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形式

2024-07-31

组织形式(精选12篇)

组织形式 篇1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施教人员 (教师) 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组织受教人群 (学生) 采取行之有效的互动、联动等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兴趣源于授课风趣、幽默、生动、授课环境轻松、教学方式多样等因素, 因此,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各种不同教学组织形式不断涌现。但任何一种类型的教学组织形式都会有它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因此, 选择教学组织形式要看授课对象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 根据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 理解能力来选择教学组织形式, 通过教学组织形式来完成教育目的, 教授的内容。无论选择哪一种课堂教学形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要根据课堂气氛, 学生表现, 灵活运用。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目的就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 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 才能使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和理解教学内容, 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组织形式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多元化, 教学组织形式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革。随着课程和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浪潮的到来,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和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课改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授形式, 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它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不同教学任务和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工作岗位任务对人才的需求来决定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在创新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改变了单一的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过程中, 实现了分组讨论, 个人展示和角色扮演等最优组合, 营造了轻松的教学环境、融洽的课堂气氛、便于交流的开放性课堂, 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 改变了传统教学中, 教师对课堂的垄断地位。因此, 教学组织形式是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手段。方法得当事半功倍, 反之容易引起学生逆反、厌学等不良心态。现就适宜教学组织形式总结如下:

一、参与教学

在课程改革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从传统的主讲者转变成一个指挥者、监督者和协调者, 把握学生个体的差异来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学任务的设计要能够开发学生的潜力, 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比如:竞赛、分组讨论、个人展示、图表示意等。学生参与过程中, 通过小组互评, 老师总结的形式, 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综合能力。

二、自主学习

在学生完成课堂上的教学任务之后, 教师还要给学生布置课下的学习任务, 要求学生用课余时间, 通过上网查找资料, 上图书馆查阅资料等形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提高学生自己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过程师生互动化

在课改的教学过程中, 要营造一个轻松、融洽、平等的课堂气氛, 加强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交流, 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为教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加强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 这能够帮助学生对新知识有更好的理解。

我国目前改革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探索。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垄断地位”, 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种新的教学观促使着教学模式由教师中心向师生互动方向发展变化。所谓师生互动教学, 就是整个教学过程建立在师生共同活动的基础上, 发挥学生个体空间, 教师指导, 让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进来, 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任务在一个愉快、活跃的气氛中得以完成。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1.师生整体合作——以扶为主;2.师生分步合作——有扶有放;3.小组自发合作——无拘无束;4.小组自觉合作——协调统一。

总之, 在教学过程中, 每个阶段都有评价机制, 如:学生之间先进行互评, 老师进行总结, 或者通过小组发言、汇报等形式进行评价, 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的效率, 更好的发掘学生的创造力。便于让教师发现学生接受新知识的程度及存在的问题。

为避免教学组织形式单一、枯燥, 组织形式需从全局教育思维出发, 辅以因材施教理念, 推荐运用多元化教学组织形式, 确保教学活动成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过程。在这个“教”与“学”的交换过程中, 要充分诱发受教人群的学习潜能, 利于教学重心由教向学的转移;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摘要: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组织形式, 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主客观条件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 教师和学生结合起来进行活动。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目的就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 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 才能使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和理解教学内容, 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教学组织形式,参与教学,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互动化

参考文献

[1]程少伟.谈行为引导教学法之项目教学法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 2005 (11) .

[2]蒋庆荣.以项目教学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与实践[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2) .

[3]刘文静.浅谈项目教学法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8) .

[4]曹鸿恺.在实务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J].天台职业中专学报, 2006 (6) .

组织形式 篇2

教学组织形式

在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中,教学组织形式是比较常见的考点,考查形式比较多样,既有客观题形式,同时也有考查主观题的可能,因此我们在备考过程中要以理解为主。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行为方式的总和,换句话说就是如何组织教学活动,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1.个别教学制

个别教学制是产生最早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由学生个人与适合个别学习的教材内容发生接触,并辅以师生之间的直接联系。它虽然也有一群学生,但没有固定的班级,学生的年龄和程度各不相同,每个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也无计划,随时随意决定学习什么和不学习什么。我国古代和古埃及、古希腊多采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同时优点也是比较突出的,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但是,采用个别教学制教授的学生数量是比较有限的,不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另外,我们也要注意,个别教学制不同于个别辅导,前者是针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使学生潜能得到最大发挥;后者主要面向特殊学生,如后进生和优秀生。

中公教育

2.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是目前采用最广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按课教学,“课”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按时授课,把每一“课”规定在固定的单位时间内进行,这个单位时间称为“课时”,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因此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班”、“课”、“时”。

同时,班级授课制的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早在古罗马时期就有班级授课制的萌芽思想,但是等到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才在他的《大教学论》中首次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班级授课制优点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有严格地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不足之处是难以因材施教;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缺乏灵活性。

另外,常涉及到的考点有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是复式教学,辅助形式是现场教学。3.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这两种都属于自学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是他们两者之前存在很大差别。设计教学法也叫单元教学法,提出者是克伯屈,他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知识和能力。

中公教育

道尔顿制是美国的柏克赫斯特在道尔顿中学创立的,指的是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的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指定自学参考书目、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才请教师辅导。学习任务按月布置和检查。

4.特朗普制

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它是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大班是所有学生一起上课;小班是把大班的学生分为20人左右的小组,研究和讨论大班授课材料;个别教学是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特朗普制具有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也有个别教学的长处,但管理起来比较麻烦。

【练习题】

1.古代社会中采用最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 D.设计教学法

1.【答案】A。解析:个别教学制是产生最早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由学生个人与适合个别学习的教材内容发生接触,并辅以师生之间的直接联系。因此答案选择A。

2.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一个课时,这种出现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中公教育

A.文纳特卡制 B.活动课时制 C.道尔顿制 D.特朗普制

2.【答案】D。解析: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它是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因此答案选择D。

3.【简答题】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3.【答案要点】

班级授课制的有点主要表现在:

(1)有严格地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2)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班级授课制的缺点表现在:(1)难以因材施教;(2)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3)缺乏灵活性。

中公教育

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 篇3

关键词:合作学习;有效性;组织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8-123-01

在素质教育已获全面落实的今天,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小组合作学习是最主要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形式,而其中最关键的是如何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打破了过去那种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合作交流、实践、操作。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在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总要扭过头来看着他,不仅要听其音还要观其颜),因此学生愿意接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学生好动,自制能力较差,所以组织不好课堂就会出现混乱,更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做好“组织”工作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

一、农村中学小组合作学习难以开展的原因:

1.农村中学的学生普遍基础差,自主性、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都不强,课堂合作学习时间不够用,检查力度不够,学生没有能力去参与讨论,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参与的积极性不高。2.农村中学长期维持低水平的教学,老师缺乏合作学习指导能力使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技能技巧。3.农村中学传统教学仍占主导地位。

二、在农村中学有效组织合作学习的思路分析:

首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分组,使小组成员间产生积极的相互促进作用。

1.科学建组。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时,我们倡导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建立“异质型合作小组”为主要合作方式,同时可以考虑选用“同质型合作小组、异同混合型合作小组、自由组合型合作小组”作为补充。

2.交叉合作。男生和女生、优等生和学困生分到一起。在学习目标较难达成,而且对全体学生都有学习要求的时候,交叉合作的操作,往往能起到优等生对学困生良好的带动作用。

3.合理分组。注意每组搭配学习能力、脾气性格不同的学生,相互帮助,在合作学习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个性差异、能力特点入手,分层建组。

其次,分组以后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设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纪律监督员各一名。小组长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纪律监督员的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纪律监督,使其小组合作顺利进行。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再次,要求我们的老师有意识地培养与提高组织能力。如果小组合作学习时所要研究的问题不是学生所关注的,那么,很难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质疑的问题就是学生不懂的问题,就是上课“学什么”的问题。如果“学什么”能由学生决定,这就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让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1.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2.老师的正确引导。就目前有的农村中学的教学模式是生硬的传统教学,致使许多的学生丧失提问题的热情与勇气。让不能提问题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就意味着这样的小组合作注定不长久。因此,我们教师在学习小组开始的阶段,必须深入到小组中去,与小组的组员交流,通过教师的参与,增强学习小组开展活动的严肃性,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步完成各项工作,从而使学习小组有步骤、可持续地开展活动。

3.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内容与程序。合作学习小组活动的内容也不能太复杂,否则,太复杂的程序让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下手,由于时间的短促,也难体现出大家在一起的效果,这样的结果同样会减弱同学们的活动激情。

4.加强对学习小组组员的职责培训。每个组员在小组中承担的工作与责任,对合作学习小组的可持续发展是相当重要的,我们教师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引导合作学习工作的开展。通过有效的培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比较 篇4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一极。1995年国际合作社联盟曼彻斯特大会通过的《关于合作社界定的声明》中指出, 合作社是“自愿联合起来的人们通过联合所有与民主控制的企业来满足他们共同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的需求与抱负的自治联合体”。这个定义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合作组织的承认, 合作社逐渐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目前, 国际合作社联盟拥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250多个会员组织, 所代表的合作社达75万个, 社员总数达7亿6千万人。从国外来看, 越是农业发达的国家合作社的参与度越高。美国每个农户平均参加2.6个合作社;法国、荷兰90%以上的农民都参加了合作社;丹麦98%的农民都是合作社的社员;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参加农业合作社的农民也达到90%;巴西、智利80%左右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泰国等亚洲国家入社农民也占30%~60%;在非洲一些国家, 如肯尼亚、坦桑尼亚、毛里求斯、乌干达等, 入社农民也占10%~30%。

由于世界各国农业生产特点不同, 以及历史传统差异, 在发展形式和特征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协”, 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购置、农业技术的指导与推广、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 直到信贷、保险、医疗, 几乎涉及从农业生产到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国农民有农业设备使用合作社、农产品加工合作社、农业技术合作社, 以及信息咨询合作社、农产品运销合作社等;德国农民有各种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购销合作社、信贷合作社等;丹麦的农民合作社则无所不包, 合作乳品厂、肉制品合作社、饲料供应合作社、肥料合作社、育种合作社、机械化服务合作社、农用物资供应综合合作社、合作面包房、合作发电厂、合作消费社等;印度政府制定的许多积极的惠农政策措施的实施都有赖于印度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印度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从结构上看是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体系, 主要包括信贷、生产和销售三个系统的合作社;美国农业生产完全按照企业化方式运行, 相关人员均属雇佣关系, 为保证合作社股本金的稳定性, 要求社员支付较高的首期投资, 而且成员资格封闭, 主要发展产品具有高附加值的加工业, 从而提高社员的收入。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 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安排, 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演变、发展现状

我国合作社的萌芽应该追溯到“钱庄”, 但钱庄始终没有演变成定义上的“合作社”。合作经济的概念在清末民初时期开始被引入中国, 通过学校教育和书刊等媒体开始传播, 在部分农村地区付诸实践, 如中国华洋义赈救灾会。新中国成立后, 积极推进各种合作事业, 并建立起了多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如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农村供销合作社和农村信用社。从整体上看, 一方面, 作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利用农民在较低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互助合作的积极性, 由国家自上而下推行;另一方面, 由于国家和政府对农民缺乏充分引导和教育, 因此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从组织到运行、管理都严重违背了合作社的基本原则。尤其是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的人民公社基本否定了农民的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 农民没有自有的生产资料, 在生产决策、经营管理、产品分配等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发言权。因此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和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中, 真正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开始在一些地区出现和发展, 即“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其“新”是相对于我国50年代至60年代建立与发展的传统农村合作社而言的。它的主要特征是:1.为解决分散、小规模的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形成的一定规模的共同面对市场的专业生产群体。2.由于自发形成, 没有一个较为稳定并固定的发展模式, 组织管理上没有自己的章程, 权利、义务不明晰, 会员的流动性较大。3.以改善生产手段、提高生产水平为目的, 活动内容以技术合作为主。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最初是在农村经济较为发达的山东等沿海地区发展起来, 现在欠发达地区, 如安徽、陕西、山西、宁夏、青海等地的合作事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当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超过1万个的省份有山东、河北、广东、四川等省, 发展较好的地区还有浙江、北京郊区、江苏等地。农村合作经济已经涉及我国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成为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 成为农业经济甚至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显示, 仅2007年7月1日至年底, 全国工商机关就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26397户, 成员共计35万户, 成员出资总额共计159亿元。这一时期,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多以社团法人为主, 类型多样, 组织形式相对紧密, 产权关系逐渐明晰, 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出现了吸纳农户比例高、合作要素活跃等新特征, 活动内容逐渐拓宽到技术合作, 及供销、加工、资金乃至信息等方面的合作。

但是,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无论是组织规模、业务内容、经济实力, 还是服务功能、合作程度、社会地位等, 同发达国家的农业合作社相比, 都还有很大的差距。从整体上看, 经过改革开放后30年的发展, 我国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仍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 规模仍然比较小, 规范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 总体上看还是个新生事物, 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比较多。

三、影响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因素

(一) 合作经济主体不到位

1. 农民缺乏合作意识, 顾虑多, 参与热情不高。

我国农民以农耕为基础的封闭、守旧、安于现状的小农意识, 在一定程度上“把家庭经济的发展局限在家庭成员的努力劳作上, 合作往往是暂时的, 不情愿的选择”。我国农民大多数没有接受过高中教育, 更谈不上高等教育, 没有接触过现代企业管理理论, 当然也极少有管理合作经济的经验。

2. 政府领导思想认识滞后, 不能正确地引导合作经济的发展。

如对合作经济组织概念认识不清, 重视不够;对政府在建立与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过程中的角色定位认识不清。有的地方夸大政府作用, 不顾本地实际情况和农民意愿, 搞“一刀切”、“拉郎配”;有的则片面强调农民合作的自发性, 坐视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而不规范、不引导。还有人担心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会形成压力集团, 脱离经济组织的轨道, 给政府找麻烦, 与政府唱“对台戏”。

(二) 理论研究缺位

合作经济理论研究起步晚, 难度大。由于制度的影响, 建国以后我国的合作理论研究与实践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为主, 而对西方合作理论的系统研究则是改革以来的事情, 目前尚未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合作经济理论体系。因此, 合作经济理论的研究尚在探索阶段。

(三) 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

健全的、完善的内在机制是组织存在和有效运行的重要前提和制度保证。我国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在内在机制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如组织规范化程度较低、民主管理机制的贯彻不彻底、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自我发展机制不完善等等。

(四) 外部制度环境缺失

外部制度环境以及由外部因素导致的政府行为的干预, 是影响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

1. 法律制度。

国家对合作社的支持采取法律的形式, 具有极大的明确性和强制性, 为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西方各国政府先后通过立法以及一系列修正案来保证合作社合法地位和权益的实现。由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未能涵盖现存的数十万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 其调整范围还不够广泛, 以及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的制度安排的缺乏, 因而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仍然受到限制。

2. 政策支持。

在我国现行体制下, 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受到来自各种政策的制约, 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客观上不利于各类合作组织独立自主地发育成长。在城市和工业导向的金融制度下, 农村合作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很难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 导致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面临资金短缺问题。

3. 行政干预。

在我国, 农村合作组织从一开始就与各级政府部门衍生出十分复杂的关系, 合作组织主动寻求政府的支持, 依托于各种部门甚至直接由政府来组织建立, 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行。由于农业、民政、工商、科协等各部门都参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 每个部门都可以对合作经济组织进行管理, 每个部门都有审批权, 互相之间缺乏协调, 造成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管理混乱、行政干预过多。

四、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方向

(一) 实现规范化经营, 健全内部运行机制

我们应按照“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的要求, 抓好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合作组织一旦建立起来, 要使其逐步走向规范。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一是规范政府行为。要规范政府对合作组织工作的指导和引导行为, 强化农民在合作组织中的主体地位, 政府绝不能随意干预甚至包办。二是规范合作组织建设。如规范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资格的取得、登记、章程制定、财务管理和监督制度等。三是规范合作组织管理。要严格会员入会条件, 加强会员管理, 增强会员诚信意识, 重大问题要经过集体研究决定, 同时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引进有管理经验的专家参与组织建设。四是规范利益分配机制。合作组织在发展壮大以后, 应逐步使合作组织与农户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以增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实力, 提高抗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真正办成“民办、民管、民受益”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二) 实现规模化经营, 增强其服务带动效应

一方面, 从纵向发展看, 不断完善“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 扩大企业规模, 增强经济实力, 提高其带动能力, 要按照“农村经济能人牵头建立一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持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一批、农技服务中心领办一批”的办法, 适时推动各类合作组织的发展, 充分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营销、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提高农业的竞争力, 延长产业链和提升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促进农业产品品牌化经营的服务效应。另一方面, 从横向发展看, 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运行方式扩展到农村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 如消费服务、社区治理、社会发展、提高农民政治地位等各个方面,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重要作用。

(三) 完善外部环境, 实现合作经济的区域合作、国际合作

课堂组织形式 篇5

课堂组织形式有哪些? 比如有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

自学、分组探究、分组讨论、竞赛、辩论、知识问答„„ 观看电视教学篇, 个人展示, 模仿表演, 角色互换表演

科学的课堂组织形式——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基本要求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1、讲授法(分讲述、讲解、讲演)

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要求:(1)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2)注意启发(3)讲究语言艺术

2、谈话法(问答法,分引导性的谈话、传授新知识的谈话、复习巩固知识的谈话、总结性谈话)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要求:(1)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2)善于提问(3)善于启发诱导(4)做好归纳、小结

3、讨论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整节讨论、几分钟讨论、全班性讨论、小组讨论

要求:(1)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2)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3)做好讨论小结

4、读书指导法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来获得知识、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方法。主要包括指导学生预习、复习、阅读参考书、自学教材。要求:(1)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2)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3)加强辅导(4)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等,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1、演示法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要求:(1)做好演示前的准备(2)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和过程(3)讲究演示的方法

2、参观法

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展览馆、大自然和其他社会场所,通过对实际事物或现象的观察和研究而获取知识的方法。

要求:(1)事先做好参观准备工作(2)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观察(3)做好参观总结工作

(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通过练习、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巩固和完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方法。

1、练习法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按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分: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按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分: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创造性练习

按练习的内容分:心智技能练习、动作技能练习、文明行为练习要求:(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2)循序渐进,逐步提高(3)严格要求

2、实验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展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作用: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概念、规律、原理等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培养探索研究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求:(1)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2)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和做法,提高实验的自觉性(3)加强过程指导(4)做好小结。

3、实习作业法

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场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实践活动,以获得一定

课堂组织形式 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方法。

作用: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要求:(1)准备(2)动员(3)指导(4)总结

(四)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发现教学、探究教学、问题教学

优缺点:复杂作业,激发兴趣,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和进取精神。花费时间多,不经济,需要相当的知识经验和思维发展水平,有逻辑严密的教材和素质较高的教师。步骤:

(1)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要解决或研究的课题。

(2)学生利用材料,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各种可能的假设或答案。(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假设,如有不同观点,可以展开争辩(4)对结论作出补充,修改和总结 要求:

(1)正确选择探究课题:根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实际,正确选择问题,问题应有一定的难度和研究价值,需要学生运用已学的多方面的知识,提出假设,并经过多次尝试才能解决。

(2)创设进行探究的良好情境:教师除了在活动场所、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教学时间等方面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外,还需要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创设一种互尊互爱,好学深思、奋发向上的环境和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展开深入的讨论,积极交流心得体会,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锻炼提高,教师不可越俎代疱,必要时才给予适当的启发和引导。

(4)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一般要从半独立探究逐步过渡到独立探究,从对单一问题的探究到复杂问题的探究,从参与局部的探究过渡到全过程的探究。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的指导。

教师有了教学艺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愤生动活泼,教学活动丰富多彩,便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我国的教学艺术的故乡,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举一隅”,要学生“以三隅反”。孔子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有“愤”、“悱”的情绪,产生学习的愿望,然后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反复思考,独立实践去获得一定的战士技能。至于怎么样使学生产生“愤”、“悱”的情绪,则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艺术了。

当今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大体分解成以下几种:

一、活动式:整个课堂的教学形式,主要由活动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活动可以充分增加学生动脑思维的机会,发挥学生聪明才智,如再在课堂上对表现良好的学生适当加以表扬,则更能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其类型有以下几种:

1、全班活动:课堂教学最常用的活动形式。全班活动能使学生通过跟随全班活动增强自己学习的信心。

2、个人活动:个人活动很适合学生开展单独学习,如阅读、书面练习、涂颜色、画画、回答问题等,个人活动还有利于使课堂教学有动有静,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独立思考和学习的机会。

3、小组活动:小组活动中,学生根据课文中角色分成小组形式进行活动,或者自编节目进行活动,也可进行讨论、辩论、商量等活动,这种活动利用于发挥团队协作的作用。

二、游戏式:学生由于缺乏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经验等特点,往往感到学习困难,学习起来感到枯燥。因此,在课堂上适当开展一些仿真游戏活动,把所学的知识通过游戏组织形式,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其类型有以下几种:

1、全班游戏:把班级里每个学生安排一个角色,全班开展游戏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同时,通过游戏活动可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两人游戏:在课堂上,通过由两个学生自由组合,并合作设计、完成游戏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小组游戏:通过小组游戏的活动形式,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同时,提高班级小组人员的凝聚力、合作协调。

三、对话式:通过师生之间相互对话,从而共同探讨知识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有利于在在对话中深入思考,同时,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开动脑子进行思维。其类型有以下几种:

1、生生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相互提问题甚至开展相互辩论,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2、师生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相互提出问题,积极让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达到对课堂知识的掌握。

课堂组织形式

四、情景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选择并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形式的趣味性的生活情境,以情促知,以“情”动人,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觉地投入到本节的学习中去。其类型有以下几种:

1、故事情景:教师用故事的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通过故事的内容,创设了情知互动的愉悦氛围,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小品情景:教师用小品的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通过小品的内容,创设了情知互动的愉悦氛围,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音乐情景:教师用音乐的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通过音乐的乐律,创设了情知互动的愉悦氛围,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演示情景:教师用演示的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通过演示的内容,创设了情知互动的愉悦氛围,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交流式: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相互进行合作交流、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交流,以获得学习的主动性。其类型有以下几种:

1、全班交流:通过全班级的师生或生生交流活动,烘托出学生学习的热情,形成一个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2、小组交流:通过小组学生的交流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发展其语言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师生交流:通过教师同学生之间的对话、提问大呢感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师生互动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六、问题式: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体现。促使学生提问,不是教师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办到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提供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感性材料,营造学生提问的氛围,达到促进学生多思维的目的。其类型有以下几种:

1、学生问题:学生向老师或学生向学生提出问题,使课堂充满着积极思维的氛围,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情趣。

2、教师问题: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调动学生开动脑筋,对问题的积极思考,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七、班际联合:将两个或三个小班联合放在一个大课堂上进行上课活动的一种新颖的课堂组织形式。其优点是:学生的荣誉感强了。在这样的新的学习群体中,学生个人的表现,除了个人才华的展示外,还承载着班级的荣誉,因而,当一位同学发言时,同一班级的其他同学都在为他发言的质量担心着,偶尔有遗漏或有差错便争着补充或扼腕叹息,同学们对发言的积极性以及对其他同学发言的关注程度使老师始料未及。

八、团队合作式:由于学习内容操作性很强,而学生个别化指导的需要又特别重要,此时,全靠一个老师的指导显然没法完成,因此,把学生组成若干个学习型团队,有助于他们相互指导与学习。其类型有以下几种:

1、小组合作:各小组由小组长牵头自己小组成员,联合构成一个学习型合作团队,充分利用小组各学生的长处,发挥团队小组的拼搏精神,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2、个人合作:将学习水平相近的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型团队,这样营造竞争的氛围,鼓励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在这样的个人合作的团队学习中,学生之间相互研讨会更加平等,协调。

九、讨论式:对学生的问题或对教师的问题,课堂以全班或小组共同分析、讨论形式解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类型有以下几种:

1、全班讨论:对学生的问题或对教师的问题,以全班讨论的形式,予以解决。

2、小组讨论:对学生的问题或对教师的问题,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予以解决。

十、分层教学式:一个班有五十多名学生,学习中存在差异现象。为了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学习困难比较大的几名学生编为一组,教师多加关心,及时予以辅导,使他们同样能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学习信心。

十一、实验式:实验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属于开放性,实验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同时,教师在实验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引导学生在记录实验数据时一定要真实,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下主动的获取知识。

十二、小组围坐式:课前将班级同学分成不同的小组,课堂上各小组同学围坐在一起,对要探究的问题或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同学之间产生的不同看法进行交流。

大学生创业组织形式选择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师主导型;学生参与型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6-123-2

0 引言

面临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创业就无形地成为了包括在校大学生和已经毕业的大学生在内的一种职业选择。大学生通过四年的大学生活不仅掌握了很多理论性的知识,而且在学校为学生们提供的各种实习基地的实习为大学生今后的创业打下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然而,在创业之初,真正困扰大学生的应当是如何理性地选择创业的组织形式。那么,在大学阶段,学生们就很有必要学习大学生创业组织形式,即企业的设立、运行等方面知识,以便更好地进行创业。下文中就围绕《大学生创业组织形式选择》通识类课程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课程学习的必要性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催生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而大学生又是非常重要的一群生力军。众创不仅需要我们的创业者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还需要创业者能够运用适合自己的各种组织形式(例如,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进行创业。本课程旨在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平台技术支持,使其了解、熟悉并掌握各种企业的设立、运营、管理和公司融资等相关法律制度,了解创业中的相关法律风险、掌握有效化解法律风险的对策。

2 课程建设内容

2.1 课程建设内容体系

作为规范企业设立、运营管理、组织机构、兼并重组和融资的法律,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在市场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针对课程建设的目标,本课程主要包括如下八个专题:

专题一:企业的设立。讨论企业的分类,让大学生创业者能够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和需要选择符合创业项目的企业类型(个人独资企业、普通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掌握企业设立的条件和企业设立的程序;熟悉我国正在进行的企业设立登记制度改革内容。

专题二:企业的运营管理。掌握企业的组织机构,例如,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会(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重点掌握企业各类组织机构的不同职责和义务;讨论设立符合创业者需要和企业法要求的公司组织机构;熟悉创业者如何通过企业组织机构对企业的运营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专题三:企业法务。介绍涉及企业的相关法律实务,包括商标权的保护、合同的订立与履行、违反合同的法律责任等;聘请企业法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来介绍企业法务人员的职责和作用。

专题四:企业主或公司股东权利。掌握个人独资企业的企业主的各种权利,合伙人享有的权利(包括普通合伙人、有限合伙人),公司股东享有的权利,如表决权、股利分配请求权、依法转让出资或股份权、建议和质询权、知情权等;讨论作为公司创始人的创业者如何保护自己作为原始股东的相关权利。

专题五:企业融资。介绍企业融资的各种方法和途径,如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引入战略投资者、发行股份、股权众筹等;介绍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符合创业企业融资的新三板、四板和股权众筹的基本内容;比较各种企业融资方法的优点与缺点;探讨创业公司在创业期、高速成长期等不同时期进行公司融资的最优方案。

专题六: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介绍企业基本的财务会计制度;了解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制度;熟悉企业正常运营需要严格遵守的企业财务会计准则。

专题七:企业并购重组。介绍公司并购重组的类型,如公司合并、公司分立、上市公司收购;掌握中小企业的创业者在面临公司并购时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重点掌握在公司并购中公司股东如何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专题八:企业的解散和清算。了解企业解散的原因、企业清算的分类;熟悉企业注销登记制度。重点掌握普通清算的法定程序。

2.2 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及目的

该课程主要遵循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考虑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具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需要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目的。

以教师为主进行的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对企业法形成一个逻辑严密、体系完整的知识链结构,故该部分内容需要采用教师讲授方式进行授课,例如,企业法律形式、企业登记管理制度、公司的章程制定等。此外,企业法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开展角色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充当角色模拟进行设立与经营企业。针对企业设立要求学生实际去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注册登记,并设立企业;针对公司运营要求学生们定期模拟召开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在各种会议中展开各种有利用公司发展的讨论;针对企业财务会计要求学生抽出时间去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实际调研并学习相应的实务知识。

2.3 实践性教学之设计

第一,注重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基地的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实践的首要内容,也是较为规范和有序的实践环节,所以在课程建设期间需要签订包括律师事务所、法院、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普通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实习基地,以便学生分别从律师、法官、企业等不同的视角观察和体验企业的运作过程,使学生对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公司法等)的内容更加充实和完整。第二,实际调研并操作。教师根据班级人数的规模大小,采取角色担当的方法,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实际操作并调研。例如,选择一些学生去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实际的企业设立工作,选择一些学生定期模拟召集各种会议(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等),选择一些学生进入会计师事务所实践财务审计等,以便学生达到真正模拟设立及运营企业的训练。

3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第一,课堂传授理论法:教师主导型.实践能力培养的前提是扎实的知识基础,扎实的基础有赖于教师进行系统地讲授理论知识。所以教师需要向学生完整地传授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公司法等相应的理论体系。而这些知识在涉及大学生创业时如何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组织形式甚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大学生创业时有可能面临的各种组织形式不同的特点及风险,针对性地将知识点进行完整和有逻辑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选择组织形式时更理性、客观。第二,案例讨论法:学生参与型。该课程的特点需要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故为学生提供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案例并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充分的了解案例并查找相应的法律及其他文献。学生在了解案例要点的基础上,课堂上由学生按照课前布置的分工就案例进行阐述,并作充分的讨论和分析。教师在听取学生讨论案例的过程中及时梳理讨论进程并及时指正和解答学生讨论过程中出现的专业问题。案例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和学生共同结合相关知识要点做好充分的总结。第三,模拟实践法:公司法务进课堂。为避免该课程脱离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有必要聘请公司的法务人员或有相应经验的律师、法官进入课堂与大学生共同探讨并传授给学生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等各种企业在实务中出现的风险及需要避免的一些法律问题。法务人员、律师或法官可以就之前接触到的一些企业法务中的具体问题与准备创业的大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组制定解决方案。通过这种实战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应对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法律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位大学生在选择不同的组织形式时应当综合考虑在法律规定的法定形式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当然,在选择不同的组织形式时还应当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把握,例如,在税收问题上,虽然公司能有一些税收方面的优惠,但是纳税人没有太大的利益空间,而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作为纳税主体缴纳税款。除了税收,在开办组织形式时的程序繁简、企业的管理方式、利润分配及亏损的承担、投资人的责任范围都应当是大学生在创业是应当考虑的综合因素。只有这样,大学生在创业时及运行过程中才能从容因对各种法律问题。

参 考 文 献

[1] 向辉,雷家骕.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其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04).

[2] 徐小洲,梅伟慧,倪好.大学生创业困境与制度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5(01).

企业组织形式转变规则设计 篇7

“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企业组织形式多元化。企业组织形式的不完善或种类的稀缺或多或少限制了投资者的选择自由。不同投资者因为自身条件的不同, 如资本形式、数量与投资目的等的不同会产生多样投资需求, 如果这些需求无法获得满足, 则资本投资激励不足, 势必影响经济发展。组织形式单一, 则可供选择的投资渠道狭小, 投资积极性的发挥自然受到阻却。”[1]因此, 法律应适应社会现实的不断变化和投资者的多样需求, 尽力设定足够丰富的企业组织形式, 并允许这些企业组织形式间进行有效率的转变。

1.1 法律应设定多元化的企业组织形式

1.1.1 法律应正视社会需求设计企业组织形式

“马克思在分析法律现象时, 始终将法律放在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中加以考察, 强调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指出法律应该是社会需求的表现。”[2]需求是指能够实际满足的需要, 有需求才有市场。不难理解, 主、客观情况相异的投资者, 对企业组织形式的需求也自然不同。正如国家努力使当事人间订立的每一个合同都成为有效合同一样, 国家也力图使每一个投资者对于企业组织形式的需求得到满足。因为, “企业法律形式的稀缺意味着投资者的选择自由受到限制, 不同投资者因为资本形式、数量与投资目的不相同而产生的多样投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资本投入激励不足, 经济发展肯定受到影响。为了激励投资, 就应当给予投资者‘量身定做’的较大的自由。”[3]而换个角度看, 完善的市场应给予市场主体足够多的行为选择。有学者认为:“市场的高度发展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 要求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使投资者有更大的选择空间。”[4]由此推知, 正视投资者的不同需求而设计多样化的企业组织形式应是法律不容懈怠的分内之事, 为每一个投资者找寻到最适合其自身情况的企业组织形式, 亦应是法律始终不渝的价值目标。简言之, 法律应“顺其自然”并有所作为。

“企业形式多样化即企业组织形式多样化。企业形式多样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不能人为地、强制性地要求某种企业形式一统天下。每种企业形式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 不存在一种绝对优越的企业形式, 只有最适合投资者自身情况的企业形式。”[5]可见社会生活中并没有一种“万能”的通用企业组织形式摆在那里, 任投资者取用。法律必须设计出多元化的企业组织形式, 以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故有学者认为:“企业形态应该满足资源组合的不同需要, 因而企业形态必然是多样的。相应法律规定必须为具有组合不同资源功能的企业提供应有的空间和制度设计。试图将企业形态统一为某种单一、严格的模式不仅是徒劳的, 而且往往是有害的。”[6]

我国地域辽阔, 人口众多, 各地区、各阶层因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收入状况存在较大差距等因素, 对企业组织形式的需求和偏好必然具有多样性。故有学者认为:“我国的实际国情, 要求企业的形态多样化, 不仅将公司制企业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 而且也要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合作社等非公司制企业的发展提供适宜的法律空间, 为不同境况的投资者在投资方式上提供多元化的选择, 从而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更加坚实。”[7]

1.1.2 法律应与时俱进创新企业组织形式

“从企业的发展历史看, 作为早期企业组织形式的独资与合伙, 作为近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的无限公司等, 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自然产生, 非立法的产物。”[8]后来, 随着国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守夜人”角色的转变, 在企业形态法定原则的作用下, 独资、合伙、公司等现实存在的企业形式渐次被各国立法所确认, 开始披上合法“外衣”, 而未得此待遇的企业形式却“相形见绌”, 即使在实践中存在, 其也不会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由此可见, 世界各国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都经历了一个从投资人自行创设到法律进行限定的共同发展过程。这样发展的合理性主要在于:“当事人可低成本地获得与之交易的企业的基本信息, 确保交易安全。法律在限定企业组织形式的同时, 明确规定了每一种组织形式的出资形式、出资者责任、法律地位等重要事项, 使其定型化。因此, 第三人在知道企业采用的组织形式时, 即便利地获得了该企业的上述信息, 有利于交易安全。各国法律一般均要求企业在名称中表明其法律形态, 意义即在于此。”[8]然而, 这样的发展过程亦有其不足。因为在法律确认一种企业组织形式的合法地位时, 通常其已经在现实中以“非法”身份存在一些时候了, 这当然会对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造成冲击与破坏, 毫无疑问应予相应法律制裁。但让法律“矛盾”的是, 这样的企业形式虽然“非法”, 但在一定程度上却顺应了社会的发展与需求, 其所以没能获取合法地位, 恰恰可能是因为法律对企业组织形式的设计不尽合理, 或者没能及时跟上时势的变化所致。“赫斯特在《法律和19世纪美国自由的条件》中指出, 当时美国法律的一大工作原则就是‘保护和促进个人创造性能量的释放’ (there lease of energy) 。”[9]故有学者云:“尽管商法应采取商主体严格法定原则, 但同时应适应市场经济实践对企业组织形式的需求而进行积极的制度创新。”[10]因此, 法律也要“内省”, 不应“睡在”条文堆里止步不前, 而须与时俱进, 适时创新企业组织形式, 以给投资者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对此, 世界各国都概莫能外。

我国立法在公司企业和合伙企业组织形式上有着创新之举。“西方国家对一人公司的态度经历了从完全禁止, 到有条件的承认, 直至立法上的确认和保护这样一个过程。现在, 西方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已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一人公司法律制度。”[11]我国1993年颁布的《公司法》并不承认一人公司的合法地位, 历经10余年, 到了2005年修订该法时, 一人公司制度得以在其中确立。我国1997年颁布的《合伙企业法》本来只规范了传统意义上的合伙企业即普通合伙企业, 并未规定有限合伙制度。但随着后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风险投资得以快速发展, 市场上需要有限合伙企业这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将负无限责任的出资者与负有限责任的出资者有效结合起来, 使能人与富人能够在风险投资的大舞台上“共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虽然不见中央立法, 但有限合伙地方立法活动却日渐活跃。“1994年3月2日, 深圳市的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合伙条例》, 该条例的第三章规定了有限合伙企业制度, 明确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经济组织均可成为有限合伙的有限合伙人, 这是我国地方立法第一次赋予有限合伙的合法性。2000年12月,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2001年2月21日, 北京市政府第 (9) 号令又公布了《有限合伙管理办法》, 对中关村内的有限合伙作了系统而全面的规定。紧接着, 杭州市、珠海市、包头市都通过了类似的规定。”[12]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于地方性立法突破当时《立法法》、确认有限合伙法律地位的做法, 学界仁智互见, 聚讼纷纭。有的对此大加鞭笞, 批评该做法有违法治精神;有的对此予以支持, 赞扬该做法的制度创新精神。还有的认为, 上述做法固然不合法治精神, 侵害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限, 但在中央立法不允许、甚至禁止有限合伙的情形下, 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其创造一个合法的生存空间, 实在是出于无奈之举。”[13]可见, 法律的创新有时也有“被动”的因素在里面。“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推动之下, 我国立法机关终于顺应潮流, 在2006年新修订的合伙企业法中明确规定了有限合伙制度。”[14]同时, 还在该法中对普通合伙企业的特殊变形有限责任合伙作了明确规定, 并最后定名为“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上述的一人公司、有限合伙企业、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都是我国法律与时俱进创新企业组织形式的表现, 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 法律还会在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之路上坚定不移走下去。毕竟, 不断适应和调整社会现实才为法律的第一要务, 而对待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 “堵”不及“疏”。

1.2 法律应允许不同企业组织形式相互间便利转变

1.2.1 成本、效率是法律允许企业组织形式转变的决定因素

一个理想的企业组织形式体系, 可以使每一个出资人都能够迅速地筛选出最适合自身情形的企业组织形式。也就是说, 企业组织形式本身并无优劣而言, 因为优与劣始终是相对的, 任何企业组织形式都是利弊集合体。一个企业组织形式对于一个投资者而言, 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 此一时彼一时, 并无定论。“显然, 公司制企业的有限责任相对于独资和合伙企业的无限责任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在创业初期, 由于资本条件限制, 投资者不得不选择独资或合伙制的企业, 但是, 出于风险控制或风险回避, 投资者会在适当的时机将企业组织形式变更为公司制。”[1]根据企业形态法定原则, 一个投资者要创办企业, 只能在国家给定的备选项中选择一种具体的企业组织形式。但在选定某种企业组织形式后, 因主、客观情况发生变化, 投资者能否改变初衷, 将企业改办成其他形式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投资者在这样的情形下有两种选择: (1) 将原企业解散, 再“不厌其烦”地按设立另一种企业组织形式的条件和程序创办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2) 不须解散原企业, “简明扼要”地直接将原企业的组织形式依法定程序转变成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比较起来, 笔者认为后者更为可取。因为前者程序繁琐, 成本高昂, 且企业经营出现中断, 不便于商誉积淀。因此, 基于降减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商事交易要求, 法律没有理由不允许投资人将一种企业组织形式转变为另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故有学者言:“通常一个国家的企业法往往设计多种企业组织形态, 供投资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加以选择。投资者选择时常常考虑企业的设立条件、法律地位、责任形式和国家的税收政策等因素。然而, 这种选择并不是一次选择而定终身, 在一定条件下企业形态可以转化。这种企业组织形态的变更, 可能是企业自身的经营需要使然, 也可能是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的结果。”[7]

1.2.2 企业组织形式转变对法律的具体要求

“在商主体严格法定原则下, 要设立作为商主体的企业只能在法律规定的企业形态中作出选择, 不允许在法律规定的企业形态之外另行创设一种企业形态, 或者将法定企业形态作出违背既有规定的变更。”[11]可见, 企业形态法定原则映衬出企业组织形式的严肃性, 投资者在此领域不能随意自治, 即不可私自造出一种法律所没有规定的企业组织形式, 在这方面的任何主张都要依法进行。因此, 投资者要想将一种企业组织形式转变为另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就必须按照现有法律规定的条件与程序进行。不管是否出于本意, 既然投资者对法律是如此尊重与信任, 法律就应作出积极回应, 努力使自己更完备、更确切、更具操作性。对一个意欲转变企业组织形式的投资者而言, 其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出现:他从一种企业组织形式转变到另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是法律所明确允许的;他转变企业组织形式的过程与解散原企业再设新企业的程序, 是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如若转变企业形式尚不如企业重设经济, 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多此一举”地作出当时的选择。由此可见, 对于企业组织形式转变, 法律要想充分发挥自身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 就应做到以下两点: (1) 明确规定企业组织形式相互间可以进行转变; (2) 规定低成本高效率的企业组织形式转变程序。

2《企业转变组织形式规定》的框架设计

2.1 我国应出台转变企业组织形式的专项法律法规

投资者创办企业的最根本目的就在于实现其利益最大化。“实际上, 不同形式的企业法律形态的产生和发展仅仅反映了投资者选择投资方式创造财富的愿望。”[15]而投资人是理性的, 现实的, 他并不总是乐于选择外观“华美”的企业组织形式, 因为对他而言, 这样的企业组织形式未必就是最有实效的企业组织形式。有学者认为:“选择何种企业组织形式并无固定的模式, 只有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形式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没有哪种企业法律形态是尽善尽美的。”[16]因此, 面对林林总总的企业组织形式, 投资人必须从自身的主、客观情况出发, 深思熟虑, 方能作出适宜的选择。然而, 市场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可能很快就会时过境迁, 使得原先的企业组织形式难再成为投资者们的主流选择;另一方面, 投资者的立场亦非始终不渝, 有些时候, 他们也可能会改变“初衷”, 开始“青睐”起其他一些企业组织形式。毋庸讳言, 投资者的热情是必须肯定的, 因为无它则无市场;投资者的自由是需要维护的, 因为无它则失人权。所以, 法律没有理由不允许企业主作出转变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 否则, 它就是不人道的, 是恶法。西方国家的法律给投资者创造了较为宽松的转变企业组织形式环境———从独资企业转变为普通合伙企业, 从普通合伙企业转变为有限合伙企业, 从有限合伙企业转变为有限责任公司, 从有限责任公司转变为股份有限公司, 甚至反向转变, 都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难事。应该说, 不同企业组织形式间存在着诸多的共性, 如它们都是人、财、物集合而成的组织体, 它们都以营利为设立目的, 它们都具有市场主体资格等。基于此, 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专项法律, 对企业间的变型问题作出规制。例如, “对于企业持续存在的组织形式转变, 德国有专门的《转型法》加以规定。该法允许德国企业法人的各种各样的转化方式。对一般合伙转化成有限合伙再转化成股份公司在该法的第5版中有规定。”[17]相形见绌的是, 我国既欠缺转变企业组织形式方面的专项立法, 寥若晨星的几个条文内容又太过简单, 令意欲转变企业组织形式的企业主们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同时, 也对保护债权人的正当权益颇为不利。基于此, 为了统一规则, 优化立法, 笔者建议国家出台转变企业形式的专项法律法规, 或可命名为《企业转变组织形式规定》。

2.2《企业转变组织形式规定》的内容安排

依笔者拙见, 《企业转变组织形式规定》可规定以下内容:

2.2.1 企业转变组织形式原则

根据法学理论与实践要求, 可为企业转变组织形式设定以下两项原则:

第一, 依法转变企业组织形式。投资者应依据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及程序转变企业组织形式。根据企业形态法定原则要求, 投资人不仅应在法律给定的企业形态范围内选设企业组织形式, 还应在转变企业组织形式过程中, 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因此, 企业转变组织形式应当依法进行。同时, 这也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二, 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毋庸讳言, 不保护债权人就没有了下一次的市场交易。但在转变企业组织形式过程中, 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极易受到侵害, 有些投资人甚至以逃避债务为转变企业组织形式的终极目的, 即“假变型, 真逃债”。为此, 法律应未雨绸缪, 及早防范, 预设举措, 去伪存真, 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债权人利益。

2.2.2 可供转变企业组织形式种类

根据目前的相关法律规定, 可供转变企业组织形式种类有: (1) 个人独资企业; (2) 普通合伙企业; (3) 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 (4) 有限合伙企业; (5)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6) 有限责任公司; (7) 股份有限公司; (8) 其他企业组织形式。

2.2.3 转变企业组织形式的条件及程序

以学者们最为关注的有限合伙企业转变为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如投资者创设的有限合伙企业意欲转变为有限责任公司, 则应当符合《公司法》规定的下列设立条件: (1) 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2) 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3) 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4) 有公司名称, 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5) 有公司住所。同时, 除遵守以上5项条件外, 投资人还应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行事。可见, 企业如由一种组织形式转变为另一种组织形式, 必须符合拟转变组织形式企业的各项设立条件, 并依照法定程序办理。通常, 法定程序有企业决策机关作出转变企业组织形式决议、政府及有关机构许可、通知或公告债权人、办理变更登记等。由此, 《企业转变组织形式规定》中可以设有这样的原则性条款:“企业转变组织形式的, 应当按照拟转变的企业组织形式的设立条件, 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企业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并提交有关文件。”

2.2.4 债权人合法权益保护

“选择合适的企业法律形式, 要从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出发。所以更正确地说, 是比较哪一种法律形式更会适于本企业的现状或者想要达到的组织结构。”[18]企业主有权相机转变企业组织形式自无疑问, 但其不能只考虑自身利益, 还要顾及债权人的感受。对于企业转变组织形式而言, 债权人不求有利, 但至少应当对其无害。否则, 这项制度就失去了存在的法理基础。因为失去了债权人的理解与信任, 企业即便转变了组织形式, 也无法挽回积淀已久的商业信用。同时, “无理”的法律也会打击意欲进行商事交易的市场主体的信心。因此, 在企业转变组织形式过程中, 必须要加强对债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以免顾此失彼。

归纳起来, 《企业转变组织形式规定》应当规定以下制度和措施以保护债权人合伙权益:

第一, 企业附条件维持运营。企业在转变组织形式期间可以维持其经营, 但应当将具体情况告知相关当事人。以往的法律未明确规定企业如公司转变组织形式期间的持续营业问题, 使得市场上的第三人容易将该期间理解为欲变型企业的经营“中止”阶段, 这可能会让该企业丧失许多交易机会, 不利于其营利目的的实现。但反过来, 如果允许这样的企业像以往一样继续经营, 就可能会出现因第三人未能知悉该企业的变型情况而致利益受损的局面, 这对其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的。基于此, 《企业转变组织形式规定》应允许企业在转变组织形式期间维持正常经营, 并要求其将与转变企业组织形式有关的情况告知相关当事人。

第二, 企业依法清理财产。企业在转变组织形式时应依法清理其财产, 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通知、公告债权人;清理债权、债务。如果企业转变组织形式前后的资产、负债状态不能明确, 债权人对与转变组织形式有关的情况毫不知悉, 一则其合法权益无法保障, 二则当投资者对企业转变组织形式前后负债承担责任形式发生变化的时候, 无法真正将其责任落到实处。所以, 企业转变组织形式时应依法清理其财产, 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告知债权人并清理债权、债务。

第三, 企业负债保偿。原企业的债权、债务由转变后的企业承继。投资者在企业转变组织形式后, 对企业负债承担责任形式如发生变化的, 对转变组织形式前的企业负债, 按照在前责任形式承担责任, 对转变组织形式后的企业负债, 按照在后责任形式承担责任。因为转变组织形式的企业并未终止, 市场主体资格自然延续, 故其转变前的债权、债务理应由转变后的企业承继。同时, 有些企业在转变组织形式前后, 其投资人对企业负债承担责任形式发生了变化, 如普通合伙企业转变为有限合伙企业后, 有些合伙人对企业负债承担责任形式由无限连带责任变成了有限责任。这时, 对于企业转变组织形式前所负债务, 该合伙人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对于企业转变组织形式后所负债务, 该合伙人应承担有限责任。

第四, 投资人承担违规责任。投资人违反本规定, 隐匿、转移企业财产, 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假记载, 或者私分企业财产, 损害债权人利益的, 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因为设计再精巧的制度, 没有责任约束也是无法落实的。《企业转变组织形式规定》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规定, 是为了防止投资者滥用转变企业组织形式的权利, 损害债权人的合法利益。

高效教学要优化教学组织形式 篇8

教学组织形式有着自己的发展变化轨迹。从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时间顺序看, 它大致经历了个别教授、集体教授、班级授课三个阶段。班级授课制实行以来, 虽历经改革, 但它仍是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采用最多的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产生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是教育进步和发展的表现。从不同角度看,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是很多的, 如, 规模性、系统性、主导性、渐进性、统一性、集体性、全面性等。

然而, 班级授课制也有明显的缺点。一是课上学生主体性发挥不够;二是课堂结构相对固定, 缺少应有的灵活性;三是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少,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四是容易形成“一言堂”, 民主气氛欠缺, 不利于培养创新能力;五是以“课”为单位组织教学, 知识的整体性容易受到破坏;六是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不易做到“因材施教”。鉴于以上缺点, 班级授课制自产生以来受到了人们的批评。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缺点和不足, 人们进行了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实践, 甚至有的彻底否定了班级授课制。如欧美国家的“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开放教学、“协作教学”、慕课等, 还有我国及其他一些国家远距离教学、能力分组 (包括内部分组和外部分组) 、不分级制、选科制、活动课时制等教学组织形式。

我们认为, 教学组织形式需要改革和优化, 但应考虑如下三种情况。

第一, 考虑学情。考虑学情是指应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教学组织形式。一般地讲, 学情至少应包括学习内容、学生的知能差异、学生的主体意识等。当学习内容相对容易、学生的知能差异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尚薄弱时, 可以采取全班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没有必要进行能力分组、个别教学等形式的教学;但当学习内容难度相对较大、学生的知能差异较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较强时应该改变教学组织形式, 搞好因材施教, 促进个性发展。

第二, 考虑教情。考虑教情是指应从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教学组织形式。一般地讲, 教情至少应包括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对学情的了解程度等, 当教学内容比较容易、教师的教学水平较低、教师对学情不甚了解 (如教师无经验、新接课等) 时, 应以全班授课为宜。但当教学内容比较难、教师的教学水平较高、教师对学情了如指掌时, 则宜采取全班授课、分组教学、个别自学辅导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教学。

第三, 考虑校情。考虑校情是指应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适宜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组织形式有关的校情包括学校类型、师资结构、设备状况、研究水平等。一个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学校 (非应用型学校) , 若办学条件较差, 年轻教师居多, 教师教学经验缺乏, 教学研究水平不高, 那么, 分组教学、个别教学就很困难, 只能选择全班授课这种教学组织形式。

伪满基层政权组织形式的演变 篇9

关键词:基层政权,保甲制,街村制,国民邻保组织

伪满地方基层政权是日本进行殖民统治的基础, 为实行殖民统治的需要进行多次的演变, 是日本不断强化殖民统治和加紧经济掠夺的行政手段和组织措施。

一、伪满保甲制度

东北沦陷初, 日本在东北农村保持了民国时期的旧制, 但东北人民面对日本的武装侵略展开了大规模的反日斗争。为了从根本上剿灭抗日武装力量, 控制基层民众, 日本侵略者采用保甲制度。据日伪官方文件记载, “满洲国虽然建立, 但是事变的硝烟未息。国家财政自不待言, 各种机关亦未整备, 特别是全满的治安维持, 不管日满军警如何对待, 由于地理条件和经费的限制, 反满抗日分子的煽动极为顽固。另外也有因利己和不满而背叛匪化的, 也有受赤俄的唆使而不逞跳梁者。鉴于此种状况, 作为对策, 将在中国取得长期经验的有效的发挥地方性治安维持技能的保甲制度采用起来, 与日满军警的积极的治安肃正工作并行, 努力使国内治安完善起来”。

1933年12月22日, 伪满政府颁布《暂行保甲法》。保甲组织规定, 无论城乡居民, 十户为一牌。一村之牌为一甲, 保甲制度的最大单位为保, 设置保公所。保公所设保长、副保长各一人及会计、事务员若干人。“保长受所辖警察署长之指挥监督, 统辖保之一切事务。”职责是:保内住民之教诫事项, 褒赏救恤事项, 保及甲自卫团事务及监督, 保所需经费预算编成, 审查甲及牌所需经费之预算及其征收之监督。甲设事务所一个, 设甲长、副甲长各一人及事务员若干人。甲长受保长及警察署长的指挥监督, 统辖甲及牌一切事务。保甲制度所依靠的中坚力量各牌长、甲长、保长, 都是从忠于警察机关意志的旧统治阶层中挑选的, 意图在于把地方的旧统治者纳入到满洲国的民众统治机构中去, 以其替代关东军统治地方。日本侵略者充分利用地方上的劣绅、地痞流氓与实力派人物掌握基层政权, 充当日伪统治机构头目, 压制民众, 控制乡里, 为其殖民统治效劳。保甲内的居民必须在门前悬挂门牌, 登记家长姓名、家族人数、同居者人数等。完成日伪政府指派的各种任务, 如出壮丁、修筑警备道路、收集抗日情报等, 使东北人民成为日伪殖民统治下的顺民。

保甲制度最毒辣之处是严厉实行连坐责任制度。十家连坐, 一人“通匪”全家受罚, 一户“通匪”九家连带受罚, 一保内出了“匪”保长要受到制裁。日本侵略者试图以封建社会株连九族的方式来防止居民参加或支持反满抗日活动。日本侵略者同时奖励告密, 根据事件的大小确立奖励金额。牌长为了自己的安全和全牌免受连带之罪, 不得不经常注意各家的动向, 居民之间也互相监视、戒备, 正常的邻里关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心里受到压抑和摧残, 处于高度紧张和极其不安的生活氛围中。同时保、甲、牌和伪自卫团的巨额费用均由保、甲、牌内居民分担, 使人们的经济负担急剧加重。机械的保、甲、牌的划分打破了原有自然村落的划分, 给农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方便。

伪满的保甲制度到1936年取得了日伪当局认为的预期效果。随着日伪殖民统治秩序的建立和街村的发展, 保甲制度被逐渐吸收、归并到基层工作中。

二、伪满街村制

日伪殖民统治秩序稳定以后, 保甲制度已不再适合日伪当局殖民统治的需要, 于是日伪政府1937开始实行街村制度。

1937年12月1日日伪政府正式颁布了《街制》和《村制》。“这一新制度以民族协和为基调, 街村被认定是法人。采用大街村主义。原来的保并为街、村, 甲改为屯。其目的使国家之施政, 十分普及于乡闾, 且振兴邻保共同的生活。其中最重要之点是使街村具有经济职能及保甲的机能, 以谋街村行政之综合化。使行政和经济融合, 实现行政机构单一化, 防止地方行政与经济互相脱节。至此地方制度得以确立。”由此可见, 街村既吸收了保甲制度对基层的行政控制机能, 又融合了经济职能, 在对民众控制的基础上, 加强了对地方经济统治和资源的掠夺。

《村制》规定, “村为法人, 承官之监督, 于法令范围内处理其公共事务, 并依法令或惯例属于村之事务。”村设村长、助理员、司计、事务员及其他必要之吏员, 为有薪职, 村长统辖村、代表村。村依次接受县长、省长、国务总理大臣的监督。村长担任村之事务, 并关于警戒防御村住民之紧急危害事。村长指挥监督吏员并得行惩戒, 其惩戒处分为谴责及五元以下之过怠金。助理员辅佐村长, 村长有事故时, 代理其职务。司计承村长之命, 掌村之出纳及其他会计事务。村为管理方便, 得将村之区域化为数区划, 每区划置区划之长一人, 区划长为名誉职。1937年12月23日, 日伪当局颁布了《市街村自卫法》, 仍保留了保甲制中关于组建伪自卫团和连坐罚金等内容。街村组织业务仍“以运用自卫团为第一要义, 对连坐罚金制, 则扩大了“犯罪”范围, 所涉及罪名已大大超出保甲连坐制度的规定内容, 表明日伪对基层民众的控制并没有因为治安的稳定而减弱反而进一步的加深。

日伪实行街村制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基层统治机构, 便于推行各项统治人民的殖民政策。村屯组织与伪警察、协和会组织不仅辖区一致, 人员也一致, 实现了基层行政工作的单一化, 以图伪国行政渗透为第一目的。日伪原定村制由县指导下五年完成, 但实行不到二年, 因配合伪满统制粮谷, 就把街村组织强化, 变成县行政的爪牙。特别是自1938年实行经济统制之后, 街村就变成了直接执行压榨掠夺农民粮食的工具。

街村制在实施的过程中, 局限性暴露出来。由于财政的限制, 街村制采取大街村主义, 这样县的指导力量只限于街村, 没能达到屯以下的邻保组织, 随着日本侵略战争的扩大, 农产品的征收, 提供劳动力只靠村长是不行的。日伪政府决定实行国民邻保组织。

三、伪满的战时国民邻保组织

1940年12月2日伪满洲国颁布《国民邻保组织确立纲要》, 1941年3月下达各省。纲要声称, 国民邻保组织立足于国民生活之邻保互助、生活协同之实态, 即应地域之实情, 以一定地域之全体住民而构成之;以协和会会员为其中核。也就是在农村设立屯、牌, 在城市设立班、组作为伪满洲国的基层组织。一定地域的全体居民均要参加, 屯、牌长均要以协和会会员充之。日伪政府声称国民邻保组织是“显现建国精神, 确保健全之国民生活, ”但从其使命和机能非常明显地看出, 国民邻保组织是以经济统制和资源掠夺为主要目的的, 协和会已经深入到基层组织的末梢, 通过协和会控制基层政权, 实现了行政机构与协和会的“两位一体化”, 进一步加强了对基层的控制, 使日伪政权对农民的各种摊派、劳力役使、经济统制、防止反日活动等能够贯彻。日伪当局毫不掩饰说“如果把国民邻保组织比作陀螺, 那么, 协和会便是陀螺的心棒”, 即由协和会左右着基层政权的运转, 轨道是日伪政府设计的经济统制和搜刮政策。

国民邻保组织在农村进展并不顺利, 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粮食、劳工, 急需农村的支持, 但作为承受者的农村, 其实际情况依然旧态如故。日伪推行邻保组织目的是实施农产品搜刮和榨取农民血汗, 但得不到农民的支持。同时有些地区协和会力量薄弱, 对基层控制不力。于是伪满政府在1942年4月颁布了《自兴村设置五年计划》, 扩大实验村设置, 大规模进行自兴村运动。所谓的自兴村建设完全是日伪当局在战时的统治需要, 是对农民的进一步的搜刮, 农民负担加剧。

四、结语

伪满基层政权组织形式的变化, 说明日伪对东北基层殖民统治逐步加深, 直至基层组织的末梢。统治基层, 控制基层, 把基层民众动员起来纳入战争体制, 最后把战争负担转移到基层民众。伪满基层组织演变的过程是基层民众负担极大加剧的过程, 是受日伪殖民统治逐步加深的过程。对基层的统治和搜刮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这也就标志伪满政府走向了最后的灭亡深渊。

参考文献

[1]孙邦.伪满资料丛书《殖民政权》[G].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3.

[2]中央档案馆, 等.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第3卷[B].北京:中华书局, 1991.

组织形式 篇10

一、农业产业化的涵义

农业产业化是现阶段在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 由农民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含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通过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诸环节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 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提高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 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在实践中, 它表现为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特征。

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市场化程度不断加强, 农业生产开始向产前、产后延伸, 形成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专业市场+农户等多种多样农业产业化经营运行模式。至2007年, 全国各类产业化组织总数达15万多个, 带动农户9, 000多万户。各类产业化组织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市场主体。

目前,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虽然还处于初始阶段,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农业产业化经营, 已经显现出较强的发展活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 农业生产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的自然和市场两重风险越来越大。提高组织化程度, 增强自我保护功能, 成为农民的迫切希望。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增加投入, 改善生产条件, 依靠科技进步, 健全社会化服务, 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载体。因此,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具有了产生的土壤、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必要。

(一)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建立联结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纽带。

目前, 我国农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农户家庭经营存在信息不灵, 难以准确了解市场需求信息, 生产往往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农户家庭经营的生产规模小, 专业化程度不高, 无法形成规模经济, 不能取得规模效益;农户分散地进入流通领域, 无论流通设施及手段, 还是经营能力及方式都不符合市场竞争的要求。

如果能够把分散的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者组织起来, 统一协调各方面、各环节的利益,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 使家庭经营与大市场有机结合。为有效解决农民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连接问题, 构建起现实的纽带和桥梁, 打下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虽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 但无论如何, 其中本质的一条都必须强调农民参与的要求。只有农民的参与, 才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固有属性;缺少农民的参与, 也就不能称其为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二)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形成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

主导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依托。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利用自身的优势, 及时掌握生产技术和市场动态, 组织和指导广大农民生产适销对路、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品种, 形成规模化生产, 使品牌产品和支柱产业迅速崛起, 为形成主导产业提供了物质基础。

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龙头企业带动, 关键是能够真正起到龙头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有数据表明, 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的不断增强, 促使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总体规模和平均规模都有所增强。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以经济合作组织为依托, 在家庭分散经营的基础上, 依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可以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可见, 借鉴成功经验, 遵循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必须把解决的途径定位在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这是一条最为现实的基本途径。

(三)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优化配置农业资源及普及推广农业科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的普及和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最终会促使农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产前提供各种农业生产要素, 产中实施技术指导, 产后进行运销和深度加工。通过提供各种专业化服务,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扩大了农业生产专业分工的细密程度, 促进了土地、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 为合理利用、优化配置农业资源提供了可靠的渠道。

但是, 由于目前以农户为单位的经营方式力量薄弱而分散, 以及其他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 使单个农民难以直接参与技术市场的交易, 使大量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其主要原因还是农户承担不起科技吸收与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成本。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能把农民组织起来, 形成较强的经济实力, 尤其是“农”字头的协会、学会和研究会, 具有引进、消化、传播、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和最新科技成果的能力。涉农部门的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技术、经营能手的致富经验对广大农民来说, 看得见, 摸得着, 学得上, 有利于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所以,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 填补了农业技术市场上需求方的空缺, 完善了技术市场, 使科技成果的转化有了完整的受体。

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

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系看, 二者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专业化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要发展市场农业、现代农业, 就必须走产业化经营之路, 而产业化经营的有效推进又赖于有效的产业组织。所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济基础, 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则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载体。

(一) 组织作用。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单打独斗的农民由于生产经营规模过小, 受到了很多阻碍。然而, 合作经济组织使分散的农民在保持产权独立的前提下组织起来, 可以把广大农民组织到产业化经营的轨道, 改变企业原材料供应分散和不稳定的状况, 从而形成了抗衡力量和保护能力。合作经济组织还为协调农户之间的购销行为, 加强行业管理, 防止恶性竞争等创造了条件。同时, 合作经济组织通过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纵向联合, 使农民分享到各个阶段的利润, 增加收入。因此, 对农民而言, 合作经济组织可能不是经营效率最高的组织, 但是, 却是农民最可以依赖的组织。

(二) 载体作用。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 通过农村各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加盟, 最终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运行格局, 不仅能较好地填充农业产业化组织的空白, 还可以有效地协调公司和农户的利益关系, 降低成本, 大大消除了广大农户与企业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种种问题, 从而实现公司和农户利益的“双赢”。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助于构建市场———合作组织———农户相连接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在农业产业化这个产业链中, 不能忽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这个中间环节。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具有中介作用, 能在品种、数量、质量、供货时间等方面协调, 稳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 降低交易费用, 减少交易纠纷, 增加各产业环节的联系。

(三) 服务作用。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联千家万户, 外联国内外市场, 具有市场开拓、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搞好服务等综合功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离不开对农户的服务。而龙头企业的服务是十分有限的, 这就需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为农户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这方面, 合作经济组织能够做的事情还很多。

语文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 篇11

一、凸现学习主体活动的多样化

常规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虽然有它的自身优势,但毕竟因单一而具有局限性,不利于活动主体的多向互动。而提倡学习主体活动的多样性,更能体现创新教学的良好效果。

第一, 少教多学,促进学生体验生活。

传统单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严重地封锁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也扼杀了他们学习的自由和兴趣。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师少讲解,重点拨、诱导,多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利。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地去品读、理解和感悟生活,来代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完美的展示。让学生可以尽情展现自由天性中最率真的一面,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尊严与价值,感受到生命情感的涌动和成长。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组织学生进行自学,如让学生走进图书馆、利用网络,利用课外书籍等方式自主学习,获取信息,整合信息。

第二,合作互动,激发学生主体内力。

整个语文课堂是师生群体在多种形式交互作用中的活动,并充盈着师生之间的一种精神氛围。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进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在共同的目标下,从学习活动中的集体出发,构建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基本特征的语文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它强调的是学习者全员的参与、相互的配合、积极的互动、资源的共享,通过合作协作来完成相应的语文教学目标,并促进学生的个性与群体的协同发展。这种以组内探讨,或组际交流为主的教学模式,原则上在四人小组内确定共同的学习任务,凝聚组内成员的巨大力量,通过生生交流、分工合作,体现互补,轮流担任学习中的特定角色,增强生生互动的有效性,让学生在互动、合作、交流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存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第三,组织探究,感悟创新体验。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组织探究性学习不失为一个突出的好方法。现代课堂教学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各自的爱好、兴趣、条件,从学科领域中选择学习对象,确定探究的问题,通过学习自主或与人合作地发现问题,借助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合作交流信息等探索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方法,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学习过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和综合性学习有关内容,确定探究的课题,组织学生自主地探究或小组共同探究的形式,让学生经历和体验获得语文新知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学会思考、学会研究、学会创新、发展个性和特长。

二、创设宽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强调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该使课堂教学具有动态性。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往往以“我”为中心,为维护自己的权威,过分强调课堂纪律,要求学生坐得端正,专心听课。课堂上鸦雀无声,气氛沉闷而毫无生气,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失去了平衡,造成一边倒,压抑了学生的求学动力,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潜能。这样的课堂是无法培养出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才的,这与新课程强调创设民主活泼的课堂气氛格格不入。新课程提倡让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

“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可见,语文课堂要开放,要放下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势,体现学生主体的地位,一方面要抓好学校课堂活动课,如办好文学社、文学社刊、手抄报、开展演讲、故事会等组织形式;另一方面,就是走出校园,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开展一些社区调查、农村调查、文字纠错等活动,纳课内课外为一体,熔学校、社会、家庭为一炉。学生在学习语文中认识生活,同时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这种形式,不但使语文教学生动活泼,气氛宽松,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增长了知识,而且在多层次、多范围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户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创新 篇12

一、轮换场地,让晨间活动更有效

充分发挥户外运动区域的活动价值,根据幼儿园教学楼在中间,运动场地分散在四周的特点,我们将全园运动场地划分为9个区域。全园以年级组为单位,划分户外活动场地,平行班一周一轮换,让每个年级、每个班级的幼儿都能玩到不同种类的运动项目,获得身体全面的运动、锻炼。每位教师提前将活动内容订入教学计划,提高教师指导的实效性,孩子们也知道自己活动的场地,方便幼儿自主查寻。如:大班的孩子,晨间活动主要活动场地是楼下草坪的球区和四楼平台综合循环区,在球区,男孩子们最喜欢的要数足球运动、门球等,一学期下来,每个孩子都能玩到自己最喜欢的运动,获得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混龄混班,让幼儿交流更广泛

混龄、混班活动,即通过异龄、异班孩子间的多重互动,促进身心全面的发展。我们将混龄、混班的游戏活动经验拓展到多种户外活动之中。

晨间活动的混龄

根据我园活动场地的特点,我们进行大、小不同范围的混班、混龄活动,在相对固定的区域内,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任一场地进行活动,教师分区域负责孩子的指导和安全。如学军区、车区和一楼循环综合区由一个中班和两个小班进行混龄、混班;四楼平台由两个大班进行混班活动。在混龄混班的户外活动中,由于高自主、低控制的特点,孩子们能够与更多的同伴合作运动,“大助小、小促大”,使得弟弟妹妹们主动向哥哥姐姐学习,运动能力弱的自觉向能力强的伙伴学习,孩子们在运动中获得了自信,在模仿学习中增加了能力。

晨间操的混班

近年来,我们将以班级为单位的晨间操形式进行调整,打破班级间界限,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整体编排。如在队形的变化中,不同班级的孩子进行左右穿插、交换队形、站蹲高低起伏,形成年级组整体的变化;在自由找朋友时,鼓励孩子找其他班级的孩子,找更多的朋友进行舞蹈、游戏;在每周四“体育日”中,幼儿们不分班级、不分彼此,一起来到一楼草坪上,由男教师带操,孩子们在动感的音乐下,共同进行韵律运动。

体育教学的混龄

将混龄游戏、亲子活动的经验迁移到体育教学活动中,不同年龄段教师共同备课,共同组织体育混龄教学活动,集教师的集体智慧,满足不同年龄孩子的发展需要,如“我们一起来运动”“划小舟”等。

远足活动的混龄

小班弟弟妹妹第一次远足活动,我们由大班的哥哥姐姐牵着弟弟妹妹的手走进玄武湖,一起捡树叶,一起唱歌,一起玩民间传统游戏。在活动中,哥哥姐姐有了责任意识,弟弟妹妹有了情感依恋,混龄活动让更多孩子成为朋友。

三、项目活动,让幼儿的发展更全面

项目活动是一种综合化的课程形态,以生活内容为背景,兼顾了知识、技能、个性倾向性和情感的发展。基于项目活动的特点和“快乐、健康、体育”的园本特色我园酝酿提出了一系列的体育项目活动,幼儿在快乐的实践探索中获得经验,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教师也在得到挑战的同时发现乐趣,体会到满足和成就感。

项目一:“快乐一家亲”——混龄亲子运动会项目活动

根据大班幼儿和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开展了大班和小班的混龄亲子运动会。在运动会中有亲子间的运动项目,也有大小混龄间的运动项目,更有两个家庭间的合作游戏。游戏中我们提供了双人协力车、双人自行车、带轮滑的轮胎车等便于开展亲子游戏的器械,让幼儿在混龄运动会中尽情地比赛,品尝亲子互动的欢乐。

项目二:“大手拉小手”——同登紫金山项目活动

在《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的指引下,根据幼儿园园本课程目标,结合大班的活动主题,我们开展“大手牵小手、同登紫金山”项目活动。教师通过与家长前期共同准备、与孩子共同设计登山路线、确定沿途休息站点、指示标志,使得孩子从被动受教育者、参与者自然转化为活动的积极参加者、领跑者,教师由组织者转化幼儿的合作者和支持者,家长由保护者转化为幼儿的同行者、鼓励者。

项目三:“我和爸爸去露营”——亲子户外野营拓展活动

爸爸幽默、果断、干练、浑厚有力、智慧超群等优势让孩子们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感受到更多力量和勇敢的传递,幼儿成长的路上需要爸爸的关心和关注。“我和爸爸去露营”活动第一站是爸爸和孩子一组在聚宝山公园寻找晚上做饭菜的食材,根据地图找卡片,找到卡片换食材。夜晚的露营活动给孩子们和爸爸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第二天,爸爸和孩子分队进行体能锻炼,父亲在游戏过程中与孩子进行亲密接触。活动结束后幼儿露营活动的热度不减,老师开展生成主题活动《我爸爸》,还以露营活动为线索开展了《我和爸爸去露营》的区域活动,丰富了我园的特色课程。

上一篇:技术强度下一篇:财政人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