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面纱

2024-10-05

公司面纱(共12篇)

公司面纱 篇1

一、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渊源及涵义

独立法人资格和股东有限责任作为现代企业法人制度的基石, 其法理意义在于使股东与公司债权人之间达成一种风险与权利的平衡。独立人格和有限责任对经济秩序的实际作用恰似一柄双刃剑, 一方面, 它限制了股东的债务责任, 大大降低了投资风险, 成为鼓励投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有力的催化剂;另一方面, 它也成为一些不法投资者滥用公司法人格、非法转移投资风险、逃避债务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工具。一旦独立人格和有限责任被滥用, 公司即足以使其法人面纱从法律上隔断股东与公司债权人之间的联系, 其结果将导致社会公共利益、公司债权人利益和其他利害关系人利益遭受损害。为此, 以美国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以判例形式率先提出了公司人格否定制度, 实施揭开公司面纱规则, 并很快被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国家所借鉴和接受, 成为两大法系普遍采用的弥补公司法人制度缺陷的重要举措。我国自实行公司制度以来, 公司法人制度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 但滥用公司独立法人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的现象也迅速蔓延, 严重损害了公司债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此, 修订后的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 逃避债务, 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 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这是将揭开公司面纱制度引入我国法律的重要体现, 对健全我国公司法制度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揭开公司面纱 (lifting the veil of the corporation) , 又称为刺穿公司面纱 (piercing the corporation’s veil) , 或公司法人格否认 (disregard o corporation personality) , 均指为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 通过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 否认公司与其背后的股东各自独立的人格及股东有限责任, 责令公司股东 (包括自然人股东和法人股东) 对公司债权人或公共利益直接负责, 以实现公平、正义目标之要求而设置的一种法律制度。其适用的真正目的, 是责令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并损害了债权人利益的股东对债权人承担无限责任, 并不导致公司法人资格被彻底否定的结果。因此, 从此意义上看, “揭开公司的面纱”要比“公司法人格否认”表述得更为直观。

二、我国公司法关于揭开公司面纱制度适用的要件

1. 前提条件是公司具有法人资格。

只有在公司取得了法人资格, 即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情况下, 股东才有滥用公司作为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和股东承担有限责任的可能。如果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 那么公司与股东之间就没有“面纱”, 也就无需将“公司面纱”揭开。如果公司没有取得法人资格, 而是在设立过程中, 即便发生了认购或认缴的股东向债权人直接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况, 它所依据的也是其他法律制度而不是揭开公司面纱制度。

2. 主体要件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责任主体, 即面纱揭开后谁承担责任;二是请求权主体, 即谁能请求揭开公司的面纱。

(1) 责任主体, 是公司法人格的滥用者———积极的控制股东。根据我国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的规定, 可以看出, 我国法律规定的揭开公司面纱制度主要针对的是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行为。因此, 其适用要件之一应当是控制股东有此种滥用行为, 至于公司的董事、经理或其他高级职员利用职务之便, 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情形, 笔者认为不能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法律对他们的行为做了专门的规定。当然, 对于现实中股东身份与董事身份或其他身份重合的情形, 则另当别论。对此, 只有以股东的身份滥用公司法人格时, 才能因符合适用要件而揭开公司面纱, 否认公司法人格, 直索公司背后支配股东的责任。

(2) 请求权主体, 是因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而受到损害的公司债权人, 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揭开公司面纱制度是针对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制度的行为, 通过事后的方式对因此受到损害的当事人进行救济。因此只有遭受了实际损害的人方有权主张公司法人格否认。根据《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的规定, 适用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请求主体是公司债权人, 而非公司和公司的内部股东。因为设置揭开公司面纱规则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债权能够得到实现, 从而维护交易安全。就公司而言, 公司提起法人人格否认之请求, 意味着公司在主张自己不是“人”。这于情于理都说不通。就股东而言, 当他们的利益因控制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行为而受到损害时, 可以直接向侵害其权益的控制股东提起损害赔偿之诉, 而不能提起揭开公司面纱之诉, 因为股东与股东之间根本不存在“公司的面纱”。

3. 行为要件要求股东必须实施了利用公司法人格规避合同或法律义务的行为, 造成了公司与股东完全混同的局面。

实践中, 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的表现形式不胜枚举, 最常见的是“空壳”公司、“脱壳”经营、“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即公司法人格形骸化的行为) 、抽逃资金、虚拟股东等等情形。由于公司股东滥用公司独立法人资格的情形多种多样而且相当隐蔽, 要以立法的形式来固定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构成要件和适用范围非常困难。因此, 修订后的公司法第二十条属于衡平性规范, 未能对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具体适用标准做出明确的规定, 人民法院在个案中只能依据公平正义的原则自由裁量。

4. 结果要件是股东滥用

公司法人格的行为直接给公司债权人造成了严重损害, 并且这种滥用行为与造成损害的结果之间有直接的因果联系。对此要件, 需要把握三点:首先, 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必须给公司债权人造成严重的损害。其次, 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与造成的损失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再次, 这种损害不能通过公司自身获得赔偿。也就是说, 即使控制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给公司债权人带来损害, 但只要公司有足够的财产弥补债权人损失, 公司债权人就不能提起揭开公司面纱之诉。

《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的规定:“公司的债权人要主张揭开公司面纱, 请求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必须承担沉重的举证责任。”与此不同的是, 《公司法》第六十

四条对一人公司采取了举证责任倒置的态度。

依据特别法优先普通法适用的原则, 当一人公司的股东涉嫌滥用公司法人格时, 举证责任应先落在此股东身上。

三、我国公司法揭开公司面纱案件适用的程序

我国公司法未对揭开公司面纱的适用程序做出明确规定。目前, 大多数观点从均衡保护诉讼当事人的权利出发, 认为揭开公司面纱案件应通过审判程序, 以判决形式解决, 而不宜在执行程序中解决。债权人请求人民法院否定公司法人资格应严格适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规则, 包括

二审终审原则和审判监督程序。但是, 鉴于司法实践中有很多案件到了执行程序时公司实际已无可执行的财产, 此时, 如果一味地要求债权人另行提起诉讼, 坚持不能以裁定的方式揭开公司面纱, 无疑不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因此, 笔者认为, 在有确凿证据证明股东实施了滥用公司法人格的事实且案情简单的情况下, 应该允许法院在执行程序中通过裁定揭开公司面纱, 追加被执行人。当然, 这一举措还有待最高院的司法解释确定相关的执行程序。

(作者单位:大连商务职业学院经贸管理学院)

公司面纱 篇2

婚后,女主人公随着男人到上海工作,在这里无聊、虚荣的生活圈子里,她有了一次婚外情,被主人公丈夫发现;由此产生了矛盾,决定惩罚背叛的女人;愤怒的男主人公决定带她一起深入到内地的霍乱疫区;女主人公第一次感受到了欺骗,他的情人在她最无助的时候,无法提供对他的帮助。

深入到内地后,她接触到最底层的中国人,到处都是苦难、贫困、疾病和仇恨。在这里女主人公陷入了无聊,空虚的精神状态。直到有一天,她来到修道院,开始投入到救助工作;人生开始变得更加有意义。故事的发展逐渐出现曙光,疫病得到控制,同时随着生活状态的变化,女主人公的爱情也又有了新的发展。女主人公也发现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

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剧情急转直下,外地的病人涌入到乡村,男主人也感染疾病,主人公陷入到深深的苦难。

公司面纱 篇3

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句成语形容当前的苹果中国公司是最恰当不过了。但正因为这家公司的长年低调,才让人无法全窥他们的真实面貌。

真正的苹果中国公司是这样的情形:中国区总经理常年租住高级酒店,但却不愿见任何一个客户,哪怕对方是负责为“神六”项目电脑采购的将军;中国区总代理都无法第一时间拿到畅销的新品,却要低声下气地高价从某香港人开在京城的专卖店进货;裙带关系盘根错节,只顾短期利益的新加坡派、香港派大权在握,而本土人士却只能灰头土脸,扼腕长叹英雄无用武之地……

多位内部人士向《IT时代周刊》给出的苹果中国公司病症令人触目惊心,他们也认为这不是苹果在中国水土不服,而是管理的极度低下所造成。“一流的产品、不入流的管理”是一些苹果中国员工对公司的真实感触。

中国市场和越南、朝鲜同级

被称为“魔术师”的苹果公司掌门人史蒂夫·乔布斯虽然创造了苹果公司的辉煌,却无法平息苹果中国连年不断的人事动荡局面。从赵方、李滨、康志勇到现在的卢雷,三年四任掌门人,苹果的人事之乱可见一斑,而“一朝君子一朝臣”带来的业务震荡更是难以评估。

苹果在华某代理商指出:“苹果内部管理混乱是业界公开的秘密。很多去到苹果的管理层从根上就没有好好做的意思,都想给自己捞一把就走。”

苹果进入中国比较早,但是近年来在中国的表现却乏善可陈。根据BDA的研究数据,苹果在2004年的出货量仅为中国MP3市场的1.3%,2005年前三季度上升到4%,不过这与其全球北美市场70%的市场占有率差距非常大。

事实上,与那些频繁穿梭于中国各地的跨国公司CEO相比,“另类”的乔布斯从来就没来过中国,哪怕仅是作为一个游客。据苹果中国公司内部较为一致的猜测,苹果总部内部有一句话或许就是答案——“谨记,苹果并不是一家国际公司,而是一家加利弗尼亚的美国本土公司。”

乔布斯的狂傲个性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中国内地市场在苹果高层那里变得似乎微不足道。很多跨国IT公司热衷于在中国建立研发机构,并大举投资。但乔布斯却不为所动。“苹果根本不重视中国市场。”苹果中国员工如此认为。

而事实上,在苹果的全球供货体系中,中国内地市场不过跟朝鲜、越南同级,属于边缘化地区,因此中国内地市场只能拿到落后市场三个月的产品,甚至是落后一代到两代的产品。而按照苹果的惯例,产品首先满足美国需求,然后是欧洲、日本,由于苹果的亚太区总部位于新加坡,中国的优先级也在东南亚之后。

据一位离职员工透露,2005年“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前,中国政府为该项目向苹果中国公司订购了一批机器,产品却迟迟不能到货。最终中方宣布取消订单。“最后苹果丢单,失去了一次极好的品牌形象宣传机会。这说明他们真的不在乎中国市场。”这位前苹果员工说。

另外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例子是,苹果的代理商在新疆获得了一个教育系统采购大单,眼看着交货时限已到,但内地硬是调不到货。无奈之下,为了避免违约带来的损失,该代理商只好带着几个员工亲自到香港,将需要的产品“背回来”。

中国公司不具广告投放权

近年来,许多跨国企业纷纷看出中国市场巨大的潜力,各自加大了对中国的投入力度。苹果公司对此却十分冷漠。作为企业品牌推广的一种手段,媒体宣传和广告是许多企业必不可少的工作,但苹果公司的媒体报道还是平面广告却都是廖廖无几。让人费解的是,偌大的苹果中国竞然连对外宣传的新闻发言人都没有。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这方面苹果中国公司有不得已的苦衷,因为他们没有半点这方面业务的授权。这意味着,苹果中国公司没有自主作推广的权利,做什么广告,需要多少费用都是由美国总部决定。中方人员仅能定广告的位置,比如户外广告是在三环在做,还是四环上,只需将位置上报给总部。

据介绍,美国那边设计的广告从来不考虑中国内地受众的喜好,最初的广告连汉字都不允许出现,中国这边的800电话也不让出现,也不放置苹果中文网址,国内广告完全照搬美国广告。而到头来美国总部还指责说:怎么给你钱没效果啊?

蘋果中国公司市场部王小姐坦承他们只负责产品的宣传活动,有关公司形象、战略方面的推广都是由总部决定。更重要的是,苹果中国公司的财权和人事权都在亚太区。为了防止内地一些销售人员作假,苹果亚太区的财务人员甚至直接打电话到客户哪里询问,“他们以审计的口吻质问我们的客户,经常搞得我们的客户关系十分紧张。”一位原苹果公司的销售人员说。

作为一家跨国企业,苹果的内部管理无序得让人费解。“苹果的产品是最好的,管理永远是最差的。”一位苹果中国员工忿忿然,“你能想象到么,苹果这么大的公司竟然没有上全球ERP系统,连国内的一些小企业都不如。到现在还是手工订单。如果是电子订单,那么谁先提交,谁就先拿货;现在的手工订单要先传到香港、新加坡,但即使传到了,你也可能拿不到货,因为这些货永远优先满足新加坡和香港。”

康志勇的“三不原则”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苹果进入中国以来,领导层历经香港派、戴尔派、新加坡派再到赵方执掌的本土化派系,苹果中国的管理一直颇受争议。

苹果公司根深蒂固的欧美文化与中国市场格格不入,无论是香港派或是新加坡派,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中国市场的不了解。直至本土化的赵方上任,苹果业绩才有了明显的提升。然而,由来已久的管理混乱让赵方也力不从心。自去年5月赵方卸任后,苹果管理层的变动就一直不断。

喜欢苹果的人每次都将希望寄托在苹果换帅上,但每次都失望而归。卢雷可以说是苹果中国迎来的一位名气最大、资历最深、也是最本土化的一位,被寄予厚望。但苹果内部人士却认为,如果措施不当,他将难免不蹈赵方的“覆辙”——同样被员工看好的赵方,因为处处掣肘而选择了辞职。

去年,李滨接替赵方出任中国区总经理,但仅上任3个月就因渠道政策失误被苹果总部炒了鱿鱼。为了“救火”,香港人康志勇才得以继任。有意思的是,上任不久,苹果员工总结的康志勇的“三不原则”就已蜚声在外。

这个一年来不住公寓只住四星级酒店的总经理的“原则”是:不见客户,再大的客户也不见;不给代理商折扣,水货再泛滥也让经销商死扛价格;不管代理商死活,爱干不干。“康志勇的信条就是无为而治,做了事容易犯错误,索性就不做。”有苹果中国内部员工这样评价他的前任老板。

该员工还表示,去年康志勇代任后带来一批香港人,“基本的商业原则都不懂,既不懂内地的生意,也不懂苹果的生意。”反倒是把广州最出色的销售人员骂成“猪头”迫使对方而离职。“好的员工都走了,结果不干活的、拍马屁的人都留下了,业绩会好么?“

现在,位于北京长安街畔富丽堂皇的新华保险大厦内的苹果中国公司总部,2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空空荡荡,办公区里有一半区域已经空了。

损了内地肥了香港

不过,看似“一点中国国情不懂”的康志勇的无为其实酝酿着“大智慧”。

因为内地市场越乱,康志勇一直牢牢掌控的香港市场就越有利可图。因为免税的原因,苹果产品在香港售价比内地低23%,而且很多时候香港可以拿到畅销货,但内地却没有。据本刊记者从IT卖场了解,每年有大量苹果产品通过或明或暗的渠道从香港流入内地。

一位苹果销售人员在电话向《IT时代周刊》抱怨:“苹果全球价格最便宜的市场不在美国,而是在香港……香港是自由港,而且苹果操作系统都是多语言版本,可串货传到全球,更别说内地了。”

据这位销售人员介绍,他身边搞艺术、搞设计的朋友几乎都使用苹果电脑,也都是从香港带回来的,而他曾给一个朋友以内部员工价定购苹果电脑,结果遭到了朋友的婉言谢绝,因为内部员工价也比香港售价高出一截。

渠道混乱、串货严重已成为苹果在内地市场最大的问题。“国内一家香港人开的专卖店,卖的价格比苹果内地的总代理还低,佳杰、方正是苹果内地的总代理,没货就要去这家香港专卖店调货,给不给还要看人家脸色。卖水货的公司很滋润,而且腰板这么硬,这正常吗?”上述销售人员向记者诉苦。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广州和深圳等旅行社组团香港游时,打出的主题竟是“Ipod香港采购团”。

然而,苹果总部对此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反正香港可以源源不断地出货,苹果的整体利益没有太大损失。”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苹果在国内的经销商由于利润不高,似乎永远不会发展壮大。前述经销商抱怨说:苹果经销商10年前多大规模,现在还多大规模,赚钱的很少。

这位经销商坦言做苹果代理主要出于对苹果的感情,赚钱多少无所谓了。“如果追求利润,没人会一直做苹果”。据这位经销商介绍,在去年,苹果中国就因返点周期过长,甚至几个季度拿不到返点而遭经销商的投诉。“如果赶上换总经理,还可能不被承认。”上述经销商说。同时,因为老经销商不赚钱,有实力的经销商不敢进来。加上经常换帅,苹果的经销商策略经常改变,没有延续性。这种渠道危机在李滨任时达到了极点。

来自IBM的李滨以一种几乎休克疗法的方式更换渠道,导致原来渠道商的货物大量积压,集体向苹果总部告状,这是导致李滨及其团队闪电离职的首要原因。

正因为苹果公司对香港的倚重,苹果香港公司的业绩却一直不错,香港销售人员人人都可以完成任务,业绩特别好,“换个傻子在香港做总经理,都可以做好。”而据传苹果亚太区的产品总监在香港开着保时捷跑车,除了每年新品发布,其他时间都在打高尔夫。

苹果能甜起来吗

新官上任三把火,4月份刚刚继任的亚太区负责人卢雷试图改变苹果目前的现状,开始调整苹果中国区的组织架构。鉴于卢雷的雷厉风行,内地业界人士都希望经过他的调理,苹果能够在中国变得甜起来。

在新的架構中,将不再设中国区总经理一职,而是设立四个事业部:行业客户事业部、消费电子产品事业部和教育市场产品事业部,还有一个事业部的名称无法确定,它们都将直接受卢雷领导,中国区的人事管理、市场营销等职能部门仍旧接受亚太区相应部门的垂直管理。任职中国区总经理一年的康志勇也将卸任,撤回香港。

依据规划,调整主要是将渠道扁平化,这被业界认为是卢雷新政的关键一步。自2004年离职摩托罗拉加盟NEC的卢雷,在通信领域有十几年的经验,曾将NEC不到1%的市场份额提升到近3%,一向果敢的卢雷能否力挽狂澜,将苹果带入佳境?

然而,苹果中国公司积重难返,业界普遍认为卢雷难有大作为。一位不愿具名的圈内人士就表示不看好卢雷所施新政,他认为卢雷此次调整若不能得到苹果总部的强力支持,仍难免重蹈去年中国区人事风波覆辙。“关键是要控制香港市场对内地市场的负面影响。毕竟康志勇跟总部关系密切。”这位人士说。

计世资讯分析师郭海涛认为苹果的动荡主要原因还是在整体策略的问题,仍在摸索阶段,他并不认为卢雷新政能为苹果带来根本变化。“苹果是否能改变还是要看公司全球策略的调整,重点在业务拓展方面,虽然近年来苹果的业务跟历史相比有所增长,但是跟同行业竞争者相比,显然不尽人意。”郭海涛说。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看好卢雷。长虹佳华负责苹果代理的王海东就抱有乐观的态度,他向本刊介绍,苹果的市场份额今年来上升的还是很快的,几乎增长了3倍。目前苹果的工作人员跟之前的人员相比,工作模式有些改变,更积极,更务实了。卢雷的新政对代理商来讲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公司面纱 篇4

关键词:“揭开公司面纱”,中国,发展过程,阶段

笔者近期办理了一起股东清算责任纠纷案件, 主要案情如下:该案四被告系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 该公司 (以下简称A公司) 已于2006年底被吊销营业执照。原告系一外地企业, 因一合同纠纷曾在2005年起诉A公司并获得了胜诉判决, 根据该判决A公司应向其支付款项计人民币150万元。因A公司到期未履行付款义务, 原告于2006年10月申请强制执行, 因A公司无可供执行的财产, 该执行案件于2007年4月中止。后原告申请对A公司进行强制清算, 但因A公司的财务帐册等重要文件已灭失, 无法进行清算。原告遂向四被告提起诉讼, 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法院最终依法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法院的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二) 》 (法释[2008]6号) 第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因怠于履行义务, 导致公司主要财产、帐册、重要文件等灭失, 无法进行清算, 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 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而这一条款的法理基础就是“刺破公司面纱”法则。

二水岭学理论界也较早地提出了此问题。来承担本应由公司承担的责任。所谓“公司面纱”是指公司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法人实体, 须以全部资产对其法律行为和债务独立承担责任, 公司的股东则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即公司与股东具有相互独立的人格, 公司财产与股东财产相互独立, 不得混淆。但是当公司或股东以有限责任为掩护, 滥用公司独立人格, 致使债权人或社会公共利益遭受损害时, 法律会要求股东来承担本应由公司承担的责任。此时公司独立法律人格将被否定, “遮在公司头上有限责任面纱”被揭去, 公司背后的股东将被显露出来承担责任, 此即为“刺破公司面纱” (piercing the corporateveil) 、“揭开公司面纱” (lifting he veil of the corporation) (2) 。本质上, “刺破公司面纱”是指为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 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 否认公司与其背后的股东各自独立的人格及股东的有限责任, 责令公司的股东 (包括自然人股东和法人股东) 对公司债权人或公共利益直接负责, 以实现公平、正义目标之要求而设立的一种法律措施. (3)

“刺破公司面纱”法则最早起源于英美法系, 此后很快被大陆法系所效法, 并在实践中有所发展或创新, 大陆法系对该法律原则多称之为否认公司法人人格 (disregard of corporate personality) 。我国法学理论界也较早地提出了此问题, 但一直未得到立法界和司法界的广泛承认;直到2005年, 随着公司法修正案的通过, 这一法律原则才得以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确立, 并不断地得以完善。“刺破公司面纱”法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实施之前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企业改革一直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 其目标之一就是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但在199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以下简称“94公司法”) 实施之前, 作为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模式的公司制度尚未获得任何法律地位, 故也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当时, 因体制原因, 政府部门长期直接涉足生产经营领域, 形成了不少的行政公司、翻牌公司、党政机关兴办的公司, 在鼓励私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出现了一批挂靠公司。这类林林总总的所谓公司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公司, 但仍然是企业法人, 是生产经营活动和对外交易活动中的主角。针对此类企业法人在经济活动中借助其独立人格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问题, 我国的司法实践中陆续出现了一些处理办法, 初步显现了类似于“揭开公司面纱”规则的要素。涉及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

1.1987年8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关于行政单位和企业单位开办的企业倒闭后债务谁来承担问题的批复》中规定:“行政单位开办的企业, 公司停办后, 凡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 (1986) 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第六条、国务院国发 (1985) 102号文件《关于在进一步清理中整顿各类公司的通知》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 应由直接批准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清理, 企业、公司所负债务先由企业、公司的财产清偿, 对不足部分由直接批准开办企业的业务主管部门或开办公司的呈报单位负责清偿。”

2.1990年12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在清理整顿中被撤并公司债权债务清理问题的通知》 (国发 (1990) 68号) 中规定:“公司虽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 但实际上没有自有资金、或者实有资金与注册资金不符的 (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 由直接开办公司的主管部门或申报单位、投资单位在注册资金的范围内, 对公司债务承担清偿责任。”1991年3月16日, 最高人民法院就各级人民法院在经济审判中如何适用该通知发出了《关于在经济审判中适用国务院国发 (1990) 68号文件有关问题的通知》。

3.1994年3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关于企业开办的企业被撤销或者歇业后民事责任承担问题的批复》中又规定:“企业开办的企业已经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其实际投入的自有资金虽于注册资金不符, 但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15条第 (七) 项和其他有关法规规定的数额, 并且具备了企业法人其他条件的, 应当认定其具有法人资格。但如果该企业被撤销或者歇业后其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 开办企业应当在该企业实际投入的自有资金与注册资金差额范围内承担民事责任。企业开办的企业虽然已经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但实际没有投入自有资金, 或者投入的自有资金达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15条第 (七) 项或其他有关法规规定的数额, 以及不具备企业法人其他条件的, 应当认定其不具备法人资格, 其民事责任由开办该企业的企业法人承担。”

从严格意义上讲, 上述规范性文件无论是其立法原意, 还是具体的内容都还与“揭开公司面纱”规则有着很大的差距:从其立法原意来看, 主要是为了解决现实中因企业体制改革产生的相关问题。从具体内容上看, 其规范的对象只是企业法人, 而非公司法意义上的公司;所规范的行为仅针对企业法人被撤销、歇业阶段, 未涉及企业法人存续阶段;且基本上都是针对企业法人的注册资金不实的情况, 并未涉及其他滥用法人人格的行为。但不能否认, 它与“揭开公司面纱”规则具有相同的实质内容: (1) 都以企业法人具备独立人格为前提; (2) 出资人的过错行为均为承担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 (3) 最终都是由企业法人的出资人 (或与组建公司有关的其他责任人) 直接承担公司的债务。

第二阶段:94公司法实施后至05修正案颁布前

1994年7月1日起, 公司法实施, 我国逐步建立起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制度。但由于前期经济体制改制思维的惯性, 这阶段法律界广泛关注的是如何真正确立企业法人制度, 强调企业法人人格的独立性。这在立法上也有着直观的表现, 《公司法》第3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企业法人。有限责任公司, 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 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 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这充分表明, 我国法律关于企业法人制度的规定是严守股东有限责任原则的。但在此期间仍然有例外,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最高院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上:

1.1998年6月,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的问题的规定 (试行) 》 (以下简称“执行工作若干规定”) 中规定“被执行人按法定程序分立为两个或多个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分裂后存续的企业按照分立协议确定的比例承担债务;不符合法定程序分立的, 裁定由分立后存续的企业按照从被执行企业分得的资产在原企业总资产的比例对申请执行人承担责任。”“被执行人无财产清偿债务, 如果其开办单位对其开办时投入的注册资金不实或抽逃注册资金, 可以裁定变更或追加其开办单位为被执行人, 在注册资金不实或抽逃注册资金的范围内对申请执行人承担责任。”“被执行人被撤销、注销或歇业后, 上级主管部门或开办单位无偿接收被执行人的财产, 致使被执行人无遗留财产清偿债务或遗留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 可以裁定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开办单位在所接受的财产范围内承担责任。”

2.2002年12月3日,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以下简称“改制纠纷若干规定”) 中的第35条规定:“以收购方式实现对企业控股的, 被控股企业的债务仍有其自行承担;但因控股企业抽逃资金、逃避债务, 致被控股企业无力偿还债务的, 被控股企业的债务则由控股企业承担。”

第三阶段:05修正案颁布至今

2005年10月, 随着公司法修正案的颁布, “刺破公司面纱”法则在我国正式确立。05修正案关于“刺破公司面纱”法则的规定集中体现在第二十条以及第六十四条, 第二十条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 依法行使股东权利, 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 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 逃避债务, 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 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第六十四条规定:“一人有限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 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揭开公司面纱”在美国至今依然是一项判例规则, 英国、德国和其他极少国家也只是在个别情形下规定了有限责任适用的例外条款, 大部分大陆法系国家都还未将其确立为成文法规则, 首次以成文法形式将这一原则确立起来的就是我国的05公司法修正案, 这不能不说是一领先之举。根据05修正案第二十条以及第六十四条的内容表明, 它所确立的“揭开公司面纱”制度包括以下几个要点:第一, 立法目的, 在于防止滥用公司法人格, 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第二, 责任主体:公司股东。第三, 适用行为要件: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 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第四, 责任承担方式, 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由此可见, 05修正案所确立的“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内涵与外延仍带有极大的局限性:

第一, 价值取向过于狭隘

从以上内容不难发现, 虽然在“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立法目的上, 05修正案虽也提到了“防止滥用公司法人格”, 但其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这无异于舍本求末, 违背了此原则的真正意义。

第二, “滥用”缺乏判断标准

根据05修正案, “揭开公司面纱”适用的行为要件是“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 也就是说“滥用”行为的界定影响到能否适用“刺破公司面纱”。但05修正案中没有规定认定滥用行为的标准, 并没有对“刺破公司面纱”的具体适用情况予以明确规定, 原则性的描述导致适用过程中缺乏可操作性。

第三, 面纱只揭开了一半

这首先表现在05修正案规定的责任主体仅限于公司股东。“揭开公司面纱”法则的本质在于“维护公司独立责任的正当、适度使用”, 因而揭开公司面纱之后, 保护的不止是债权人还可能是社会公共政策的同时, 暴露出的不一定只是股东, 也可能是其他控制公司或可以利用公司的人。因此, 揭开面纱后的责任主体绝不应该仅仅是股东。

其次, 这还表现在05修正案规定的责任承担方式上, 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的是连带责任。连带责任意味着公司的人格并未被否定, 因为连带责任只能发生在两个独立的民事主体之间。因此, 这种责任承担方式的潜台词也就是承认“该案该诉求之时, 公司并未被否认独立责任地位而是独立存在。”从这点上来说, 05修正案确立的“揭开公司面纱”制度只是否认了股东的有限责任, 并未否认公司法人人格。这也进一步印证了该制度价值取向只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因为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并不必须否认公司的人格, 只要不承认股东的有限责任就足够了。

从上述条文的内容不难发现, 其法理基础均立足于“刺破公司面纱法则”。但无论是在适用的具体情形 (滥用的具体情形) 、责任主体的范围还是责任承担方式上较之05修正案均有所拓展。在具体的适用方面, 明确规定了应承担责任的行为, 如“未在法定期限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 导致公司财产贬值、流失、毁损或者灭失”, “因怠于履行义务, 导致公司主要财产、帐册、重要文件等灭失, 无法进行清算”等, 这就解决了适用中的可操作性问题。在责任主体方面, 《若干规定》不再仅限于公司股东, 而是扩展到了董事和实际控制人;在责任承担方式上也不再仅限于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而是由责任主体直接承担清偿责任;这就更进一步接近了“揭开公司面纱”法则的本来面貌。

《面纱》读后感 篇5

1、瓦尔特:聪明矛盾而深情。

为何大家都说他不能原谅凯蒂表示不怎么认同。

感觉他知道真相后的那一刻差不多就心死了。他为女主做的两个选择,全都是为她的以后生活考虑。

第一条路他深知是行不通的,第二条路女主以为是惩罚,其实我觉得也许不完全是。他太爱她了,清楚知道她的本质又无法控制自己。女主问了他好多次,是不是想让她死在那里,他到底怎么想呢,不得而知。我相信一定有过挣扎有过想和女主同归于尽的想法,但最后他还是保全了她。当意识到她永远不会爱上他,他才真正绝望了。

他也许鄙视那么喜欢她的自己。聪明如他,知道女主想要离开他得到解脱,去霍乱区而且坚决带女主去,是为了让她远离是非,更是为了给她以后的生活铺路。看看多萝西以及其他人的反应就知道了,女主成了别人眼中的勇敢者。得知她怀孕了,意识到她变得成熟以后依旧不会爱上他,为了让她可以安心离开,他“自杀”了。中间是有怨有不甘的吧,但最后还是成全。之所以这样理解,首先因为男主的告白。

“我从未奢望你来爱我,我从未设想你会有理由爱我,我也从未认为我自己惹人爱慕。对我来说能被赐予机会爱你就应心怀感激了。”“一个丈夫的权利,在我看来却是一种恩惠。”其次是他离开的时候说:“别大惊小怪。我刚走了一段难走的路。现在我已经全好了。”作为一千个读者之一,一直觉得瓦尔特离开不是因为怨恨而是因为心碎。

2、凯蒂:不知道怎么评价……

我最初以为毛姆要写的人是瓦尔特,谁知道得以蜕变的是她。感觉毛姆的书里的大多数女人都是骄傲愚蠢但从某些方面又不失坦率可爱的。

悲剧是从她的原生家庭就开始了,更可悲的是瓦尔特的沉闷。

刚看的时候不能接受的是她回到香港和唐生的一段,觉得后期人设崩塌。但想到作者是毛姆,再想到罪的强大和人性的软弱就能明白了。不过这段太残酷了。

3、最泪目的是凯蒂和父亲的坦诚相待。

揭开“古典”的面纱 篇6

2011年9月16日到11月21日,“古典与唯美——西蒙基金会藏雕塑、绘画展”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隆重展出。展览分为“古典与唯美”和“生命的维度”两部分,展出了墨西哥著名收藏家佩雷斯·西蒙先生私人收藏的近80件雕塑和绘画精品。其中,“古典与唯美”体现了西蒙先生追求崇高与精致的古典趣味的收藏偏好,展品使国内的艺术爱好者眼界大开,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古典艺术醇美之风。

众所周知,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的这段时期内,欧洲艺术虽然出现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美术运动及思潮,但学院派古典主义却总是能够占据至尊地位。而在20世纪初,现代美术思潮风起云涌,艺术家们为了显出与之前艺术的离叛个性,纷纷与古典主义决裂。一时间,古典主义似乎被贬至尘埃,打入冷宫。尽管如此,“古典”在某种意义上仍一直是传统的替身。就像祖辈传下的老首饰,虽然外表失去了往日的光鲜亮丽,但它在岁月中蕴藏的厚重的文化内核和它昂贵的品质仍旧向四面八方散发着不可替代的影响。

在西方美术史上,“古典艺术”和“古典主义”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古典艺术”甚至从古希腊时期影响西方美术至今。但是,对于中国艺术爱好者来说,“古典主义”就像是一位轻掩薄纱的婀娜少女,我们就站在她的对面。却难以透过朦胧看清她的美貌。

缓缓掀开面纱,看清古典主义的脸:被赞颂与被误解的“古典主义”

面纱,原指妇女蒙在脸上的纱,后亦泛指覆盖在头上的遮盖物,也比喻掩盖真实面目的东西。而古典主义蕴藏在适度之中的完美,正如掩盖在面纱后面的美女,吸引着得我们一探究竟。

“古典”一词源出于拉丁文,有“第一流的”、“典范”的意思。根据《美学百科全书》的解释,古典主义(classicism)是“17世纪至19世纪初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这一在欧洲文明史上具有持久而广泛的影响的思潮,又可以细分为18世纪中叶及之前的古典主义和18世纪下半叶的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更关注道德问题,提倡英雄主义。

古典主义的产生从时间上可溯源到古希腊,文艺类型涉及到戏剧、音乐、雕塑、绘画、建筑。虽然现在我们习惯泛指再现性的写实艺术为“古典艺术”,但“古典主义”和大众所理解的“古典艺术(claSsical art)”却有所不同:“古典艺术”通常指与古希腊、罗马艺术和意大利艺术一脉相承的一种艺术样式和规范,主要体现在理性、典雅、优美、单纯等特征上。而“古典主义”则是17世纪欧洲文学艺术中开始流行的一种艺术思潮,它起源并兴盛于法国,在其他国家和各个艺术领域都有不同的表现。古典主义雕塑在17世纪的欧洲雕塑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般史论认为,其在创作上具有如下特点:政治上拥护王权,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宣扬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整体利益,主张国家统一;崇尚理性,蔑视情欲,恪守以古希腊罗马艺术为基础的美学传统和美学观点;把古希腊罗马的作品奉为典范,借古人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作品强调规范化,追求和谐、均衡、明晰、严谨和理想化。而艺术家们也都醉心于用古代艺术的形式表现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

18世纪是欧洲科学文化进步与发展的时代,考古遗址的发掘出土使英美的雕塑趣味开始极度侧重于复制古代的文物,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后的雕塑复制品在英国也非常流行。曾极盛于欧洲大陆的洛可可艺术风格已经不能适应贵族们的趣味,于是,古典主义再一次以拯救西方艺术的身份出现。人们认识到,借古典的“法式”,在具体的、平和的古典雕塑当中,是可以蕴含道德追求和表现理想化的社会思想主题的。于是新古典主义艺术得以迅速横扫欧美甚至更远更广的地方。

当时的政治体制也推崇古典主义,新生的政治制度和悠久的文化传统相结合,无疑更容易得到百姓的支持。在统治者眼里,致力于推崇启蒙思想、强调高尚道德、提倡民主价值的古典主义,在各种意义上都位于世俗文化的最高点。利用古典主义艺术风格获取公众的支持竟成为许多政权的拿手好戏,无论是拿破仑时代的法国,还是刚刚独立的美国,甚至是英国,每一个国家或者政体,都分享到了新古典主义风格带来的超出艺术本身的实惠。

浪漫主义艺术家们普遍认为,在浪漫主义出现之前,古典主义的官方精英学院艺术风格一统天下,是优势阶级的艺术,是集权统治者和从属于他们的艺术精英的艺术,艺术家并没有个人的创作自由。而事实上,“古典主义”的艺术家们既要保持古典主义的创作传统,又要维护个人内心的自由,他们试图在“精英”与“现实”中找到平衡,并在面对现实中使16世纪的人文主义传统得到进一步巩固。

现代派艺术家们将古典主义唾弃为现代艺术的绊脚石。他们认为,艺术就只能是艺术自己,它不必讲故事,更不能做宣传,它的存在只为了自身的体积、明暗,色彩、线条,它必须摒弃一切非艺术的因素,只需全心关注自身的形式。而在现代派出现之前,古典主义艺术只是在模仿自然,在艺术表现上以写实再现的方法为主,重视作品的叙事性以及必须为作品加上主题的做法是腐朽和堕落的。但不管他们承认与否,事实上古典主义的影响确实已经渗透在他们的创作之中。

尽管饱受非议,在18世纪,无论是在法国和美国,还是在英国、俄罗斯和瑞典,古典主义仍旧同样为人们所熟知,意大利、奥地利、墨西哥,以及整个西方世界也都群起而响应。所有的艺术形式都蕴含着新古典主义,包括雕塑及其相近的建筑艺术和装饰艺术。

那么,到底什么是古典主义?古典主义艺术的表现可以概括为四个关键词:和谐、完整、稳定的结构以及宗教信仰。

古典艺术形式的和谐观念,来自于古希腊和古埃及。古典和谐美的思想,一直制约着西方的古典艺术——古代希腊美学就提出了以“和”为美的思想。人们认为一切都应是有秩序的:人之间的关系如此,思维体系如此,艺术更是如此。和谐是以自然与精神的实质合一为基础的,由于缺少动态的观察方法,古典美术保留了高度静态的美学观。从古埃及静穆神秘的雕像到基督教美术壁画,从巴洛克的光影到巴比松的造型,无不带有永恒的精神需要。也就是说,一件作品就是独立于自然的事物,应当是完整的、不可变更的。

完整,也就是“秩序感”。古典主义认为,所描绘的主体应该以最有特征、最完整的方式来体现,并能够表现出明显的“秩序感”。“秩序感”的另一个意思是有先有后。艺术家应当控制住观众的目光,使之有序的展开观看:先看哪里,再看哪里。

稳定的构图,实际上也是统筹于“和谐”之下的。悦目而不刺目,适度而不过分的形式才是最好的,对立之后一定要有统一。在构图里,用几何

形来串联统一起来的形象是古典主义最常用的手段,例如,金字塔形、纪念碑式的构图往往出现在宗教性的、纪念性的艺术作品中,因为它们是最稳固的形状。

宗教信仰也有两方面的意味。一方面,古典美术喜爱表现宗教神话方面的主题,另一方面,在19世纪,古典美术在接近终结的时刻把艺术家推向了一个类似传教士的地位。他们应当在作品里告诉世人普通老百姓无法感到的深刻内容,艺术家成为了社会的精英,艺术也就成为了精英艺术。19世纪是把艺术推到社会前沿的时代——人们开始迷信艺术、迷信科学、迷信理性。

古典主义的面纱女子雕塑:以“古典与唯美——西蒙基金会藏雕塑、绘画展”作品为例

在“古典与唯美——西蒙基金会藏雕塑、绘画展”中,有6件作品表现了“面纱女子”的主题。而其中的4件女性雕塑虽然风格不尽相同,但都有古典主义风格的影响。它们中有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有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相结合的风格,也有东方主义(最初特指18~19世纪以北非和中东为题材的艺术)和古典主义结合的风格。

19世纪,中产阶级取代教会和王室这两类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艺术的主要赞助人,成为艺术赞助领域的重要群体。这部分人对远古、异国、田园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非常向往,追求一种逃避现实的艺术——针对这个广阔的市场,雕塑作品恰到好处的反映了他们的艺术趣味。在雕塑的创作题材上,肖像雕刻仍然是创作的主流,尽管在学院中,雕像作为一种艺术类型,被认为无法超越理想化的古典艺术。

展览的主打作品,意大利雕塑家乔万尼·马里亚·本佐尼(Giovanni Maria Benzoni,1809~1873)创作的《蒙面纱的利百加》(Veiled Rebecca)(图一)是典型的古典主义雕塑。利百加是《圣经》中以撒的妻子、以扫和雅各这对孪生兄弟的母亲。这件作品表现的是圣经中的人物、彼士利的女儿利百加,她以美貌、好客和谦逊著称,“利百加”这个名字的本意就是“以美迷人”,或是“讨人喜爱的”。亚伯拉罕(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先知,是耶和华从地上众生中所捡选并给予祝福的人,传说中希伯来民族和阿拉伯民族的共同祖先)年老时差遣忠心的老仆人回到家乡找一个本族姑娘作为以撒的妻子,并要求这姑娘必须心地善良宽厚,精于持家之道,还能在农场上帮上手。老仆人顺着主人走过的线路回到故乡吾珥。一天傍晚,他在井边遇到了年轻活泼的美丽姑娘利百加,老仆在说明来意后顺利地说服利百加成为以撒的妻子。作品表现的是利百加蒙着面纱,正等待着被介绍给将来的丈夫以撒时的样子。

《蒙面纱的利百加》脱胎于古希腊的雕塑(例如古希腊雕刻家普拉克西特列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著名的雕刻家,古希腊最杰出的三大雕刻家之一,也是第一个塑造裸体女性的雕刻家)在公元前350年创作的第一个纪念性的古典雕塑,女性裸体像《阿芙罗狄忒》(Aphrodite)(图二),表现了古希腊的理想美,雕塑家力求表现出一种和谐、一种自然美与艺术理想的统一。与当时绝大多数的新古典主义雕塑家一样,本佐尼利用温柔的情感色彩与大理石柔和的表面肌理塑造了利百加,用纯净的线条去构思凝练的形体,使利百加像一首乐曲那样,充满着美好的旋律。雕塑家通过面纱来表现人物的天真和纯洁,同时,高超的技艺又使身体显露出来,可以让我们看到她那贞洁的身躯和羞涩的面庞。她是自然形象的高度概括与古典造型的完美结合,蒙着面纱的利百加就像古典主义一样,雏菊般羞答答的隐在帘幕后,期待观众的发掘。

另一件面纱女子的作品是《蒙面纱的女子》(The Woman withVeil)(图三),它是让-莱昂·热罗姆(Jean-Leon Gerome,1824~1904)的作品。热罗姆擅长传统技法,并将各种不同的雕塑材料相结合,这件《蒙面纱的女子》就是一个例子。雕塑是由不同的材质制作而成的,女子的脸庞、手臂和双足是由大理石构成,身体及衣物则是青铜镀金的材质。它体现出了强烈的东方主义风格——女子羞涩又好奇的掀起面纱向外看去。东方题材,在西方艺术家看来就是一种更加浪漫的情调,可以无限制的幻想和表现。热罗姆于1856年曾远赴埃及和近东旅行,对东方文化发生浓厚的兴趣,_并因此创作许多描绘埃及和近东风土人情的作品。1868年,他又随地质学家们穿过西奈沙漠,到达开罗的亚历山大港。这次游历,非常艰险,但是东方文化留给画家以深刻的印象。他对阿拉伯市场、土耳其浴室及宫女的沐浴、伊斯兰的宗教仪式,以及东方的具有某种神秘色彩的闺阁,这些在欧洲人的眼里深感神秘又深感奇特、有趣和美的事物十分迷醉,认为它们深具魅力,绘制了不少充满东方情味的佳作。热罗姆的艺术教育虽出自学院,但他并不是一个正统的学院派画家——他是新古典主义的继承者,也是浪漫主义的热衷者。虽然热罗姆并没有有意识地在作品中揉进浪漫主义的色彩,但是作品在古典主义的严谨之中所表现的强烈的东方情调及异国气氛,又让人感到了他的浪漫主义倾向。

路易·恩斯特·巴里亚斯(Louis Ernest Barrias,184l~1905)的青铜雕塑《自然在科学面前除去面纱》(Nature UnveilingHerself to Science)(图四)的题材在当时比较流行,它既带有些色情意味,又有很深的寓意,是对大自然承诺的注释,也是科学洞悉真理的能力。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世纪之交,是西方世界对科学信心满满的时代。在历史上从未有过这样一个年代,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这么让人骄傲,这么让人自信。一切似乎尽善尽美。这座雕塑正是表达了当时人们踌躇满志的心理。自然母亲曾经是那么的庞大而威力深不可测,但此时,在这座雕塑里,自然被描述成一个安静顺从的曼妙少女,低着头,含着羞涩地终于揭开了垂直于后背的长长的面纱,向“科学”展露她的秘密——让人一睹真容。是科学,做到了这一点。雕刻家藉由艺术的感染力,把他对科学的赞颂,倾泻得淋漓尽致。但,“自然”并未完全除去她的披风,只是展露了她的一部分身体。艺术家通过创作这个主题的雕像提出了他们的矛盾和质疑:虽然科学如此让人骄傲,但它能否真正洞悉自然?这件作品呈现出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相结合的风格,巴里亚斯采用了古典主义的手法塑造人物造型,使“自然”女神拥有了柔和的脸庞和圆润、丰满的躯体。实际上,就这件雕塑而言,它体现出了古典时期希腊雕刻所呈现的“静穆”,也就是所谓的“静穆的法式”与“狂热的心灵”在交织中所达到的种平衡状态。因为“狂热的心灵”在雕塑形态上有更加“躁动”的表现,这件遵循“静穆的法式”的浪漫主义雕刻形态才显出和谐与均衡的古典风格。

在艾蒂安-亨利·迪麦格(?tienne-Henry Dumaige,18301888)的青铜和镀金青铜雕塑作品《揭开公主的面纱》(Unveiling thePrincess)(图五)中,娇俏的公主在奴隶的帮助下完全掀开了自己的面纱。迪麦格是法国最重要的东方主义的雕塑家之一,他在雕塑中呈现出了典型的东方主义特征和古典主义雕塑手法,恰到好处的精巧镀金充分展现出埃及公主的华贵身份,同时也渲染出浓郁的东方风格,而这也正是雕塑家一直钟爱有加并取得了卓越成就的个人艺术特色。在精美雕琢的身上衣物和微微低垂的头部的高贵仪态的映衬下,公主表现出来冷静矜持、宽宏博大的美,令观众也和跪在公主脚下的奴隶一样,对公主产生了一种可望而不可及、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感觉。稳定结构和主题的完整性以及整体的和谐感使这件作品散发出了古典主义的光辉。

结语:古典主义的老树新花——它在现代艺术中的表现

鉴于古典主义在西方艺术史上的巨大影响,许多艺术史家明确指出,不懂古典主义就是对西方传统文化艺术的无知。现代艺术不应像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一样以强烈批判古典主义为基础,不应抛弃不应该抛弃的古典文化的灿烂精华。古典,在某种意义上是传统的替身。这传统在美术中非常有趣的提供了一个原点,一个画家似乎总要不断地回到的地方。但现代社会的艺术存在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典主义如何对当代社会生活进行有效的表达成为摆在艺术家面前的重要理论问题。

古典主义之所以影响久远,原因之一就是代代相传,不断地继承和被继承,甚至在以反传统为指导思想的现代主义那里,在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和德尔沃等人的绘画中还可以找到古典主义的影响。

现代社会在各个层面的巨大变化,使古典主义必须经过一个现代性的转换过程才能对当代生活场景与意蕴进行表达。在现代,古典主义常常通过现代艺术对它的象征性符号或是信息的借用而进入现代艺术的领域。这些符号或信息可能是古典主义的技法,也可能是古典主义的和谐,或者是卡诺瓦雕塑的局部,或者是大卫画中人物的轮廓线。对于现代艺术家而言,古典主义是一个“信息资源”,它的主要作用不再是古典主义本身,而是为我所用。他们学习古典主义的细致的创作技法和细腻、光滑质感的视觉效果,抛弃古典主义的高高在上及脱离群众的审美趣味:于是,古典主义在艺术家们创造性的转换中获得了勃勃生机。

现代美术是一场大大小小的“革命”思维串联起来的历史,是“否定之否定”原理的表演场,不可否认,“革命”的动力和示范效应仍脱胎自古典主义。纵观艺术发展的脉络,如果没有古典艺术的终极性参照,也就没有所谓“风格主义”、“浪漫主义”、“表现主义”、“现代主义”这些概念的含义。

带面纱的天使 篇7

感染科是一个特别的科室, 呼吸道传染病:如肺结核、脑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伤寒等。体液、血液传染:梅毒、艾滋病等。新的病种:如ARCS、手足口病、甲型H1N1等。首先想到的就是传染科。肺结核、肝炎疗程较长, 因是传染病严格控制陪护率, 大部分生活护理都是由护士在做, 而护士也是正常人, 整天穿梭在病房问寒问暖, 观察病情变化、执行护理操作、监测生命体征、打针服药, 床单位整理、基础护理等都是护士在做。护士的自我防范就是“一个大口罩加勤洗手”。

“大口罩”遮住了护士美丽的脸旁, 再加上工作服、隔离裤、帽子的全部武装, 病人基本上见不到护士“真面目”, 患者记住的是我们甜美的声音和友爱关切的眼神。于是当护士在下班时脱去隔离衣裤、帽子、大口罩, 换上英姿爽爽的军装或时尚便装再碰到患者, 打招呼时总有患者说:“有点像×××护士, 真的是你!”

记得一名护士刚出学校大门便带着她的白衣天使梦来到医院, 分到传染科工作。她用她青春、开朗、风趣的性格、健康的活力去感染着每一个患者, 使患者不再孤独、自卑, 受到病人的好评, 领导的认可, 她很开心。她满怀喜悦回家, 还没等她开口, 她的妈妈就说“你在传染科工作, 就不要回来, 不要把传染病带给我们!”这个护士愣了。但她很清楚妈妈不识字, 不了解。妈妈一直是最爱最痛自己的, 她给妈妈上了一课, 告诉妈妈她的工作重要性和自我防范措施。妈妈听后不好意思。转身给女儿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 不停的给她夹菜, 要她多吃点, 安心工作。

一名护士调到传染科工作, 当她把这个消息告诉丈夫时, 丈夫冷冷应了声“哦, 那你上班可得小心点, 以后你的衣服单独洗, 别并在我和孩子的衣服里!”。这个多重身份的护士并没有反驳, 也没有生气, 而是说:“好!不过我的衣服更干净, 因为我们住院的基本上是确诊的, 这样我们根据病情会采取相应措施”。再说每个岗位都要有人去做, 这个丈夫后来还是比较理解支持她的工作, 这位护士在传染科一干就是十多年, 十多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尽心尽职。

一名新上岗的护士, 上班时间到某部门签字, 因她出科时已经洗手了, 她的手是“干净的”。在等人时顺手翻看桌子上一本杂志。当那位签字人回来时发现护士在看书, 因是上班时间她穿着工作服, 是感染科的, 那位签字人很生气, 不容这位护士解释当场把这本书丢弃, 这位护士觉得很尴尬很委屈, 但她还是再三解释道歉才平息这件事。

机遇“面纱”与发展拐点 篇8

为什么要如此强调“信心”?因为金融危机的引发传导与“信心”崩溃有关, 要重振经济, 必先恢复国民的信心。国民的信心直接影响其消费决策, 消费的下滑或上扬又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内贸与外贸, 进而影响着国家经济的运行。

去年下旬以来, 我国经济被源自美国, 叫“金融危机”的病毒感染, 诸多行业陆续显现出病症。市场的不景气使得我国居民重新审视消费计划, 纷纷捂紧了钱袋子, 这一小小的决策变化, 竟然迅速转变成强大的冲击波, 严重冲击了我国的物流业。

据统计, 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 (包括运输费用、保管费用和管理费用) 的同比增长率, 从2008年第三季度的19%迅速下降到第四季度的1%。国内包括铁路、水路、公路、空运所有运输方式的货运量和货运价格都无一例外地开始大幅下跌, 充分显示出经济危机对我国物流业的冲击。

不到半年时间, 业内就有部分中小企业因撑不下去而淘汰出局;部分企业为了“瘦身”节流, 拿出了裁员、降薪的杀手锏, 痛苦挣扎在“危机”边缘;部分企业调整线路、优化网络, 提供给客户更多增值服务;部分企业谋划着小规模并购;部分企业开动脑筋企图开辟蓝海新天地……

春色尽显婀娜之姿, 物流业却加紧了御寒过冬的准备。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企业、协会、专家都倾其智慧, 分析局势, 找寻着应对策略, 期待早日迎来行业发展的暖春。

慨叹之余, 积极应对方是扭转局势的最终良策。据业内专家分析, 中国的物流业本身处于整合、升级阶段, 如果能够稳妥把控, 金融危机会像催化剂一样起到加速作用, 而整个行业将迎来发展史上的新拐点。

专家告诉我们, 在货量下降的时候价格战不可取, 损人也不利己;为了节约成本, 降低服务标准也不可取, 这样容易流失原有客户, 得不偿失;为了抢占市场, 盲目制定并购战略更不可取, 这样容易减少现金流, 最终把企业困在市场孤岛上……

如此多的禁忌, 让困局更显束缚, 都说危险背后藏着机遇, 那究竟在何处呢?该如何把握呢?

面对危机, 不可避免的恐慌往往伴随而来。在业务量锐减的情况下, 要拿出更多时间反省, 检查并分析自己的业务流程是否需要优化, 自己对固定资产、可变资产的管理是否合理, 自己的组织架构是否需要调整, 从而及时规范改善, 尽可能降低成本, 瘦身节流, 增强企业自身应对外界的灵活性和快速调整规模的能力。

面对危机, 精细化管理往往被提上台面。分析客户对自己利润的贡献率, 与自己关系的亲疏, 贡献率大且联系较紧密的客户, 应通过保证服务质量, 提供更多增值服务等方式继续保留;贡献率不大, 关系不紧密的客户, 可以通过调查访问等方式找出原因, 进而通过改善自身服务, 改变合作模式等方式努力争取, 变成紧密客户。还可分析客户的发展趋势, 找出其未来可能与自己达成合作的新业务, 提早着手准备。

面对危机, 企业不得不审视自身的资金实力、网络构建情况、业务发展目标, 并根据战略规划列出优势与劣势。如果资金比较充足, 可以考虑利用行业重新洗牌的契机, 并购一些被经济危机冲上岸的中小企业, 弥补自身发展中的短板, 稳妥地用较少资金实现规模扩展。

换言之, 有压力才有动力, 金融危机对于物流行业来讲是一股强大的鞭策力。在这场危机中, 很多物流企业已经意识到自身发展中存在的很多问题, 激烈竞争下的生存压力会迫使企业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短期内克服困难, 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同时, 还能更加主动地根据客户需求延伸服务链条, 更加积极地关注国家政策走向, 从中寻找商机。

“纸灰档案”的神秘面纱 篇9

20世纪50年代。此时的大连刚刚从日本侵略者的长期侵占中解放出来, 开始了新一轮的城市建设。一天, 在大连市中山广场的施工工地上, 工人们正在挖坑, 挖到一半时, 翻出的土层里突然出现了一堆“黑灰”。“这是什么?”工人们试着把这堆东西托起, 结果发现有一部分刚拿到手里就“灰飞烟灭”了。“这不是烧纸灰嘛!”正当大家以为这些东西就是普通的纸灰时, 阳光从斜向照在了工人们手中的纸灰上。这时大家才发现, 原来这不是普通的纸灰, 这上面还有字, 而且还是日本字。

这个发现惊动了当时的公安部门。经过继续挖掘和整理, 公安人员发现, 原来在这个地沟里, 这些上面写满日文的纸灰不是一点儿而是很多。除了早先发现的比较零散的已经残破的纸灰外, 他们还发现了大量以书本样成卷存在、未完全燃烧尽的炭化纸灰。

纸灰上仍可辨认的成篇日文和隐约可见的“日本关东洲厅××警察署”的字样让公安部门意识到这批纸灰被焚烧前很可能是日本侵略者侵占大连时期的文件, 如果真是这样, 那么它们的意义将极为重大。由于当时尚无专业档案部门, 所以公安部门临时将其整理保存。

巧合的是, 上世纪70年代, 在大连市的又一次施工中, 人们再次在工地上发现了与二十几年前状态相似的大量未完全燃烧的炭化纸灰。

80年代初, 市公安局将这部分总计2000多卷的“纸灰档案”移交给了刚刚成立的大连市档案馆, 并被大连市档案馆正式将命名为“纸灰档案”。

“纸灰档案”是侵华日军撤离时销毁的文字资料的灰烬, 不同的是它们没有充分燃烧, 并且此后相当长时间在泥土里被炭化, 所以能够长时间保存不毁坏。

当时大连市档案馆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对纸灰档案进行复原。他们根据照相技术翻拍的原理, 利用纸灰档案纸面与字迹笔痕在强光照射下形成的明暗反差, 进行照相翻拍。并用特殊方法进行冲洗。最后进行复印, 照片高反差洗印后, 用复印机放大复印成纸件, 然后装订, 这样一来就保证了纸灰档案复印件的内容、笔迹完全和原件一致!整个过程需要十几道程序, 一页纸灰档案的复制最少需要2-3天时间。

揭开负面报道的面纱 篇10

新闻报道的基石是客观现象, 客观现象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真实准确地反映客观现象, 是新闻报道的生命, 只强调正面报道而把负面报道打入冷宫, 或者给负面报道增高各种不平等的出入门槛的做法, 是对媒体进步发展的戕害, 是对公民社会知情权的戕害, 是对新闻报道汇集历史点滴、真实记录历史这一终极使命的戕害。

建国至今, 以宣传教导为本位的理念始终占据着新闻传播的主导地位, 这对于媒体的公民化进程、市场化进程是一种根本性的禁锢和阻挠。闻一多先生说, 诗歌创作是戴着锁链跳舞, 宣传教导的定位其实也是在给媒体披枷戴锁。让媒体呼吸自由的空气, 是有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媒体人为之不懈的奋斗信念与追求。

负面报道, 究其本质是一个并不科学的概念, 或者可以说, 所谓的负面报道其实是不存在的, 只有经得起社会检验和历史考验的真实报道和带有欺骗性的虚假报道, 而无所谓的正面报道或负面报道。

真实的正面报道是可贵的、有益的, 真实的负面报道同样也是可贵的、有益的, 而虚假的正面报道是可憎的、有害的, 虚假的负面报道同样也是可憎的、有害的。“正面”与“负面”明显带有价值取向和主观立场的相对性, 因此用“正面”与“负面”为新闻报道做标签, 就像是把有没有翅膀作为鸟类与哺乳动物的分类标准一样, 是粗糙的分类法, 没能触及事物的本质。

学者张威在他的《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中是这样描述负面新闻报道的:负面报道聚焦于那些与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相冲突的事件以及一切反常现象。一般说来, 犯罪、丑闻、性攻击、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等事件往往是负面报道的报道重点。对于具有社会内容的负面报道来说, 它的目的不在于歌颂光明, 而在于反映和暴露社会敏感灰暗的一面, 以使公众瞩目、警醒和震惊, 在政治上, 它往往站在与当局相反的一面来挑剔批评后者的政策, 它强调变动、反常和冲突。张威对负面新闻报道的定义在业界被普遍认同, 但笔者认为, 他的这一定义抓住的仍然是负面新闻报道的表象特征, 而没有触及负面新闻报道的实质与要害。

负面报道当中的负面二字是一个定性的说法, 这里面隐藏着谁给报道定性、定性的标准具不具有普适性等一系列可以深入探究的问题。比如说, 法院审理一起某部门要员的犯罪案件, 对于检察院调查取证、提起公诉及法院审理工作开展情况的报道, 可以说是对检察院、法院工作的正面报道, 在这种报道中可以揭露出某部门要员的犯罪行径或在整个案件中暴露出来监管约束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失职失察, 可以说是对某部门或某一社会领域的负面报道。同一则新闻, 既可以是正面报道也可以是负面报道, 关键是要看站在谁的立场上来加以判断、站在谁的形象与利益角度说话, 不仅仅是上述那个显而易见的假定例证可以做这样的分析, 所有所谓“负面新闻报道”尽可以作类似于此的忖度。负面新闻报道既不是一个体裁类型, 也不是题材类型, 因此它不是新闻理论中的科学概念, 而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流行说法。

站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 一切弘扬真善美的新闻报道和一切鞭笞假丑恶的新闻报道都具有正面的积极的意义, 只要它不是片面的、失实的报道, 就会成为历史记忆的一部分, 把弘扬真善美规定为正面、把鞭笞假丑恶规定为负面, 不过是在一个更深的、更为隐蔽的层次上暗含了阶段性的价值取向和主观立场。

揭开光神秘面纱 篇11

“让牛顿见鬼去吧”

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聚会。它之所以引发后世关注,只因有那么几位英国文学界的名流,如此集中而又直率地道出了他们对科学的看法,抑或说敌意。

时间定格于1817年12月28日,地点是英国画家、评论家本杰明·海顿位于伦敦的书斋。那一天,主人在把诗人约翰·济慈介绍给另一位诗人威廉·华兹华斯、散文家和评论家查尔斯·兰姆等人后,拿出了自己的新作向客人展示。画面表现的是正待进入耶路撒冷的耶稣,耶稣的身旁站着其信徒、科学家艾萨克·牛顿及怀疑论者伏尔泰。

“你不该画牛顿!”略有醉意的兰姆责备海顿说,“这家伙是个除了三棱镜以外什么都不相信的人。”济慈同意兰姆的看法,称牛顿把彩虹所有的诗意都破坏了,彩虹在其眼里只不过是光谱的排列而已,所以他在碰杯时提议:“让牛顿见鬼去吧。”

“要抵制牛顿是不可能的!”海顿答道,“我们还得为牛顿的健康干杯,让数学见鬼去吧。”

让我们回到1666年的英国。那一年,23岁的牛顿做了探讨光的本性的第一个重要实验。按照他本人的叙述,他购买了一块玻璃棱镜(用纯玻璃制成的三角棱体),“以此来试验颜色现象”。为此他“弄暗我的房间,并在我的护窗板上开一小孔,让适量的太阳光进入,我将我的棱镜放在阳光进入处,于是光会因此折射到对面墙上。”

那时候,人们不相信颜色是光的基本特性之一,认为那不过是光通过另一种物质,如水、云彩或者玻璃时发生的变化。对于彩虹,人们也只是粗略地意识到,这是阳光在水滴内的折射及反射造成的一种独特现象。牛顿在实验中观察到,那束折射到墙上的光不止是变宽的光点,而是一条以大家十分熟悉的彩虹顺序——红、橙、黄、绿、蓝、紫排列的彩色光带,其长度要比其宽度大许多倍。

这些颜色色谱难道是由棱镜产生的吗?牛顿让这条“虹带”通过反向放置的第二个棱镜(用透镜来取代),以使这些色光重新结合,结果它们真的变成了白光(点)。

在做过更多的实验之后,牛顿形成了这样一种观点:颜色肯定是光的基本组成要素。普通白光是几种不同颜色的光线的混合物,这些光在各自单独作用于眼睛时,就会产生不同的色觉。每一种颜色都有独特的、不同的折射率。组成白光的各种成分散开而成的光带,称为“光谱”。光谱的伸长是由于玻璃对这些不同的光线折射本领不同。

牛顿实际上也揭开了物质的颜色之谜:原来,物质的色彩,是不同颜色的光在物体上有不同的反射率和折射率造成的。

两大学说的初次角力

色散实验让牛顿一举成名,同时也促使他认真思考光的本质。1672年,在被选入英国皇家学会后,牛顿立即提交了他的研究成果——《关于光和颜色的理论》论文,并发表在《皇家学会哲学杂志》上,这是他第一次公开发表的论文。

在这篇论文中,牛顿提出了光的“微粒学说”,认为光是由高速运动的细小粒子(微粒)组成的。这些微粒从光源发射,就像子弹从枪膛射出来一样。或者说,光是一束从发光体运动到眼睛的粒子流。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光按直线前进,并能投下清晰的影子。他还用微粒学说阐述了光的颜色理论,认为光的复合和分解就像不同颜色的微粒混合在一起又被分开一样。

可是,这一学说却无法解释一些显而易见的事实。比如,为什么绿色的光比黄色的光折射得厉害?为什么两束光可以彼此交叉通过而互不干扰,即为什么组成光的粒子不会互相碰撞?牛顿同代人中的一些杰出学者,也很难接受他的光具有数种不同的、独立的、不能互相转变的颜色,并为某一确定的可折射性所表征的学说——它似乎很容易就能被这样一个实验所驳倒:两种颜色的颜料相混合可以产生第三种颜色的颜料。

正因如此,光的微粒学说甫一问世就遭到了激烈的反对。由著名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和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意耳等组成的英国皇家学会评议委员会,对牛顿提交的光学论文基本上持否定的态度。波意耳指出,物体的颜色并非物体本身的性质,而是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他还第一次记载了肥皂泡和玻璃球表面的彩色条纹。

反对方手中一个更为有力的“杀手锏”,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弗朗西斯科·格里马迪于1665年设计的一个实验:他让一束光通过两个前后排列的狭缝后,投射到暗室里的一个空白屏幕上,结果发现,呈现出的光带比进入第一道缝时的光束略微宽些。就此他认为,这束光在狭缝边缘向外有所弯曲,而且显然是光线绕过障碍的一种情况。他把这一现象称为“衍射”。

随后在进一步的实验中,格里马迪又得到了有明暗条纹的光影图像。他觉得这种现象与水波十分相像,并由此推断:光可能是一种能够做波浪式运动的流体,光的不同颜色可能是波动频率不同的结果。

格里马迪实则成了光的“波动说”最早的倡导者。胡克在重复了格里马迪的实验,自己又对肥皂泡膜上的颜色进行观察后,提出了“光是‘以太’(ether)的一种纵向波”的假说。

牛顿的这张手稿图,说明了三棱镜是如何折射光的

色散实验让牛顿一举成名,同时也促使他认真思考光的本质。1672年,在被选入英国皇家学会后,牛顿立即提交了他的研究成果——《关于光和颜色的理论》论文,并发表在《皇家学会哲学杂志》上,这是他第一次公开发表的论文。

在这篇论文中,牛顿提出了光的“微粒学说”,认为光是由高速运动的细小粒子(微粒)组成的。这些微粒从光源发射,就像子弹从枪膛射出来一样。或者说,光是一束从发光体运动到眼睛的粒子流。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光按直线前进,并能投下清晰的影子。他还用微粒学说阐述了光的颜色理论,认为光的复合和分解就像不同颜色的微粒混合在一起又被分开一样。

可是,这一学说却无法解释一些显而易见的事实。比如,为什么绿色的光比黄色的光折射得厉害?为什么两束光可以彼此交叉通过而互不干扰,即为什么组成光的粒子不会互相碰撞?牛顿同代人中的一些杰出学者,也很难接受他的光具有数种不同的、独立的、不能互相转变的颜色,并为某一确定的可折射性所表征的学说——它似乎很容易就能被这样一个实验所驳倒:两种颜色的颜料相混合可以产生第三种颜色的颜料。

nlc202309020107

正因如此,光的微粒学说甫一问世就遭到了激烈的反对。由著名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和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意耳等组成的英国皇家学会评议委员会,对牛顿提交的光学论文基本上持否定的态度。波意耳指出,物体的颜色并非物体本身的性质,而是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他还第一次记载了肥皂泡和玻璃球表面的彩色条纹。

反对方手中一个更为有力的“杀手锏”,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弗朗西斯科·格里马迪于1665年设计的一个实验:他让一束光通过两个前后排列的狭缝后,投射到暗室里的一个空白屏幕上,结果发现,呈现出的光带比进入第一道缝时的光束略微宽些。就此他认为,这束光在狭缝边缘向外有所弯曲,而且显然是光线绕过障碍的一种情况。他把这一现象称为“衍射”。

随后在进一步的实验中,格里马迪又得到了有明暗条纹的光影图像。他觉得这种现象与水波十分相像,并由此推断:光可能是一种能够做波浪式运动的流体,光的不同颜色可能是波动频率不同的结果。

格里马迪实则成了光的“波动说”最早的倡导者。胡克在重复了格里马迪的实验,自己又对肥皂泡膜上的颜色进行观察后,提出了“光是‘以太’(ether)的一种纵向波”的假说。

爱因斯坦假说“一统江湖”

笛卡儿和胡克关于光的性质的观点,很快就被荷兰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所借鉴并加以发挥。

惠更斯提出:光是一种机械振荡波,波面上的各点本身就是引起媒介物质振动的波源。荷载光波的媒介物质(以太)应该充满包括真空在内的全部空间,并能渗透到通常的物质之中。1678年,惠更斯向法国皇家科学院提交了他的光学论著《光论》。此书系统地阐述了光的波动理论。

孤傲的牛顿自然不会轻易认“输”。不过,为了避免那位一直跟他过不去的胡克的纠缠(后来这对互相敌视的冤家还为引力定律等争吵多年),他一度没有公开他的光学研究进展。1704年,即胡克去世的第二年,牛顿才出版了他的《光学》一书。书中他陈述了波动说的几种不足:

波动说不能很好地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和光在方解石中的双折射现象;波动说依赖于介质的存在,可并没有什么证据表明天空中确有这样的介质。

进入19世纪后,微粒说与波动说之争又现波澜。

英国物理学家和内科医生托马斯·杨在1800年左右做了一个实验:让光从一个很小但很亮的光源射出,再经过两个极窄的矩形裂口到达一块屏幕上。如果光是由粒子构成的话,那么,屏幕上的光应该是两个矩形的小光圈。

然而,杨发现的却是明暗相间的黑白条纹。这些光带,正是大约140年前格里马迪曾注意到的那种绕角衍射引起的,而微粒说对此并不能做出解释。

之后,杨在《关于光与声的实验和问题》的论文中提出了否定微粒说的几个理由:第一,强光和弱光源所发出的光线有同样的速度,这用微粒说不好解释;第二,光线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被反射,而另一部分被折射,用微粒说解释也很牵强。

一时间,微粒说被逼到了死角。

可是,1808年,法国物理学家路易斯·马吕斯无意中发现了光的偏振现象(光波在某一特定的平面上振动),而被视为纵波的光,是不可能发生这样的偏振的。这一发现即刻成了反对波动说的有力证据。

随后,杨经过进一步研究,提出光是一种横波,并借此成功地解释了光的偏振现象,波动说才得以摆脱困境。

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波的概念和一个新的理论——“场论”,推测“光本身(包括辐射热和其他辐射)是一种电磁干扰,它是波的形式,并按照电磁定律通过电磁场传播”。

随着光的电磁理论的建立、检验以太理论的“迈克耳孙-莫雷实验”以失败告终,及至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在20世纪初问世,以太终于退出了科学舞台。人们开始接受电磁场本身就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的概念,而场可以在真空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特别是,爱因斯坦在他1905年发表的有关“光电效应”的论文中引入“光量子”(后称“光子”)概念,提出光的量子假说,认为光同时具有波动和粒子两种特性——所谓“波粒二象性”,这才真正化解了微粒说与波动说长达数百年的争执。这一理论成为量子力学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也为爱因斯坦赢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谱仪的发明

光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1859年,德国化学家罗伯特·本生与古斯塔夫·基尔霍夫一起发明了光谱仪。它可分析每一种元素所产生的独特光谱,被频繁用于化学中不同物质的识别和区分。

揭开零售巨人的神秘面纱 篇12

在国际商业界, 提起沃尔玛可谓无人不知。60多年前美国阿肯色州一个小镇上的夫妻店, 现在已成为世界上零售商业巨人, 连续数年蝉联世界第一。沃尔玛的所有者沃尔顿家族也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

沃尔玛制胜的奥秘何在?应该说这主要缘于它在经营管理上的的“四大策略”。

价格策略:天天低价

1945年, 在美国阿肯色州的一个小镇上, 一个刚从二战中退役的年轻人, 为了改变生活的窘困, 向岳父借了5000美元, 在一个叫纽波特的地方租下几间房子, 和妻子海伦开起了一个零售商店, 这个年轻人叫沃尔顿。由于本钱少, 沃尔顿只能搞小本经营, 专门卖一些5~10美分的廉价日用品。沃尔顿小店的商品价格低廉, 而且服务态度又好, 因此附近的居民都喜欢来买东西, 生意虽小但特别红火。谁知好景不长, 房东出于嫉妒, 找借口收回了店面。无奈之下, 沃尔顿只好带妻子来到本顿维尔。1962年, 在经过一番市场调研后, 他利用现有的积蓄, 又开了一家零售店, 取名为沃尔玛。

沃尔玛在起初开业时经营并不顺利, 曾一度陷入困境。沃尔顿通过市场调查发现, 沃尔玛开始主要经营的是名牌商品, 价格定位自然较高, 但当时国内经济很不景气, 沃尔玛为了避开大城市商业的竞争, 又主要选择在小城镇建店, 面对的是大量中低档收入水平的顾客群, 因此如果价格定位过高, 顾客就会跑到城里或其他商店去购买。沃尔顿及时调整了经营策略, 仅选择一些对消费者有一定影响的大众化商品, 但一定要是优质品牌, 通过有利于获得价格折扣的大批量、规模化采购来降低进价, 再以明显低于当地的市场价格进行销售, 价格一般低于超市的20~40%。这一招果然奏效, 沃尔玛很快就在消费者心目中树起了质优价廉的新形象。

对这一经营策略, 沃尔顿将其形象地总结为“女裤理论”, 即假如一条女裤的进价为0.8美元, 售价1.2美元, 如果降价到1美元, 虽然会少赚一半的钱, 但却能卖出三倍的货。这也是我们今天常说的薄利多销。此后, 沃尔玛便打出“天天低价”的口号。为了使价格低廉, 沃尔顿主要在降低进货成本上动脑筋, 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大量采购, 尽可能地把中间环节价格压低;二是大多数商品都是直接从制造商处进货, 节省中间费用。沃尔顿的“女裤理论”, 不仅使沃尔玛的营销额一路攀升, 而且为日后的规模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扩张策略:步步为营

正确而独特的经营策略, 使沃尔玛的经营逐步走上了正轨, 而且出乎意料地红火起来, 这更坚定了沃尔顿创业的信心。他决定搞连锁经营, 扩张企业规模, 逐步将沃尔玛发展成为大型的连锁商业零售企业。在扩张战略的选择上, 精明的沃尔顿冷静分析了当时的市场分布情况, 没有像其他企业那样重点在大城市布局, 而是避开竞争,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他主要选择在小城镇和城市郊区布点, 在这方面沃尔顿有其独到的想法。他认为, 小城镇和城市郊区商业缺少竞争, 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别人看不到的发财机会, 这主要源于农民和小城镇居民的购买习惯, 他们一般更愿意在当地购物, 而不是长途旅行到大城市去买东西。另外, 小城镇还有其他优势, 如土地、租金、营运费用等都较低, 而且员工稳定, 极具献身精神。

在具体的扩张策略上, 沃尔顿主要采取由里向外, 步步为营, 递进发展, 先是以公司总部为轴心, 逐步向四周扩散。起初为了不超过自己的配送范围和能力, 沃尔玛一直围绕着公司总部本顿维尔周围一天车程, 即500公里左右的范围内建店。然后, 在边缘地区之外, 再建一个配送中心, 再在该配送中心的有效范围内建立分店。沃尔顿决定以州为单位, 密密麻麻地布置沃尔玛分店, 直到这个地区市场饱和后, 再向其他州发展, 这样就使其他公司感到无法插足, 沃尔玛的规模也随之越做越大。1990年, 沃尔玛终于成为美国第一大零售商。但是, 沃尔顿似乎并不满足现状, 他决定向海外市场进军。1991年, 沃尔玛在海外的第一家连锁分店在墨西哥城成立。为此, 山姆·沃尔顿在1992年获得了由美国总统乔治·布什颁发的自由勋章。

在此后的十几年间, 沃尔玛将业务拓展到包括英国、韩国、巴西、德国、加拿大以及中国等十个国家, 旗下的国内外连锁分店已达到5600多家。1996年, 沃尔玛在中国深圳成功开设了亚洲第一家沃尔玛购物广场和山姆会员商店, 迄今已在中国开设了26家连锁商店。目前沃尔玛的国际员工总数已达到100多万人, 成为全球最大的私营雇主。

经营策略:高效分销

在美国曾有这样一个说法:沃尔玛的电子信息系统是全美最大的民用系统, 甚至超过了电信业巨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沃尔玛拥有如此先进的科技装备, 这在当时美国商界是不多见的, 这与沃尔顿追求卓越的经营管理理念是密不可分的。正是因为高新技术的快速引进和成功运用, 极大地提高了沃尔玛的工作效率, 使沃尔玛占尽了市场先机, 起到了“点石成金”之功效。

早在1977年, 沃尔玛就完成了整个公司的计算机网络配置, 实现了公司总部与各分店及配送中心之间的快速直接通信。到了80年代初, 沃尔玛开始利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与供应商实行自动订货。1983年, 沃尔玛耗费2400万美元与休斯公司合作的人造卫星发射升空。到了80年代末期, 沃尔玛配送中心的运行已完全实行了自动化, 从进货到库存、配送、送货、上架、售出的全过程, 全部由计算机跟踪控制。通过网络, 沃尔玛可以在一小时之内对全球的几千家分店的商品库存和销售量盘点一遍。到20世纪90年代初, 沃尔玛在通信网络上投资已达到7亿美元之多, 而沃尔玛的销售额和经营利润也同时获得了大幅度增长。

管理策略:以人为本

在美国管理界, 沃尔玛是被公认为最具管理特色的公司之一, 并多次被评为最适宜工作的公司之一。这与沃尔玛多年来实行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有很大关系。

公仆领导。沃尔玛提倡领导为员工服务, 员工为顾客服务, 从而形成领导在整个支架最基层、员工是中间的基石、顾客处于最高层的“倒三角”组织关系。在沃尔玛公司内部, 所有人员都是平等的, 没有上下级之分, 从最高总裁到一般员工, 所佩戴的胸牌从不标明职务, 大家相互之间也是直呼其名。任何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权利, 都可以直接对上级直至总裁提出工作建议。

机会均等。对于每一位沃尔玛员工来说, 公司所给予的能够体现人生价值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在公司内部, 每一位员工都可以得到接受培训和提升的机会。沃尔玛有许多内部培训项目, 专门针对不同潜能的员工而设。任何一个员工只要具有献身精神, 努力工作, 干出实绩, 都可以得到提升晋职。另外, 沃尔玛还实行轮岗制, 经常给各级主管或员工轮换工作, 通过担任不同的工作, 掌握各种技能。

利润共享。沃尔玛在全公司推行利润分享和福利计划, 将公司和员工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使员工们将公司看成是自己的, 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因此沃尔玛员工的献身精神和团队力量都堪称一流。

上一篇:控制体系建设下一篇:旅客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