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钢琴奏鸣曲

2024-07-14

第七钢琴奏鸣曲(共8篇)

第七钢琴奏鸣曲 篇1

“乐圣”贝多芬所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钢琴音乐史上被誉为“新约全书”[1]。D大调奏鸣曲作品OP.10 NO.3是他早期最重要的钢琴作品之一,创作于1796-1798年期间。当时二十六、七岁的贝多芬作为钢琴家经常在布朗伯爵夫人家演奏,这首奏鸣曲就是他献给伯爵夫人的三首奏鸣曲之一。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通常都有力求表达戏剧性对比的意图,而在《第七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则创造了完全的另外一种音乐。从乐章的内容深度来说,是贝多芬青年时代写下的最悲伤、最优美的徐缓乐章创作顶点之作,它反映了耳聋的残疾对贝多芬心灵上的摧残。谱头表情记号 (Largo e mesto) 悲哀的广板,集中说明了其内容是悲伤的[2]。

一、创作手法分析

贝多芬《第七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采用了用“幻想曲”代替展开部的奏鸣曲式结构 (图1) ,然而贝多芬并没有拘泥于形式的束缚,他从音乐发展的需要出发精心地设计了音乐发展的各个细节,充分发挥了奏鸣曲式的结构特点,使得音乐结构形式与音乐内容完美地结合。

呈示部(1—29)小节。

主部主题(1—9)小节是整个乐曲的核心部分,为(5+4)的双句体结构,第一乐句以d小调的主和弦为背景开始,缓慢的八分音符两小节的旋律陈述,表达出作者内心的凄凉与悲哀。紧接着在第3、4小节的旋律陈述中加入了四分音符使得这种凄凉感加剧,第一乐句t—s46—DⅦ7—S46—DⅦ56—S 46—DⅦ7—t2—s6—b7T—s的和声进行, 体现出的是一种悲哀的紧密诉说,不安定感较强。第二乐句从DⅦ34和弦出发,以DDⅦ7-K 46-D7-t的完满终止结束,构成收拢性乐段。导七和弦与重属导七和弦的运用,造成戏剧性的音乐效果,体现出作曲家内心的悲凉与哀伤的情绪逐渐紧张与激动起来。

第9小节第4拍进入连接部,由承接主部主题的d小调开始,在第12小节通过共同和弦转入一级关系C大调。以阿尔贝蒂(D.Alberti) 6 (1) 低音和声作伴奏,旋律声部音符加密,以DD56—K46—D7—T—DD5—K46—D7—T完满终止结束。

副部主题从第17小节第3拍开始由连接部C大调转入其平行关系a小调,以DDⅦ56和弦开始,为(4+5)的重复变奏乐句,第二重复变奏乐句前两小节为低音旋律位置,第24小节通过转调摸进扩充一小节,副部主题最终以a小调完满终止结束。

结束部为乐句结构,a小调,它加固了副部主题调性,以s—K46—D7—T的完全终止结束。

“幻想曲”(30—43)小节。用幻想曲代替了戏剧性的展开部,开始是5小节歌唱性的沉重的幻想主题,F大调,并且以完全终止结束。第35小节转入g小调,旋律做八度重复半音进行,随即进入g小调主和弦。第37小节开始进入主调d小调的属准备阶段,为再现部做了准备。

再现部(44—64)小节。主部主题再现为第一乐句的完全再现,d小调,没有变化。

连接部从d小调那不勒斯六和弦开始,随后即转入bB大调扩展为8小节。其中第51小节出现g小调副属和弦的离调(DⅦ7→TSⅥ)。连接部同主部主题中连接部一样运用同样的终止式手法以DD56—K46—D7—T—DD56—K 46—D7—T的不完满终止结束。

副部主题从56小节第四拍开始运用呈示部中副部主题材料,有调性的回归,回到主调d小调为开放性乐段。

第65小节进入尾声,由主部主题的动机发展而成,d小调。

二、创作特点分析

《第七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虽属于贝多芬早期的作品, 与海顿、莫扎特的创作手法有诸多共性之处, 但其个性特点却明显可见:

(一)音乐内容与音乐形式更加完美的结合

该首奏鸣曲的创作遵循了古典乐派的创作原则,但又不拘泥于形式的束缚,从音乐发展的需要出发构筑与之相适应的曲式类型,第二乐章采用“幻想曲”代替展开部的奏鸣曲式, 是该曲最重要的曲式结构特点之一。这样的曲式结构安排同时结合谱头表情记号 (Largo e mesto) ——悲哀的广板,清晰地表明了该作品的音乐风格与音调特点,使其能够充分表达作曲家内心的苦闷、悲凉与哀伤,赋予音乐材料新的表现内涵。

(二)戏剧性的对比因素与乐曲整体性的把握

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已具有真正的对比意义。它们不仅在调性和音调上形成对比统一, 而且在音乐性格上亦对比、并置。各部分之间不再仅是承接、对比、并置的关系, 而是一个材料贯穿的统一体,各部分前后连贯呼应, 材料更趋紧凑。作品开头的主题音调材料成为贯穿全曲的主线,呈示于乐曲的开端——在再现部形成呼应——于尾部再次变化出现, 使得音乐前后贯穿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三)丰富多样的和声语言

其和声进行虽以大小调功能体系为基础, 但为了表现作曲家的苦闷、悲凉与哀伤的心境,作品多用s、DD、DDⅦ7的原位及转位和弦,另外还应用了副属和弦、那不勒斯六和弦等。特别是主部主题中DⅦ7—S46—DⅦ56—S46—DⅦ7—t2—s6—b7T—s的和弦进行以及呈示部与展开部中的两个连接部DD56—K46—D7—T—DD56—K46—D7—T和弦进行的运用,是该曲和弦进行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四)独特的和声发展手法

在这首作品中当需要和声上发展时, 通常利用离调与转调的手法, 使和声得到发展。这种建立在功能性基础上离调性的变音体系和声, 加强了和声的紧张度与发展上的动力, 和声通过密集与宽广的排列位置、重复、附加和弦音等手法, 使音响变得丰满、结实。与此同时, 借助调性的对比、织体写法的对比及和声材料的对比, 使和声发生明暗、强弱、疏密等一系列变化, 丰富了和声的色彩与表现作用。从而使得音乐能够表现出其独特的个性、推动音乐的发展,形成戏剧性的音乐效果。

(五)具有独立意义的尾声

尾声由主部主题的动机发展而成,其功能除具有总结和强化终止感的作用外, 还被赋予了展开音乐材料的功能, 主题发展的潜能在此进一步得到挖掘,前后形成呼应,使乐曲成为一个前后呼应的有机的整体。

三、结语

贝多芬《第七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的风格特征,一方面延续并发展了海顿、莫扎特的质朴、严谨、赋予哲理性等古典传统,另一方面他的旋律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节奏上频繁的变换、切分和休止造成的动力性、不平衡感;和声、调性上不谐和、不稳定范围的扩大;力度上大幅度的起伏等,构成贝多芬音乐的强烈感染力。作品思想内容充实,形象生动,个性鲜明,布局大胆富有创造,具有动人的音乐效果。

此乐章绵绵不断的音乐线条,是贝多芬忧郁的自画像,它深刻展示了贝多芬内心的矛盾、痛苦和斗争,表现了坚强的意志和力量,显示了贝多芬的音乐所特有的感染力,这个制造出深刻的绝望以及猛烈热情与悲痛意念的音乐,为我们投下了无比崇高的巨大阴影,给人以精神上与听觉上的震撼。同时又预示了浪漫派时期的某些音乐思维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钱仁康.欧洲音乐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115

【2】郑兴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4, 113

【3】B.A瓦尔勒.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124~145

【4】罗曼.罗兰.贝多芬传[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 2005

【5】魏纳.莱奥, 器乐曲式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 153~157

浅析海顿钢琴奏鸣曲的音乐风格 篇2

关键词:海顿,奏鸣曲,特点,演奏要点

中国分类号:J647.41

一、概述

海顿的一生跨越了古典主义从形成到发展的几十年。海顿的一生以旺盛的创作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探索了大小调体系的全部可能性。他一生作品的数量让人瞠目结舌。他的作品从奏鸣曲、三重奏、四重奏、协奏曲,特别是在交响乐,通过对交响乐的改革,开创了音乐思想和音响的新天地。但在海顿奏鸣曲上往往更能表现出海顿风格变化的某些方面,而在其他类型的作品中就不那么容易发现。海顿还编写了大量的键盘奏鸣曲,对后来的贝多芬、莫扎特器乐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海顿的钢琴奏鸣曲的特点在整个音乐学术界有着很深的影响和重要的研究价值。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以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刻的哲理性及完整匀称的艺术形式,在人类音乐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者——海顿,创作了一大批杰出、迷人的作品,但是他的作品竟然被演奏者们故意置之不理,而且经常被误解,这几乎是绝无仅有的现实。长期以来,他没有得到客观公正的对待和应有的尊敬。在欧洲音乐史上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海顿的艺术遗产一度受到怀疑,甚至抨击。

在近些年来,海顿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不断的探索研究中,人们发现海顿不仅对当时维也纳乃至整个欧洲社会生活产生了影响,即使在今天仍具有不可估量的美学价值。

二、海顿钢琴奏鸣曲的特点

18世纪,正值洛克克风格和情感风格兴盛时,海顿开始了自己的音乐创作,作为一位贵族赞助而进行创作的音乐家,他努力将自己通俗易懂的音乐创意和贵族传统音乐相结合。他将“嬉戏游”作为自己的课堂,不断进行实验。他采用华丽风格的模进音型和重复音型的结合。他的音乐之所以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这是他用生动的音乐形象描绘事物的结果。在中期,海顿逐步放弃了“嬉戏游”的音乐形式,摆脱华丽风格的影响,进行大胆的创新,寻求富于变化的音乐语言与新的音乐风格。18世纪下半叶,法国大革命和“狂飙运动”的影响,提倡个性自由和创作自由,早期那种轻快、幽默的风格已不能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反映时代精神的,广大人民可接受的音乐最终代替它。摆脱宫廷和教会束缚的倾向,是海顿的又一显著特征。在晚期的创作中,他开始在自己的作品中注入较严肃的富于戏剧性的音乐,显示出海顿成熟的技巧。海顿的创作和民间音乐有密切的联系,他的创作常常受到周边民间音乐的影响。

规矩的和声和转调,自然音阶的旋律写作,分散和弦基础上的动机和主题,均匀对称的乐句和平衡的曲式,这是大部分海顿作品的特征,一方面他缺乏巴洛克后期繁复的技巧和复调音乐的那种近乎让人迷乱的狂喜,另一方面他不像同时代的音乐天才莫扎特,那位天生的音乐戏剧家,与他天真的灵气、创意、迷乱、灵秀相比海顿的钢琴奏鸣曲似乎初听时会让人感觉到冗长、粗暴甚至野性,莫扎特的作品中声乐因素在海顿奏鸣曲中几乎找不到,海顿不十分关心钢琴上的歌唱性,而致力于音乐的表情,作品中有朴实的热情,甚至比莫扎特更多的幽默感,他不像莫扎特那样,敢于同古老的封建世界进行斗争,他安于仆役的身份,他对十八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遍地的革命热情是不理解的,直到他晚年的创作中也并没有更深刻 反映那个革命时代强烈的革命情绪。

他的创作特点同他的出身、自幼所受到的民间音乐的影响,他的种种遭遇,他所处的年代、社会及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的,表现特有的中庸平和之美。莫扎特用很多

“Allegro”,而海顿更愿意用“allegro moderato”,甚至“moderato”.他的作品富于深刻的乐观主义和生活情趣,风格明朗,善于刻画人物形象,描绘大自然的风光,他的慢乐章与众不同,例如他的《升c小调第49号奏鸣曲》,不像巴赫的音乐那样扣人心弦,但是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让人回味无穷。

三、海顿奏鸣曲作品的演奏要点

触键和音色:海顿的音乐充满了朝气,富有幽默感,在演奏时通过活泼的节奏,均匀的颗粒,悠扬的气息来表现古典主义特有的高贵典雅的气质。在演奏时,演奏者应该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肌肉,手臂“松”而不是“垮”。触键为指尖,下键时,指尖一定要轻,感觉敏锐,有穿透力,弹奏出明快干净的音色。而且注意“呼吸”的乐句,通过力量的“上抬”和“下沉”表现出作品圆润优美的歌唱性。

踏板的运用:海顿的钢琴奏鸣曲作品基本上是为古钢琴所作,因而在他的乐谱中没有他为踏板的标记,但是并不代表他的作品不需要踏板,对于任何风格的作品,右踏板的使用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给予更多的共鸣和音色,海顿的作品也不例外。在海顿的作品当中,讲究清晰的织体和简短的乐思,因此在踩踏板时不宜过深,用脚腕轻轻抖动踏板,使整个乐句有一个很好的过渡。演奏者可根据作品的需要使用弱音踏板和长音踏板,但在踩踏板是应注意休止的地方,该用踏板是才用,总的原则是:增强乐句的连贯性,使音响更加丰富,更好的更生动的表现作品。

装饰音的演奏:装饰音要弹的清楚利索,用手指尖滚落的方式将音带出来,使装饰音弹奏的清楚干脆。在海顿作品中演奏颤音、回音时,都是从音符的上方二度開始的,而不是从原音开始,长倚音具有留音的效果,甚至弹奏的是与主要音符对分,回音应包括在主要音符时值内,颤音可以演奏成“波音”或“回音”。装饰音的第一个音应该在拍子上,而不是拍子前。

演奏力度和速度:在演奏海顿的作品时,最大的音量也仅仅是“mf”,最轻的音量则是“ppp”。因此在演奏是应把握好限度和分寸。海顿从不为他的作品标上速度记号,但演奏时应该有个基本的定量,根据当时时代背景和对这一时期的音乐的了解,一般快板(Allegro)不超过126,若是柔板(adagio)大概在48-50左右。总之,要保持稳定统一的速度,演奏出符合时代背景的海顿作品。

第七钢琴奏鸣曲 篇3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ng Van Beethoven1770-1827) 于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莱茵河畔的波恩城,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还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位巨人。贝多芬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从古典主义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世人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的一生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的激烈变革,他的作品是时代和个性的产物。他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作品受到海顿和莫扎特的影响,风格轻快流畅;中期作品则体现了他自己特有的音乐风格,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晚期的作品技巧成熟,思想深刻复杂,同时出现了浪漫主义的因素。

二、《第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艺术风格

本奏鸣曲第一乐章主部的乐段分为10小节,在第二句以八分音符的演奏重复了一次,接着又以分解八度的方式重复主部。在第六小节转为平行小调(b小调),在属音上稍加停顿,随即在b小调出现了一个轻盈的主题,在左手八分音符的背景上陈述出主题的终止后,音乐继续发展,在属调(A大调)上以完全终止结束,这段属于连接部类型。

副部洋溢着欢乐,轻快的感觉。在副部的终止后,结束部在A调上的出现也尤为复杂。最初在属音的延长上呈现出明亮的主题,在八分音符华彩类型的基础上陈述。整个结构纵向移动构成复对位。接着并中断,构成节乐句。

乐章的部分是八度音,部分是四声部,并以二分音符演绎出来,在整个乐句之后的延长属音部中开始一个新的段落。由主部的第一个四分音符的级进在不同音区内的呼应组成。主部或向呈示部反复过渡,或转入展开部。

展开部采用主部的素材,在第9节起,以八分音符的形式进行演奏。在一系列离调后(d小调、降B大调、g小调、降E大调)以后,展开部本奏鸣曲第一乐章主部的乐段分为10小节,在第二句以八分音符的演奏重复了一次,接着又以分解八度的方式重复主部。在第六小节转为平行小调(b小调),在属音上稍加停顿,随即在b小调出现了一个明亮,轻盈的主题,在左手八分音符的背景上陈述出主题的终止后,音乐继续发展,在属调(A大调)上以完全终止结束,这段属于连接部类型。

停在D大调属和弦的五六和弦上。在线部与呈示部无多大区别,但是在再现部的结束跟着一个华丽的尾声。以结束部的第一个素材开始,整个充满生命力的尾声开始是p,最后增强到两个响亮的ff。尾奏十分华丽辉煌。

三、《第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艺术

第一小节的开头有三个声部,高声部的声音要突出,同时要让低声部和中声部的声音感觉像是笼罩在高声部下面。这一节的旋律主题轮流交替出现,使乐曲更自然,从容。第二句主旋律在左手部分突出,同样旋律的右手紧随其后,层次分明。该奏鸣曲力度幅度较大,变化较多,还经常使用强音。例如第一句,没有渐强,但最后一个音却是强音。要注意力度的把握,因为这一句常常被人不自觉地处理成渐强,实则不是。在第二部分的左手速度较快,要谈得有颗粒性,既要把每个音都弹清楚,又要控制好音量。所以要先慢练,把每个音谭弹好,再慢慢加快速度。在慢练的时候建议先用跳音演奏,之后再连奏。

第二小节速度慢,旋律弱。弹奏时想象声音是从五百公里外的地方传来,用乐感带动手指,每个声音都要交代清楚。要让声音听起来连贯而流畅,所以踏板的踩放就尤为重要。踏板就像钢琴的呼吸,一首曲子有呼吸才会有生命力。在每个音弹下去的时候踩踏板,随后立即放掉,既要流畅又不能使踏板声音糊成一团。除踏板外,声音的处理也很重要。整小节围绕6543左右手不断交替之后减弱收尾。有一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感觉。小节连接要紧促,像两个人在对话,一强一弱,一大一小。

第三小节右手突然爆发,强烈而急促。这里要求加快速度,同时左右的八度震音很好地起到了渲染的作用。弹奏的时候重心放在右手,在每个和弦弹下去的时候踩踏板,换音的时候更换踏板。左手放平,手腕放松,不要过于紧张造成僵硬。左手每个小节的第一个音给重拍随即弱下来。右手的跳音要结实,要想象是从钢琴下面反弹出来的,不是想着跳。

在作品演奏中值得一提的还有延长记号的使用。在古典乐派的协奏曲中,许多作者会以华彩段落的方式来逐渐增强乐队伴奏的音响,也就是会出现较长的CPe SC。在这种情况下,延长记号的出现就能把乐曲的气氛推到最高点。在这种延长记号的后面常有一段安静的瞬间,也就是停顿。在本作品中,每个乐段结束时都有适当的延长之后停顿,然后进入下一个乐段。这个停顿实际上就是吸气,给听众舒缓的机会,然后再继续演奏。

四、结语

综上,本文通过对贝多芬的创作风格和《第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曲式分析,以及对演奏方式的探讨,希望对广大演奏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指导教师:周晨)

摘要:《第七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于1798年创作的,此奏鸣曲给人印象最深,感受最大,最富情趣。它的技巧表现十分合乎贝多芬的个性,深刻地表现了贝多芬内在的心理活动。本文从作曲家的创作风格、曲式分析以及演奏艺术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音乐分析 篇4

一、和声分析

和声在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中战友重要地位,也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征,接下来会从四个方面对钢琴奏鸣曲进行和声分析,并从中有所收获和思考。第一,和声部分使用了二级七和弦及其他下属七和弦,从而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更加深入人心。在分析钢琴音乐作品的时候,我们更多的考虑到的是这个作品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和给我们什么样的听觉感受。而决定以上内容的关键因素在于和弦的使用。莫扎特认识到了这一关键因素,并且将和弦灵活地应用到了作品当中,比如为了出色地演奏钢琴作品,他在很多地方使用了二级七和弦来渲染,紧张的气氛,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第二,用和弦外音来丰富和声的旋律,从而使钢琴奏鸣曲的和声更加和谐亮丽。当我们在欣赏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时,我们能够很清楚的发现在和声部分,他用辅助音、延留音等和弦外音使音乐作品更加具有视听效果,而且莫扎特对和弦外音的使用已经到了驾轻就熟的程度,让这些弦外之音将钢琴奏鸣曲的和声演绎的更加出神入化。第三,在和声进行的过程中,灵活的使用持续音能够为整个音乐作品增添色彩。莫扎特经常在钢琴乐曲的末尾处应用主持续音来巩固调性,而在作品结束之前或者结束扩展部分使用属持续音来突出加强属功能的不稳定特征。第四,在配置和生的过程中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采用的是大调和小调交替的方法,从而使音乐色彩更加多样化,也让整个音乐演奏别具一格。

二、音乐风格分析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鲜明的主题对比。从整体上看,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具有生动的主题形象,音乐形式多种多样,表达的内容比较深刻,而且行云流水一般的音乐旋律给人们美的享受。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钢琴曲主部主题和副主题具有鲜明的对照,从而表现出了张扬的个性。第二,旋律决定风格,由此可见,良好的旋律是音乐作品的精华所在,而不同的音乐之所以具有不同的风格,是因为它们的旋律不同。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具有鲜明的旋律色彩,能够恰如其分的,运用旋律给音乐增添特色。在莫扎特的钢琴作品中既有平静的旋律,也有壮丽辉煌的旋律,而这些不同的旋律色彩使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散发出巨大的活力。第三,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音乐风格之所以多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现场音型的变化,例如他经常在作品中使用阿尔贝蒂低音或者是让低音灵活地出现在高声部,从而使整个音乐作品的旋律充满动感,也有效避免了低音的重复和持续。另外,莫扎特还将典型的装饰音进行改编,最大化的发挥装饰音的价值。

三、人文精神分析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不仅仅是一部美妙的音乐作品,还用他极具表现力的音符为我们的心灵和精神提供营养,让我们的精神蓝图更加宁静和浩大。欣赏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我们能够从中体会到它传达的主观和客观的平衡精神,在这种有序的平衡过程中又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内容。莫扎特音乐作品中的重音是有所约束的,琶音和音阶是有虚实变化的。由此可见莫扎特在创作音乐作品的时候,使用了非常开阔的音乐思维,能够将平静和强烈,以及极端的对立进行有效的音乐交融,进而呈现出一种平衡的状态,给人们带来音乐的至美享受。在对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作品之所以伟大,不仅仅是因为它具有绚丽的技巧,更多的是因为他的钢琴旋律中的纯净美好,以及为我们传达出的自然平静与和谐。在欣赏他的钢琴奏鸣曲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简单平和的音乐形式背后能够传达出复杂深厚的情感,他要用他的音乐来滋润我们的心田,也让音乐洗涤每个人的灵魂是生命回归本真,这也是他要传达出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

在西方的音乐发展历史中,莫扎特是一个传奇,也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天才。在对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进行和声分析、音乐风格分析以及人文精神的分析之后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音乐的巨大魅力,体会到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用音符为我们述说了一个又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们也能从中看到思想进步光芒的闪现和莫扎特的创作激情,也期望能够从中汲取营养,为后世的音乐创作提供源泉。

摘要:莫扎特是一个音乐传奇,在西方的钢琴音乐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能够带领我们深入地了解古典主义音乐盛行时期钢琴作品的特征和风格,也能够让我们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体会莫扎特传达给我们积极昂扬和自然质朴的情感。本文将重点研究个分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并从不同的层面挖掘其音乐创作的精髓。

关键词:莫扎特,钢琴奏鸣曲,音乐分析

参考文献

[1]王晓虎.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音乐分析[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22:7-8.

肖邦钢琴奏鸣曲的演奏技法分析 篇5

关键词:肖邦,钢琴奏鸣曲,演奏技法,建议

一、声部层次方面

对于钢琴演奏来说, 声部层次处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体的演奏效果, 特别是对于肖邦钢琴奏鸣曲来说, 由于其强烈的韵律性和节奏性给其演奏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需要相关演奏人员严格控制好声部层次, 对其进行有效地处理, 保证各个层次之间的紧密结合。

(一) 主调织体。所谓的“主调织体”的处理指的是对于肖邦钢琴奏鸣曲中关于半分解区域和分解区域中和弦部分内容的演奏, 对于这一部分来说, 需要演奏者在处理的过程中根据音符和音节、音调的不同去进行不同演奏方式的选择, 以便于更好的对主调声部层次进行清楚分明的处理, 保证音乐的和谐悦耳。

(二) 复调织体。所谓的“复调织体”主要针对的就是对于音乐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织体来对音乐进行演奏和诠释, 肖邦在进行其奏鸣曲的展开部分和引入部分演奏时经常使用到这种复杂的演奏技巧, 其除了能产生良好的音乐效果之外, 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体音乐的感染力, 给听众带来更多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肖邦在进行其《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时就采用了这种复杂的演奏方式, 在演奏过程中, 其用右手负责整个音乐部分的高声部, 左手负责和弦和支撑, 通过不断的转换和配合, 保证整体音乐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三) 合唱织体。对于“合唱织体”来说, 其主要是针对低音层、旋律层、和声层, 通过对各个声部之间的链接和协调, 进而保证整个乐曲的节奏性和韵律性。除此之外, 低音部分, 演奏者应该充分把握好手臂力量的运用, 将手臂的力量轻快而迅速传送到指尖, 进而完成与键盘的亲密接触;中音部分则需要相关演奏者在传输力量的过程中轻柔适中, 切勿过大或过小。

二、曲式结构方面的演奏技巧

与传统的钢琴奏鸣曲有着很大的不同, 肖邦在进行乐曲创作的过程中添加了一些全新的元素, 突破了传统模式的束缚, 加大了演奏的难度:

(一) 乐句间关系处理技巧。乐句作为肖邦钢琴奏鸣曲中非常基础的组成部分,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演奏之前需要相关演奏者对整个音乐的旋律趋势有所了解, 处理好各个乐句之间的连接, 进而保证整个乐曲在演奏的过程中统一协调。

(二) 乐段之间关系处理技巧。所谓的乐段关系处理主要指的是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对于各个段落之间的处理方式, 在进行演奏之前, 需要演奏者对整个乐曲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 划分出整个乐曲的段落分割点以及乐曲的高潮部分, 在高潮部分来临之前如何进入以及铺垫也是其需要进行的重要准备工作。例如:在进行肖邦钢琴奏鸣曲第二钢琴曲第一乐章的演奏的时候, 需要严格把控好在高潮到来的时候对于节奏的控制, 不能擅自加快速度, 需要保证其与前三小结的速度相同, 严格杜绝由于演奏者自身停顿等问题给整个乐曲的节奏造成的破坏。

三、对于音乐节奏的处理技巧

作为整个音乐中非常关键的组成因素, 对于节奏处理的好坏能够真实的反应出演奏者的演奏水平, 对于肖邦来说, 其在创作一系列的钢琴奏鸣曲中对于节奏和韵律的把握是非常具体和高超的, 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节奏形式, 本文将其音乐节奏技巧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 复合节奏掌控。复合节奏在整个肖邦钢琴应用是最为广泛的, “二对三”、“三对四”、“四对七”等都是较为常见的类型, 这种复合型的演奏方式给整个乐曲带来了非常强的律动感, 但同时也在无形之中给演奏者增加了演奏难度, 需要演奏者两手进行不同的节奏演奏, 甚至有的情况下还需要进行连音节演奏, 进而营造出一种音乐的立体感和完整感。

(二) 节奏型的塑造技巧。对于肖邦钢琴奏鸣曲来说, 在其节奏和韵律方面其沿用了较为固定和传统的乐曲节奏模式, 这样更利于抒发作者及演奏家的情感, 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演奏家对其进行特殊的处理, 将附节点的音乐弹奏的尽量短一些, 甚至可以将其弹奏成短倚音, 烘托出整个音乐强烈的节奏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 肖邦作为近代著名的音乐家, 其在整个音乐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主要针对其钢琴奏鸣曲的演奏技法进行分析, 提出若干演奏建议, 希望能对未来演奏家的钢琴演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戈琦璐.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第五钢琴奏鸣曲》o P38 (1923) 作曲技法分析[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 2014.

[2]赵沛.舒伯特《G大调钢琴奏鸣曲》 (D.894) 的音乐重复技法分析及演奏诠释[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5.

[3]全勋子.阿尔巴托·吉纳斯特拉《第一钢琴奏鸣曲》 (Op.22) 作品分析和演奏技法[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5.

第七钢琴奏鸣曲 篇6

一、第七小提琴奏鸣曲的创作背景

1 8 0 0年贝多芬维也纳的一次公开举行的音乐会上, 演奏了《第一交响曲》等音乐作品。同年, 贝多芬在教Giulietta·Guicciard弹钢琴时, 与其相恋。由于社会地位的不同, Giulietta·Guicciard没有选择贝多芬, 而是选择了加伦贝格伯爵。失恋给贝多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也使得音乐家陷入到了深深的孤独中去。随着而来的是贝多芬疾病而带来了耳聋, 这种精神上的痛苦和疾病所带来的身体上的痛苦的双重折磨使得贝多芬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正是在这种巨大的痛苦下, 贝多芬完成了人生中最为辉煌的巨著之一《第七小提琴奏鸣曲》。作品体现了贝多芬顽强的意志力, 也给贝多芬的音乐创造带来了巨大的灵感。此时的贝多芬有旺盛的创作精力, 创作的大量优秀的作品, 贝多芬小提琴作品的创作也是在这一时期逐渐走向顶峰。但也正是此时, 他的耳疾也越来越严重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 无疑是最大的打击, 此时的贝多芬不愿与人交往, 而他此时苦闷的心情, 在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可以说, 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富含了音乐家丰富的情感生活和过人的精神世界。

二、贝多芬第七小提琴奏鸣曲的作品特点

1. 力度

《第七小提琴奏鸣曲》是依据古典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进行力度变化, 实现乐曲中力度的对比。《第七小提琴奏鸣曲》每一乐章都以钢琴曲开始, 随着旋律的发展而进行力度变化。整曲的力度变化范围扩展到ff和pp, 丰富了乐曲的变化。在《第七小提琴奏鸣曲》第三乐章谐谑曲中, 贝多芬通过sf实现重音表达, 这种表述方法带来的音乐方面的变化是在不同的节拍位置上可以进行不同的处理, 音乐演奏过程中可以充分的促使欣赏者感受到意外。依据整个乐句的强弱来控制力度的变化, 但要区分其与f的演奏效果。力度控制既可以准确地体现情绪的变化, 又可以分清乐曲的线条和层次, 更好地把握乐句的发展和变化。

2. 内容与形式的完美融合

虽然《第七小提琴奏鸣曲》符合古典乐派的风格, 但这种符合并不是完全依存于这种风格方面的创作。这种风格的表现形式不拘泥于传统形式, 而是按照音乐发展进行曲式类型的搭配, 诸如, 贝多芬将幻想曲式融入到第二乐章中的展开部。贝多芬为了突出《第七小提琴奏鸣曲》的风格特点, 加强乐曲的思想感情, 赋予了曲子开头的速度术语。这样不仅表达了贝多芬内心的苦闷, 也丰富了乐曲的感情色彩。

3. 戏剧性的对比因素

在《第七小提琴奏鸣曲》的第二乐章中, 整个音乐作品的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之间形成明显的对比, 也就是在整个音乐风格方面既体现在调性和音调上, 又体现子在音乐性格上。音乐材料不仅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还起到前后呼应的作用。乐曲的主题材料出现在开头、再现部和尾部处, 发挥呼应、扩展和连接的作用, 实现了作品的对立和统一。

4. 丰富的和声语言

虽然《第七小提琴奏鸣曲》是在传统大小调和声的基础上创作的, 但融入变化和弦来加强作品的情感效果。在《第七小提琴奏鸣曲》作品中, 经常出现下属、重属、和重属导七的转位的和弦, 以及附属和那不勒斯六和弦, 更加准确地表达了贝多芬的细腻、丰富和深邃的感情。

5. 和声手法的创新

在《第七小提琴奏鸣曲》和声需要发展阶段, 贝多芬采用离调和转调手法, 加强和声在乐曲的动力和紧张度。通过织体和位置的不断变化以及和弦音的使用, 增强乐曲音响的充实感。同时, 在《第七小提琴奏鸣曲》调性对比、织体对比中, 和声材料出现色彩的明暗、力度的强弱和旋律线条的高低等方面的对比, 增强了乐曲表现力, 提高了乐曲的戏剧性效果。

三、对贝多芬《第七小提琴奏鸣曲》的创作风格的理解

1800年以后, 贝多芬在音乐创作风格上更为独立, 这个也和音乐家个人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 贝多芬在创作思想上也逐步摆脱了对于海顿, 莫扎特的风格影响, 并逐步显现出其在音乐创作中素偶具有的天赋。在这一时期, 贝多芬完成了大量的音乐作品的创作。其中就有《第七小提琴奏鸣曲》, 还有著名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第三交响曲》至《第八交响曲》的6首交响曲等, 这个阶段无论是音乐风格的成熟度还是音乐家作品的创造力来看都是十分丰富的, 也逐步奠定了音乐家在音乐史上的积极地位。

创作《第七小提琴奏鸣曲》时, 正是贝多芬慢慢从疾病, 感情困扰, 经济带给他的巨大打击里慢慢坚强, 振作起来的时候。正如他自己所表述的那样:“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 它不会压倒我。啊!活着有多么美好, 我愿意生活一千次。”

所以奏鸣曲里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些情感, 在整个音乐创作风格角度来看, 乐曲里有怒吼, 有忧郁, 有回忆, 也有对生活的憧憬, 这种多重的音乐风格构成了整个作品的跌宕起伏的音乐效果。而作为演奏者, 我也力图把这些情绪都能够表现出来, 而这也是最难的地方。贝多芬的作品被公认为在音乐上处理上最难的, 他的作品往往看起来容易, 可当你走入其中的时候, 才能体会到每一个音符都很难演奏好。很多情感上, 力度上难以进行准确把握, 这是我在演奏这首奏鸣曲时最深刻的体会。

贝多芬《第七小提琴奏鸣曲》除了主、下属、属三大基本功能和弦外, 广泛利用了大小调体系的其他和弦。贝多芬在继承亨德尔和巴赫的和声手法的基础上, 更自由地使用不协和音和半音, 并且运用半音和等音转调等技法, 使《第七小提琴奏鸣曲》的调性范围大为扩展, 充分发挥了调性布局在曲式构成和表达思想情感方面的作用。这在第二和第四乐章里尤为突出, 在演奏第二乐章的时候, 运弓和对音准的把握是重中之重。因为他运用了很多半音, 等音的技法。而四乐章则体现了贝多芬在曲式, 调性上的奇思妙想, 也充分体现了他自成一派的独特创作性。

《第七小提琴奏鸣曲》的基本原则是:对比主题最初分别在不同调性上陈述 (呈示部) ;继而是变化发展, 主题分裂, 和声调性转移 (展开部) ;最后是对比主题统一在主调上再现 (再现部) 。《第七小提琴奏鸣曲》由4个乐章组成, 各乐章在表情、速度、调性和曲式等方面具有对比呼应的关系。在这四个乐章中, 每一次主题的出现都呈现不同的情感变化, 表现形式也不同。可是在每个乐章的最后总能与开头有微妙的互动关系。这些丰富的变化, 各种作曲技巧的运用都得《第七小提琴奏鸣曲》从三首奏鸣曲中脱颖而出。说明贝多芬在这一时期的作品开始往巅峰发展。在法国大革命风暴的洗礼的影响下, 贝多芬在《第七小提琴奏鸣曲》中突出特征是“通过斗争, 达到胜利”的英雄般的毅力和热情。

同时, 《第七小提琴奏鸣曲》反映了贝多芬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也展示了浪漫主义乐派的创作特征。《第七小提琴奏鸣曲》中乐思开阔, 浮想联翩, 又逻辑严密, 形式严谨, 而且作品内容充实, 往往悲剧性和喜剧性交织, 严肃与诙谐配合。《第七小提琴奏鸣曲》在创作技巧上精益求精,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又用平易通俗的音乐语言表述。因此, 贝多芬的《第七小提琴奏鸣曲》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

摘要:本文从贝多芬《第七小提琴奏鸣曲》的创作背景研究入手, 对贝多芬第七小提琴奏鸣曲的作品特点进行了分析, 并以此为背景对对贝多芬《第七小提琴奏鸣曲》的创作风格的理解。

关键词: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创作风格

参考文献

[1]韩利等.《贝多芬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春天>的多视觉审视》[J].新闻界2010. (05)

[2].陈越红.《贝多芬音乐创作的哲理分析》[J].中国音乐学1998 (04) .

[3].韩春.《浅析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的特点》[J].青年文学家2011 (04) .

[4]晏伟.《从贝多芬的第五首小提琴协奏去看其早期的演奏风格》[J].北方音乐, 2011 (08) .

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风格初探 篇7

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 是自巴赫为钢琴创作的《十二平均律》之后, 钢琴文献中最大的曲集, 在西方音乐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钢琴艺术史上的高峰, 被人们称之为钢琴文献中的圣经—新约全书。本文针对贝多芬早期古典传统时期的作品风格进行深入理性地分析, 结合自身经验和体会进一步探索贝多芬奏鸣曲早期作品的价值及魅力。

一、贝多芬的早期作品风格特征

(一) 早期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

十八世纪中叶以后, 欧洲封建社会正逐步走向衰亡, 而新兴的资产阶级却渐渐成长起来。欧洲正处于巨大的社会变革。在思想上, 最早在法国掀起了民主自由的启蒙教育运动。十八世纪八十年代, 欧洲各国先后爆发了推翻封建政权, 废除封建制度, 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尤以法国革命所产生的影响最大, 1789年, 巴黎人民把国王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法国革命的胜利震撼了整个世界。十八世纪的欧洲进入了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n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 德国伟大作曲家, 钢琴演奏家。欧洲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维也纳古典乐派杰出大师之一, 是一位集古典音乐大成, 开浪漫主义先河的音乐历史发展中伟大的音乐家。他的人生虽然充满坎坷和磨难, 但在他的音乐里却始终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斗争精神, 以及对真理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少年时期的他就受到其音乐老师、启蒙运动的作曲家奈弗 (C.G.Neefe 1748-1798) 启蒙思想的引导。社会革命的影响和启蒙思想的教育, 逐步形成了贝多芬崇高的世界观。1798年奥法建交, 已在维也纳定居的贝多芬, 有机会直接了解了法国人民的英勇斗争, 也深深喜爱上了法国革命时期的音乐。这使他更进一步地感受到了革命的力量, 深刻地认识了法国革命的意义, 更明确了他的启蒙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 坚定了他的革命思想和信念。

(二) 早期作品风格特征

社会背景及历史文化的变迁, 使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们的境遇、社会地位、思想, 以及创作音乐风格也经历了一个从海顿没有深刻精神内涵的闲适, 到莫扎特个人思想情感初步个性化表达的优美、秀丽和热情, 再到贝多芬充满个人主观意志和自由、平等、博爱理想的崇高这样一个渐变的过程。

同时, 贝多芬又探索了发展钢琴奏鸣曲的新道路和新形式。作品Op.2No.3就是贝多芬早期古典传统时期的作品, 这首奏鸣曲总的性质是朝气蓬勃的、刚毅的、严峻的, 几乎没有抒情的成分, 辉煌的托卡塔因素卓越地体现了其艺术构思的精神。这首奏鸣曲在作品Op.2的三首乐曲中规模最大, 技巧也最华丽。充分把贝多芬的英雄气概描绘了出来, 自始自终充满了愉快的欢乐, 它显露了贝多芬钢琴创作上所探索的新道路和新形式。

“钢琴奏鸣曲”是一种用钢琴演奏的套曲, 是古典音乐中常见的一种大型的、多乐章的钢琴作品结构形式, 由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 第二乐章慢板, 第三乐章快板) 或由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 第二乐章慢板,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 第四乐章快板) 组成。贝多芬的奏鸣曲创作主要依靠这种形式, 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倾注于作品之中, 并通过这种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对时代和社会的认识,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那就是:强而有力、严肃伟大、细腻、幽默、偶尔流露出幽静与甜美的诗意。

青年时期的贝多芬, 精力旺盛, 充满了理想。他的钢琴奏鸣曲在这个时期大多都是遵照了海顿、莫扎特遗留下来的古典形式, 同时他的旋律继承海顿式的动机开展的手法, 又吸收莫扎特旋律的深情, 形成简洁、粗犷、质朴、热情的特征。另一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 节奏上频繁的变换、切分和休止造成的动力性、不平衡感;和声、调性上不谐和、不稳定范围的扩大;力度上大幅度的起伏等, 构成贝多芬音乐的强烈感染力。贝多芬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倾注于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中, 并通过创作大胆的表达了自己对时代及社会的认识,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他要求钢琴奏鸣曲具有更宽广、更富有戏剧性的音乐效果这使得贝多芬形成了早期的创作风格:英雄的主题思想, 诗意般的大自然音调, 深刻的内心描写, 富有戏剧性的音乐情节。

结语

综上所述,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在钢琴艺术史上占有独一无二的的地位, 他在前辈音乐家的基础上, 将钢琴奏鸣曲做了许多的完善, 无论是在创作手法上还是在演奏技巧上都有了创新和发展, 把钢琴奏鸣曲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他是由古典主义乐派向浪漫主义乐派跨进的一座桥梁, 是屹立在18、19世纪之交的一座音乐丰碑, 对20世纪欧洲音乐的创作乃至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广泛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罗曼.罗兰.贝多芬传.文艺出版社, 1999.

[2]高小光, 吴琼.钢琴艺术博览.奥林匹克出版社, 1997.

[3]郑兴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

[4]刁蓓华, 陈复君译.贝多芬32首奏鸣曲注释.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0.

关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研究 篇8

德国作曲家路德·冯·贝多芬是世界上人所共知的伟大音乐家, 他的诸多作品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推崇和演奏, 有的甚至已经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的瑰宝。毋庸置疑, 贝多芬对西方音乐的发展起着不容小觑的重要作用。他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18世纪与19世纪有机融合在一起, 使自己的音乐艺术呈现出不一般的魅力。他被世人尊称为“乐圣”, 实至名归。

在贝多芬创作的艺术中, 钢琴曲的创作不容忽视, 特别是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 充分显示出其非凡的创作才华。这些钢琴奏鸣曲基本创作于1794-1822年, 具有深刻的内涵, 展现了贝多芬勇于与命运抗争的坚强品质, 表现了他自由、博爱和平等的伟大理想。本文主要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创作风格为主题展开研究, 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创作风格

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贯穿其一生, 充分展示了他的音乐发展轨迹和思想风格变化。诚如大多数创作家一样,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风格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思想不断成熟而加以一定的变化, 因此呈现出不同的音乐特点。具体而言,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创作风格分为三个阶段:

1.1802年之前:继承与发展古典主义音乐

1802年之前, 贝多芬一共创作了15首钢琴奏鸣曲, 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古典乐派大师莫扎特和海顿的风格, 但是海顿的音乐过于拘谨, 不符合贝多芬追求自由的思想, 所以贝多芬对奏鸣曲加以一定改革, 使其不同于海顿的音乐个性。一方面, 贝多芬采用自由活泼、生动形象的谐谑曲取代了习惯使用的小步舞曲, 比如第六首、第八首、第九首和第十四首。同时, 他还改变了传统奏鸣曲快—慢—快的顺序, 对奏鸣曲加以改革, 比如第十二首第一乐章使用了变奏曲;第十四首第一乐章使用了抒情的慢板。另一方面, 贝多芬赋予钢琴奏鸣曲更加丰富的精神内涵, 如英雄主义的、悲壮的、欢乐的等等。与莫扎特的音乐作品相比, 贝多芬的创作主题更具戏剧性和对比性, 调性转换十分大胆, 更充分地发挥了钢琴的特质。这一时期创作出来的比较有名的奏鸣曲是《悲怆》和《月光》, 都具有不同的表现力, 主题积极向上, 催人奋进。

2.1802年-1816年:展现自己的风格

这一时期的贝多芬开始面临严重耳疾的困扰, 但是他勇敢面对, 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创作中。1802年-1816年间, 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开始走向成熟, 形成了稳定的个人风格。他对钢琴奏鸣曲形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使其具备更强的表现力和更丰富的内容。贝多芬力求解决不同主题与不同节奏融为一体的问题, 尝试在作品中展示更多的风格。比如在第十八首中, 作品主要的主题由一个基本节奏型主导, 每个主题又各有千秋。在曲式方面, 贝多芬也加以改革, 比如第二十首中, 只有两个乐章;第二十一首则省略了慢板乐章。同时, 贝多芬还注意在音乐创作中使用钢琴制造业新技术, 比如第十八首降E大调奏鸣曲中出现的断奏与颤音技术。

1802年-1816年间, 贝多芬创作出的每一首钢琴奏鸣曲都极具代表性, 比如《黎明奏鸣曲》和《热情奏鸣曲》, 皆是人所共知的名作。以《黎明奏鸣曲》为例, 它是一首高难度的奏鸣曲, 音乐风格欢乐、愉悦, 需要突出而善良的演奏。由于主题非常轻巧, 所以整个曲子不能连奏。开始部分的断奏由弱慢慢转强, 充满激情。进入E大调的副题之后, 要运用安静的连奏演奏, 不能拖慢。随后就是和声性的段落, 结合踏板的使用使音质保持清晰。总之, 《黎明奏鸣曲》标志着贝多芬已经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 创作趋于稳定。

3.1816年-1827年:开创了浪漫主义新时代

在晚年时期, 贝多芬只创作了五首奏鸣曲, 每部作品都更趋幻想性, 因此开创了浪漫主义新时代。在这一时期, 贝多芬经常采用全新的音乐素材打断原有的乐思, 使复调手法更加复杂, 和声运用也更为大胆, 使得五首奏鸣曲具有更为磅礴的音乐表现力。比如第二十八首《A大调奏鸣曲》更像是一首幻想曲, 与舒曼后期的作品有些许相似。另外, 第二十九首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是贝多芬创作的最美妙深情的动人篇章, 技术难度非常高, 只有少数钢琴家能演绎, 这部分篇章完全只关注音乐的表达, 而不考虑乐曲本身, 象征着贝多芬在钢琴奏鸣曲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

三、结语

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忠实记录了他一生的创作生涯和创作思想, 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还具备强烈的时代感。不管是深度, 还是广度, 贝多芬的作品都远远超过了古典时期的海顿和莫扎特。贝多芬一生饱受耳疾困扰, 但是他直言面对, 不仅对封建制度专制发出了猛烈的抨击, 还用他的音乐号召人民站起来勇敢奋斗, 为了自由和幸福而不断努力。贝多芬的32首奏鸣曲被赞誉为“新约全书”, 是他留给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卡尔·车尔尼.张奕明译.贝多芬钢琴作品的正确演绎[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

[2]张式谷, 潘一飞.西方钢琴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6.

[3]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 (修订版) [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6.

[4]朱智.论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J].音乐天地, 2004, 8.

上一篇:计算机统计技术下一篇:企业绩效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