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栓塞

2024-06-27

脑动脉瘤栓塞(共10篇)

脑动脉瘤栓塞 篇1

脑动脉瘤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 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如果患者脑内部出现破裂出血, 则会导致患者头痛症状更加严重, 甚至于昏迷, 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1,2]。因此, 必须对脑动脉瘤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传统治疗脑动脉瘤的手术方法为开颅手术, 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手术创伤, 对手术后康复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缺乏良好的安全性[3]。随着脑部外科技术的不断改进, 血管栓塞介入术逐渐在脑动脉瘤的治疗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在本文中主要通过对我院脑动脉瘤患者进行对照实验, 探讨血管栓塞介入治疗对脑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脑部外科脑动脉瘤患者中选择5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0例, 女20例, 年龄40~70 (53.5±6.5) 岁, 瘤直径0.6~2.5 (1.5±0.3) cm。临床症状包括剧烈的头痛、脑神经麻痹、视力障碍等。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 观察组男18例, 女7例, 年龄40~70 (53.3±5.5) 岁, 瘤直径0.6~2.5 (1.3±0.3) cm;对照组男12例, 女13例, 年龄40~70 (53.5±5.3) 岁, 瘤直径0.8~2.5 (1.3±0.2) cm。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进行治疗。首先, 对患者进行术前检查, 通过CTA检查和DSA影像学检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级。按照常规对患者进行全麻、气管插管。根据患者的检查情况, 确定动脉瘤的具体位置、大小、分级等情况, 选择相应的体位。经侧裂入路把骨瓣打开, 分离动脉瘤。放置永久的动脉瘤夹, 确保止血成功后关闭颅腔。术后使用尼莫同防止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给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并且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 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以免形成瘤颈部血栓。

观察组:采用血管栓塞介入治疗方法。同样对患者进行术前检查, 通过CTA检查和DSA影像学检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级。按照常规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 待到患者手术中全身肝素化后, 使用尼莫地平进行静脉泵入。通过Seldinger技术在患者的股动脉位置进行穿刺造影, 了解患者的动脉瘤具体位置、方向、形状以及大小等情况, 在微导管的引导下, 进入动脉瘤, 并且选择合适的弹簧圈置入动脉瘤腔内, 确定弹簧圈进入瘤腔内以后, 把弹簧圈释放开, 让弹簧圈把动脉瘤腔内完全填塞。手术后压迫穿刺点, 待到没有出血后, 进行加压和包扎。术后使用尼莫同避免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给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并且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 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以免形成瘤颈部血栓。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MMP-2水平、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

1.4 疗效判断标准[4]

显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经术后检查证明瘤体完全消失, 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获得改善, 经术后检查证明瘤体缩小达到原有体积的一半, 神经功能明显得到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 甚至恶化。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与对照组 (60%) 对比,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 (92%) 明显更高, 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MMP-2水平

与对照组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MMP-2水平明显更高, 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治疗前对比, 治疗后两组MMP-2水平明显升高, 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

与对照组对比,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明显更短, 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 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 讨论

脑动脉瘤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 又称之为颅内动脉瘤, 因为脑动脉内腔异常扩大, 脑动脉管壁出现局部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 引起囊性膨出, 动脉壁因此出现瘤状突出, 呈现出囊状和梭形, 可发病在任何年龄段人群, 临床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发性呕吐、恶心以及颈部抵抗等等, 是导致患者出现蛛网膜下出血的主要原因, 一旦发生肿瘤破裂出血, 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必须进行及时的手术治疗[5,6]。

传统开颅手术, 也就是动脉瘤夹闭术, 应用于脑动脉瘤的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该种术式利用脑组织自然间隙, 对脑组织进行分离, 充分暴露动脉瘤, 再使用手术夹对动脉瘤和脑血管的连接位置进行夹闭, 阻断动脉瘤的血流。然而, 由于开颅手术需要对颅脑腔内组织进行大范围的暴露, 不仅给患者造成较大的手术创伤, 而且还容易导致颅脑腔内组织受到感染, 大大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而血管内介入治疗也就是动脉瘤栓塞术, 属于一种微创手术, 不需要对患者的颅腔进行打开, 手术创伤比较小, 手术时间更短, 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李焕祥[7]选取脑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78例进行对照试验, 观察组采用血管栓塞介入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治疗, 经治疗, 观察组临床受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 血管栓塞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 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安全有效。陈学华[8]选取31例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都行介入治疗, 将微导管经股动脉插入, 使微导管直接进入脑动脉瘤内, 行瘤体栓塞。经治疗, 31例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栓塞成功28例, 成功率为90.3%, 术后随访未见出血、复发。可见, 血管栓塞介入是治疗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方法。本研究显示, 与对照组 (60%) 对比,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 (92%) 明显更高 (P<0.05) ;与对照组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MMP-2水平明显更高 (P<0.05) ;与治疗前对比, 治疗后两组MMP-2水平明显升高 (P<0.05) ;与对照组对比,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明显更短, 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 (P<0.05) 。由此可见, 与开颅手术对比, 介入栓塞术具有更明显的疗效, 安全性明显更高。与开颅手术对比, 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具有更明显的疗效, 安全性更加理想。

综上所述, 血管栓塞介入治疗脑动脉瘤临床疗效显著, 有利于减轻对患者的手术创伤, 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甄永煜.血管栓塞介入治疗35例脑动脉瘤临床报道[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15) :232.

[2]王志学, 吴涛, 陈斌, 等.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46例介入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1, 13 (36) :38.

[3]张宇, 邢立举, 翟秀伟, 等.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大鼠脑动脉瘤形成的作用及其机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5, 32 (12) :3066-3070.

[4]高岩升.脑动脉瘤破裂后脑出血的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 2013, 24 (10) :2525-2526.

[5]黄榕, 段朋, 李文岗, 等.胸腹主动脉闭塞合并多发性脑动脉瘤一例[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2, 19 (6) :695-696.

[6]张健, 韩志安, 张勇, 等.脑血管介入栓塞性并发症的处理及预后[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3, 22 (4) :305-307.

[7]李焕祥.血管栓塞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 2014, 11 (25) :143.

[8]陈学华, 胡伟康.血管栓塞介入治疗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 21 (2) :74-75.

脑动脉瘤栓塞 篇2

[关键词]脑动脉瘤;介入栓塞;预后

脑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张,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因素,约占80%~90%。此外还有一些少见的原因如肿瘤等也能引起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颅内血管发育异常等。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头部“爆炸性”疼痛,同时会引起脑积水、缺血性脑梗死及血管痉挛等多种并发症。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介入栓塞治疗方法逐渐被应用在脑动脉瘤治疗中,对于脑动脉瘤患者来说,采用介入栓塞治疗不仅安全系数较高,而且还具有术后恢复快、最大程度减少患者脑部组织损伤等特点。虽然介入栓塞治疗是近年来治疗脑动脉瘤的主要方法,但对于其治疗时机,目前临床对早期和晚期介入栓塞治疗存在一些争议。本研究以早期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术治疗80例脑动脉瘤破裂研究为基础,进而为早期介入栓塞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及愈后情况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的收治的80例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编号,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入院3d内进行介入治疗40例和对照组(入院3d后进行治疗)40例。其中治疗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2~75岁,平均(56.1±9.6)岁;对照组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34~70岁,平均(59.7±7.8)岁。随机分组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在接受临床研究前均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WHO关于脑动脉瘤的诊断标准;经DSA检查方式确诊;动脉瘤破裂的SAH。排除标准:巨型动脉瘤(直径>25mm)、造影剂过敏、梭形动脉瘤、凝血功能障碍及肝肾功能衰竭者。

所有80例患者经过CTA(常规血管造影)、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头颅CT诊断确诊,且临床表现均以头部剧烈疼痛为主,其中75例脑动脉瘤类型为单一型,发病位置分别为:前交通动脉位置40例,后交通动脉位置24例,基底动脉位置4例,大脑中动脉位置7例。另外5例为多发性脑动脉瘤。以动脉瘤直径大小为依据进行分类,患小动脉瘤(直径<0.5cm)者有13例,患一般动脉瘤(0 5cm≤直径<1.5cm)者有57例,患大动脉瘤(直径≥1.5cm)者有1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Hunt-Hess分级,分别为I级19例,Ⅱ级50例,Ⅲ级11例。

1.2方法

治疗组在3d内进行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Codman公司)栓塞介入治疗。其治疗步骤如下:对所有患者进行CTA检查,同时根据患者情况,有选择地对部分患者进行DSA检查。首先利用静脉微量泵方式将尼莫地平泵入患者体内,并实施气管插管全麻,之后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股动脉穿刺,并利用DSA对双侧颈动脉、椎动脉等位置的动脉瘤大小、形状进行确定,行汤氏位、旋转及侧位等造影以取适当角度拍片。确诊后进行全身肝素化,将造影管更换为导引导管,以动脉瘤的实际大小选择符合的微弹簧圈进行介入栓塞术。为确保栓塞安全,确保载瘤动脉通畅,再次进行造影检查,确认无造影剂滞留于动脉瘤内,最后拔出导引导管,并进行术后处理。术后进行抗凝治疗给予阿司匹林等常规性药物,并需对患者进行24h内的严格下肢制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与治疗组一致。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术后6个月的随访,对两组患者术后的栓塞情况、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比较,同时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评分。术后对两组患者实施血管造影检查,其中动脉栓塞小于90%为不完全栓塞;动脉栓塞在90%~100%视为次全栓塞;栓塞达100%可视为完全栓塞。而根据mRS量表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的评分。量表设为0~6分。其中0分为预后情况良好,6分为死亡。评分越低,则病症越轻。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软件SPSS19.0分析相关数据,采用卡方检验,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进行介入栓塞术之后,其栓塞情况如表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治疗组完全栓塞率达85.0%,远超于对照组的62.5%;且治疗组的次全栓塞率和不完全栓塞率远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5%和2.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表明早期介入栓塞术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2.2两组患者6个月mRS评分

治疗组在术后6个月的mRS评分为(1.16±0.2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9±0.72)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

如表2可以看到,治疗组中出现复发1例,脑积水1例,再次发生动脉瘤破裂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0%;相对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2.5%。可以明显看出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动脉瘤破裂的主要症状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突然且伴有严重头痛、呕吐等症状,严重的有昏迷的现象。对患者给予早期介入栓塞术进行治疗被更多专家所认可,从而改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复发的风险。介入栓塞术是近年来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新方法,它在治疗时不需要开颅,且病死率和致残率都较低,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临床优势。根据2002年国际SAH动脉瘤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随机试验结果表明,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在临床预后方面明显优于显微外科开颅夹闭术,据统计在临床上约90%的脑动脉瘤患者可以采用介入栓塞术进行治疗,这样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还制约了后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介入栓塞术的治疗时间,根据刘青报道,相对于入院3d后的晚期介入栓塞术治疗,在入院三天内进行手术可以获得更好的栓塞效果,并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研究患者在进行介入栓塞术后,统计出早期进行介入栓塞术的治疗组完全栓塞率达85.0%,远超于对照组的62.5%;且其次全栓塞率和部分栓塞率远低于晚期进入介入栓塞术的对照组,这说明早期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要优于晚期介入治疗。从术后随访统计的主要并发症情况可以看出,有13例出现了再次脑动脉瘤破裂的情况,其中治疗组有2例,对照组有11例,即证明对于脑动脉瘤患者,早期介入栓塞术治疗会大大降低再次发生脑动脉瘤破裂的可能性,从而提高预后。除此以外,其他的并发症还有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治疗组2例,对照组9例);复发6例(治疗组1例,对照组5例),脑积水9例(治疗组1例,对照组8例)。

脑动脉瘤栓塞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4月-2013年4月行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84例患者,其Hunt-Hess分级均不超过3级,神志清晰,无意识模糊,能对个体的头痛情况进行描述。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2例,其中常规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4.7±9.4)岁;干预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27~70岁,平均年龄(45.0±9.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动脉瘤类型、是否首发、平均病程、文化程度等因素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1.2方法全部患者均接受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且均签署了手术知情同意书。动脉瘤栓塞成功后,均予以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解除血管痉挛、脱水剂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及吲哚美辛栓止痛等处理措施。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而干预组患者则采取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护理宣教:护理人员应将脑动脉瘤引起头痛的发病机制、发病因素、栓塞术治疗的效果、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及非药物止痛措施等内容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告知患者及家属,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耐心的解释。(2)个体化护患沟通:护理人员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使患者的陌生感下降,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及个人情绪,减少其紧张、焦虑情绪,提高了对护理人员信任感,从而能够加强护患之间的配合程度。(3)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心理沟通,采取暗示、鼓励及传导的方式,通过语言及肢体动作对患者的紧张情绪进行疏导,同时使患者获得家属的支持,使其心理压力获得缓解,心理障碍得到及时的消除,提高其治疗成功的信心。(4)疼痛反应干预:不同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的疼痛阈,而患者的焦虑情绪也对疼痛阈产生一定的作用。如患者存在呻吟或哭泣等疼痛反应,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鼓励和心理疏导,及时指导患者如何适应疼痛,并释放负面情绪。(5)舒适护理:(1)患者在住院期间,应处于一个安静、舒适及整洁的环境。(2)患者若需要绝对卧床,应帮助患者选取舒适体位。(3)加强患者日常的生活护理、管道护理及基础护理工作。(4)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应针对患者的耐受情况指导其进行功能的康复锻炼。(6)预防颅内压上升: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舒适体位,及时消除负面情绪,并避免咳嗽,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同时,采取主动措施对患者头痛进行预防。

1.3观察指标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2](VAS)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1、3、5d的疼痛反应情况,并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3]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组间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各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情况

两组在干预前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在干预后1、3、5d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常规组比较,aP>0.05,b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常规组患者满意25例,基本满意6例,不满意11例,护理满意度为73.8%;干预组患者满意33例,基本满意8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7.6%;可见,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72,P<0.01)。

3讨论

临床上对头痛进行治疗时,仅在患者出现疼痛时予以血管解痉药物、镇痛剂进行缓解治疗[4],而人文关怀对患者头痛的缓解作用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应用。但目前有研究显示,动脉瘤头痛可受患者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并由多种因素引起,因此,在结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需要予以足够的行为及心理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头痛的认知度,并对其不良情绪进行纠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改善患者的头痛情况[5]。

本文结果显示,干预组采取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后各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且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

总之,在护理过程中,应结合患者的心理、生理及精神等多方面的需求而提供最为适宜的护理服务,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疼痛控制能力,不仅提高了手术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行脑动脉介入栓塞术的84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2例,两组患者在动脉瘤栓塞成功后均予以药物止痛。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采取疼痛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舒适护理及预防颅内压上升等护理措施,并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1、3、5d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在干预后1、3、5d的疼痛VA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在行脑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中,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减缓患者的头痛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加速康复。

关键词:脑动脉瘤,头痛,护理干预,栓塞术

参考文献

[1]李成,蒋云召,陆伟慧,等.针药并用治疗脑动脉瘤栓塞术后头痛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1):801-803.

[2]赵华.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0):72-73.

[3]刘素丽,石文建,李翠霞,等.浅谈亲情护理在骨科术后病人疼痛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8):647.

[4]朱琼芳,赵飞英,陈旭素,等.针对性信息支持对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护理干预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3):497-499.

动脉栓塞术抢救大咯血 篇4

咯血是支气管扩张症、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肺癌等常见的并发症,多为高压力的支气管动脉破裂所致,来势凶猛,出血多、发展快。临床上一般将24小时咯血量大于300毫升定义为大咯血,大咯血常因呼吸道阻塞窒息或失血性休克而严重危及患者生命。有时一次出血不多,但是若全部进入气道,即可立即导致窒息死亡。一般内科保守治疗常难以奏效,易反复发作。

医生根据陈大爷病情,决定立即为他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手术。外科紧急手术是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一种方法,但是创伤比较大、手术风险高。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用栓塞剂把导致出血的支气管动脉进行堵塞,以达到止血的一种介入治疗方法。具有微创、高效和相对安全的特点,是目前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病人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随着介入放射技术的进步,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日渐成熟,止血有效率可达84%~100%。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适应证包括:①保守治疗不能控制的大咯血。②患者需要进行外科治疗,但正值咯血期,手术风险较大,可先行栓塞术控制出血,然后择期手术。③无外科治疗指征的反复咯血,虽然咯血量不大,但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④一些先天性心脏病的大咯血。⑤隐原性咯血(指经过各种影像学检查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仍然不能明确出血来源者),可先做诊断性支气管动脉造影,然后酌情做栓塞治疗。

同时,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也有一些禁忌证:①存在支气管动脉造影的禁忌证,如严重出血倾向、未能控制的全身感染及重要脏器衰竭等。②导管不能插入靶血管,或者导管头端位置难以固定。

医生根据陈大爷的病情,对他进行了紧急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手术进行顺利,术后,陈大爷的大咯血被止住,经过术后巩固治疗,不久便痊愈出院。

(作者为南京市鼓楼医院集团胸科医院 主任医师)

(刘宁春 俞洋 整理)

脑动脉瘤栓塞 篇5

关键词: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手术,护理干预

脑动脉瘤指的是局限性脑动脉出现异常增大,引起动脉壁的瘤状囊性发生突出,具有较高病残率[1]。目前脑动脉瘤患者常采用介入栓塞术进行治疗,研究发现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因此本研究现就采用此方法取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5例行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8:22,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5.19±7.57)岁;其中大脑中动脉瘤11例,颈内动脉瘤6例,后交通动脉瘤19例,前交通动脉瘤14例。研究组男女比例30:25,年龄37~77岁,平均年龄(55.68±7.62)岁;其中大脑中动脉瘤13例,颈内动脉瘤7例,后交通动脉瘤20例,前交通动脉瘤1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解,给予基础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遵医嘱进行用药指导等。

1.2.2 研究组

予以围手术期全面护理:①术前护理人员叮嘱患者卧床休息,保持良好安静住院环境,禁止病房内大声喧哗;②护理人员术前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进行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认识,了解手术治疗目的及过程、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情况,缓解患者因未知状况引发的不良情绪;③术中对患者进行麻醉前先与患者沟通,告知其麻醉感受,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等情绪,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帮助医生顺利完成手术;④术后尚未清醒时帮助患者保持平卧体位,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时使其头部和床板平行;清醒后据患者自身情况改为鼻导管吸氧,保证患者尿管和穿刺管畅通,对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进行早期预防。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包括头痛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血管痉挛、血压升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5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研究组头痛消失、呕吐消失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发生感染1例(1.82%)、血管痉挛0例(0)、血压升高2例(3.64%);对照组发生感染3例(6.00%)、血管痉挛3例(6.00%)、血压升高5例(10.00%),研究组总发生率5.45%低于对照组的2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42,P<0.05)。

3 讨论

脑动脉瘤是自发性的蛛网膜发生下腔出血常见病因,临床治疗常实施介入栓塞术,该治疗方式是利用造影剂指导,将导管从患者股动脉引至瘤体部位[2]。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因此本研究现就其方法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取得的疗效做回顾性分析,旨在为其治疗方法探究提供循证依据。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头痛消失、呕吐消失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45%低于对照组22.00%(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围手术期行全面护理,分别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对患者进行生理、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前机体稳定性,从而促进手术顺利完成,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恢复[3]。护理干预措施中护理人员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保持患者住院干净整洁,并且限制探视保持病房舒适安静环境,减少患者精神刺激,有助于患者稳定情绪[4]。其次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增强患者信任感及治疗信心,通过健康教育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有助于患者治疗。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等严密监测,出现异常现象及时告知医生进行治疗,对可能出现并发症进行早期预防,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5]。此外指导患者行卧床休息,给予饮食护理,叮嘱患者多食瓜果蔬菜,可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预后康复。受例数限制和外界因素影响,该研究尚未对患者生活质量情况作详细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综上所述,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与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从而使患者临床疗效提高,具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杜月芳,邵琪.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41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0(19):112-113.

[2]赵玉莲.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护理体会.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7(12):182-183.

[3]闫瑞,张洁,亓文丽.脑动脉瘤介入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0):139-141.

[4]朱玲,王栋梅,杨玉梅,等.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吉林医学,2015,36(15):3426-3427.

脑动脉瘤栓塞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6—2014年间收治的90例脑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患者, 其中男性57例, 女性33例, 年龄27~71岁, 平均年龄47.3岁, 所有患者均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其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头痛、呕吐、颈强直, DSA检查确诊为脑动脉瘤。

1.2 方法

本实验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试验前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 两组患者均采取全麻方式, 术中机械通气, 二氧化碳分压维持于33~35mmHg, 进行全身肝素化处理, 在股动脉处进行穿刺, 置入5F导管于靶血管中, 选择合适大小的解脱性弹簧圈 (GDC) , 将其送入动脉腔内, 直到栓塞完成[2], 观察组在血管内栓塞后从引导管鞘内经动脉微泵中输注川芎嗪 (郑州卓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国药准字H20055479) 3mg/kg, 在30min内静滴完毕, 对照组则仅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处理。

1.3 观察指标

在全麻后对两组患者予以脑动脉以及颈内静脉穿刺, 留置Arrow深静脉置管, 以供输液和采集血标本。在第2、3腰椎间隙进行蛛网膜下腔置管并留置传感器的探头, 分别在术前、术毕、术后24h三个时间点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 测定动脉血氧含量 (CaO2) 、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 (SjvO2) 、颈内静脉血氧分压 (CjvO2) 、脑氧摄取率 (CEO2) 等指标, 同时对同一时间点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以及丙二醛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检测,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珚x±s) 表示, 进行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n (%) ]表示, 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大脑氧代谢变化情况比较

与术前比较, 术毕以及术毕24h对照组患者CaO2、CjvO2等指标无明显变化, 而SjvO2水平增加, CEO2降低, 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术前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CaO2水平无明显变化, CjvO2、SjvO2水平增加, CEO2降低, 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术毕以及术毕24hCaO2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 而观察组患者CjvO2、SjvO2水平明显增加, CEO2水平明显降低,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s)

注:与术前比较, *P<0.05, **P<0.01;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不同时期两组氧化以及抗氧化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毕、术毕24h相对应的SOD明显增加, MDA水平明显下降,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2。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3 讨论

川芎嗪是中药川芎的提取物, 具有活血、理气的功效。经过研究证实, 川芎嗪可有效改善微循环障碍时的脑供血状态, 既往在体外实验证实对于大脑中动脉被阻断的大鼠, 川芎嗪可以激活星形胶质细胞, 保护大脑神经元, 抑制氧自由基形成, 增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力, 对于脑缺血再灌注而引起的脑水肿以及自由基水平均可以起到改善作用[3], 同时, 该药物还可稳定内皮细胞, 抑制血小板聚集, 避免血栓形成, 从而对脑血流起到调节作用, 改善人体微循环, 保护脑组织。既往在人体试验中也表明, 川芎嗪可显著降低脑中风疾病的发生风险[4]。

脑动脉瘤是一种常见脑血管疾病, 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种常见病因, 因为血管内栓塞的方法应用于其治疗创伤较小, 无需进行开颅手术, 术后恢复较快, 加之近年来显微导管技术以及栓塞材料的不断成熟和进步, 使得血管内栓塞技术成为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瘤的常见方法, 但在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栓塞风险, 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干预[5,6]。颈内静脉的球部血液是从脑组织中直接回流出去的, 因此对于血氧饱和度、血氧含量等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脑氧供的平衡状态。本研究在脑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早期颈内动脉输注川芎嗪, 一方面减少缺血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生成, 另一方面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含量, 从而减轻脑细胞自由基损伤。川芎嗪能调节细胞内Ca2+流量, 保持神经元线粒体的完整性, 从而提高神经元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通过抑制血栓素A2 (TXA2) 的释放, 促进细胞合成前列腺素2 (PGI2) , 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形成。观察组患者应用川芎嗪持续静脉推注于脑动脉瘤栓塞后, 脑氧代谢指标CjvO2、SjvO2水平增加, CEO2降低, MDA水平也明显下降, SOD明显升高, 说明川芎嗪在脑动脉瘤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患者的围手术期可起到脑保护作用, 预防动脉瘤介入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脑损伤, 降低术后并发症, 改善预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出良钊, 杨华, 董明昊, 等.颅内微小动脉瘤栓塞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4, 30 (6) :608-612.

[2]苏世星, 段传志, 吾太华, 等.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后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4, 13 (1) :65-68.

[3]李家明, 赵永海, 马逢时, 等.川芎嗪芳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J].有机化学, 2008, 28 (9) :1578-1583.

[4]孙丹丹, 王丹巧.川芎嗪对脑、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4, (4) :179-183.

[5]高天, 李冬梅, 杜世伟, 等.栓塞治疗35例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3, 22 (12) :1039-1042.

脑动脉瘤栓塞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脑动脉瘤患者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40例。其中男48例, 女32例, 年龄36~68岁, 平均年龄 (43.5±8.2) 岁;其中昏迷、抽搐各10例, 恶心、呕吐、头痛60例;Hunt-Hess分级:Ⅳ级9例, Ⅲ级40例, Ⅱ级25例、Ⅰ级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开颅夹闭术治疗, 具体方法:取患者平卧位接受全身麻醉, 对颅内动脉瘤予以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定位观察, 在其头部作一弧形切口, 将皮肤和皮下筋膜一次性切除, 并对骨膜进行剥离。对皮瓣进行翻转直达颅底部, 选择弹簧拉钩固定之后, 将骨瓣取出以便形成骨窗。根据DSA引导, 对颅内动脉具体位置进行探查, 动脉血管使用2个阻断夹予以夹闭, 动脉夹闭取得满意效果后, 在硬膜下放置引流管, 然后将头皮缝合, 导管留置2~4 d后将其拔除。

研究组采取血管内栓塞术治疗。术前对患者血压情况进行观察, 保持血压稳定, 给予患者鲁米那镇静同时静脉滴注尼莫地平, 以免出现血管痉挛的情况。进行全身麻醉并给予面罩吸氧。经期右侧股动脉进行穿刺, 将6F鞘放置其中, 并通过导丝将0.035导丝插入其中。鞘头放置早颈内动脉之中, 然后插入微导管。根据CT及DSA检查结果将导管接头放置在最接近颅内动脉瘤腔的位置。以肿瘤具体大小选择适宜的弹簧圈, 通过DSA指引送入电解铂弹簧圈, 然后进行栓塞相应的操作, 直到DSA上显示患者动脉瘤完全消除之后才可将导管拔除, 对穿刺点予以加压包扎。术后, 间隔12 h给患者皮下注射5000 U低分子肝素, 对患者凝血状况进行检测。

1.3疗效判定标准[2]

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OS) 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其中症状全部彻底消失, 生活可完全自理, 带有轻度神经重度症状表示良好;重度神经重度, 生活无法自理或者处于植物人状态为差;患者失去生命迹象为死亡。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良好率95.0% (38/40) 与对照组67.5% (27/40) 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在患者颅内动脉管壁局部出现先天性缺陷或颅腔内压力不断升高的基础之上, 容易形成颅内动脉瘤, 高血压、血管炎以及脑动脉硬化等疾病与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恶化存在密切关联。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保证其生命安全, 针对颅内动脉瘤需要及时给与临床治疗, 以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3]。

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术是临床常用的两种治疗方法, 通过对患者动脉瘤位置进行栓塞或者结扎的方式, 减轻颅内动脉瘤对患者神经系统造成的压迫或其他相关症状予以临床治疗。之所以对动脉瘤颈进行夹闭或者结扎, 其本质目的在于将动脉瘤的血液供应进行阻断, 降低再出血发生率, 同时帮助患者保持载瘤和供血动脉的畅通无阻性, 以保证其脑组织正常血运情况不受到影响[3,4]。脑动脉瘤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 容易出现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动脉瘤再次破裂以及脑梗死等并发症, 这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且会增加治疗费用和延长治疗时间。开颅夹闭手术在操作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若手术失败, 对患者立即采取血管内栓塞术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 主要对患者颈动脉进行穿刺, 然后将符合标准的纤细微导管放置在动脉瘤囊之内或者瘤颈的位置, 利用微导管将性质柔软的弹簧圈直接送入动脉瘤之中, 使其充满动脉瘤, 阻滞动脉瘤囊之内的正常血运, 降低再次发生破裂出血的危险性, 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预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上述两种手术方法危险性都比较高, 所以要求主治医师和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针对性的手术方法。

本次试验之中, 研究组患者良好率95.0%与对照组67.5%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以充分证明,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临床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积极应用和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脑动脉瘤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脑动脉瘤患者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 (采取开颅夹闭术治疗) 和研究组 (采取血管内栓塞术治疗) , 各40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良好率95.0%与对照组67.5%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临床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积极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开颅夹闭术,脑动脉瘤

参考文献

[1]吴健, 刘平, 钟琪.脑动脉瘤夹闭术后瘤颈残留的预防.医药前沿, 2013, 20 (27) :134-135.

[2]张世明.脑动脉瘤夹闭术中的监测问题.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7, 23 (11) :803.

[3]迟金臣.89例脑动脉瘤临床治疗的疗效分析.中外医疗, 2013, 32 (12) :27.

脑动脉瘤栓塞 篇8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本院采用TOSHIBA INFINIX CST血管造影机(DSA)对52例患者行全脑血管3D-DSA,52例脑动脉瘤患者均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就诊而行CT和选择性MRA检查,其中男33例,女19例,年龄28~69岁,平均46.8岁。

1.2 操作方法

对52例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常规采用右股动脉Seldinger技术穿刺插管两侧颈内动脉、一侧椎动脉、在全身肝素化下,插管先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动脉瘤大小、形态、位置,并测量瘤颈、瘤体直径,观察其与载瘤动脉关系,2例因头臂血管变异插管困难,而分别行左右颈内动脉,通过正汤氏位和反汤氏位、侧位DSA全面观察脑血管的走行及改变,部分病例采用多角度造影,本组52例术前均行头部CT检查,21例行MRA检查,造影剂为欧乃派克(碘的质量浓度:P(I)=300 g/L)总量为9 mL/s,速率为150~300 Psi,当按下曝光按钮C形臂高速旋转,高压注射器与之同步联动,对靶血管进行旋转造影,将所得数据传至AW 4.2工作站进行处理,得到3D-DSA图像(见图1)。

1.3 栓塞治疗

脑动脉瘤栓塞术均在全麻下进行,术中全身肝素化(肝素用量3000~5000 U),以防止术中动脉内血栓形成;栓塞治疗时控制性降压,使收缩压控制在90~100 mm Hg (1 mm Hg=0.133 kPa),采用Seldinger穿刺法,经股动脉送入6 F或5 F导鞘至左右颈内动脉或椎动脉内,导管型号的选择依据动脉瘤的位置和载瘤动脉直径的大小而定;微导管送入前根椐动脉瘤的大小、形态及瘤颈的大小,将微导管的前端加热预成形;在X光监视及路径图的指导下,在微导丝的导引下,将微导管通过载瘤动脉并使其前端超选择至脑动脉瘤内;经微导管送入DCS或GDC、弹簧圈,经复查血管造影证实弹簧圈位于动脉瘤腔内后,通过水解或电解的方式将弹簧圈释放;弹簧圈的直径大小、长度及形态的选择(尤其是首枚弹簧圈),应依据栓塞前测得的动脉瘤瘤体及瘤径的大小而定;首枚弹簧圈一般选择三维成篮弹簧圈,以后选择不同类型、直径、长度的弹簧圈,直至脑动脉瘤达到完全致密填塞,动脉瘤栓塞是否完全致密需根据术中复查血管造影判断,本组对8例宽颈动脉瘤,采用球囊辅助动脉瘤颈塑形技术(remodeling technique),使动脉瘤完全栓塞。

1.4 栓塞后判定

经造影动脉瘤体及颈部完全不显影者100%栓塞或称完全闭塞;动脉瘤体不显影,但残留瘤颈者为95%栓塞或称近乎完全闭塞;残瘤少许动脉瘤及颈部者称90%栓塞或基本栓塞。

1.5 栓塞后随访

本组39例患者在术后接受随访,随访时间2~23个月。3 D-DSA造影以准确判断是否有动脉瘤复发,以及载瘤动脉是否通畅,同时在未减影状态下比较弹簧图形是否发生改变,根据Cognard判定动脉瘤栓塞程度。在术后每月进行临床随访一次。记录是否发生新的神经系统症状,以判断有无再出血或其他并发症。

2 结果

本组52例脑血管造影患者中,行3 D-DSA全脑血管造影共发现54个动脉瘤,其中2例为多发动脉瘤,分别位于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各1枚,所发现动脉瘤的颅内分布情况见表1。基底动脉瘤、大脑前、中动脉瘤及后交通动脉瘤形态、大小见图1~4。

本组患者采用弹簧血栓内栓塞进行治疗49例,另3例(其中2例多发)行其他手术治疗方式。52例的54枚动脉瘤栓塞的致密程度见表2。

通过造影发现,前交通动脉瘤发生者,由左侧大脑前动脉向右侧大脑前动脉供血者9例,且动脉瘤发生部位多位于前交通动脉分叉处,3例患者经MRA造影,未见明确病灶,但经DSA全脑血管造影证实为后交通动脉瘤,而采取手术夹闭治疗。另外有2例多发动脉瘤,分别位于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呈梭形及后交通支与大脑中动脉呈类圆形。54枚的脑动脉瘤其形态表现为球形20例,半球形18例,葫芦形16例,边缘光整或不整形,其基底部可呈窄的幕状或宽基底与载瘤动脉相连,各种形态动脉瘤以其最大径测量(见图3)结果见表3。

52例脑动脉瘤DSA造影诊断明确后,19例患者的20枚动脉瘤行GDC (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s)栓塞,30例的3 1枚动脉瘤行水解脱铂金弹簧圈(Trufili DCS),没有发生动脉瘤破裂并发症。本组52例患者有39例进行了影像学随访,36例完全恢复正常,术后为完全闭塞的患者中动脉瘤内均无造影剂进入,未遗留任何神经功能障碍,患者载瘤动脉及毗邻血管血流均保持通畅。2例术后脑积水经VP分流手术后有轻度神经障碍。1例术后2周后因脑血管痉挛发生大面积梗塞。

3 讨论

脑动脉瘤是脑动脉血管的局部异常扩张,在欧美、日本发病率为1%~5%,国内现有上升趋势,近年来,虽然不断有新技术用于诊断脑动脉瘤如MRA、CTA等,但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仍是诊断脑动脉瘤的金标准[2],然而由于复杂的血管解剖结构,常规DSA所提供的信息不能满足栓塞治疗的需要,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 D-DSA)应运而生,可以从多方位、多角度观察动脉瘤,为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并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3 D-DSA能为动脉瘤栓塞治疗提供最佳的工作角度,使动脉瘤的栓塞更加安全可靠。栓塞前术者应对动脉瘤的形态、大小、瘤颈的宽窄、瘤颈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动脉瘤内有无发出穿支小动脉等因素仔细观察,从而制定动脉瘤治疗的最佳方案[3]。对血管解剖结构复杂的病例,3 D-DSA对显示动脉瘤的三维形态及空间关系有绝对优势。旋转DSA可提供多角度的动脉投影,但这些角度只是在单一平面的旋转,并不包括汤氏位的任意角度,且易造成影像的重叠,而3 D-DSA借助工作站强大的处理能力,真正做到了三维空间的任意角度分析,可以较好地显示母瘤与子瘤之间的解剖关系,尤其对显示动脉瘤囊发出的小穿支动脉清晰可见,使动脉充分展开,并对导丝、导管塑形,有利于微导管顺利到达动脉瘤腔,避免或减少术中的动脉瘤破裂、血管痉挛等并发症[4],还可在术中实时旋转造影,观察弹簧圈是否脱出动脉瘤腔,避免误栓载瘤动脉及毗邻动脉,以确保栓塞治疗的安全性。

诸多文献报道前交通动脉是颅内动脉瘤发生的的常见部位,李锦平等报道一组前交通动脉发生率约占颅内动脉瘤的31%[5],本组统计为8例,占15.4%。前交通动脉在解剖上存在较多变异,加之该部位的动脉瘤生长位置多变,周围组织解剖结构较复查,给神经外科手术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正常的定位如通过3D-DSA可以从不同的解剖方位清楚地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其与周围动脉相互重叠的血管解剖结构,同时还可以通过多角度的旋转充分显露动脉瘤的瘤体、瘤颈与载瘤动脉的关系,为制定正确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近年来,随着栓塞材料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全新的材料已用于临床[6],水解脱铂金弹簧(Trufili DCS)及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的临床广泛应用,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获得了满意效果,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标准方法,经过选择的颅内动脉瘤病例,血管内治疗优于外科手术治疗[7]。但术后再通甚至出血是该技术的主要问题,而术后再通与初始治疗的闭塞程度密切相关[8]。关于术中动脉瘤的破裂,多因微导管及导丝操作不当或弹簧圈放置时捅破动脉瘤壁引起,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灾难性结果。本组动脉瘤未出现术中破裂现象。

现代医学要求对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便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DSA图像的优劣对疾病早期诊断起关重要作用,3 D-DSA测量动脉瘤颈的大小比2 D-DSA更加准确,提供的信息也更加丰富[9]。在做2 D-DSA时要显示动脉瘤的最大瘤颈非常有限,其瘤颈常和载瘤动脉以及毗邻动脉重叠而分辨不清。所以在2 D-DSA上显示最大瘤颈往往并非动脉瘤本身最大瘤颈,而3 D-DSA对重建图像可进行360°旋转,还可以采用透明成像、容积成像找出不同角度显示的瘤颈,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动脉瘤颈与载瘤动脉及毗邻动脉之间关系,这些将为后续致密栓塞提供保障。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脑动脉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非外伤性SAH源于动脉瘤破裂者约占50%~70%,其他病因见于颅内动静脉畸形、高血压、血液病、颅内血管炎及药源性等。本组病例均先行急诊CT平扫证实为SAH,部分病例伴有梗阻性脑积水、脑室内积血、额颞叶血肿、大脑纵裂血肿、基底节血肿,加行MRA检查作为补充影像资料有利诊断,经确诊为SAH后即行3 D-DSA脑血管造影,结果显示脑血管不同部位之动脉瘤。而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两大问题是动脉瘤栓塞后复发以及宽颈动脉瘤的处理[6]。研究发现,即使是致密填塞动脉瘤,弹簧圈占动脉瘤的实际体积也只不过37%[10]。但是,近年来,随着栓塞材料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全新的材料已用于临床。3 D-DSA重建图像可以对瘤颈进行精确测量,根据瘤颈和瘤的宽窄比值,估计介入手术所需栓塞材料的数量和规格,为手术做好准备,从而提高栓塞治疗的成功率。Kiyosue等[4]将比值分为3种,小于等于1.2,大于1.2小于1.5,大于等于1.5,并指出,比值越大,动脉瘤栓塞成功的概率越高,并发症越少,反之亦然。我们认为对于囊颈比值小于等于1.2的栓塞,为防止栓塞钢圈脱入载瘤动脉,手术时采用球囊辅助动脉瘤颈塑形技术(remodeling technique)效果更好,本组对8例宽颈动脉瘤,采用该技术致使动脉瘤完全栓塞。本组随访中发现动脉瘤的复发多为不完全栓塞所致,主要见于巨大或宽幕动脉瘤。因此栓塞时力求致密填塞,并应长期随访,对动脉瘤再通者可再次栓塞,而达到治愈目的。

综上所述,3D-DSA无论在图像的显示质量,还是在判断血流方向和供血方面都有很高的临床价值,是诊断脑动脉瘤的有效方法和重要手段。血管内栓塞是治疗脑动脉瘤较理想的方法,具有微创、安全可靠、效果确切的特点,脑动脉瘤一经确诊,应尽早行血管内栓塞治疗,以预防其再次破裂出血。

参考文献

[1]欧兴洲,李宏建,倪长江.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病因和治疗[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2,10(1):3.

[2]徐建林,陈书达,金晓,等.旋转DSA技术在诊断脑动脉瘤中的价值[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6,12(4):362-263.

[3]李铁林.脑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若干经验[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27(3):235-237.

[4]Kiyosue H,Tanoues S.Okahara M,et al.Anatomic features predictive of complete aneurysm occlusion can be determin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J].Am J Neuroradiol,2002,23(7):1206-1213.

[5]李锦平,赵继宗,王硕,等.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分型及外科治疗[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8,13(9):513-515.

[6]Pelz DM.Advances in 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J].Stroke, 2003,34(2):357-358.

[7]王宁,凌锋,张鸿祺,等.外科手术和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术后疗效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6,3(2): 106-109.

[8]汪求精,李铁林,段传志,等.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随访研究[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6,3(2):100- 105.

[9]吴春江,陈左权,张桂运,等.旋转DSA三维重建成像与常规DSA成像在动脉瘤大小测量中的比较[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6,15(5):259-260.

四肢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护理 篇9

血管性介入治疗为四肢动脉栓塞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术治疗方法,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介入治疗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介入治疗的重要环节,其直接影响介入治疗能否顺利进行,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介入术后的疗效也很重要。现将我科收住的1例左锁骨下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护理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患者,以“左小腿、左腋部锐器伤,失血性休克”收住入院,入院后给予清创补液、扩容等治疗后,双足背动脉、右侧肱动脉、桡动脉搏动恢复,左侧肱动脉、桡动脉搏动一直触不到,急行B超探查,见左锁骨下动脉有一血栓形成,入放射科行介入血管造影确诊后行溶栓治疗 。

护 理

术前护理:①术前必须了解患者病情,主动关心帮助患者克服消极心理,向其解释介入治疗的方法、效果及注意事项,消除对介入治疗的紧张、恐惧心理,以更好配合治疗。术前30分钟给予安定10mg防止患者精神紧张,减少迷走神经血管反应。②术前的手术野的皮肤准备:按穿刺部位作好两侧腹股沟及会阴部毛发处理,督促清洗干净,测量血压,并注意检查穿刺部位远端动脉搏动情况,便于术前、术后对照。③术前做普鲁卡因及碘过敏试验,凝血系列检查,以防止插管切口[CD#180mm]处出血及造影剂、普鲁卡因过敏。④术前准备:a.76%泛影葡胺60ml;b.地塞米松5支;c.肝素2支;d.普普卡因5支;e.0.9%生理盐水5瓶;f.尿激酶50万U;g.急救药品(备用)。⑤术前8小时开始禁食固体食物,不禁流质。⑥术前静滴抗生素,预防感染。

术中护理:①良好语言是进行心理治疗的主要手段,护士的态度、行动、表情等都将对患者起到重要的作用。介入治疗是在患者完全清醒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术中护理应注意患者的情绪,不断与患者交谈,多给予良性信息,以解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好地配合介入治疗。②对于过敏体质患者,尽量减少造影剂用量,严格控制造影剂注射速度,两次注射造影剂间隔时间应延长,术中加强观察,以便及时处理,在注入造影剂后,应时刻与患者保持联系,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注入造影剂,并根据出现的反应,立即给予相应处理。③术中防止血栓形成,每次向导管内注药或注盐水时应先回抽,以防止小栓子进入血管,并保持导管内肝素化,每3~5分钟向导管内注入肝素盐水1次,每次约5~10ml,盐水配制500ml加肝素2500U。④手术所用的器械、导管材料应严格消毒,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无菌敷料及覆盖物尽量少沾液体或血液,以防发生感染。

术后护理 :①病人回病房后,首先触摸足背动脉,若搏动良好,则在穿刺包扎部位用沙袋压迫止血,重新触摸足背动脉,查无异常,表明沙袋压迫得当。②密切观察下肢末梢血运情况是及早发现股动脉栓塞及明确栓塞程度的重要依据,15~30分钟巡视病房1次,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有无减弱或消失,皮肤颜色是否苍白及温度是否下降,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是否延长,穿刺侧下肢有无疼痛和感觉障碍,若趾端苍白,小腿疼痛剧烈、皮温下降、感觉迟钝,则提示有股动脉栓塞的可能。

讨 论

脑动脉瘤栓塞 篇10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女19例, 男11例, 年龄平均49岁 (26~71岁) 。入院后意识清楚18例, 浅昏迷10例, 深昏迷2例。头颅CT检查均有蛛网膜下腔出血, 行脑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

1.2 术后护理

1.2.1 一般护理。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 避免一切可引起血压或颅压增高的因素, 如用力排便、咳嗽、喷嚏、情绪激动、便秘等, 尽量少搬动患者, 避免震动其头部, 保持病室安静, 减少探视, 避免声光刺激, 以保证休息质量, 以利自然止血和脑血管修复。严密观察患者的头痛、意识、瞳孔、肢体活动及生命体征等情况, 每小时观察1次, 并做好记录。如有头痛加重、意识改变, 恶心、呕吐、瞳孔异常改变、瞳孔对光发射迟钝或消失, 此时可能出现再出血或脑血管痉挛等情况, 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如有肢体活动障碍常提示脑血管痉挛或脑梗塞。应向患者提倡低渣饮食, 有助于减少大便次数和大便量, 但应富含有营养, 多食蔬菜和水果, 避免辛辣食物, 戒烟酒。定时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 准确记录每天的出入水量。

1.2.2 心理护理与术后指导。

向患者解释疾病的特点, 使其放下思想包袱, 积极配合检查及治疗。多与患者沟通,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栓塞治疗的过程及配合要点, 告诉其术后注意事项及良好的转归, 并列举身边同类手术成功的实例, 帮助患者消除焦虑、紧张及不安的心理, 保持情绪稳定,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当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时应取平卧位, 告知患者治疗成功, 已经脱离再出血的危险, 保持安静, 避免情绪激动。鼓励患者多饮水、进食, 以补充术前禁食引起的血容量不足, 加快造影剂从肾脏的排泄, 以保护肾脏的功能。

1.2.3 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当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应遵嘱拔除股动脉鞘, 拔除后应按压穿刺点10~30min, 确定无活动性出血。用无菌纱布覆盖, 给予粘性透气胶带以十字交叉固定, 并用砂袋 (1~2kg) 继续压迫3h。穿刺肢体制动8h, 患者还需卧床24h。应注意观察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肢体皮肤颜色是否苍白, 皮肤温度是否下降, 并与对侧肢体进行比较。如出现肢体剧烈疼痛、麻木、肢端苍白、皮肤温度下降, 可能是股动脉血栓形成, 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同时应注意观察局部出血情况, 小的血肿一般无需处理, 大的血肿 (大于8cm以上) 24h后局部热敷。

1.2.4 疼痛的护理。

颅内动脉瘤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 对于神志清楚的病人来说, 头痛是最痛苦的症状之一。其次患者长时间卧床, 且穿刺肢体伸直制动8h, 由于长时间的固定体位, 患者往往有全身酸痛或腰背酸痛的现象, 难于忍受。这时我们要关心体贴病人, 可让病人平卧与侧卧交替更换, 但侧卧位时穿刺肢体髋关节要保持伸直, 另一侧肢体可自由伸曲, 这样可减少患者的不适。患者如疼痛难忍, 无法正常休息, 适当使用镇静止痛药是有必要的。

1.2.5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 动脉瘤的破裂:动脉瘤破裂是颅内动脉瘤严重的并发症, 在动脉瘤治疗后仍然有潜在再出血风险性, 应积极消除引起动脉瘤破裂的各种因素。其中包括:①控制探视人员, 保持病室安静, 以保持病人情绪稳定, 避免不良的情绪刺激;②保持大便通畅, 如术后常规给予口服果导片, 指导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纤维食物。以免排便时过分用力致血压升高;③保持卧床, 避免用力活动, 情绪不稳, 躁动不安的患者应予适当的镇静止痛药, 如使用约束带, 加床档。④观察和控制血压。 (2) 脑动脉管痉挛:脑动脉痉挛是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病人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可造成脑功能严重损害, 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 关键在于预防。联合运用高血压、高血容量及血液稀释是解决血管痉挛引起脑缺血的主要无创治疗方法之一[1,2,3,4];护理上要注意以下情况:①应用钙离子拮抗剂的护理。为了防止出血后的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引起的缺血性神经损伤,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应用钙离子拮抗剂, 如尼莫地平, 该药能优先作用于脑部小血管, 改善脑供血, 静脉给药时, 应现配现用, 并注意控制好输液速度, 防止发生低血压。②保证持续足够的血容量, 及一定的血液稀释, 病人术后进食量少, 应将液体量24h均匀输入;中心静脉压应控制在8~12mmHg (1mmHg=0.1333kPa) , 肺毛细血管楔压控制在12~16mmHg。监测全血成分、血气、电解质、尿素氮、肌酐、血糖和血浆渗透压。③血压, 对于动脉瘤栓塞术后收缩压可控制在150~175mmHg, 未行栓塞术者控制在130~150mmHg, 一般使平均动脉压高于基础值10~20mmHg, 对出现脑缺血症状的病人可适当提高血压。

2 结果

本组术后经血管造影证实全部栓塞满意, 2例出现脑血管痉挛, 经积极治疗恢复。随访1年, 临床症状消失, 意识状态、语言功能、肢体运动等方面基本恢复如前, 效果满意。

3 讨论

近年来, 显微导管和栓塞材料的可控性研制, 使得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越来越普遍。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减少颅内动脉瘤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十分重要。要求护理人员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度的责任心和娴熟的护理技术, 并具一定的应急和快速反应能力, 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防止并发症发生, 确保取得良好疗效。有效的护理干预及详细周密的术前准备有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 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的术后护理, 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缩短住院天数, 让患者早日康复。

摘要: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0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进行精心护理。结果:有效的护理干预及详细周密的术前准备有利于患者配合手术, 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的术后护理, 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使其早日康复。结论:做好动脉瘤栓塞术病人术后护理是促进病人尽早康复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动脉瘤,栓塞术,护理

参考文献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1995) (J)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81-383.

[2]李义召, 韩丹春, 李明欣, 等.尼莫地平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血管痉挛 (J) .新药与临床, 1996, 15:311.

[3]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48.

上一篇:创意文化与艺术创造下一篇:电视台节目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