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理解

2024-08-27

形式理解(精选6篇)

形式理解 篇1

在具体会计实务中,会计人员往往过分依赖会计制度来核算经济事项。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制度的建设严重滞后,有些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往往与制度形式明显不一致,使得会计人员无所适从,不能客观公正反映该项经济业务的实质,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其中重于形实质式原则的提出,对可能发生的实质偏离形式的一切经济业务指明了处理原则和立场。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其法律形式不一致时, 要求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 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融资租赁资产的确认。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 虽然从法律形式来讲承租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 但是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 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 所以, 从其经济实质来看, 企业能够控制其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因此, 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会计核算上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承租企业的资产。

2、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取决于交易的经济实质, 而非法律形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商品销售收入只有在同时满足四个条件时才能加以确认。这些条件强调, 在商品交易过程中, 企业在确认收入时应从实质上判断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与报酬是否已转移, 而不再是形式上的商品是否已经发出;强调企业实质上的经济利益是否能够流入企业, 而不再注重形式上是否已经取得收取价款的权利, 如收入确认的条件之一是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判断一项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经转移给购货方, 需要关注每项交易的实质而不是形式。大多数的零售交易都是在商品所有权凭证转移或实物交付以后, 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才随之转移;相反的情形是, 商品所有权凭证转移或实物交付以后, 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随之转移。对这些标准进行判断的时候, 必须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3、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制度》第22条第2款规定:“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应当根据不同情况, 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 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 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通常情况下, 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虽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或20%以上, 或虽投资不足20%但具有重大影响的, 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虽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以下, 或对其他单位的投资虽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或20%以上, 但不具有重大影响的, 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我们在对长期股权投资选择权益法时, 不仅看是否拥有被投资单位2 0%或20%以上表决权资本, 更重要的是看是否对对方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4、售后回购是指企业将某项资产出售给其他单位, 在出售方已经收到了价款, 并且已经办理了有关资产划转手续的同时, 签订书面或口头协议, 约定在将来的特定时期, 以特定价格无条件将货物购回 (事实上这也是购货方购买货物的前提) 。在货物购回之前, 从法律形式上讲, 已经办理了有关资产划转手续, 货物的所有权已经转移给了购货方。但从经济实质上讲, 由于补充协议规定了出售方在未来某个时间必须购回所出售的商品, 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给购货方, 出售方实质上仍然要承担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而且, 出售商品时往往会出现售价高出商品实际价值的情况, 若将其确认为收入将导致企业利润虚增。

二、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企业会计核算中应不折不扣地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由于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并非总相一致,作为经济信息系统的会计,应当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而非形式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如果会计核算中不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有可能引起会计信息失真, 甚至有可能由此引起企业破产,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由于财务欺诈案发生不得不向纽约联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制造了轰动世界的安然事件,对于安然公司的破产,美国会计制度难辞其咎。表现在美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不重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安然财务欺诈案就是由于没有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才造成的。

2、防止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规避与滥用,企业会计核算要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但也不能用过头。由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需要经常大量地使用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并且在会计政策方面留给会计人员以较大地余地,因此,在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中要防止企业通过财务安排对该原则进行歪曲和滥用。当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方面出现不利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情况时,或者与企业某一时期的发展目标不一致时,极有可能发生会计操纵行为:如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上,存在着较大的弹性空间,从而使当期的利润计算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3、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进行成本与效率权衡。任何管理活动都存在着成本与效率的权衡问题,会计也不例外,在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生较大的成本支出:如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计价和风险控制而向咨询机构付出的咨询费;对准备项目进行认定而支付律师费等。

三、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几条思路

实质重于形式的应用赋予了会计人员较大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但另一方面也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

(一)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职业判断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沿用行业会计制度来规范会计行为,行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了明确的会计科目,并对各科目的内涵及其包括的内容作了具体而详细的解释,会计人员只需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作简单的是非判断。此外,财务制度中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选择作了详尽的限制性规定,也限制了会计人员作判断的范围。这使得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不善于运用职业判断去处理复杂的会计实务。面对新形势的要求,会计人员要转变观念,提高对会计职业判断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更新思维方式,改变过去按图索骥的旧习,增强职业判断意识。

(二)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实行终身教育制。

会计国际化需要会计教育理念的国际化,目前我国会计规范是以准则形式为导向的,所以会计教育也应顺应这一变化,改变按会计制度安排教材内容的体例和孤立的会计分录示例的形式,借助教学案例把会计理念、教育思想、会计判断的过程完整的表达出来,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创新人才。其次,做好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培训工作,对会计人员实行终身教育制,使会计人员对与本职工作相关的理论知识有广泛的理解,通晓企业管理、会计实务、税收法规等知识,增强职业判断能力。

(三)加强实践训练,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必须通过不断训练、实践,长期积累才能形成。作为一个高水平的会计人员,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高的理论素质外,还要善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会分析、判断、综合、总结,养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训练、实践,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才会形成,并不断提高。

(四)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人既听命于管理当局,又受制于委托人的双重身份,常常把自己置于各种利益纷争的漩涡之中,要保持客观公正,没有良好的道德决策能力是不行的。正如美国会计学会所倡导的:会计教育不但要传授必须的技巧和知识,而且要灌输道德标准和敬业精神因为在很多情况下道德往往比技巧和知识更重要,特别是在遇到相关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时,惟有道德决策能力才能发挥作用。

摘要:实质重于形式作为会计核算基本原则之一, 在会计核算中, 对于实质与形式不相一致的交易或事项, 以职业判断为基础, 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来处理, 保证信息质量, 规范会计核算行为。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会计核算,职业判断,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李梅.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体现.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5, (S1)

[2]、孙开友.试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际运用.中国农业会计, 2004, (09)

[3]、张秋艳, 李忠霞.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农业与技术, 2004, (05)

[4]、曹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认知与运用.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2, (09)

[5]、杨晓英.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施及运用.河北审计, 2003, (10)

形式理解 篇2

一、内容和形式本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基本范畴都是成对出现的,这种对偶性,是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突出特点。现实事物都不得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内容和形式是反映客观事物内在要素与外在表现方式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人们通常对内容下的定义是构成事物各种内在要素的总和,或者说是指事物的本质,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指事物内在诸要素要的结构或表现形态,是事物的存在方式。

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比如语言的内容是意义,形式是语音和文字,语文和语音或文字的结合,构成了语言。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中,内容决定形式,内容居于决定地位,形式必须适合内容。形式虽然受制于内容,但对内容有反作用,形式和内容不相适应,就会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二、内容和形式又是构成文章的两个基本因素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不得有它的内容和形式,文章自然也不例外。文章的内容是就构成文章的各种内在要素的总和。这些内在要素包括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事件等。具体讲,文章的内容是指作者所描写的,并渗透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客观社会生活,它既包括了客观因素,又包括了主观因素,主客观因素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文章的丰富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的有机统一。

文章的内容不孤立地存在,它必须要与相应的形式结合在一起,才能表现出来。所以,文章的形式就是文章内容的显现。具体说,就是文章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手段。这一点,从作者的写作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出来。作者写作的第一步,要确定内容。内容的确定要通过素材的积累,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人物的孕育等才有可能实现。第二步,要固定体裁。有了一定的内容,还要用一定的体裁将其固定下来。第三步,组织内容。比如层次结构的安排,主次、详略的考虑,开头、过渡、结尾、展开、高潮等的设计。最后还要根据内容确定语言的色调,一字一句推敲语言。以期用恰当的语言把内容具体描写出来。由此可见,离开了一定的体裁、层次结构的语言等形式因素,文章的内容就推动了载体的而无法显现。

其实,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我们只能在理论上把它们加以区分,而在具体的文章中,内容和形式根本无法割裂,要想把形式从内容中分出来,那就意味着消灭了内容;反过来,要想把内容从形式中分出来,那就意味着消灭了形式。在具体的文章中,内容和形式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三、阅读教学应该是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理解课文形式的统一 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和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了。阅读教学无非是通过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这所以在这里强调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就是想说明,阅读教学应该是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和形式的理解的统一。因为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对内容和形式的理解,确实存在着比例失调的问题。强调一方,偏废一方,实际上都 是不完整的阅读教学。

小学生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阅读。学习阅读,显然和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有所不同,更不同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阅读。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其主要目的在于理解内容,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识活动。一般地来说,读者只要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就可以了。比如学生阅读数学、化学、历史等教科书,只要求理解课文的内容,至于课文的形式则不必过问。学习语文的阅读就不同了。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不仅要理解课文字了什么,还要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

就阅读教学而言,小学生读课文,首先感知的是语言文字,然后由词到句,由句到篇,形成意义上的联系,但是,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任务,还担负着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任务。因此,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只是完成了阅读全过程的一半,只是“知其然”的过程。学生在经历了这一过程后,还要从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对文章做进一步的阅读,即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是怎样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这样的过程是由思想到语言,由内容到形式,由内部到外部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前面“知其然”即理解文章写了什么的过程发展而来“知其所以然”的过程,即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和为什么这样写的过程。简言之,即了解文章的表现形式。这样学生不断地从作者写作思路的“原型”得到启发,从而学到运用语言文字处理,表情达意的方法。

因此,可以这样讲,语言阅读教学,如果只局限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是不完整的教学,最多只能说完成了教学的一半。只有把理解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结合起来,才能说走完了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这样的过程是由语文教学的本身特点所决定的,否则就不是语文的阅读教学。

四、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应该是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文章的内容决定文章的形式,内容是第一位的。形式是随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有了内容才可能有与之相适应的形式,写文章要先立意,先有内容,然后再行文,再由意去“逮”文,根据内容选择形式。没有内容,形式也就变成了空洞的、毫无价值的容器。读者在阅读文章时,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理解文章的形式。因此,理解内容是理解形式的前提。当然,理解内容和理解形式并非如理论上讲得这样泾渭分明,特别是有一定阅读能力的人,两个过程常带有同步交叉进行的现象,如在理解内容的同时也就理解了形式。但是不管怎么说,理解形式是以理解内容为基础、为前提的,不理解内容,就谈不上对形式的理解。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第一步,则应该深入、细致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使学生经过一个由感知语言文字处到理解思想内容,由外部到内部,由部分到整体的多层次的分析、综合过程,并通过这样分析、结合的过程,舍弃原先生动、具体、感性的材料,思维由具体走向抽象,形成对课文内容的理性认识。这种理性认识是以正确归纳课文的中心思想为标志的。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这是阅读教学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它肩负着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重任。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作者所描述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体会作者的深刻的思想和美好丰富的感情,这对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长他们见识,陶冶他们情操,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高尚道德品质和对是非美丑的鉴别能力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抽象、概括的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以及自学能力,都将得到提高和发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对一篇课文具体内容的理解。其实,学生从中受到的教育是多方面的。当然有关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教育是第一位的。因此,理解课文内容,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一点,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虽然在理解内容的教学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不应该对指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的提法产生怀疑,我们应该纠正的是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错误倾向和错误的做法,而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和推翻之。

理解课文内容的教学,大体上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 教学程式千篇一律,教法一成不变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程式的千篇一律,教法一成不变的现象,存在非常普遍,尤其在小学的中、高年级更为严重。教学一篇课文,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似乎成了一种不可更改的模式和过程。是不是篇篇课文都要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思想呢?这要因文而异,要根据文章的特点提出教学要求,设计教学方法。因为无论分段、归纳段意还是概括中心思想,无非都是理解课文内容的手段,都是为全面、深刻、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服务的。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都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理解的方法。在教学的某一阶段,这样的训练应该做为当时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但是如果在整个语文教学的长河中,篇篇课文都要这样,教学就必然陷入了僵死的、呆板的、程式化的泥潭。有这课文的段落很明显,段意也很容易归纳,则没必要按部就班地去分段,去归纳段意。有些课文的中心思想很不明显,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比如《挑山工》、《鱼游到了纸上》,这些富有哲理的课文,则有必要帮学生概括一下中心。

2. 抽象概括多于具体形象

阅读能力其实就是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对语言文字处理的感知和理解,是对全文内容理解的前提和基础。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情境无一不是寓于语言文字处理之中。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全面、深入、正确地理解,只能来自对语言文字处的具体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因此,要使学生真正从本质上、理性上理解课文的内容,首先必须具体、形象地理解语言文字。小学生对语言文字处理的理解,多来自他们的生活经验、生活实际。多数情况下是凭直觉,而不是凭借概念、定义。抽象、概括的理解往往产生在具体、形象的分析之后,起码也是产生在与具体、形象分析的同时或交叉进行。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应该对语言文字的意义进行具体,形象的分析之后,再进行抽象与概括。但是,目前的阅读教学往往超越这必不可少的感情认识阶段,直接便进入理性认识的过程。对课文的理性认识,一般都体现了理解的结果,我们更应该重视理解的过程。而阅读过程,则主要体现在对语言文字处理的分析和理解上。这一过程最具语言教学的特点。最精彩的,最生动活泼的,最各副其实的教学主要则应体现在这一过程中。高超的语文教师往往会在这分析、理解语言文字处理的天地里,大显身手,创造出富有艺术魅力的语文教学。

3.偏重于指导学生理解内容,忽视对形式的理解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选的课文,如从文章学角度看,记叙文居多数。这些记叙文又以写人记事的居多,也有不少写景状物的,还有少部分说明文和韵文,极少议论文。教材中所选的记叙文,或写人记事,或写景状物,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写人记事的,内容就必须要涉及到具体的人物、事件、情节、背景等;写景状物的,就必然涉及到具体的景和物;说明文的内容则要涉及到所要说明的事理或某些科普专业知识。同时,这些文章还体现着作者的一定的思想感情。

老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背景环境,事件的经过或故事的情节,所要说明的事理,作者的思想感情,都应该让学生加以理解。学生学习一篇课文,不知了什么内容,不知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岂非咄咄怪事。小学生在阅读课文时,首先意识到的是内容,至于作者为表现这些内容所使用的精辟语言,结构层次的安排等,往往被忽略或忘记了,他们被生动的、具体的内容所吸引,陷入其中而跳不出来。教师在恰如其分、适可而止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形式。我们的语文课,不是故事会,没有必要对故事的情节做出过多的分析和评价。我们的语文课也不是科普课,没有必要把某些科学知识讲得那么专业和深入。我们应该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的内容要用这样的语言形式、这样的层次结构来表达,特别是对语言形式的分析,则更应该放在重要的地位。

但是,目前的阅读教学,却存在着单纯地、喋喋不休地分析故事的情节,大讲特讲某些自然常识,单纯地贯输思想教育等现象,特别是高年级的课文,有些属于文学作品,有小说、散文。就内容而言,人物的形象,故事的情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都比低年级的课文复杂多了。课文的篇幅明显见长。教学这样的课文,如果陷在具体的内容中,纠缠于细枝末节,过细地分析故事情节,过多地讲解历史背景,过分地评价其中的人物,恐怕所有的语文教学时间表供分析课文内容也不够用。在阅读教学中,过细地分析课文内容,是对教学时间极大的浪费,这也是当前语文教学效率低、学生语文能力进步缓慢的重要原因。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千古名句,流传至今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它的思想内容;二是它的形式。但更重要的还是它的形式。忧国忧民的思想工作是高尚的思想,在当时却并非什么新鲜思想。正是它的形式上有独到之处,比表达类似的思想内容的语言高出一筹,才使它独领风骚,千古不朽,成为语言中的经典。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或脱离句中的词语,仅对其内容作出评价,而忽略或取消理解这句话的形式,那实在是糟蹋了句子的宝贵价值。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一篇课文《凡卡》,是一篇小说。内容生动感人,但并不复杂。正是小说的作者采用了新颖、别致的写作方法和表现形式,才使这样一个简单而不复杂的故事,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如果我们仅让学生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而对课文形式的魅力却毫无感受,那实在是教学这篇课文的莫大缺憾。小说的主旨在于表现凡卡离开家乡到莫斯科学徒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小说的内容,是用凡卡写信这一线索贯穿的。因此,凡卡写信,既是小说的情节,更是小说的形式,正是这一形式的运用,才使小说的内容有了更为广阔的表现天地。在信里,凡卡可以直接倾诉自己的遭遇,表达自己急切回家的心情。在信外,他可以尽情地回忆过去在家里的美好日子。信里、信外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和强烈的反差。由此看来,写信这一形式,对内容的展开和发展起了多么重要的作用。作者在对写信这一形式的使用上,不是仅此为此。他在凡卡写完信后,又安排了凡卡写的信封地址不详、梦中实现愿望的结尾,这样不仅深化了主题,更使人看到了作者在使用写作形式上的匠心独运。一封信,贯穿小说的始终,使其内容紧凑,结构严谨,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度的完美统一。由此观之,小说所以产生这样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显然和作者运用写信的形式有关。举以上两个例子,是想说明,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如此紧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力是如此巨大。忽视或取消对形式的理解,实际工上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主观上不正常的分裂,许多课文的思想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并非太困难,但是,我们的阅读教学往往在这不太复杂的内容上绕来绕去对那些精美的语言形式,那些别致的,对学生具有学习借鉴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表现手法都置之不理,长此以往,不仅破坏了阅读教学的完整性,而且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一种挫伤。

五、阅读教学应该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形式。阅读在经历了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过程后,还要从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对文章做进一步的阅读,即了解文章的表现形式。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到全面的理解,才能说基本上实现了阅读的目标。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出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形式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对内容的理解,比如《我爱用故乡的杨梅》一文,其中有这样一段话:“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露中欢笑着。”如果仅从语义上理解,会使人感到莫名其妙,杨梅树怎么会“贪婪”,怎么会“吮吸”,怎么会“伸展”和“欢笑”呢?这些原本都是人的情感、动作和行为啊!但是如果读者知道作者在这里是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是将树拟作人,并非犯了人与树相混淆的错误,就会更形象地感受到杨梅树是那样美好和可爱。再比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讲志愿军战士隐蔽的地方,离敌人的前沿阵地只有六十多米,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的讲话都听得见。作者为什么要在此处花费这样多的笔墨,写战士隐蔽之处和敌人前沿阵地很近呢?无非是用一个“近”字,突出一个“险”字,如果读者只看到了“近”,没有看到“险”,自然也就无法理解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一动不动的英雄行为了。由“近”想到“险”,就是一个“为什么要这样写”的问题。理解文章外在形式的联系,往往会对内容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第二,学习和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学习和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就是从课文表达的中心思想出发,看作者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怎样布局谋篇,以及怎样根据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叙事、状物、抒情的需要,准确地遣词造句,修饰文字的;就是使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写作方法和知识,通过对具体内容的分析,形成对课文写作特点的基本认识,以发展和丰富自己的写作知识。比如《再见了,亲人》,作者为什么采用志愿军的口吻,来讲述和表达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深情厚谊?显然,这样写和直接叙述有着很大的差别。首先,它就给人一种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情谊有着刻骨铭心、永志不忘的感觉。第二,用战士的口吻讲,叙事和抒情可以紧密结合起来。教学中,让学生了银课文哪能些地方是在叙事,哪些地方是在抒发感情,情与事是怎样结合的。并使学生知道,情与事之所以结蛤蟆的这样紧密,恰恰是因为作者采用了“志愿军的口吻”的写作方法,相信学生对这样的分析是会理解的,也会感兴趣的。课文中还选编了大量寓意深刻、富有哲理的课文。如《挑山工》、《峨眉道上》、《画杨桃》等。这些课文,作者为了说明一个道理,选用了非常典型的事例,这当然比单纯地空讲道理要胜出十倍。通过这类课文的教学,我们为什么不能教给学生一些立意的方法呢?如果我们只让学生理解了其中的道理,而忽略了作者是如何将事例与道理巧妙结合的写作方法,岂不失去了学习语文意义?至少失去了一半。

课文可以说是书面语言的海洋,里面的语言形式数不胜数。那生动、贴切的比喻、那铿锵有力、富于节奏的排比,那形象、巧妙的拟人,那画龙点睛般的神来之笔,那精练的一语破的,那充满文中的韵律美,那工整的对杖,那雅俗共赏的诙谐与幽默„„可以说,各种形式,各中风格的语言应有尽有。我们应该让学生理解课文中语言所表达的意义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体会这些语言的形式美,体会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和修饰文字的,体会到这些语言的准确之处、鲜明之处、生动之处。当然,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形式,并不是讲得越多、越全越好。而是应该从学生的读写实际出发,从课文的实际出发,确定所要讲的内容。有些内容如果不符合学生当前的接受水平,尽管它是课文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或极具典型意义的写作方法,也不宜去讲;有些虽然属于一般的表现形式,但适合学生的需要就应该作为教学的一项内容。

形式问题是个理论性比较强的问题。在要求小学生理解形式时,准确地把握好尺度就显得犹为重要。一篇课文的形式,从语言到篇章结构,其表现手法细究起来,千头万绪。讲起来,如不分清主次、难易、深浅而面面俱到,就有可能使阅读教学脱离小学生实际,偏离小学语文教学的轨道。对小学生来说,讲词汇、句子、文章的形式,不能从概念出发,也不能出现术语,更不能讲系统的理论。而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从感性上,初步认识词汇、句子、文章的某些最简单的形式,这种认识还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表面性。比如,讲到词类,就名词而言,既不讲名词的概念,也不从理论基础上阐述名词的语法功能,仅把比较典型号的名词归在一起,让学生知道这类词是表示人、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的词就可以了。在写作方法的要求上,也只是要求学生能做到用词准确,能把句子写通顺、完整、连贯,要有中心,能围绕中心选择材料,有重点,能表达真情实感。当然,我们也不排斥给学生分析那些与课文重点内容密切相关的,学生能够接受得了的,富有艺术魅力的形式,这对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是有益处的。

内容与形式齐飞,理解共表达一色 篇3

关键词:表达规范;言语周详;理解深刻;表达逻辑;高度融合

G623.2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用”教学理念以来,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只关注文本内容的教学陋习,将教学的重心聚焦在文本的语言形式和作者写作策略上来。一时间,各种形式的语用训练如同雨后春笋般拔节而生,大有“无语用不阅读”之势,将阅读教学推向了另一个极端。事实上,单纯的阅读和纯粹的关注形式都不是最完善的阅读教学。只有将文本的理解和语用的训练高度融合,才能真正发挥教材文本应有的价值。

一、在文本理解的准确中促进言语表达的规范

阅读教学中,学生由于受到原始认知经验和阅读能力的限制,对文本的正确理解是其语文学习的第一道障碍。只有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在规范、有效的言语历练中表达自己的认知和感受。例如在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晓行夜宿”两个词语时,教师让学生凭借自己原始的经验理解这两个词语,有的学生说:“天亮了,就忙着赶路;天黑了,就住宿。”这种停留在词语字面意思的理解,虽然学生的言语表达相对规范,但并没有真正触及文字内在的价值意蕴。于是,教师引领学生结合文本情境中具体的人物、事件的细节,揣摩其所表达的内蕴。有的学生从课文中“走了好几个月了”体悟到行走路程之长,非常艰辛;有的学生感受到他们住在一个破旧的寺庙里,条件非常艰苦。在感性认知的理解得到进一步丰润之后,学生再度理解这个词语就完全突破了原有的认知:天刚亮,就起来匆匆赶路;天色暗得无法行走时,就随便找个地方凑合着住宿。

在这一片段的教学中,教师就不仅将教学指向于学生语言的表达,更在整个过程中关注对文本语言正确理解对学生言语表达规范的重要性。教师的着力点就是要让学生穿越文本语言表面的藩篱,真正走向正确理解的轨道。在联系上下文中,学生在可感语境的浸润下,对词语的理解逐渐深入,对于词语大意的言语表达也逐步走向规范。至此,对文本的正确理解与规范的言语表达高度融合,阅读教学也越发高效。

二、在文本理解的全面中促进言语表达的周详

阅读教学应该遵循生命个体的基本认知规律,要引领学生从整体把握、细节深入、回归整体的一般性步骤入手。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下子就深入到文本的具体语段与细节进行感知体验,对文本的解读与感知没有了全局的整体概念,没有整体性思维的关照,就容易形成断章取义的认知误区。而从一篇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的文本中对核心理念进行提炼、且不造成任何的疏漏,这对于小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就具有较高的要求。

还以《李时珍夜宿古寺》为例,教师在整体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内容时就进行了这样的引导:教师首先告诉学生每一个事件的发生就需要借助具体的场景,然后引领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历数课文中描述的人物经历了哪些场景?当学生结合内容纷纷罗列出“破庙内、吃干粮、记信息”等场景之后,教师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引领学生具体深入文本,用一个字分别提炼出这些场景最核心的要素:住、吃、记。

至此,阅读教学已经引领学生完成度文本内容的准确理解。但仅仅停留于此,还不是阅读教学最终的归宿。于是,教师要求学生将几处场景进行整合串联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概括。一开始,学生的语言表达仅仅就是机械地组合串联,语言表达相对生硬,内容涉及还不够周详。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再次以“关照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进行连接,将教学的注意力聚焦于文本,从得以将课文中的来龙去脉融入到学生语言表达体系中去。

这一案例中,教师引领学生对课文重要内容的概括,将文本中的几大场景进行连接整合,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连缀与整合能力的指导。学生先是以整体俯瞰的方式对文本的基本结构与方式进行了体验,最较为全面地提炼出课文的核心内容,这就是一种表达的周密。因此,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已经“心中有数”的层面,而要创设学生表达的渠道,将心中所想融入其中,从而鼓励学生能够真实倾吐表达自己内在的感受,真正实现阅读与表达的高度融合。

三、在文本理解的深刻中促进言语表达的妥帖

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言语个性的生发与自身对文本解读的程度息息相关。他们对文本的理解越发深刻,对内在原始语言的调动也就越发有效。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语言,形成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学生的言语表达才能与文本的韵律走在统一的节奏点上。

例如在教学这篇课文描写寺庙的一段时,教师首先引领学生从整体语段结构上感知文本,了解到作者运用了“蜘蛛网”“青苔”“灰尘”等特定元素展现了寺庙的“破败”之象;而后,學生再度深入文本语言的内核深处,紧扣课文中的关键词“到处、厚厚、长满”等将破败的具体形象镌刻在内在意识中,形成对文本的深刻体悟与感知。但教学并没有到此就顺利收手,教师再次引导学生依据文本中现有的语言,体悟文本语言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有的学生意识到这座寺庙肯定已经有好久都没有来过了,香火完全断了;有的学生感受到在这里寄宿一定会非常害怕,外面的环境一定也非常荒凉。教师则顺势创设情境,引领学生结合文本语言进行言语表达训练:庞宪看到这座寺庙,忍不住抱怨起来——“师傅啊,你看这座寺庙……,怎么能住人呢?”学生依据教师创设的情境,调动自身的想象能力进行了这样的言语表达:地面上满是灰尘,一阵微风吹来,尘土飞扬。残损的墙壁上好像蒙上了一层层厚厚的蜘蛛网,一看就不是人住的的地方啊!怎么能住人呢?我们不如换个地方吧!

学生初始阅读课文本时,只能触及语言的表层,泛泛而读之下,无法感受到言语内在所形成的认知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及时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语言的深处,在聚焦细节、体悟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以置换角色的方式感受文本语言所蕴藏的内在情感,一步步深入到文本的情韵之中,从而以此为圆点,深入感知到课文中对文本内容的有效体悟,最终在体悟文本深刻性的同时,促进了学生言语力量质的飞跃。内容感知的深刻程度促进了学生言语生命的飞速发展。

四、在文本理解的有序中促进表达逻辑的提升

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这是由生命个体的基本认知规律决定的。而在历练表达的过程中,也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才能将文本的信息和内在主题便于读者理解。例如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引领学生对文本中的主要人物李时珍历经了如下几个层次——

1.课文讲述了什么经历了哪些事情?(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概述文本内容,获得表层的认知理解)

2.文本人物在从事这件事情时,经历哪些困苦和磨难,为此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引领学生聚焦文本表达的细节,形成一定深入地体悟与理解)

3.人物之所以能够这样,他究竟是为了什么?(在精读文本中形成反思关照,洞察人物行为背后的动机)

4.这样表达下的人物形象还够丰满吗?(在整体回顾中升华认知形象,拓展主题认知)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经历了文本语言的话语层、文本语言的形式层和寄托价值的意蕴层。整个过程,学生对人物内蕴的理解可谓逐步深入,而这样解读的过程也正是学生借助文本内容对作者表达逻辑窥探、发现与逐步认同的过程,对学生内在表达逻辑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在引领学生逐步深入文本内核的基础上,经历了正确、全面、深入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同时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关注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详实、妥帖。只有将阅读感知与语言表达的过程中逐步融合,才能达成阅读教学的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陈素云.《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J].小学语文教学. 2011(25)

[2]张康桥. 聚“点”成“象”——《李时珍夜宿古寺》同课异教课例评析[J].小学语文教学. 2011(25)

形式理解 篇4

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电子词典和纸质词典在理解型活动和产出型活动中的使用效果, 以及词典形式对语义和搭配记忆的作用。本文的研究问题如下:

1.1

电子词典比纸质词典在二语理解和产出中更加有用吗?

1.2

哪种词典是更好的学习工具———电子词典还是纸质词典?换句话说, 对语义和搭配的记忆与词典形式有关吗?

本文选用2008年出版的英语单语学习词典COBUILD (第六版) 的电子版和纸质版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希望在以下两个方面对词典使用研究有所贡献。首先, 现有词典使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解型活动中, 本研究将更进一步地研究产出型活动。其次, 本研究还试图比较使用纸质词典和电子词典对长期记忆的影响。我们认为, 这方面的研究对词典形式的选择具有教育学上的意义。总的来说, 本文旨在研究纸质版和电子版英语单语学习词典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同时, 我们也希望搞清楚哪种词典更值得综合到语言教学和学习中。

2 试验方法

为了回答上述研究问题, 我们进行了一项试验, 共有64名中高级英语学习者参加了试验, 该试验包括一个调查问卷形式的预测试、正测试和后期的记忆测试。

正测试由两项任务组成:理解型 (消极型) 回忆和产出型 (积极型) 回忆。前一项任务要求受试解释以下9个单词和短语的意义:backgammon, boody prize, clampdown, collateral damage, down under, dream ticket, flapjack, onus和outcrop。后一项任务要求受试用下列搭配完成9个句子:under sedation, in cahoots (with) , at gunpoint, wreck havoc on, in the pipeline, in the offing, on the blink, up the creek和on the trot。测试题目以纸质形式发给受试, 受试用COBUILD词典 (第六版) 的电子版或者纸质版来完成任务。该词典的电子版有网络版, 输入密码后就可以查询使用。更加重要的是, 完成测试任务所需的词典信息在该词典的电子版和纸质版中完全一致, 这使我们能够研究词典形式的效用。在正测试前, 受试参加了词典使用培训, 熟悉了两种类型词典的检索结构。

在进行正测试前的预测试中, 我们要求受试不查询词典完成上面的任务。在预测试中发现的受试比较熟悉的几个测试题后来在分析中被排除。在预测试中同时进行了简要的问卷调查, 目的是研究受试对电子版或纸质版英语学习词典的偏好是否可能构成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

在预测试试卷和调查问卷收上来以后, 立即分发正式测试的试卷, 要求受试使用所拿到的词典完成理解和生成任务。同时, 还要求受试只查询完成任务所需的信息, 而不要看其他部分, 以防止影响词汇学习。受试在试验中的查询受到严格的控制, 以避免出现查看其他部分。

两周后, 进行了词汇记忆测试, 试题与正试相同, 但试题的顺序不同, 以防止受试可能因为记住上次的正确答案顺序来答题。

3 试验结果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 两个试验组中习惯查询电子词典和习惯查询纸质词典的学生人数比例相当 (纸质词典组Zobs=-0.447, 电子词典组Zobs=-0.577, |Zcrit|=1.960, p<0.05) 。因此, 受试对两种词典形式的偏好不影响测试结果。

正试和后期记忆测试的结果如表1所示。

在正试中, 查询电子词典的受试比查询纸质词典的效果好, 不管是完成理解型还是生成型任务, 其差别都非常显著。此外, 查询电子词典对短语和搭配的长期记忆都有帮助。使用纸质词典和电子词典对完成理解型和生成型两个任务都具有显著差别。

4 讨论

本研究为英语教学中融入电子学习词典提供了实证。试验结果表明, 电子词典在生成和理解型任务中都比纸质词典更加有效。此外, 试验还证明电子词典是有效的学习工具, 因为它可以提高长期记忆的效果。这可能是因为电子词典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和词目词在显示屏上的突出位置比纸质词典更加吸引学习者的注意。

本文是根据Anna Dziemianko的论文编译, 原文标题是“Paper or Electronic:The Role of Dictionary Form in Language Reception Production and the Retention of Meaning and Collocations”。在此向原文作者表示感谢。

摘要:本文通过实验的方式调查了电子词典与纸质词典在理解型和产出型言语活动中的使用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电子词典在理解型和产出型活动的使用效果都优于纸质词典, 此外, 查询电子词典对学习者的短语和搭配的长期记忆有帮助。

形式理解 篇5

关键词:形式美,变化,艺术本性

在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形式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无论是在艺术创作中,还是在艺术鉴赏与审美活动中,形式美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里值得认真探究的是,形式美是如何与艺术之本性相关联的?尤其是进入现代,形式美不再局限于经典认识论中关于内容与形式的一般论述,这种探究对于艺术及其本性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崭新的意义。

一、“美在于形式”的思想及其变化

作为重要的范畴,形式美一直是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极其关注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一个仁智各见、充满纷争的问题。关于什么是形式的问题源远流长,可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早期,又可后延至后现代思想家。尽管有着近似的问题域,但各个时期的观点都是不同的,相互区分开来,这种区分折射出了思想自身的变化。

1. 古希腊:形式作为本质。

古希腊的哲学家与美学家认为,美是形式,倾向于把形式作为美与艺术的本质。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艺术产生于数及其和谐,而这和谐就关涉形式的问题。柏拉图将具体的美的事物与“美本身”区分开来,那么,具体的艺术作品作为美的东西,只能是美本身的赋予和对美本身的摹仿,艺术则是摹仿的摹仿,与真理相隔三层。柏拉图把形式分为内形式与外形式,这里的内形式指艺术观念形态的形式,它规定艺术的本源和本质;而外形式则指摹仿自然万物的外形,它是艺术的存在状态的规定。总之,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均认为,形式是万物的本原,因而也是美的本原。古希腊时期,还用“隐德来希”意指质料中的形式。在温克尔曼看来,形式的美乃是希腊艺术家们的首要目的。到了古罗马时期,实用、功利之风盛行,总体而言,在美学思想上缺乏独到的成就,虽然在某些方面也有一些进步。

2. 中世纪:形式的神秘化。

中世纪的主流文化是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上帝成为美与一切艺术的规定性,实践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从而与古希腊重视现实生活相区分。从古代至中世纪,西方美学与艺术哲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学期的美学被纳入神学之中,表现为柏拉图学说、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思想的结合。托马斯·阿奎那从神学出发来阐发其美学思想。关于什么是美的问题,他认为,美首先在于形式。同时还认为,美是可感的,只涉及形式,无涉内容,不关联欲念,没有外在的实用目的。但丁继承了阿奎那的神学与哲学思想,也接受了其神学美学的基本观点,认为美在于各部分的秩序、和谐与鲜明。总之,这一时期有把形式神秘化的倾向。

3. 近代:纯形式与先验形式。

近代美学时期是从文艺复兴延至十九世纪末,真正意义上的美学始于近代。在近代,“形式”已成为美学中的一个独立的范畴,并自觉地与理性地上升到艺术的本质的高度。自文艺复兴始,人性得到了复苏与高扬,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这种理性是一种诗意(创造)理性而有别于古希腊的理论理性和中世纪的实践理性。作为“美学之父”的鲍姆嘉通把美学规定为感性学,同时他也十分强调秩序、完整性与完美性。笛卡尔的哲学思想为近代思想奠定基础,他力图从主客体的认识关系来把握美。英国的经验主义与大陆的理性主义分别从各自的维度提出美学思想。作为德意志唯心主义美学的奠基人,康德提出并阐发了他的“先验形式”概念,认为审美无涉利害,与对象的存在和质料无关,美基于对象的形式,从此出发,康德把美与崇高相区分,认为与美基于形式不同,崇高是无形式的,因为它是混乱的、不规则的与无秩序的。在康德那里,真、善、美之间有了明晰的分界,艺术也不等同于真理。康德为西方形式美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那么理念作为内容,则感性显现就属于形式。黑格尔力图从这种对立中发现自由。总之,在近代,西方形式美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在把形式作为纯粹的与先验的方面。这种影响远远超出近代经验主义美学关于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的思想。

4. 现代:超越形式回归存在。

在现代,存在作为美的规定性,美学思想在存在之维度与境域上展开。同时西方形式美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如结构主义美学、分析美学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等的产生。贝尔认为,一切视觉艺术都必然具有某种共同性质,没有它,艺术就不成其为艺术,而艺术的这种“共同的性质”,在贝尔看来,就是“有意味的形式”。而真正的艺术在于创造这种“有意味的形式”。这种“有意味的形式”,既不同于纯形式,当然贝尔也没有完全放弃形式,又有别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代表阿恩海姆在其《艺术与视知觉》中把美归结为某种“力的结构”,认为组织良好的视觉形式可使人产生快感,一个艺术作品的实体就是它的视觉外现形式。以塞尚为代表的后期印象主义艺术既强调形式感,又看重色彩感。现代美学倾向于把美看成是情感的形式,但这种观点也有自身的问题,难免被超越。由此,关于美与艺术的一些根本问题已走出传统的限制,进入存在领域。

5. 后现代:形式的解构。

由现代转向后现代乃是西方思想自身的发展使然,在这一思想的历程中,思想的规定性由存在变成了语言。后现代消解了近现代的审美理念与艺术思想,其思想的根本特征是解构性的,表现为不确定性、零散性、非原则性、无深度性等。后现代不再具有超越性,不再对精神、终级关怀、真理、美善之类超越价值感兴趣,而是转向开放的、暂定的、离散的、不确定的形式。在后现代思想中,传统的审美标准与旨趣,不再有不可置疑的意义。艺术与非艺术、美与非美之间也不再有根本性的区分,从而导致了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思想风格,即文化、文学、美学走向了反文化、反文学与反美学,而复制、消费和无深度的平面感正在成为时尚。后现代艺术成为行为与参与的艺术,似乎不再需要审美标准与“艺术合理性”。

二、形式美所涉及的重要关系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形式美的问题一直是重要的而又颇具争议的问题。该问题关涉到与形式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这一系列关系及其问题揭示了形式美的一些重要方面,对它们的梳理无疑会有助于深化对形式美及其关联的认识。

1. 形式与质料的关系。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柏拉图的理式论不能说明事物的存在,因为柏拉图的理式与个别事物是相分离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要说明事物的存在,就必须在现实事物之间寻找原因,而这可归结为质料、形式二因。所谓的“质料因”就是事物的“最初基质”,即构成每一事物的原始质料,也就是“事物所由形成的原料”,如铜像的铜、泥人的泥等。而“形式因”则是指事物的本质规定。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质料是潜能,形式是现实,二者的关系是潜能与现实的关系。形式作为主动的、积极的成因,在质料的形式化过程中,给质料以规定,使质料成为现实个体。质料有待于形式的赋形。在视觉艺术的质地美中,形式与质料实现了紧密的结合。一个事物的光滑、粗糙、坚硬、柔软,只有当既基于质料,又符合审美的形式要求时才成为美。

2. 形式与符号的关系。

在艺术创作与审美活动中,形式与符号也发生着密切的关联。卡西尔的符号形式美学集中于典型地表述了与之相关的思想。卡西尔认为,人与动物之间的根本区分在于,动物只能对信号作出条件反射,而只有人才能把信号改造成有意义的符号。在卡西尔看来,科学、艺术、语言与神话等则是不同符号形式的人类文化的方面。符号的一个重要特性在于摆脱直觉当下给予的感性世界。科学基于依托在理性之上的抽象化,而艺术则关注个体性与具体化,因而艺术的符号也应有别于科学符号,它力图避免概念化与逻辑推理,以此为想象和解释留下空框。与科学进行的概念式的简化和推演式的概括不一样,艺术不穷究事物的性质或原因,而是给我们以对事物形式的直观。卡西尔把作为纯粹形式的艺术符号与其它符号形式区分开来。而在苏珊·朗格看来,“艺术符号是一种有点特殊的符号,因为虽然它具有符号的某些功能,但并不具有符号的全部功能,尤其是不能像纯粹的符号那样,去代替另一件事物,也不能与存在于它本身之外的其它事物发生联系”。这里的问题是,艺术符号与指代符号有何关系?区分在什么地方?艺术符号又是如何体现美与艺术的形式的呢?这些有待于人们的不断解答。

3. 形式与感性的关系。

在席勒看来,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是人固有的天性,感性冲动基于人的感性本性,把人置于时间之中,而形式冲动来自理性。他进而认为,只有在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之中,人才能恢复完整的人性。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美学思想发生了显著而又重要的变化。一直被人们所崇尚的思辨理性主义遭受了普遍怀疑,而人的直观感性开始得到重视。其实,早在18世纪,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创建美学学科的时候,就在感性学的意义上关注美的问题。从此之后,形式与感性的关系就一直是美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费希特以来,在审美与艺术研究中,“自下而上”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审美经验受到了重视。实用主义美学家和机能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杜威认为,艺术即经验,把美与艺术作为经验的存在来看待,桑塔耶纳也是如此。而“格式塔”概念更强调这种经验的整体性。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是一种“审美的感人的形式”。卢梭反对所有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传统的艺术理论,他认为:“艺术并不是对经验世界的描绘或复写,而是情感和感情的流溢。”他更重视艺术与情感的关联。而形式与感性的关联中是否涉及和如何涉及情感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形式与艺术本性的关联

形式是美与艺术的内在的表征方式,它与艺术本性发生着深刻的关联,从而揭示与彰显出艺术与美的存在。从形式美的思想历程和关联形式的各个方面来看,形式对艺术的规定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问题,形式与艺术本性的关联是异常复杂的。

1. 形式作为艺术的规定及其问题。

从古到今,关于什么是美,以及艺术的本性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困绕着历代的美学家和艺术哲学家。其中主要有以下基本观点,如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摹仿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摹仿;康德、席勒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黑格尔更强调艺术美,认为美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列夫·托尔斯泰、克罗齐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形象认识;在贝尔那里,艺术基于“有意味的形式”;卡西尔、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情感的符号;在弗洛伊德、荣格那里,艺术成为无意识的表现;英伽登认为,艺术是多层次的意向性客体等;而马克思则在生产劳动中来规定美与艺术。这些观点都是对美与艺术思想的丰富,都力图从各自的角度去揭示艺术的本性。当然,在各个观点与思想之间,还存在着不少的差异,这本身就说明美与艺术本性的问题的艰难性与复杂性。在谈到形式美的规则时,荷加斯说:“这些规则就是:适应、多样、统一、单纯、复杂和尺寸———所有这一切都参加美的创造,互相补充,有时互相制约。”其实,这只是形式美可表征的方面,形式美并不局限于此,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赫尔德和歌德把美规定为合规律的活生生的东西,规定为生命的形式。

进入现代,有别于德意志唯心主义,形式不再由内容所决定,内容与形式也不再构成真正有意义的问题,形式本身就融贯了所有内容的那些因素,形式与内容的简单二分与线性决定本身就是近代经典认识论的产物,它制约了对形式的充分揭示。因此,只有走出内容与形式的樊篱,才能显现形式所蕴涵的朦胧的、宽泛的意味,在贝尔看来形式的有意味,这意味不同于内容,也有别于思想主题,在这里,题材并不是第一位的了。

2. 形式与艺术本性关联的复杂性。

形式是艺术本性彰显的不可或缺的东西吗?形式是如何与艺术本性关联的?问题只是在于随着艺术的变迁,关于什么是形式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而不一定就是真正地完全取消形式。当然,关于形式究竟是如何与艺术本性发生关联进而揭示艺术本性,存在着巨大的解释空间。当然,真正的形式也并不是单纯与简单的摹仿,正如黑格尔所说:“因此,艺术的目的一定不在对现实的单纯的形式的摹仿,这种摹仿在一切情况下都只能产生技巧方面的巧戏法,而不能产生艺术作品。”事实上,“形式”一词被人们用到各个不同的场合,分别支撑着各种不同的艺术理论。形式与艺术本性相关联的复杂过程,也是形式多元化的过程,而“形式概念的多元化本身就是形式美学繁荣的主要标志”。任何无视这种情形的研究或简单化处理都将无助于增进对艺术及其本性的认识和理解。

四、结语

形式对艺术本性的揭示在不同的艺术存在那里是通过不同的方式与途径完成的,如美术主要凭借视觉上的形式美如色彩美、光线美、线条美、质地美、结构美等;而音乐则基于听觉上的形式美。还有许多其它的门类艺术,以及这些门类之内尚有各种各样的子类,它们所表现的形式美既有共通性,又存在着不小的差异。真正美的艺术离不开这种形式,这对于许多现代艺术来说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1][意]克罗齐.美学的历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2]黑格尔.美学 (第一卷)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3][法]利奥塔.后现代状况.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6.

[4]苏珊.朗格.艺术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形式理解 篇6

建筑的历史也可以说是形式创作的历史,尤其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建筑形式创作在技术迅速发展的前提下有了更多创作的自由。进入计算机时代后,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随之在世界各地对传统建筑设计创作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影响,近年越来越流行的数码建筑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形式视觉冲击,资讯的发达使得这些自由形式成为复制抄袭的对象,因此如何深入理解和分析这些建筑形式创作显得非常必要,如果我们抛开计算机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发展背景来看待这些现象,无疑是只能触摸到表面,而不能深入到其本质。而对于建筑学这个学科来说,形式创作一直是其核心内容之一,从信息时代技术这个层面来分析数码建筑对于建筑学的发展无疑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CAAD时代之前的建筑自由形式创作

西方建筑学的发展主流一直强调设计的方法学,也就是设计要遵循理性的规则,这样在各个时期形成自己一套公认的建筑形式创作方法。从阿尔伯蒂的《建筑十书》到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通常这样的创作理论并无严密推理,但是仍然展现了良好的建筑设计原则,使得建筑设计有一定的灵活性又形成很好的控制。但是建筑设计毕竟有他感性和非理性的一面,一些不安分的建筑师往往能设计出令人称奇的建筑,比如西班牙建筑师高迪(Antonio Gaudi)(图1)、德国建筑师蒙德尔松(Eric Mendelsohn)、芬兰著名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图2)、比尔蒂拉(Reima Pietila)都是被称为自由建筑形式创作的大师。他们的建筑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特征,人们分析到最后总是不得已把他们创作归结于个人天赋——“直觉”,一种试图直接把握建筑设计的方法。理性在那个时代总是和规则的形体和严格的几何学对应起来,但是,自由形式只要符合功能、尺度、环境、感知心理学的要求并证明比其它方式更好,就是一种理性思维的结果,只是因为这样的设计太少、太超乎平常而已,从某种程度上说,阿尔瓦·阿尔托、比尔蒂拉的反理性主义正是他们持续寻求深层次的理性形式的结果。总结起来,CAAD时代之前的自由形式创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设计的方法来说,取得自由形式必须摒弃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模数制(由相同尺度的单位形成的正交网格结构,形成一种模数),阿尔瓦·阿尔托、比尔蒂拉等依赖采用模型制(几乎不借助或者借助少量几何关系形成不规则形状)的方法,阿尔瓦·阿尔托曾经说过他的模数是1 mm。这种方法受限制于建筑师个人的才华和勇于突破常规的进取心。

2、从工具上来看,取得自由形式还是依赖手绘图和手工模型。往往自由形式先在建筑师的草图里强烈表达出来,再经过各种比例的模型推敲,最终依照一定的建筑模数进行施工绘图。比如高迪的建筑更多依赖大尺度的模型来进行雕塑一样的推敲,因此看起来自由形式建筑的创作更像进行雕塑艺术创作。

3、从经济因素来考虑,自由形式建筑由于施工的难度,结构技术的难度以及材料的限制由此带来的造价问题影响了其实现。建筑师往往需要与手工艺者进行紧密配合,经过长时间的不断重复修改才能实现最终的建筑,这样增加的建筑成本限制了自由形式的创作。

4、自由形式的结果有些是以牺牲功能为代价,有些自由形式是考虑功能需求的结果,并证明效果确实很好,但是不能证明是接近最好的结果。比如阿尔托在维普里市立图书馆的波浪形天花设计考虑了声学的功能,但是不可否认形式的考虑占了很大部分,并不像他所宣称是完全从功能理性的角度考虑得来的。

二、CAAD时代的建筑自由形式的创作

计算机技术在建筑专业应用经历了足够时间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AD)对于建筑师来说越来越重要,尤其是自由形式创作方面。从设计方法上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关系来看,主要分为两种创作倾向:

1、CAAD作为辅助工具实现建筑师自由形体创作

随着建模软件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作为建筑师的工具来说,在软件里实现任何形状的建筑体型,无论是流体和还是更复杂的形体都不再是困难的事情。弗兰克·盖里(Frank O Gehry)代表这类建筑师,他们利用CAAD技术和传统模型来推敲实现自由形式的建筑(图3,图4)。这种设计是充分利用CAAD进行设计思想的表达,把建筑师直觉分析和形式分析相互结合起来。对于复杂形体建筑的造价问题来说,随着CAD/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技术的整合和发展,复杂的CAD模型不见得就比简单的CAD模型更难于制造,这样大大降低了复杂形体建筑的成本,使得现在越来越多的自由形体建筑出现在世界各地。从设计方法来看,自由形体如何产生还是依赖建筑师本人的天赋和创造力,和CAAD时代之前的建筑师不同的地方只是工具更发达和建造技术更数字化而已。相对之前的建筑师,非欧几何的复杂性能够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更自由的表达和控制,例如在CAD系统里的复杂形体建模技术主要以B样条面建模技术为基础,这种技术允许精确建立复杂的曲线形式,可以根据控制点来调整NURBS曲线,其参数方程式允许用户可以精细地调整和展示这些面。这些技术因素让建筑师有可能建立精确的自由形体模型,以便未来深化和建造。[1]

2、利用CAAD探索设计领域的复杂性——建筑自由形式自动生成创作

在CAAD时代,随着一些开创性的理论实践展开,生成设计逐渐开始在形式创作上崭露头角。复杂系统理论介入建筑设计使得计算机技术得以尝试用来解决设计领域的复杂性问题,并由此产生另一种形式创作,这就是第二种CAAD形式创作的方法——建筑生成设计。

计算机生成建筑设计方法虽然是CAAD的发展而派生的,但它和传统的CAAD从方法上有很大不同,计算机在设计中的角色也由传统的幕后走向前台,计算机不仅仅是辅助绘图的工具,计算机生成建筑设计方法发挥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运用程序相关算法来代替人脑在建筑设计中某阶段的一部分工作,扩展到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可行性研究、概念扩展、多方案比较优选以及建筑原型生成等方面。建筑师的角色从以前的“形式设计者”变为运行程序的设计者[2]。人们对计算机方法论日益增加的兴趣是编程、参数模型生成、遗传算法、复杂生命系统等以功能为本的生成式技术,我们可以觉察到在一些前卫的建筑学院中出现的一种转变,这种转变也迅速扩展到设计实践中。例如马克·冯思(Marc Fornes)[3],运用Voronoi图程序运算得出自由的立面形体(图5、图6)。Voronoi图是计算图形学中重要的空间剖分方法,又叫泰森多边形或Dirichlet图,它是由一组由连接两邻点直线的垂直平分线组成的连续多边形组成。N个在平面上有区别的点,按照最邻近原则划分平面;每个点与它的最近邻区域相关联。马克·冯思的程序初始化一些点后,根据优化准则对局部新形成的三角形进行优化(如互换对角线等),最终形成的三角形网总是具有最优的形状特征,从而得到最终的形式。

建筑自由形式自动生成创作的方法需要从计算机、数学及其它应用学科里找到要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对应解决问题的模型,通过计算机程序设计验证、调试从而解决特定的建筑问题。和前一种CAAD作为辅助工具实现建筑师自由形体创作方法比较来看,前一种方法侧重于自由形体的表达,似乎更强调一种仿生学的形式创造,而对于生物体来说,自由形态本身是自然法则限制进化得到的结果,其作为一种接近自然选择最优化的形式结果,形式外表下是符合功能的高效率,而建筑本身的自由形态如果没有和最优化功能结合,仅仅是追求一种形式,这种方法就很容易走进雕塑艺术审美的迷途。建筑自由形式自动生成创作的方法具有解决建筑自由形式和功能矛盾问题的潜质,它解决建筑领域复杂问题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在愈复杂的问题下运用简洁的程序方法设定规则来解决,并求得最优化的结果,并以在计算的理性下得出更自由的形式。

三、结语

在CAAD时代,建筑设计在计算机技术的成熟发展影响下,形成了特有的编程文化,而数码建筑就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里茁壮成长的,自由形式的“复杂”和创作的“自由”相辅相成,创作的“自由”是以技术为条件的,从未来发展来看,“自由”创作更强调非传统设计模式的多学科思维模式,也许,建筑学课需要与“复杂”学科的杂交,为了今后发展的更“自由”。

参考文献

[1]张利著.从CAAD到Cyberspace:信息时代的建筑与建筑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颜泽贤,范冬萍,张华夏著.系统科学导论:复杂性探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李飚.基于复杂系统的建筑设计计算机生成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8

[4](意大利)切莱斯蒂诺·索杜著;刘临安译.变化多端的建筑生成设计法——针对表现未来建筑形态复杂性的一种设计方法[J].建筑师,2004,(06)

[5]刘育东、Peter Eisenman、林政缘、王昭仁、成淑君、李洁奇、吴铭辉.数位建筑的浮现.台北:胡氏图书.2001

上一篇:玫瑰盛开的地方下一篇:制度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