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社会学

2024-05-16

理解社会学(共12篇)

理解社会学 篇1

乔治·齐美尔是古典社会学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他的理解社会学思想及其社会思想中所包含的现代甚至后现代因素,使其在社会学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本文试图简要的介绍齐美尔理解社会学的主要观点及其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影响。

一、齐美尔的理解社会学

西方社会学理论主要有两个派别:实证主义社会学与反实证主义社会学。齐美尔继承了德国人文主义的研究传统,是反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代表之一。在实证主义社会学产生以后,按照自然科学的方式经验地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开始被大多数社会学家所采用,掀起一股实证主义的热潮。但是,随着经验研究方式的普及,它在研究社会现象方面的缺陷和不足也逐渐暴露了出来,于是许多社会科学家开始思考和寻找更适合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即“理解”的研究方法。社会科学中的“理解”方法强调研究者应进一步追问社会现象背后的意义和深入说明人们行为过程中始终存在的主观意象性问题[1]。社会科学的理解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典解释学、施莱尔马赫、狄尔泰和李凯尔特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理解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首先,他认为理解是一种认识和说明社会现象的方法。齐美尔在《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一书中,将社会学的知识领域划分为抽象程度不同的三个层次:一般社会学、纯粹社会学和哲学社会学,并认为这三个层次彼此相关,共同组成了完整的社会学知识体系。而理解正是联结形式社会学与哲学社会学的工具。理解是一种认识说明社会现象的方法,是联结哲学社会学和形式社会学的纽带[2]。

其次,齐美尔指出,任何一种类型的活动都是可以理解的,理解具有普遍意义,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客观行动的理解,第二阶段则是对行动者本身的动机和感觉的理解。这两个阶段缺一不可,仅有对客观行动的理解是不全面的,更有可能是错误的,必须有对行动者的动机和感觉的理解。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正确的理解某一社会现象。

再次,理解的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反思的工具。齐美尔认为,研究者的精神活动调整着事实,使之与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价值一致,并把事实联系起来以便从中产生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靠理解活动,才能产生作为“历史真理”来理解和讨论的、就其实质而言是假设的形成物,而理解活动的基础和原则乃是以社会哲学的形式提出的社会世界的完整形象。

二、齐美尔社会学思想的影响

齐美尔既是古典时期社会学的代表人物,同时,他的思想也是一些现代社会学理论的源泉。作为古典时期社会学理论的代表之一,齐美尔构建了社会学理论的完整框架。他指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交往形式,人们在历史和现实中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联系和行为,都包含着一种基本上类似的相互作用模式,即所谓的社会交往形式。而识别这些交往形式,是社会学的主要任务。他还指出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是理解的方法,并对具体的社会现象进行了研究,如对小群体的研究。

在齐美尔的社会学思想还超出其所在的时代,隐含有许多现代的因素。第一,他的思想有去总体性的倾向和解构宏大话语的旨趣。即他的思想体系既有整体性与系统性,但又不局限于整体性。第二,他是片段式的论述。有人称之为碎片式的写作,在这些碎片式的描述中,我们又可窥见整个社会的面貌。第三,他使用的都是日常生活话语,语言通俗易懂,在小事中见大道理。

齐美尔的社会学思想对现代的社会学理论发展也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最突出的是社会冲突论。齐美尔的社会冲突思想集中地体现在《冲突论>一书中。他指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而冲突是普遍存在和不可避免的,社会冲突不仅是利益的反映,也是敌对本能的反映。冲突的作用不一定都是消极的,一定情况下可以促进社会有机体的团结和统一,群体间的冲突越激烈、越频繁,各群体内部的团结也越紧密。

理解社会学对后来欧美社会学的发展曾产生过比较大的影响。库利的社会心理学、乔治·米德的符号互动论、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在不同程度上都继承了理解的社会学的传统。哈贝马斯关于社会认识在一般人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思想,也具有相当多的理解的社会学因素[4]。而作为理解社会学的先驱之一,齐美尔可谓功不可磨。

摘要:齐美尔是德国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但他的学术思想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排除在主流社会学思想之外。本文试图简要介绍齐美尔的理解社会学的主要观点,以及分析他的社会学思想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齐美尔,理解社会学,学术影响

参考文献

[1]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89-108.

[2]黎民、张小山:《西方社会学理论》[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3]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M].林荣远,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王海燕:《齐美尔社会学思想评析》[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5,6(2).

理解社会学 篇2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原因主要有以下点

(一)我国正处于关键阶段。众所周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了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阶段。而从国际经验看,这个阶段既可能是是发展黄金期,又可能是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有可能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面对这样的重要阶段,我国必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近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同时由此带来犯罪案件、经济纠纷、民事纠纷、信访数量的增长速度也很快。社会转型时期通常伴随不稳定因素,这一时期是社会问题多发期、社会结构最不稳定期,使社会运行不顺畅。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和谐社会的问题。

(三)我国一些领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我国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领域都遇到了许多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比如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等,这些问题不解决是要出事的。

(四)我国内外环境所致。就国内而言,我国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与此同时,我国社会出现了“五个多样化”。这些都对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挑战。就国际而言,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压力愈来愈大。

总之,社会的活力还来自社会,各种利益关系能够得到不断的协调、各种矛盾不断得到妥善的处理,这是保证社会活力永不衰竭的前提,是保护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持久发挥的必要条件。只有申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利益主体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才能得到尊重和保护,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才能得到妥善的协调和正确处理,各方面群众的利益才能得到正确的反映、兼顾和平衡。

思路和举措:

一是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同时要注重发展的协调性,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基础性作用。为此,我们必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卫生、文化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些工作,都关系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一定要切实抓紧抓好。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完善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是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我们既要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在制度建设和创新上多下功夫。,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要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三是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要建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

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要坚持正确导向,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要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

四是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需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因此,我们要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社区建设,健全社会组织,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

五是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要坚持发挥生产力作为最活跃最革命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坚定不移地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各种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坚持把创新精神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完善创新机制,宽容创新挫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新

型国家。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验以及世界各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都表明,减少低收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在鼓励人们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富裕起来的同时,利用财政、税收、保障、福利和救助等工具进行社会整合和社会调节,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这是加强社会团结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当前,应特别注重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1、扭转财力过分向上集中的态势,加强转移支付力度,缓解基层财政的困难。

目前我国县乡两级的财政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0%多,而县乡两级财政供养的人员却约占全国财政供养人员总数的70%。目前,全国乡级财政收入少支出多,再加上相当多乡镇困难的财政依靠“财政空转”所以只能依靠所谓“创收”,巧立名目向下面收费来维持政权运转,结果造成基层干群关系的紧张。因此,控制中央和省级的财政支出、缓解基层财政的紧张局面,是目前调节基层干群关系的必要措施。

2、继续加强反腐败、反贿赂的力度,逐步理顺收入分配秩序

要逐步扭转国家财政供给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之间工资差异甚大的局面,实行透明的和可监测的“阳光工资”,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同一级别的工资可根据物价和消费水平进行调整。国家和地方财政要保证政权正常运转的支出,不允许国家全额财政供给的部门进行所谓的“创收”和进行工资外的收入分配,严格“收支两条线”。国家公务人员要实行个人财产登记制度,并建立公务人员的就职、离职和换岗的财产检查制度。

3、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税收执法力度,打击非法致富

建立根据收入水平的增长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征收基线的制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变目前所得税征收与家庭消费脱钩的状况,建立普遍的个人所得税申报制度。增加税务征收力量,提高税务管理和监督的技术水平,加强对偷税、漏税、避税行为高发领域的监管力度。

4、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减少贫困

要力争从根本上扭转城乡差距过大并不断扩大的局面,继续加强提高农民收入的措施,连接城市生产和农村消费的链条,完善和改革征用农民土地的补偿制度,整合现有的农村贫困救助制度、“五保”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试行的农村老人执行生育政策补贴制度,建立起农村“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基础框架。

5、促进城市化,改变就业结构

抓住我国目前劳动年龄人口社会抚养系数较低、人口年龄结构“中间大,两头小”的“人口机遇期”,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充分利用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的比较优势,适应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就业结构的转型,力争在未来15年把农业富余劳动力再转移出1亿人左右,把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从目前30%左右提高50%左右,把城市化率从目前的40%左右提高到60%左右。

6、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大国

把“以人为本、投资于人”作为提高人口素质和建立“人力资源大国”的国家战略选择;大力发展基础教育,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教育,把高等学历的人口比例从目前的约8%提高到2010年的12%;提高医疗保健和健康水平,把人口的服务医生比例从目前的1.6%提高到2010年的2.0%;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制,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7、建立全民的节约型社会

要逐步扭转我国人均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生产和生活都要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力减少空气、水源、土壤等方面的环境污染,争取达到资源、能源消耗速率和生态环境退化速率的“零增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掌握好“五个实际”,必须从五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一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是当前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不断完善;四是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改革的攻坚时期以及矛盾的凸显期;五是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们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六大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指南》社会领域的理解与实践 篇3

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最终也必然从一个“生物”的人成长为一个“社会”的人。幼儿期是人的个性初具雏形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对人对事对己的态度、个性品质、行为风格,不仅直接影响一个人童年生活的幸福感,身心健康,知识、能力、智慧的形成,更可能影响其一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这个时期,幼儿学习怎样与人相处、看待自己、对待别人,逐渐认识周围的社会环境,逐渐内化社会行为规范,逐渐形成对所在群体及其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因此,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幼儿心理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领域的学习是幼儿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核心价值在于引导幼儿逐步学会共同生活,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包括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性方面的个性品质。

二、为什么要把“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作为社会领域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两个子领域

幼儿的社会化是在人际交往和对社会生活的主动适应中进行的。幼儿从家庭走进幼儿园,经历的不仅是生活空间的转换,更是生活方式、角色身份、人际关系、行为准则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只有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幼儿才可能形成积极的交往态度、基本的交往技能和对人对己的正确认识与态度。同时,也只有在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才可能了解社会行为规范并自觉遵守,体会到自己与所在群体的密切关系并形成归属感。因此,“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构成了社会领域中两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幼儿在交往的过程中,分享着他人的信息,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解决同伴之间的冲突,也能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他人,让别人了解自己的观点,感受自己的主体性。幼儿在适应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或修正各种行为和生活方式,逐步接受所在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所以,《指南》将“愿意交往”“友好相处”“自尊自信自主”“善待他人”四个目标归入“人际交往”这一子领域,将“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遵守基本行为规范”“有初步的归属感”作为“社会适应”这一子领域的基本内涵。

对幼儿来说,每一次社会环境的改变都是一次挑战,也都提供了更多的学习与发展的机会。比如,在幼儿园中班的阅读区里,一位小朋友坐在椅子上安静地看书。另一位小朋友对看书的孩子说:“这本书是我带到幼儿园来的,我现在想看。”看书的孩子说:“这本书是我先拿到的,应该我先看。”……两位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语地争执起来,最后书也被撕烂了。显然,拿图书的孩子沿袭了在家庭环境中的惯性思维,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图书拿到幼儿园,就是为了分享给大家阅读。幼儿只有认识到并理解这种变化,主动变换角色、调节行为,适应新的社会群体,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成人的教育引导,幼儿与伙伴交往和相处的经验会逐步得到积累,会逐步适应和感受到集体生活带来的乐趣。比如,在幼儿园阅读活动中,小班幼儿为独自、平行阅读,中班幼儿逐步过渡到共同阅读,而大班幼儿则发展到利用集体阅读的机会表现自我,乃至不断体会合作阅读的乐趣,不断尝试创新合作阅读的机会和方法。这些变化与幼儿自身交往与适应能力的提高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怎样更好地贯彻落实《指南》中社会领域目标的具体要求

1.深入理解、把握《指南》中目标的内涵

在《指南》颁布之初,曾有社会人士对有关条目发出过质疑:“4岁的孩子能否体验家长的辛苦?”“幼儿园的孩子是否能有归属感?”……其实,认真阅读《指南》社会领域的目标不难发现,《指南》关于“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及其子目标的确定,重点是为了教师或家长把握教育要点和实质,明确社会领域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重点内容,使幼儿在感性的层面上积累属于这个年龄阶段能够感受和理解的情感体验,而不是上升到理性层面掌握条目中抽象的概念。

比如“社会适应”部分的目标3为“具有初步的归属感”。每个年龄段又有4个分目标。其中第3个目标是:“能说出自己家所在的街道、小区(乡镇、村)的名字。”“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可以看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经过进一步分解目标要求,表现出围绕一个中心,要求从幼儿自身的生活环境开始,从个人到集体,从家庭到幼儿园,从自己的居住地再到国家,逐步拓展学习内容,提高学习要求。幼儿的归属感,往往来自于他们对群体生活的直接感受和体验。在家庭这个幼儿最早接触的社会群体中,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会使幼儿对家庭产生一种归属感。若幼儿园能像家庭一样带给幼儿温暖、关爱、尊重、支持和鼓励,他们自然也会对这个群体产生归属感。

在一次送教下乡的活动中,支教教师问镇上大班的小朋友:“谁能告诉老师,你们是哪里人?”班里的小朋友用手指着地面爽快地回答:“这儿!”不难看出,孩子们明白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和归属地,但因平时教师和家长缺乏教育的目标意识,导致孩子不能深入地理解并明确说出自己的所在地。因此,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正确理解和把握教育要点和实质,善于将家庭、幼儿园及当地的各种情境和每一个活动的内容结合起来,使幼儿在点点滴滴的学习和感受中,了解社会常识性的知识,感受和体验作为集体中的一员的快乐。

2.注重幼儿在实践中的观察、感受、体验和理解

社会实践是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和途径。幼儿良好教育的完成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合作。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重点是在实践中去感受和体验。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要重视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让教育回归自然的环境、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在获得直接的经验的同时,逐渐懂得一定的道理,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获得社会性的发展。

我国现在的幼儿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鲜有与同伴合作的环境,缺少与同伴相处的经历和经验,不懂得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如果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往往会使幼儿不自觉地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这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当幼儿进入幼儿园后,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在与同伴的相处中,不断学习与同伴交往、友好相处的要点和方法;在感受和体验中分享合作,养成自尊、自信、自主的态度,逐渐规范自己的行为。有人认为,社会领域的教学只要把道理讲清楚就可以了,幼儿自然会懂得。这种想法其实是不切实际的。

如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娃娃家出现了小小的混乱:小伟把桌上好吃的东西全放在了地上,另三个孩子不满意地上前阻止,大家争抢起来。教师问原因,三个孩子抢着说:“老师,小伟把家里吃的东西全放在了地上。”小伟一脸委屈:“他们都不让我在桌上吃饭,我生气了!”教师看了看问:“你们是娃娃家里的谁?在干什么?”边上的孩子说:“我们是娃娃家的客人,她是妈妈,小伟是爸爸。我们在过生日。”教师问小伟:“是这样吗?”小伟点点头。“为什么不让他在桌子上吃饭?”教师问。“这张桌子只能坐三个人,我们这里正好。”孩子们解释道。教师笑着说:“餐桌比较小,只能坐三个人。小伟,家里来了客人,你觉得让谁先吃饭比较合适呢?”小伟想了想说:“客人。”“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你看现在家里这么乱,客人看到了多难为情啊。”小伟蹲下去,开始捡地上的餐具。“我们帮你一起捡吧。”其他三个孩子也加入了进来。在大家的共同参与下,地上的餐具很快捡干净了。他们又开始了游戏……

可以看出,幼儿在玩游戏的时候,也在经历和感受与他人相处、交往的过程,教师在幼儿游戏中要善于观察,并针对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介入游戏,帮助幼儿从无意状态发展到有意注意,引导幼儿在交往中学习相处,学习适应游戏规则,在适应游戏规则的同时,更好地促进相处和交往能力的发展。

3.重视一日生活各环节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

社会领域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伴随性和渗透性。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包含着重要的学习内容,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中发挥着独特的教育作用。

首先,教师应重视自身日常的态度、言行,因为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常常受到老师的态度和参与程度的影响。比如,幼儿所表现出的自尊、自信、自主的态度,与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关爱、尊重并给孩子提供尝试的机会是密切相关的。如果幼儿经常处在一种高压的生活和学习状态中,就很难有自主的表现机会。幼儿自尊、自信的培养,并不完全依赖于教师单纯的说教,关键在于不断的成功所带来的感受和体验。一个惯于嘲讽和批评幼儿的教师,十分不利于幼儿养成自尊、自信的生活态度。

其次,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是教育。在入园、饮食、午休、活动等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都包含着社会领域中幼儿应学习的重要内容:不私自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能基本遵守规则、爱惜物品……比如,在幼儿园课间休息喝水的环节中,有些幼儿自控能力不强,常常会把饮水当成好玩的事情来做。教师要提醒幼儿:“喝水时不要拥挤,排好队一个一个地来,不要把水洒到别的小朋友身上和地上。”良好的常规不仅能保持班级正常的保教秩序,对幼儿本身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幼儿可以更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环境,适应集体生活,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遵守班级活动秩序等。

教师要注重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幼儿的好习惯,提高生活和常规活动的教育性,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渗透,引导幼儿学习并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并通过长期的行为练习,帮助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品德和行为规范习惯。

最后,教师要注重各种教育形式的有机结合。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是多种教育方式共存的,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也有多种。就教师所熟悉的常规教育活动、区角活动和游戏活动来说,应结合社会领域相关的学习内容,将常规性的社会常识教育、体验活动、常规培养、社会实践活动等,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开展。

比如常规教育活动“我长大了”,可以通过谈话的方式让幼儿回顾自己在小班时的行为表现,感受自己的变化;通过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到小班帮助弟弟妹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或者邀请小班的弟弟妹妹来做客,增强幼儿的责任感;帮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以绘画的方式进一步展现、感受自己的变化;引导幼儿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观察和了解社会中不同的职业,和老师、朋友、家长一起,畅想将来世界会变成什么样,自己有什么理想……

总之,学习和领会《指南》社会领域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把握幼儿社会领域学习的正确方向。在幼儿园工作实践当中,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帮助幼儿获得简单的交往常识和技能,逐步引导幼儿学会共同生活,建立和谐的我群关系,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为他们将来长大成人,特别是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河南省基础教研室)

对我国市民社会的理解 篇4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着经济、政治领域改革的深化和拓展, 社会自治领域日益扩大, 长期形成的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一体化模式正趋于解体, 国家与社会分离已初现端倪, 一个现代意义的中国市民社会正在发育、成长和崛起。市民社会应该是国家与家庭之间的一个中介性的社团领域, 是一种“非政治性的社会”, 是指一种享有独立人格和自由平等权利的个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与整合形态, 是与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联系的、独立于政治国家的民间自治领域。

二、我国市民社会应具备的特征

中国作为后发展中国家, 特殊的历史背景、制度环境和当下社会境况, 注定中国社会转型与中国市民社会必将依循一条符合现实国情的道路, 然而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之发育、发展、生成始终与西方国家社会转型保持着密切关系。我国要培育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 其应该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2.1、个体独立

市民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个人是社会生活最终单位。市民社会以个体的独立性为存在前提, 市民社会的成员都是独立的个体, 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立意识、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个体的独立就是要把个人从自然经济所形成的人身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 摆脱政治社会生活一体化对人的束缚, 由市场交换所形成的平等交往的横向联系取代等级身份的纵向关系, 使个性和主体自由得到社会的充分承认和空前解放。独立是市民社会的存在前提, 只有个体独立, 才有平等地位和自由来往。

2.2、社会自治

自治性是市民社会的重要特征, 社会自治是市民社会的出发点。市民社会是在与政治国家相分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性质的自由联合状态, 它的生成、组织和运转往往以民间形式进行。

2.3、经济权利多元

市民社会是经济和权利多元化的社会, 市民社会的经济与权利多元化格局源于商品经济的经济基础。商品经济解构了传统社会, 促进了市民社会的发育和发展。商品经济解构了经济和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的传统社会, 取而代之的是经济和权利多元化的市民社会[1]。市场经济的形成是由不同的利益追求和权利的分散造成的, 同时, 多元性也是一种文化、信仰、思想、态度同时并存性, 因此它也是一种思想的多元化。

三、培育我国市民社会面临的困境

市民社会是在西方制度化政治体制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群体。同制度化政体一样, 它最根本的基础是公民权及其观念。我国市民社会的构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完善的必然要求, 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必然要求。

3.1、公民意识缺失

公民意识是人类自由自主活动内在精神的自觉反映和要求。现代公民角色的确立, 实质是市民社会成员获得政治解放并积极参与政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因而公民意识在更深层意义上是人类自主活动追求和理性自律精神的客观反映。

而在中国的传统政治哲学中, 由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宗法关系的制约, 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族而不是个人, 个人依附于国家和家庭, 几乎没有任何独立的法律地位, 专制君主几乎可以主宰一切, 并宣称“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3.2、国家社会同构

中国社会自秦汉开始最大特征之一就是中央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 极度缺乏民主和自治传统, 国家权力具有一种不受限制的特征, 每个个体不自觉地以国家为最高价值和利益导向, 将国家地位放在首位。几千年的封建历史, 高度的国家社会同构, 浓厚的封建礼仪, 森严的封建等级, 以及专制的封建君主统治, 无一不与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市民社会理论相矛盾。

新中国成立以后, 我国建立的是政治中心、意识形态中心和经济中心重合为一体的社会, 国家和社会合为一体, 政府力量依旧控制着一切经济社会领域, 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 实质上是国家吞并了市民社会, 严重地阻滞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

3.3、商品经济不发达

自然经济是一种以狭隘地域为限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关系, 是在家庭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关系, 而不是市民社会需要的契约关系。事实上人们处于相互隔绝的分离状态。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社会资源的占有和配置日趋多元化, 越来越多的中介组织和利益集团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人性化的服务, 城市市民社会的发展有了广阔的空间, 但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并未完全消除, 所以在农村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绝大部分的情况下, 我国农村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还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吴明君.论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的建构[J].求实.2004. (4)

我对社会工作的理解 篇5

——读《中国社会工作的经验与发展》、《和

谐社会建设背景下中国工作的发展》后的几点收获

《中国社会工作的经验与发展》这篇文章王思斌教授发表于1995年,《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中国工作的发展》这篇文章由王思斌教授和阮曾媛琪教授联合发表于2009年。对比分析来看,两篇文章属于统一“体系”,后一篇文章解释和回答了前一篇文章中的一些问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综合来看,两篇文章基本概括了建国以来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情况,不得不承认王教授的思想真的非常具有前瞻性。以下是我读过两篇文章后的几点个人感受:

一、我的第一感觉便是: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环境似乎没有实质性的好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工作领域便出现了本土社会工作和专业社会工作并存的局面,但就宏观而言,专业社会工作除了在个别地区(如上海、深圳)有较好的发展以外,并没有更多的亮点。

在《中国社会工作的经验与发展》一文中,王教授在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取向中提到了“政府与社会责任共担”以及“现有社会行政人员价值观念的‘重塑’”这两点,并且在《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中国工作的发展》一文中介绍了新时期下这两点取向的发展情况:

关于政府与社会责任共担:在《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中国工作的发展》中,作者详细地分析了我国专业社会工作面对的结构性张力以及其嵌入式发展。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官僚体制并没有在新纪元里断绝,现今,不论是行政官僚体制内部还是民众都对政府有着依赖情绪,对于专业社会工作几乎全中国都处于“民智未开”的阶段,加上现行人事制度对专业社会工作的排斥(即在专业对口的情况下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很难找到工作)以及NGO/NPO发展缓慢,综合起来构成了专业社工的结构性张力,那在这种情况下,专业社工如何发展?作者给出了答案:嵌入式发展(而且是弱嵌入的),即行政性社工占主导地位,专业社工处于相对辅助的地位。可以说王教授在15年后给“政府与社会责任共担”这一发展取向作出了一个“阶段性结果评估”吧,在我看来这个“评估”便是:政府和社会没有做到责任共担,就目前而言政府依然是承担责任的主力军。当然这一预期是长期性的,短短十几年就想达到“共担”的目标也是不现实的。

关于现有社会行政人员价值观念的“重塑”:关于这一点,我似乎读出了王教授对我国行政人员价值观现状的失落之感。在《中国社会工作的经验与发展》中王教授提到“但现实表明,这种精神和意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大大强化,乃至‘再塑’”,此处的精神和意识指的是一些干部已经具有的“孺子牛”精神和公仆意识。可以说在九十年代时我国干部队伍中还是有一些闪光点,所以王教授便用了“还需要大大强化,乃至‘再塑’”,但在《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中国工作的发展》一文中我找不到一处作者对我国干部队伍的肯定之词,并且文章中运用了大量文字分析当前的社会问题和“本土社会工作”,有种无奈。

二、关于“中体西用”与“移植变换”: 在《中国社会工作的经验与发展》中,关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的问题王教授分析得出了“中体西用”与“移植变换”两条基本思路(其中的逻辑推演非常精彩),并最终将本土化的讨论归于如何看待本土社会工作经验的问题上来,并提出了两点当时的当务之急:我国社会工作的经验是什么,其知识体系是什么。但当时这两个问题并没有解决,所以如何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在当时没有定论。但在《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中国工作的发展》一文中,作者提到了现阶段我国专业社会工作正在进行 “移植变换”,从行文上可以看出,作者对这种本土化方式也是十分认同的。即学界一般认为我国本土社会工作的经验并不丰富,对现实是会来说基本上是不适用、不够用的,所以才会采用“移植变换”方式,从历史角度客观分析,我国社会工作的经验确实不多,更没有形成我国系统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所以在进行我国社会工作建设的工作中,多多汲取国外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三、“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如何与相应的社会工作岗位相配套?

这是我一直关心的问题,“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这一国家层面的决议,固然让我们这些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感到欣慰,但仔细斟酌一番,这一人才队伍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就拿我们学校社会

工作专业的学长学姐为例,有多少社工毕业生是真正选择了从事社会工作的有关工作?截止到2009年,我国共有224所大学开设了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每年全国的社会工作毕业生的基业就业情况如何?仅仅从理论层面分析得出到2020年我国一共需要300万社会工作者的结论是否就能等同于我国到2020年我国需培养出300万社工人才?这也不禁让我想到了我国上一轮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制度将退休职工推向社会,企业不再承担退休职工的福利服务职能,使他们的保障服务受到不利影响”,那我们设想一下社会服务领域,将来是否会出现政府不断弱化自己承担的公共服务责任并将责任交给社会工作者承担,但缓慢发育的社会并不能像政府希望的那样很好的将责任主体过渡到社会工作者身上的情况呢?我想非常有可能,主要原因便是:“官僚体制强大”、“群众意识淡薄”。谁承担公共服务责任也就意味着谁拥有一份“如何提供公共服务”的权利,官员愿意放手吗?放在西方国家那很好说,放在中国,很难很难。说到群众意识,那就让我更没信心了,谁知道社会工作?谁愿意向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王教授和曾教授也提在专业社会工作面对的结构性张力中提到这两点。

所以,在我看来,“85后”这一代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基本都是“炮灰”,想在专业社会工作的领域很好发展的机会不是没有,但比较少。但以长远情况也许不同。

四、如何理解“政府希望社会工作既承担社会服务职能,也承担社会管理职能”?

作者在《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中国工作的发展》中提到“政府希望社会工作既承担社会服务职能,也承担社会管理职能。而学者们则认为社会工作不应该承担不适当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职能”,政府如何给社会工作者定位?纳入公务员编制吗?我也认为社会工作者应该秉承自己的原则,如果承担社会管理职能,那社会工作者的心态也会变化,不利于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

五、我国社会工作的模式如何选择?

英国政府现仍雇佣了全国90%的社会工作者,显而易见,在英国是政府在社会福利服务方面承担着更多责任;而在崇尚自由主义的美国,社会工作最为发达。中国目前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可以说是英美模式的综合——本土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的互构性演变。中国采用一贯的“中庸”之风,其目的也很显然,就是想发挥两种模式各自的优势,以促进我国社会福利服务事业的长足进步,但两种模式的劣势会不会在某个时间点同时显现呢?这种模式究竟是不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呢?有待实践的检验。

我从王教授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非常讲究思维的缜密性和逻辑性的大学者,善于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角度分析问题,我会更多的去读他的文章,多多学习,多多思考。

理解社会学 篇6

学生走进社会,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这是他们的另一个课堂,社会各界人士都可以是这个课堂的指导教师。如果社会各界人士不能以满腔热情来接纳学生,给予一切可能的支持与帮助,那么这种学习活动设计得再好,也只是空中楼阁。所以,研究性学习必然具有社会属性,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已经将课程改革的触角从教育系统内伸向教育系统外,它要求把支持、服务课程改革,视为每个公民和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是,研究性学习要想获得社会各界人士的理解和支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花了很长时间才说服当时固执使用蜡烛的人们正眼一瞧。实践证明,除了政府必须加大力度推行课程改革,我们还要采取一定的手段,主动联系社会,加强宣传工作,以争取社会各界人士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周边的各种教育资源,并且与拥有这些教育资源的单位或个人建立合作开发研究性学习课程教育资源基地的长效机制。

二、社会理解与支持障碍分析

1.主观障碍

我国还没有形成全社会支持课程改革、热心接纳学生、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习惯、氛围和条件。在一些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校,经常发生学生外出访问、调查受到冷遇,甚至冷嘲热讽的事情。这种情况的发生,通常是一些成人主观认为学生去访问调查,一则影响了他们的工作,二则认为学生是不务正业,或者对学生这种学习方式主观上充满了怀疑。

2.客观障碍

由于社会资源、经费有限,各地科研机构、图书馆、少科站、科技馆、博物馆等场所数量极少,图书设备有限,接纳人数也有限,加上有的单位自己还要进行业务研究或经营创收,使学生更无法进入。

三、主动联系社会,加强宣传工作的途径

主动联系社会,加强宣传工作,可以争取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在其实施的有效途径上,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1.主动联系社会,开发课程资源

转变观念是课程改革的前提。从教育的资源方面来讲,全社会都要转变传统观念,将社区、校外教育机构、社会机构和各行业的学者专家以及相关的设施设备等,都要视为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资源。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学生探究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仅靠书本和校内教育资源是不能完全实现其培养目标的。比如,学生要进行一项关于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就需要到校外进行环境调查,需要得到环保部门的支持、帮助,甚至需要环境治理方面专家的指导,这些在学校内是难以实现的。而通过指导学生主动联系社会,可以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

例如,我们很注意指导学生利用各地各级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或资料室来查阅相关的信息资料,辅以对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的电话咨询和当面采访调查,以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选题论证、研究方案的制订或课题成果的查新等工作。

在北京,笔者曾经与我校2002级高7班学生尚玄月,在得知美国驻上海3M公司有对中国汽车市场进行调研的需要时,主动给该公司写信联系,不但借助该公司的财力,给尚玄月同学的“北京2002年发放新型汽车车牌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课题组找到了5000元的赞助,还邀请到了该公司的高层研究人员对该课题进行了具体指导,规范了研究工作,使该课题研究顺利完成,其撰写的论文也获得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二等奖。

另外,由于我校地处中关村高新科技园区,像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环境学会、中国宇航学会、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等都是我们课程开发的可利用资源。

2.巧借政府职能,主动获得帮助

我们也尝试指导学生巧妙利用各地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工作的特点,主动与他们联系,获得相关的帮助与指导,使研究性学习得以顺利进行。

例如,凡是涉及环境污染与治理方面问题的研究性学习,诸如“某河流污染问题研究”、“某化工厂周边土壤污染的测定”、“北京大学南门2005年4月15日汽车尾气检测”等,我们指导学生争取市区环保局相关部门的帮助与指导;凡是涉及市政建设或管理方面问题的研究性学习,诸如“某奥运场馆周边道路建设的最优化设计”、“北京西北三环道路微循环系统改善研究”等,我们指导学生争取市政管理委员会的帮助与指导;凡是涉及交通安全或管理方面问题的研究性学习,诸如“解决2007年清明主要扫墓点交通路线问题方案设计”、“公交线网方案的最优化问题设计”等,我们指导学生争取市区交通委员会的帮助与指导;凡是涉及市场管理方面问题的研究性学习,诸如“对某商品品牌终端的标准化管理问题研究”、 “对北京某服饰专卖店管理问题的观察研究”等,我们指导学生争取市区工商局或城管局相关部门的帮助与指导;凡是涉及商品质量方面问题的研究性学习,诸如“某商品售后服务存在的问题研究”、“对北京市某商品存在质量问题的研究”、“对北京某商品房存在质量问题的观察研究”等,我们指导学生争取市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质量监督局或工商局相关部门的帮助与指导;凡是涉及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方面问题的研究性学习,诸如“中学生在体育比赛中造成人身伤害的赔偿责任问题研究”、“对人大附中校园隐性人身伤害问题与对策的研究”等,我们指导学生争取市区公安局或派出所相关部门的帮助与指导,等等。

3.设计公益活动,吸引公众参与

设计公益活动,也是有效吸引公众参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途径之一。

例如,在我校2002级高16班进行的“迎奥运,保护公共设施,从我做起”社会公益活动研究中,刘彭芝校长非常重视,特批了学生们利用一整天的时间,对北京9个典型地区的公共设施被破坏的情况进行了现场考察,取得了第一手资料,然后制作了宣传展板,在黄庄繁华地段进行展览宣传。展览不但吸引了路人的驻足观看,而且还有很多路人在“迎奥运,保护公共设施,从我做起”社会公益活动的大型横幅上签名以示参与、支持,中央电视台也曾对此进行过报道。

4.改变沟通方式,吸引公众参与

改变沟通方式,也能够有效地吸引公众参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例如,在我校2001级高4班3位同学的“对2002年3月11日进出清华大学西门的男性头顶‘旋’的旋转方向与左右手习惯是否相关的观察”活动研究中,刚开始,学生们就遇到路人不配合、拒绝调查的尴尬情况。怎么办?我们及时改变沟通方式,回家穿上人大附中的校服,戴上共青团团徽,手拿活页文件夹,彬彬有理地对即将擦肩而过的路人很礼貌地鞠一躬,然后再开口说道:“您好!我们是人大附中的学生,正在做一项研究性学习活动,想耽误您10秒钟,可以吗?”果然,被拦截的路人没有一个拒绝的。我们在10秒钟内,就对对象头顶上的旋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并询问了对方是左手习惯还是右手习惯。3位同学在一天9个小时内,成功地完成了对2500多名路人的观察与调查。

5.利用新闻媒体,正确舆论导向

我们特别重视利用新闻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配合课程改革,接纳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从2001年起至今,笔者利用光明日报、科学时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对研究性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讨与宣传,共计16篇,产生的正确舆论导向的社会反响不容忽视。另外,笔者还应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邀请,主持设计了连续7期的青少年《探究宝典》节目,并且作为主讲嘉宾主持了“感官总动员”、“观察速成班”和“好选题与坏选题”3集节目,也取得了很好的正确舆论导向的效果。

四、结语

尽管我们希望政府能够更加重视课程改革的推进工作,但是我们不应该消极地等待。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主动联系社会,加强宣传工作,去加快转变社会各界人士的传统观念的进程,成功地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周边的各种教育资源,并且与拥有这些教育资源的单位或个人建立合作开发研究性学习课程教育资源基地的长效机制。但是,究竟怎样才能更加主动联系社会,加强宣传工作,尽快产生理想的效果,却是一个值得我们继续探讨的课题,希望有识之士与我们一起来进一步探讨这个课题。

编后记:截止这篇文章,周庆林老师完成了“研究性学习立课之本”5篇系列文章的最后一篇,也给我们呈现了研究性学习有效开展与持续发展的完整支撑体系。这一体系既包括校长的前瞻性研究(第四期)、教师的可操作性研究(第五期)、学生的自主践行性研究(第六期),也包括家长的理解与支持研究(第九期)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研究。

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将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内容之一起,研究性学习就走上了一条曲折的发展之路,其曲折性正体现在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各个方面。这里,我们谨希望“研究性学习立课之本”系列文章能使更多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从中获得启示与思考,让研究性学习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提高与成长。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如何理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7

任何成熟的社会都需要一个核心价值体系来统领社会的各种思潮。从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看, 正处于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 社会各阶层的经济利益诉求急剧增加, 鉴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有必要用核心价值来进行思想的统一、认识的提高和人心的凝聚。由于目前多元化的社会价值共存, 更由于社会中价值缺失和偏离的存在, 急需核心价值来培育、强化和纠偏。因此, 必须有一个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自觉接受、认同并用来约束、规范自己行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引领时代发展、凝聚人心并增进共识的需要, 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前提,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现实意义怎么估量也不会过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由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落实到实践和社会治理中

第一, 学习教育。要扎实有效地开展专题学习、教育活动, 使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定期开展各种教育培训, 如党校培训、干部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等,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学习之中。党员干部模范带头践行。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都应该遵从的, 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带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树立典范和榜样。第二, 分别要求。就是根据不同人群、不同组织、不同层级以及不同岗位提出落实的不同重点要求。党和国家领导人要带领全国人民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对每个人来讲, 重在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几个层面。比如在践行诚信上, 就应该与职业操守联系起来, 地区领导的诚信就是为官一任从而造福一方;教师的诚信就是为人师表并教书育人;医生的诚信就是医者仁心, 救死扶伤;公务员的诚信就是遵循公正、平等、法治的原则处理社会管理事务。第三, 创建良好的法治环境。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 必须要贯穿于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 体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我们要用法律的权威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用社会主义法律知识来教育人们, 使他们从小就受到民主的训练和守法的教育, 懂得和善于履行社会主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增强法制观念, 养成自觉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 形成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法治环境。第四, 融入制度建设和治理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建设和治理工作中, 形成有效的机制, 促进社会和谐, 完善激励机制, 褒奖善行义举, 在日常工作中要彰显社会主流价值观, 使正确的行为得到表彰、错误的行为受到谴责。

三推动人人参与、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 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委宣传部门要担负起组织领导的重要职责, 采取有力措施, 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 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大家。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在首要位置, 加强统筹规划、加强工作指导, 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以全面提高全社会文明度和道德素质为目标。宣传表彰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 形成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风气。深入到公民道德宣传活动中, 组织各种道德活动, 开展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正建设, 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 建立健全社会的诚信体系, 力求逐步做到制度设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相符合, 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风气。把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与培育廉洁价值理念相结合, 要坚持不懈推动实践的养成, 要充分利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 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让人们更好感悟核心价值观的真正意义,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活, 融入社会, 贯彻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

四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顺利推行。各部门要按照实施意见, 明确责任, 制定计划和方案, 确保任务落实。党员干部在弘扬先进性思想道德教育上作好文章, 就是起到导向和说服力的教育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必须抓好党员干部这个重点, 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即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员干部和各级领导, 要坚定理想信念, 要保持良好的思想道德, 要始终坚守人们的精神高地。加强队伍建设, 通过制度固化, 循序渐进, 这样一来才会真正地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所信服, 进而逐渐地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内在信念和自觉行为。做好政策支持、充分依靠群体的力量,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当中, 发挥主力军作用, 发挥生力军作用, 发挥示范作用, 发挥积极作用, 推动形成社会共识。以思想政治工作者为核心, 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推进并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 努力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 在全社会营造培育践行的浓厚氛围, 加强沟通、密切配合, 建立和形成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良好局面。

对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的理解 篇8

(一) 生平

斐迪南·滕尼斯是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早期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于1855年7日26日出生于当时属于丹麦王国的施莱兹维希州的一个小城豪巴而格, 他的父母均是农民世家, 生活比较富裕, 他们为七个子女请了一位家庭教师。之后, 他们全家迁往胡苏姆。滕尼斯在那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1872年, 有一段很短的时期, 他在斯塔拉司堡学习, 同年他换了一所大学读书, 稍后, 又去耶那、莱比锡、柏林、波恩、基尔和杜宾根等许多城市的大学读书, 他所学的内容很丰富, 有古典哲学、哲学、神学、教会史、语言学、考古学和艺术史, 他的博士论文是考古学学习研究的成果。1875年, 年仅20岁的滕尼斯在杜宾根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在以后的岁月里, 滕尼斯从事哲学研究, 他对古典哲学感兴趣。他和佛里德利希·保罗多年来建立了书信往来关系, 在他的鼓舞下, 滕尼斯对霍布斯的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1881年, 他以研究霍布斯哲学成果受聘于基尔大学哲学系执教。他是德国社会学学会的创始人, 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经担任过他的学术助手。

(二) 《共同体与社会》

1881年他在哲学系工作时撰文《社区与社会》 (亦译《公社与社会》) , 提出了“社区”与“社会”的重要概念。对霍布斯的国家学说的研究使他对法学史和法律哲学问题的研究产生了兴趣。首先是研究实质性问题, 这也是他写作《社区与社会》的渊源之一。该书于1887年第一次印刷, 1912年再版, 至1935年重印达八次之多。这本书使他获得了很大的声誉。其在社会学上的贡献最主要的是用二分法的概念, 从人类结合的现实中, 抽象地概括出共同体与社会这两种类型。本书的基本思想和概念, 至今对于社会学仍然有很深刻的影响, 是社会学的经典文献。

在此书中, 滕尼斯以“共同体”与“社会”的著名区分, 为后世社会学家留下了一个经典的思考范式。像费孝通先生对于“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的区分, 于膝尼斯对于“共同体”和“社会”的区分, 也存在着明显的学术传承关系。现在人们常常不加区别地交替使用“共同体”和“社会”这两个概念, 但在膝尼斯的著作中, “共同体”与“社会”二者之间则有着根本性的差异。

二、共同体与社会的概念

滕尼斯认为, 人们的相互关系可分为两种;或者被理解为现实的和有机的生命一身体和血缘的结合, 这就是共同体的本质;或者被理解为思想的和机械的形态, 相互独立的个人的一种纯粹的并存, 这就是社会的概念。

(一) 共同体的概念

滕尼斯认为, 共同体的类型主要是在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之上的群体 (家庭、宗族) 里实现的, 它也可能在小的、历史形成的联合体 (村庄、城市) 以及在思想的联合体 (友谊、师徒关系等) 里实现。他认为, 共同体是建立在有关人员后本能的中意或者习惯制约的适应或者与思想有关的共同的记忆之上的。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和宗族共同体等作为共同体的基本形式, 它们不仅仅是各个组成部分加起来的总和, 而且是有机地浑然生长在一起的整体。“共同体是一种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 是“一种原始的或者天然状态的人的意志的完善的统一体”。

共同体是古老的。人们说语言的、习俗的、信仰的共同体, 却说职业的、旅行的、学术的、商业的社会 (协会和公司) 。共同体是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 因此, 共同体本身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有机体, 而社会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机械的聚合和人为产物。共同体的主要规律是: (1) 亲属和夫妻相亲相爱, 或者容易相互习惯, 同样, 邻里乡党和其他的朋友, 也可以与之相媲美; (2) 相爱的人等等之间存在着默认一致; (3) 相爱的人和相互理解的人长久地呆在一起, 居住在一起, 安排他们的共同生活。默认一致是对一切真正的共同生活、共同居住和共同工作的内在本质和真实情况的最简单表示, 它的内容是无法道明、无法把握的, 也可以把它称为关于义务和优先权以及善与恶的默契, 与明确的约定和契约形成一种对比。

(二) 社会的概念

与此相反, 社会产生于众多的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有计划的协调, 个人预计共同实现某一特定的目的会对己有利, 因而集合一起共同行动。社会是一种有目的的联合体, 是一种“人的群体, 他们像在共同体里一样, 以和平的方式相互共处地生活和居住在一起, 但是基本上不是结合在一起, 而是基本上分离的”。“社会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机械的聚合和人工制品。社会的基础是个人、个人的思想和意志。”人们的活动和权力的领域相互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 任何人都抗拒着他人的触动和进入, 这种消极的态度是这些权力主体相互之间的正常的和基本的关系, 而且表明社会处于安宁的状态。契约是两个不同的权力主体和单独意志相交在一点上的合量, “定约必须遵守”基本制度的确立使人们能够形成一种客观的、确实的社会结合。从表面上看, 共同体的任何关系在结构上或者按其本质的核心是一种更高的和更普遍的自我及其自由, 但这种自我中心实际上是“头目们”的特权。社会中的个人受到种种契约的约束, 但选择意志却是一种普遍的权利。

(三) 对共同体与社会概念的理解

通过以上滕尼斯对共同体与社会概念的界定可以看出,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 共同体的类型要早于社会的类型, “共同体是古老的, 而社会是新的”。并认为在近代的资产阶级社会里, 社会的类型得到了最完美的表现。在滕尼斯时代, 事实上也是在滕尼斯生前身后的整个市民社会时代, 人们普遍有一种得自经验与理性的认识、过去的时代人是以群体的状态整体地存在的, 而个人 (指每个人的自由个性、独立人格与个人权利) 只是近代化以后公民社会的产物。正如马克思的名言“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 个人就越显得不独立, 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而“个人”与“整体”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是不同的。在滕尼斯的体系中, “共同体”是自然形成的、整体本位的, 而“社会”是非自然的即有目的人的联合, 是个人本位的。“共同体”是小范围的, 而“社会”的整合范围要大得多, “共同体”是古老的、传统的, 而“社会”则是新兴的、现代的。显然, 滕尼斯的“共同体”是小群体, 并强调“社会”是人为的理性建构物。

秦晖把滕尼斯的观点概括为“小共同体”理论。在西方社会学与人类学领域这种看法很流行。英语学术界把“共同体”译为Commune (公社、村社) 或Community (社区) , 而波兰社会学界则用okolica (“周围环境”、社区) 来称之。他们都以传统乡村为例, 认为这种群体秩序很大程度上是靠“闲言碎语”来维持的, 社区主要通过议论成员来调节其成员的行为。不少学者都认为, 传统乡村是“这样一些共同体:它们通过口头传播来传递其文化内容”。由于这种传播不依赖于文字、书籍等中介, 因而“这种传播模式总要涉及直接的人际接触”。这样, 农村社区便应当是一个大家能互相见面并且互相认识的群体。而传统时代对个人的压抑, 则主要在这一层次发生。

三、对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二元框架的反思

以上的分析告诉我们:在滕尼斯的体系中, “共同体”是自然形成的、整体本位的。相对而言, “社会”是非自然的即有目的人的联合, 是个人本位的。“共同体”是小范围的, 而“社会”的整合范围要大得多, “共同体”是古老的、传统的, 而“社会”则是新兴的、现代的。在滕尼斯看来, 受“本质意志”支配的“共同体”关系才是人类关系的真正本质, 而“选择意志”支配的人为的“社会”只是一种表象。前者以强烈的情感精神为特征, 由合作、习俗和宗教构成, 其典型表现为家庭、村落和小镇的群体;而后者则是在传统、法律和公众舆论基础上建立的大规模组织, 如城市、州 (邦) 或国家等。因此, 只有坏的“社会”, 而坏的“共同体”却是自相矛盾的说法。

滕尼斯有关“共同体”与“社会”的二元对立理论, 对于现代社会理论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体现了社会理论批判“抽象社会”的主要思路。可以说, 滕尼斯关于“共同体”与“社会”这一二元框架, 类似于迪尔凯姆的“有机团结”与“机械团结”的对比和韦伯对共同体化与社会化之间的区分。

(一) 西方学者的异曲同工

考虑到19世纪社会学所谓的两个主要问题, 即“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各样纽带、关系的性质”和“导致欧洲社会进入现时状况的发展的性质”, 滕尼斯、迪尔凯姆与韦伯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即实际上都是对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变迁给以界说的尝试。家庭、部族、城邦、封建领主区、村社都是共同体, 而社会则意味着大城市的、民族的、国际的。

在早期城市中, 还保留着一些共同体的特征, 只有到了城市发展为大城市时, 共同体的生活方式才日益枯萎并消亡。在一个民族甚至一批城市里, 社会的状况越是普遍, 这个整个“国家”或者这个整个“世界”就越是趋向于类似一个唯一的大城市。“在大的文化发展中, 两个时代相互对立:一个社会的时代紧随着一个共同体的时代而来。”从差序格局到团体格局, 从共同体到社会, 从乡村到城市, 从大城市到世界城市, 可以说这就是现代化的实质。

在其后的有关研究中, 就集体类型的意义而言, 共同体通常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共同拥有一个确定的物质空间或地理区域的群体 (即社区) , 如邻里、城市、村庄等;其二则指具有共同特质、归属感, 或者维持着形成社会实体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互动的群体, 如种族共同体、宗教共同体、学术或专业共同体。

(二) 中国学者的认识

在中国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中, 对共同体的研究通常取前一种即社区的意义, 而以情感、精神特别是认同为连带关系而构成的共同体, 则经常被大量的社区研究所遮蔽。马克思把传统的巨大群体“亚细亚”国家与社会都算作共同体, 而滕尼斯的共同体则是小群体。滕尼斯也不同于哈耶克这类持理性批判立场的自由主义者, 后者认为公民社会 (即滕尼斯所讲的“社会”) 是自然形成的, 而生活在理性主义时代的滕尼斯则强调“社会”是人为的理性建构物。但有一点是三人共同的, 即他们都倾向于个人本位的社会。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秦晖在评论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时引申出了“大共同体本位”的概念。秦晖教授依据马克思的观点, 认为“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 个人就越显得不独立, 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 将古代家庭、氏族和更大的人群包括所谓“亚细亚国家”都算作“自然形成的或政治性的”“共同体”。“亚细亚国家”与滕尼斯的“共同体”一样压抑个性, 一样具有非近代的或传统的、早期的性质, 但却比滕尼斯的“共同体”大得多, 且具有人为的目的性或“非自然”性。秦晖将其称为“大共同体”, 并认为“编户齐民”的秦汉时期的中国就具有这种结构, 且暗示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所以他说:如果在西方, 从小共同体本位的传统社会向个体本位的公民社会演进需要经过一个“市民与王权的联盟” (本质上即公民个人权利与大共同体权力的联盟) 的话, 那么在中国, 从大共同体本位的传统社会向公民社会的演进可能要以“公民与小共同体的联盟”作为中介。无疑, 滕尼斯对于“共同体与社会”的类型的分析与理解方法形成了社会学当中的一种流派, 不断被后来的社会学家运用, 包括宗教社会与世俗社会, 民俗社会与都市社会等二分理论都是与共同体社会理论一脉相承的。

(三) 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

我们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滕尼斯提出这一对概念的前提。滕尼斯认为, 人有两种意志:一种是来自人性自我的最深处的意志, 称之为本质的意志, 本质的意志是一种整体的意志, 其思维过程与生命、情感及全部的人类经验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另一种是选择的意志, 它是独立的。本质意志意味着内在动机驱使的行为, 而选择意志意味着与所欲达到的外在目的的有关行为。社会关系正是由这两种意志所塑造的。本质意志产生共同体, 而选择意志产生社会。可见, 共同体是人类生活联结的最初方式, 也是人类对自我本质意志的最深切关照。正因为如此, 无论现实社会如何变迁, 共同体始终是人类向往的一种理想的结合方式。当社会进入现代信息化时代, 网络技术的出现营造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的虚拟空间, 人们在其中可以自由地交流、融洽地相处、产生亲密的友谊, 于是人们被重新带回到渴望已久的共同体时代。因此, 虚拟共同体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 吸引了无数的人沉浸其中, 滕尼斯当年所论述的纯社会学概念的共同体, 在现代技术的支撑下成为现实。由此, 社会学意义上的共同体经历了一个从现实到概念再回到现实的过程, 完成了一次蜕变循环, 并在其中得到了提升与发展。

滕尼斯的“共同体”与“社会”的二元框架理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有诸多的启示, 例如:农民工融入问题。关于农民工融入问题已经被关注了很长一段时间, 许多学者也做过了许多研究, 虽然非常透彻地揭示了农民工存在的问题以及为何难以融入城市, 但是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城市居民从不同程度去排斥农民工, 口角争吵、打架斗殴, 也有农民工自身的原因, 诸如违法犯罪等等, 这些都加大了城市居民与农民工之间的矛盾和隔阂, 使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社区生活。滕尼斯的共同体形式包括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和亲缘共同体, 农民在农村的生活可以说是一种共同体的生活, 他们在农村生活受到血缘、地缘和精神的保护。但是农民在进入城市打工后, 就失去了这三种共同体的保护, 使其难以融入到城市。因此我们应该在城市给农民工创建一种地缘共同体和亲缘共同体, 让其在城市能生活在共同体里, 以便更好的融入城市。我们可以从社区入手, 在社区内开展活动, 动员城市居民和农民工积极参加活动, 让两者能够重新认识、增加彼此之间的情感、化解矛盾, 使城市居民与农民工就像是在大家庭一样生活, 把自己和社区中任何一个人当成这个大家庭里的一员, 人们之间的感情是亲密的, 就像滕尼斯所说的共同体生活。当然农民工问题十分的复杂, 单靠社区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 还需要大众传媒、志愿团体、非政府组织和社区资源等社会力量发挥积极的作用。

摘要: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使用了“共同体”与“社会”的概念对欧洲工业化以来的社会变迁进行解释, 形成了社会学当中的一种流派, 对后来的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共同体”与“社会”这一二元架构进行反思可以看出他的理论与迪尔凯姆和韦伯的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也有诸多的启示。

关键词:滕尼斯,共同体,社会,反思

参考文献

[1]滕尼斯著.林荣远译, 共同体与社会[M].商务印书馆, 1999.

[2]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3]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4]雷蒙·阿隆著.葛智强、胡秉诚、王沪宁译, 社会学主要思潮[M].华夏出版社, 2000.

[5]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6]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

理解社会学 篇9

一、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 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也就是说, 社会要和谐, 就要谋求发展;而要实现科学发展, 一定要有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两者相互依存, 都强调以人为本, 都强调统筹兼顾, 都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都强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在许多方面实现了有机统一, 共同构成当今时代的两个最强音。

二、社会活力与社会公平的有机统

社会活力包括物的活力和人的活力, 物的活力是指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 生产要素得到充分整合, 人的活力是指人的主动性、创造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激发社会活力就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投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社会公平涵盖了理念、制度和机制上的公平。社会和谐是社会活力与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 既注重激发社会活力, 又注重维护社会公平。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 提出“要通过发展保障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以‘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 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等等, 这些强调的都是在不断激发社会活力、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同时, 更加注重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平。

三、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

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是两个概念、两种状态。稳定是和谐的基础, 和谐高于稳定。在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善于把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有机统一起来, 找到二者的结合点, 在群众承受能力范围内逐步推进改革开放, 确保社会稳定。不可否认, 在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中, 不可避免存在一些矛盾和斗争, 这些矛盾和斗争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对这些矛盾和斗争, 我们不能回避, 必须正视, 要努力掌握化解矛盾的能力, 掌握斗争的主动性, 把矛盾化解到一定程度, 把握斗争的“度”, 确保社会稳定。

四、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和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有机统一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 与自然界相对应的社会是大社会, 与国家、公民相对应的社会是小社会。和谐社会既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大社会, 也是人与人和谐的小社会。十七大报告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建设和谐文化, 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等, 倡导的是做好为了人、提升人、关心人的工作, 促进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

五、促进国内和谐与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有机统一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强调“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 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两个实现”的目标把促进国内和谐与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有机结合到了一起。在促进国内和谐上强调“创造机会公平”、“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解决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在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上, 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环保等方面对建设和谐世界作出部署, 并宣告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理, 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 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六、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

理解社会学 篇10

面对持续恶化的全球贫困状况, 一些国家居住着数百万世界上最贫穷的人, 没有任何发展机会可言, 需要根据具体环境采取具体措施, 改善生活机会以促进世界和谐发展。体育对全球发展做出的贡献, 可以归结为在国际援助和人道主义救援方面的努力。因此, 为了缩小贫富差距, 体育做出的任何贡献都必须建立在更大范围且坚持不懈的工作之上。在此广泛借鉴国际例证, 证明体育在帮助改善当今世界贫困人口的生活机会方面的潜力。

从非洲一些地区流向世界各地的运动员被比喻为一种强有力的国际贸易, 其中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运动员离开祖国, 转而效力一些石油大国, 如雅加达和巴林等。这种对非洲足球人才的抢夺或许可以等同于不同殖民时期对非洲矿产资源的掠夺。生活在贫困中的人出力, 而世界各地的富有国家获利。对非洲运动员的抢夺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 那时运动员被诱惑进入美国的大学, 而如今, 世界各地的石油大国直接从非洲购买优秀运动员, 运动员的行动自由可能会导致国际田联各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在自由市场规则和资本主义背景下, 个体的流动性在日益增加, 这点毋庸置疑。但是运动员跨国流动原则不应该损害成员国的利益。作为政策回应, 例如尼日利亚收紧了运动员出国签证的条件, 试图以此阻止运动员的流失。

当前对体育和资本主义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是从体育发展的角度看待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可以视为当下人民和国家之间的一系列关系。体育是一种普遍信仰, 体育同样也是造成国家和人民之间矛盾的导火索。第二种看法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体育和资本主义的关系。体育或许能够给许多地方和人民带来希望, 但它同样也可能成为历史上对平等原则、公正和缓解贫困的工具。过去通过体育进行的干预工作还不足以实现上述任何一个可能性。

2009年初, 国际社会想要努力理解新的金融危机的意义, 它的起因、持续过程、结果及可能的解决方案。这场全球危机始于2007年夏天, 由信贷紧缩拉开序幕, 国际金融系统的崩坍也预示着国际力量平衡中可能出现巨大的改变。虽然这场金融危机始于美国, 但权力平衡的变化给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带来了进一步的挑战, 而这种意识形态至少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对西方有着广泛的影响。美元的价值和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未来很可能取决于中国。有学者观点认为, 这些转变是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 西方世界面临的最严峻的财政、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危机。

许多世界最贫困的国家继续拒绝国际社会一次又一次提供的可持续性援助。体育历来一直被当作人道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充分使用, 是许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运动员实现社会流动的可行方法。历史上有关体育和资本主义的资料中有很多例子, 证明历史上的体育是如何发挥干预作用。在此对既有文献成果进行回顾, 在未来可能新世界秩序的背景下, 用一种更有依据的方法对体育和国际发展进行描述性研究。发展面临的真正挑战是缩小贫富世界之间的差距, 世界上最穷的人, 生活在最底层的百万人民, 面临着不可遏制的悲剧。笔者尝试探讨体育在这一消解世界贫困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2 国际援助与缓解贫困:一个新的体育发展议程

世界体育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意味着体育的控制、管理和组织不仅仅是当地或全球的事务。体育的全球化时代已经给体育组织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但同时也给体育成为促进国际主义、和平与发展的一种社会力量创造了机会。体育对国际发展的积极影响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体育体现了发展领域的一些理论立场; (2) 体育可能是不同的环境和背景中发展过程的组成部分; (3) 支撑体育能带来社会变化这一观点及论据比较充分, 但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体育的局限性; (4) 体育最近才成为现代化和新自由主义发展思想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 体育再现并帮助保持世界不同地区间资源分布的差距; (6) 体育既可以作为传统发展的渠道, 也可以作为促进变革的重要因素; (7) 国际性和跨国合作的新形势为体育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而不是简单地来自国家资本主义内部发展的机会。

体育和教育历来是一些人实现社会流动和逃离贫困的主要方式, 而对其它方式和体育的作用进行系统地思考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种方法或一个环节, 它能拓展更多的可能性, 使体育教育的潜在作用能更好地在更多的人中得到实现。教育性质的体育项目自从被视为能带来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 就一直被认为它能够体现以下积极的作用: (1) 增加知识, 提高技能, 广义地说能够为知识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 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 不仅要保持教育的持续发展, 还要保持持续参与体育运动的势头; (3) 通过体育自愿为有益于年轻人的非正式教育做出贡献; (4) 有助于促进展开重点公共问题的讨论; (5) 支持世界各地利用体育解决艾滋病问题的教育项目; (6) 通过建立关系、网络和联系积累社会资本, 这些利用教育和体育的网络或许能作为一种人类资源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1]黄璐.《体育政治经济学》评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1, 27 (5) :22-24.

[2]俞大伟, 袁雷.我国体育对外援助的历史回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 36 (8) :3 9-4 1.

[3]黄璐.国际公平竞争委员会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1 (10) :1-4.

[4]黄璐.伦敦奥运会有关公平竞争的案例分析[J].体育学刊, 2013, 20 (5) :31-35.

[5]黄璐.NBA停摆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2, 28 (1) :1-5.

社会成员对艾滋病知识的理解 篇11

关键词: 社会成员;艾滋病

在进行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在传授艾滋病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家长、老师及社会大众对于给青少年传授必要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持回避甚至否定态度。本文将从人格结构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群体偏见的角度和社会文化的角度剖析这一现象。

1 从人格结构理论来看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把人格分解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成分。本我是人格的自然成分,自我是人格的心理成分,超我是人格的社会成分。一个人的行动实际上是这三种成分的相互作用的动力过程。本我是人格结构中的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的,是由个体最原始的欲望和自发本能组成。这些本能与欲望盲目的兴奋与冲动着,以求机体的快乐。它们随着人类的出生到死亡就像影子一样无法消除,人类的一切个性和特点都建立在本我的基础上。自我和超我正是个体在正视自身本我成分的前提下与社会环境不断互动作用,相互磨合,从本我的成分中逐步萌芽,发展,独立成为与本我区别的性格成分。本我是最根本的性格成分,正确认识和良好控制本我是形成优良性格的重要任务。深入地,在众多本能中,性本能又是最重要,对很多行为起动因作用的本我因子。对性的态度和认识必须正视与重视,如此,性本能才能够在人群与社会的不断接触中形成正确的性取向和性价值观。其实,社会成员对艾滋病知识的回避其实是对“把性置于大庭广众之下”的抗拒。自古以来,中国便形成了谈“性”色变,以色为“非礼”的传统观念,进而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这种对性本能的回避,对本我的无视往往使人们愈加对“谈论性”感到羞耻与无所适从。而且,这种刻意回避人为缩小了对性知识的了解途径,人们对性本能的认识往往不到位,不全面,不真实,对涉及自身的性现象感到茫然甚至耻辱,以至于形成畸形的性价值观。危害是非常大的。

2 从社会文化理论角度分析

跨文化研究表明在不同文化下人们对自我的认识是不同的,人们把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以个人主义倾向为主的西方文化与以集体主义倾向为主的东方文化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在西方人们很强调人的是个性,强调人应当通过发现和利用自己独特的天分来使自己区别于他人。西方人不仅将自我解释为独立的功能单元,而且还将独立性定义为社会化的基本任务。东方文化中这相互依赖性自我是指将自己看作为社会关系的一部分,并认为自己的行为取决于其他人认为自己应当采用的思考感觉和行动的方式的。

如果把社会对于艾滋病及艾滋病患者的刻板印象比作坚冰的话,那我们则是试图融化这些坚冰的先驱分子,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我们的行为不符合集体主义文化氛围下达到别人期望这一原则,当中遇到阻挠亦在情理之中。可是对民众的思维定势的打破,需要出现一批先驱,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全人类进步必不可少的要素。

3 从群体偏见的角度分析

偏见是最具破坏力的社会行为之一。古今中外,由于偏见和歧视引发的暴力事件和观念冲突酿成许许多多的人间悲剧。美国白人对黑人的歧视是美国国内最严重,最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同性恋者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大众的歧视和误解;中国一些城市中对某些少数民族的偏见和误解成为亟待解决的民族问题。偏见的习得主要包括社会化和大众媒体两种途径,从实质上说,偏见习得的过程就是群体刻板印象发挥作用的过程。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某一群体具有什么特征所持有的观点,它往往是夹杂情感的消极印象之中。在形成偏见的过程中,我们总是把一些人群类别化,根据他们的特征为他们戴上类别标签,从而对这一群体形成一个整体的评价和印象。我们的社会中同样存在对艾滋病患者群体的歧视,在日常生活交往和报纸电视媒体中,大多数民众会对艾滋病患者形成不好的刻板印象—艾滋病大多来源于性生活不检点甚至性滥交,艾滋病可以传染,艾滋病人是腐化堕落不良善的。这样的刻板印象导致大众对于艾滋病患者的偏见和远离。老师和家长自然也成为这些大众的构成部分,潜意识中,他们对于艾滋病者和艾滋病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

由此可见偏见的非客观性和冲突性往往是伴随着错误之中,艾滋病群体的真实特点并不如刻板印象那样不堪,艾滋病的传播媒介,艾滋病患者的自身特质等都不像所流传的那样。社会成员对艾滋病的错误态度只会让误解与偏见盛行,使真理和正确埋于黑暗。

4 从社会交换理论来看

社会交换理论是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有影响力的观点。它通过分析某一行为的成本与回报来决定施行与否,决定是否和某人交往。通常我们以最大化自己的回报,最小化自己的成本为目标,使自己的效益最大化。然而人和人的交往活动所带来的成本收益比往往不能使双方都满意。这个时候就需要协调,以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目标任务为基础进行利益的划分与协调,通过让步或交换等手段达到双方都满意的理想后果。在人人追求收益成本比最高的假设前提下,以此理论来分析教师和家长为什么会拒绝向学生传授艾滋病知识的行为。首先要明确家长和老师所认为的成本和收益。教师以育人为天职,抛开社会赋予教师的道德属性,我们同样假设老师们是追求效益最大化,教师的目标则是让他们的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績,好名次,从而社会和学校以“名师出高徒”的逻辑来赋予这些教师很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家长对孩子取得好成绩的殷切期望与教师不谋而合,这种共同目标牢牢绑定家长与老师之中,使其成为特定意义的利益共同体。在一般家长与老师看来,向学生传授艾滋病知识涉及过多性方面的知识,会让他们静心不得,甚至心猿意马胡思乱想,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从而带来考试升学的阻碍,使得教师和家长的效益降低,成本增加。

其实,教师和家长的成本—效益观往往和实际的成本效益出现偏差,甚至背道而驰。教师和家长对学生们心理和身体的真正需要存在主观臆想,与事实不符。中学生,进入身体快速发展,心理结构不断转变与完善的关键时期,身体上的变化与疑问如果总是得不到正确引导和解释,往往会牵动学生们更多的精力,反而与家长老师的期望相悖。

深入地从根本上讲,老师家长的这种成本—效益观根植于整个社会的一些不良体制。中国人口增多,就业压力大,企业事业单位以学历文凭作为录用标准,这些都导致了大学事业的欣欣向荣。可是,由于大学的等级划分和资源有限仍然向学生们施加无形的压力,教师家长的殷切期望,高考制度的屹立不摇,都决定了应试是中学生的终极目标,考试内容成为中学生学习的全部,其它知识的涉猎成为了心有旁骛,即便有益也受到制止与批评。

理解社会学 篇12

1 生猪养殖转型发展是适应两型社会要求的必然选择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 通过综合性措施,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 它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 以绿色科技为动力, 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 追求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建设对生猪养殖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具体来看体现在几个方面。

1.1 创新发展理念引领转型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和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用科学发展观这一新的理念来指导发展、引领发展是生猪养殖业适应两型社会要求的根本保证。长期以来, 受GDP至上这一传统发展观的影响, 我们在发展生猪养殖方面考虑得多的是存栏和出栏头数、外调头数、产值等数量指标, 甚至为了实现数量目标, 不惜大量增加资源消耗, 不惜牺牲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必须在生猪养殖业发展中摒弃GDP至上的传统发展观, 牢固树立、深入贯彻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有效使用和环境承载能力, 合理确定生猪养殖规模。实际上并非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生猪养殖头数越多越好, 而应该把把生猪疫病防控、猪肉食品安全、养殖区域布局调整、养殖污染治理等工作放在更优先、更突出的位置来考虑和安排。大力提升规模养殖、生态养殖、健康养殖水平, 既要数量增长, 更重质量提高, 努力实现生猪养殖的又好又快发展。

1.2 创新发展模式促进转型发展

目前生猪养殖业仍然以传统养殖为主。这种传统养殖以世代相传的直接经验和部分现代养殖技术为基础, 以农户家庭主业或副业形式存在, 较少接受农业生产以外物质和能量的投入, 主要依靠人力操作。这种传统养殖模式的生产专业化程度和资源利用效率低,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抗风险能力差。建设两型社会要求我们大力发展生态健康养殖。生态健康养殖是一种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规模适度、实行专业化经营管理、具有生态合理性和良性循环的具有较高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的养殖模式。它以保护生猪健康、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为目的, 以动物生理学、营养学、生态学以及供应链管理等为依据, 采用有利于生猪健康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材料、方法和装备、设施、工艺, 在生猪快速生长发育期间最大限度的减少疾病发生, 减少资源消耗, 减少环境污染, 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

1.3 创新发展手段推动转型发展

传统养殖主要依靠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大规模投入来拉动增长, 是一种典型的粗放型增长。要克服传统养殖的弊端, 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 必须实施科技带动战略, 提高养殖业的科技含量, 增加科技投入, 改善生产要素投入结构, 以现代科技推动转型发展。要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 大量接受农业生产以外物质和能量的投入, 依靠现代工业装备来完成由人力操作向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操作的转变, 加快物质和能量循环速度, 提高商品猪生产效率和供给均衡性;要以生产安全优质数量适当的猪肉产品、保障人民健康、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 以养殖业节能减排、粪便无害化处理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为重点, 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 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贯穿生猪养殖全过程。“欧美一些国家采用母猪电子饲喂系统, 实现了整个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提高了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整个系统采用储料塔+自动下料+自动识别的自动饲喂装置, 实现了自动供料;通过电脑实现了舍内温度、湿度、通风、采光等自动管理;数据自动传输, 所有生产数据都可以实时传输, 显示在农场主的手机上;配备由电脑控制的自动报警系统, 出现任何问题电脑都会自动报警①。”

近年来, 各地在发展规模养殖、生态养殖、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疫病防控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与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一是区域布局不尽合理。按理城区的所有区域都应该属于禁止养殖区, 但一些地方的生猪养殖密集区恰恰集中在城郊区域和甚至已经被城市化的城中村里。大量排放的猪粪严重破坏了周边的环境, 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同时也制约了生猪产业自身的发展。

二是传统散养仍然为主。改革开放以来, 生猪养殖业逐步走出长期以来“喂猪为过年, 喂鸡为了油盐钱”的自给自足的家庭副业格局, 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出现了一批数以万头计的生猪养殖小区。但目前大多数的养殖户仍是传统的养殖方式, 以散养为主, 不利于集中治理污染和资源的综合利用, 应变市场风险能力也很弱。2006年开始出现的猪蓝耳病疫情, 沉重打击了散养户养猪的积极性。

三是环境压力日益加大。近年来, 生猪养殖污染越来越引起有关各方和全社会的关注。一些地方积极发展沼气, 采用生态养殖等方法消除养殖业污染, 各级政府和农户、猪场治理养殖污染的经费投入也不断增加。但是, 延续已久采用水冲直排的传统养殖所带来的污染, 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给环境造成的破坏日益严重。湖南湘潭新月村曾经出现的严重的生猪养殖污染就是一个典型。

新月村常住人口2 600多人, 耕地面积1 600亩, 水塘104个, 全村48%的农户以饲养生猪为主业。1995年全村生猪出栏不到1 000头, 经过10年的时间, 生猪出栏增长近40倍, 2006年达到了3.5万头。

据调查, 2006年以前, 新月村近80%的规模养殖户对猪粪采取水冲直排的处理方式。按年出栏3.5万头计算, 一年的猪粪有1万t, 而一年的废水排放量就达到70万t。这些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向了池塘、稻田, 导致全村2/3的专业鱼塘荒废, 剩下的水塘水面上漂浮着黑色泡沫状的猪粪渣, 水体变黑变臭。全村有200多亩稻田不能种植, 农田只能靠抽水灌溉, 种植成本增加。村民居住环境恶劣, 生活用水严重污染, 饮用水井报废20多口。环保技术人员对几处饮用水井检测时发现, 大肠杆菌群全部超标30多倍, 有的水井甚至超标100多倍。在这种环境下, 村民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重大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②。

新月村养殖污染因为达到极至而受到中央、省、市、县各级的广泛关注, 近两年污染情况得到显著改善。事实上, 像这种令人触目惊心的有增长无发展的例子并非是孤立现象, 类似的现象在许多地方同样存在。由于大部分的养殖户都是传统养殖, 养殖污染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只不过因规模数量的不同, 污染程度也有所不同。

四是疫病防控不容乐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生猪疫病防控工作, 认真扎实做好春秋两季动物防疫, 积极应对猪蓝耳病等突发疫情,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基本落实到位, 动物防疫长效机制初步建立。但目前生猪疫病逐渐复杂化, 疫源也多样化, 一些疫苗的有效性和乡村基层防疫员的待遇还有待提高, 这些都给疫病防控带来很大困难。2006年夏天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出现的猪蓝耳病疫情给生猪养殖户特别是农村散养户造成了极大损失, 大量生猪病死或被扑杀, 有的养殖户甚至全猪覆没。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辛辛苦苦喂出来的生猪大量病死或不得不被扑杀, 这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是最大的资源不节约。

总体来看, 目前生猪养殖仍然以传统养殖为主, 由此导致整体的规模效益、产业科技水平和资源利用率都有待提高, 粪便污染也比较严重。要从根本上克服传统养殖的弊端, 必须从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出发, 勇于创新, 努力探索, 依靠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手段在实践中走出一条科学发展观引领的, 产业布局合理, 适度规模经营, 资本技术密集, 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猪养殖转型发展新路子。

2 推动生猪养殖转型发展的对策

建设两型社会既是重大历史机遇也是光荣的历史使命。各种产业特别是生猪养殖这种传统产业应该主动适应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要求, 努力转变发展方式, 并以自身的转型发展促进两型社会建设。

2.1 下好布局调整一盘棋

要按禁养区、限养区、发展区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严格禁止在禁止养殖区, 限制养殖区内新、扩、改建规模畜禽养殖场。各地划定的禁止养殖区, 限制养殖区和适度养殖区三区范围, 应该落实到1:100 00地形图上, 采用三种颜色表示, 并加以文字说明, 同时向全社会发布公告, 设立明显的范围标志。要采取多种形式, 积极开展污染治理法规政策和禁养区、限养区、适度养殖区规定的宣传工作, 做到家喻户晓。禁止养殖区内的现有畜禽场3~5年逐步关停或搬迁。

2.2 走出规模养殖一条路

要加强引导, 适度规模集约发展。政府应引导生猪养殖户成片成块进山区、丘陵地带养殖。走适度规模养殖集约化的道路, 有利于粪便和养殖废水的集中治理;有利于疫病防控;有利于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有利于降低成本, 实现规模效益。

要重点倾斜, 支持养猪大户发展。规模养猪大户在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因此, 政策上要大力向规模大户倾斜, 在用地上给予优惠, 在资金上予以扶持, 将规模大户纳入畜牧业开发项目中, 在国债资金、财政补贴、贴息贷款、支农资金等方面给予照顾。要设立养殖服务电话, 实现随时上门服务的承诺, 以完善的服务和灵活的政策机制促进规模大户快速发展。

要创新机制, 加快养猪小区建设。按照品种优良化、管理科学化、免疫程序化、设施规范化、产品安全化、养殖专业化的“六化”标准, 加快建设养猪小区。在建设中, 采取政府投资兴建、养猪户租赁, 养殖户承包土地集资兴建, 加工企业兴建等多种形式, 小区内积极推广沼气发酵、环境控制、科学饲养等技术, 努力实行统一的管理模式, 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2.3 念好污染防治一本经

要提高防治养殖污染意识。必须像“抓经济一样抓环保”, 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 对养殖业的污染治理情况进行跟踪报道, 提高全民特别是养殖业主对养殖污染危害性的认识和自觉参与养殖污染防治的意识, 营造良好的氛围。

要加强养殖污染防治执法力度。坚决贯彻执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标准》, 将养殖污染治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实行养殖项目环保审批监督制度, 加大对违规排污的查处力度。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规模畜禽场的专项整治, 清理整顿违规乱建的畜禽养殖场, 刹住乱建之风。对违反有关环保规定, 未按期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养殖场所, 要依法追究责任。

要综合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大力推广“畜—沼—果 (菜、树、菌、鱼) ”等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对现有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治理, 要推广干清粪工艺和资源化利用等经济实用技术;对新建的规模养殖场实行准入制, 在选址、畜舍布局、建筑设计、工艺流程、设备造型、污水处理等方面要经过专家论证, 使之符合动物防疫和区域布局规划要求;要扶持畜禽粪便加工利用企业的发展, 鼓励沼气发电和畜禽粪便加工生物有机肥等。

要推广环保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通过优化饲料配方, 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减少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严格控制铜、锌等微量元素的添加量, 减轻它们对环境的污染;积极探索养殖业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新技术。

2.4 绷紧疫病防控一根弦

当前, 疫病防控是生猪养殖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要从疫情复杂、危害大的特点出发, 坚持把强化重大疫病防控作为生猪养殖业发展的有力保障;从提高生猪产品竞争力的需要出发, 坚持把猪肉质量安全作为生猪养殖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要依法加强生猪疫病防控力度, 落实强制免疫。认真贯彻国家对畜禽实行免疫的各项政策, 继续加大免疫力度, 确保免疫密度达到规定要求。尽快提升疫苗的有效保护力。进一步健全完善免疫档案, 对每一个养殖户存栏、出栏及免疫等情况作出详细记录。

要加强检疫监管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依法严格动物防疫条件审核, 严格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 严格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加大动物防疫违法行为查处力度, 对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 拒不执行国家强制免疫政策、逃避或抗拒检疫以及贩卖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

要加强生猪疫病防控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完善县、乡、村三级动物疫病防治设施, 为防疫工作和及时扑灭疫情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尽快建设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设施, 最大限度地切断疾病传播途径。

2.5 唱好增加投入一台戏

千方百计增加投入是生猪养殖转型发展的物质保障。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站在建设两型社会, 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 加大投入力度, 完善农民、企业自筹为主, 政府适当扶持的多元投入机制。

要设立生猪养殖转型发展基金, 每年安排专项资金, 按规划布局要求, 重点用于生猪养殖场的搬迁、关闭和染疫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等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比例, 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及高致病性生猪蓝耳病的防控经费落实到位。财政资金应适当向村级防疫员等基层防疫队伍倾斜, 解决部分政策待遇, 充分调动基层积极性, 扎实搞好重大动物疫情群防群控。

生猪养殖转型发展要求有一个科学、合理、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为其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应根据养殖业金融需求的特点, 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建立起与生猪养殖多种融资需求相匹配, 相关优惠政策积极扶持, 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等多种形式金融机构并存, 分工合理、功能互补、有序竞争的多层次金融体系, 以更好地支持生猪养殖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凤君.“五类”生猪养殖模式的比较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 2007 (24) :11-15.

[2]荆继忠.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养猪业的持续发展[J].中国畜牧杂志, 2007 (2) :19-23.

上一篇:三大规律下一篇:整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