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业主风险(共12篇)
控制业主风险 篇1
世行贷款项目工程采购程序异常复杂且采购周期较长, 因此, 业主的风险控制是工程采购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国际竞争性招标 (ICB) 是大型世行项目的一种工程采购模式。本文通过世行贷款奉化市莼湖镇对外快速通道工程的ICB实践, 论述了工程采购中的业主风险控制问题, 以期对类似项目的招标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并对招投标有关的制度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下面按ICB的过程, 分阶段进行分析。
1 前期准备阶段
1.1 设计文件审查
招标启动之前, 业主应依托勘察设计单位、工程设计咨询单位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 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查, 具体包括优选方案、优化细部构造设计、核算工程量和审核概预算等。其目的在于消除因设计不当造成的对招标乃至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系统性风险。
业主可借助工程建设管理程序所必须的“设计文件会审”, 把设计文件审查工作做实。业主应在设计文件审查完成后, 要求设计单位尽早进行设计文件的翻译, 以保证设计单位、业主和世行等有充分的审订时间。
1.2 明确招标参与单位及其职责
ICB的招标文件 (BD) 中, “技术规范”和“工程量清单” (B.o.Q) 等通常由设计单位编制, 这一点必须要在《勘察设计合同》或其《补充协议》中给予明确。
ICB的招标代理, 除必须熟悉世行规则外, 还必须熟悉项目当地的招投标监管程序。尽管根据《招标投标法》, 世行项目可适用世行自身关于招投标的具体条件和程序的规定, 但世行项目往往也会作为“重点工程”而受到当地主管部门的重点监管, 招标代理应熟悉他们的工作流程, 在当地主管部门和世行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
1.3 熟悉世行规则
世行规则主要体现在《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贷款和国际开发协会采购指南》 (PG) 、《标准采购文件之工程采购资格预审文件及其用户指南》 (SPD) 、《工程采购标准招标文件及其用户指南》 (SBD) 等文件中。对这些文件的熟悉, 是业主风险控制的前提, 其中应重点关注:关于投标人 (预审申请人) 合格性和利益冲突的审查;公示和公告程序;文件审查程序;语言的要求;合理资格条件的设置;资格预审评审方法;合同专用条款的设置;B.o.Q及其说明的编制方法;技术规范编制的要求;评标办法;关于工程估价和合同定价的有关规定;保函和其他格式文件;决标和合同订立程序。
1.4 熟悉前期准备阶段的各项文件
在世行项目周期的立项、准备、评估、谈判、提交董事会、实施和后评价7阶段中, 招标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在此前的5个阶段中, 已形成了大量文件, 其内容往往与招投标有紧密的联系。招标阶段的文件编制不能违背前期文件的内容, 否则将导致文件编审时间的延长, 影响招标进度。在熟悉前期文件的过程中, 尤其要注意分析“采购计划”。经世行批准的“采购计划”其本质就是招标方案, 其中对合同分包 (标段划分) 、合同包预算、时间安排、招标模式 (“ICB”或“NCB”) 、世行审查程序 (“前审”或“后审”) 等进行了详细规定。未经世行批准, 业主不得擅自改变采购计划。若经分析发现“采购计划”确难执行, 应及早与世行协商进行调整, 否则, 招标工作中可能会作很多“无用功”。
1.5 编制合理可行的招标工作计划
分解各招标参与单位的职责, 明确各项工作任务的时间和质量目标, 必要时进行考核, 以加强执行力。实践证明, 这种计划有助于各单位认清任务目标, 合理安排工作, 显著提高效率, 节省招标时间。
2 资格预审阶段
批准的“采购计划”会根据项目合同包预算的大小和复杂程度, 按世行规定明示采用资格预审或资格后审。
若采用“资格预审”, 在编制资格预审文件 (PQD) 前, 应弄清适用的SPD版本。若前期文件中规定了拟采用的SPD, 应适用其规定;若无规定, 则应采用最新版SPD, 以全面反映世行最新要求。
文件编制前, 还应明确世行对PQD和BD编制语言的要求具体为: (1) 必须采用英文、法语或西班牙语三种国际通用语言之一编制; (2) 可选择性地采用本国语言 (或本国商业活动通用语言) 编制; (3) 若用两种语言编制, 允许投标人用其中任意一种编制投标书; (4) 与中标人之间的合同应使用其投标书的语言签订, 并且该语言作为合同关系的主导语言, 不允许用两种语言签订合同; (5) 若合同用本国语言签订, 应在签订前用编制PQD或BD的国际通用语言对合同文件进行翻译, 并提交世行备案; (6) 合同争端的处理以国际通用语言为准。
显然, 世行允许采用中文编制PQD、BD、申请文件、投标文件和签订合同, 但从提高文件质量以顺利通过世行审查和避免合同管理风险而言, 均需重视中英文文件本身的质量和相互之间的一致性。文件编制时应遵守如下规则:有标准文件的, 严格执行标准文件和其用户指南的规定;没有标准文件的, 或标准文件中需要由业主自行填写的内容, 业主必须组织专业翻译力量进行翻译或审查。
对资格条件的设置, 业主要根据《用户指南》的规定, 结合项目本身的特点, 逐项提出合理要求, 不能随意突破《用户指南》中有关条件设置的范围。
资格预审的评审。资格预审的评审应在PQD规定的时间和地点, 按文件载明的标准和方法进行。评审采用通过制, 主要关注是否“实质性响应”, 非实质性原因导致的申请人未通过资格预审, 将很难通过世行审查。
此外, 要注意“合格性”问题。世行在其网站上公布有因受制裁禁止参与投标的国家和公司名单。投标人必须是合格国家的合格投标人。业主应在“评审报告”中写入“合格性”审查的相关信息, 并配合世行进行必要的澄清。
最后, 还要注意“利益冲突”, 即申请人之间关联问题。若同一母公司的不同子公司参与并通过了同一项目的资格预审, 将会被认为存在“利益冲突”而不允许全部参加投标, 即使央企一级子公司也不例外, 这不同于国内招标。在这种情形下, 即使世行要求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自行推选最终的投标人, 业主也应与主管部门沟通并征得其同意, 以避免投诉的风险。
公示和公告。业主应在文件发售前, 在一家国际性媒体上发布公告, 以便从全球范围吸引潜在投标人, 世行在发布“不反对意见书”前会就信息发布情况进行审查。
资格预审结果应在招标平台上进行公示。
关于文件发售和申请文件递交程序。国内招标的PQD发售期和申请文件递交截止期是分别规定的;而世行SPD中规定PQD发售期和递交截止期为同一时间范围, 一般最短不少于6周 (视项目的复杂程度可能延长) , 以便潜在投标人有充分的时间获取信息和编制递交申请文件。在该时间范围内, 任何单位均可购买PQD, 也可递交申请文件。这个时间明显比国内招标要求的时间要长, 为控制招标进度, 业主应尽量与世行协商采用最短时限, 事实上, 6周是足够的。BD的时间设置与此类似。
3 招标阶段
BD的编审:BD的编制应在PQD递交给世行后立即启动, 而绝不能等到资格预审结束;BD编制中的风险控制要点概述如下。
语言。上一节中已涉及, 不再赘述。
文件统筹和一致性审查。
ICB的商务文件一般由招标代理编制, 而技术文件 (包括编入商务文件的B.o.Q) 由设计单位编制。业主应在文件编制完成后, 组织文件统筹和一致性审查, 以确保其内容一致性。否则, 一旦文件内容上出现不一致, 在合同执行阶段, 将有可能引起合同争端。
世行文件审查。世行对BD的审查程序严格而复杂。根据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 审查由世行不同级别的机构执行。PG中约定的审查时间为2周, 这并非首次递交到最终批复的时间, 而是每次上报后各自分别的审查时间。业主应对世行的反馈意见及时答复, 以免拖延审查进度。
BD中的资格条件设置:BD中除要求投标人更新财务能力、悬而未决的诉讼、合格性等资格条件外, 还要明确PQD中没有涉及的人员资质、业绩、经验和设备数量等资格条件, 业主根据项目需要要合理地拟定。
投标保证金。世行SBD中提供了投标保证金的格式, 编制BD时必须严格执行。与国内招标不同的是, ICB对投标保证金没有明确的比例或金额限制, 业主可设置适当的投标保证金, 以限制实力差的单位投标, 并增加其违约成本。
评标办法。世行项目毫无例外地采用“最低评标价中标法”进行评标, 评标价是指投标总价中扣除不可预见费和专项暂定金以外的部分。但如需在评标价中对工期等因素进行量化, 应事先征得世行的同意, 并在BD中明示。对技术文件的审查采用通过制, 重点应关注实质性偏差。
合同条款的设置。世行SBD中的通用合同条款是在FIDIC条款 (2005版) 的基础上经世行修订改善的。业主对合同条款的修改必须采用填写专用条款数据表的形式, 而数据表未涉及的其它通用条款不得改动, 世行对这一强制性规定的执行和审查是非常严格的。
合同条款设置中, 应重点关注如下方面。
材料调差:工期18个月以上的世行项目强制采用公式法进行材料价差调整。业主通过调差承担了施工期间价格波动的风险, 当然应按“最低评标价中标法”择优确定中标人, 以确保造价受控。业主应在BD中明示不可调因素及其权重、可调因素、基期和当期价格信息来源, 而投标人应明确可调因素的权重。业主应在仔细分析工料机消耗的基础上, 合理确定关于调差的各项数据资料。否则, 除难以通过世行审查外, 还有可能引起合同管理风险。
缺陷责任期和保留金的比例:世行SBD规定的缺陷通知期为一年, 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惯例, 公路工程的缺陷责任期一般为2年, 为保证业主的合法权益, 这一点应从国内规定, 并与世行做好沟通解释工作。中期计量保留金扣回的比例和限额没有明确规定, 实际操作中, 一般要求中期计量扣回10%, 限额为合同总价的5%, 其中2.5%在颁发工程接收证书后退还给承包商, 剩余的2.5%承包人有权按照规定格式提交“保留金保函”后全额退还。尽管这种规定有可能对业主构成风险, 但合同条款设置时, 仍然不能改变原文。
工期风险控制:世行项目属政府举借主权外债的项目, 工期要求往往较紧。在编制BD前, 业主应编制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以确定合理工期;根据工期紧凑程度在专用条款中恰当约定工期延误所致“误期损害赔偿费”额度。“误期损害赔偿费”额度的制订要体现对违约方的惩罚性, 以提高其违约成本, 从而促使其增加投入和加强管理, 最终控制工期风险。
造价风险控制:造价风险控制的关键, 在于编制准确的B.o.Q。世行项目B.o.Q一般由设计单位编制, 业主自身的招标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业务素质, 将对设计单位图纸与B.o.Q的审查相结合, 以确保两者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降低造价失控的风险。
世行招标程序中的如下规定也可能对造价控制构成风险:不允许预设标底、拦标价或限价;不允许业主单纯为了获得更低的价格而拒绝所有投标;不适用于《招标投标法》第28条“投标人少于三家应依法重新招标”的规定。
为了切实控制造价风险, 开标之前, 业主要根据所编制的B.o.Q、修订的图纸和当时的市场行情, 重新编制预算报财政部门审核, 一方面与世行协商制定不公开的限价;另一方面, 还应做好紧急预案, 在价格水平远高于预算时拒绝所有投标。但应注意:严格保密措施;详细评估拒绝所有投标和重新招标对招标和施工可能造成的延误;详细评估招标延误后由于价格波动对造价可能形成的新的风险。
业主应向投标人郑重地重申投标纪律, 警示由于其不当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必要时可邀请监察部门提前介入。
4 评标阶段
4.1 文件接收
与国内规定相同的是, 截止时间之后收到的投标文件均不予考虑。不同的是, 世行项目招标不适用“投标人少于三家应依法重新招标”的规定, 即使只有一家投标人, 也可正常开标。文件接收应按规定进入招标平台。
4.2 评标
评标采用“最低评标价中标法”, 书面的“评标报告”应在评标结束后尽快上报以便世行审查。业主应对世行提出的澄清或修改要求给予配合, 以免延误“不反对意见书”的发布。
4.3 决标
一旦世行发布了“不反对意见书”, 业主即应在招标平台和在世行规定的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结束, 没有投诉的, 即可发出中标通知书, 并履约必要的决标备案手续。对投拆的处理应适用世行的规定, 具体不再赘述。
5 合同签署阶段
中标通知书发出后, 即进入合同签署阶段。关于合同签署涉及的履约保函,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保函开具银行往往不能完全接受世行规定的格式, 并提出修改意见。业主应在确保承包人履约风险可控的情况下, 接受修改并向世行作出说明。提交保函与签订合同都有时间限制, 但与国内招标不同的是没有明确的先后顺序。
6 结语
在世行贷款交通项目工程采购的全过程中, 业主对风险的控制应贯穿始终。控制风险的前提是熟悉世行工程采购程序, 这对于修改和完善国内招投标制度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摘要:通过某世界银行贷款交通项目国际竞争性招标的实践, 对招标中的业主风险控制进行了归纳总结, 并与国内交通项目的招标程序进行了比较, 以期对类似世行项目的招标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并对招投标有关的制度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贷款,工程,风险控制
控制业主风险 篇2
公路建设业主的投资动机往往在于获得公路特殊产品的.经济收益,这就要求其必须正确认识工程项目中自己面对的风险,弄清风险的存在和种类,分析其与项目的利害关系,建立风险管理体系,确立管理目标,制定出正确的风险对策.
作 者:陈飞燕 作者单位:南宁市捷明瑞工程技术检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南宁,530219 刊 名:城市建设 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YU SHANGYE WANGDIAN 年,卷(期): “”(11) 分类号:U4 关键词:公路 业主 风险 管理
控制业主风险 篇3
关键词:国际工程项目;业主风险管理
在国际工程项目中,我国业主面临风险与在国内工程项目中所面临的风险有很大不同。业主所面临的环境及市场主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不能用过去搞国内工程的经验与习惯去应对国际工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我国业主必须要对国际工程项目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认真分析,并建立一整套的工程风险防范机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加强对工程项目风险的管理,防患于未然。
业主经常面临的经济风险
资金筹措困难。拥有充足的建设资金,是完成项目的关键。而资金筹措困难则是业主经常遇到的经济风险之一。如果在项目前期,建设资金短缺,而又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已经取得的土地或者会因长期无法开工而不得不廉价卖出,或者被政府强令收回。如果业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资金不能得到保证,周转资金难以为继,则会造成工程项目严重拖期,业主将面临着国际承包商的巨额索赔,甚至引起项目中途夭折。使业主已投入的资金无法产生效益,从而蒙受巨大损失。
合同订立和履行过程的风险。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风险。业主如果自行起草合同,往往将一些重要合同条件遗漏,或者合同条款含混不清、模棱两可会给国际承包商留下了索赔的机会。如果采用国际通用的合同条件,不认真研究合同条件,不去有意识地识别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则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这种风险一旦被国际承包商加以利用,就会使业主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在实践中如果有些合同条款含混不清或模棱两可,就会给承包商以可乘之机。承包商就可以据理索赔,那么业主就只好自食其果了。
承包商履约不力或不履约。虽然工程承包合同对承包商规定了种种义务和违约责任,但实际操作时,常有很多情况使得合同不能得到完全履行。有些承包商因投标报价失误或因当初出于竞争需要报价过低,合同谈判时对业主比较迁就,一旦中标随即态度大变,就会将降价让利部分的损失分散到工程项目中,设法从中弥补。部分缺乏诚信的承包商会故意抓住业主的一些变更,千方百计地扩大索赔额度,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业主在自身违约在先的情况下,就会陷入骑虎难下境地。此时,承包商便会层层加码,迫使业主不断让步,以增加其盈利。
材料或设备供应商履约不力或违约。材料供应商履约不力或违约,提供的工程材料在质量方面以及交货期限方面就不能得到保证,就会导致工程要么常常停工待料,要么因质量不合格而返工。如果业主发包的工程是采取包工不包料方式,承包商不仅对质量不合格或由此造成工程进度慢不承担任何责任,还要向业主提出索赔。而业主又难于向材料供应商转嫁风险,只好独自承担。即使有些时候,业主可以要求材料供应商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但所得的局部补偿实难抵消其全局性的损失。因为材料供应商履约不力或违约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
业主的风险管理措施
1、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为了应对资金筹措困难,防止工程中途停建、拖延等造成的巨大损失,业主应聘请专家,认真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谨慎确定项目规模,切不可盲目攀比,随意扩大规模。认真分析各种价格因素,预测通货膨胀的风险,在项目投资额中留有一定的备用金。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当项目确实可行,但自己资金实力有限,可考虑与其他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共同受益。项目分期滚动开发。先期开发的项目,竣工投产,为后期项目开发积累资金。与金融机构合作,增强项目融资能力。与金融机构建立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是融资的可靠保证。
2、选好合同类型及合同条件,并认真履行合同。不同的合同类型,业主和承包商的风险分担不同,业主应根据工程项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合同类型。对于工期短而设计明确的项目可采用总价合同,反之可用单价合同。为了防范合同订立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业主应首先建立合同意识。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是合同管理,业主和承包商都应按合同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行使自己的权力。因此,有一个好的合同至关重要。业主应优先选用自己熟悉的合同条件,并认真研究各项条件、具体内容,识别合同条件中的各种风险。认真履行合同是业主避免人为因素产生风险的主要措施,业主认真履行合同义务,尤其是付款义务,交付设计图纸的义务,提供场地的义务等,就可以大大减少承包商的索赔机会,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3、选择好承包商。选择一个有能力、有经验、有财务实力的承包商,是项目成功的关键。业主要做好资格预审,通过招标,择优选择承包商。在评标时,首先考虑承包商的信誉、完成类似工程项目的经验及其财务实力,其次再考虑报价、工期等因素,而不是首先考虑价格。如果价格太低,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隐含着各种风险。尤其是要认真了解那些低价中标、日后刁难业主、靠索赔赢利的承包商的历史表现,防止这样的承包商中标。
4、聘用经验丰富的咨询工程师。国际工程管理中,咨询工程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业主在选择及聘用咨询工程师时,应优先聘用知名和有权威的咨询公司。如果聘用的咨询工程师经验和能力不足,无论对工程进度、质量,还是投资控制都非常不利。咨询公司除了要与业主签订咨询服务协议外,更重要的是在业主和承包商的合同中明确规定工程师的权利、义务、职责,以及解决问题的程序、方法等,以确保工程师有权对工程进行监管。
5、尽量减少业主对材料设备的供应。业主出于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试图自己采购材料设备,尤其是我国业主在国内工程中,这已成为一种惯例。但是,如果业主的能力有限,与其自己采购,倒不如交给承包商采购,以避免造成责任嵌套。也就是业主采购不及时、采购材料设备的种类、数量、质量、供应时间等一旦发生差错,将自己陷于被动地位。因停工待料造成的拖期,业主不但不能追究承包商的责任,而且还得支付承包商停工所带来的损失。
6、向保险公司投保以转移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保是工程承包常用的风险转移方法。依据FIDIC《施工合同条件》(1999年版)第18条保险的规定,承包商或业主作为投保人向保险人投保,被保险人为业主和承包商。如果合同规定承包商作为投保人,则业主应当依据合同规定,检查和督促承包商及时向保险公司投保。否则由业主缴纳保险费办理保险,并扣除承包商的相应款额。
结论
控制业主风险 篇4
关键词:EPC项目,业主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1 EPC项目介绍
EPC项目是设计(Engineering)采购(Procurement)施工(Construction)工程合同的简称,是指承包方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在总价合同条件下,承包方对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负责。
与传统承包模式相比,EPC总承包模式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强调和充分发挥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二是有效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相互脱节的矛盾;三是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明确。EPC总承包模式是今后建筑工程发展的一个总体趋势。
在EPC总承包项目中,项目最终价格和承包工期具有较大的确定性,项目设计、采购和施工的全部职责由承包方承担,项目的大部分风险也由承包商承担。虽然EPC项目的主要风险由承包方承担。但是,业主面临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如何在EPC项目建设过程中加强风险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完工并实现预期目标是业主的意愿,也是EPC项目业主风险管理的目标。为此,本文通过分析EPC项目业主面临的风险,基于内部控制视角,探讨EPC项目业主如何进行风险管理。
2 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1 风险管理
风险是指在某一特定环境下,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引申到EPC项目业主风险就是指在项目启动到项目竣工移交的各个阶段,业主面临各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而项目风险管理就是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去认识项目的风险,并以此为基础合理地使用各种风险应对措施、管理方法和手段,对项目的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妥善处理风险事件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最少的成本保证项目总体目标实现的管理工作。
2.2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企业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目前,我国正逐步形成以《基本规范》为基础,以《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等配套指引为补充的、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且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主要有五大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
2.3 EPC项目业主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1)风险管理有助于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
EPC项目中业主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保证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建设项目按质按期完成。风险管理的目标是识别项目风险并加以防范应对,以最小的风险代价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两者目标具有一致性,项目风险管理有助于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2)风险管理依赖完善的内部控制。
因为业主在建立和完善与EPC项目建设配套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同时,也是对风险进行评估、监控和应对的过程,所以风险管理需要完善的内部控制的支持。
3 风险识别
3.1 业主内控意识淡薄,风险管理观念不强
项目投资管理一般是业主从企业内部抽调人员或从外部招聘人员组成项目组,负责项目建设管理。由于项目组是新成立的,事情很多,容易忽略项目相关管理制度、流程的建立及岗位的设置等,组织机构或管理人员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意识淡薄,观念不强,容易给项目建设留下隐患。
3.2 项目可行性研究不科学
3.2.1 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等相关法律法规
内部控制五大目标之一的“遵循目标”,就是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业主进行EPC项目投资决策要考虑项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等要求时会带来的风险。
3.2.2 项目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不科学
技术性风险主要有新产品开发技术待完善,投放市场待验证,市场风险大;工艺关键技术不成熟,产品商品化存在隐患,质量不稳定;设备选型不当,后期维护检修成本过高;项目投产未达到国家环保安全等指标,面临整改造成项目延期甚至不能投入正常生产等风险。
经济性风险主要有资源供应方式选择不当,产品结构、工艺方案选择有误,以及生产规模大小、厂址选择和坐落地、投融资方式渠道等选择不当等。
3.3 承包商选择不当的风险
EPC项目中,承包商负责项目设计、采购、制造、安装、调试、试车的全部职责。项目合同签订后,业主主要负责项目布置图纸审核和项目进度付款等,其他事务介入很少,因此业主是否选择到合适的承包商是决定项目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业主选择承包商,主要关注承包商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例如有没有适合的技术专家和项目经理,财务状况和资金垫付能力,工作人员工资收入水平和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理解业主意图的能力,方案设计和报价是否合理,内部系统各环节之间是否协调顺畅,以及近年来的主要业绩情况等。
3.4 项目合同风险
项目合同是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业主必须具有风险意识,运用风险理论知识去研究、分析合同中的每一项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风险因素要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项目合同的风险:①项目合同中对承包方约定的责任要求比较少,特别是工程进度、完工试车、性能考核等关键环节未明确承包方的责任;②合同出现疏漏、错误和前后不一致的情况,EPC项目合同内容、条款多,附件杂,参与编写的人员多,极易出现疏漏、错误和前后不一致等情况;③合同对关键技术没有做出明确约定或约定的是对业主不利的技术标准和条款。
3.5 项目实施面临的风险
对业主来说,项目实施阶段可能出现的风险如下。
(1)进度风险:
包括自然灾害、不可抗力因素、承包商或业主等原因造成的工程延误、暂停和终止风险。
(2)质量风险:
包括设备、材料和采用的技术不符合项目合同的要求;承包方、分包方现场施工人员的操作不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监理方不按照监理合同对设备、材料等进行质量检验和抽查等。
(3)技术风险:
选用的技术不成熟、不适用,或新技术本身的不确定因素多,给项目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带来困难。
(4)安全风险:
施工现场未拉警戒线;施工人员不按要求佩戴安全帽、口罩、手套等安全防护用品;施工人员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机器设备和使用工具;施工现场防火、防汛、防毒、防尘措施不到位等。
3.6 项目验收面临的风险
对业主来说,验收阶段的风险管理非常重要,关系到项目能否通过验收,是否达到合同预期目标,是否给后续运营带来便利等。项目验收阶段的风险主要表现有项目质量差,未能达到合同预期要求;项目产能、能耗、噪音、安全环保等技术指标未达到合同要求,导致项目无法验收。
4 EPC项目业主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一般有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弱化、风险分担、风险自担。业主要根据不同风险类型,采取对应的风险应对措施,控制和管理好项目风险,确保项目如期完工并达到合同预期目标,实现业主、承包方、分包方和监理方等相关各方的多赢。业主应建立和完善项目内部控制体系,建立配套内部控制环境,以及做好控制活动,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选择合适的承包方、审核总包合同、选择合适的监理方和做好项目竣工验收工作,保持信息沟通和反馈渠道通畅,做好多层监控包括监理方监控总包方、业主监控监理方、审计中介机构监控多方的工作。EPC项目业主应对项目风险的主要措施如下。
4.1 建立与EPC项目管理相配套的内部控制环境
(1)成立有风险管理意识的组织机构,明确各自职责、权利。项目启动后,成立项目指挥部,作为项目最高管理机构,下设有各专业技术专家、管理人员组成的项目工作组,负责日常管理工作,项目工作组按专业分工,明确各专业人员的岗位职责、权利,灌输全员风险管理观念,建立有效的内部奖惩机制。
(2)制定配套的各项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岗位说明书,做到有章可循,用制度管人、靠制度办事。制定项目管理办法、授权审批办法、合同审批流程、现场管理人员工作办法等,规范项目管理人员的各种行为。
4.2 做好项目立项的可行性研究
(1)分析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
项目所处行业是否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要求,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符合相关行业准入标准的规定,特别对受国家政策严格限制的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三高”行业项目的立项更要慎之又慎,这类项目后续的许可证和环评报告非常难办理,对这类项目要尽量采取风险回避措施。
(2)科学地进行项目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分析。
业主应严格遵循内部控制要求,按公司相关制度规定进行项目立项审批,避免主观判断或领导意志;组织各专业专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前提,以工艺技术为手段,从工艺技术、市场需求、财务经济等技术和经济方面对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的科学论证,得出项目可行性的科学判断。
4.3 通过招标挑选到合适的承包方
目前,像EPC总包合同这种大项目的招标投标,国家和地方各省都要求委托第三方招标投标中心对项目进行招标投标,由委托方从专家库中机选专家组成专家评标小组,其中业主可拥有2个及以上名额,分别对合同商务标和技术标进行打分。业主可以在专家评标过程中,根据事前调查研究及现场的分析论证,对各竞标承包方进行排序,并引导专家评标小组往业主意愿靠拢,确保业主选择到合适的总包方。
业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各竞标承包方的能力高低。一是承包方的信用状况,包括承包商的合同履约、信用度、信誉度、价值观差异、上下游伙伴满意度等;二是承包方的技术能力,主要看承包方的设计方案、人员构成、工程设施和历史业绩;三是承包方的管理能力和类似项目经验;四是承包方的报价;五是承包方的经济实力,从承包方的财务状况和近年经营成果分析评判承包方的经济实力。
4.4 认真审核EPC项目总包合同
审核EPC项目总包合同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业主应从内控角度出发,组织专家对合同条款进行逐条审核,避免和防范合同风险。业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合同进行审核:一是明确承包商的责任和处罚条款,业主应关注承包方误期赔偿费和性能标准达标罚款条款,注意工期延误时间和赔偿费的计算方法是否合理,赔偿费是否规定了累计最高限额;二是逐条审核合同,发现疏漏、错误和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应加以修正和完善;三是明确项目标准和技术规范,特别是重要设备规范和关键技术指标标准要写清楚符合国家具体哪个标准,以免产生歧义造成验收困难或被承包方利用谋取利益;四是采用里程碑的合同价款支付方式,约定项目进度达到什么节点按百分比支付进度款。
4.5 选择合适的监理方,对项目质量、进度、造价、安全等进行有效的监督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建筑工程项目实行监理制度,EPC项目承包方中标产生后,监理方也接着通过招标程序中标产生。对业主来说,选择到合适的监理方对项目建设工程质量、进度、造价控制,对合同信息管理,对工程建设相关方关系的协调,对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监理方的总监理工程师和现场人员一定要有项目建设类似经验,按监理合同规定对项目进行监理。同时,业主要督促并会同监理方对承包方、分包方的工程质量进行把关,对进度进行控制,对造价进行审核,对安全进行监督。
4.6 做好项目竣工验收工作
项目竣工验收工作对业主来说非常重要,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就看最后验收环节的检验,业主一定要组织专家严格审核把关,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4.6.1 做好竣工结算工作
为防范风险,按内控要求,业主应成立项目竣工验收委员会,对项目的设计、施工、运行及投资效益等方面做出全面评定,写出竣工鉴定书。承包方需按约定时间和方式向业主提供竣工结算报告和完整的结算资料,包括实物工程量清单、固定资产移交清册,否则业主有权不支付工程尾款。
4.6.2 做好项目索赔工作
索赔工作是验收阶段的重要工作,如果承包方未按合同履行义务使业主遭受损失,业主一定要提出索赔要求,将风险降低甚至转化为收益。索赔一般是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下,可按合同通过仲裁解决。
4.7 做好信息沟通和反馈工作
项目建设期间,业主需要与承包方、监理方、政府等各方沟通协调,没有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业主和相关各方的意见和想法就不能及时沟通和反馈,不利于项目开展。业主应制定信息沟通反馈机制,建立起由业主、承包方、监理方、政府各方参加的每月工作汇报会,每半月指挥部会议、每周现场监理会议等制度和管理办法,通过大小会议等方式,尽早发现风险、分析风险、解决风险。
4.8 聘请中介机构进行项目全过程审计
项目开始后,业主应聘请中介机构对项目进行全过程审计,通过专业机构的审计,能够及时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比如项目是否获得政府相关批文和许可证,政府征地拆迁工作是否存在问题,承包方在设计、施工管理、安全生产、合同履行中是否存在问题,监理方在项目管理、安全生产、合同履行中是否存在问题等,中介机构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建议。经过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发现风险并及时解决问题,对项目后期竣工结算审计非常有利,为业主防范项目风险、控制项目进度和成本,保证项目如期完工并达到预期目标提供了保障。
5 结语
EPC项目业主的风险管理,需要业主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意识,从内部控制着手,加强自身组织机构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流程和岗位考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健全信息交流与反馈机制以便及时防范风险,提高风险识别、风险应对能力,为EPC项目顺利完工并达到各方预期目标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婷,徐浩.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35).
[2]董丽丽.内部控制视角下风险管理构建[J].财会通讯,2011(6).
业主如何对工程进度进行控制 篇5
业主作为建设工程的主体,拥有建筑产品的使用权和经营权。业主参于建设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在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除控制工程质量和造价以外,为了使工程早日投入使用,产生效益,还必需对施工进度进行控制。
工程建设的进度控制是指对工程项目各建设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持续时间和衔接关系编制计划,将该计划付诸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经常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对出现的偏差分析原因,采取补救措施或调整、修改原计划,直至工程竣工,交付使用。进度控制的最终目的是确定项目进度目标的实现,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的总目标是建设工期。
项目进度控制,与投资控制和质量控制一样,是项目施工的重点控制内容之一。它是保证项目按期完成、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措施。
为了控制施工进度首先要明确进度控制的总目标,施工进度总目标的确定既受到工程施工条件的制约,也受到工程合同或指令性计划工期的限制,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要求,确定进度控制的总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以正常工期为施工进度控制总目标。
正常工期根据正常施工速度来确定的。
2、以最优工期为施工进度控制总目标。
最优工期是工程总成本最低的工期,它可采用以正常工期为基准,应用工期成本优化的方法来确定。
3、以合同工期或指令工期为施工进度控制总目标。
以合同工期或指令工期为施工进度控制总目标需要施工企业结合自身的施工能力和资源条件,并且充分估计各种可能以进度有影响的因素,要适当留有余地,保持一定的提前量。
施工进度控制总目标确定后,还要对总目标进行分解,可以按单位工程分解为交工分目标,也可按不同的专业分解,或者按施工阶段分解。
业主进行施工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是:
1、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
2、督促和审查施工单位编制、季度、月度和周作业计划并控制其执行。
3、依据合同按期、按质、按量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为施工单位顺利实现预定工期目
标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介绍各种施工进度计划:
1、施工总进度计划:
施工总进度计划用于确定各单位工程、准备工程和全工地性工程的施工期限及开竣工日期,确定各项工程施工的衔接关系。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建设工程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迅速发挥投资效果;保持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如果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得不合理,将导致人力、物力的运用不均衡或延误工期,甚至还会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因此,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得正确与否是保证各项工程以及整个建设项目按期交付使用、充分发挥投资效果、降低工程成本的重要条件。
2、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在已经确定的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规定的工期和技术资源供应条件,遵循正确的施工顺序,对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持续施工时间以及相互搭接关系作出安排并用一定的形式表示出来。在其基础上可以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和各项资源需用量计划,同时也是编制各分部分顶工程施工进度和编制季、月计划的基础。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可以用横道图和网络图来表达。
3、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分部工程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是单位工程的进一步分解。按照不同的施工方法、构造与规格,可以把分部工程进一步划分为分项工程。
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在既定的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规定的工期和各种资源供应条件,对单位工程中的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施工起止时间及衔接关系进行合理的安排。
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应将凡是一工程对象施工直接有关的内容列入计划。
4、年、月、旬、周施工进度计划
相对于施工总进度计划,计划属于实施计划,它一年内工程施工的目标。
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按整个项目或单位工程编制的,带有一定的控制性,但还不能满足施工作业的要求,实际作业时是按月(旬、周)作业计划和施工任务书执行的。另外,施工进度计划是施工前编制的,其内容还比较粗,而且现场情况又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执行中还必需编制短期的、更为具体的执行计划,月(旬、周)施工进度作业计划。
月(旬、周)施工进度作业计划要明确本月(旬、周)应完成的各项施工任务,完成计
划所需要和各种资源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产节约的措施。作业计划的编制还应该进行不同的施工项目之间同时施工的平衡协调;符合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的期限;施工项目的分解必须满足指导施工作业的要求、细分到工序、明确进度日程。
5、分包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分包有两种形式:一是由业主指定分包商,该分包合同条款及价款由业主确定,并与业主直接签定合同,直接对业主负责,但这种分包商在现场的活动由总包统筹安排。也有由业主确定分包合同条款和价款,分包与总包签约。二是总包商自已选择分包商,该分包商与总包签定合同,对总包负责。
当一个工程由多个承包单位参加施工时,应按承包单位将单项工程的进度目标分解,确定各分包单位的进度目标,列入分包合同,以便落实分包责任,并且要根据各专业工程交叉施工方案和前后衔接顺序,明确不同承包单位工作面交接的条件和时间。分包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务实施要和总包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匹配,总的原则都是为了实现工程项目总目标。
三、施工进度计划的审核要点
(1)总进度计划是否符合施工合同中开、竣工日期的规定。
(2)总进度计划中的项目是否有遗漏,分期施工是否满足分期使用的要求。
(3)总进度计划中施工顺序的安排是否合理:如尽量提前建设可供施工使用的永久必工程;急需和关键的工程先施工。
(4)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否符合总进度计划中的总目标和分目标的要求。
(5)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施工项目的划分的粗细程度,一般应细到分项工程或更具体。
(6)各分部分项工程之间的施工顺序、施工的时间以及搭接关系是否合理。
(7)主导工程是否连续施工。
(8)施工平面各空间的安排是否合理。
(9)劳动力、材料、机械需要量是否均衡。
四、进度控制的工作内容
1、在开工之前业主要切实做好自已应做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为开工后的施工创造有利的条件,保证施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如进行场地平整,完成施工用水、用电及场外道道路等外部条件,尽快办理各种施工手续,请城市规划部门现场实测定位、测放建筑
界线、街道控制桩和水准点交给施工单位进行测量放线,准备开工。
2、为了控的的制施工进度,首先必需掌握情况,可以通过实地检查、统计资料和调度会议等了解实际情况,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将它们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以发现进度是超前或落后,是否符合总进度计划中的总目标和分目标的要求,进度超前就要督促施工单位调整进度计划,进度落后要督促施工单位分析原因、采取赶工措施。
3、审核施工进度计划。
4、建立定期的巡查制度
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总包和分包到现场巡查,检查现场的施工进度、质量情况、现场文明施工情况、安全生产情况,将有关重要的内容记录下来,并及时发文要求各分包商确认。
5、召开专题会议
对一些施工中存在的难题,业主和总包联合在现场召开专题会议讨论解决。
5、按合同规定按时符结承包方进度款。
6、实行奖惩制度,按计划完成的给予奖励,未按计划完成的给予处罚,可以调动承包商的积极性。
四、在进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的不利因素
要有效地进行进度控制,必须对影响进度的因素进行分析、事先采取措施。
对工程进度不利的影响很多,可归纳为人为因素、技术因素、材料设备与构配件因素、机具因素、资金因素、水文地质与气象因素以及环境、社会因素等。
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才使进度控制显得非常重要。在施工过程中,管理者一旦掌握了实际进度情况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之后,其影响大多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浅析业主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篇6
关键词:工程造价;项目建设;管理;控制
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直接反映着投资效益的好坏。据统计,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及勘查设计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为30%-75%,而在实施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仅为5%-25%。可见,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项目实施之前的决策和设计阶段,项目投资决策是决定因素,而勘查设计则是关键因素。 因此,业主通过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可以最终实现企业低成本、高效益,使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面从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具体分析如何加强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
一、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业主应积极认真的做好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切实做好可行性研究。重视项目选址,深入调研撑握第一手资料,客观的进行技术经济指标论证。根据发展前景及市场要求,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建造档次,编制尽可能全面的投资估算。充分考虑建设期间出现的各种因素(如材料价格波动,国家宏观政策等)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投资决策依据、控制项目投资的作用。
二、勘察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拟建项目经过投资决策立项后,勘察设计就成为工程建设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体现在“技术与经济”的相结合,“建造成本与运行成本”的相结合上。尽管勘察设计费在建设工程全过程费用中比例很小,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百分之七十以上。由此可见,本阶段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高低与建设工期的长短,直接决定投资的多少与投资效益的好坏。目前,在工程勘察设计中不少技术人员思想保守,任意提高安全系数或设计标准,对工程各项经济指标不够重视,很少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造成了不少浪费,社会上存在“少动脑筋,多用钢筋”的说法。实际上,当勘察设计完成后,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造价问题在项目实施阶段就很难解决了。因此,勘察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必须高度重视,以避免“先天不足”。
(一)重视地质勘察单位的选择
工程地质是隐蔽复杂的,工程地质的好坏或者说地质勘察报告的正确性与否,直接影响工程主体的建造成本。所以作为业主方,在选择勘察单位时一定要认真审查其技术实力、资质等级等各个方面,对较大型的建设项目宜推行勘察招标,择优选择。
(二)严把设计关,有效控制造价
1、积极推进公开的、设计质量与经济结构相结合的设计招标,邀请多家设计单位竞标,组织有关专家综合评审,选出优质设计单位。
2、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在设计合同上增加费用额度限制条款,有效控制造价。采取合同条款,制定双赢策略有效落实限额设计。
三、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设工程在完成施工图设计后,开始施工之前即是工程的招投标阶段。工程招投标主要包括设备、材料采购招投标和施工招投标两个方面。业主通过招投标来择优选择施工单位或设备材料供应商,这对建设工程造价乃至质量、进度控制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认真做好招标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1、遵循公平、公开、公正、诚信的招标原则。严格投标报名企业的资格审查,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避免“特级企业投标、一级企业转包、二级企业进场”等不正常现象的发生。
2、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业主方在招标文件中提供工程量清单时,应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编制。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人员必须是具有较强的技经业务知识,具备一定的工程设计知识和施工经验。清单编制人员在认真研究设计图纸、招标文件的同时,还要认真勘察现场情况,预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对将要影响报价的项目予以划分。
3、综合评审,合理低价者中标。业主方应杜绝一味寻求绝对低价中标,以防止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价恶意竞争中标。在评标中,对投标单位报价应做到总报价和单项报价综合评审,工程数量大的单价要重点分析,同时还要做到报价与施工方案、技术工艺的综合评审,从而科学择优确定中标单位。
(二)重视招标完成后的合同签订工作
签订严密的合同,才能减小履行合同双方的纠纷,维护双方的利益,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在合同中涉及费用的条款如工期、价款结算支付方式、违约争议处理等,都应有明确的约定。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对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中不明确、不具体的内容,应通过谈判争取到有利于合理低价的合同条款。同时,正确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索赔的因素,对索赔要有前瞻性,避免过多索赔事件的发生。此外,应争取工程保险、工程担保等风险控制措施,使风险得到适当转移,有效分散和合理规避风险,提高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
四、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这一阶段控制造价的重点是加强现场管理,防止变更、索赔过多造成造价失控、杜绝投资浪费。
(一)加强工程管理人员的技经意识和职业素质
作为业主方代表的工程管理人员,除了具备工程技术方面的业务素质外还应具备一定造价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具备实事求是的职业素质。有条件的业主方可以指派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员常驻施工现场,随时掌握、控制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
(二)尽量减少设计变更
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设计变更,除非不变更会影响项目功能的正常发挥或使项目无法继续实施下去的。要认真处理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对于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代表、业主方现场代表,总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确认方为有效。
(三)加强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
由于建设项目的复杂性,且受施工工期、质量、环境、安全等可转化为价款责任的影响,合同履行中经常发生需增加合同价款的情况。另外,施工单位针对目前工程量清单报价和合理低价中标,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索赔赢利”的方式承揽工程。因此,加强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是施工阶段有效控制造价的重要手段。
(四)严格现场签证制度
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与合同约定不符的情况,必须及时办理现场签证,以随时掌握工程费因限度,避免事情积压成堆。现场业主代表要督促施工方做好各种记录,特别是隐蔽工程记录和签证工作,以免日后扯皮现象发生。
五、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竣工结算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阶段,也是工程项目管理目标实现的阶段。在本阶段应严把竣工验收关、结算审核关。
(一)严把竣工验收关
作为业主,应认真组织工程建设的各方主体进行工程竣工验收。验收中发现的施工缺陷及设计缺陷应限期及时整改,并形成竣工验收会议纪要,作为下一步竣工结算的依据。
(二)严把结算审核关
工程竣工结算的审核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必要程序及重要手段。根据合同、招标文件、投标书、预算及费用定额、竣工资料、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法规,对送审结算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复核。核实工程量、落实签证联系单费用,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使审核后的结算能真正体现合理的、实际的工程造价,达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综上所述,业主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应始终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在建设工程的各个阶段,时刻要有控制造价的经济头脑,要改变传统观念,确立全过程控制意识。我们必须改变以往轻决策、重实施,轻经济、重技术,先建设、后算帐的传统做法。真正做到工程造价事前预控、事中控制,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当然,工程造价控制与工期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等是互为关联的。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同时,必须有效控制工程的质量、安全与进度。只有做到各方综合平衡控制,才能更加直接有效的控制。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同济大学徐蓉老师的指导与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要参考文献
[1] 徐蓉.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造价控制.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2] 徐蓉,王旭峰,杨勤. 工程建设总承包管理.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 陈章洪. 建设单位(甲方)代表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4] 易涛. 工程造价综合知识.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业主方招标采购风险的对策研究 篇7
招投标是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 业主在此阶段的工作目标是在高效且合法的前提下选择最优承包人, 承包人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项目的进度和工程质量。如果在招标阶段能够预见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 并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 做好源头管控, 可降低因索赔或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给业主单位带来的损失。
本文选取业主的视角, 按招标程序, 详述招标准备、招标文件编制、开标、招投标工作资料整理等各阶段的招标采购风险及其应对策略。
2 招标准备阶段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2.1 招标准备阶段的主要风险
2.1.1 招标范围的确定
范围囊括不全, 或各标段交叉工艺划分不明确, 极易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洽商, 严重的会因建设规模变化较大带来“此招标非建设内容”的麻烦。例如在大型建设工程中, 业主单位为了加快项目建设速度, 经常采用平行招标的模式, 各标段工程和工艺连接处易因招标时范围划分不明引起工作重复或“真空地带”。
2.1.2 招标方式的确定
招标方式分为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单一来源采购、竞争性谈判、询价。因主观臆断决定的招标方式, 容易招来不合格投标人, 降低工程质量。
2.1.3 招标进度计划的编制
编制计划时若只考虑工程进度需求, 一味压缩法定时间, 不但违反了法律条例规定, 还给投标人造成压力。各分项计划之间有着承上启下的逻辑性关系, 如时间安排不当, 会影响工程总体进度。
2.1.4 潜在投标人市场和施工环境的调研的需求
投标人资质要求的设定是招标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门槛设置过高, 容易造成无人问津;门槛设置过低, 容易造成鱼龙混杂。
2.1.5 招标进场手续完整性
如在没有规划许可证的情况下急于完成招标, 容易引起实际建设内容与后期办理的规划许可证允许建设范围对应不上, 影响施工许可证的办理, 或工程验收。
2.2 招标准备阶段风险的应对策略
2.2.1 明确招标范围, 必要时形成确认文件
保证招标范围与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确定的内容一致。多标段共同使用一个批复文件或是规划许可证的, 应处理好标段之间衔接、交叉问题, 避免遗漏或重复。如因工程建设需求紧急, 建设单位还未获得规划许可证, 需要业主与设计单位确认报规内容、明确设计范围, 并形成纸质版三方确认文件, 如会议纪要等形式。但此种做法容易引起“此招标非建设内容”的后果, 影响施工许可证的办理。所以必须强调形成招标范围内容确定的纸质文件, 作为后续施工手续办理或审计审查的依据。
招标文件描述招标范围时, 不宜使用类似“图纸所示的全部内容”、或“工程量清单载明的全部内容”等概括性表述。《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标准招标文件填写指南2013版》中举例:“就房屋建筑而言,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规定的构成单位工程的九个分部工程均应当纳入施工总承包范围, 否则, 即构成《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所禁止的肢解发包行为。另外, 房屋建筑工程的室外工程, 也应当列入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招标范围。”
面对同一建设工程中的平行发包, 应在前期招标工作中以图表形式做好边界说明, 明确各标段起止工作界限, 边界说明也是合同交底时重要文件之一。
2.2.2 严格规范确定招标方式
采用审批或是核准制的项目, 应严格按照该文件上附件要求选用招标方式。尤其采用政府投资的项目或是国有企业性质的单位应严格按照批文要求进行。
如发改委文件上没有批示到的属于其他工程的招标方式, 也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规定的必须招标情况进行考量定夺。
2.2.3 合理制定招标进度计划、内部文件流转计划
业主方招标采购工作的进度控制应分为总进度和分进度, 其中分进度的设置应保证各工序之间的首尾连接的合理性。
除了做好进度计划以外, 还应加强内部各相关部门和外部配合单位的文件流转时间控制。大型建设项目, 有可能还会外聘造价咨询单位、审计单位、项目管理公司。多家单位共同把关招标过程, 会降低因失误或不专业造成的损失, 但招标主管部门应组织各方确定合理的内部文件审核流转时间, 避免拖慢招标内部审核进度。
2.2.4 做好潜在投标人市场和施工环境调研
在发布招标公告前, 应先按照法规确定适于本工程规模特点的投标人资质等级, 不应带有歧视, 不得有地域及所获奖项限制。针对符合以上要求的投标单位的数量、财务状况、人员素质、业绩做出统计调查。如遇到成套设备采购, 还应了解供货方供货来源及周期。
除调查投标人市场外, 还应考察施工现场所在地的主材 (如钢筋、混凝土) 和劳动力的提供是否在工程实施期间能能得到保障。如工程地点地处偏僻, 或是在主工期内将会遇到重大国家举办的大型活动, 要做好主材成本偏高或工期有可能拖延的准备。
2.2.5 招标进场手续要齐全
严格按照各地建设主管部门招标办公室要求落实招标进场所需条件。如具备立项批复或核准、备案通知书, 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证, 招标图纸, 资金到位等要求。
3 招标文件编制阶段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3.1 招标文件编制阶段的主要风险
招标文件是招标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成果文件。编制质量好坏, 直接影响到合同的签订, 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落实效力。而合同专用条款又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同中权责划分不明, 风险规避不当, 会给业主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3.2 招标文件编制阶段风险的应对策略
对于缺少经验的业主单位, 在大型复杂项目招标或大型设备采购时, 可聘请相关领域专家参与招标文件的会审工作, 借助专家的专业技能优势及中立的第三方立场, 既有利于避免招标人因自身专业能力不足导致的评审因素和标准设置的缺陷, 同时也可消除招标人制作招标文件的倾向。
合同专用条款是组成招标文件的重要部分, 是工程实施期间最为重要的依据文本, 应重点完善现场管理、支付条款、奖惩措施等三方面内容。
3.2.1 现场管理
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现场经验, 从避免与承包人发生纠纷、责任风险转移的角度完善合同专用条款, 如通用与专用条款中无相应书写位置, 可以补充条款的形式书写在合同后部。以污水处理厂建设为例, 笔者着重总结了以下约束重点内容:
(1) 施工完毕后, 承包人负责对所破坏的市政公共设施及道路恢复原貌, 若承包人无能力在规定时间内修复, 由发包人代为修复, 费用由承包人承担;
(2) 施工场地周围地下管线和邻近建筑物、构筑物 (含文物保护建筑) 、古树名木的保护要求:承包人提供保护方案及实施维护措施;
(3)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总监每周到场时间、年龄限制;
(4) 承包人应保证在合同履行期间内现场通讯在24小时内畅通 (包括手机、固定电话、传真、互联网、电子邮件等) ;
(5) 应严格执行有关文明施工、环境卫生、噪音控制规定、引起的处罚及民扰纠纷、承包人承担经济责任。
3.2.2 支付条款
合同支付条款中的重点约定内容为款项的支付比例和支付方式, 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以及企业经济能力确定, 具体总结内容如下:
(1) 预付款的支付应按照工程整体造价确定比例, 分段结算的, 应约定好完成里程碑阶段以及需要提供的成果文件;
(2) 支付方式应与公司财务沟通, 除使用支票以外, 如业主单位存在资金运转困难, 还可采用承兑汇票或银行转账支付的方式支付各类款项;
(3) 支付时间的规定, 应与公司相关部门确认款项是否能按期到账, 避免未在约定时间内支付, 引起承包人索赔;
(4) 业主方不应一味不合理地压低控制价, 工程造价应符合市场规律、最新造价信息。若一味按照定额下限计取, 施工单位容易后期变相找补 (如加大土方开发量) , 使后期洽商变更大量增加。
3.2.3 奖惩措施
惩罚措施的确定, 需要业主现场管理人员参与商量, 不可纸上谈兵流于形式, 要行之有效、切实可行, 目的不在于扣除承包人所得款项, 而在于起到警示目的。
4 开评标阶段及招投标工作资料留存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1) 开标时, 应对迟交和未按要求密封的投标文件拒绝接收, 并说好工作记录和说明, 对于招标文件中约定的其他废标情况, 应提交评标委员会认定, 开标过程中只做记录, 开标人代表和招标代理不应擅自决断废标。
2) 采购过程资料的留存, 一切讨论及重要时间节点过后, 应留下痕迹, 包括会议纪要、招投标工作报告的留存, 未中标单位资料电子版的留存, 方便审计单位审查时使用, 如具备人员与场地条件的业主单位, 应建立专门资料管理系统和部门。
5 结语
对于政府投资项目, 业主单位承受的风险尤为巨大, 对于没有单独组织招标能力的业主单位, 可以委托招标代理公司, 但招标代理市场业务水平层次不齐, 如业主单位一味听从代理公司建议、不能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表达出自身需求, 容易造成施工期执行困难。业主单位应注重招标采购经验的总结, 竖立风险意识, 结合法律法规整理规避措施。
参考文献
[1]方德斌, 刘雯.工程项目业主招标风险综合评价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5) :56-62.
[2]吴振全.多标段招标条件下定标问题研究[J].建筑经济, 2014 (12) :22-24.
[3]张冠军.工程项目招标风险及防范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11) :96.
浅析业主如何应对无标底招标风险 篇8
1 无标底招标的优势及评标方法
1.1 无标底招标的优势
1)保证招标投标工作的公平、公开和公正。2)简化了招投标过程中的许多程序,有利于业主节约投资,有效控制工程造价。3)有利于我国建筑行业信用体系的建立。4)无标底招标有利于建筑行业发展。
1.2 无标底招标的评标方法
现行的无标底招标的评标方法大致为两种,即最低评标价法和综合评定法。最低评标价法是指投标人的投标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报价最低者中标的评定标方法。综合评定法是指投标人的投标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的投标人中标的评定标方法。综合评定法由于地区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现在部分省市的“无标底招标”综合评定法评标方式,是以各家报价去掉最高标和最低标以后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评标基准价,以基准价判断某个报价是否属于合理低价的方式来评定商务标。
2 无标底招标过程中业主的风险分析
从目前招投标阶段的工程实践来看,无标底招标过程中业主的主要风险为:1)评标基准价的确定。若在无标底投标过程中,所有投标人的投标报价都存在偏高的现象,基准价不能准确反映业主对工程造价的预期,中标价格可能会高于合理水平,业主就要承担可能产生的风险。2)围标。根据不同的情况,围标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做法通常是投标人合谋以远高于业主投资预期的价格投标,但随着招标制度的不断完善,哄抬报价的围标方式越来越少。第二类较为隐蔽的围标方式是潜在中标人合谋以相对高的报价中标,未中标各方获得一定收益,中标人获得超额利润。业主投资预期是根据本地区建筑企业成产率平均水平确定,而潜在中标人企业个别生产率一定高于所在地区建筑企业平均生产率水平。投标竞争愈激烈,潜在中标人报价愈接近实际成本。若投标人合谋围标,则潜在中标人根据当地建筑企业平均生产率水平报价。最终中标价超出充分竞争下潜在中标人报价水平的部分即投标人集体合谋所得利益亦即业主的损失。其中一部分形成中标人超额利润,另一部分由其余未中标投标人分摊。此类围标在工程实践中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这是由于中标人报价未超出业主投资预期,故业主宣布流标的理由不充分,从而导致招标未能实现有效降低报价的功能[2]。3)投标价低于成本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标条件是“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强调的前提是不低于成本价。该“成本”是指投标人为完成投标的工程施工任务所必需的生产成本,是企业个别成本,而不是社会平均成本。由于个别成本计算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企业降低成本的方法不一,在招标投标中,一些承包商为了承揽工程竞相压价、恶性竞争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投标人以不切实际的低价取得了承包权,但是却无力按照所报低价完成项目,以致大幅削减技术装备,使企业缺乏发展后劲,现场施工管理不到位,存在安全生产隐患;在劳动力使用上,以“廉”取人,降低施工队伍素质,使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为保不亏,会利用合同漏洞向业主进行不必要索赔,工程结算时巧立名目、高估冒算,甚至拉拢腐蚀、滋生腐败现象;另外有些单位因为资金不足,无法运营,造成停工工程;更有甚者拖欠工人工资和材料款,引起经济纠纷,影响社会稳定。这些都将降低工程的质量水平,间接的提高了工程的投资额,业主也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3 业主对无标底招标风险防范措施
3.1 选择合格的招标代理机构
随着社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招投标工作越来越趋向专业化,涉及的技术工作也越来越复杂,业主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或者没有能力完成这样繁琐的工作,根据国际惯例,由专门的招标代理机构来协助业主完成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既减轻了业主的负担,又提高了效率。同时由于目前招标代理机构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业主在选择招标代理机构时,应对其实力、业绩进行综合评价,选择一个既具有较高业务能力,又具有良好社会信誉的代理机构。
3.2 认真、准确的编制参考标底
业主或其委托的有资格的咨询机构根据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以及当前的价格水平,预先编制一个参考标底。然后在评标时将标底作为评标基准价或将标底加权得到的复合标底作为评标基准价并据此对各投标人的报价进行评审。
招标人通过分析各个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进而判断投标人是否围标。对于是否低于投标企业个别成本的判断,业主需要审查有无漏项或计算错误,针对投标人报价中较低的分项,可以请投标人进行解答,说明采用了何种降价措施用以判断分项单价的合理性。评标委员会应当依据投标人的解答、所提交的证明资料的权威性、可信度、相关价格调整文件及当时当地的市场供求及竞争状况进行判断,进而规避风险。
3.3 完善资格预审体系
由于无标底招标在评标时常以最低价作为中标价,为保证中标人具备相应的实施能力,在评标前对投标人进行资格预审,筛出不合格者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资格预审的有效性,应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资格预审体系,获得关于投标人尽可能全面的信息。对投标人的资格和信誉审查,主要审查企业是否具备法人资格,资质等级、批准的营业范围是否与招标工程相适应;能力审查主要包括财务状况和技术能力两部分,财务状况是企业实力强弱的重要体现,技术能力对工程质量和工期有重大影响,这方面的评审包括人员能力和设备能力;获得企业曾经服务过的业主评价也是至关重要的参考信息。
3.4 实行工程担保制度
工程担保是指由政府强制规定执行的承包商委托第三方向业主提供一定金额的经济和责任保证,如承包商不能全面履行工程合同,由第三方代替承包商按原合约条款继续完成合约义务和责任并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经济损失。如要求投标人提供投标保函、履约保函等。严密的工程担保体系是保障最低价中标的合理性基础,承包商以不合理低价中标的结果是进则亏损,退则被罚,从根本上规范承包商行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业主可视实际情况,坚持高保额有条件担保和低保额无条件担保联合运用。
3.5 完善合同约束机制、加强索赔管理
合同是约束业主与承包商之间合作关系的主要依据。针对具体项目和业主实际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完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中的不清晰条款,能够避免出现各类不正当索赔。例如,在国际工程中低于成本价投标视为承包商自愿承担的风险,相对完善的合同条款和保证业主免于应付源源不断的索赔通知书。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业主更应充分应用招标文件,在不违背相关法规、风险分配相对均衡的前提下,编制对自己有力的合约条款[2]。
4 结语
采用无标底招标是国际惯例,也是我国与国际接轨,实现招投标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但是我国在无标底招标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给业主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其主要原因是在不完善的市场环境下由于缺乏相关约束,各利益相关方在招投标博弈过程中风险错位,导致对立收益预期的结果。经分析通过选择合格的招标代理机构,严格的资格预审体系,认真、准确的编制参考标底,实行工程担保制度,以及完善合同约束机制、加强索赔管理等,业主利益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摘要:指出无标底招标是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加入WTO后我国建设工程交易的主要方式,分析了无标底招标的优势,研究了无标底招标过程中业主的主要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业主对无标底招标风险防范的措施。
关键词:无标底招标,业主,风险,措施
参考文献
[1]朱一民.工程建设发包方在招标过程中的风险研究[J].山西建筑,2008,34(15):256-257.
建设项目业主投资风险及对策研究 篇9
风险是人们因对未来行为的决策及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可能引起的后果与预定目标发生多种负偏离的综合。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中会存在各种风险因素, 这些风险因素将对项目目标的实现产生巨大影响。通过风险识别从定性的角度了解和认识风险的因素。在识别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评估, 一方面, 分析和评估是要对这些风险因素可能带来的后果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另一方面, 分析和评估的量化过程也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辨识主要的风险因素, 其量化分析的结果有利于管理者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减少项目风险对项目目标的不利影响, 从而降低业主的投资风险[1]。
2 风险分析
2.1 决策阶段风险分析
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对建设工程全过程工程造价的控制具有纵揽全局的决定性作用。如果业主违反规划要求、草率决策可能造成的以下风险:决策不适应国家土地政策和规划;有些项目在决策时还是比较草率, 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 不切实际,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没有做细, 没考虑动态的调整因素, 必将与实际相差较大;对投资环境把握不准, 投资环境是投资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投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 对于工程业主来说则更为具体, 就是说与具体行业区域的软硬件环境都分不开。
2.2 设计阶段风险分析
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最为突出。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费用的1%-3%, 但正是这1%~3%的费用, 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75%。设计阶段的风险一是建设单位对勘察、设计单位缺乏有效的关于投资的责任约束甚至有的没有约
束, 造成设计阶段造价管理主体缺位。多年来勘察、设计文件肤浅、粗糙、模糊、大材小用、含钢量超出正常范围的图纸比比皆是;二是业主把设计任务采用直接委托的方式, 未进行多方案比较, 受到知识、信息局限的影响, 对设计产品的定位、功能认识不全面, 将给项目投资带来风险。
2.3 施工招标阶段风险分析
“围标”是招投标活动过程中隐蔽性、欺骗性和危害性较强的一种现象, 在利益驱动下, 投标单位, 甚至投标单位和招标单位之间结成一种利益联盟。它违背了诚实信用、竞争择优的原则, 妨碍了招投标市场的健康发展, 成为产生腐败的温床。
就承包商而言, 不平衡报价是一种投标策略, 然而就业主而言, 不平衡报价将导致低价中标, 高价结算。严重的不平衡报价将扰乱招投标工作的正常进行。
2.4 施工阶段风险分析
由于建筑工程具有生产周期长, 露天作业多, 生产组织协作的综合复杂性等特点, 决定了项目施工过程中有很多不可预见的风险。施工阶段的风险主要由设计变更、材料供应、履约风险。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 不仅导致设备、材料可能需要重新采购, 而且已施工的工程还须拆除, 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在变更过程中稍微不注意, 承包商就会抓住机会进行索赔。通常情况下, 承包工程的材料供应多数由承包商负责, 但工程业主有权选择、推荐甚至指定材料供应商。承包商常常利用业主推荐或指定的材料供应商推卸因自己采购的材料不合格应当承担的责任, 甚至借机索赔。工程的材料费占总工程60%以上, 如果业主不能把住材料供应这一关, 将会蒙受重大损失。虽然工程承包合同对承包商规定了种种义务和违约责任, 但实际操作时, 常有很多情况使得合同不能得到完全履行。除了客观原因导致履约不完全外, 承包商有意无意地履约不力、甚至不履约的情况也会时有发生。特别是业主在自身违约在先的情况下, 就会陷入骑虎难下境地。此时, 承包商便会层层加码, 迫使业主不断让步, 以增加其盈利[2]。
3 风险对策
建设项目业主投资风险的对策多种多样, 不同的风险, 应采用不同的对策。选择风险管理决策不能凭空武断, 应该尊重客观实际, 按照客观规律, 用科学的分析方法, 逐一分析, 逐一比较、逐一论证。针对建设工程中各个阶段的不同风险采取的不同措施。
3.1 决策阶段风险的对策
在项目的决策阶段业主一般采用调查打分法, 调查打分法主要包括三部分的工作内容识别出建设项目可能遇到的所有风险, 并列出风险表;将风险表提交给有关专家, 利用专家的经验, 对可能的风险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评估;收集专家对风险的评估意见, 对专家评估结果做计算分析, 综合整个项目风险分析概况并确定出主要风险因素。
3.2 设计阶段风险的对策
设计阶段是投资控制的关键环节。要有效地控制工程投资, 应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与信息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措施, 其中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最为有效的手段。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 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 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 把控制工程投资的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中去。可以实行勘察设计招投标;优化设计方案;狠抓两头工作即狠抓设计工作前期的方案论证及工作计划的事前控制;抓好各设计阶段产品 (设计文件) 审查验收的事后控制。
3.3 施工招标阶段风险的对策
合理分标是招标的前提, 也是减少施工干扰、加快工程进度, 降低工程造价的必要条件。在建设初始, 应本着“可能性、可分性、整体效益性”等几个原则, 充分考虑既要有利于形成竞争局面, 又要将施工干扰降到最少, 便于各施工单位之间的相互协调, 合理评标定标, 应考虑到工程地质、施工强度、难度、技术含量、工期等, 针对不同工程分标, 采用邀请招标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施工单位, 对施工单位的资质从施工条件、技术设备水平等多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
合同文件是经合同双方在招、投标和合同谈判过程中商定的需要共同遵守的法律文件, 它确立了合同双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自的责任、义务和权利。因此, 根据不同工程项目内容选择不同合同计价类型。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实际, 适当选择计价形式, 降低工程的合同风险。
串标现象的存在, 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都极为不利。有鉴于此,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加强对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管力度, 对串标现象严加防范[3]。
3.4 施工阶段风险的对策
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是不可避免的, 但应处于一个严密的管理控制体系之中。设计变更及签证管理控制体系应明确:操作流程、流程环节中的责任人、责任人的管理权限、流程环节的确认时限、否决及责任追究制度等。加强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的监督和管理。
资金计划是建立在项目的各项合同已确定且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已确认合理的基础上, 这就要求成本控制人员与工程管理人员在前期相互协调, 扎实地做好基础工作, 加强资金计划执行的监控。
由于工程项目具有工程量大、投资多、结构复杂、技术和质量要求高、工期长等特点, 索赔是不可避免的。按照合同公平原则, “谁过失, 谁赔偿”, 故索赔是受损者的正当权益, 目的是在于保护各自的经济利益, 是工程进行中的正常现象, 也是合同双方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该做好索赔防范与反索赔。
4 结语
工程项目建设是在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 它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受众多风险因素的影响, 对于这些影响因素, 如果认识不清, 常常会导致项目建设的过程和结果无法达到项目的预期目标, 因此应当全面的进行分析风险, 防范风险, 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和手段控制风险, 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家远, 刘春乐.建设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4:60-68.
[2]梁锐, 潘文.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与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63-68.
层次分析在业主预测风险中的应用 篇10
近年来,中国建设市场的市场化步伐日益加快,建设市场逐步深入的法制化进程使工程建设所处的法律法规环境更加严格;各种新技术大量应用和更加细密的专业化分工使工程和管理也更加复杂;各市场主体法律意识日渐增强,尤其是经验丰富的承包商合同管理能力和索赔能力日益提高;此外,工程所处的社会自然环境也日趋多样。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合同的实际条件偏离合同初始条件可能性更大,不确定的风险因素更多,业主面临索赔风险也越来越大。由于索赔发生多数具有损失性特点,如何有效地对工程建设面临索赔风险进行预测评估,并力求加大主动控制或风险转移[1],越来越成为业主建设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会有许多风险因素不断出现。基于此,本文通过将工程实际合同条件和其理想合同条件对比,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进而分析对工程带来的影响,确认发生索赔的风险。这种分析的关键:一是建立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对实际合同条件和理想合同条件差异进行恰当的量化评价。层次分析法[2]是美国宾州大学教授T·L·Satty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系统分析方法,是对非定量事件做出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技术,给出了人们主观判断客观描述的有效步骤。它可以统一处理多元决策定量与定性因素,把统计或观测数据、专家意见及分析者主观判断有效地结合起来。本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业主索赔风险体系来对索赔风险进行评估排序。
1 业主索赔风险管理指标体系的建立
业主方索赔风险综合评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评估中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和信息,目前尚无统一的评判标准。由于影响索赔因素的多样性及索赔系统本身的复杂性,从而造成了索赔风险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因此,仅用少数几个指标很难反映索赔风险实际情况,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评估指标体系,最主要的是确定索赔风险构成。根据国内索赔理论研究和部分实际工程的调查,本文选取业主违约、合同缺陷、施工条件变化、工程变更、不可抗力、涨价[2]这六个在实际工程发生最多最普遍的风险作为评价指标。
2 层次分析的步骤
运用层次分析法时,大体可分为四个步骤[3,4]:
(1)分析问题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2)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3)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在这一步,要根据n个指标B1、B2…Bn对于上一层次的因素Ak的判断矩阵求出它们对于上一层次因素Ak的权重W1、W2…、Wn;权重也可以写成向量形式W=(W1W2…Wn)。权重计算方法主要有[5]:和法、方根法、特征根方法、对数最小二乘法和最小二乘法等。和法应用范围较广,本文采用和法进行权重计算,计算步骤为:
(1)将判断矩阵Ak的元素按列作归一化处理,其中:
(2)将矩阵Q=(qij)n×n的元素按行相加,得到向量a=(a1,a2,…,an)T,其中:
(3)对向量a作归一化处理,得:
得特征向量W=(W1,W2,…,Wn)T
(4)求出最大特征值:
(4)排序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层次排序是指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对于上层因素而言,本层次与之有联系元素的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在单准则下计算权重向量时,还必须进行一致性检验。既然判断矩阵是计算权向量的根据,那么要求判断矩阵有大体上的一致性。出现“甲比乙极端重要,乙比丙极端重要,而丙比甲极端重要”的判断一般是违反常识的,一个混乱的经不起推敲的判断矩阵有可能导致错误决策,而且上面提到的权向量的计算方法是一种近似算法,当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过大时,这种近似估计的可靠程度也就值得怀疑了,因此需要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1)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计算一致性指标CI为:
为了得到一个对不同阶数判断矩阵均适用的一致性检验的临界值,还必须考虑一致性与矩阵阶数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判断矩阵阶数越大,两两比较的比例测度越难达到一致。因此,又需要根据判断矩阵的阶数对一致性指标CI进行修订。Saaty提出用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修订CI的方法。这一方法在AHP中的应用已经被普遍接受,他利用概率统计的方法,计算出RI对应于1-9阶判断矩阵的值,如表1所列。
来代替CI,进行一致性检验。当CR<0.1时,认为判断矩阵且有可以接受的一致性;否则,由于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程度过大而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重新修订。
(2)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利用同一层次中所有层次单排序的结果,计算出对上一层次而言,本层次所有元素重要性权值,即为层次总排序。层次总排序需要从上至下逐层顺序进行,即若对于上一层所有元素A1,A2,…,Am的总排序已经完成,得到权值分别为a1,a2,…,am。本层次所有因素B1,B2,…,Bn对应Ai(i=1,2,…,m)的单排序结果为b1i,b2i,…,bni。其中,若Bj与Ai无关,则Bji=0。
层次总排序仍需进行一致性检验,其一致性指标CI为:
其中:(CI)i为Ai对应的B层次中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
同理,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指标需要通过层次总排序的随机一致性指标RI为:
对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指标RI进行修补,其中(RI)i为与Ai对应的B层次中判断的随机一致性指标。
作为层次总排序的最终一致性检验指标,当CR≤0.1时,则认为层次总排序的计算结果满足一致性。
3 实例分析
3.1 项目概况:
有一个地下人防工程项目位于某市郊山脚,具体建设管理工作由市人防部门临时成立的营造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营建办)领导进行,该工程是当年营建办所有项目中难度较大的一个项目,整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如下。
(1)工程的基本情况。
该工程为地下工程,最大埋深51米,总建筑面积4450平方米。
(2)业主项目管理机构。
由于除该项目外还有其他项目,因此业主方成立了营建办,主任由人防处一副主任兼任,对项目的前期策划、准备以及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经费、工期、安全等负全责。
(3)工程的外部环境。
(1)自然环境。工程整体位于山体的高度的三分之一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由于所处高度较高,在夏天用水高峰时供水比较困难。进出口道路为临时开凿,下雨时影响较大,场地为临时开辟:为防止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施工场地开辟的比较小。
(2)社会环境。工程所在处东西各1公里内有两个村庄和部分农田
3.2 建立业主索赔风险管理指标体系
建立业主索赔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如图1。
3.3 确定各层指标权重
本文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各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关系。
(1)计算第一层指标U1,U2,U3,U4,U5,U6对总指标的权重,如表1。
同理,可计算出其他层级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关系及权重。
最后,得出各层级风险因素的风险大小及排序,如表2。
3.4 结果分析
从表2得出的第一层级各风险因素的大小排序依次为工程变更风险、施工条件变化风险、业主违约风险、合同缺陷风险、不可抗力风险、涨价风险。第二层级各风险因素排名前五位的依次为地质条件风险、设计风险、项目论证不充分风险,建设方干预风险、业主管理协调风险、工程本身复杂性风险。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工程变更风险和施工条件变化风险是该工程面临的最大的索赔风险,应该重点加以注意。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生因建设方更改方案而造成承包商索赔工期6个月,为最长的一项工期索赔;因局部地质条件恶劣而造成承包商索赔因此给其造成的额外支出12万元,为最大的一笔费用索赔,实际发生的索赔与预测的索赔风险结果基本上一致。
4 结论
在工程建设中,准确的预测工程潜在的索赔风险对于业主的工程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加强业主在工程管理中的主动性、前瞻性,对于提高投资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建立业主索赔风险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索赔风险进行量化比较,进而对各风险因素进行风险的大小排序,最终找出主要的、风险较大的风险因素,经实例分析,这是一种可行的、可操作性较强的预测评估方法。
摘要:在工程建设中,业主面临的索赔主要来自承包商,造成索赔的原因有很多种。本文分析了各种可能导致索赔发生的风险因素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加以量化,然后根据量化的结果对各因素进行风险大小排序;根据排序结果找出主要的风险因素,进而达到对索赔风险进行预测和力求加大主动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索赔,风险评估,主动控制
参考文献
[1]黄莺、李慧民:《论工程项目风险转移与索赔》[J];《建筑经济》2006(S1):65-67。
[2]许树柏:《层次分析原理》[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12-14。
[3]王海艳:《业主的风险管理》[J];《现代商业》2008(21):83-84。
[4]黄贯虹、方刚:《系统工程方法与应用》[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53-58。
控制业主风险 篇11
关键词:审计;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目前,建筑工程造价存“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现象,即工程造价“三超”问题,严重困扰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及其投资效益。毋庸置疑,业主如何有效地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与管理,已成为业界同仁们面临的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控制与管理工程造价,就是要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成本费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贯穿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这就要求业主对工程造价实施全过程控制与管理,即对投资决策、项目设计、招标及订立合同、施工阶段以及竣工结算等五个关键阶段,相应形成的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及竣工结算价进行全面系统地控制与管理。本文从审计视角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进行探析。
一、透视问题
自业主对建筑工程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以来,工程造价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控制与管理。同时通过跟踪审计,也暴露出业主在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综观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审计发现业主在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在立项决策阶段,业主在项目投资决策论证过程中,由于准备不充分、决策因素考虑欠周全、资金缺口等原因,往往导致建设项目论证流于形式而匆匆立项上马,对紧后各个阶段留下诸如经常或随意变更而导致工程造价大增、在建项目中途暂停建设或项目取消等问题隐患。
(二)在项目设计阶段,因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不严谨、欠科学,以及设计人员水平低下等原因,从而造成诸多问题常有发生。如:由于施工图设计不严谨、疏忽大意而出现设计漏洞或差错等问题;由于设计人员水平低下,导致设计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而造成设计变更发生率较高、随意性大等问题;由于设计部门及其设计人员对科技进步掌握程度各异,特别是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掌握及其使用上的不同,对工程造价影响相对较大。
(三)在建筑工程招标环节,由于标底编制不准确、招标程序不规范、合同签订不严谨等问题,直接给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留下诸多隐患。诸如,由于标底编制过松(远高于成本价),直接增大工程造价成本而降低投资效益;因标底编制过紧(接近或低于成本价),即使招标成功(因标底编制过紧而使招标失败时有发生),也难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工程质量低下等问题。业主在招标过程中由于存在招标程序不到位、招标文件缺陷等问题,导致那些既能保证工程质量且工程造价合理的投标单位未能中标。由于合同签订不严谨影响工程造价或招致合同纠纷、吃官司等问题,则屡见不鲜。
(四)施工阶段由于监控不力对工程造价产生的不良影响,主要出现在材料及其价格、设计变更、现场签证三个环节。在工程建设中,材料不同及其价格高低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优劣和工程造价高低,如把关不严,易出现价高物劣和工程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设计变更原因改变施工图,有些变更往往造成工程造价大幅增长;现场签证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现场签证不实、签证内容不详以及签证手续不全等方面。
(五)结算阶段存在的问题。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对工程造价的结算审核,是对工程造价的总体把握和最终控制。在工程结算审核中,由于工程结算资料不齐全或不真实、结算审核程序不到位、审计人员素质水平问题等原因,容易造成建筑工程造价增大或失真等问题,更严重者引起工程结算纠纷或法律诉讼等问题。
二、探析对策
针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业主审计部门要拓宽审计思路,更新审计理念,创新审计技术与方法,加大审计力度,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强化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切实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一)前移审计监督关口,参与立项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工程建设各个阶段中,立项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可达到80%——90%。由此可见,做好决策阶段各项工作是控制和管理好工程造价的重要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及其是否科学合理。因此,业主审计部门应将审计关口前移,积极参与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并对以下方面进行重点监督:
1.决策准备是否充分。在投资决策阶段,必须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保证资料详实准确。如工程所在地的水电路状况、地质情况、主要材料设备价格资料、大宗材料采购地以及现有已建类似工程资料等。
2.市场调研是否切实有效。通过市场调研,掌握大量的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并根据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工程的规模及建筑标准,编写具有较强说服力和可行性的立项申请,切实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决策方案是否优化。在完成市场调研后,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在满足生产及性能的前提下,遵循“效益至上”的原则,进行多个决策方案论证和比较。通过比较达到决策方案优化,使工艺流程尽量简单,设备选型更加合理,从而节约和控制工程造价。
4.投资估算编制是否科学。工程项目投资估算的编制,要有科学依据,要科学分析工程项目成本,要尽量细致,尽可能全面;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不利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要充分考虑市场行情及建设期间预留价格浮动系数,使投资切合实际并留有余地,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
(二)审查设计方案与施工图,监督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拟建工程项目经过决策立项后,设计阶段成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以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工程设计人员往往偏重于设计质量与功能,不注重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在施工图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结构形式、层数、地质情况都相近的情况下,不同设计人员所采用的基础及上部结构的主要材料用量差别较大,有些设计的安全系数大大超过设计规范要求,由此造成许多投资的浪费。因此,业主审计部门要对设计阶段中的关键环节和施工图进行审计监督,重点审查其是否做到:
1.优化设计方案,满足建筑工程投资的效益要求。初步设计方案完成后,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设计论证和优化,从安全、功能、标准和经济等方面权衡,确定一个比较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案,使最终设计方案既科学又经济。
2.工程项目实行限额设计。设计过程要积极推行限额设计,按照设计程序分阶段层层控制总投资,使其贯穿于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术设计,直到施工图设计的各阶段,形成纵向控制;各设计阶段按各专业进行投资分解,分块限额,具体分配到单元和专业,形成横向控制与纵向控制相结合。限额设计是按上一阶段批准的投资(或造价)控制下一阶段的设计,而且在设计中以控制工程量为主要内容,抓住控制工程造价的核心,从而达到避免“三超”的目的。
3.严格审核工程项目概预算。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概算及施工图预算(标底),要求全面准确,力求不漏项、不留缺口,并考虑足够的各种价格浮动系数因素。审计要認真做好设计阶段工程概算及预算(标底)的审核与监督,确保计阶段概算及施工图预算(标底)科学、准确与合理。
(三)规范项目招投标程序,加强招标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招投标制度,是业主控制和管理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颁布实施以来,建筑工程招投标活动在实际操作中逐渐得以规范化、法制化。业主审计部门要实施招投标全过程审计,并应重点审查:
1.招标文件编制是否完善。招标文件要明确工程概要、招标范围、承包方式、计价依据、工程预付款进度支付及结算方式、工程质量与技术要求、评标方法、截标与开议标时间、投标报价要求、主要合同条款、施工图纸及图纸会审答疑事项等实质性内容。
2.招投标程序是否规范。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要严格按照招投标规定程序与要求进行。在程序的形式上,审计应重点审查是否经历以下环节:招标前拟入围单位资质审查(必要时现场考察),发出招标公告及文书,组建评标小组,举行开议标会,确定中标单位。在程序的内容上,审计应重点审查实质性的工作是否到位。如:对拟入围单位资质审查(或考察)是否流于形式,发出招标公告及文书是否符合要求,评标小组成员是否符合规定,有无串标、暗箱操作等违规行为,等等。
3.合同签订是否严谨。合同作为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和竣工结算的合约,是控制和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起着关键作用。一份签订严密的施工承包合同,能很好地保证建设工程合同造价的合理性、合法性,减少合同履行中甲乙双方的纠纷,维护合同双方的利益,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审核重点是:工程项目的结算方式,工程造价的计价方法,合同价变更的规定,材料设备的供应方式,分保工程的管理等方面内容,避免“低报价、高索赔”等问题隐患。
(四)监控“两大关口”,突出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业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对管好用好资金、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业主审计部门应重点把好以下“两大关口”:
1.材料用量及价格关。材料费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很大比例,一般占预算价值70%左右。因此,材料用量、材料价格对施工单位阶段的工程造价影响很大。在工程造价控制中材料价格控制是主要的,市场经济为建筑材料的供应提供多渠道,材料品种价格繁多。因此,建设单位预算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应密切注意市场行情,掌握材料价格信息及采购物美价廉建材的渠道,与施工单位共同管理,使工程投资得到合理的控制。审计人员要将审计关口前移,掌握工程材料及其用量,合理确定材料价格,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2.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关。业主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严格控制来自施工方的工程变更、材料代用、现场签证、额外用工及各种预算外费用,无特殊(或必要)情况坚决不做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对经过专家论证必须变更的工程,要先做出工程量及其造价的增减分析,并经业主同意和设计单位审查签证,设计单位作出相应的图纸和说明后,方可进行设计变更,并相应调整原合同确定的工程造价。对隐蔽工程、材料代用及额外用工等事项的必要性与真实性,审计部门要实施现场监督和签证,并合理确定其工程造价。
(五)严把项目结算审核关,强化竣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工程项目竣工结算,是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最终确认。项目竣工结算必须坚守“二审制”原则,即先由基建管理部门初审,再经审计部门复审,才能办理项目竣工结算。业主审计部门在工程结算复审中,应重点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
1.审查结算资料是否齐全。结算资料是否齐全,对于确保结算的合规性、真实性、准确性以及规避审计风险很重要。要杜绝在结算审核过程中提供或补充资料现象,这直接影响结算的严肃性和真实性,也不符合结算审核有关规定。审计人员对于资料明显不齐的工程结算审核项目要拒收。
2.审核工程量。审计人员要严格根据施工承包合同、施工及竣工图纸、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资料,按照现行预算定额中的计算规则与方法,准确审核和计算工程量。
3.准确套用定额。竣工结算必须实事求是地反映建筑工程实际造价。审计人员在套用定额时,应熟练掌握定额书中的说明、工作内容及单价组成,采用相应定额进行准确地套价;对定额缺项的项目,可以依据自身的经验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测定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合理确定符合实际的单价。
4.核定材料价格。对材料价格审核,审计人员主要从四个方面把关:确定计差价的材料,不该进行调差价的决不进行调差价;按设计图纸按定额核定材料用量或按实际核定用量;核定结算材料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差额;核实所取定的材料价格,是否套用了当期材料价格,是否跨期高套。
5.审核取费程序及标准。根据施工合同有关规定,按照国家现行有关经济政策及行业管理部门规定与要求,审计人员审核取费程序是否合规有效,避免重复取费或提高标准取费。
参考文献:
[1] 赵惠樱.内部审计如何参與工程造价的管理[J].中国内部审计,2006年,(1).
业主方工程施工合同风险管理浅析 篇12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发包人与承包人之间为完成商定的建设工程项目,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1],是建设工程的主要合同,是工程施工、监理和竣工验收的主要法律依据。建设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导致了建设项目的风险性较高,建设工程参与方均面临着各种合同风险,加强合同风险管理成为保障建设企业利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对风险不加以防范与控制,易对建设工程的进度、成本等目标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甚至酿成严重后果,危害企业及社会利益。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科学的、规范化的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体系,从业主角度进行的合同风险管理研究更为少见。业主在建设项目中处于主导地位,业主对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系统、动态的合同风险管理,对于确保实现建设工程各项目标,提高企业效益和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2]。
2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风险分类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风险种类繁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又可有不同的分类。按合同主体划分有发包人风险和承包人风险;按阶段划分为合同签订风险和合同履行风险;按对合同目标的影响可分为工期风险、费用风险、质量风险、安全风险等;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环境风险、技术风险、经济风险、纯合同风险等[3];按其成因又可分为资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合同操作风险等[4]。
对于业主方来说,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是指由自然条件、政策法律、国际惯例等外界环境变化造成的风险,如地质复杂、气候恶劣的自然条件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了施工难度及费用支出;战乱、地震等不可抗力造成的合同履行拖延或消灭等,这类风险通常无法回避,一旦发生,对建设工程的进展影响很大。
2)合同条款风险。
对于合同的内容,业主方通常较为关注价格和工期规定,而对其他合同条款往往不予深究,这种做法对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非常不利,这样会因签订的合同条款有缺陷而提高了风险发生的概率。合同条文的缺陷通常表现在合同条文不全、错误、矛盾、有二义性、表述不清、合同权利义务界定模糊等方面。比如合同中某项条款措辞不当,引起承包商的误解,造成失误。
另外,由于施工合同文件内容复杂,合同主体所持立场不同,对合同理解也会有所差异,这种理解差异造成工程实施中权利与责任划分模糊,致使工程失误。例如,对于“不可抗力”的约定,大部分业主都拟为“同通用条款”,导致出现问题时,相互扯皮,造成损失。
3)来自承包方的风险。
承包商的能力、资质等问题同样会给业主方带来风险,引致损失。比如承包方技术、设备、管理水平不足,或者自身资金周转困难,会影响工程项目的正常施工,引起工程进度与成本风险。承包方恶意拖欠民工工资问题也会影响工程施工合同的顺利履行。
有时即使将建设工程发包给了有资质、有能力的承包商,同样也会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因为在工程实践中,有资质的承包人承包工程后进行非法转包或者将工程交由其内部挂靠的无相应资质单位甚至个人施工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现象不但使业主依据合同对施工者实施有效地监督管理无法实现,更主要的是由于实际施工者缺乏相应的施工能力,如施工人员配备不足、技术和设备不符合施工要求等,其施工质量没有保障,业主将面临巨大的经济风险和法律风险。另外,在联合体承包中,如果联合体内部关系复杂,相互间责权利未明确,一旦发生违约或者侵权行为会导致联合体纠纷,易导致工程不能顺利完工,给业主带来损失。
4)其他风险。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签订与履行过程中隐含的其他风险,比如对于隐蔽工程等工程特殊部位的验收标准、验收内容及验收期限约定不明,工程量变更的补偿范围和补偿条件约定不明,工程范围不明确等。
从上述合同风险种类也可以看出,造成风险发生的原因大多是因为业主对合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防范合同风险的意识不强。有的业主也有合同风险管理的意愿,也进行了相应的风险管理,但受到种种原因的限制,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效果。
目前,我国合同风险管理不论从管理人员数量还是管理经验水平方面都比较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体制也不健全,加之有些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欠佳,对合同风险缺乏有效认识、缺少主动管理,从而加剧了合同风险损失的发生。因此,我们要加快对建设项目合同风险管理的研究与实践,逐步满足建筑市场及建设各方的需求。
3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风险应对措施
大部分合同风险是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控制的,从而有效避免风险损失发生。下面将从业主角度探讨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风险的控制与应对措施。
1)应对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界认知的局限性,受认知限制,人们无法准确预见自然条件的剧变、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调整,也就无法针对性地提出有效控制这些客观因素的措施。
由外界环境变化引起的风险通常难以控制,但是通过一定的风险防范措施也可以达到降低此类风险损失的目的,从而尽量降低业主的损失。首先要考虑的方法是购买相关商业保险来分散和转移风险;其次编制科学的标底,充分考虑政治、市场等环境的变化,对价差等因素有所反映;再者,量化不可抗力,国内工程出现战争、动乱等现象的可能性很少,较为常见的是雨雪、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合同双方可以通过约定自然灾害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比如达到多少降雨量、几级以上大风等等,才可将之认定为不可抗力,这样可以将不必要的纠纷发生率降低。
2)应对合同条款风险。
应对合同风险,首要的就是根据工程实际选好合同类型。对于因合同条款规定而引起的纯合同风险,业主可根据工程特点通过合同选择来回避和转移风险。可以将标准合同文本条款和具体工程特殊条款相结合,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修订和补充,避免标准合同条款不完整、不全面和无针对性的弊端[5]。另外,还要优化完善专用条款,明确合同主体风险范围,将质量标准、保修时间内容、验收标准等具体化、明确化。
3)应对来自承包商的风险。
a.严格审核承包方资质文件,从源头上解决合同主体不合格、后续管理不利的问题。同时要严防非法分包、转包等现象,保证承包方的履约能力。另外,对于联合体承包,要核查联合体承包合同,杜绝因联合体内部纠纷而造成的工程风险,具体做法是参照招投标法的规定明确要求联合体出具连带责任担保书或共同与业主签署协议书。
b.用好用活包括投标保函、履约保函在内的工程担保,降低因承包方违约而引起的风险损失。担保应采用书面形式,在合同中设立保证条款或抵押条款,明确担保期限、范围等,设立抵押的还应办理抵押登记。另外,为了预防农民工工资拖欠现象的发生,业主同样可以根据相关规定要求承包方出具保证担保,以杜绝此类欠款现象的发生。
c.在工程实践中,业主多是索赔的对象,因此,要注意反索赔管理,可以在合同中增加反索赔的条款。在拟合同时可以聘请有经验的法律专家和工程技术顾问,提高合同质量,避免合同漏洞。
为了达到上述风险措施效果,业主要在管理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从根本上贯彻合同风险管理的思想,将合同管理、合同风险管理重视起来。在建设工程实践中可以参考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合同风险管理:
1)建立合同管理部门、重视合同管理人才培养与培训。建设单位不同于一般的业主,以建设项目为企业主营,可以说搞建设是其主要生产活动,因此,应建立相应的合同管理部门,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建立健全合同管理机构,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增强合同风险的抵御力。在人员配备上,要求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同时还精通合同业务,胜任合同拟稿、修改、谈判、解释及存档,熟练掌握和运用相关法律、法规,熟悉工程造价和财务等知识。但在目前,优秀的合同管理技术人员相对缺乏,借助外力亦非长久之计,因此业主应加强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培训,从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中选拔,或者从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中挑选后备人才,通过相关的技术培训与继续教育,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企业建立强大的合同管理人才库。2)增强风险意识,营造风险管理氛围。现阶段建设工程的合同风险管理大多停留在口头,使“增强风险意识”成为一句空话。应加大合同风险管理宣传力度,营造风险管理氛围,将之写进企业文化,逐步形成合同风险管理制度,使员工达成风险管理共识,并自觉遵循该制度。3)建立科学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合同管理。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合同风险管理必须以合同为主线,辅以风险管理实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应制定一整套合同管理的有关工作制度和规定,对合同管理的组织、程序以及合同的起草、谈判、审查、签订、履行、检查、清理等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做出明确规定。在合同签订期间,业主要了解施工方的资质,掌握其履约能力和信誉,同时,办理完毕规划、征地、拆迁等相关手续,落实水、电、交通等条件,为合同顺利履行打下基础。在合同履行期,业主首先要照章办事,按照合同条款按时拨付工程款项,提供有关资料,发生合同变更时及时与对方协商,督促对方按期履行合同,及时办理交接手续并接受工作成果等,力求形成双赢局面,诚信友爱,这也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
4 结语
业主在建设项目中处于主导地位,依靠监理与施工单位完成建设项目,对提高工程质量、实现工程目标、保证投资收益起到关键作用,其建设项目管理的职能与作用无可替代。建设项目的复杂性及高风险性给业主带来风险,合同风险作为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必须被业主正确识别、评价和控制,将其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为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完成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力,钱雅丽,何伯森.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41-143.
[2]刘宁宇.施工合同风险管理任务及风险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3):112.
[3]朱江.业主方工程合同风险管理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32-34.
[4]沈敏.合同风险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2:25.
[5]郭萍,许文年,吴卫江,等.基于业主利益的工程施工合同风险分析与防范[J].建筑经济,2009(6):8-11.
【控制业主风险】推荐阅读:
业主项目工程造价控制08-16
工程业主工程质量控制及管理办法09-03
水利工程业主风险管理08-05
浅析业主对业主委员会的监督权10-22
济南市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07-10
应对业主05-18
规范业主07-27
业主权利08-12
业主行为09-06
业主维权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