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2024-06-17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精选8篇)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篇1

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位置以颈内动脉颅内段居多,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常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致残率及病死率极高,仅次于脑梗死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三。本病好发于40岁~60岁中老年人,青少年较为少见,患者多以先天性动脉瘤占大部分,由于动脉瘤部位深、变异多,周围存在重要结构,患者术前情况均较重[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60例。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32岁~71岁,平均43岁;动脉瘤大小(8.3±2.3)mm,瘤颈/瘤体比为1.2~2.1,肢体不同程度瘫痪10例,视神经损伤10例,动眼神经麻痹7例,有脑疝表现者3例。术前Hunt-Hess分级(HHS):Ⅰ级12例,Ⅱ级7例,Ⅲ级8例,Ⅳ级3例;动脉瘤部位:前交通动脉瘤6例,大脑前动脉8例,大脑中动脉7例,后交通动脉瘤4例,颈内动脉3例,大脑后动脉2例。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31岁~70岁,年龄41岁;动脉瘤大小(8.2±2.1)mm,瘤颈/瘤体比为1.1~2.0,肢体不同程度瘫痪9例,视神经损伤11例,动眼神经麻痹8例,有脑疝表现者2例。术前Hunt-Hess分级(HHS):Ⅰ级10例,Ⅱ级8例,Ⅲ级6例,Ⅳ级6例;动脉瘤部位:前交通动脉瘤7例,大脑前动脉6例,大脑中动脉5例,后交通动脉瘤5例、颈内动脉4例,大脑后动脉3例。所有患者均为单发,且在术前经头颅CT或脑血管造影(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所有患者均由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伴有突发头痛、恶心、呕吐、癫痫、颅神经损害、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颈项强直、明显的脑膜刺激征、单纯一侧上睑下垂等症状,部分有偏瘫或共济失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动脉瘤大小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显微手术夹闭治疗

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显微镜下采用翼点入路、经眉弓或眶颧部小切口入路或枕下外侧入路。显微镜下分开脑池后,充分暴露并解剖分离载瘤动脉,暂时性阻断载瘤动脉,辨清相邻动脉及穿支血管,锐性分离动脉瘤颈部,选择适宜的瘤夹夹闭瘤颈,阻断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夹闭动脉瘤后罂粟碱湿覆血管。术后常规NICU监护,给予降颅压与防治脑血管痉挛等脑保护剂静脉滴注治疗,充足输液并密切观察意识、呼吸、血压、肢体活动等变化。根据患者情况适时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术,蛛网膜下腔出血较重者行腰穿置管持续脑脊液引流。

1.2.2 血管栓塞治疗

采用全身静脉麻醉,股动脉介入栓塞术,先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状、方向以及交叉充盈代偿情况,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置动脉鞘,根据动脉瘤大小,选择微导管和电解可脱弹簧圈行栓塞治疗,在全身麻醉下肝素化后将GDC置入动脉瘤腔中,所有动脉瘤均致密填塞,之后再次行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确保瘤体实现致密栓塞。术后服阿司匹林,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以及高血压、高血液稀释度、高血容量治疗,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性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术。

1.2.3 显微手术夹闭联合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

根据术前影响资料判断颅内动脉瘤的大小、部位,结合患者临床状态,选择显微手术夹闭或血管内介入栓塞,或者在术中先进行手术夹闭,在手术夹闭不全后再行栓塞治疗或者在术中栓塞不完全时再行手术夹闭。

1.3 疗效评定标准

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半年,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分为痊愈、轻残、中残、重残、植物状态、死亡。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5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有效率93.33%,对照组73.33%(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发生血管痉挛1例,脑积水1例,对照组患者发生血管痉挛3例,脑积水2例,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是最危险的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好发于老年人,患者面临着高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威胁。目前,对于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发病机制医学界还没有统一的认识。研究表明,其形成是由遗传因素、后天退行性病变及血流动力学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目的是减少动脉瘤再破裂出血和减少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其病残率和死亡率。近年来,主要的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方法包括传统开颅手术、显微手术法及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传统开颅方法一般选择在患者出血稳定后再行开颅手术治疗,此种手术对患者来说手术危险性大、创伤大、痛苦多、预后差,在术中蛛网膜下腔的积血无法完全消除,容易出现脑血管痉挛的并发症,且患者术后再出血几率比较高,该种手术方式增加患者的致残率与病死率[2]。伴随着显微外科的进步,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和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已在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领域广泛应用,两种手术方法均具有不开颅、创伤小、患者痛苦轻、预后好、患者易接受的优点。由于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和显微手术夹闭术两种术式各有优缺点,目前在临床上对于两种术式的选择和手术时机的选择上尚存在争议。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性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尤其是联合手术治疗问世以来,其术式的安全性和疗效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该术式的优点为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小,介入材料不是特别贵,特别适合于破裂动脉瘤的急诊和危重患者的早期栓塞治疗。血管内栓塞在术中不加重脑损伤,也不受颅内压增高和脑肿胀等影响[3],可以一次手术处理多个动脉瘤,并能预防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在手术时机的选择上一般主张在早期、超早期进行介入栓塞治疗,栓塞后及早处理SAH可以防治随后可能发生的脑血管痉挛并发症。出血后早期对动脉瘤进行栓塞较为理想,能够极大的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的缺点为:(1)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再出血、再通的危险,一般在第一年的出血率高,一年后出血的患者较为少见。(2)栓塞术采用的新材料对预防再通有一定的作用,但该材料有可能引起无菌性脑膜炎及脑积水的并发症。(3)手术中存在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常导致患者致残或致死。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作为动脉瘤治疗的金标准,其优点为术中可以充分打开侧裂池、颈动脉池等,起到很好的减压作用,能够有效地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防止动脉瘤破裂以及术后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的发生。

本研究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显微手术夹闭联合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优于单独治疗,效果显著。

摘要: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夹闭联合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显微手术夹闭联合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显微手术夹闭或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显微手术夹闭联合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优于单独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破裂,显微手术夹闭,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参考文献

[1]白杰,赵元立.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治疗[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3):316-318.

[2]庞刚,肖泉,钟书,等.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15(9):515-516.

[3]张紫寅,王朝华,谢晓东,等.颅内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1,16(12):535-537.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术中护理 篇2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术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330-01

导致出现颅内动脉瘤的原因是颅内动脉管壁发生局限性扩大,从而引起一系列脑血管疾病,40岁~60岁的女性患者是该病的高发人群[1]。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主要过程是:首先对脑血管实施造影,确定动脉瘤的类型,然后借助微导管技术在瘤体内放入弹簧圈,从而将动脉瘤实施闭塞,起到治疗效果。本文对我院10例脑动脉瘤患者采用栓塞治疗并配合积极的术中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2年5月收治10例脑动脉瘤患者,其中3例男,7例女,平均年龄为53岁,全部患者手术前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检查确诊为颅内动脉瘤。

1.2 临床症状与病因 脑动脉瘤通常出现在脑底Willis動脉环的分叉处,导致出现的过程目前不清楚,通常可分为由于动脉管壁出现局部缺陷的先天性原因和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以及外伤等导致的后天性原因。

1.3 护理方法

1.3.1 患者准备

(1)调整心态 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将栓塞手术的目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详细告知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防止患者出现精神紧张,指导患者保持休息,避免过度的活动以及情绪激动,从而防止血压出现升高导致动脉瘤发生破裂[2]。

(2)常规准备 对患者腹股沟以及会阴部皮肤进行备皮,手术前4h禁止饮食,进行过敏试验。协助患者处于仰卧位,对患者四肢及尿袋采取固定。开放静脉通路,确保手术过程中以及并发症出现时将急救药品通过静脉给药,在穿刺过程中要避免导管插入人体。

(4)药物准备 准备好安定、解痉药物以及甘露醇、硝普钠和鱼精蛋白等药物。手术过程中,患者由于受到微导管以及栓塞剂的刺激,会引起脑血管发生痉挛,此时要根据医嘱使用安定或解痉药物;手术过程中一旦发生出血,要使用鱼精蛋白进行止血[3];由于患者血管受到高渗性造影剂影响导致颅内压出现升高,要使用甘露醇、硝普钠迅速降低颅内压,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1.3.2 术中观察与配合

(1)血压 栓塞手术发生失败和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是手术过程中动脉瘤发生破裂出血,因此为了保证手术能够安全进行要运用控制性低血压[4]。患者在术中实施气管插管的同时对血压进行控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血压进行严密监测,当血压升高时选择控制性低血压,从而防止动脉瘤因血压过高导致破裂出血。通常收缩压的控制范围在100mmHg~110mmHg,舒张压的控制范围在60mmHg~80mmHg,每隔5min要对患者血压测量1次。

(2)心电监护 手术过程中要对患者心率变化、氧饱和度及呼吸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监测,维持患者的心率和呼吸正常,维持氧饱和度在95%以上。

3.3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 观察患者是否对造影剂产生不良反应,由于术中采用高压注射器将造影剂注射进患者体内,注入速度快、注入量比较大,因此要对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进行严密观察。

3.5 手术结束后 帮助医生对穿刺部位进行包扎,患者要保持卧床24h,4h后才能进食,患者穿刺部位要采用沙袋进行压迫,并对出血和渗血情况进行严密观察。要对患者手术一侧足背动脉搏动及皮肤颜色进行观察,如果观察到足背动脉搏动出现减弱,皮肤颜色呈现发绀,说明患者下肢出现栓塞。

2 结果

2.1 手术治疗效果 全部患者通过对脑血管造影实施栓塞手术,术后观察持续1周,其中1例患者神经功能出现缺损,原因是弹簧圈放置部位不当导致相应部位出现功能障碍,其余9例手术取得成功,术后1周出院。

2.2 术中并发症

2.2.1 颅内出血 主要原因有:动脉瘤发生破裂;血管内导管的存留时间过长以及造影剂刺激均会导致脑血管发生痉挛,都可以导致血管发生破裂出血[5]。

2.2.2 脑栓塞 由于弹簧圈发生移动导致相应部位的神经功能出现缺失。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用于颅内动脉瘤优点是创伤比较小、患者痛苦程度轻、身体恢复快。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对该病的致病原因、手术方法以及普遍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了解,要将手术目的、手术操作方法及常见并发症详细告知患者,使患者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消除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手术过程中要严密监测患者的身体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向医生及时报告[6],并做好相应的记录。本次研究,1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除1例由于弹簧圈放置不当导致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外,其余9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临床疗效显著,并且配合积极有效的手术护理也对手术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陈颖.李虹彦,韩洁.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J].现代护理,2007,13(8):765-766.

[2]高秀兰,范渡胜,朱继人.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0):46-47.

[3]吕美云,易萍,何红.循证护理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22(12C):3331-3332.

[4]严凌燕,蔡晓琳,蔡友锦,等.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3):298-299.

[5]陈颖.李虹彦,韩洁.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J].现代护理,2007,13(8):765-766.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3月—2011年1月我科实施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86例, 男54例, 女32例, 年龄35岁~84岁, 平均年龄51岁。其大脑前交通动脉瘤33例, 大脑中动脉瘤8例, 大脑后交通动脉瘤29例, 其他部位16例。

1.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中除6例因患者无法配合手术选择全麻外, 其余80例均在局麻下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术中全身肝素化, 经股动脉置入导引导管, 行载瘤动脉造影, 3D-DSA三维重建后明确动脉瘤位置、形状、大小及瘤体、瘤颈的宽度;选择合适的弹簧圈逐渐置入动脉瘤内, 直至将瘤腔致密填塞到满意为止。术毕拔除导管, 保留股动脉处动脉鞘, 用消毒敷料包扎, 不中和肝素, 待其在体内自动降解[1], 3 h后拔除动脉鞘, 穿刺部位用全棉自粘弹力绷带加压包扎12 h~24 h.

2 结果

本组86例患者共发生围术期并发症9例, 其中动脉瘤破裂出血3例 (3.5%) , 脑血管痉挛3例 (3.5%) , 大面积脑梗死2例 (2.3%) , 神经系统感染1例 (1.1%) 。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好转出院7例, 死亡2例。

2 围术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1 动脉瘤破裂

动脉瘤破裂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常可危及生命, 减少围术期引起颅内压波动的因素对防止动脉瘤破裂有重要意义。

2.1.1 术前加强心理护理, 对于清醒患者向其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 取得患者配合, 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 使患者处于安静状态接受治疗, 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镇静药物。避免一切不必要的操作与打扰, 术前一般不给予导尿、插胃管等侵入性操作, 禁忌用力叩背。鼓励患者多喝水, 多吃蔬菜、水果, 保持大小便通畅, 按医嘱给予缓泻剂。控制收缩压在150 mm Hg以内, 根据血压随时调整药量, 如患者血压持续升高, 要警惕动脉瘤破裂。

2.1.2 在栓塞术中, 护士必须配合医生正确及时给予微导管塑形, 减轻术者操作困难。严密观察血压、心率、瞳孔变化, 局麻患者注意制动。如在栓塞过程中发现造影剂外溢, 判断发生动脉瘤破裂, 立即给予迅速降压, 同时配合术者快速进行瘤体封堵。

2.1.3 栓塞术后早期因动脉瘤腔内血栓未完全形成, 在诱发因素下容易出现再次出血。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 注意患者有无头痛、恶心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术后抬高床头15°~30°, 以利静脉回流, 减轻脑水肿, 降低颅内压, 绝对卧床休息3 d~7 d, 避免过早离床活动。及时按医嘱给予止血药物、脱水药物及镇静药物。有出血征象时, 立即做好急诊开颅准备。

2.2 脑血管痉挛 (CVS)

SAH及栓塞过程中微导管、微导丝刺激载瘤动脉均可引起脑血管痉挛, 脑血管痉挛引起的缺血、缺氧性损害是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

2.2.1 CVS一般发生在出血后2 d~3 d, 7 d~10 d达高峰, 2周~4周逐渐缓解[2]。此期要特别注意患者的意识是否由清醒转为嗜睡、昏迷, 有无肢体活动障碍、失语等, 注意血压变化, 避免因血压变化导致脑灌注量的改变, 从而诱发CVS.

2.2.2 调控吸氧浓度, 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 避免吸入高浓度的氧反而加重脑血管痉挛。

2.2.3 尼莫通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由于脑血管痉挛引起的缺血性神经功能损害[2], 但在输注过程中要使用专用的避光注射器及输液器, 用微量泵均匀地持续1 mg/h泵入, 注意输注血管有无疼痛和静脉炎的发生。本组病例中53例采用深静脉置管给药, 避免了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无静脉炎发生。注意有无血压下降、面色潮红、心率增快、胸闷等不良反应, 若患者因使用尼莫通出现了血压下降, 应降低尼莫通的输注速度, 加快补液速度, 补充血容量, 保持患者血压稳定。

2.3 血栓栓塞

因栓塞术治疗中有不同程度的血管内膜受损, 易形成血栓, 同时各种原因造成的脑灌注不足、相对的高凝状态是发生血栓栓塞的主要诱因, 血栓栓塞造成大面积脑梗死后患者预后不佳。

2.3.1 血栓形成重在预防, 正规的抗凝和同轴导管导丝之间的加压液体滴注是一个重要环节[3]。因此术中要严格全身肝素化, 保证生理盐水的持续输入, 随时加压, 防止血栓形成。

2.3.2 术后要24 h均匀地输入液体量, 保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及有充足的血容量, 避免血液高凝。观察患者的言语及肢体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3.3 预防下肢动静脉血栓。右下肢制动12 h, 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 皮肤颜色、温度、感觉是否正常, 加压包扎的松紧是否合适, 12 h后定时给予肢体按摩活动, 如出现足背动脉搏动较对侧明显减弱、肢端苍白、皮肤温度下降、下肢疼痛等, 在排除局部包扎过紧的情况下, 应高度怀疑发生下肢血栓栓塞的可能。

2.4 弹簧圈末端逸出或移位

术中应配合医生选用合适的弹簧圈, 术后若发生弹簧圈末端逸出或移位, 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颅内血管栓塞症状。正确指导患者使用抗凝药物,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定时复查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等, 观察弹簧圈位置及脑部血管情况。

2.5 神经系统感染

术后腰椎穿刺及腰大池引流时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避免颅内感染的发生。腰大池引流时密切观察脑脊液的颜色、性状、量等, 用调速器控制好引流量, 防止扭曲并定时挤压导管, 避免导管阻塞、脱落。如患者出现高热、头痛、意识障碍加深等情况, 应警惕神经系统感染的发生。

2.6 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

局部血肿多发生在术后6 h内, 术后应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瘀斑、血肿等情况, 观察双侧足背动脉搏动, 皮肤颜色、温度、感觉是否正常。穿刺侧下肢制动12 h并保持伸直位, 拔鞘后应按压30 min, 穿刺部位用全棉自粘弹力绷带加压包扎12 h~24 h, 嘱患者卧床休息3 d.严密观察患者血压情况, 若出现血压持续下降, 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腹部体征, 警惕穿刺部位出血造成的腹膜后血肿、股动静脉瘘等情况的发生。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常常因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 导致脑内血肿、脑血管痉挛、脑缺血、脑水肿和脑积水等一系列病理改变[4], 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过程中许多并发症可以通过预防大幅度降低其发生率, 且在发生早期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和护理可起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的预后, 因此对围术期并发症的早发现、早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我科实施的86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 有80例是在局麻下进行的, 在术中通过监护及与患者的沟通交流, 能及时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 发现脑血管痉挛、动脉瘤破裂出血等情况。在术前、术中要格外注重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和指导, 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 使其配合手术。拔鞘后我科常规采用全棉自粘绷带加压包扎穿刺点12 h~24 h、术后穿刺侧肢体制动12 h, 未发生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术后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及充足的血容量, 可预防血栓栓塞及降低迟发型脑出血的发生。通过总结我科86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术期的护理经验及并发症的观察、分析, 认为严密观察, 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及做好围术期护理, 能够大幅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并发症的致死、致残率, 是减少围术期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对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红, 江华容, 万云, 等.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0, 35 (5) :542-544.

[2]胡小萍, 吴小兵, 刘彩萍, 等.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手术期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15) :1392-1394.

[3]王大明, 凌锋, 李萌, 等.颅内动脉瘤囊内栓塞治疗中并发症的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 2001, 39 (1) :36-38.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篇4

资料与方法

2013年5月-2015年8月收治Ⅳ、Ⅴ级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37例, 男21例, 女16例, 平均年龄50.3岁, 均急诊入院经CT示首发症状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后通过CTA、MRA或DSA判断为颈内动脉动脉瘤11例,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13例, 后交通动脉动脉瘤9例,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4例;按Hunt-Hess分级:Ⅳ级28例, Ⅴ级9例;动脉瘤直径<10 mm 11例, 10~18 mm 20例, >18 mm6例。均具备栓塞条件。

方法:本组均在发病72 h内行介入性血管栓塞术, 术前常规降温、控制血压、降颅内压、解除脑血管痉挛, 为血管内治疗创造有利条件。取仰卧位, 全麻, 以Seldinger法经股动脉进行穿刺, 插入6F的导管鞘与导引管进入左、右颈内的动脉, 以第2颈椎水平为准, 患者全身肝素化。以造影明确动脉瘤的实际情况, 然后在示踪图下向瘤腔内导入微导管, 将GDC微导丝缓慢送至瘤腔内。造影观察弹簧圈是否适合动脉瘤, 呈蓝即可。术后积极预防脑血管痉挛,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双下肢皮温、穿刺部位出血情况。术后定期影像学随访及临床跟踪随访。

预后判断:按哥斯拉预后评分 (GOS) 标准[2]:①5级:患者虽有轻度障碍但基本恢复正常生活;②4级:轻度残疾, 但可独立生活且可在保护下工作;③3级:清醒, 重度残疾, 需他人照料;④2级:植物生存状态;⑤1级:死亡。

结果

近期疗效分析及随访:37例共41个动脉瘤, 术后即刻血管造影示脉瘤腔100%闭塞34个 (82.93%) , 95%闭塞4个 (9.76%) , 90%闭塞3个 (7.32%) 。按哥斯拉预后评分 (GOS) :5级17例 (45.95%) , 4级12例 (32.43%) , 3级9例 (24.32%) , 2级2例 (5.41%) , 死亡1例 (2.70%) 。本组均随访6~12个月, 平均10.4个月, 行CTA、MRA或DSA复查均无复发病例。

并发症分析:本组发生栓塞并发症5例 (6.94%) , 其中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1例, 脑血管痉挛2例, 弹簧末端逸出2例;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共13例 (35.14%) , 其中脑积水3例, 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5例, 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5例;发生其他全身并发症11例 (27.93%) , 死亡1例。

讨论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个重要病因, 常伴颅内血肿或脑疝等。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一般包括头晕、头痛、恶心、神经功能障碍、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但可随病变位置、破口大小、有无出血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表现。Ⅳ、Ⅴ级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病情极其危重, 很多学者认为对待这类高级别的患者应在病情相对稳定后根据有关影像学的检查结果再进一步做出相应的治疗策略, 不能盲目进行血管内治疗或开颅夹闭术。然而这类患者的病情凶险, 进展快, 生命体征十分不稳定, 很多患者在入院24~48 h内易发生呼吸衰竭及循环衰竭, 死亡危险很高。研究显示, 对高级别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先行保守治疗, 将级别降到Ⅲ级, 再行开颅夹闭术的这种方案, 死亡率高达68%~87.4%, 而有效率低至3.8%~18.1%[3]。目前许多医学观点主张在高级别患者确诊后, 尽可能在3 d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最初是用于手术处理难度大的患者, 而随着颅内动脉瘤外科治疗的日益成熟以及电解铂金微弹簧圈的出现, 血管内治疗的适应证得到很大的拓宽, 目前血管内治疗因其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明显以及受脑积水等影响小的优点成为发达国家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首选。与开颅夹闭术相比, 血管内治疗克服了开颅手术对位置特殊的后循环动脉瘤入路复杂、夹闭难度的问题, 而且在开颅处理困难系数高的一些蛇形、宽颈微小、梭形宽颈等动脉瘤上也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此外, 对全身状况差或蛛网膜下腔多次出血致周围严重粘连的患者也更宜选择, 减小了开颅夹闭术的风险[4]。

在手术时机选择上, 有学者认为, Ⅳ、Ⅴ级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24 h内再出血的危险达到46.2%[5], 故对生命体征波动大、严重脑血管痉挛、动脉瘤形态十分不规则以及长时间脑疝的高级别患者不建议手术, 其他患者最好早期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本组37例均为具备栓塞条件, 急诊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 结果显示, 脉瘤腔100%闭塞的患者达到82.93%, GOS提示预后Ⅳ~Ⅴ级的患者达到78.38%, 死亡率2.70%, 总体预后较好。

尽管当前血管内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对临床来说用其治疗Ⅳ级及以上的颅内动脉瘤破裂仍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高级别颅内动脉瘤患者往往会由于脑血管痉挛、术中再次破裂出血、术后并发神经功能障碍及脑积水等而促使病情进一步严重[6,7]。故对临床医生的技术与经验要求很高, 术前要权衡每种治疗方式的利弊, 根据血管解剖、动脉瘤的实际情况、动脉瘤囊与颈的比例判断治疗的可行性, 术中术后紧密防止并发症, 术后积极预防神经功能障碍与脑血管痉挛[8]。

综上所述, 对Ⅳ、Ⅴ级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 在控制适应证与禁忌证的前提下, 仍可采取介入性血管栓塞术治疗。术中术后积极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 可获得较好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姜健魁, 梁旭光, 朱迪.颅内动脉瘤破裂不同时机血管内介入治疗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 2013, 5 (14) :818-819.

[2]吴红星, 刘伟, 帕尔哈提, 等.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5, 8 (25) :367-368.

[3]Signorelli F, Gory B, Turjman F.Temporary solitaire stent-assisted coiling:a technique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ly ruptured wide-neck intracranial aneurysms.[J].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 2014, 35 (5) :984-988.

[4]胡苏华, 胡环环, 程晓玲, 等.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治疗60例临床体会[J].临床急诊杂志, 2014, 7 (10) :438-440.

[5]陈焕雄, 夏鹰, 颜山, 等.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的外科综合治疗[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2, 7 (26) :80-82.

[6]陈志华, 邹振亮, 毛国华, 等.介入栓塞和手术夹闭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J].重庆医学, 2016, 45 (21) :2962-2965.

[7]Parapar J, BarreiroÁ.Formal protocol for emergency treatment of 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 to reduce in-hospital rebleeding and improve clinical outcomes[J].Journal of Neurosurgery, 2014, 122 (2) :1-9.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 年3 月至2012 年7 月来我院就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92 例,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96 例。其中研究组男53例, 女43例, 年龄31~76岁, 平均 (57.5±6.6) 岁;对照组男56例, 女40例, 年龄31~76岁, 平均 (57.7±6.5) 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纳入标准: (1) 所有患者身体条件良好, 无造影剂和栓塞剂过敏史, 符合血管内介入治疗适应证; (2) 结合患者现有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及个人病史和家族史, 经颅脑CT、MR, DSA检查确诊颅内动脉瘤患者; (3) 患者及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和检查风险, 符合知情同意原则, 要求治疗, 愿意配合研究调查。

排除标准: (1) 患者存在外伤性脑出血脑、血管畸形等脑血管疾病和脑恶性肿瘤; (2) 患者具有血液系统疾病, 如凝血障碍、低血小板等; (3) 患者存在心肺功能不全, 肝肾功能障碍等内外科疾病。

1.2 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前均神志清楚, 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血生化检验、CT、MR, DSA等相关检查, 明确患者无明显手术禁忌证, 给予抗癫痫、预防便秘等对症治疗, 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1.2.1 麻醉方法

患者入手术室后常规开放静脉通路, 随后进行心电监护 (S/5 多功能监测仪, Datex-Ohmeda公司, 芬兰;BIS VISTA, Aspect公司, 美国) 、面罩吸氧, 并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麻醉机为Datex Ohmeda Aespire (Drager公司, 德国) 。研究组在进行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 (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化学药品, 2 ml:0.2 mg, 国药准字H20110097) 0.5 μg/kg, 0.9% 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成20 ml, 静脉泵注, 10 min内注入完毕, 注入后给予丙泊酚 (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 化学药品, 50 ml:1.0 g, 国药准字H20123318) 2 mg/kg、瑞芬太尼 (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 化学药品, 2 mg, 国药准字H20123421) 3 μg/kg, 罗库溴铵 (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化学药品, 2.5ml:25 mg, 国药准字H20123188) 0.6 mg/kg进行麻醉诱导, 同时进行气管插管, 注意观测患者呼吸情况。给予瑞芬太尼0.05 μg/ (kg·min) 进行麻醉维持。对照组诱导前则给予等量的0.9% 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泵注, 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法均同研究组。

1.2.2 血管介入栓塞治疗

两组患者均给予血管内介入栓塞术:麻醉后经股动脉鞘使用肝素液 (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 0.5 ml:5000 单位, 国药准字H20040968) 封管, 术中肝素化, 初次肝素化剂量为2500 U, 随后以500~1000 U/h剂量注射。应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行股动脉穿刺, 行全脑血管造影, 确定动脉瘤部位, 行3D-DSA检测, 进一步明确动脉瘤大小、位置、形状及载瘤动脉之间关系, 选择合适弹簧圈, 在微导丝的引导下置于动脉瘤腔内, 选择合适弹簧圈栓塞治疗。术中尽可能致密填塞动脉瘤并维持载瘤动脉通畅。手术均由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临床医师完成, 所有颅内动脉瘤弹簧圈均购自美国Boston公司。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血流动力学评价范围包括入室时 (T1) 、全身麻醉后 (T2) 、阻断颅内动脉瘤 (T3) 及手术结束时 (T4) 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率 (HR) 、平均动脉压 (MAP) 、颅内压 (ICP) 和脑血流量 (CBF) [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技术资料以百分位数表示, 选择 χ2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T1的HR、MAP、ICP和CB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并且两组患者在T1~T4的HR、MAP均较T0显著性降低, 且研究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进一步监测发现研究组在T2~T4的ICP和CB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脑血管意外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 主要由于颅内动脉管壁的异常膨出所致, 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 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可致患者短期内迅速死亡[4]。目前临床上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颅脑手术中麻醉不仅要有足够的麻醉深度, 而且要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保护患者的脑部组织。并且由于颅脑患者术中和术后体内儿茶酚胺水平升高, 导致患者血压升高, 因此, 如何控制患者血流动力学在颅脑手术中尤为重要[5]。

右美托咪定主要作用包括: (1) 作用于患者蓝斑核 α2肾上腺素受体, 通过调节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 起到催眠、镇静的效果; (2) 作用于脊髓后角, 起到抗伤害性的效果; (3) 作用于外周及中枢, 起到抑制交感神经活性的效果。在颅内肿瘤患者的手术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降低术中有害刺激, 并且能够降低脑血流, 维护心血管的稳定性[6]。

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的HR、MAP、ICP和CBF更稳定, 波动幅度不大, 进一步验证了右美托咪定能减轻术中血压升高, 心率增快等不良反应以及维持脑氧供需等特点。因此, 针对颅内动脉瘤患者, 在进行麻醉诱导前给予适量的右美托咪定, 可以维持脑血流动力学稳定, 进一步减少脑免受损伤的脑保护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19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给予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研究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诱导, 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T1T4的HR、MAP均较T0有显著性降低, 并且研究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进一步监测发现研究组T2T4的ICP和CB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较好维持颅内肿瘤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右美托咪定,介入栓塞术,脑血流动力学

参考文献

[1]Chalouhi N, Jabbour P, Singhal S, et al.Stent-assisted coiling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predictors of complications, recanalization, and outcome in 508 cases[J].Stroke, 2013, 44 (5) :348-1353.

[2]刘世伟.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脑动脉瘤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 (18) :68-69.

[3]徐幸, 蔺玉昌, 苗增利, 等.血管内介入治疗复发颅内动脉瘤的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 2010, 50 (37) :67-68.

[4]林赛娟, 田国刚, 姚欢琦, 等.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脑血流代谢和脑保护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8 (35) :4304-4306.

[5]陈晓梅, 陈广福.右美托咪定对颅内肿瘤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脑保护作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5, 31 (1) :15-17.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篇6

关键词:介入栓塞,颅内动脉瘤,护理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上的局限性异常扩大, 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变[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以30~60岁多见, 80 %在颈内系统, 极易在偶发的紧张、疲劳致血压升高时发生破裂。由于颅内的容积受颅骨限制, 尽管可能发生的出血量不多, 也会造成脑神经组织受压、破坏等严重后果[2]。特别是在发病2周内, 主要是严重的首次出血和早期的再出血可引起直接脑损害以及迟发性脑缺血。临床上常以手术夹闭或血管内栓塞动脉瘤, 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防止再出血。我科于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5例, 收到良好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 男9例, 女6例, 年龄21~69岁, 平均46.4岁。按Hunt-Hess分级法分级:Ⅰ~Ⅱ级7例, Ⅲ级5例, Ⅳ级3例。所有病人在3 d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术。

1.2 影像学检查

15例患者均经CT证实有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 伴脑内血肿4例, 其中破入脑室1例。脑血管造影示:基底动脉瘤5例,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6例, 海绵窦内动脉瘤2例, 后交通动脉瘤2例。动脉瘤大小:2~6 mm 4例, 5~10 mm 8例, 12~25 mm 3例。全组均为单发动脉瘤。

1.3 治疗方法

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 成功后将5F导管置于颈内动脉、椎动脉行脑血管造影, 确定出血部位, 对可疑部位调整角度使动脉瘤显示最佳及明确供血血管。15例均符合血管内栓塞术指征。换6F导引导管在超滑导丝导引下插入, 将Prowler-10微导管在Enssence12-14微导丝导引下头端超选进入瘤体内。造影证实导管位置合适后, 经微导管向动脉瘤内填入弹簧圈。其中1例大型前交通动脉瘤填入GDC-105X10、GDC-104X10、GDC-103X6及GDC-102X6等4个弹簧圈, 填入第1个弹簧圈后全身肝素化, 弹簧圈在动脉瘤内盘绕成形良好, 复查造影动脉瘤基本不显影, 双侧大脑动脉血流通畅, 术毕。术后常规抗凝处理, 病人基本情况稳定。

1.4 结果

本组电解式可脱性微弹簧圈 (GDC) 栓塞治疗15例, 栓塞术后当时动脉瘤腔完全闭塞8例, 栓塞达90 %以上4例, 栓塞在70 %~90 %者3例。4周后造影复查, 15例术后恢复良好。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教育

(1) 病人对新方法有顾虑, 首先说明脑血管造影的并发症发生率是很低的, 已是非常安全可靠的检查手段[3]。相比之下, 脑血管疾病发展的危险性更大, 如不及时正确诊断治疗会致残、致死; (2) 向患者介绍已完成治疗病例, 解除顾虑; (3) 介绍本科室目前从事该项治疗的专家、技术现状及导管室硬件设备; (4) 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 使其给予患者精神与经济上的支持。

2.1.2 知识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简单介绍治疗过程、方法、材料构成和性能, 并用图谱的形式加以解释, 使其能接受治疗, 增强心理安全感。

2.1.3 手术配合教育

告知患者手术一般采用穿刺部位局部麻醉, 介绍术中配合的方法, 如何时屏气, 治疗时不能咳嗽以及造影时可能会有眼部一过性涨热等现象。

2.1.4 常规术前准备

(1) 术前凝血四项及常规生化化验检查; (2) 会阴部备皮; (3) 碘、抗生素皮试; (4) 禁食、禁水4~6 h; (5) 必要时予导尿; (6) 术晨评估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7) 左侧上或下肢建立静脉通路; (8) 备沙袋, 术前将CT、MR资料及病历带入导管室。

2.2 术中护理

(1) 给予心理安慰, 随时询问有无不适感; (2) 给予心电监测及血氧饱和度监测; (3) 观察意识有无改变。

2.3 术后护理

2.3.1 穿刺点护理

平卧, 术侧下肢伸直制动24 h, 拔除导管鞘后, 局部沙袋压迫6 h, 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远端血循环情况每小时1次, 注意穿刺点有无渗血、皮下血肿等。值得注意的是, 术侧下肢制动期间, 也需协助患者翻身, 方法是术侧卧位, 术侧下肢伸直, 健侧屈曲, 以保证患者舒适, 预防压疮。

2.3.2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监测生命体征1次/h, 24 h后据病情改为2次/d。根据医嘱控制血压。

2.3.3 神经系统症状的观察

观察意识、瞳孔、有无失语、肢体活动情况, 有无患侧头痛, 及时发现栓子脱落引起的脑梗死, 警惕过多灌注综合征发生。

2.3.4 饮食护理

术后即可进食, 最好为流质或半流质, 鼓励患者多饮水, 促进造影剂排出。

总之,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后行脑血管造影, 明确诊断的同时, 根据瘤体的部位、性状及患者条件, 酌情选用GDC血管内栓塞治疗, 将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改善患者的预后。经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 疗效可靠、创伤微小、适应证更宽, 是目前动脉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4,5]。围手术期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确保脑血管造影及治疗的成功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灵芝, 杨丽华, 柯绍发.12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护理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 10 (5) :141-142.

[2]刘群带, 张小玲.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的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 12 (13) :122-123.

[3]刘丽贞, 方妙君.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与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 2005, 12 (9) :2462-2463.

[4]耿素萍, 王立兴, 朱吉高.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配合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5, 9 (6) :31-33.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14例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 其中男8例, 女6例, 年龄35~82岁。所有患者均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布鲁津斯基征均阳性;按Hunt-Hess分级[2]:Ⅱ级12例, 头痛及颈强直症状明显, 其他神经功能正常;Ⅲ级2例, 嗜睡, 意识障碍或轻微的灶性神经功能缺失。

1.2 影像学检查

患者经全脑血管造影 (DSA) 检查, 确诊为颅内微小动脉瘤, 确诊后行三维DSA (3D-DSA) , 根据3D图像确定最佳投射角度, 明确动脉瘤体瘤径、瘤体位置。其中相对宽颈动脉瘤 (动脉瘤颈部:瘤体≥1/2~2/3, 同时瘤体长径、宽径和瘤颈部均≤3mm) 10例, 窄颈动脉瘤大小4例;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段6例, 颈内动脉眼动脉段3例, 前交通动脉段4例, 大脑中动脉分叉部1例。动脉瘤直径2.0~3.0 m m, 平均 (2.4±0.6) m m。

1.3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于入院1~3d内在气管插管全麻和全身肝素化状态下行全脑血管造影及动脉瘤栓塞术。首先行全脑血管造影, 明确动脉瘤位置、大小、形态、瘤颈比及载瘤动脉走向。全身肝素化后将导引管置入颈内动脉, 高压盐水持续灌注。相对窄颈的动脉瘤选择直接用弹簧圈填塞动脉瘤。将微导管塑形, 在导丝辅助下送入动脉瘤, 使用水膨胀弹簧圈或超软弹簧圈致密填塞动脉瘤。宽颈动脉瘤以及部分无法很好成篮的窄颈动脉瘤选择支架辅助弹簧圈填塞动脉瘤。在微导丝引导下将支架系统的输送导管送至载瘤动脉[3]。将微导管塑形后送入动脉瘤, 固定支架系统同时回撤微导管, 使支架逐渐从输送导管内释放, 然后将cosmos三维弹簧圈完全释放送入动脉瘤内, 再使用相应规格的水膨胀弹簧圈或超软弹簧圈致密填塞动脉瘤。

1.4 评价标准

经3 D-D S A造影检查, 完全栓塞:动脉瘤不显影 (100%) 或瘤颈极少部分显影 (>95%) ;次全栓塞:瘤体少部分显影 (80%~95%) ;部分栓塞:动脉瘤大部分显影 (<80%) 。

1.5 术后随

术后3d分别进行临床症状评价, 出院前行1次头颅CT检查, 出院后6~12个月复查血管内栓塞治疗造影评价其疗效。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 P S 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统计结果。

2 结果

2.1 术后栓塞效果及程度

14例全部成功实施弹簧圈栓塞, 10例宽颈微小动脉瘤中实施支架辅助栓塞治疗, 4例窄颈动脉微小动脉瘤直接栓塞, 窄颈动脉微小动脉瘤完全栓塞率显著高于宽颈微小动脉瘤的完全栓塞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并发症情况

术中发生并发症2例, 1例因术中置入弹簧圈时触破动脉瘤瘤壁出血, 通过中和肝素, 致密栓塞动脉瘤, 术后引流血性脑脊液, 出院时未残留神经功能障碍。1例术中出现严重的血管痉挛, 术后出现意识障碍, 经脱水、血管解痉、引流血性脑脊液等治疗病情好转, 出院时未残留神经功能障碍。

2.3 随访复发情况

8例术中支架辅助完全或次全栓塞的微小动脉瘤和3例完全栓塞的窄颈动脉瘤经造影随访未见动脉瘤复发、残留;2例支架辅助部分栓塞的微小动脉瘤半年后造影复查, 瘤颈仍有部分残留, 但残留部分较术中减少;1例次全栓塞的窄颈微小动脉瘤半年后造影复查仍有部分残留, 残留部分未见增大。

3 讨论

3.1 选择适当的微导管和栓塞材料

实施手术前, 需准确熟悉微导管与弹簧圈的特性与详细参数。术中微导管及微导丝的塑形可减少微导管超选时对动脉瘤壁的刺激[4]。我院所用的弹簧圈为Micro Vention公司的水膨胀弹簧圈及超软弹簧圈, 直径为1.5mm和2mm, 长度不超过4mm, 对术后创伤较小。

3.2 术中注意事项

3D-DSA造影检查对观察动脉瘤属性、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 实施栓塞手术时, 建议先选取最佳工作角度与投射放大倍数, 力求在视野下清晰看见动脉瘤的形态, 微导管、弹簧圈及动脉瘤的关系。在推送弹簧圈时力度要适当, 根据张力情况精确调整微导管头端位置, 当推送弹簧圈有阻力时不可勉强。对于宽颈微小动脉瘤, 本文采用支架辅助治疗, 可以先释放部分弹簧圈, 再释放支架。

3.3 术后处理

术后给予扩容、尼莫地平静脉推注预防血管痉挛, 腰穿引流释放血性脑脊液, 应用支架辅助的患者术后给予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75mg/d口服4周, 后改为阿司匹林300mg/d口服持续6个月。

3.4 术中、术后并发症

本文1例术中破裂出血, 采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控制血压并快速栓塞动脉瘤以控制出血症状, 术后行脑CT复查, 腰大池置管引流血性脑脊液, 若出现脑内血肿则行手术清除。术中由于支架植入刺激血管痉挛时, 应立即给予罂粟碱、尼莫地平经静脉泵入, 联合3H治疗[6];并且术后仍应继续尼莫地平解痉及3H治疗。

综上所述, 根据血管微小动脉瘤的形状、大小、位置及患者术中突发情况选择手术方法, 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时, 窄颈动脉瘤首选直接栓塞, 宽颈动脉瘤实施支架辅助。此外, 医疗人员对术中出现微小动脉出血及推送弹簧圈的经验对患者的预后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 在优化治疗硬件的同时还需医师不断积累术中经验, 确保患者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李巍, 薛德友, 王实, 等.血管内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 17 (5) :257.

[2]安光祖, 张贺.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64例并发症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12, 28 (6) :835.

[3]孙和顺, 刘会生, 周增超, 等.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 2011, 33 (8) :1214.

[4]吴安.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60例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 2012, 19 (6) :19.

[5]黄玉杰, 杨咏波, 游潮, 等.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J].华西医学, 2007, 22 (4) :704.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篇8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并发症

颅内动脉瘤是在脑动脉壁局部先天性发育缺陷和血流动力学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的血管壁薄弱或损伤, 引起脑血管囊性膨出, 是造成蛛网膜下隙出血的首位原因, 是脑血管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 致死的原因主要是出血和脑血管痉挛等早期并发症, 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开颅手术夹闭瘤颈和血管内介入栓塞[1,2,3]。其中, Higashida等[4,5]多个研究均表明, 与外科手术相比, 利用气囊、弹簧圈等栓塞颅内动脉瘤因填塞充分、易操作, 同时具有创口小、病死率低、安全有效、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为大部分病人所选择[4,5,6,7,8]。而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对于介入治疗的成功具有重要作用[8], 尤其是栓塞术后动脉瘤破裂、脑血管痉挛及脑梗死等并发症的围术期护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6]。

1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

1.1动脉瘤破裂再出血动脉瘤破裂再出血是血管内栓塞治疗中最严重并发症, 多因颅内压波动、术中导管、机械物等的机械刺激及球囊过分膨胀、术后抗凝治疗、凝血机制改变等引起, 另外各种因素引起血压急剧升高, 也是动脉瘤破裂的诱因, 如情绪激动、用力排便、 剧烈活动时, 动脉压突然升高, 动脉瘤内压力在瞬间上升并持续增高, 可能在薄弱点破裂出血, 出现蛛网膜下隙出血症状, 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 可伴有意识障碍和神经损害的征象。因此术后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外, 还要行心理安慰, 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 保持安静, 绝对卧床, 部分病人可出现烦躁, 可适当给予镇静药物, 如苯巴比妥肌肉注射等。

1.2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痉挛是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隙出血后常见并发症, 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多发生于出血后3d~10d或术后24h~48h, 由于出血后细胞会释放儿茶酚胺等多种血管活性物质, 作用于脑血管发生血管痉挛, 主要表现为头痛、短暂性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因此术前应加强观察护理, 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抗血管痉挛药, 一般应用钙拮抗剂尼莫地平, 常规给予微量泵静脉推注尼莫地平2mL/h~4mL/h 24h维持, 术后连续应用7d, 以后改为口服尼莫地平片剂, 维持血压在 (100~120) / (70-80) mmHg (1mm- Hg=0.133kPa) , 在泵入时密切观察病人有无面色潮红、心率增快、胸闷不适和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 要严格控制滴速, 同时要注意避光。该药进入脑血管平滑肌细胞, 能解除脑血管痉挛, 增加脑血流量, 具有改善脑循环和脑代谢, 保护脑组织的作用, 应注意的是术前、术中、术后均应使用尼莫地平抗血管痉挛;手术要注意选择合适导管, 轻柔操作;术后应早期观察病人语言、运动和感觉功能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1.3血栓形成与栓塞术后病人由于下肢制动、血流缓慢, 如果出现肢端苍白、剧烈疼痛、麻木、皮肤温度下降, 则提示有下肢动脉血栓形成可能, 应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措施。血栓形成引起脑梗死是血管内栓塞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有血管痉挛时应先解除痉挛, 这不仅有利于操作, 同时也可防止血栓的形成。密切观察病人意识、语言、肢体活动情况, 如果发现病人出现肢体麻木无力、偏瘫、失语等症状, 应考虑脑梗死的可能, 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避免因脑缺血、缺氧时间过长而致脑神经发生不可逆的损害。

1.4脑积水颅内动脉瘤破裂后约1/3病人发生脑积水, 有的可出现症状, 护理人员需细心观察病人的意识、记忆力、大小便等情况。脑积水是由于脑脊液的产生和吸收之间失去平衡所致的脑室系统和 (或) 蛛网膜下隙扩大而积聚大量脑脊液, 病人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双眼外展麻痹、视物不清、视盘水肿、精神行为异常等。

1.5胃肠功能紊乱、水电解质失衡护理人员需仔细做好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等, 减少并发症发生[9]。胃肠道功能紊乱治疗重点不在药物, 而在于平常的饮食, 只有通过精神调适和改变行为等方式, 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胃肠道功能紊乱, 传统治疗上采用饮食疗法、营养支持疗法、镇静安眠、解痉止痛综合治疗为主, 医生可根据病情对症使用理肠调胃安神剂、谷维素、消化酶、维生素、胃达喜、多潘立酮等。观察病人水电解质情况, 遵医嘱补充水电解质。

2小结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的治疗方法, 介入医学的快速发展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目前介入术中多采用气囊、弹簧圈栓塞达到栓塞动脉瘤的目的, 但介入治疗仍有较高的风险, 因为是在血管内操作, 容易引起脑血管痉挛、动脉瘤破裂或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术后恢复的关键环节, 临床护理作为神经介入治疗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紧跟其发展以满足病人的需要, 积极精准的细节护理对病人的康复及手术效果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吴华伟, 屈洪燕.颅内动脉瘤手术时机选择对患者手术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医学综述, 2015, 21 (7) :1290-1291.

[2]郭金满, 胡火军, 王雄伟.显微外科夹闭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 (8) :1600-1601.

[3]张敬, 蔺玉昌.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与手术夹闭治疗比较研究新进展[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0, 9 (2) :190-192.

[4]Higashida RT, Lahue BJ, Torbey MT, et al.Treatment of 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a nationwide assessment of efftiveness[J].Am J Neuroradiol, 2007, 28 (1) :146-151.

[5]Brunken M, Kehler U, Fiehler J, et al.Coiling vs.clipping:hospital stay and procedure timen in intracranial aneurysm treatment[J].Rofo, 2009, 181 (10) :989-995.

[6]Slusarz R, Biercewicz M, Rybicka R, et al.Functional capacity of patients in the early period after the embolization of cerebrovascular malformations:preliminary findings[J].J Neurosci Nurs, 2012, 44 (5) :253-259.

[7]Wright I.Cerebral aneurysm-treatment and perioperative nursing care[J].Aorn J, 2007, 85 (6) :1172-1186.

[8]N orton CK, Linenfelser P.Patient with intracrani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requiring an endovascular coiling procedure[J].AdvEmerg Nurs J, 2009, 31 (1) :12-18.

上一篇:高校图书管理工作论文下一篇:GR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