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推进

2024-09-04

务实推进(共12篇)

务实推进 篇1

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 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都对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进一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现代化的实质是指:“全社会范围,一系列现代要素以及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它具有三大核心指标:第一是经济因素;第二是现代因素;第三是科技因素。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这三大核心,结合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现状总结了九个方面问题,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正式步入“新常态”。新常态是指我国经济发展要从过去依靠规模扩张、低价劳动成本、低价土地政策、不注重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向依靠质量提高效益型转变,经济发展动力要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这样一个“大转换”。面对新的形势,建筑业如何适应“新常态”,选择什么样的途径和目标,更好地把转方式、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创新驱动、增强内生动力,实现稳中求进,需要有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思考。

一、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是建筑业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实现国家“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发挥支柱产业作用所采取的正确选择

长期以来, 从国家宏 观政策面上的有关描述中比较多见的是“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也有专家提出了“建筑产业化”。2013年以来,根据中国建筑业协会郑一军会长指示,中建协项目管理委员会曾就建筑业这个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的问题进行了课题研究,并于2014年提出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必然性、迫切性 , 从建筑业的发展历史和演变规律看,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站在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度看,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是应对新技术革命和第三次产业革命挑战的需要;就建筑业现状和发展看,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根本要求。为什么不提工业化,除了以上这三个方面观点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工业生产与建筑业有着重大的区别,国家在产业划分上也非常明确地将工业与建筑业并列为第二产业。因为建筑产品具有单件性和一次性的特点,产品固定、人员流动。而工业产品大多是产品流动、人员固定,而且具有重复生产的特性。所以,建筑业不可能全部照搬工业化的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来建造建筑产品。但建筑业又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和建造方式相对落后的传统产业,急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和生产方式,向现代产业转变。这既符合党和国家早就提出的“四个现代化”总体目标,又符合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四个全面”的总体要求。

大家知道,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改变城乡面貌、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14年生产总值高达17.7万亿元,接近GDP7%。但过去30多年建筑业是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和低价劳动力发展的行业,加上市场经济不成熟及法律法规方面缺陷等因素,制约建筑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和障碍仍然严重存在。一是建筑业生产能力过剩,恶性竞争,严重存在“三低一高”的现象,(即产值利润率低、劳动生产率低、产业集中度低、市场交易成本高)。二是建筑业生产方式落后。工程建设过程中资源浪费大、污染物排放多。三是近年来国家财政基本上没有给建筑业资金投入,致使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技术装备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四是职业教育严重滞后,操作工人业务素质低下,不能适应现代建筑产品快速发展形势的要求。其发展还没有真正转移到依靠集约化管理和技术进步与质量效益型的良性轨道上,还很不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面对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形势,建筑业首要的任务是必须以党的十八大和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变行业发展方式,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务实地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二、进一步深入研讨、正确认识和把握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内涵和目标

最近有些媒体在报道中,简单地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提法替换过去倡导的建筑工业化,甚至出现一些误导的解读。为了更好地认知“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容和本质,有必要进一步对“建筑产业现代化”等相关内涵和特征与目标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全面推进和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奠定理论基础。

首先,要深入研究探讨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产业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历史的动态概念。通常讲产业现代化是指通过发展科学技术,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使产业自身建立在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基础上,使产业的生产和技术水平达到国际上的先进水平。目前,对建筑产业现代化的研究还在起步当中,尚没有统一的认识和标准。就建筑产业构成要素而言,我们认为建筑产业现代化的特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生产资料现代化。即产业所使用的主要生产设备和工具、机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它是产业体系和产业升级是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比如砼施工从原来的现场人工拌合到搅料机搅拌,再到商品砼的全机械化泵送,其本身就是手工作业到半机械化再到机械化的一个转变。

二是产业组织结构现代化。产业现代化需要有一个与其相适应的现代化产业结构,它是在先进技术和生产力发展基础上,按照市场需求管理设立不同专业资质,建立起来具有相互协调发展的行业结构体系。但目前我国工程建设管理体制还很不适应发展趋势,比如设计、施工、材料生产等各自独立。

三是产业 劳动力现 代化。产业现代化要求劳动者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文化水平都有实质性提高。产业现代化对于劳动力要求不是指个别的、单独的劳动力,而是要求有一个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和技能工人比重合理的劳动力组织结构。

四是产业各项管理现代化。生产设备和机具的现代化必然要求管理的现代化,否则就不能发挥现代设备和生产技术的作用。管理现代化表现在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人员和管理方法的现代化。

五是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现代化。一个产业是否现代化,关键在一些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要量化。要通过国内外、各行业的指标体系纵横向对比,以当代国际上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为参照系,制定并反映到我国建筑业持续发展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上。这里包括:衡量建筑业的经济效益、科技进步、资源消耗、装配化程度及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等指标。

其次,要深入研究把握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关键途径。

建筑产业现代化又是一个涵盖范畴广泛、内涵丰富、指标多元、多层次、多阶段的历史发展过程,所以它将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增添新的内容、展现新的特征。只有抓住特征,才能找出推进的途径,当前我们认为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造过程精益化。就是要用精益建造的系统方法,控制建筑产品的生成全过程。(包括精益规划、精益设计、精益管理、精益生产和精益供应等),在保证质量、最短工期、减小资源消耗的条件下,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科学规划、设计深化、管理细化,向用户提交满足使用要求为目标的现代建造模式。

二是务实推进建筑预制装配化。建筑预制装配化是建筑业用现代化生产方式改造和代替传统手工操作和施工现场湿作业建造建筑产品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推进建筑预制装配化必须有设计系列标准化、部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机械化、项目管理信息化做技术支撑。

三是项目管理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工程项目管理必须将国际化与本土化、专业化进行有机融合,把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通过统一科学的组织管理来加以综合协调,以项目利益相关者基本满意为标志,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四是企业高管职业化。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高端管理人才是具有较高社会价值认同度的职业阶层。建设一支懂法律、守信用、善经营、作风硬、业务精、敢担当的企业高层复合型管理人才队伍,是推进和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五是产业工人技能化。随着建筑科技含量的提高,复杂的技能型操作工序将大幅度增加,对操作工人的技能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急需要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与等级考核持证工作,促使农民工向有一定专业技能水平的高素质新型产业工人转变。

六是全产业链集成化。借助于信息技术集成化管理,实现建筑规划设计、新型材料生产、物资设备采购、工程项目施工和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更加优化组合,采用现代先进的管理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有效作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创造更大的效用价值。

七是产品优质绿色化。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面对来自建筑节能环保方面的更大挑战,2013年国家出台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在政策层面导向上进一步表明了通过绿色建造来大力发展向社会提供节能、环保、低碳的绿色优质建筑产品。

最后, 要深入研 究、规划设计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依据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推进途径,我们认为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应概括为:以人文、绿色、科技创新发展为理念,以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为先导,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支撑,以部件工厂化生产为途径,以保障质量安全为红线,以现代项目管理为核心,以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广泛运用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技术,将建筑产品全过程的融资开发、规划设计、施工生产、管理服务以及新材料、新设备的更新换代等环节集成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系统,依靠高素质的企业管理人才和新型产业工人队伍,通过精益化建造,实现为用户提供舒适、低碳、绿色、经济、美观和满足需求的优质建筑产品。最终把建筑业打造成为具有对国民经济较高贡献率的支柱产业、引领时代发展潮流的绿色低碳产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惠民产业、较高人本素质的诚信产业,管理先进和高科技水平的现代产业。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推进和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目标是要实现技术、管理、效益的三者统一。一方面,产业现代化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武装产业,促使传统产业由落后技术向先进技术转变;另一方面,要求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手段一定要带来较好的综合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没有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创新,绝不是真正的现代化;没有较高的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也是没有生命力的现代化。

三、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必须深化改革,坚持创新驱动,突出转变行业发展方式和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这个主题

改革开放 以来, 我国建筑业先后经历了第一轮、第二轮承包经营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直至企业改组改制改革,为建筑业企业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对大多数骨干企业来说,经过近20多年来的改制,应该说已经建立了比较合理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了没有规模不大、没有主业不稳、没有投资不富、没有专业不优、没有海外不亮、没有品牌(实力)不强的几大板块,较好地实现人才强企、科技兴企、主业固企、多元利企、品牌亮企的发展战略,为推进和实现建筑业产业现代化领军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还没有形成,企业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能力不强,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创新机制不健全,尤其是“人力资本”没有进行相应的匹配。所以,面对当前“新常态”,建筑业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关键是抓住一个“转”字,注重一个“升”字。

第一,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从国家层面,下一轮企业改革的重点是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三者责、权、利对称,实现“适度集权、合理分权、系统监控”,并通过新一轮的企业改制兼并、重组、构建母子公司体系,再造企业管理流程,优化股本结构,引导大型龙头企业做强、做优,打造区域行业建筑航母。同时要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发展以混合所有制为主流模式的非公有经济、职工股权与国有经济和央企股权互渗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市场化的经营机制,真正形成现代企业制度。这里有几个关键词值得注意,比如股权多元化,混合经济,人力资源入股,发挥外部董事作用,董事会改议事制为投票制。

从行业主管部门层面,就是通过市场准入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制定不同企业资质的门槛设置,实行不同企业资质的市场划分,并通过新一轮企业资质就位,进一步提高建筑行业产业集中度,促使大型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集团,推动中小企业集聚发展,从而使不同类型企业按不同条件上升到新的市场竞争层次和高度,实施差别化发展,防止产业结构盲目雷同,统筹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企业发展格局。

从企业层 面来讲, 重点是实现以资产经营带动生产经营,资本向产业链上下游转移,走强强联合、强弱联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发展之路。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建筑企业在转型升级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形势和市场变化来调整产业结构,不要顾此失彼为转型而转型,总的思路是要紧跟在“新常态”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方向,围绕新的市场需求,与资本市场、建筑产品开发等有机结合,形成新的业务发展模式,提升产业层次,拉长产业链条。具体讲:首先要解放思想,树立大建筑业的概念,依靠大市场,谋求大发展。要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从注重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拓展,既要积极与交通、电力、水利、邮电、通信等大型施工企业实现强强联手,同时又要审时度势,积极与地方中小企业实行强弱合作,打造地域板块,尽快形成涵盖诸多领域、具有各类施工能力的大建筑业格局,实现产业融合和跨产业方向发展。其次要有智慧大脑的思维,超前考虑企业的发展战略,打造智慧企业。比如说现在就要从过去注重“建房”向包括基础设施、第三产业服务、再造城镇文化的“建城”转变。这一转型已不是未来,而是现在。最后要有国际化的眼光,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从国内向国外发展,积极开拓境外市场。

第二,坚持多元化发展,实现经营与生产方式转型升级。

目前我们大多数建筑企业同行之间的竞争趋于同质化,而且垫资、欠款严重,企业单靠传统的生产经营,可以说生存空间有限。一个有前瞻性战略思维的企业经营者,就必须掌握前沿经营管理模式,积极开辟新的渠道。

首先是在经营方式上,要坚持一体化和多元化发展战略。所谓一体化就是要依托工程总承包的优势,从勘察、设计、材料采购、施工管理、项目调试方面,做强做优主业。多元化发展就是在做强做优主业的同时,有条件的可向非建筑领域渗透发展新兴产业,形成多元化经营、信息化管理、工厂化生产、现代化建造、集团化发展、国际化跨越。

其次在生产方式上,积极走预制装配化道路,着力提高现代化建造能力。大力推进和实现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机械装配化、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在有条件的区域可以建立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化的建筑预制工厂化示范基地建设。

在资本运营上,除了目前开展的房地产业务外,可效仿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发展道路,树立不为所有但可共享的思维,选择某一银行建立银企联盟,推进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以财团的 金融资本 采取BT、B O T、P P P等模式支持总承包业务冲刺和抢占高端市场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在经营总量上,要以稳增长、控风险、调结构、促发展为原则,坚持适度规模经营,控制产能过剩、无限扩张,管理跨度失控。特别是要注意规避市场风险和企业盲目扩揽工程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从而引导企业升级。

第三,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科技先导转型升级。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迅猛发展,工程项目日趋大型化、复杂化和国际化。建筑企业必须站在全球化、信息化的高度,在“新市场、强业主、多投资、大项目、高科技”中创新发展项目管理模式,增强在高端市场的拓展能力,以适应国际工程承包领域新趋向。

实现新时期企业转型升级最根本的是依靠科技进步,最关键的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在于推动了建筑结构技术、建筑材料技术、建筑施工技术、建筑管理方法的深刻变革。党的十八大做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抉择。住建部针对行业实际,也提出“完善以工法和专有技术成功示范工程为抓手的技术转移与推广机制”。1989年,原建设部开启工法制度的初衷,就是为了加强企业施工技术管理与工艺革新。30多年来,广大企业运用标准化管理流程、信息化管理手段、精细化管理方式,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模式,较好地实现了工程建设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的目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先后有1500多项优秀项目管理成果发布,2476项施工新技术和新工艺提炼编制评为国家级工法或专利,形成了企业自有知识产权,有力促进了建筑业科技创新和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当前要特别强调科技进步与管理创新的驱动支撑。一是要始终坚持把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两轮驱动作为企业领先的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培养和引进高端管理人才,创新研发技术含量大、应用价值高的国家级工法与新产品,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二是要健全完善政府规划、行业指导,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校参加、深度融合、良性互动的产、学、研、政科技创新体系。积极推广应用以“十项新技术”和国家级工法创新成果为主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现代化管理方法。依托“高、大、难”和“新、特、尖”的工程项目,重点研发解决复杂关键技术,注重建筑用材上适时更新换代,加快促进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和BIM技术的应用。随着各种新兴信息技术不断涌现,BIM、云计算、虚拟现实、移动技术、协同环境、大数据体系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影响日益显著,特别是能够大幅度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优化、集成效益,实现目标动态控制精度和“智慧管理”,构建行业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四是建立科技进步创新评价和激励机制。中国建筑业协会设立的中国建设工程施工技术成果创新奖,已作为建筑业申报国家级科学技术奖的重要依据。对在工程建设中开展科学研究、施工技术与工艺创新、工法开发应用有重大突破、填补国内空白、推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企业给予表彰激励,促进建筑业科技进步与创新。

第四,树立“品牌”发展战略,促进企业管理创新转型升级。

实现管理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建筑业凭借过去的投资拉动的规模型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未来发展必然要以增强内生动力的管理效益型方式来取代。“管理为纲,纲举目张”,说明企业一切经营活动都要通过管理来实现。管理创新未来将更加注重思维创新,也可以说是创新“智慧大脑”。因为思维决定行动,只有创新的思维,才能产生创新的管理行动,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最终体现在管理创新能力上,包括企业影响力、诚信度和综合实力。企业发展靠市场,市场开拓靠诚信,诚信提升靠管理,管理进步靠创新。市场需求是管理创新的牵动力,有效的机制是管理创新的推动力,科技进步是管理创新的驱动力,全员参与是管理创新的原动力。

管理创新转型,就是要面向企业转型升级,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全员发展的创新意识,积极推动管理方式与企业员工和工程项目实际紧密结合。比如,有的企业建立的生产人力负荷动态监控系统,能随时了解每个团队特别是班组和每个岗位的生产负荷情况,以便根据项目规模、性质和工期,整合现有资源,科学合理地调配人力,有效避免人力忙闲不均,使有限资源达到充分利用。管理创新是深层次的改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以市场为需求、企业为主体、员工为核心、机制为动力、科技为支撑完整有效的创新管理模式,来引领企业专业化、集约化、精细化、品牌化的跨越式发展与整体转型升级。

第五,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实现人才强企转型升级。

党的十八大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这一要求对于提升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是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素质支撑,也是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迫切需求。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经济增长靠各种生产要素起作用,包括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劳动资源、人力资源。第二次产业革命之后转入现代经济增长,主要靠人力资本。它与物质资本最大的不同是,不但不损耗而且还由于其技能和知识水平的更新和提高产生“回报递增”。所以,加强人才培养对企业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当前,建筑业企业急需两方面人才,一是复合型的高端管理人才,二是一线操作技能产业工人。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使保障机制长效化。首先,要下气力做好劳动务工人员职业培训和关键技能工种考核认定工作,保证劳务人员就业稳定、技术精湛、分配公平、收入增加。其次,通过学习培养使管理人才不断充实专业知识、社会知识和国际化知识,提高沟通社交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掌控统筹能力。当然,最根本还是要建立公平合理的用人机制、奖惩机制和利益机制,让干事业的人有平台、让进步的人有阶梯、让成功的人有机会、让能干的人有发展、让奉献的人不吃亏,切实为建立新时期建筑产业队伍,营造关爱人才、留住人才创造良好氛围和环境。

务实推进 篇2

一、在重视利益调整的基础上强化道德引导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能否全面地、辩证地把握道德引导和人们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说是道德建设能否坚持求真务实精神的关键环节。过去,不少人羞于言利,而现在有些人又走向另一极端,过分看重物质实利,以至利欲熏心,见利忘义。解决这个问题,并非是要回到重义轻利的老路上去,而是要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新型义利观,坚持科学的义与利的辩证统一关系。

——既要正视不同利益之间可能产生的冲突,又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道义不倡,天下不宁。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具有相对独立性。但是,道德并不仅仅是形而上的东西,它在本质上是现实社会人们各种利益关系的反映,无时无刻不在调节和引导着社会利益关系。一个社会如果离开了道德的规范和引导,就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其结果必然会使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受损。在我国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各种不同利益关系纷纭交织,既有相互依存的一面,也存在着矛盾甚至冲突的一面。正视这一现象,并积极运用正确的道德原则加以引导,是当前我国道德建设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应该看到,尽管我国现阶段的利益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但个人利益和国家、人民群众利益之间的关系,依然是各种利益关系的核心。这也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道德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基本点。偏离这个基本的道德原则,人们将难以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就很难做到统筹兼顾,合理调整,抑扬得当。

——既要强调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又要充分尊重公民个人的正当权益。社会主义各种道德规范在实质上是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因此,开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遵循和把握的一个基本原则,在于要把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有机结合起来,而不能偏废。但必须正视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更多关注的往往是当前自身利益的实现问题。付出要有收获,好心要有好报,老实人不能吃亏,成为一种普遍而正常的社会心理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有义才有利,有德才有得,不义则失利,缺德则无得,应该说这是义利统一的正常情形。我们的道德建设应当充分反映和满足人们的这种心理欲求,而不是漠然置之。尽管有些好人在作出奉献时,并未想到有什么回报,只是希望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行事,但从社会的角度看,应当从各方面保障义举善行受到权益上的支持,至少应使好人无后顾之忧。当人们的道德状况和他们的利害得失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当行义之人受到包括物质奖励在内的社会褒奖时,整个社会就能更有效、更有力地弘扬道义、伸张正义。

二、注重道德水平的渐进式提高

以求真务实精神抓好道德建设,必须探究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的客观规律。如今,社会上某些领域道德失范现象令人堪忧。面对这种现实,需要我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抓紧搞好道德建设,但又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坚持立足现实,循序渐进,才能收到实效。

——坚持从具体事情抓起。事情愈具体,往往与人们的生活思想状况的关系愈直接,也愈容易把握。在道德建设中,把一定的道德要求落实到大量具体的工作中去,力争把每一件具体事做好,人们就可以在不知不觉间受到陶冶和感染,提高道德素养,同时也可以以小见大,看到应该坚持的正确的前进方向,逐渐增强提高社会道德水准的信心。

——坚持从现在做起。古人云:欲木之长者,必固其本;欲流之远者,必溯其源。道德建设固然应该着眼根本,放眼未来,但更应该立足当前,解决好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就拿未成年人道德建设来说,从长远看,我国的广大未成年人尚未成为社会的主体,但这决不意味着现在可以不重视对他们的道德教育。实际上,近年来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未成年人的道德状况出现了一些令人堪忧的现象,弄得不好,这些局部的问题,会日益成为一个关乎全局、影响未来的重大现实问题。如果我们现在不着手做好对他们的道德教育工作,以后再来补课就晚了。

——坚持做好经常性的工作。道德建设,贵在经常和坚持。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些地方在道德建设上,热衷于短期效应,忽视经常性的工作。须知,人的道德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通过平时一言一行、一点一滴长期积累起来的。因此,从事道德建设,既要使实劲,又要使韧劲,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经常性的工作;既要从现实出发,又要深谋远虑,戒浮去躁,积少成多。

——高度重视道德实践。中华民族具有知行兼备、重行习动的优良传统。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更有效地参与道德建设,应当充分利用和继续完善有关形式和载体。这些年来,各地各界发起和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以及“共铸诚信”、“光彩事业”、“网络文明工程”等等,都是经过实践证明有助于提高人们道德水平的有效形式和载体。我们应在此基础上,结合各行业、各部门、各地区的实际,不断创新道德建设的载体、形式和渠道,使新时期的道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三、借重法律手段使道德准则“硬”起来

在社会生活中,有些用以调节人们行为和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人人都应该切实遵守的,但在有的人那里,这些基本道德准则却成为“软”的东西,从而导致与道德准则不一致甚至相悖的行为时有发生。为了使这些道德准则“硬”起来,取得全体社会成员普遍遵守的实际效果,必须借重一定的法律手段。

信息化惠农 要务实推进 篇3

■ 国家邮政总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各级邮政部门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深刻认识服务“三农”的重要意义,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做好服务“三农”工作。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减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建立邮政服务体系是服务“三农”的有力手段

邮政服务新农村,在完善配送物流、储蓄保险、资金流通、信息传递服务体系方面大有可为。邮政部门将进一步拓展农村绿色流通通道和资金信息服务渠道,促进新农村文化、文明建设,发挥农村邮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1.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畅通的物流配送渠道。

建设新农村的基本内涵是发展生产,推进农村产业化,发展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增长。目前,农村一些地区流通体系不畅已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不论是工业产品流入农村,还是农村的农副产品流出,都缺乏完整高效的流通渠道。因此,将适合我国农业生产的各种先进技术、农资产品送到农村,为农民提供不断完善、方便有效的培训、指导、销售和使用服务,需要加强农、工、商、贸流通物流配送服务网络建设,建立一个有效运行的社会服务体系。

邮政部门依托自身独特的优势,通过多方合作,不断优化农村流通体系,在农村地区的农资配送、商品流通领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邮政部门有1/3的职工、2/3的邮路、3/4的网点分布在农村地区,仅在农村就有3万多个营业网点。一方面,邮政配送使产品从生产企业只经过邮政一个环节就能到达农民手中,加快了流通速度,降低了流通成本;另一方面,通过邮政配送的农资产品将假冒伪劣产品挤出农村市场,维护了农民利益。

邮政系统可以依托遍布城乡的邮政服务网点和配送体系,从已经探索成功的种子、农资配送入手,逐步向农村地区适销对路的日用百货配送服务延伸,在原有网络上增加生产、生活产品配送、农业信息发布、代订(送)火车票、代送单(证、照)等服务项目,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2. 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服务支持。

在农业发展面临转型与升级、农村经济增长进入新阶段的关键时期,农村金融体系中仍存在许多不利因素,成为制约“三农”问题的瓶颈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农村金融体系呈现弱化趋势,金融产品单一、融资渠道狭窄、农村融资难问题较为突出。发展“三农”经济,必须优化农村融资环境,加大金融的资金支持力度。

邮政金融是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邮政能够为农民提供储蓄,国内、国际汇款,绿卡消费,代理保险、代收付费等项基础性金融服务。特别是邮政储蓄资金自主运用以来,邮政部门通过协议存款、债券交易、小额质押贷款等项业务,直接为三农提供资金支持,保障农村生产和消费,支持农业生产,服务农民生活。

邮政金融服务是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可针对广大农民开发养老保险、简易人身财产保险、涉农产品保险等险种,发挥社会稳定器和农村经济保护伞的作用。建立、完善农村邮政储蓄信贷信用体系,创新农村邮政投(融)资体系建设,将在城市开办的金融业务在农村推广,可引领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意义十分重大。

3. 为农村文化产业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不仅体现在经济上,还表现在文化方面。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文化事业、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文化活动较为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邮政拓宽了文化产品服务“三农”领域,建立了农村文化产品流通、发行、配送和分销网络覆盖,增强农村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各地邮政通过农村出版物发行,为县、乡文化图书馆(站)配送书刊,配合农民文化设施建设,推荐农村适用读物,鼓励引导农村全民读书,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繁荣了农村文化市场。

邮政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邮政部门一直高度重视服务“三农”工作。除了传统的通信服务和金融服务外,近年来邮政部门还充分利用邮政网络的优势,积极服务“三农”,不仅有效净化了农村的流通渠道,促进了资金向农村的流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初步建成渠道畅通、运作规范、服务优良的连锁配送体系。

邮政部门针对广大农村流通渠道不畅的问题,初步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主要农业省区、技术比较先进的连锁配送网络,至2005年,服务网点总数达到19万处,覆盖全国27%的行政村,江西、山东两省行政村服务网点覆盖达到80%以上。目前,以乡邮员、代办员为主体,吸纳农村科技带头人、致富事业带头人、种植大户参与的配送队伍初具规模;由农技部门、研究机构、生产厂家等多方参与,邮政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社会聘请相结合的技术服务队伍正发展壮大;“先示范、后配送”,“收订到农户、配送到家门、服务到田头”,“时间上跟进、产品上叠加”等服务模式不断完善。

依托这个服务体系,在全国20多个省份,邮政服务的农田面积达到2.9亿亩,直接服务的农民达到1.5亿人。邮政部门配送的产品日益丰富,已有八个系列140多个品种,涉及种子、肥料、农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酒水、乳制品、日化产品等领域,并向农村公共事业服务延伸,如农村第二代身份证寄送、火车票订送服务等。

2.通过邮政储蓄为“三农”提供金融支持。

在商业银行大幅收缩农村机构的情况下,邮政部门一直在农村地区保持着两万多个储蓄网点和3.4万个汇兑网点,为农民提供储蓄汇总和多种代办服务。成为沟通城乡居民个人结算的主渠道。

据统计,2005年通过邮政储蓄和汇兑,实现的从城市到农村的资金流量为1.3万亿元,仅广东一省春节期间就汇出400多亿元。邮政储蓄和汇兑两大渠道有效地促进了资金从东部到西部、从城市到农村的流动。

为方便农村资金流动,邮政为外出打工农民免费提供绿卡,方便农民办理邮政储蓄异地交易、ATM存取款、POS消费等业务。河南邮政还积极探索代收农电费的新路子,为每个农民建立一个账户,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在邮政储蓄资金自主运用以后,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协议存款、购买农业发展银行等机构提供的资金等方式,积极支持“三农”。自2003年自主运用资金以来,累计向88家农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1861.52亿元。

健全邮政服务体系的主要任务

贯彻落实党中央1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邮政优势,为农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渠道基础,为农村繁荣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为农民生活提供丰富的文化服务。进一步提高邮政“惠农”的水平和能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是我们必须积极面对的重大历史任务。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力拓展农村市场。

要转变“农村邮政市场无所作为”、“农村邮政支局(所)是包袱”的观念。农村市场从现实情况看,业务量不大,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去,入不敷出的现象还相当普遍。因此,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邮政必须改变粗放经营的方式。一方面,农村支局的良性发展对邮政大网的高效运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邮政承担着普遍服务的义务,不可能把经济效益低的网点全都撤销。积极的办法就是面对现实、勇敢开拓,以新观念、新对策去改组、激活农村邮政。

2.完善连锁配送服务体系,深入开展连锁配送业务。

规范连锁配送渠道建设,着力培育精品网点。重点开发农资类、快速消费品类和公共服务三大市场,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优化业务流程。在重点地区和精品网点实现信息化管理,促进业务流程的不断优化。

3.完善农村邮政金融服务,加大邮储资金支农力度。

继续做好农村邮政储蓄、汇兑工作,满足农民的存取款要求,方便外出务工农民。进一步拓展代办业务范围,增加代收公用事业费的服务种类,努力把邮政建设成为农村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邮政储蓄政策,使邮政储蓄在农村地区吸收的资金留在农村,扩大邮储自主运用资金的支农规模;继续通过各种形式,优先为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丰富农村金融服务品种,满足农民信贷需要。

4.建设农村发行网络渠道,促进农村文化发展。

要从实际出发,解决农民文化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为改善乡村环境面貌和提高文化素质提供动力。要充分认识繁荣农村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广泛开展送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物等科技文化产品下乡等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四个“突出” 两个“加强”构建信息化新农村

■ 山东省信息产业厅

到了山东,你会有种深切的体会,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正快速地融入新经济的大潮中。寿光的蔬菜大户用上了轻薄的笔记本电脑,通过无线网络实时查询蔬菜价格走势;威海荣成的乡镇渔业公司用上了网络发布系统,企业内部的渔业生产指挥调度、渔汛信息发布、海产品加工需求及销售信息同步共享。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齐鲁大地农民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和改造传统农业,走上增收致富之路的积极性。

山东省是农业大省,共有8.67万个自然村,农业人口643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1%。近年来,山东省在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基础设施有了较快发展,农民家庭电话、彩电、计算机普及率,广播、电视、互联网农村人口覆盖率居全国前列;建立了农产品市场价格、供求信息、科技信息、农村政策、农业气象等主要农业数据库;基本形成了以省级平台为龙头,市、县网络为骨干,贯通乡镇、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部分村、户的信息网络体系和市、县、乡、村4级农村信息员队伍。

2006年,山东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四个突出,两个加强”,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技术应用。

四个“突出”。一是突出农业生产信息化,积极探索发展高效农业新路子;二是突出农产品流通信息化,促进市场繁荣、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是突出农村管理信息化,提高农村科学决策水平;四是突出农村社会服务信息化,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两个“加强”。一是加强实用性信息产品和信息系统在农村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综合作用。以加强农村远程教育站点管理与服务,促进“管、学、用”为目标,通过使用客户端监控和远程开启软件等,保障农村远程教育网络的使用效果。二是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要制定出台《山东省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06~2020)》,引导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不断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努力提升农村信息服务能力。

“十一五”期间,山东省将重点推动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农村管理信息化和农村社会服务信息化四大农业信息化工程,全面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农业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毋庸置疑,农业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渗透到山东省农业资源的各个方面,在山东省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电子商务+连锁超市

“好日子”打造农村电子商务新模式

尽管电子商务让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购物的便利,但如何将保质、保量的商品送到农民消费者手中,却一直是困扰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而品牌效应、良好信誉、密集的物流配送体系和广泛分布的终端网点,恰是农村连锁超市的优势。能否将“实体店”与“虚拟店”两者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呢?

答案是“能”。

河北好日子公司推出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就是这样一种“连锁超市实体网络”与“电子商务虚拟网络”结合的新型商业体系服务平台,只不过其服务对象主要在农村。

好日子公司立足河北中小城市、县、镇(村)市场,建设社区便利型商业网络,以经营快速消费品和餐桌食品、农资、农具为主,主要服务于城镇及农村家庭消费市场。利用其遍布在河北农村的连锁超市实体网络,好日子公司搭建了“产—供—销”三者相结合的电子商务平台。该平台的定位是,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拓展农村连锁超市业务、服务领域,使之进而成为遍布乡、镇、村的三农服务站;以店养站,并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实体终端直接扎根于农村,真正使三农服务落地。

由于该平台的渠道模型为一级渠道模型,乡村门店是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惟一渠道,也是最末稍渠道,所以它在为农民提供廉价、优质、安全、可靠的放心商品的同时,还进一步使假冒伪劣产品失去了生存空间。好日子店铺由此成为当地农民依赖的信息中心。

据了解,好日子店铺将在两年内实现河北省全省联网,3年内将这一模式推广到整个华北地区,实现3000万农民上网交易,交易额实现30亿元以上。

专家视点

政府是第一推动者

■ 李新社

目前农业信息服务市场主要有以下5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信息短缺、信息不准确;二是缺少信息标准,导致信息误报;三是缺少与市场相关的决策、可行性分析等原始信息;四是信息收集与发布不及时,导致信息使用率低;五是农民可利用的信息终端产品还不够丰富,了解信息的渠道还不够完善和畅达。

我个人认为,农民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中国的根本问题,政府责无旁贷地成为农民信息化的第一推动者。

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农业市场的快速发展,很多企业和中介机构不失时机地充当了农业信息服务提供者的角色,但是,在这场信息化战役中,企业并不是主角。

首先,不要指望农民马上认可信息服务,农民信息服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几千年生存下来的农民是精明的,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在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之前,想要农民认可信息服务是比较困难的。根据相关调查,农民更看重实用的致富信息,除了农业政策外,最关注的是农业生产科技信息、市场信息、劳务用工信息,每一项都与他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他们或许目前对娱乐、消费信息还不敏感,但是对于经营信息、致富信息却是敏感异常,所以,首先要把那些看得见、实实在在有收益的信息提供给农民,让农民赚到实用信息的第一桶金非常重要。

第二,政府的信息最具公信力。在这一方面,任何怀有企业目的的非政府组织都或多或少会因为其他目的减少其提供信息的公信力。农民信赖的是政府部门,尤其这一届政府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前所未有,更容易让农民产生信赖和依靠感。广大的农村科技干部和农业部门应该利用这个前所未有的信任,加快信息服务提供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引导农民从信息使用的盲区走出来,融入信息化发展的新型社会中来。

第三,政府要鼓励并积极引导一部分农民因为应用了信息化手段而先富起来。对某些有一定文化基础、有一定经营能力的农户进行重点培训,帮助他们借助信息化,开拓眼界,找到商机,帮助他们先富起来,让其他农民看到使用信息服务的榜样,通过先进帮后进、典范带动应用,达到一个良好的使用信息服务的局面。

但是,政府部门在推动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点。首先要严把信息质量关。农业部门必须要克服困难配备专业门类较为齐全的科技人员队伍,为信息的来源和质量提供可靠保障,严格实行信息提供与发布的审批制度,并且做到按照各类特色农业进行信息组网,根据信息用户所从事的专业,针对性地提供专业信息。

创新和务实并重推进国内3G进程 篇4

在4月29日的“2010中国移动通信产业高峰论坛”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闻库公布了一组最新的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电信业务收入达2097亿元, 非语音收入比例已达43.6%, 3G用户累计达到1808万户, 3G基站36.7万个, 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1.74亿户。

尽管与巨大的投入相比, 一季度运营商们的利润情况并不突出, 但持续增长的3G用户和数据业务的比例加大, 正在一步步推进3G的成熟和移动互联应用的繁荣。

TD加大创新力度

今年陆续在各地开始的TD四期建设, 网络扩容成为重点内容。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鲁向东介绍2010年TD网络建设计划时给出的目标是:网络要实现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网络覆盖、所有地级市县级市实现主城区连续覆盖、所有县城实现热点区域覆盖;全年预计建设约10万个TD基站, 2010年全网超过20万个基站;今年还将投资450亿元人民币用于发展TD。

据称, 针对TD创新工作, 2010年中国移动还将加大力度, 引入多频段组网、TD/2G重选时延优化、多小区联合监测优化、IUR接口、双通道等多项新技术和新产品, 并在2011年到2012年将推进载波负荷动态调整、增强型小区、降低SpecialBrust功率等工程。

3G发展中2G仍有大空间

在国际上, WCDMA已经在144个国家建成347个网络, 其中341个已经演进到了HSPA, HSDPA和HSUPA技术被广泛采用。

国内的WCDMA在今年要实现县城和发达乡镇的全部覆盖, 并且从网络到终端已经实现对HSPA的支持, 对于何时向HSPA+升级, 中国联通副总裁张范表示, 还要看HSPA+技术的具体发展情况, 同时联通更关注的是下一步LTE的发展。

在WCDMA发展上, 张范强调, 一方面联通遵循WCDMA全球发展的趋势, 另外还重点考虑了中国的具体情况, 即现在2G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所以2G和3G协同发展, 是中国联通技术演进方面的一个重点考虑因素。

结合光纤接入的大势, 中国电信副总经理杨杰也提出了中国电信的高带宽接入策略, 即在2012年后在大部分地区实现50Mbit/s~100Mbit/s的接入网带宽速率, 并加大EV-DO Rev.B升级力度和范围。

重组后的全业务, 也是中国运营商的特色之一, 为了使全业务更好服务用户, 中国电信建设完成的全国性质的“IMS统一业务管理系统”发挥了大作用, 这个具备统一门户、统一充值、统一认证能力的运营支撑系统, 也实现了中国电信融合网络架构和“统一账号”的业务功能。

LTE城市试验正式启动

在世博会已经开始预演TD-LTE时, 中国移动也即将在下半年启动3个城市的TD-LTE正式专项规模试验。鲁向东称, 目前该项工作已经进入前期准备工作, 全部规模试验预计持续到2011年。

求真务实 全面推进人影基础建设 篇5

本上半年,在市局党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 人影办按照市局工作会议的部署的重点工作和目标管理考核内容,脚踏实地、共同努力,全面推进人影基础建设工作,现小结如下:

一、人影安全常抓不懈

1、安全生产是人影工作的第一要务,人影办紧紧围绕安全生产与规范操作的新规定,下发了《2012年鄂尔多斯市人工影响天气重点工作》和《旗区目标管理任务分解》,全面部署开展人工天气的各项工作。

2、市人影办历时五十多天,对各旗区的人影弹药库、作业点的安全管理进行了普查、资质认定和限期整改,同时对所有的炮手、火箭手进行了上岗培训,规范了作业点的作业登记制度,建立了市旗两级人影信息数据库。

3、市旗两级人影部门均在在汛期前通过媒体发布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公告》,并给所有从业人员和弹药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险和公众责任险。截至目前,各项业务运行安全、平稳、无事故。

二、整章建制 强化建设

1、为保障旗区业务平台的本地化,派4名同志参加了区局人影办在巴彦淖尔市举办的培训班,并于6月11日在市局办班进行了普及培训,实现了人影业务系统的本地化运行,提高了市旗两级人影业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能力。

2、为切实加强高炮、火箭作业人员的操作能力和故障排除能力,进一步强化作业安全意识,人影办在汛期开始前应各旗区的要求,对全市七旗一区的200多名增雨防雹作业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确保所有炮手、火箭手都持证上岗、规范操作。

3、飞机增雨基地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上墙;报表质量较去年有大幅提高;增雨飞机完成了液态二氧化碳播撒器的安装调试和技术革新,使用效果良好;鄂托克前旗完成了小型雷达的升级改造。

三、增雨防雹作业情况

市旗两级人影部门监视每次天气过程,积极进行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截至目前,共进行火箭增雨作业100次,发射三种类型火箭弹1424枚;高炮作业43次,用弹1405发;飞机作业17架次,作业飞行37小时47分,燃播烟条170根、发射焰弹3400枚、播撒液态二氧化碳765公斤。通过地空联合作业,增雨防雹效果明显,对改善生态环境、防灾减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积极开展跨区域协作

1、加强与军民各空域管制部门的协调工作。6月21日,在康巴什召开了“2012年鄂尔多斯市飞机增雨协调会”,形成了《鄂尔多斯市2011年飞机增雨协调会纪要》,有效保障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顺利开展。

2、进一步加强跨区域人影作业,与陕西榆林市气象局签署了《鄂尔多斯市-榆林市人工影响天气跨区域作业协议》,目前已与榆林市气象局进行了5次飞机增雨跨区域合作,效果良好。

五、成立了市旗两级“人工影响天气与防灾减灾指挥部”。

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业预报人员,希望市局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尽快组织培训,提高业务人员的天气分析能力。

2、由于业务繁忙,部分宣传任务难以如期完成,《作业指导手册》计划推迟到下半年完成。

七、下半年重点工作

1、完成全市所有作业点射界图绘制上墙工作。

2、市人影办将进行不定期抽查。抽查内容:业务平台本地化运行、管理人员配备、人影基础设施建设和作业点整改情况。

3、人影作业点资质认证。根据巡查情况,对符合资质证条件的作业点办理资质证。

4、完成杭锦旗小型雷达的升级改造。

5、完成人影业务竞赛人员的选拔、培训,力争取得好成绩。

6、完成目标管理考核任务和材料整理上报工作。

求真务实推进展会开幕式改革 篇6

记得某年,某展会的开幕典礼台装饰得隆重华丽,不料天公不作美,突降暴雨,开幕仪式只得临时转移到馆里象征性地举行;又有一次展会开幕式当天骄阳似火,参加者都跑到阴凉处避晒,典礼台前人员寥寥无几,现场气氛及效果可想而知;还有展会开幕式上主持人介绍领导、嘉宾的名单一长串,多位领导讲话,内容重复,台下人员显得很不耐烦,如此等等,展会开幕式成了一个“烫手山芋”。

探索尝试步覆维艰

1997年9月,原机械工业部一位部领导在出席了展会的开幕剪彩仪式后对陪同的部展览主管部门负责人说:

“开幕式太耽误时间,能不能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当时考虑到搞开幕式很普遍,大家已形成惯例,不宜采取行政命令,就让机械汽车展览联合会(简称“展联”)出面就开幕式问题听取各方意见,做些调查研究。

据此,展联于1997年10月组织召开了有10个办展单位的领导和相关人员共16人参加的“关于展会开幕式改革问题座谈会”,并在以后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进行调研。座谈会达成以下三点共识:一是为贯彻中央关于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并参照境外展览界的通常做法,展会开幕式应该改革;二是如何改革,由各单位根据所办展会的具体情况创造适当的做法;三是由于习惯势力大,对展会开幕式的改革需要有一个过程,但各单位要把此事摆到议事日程上,要大力宣传这件事,不比别人,自己争当带头人,并在来年举办的展会能对其开幕式做出有效的改革。

1998年以来,展联成员单位举办的国际丝网印刷展、北京·埃森焊接展、多国仪器仪表展、国际现代工厂/过程自动化展、国际热处理展等十多个展会取消了开幕式,北京·埃森焊接展还取消了招待会。这些举动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肯定和媒体的宣传,如《中国机电工业》杂志2007年第7期报道了“求真务实,讲求实效,北京·埃森焊接展十年来坚持不举行开幕式和招待会”的改革举措。

开幕典礼劳民伤财

通过笔者的长期调查,其基本情况是,展会的参展商和观众,以及办展单位一线工作人员对展会不搞专场开幕式持肯定态度。他们认为,展会开幕式对造声势、扩大展会影响、树立展会形象,特别是对首次举办的展会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展览业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展会开幕式的作用已变得越来越小。开幕式所起的作用,已远远补偿不了为之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而且没有开幕式也不意味着展会影响力和受关注程度的降低。

北京·埃森焊接展的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陈晓钢处长介绍说:“参展商在展会一开幕就投身于寻找商机、洽谈业务,这样使开幕式和招待会变得不那么必要,甚至有的参展商直接说,为什么要做这种劳民伤财的事?因此,我们决定从1998年第五届焊接展起就取消了开幕式和招待会,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塑造展会文化、丰富展会内涵、服务好参展商和观众的工作上来。”举办上海广告印刷包装展的上海现代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别小看一个开幕式,从逐级邀请领导、准备讲话稿到安排嘉宾位次、租用贵宾室,办展单位可以说忙得‘团团转’,有时是办好了开幕式,却怠慢了参展商和观众。”

据了解,一个展会专场开幕式一般需花上万到几十万元不等。全国目前有各类展会4000个以上,保守一点计算,全国每年展会开幕式要花费上亿元。当然,对一些收益好的展会来说,开幕式这点花费也许是微不足道,但正如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的一位负责人说得好:“取消一个开幕式,不仅能节省几万元,更重要的是可以形成一种求真务实的风气,鼓励各方人士都把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争取更多的商务实绩。”

另外,开幕式还占用了参展商和观众仅几天展期的有效时间,这是无法计价的。笔者现场对2010年5个展会开幕式花费时间做了记录,结果表明无一个开幕式准点开始,晚点最多的达到18分钟,具体记录如表示。

对有些开幕式结束后才放观众入馆的展会,耽误的时间则更多,观众是有意见的。

据《中国工业报》2011年4月在第12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11)上开展的对机床外企的调查,并于6月发布的调查报告中称,从外企感兴趣的活动调查(调查者列出以下可供多选的内容:①CIMT2011高层国际论坛;②CIMT2011开幕式;③技术交流讲座;④展商的产品、技术推介活动;⑤其他,可注明)中可以发现,“他们对展品、技术推广活动的兴趣浓厚(占63%),而对开幕式的反应平平。”此外,技术交流讲座也广受外企欢迎,认可度达到27%。

求真务实推进改革

2011年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强调,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铺张浪费等问题,认真落实中央有关厉行节约的规定”,并指出,要“认真开展庆典、研讨会、论坛过多过滥问题专项治理和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为贯彻全会精神,求真务实,厉行节约,笔者认为,为努力推进展会开幕式改革创新步伐,并提出以下看法,希望同大家交流。

一是转变观念,打破惯例,客观全面地分析新形势下展会开幕式的作用和必要,以中央一系列指示精神为指导,认真思考开幕式改革创新问题。某个展会已连续多届停办开幕式,后因单位领导易人又恢复了开幕式,这是观念差异所致;有些办展单位也认为,如今开幕式对展会作用已不是很大,但考虑一直都有开幕式,突然取消有些不习惯,其实这种顾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二是提倡不搞专场开幕式。据笔者了解,境外展会并不追求开幕式,即使个别展会有开幕式,其形式也特别简单。国内一些大展(如广交会、上海华交会、北京科博会等)也都取消了专场开幕式,宁波市还出台了鼓励展会不搞开幕式的相关政策。笔者建议,一些展史长、影响大、知名度高的品牌大展具有示范效应,拟带头不搞专场开幕式。

三是坚持搞开幕式的展会,是否可以考虑与论坛或招待会结合起来,或在展馆一角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发布有关信息。

四是开幕式不攀比邀请高层领导出席。中央对领导同志出席这类活动有相关规定和要求。1998年3月,国务院做出了“除党中央、国务院统一组织安排的活动外,国务院领导同志一般不出席各部门、各地方、各单位召开的会议,不参加接见、照相、颁奖、剪彩及首发首映式等事务性活动,不为各部门工作会议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名,把精力集中到研究处理重大问题上来”的规定。同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又做出“为保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组成人员集中精力思考、处理重大问题,更好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除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统一组织的外,委员长会议组成人员一般不题词,不出席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召开的会议以及接见、照相、颁奖、剪彩、首发式、首映式等事务性活动”的规定。

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讲话中要求,“国务院及各部门领导同志,原则上不参加企业和社会上举办的庆典、论坛活动,不为这类活动题词,不发贺信、贺电。”在2011年3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又强调,“政府领导原则上不参加部门会议,要自上而下形成制度。”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和清理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中强调,“要严格规范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出席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

五是报刊宣传报道展会配发的照片最好是展会现场的实况,而不是目前一些报刊只突出登一张开幕典礼台的大幅照片,这也是一种误导。

务实推进 篇7

“三西”包括甘肃河西、定西和宁夏西海固地区,是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核心区和最困难地区,也是我国有计划、 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开发的发源地。汪洋深入定西市贫困村、贫困户和扶贫龙头企业,调研了解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等情况, 对“三西”扶贫取得的成就予以充分肯定。 他指出,“三西”开辟了开发式扶贫道路, 创造了许多扶贫新思路、新模式、新经验, 丰富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内涵,为全国扶贫事业树立了典范。

汪洋强调,要清醒认识当前脱贫攻坚的形势和难度,弘扬和坚持“三西”扶贫开发宝贵经验,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完成扶贫开发目标任务。要深化精准扶贫,不断完善建档立卡工作,让遗漏的、返贫的进来,让已脱贫的退出。 因地制宜创造多样化的扶贫路径,推进资产收益扶贫,探索以财政扶贫资金作为农民股金,参股合作社或龙头企业,让懂市场会经营的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创新扶贫方式方法,注重用财政扶贫资金撬动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扶贫领域,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扶贫合力。用好考核指挥棒,促进扶贫政策措施有效落实,确保取得有质量、可持续、经得起检验的扶贫成果。

务实推进 篇8

一、抓好灾区新农村建设是推进灾区发展的重要任务

1. 加快推进灾区新农村建设是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许多农户房屋损毁, 农业基础设施和产业基地受损严重。地震受灾农村人口比重大, 农村灾后重建任务更是面宽量大。以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为例, 全县因灾直接经济损失91.81亿元。其中农村房屋损失28.35亿元, 房屋倒塌、严重损毁涉及家庭13.88万户, 占全县农村总户数的85.7%。全县灾后重建属农村基础设施和产业重建的项目占规划项目总数的56.9%。因此, 灾区农村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作为灾后重建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反映出灾后重建的整体水平。

2. 加快推进灾区新农村建设是灾区农民增收致富的迫切要求

灾区农村灾后恢复重建不但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而且关系到灾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更是灾区群众走出地震困境、重拾信心、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受地震灾害影响, 一些农民因为地震致伤、致残, 部分因残因病并长期处于贫困线边缘的低收入人群再次返贫。农房重建完成后, 很多农民因为灾后重建背负沉重的债务, 灾区面临贫困人口数量增加和贫困程度加深的严峻形势。灾区群众由于文化程度低, 缺乏一技之长, 加之缺乏创业资金, 灾区很多农民选择了外出务工, 但总体收入水平低, 在短期内偿还巨额债务相当困难。因此, 绝大多数农民迫切希望加快推进灾区新农村建设,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通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实现就近就地创业致富。

3. 加快推进灾区新农村建设是实现灾区跨越发展的现实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后农村恢复重建十分关心,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曾明确指出, 灾区农村恢复重建, 要注意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扶贫开发结合起来, 实现灾区农村的跨越发展。当前, 灾区农村农房重建已全面结束, 村社道路普遍得到了硬化, 集中安置点的给排水、垃圾处理、电力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得到完善, 灾区农村的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卫生等公益设施面貌有了极大改观。但灾后重建中对农村地区的投入主要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重建项目, 产业发展的投入相对较少。

二、当前灾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规划设计滞后, 优势挖掘不深

盐亭县部分地方片面追求重建进度, 在启动农房重建和基础设施重建前, 对灾后新农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的规划研究不透彻, 集中安置点规划不合理, 村民集中居住较少, 散建的农房占地多。一些地区对重建后自身潜在优势挖掘不明显, 没有立足重建后本地基础设施的新变化, 找准适合本地发展的主导产业, 农民增收的路径仍然比较单一, 发展水平没有得到明显提升, 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发展难度大, 致使一些地方“只见新房, 不见新村”。

2. 资金投入分散, 设施配套薄弱

灾区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 资金总需求量较大, 要通过灾后重建提升灾区经济发展水平, 必须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力度, 解决好设施配套落后的问题。由于灾区农村基础设施配套资金投入有限, 一些地方项目资金实行平均分配, 分散使用, 一些安置点的道路、给排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配套性、共享性仍然落后, 部分安置点的入住率还不高, 医疗、教育、文化、环保等社区服务仍然不能适应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3. 教育引导乏力, 群众参与不够

灾后重建以来, 国家及社会各界给予了灾区极大的支持。但部分地方对农民的教育引导方式单一陈旧, 部分农民又习惯了依赖政府救助, 坐等国家扶持, 缺乏主人翁意识, 不愿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还有部分基层组织对灾后重建政策了解不深透, 不善于宣传发动群众, 没有及时主动公开群众关心的灾后重建资金使用、补助资金发放等热点难点问题, 没有把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群众看不到灾后新农村建设的希望, 致使灾区新农村建设失去了可以依靠的基本力量。

三、加快推进灾区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1. 科学调整规划布局

科学的规划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在灾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切实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 加强村庄规划, 发挥小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 完善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 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奠定发展基础。要特别重视产业规划, 认真谋划以现代农业为主的产业发展路径, 加大科区技推广力度, 着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促进农业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注重发展城乡关联产业, 借助城镇特殊的区位和产业发展优势,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加快农村发展速度, 提升农村产业竞争力。

2.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一是完善农业生产配套。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抓好塘库堰、灌溉渠系配套等水利工程的维护管理;建好通乡通村公路和机耕道路, 解决行路难问题;坚持科技兴农, 推广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技术, 不断完善农业生产设施配套, 为农户的农业创收提供坚实保障。二是完善农民生活配套。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配套, 积极引导农户集中成片居住, 完善已建好安置点的道路、管网、给排水等基础设施, 不断提高农村医疗和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 吸引更多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定居、回乡创业。三是完善农产市场配套。要制定优惠政策, 拓宽投融资渠道,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农业信息服务和农产品市场流通领域, 建立政府主导、扶持下的多渠道、多元化农产品市场体系, 形成农产品流通的“绿色通道”, 提高农业产业经营效益。

3. 抓好重点产业发展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积极调整养殖业结构, 采取政府指导、企业运作、多元投入、农民参与的方式, 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重点打造休闲观光产业、生态旅游产业、地震遗址公园为主线的地域经济快速发展震旅游等地方特色产业, 促进灾区乡村旅游业发展, 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水平。要深入挖掘灾区发展优势, 利用灾后重建的后续优势, 全面扩大对外开放, 深化对口合作, 积极引进援建省市的名优企业, 发展壮大工业经济, 优化灾区农村产业结构, 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4. 创新工作机制

一是创新投入机制。根据新农村建设项目类别、性质和特点的不同, 积极创新资金投入机制,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要发挥好政府资金的撬动作用、群众投入的主体作用和社会资金的市场作用, 凡是能够实行市场化运作的, 都要积极引进市场机制。二是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积极探索和完善反租倒包、打捆出租等土地流转新机制, 优化资源配置, 搞活土地经济,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构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规范流转程序, 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创新群众参与机制。一方面要广泛宣传, 营造浓烈的新农村建设氛围, 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变“要我建”为“我要建”, 培养产业发展的带头人, 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产业化建设, 实现产业增收;另一方面是充分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 要强化群众的主人翁地位, 让群众充分享有参与权、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 尊重农民意愿, 在农民想不通时多宣传, 在农民不同意时不强制, 在农民看不清时先示范, 在农民积极性高涨时多扶持, 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务实推进 篇9

信息化是一种根本性的社会变革,它以高、新、尖的信息技术为主要物质载体,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其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社会各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促进全社会信息化。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我国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20世纪90年代,相继启动了以“金关”“金卡”和“金税”为代表的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1997年,召开了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党的十六大进一步作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一次强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五”期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对信息化发展重点进行了全面部署,作出了推行电子政务、振兴软件产业、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等一系列重要决策。党的十七大将信息化作为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并举的重大形势和任务。

1.1 大力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社会事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指出,要坚持服务现代化建设全局,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推动社会信息化,可以提高政府掌控社会整体运行状况的能力,提高和谐社会运行的能见度,以及政府的宏观决策能力和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对能力;可以提高科技、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社会事业的管理效率;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使缺医少药的农村和偏远地区的人们同样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使内容丰富的教学和文化资源惠及各类人群。

1.2 大力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温家宝总理指出,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也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信息化。

2 我国社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我国信息化建设工作。近20多年来,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绩,信息化对各项事业的带动、引领和倍增作用日益显著。1984年,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划委员会成立信息管理办公室,负责推动国务院有关部委的信息系统建设工作。198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经济信息系统领导小组和国家信息中心,负责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各部委局和地方省市县先后成立了信息中心。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1993年,国务院成立了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开始实施了“金桥”“金关”“金卡”“金税”等信息化重大工程。1994年,广东省率先成立了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1996年,国务院成立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全国信息化工作的统一领导,大大推动了信息化建设。

总体来看,我国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诸如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体育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方面的社会信息化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了相当的基础。但是与经济建设相比还显得薄弱,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①社会的信息化意识不强,对推进信息化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不高,信息化的整体状况处在初级水平,尤其是政府的信息化程度较低;目前的电子政务应用仍限于信息发布为主,网上办公还没有全面开展起来。②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主要依赖进口;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亟待完善,自主装备能力急需增强。③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在整体上,应用水平落后于实际需求,信息技术的潜能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在部分领域和地区应用效果不够明显。④社会信息服务系统缺乏必要的归类、整合及条块分割,缺乏统一的系统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整合应用难以实现,出现了可用信息不足和有价值的信息闲置并存的局面,信息利用整体效能不高。⑤信息安全问题仍比较突出。在全球范围内,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垃圾邮件、系统漏洞、网络窃密、虚假有害信息和网络违法犯罪等问题日渐突出,如应对不当,将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不利影响。⑥数字鸿沟有所扩大。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国内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网络普及程度很不平衡,城乡、区域和行业的差距有扩大趋势,成为影响协调发展的新因素。⑦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受各种因素制约,信息化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电信监管体制改革有待深化,需要进一步加快信息化法制建设。⑧在信息化建设中对信息化发展的长远规划、宏观管理、经济调控不够,相应的政策、法规不完善,从整体上影响了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进程。

3 明确目标,大力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

3.1 科学把握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全局

社会信息化与经济信息化、政务信息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又相互区别。它们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偏废。近几年,我国政务信息化工作成效明显,经济信息化工作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效果也逐步显现,社会信息化建设环节则显得相对薄弱。

社会信息化是社会领域的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包括:政府对社会事业的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职能信息化;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公共安全、人口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信息化;社会事业单位、社区、家庭信息化,以及提升公民的信息素养;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体制机制及网络基础设施等信息基础建设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工作覆盖面广,涉及领域多,既关系到每一位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安全,应作为重点统筹协调,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共同推进社会信息化。

3.2 努力营造社会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

推动社会信息化工作,要着力营造有利于社会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环境。

3.2.1 要持续深化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完善信息化政策体系

根据全球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持续深化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动态调整信息化发展目标,把推广信息技术应用作为修订和完善各类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把信息化工作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助推器。

3.2.2 要加快推进信息化法制建设,逐步完善社会信息化的法律法规体系

国家应尽快研究和制定保护个人隐私的个人数据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修改、废止之间的关系;制定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政府信息公开、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创造信息化发展的良好法制环境。

3.2.3 要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倡导网络文明,强化网络道德约束

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网上传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健康有益文化的发展;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品的数字化、网络化,规范网络文化传播秩序,使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优秀的作品成为网上文化传播的主流。

3.2.4 要壮大信息化人才队伍

研究和建立信息化人才统计制度,开展信息化人才需求调查,编制信息化人才规划,确定信息化人才工作重点。尊重信息化人才成长规律,以信息化项目为依托,积极培养高级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3.2.5 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

要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等传媒的作用,加大对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宣传,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效整合资源,营造有利于加快社会信息化建设的舆论氛围。

3.3 统筹兼顾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不断完善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环境,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信息化体系,扎实推进各层次的社会信息化建设。

3.3.1 推行电子政务,推进政务信息化,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1)以互联网为基础,逐步建立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改善公共服务,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2)整合资源,协同共建,形成全面覆盖、高效灵敏的社会管理信息网络,完善社会预警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运行机制,增强社会综合治理能力以及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监控、决策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社会管理。

(3)满足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规范监管行为的需求,深化相应业务系统建设。围绕关键业务,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相关业务系统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信息共享,促进部门间业务协同,提高监管能力,强化综合监管。

(4)完善财政、金融等经济运行信息系统,提升国民经济预测、预警和监测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完善宏观调控。

3.3.2 突出重点,大力推进重点领域的社会信息化建设

(1)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完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务实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化,增强防疫监控、应急处置和救治能力,改进医院管理,开展远程医疗,统筹规划电子病历,促进医疗、医药和医保机构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支持医疗体制改革,加快解决公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坚实公众的生活保障。紧紧围绕劳动保障事业的重点工作,探索逐步建立社会安全运行保障预警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

(3)加强教育、人事、劳动等部门的协作,推动就业信息的共享,建设多层次、多功能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就业信息化,提高宏观决策水平和服务能力,切实解决公众的生活之源。

(4)围绕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人口管理信息化,逐步建立人口管理的信息化体系,增强为广大育龄群众服务的能力,提高人口质量和素质。

(5)着力推进公共安全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化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特殊药品动态监管、药品医疗器械注册管理、药品稽查执法信息系统和食品安全信息网,逐步建立食品药品应急管理信息平台,继续完善与治安管理业务相关的核心要素的信息资源体系,提高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

(6)着眼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继续推进科技教育信息化,提高文化教育水平,推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各级各类现代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推动优质教育信息资源的继承、开发、整合与共享,促进教育资源覆盖农村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和民族地区。

(7)建设国家环境保护数据中心、检测和数据传输网络以及领导决策指挥系统,逐步推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8)面向基层,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和资源,构建统一的社区信息平台,加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信息化管理,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改善社区服务。

3.3.3 实事求是,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息化发展道路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强调,要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军事等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社会信息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好统筹规划和协调工作,加强部门协作,加强政府和各社会事业、产业界的合作,通过大协作来解决全局性的关键问题。

我国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状况不同,各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各异,推进我国社会信息化,要实事求是、分类指导、量力而行;不能够盲目照搬照抄国外经验或妄自菲薄,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事求是地进行社会信息化规划,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息化发展道路。

摘要: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社会事业,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社会事业和社会发展服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我国实现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社会信息化,建设,务实,推进

参考文献

[1]马潮江.中国信息化趋势报告(五十八)电子政务提升公共服务的基本经验和趋势[J].中国信息界,2006(21).

[2]《中国信息界》资料室.中国信息化趋势报告(四十七)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J].中国信息界,2006(9).

[3]李颖新.中国信息化趋势报告(六十二)如何认识和大力推进社会信息化工作[J].中国信息界,2007(3).

务实推进 篇10

西三庄学校操场上的阳光运动墙上是色彩醒目明亮、充满活力矫健的运动身影;主席台是七色光彩虹的凝炼, 象征着学生像彩虹般有着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七色光又是太阳的光芒, 寓意少年儿童绚丽多彩的校园生活。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操场入口处写有一个大大“实”字的图案, 在“实”字周围, 是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等含有“实”字的9个词语。这也是这所百年老校的精神所在, 也是全校师生工作态度之所在。

一、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

校长不仅是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开展的核心和灵魂, 更应该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者、全校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第一责任人。正是有了学校校长等各位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西三庄学校的体育工作、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和落实, 才取得了今天积极的成效。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支持可以用“实”、“细”、“高”三个字反映出来。

1.“实”:

“实”是西三庄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理念在实践中的升华和提炼, 是指对于学校体育工作实实在在, 真正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着想。在具体的工作中, 校长每学期都要主持最少一次学校体育工作会议, 与大家一起制订学校体育工作的方向和计划;在学校组织的运动会、体育节、文体活动、踺绳达标赛等活动, 校长都亲自参与;学校只有两名专职体育教师, 为了保证开足开齐体育课, 校长亲自协调配备了两名兼职体育教师, 使学校两课两操以及各种体育活动的开展得到了人员上的保障;要更好地推进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落实, 班主任是生力军, 但班主任最担心学生的学习会受影响, 对此, 校长又一次次地与班主任谈心、开会研讨, 最后促成全体教师达成共识——学生身心健康才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石, 保障了阳光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和落实。

2.“细”。

学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从开始计划到最后落实, 都浸透着学校领导的汗水与心血。学校要求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要有实施计划、实施方案、活动总结, 体现活动的过程性;召开运动会时, 场地划线、人员安排、赛前动员, 事无巨细, 校长都会亲自参与;学校体育教师工作量很大, 服装费几十年没有调过, 校领导多次与校委会协商, 最后提高了体育教师的服装费, 这体现了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师无微不至的关怀。

3.“高”。

对于学校的体育工作, 确定后就要高标准地完成。如, 对于学校大课间, 从音乐的选取, 到行进路线的确定, 学校校级领导都会亲自指挥、全程参与;为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质, 在培训经费不足的情况下, 仍然每年为体育教师外出培训投入近2万元;对于学校的文体活动, 为了达到理想效果, 学校领导出面协调, 邀请相关专家来校讲课、指导;为了支持体育组对学生韵律舞蹈素质的培养, 学校领导经过协调, 在一至三年级开设了形体课程, 但也同时提出要求——每名学生最少学会一套健身操、两套排舞。目前, 学校的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已经多次参加市级以上的各种汇报演出及电视台的节目录制, 在当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二、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日趋完善

师生的身心健康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 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层层落实是西三庄学校体育工作的一大特点。如, 学校大课间活动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 书记、副校长“包块” (学校大课间活动分为一至三年级与四至六年级两个场地, 书记负责一至三年级, 副校长负责四至六年级) , 中层干部、年级组长全部“包年级”, 学科教师全部“包班”, 体育艺术组教师负责体育课上的排舞、自编操教学。每班有两名教师随班做操, 从进场开始直到退场, 对学生大课间活动进行及时的跟踪管理。教育处与体育组负责制订专门的制度, 对学校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进行统筹协调、督促检查、考核评估;对学生进退场时队伍整齐度、有无违纪现象, 做操时能否按照规定动作做到位, 教师跟班等情况进行检查。每周一升旗仪式时, 公布各班表现情况, 宣读体育锻炼一小时优秀班级名单。班主任是班级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 负责本班活动的组织、实施、安全等工作;体育教师是学校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直接指导责任人, 负责按照学校的活动规划, 协调班主任组织实施, 进行体育活动的项目指导。在学校的每一楼层拐角处均设置安全责任人, 甚至包括卫生间所在地, 以防止拥挤而发生安全事故。

此外, 还将阳光体育活动的考评列为区 (市) 级三好学生、优秀干部、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评选的必备条件之一, 没有获得学校体育锻炼红旗班级, 或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不达标的个人不得入选。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自2008年开展以来, 始终坚持校长负责制, 由此得到了持久地、有效地开展, 得到了广大师生、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的支持与肯定。

三、阳光体育大课间整体构建

西三庄学校大课间活动包括夏季、冬季两套方案。上午以集中活动为主, 全校统一活动内容与形式。下午以校本课程“踢毽子”为主要活动内容, 还包括跳绳、健身操、排舞练习、队列练习、身体素质练习、各种球类练习等。学校专门为各班制订详细的课外活动内容, 并将一学期的活动内容排列上表, 要求各班按照活动内容进行练习, 体育教师进行分班指导。

夏季大课间活动:主题为“阳光、快乐、自信”。活动内容主要包括阳光亮眼操、自编集体操《阳光多美好》和广播体操《七彩阳光》。其中, 自编集体操以“阳光多美好”为背景音乐, 融合形体健身、芭蕾手势、舞蹈、集体操等元素, 锻炼学生形体, 塑造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 提升学生气质,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 发展学生的肌肉力量以及速度、柔韧、灵敏、节奏的把握等素质。

冬季大课间活动:冬季大课间活动以排舞为主要内容, 排舞练习强度中等, 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排舞练习之后, 进行原地韵律跑操, 该练习是在原地跑动的基础上加上上肢舞蹈动作形成的。原地韵律跑操是由具有一定舞蹈基础的学生编排的八个动作, 经过体育教师审核通过, 在领操台带领学生进行学习, 每个动作10个八拍, 每个动作中间加入10个八拍的调整动作, 每个星期更换领操学生, 更换不同的上肢动作学习, 提高新颖性, 保持学生练习兴趣。此外, 学校大课间活动要求中等强度的运动达到了20分钟以上, 基本能够保证运动负荷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刺激、促进作用。

四、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思路

近年来, 学校将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与养成教育进行了有效结合, 于大课间的细节处体现养成教育。如, 上午的大课间活动要做到有序进退场, 要求各班学生都能够按照一定秩序, 排着整齐的队伍到达指定位置;手臂伸直程度、弯腰程度、教师在队伍中的位置等, 都做了明确规定和要求;整个活动过程中没有教师的指挥, 以音乐为指令, 听到相应音乐进行相应练习。对于大课间活动和养成教育的结合, 学校校长有这样的见解:“如果不能在大型集会中做到不说话, 在大课间进退场过程中做到前后看齐, 那我们还能够要求学生做到什么。阳光体育活动结合养成教育, 不仅是学校体育的需要, 也是学校教育不断改革进取的需要, 在推进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同时, 将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融入大课间活动, 有内容, 有形式, 德育不再是看不到、摸不着的空洞说教, 学生在一个个具体的活动中感受养成教育, 不断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 做到知行合一。”

五、校园体育文化与科研建设

为了全面落实上级教育部门关于“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体育工作思路, 学校大力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 提升学校体育、艺术教学质量, 在学校校园体育文化“软”、“硬”环境建设方面进行了提前谋划、认真组织、全面出击, 并初现成效。

地面文化建设:学校收集整理了学生在课间经常进行的一些游戏, 并组织学生在大课间、课余时间进行练习, 游戏内容涵盖了跳房子、投沙包、跑城游戏、海陆空游戏、天龙八部 (步) 、梅花桩、跳大小格 (梯子格) 等, 其中, 大部分内容均为跑、跳游戏。针对这些练习, 学校在校园中将这些游戏需要的图案用醒目的颜色画在了学校的地面上, 并按照年级划分了场地, 使学生在课间能够尽情快乐地学练。

体育快乐园地建设:为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有相应的体育锻炼场所, 学校投入资金建立了“体育快乐园地”。“体育快乐园地”场地以一定厚度的细沙做底, 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学生受伤的危险性;场地内器械多种多样, 能够进行多种体育健身活动, 有高杠、低杠、双杠、肋木、天梯、力量训练器、秋千、爬杆 (绳) 、多人脚踏车等多种健身器械, 在课余时间以及节假日都能够看到学生在快乐健身园地欢快活动的身影。

课题研修:学校在对教师科研培训方面也是尽其所能, 在培训资金并不充裕的情况下, 近两年来共派出体育教师10人次, 参加河北省甚至全国的观摩与学术科研活动, 如参加了2010年全国第四届体育观摩课展示活动、2011年首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北京论坛、2012年第五届全国体育观摩课展示活动;省名师大讲堂;省规划科研课题培训等, 共投入资金2余万元。在校长的主持下申请了省教育规划专项课题“小学生踢凌空球动作技能教学研究”。这些活动的参加、开展, 对提高学校体育教师专业素质, 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增强教师科研意识与能力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务实推进 篇11

【关键词】找准中心;求真务实

一、找准中心——抓好常规,促进幼儿园管理的规范性

幼儿园常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常规工作中出现的“一日活动组织随意无序、日常教育行为自由散漫、保教工作分离、安全隐患众多、日常事务忙乱无章、阶段工作重点不明”等核心问题,努力将行政管理与教师的自我管理结合,建立了园领导常规工作的“三查”管理制度,作为幼儿园常规管理的重点内容、教学监督的重要手段、反馈工作意见与要求的主要途径来实施。

首先从时间上做到“早查、课间查、离园查”,对象上做到“查部门负责人员、查保教人员、查幼儿”,内容上做到“查教学常规、查后勤保健、查活动开展”,遵守“重点问题早发现、疑难问题多研究、解决问题找策略”的原则。“三查”让园领导及时、准确获悉全园师幼的精神面貌、工作态度和工作进展等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中的盲目性、随意性。

其次,加强“三查”的动态管理,形成常规、完善的查看制度。

1.目的明确

“三查”的实施,在思想上,我们做到全园上下形成共识,明确“三查”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减少工作中的失误;让教职工明白:日常的查看不是“找茬”,而是为了解决常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2.安排科学

拟订了切实可行的“三查”计划和制度。日程安排表上,专门制订了园领导及部务负责人查看的安排表。每周查看中,首先确定本周的查看的重点,做到要求在先;然后向全体教职工宣布查看的内容、明确环节中的要求;最后教师提出自己的想法、困难和解决办法,真正实现民主管理。

3.记录客观

“三查”中发现的教师出勤、带班状况、集体备课、教研和教学责任事故等情况,及时体现检查工作日志中。资料将作为教师考核、评优晋级的一项依据,形成较为完善的过程管理记录。

4.结果及时反馈

查看后及时将情况进行如实记载;周五汇报分析,周一例会向全体教职工全面总结反馈。定期有效的信息反馈,提高了过程管理的及时性,形成了管理体系的良好循环,同时增强了教职工自觉工作的积极性。

二、求真务实——抓实过程,提高幼儿园管理的实效性

抓实过程,是在幼儿园管理的过程之中,持之以恒地抓严抓好各项管理措施,始终如一地落到实处,求真务实,以达到管理工作实效性和长效性的有机统一。

1.强化质量目标意识,抓实保教工作

保教工作是幼儿园的中心工作,而保教质量更是幼儿园工作的生命线。强化质量立园的目标意识,让每一个教职员工心中都有一个前进的方向,制定了《幼儿园一日各环节工作流程》和《幼儿园一日各环节实施细则》,明确了各岗人员的工作职责,强化了各岗的质量和目标,确切抓实幼儿园的保教工作,促进幼儿的发展。

2.锁定师资队伍建设,抓实教研工作

锁定教师的需要,推行多样化的教师培养模式,借助教研活动开展探讨、观摩、反思等多种形式的教研学习活动,结合自身实践进行反思总结,开展常规性、探讨性、研究性教育实践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如随机走进课堂听课、一课多研、课题研究等。

3.实行绩效月考核制,抓实流程管理

推行绩效月考核制度的目的,实际就是加强流程管理。根据期初聘任、逐级负责的制度设计,将每级负责人作为考核责任人,把教学常规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纳入月考核范围。具体操作上,根据不同岗位的考核表先自评,再由小组考核负责人评估,最后由考核领导小组审核。幼儿园每月对上月考核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表彰先进,分析得失,同时就改进措施和下个月的具体目标提出要求。月考核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其中优秀为20%。通过抓过程管理,一方面对每位教职员工的负责,不搞平时不管理、秋后算总帐;另一方面这种考核又比较客观,公正、公平、公开,为学年度考核减少了不少麻烦。只要把每人一学年10张月考核表一比较,工作突出的、一般的、较差的,一目了然,避免了各类评优、评估的盲目性,不是谁个人说了算。优秀工作者不是口头上评出来的,而是平时的实绩、过程的考核客观如实地反映出来的。这种机制使教职工认识到,要争取优秀或先进工作者荣誉,只有靠自己平时努力工作,付出与回报是一个正比关系。月考核强化了过程性的管理,规范了教师平时的教育教学行为,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教师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和谐推进——抓严细节,树立幼儿园管理的和谐性

幼儿园大多数是女教师,女性心细、敏感、情感脆弱、承受能力差、情绪不稳定,难免会影响正常工作。园领导只有注意细节,在细节上不断磨练,在每一个细节上下足功夫,才能保证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处理好“情、理、法”的三者关系,做到当软则软,当硬则硬,抓严细节,才能推进幼儿园的和谐发展。

1.细化规章制度

在制度的设计与创新过程中,注重调动教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管理的主人,唤起教职工对制度的重视,对制度的理解、认同与执行。如在《幼儿园岗位操作流程及标准、评价》的制定过程中,首先让教师自行根据日常工作的经验和好的做法起草制度的草稿,然后将所有人的草稿集思广益进行汇总整理提炼后,形成初稿,再在教师会上学习、通过,经过大家认可后定稿。这样的制度,教师认可度高、可操作性强、符合实际,更易让教师自觉接受与服从。

2.细化人文管理

在几乎是敏感、细腻的女同胞一统天下的幼儿园,我们采用的是“刚柔相济”的管理策略,即把一套行之有效的“硬”制度与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相结合。如在年终总结表彰大会中,从关注工作突出的教职工扩大到关注每一名教职工,这种由点到面的扩大,让每一个人从多方面亮出了自己的特色,并根据个人的不同风格给予不同的工作肯定,如:潜质奖、奉献奖、创意奖、爱心奖、组合奖……力争人人都有奖项,人人都是成功者,这样从多个角度,反映出了制度落实过程中涌现出的典型,让教职工在分享感受其他人成功的同时,促使他们在和谐快乐的竞争氛围中勤奋工作。

3.细化园所文化

园所环境创设的特点主要是本土开发、立体展开、多元利用,将有限空间最大化、功能化,让环境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一本变化无穷丰富多彩的百科书,把每个角落变成集美化、绿化、育人化为一体的多元化空间。如走廊墙壁上布满孩子们作品画与色彩画;走廊顶部悬挂让孩子们认知的世界各国的国旗和戏剧脸谱等;楼道上一幅幅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特色、文化遗产等,实现了教育价值与装饰价值的最大化。而且利用废旧物制作的作品,如废弃轮胎、饮料瓶,陈旧报纸、布料在心灵手巧的教师手里变废为宝,使幼儿园成为处处有游戏、处处有教育的乐园。

4.细化服务内容

务实推进 篇12

一、推进《规划纲要》落地实施, 夯实务实合作基础

《规划纲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三方合作的宗旨目标、重点领域、资金来源和实施机制, 为三方深化务实合作指明了方向, 明确了重点, 描绘了路线图。推进《规划纲要》落地实施, 既是三方务实合作的基础工程, 也是标杆性抓手, 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意义。切实推进《规划纲要》的落地实施, 一方面, 要尽快建立政府间多层次沟通交流机制。《规划纲要》涵盖7大领域, 32个重点合作项目, 推动这些项目的落地生根, 需要在三方发展战略对接的基础上, 抓紧建立三方政府管理部门的沟通交流机制, 促进三方在具体领域、具体项目上的政策、标准与规则等协调衔接, 积极推动凝聚共识, 共同采取推进举措, 协力应对困难和挑战。

另一方面, 要创新合作机制与方式。三方要共同创新合作理念, 探索合作新模式、新路径, 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点与瓶颈。例如, 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和互联互通, 是经济走廊建设的重中之重, 而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则是难中之难。因此, 必须创新融资机制, 探索新模式, 既要充分发挥三方政府部门、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 也要探索实施公私合作方式 (PPP) ,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既要积极争取亚投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等多边、双边金融机构对落地项目的投融资支持, 也要调动全球长期投资机构和商业机构的资金资源, 通过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基础设施债券等方式, 扩大资金筹措渠道。

二、抓好重点示范, 争取早期收获

三方要共同制定《规划纲要》落地实施的时间表、细化路线图, 率先推动有共识、有基础、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示范合作项目落地生根, 使三方务实合作尽快取得阶段性成果, 早日惠及三国人民。

要软硬措施并举, 重点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关键节点, 打通关键路径。一方面, 要加强铁路、公路、港口、口岸等基础设施建设, 抓住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建设, 推动跨境铁路、公路的对接建设, 完善跨境运输。如蒙古国第一条高速公路“乌兰巴托至贺西格新国际机场”项目, 中俄莫斯科至喀山段高铁项目, 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铁路转运站改造项目等。另一方面, 要重视三方跨境运输、物流以及商贸标准、规则等“软”环境建设, 加快推进国际通关、换装、多式联运整体衔接。

要加快平台建设, 优先推进三方贸易投资便利化。中蒙俄三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合作潜力巨大。2015年, 中国是蒙古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也是俄罗斯第五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2015年, 中蒙、中俄两国贸易额分别达到73亿、642亿美元, 中国企业累计对蒙古国和俄罗斯投资分别达到40亿、330亿美元。要积极推动建立贸易投资便利化机制, 努力消除壁垒, 降低成本, 实现互利共赢。要推动三方的地方及边境地区合作, 建设一批地方开放合作平台。如, 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跨境经济区合作, 中俄珲春-扎鲁比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

三、全面提升人文交流水平, 强化民意基础

中蒙俄三方共同签署发布《规划纲要》, 充分展示了三国领导人的远见和魄力, 体现了三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决心和信心。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作为三方共同的战略选择, 要想取得进展和实效, 也要得到三国人民的认同理解、支持参与。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必须得到各国人民支持, 必须加强人民友好往来, 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 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坚实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要全面提升三国人文交流合作水平。要加快推进三国在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卫生、知识产权等领域的合作, 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多个渠道、多个类别的交流交往, 促进三国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在《规划纲要》重点基础设施与产能合作项目实施过程中, 要做好与当地民众的沟通交流, 理解并照顾到其合理诉求, 使项目建设实施切实惠及当地社区和民众。

要重视发挥智库的作用。智库不仅具有专业研究能力及对政府和公众影响力方面的优势, 而且具有独立、超脱的地位, 是政府与公众、政策与学术研究之间的桥梁, 在政策沟通协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促进三方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 要注重发挥智库的独特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有关国际智库, 于2014年创立“丝路国际论坛”, 每年在境外举办, 到今年已经举办三届, 成为沿线各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高端交流平台。国研中心还于2015年与有关国际智库、国际组织等共同发起成立“丝路国际智库网络”, 到目前已经有47个成员和伙伴, 相关交流合作活动正在逐步展开。

由中国、蒙古和俄罗斯相关智库机构联合发起的“中蒙俄智库联盟”和“中蒙俄智库国际论坛”, 也为促进三方经济务实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 “中蒙俄智库国际论坛”规模越来越大、参会代表越来越多, 讨论议题也更深入、更聚焦。为了使三国智库在促进三方经济务实合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建议:

一要切实发挥中蒙俄智库联盟作用, 加强三方智库合作交流, 整合智库研究资源, 启动开展前瞻性、储备性合作研究, 做到智力先行, 为三方务实合作发挥引领作用;

二要加强同三国政府决策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 使智库研究和政策建议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切实发挥智库的支撑服务作用。

上一篇:高职生法制教育下一篇:测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