现村(居)党支部书记百分之百通过公推公选产生。同时,通过开展“百名优秀村支书”、“十佳村支部书记标兵”评选活动,推行村支部书记任期目标责任制,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推行村务公开,开展民主管理示范镇、村创建活动,全面推行群众质询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加快建立基层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逐步实现农村事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公开化。

深化富民促进体系构建,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我们依托优质稻米、生态肉鸭、创汇特菜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确保农民在农产品深加工中获得更大收益。继续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改造,加大农村水利重点工程实施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完善对农民技术信息、农资供应、资金资本等服务,让农民群众享受到快速、高效、便捷的社会化生产经营服务。大力发展有组织制度、有合作手段、有较大规模、有明显效益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推进“能人创企业、农民创家业、30万劳动力大转移”工程,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高效农业和民营经济,组织好农村劳务输出,积极打造劳务品牌,使全县80%以上的农户都能找到符合自身条件的致富门路。

深化文化教育体系构建,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我们本着确保基础教育,重点强化职业培训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民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确保年培训农民10万人以上。深化“百部电影送千村、百部戏曲惠农民、百台晚会联城乡、百册图书藏农家、百村比武强身体”活动,开展文化、教育、卫生、法制、政策“五下乡”活动,倡导和激发“勤劳、创业、合作、自强”的新时期农业文化精神。实施“两后双百”创业培训计划,组织农技人员与农户“手拉手”挂钩帮扶,开展“科技培训镇镇行、村村到”活动,积极推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完善农村“五老会”、“红白理事会”、“妇女禁赌协会”等社会组织,广泛开展“五好家庭标兵户”、“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评比活动,倡导文明新风,革除农村社会陋习。

深化新村建设体系构建,建设优美整洁的绿色家园。我们通过广泛的动员和深入细致的解释说明工作,使全县上下统一了思想,形成了新村建设的强大合力。加强村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实行城乡规划的集中归口管理和指导,健全统筹城乡管理体制,坚持无规划不决策、不供地、不投入,确保城乡规划相互衔接、全面覆盖。以农民集中居住为导向,按照“试点村先行、一般村打基础”的原则,加强农村集中居住村规划,加强建设审批管理,确保新建、翻建农房建到规划点上,逐步将散乱无序的自然村落集中建成地域特色明显、基础设施配套的农村新社区。按照镇村布局规划要求,加大镇村道路建设力度,搞好镇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逐步把镇村道路修到每个规划的集中居住点上,实现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班车。以创建优美镇区、优美村居、优美家园为目标,继续开展“三清三创”活动,城乡联动,示范引导,加大投入,切实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状况。

深化服务保障体系构建,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环境。我们按照应保尽保的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做好农村“五保户”工作,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确保“五保户”集中供养率再提高10个百分点;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扩大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面;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送医解困活动,最大限度地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健全行之有效的救助机制,完善县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孤儿、特困儿童、农村一女户长期挂钩帮扶机制,确保农村儿童不失学、不辍学;深入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切实解决农村上学难、就医难问题,确保全县农村困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健全完善“大普法”、“大调解”、“大防控”机制,筑牢农村安全防范网络,确保农村社会的稳定局面。

创新工作机制,务求“五个体系”构建获得实效

多年的农村建设实践使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一系列的机制创新,我们逐步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在领导、宣传、资金、动力、考核等方面为“五个体系”构建提供了充分的保障,使新农村建设得以扎实推进、步步深入。

创新组织领导机制。为充实加强领导力量,我们明确每个体系建设由一名县委常委或副县长主抓,明确一个牵头部门,相关单位为成员。各镇由党委书记负总责,每个体系明确一名镇党委副书记或委员、一名副镇长专职分管,将目标分解到站所和村,责任到人。建立新农村建设项目责任制,县主要领导亲自抓,县四套班子领导联系具体项目,县直机关单位挂钩帮扶项目,镇两套班子成员包村包项目,做到人人有责任、事事有落实。

创新宣传发动机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通过编印工作简报、开辟新闻专栏等形式,深入宣传中央、省、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决策部署,统一全县干部群众思想,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主动参与“五个体系”建设,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广泛宣传先进典型,总结成功经验,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以点带面,推动了整体工作深入开展。

创新资金投入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支出预算,逐步形成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落实好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建立财政对农村教育、卫生专项转移支出制度。用足、用好、用活现有政策,通过项目工程建设,争取国家和省市更多的支持,集中财力,实行捆绑式投入、项目式投入、阶段性控制投入,实时跟踪,以奖代补,争取有限的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益。

创新试点推进机制。采取典型引路的做法,先从农民积极性最高、条件最成熟的2个镇、15个村抓起,集中物力、财力、人力,先行突破,以点带面,渐进式推进新村建设。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不搞一刀切。把试点村分为改造村、新建村、搬迁村三个类型,分类规划推进,强化审批监管,确保每村有一套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一个综合服务区等,今年底基本实现通路、通水、通电、通讯、通有线电视,美化、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目标。县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资金,配套省市投入,专项用于试点村镇建设,同时对各类涉农资金和项目统筹安排、集约投放,向试点村镇倾斜。把培植富民产业作为试点村镇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村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重点考核,强势推进,确保每个试点村都有至少一项主导产业,90%的农户都有致富项目。

创新双向考核机制。把新农村建设放在与经济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实行百分制考核,既考核各镇,又考核县直责任单位。考核工作由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扎口实施,对县直责任单位实行捆绑式考核,把挂钩帮扶村(试点村)的工作实绩作为评价县直单位工作好坏的主要依据;同时,镇村测评县直责任单位,参加人员为镇两套班子成员、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双向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各镇、县直单位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先进单位给予表彰奖励。综合考核最后1名的单位不予提拔干部,主要负责人予以诫勉或降职。同时,采取项目推进跟踪督查制,月调度、季考评、半年小结、全年总评,推动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作者单位:邹徐文,中共沛县县委书记;刘娟,徐州工程学院副教授)

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体系 篇12

一、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

问题之一:金融支农体系战线的收缩, 弱化了其整体服务功能的发挥。近几年, 随着农业银行市场定位从农村转向城市, 农行基层服务网点大幅撤并, 基本上不再办理农户贷款和一般性农业生产贷款, 尽管迫于政策压力承担一部分支农贷款任务, 但在利益机制驱动下, 其支农贷款比重连年下降。而其他商业银行更是把农业当作低效、市场风险大的领域, 纷纷从农村撤离, 把资金投向回报率高、见效快的行业。目前, 农户得到的正规金融贷款的80%来自农信社。这种尴尬金融支农局势, 限制了金融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深度和广度。

问题之二:农村金融资金的大量外流, 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的不平衡。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在农业开发、产业化建设、农村道路以及住房改造、农村水利、大型设备建设和购置等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农村信贷资金的供给渠道却相对萎缩, 扎根于农村的金融机构其吸收的存款通过资金上存、缴纳存款准备金、购买国债和金融债券等方式以及邮政储蓄通过转存等途径将资金流出辖区及农业产业之外, 严重的农村资金外流, 使得本来就趋紧的农村金融形势更加严峻, 农户和农村企业贷款难和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矛盾也愈加明显。

问题之三:农村信用社现实的发展状况制约了其支农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一是金融服务水平低。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系统落后、电子化程度较低、信用工具单一、不能通存通兑, 其业务品种和服务功能尚不能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适应。二是农村信用社员工素质不能满足信用社业务发展的需要。三是支农贷款少有优惠利率。农信社为了获取自身最大化收益, 其贷款利率普遍偏高, 上浮利率基本在基准利率的50%~80%幅度, 这种做法虽然可以暂时给信用社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但在目前农民尚不富裕的条件下, 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也难以体现国家“减负增收、多予少取”的“三农”政策。

问题之四:民间金融长期排斥在体制之外, 缺乏政策及法律的规范支持和监督。由于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安排不能有效地满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 使得民间金融活动在县、乡 (镇) 农村地区十分活跃。虽然, 民间金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是直接面对中小企业、乡村、社区经济服务的金融组织, 可以从某种程度上缓解农村资金供求的矛盾。但长期以来, 由于民间金融一直被排斥在正规金融体制之外, 没有合法地位, 处于一种半公开或完全地下的状态, 缺乏政策及法律的规范支持和监督, 因此, 目前存在的问题也较多, 潜伏的风险也较大, 处理不当的话, 很容易造成社会的不安定。

以上问题背后隐含的深层次问题是体制问题。因为目前现行的农村金融体系仍然是一个服务于城市工业化的制度安排, 其农村活动的目的还主要是为城市工商业动员储蓄, 实际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力度非常的有限。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必然使得大量的资金流向城市, 致使农村金融供求呈现出明显的总量与结构的双重失衡。也表明了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农村信贷的特点和农民的金融需求, 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必须对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和农村信用社重新进行功能定位和调整, 推动农村民间金融合法发展, 加快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使农村金融规模和业务能够与目前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发展水平相一致。

二、对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构建符合现实“三农”发展之需的农村金融体系。总体上是应建立一个能够顺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的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民营金融及其他金融组织相互并存、定位明确、功能互补、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为此, 一要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健全贷款审批、利率定价、风险防范等内控制度, 强化内部管理和自我约束,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尽快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 根据不同的经营原则转换经营机制。对因承担政府行为而形成的政策性亏损较严重的农村信用社可酌情转入地方的政策性银行。农信社资金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特点, 用于重点支持区域经济特色的发展亮点, 以此来带动一方。二要完善邮政储蓄制度, 建立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将县以下邮政储蓄吸收的存款, 通过人民银行全额用于增加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再贷款, 使农民的资金大体上仍留在农村, 可考虑用于发放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和农村中小企业进行商业性、支农性贷款。还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其新增存款的一定比例用于涉农信贷的投放资金, 以此缓解农村资金外流问题。商业性金融资金可重点用于支持那些具有产业优势和龙头企业的发展, 为其提供金融服务。三是可以设立支农开放政策性银行或将农业发展银行改造直接面向“三农”的政策性银行, 以政策性优惠利率和农产联保方式向“三农”提供贷款支持, 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高新技术和农村生态环境改造等产业, 扩大对农业、农村的服务范围。四要允许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 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 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 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 拓宽农村融资渠道, 以满足农村资金多样化的需求。

(二) 适时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 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于“三农”的效率和质量。一是农村金融机构要认真分析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形势, 因地制宜地确定贷款投放的重点产业、重点区域, 并及时根据市场需求, 推出适当的信贷产品, 不断增强金融服务的针对性。确立适应市场要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营造鼓励创新氛围, 引入考核竞争机制, 建立以客户为中心, 以营利为目的的营销体系, 增强金融服务和市场经济的融合力。二是在农民融资普遍缺乏可抵押资产或物品的情况下, 在农村市场设立面向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农业担保机构, 建立担保基金, 以及发展农户联保贷款、农村互助担保组织等多层次的农村担保体系就成为帮助农民融资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 应该大力鼓励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进行金融创新, 不断拓展农村担保业务, 创新实施多种抵押担保办法, 探索实行农具、牲畜、农作物收获权等动产抵押、仓单抵押、权益抵押、土地使用权抵押等担保形式, 从而改变农村抵押担保不足的状况。三是加快农村银行电子化、网络化建设步伐, 大力开发银行卡等现代支付工具, 不断探索代理保险、证券、委托理财、信息咨询服务等新的金融支农方式;积极开发中间业务, 创办个人理财、代理、结算等业务, 以适应农村各类经营者对结算票据流通、资金流通、金融中介服务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四是创新信贷支农定价机制, 制定风险定价制度和贷款利率浮动管理办法, 对农民、信用户和农村工商户等贷款分别视不同情况实行差别和优惠利率。积极推广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制度, 逐步提高贷款信用额度, 拓宽贷款范围, 并根据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作物的生产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阶段性的信贷投放重点。五是创新用人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 建立以“员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多能少”为内容的“三能”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加快对现有人员的培训, 提高其管理素质和业务水平, 吸收懂经营会管理、通晓金融、计算机、法律法规的人才, 改善队伍结构。

(三) 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风险补偿机制, 增强金融服务于“三农”的信心。一是建立支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利用财政资金的扶助作用, 对农业贷款实施财政贴息政策, 引导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向农业领域配置。二是建立农村支农贷款保险机制。针对农业投资风险大的现实, 由借款人、贷款人和保险公司三方协商, 在支农贷款时给予保险。这样, 既拓展了农村的保险业务, 又解决了银行的支农信贷风险问题。三是建立农业风险投资基金。由各级政府出资, 用于农业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项目的投资, 引导社会民间资金对农业领域的投入, 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四是建立政策性农业风险补偿制度。国家财政对农业的灾害救助可通过保险形式实施, 即将财政预算的救灾款设立保险公司, 农民可享受低于商业保险的费率获得保险。五是鼓励发展投资主体多渠道、经营主体多样化的农业保险机构, 并鼓励引入外资保险公司, 开办农业保险业务。六是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 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和分散风险的作用。

(四) 打破金融业的准入限制, 鼓励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进入农村市场。一是打破垄断, 允许民营性质的金融资本进入农村, 发展地方民营中小型金融机构, 增加对农村民营企业的贷款。二是规范民间金融活动, 积极推动民间金融合法化, 通过制定相关的法规, 给民间金融一个合法的活动平台。同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将民间金融纳入正规农村金融体系, 并充分利用民间金融的积极因素, 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引导民间金融走向规范化发展的道路。三是发展和培育私营性股份制非存款型金融机构, 允许投资者以自有资金投资于农业和农村特定领域。不管何种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 必须杜绝行政办金融行为, 要合法合规, 特别强调金融监管和法规约束, 要遵循经济规律。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资金的大力支持。但目前农村金融支农现状与当下新农村建设对资金的需求还很不相适应, 成为制约农村全面发展的严重障碍。本文试从近年来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入手, 来进一步提出了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金融服务,有效支持

参考文献

[1].钱亚玲, 宁海明.对县域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调查.金融调研, 2007, 3

[2].彭莉戈.中国农村金融体制现状及改革的路径选择.经济问题, 2006, 5

[3].孙立平, 杜永武.对重构新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中国经济时报, 2006.5.9

上一篇:桂枝茯苓下一篇:医学科学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