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及形式

2024-10-15

组织及形式(精选12篇)

组织及形式 篇1

摘要: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复杂多样、施工专业性强、施工技术复杂等特点。这要求园林施工单位在园林工程施工中, 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对园林工程项目进行管理, 以提高园林工程项目的效益和效率。针对目前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介绍了几种合理的管理组织形式, 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组织形式,管理措施

1 常见的园林施工管理组织形式

要提高园林施工管理的水平, 需从施工组织形式出发, 不同的园林施工项目, 有着不同的特点, 根据这些差异性选择合理的施工组织形式, 可使园林施工管理事半功倍。常用的施工管理组织形式有以下几种, 它们各有优点, 需扬长避短, 才能使得这些组织形式较好的发挥其作用。

1.1 直线式园林施工组织形式

直线式园林施工组织形式, 是指园林施工单位系统地自上而下形成的直线控制, 分层领导, 统一指挥, 下级只接受唯一上级的指令。这种组织形式适用于项目规模较小的园林工程, 例如某一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建设, 或者单一的小型园林配套工程。因为这种施工组织形式具有责权分明、决策快速、执行方便等优点, 但是也有专业分工不够细致明确等缺点。一般来说, 如果是小型的园林施工工程, 施工技术较为简单、协作关系较少, 为了便于协调, 有效指导工作, 可以采用直线式的施工组织形式。

1.2 职能式园林施工组织形式

所谓职能式园林施工组织形式, 就是要突出园林施工的专业化, 即强调专业化的分工, 因为园林施工工程所涉及的工种繁多, 如植物种植、花坛、园林道路的土建施工、假山、流水等施工, 这些工种都有自己不同的作业特点, 因此, 职能式园林施工组织形式, 就是以职能作为划分部门的基础, 把相应的管理职责和权力交给职能部门, 各职能部门就可以在本职能范围内, 直接管理与指挥下级施工人员。这种组织形式适用于园林施工工程专业分工性较强、工种复杂、工期较长的中型园林工程。采用这样的组织形式, 才能有效地发挥职能机构的专业管理作用, 有利于解决园林施工项目的专业技术问题。

1.3 矩阵式园林施工组织形式

矩阵式园林施工一般应用于现代大型园林施工工程管理中, 这是一种新型的园林施工组织形式, 吸取了职能式和直线式各自的优点, 而且还借鉴了系统化管理的模式特点, 使得园林施工的各个子部门可以有机地联系起来, 避免了管理不到位, 或责权不明确等管理缺陷。矩阵式的园林施工组织形式, 在大型园林综合性工程中常用, 因为大型的园林工程量浩大, 内容庞杂, 如建亭筑榭、植物种植、叠山理水、灯光照明、地形改造、地面铺装等工种, 而且技术复杂、工期较长, 如果没有周密的管理模式, 很容易会拖延了工期, 造成资源的浪费、经济的损失。所以, 如大规模的城市公园、绿地的建设工程项目, 一般都会采用这样的组织形式。

2 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有效措施

2.1 园林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在施工前, 组织工人要搭建临时工棚, 另派专人技术人员从附近变压器上拉接工地临时电源, 并安装电表、电闸、保险装置和照明灯等设备, 保证工地上的施工用电;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出入口进行简单的平整处理, 以保证施工现场通行方便。此外, 在全面开始绿化施工前, 施工管理人员还要对现场进行必要的测量, 收集较为详细的现场高程数据。通过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 实现现场的“四通一平” (通水、通电、通路、通讯畅通, 基本为全方位的绿化施工准备好了施工场地) 。

2.2 土方施工的管理

土方施工是园林建设工程实施的第1道工序, 实施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后期的场地标高、地下管网设施的施工园林建筑和道路广场的工艺要求、种植工程的手段和植物成活情况等。在园林工程土方施工过程中, 常会用到推土机, 例如在挖掘水体时, 用推土机推挖, 将土堆至水体四周, 再运走或堆置地形, 最后用人工修整岸坡。在利用推土机进行挖湖堆山施工中, 虽然工作的效率很高, 但是, 也有以下几点施工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 施工管理人员要向推土机手介绍相关的园林施工对象的情况, 例如施工地段的原地形情况和设计地形特点, 并能结合模型, 便于一目了然。另外, 在园林工程施工之前, 管理人员还要了解实际地定点放线情况, 如桩位、施工标高等, 这样施工时就会使得推土机手心中有数, 得心应手地按设计意图去塑造设计地形。这对提高工效有很大帮助, 在修饰地形时也可以节省许多人力物力。

其次, 管理人员还要注意保护表层土地, 在挖湖堆山时, 要指导施工人员先用推土机将施工地段的表层的熟土 (耕作层) 推到施工场地外围, 待地形整理好, 再铺回表土。

最后, 为了防止施工中的木桩受到破坏, 施工管理人员要指导施工工人在木桩处做醒目的标志, 放线也要明显;同时施工管理人员要经常到现场校核桩点和放线, 以免挖错 (或堆错) 位置。

2.3 园林植物种植施工管理方法

园林植物种植施工管理中,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选苗和号苗, 园林施工的管理人员要根据设计单位所提供的植物种植施工图, 了解所需种植的植物种类和规格, 同时还要对市场行情有一定的了解, 因为园林植物具有比较强的地域性, 价格差别较大, 了解市场信息尤为重要。此外, 管理人员还应考虑植物的外形、季节性等特点。植物种植的施工过程即栽种, 它的准备工作是从苗圃将选好的苗木挖掘、包扎、运输到施工现场。这个过程中不要破坏植物的根系和枝干等, 以保证它的成活率。园林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好最大的经济收入, 为此, 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 管理人员应有成本控制概念, 既要保证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 又要确保施工时间符合工期, 讲究经济效益。

2.4 园林工程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方法

园林工程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是整个施工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进度管理主要是根据施工进度计划与目标, 以及施工合同中规定的施工期限来进行进度管理。管理人员要在保证施工质量、不增加施工实际成本的条件下, 确保施工项目的既定目标工期的实现和适当缩短施工工期。因此, 管理人员要合理编制园林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表, 明确开工日期、计划总工期和计划竣工日期, 而且应确定项目分期分批的开、竣工日期, 严格控制施工工人如期完成单位工程的施工任务。同时, 还要具体安排实现进度目标的起止时间、组织关系、材料计划、工艺关系、劳动力计划、机械计划、搭接关系和其他保证性计划, 以保证施工项目的进度如期完成, 这是整个园林施工管理的关键点之一。

3 结语

园林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形式, 对园林工程项目管理的实施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选择组织形式时, 要以实现工程目标为核心, 以利于决策指挥和沟通协调为基本点, 灵活应用组织形式。对不同的园林工程项目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 即使同一项目, 也可在不同建设阶段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随着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 园林工程已广泛实行了工程招投标,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借鉴其它工程领域已取得的工程项目管理经验, 完善与发展园林工程项目组织形式, 对提高园林工程建设水平和投资效率, 促进园林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梁伊任.园林建设工程 (上卷、中卷) [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1

[2] 杨鲁豫.建设园林城市——塑造新世纪的城市形象[M].中国园林, 2009

[3] 唐来春.园林工程与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组织及形式 篇2

一、党支部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一)党支部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支部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列主义建党学说建立起来的。在民主革命时期,就非常重视党支部建设。1921年,党的一大决定设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组织,提出“培植党员、发动群众”的任务。党的二大将党的组织分为中央、区、县和支部4级。党的四大进一步提出“党的基本组织应是以产业和机关为单位的支部组织”。1927年,毛泽东领导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1929年,古田会议开启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历史先河。毛泽东同志提出“党员教育、党内生活要政治化、科学化”的著名论断。《古田会议决议》中规定了党内教育10个方面的内容,归纳和总结了党内教育18种方法。随着时代发展,党支部在组织形式、工作内容等方面更加完善,其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更加明确,党对党支部的规定更具体,更具操作性。党的十七大《党章》对党支部的设置原则、任期时间、基本任务、主要职能等进行了更加全面、系统、严谨、规范的规定。

(二)党支部的地位

党支部的地位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即:党支部是党的组织基础,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教育管理党员最基本的学校。

1.党支部是党的组织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是由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构成的有机整体。党的基层组织包括基层党委、总支部和党支部。党支部处在最基层,是党的组织基础。党支部也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我们党的事业根基在基层、血脉在基层、活力在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扎实,坚如磐石。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重要举措。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开展斗争时就曾讲过,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败,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邓小平同志说,经常检查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是党的领导机关的重要政治任务。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胡锦涛同志强调,国际形势越是复杂多变,我国社会越是深刻变革,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越是艰巨繁重,我们越要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正是由于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2.党支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党支部扎根于群众之中,与群众保持着最直接、最广泛、最经常、最密切的联系。党支部是人民群众了解党、认识党的窗口。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要断根。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从胜利不断走向新的胜利的法宝。基层党员干部与职工群众接触最多、联系最紧,对群众感情好不好,是否关心群众疾苦,能否为群众排忧解难,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只有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才能赢得职工群众的衷心拥护,打牢党的执政基础。

3.党支部是教育和管理党员最基本的学校

根据党章和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精神,党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主要是依靠党支部进行的。是提高党员综合素质,监督党员切实履行党员义务,2 保障党员充分行使民主权利,保持全党统一意志,统一纪律,统一步调,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基础。

(三)党支部的作用

党支部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这是《党章》对党支部性质和作用的形象化表述。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党的领导,首先是政治上的领导,即通过贯彻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方针政策来实现。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国家的法律法规,保证基层单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发挥组织保证作用。党支部要围绕中心开展工作,提高党员、群众生产的积极性,调动一切有效力量,为完成好本单位、本部门生产任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3.发挥组织监督作用。通过召开支委会、民主生活会及民主评议党员、征求群众意见等形式对支委全体党员实施有效监督,确保干部及党员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及命令主义,制止渎职行为,防止消极腐败现象发生。

4.发挥组织协调作用。除搞好自身建设,发挥好自身作用外,要积极协调党政工团之间关系,支持行政抓好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同时,协调工会和共青团组织与行政组织的关系,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积极开展活动,发挥应有作用。

5.发挥教育引导作用。一是加强革命理论教育。用中国特 3 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体干部职工的头脑。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维护群众的利益,关心群众的生活,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紧密地围绕在党支部周围,把党组织作为自己的依靠、主心骨和“贴心人”。二是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引导干部职工认清改革发展大局并明确阶段重点工作,积极支持参与改革,为完成生产经营任务贡献力量。三是加强理念信念教育。教育党员和全体干部职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特别是教育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四)党支部的任务

《党章》规定了党的基层组织有八项基本任务,这是对所有基层党组织普遍的基本要求。《铁路企业党支部建设纲要》提出明确要求。新形势下,要重点作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行动导向,及时有效地做好思想教育引导工作,强化党员和职工群众实现铁路科学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完成各项任务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2.认真落实上级部署和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效参与车间重要问题讨论决定,主动监督,带头落实,在完成急难险重和运输生产任务中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加强作风建设,树立党员良好形象。紧紧依靠党员和群众开展工作,积极帮助解决党员和职工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努力增强党员的光荣感和职工群众的归属感,确保队伍和谐稳定、积极向上。

二、党支部的组织形式

党的组织生活是指党员参加所在党支部的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以及党内的民主生活会等,重点讲讲“三会”。

(一)支部党员大会

支部大会由支委会召集,支部书记主持,议题由支委会根据上级党组织指示和工作需要确定。主要有七项:①学习传达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决议,制定在本单位贯彻执行的计划和措施;②讨论支部工作计划和总结,听取并审查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③讨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措施;④讨论接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⑤推荐表彰先进党小组和优秀共产党员,讨论处分违纪党员和处置不合格党员;⑥选举支部委员会及出席上级党代会代表;⑦讨论决定其他重要问题。

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季召开一次(不设党小组的党支部每月召开一次)。党员高度流动分散、分布区域跨度较大或倒班作业等不便集中召开支部党员大会的,可以分片、分次召开;积极探索运用网络视频形式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局属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所属党支部“三会一课”的时间、次数作适当调整。

主要问题:①对党员吸引力不强;②会议程序不规范,缺少讨论过程;③会议议题千篇一律;④流于形式,真开会假记录、不开会编记录(民主活会不开却记录、发展党员不开会、不开会编记录、模仿领导签字、糊弄上级等问题,丧失的是组织原则、干部的威信和党的形象)。

改进措施:一是形式要灵活。分片集中开,针对点多线长、人员分散的特点,可化整为零,总支委员包保、分片集中的方式召开党员大会;一 5 会多次开,针对换届选举、评先选优、发展党员、党纪处分、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以及党员个人业绩讲评考核等程序性较强的内容,可同一内容多次开的方式。二是内容要真实。不讲求会议记录有多规整,内容要实际,不要迎合检查,要切合本支部实际,党支部的堡垒作用要加强,涉及党的形象问题。三是程序要规范。发展党员、党员岗区积分竞赛讲评、党内安全分析等要有发言讨论过程,谁先发言、谁后发言要明晰。

(二)支部委员会

支委会由支部书记召集、主持,一般每月召开一次。主要有九项:①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指示、决议的实施措施;②党支部保证本单位生产经营及各项工作任务完成的措施;③党支部工作计划、总结、重要请示报告;④发展党员计划、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和预备党员的管理教育工作;⑤分析党员和职工的思想状况,确定党员教育计划和党员联系群众的措施,考核党员作用发挥情况;⑥党内各类先进评选和对违纪党员、不合格党员的处理意见;⑦本车间生产经营、人员调整、奖金分配等重要问题;⑧群团组织工作中的重要问题;⑨其他需要支部委员会讨论研究的重要问题。未设支委会的党支部在研究上述问题时,采取召开支部党员大会的方式进行。

主要问题:①重点问题研究不够;②支部书记“一言堂”,“有会无议”或“光说不议”;③会议时效性不强。

改进措施:一是规范程序。从制度上规范;管理上规范;通过月度、季度考核等方式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能发现问题、跟踪解决、点评指导,促进晋位升级;程序上规范。会议、发展党员,可用模板、流程。观摩学习。二是提升素质。不学习思想就会僵化、知识就会老化、能力就会弱化; 6 “有为才有位”,支部书记培训、测试、开现场会。三是落实职责。支部书记心中要有数,研究工作,承负责任,让党员群众信服。

(三)党小组会

党小组会是党小组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党员组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党小组长召集、主持,一般每月召开一次。主要有四项:①制定完成党支部工作计划的保证措施;②组织党员学习政治理论、党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业务知识;③考核评议党员,评选优秀党员;④讨论违纪党员的问题,提出处理建议,对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象提出意见等。

主要问题:①履职困难。自身权威性和能力素质限制;党支部培训跟不上,没有“以会代培”之类的工作机制,学着前任干,凭着想象做,不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②重视不够。部分党支部对党小组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认为党支部建设抓得好不好,关键在支部班子,忽视党小组作用;对党小组工作指导少、关心少、帮助少,自然发展。

组织及形式 篇3

摘 要:政权问题是革命的中心问题,尤其是在抗战时期,谁掌握了村政权,谁就赢得了主动权。村政权的好坏对于战争的胜利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充分了解,准确分析村政权的性质,并据此确定相应的组织形式,是抗战时期采用正确斗争策略,以我之长,攻敌之短,最后取得抗战胜利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村政权性质;组织形式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237-02

政权问题是革命的中心问题,村政权是政权的基础组织,谁掌握了村政权,就执行谁的政策,代表谁的利益[1]。村政权的好坏不但与群众有着最密切的关系,同时对战争的胜利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在被誉为“敌后模范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模范区的晋察冀边区”,村政权就是“边区政权的基石,村政权不健全,边区政权就不巩固,各项政策就无法落实”[2]。因此,在充分了解准确分析村政权性质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组织形式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关键所在。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就整体而言,可分为敌占区、游击区、根据地三种。相对而言,游击区占比最大,是敌我争夺的焦点;根据地最巩固;敌占区基本上是敌人掌握着话语权。所以,村政权的性质不同,其组织形式也不一样。由于敌占区村政权多袭传统,无大改观。故本文把重点放在游击区和根据地。

一、敌战区村政权的性质及组织形式

敌占区包括敌占点、线、面和刚开辟的秘密根据地,其特点是敌人占绝对优势,基本群众没有发动起来。敌占区村政权的性质多为亲日一面政权,忠实敌人,执行敌人的政令。村政权有的掌握在汉奸特务之手,有的与敌伪有关系,基本上和村民是对立的。其反人民的性质决定了其采用伪政权的组织形式,如联保制、维持会等。

二、游击区村政权的性质及组织形式

游击区包括“游击根据地与敌我拉据的游击区”。抗战时期,“北岳区百分之八十以上村庄为游击区,若以全边区而论,则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游击区人力物力所占比重比村数百分比更大,在坚持阵地上有极重要的意义” [3]。因此,准确分析游击区村政权的性质及组织形式意义重大。

1.游击根据地村政权的性质为两面政权,根据其来源一般分为抗日两面、亲日两面和中间两面政权。抗日两面政权的特点是基本群众占优势,执行抗日民主政策,敌人虽在军事上占绝对优势,但敌伪秩序只是形式上的,是以合法的外衣掩盖抗日的实质,因此被称为“白皮红心的抗日两面政权”。抗日两面政权“发动了群众,抗日工作与组织是公开的,村干部是抗日分子并能掌握两面政策。”[3]但因军事上敌强我弱,为防敌之突击或进攻,有的在抗日村公所内设立敌人员,如伪村长、联络员[4],有的在抗日村公所之外设有应敌组织,如维持会、伪村公所等。

亲日两面政权基本上是敌伪政权,其组织形式是伪组织,多为保甲长制[5]。“但因我在政治上的优势,群众倾向我,或伪工作人员存在着动摇性而应付我们,或因军事上我们还有某种力量,使它不能不应付我们。”[6]对于这种政权,不能放弃,但抗日组织也不能公开存在,只能成立“灰色的村委会”,把抗日村公所隐蔽起来,由村长副和应敌委员秘密掌握应敌组织,进行抗日与应敌工作。

中间两面政权主要在据点附近村,多为地主豪绅或地痞流氓把持,群众发动的不够,无群众基础,但敌人的控制力也不算大。这种政权,为了保护自己的暂时利益,两面应付,“就像墙上草”,动摇于敌我之间,敌我力量都有可能对其掌握。中间两面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敌我混一的,往往以伪组织形式来掩盖抗日内容,由抗日干部打入伪组织,借敌合法外衣,做抗日工作。“把合法的村长、村干部逐渐转变为非法干部,即合法干部一定为非法干部所领导。” [7]进而变中间两面政权为抗日两面政权。

2.游击区的特点是敌我秩序均不稳定,政权一般掌握在“封建势力手中或流氓地痞手中,甚至有个别的村被汉奸特务投降反共分子所把持” [8],属中间两面政权,其组织形式一般也有两种。一种是新旧混一型,主要利用伪村公所形式,设村长副,在我占优势的村庄,村长不应敌,村副应敌;在我占劣势的村庄,村长应敌,村副不应敌。除利用伪形式外,有的还利用旧形式,如闾邻制、排户制等来充实抗日内容。另一种是政权组织由抗日干部掌握,在伪组织之外设隐蔽村公所,“抗日干部不应敌,除了村长会计不兼伪组织职务外,其他抗日干部均兼伪职,以取得合法身分来应敌” [4]。

3.游击区村政权的组织特点。第一,游击区村政权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首先是形式与内容的矛盾。抗日村政权的实质内容是抗日民主政权,但因敌人在军事上占相对优势,我们不得不采用伪组织的形式。其次是合法与非法的矛盾。“伪组织形式对敌是合法的,抗日民主内容对敌则是非法的” [4],形式与内容的矛盾,在对敌斗争上就表现为合法与非法的矛盾。我们的对敌斗争是以合法的外衣来掩盖非法的内容。再次是公开与秘密的矛盾。抗日村政权是团结人民一致对敌的旗帜,越公开越能振奋人心,但碍于敌人军事上的优势,对敌又必须严守秘密以保存力量。第二,游击区村政权具有两面性,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机动灵活。不同地区,村政权性质不同,敌我斗争方式不同,也就有不同的村政权组织形式,即使在同一地区,因时间和地区条件的不同,村政权组织形式也不一样。

三、根据地村政权的性质及组织形式

根据地,又叫巩固区,包括“我之中心地区、边缘地带、无人区、封锁沟线外山地中心区”[3]。其性质为抗日一面政权,组织形式是新民主主义的代表会议制。以1941年为例,其组织形式基本如图1:

资料来源:《抗战中的中国政治》(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翻印,1957版)、《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选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晋察冀抗日民主政权简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等。

村政权的组织形式为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和村公所。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会是村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村民大会闭会期间由村民代表会执行其职权。村民代表会之下设村公所,为村政权的执行机关。

村民大会由有选举权的全村公民组成,村民代表会由村公民选举的代表组成。村民代表由选民用直接的、平等的、普遍的和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在村民大会上选举产生,其正副主席担任村长、副村长。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会的决议,交付村公所执行。

村公所即村政府,设村长、副村长各一人,村长负责村公所之全面工作与领导,副村长辅助村长兼管村公所不属于各委员会的事务工作。村长、副村长由村民代表会主席、副主席兼任,即立法与行政完全统一,初步实现了民权。

各委员会的设置因时因地不同,如1939年设四个委员会,1940年增设为六个。各委员会,设主任一人,由村民代表会代表互选之,委员三至五人,由村民代表会选任之。

人民武装委员会为晋察冀边区人民武装自卫队的基本形式,由村内十六岁以上五十五岁以下,不分阶级、不分性别、不分种族等的村民组成。虽然它是一个群众组织,却与一般群众组织不同,具有很强的独立性,最初与军队和政府都没有建立明确的正常关系。1941年11月开始改组,规定其属于村政权系统,为村政府之一部[9]。此外,村公所设治安员一人,治安员不是武委会委员,而是村中的公安人员,属于村政府的一员。

群众组织在根据地创建时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1938年1月,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闭幕以后,开始成立边区各界统一的群众组织。群众组织不是村政府的附属组织,具有很大的独立性,群众团体是领导群众的,但与村政府又有联系,协助村政府完成各项工作,保证政权任务完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群众组织实际上是政权的衍生部分[10],属于村政权范畴。

总之,根据地村政权的组织机构是真正代表民意、以广大的群众组织做支柱、与人民武装相结合的比较成功的组织机构。当然,所有一切工作的领导者,都是村共产党支部。村党支部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在群众中最直接的日常宣传者和组织者,是党团结群众的核心。其他一切组织都必须服从党的领导。

综上可知,一定性质的政权需要完全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三种村政权的性质决定了其组织形式。敌占区村政权为敌人、汉奸、地痞流氓所掌握,村政权采用伪政权组织形式。游击区村政权的性质具有两面性,或抗日,或亲日,或中间。这就决定了其组织形式的两面性,要么一套政权,要么两套政权,或我公开,或敌公开,或敌我混一,具有不稳定性。根据地村政权基本上掌握在群众手中,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组织形式,人民当家做主。正是依靠人民的力量,游击区不断转变为根据地,根据地不断覆盖敌占区,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参考文献:

[1]晋察冀六专署.关于村政权问题(1945-12-4)[Z].河北省档案馆,档号:136-1-12-3.

[2]谢忠厚.晋察冀边区抗日民主政权的创建和特点[J].河北学刊,1992,(2).

[3]张明远.游击区村政权工(1944-4)[Z].河北省档案馆,档号:579-1-94-5.

[4]冀中行署.关于村政权组织问题(1943-8)[Z].河北省档案馆,档号:5-1-350-1.

[5]冀东行署.关于民政部门几个重要工作之检讨[Z].河北省档案馆,档号:48-1-123-58-19

[6]中央档案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第一册: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8:682.

[7]冀晋三专署.发动群众检查与整理村政权(1944-1)[Z].河北省档案馆,档号:116-1-39-1.

[8]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422.

[9]中央档案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第一册(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 641-642.

[10]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05)[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202 .

组织及形式 篇4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终身教育,教学组织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又反过来作用于内容;形式具有能动性。同理, 教学组织形式尽管被活动内容决定, 但也可反作用于活动内容, 使活动内容有所改变并使教学活动发挥更大的作用。采用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 有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并使种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得以在相应的组织形式中运用, 有助于使教学活动多样化, 从而实现教学的个别化。

1 现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组织形式分析

作为一种活动过程, 教学的实施必然包含一定的师生关系, 涉及教学过程各因素的组合和相互作用并考虑时空条件的有效控制和利用, 教学组织形式就是专门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的。教学组织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班级授课、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大都采取的仍是班级授课制, 而且为了追求规模效应, 班级人数也大都控制在50人左右, 有的甚至近70人。主要缺陷:

1.1 同一教学进度, 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宽进”政策, 造成了学生严重的“贫富不均”, 而且“贫穷者”居多。教师为了照顾到较多的学生, 教学进度较慢, 这样会使少部分学习较好的同学大部分时间无所事事, 久而久之丧失前进的动力;使大多数学习差的同学因难以接受所教内容而放弃学习, 上课睡觉、说话、看与学习无关的书籍等已司空见惯。这样就不能满足“个性化”的要求。

1.2 问题学生增多, 影响学校及社会声誉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的绝大多数学生是初中毕业生中的中下游学生 (部分初中也未毕业) , 不仅学习成绩差, 而且对学习不感兴趣并且经常违反学校纪律。到了中等职业学校, 第一年学习的大都是文化基础课, 这些课程本已引不起他们的兴趣, 如果仍采用单一的班级授课制, 教师讲授时就很难照顾到这些学生的特点, 就会使他们彻底失去学习的兴趣。

1.3 教师疲于应付, 降低了教学的积极性

一位教师, 面对着四、五十个“贫富”悬殊的同学, 不管怎样讲授也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尽管自己进行了绘声绘色的讲解, 却只能得到极少数学生的回应。在这种情况下, 教学的积极性又怎能不受到挫伤呢!

为了弥补班级授课之不足, 有部分教师在班级授课的基础之上, 采用了分层教学, 主要是学科分层教学。这种教学需要不断对学生进行“诊断”测验, 而且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施以不同内容的教学。

2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对策

2.1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目标

终身教育思想认为, 由于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个人在某一时间所学的知识、技能再也不能受用终身, 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发展自己。终身教育思想强烈要求冲破传统学校那种僵化呆板的体制以及不合理的限制和规定, 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和手段, 使人置身于广泛的学习领域之中, 并且拥有广阔的选择余地。

2.1.1 以个别差异为出发点, 以每个学生的能力与个性的最大发展为目标

从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发展趋势中可以看出,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必须重视学生个性, 着重解决教学的“民众性”和学生个人掌握知识的“个别性”之间的矛盾。

2.1.2 寻求既不失集体影响又有个人独立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是以班为单位进行的, 班集体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观摩、启发和帮助, 能很好地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但主要缺陷是不能充分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能较好地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但集体的教育作用较弱。如何才能使其相互补充, 相得益彰, 是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

2.1.3 探索最大限度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教学组织形式, 提高教学的灵活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 特别是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 给教学组织形式带来了新的变化———向灵活化方向发展。这种教学依靠现代化教育技术, 向外界传递信息, 在时间上具有可逆性, 在空间上是无边的;它体现了现代社会对教育质量的要求, 要求教育能充分发挥每个学习者的潜能。

2.2 第一年定为基础职业教育年, 并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分班施教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水平相差悬殊, 如果第一年就按专业编班, 个别化教学很难实施, 且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致使学习好的“吃不饱”, 学习差的“吃不了”。正确的做法是:第一年定为基础教育年, 学习普通文化课和某一职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刚一入学, 就进行一次摸底考试;根据考试成绩把学生大致分好、中、差三个层次, 每一层次组成若干班级;所开设的每一门课程也按知识的难易相应地分解为A、B、C三种教材。A教材理论性强、知识面宽, 培养的学生有较大的发展后劲, 且有继续深造的能力;C教材只介绍一些最基本的知识, 注重应用, 并穿插一些趣味性的小常识, 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自信心;B教材介于A教材和C教材之间。

第二年再按专业分班, 学校可根据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等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并鼓励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选择理论性知识较浅、可操作性较强和实践机会较多的专业。

2.3 班级人数应控制在25人左右, 并实行民主管理

根据个别化教学中的班级模式, 班级教学的学生人数应控制在25人左右。班级人数太多, 教师就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点, 不利于教学的个别化;班级人数太少, 又很难形成规模效应, 集体的教育作用降低。

对学生应实行民主管理。教师应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 尊重每个学生的意愿, 不同的学生可提出不同的要求, 不搞一刀切;课程的设置、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活动的组织等, 都应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个人才华的舞台, 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2.4 实行弹性化的课程体制

目前国际上大致有三种不同的课程体制:其一是一元化的课程体制, 其选修课的权重在10%以下;其二是多元化的课程体制, 其选修课的权重在40%以上;其三是弹性化的课程体制, 其选修课的权重在20%~40%之间。一元化的课程体制, 反映出社会发展形态的单一性, 也难以发展学生的个性。2001年, 调查了烟台市的六所中等职业学校, 其中只有一所学校开设了选修课程, 且权重只有2%, 这与教育部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 (教职成[2000]2号文) 中所要求的“不少于10%”相差甚远。

选修课是指那些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根据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情况, 实行弹性化的课程体制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 发展学生的特长,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而且, 通过选修课程的开设, 就能依据学生的能力或兴趣自然地分组, 从而更便于实施个别化教学。

当前世界各国教育动向表明, 自主学习成为成人学习的主要特点。也就是说, 在很大程度上, 学习成绩的优劣, 学习成效的大小, 取决于学生学习的自主精神, 取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基础教育, 必须为受教育者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 通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的个别化。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2]刘振天.教育学基础教程[M].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 1997.[2]刘振天.教育学基础教程[M].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 1997.

[3]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3]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

[4]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1985.[4]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1985.

组织及形式 篇5

变更名称审批申请材料目录

1、申请书。内容包括更名的原因、目的、拟变更的名称(中英文)等。

2、董事(理事)会同意变更名称的决议。

3、因行政区划变动变更名称的,需要提供行政区划变动文件。

4、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5、金融许可证复印件(A4规格)。

6、申请人的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电话、电子邮件、通讯地址(邮编)。

因变更住所等原因造成变更名称的,在变更住所等变更事项时应同时申请变更名称。

变更住所审批申请材料目录

1、申请书。

2、董事(理事)会同意变更住所的决议。

3、营业场所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证明材料。

4、公安、消防部门出具的安全、消防设施合格证明。

5、申请人的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电话、电子邮件、通讯地址(邮编)。

因行政区划、街道名、门牌号等情况变化,而实际机构地址没有变动的,变更住所时应提供以下申请材料:

1、申请书。

2、有权部门出具的行政区划、街道名、门牌号等情况变化证明。

3、申请人的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电话、电子邮件、通讯地址(邮编)。

变更组织形式(改制)审批申请材料目录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为合作制、股份合作制[不涉及机构名称和社员(股东)的变动或者不涉及社员(股东)和注册资本的变动]应提供以下申请材料:

1、申请书。

2、股东(社员、股东代表、社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3、机构改制方案。

4、涉及需要审批或核准的其他变更事项的,应同时提交其他变更事项应提交的材料。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为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的,申请材料目录参照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设立申请材料目录。

自主学习组织形式与指导 篇6

一、 以“趣”叩开自主学习的智慧之门

语文教师应充分运用一切科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欲望,使他们乐于主动探究。

1. 巧抓兴趣点。课前,充分研究教材,吃透文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挖掘教材中学生可能感兴趣的地方,既走进文本,又走出教材,有力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 营造人文氛围。语文自主学习需要一定的氛围,特别是人际氛围的支撑,只有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才能逐步稳定,才能逐步浓厚并趋向长久。因此,对每个学生应多肯定、多鼓励,让他们从中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功和乐趣。

3. 创设问题情境。课堂教学中,不断创设诱人深入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给思维以强大的内驱力和外引力,就可以自然地引导学生一步步进行探究。

二、 用“问”挖掘自主学习的创新潜能

自主探究学习作为一种最佳的的学习方式,能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鉴于这个特点,在确定自主学习问题时就要有所选择,要善于把握学习的动态,引导学生会提问:一是质疑,对不理解(思想内容)、不了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的词句质疑,对老师、同学的观点质疑;二是以提问的形式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可以针对课题、针对课文主要内容、针对作品中的人物、针对层次线索、针对写法等展开,以疑促思促学。

1. 自主学习的问题应具启发性。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因人施问,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启发性问题,这样,激起所有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2. 自主学习的问题应具层次性。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因此,设置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年龄和知识结构特点,做到难易适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让学生乐于探究和讨论。

3. 自主学习的问题应具创新性。自主探究学习的本质特征是创新性,要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大胆想象、猜测,提出创新的见解,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得到发展。通过思考、讨论,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实现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的目的。

三、 让“开放”成为自主学习的思维轨迹

1. 自主学习的时空开放。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心理的主阵地,教师要在“放”字上做文章。

(1) 在时间上“放”:教师每节课讲课时间最多为15分钟,把大部分时间留給学生,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中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学习的任务或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一定要随机调节,放宽时间。

(2) 在空间上“放”:改变以教师讲述、提问为主的教学形式,放手让学利用旧知,学习新知,探索未知,把提问题的权力还给学生,在组织形式上,采用个别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扩大单位时间内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让课堂内外形成一个整体,让校内校外形成联系的自主探究板块。

2. 自主学习方式的开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可运用查资料的方式、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抓重点词、品读重点句等方式,使他们能提升语文素养。

四、 让“点拨”成为自主学习的得力助手

1. 学法指导。学习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途径和手段,学生只有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才能真正主动获取知识,当好真正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重视学法的指导,使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检测有:

(1) 预习时:① 我弄清课题的意思了吗?② 从课题中,我能猜测课文要写什么吗?③ 我的猜测与课文内容吻合吗?④ 我读了两遍课文后,能概括出主要内容吗?⑤ 我扫清字词障碍了吗?⑥ 理解课文我需要查找背景知识吗?

(2) 理解课文时:① 我能根据“问题在哪”的图示发现问题吗?② 我能主动与小组成员合作研究解答问题吗?③ 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吗?

(3) 总结课文时:① 我能在了解各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列出一个提纲吗?② 我能看着提纲复述或创造性复述课文内容吗?③ 我对整篇文章的内容和写法还有疑问吗?④ 通过本课学习我能悟出点什么?

(4) 拓展延伸时:① 学习本文我需要记住什么?② 我能模仿本文的写法学着写点什么吗?③ 我还能用其他方法体现我对本文的理解吗?④ 围绕本文的内容还需要探究点什么?

2. 适时点拨。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介入的时间要适时。教师是自主学习活动的指导者,要全过程地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进程,介入过早,会使学生丧失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介入过迟,会使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甚至误入歧途。二是介入的程度要适中。教师的介入完全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否则就剥夺了学生尝试错误和在自主学习情境中解决错误的机会;但是,教师的指导不充分,会让学生“吃不饱”。三是介入的“点”要清楚,也就是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进入愤悱之时,要点拨;学生各抒已见,争论不休时,要引导;学生价值取向产生模糊认识或方法不妥时,教师要帮助……

3. 关注整合。由于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学习目标散乱、单一、甚至“出轨”的现象,教师作为引导者,应起到主导作用,及时整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确定重要的、主要的研究内容。其次,教师点拨学生时,应把握住自主探究能力训练的共生点与再生点,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延伸发展。

五、 让“主动”拓宽自主学习的发展空间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发现的学习,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讲授,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地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

1. 自主选择学习目标。由于学生兴趣、爱好等不同,个性之间存在着差异,自主学习应承认差异并力求通过教育手段,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自主学习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或自主确立,教师只是把握住学生自主性的“度”,避免过于自主而脱离教学中心。

2. 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在自主学习的内容上,只要教师能善于把握课堂教学的主方向,就能引导学生把思维的触角伸向多方面、有价值的问题。一篇课文值得探究的内容很多,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内容进行探究。根据学生的兴趣不同,让他们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方式,有的喜欢朗读,有的喜欢默读,有的喜欢摘抄或点评,有的不明白词语、句子,他就带着疑问去找答案……

3. 自主选择学习伙伴。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同一内容的同学可以组成临时学习小组,共同合作,这样每堂课主体不同,就有了多元的优势互补。自主学习中,学生更多的是愿意和自己喜欢的同伴共同探讨,商量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话题。

组织及形式 篇7

一、李普西的划分方式

第一是, 优惠贸易安排。优惠贸易安排是指各成员国通过签署贸易条约或者协定, 对来自成员国的全部或部分商品实行关税优惠, 而对非成员国的商品则基于各自的政策进行进口限制的一种安排。比较典型的是欧洲煤钢共同体, 该组织于1951年4月通过《巴黎条约》成立, 并于1952年7月23日生效。根据条约规定, 成员国毋须交纳关税而直接取得煤和钢的生产资料;还有较为典型的是成立于1976年5月的非洲木材组织, 其宗旨和任务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并协调成员国木材生产、出口和销售方面的政策;促进成员国间有关林业问题的信息交流, 制定和实施开发与保护并重的长期战略, 并为增进就业和改善人民生活做出贡献。

第二是, 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是指成员国通过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彻底取消彼此间商品贸易的关税以及数量的限制, 实现成员国间商品的自由流动。北美自由贸易区最为典型的组织形式。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于1994年, 成员国为美国、加拿大以及墨西哥三国, 其宗旨为消除贸易壁垒;增加投资机会, 创造公平的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建立实现协定和解决争端的有效机制, 增进合作。这一组织的成立对于北美各国乃至于世界经济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三是, 关税同盟。关税同盟是指在彻底取消成员国彼此间商品贸易的关税以及数量的限制, 实现商品的自由流动的同时建立并实行统一的关税制度, 形成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这一组织形式较为典型的是东非共同体。从关税同盟开始一体化的组织具备了超国家性质, 这也是实现完全的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第四是, 共同市场。共同市场是指在具备关税同盟的所有特征的基础上, 还准许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自由的流动。安第斯共同体和“欧洲共同体”就是这一组织形式的典型代表。1992年底, “欧洲共同体”建成了统一的大市场, 实现了成员国之间商品、劳务, 特别是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第五是, 经济联盟。经济联盟是指成员国之间实现贸易、关税和市场一体化的基础上, 同时还成员国实行更多的货币、财政、产业等一系列统一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欧洲联盟就是这一组织形式的典型代表。到目前为止, 在全球范围内也就只有欧洲联盟才进入了这个阶段。

第六是, 完全经济一体化。完全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中的最高级的形式, 其具备了经济联盟的所有特征, 并在经济联盟的基础上, 建立统一的货币制度, 实行单一的经济和社会政策, 进而成为单一的经济实体, 并通过不断加强政治上的联合, 最终建成政治经济的统一体, 建立超国家机构, 而这一机构将完全拥有对经济政策的制定权和管理权。到目前, 此类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在现实生活中还并不存在, 只有欧盟正努力向这一目标迈进。

为了进一步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六种组织形式的主要特征进行比较, 我们将进一步的说明。优惠贸易安排所具备的特征是优惠关税;自由贸易区则在具备优惠关税的基础上还有商品自由流动的特征;关税同盟在自由贸易区所拥有的特征的基础上还有共同对外关税的特征;共同市场在具备关税同盟全部特征的基础上还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特征;经济同盟则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还增加了经济政策协调的功能;完全经济一体化具有了经济同盟的所有性质, 并在此基础上还有超国家经济组织的特性。

二、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及其特征

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的问题, 研究的背景是基于同一个国家, 自然与上述的一体化组织形式所具有的特点存在着差异。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国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具备以下的特点:一是, 因为在同一个国家内部, 所以不存在优惠关税、共同对外关税以及超国家经济组织的特征;二是, 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在我国由于存在市场分割以及“诸侯经济”的原因, 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还存在着障碍, 自由度并不是很高;三是, 各地之间经济政策的协调。我国虽然在国家层面的经济政策是统一的, 但有一些地方层面上的经济政策, 由于存在着各地方在吸引外资等方面的激烈竞争以及“诸侯经济”的原因, 而难免存在经济政策不协调,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竟相出台“以邻为壑”政策的现象。

三、结语

李普西的六种组织形式按照本文的顺序即从优惠贸易安排到完全经济一体化, 是一种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 上一级一体化组织完全包含了下一级组织的所有特征, 但这并不是说一定要遵循这种由低到高的发展路径。就实践来看, 优惠贸易安排不一定就是一体化的起点。而对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而言, 因为同属一个国家, 所以并不存在优惠关税、共同对外关税以及超国家经济组织的特征, 但是在相当的程度上还存在着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的障碍, 自由度并不是很高, 而且各地之间经济政策的协调。我国虽然在国家层面的经济政策是统一的, 但有一些地方层面上的经济政策, 由于存在着各地方在吸引外资等方面的激烈竞争以及“诸侯经济”的原因, 而难免存在经济政策不协调,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竟相出台“以邻为壑”政策的现象。

摘要:李普西的六种组织形式是一种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 上一级一体化组织完全包含了下一级组织的所有特征, 但这并不是说一定要遵循这种由低到高的发展路径。而对于长江流域经济的一体化, 不存在优惠关税、共同对外关税以及超国家经济组织的特征, 但是在相当的程度上还存在着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的障碍, 但经济政策还需协调。

关键词: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特征

参考文献

组织及形式 篇8

关键词:中等院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

1 问题的提出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补充、拓展与延伸,也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与有效途径。目前,对“中等院校外体育活动”的研究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有关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内容是关于对体育教育的新要求。(2)关于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调查,主要观点是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应符合青年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3)体育消费情况的研究,主要内容是对大学生的消费水平、结构和动机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在“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这一方面的研究还很少。中专体育是中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要求学生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因此,为了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朝着更加开放和前沿的方向发展,就必须了解中等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优势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武汉市交通学校、武汉机电工程学校、武汉市建设学校、武汉市财贸学校、武汉市财政学校、武汉市旅游学校6所中专院校二年级学生,男女生各180人。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Internet查阅了2000~2013年国内外期刊与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相关的文献。对与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相关的重要文献进行进一步整理、分析,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2.2.2 问卷调查法

围绕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有关问题,初步拟定调查问卷的框架和内容,问卷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现阶段中专院校的已经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学生对这些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参与情况,然后在实地进行问卷发放和回收,其中向老师发放了效度检验问卷8份,回收8份,回收率为100%。老师对问卷的总体效度评价达到了8.85分(10分制),通过教师对问卷的评价结果可知,该问卷的效度达到了发放要求。然后根据老师的意见对问卷进行修改分别制成正式调查问卷,距离第一次问卷发放两周后对调查问卷的信度进行再次检测。经过统计学相关系数分析两次重测数据,计算出重测信度相关系数为R=0.86(P<0.05),这一结果也达到了研究所要求的信度标准,表明调查问卷的结果是可信的。共计发放学生问卷360份,回收355份,其中有效问卷348份,有效回收率为98%,并对回收问卷进行整理与统计学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 . 1学生参与全校性的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分析

全校性的课外体育活动一般由学校相关部门在总结过去学期或学年经验,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报学校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全校性课外体育活动的举办频率大都以学年和学期为单位。

由表1可以看出:在全校性的课外体育活动中,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好高,尤其是早操的参加人数,占调查人数的94.4%,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全校性课外体育活动是有组织有管理的,因此,体育场地器材的的使用不受限制。参加体育节与体育竞赛的学生分别占调查人数的40.8%和31.4%,因此在这两方面还需要加强,完善全校性活动的不足。

3 . 2学生参加团体性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分析

团体性课外体育活动包括班级活动、体育社团、小团体活动。班级活动是以教学班为单位,由班级体育委员负责组织,其他班干部协助配合;体育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所选择的体育学习、锻炼的场所,学生能根据自己学习特点,选择独特的学习方式、方法,在最优的组合、专门的教师指导下,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及身心等各方面得以全面发展,形成一个学生愿学、乐学、肯练的身体素质锻炼团体组织;小团体活动是一自愿组成的团体,各个成员有相同或相似的体育爱好或者特长,小团体的成员组成也比较自由, 不同班级不同年级都可以组成一个小团体。

由表2可以看出,在团体性课外活动中,参与人数相对较多的是班级活动和小团体活动,分别占调查总体的77.5%和73.1%,分析原因是开展班级活动拥有充足的人员基础,每一个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则可以让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产生浓厚兴趣。同时,资金投入也相对较少。小团体活动也不缺同学的参加,同时对资金的要求也不高,对于体育活动的内容,各个成员都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则可以让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产生浓厚兴趣,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场地器材,使活动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相对参加人数较少的是体育社团,占调查总数的55.2%,分析原因可能是学校内的场地器材不能充分的开放,如跆拳道协会的场地,不能满足活动组织的要求,影响社团活动的开展,与此同时,各个学生的经济水平条件不同,因此,可能使某些学生参加社团活动面临经济压力。

3.3 个人锻炼组织形式现状分析

个人锻炼是指人们根据需要自我选择,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和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的体育活动。

由表3可以看出,个人锻炼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总体上不容乐观,每周坚持个人锻炼的人数仅仅为11人,占调查总数的3.1%,相对应的几乎不进行个人锻炼的人数达到了321人,占调查总数的89.2%,分析其原因,在个人锻炼过程中这种组织形式单调不合理,由于是个人锻炼的原因,比较自由的安排时间,学生在自由度较大的组织形式下,对能否长期坚持有比较高的要求,同时缺少有丰富经验和稳定的体育指导者,也会导致个人锻炼不能持续进行。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目前中等院校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比较丰富,能够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各项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率不够均衡,尤其是在全校性课外体育活动中,虽然总体上参与率是各类课外体育活动中最高的,但参与体育节(周)和体育竞赛的人次明显要比参加早操的人次少很多;个人锻炼在中等院校课外体育活动中的情况相当严峻。这在一定程度上势必会影响学校体育的整体性发展,不容忽视;通过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之后可以看出,女生在团体性的课外体育活动中要比男生更加积极。

4.2 建议

4.2.1 提高学校场地器材的利用率

在不影响课外体育活动发展的情况下,按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程度对场地与器材进行合理安排体育器材的设置,为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创造体育锻炼氛围。

4.2.2 科学分配体育资金投入

对与体育社团这种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主要是学校可以增加一些经费投入,寻求社会赞助同时要求参与社团的学生缴纳一些会费。领导成员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资金管理系统。对于比较贵重的器材与设备,要督促学生应该爱惜,使体育器材的使用寿命更长,同时增加体育器材的循环利用。

4.2.3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课外体育活动的能力

将各个班级的体育骨干集中,请有丰富体育经验的老师或者同学进行培训。培养专门的组织和指导人员,合理安排体育锻炼时间社团内有经验丰富的体育指导者,能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

4.2.4 严格遵守《体育与健康标准》的要求

组织及形式 篇9

一国的资源禀赋、经济水平、社会条件、文化传统等因素都对农业经营规模具有制约作用。 中国与日本虽然农业发展水平不同,但在农村土地问题上却有着相似的资源禀赋和经营规模,我国由于资源约束不可能像欧美国家那样实现大规模经营,因此日本的经验更加具有借鉴意义。

一、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内涵

规模经营与西方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概念有关,指的是人们在一定的环境和适合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实现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等)的最优组合,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其核心是经济效益问题,其实质是生产要素的配置问题。 而农地规模经营主要反映的是农地规模对农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实践表明,大面积土地集中连片经营,有利于在农业生产中采用大型农业机械设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农业竞争力。 我国从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形成了以单个农户为经营主体的普遍的超小规模经营状况。 小规模分散经营有其优势,但是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 其弊端日渐暴露出来,比如阻碍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造成农业固定资产重复购置和低效率使用、不利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及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提高、不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降低了农业劳动生产率。[1]目前我国农户承包的耕地分散、经营规模太小,使得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农业生产成本高,农民从事农业的收入低远远低于从事非农产业的收入,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产品竞争力弱。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地经营规模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关于我国的农地规模经营问题,目前国内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一是关于规模经营与土地流转和土地所有权的关系。 在农地集体所有、家庭小规模承包经营的情况下,农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必然要求农地的所有权或经营耕作权在农户间转移,即土地规模经营必然要求土地流转。 因此,部分学者提出,只有通过将集体产权转换为私人产权,通过明晰产权来实现市场自由流转和交换,从而实现土地集中和规模经营。 但日本的实践表明,试图通过私有化来解决农地规模经营问题是不可能的。 20世纪60年代, 日本政府建立了有利于土地买卖和出租的土地信托制度以促进土地集中,但政策实施的效果并不明显。 到了70年代初,日本政府又把思路转到通过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的流动提高农地的经营规模上,通过一系列的农地改革,到80年代中期日本农地的流转率提高了13%。[2]由此可见,除了买卖土地,实现土地规模经营还有其他途径。 农地规模经营的实质不是土地所有制问题,而是经营形式的确立问题。 二是把农地规模经营与欧美等国家的大规模经营等同起来,认为我国不可能实现规模经营。 规模经营可以分为内部规模经营和外部规模经营,内部规模经营的规模大小取决于不同国家的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 比如,美国土地资源丰富,非农产业发达,几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农地的大规模经营;而日本由于受到资源禀赋的约束,农地经营规模虽然不能与美国相比,但相对我国而言无疑具有规模效益。 此外,外部规模经营既可获得规模经营的好处又不需要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集中,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经营模式。 三是关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度。 农地经营规模的适度值是资源禀赋、社会条件经济因素和文化传统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是个动态的概念,经营主体不同、经营对象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其适度值也不同。 随着时间推移,各种条件产生变化,其适度值也必然变化,并没有一个具有普适性的规模。

二、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

(一)社会经济条件

随着一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该国的农业人口会逐渐减少,农地的经营规模扩大是经济自然运行的结果,并伴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收入的增加,最后实现农业现代化。 目前我国从事农业的收入与从事非农产业的收入差距很大, 大量农户无心务农,但是由于制度原因和现实压力,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又不愿意放弃土地,因此兼业现象非常普遍,农地抛荒现象严重, 很多农户家庭都是年轻人外出打工, 留下老年人耕种土地,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要想缩小农业和其他产业的收入差距, 谋求农业的发展,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必须扩大农地经营规模。

日本20世纪60年代的情况和我国目前比较相似,在60年代前由于制度限制等原因,农民兼业现象严重,阻碍了农民的分化和农地的集中,日本农业并未实现规模经营。 1960年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农业就业人口持续下降,骨干农业劳动者减少且年事高,农业缺乏接班人,弃耕耕地增加,耕地利用率降低。[3]为了提高农业收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促进农业发展,日本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推进农地规模经营的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地规模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技术条件

零星分散的农地不利于农业机械的使用及农业的现代化,因此对农田的规划整治是扩大经营规模的一个重要条件。 对基本农田的整治包括土地平整、农田格子化、灌溉排水设施、农田道路的修筑等内容。 我国农民的人均农地面积狭小,影响了大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 近年来,虽然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 但直至2011年我国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才达到52.28%, 达到农机化中级阶段。 家庭小规模分散经营也阻碍了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十一五”期间,我国每年取得的约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只有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只有49%,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左右。 同样是为了扩大经营规模,日本在1961年制定的《农业基本法》中一项重要目标就是对农田进行规划整治,并开发了适应本国国情的中型拖拉机,进入70年代后,日本农业机械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普及。 为了促进农地经营规模的扩大,我们可以学习日本的经验,政府应通过土地整治法令,加强农地的规划和整治工作,同时增加对农田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改善农地生产经营条件,促进农地规模经营。

(三)政策制度条件

1. 修改法律促进农地流动。 我国现有的法律对农地流转方式有诸多限制,比如《农村土地承包法》 第37条对转让的限制、 第31条不允许耕地继承、 《担保法 》第37条不允许耕地抵押等。 现有法律对农地流转主体特别是转入主体也有诸多限制。 这些条款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农地的流转和集中,对扩大农地经营规模极为不利。 在这方面,日本为我们提供了教训。 日本政府1952年制定的《农地法》 限制了土地的流动, 影响了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1970年政府对之进行了根本性的修改,放宽或取消了对土地租借的一些限制条款,还制定了标准地租制度,促进并规范了农地(特别是农地的耕作权)的流动,这些措施使得土地制度的核心转为有效利用土地。 到1985年,日本的农地流转率有所提高,农地出租面积提高了13%, 大规模经营农户的比例也提高了1.4%,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因此,我们可借鉴日本的经验, 先废除农地流转的种种限制,逐步、适度放开农地抵押和继承,给予各种农业经营体以同等市场主体的地位,使农地流转市场顺利运行,从而为农地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

2. 建立中介服务组织及其他社会化服务组织。 农地流转中介是农地市场重要的组织机构,它将农地的供给和需求主体联结起来,是完善农地流转市场重要的一环。 但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形式的土地流转中介机构,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浙江、江苏、 广东等地有类似的中介机构,但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尚没有,流转双方如有流转需求,只能私下寻找交易对象进行谈判,流转的搜寻、协议等交易成本较高, 高交易成本必然影响农地的流转。 总体上看,我国的土地流转中介机构还没有形成体系,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中介机构数量太少,已有的中介组织也存在功能缺失的问题,远远不能适应土地流转的实际需要。 因此,在各地建立健全农地流转中介机构是当前我国农地规模经营的关键环节。

20世纪80年代,日本组建了“农地保有合理化法人”中介组织。 该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特殊法人,其主要目的是实现农地集中集聚,提高利用效率,并直接介入农地的权利移动。 这一制度安排值得我们研究和参考。 据贾生华等学者对我国江苏、浙江、山东省的调查,我国目前农业规模经营的主要形式仍是家庭农场,农场土地的大部分都来源于农户放弃的土地。 农户要想扩大经营规模,只有通过与相邻土地的多个农户协商才能得到集中连片的土地,这种方式的谈判费用较高,因此大部分经营大户都更愿意通过集体或中介机构流转土地, 他们希望集体或中介机构能够为租赁双方作数量与时间上的调整,既可以满足双方的不同需求又可以降低谈判等交易费用。 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劳动力非农就业机会多,土地流转的供给和需求也较大,但大部分经营大户租入和租出土地都不容易,由此可见我国正在发展中的农地流转市场对中介组织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4]事实也表明,小规模经营的弱点是可以通过中介管理组织和社会服务组织功能的发挥而克服的。

3. 财政金融政策。 日本政府长期实行促进农地规模化经营的财政、金融政策。 如为了激励农地规模化流转,实行奖励长期、大面积出租农地的政策; 给予补贴鼓励兼业农户退出农地经营的政策;对于土地流入者实行购买土地面积越大给予越大优惠的金融信贷政策;实行有利于农地租赁双方的价款支付制度等; 对农业法人给予财政和制度金融支持,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对法人经营体可予以长期低利贷款和多种补助等;还通过地方政府直接对农业法人的项目进行投资。[5]此外,日本财政也支持农户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培养农业接班人等。

目前,我国的农地流转基本上还处于自发无序的状态,如果没有政府的引导,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可能实现农地集中、规模化配置,因此迫切需要对农地流转行为加以引导、激励。 我们可以在农村实行促进农地规模化经营的财政、 金融政策,如对农地流转主体在转出、转入方面给予相应的激励措施:实行级差奖励,根据转包、出租的面积大小和期限长短对转入和转出主体进行补贴;对于能够在非农产业稳定就业的农户,鼓励其转让农地,给予一次性卖断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额外的财政补贴;对于在60岁以后退出农地经营的农户,给予相应的退休补助金等; 对转入面积较大的农业经营者, 给予金融信贷方面的优惠措施, 并给予农业技术、种子化肥、产品销售以及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的财政补贴。

三、适合我国国情的农地规模经营的组织形式

规模经营既可通过扩大单个经营主体的经营规模来实现,也可通过经营主体间的外部合作来实现。 日本推进农地规模化经营之路也没离开这两条途径。 为了扩大单个主体的经营规模,日本先后提出了培育“自立经营农户”和“认定农业者”的计划。 1961年颁布的 《 农业基本法 》 提出, 要尽快培育出250万户规模在2~2.5公顷以上的能 “自立经营”的专业农户。 1993年提出了“认定农业者”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使土地快速集中到专业农业生产单位,并在土地集中、贷款及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由政府给予支持。 1999年7月发布的日本《新农业基本法》又提出了发展“合意的农业经营体”的思路。

为了促进农户的外部合作, 日本在1962年对 《农地法》的修改中创设了农业法人制度。 其中最重要的一类法人是农事组合法人,类似于农民的合作组织,其创设目的在于促进成员共同利用生产设备完成某些生产活动, 以提高农业生产率降低成本, 共同增加收益。 组成农事组合法人的农户数可多可少。 在一些兼业农户比例较高的地区也出现了以自然村落为单位的“集落营农”的方式,即将一个自然村落作为一个组合的农事组合法人。 集落营农组织可以共同利用农业机械、 农用道路等基础设施,共同进行农地管理和作物生产,避免农业生产中的投资过剩,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

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农地规模化经营的内在要求也不同,这就决定了我国农地规模经营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 根据现实国情,我国在坚持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既要在有条件的地区通过扩大单个经营主体的经营规模来发展内部规模经营,也要通过发展合作经济来发展外部规模经营。

首先,在有条件的地区通过扩大单个经营主体的经营规模来实现内部规模经营,包括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 这种形式的规模经营一般是经营主体通过接包其他农户转让、出租的土地或承包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包或出租的土地而形成的,这也是目前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主要形式,但这种形式只在经济较发达、非农就业水平较高、人均耕地面积较多的地区可行,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大城市郊区和非农产业发展较快、农户非农化条件较好的东部地区以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常年性劳务输出较多地区(部分中西部省份如河南、四川、湖南、湖北等)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推进农地规模化经营的政策。

其次, 通过发展合作经济实现外部规模经营。 人多地少是我国在当前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基本国情, 大部分地区当前非农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农民综合素质较低且社会保障缺乏。 因此,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大规模的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显然并不切合中国实际,而通过农户间的外部合作实现规模经营才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在农户家庭外部实现规模经营最重要的途径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在国际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已有多年的历史,它被认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该组织是将分散的农户家庭联合起来经营,可在不改变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基础上,引导农户围绕共同的市场集中联片生产同一品种、规格的农产品,并对生产的各环节提供相应的社会化服务,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组织化、专业化和适度规模化。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模式既可以是“生产在家,服务在社”模式, 也可以是租赁经营模式或者土地股份合作社模式等,它们都能通过联合农户生产经营或承接流转土地等方式有效地实现农地规模经营。 当然在推进规模经营时,应从各地实际出发,在充分尊重农户意愿的基础之上, 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土地的流转和集中,引导农业逐步走上规模经营之路。

此外,发展共同经营也是实现外部规模经营的途径。 共同经营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由土地相毗邻的农户自愿结合共同经营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 其成员在各生产阶段中相互支援和合作, 以克服分散经营所带来的不利因素。 这种合作形式比较适合于种植业。

总之,农地的规模经营是一个渐进和长期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市场的自发运行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需要社会各界协调配合,需要政府进行引导、规范、支持和服务。 我国可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的前提下,致力于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合作化经营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农业经营体制。

摘要:农地规模经营可分为内部规模经营和外部规模经营,其实质不是土地所有制问题,而是经营形式的确立。借鉴日本扩大农地经营规模的经验,我国可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的前提下,致力于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合作化经营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农业经营体制。

浅谈教学组织形式 篇10

教学组织形式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多元化, 教学组织形式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革。随着课程和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浪潮的到来,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和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课改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授形式, 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它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不同教学任务和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工作岗位任务对人才的需求来决定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在创新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改变了单一的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过程中, 实现了分组讨论, 个人展示和角色扮演等最优组合, 营造了轻松的教学环境、融洽的课堂气氛、便于交流的开放性课堂, 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 改变了传统教学中, 教师对课堂的垄断地位。因此, 教学组织形式是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手段。方法得当事半功倍, 反之容易引起学生逆反、厌学等不良心态。现就适宜教学组织形式总结如下:

一、参与教学

在课程改革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从传统的主讲者转变成一个指挥者、监督者和协调者, 把握学生个体的差异来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学任务的设计要能够开发学生的潜力, 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比如:竞赛、分组讨论、个人展示、图表示意等。学生参与过程中, 通过小组互评, 老师总结的形式, 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综合能力。

二、自主学习

在学生完成课堂上的教学任务之后, 教师还要给学生布置课下的学习任务, 要求学生用课余时间, 通过上网查找资料, 上图书馆查阅资料等形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提高学生自己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过程师生互动化

在课改的教学过程中, 要营造一个轻松、融洽、平等的课堂气氛, 加强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交流, 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为教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加强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 这能够帮助学生对新知识有更好的理解。

我国目前改革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探索。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垄断地位”, 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种新的教学观促使着教学模式由教师中心向师生互动方向发展变化。所谓师生互动教学, 就是整个教学过程建立在师生共同活动的基础上, 发挥学生个体空间, 教师指导, 让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进来, 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任务在一个愉快、活跃的气氛中得以完成。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1.师生整体合作——以扶为主;2.师生分步合作——有扶有放;3.小组自发合作——无拘无束;4.小组自觉合作——协调统一。

总之, 在教学过程中, 每个阶段都有评价机制, 如:学生之间先进行互评, 老师进行总结, 或者通过小组发言、汇报等形式进行评价, 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的效率, 更好的发掘学生的创造力。便于让教师发现学生接受新知识的程度及存在的问题。

为避免教学组织形式单一、枯燥, 组织形式需从全局教育思维出发, 辅以因材施教理念, 推荐运用多元化教学组织形式, 确保教学活动成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过程。在这个“教”与“学”的交换过程中, 要充分诱发受教人群的学习潜能, 利于教学重心由教向学的转移;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摘要: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组织形式, 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主客观条件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 教师和学生结合起来进行活动。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目的就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 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 才能使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和理解教学内容, 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教学组织形式,参与教学,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互动化

参考文献

[1]程少伟.谈行为引导教学法之项目教学法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 2005 (11) .

[2]蒋庆荣.以项目教学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与实践[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2) .

[3]刘文静.浅谈项目教学法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8) .

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分析 篇11

摘要:经过对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有关组织形式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笔者对于丰富多彩的相关体育活动比赛、课外体育活动的相关组织形式以及体育课具体的组织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了解,认为切实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促使学生在生理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从而造就出切实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体育教学之中,相关的组织形式是否正确,直接影响了整个体育教学质量的好坏。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分析

中圖分类号:G807.4

教学组织的有关形式实际上就是教学活动整个过程之中的学生以及教师具体的组织方式,同时还有教学空间与时间方面的安排方式。对于教学组织形式来说,其在教学实践以及教学理论之中,处于实际落脚点的重要位置,具有集结与综合的性质。有关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沿袭,切实反映出了在教学理论方面的深化以及教学实践的具体需求。

一、高校体育教学有关组织形式概述

在高校体育教学之中,相关的教学组织形式展现在了学生和教师之间互为联系与作用的一种方式,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需要最大限度的体现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之间的作用。相关的作用方式不但能够表现为直接的,同时也能够表现为间接的,可以在班集体或者是在小组与个体之间进行,其中应该由教师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凭借相关的组织形式作为纽带,将教学内容、教学要素、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等相关的成分按照合理有效的方式开展以及搭配。并且体育教师的教学形式和学生实际的学习形式都要利用合理高效的教学程序进行连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活动顺利的开展。

二、高校体育教学有关组织形式方面的特点分析

(一)具有形式多维性的特点

高校体育教学有关的组织形式实际反映的是在相关教学活动之中的时间、空间以及人员的安排与组织。在教学组织形式的相关角度来对教学活动进行说明时,就一定要从时间、空间以及人员等多个方面进行思考,才能切实对相关的组织形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学组织所具有的多维性直接决定了相关的体育教学活动几乎都是多种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也就是时间、空间以及人员等相关组织形式共存的。也正是由于在客观上来说教学组织形式是多维的,所以对它的研究一定要完整全面的进行。

(二)具有分班多样性的特点

高校体育方面的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作为主要形式的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本身在技能以及体能等有关方面所具有的差异会对课程的实际效果造成不同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妥善的满足学生具体的需要,并且促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在原本的基础上得到更好、更有效的发展,在教学组织的有关过程之中我们可以尝试跨年级、跨班级、个人兴趣、混合性别、按照运动技能以及体能实际的水平来开展分班教学相关的组织形式。

(三)具有分组针对性的特点

在相同的教学班之中,能够利用不同的有关教学分组的具体方法来其实提升教学效果。例如为了可以帮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受到平等教育的培养机会,相关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构建一些具有互助合作性质的学习小组,让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和成绩普通或者是成绩较差的学生分在同一组之中。这样做不但能够有效的发挥出基础知识扎实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帮助成绩一般或者是较差的学生得到更大的收获与指导。

将同班之间或者是互相认识的学生分在一组,由于他们相识所以相互之间有着非常高信任度,并且依赖性更强,思想能够保持一致,所在分组教学之中能够更加有效的发挥出他们自身的作用,从而形成合力,进而切实提升教学效果。

对于游戏活动或者是准备活动来说,我们应该利用随机分组的相关方式,这样能够使学生对有关课程产生更大的兴趣以及刺激,与此同时还应该适当的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与相互交流的机会,这样能够帮助平时接触比较少的学生更加融洽的组合在一起;另外一方面由于组合到一起的学生都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这样能够使学生们所处的环境氛围不断更新,进而提升学生自身的适应能力以及应变能力。

三、改善高校体育教学有关组织形式的具体建议

(一)重视大学生在体育文化方面的修养培育

提高对学生在运动生理、体育理论、运动心理学、体育技以及战术形成原理等方面的教育,帮助他们对于之前学到的有关体育“三基”方面的知识能有一个非常高的理论性质的升华,从而促进他们对于体育文化有关思想的形成。

(二)扩大学生在体育选择方面的自主权

高校体育相关必修教材非常多,并且还有重复的现象,减少了大学生们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兴趣。所以,一定要应用选择式的相关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相关的体育教材之中,挑选有兴趣的一个或者是几个项目进行纵深发展,从而使所修项目达到更高的水平,进而逐渐形成大学生对于体育项目方面能够做到一专多能,培养并且促进他们自身的终身体育思想稳固定型。

(三)扩大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的自由度

灵活化、个别化以及多样化的有关实质,实际上就是为所有的大学生构建一个具有高自由度的相关学习环境,从而使他们的个性能够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而相关的教师则应该在分析、观察以及对学生个体进行辅导与讲解的过程当中,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独立学习以及独立思考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逐步引导着学生们朝着自主、自觉学习的有关方向转化,并合理的培养他们在体育方面的能力。

(四)提高并完善高校体育考核方面的制度

学分制的有关制度是高等院校在考核制度方面的一种科学体现,可以给大学生们带来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以及更多的自由。而高校体育教学的任务、目的、考核制度以及考核方法,实际上就是为了能够促使学生在生理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并且切实的提升他们的体育运动能力。

(五)对高校体育教学方面的内容进行更新

长期发展以来,高校体育教育已经非常完善,各项体育教育活动都已经稳固成型,但也正因如此,使得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过于单调,尽管体育项目非常多,但每个项目都有其固定的形式,长久以往难免会让人感觉乏味。因此,高校应该对体育教学相关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更新与改进,从而提高体育运动的适用性以及灵活性。

结束语:

高校体育教学当中所应用的有关教学组织形式,能够极大的提升体育教学实际的工作效率,并且可以使诸多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式在相关的组织形式之中得以有效的运用,与此同时也能够帮助体育教学活动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化。不同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式只有在正确使用到相关的教学组织形式当中,才能够切实的发挥出本来的效用。相关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以及所有的教学活动模式之间的关系,直接决定了有关的组织形式是否正确合理,对于体育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与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尚玢.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状况影响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29);109.

[2]任远金; 陈双.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挑战与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114.

[3]林克明; 吴绪东.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121.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季刚(1978—),男,汉族,江西永修人,上海体育学院硕士,九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谈谈高校的教学组织形式 篇12

一、个别教学

个别教学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传授或指导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在我国古代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它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因材施教, 并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但教学效率往往不高。由于个别教学的条件对一国教育资源要求很高, 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存在着极大的矛盾, 因此, 个别教学形式在高校本、专科阶段已基本不再采用, 只有在研究生阶段才有。

二、班级教学

班级教学或班级授课制是按照专业将学生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 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课时数, 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班级教学是高校目前通常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教学具有“五个固定”的特点:学生固定, 按专业将学生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固定, 按教师的专业和工作能力分配教学任务;内容固定,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向学生传授统一的教学内容;时间固定, 师生按固定的课表进行教与学;场所固定, 在固定的教室上课, 教师若要改变上课场所或时间, 要报教务部门批准才可[2]。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有利于扩大教育教学规模, 教师按一定的课表有计划地同时对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学生进行教学, 可以经济有效地培养人才, 教学效率高;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活动,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过程的调控, 对教学环境建设要求比较低;更重要的是师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对学生成长所起的作用, 则远远超出了课堂教学的本身。

班级授课制存在的不足:教师将全体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 模糊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 不能兼顾学生的多种需要, 不利于因材施教;教学场所主要局限在教室, 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授, 容易产生“满堂灌”现象, 这种方式非常封闭, 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虽然班级教学也存在很多的缺点, 但它具有课堂信息容量大、知识传授效率高、系统性强等优势, 在基础知识的传授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三、网络教学

广义的网络教学是指在过程中运用了网络技术的教学活动。狭义的网络教学是指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生态环境的有机因素, 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

网络教学是利用已经普及的电脑和宽带网络等硬件环境, 依托专业的网络现场教学平台, 实现异地、同时、实时、互动教学和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 是“实地现场教学”模式的强有力的补充, 是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总体趋势和目标。从教学内容来看, 网络中的教育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学生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或需要选取相关知识和信息。学生与教师对于教育资源拥有平等的获取权, 学生不再被动地接收教师单向灌输的知识内容, 而是主动地选择与研究。这就充分地调动了学生探索、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主动意识, 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个人的学习潜力。从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来看, 网络教学突破了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限制, 为教师和学生选择在最佳地点和最佳时间的教与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即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教与学。从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角度看, 网络教学更容易实现师生和学生之间的及时交流、即时反馈, 教师既可以对虚拟群体进行教学, 也可以对单独个人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师生关系来看, 既可以是一对一, 即个别指导、个别教学的形式;同时也可以是一对多, 即一位教师同时对许多学生授课;还可以是多对一, 即在线学习者同时求助于多位教师指导。这种多样化的对应关系, 为学生自主地选择不同的、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教师进行辅导提供了可能性。从教学手段来看, 网络教学主要采用视频、音频并用技术, 教师可将抽象深奥的知识点通过多种技术, 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便于学生掌握。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提高, 网络教学将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也能减轻教师负担[3]。

然而网络教学也并非十全十美。网络教学对情感目标 (思想品质、心理素质等) 和动作技能目标 (如实验、手术技能等) 的教学效果不是太理想。学习者的自控力受年龄以及学习风格的影响。对于年龄较小、学习依赖性比较大的学习者来说, 对教师主导作用的要求比较高, 不太适合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另外, 网络教学对教学设备的要求较高。

教学过程的实现最终都要落实到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 因此, 教学组织形式是否科学、合理对教学过程的优化整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对人才规格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也使教学内容空前丰富。与此同时, 教学条件和手段也日益现代化。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教学组织形式趋向灵活多样化、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迎接新的教育技术革命的挑战, 作好思想、物质和技术上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 第1册, P200。

上一篇:电动车的安全及其他下一篇:血糖对大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