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组织形式

2024-10-19

生产组织形式(精选12篇)

生产组织形式 篇1

1 实现烤烟适度规模种植

要大力宣传当前国家对烤烟种植的惠民政策及地方政府对烟草产业的投入政策, 改变当前烟农较为零星分散、单家独户的小作坊种植模式, 鼓励个人集资兴办农场, 引导农民扩大种植面积自办农场, 培养一批具备一定规模的种烟大户、种烟专业户及家庭农场, 实现适度规模种植, 促使烤烟种植从分散向规模发展转变、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并在政府的帮助和引导下, 促使农村土地以互换、转包、租赁等方式进行流转, 让有管理能力、懂生产技术指导、有烤房群及配套有中小型农机具的大户和专业户、家庭农场成为种烟主体, 确保流转后的土地具有一定规模和相对集中连片, 并在10~15年之内得到固定和保护。因此, 要把培养种烟大户、专业户和家庭农场作为一个突破口, 在政策引导、技术扶持、烟用物资补贴、自然灾害赔偿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和照顾, 使他们成为烤烟种植的主力军, 以稳定烤烟种植规模。

在实现烤烟生产规模化种植的同时, 还应考虑种植烟地块的条件及当地的自然条件。要改变当前按计划下达分配种植任务的模式, 让那些不适宜种植的地方退出种烟。让自然条件好、光照足、土地肥力好、地势较平坦且相对集中连片、利于中小型机械操作的地区尽量种烟。相关政策向这些生态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完备的地方倾斜, 以保护基本烟田规划, 为烤烟生产稳步发展奠定基础。

2 探索使用权归烟草企业的中小型烟叶种植基地

当前的烤烟生产组织形式, 多为单户种植和人畜作业, 烤烟种植零星分散。同时, 农村青壮年因外出打工致使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 种烟队伍老龄化现象突出, 加上种烟比较效益不明显, 烤煤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烟农种烟积极性不高;更由于种植烤烟劳动强度大, 耗费时间多, 生产周期长, 技术含量高, 以至于在目前形势下许多烟农不愿再种烟。此外, 烤烟生产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制约和影响较大, 特别对以干旱、冰雹为主的自然灾害的抵御和防范能力较弱。一旦发生严重自然灾害, 烟农将损失严重, 甚至会连生产垫本都难以收回;再加上收购中可能会受烟叶市场因素的影响、收购政策产生的波动, 也会影响烟农收益, 使烟农种烟积极性受挫。所有这些因素, 导致烤烟种植规模极不稳定, 面积逐年下滑, 种植区域逐渐萎缩。以本站辖区为例, 烤烟种植最高年达2 197户、1 166.7 hm², 至2014年仅为424户、333.3 hm²。

因此, 在有条件的烟区, 要积极探索使用权归属于烟草企业的小、中型烟叶种植基地。由烟草公司、烟叶站点作为生产、收购主体,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 界定适宜种烟的区域和地块, 将烟农的土地进行租用, 并因地制宜建成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烟叶种植基地, 明确较长的租赁时间。同时, 可返聘出让土地的烟农到基地内打工, 或通过劳动力入股等形式加入相应的专业服务队, 由基层站点人员负责烟叶生产的组织实施, 确保规范化生产措施的落实。在此基础上, 与烟草工业企业密切联系, 将种植基地纳入烟草工业的基地单元建设, 整合相关投入补贴资金, 夯实和巩固基础设施建设, 使投入的大额扶持性资金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发挥作用。同时, 由烟草工业企业派员参加烟叶生产的组织和指导, 按工业需求来安排原料生产, 结合当地土壤及气候条件, 立足烟区生态形势, 依靠科技创新, 开展好品种选育和改良、大田移栽及精细化管理等各项具体工作。在烟叶收购中由烟草工业企业直接派人参与或组织烟叶收购, 减少中间环节, 实现原收直调, 形成“基地共建、生产共抓、资源共享、品牌共创、发展共赢”的工、商合作新机制。

3 抓好烤烟集约化生产和专业化分工

烤烟生产作业环节多、协作关系复杂、季节性强。烟叶从生产到收购, 要经历土壤改良、烟田冬翻晒垡及育苗、烟田预整、移栽及大田中后期管理、烟叶烘烤、分级扎把到烟叶交售等环节, 造成用工多, 需工日数大, 效益较低。以烤烟育苗为例, 若由烟农自行负责育苗, 育苗期长达2个多月, 不仅费工费时, 且烟苗质量参差不齐, 品种纯度更是难以保证。近年来, 按照“矮育高用”的原则推行集约化育苗、商品化供苗, 缩短了育苗时间, 确保移栽节令, 降低了烟农的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 烟苗质量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由此可见, 规模化的生产必然产生专业化的分工。应依托现有的烤烟生产合作社及当地村委会的力量, 成立相应的专业服务队 (育苗、机耕、植保、烘烤、预检或分级、运输等专业服务队) , 形成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经营的有效形式, 为烟叶生产主体提供规范化的生产技术服务, 把烟农从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环节中解放出来。对现有烤烟辅导员的管理、使用及技术指导业务也整合到烟农合作社及专业服务队中, 以加强对专业化服务队的有效管理, 相关生产投入和补贴尽量倾斜专业服务队, 确保专业服务队应得利益最大化, 使其最大限度地提升服务水平, 减少烤烟生产劳动投入和劳动强度, 达到“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目的。

总之, 转变烟叶生产组织形式是烤烟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 是促进烟农增收的基本途径, 也是烟叶生产稳步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工作中, 要通过政府引导, 采取土地入股、农户互帮互助等方式, 推进土地正常有序流转, 促进规模化种植, 形成以种烟大户、种植专业户、家庭农场及种植合作社等多种烟叶生产组织形式为主导的种植格局。并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努力开创烟叶生产组织形式工作的新局面, 提高烤烟种植的组织化程度, 促进合理的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确保转变烟叶生产组织形式的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摘要:烟叶生产是烟草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其原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业的可用性和卷烟质量。作为一种特殊的农产品, 烤烟生产能否稳步发展、烟叶质量的好坏, 不仅关系到烟草行业能否持续发展, 也涉及到广大烟农的切身利益。因此, 要以减工增效为核心, 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转变烟叶生产组织形式, 稳定烤烟种植规模, 提高烟叶整体质量水平和优质烟叶生产保障能力, 以适应卷烟工业对烟叶原料的要求, 促进烟叶生产稳步发展。

关键词:烤烟,烟叶生产,烟农增收

生产组织形式 篇2

教学组织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师以什么样的形式将学生组织起来,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与学生发生联系,教学活动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展开,教学时间如何分配和安排等问题。

教学组织形式对于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教学的其他方面相同的情况下,教学组织形式的不同会带来极为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学组织形式在历史上经历了许多变化,从早期的个别教学到近代的班级授课制,再到以今天班级授课制为主的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它是随着社会和教育活动的进步而变化发展的。

在许多西方国家的教学理论中,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往往没有严格的区分,而在苏联和我国的教学论中,教学组织形式则是一个专门、独立的研究范畴。

二、班级授课制及其意义

(一)班级授课制的由来及发展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在古代教育中,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即使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仍然是通过个别教学进行教育的,学生在原有程度、学习内容、学习进度上各不相同,没有一致的要求和规定。工业革命后,社会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教育的规模和效率都必须扩大、提高,个别教学因为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于是班级授课制应运而生。

文艺复兴时期,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出现了班级授课制的萌芽,这种萌芽在工业革命和普及义务教育条件下迅速地发展起来,并且很快成为世界范围内最重要、最通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大体说,班级授课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夸美纽斯为代表的教育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使它基本确立下来。第二阶段,以赫尔巴特为代表,提出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的理论,给夸美纽斯的理论以重要补充和

发展。

第三阶段,以苏联教育学为代表,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使班级授课制更趋成熟。

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班级授课制从理论到实践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二)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

班级授课制的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有人用班、课、时三个字来概括。

班: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程度大致相同,并且人数固定,教师同时对整个班集体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课:把教学内容以及实现这种内容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展开的教学活动,按学科和学年分成许多小的部分,分量不大,大致平衡,彼此连续而又相对完整。这每一小部分内容和教学活动,就叫做一“课”,一课接着一课地进行教学。

时:把每一“课”规定在统一的单位时间里进行。单位时间可以是50分钟、45分钟或30分钟,但都是统一的和固定的。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

(三)课的研究与发展

班级授课制一直经历着变化发展,上述班、课、时的特征也是一开始就具备了,但在不同时期发展的侧重也有所不同。正如国内学者有的指出的,在夸美纽斯时期,主要是将学生编成班级,一个教师同时教许多学生,即突出“班”的特征;在赫尔巴特那里,从他的统觉论出发,提出教学是观念形成的过程,具体表现为相互联系的几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为课的划分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尚未明确提出

课的类型和结构的问题。

在“课”的发展上,主要的贡献来自以凯洛夫教育学为代表的苏联教学论,他们提出了课的类型,并且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以传授系统书本知识为主要任务,他们将课划分为两大类别:单一课和综合课。单一课指在一节课中主要完成一种教学任务的课,又可细分为若干种类: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实验课、测验课等。综合课指在一节课中承担两种以上教学任务的课,他们还进一步提出了综合课的一般结构,按照顺序依次为: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

应当特别指出的是,课的类型及其结构的理论,对中国的小学教学实践产生了极为深刻和长久的影响。不仅是在职前的师范教育必须让教师掌握的,而且是教学行政管理部门检查和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要依据,课的类型是否明确,课的结构是否完整,成为教师教学工作合格与否及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这种状况,一方面,对保证教学工作的质量以及进行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起到了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缺少与其他形式的比较对照,也产生了使教学活动程式化的不良影响,甚至沦为形式主义,带

来了为类型而类型、为结构而结构的问题。

(四)对班级授课制的评价 1.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

(1)班级授课制使教学获得了较高的效率,一位教师同时向几十个学生教学,使得教育的普及成为

可能。

(2)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3)由于学生是按照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水平接近,有利于他们彼此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启发。可以说,没有班级授课制,就会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因为班级授课制具有这样一些突出的优点,尽管它不断受到批评,人们不断对其进行改革,仍然表现出长久的生命力,而且许多改革实际上是对于班

级授课制的发展,而不是彻底的否定

2.班级授课制的局限

(1)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比较多地是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现成知识。(2)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机会比较缺乏,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3)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多样化,形式比较固定化,缺少灵活性。

(4)强调统一性,难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5)每个学生实际上分别地对教师负责,彼此之间缺乏分工与合作,因此学生的互相交流和启发难

以保证。

由于班级授课制具有这样一些局限性,人们一直在致力于对其进行改革。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近代以来,班级授课制成为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但人们并没有停止对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这些探索又相当集中地围绕着对于班级授课制的改革而展开,人们一直在努力,试图在保持班级授课制优越性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克服它的局限性。

(一)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分层教学在西方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十分流行,一般在中学

实行,有些学校在小学高年级实行。

分层类型:通常在每一年级有A、B、C、D、E五个水平,A组为最高,B组次之,以此类推。就一般情况而言,A组和D组人数都比较少,大多数学生在B、C两组。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合流运动(mainstream)后,弱智学生进入普通学校与正常学生一起学习,许多学校的E组实际是这些学生。还有

一些学校只有两个或三个等级。

分层依据:以美国部分州为例,主要依据智力测验分数、学习成就、教师意见和家长意见决定分层。

分层范围:通常在主要科目实行分层,如数学、英语、科学、社会。

分层管理:一般实行弹性机制,分层不是固定的,每学期或每学年要进行调整,层次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学习情况,如进步显著就可以上调,学习吃力则可以下调。

因为是按照科目分组,实际上所有科目都在A组或所有科目都在D组的学生很少,多数学生是不同的科目在不同层次的组中学习。

分层教学的优点是,由于增加了智力测验和成绩作为依据,同一层次内学生的基础和水平较一般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更为整齐,因此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更加便利。由于不同科目各自分组,能够比较

好地适应学生的兴趣和差异。分层教学的缺点是在管理上比较复杂。

(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为主体,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机制,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通常由4~6名在性别、学业成绩、个性特征、家庭及社会背景等方面具有异质性的学生组成。由于在每个小组内体现了合理差异,从而在全班各小组之间形成了大体均衡、可资比较的小组联合体,使各小组在大致公平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竞争。同时,由于组内各成员之间在各方面的差异与互补,又有利于各小组成员之间互助性合作活动的开展,最终促进组内每个成员的认知、社会交往、个性和积极情感的全面提

高。

2.设立小组目标

学习目标为小组而不是个人设立。这样,改变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教学偏重竞争的课堂气氛,形成了合理的组内互教互助、组际公平竞争的良性机制。对于小组目标,全体小组成员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每个学生能够体会到:一个人的成功并非真正的成功,只有在小组的其他成员也达到学习目标的情况下,自己才能达到目标。学习不再是自己个人的事。因此,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会去积极帮助其他组员,学习较差的学生由于集体荣誉感和自尊心也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学习,尽量使所在小组不因自己的失败而被拖后腿。这样,小组成员彼此之间的关系是荣辱与共的积极、相互依赖关系。

3.实施小组评价与奖励的机制

与小组目标的设立相互联系,是小组合作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动力源泉。在小组奖励面前,每个小组成员都尽力为集体的成功而工作,积极承担集体义务,从而推动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保证以小组为单位实施评价,使得小组成员之间不是你输我赢的关系,而是大家输或大家赢。这种机制可以有效地调节

小组合作,促进成员争取小组目标的实现。

4.个人责任的明确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学习成效的大小与个人是否尽责直接联系在一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在两方面确保责任到个人。

(1)通过将小组任务分解到个人,或全班任务先分解到小组,再分解到个人的方法,使组内每个成员都承担小组任务中的特定部分,一个人完不成承担的任务,不仅会影响自己的成功,也会对小组或全班

完成任务带来不利影响。

(2)在单元检查、小测验和竞赛中,不再允许依靠组内其他成员的帮助来证明个人掌握学习内容、达成教学目标的程度,每个组员必须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测验。统计小组总体成绩之前要先计算个人成绩。

5.均等的成功机会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只要自己努力,有同伴之间的帮助,每个学生都可以做得很好,成功的机会是均等的。小组合作学习经常采用“个体提高分”(个体本次测验的分数比上次测验高出来的分数)的计分方式。这种方式保证小组所有成员无论成绩优劣都有成功机会,比自己以前进步,在自己过去基础上比较而不是与别人比较。这样,不仅成绩好的学生可以为团体做贡献,成绩差的学生也同样可以

(三)小班教学

小班教学在发达国家基础教育各阶段已经普遍实行,许多国家在教育法中规定的每班学生人数通常在15~25人之间。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大城市也开始了小班教学的尝试。小班教学是社会和义务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对于教育公平性、公正性的进一步要求,以及获得高质量教育的需要。可以预见,在今后几十年内,小班教学的增加会成为我国义务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从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实行小班教学应当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取消教师分科任教或延缓教师分科年限

在多数实行小班教学的国家和地区,通常采取教师包班的方式,而不是分科任教。在小学阶段尤其普遍,甚至在一些班额仍然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和我国台湾,在小学也是教师包班。小学阶段各门课程的文化科学知识都是基础性的,具有合格学历的小学教师完全能够胜任。教师包班,为教师了解每个学生提供了分科任教所无法比拟的便利,也为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创造了分科任教条件下难以获得的充分条件。有些国家和地区之所以先后将班级授课制改为小班教学,正是立足于学生发展所做的选择。

2.改革现有的班级制度以保证给予学生均等的机会

在大多数国家,小学阶段没有严格的班级组织,不存在正副班长、班委、组长等相对固定的角色,各种活动所需要的工作由所有学生轮流承担。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各种锻炼,也使每个学

生有机会获得不同的体验。

自主学习组织形式与指导 篇3

一、 以“趣”叩开自主学习的智慧之门

语文教师应充分运用一切科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欲望,使他们乐于主动探究。

1. 巧抓兴趣点。课前,充分研究教材,吃透文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挖掘教材中学生可能感兴趣的地方,既走进文本,又走出教材,有力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 营造人文氛围。语文自主学习需要一定的氛围,特别是人际氛围的支撑,只有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才能逐步稳定,才能逐步浓厚并趋向长久。因此,对每个学生应多肯定、多鼓励,让他们从中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功和乐趣。

3. 创设问题情境。课堂教学中,不断创设诱人深入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给思维以强大的内驱力和外引力,就可以自然地引导学生一步步进行探究。

二、 用“问”挖掘自主学习的创新潜能

自主探究学习作为一种最佳的的学习方式,能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鉴于这个特点,在确定自主学习问题时就要有所选择,要善于把握学习的动态,引导学生会提问:一是质疑,对不理解(思想内容)、不了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的词句质疑,对老师、同学的观点质疑;二是以提问的形式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可以针对课题、针对课文主要内容、针对作品中的人物、针对层次线索、针对写法等展开,以疑促思促学。

1. 自主学习的问题应具启发性。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因人施问,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启发性问题,这样,激起所有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2. 自主学习的问题应具层次性。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因此,设置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年龄和知识结构特点,做到难易适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让学生乐于探究和讨论。

3. 自主学习的问题应具创新性。自主探究学习的本质特征是创新性,要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大胆想象、猜测,提出创新的见解,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得到发展。通过思考、讨论,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实现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的目的。

三、 让“开放”成为自主学习的思维轨迹

1. 自主学习的时空开放。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心理的主阵地,教师要在“放”字上做文章。

(1) 在时间上“放”:教师每节课讲课时间最多为15分钟,把大部分时间留給学生,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中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学习的任务或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一定要随机调节,放宽时间。

(2) 在空间上“放”:改变以教师讲述、提问为主的教学形式,放手让学利用旧知,学习新知,探索未知,把提问题的权力还给学生,在组织形式上,采用个别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扩大单位时间内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让课堂内外形成一个整体,让校内校外形成联系的自主探究板块。

2. 自主学习方式的开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可运用查资料的方式、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抓重点词、品读重点句等方式,使他们能提升语文素养。

四、 让“点拨”成为自主学习的得力助手

1. 学法指导。学习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途径和手段,学生只有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才能真正主动获取知识,当好真正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重视学法的指导,使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检测有:

(1) 预习时:① 我弄清课题的意思了吗?② 从课题中,我能猜测课文要写什么吗?③ 我的猜测与课文内容吻合吗?④ 我读了两遍课文后,能概括出主要内容吗?⑤ 我扫清字词障碍了吗?⑥ 理解课文我需要查找背景知识吗?

(2) 理解课文时:① 我能根据“问题在哪”的图示发现问题吗?② 我能主动与小组成员合作研究解答问题吗?③ 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吗?

(3) 总结课文时:① 我能在了解各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列出一个提纲吗?② 我能看着提纲复述或创造性复述课文内容吗?③ 我对整篇文章的内容和写法还有疑问吗?④ 通过本课学习我能悟出点什么?

(4) 拓展延伸时:① 学习本文我需要记住什么?② 我能模仿本文的写法学着写点什么吗?③ 我还能用其他方法体现我对本文的理解吗?④ 围绕本文的内容还需要探究点什么?

2. 适时点拨。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介入的时间要适时。教师是自主学习活动的指导者,要全过程地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进程,介入过早,会使学生丧失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介入过迟,会使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甚至误入歧途。二是介入的程度要适中。教师的介入完全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否则就剥夺了学生尝试错误和在自主学习情境中解决错误的机会;但是,教师的指导不充分,会让学生“吃不饱”。三是介入的“点”要清楚,也就是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进入愤悱之时,要点拨;学生各抒已见,争论不休时,要引导;学生价值取向产生模糊认识或方法不妥时,教师要帮助……

3. 关注整合。由于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学习目标散乱、单一、甚至“出轨”的现象,教师作为引导者,应起到主导作用,及时整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确定重要的、主要的研究内容。其次,教师点拨学生时,应把握住自主探究能力训练的共生点与再生点,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延伸发展。

五、 让“主动”拓宽自主学习的发展空间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发现的学习,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讲授,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地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

1. 自主选择学习目标。由于学生兴趣、爱好等不同,个性之间存在着差异,自主学习应承认差异并力求通过教育手段,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自主学习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或自主确立,教师只是把握住学生自主性的“度”,避免过于自主而脱离教学中心。

2. 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在自主学习的内容上,只要教师能善于把握课堂教学的主方向,就能引导学生把思维的触角伸向多方面、有价值的问题。一篇课文值得探究的内容很多,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内容进行探究。根据学生的兴趣不同,让他们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方式,有的喜欢朗读,有的喜欢默读,有的喜欢摘抄或点评,有的不明白词语、句子,他就带着疑问去找答案……

3. 自主选择学习伙伴。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同一内容的同学可以组成临时学习小组,共同合作,这样每堂课主体不同,就有了多元的优势互补。自主学习中,学生更多的是愿意和自己喜欢的同伴共同探讨,商量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话题。

论传统手工艺的现代生产组织形式 篇4

现代生产组织形式是工艺品生产流程的重要环节,其合理与否决定着资源配比、流通机制和经济效益。结合文化背景、国情特点、政策导向,根据民艺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系统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梳理,笔者认为我国当前的手工艺生产可适用工作室独立创作生产、工艺品企业一体化生产和规模集群专业化生产三种模式。

一、工作室独立创作生产模式

工作室集设计、研发、制作、经销于一体,一般由一位或几位手工艺者经营管理,他们大多是拥有良好艺术修养、前卫设计理念、精湛制作技巧的现代手工艺艺术家。工作室的产品走高端路线,亮点是创意和手工,主要以收藏家、艺术家等成功人士为购买对象。这类工艺品造型独特、外观时尚、工艺考究,采用纯手工打造、注重人文情怀,有的甚至单品订制,无需机械化、批量化生产,生产周期长,数量也稀少,但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与之相区别,是沿袭传统的民间工匠艺人,由于种种原因,生产组织落后,产品类型单一,缺乏改革创新,不能满足现代审美需求,经营状态窘迫,生存状况堪忧。

工作室凭借多年的艺术经验积累和对社会发展趋势、艺术消费市场的精准把握,将工艺品的材料、外观和功能进行了大胆创新,着力创造出符合当代审美、引领艺术时尚、使传统迈进现代的新型精神文化消费品,他们不断用创意打动客户,赢得了无数商机和财富。

作为小众的文化创意产业,工作室的发展相对还不成熟,尚需各方的扶持帮助,比如建立实施手工艺等级评定制度,对优秀艺人给予荣誉称号和研发经费,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帮助遗产传承人举办展览、传承技艺、扩大影响等。

二、工艺品企业一体化生产

工艺品企业一体化生产是指在企业内部完成加工销售的整个产业链流程,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实行标准化生产,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由于手工艺生产的特殊性,其最大的特点是机械化生产与手工生产相结合、工人驻厂生产与家庭分散生产相结合。

机械化生产与手工生产相结合是指部分工序由机械设备代替手工生产完成,其他工序由人工完成。工业革命后福特制生产组织形式广为流行,专业分工生产对于规模化、批量化具有极大优势。首先,公司负责组织管理生产,根据经营需要合理设置部门,分管不同环节,各部相互合作,保证产品顺利生产;其次,将产品的生产加工划分多个工序,每一工序由技术纯熟的专业工人进行流水线作业生产。由于工人只需反复进行单一工序操作,降低了工人技能的要求和单位劳动成本,提高了工人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生产率。我国很多手工艺生产都采用了这一方式,拿刺绣为例,先在电脑上设计完成所需的刺绣图案,借助电脑印花技术将其印制在绣布上,绣女们只需按照印制的图案绣制即可,不需要构思如何选色配线,机器替代手工,效率大增。

工人驻厂生产与家庭分散生产相结合是指部分工序由公司内部工人完成,其余工序分发给公司以外的工人完成。这是根据我国农村特有的生活方式和劳动力特点决定的,工人在农闲时进行初期的手工生产,赚取加工费,公司负责产品的设计研发、后期加工等重要工序,保证产品质量。由于农村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节约了生产成本,使产品更具竞争优势,同时还提高了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山东临沂的草柳编生产就是如此,公司除雇佣专人负责日常经营和柳编后期加工外,还雇佣了众多农村家庭妇女从事缠边、上把等工作。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手工艺生产特点,工艺品企业一体化生产实现了产品的批量化、规模化、标准化,非常适合大众化工艺品的生产。但实际经营过程中也难免存在产品缺乏自主创新、农民生产水平较低、产品质量监督薄弱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规范、提高、完善。

三、规模集群专业化生产

规模集群专业化生产模式,是由不同的专业性生产机构共同运营、协调合作的专业化生产形式,实现了从生产要素供给、产品设计研发,到加工生产、市场营销、品牌创造、物流服务的产业链纵向一体化互助模式。它有众多企业参与加盟,有利于推动集群内部产业的精细化分工,经营侧重大规模、广覆盖,拉长和延伸现有产业链和价值链,提高生产效益。

我国手工艺产业集群的发展刚刚起步,尚处于从小到大的初级发展阶段,也刚刚形成一些地域品牌。手工艺生产企业在一定区域聚集,利用群体效应,占据足够的市场份额和定价话语权,获得相对合理的产品溢价销售,使品牌区域的企业都能从中受益,提升市场竞争力与影响力。规模集群专业化生产在我国主要有手工艺作坊一条街和手工艺特色产业园两种类型。

手工艺作坊一条街多出现在传统手工艺资源丰富的农村,以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为依托,由单一种类的手工艺作坊自然聚集,形成独具民族地域特色的手工艺产业集群。它将手工艺生产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以生产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兴盛又能带动旅游特色工艺品的销售,有利于打造区域知名度,提升产业品牌效应。山东潍坊杨家埠手工艺村生产的风筝和年画、苏州吴县镇湖生产的刺绣等就是此类中的代表。

手工艺特色产业园是由几个大型工艺品龙头企业为骨干,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吸引与该产业相关的中小公司在同一区域聚集,形成与核心企业相关联的配套企业集群。它以大公司为产业龙头,负责业务洽谈、承接订单,各中小公司分别为大公司提供专门的设计创意、生产加工、信息咨询、技术培训、物流运输等服务,实质是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和社会化。这一形式有助于带动当地经济,促进手工艺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如在山东菏泽曹县的青荷、普连集镇和古营集镇一带,产生了我国平原地区最大的桐杨木加工生产基地,分工非常科学,产值大,辐射广,已成为曹县的支柱产业。

很多市县的专业化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成绩斐然,可谓造福一方,但同类企业恶性竞争、产业信息流通不畅、税收征管不尽合理等诸多问题也不容回避。政府还需要尝试成立专业的经济合作组织,探索依法维护企业利益的方法,还要加强财政金融支持,改善市场进驻环境,引导、促进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

教学组织形式 篇5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界定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表现为教学活动的组织结构,即完成待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织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它涉及叫徐活动应怎样组织、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怎样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利用的问题。它取决于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在教学活动中,教学任务、教学原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都要综合而具体地落实到一定的组织形式之中。教学组织形式运用得科学与否,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概要

教学组织形式是社会生产和科学发展的要求在教育中的反映,每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都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其对培养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学组织形式不断发展和改进。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和道尔顿制等,另外还有贝尔-兰喀斯制(导生制)、文纳特卡制、特朗普制、开放课堂等。总的来说,这八种教学组织形式可划分为个别化教学、集体教学和综合教学三类,其中,个别教学、道尔顿制、文纳卡特指、开放课堂基本可划分为个别化教学一类;班级授课、分组教学、导生制可划归为集体教学一类;特朗普制则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化教学虽然能弥补集体教学的不足,但也只能作为集体教学的补充;班级授课作为集体教学的代表,虽然是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但必须随时代发展而变革。教学组织形式发展趋势是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今后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是融合了个别教学及集体教学优点的综合性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多元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

三、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亦即课堂教学或班级上课制,是指把学生按年龄、知识裁定人数的教学班,教师根据课程计划所确定的内容和课时,按照固定的课程表分科进行集体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它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1、教师可以同时对几十个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其容量大、传授知识的密度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有利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助于普及教育。

2、课堂教学按专业实行教学分工,以教师系统讲授为主,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及其各自优势的发挥,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3、作为一种集体教学形式,课堂教学不仅可以给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培养其集体主义精神。

正是由于课堂教学具有这些优越性,世界各国目前仍把它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而广泛使用。课堂教学时我国中小学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学校教学任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因而它是学校运转机制的主轴。学校要做到以教学为主,就必须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原则,建立和健全正常的教学秩序。

班级授课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强调在封闭的课堂上传授系统的书本知识,容易产生理论和时间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2、强调标准的统一,容易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3、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分析 篇6

摘要:经过对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有关组织形式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笔者对于丰富多彩的相关体育活动比赛、课外体育活动的相关组织形式以及体育课具体的组织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了解,认为切实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促使学生在生理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从而造就出切实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体育教学之中,相关的组织形式是否正确,直接影响了整个体育教学质量的好坏。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分析

中圖分类号:G807.4

教学组织的有关形式实际上就是教学活动整个过程之中的学生以及教师具体的组织方式,同时还有教学空间与时间方面的安排方式。对于教学组织形式来说,其在教学实践以及教学理论之中,处于实际落脚点的重要位置,具有集结与综合的性质。有关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沿袭,切实反映出了在教学理论方面的深化以及教学实践的具体需求。

一、高校体育教学有关组织形式概述

在高校体育教学之中,相关的教学组织形式展现在了学生和教师之间互为联系与作用的一种方式,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需要最大限度的体现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之间的作用。相关的作用方式不但能够表现为直接的,同时也能够表现为间接的,可以在班集体或者是在小组与个体之间进行,其中应该由教师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凭借相关的组织形式作为纽带,将教学内容、教学要素、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等相关的成分按照合理有效的方式开展以及搭配。并且体育教师的教学形式和学生实际的学习形式都要利用合理高效的教学程序进行连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活动顺利的开展。

二、高校体育教学有关组织形式方面的特点分析

(一)具有形式多维性的特点

高校体育教学有关的组织形式实际反映的是在相关教学活动之中的时间、空间以及人员的安排与组织。在教学组织形式的相关角度来对教学活动进行说明时,就一定要从时间、空间以及人员等多个方面进行思考,才能切实对相关的组织形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学组织所具有的多维性直接决定了相关的体育教学活动几乎都是多种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也就是时间、空间以及人员等相关组织形式共存的。也正是由于在客观上来说教学组织形式是多维的,所以对它的研究一定要完整全面的进行。

(二)具有分班多样性的特点

高校体育方面的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作为主要形式的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本身在技能以及体能等有关方面所具有的差异会对课程的实际效果造成不同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妥善的满足学生具体的需要,并且促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在原本的基础上得到更好、更有效的发展,在教学组织的有关过程之中我们可以尝试跨年级、跨班级、个人兴趣、混合性别、按照运动技能以及体能实际的水平来开展分班教学相关的组织形式。

(三)具有分组针对性的特点

在相同的教学班之中,能够利用不同的有关教学分组的具体方法来其实提升教学效果。例如为了可以帮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受到平等教育的培养机会,相关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构建一些具有互助合作性质的学习小组,让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和成绩普通或者是成绩较差的学生分在同一组之中。这样做不但能够有效的发挥出基础知识扎实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帮助成绩一般或者是较差的学生得到更大的收获与指导。

将同班之间或者是互相认识的学生分在一组,由于他们相识所以相互之间有着非常高信任度,并且依赖性更强,思想能够保持一致,所在分组教学之中能够更加有效的发挥出他们自身的作用,从而形成合力,进而切实提升教学效果。

对于游戏活动或者是准备活动来说,我们应该利用随机分组的相关方式,这样能够使学生对有关课程产生更大的兴趣以及刺激,与此同时还应该适当的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与相互交流的机会,这样能够帮助平时接触比较少的学生更加融洽的组合在一起;另外一方面由于组合到一起的学生都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这样能够使学生们所处的环境氛围不断更新,进而提升学生自身的适应能力以及应变能力。

三、改善高校体育教学有关组织形式的具体建议

(一)重视大学生在体育文化方面的修养培育

提高对学生在运动生理、体育理论、运动心理学、体育技以及战术形成原理等方面的教育,帮助他们对于之前学到的有关体育“三基”方面的知识能有一个非常高的理论性质的升华,从而促进他们对于体育文化有关思想的形成。

(二)扩大学生在体育选择方面的自主权

高校体育相关必修教材非常多,并且还有重复的现象,减少了大学生们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兴趣。所以,一定要应用选择式的相关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相关的体育教材之中,挑选有兴趣的一个或者是几个项目进行纵深发展,从而使所修项目达到更高的水平,进而逐渐形成大学生对于体育项目方面能够做到一专多能,培养并且促进他们自身的终身体育思想稳固定型。

(三)扩大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的自由度

灵活化、个别化以及多样化的有关实质,实际上就是为所有的大学生构建一个具有高自由度的相关学习环境,从而使他们的个性能够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而相关的教师则应该在分析、观察以及对学生个体进行辅导与讲解的过程当中,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独立学习以及独立思考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逐步引导着学生们朝着自主、自觉学习的有关方向转化,并合理的培养他们在体育方面的能力。

(四)提高并完善高校体育考核方面的制度

学分制的有关制度是高等院校在考核制度方面的一种科学体现,可以给大学生们带来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以及更多的自由。而高校体育教学的任务、目的、考核制度以及考核方法,实际上就是为了能够促使学生在生理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并且切实的提升他们的体育运动能力。

(五)对高校体育教学方面的内容进行更新

长期发展以来,高校体育教育已经非常完善,各项体育教育活动都已经稳固成型,但也正因如此,使得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过于单调,尽管体育项目非常多,但每个项目都有其固定的形式,长久以往难免会让人感觉乏味。因此,高校应该对体育教学相关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更新与改进,从而提高体育运动的适用性以及灵活性。

结束语:

高校体育教学当中所应用的有关教学组织形式,能够极大的提升体育教学实际的工作效率,并且可以使诸多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式在相关的组织形式之中得以有效的运用,与此同时也能够帮助体育教学活动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化。不同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式只有在正确使用到相关的教学组织形式当中,才能够切实的发挥出本来的效用。相关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以及所有的教学活动模式之间的关系,直接决定了有关的组织形式是否正确合理,对于体育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与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尚玢.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状况影响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29);109.

[2]任远金; 陈双.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挑战与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114.

[3]林克明; 吴绪东.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121.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季刚(1978—),男,汉族,江西永修人,上海体育学院硕士,九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生产组织形式 篇7

1 当前中国农业市场状况及对农业生产组织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业市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下从6个方面对中国农业市场状况进行简要分析。

1.1 土地资源

2004年, 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并在200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国家通过一系列激活土地要素的政策, 逐步建立了市场对土地资源的配置权限, 进一步解除土地对农民生产自由的束缚。市场可以通过对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同时在明晰权属的背景下, 农业生产将由效用最大化向效益最大化进行市场化的转变。

1.2 人力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 2亿5278万农民通过进城务工和城镇化, 脱离农业生产走向了城镇。 (1) 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有效地支持了工业化, 迅速让中国农民富裕起来; (2) 不断降低的农业从业人员数量, 也为调整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和提高农业行业利润水平提供了空间; (3) 由于大量的农民离开土地, 必定导致大量土地撂荒, 从而减小了土地市场化的阻力, 有效地支持了市场对土地资源的配置。

1.3 资金投入

现行市场环境中农业生产资金投入的主体是农民, 而农民表现出明显的资金不足且不愿意扩大在农业生产领域的资金投入, 更不愿意在农业市场化领域投入过多的资金, 从而导致了农业生产发展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保证。国家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投入虽然建立了增长机制, 但是由于大量的投入是通过补贴农民的形式进行的, 而农民将补贴资金部分用于了非农生产, 从而减少了资金投入, 使得农业市场化进程减缓。

1.4 农产品供求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农产品的需求量呈现出高速的增长态势, 这不仅仅表现在数量上, 更表现在种类和质量上。在农产品供给方面存在明显的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总体不高、产品种类细分程度不高、传统农产品供给过度等弊病。这和农产品市场发展缓慢, 供给方对市场反应敏感度有很大关系。与此同时, 加入WTO以后, 大量的外国农产品参与中国市场的供给, 一方面满足了需求, 另一方面抢占了中国农产品市场份额, 特别是高端农产品市场, 对中国农业发展打击沉重。

1.5 农业科学技术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主要靠政府主导, 真正的科技需求方却没有表现出科技发展意愿。同时科技成果往往停留在研究机构里面, 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仅仅40%,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80%。农业科技人才也呈现出结构不合理、总量不够、人才流失严重、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1.6 农业生产中介服务机构

随着专业分工的不断深入, 中介服务结构的纽带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我国农业生产中介服务机构在数量上较少, 同时这些中介服务机构大多由政府主导成立, 市场利用不高, 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比如, 大多数地方都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机构, 但是由于没有主动服务农民和开发市场, 成交量不大, 产生的效益也不高。

2 当前中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分析选择

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 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以户为生产单元的生产组织形式已日益不符合生产要求。伴随着国家调整农业生产各项政策的出台, 农业生产在家庭承包权不改变的基础上, 主要形成了3种组织形式: (1) 单体家庭农户; (2)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3) 农业生产企业。

(1) 单体家庭农户。是以家庭为主要生产单位的形式。生产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生产资料和生产技术的更新改造、产品的分配和交易等都是靠家庭完成。这种生产组织形式, 在资金方面基本靠原始积累, 表现出明显的资金不足, 不能很好地满足生产对资金的需求;在技术方面基本上靠经验总结, 表现出明显的技术落后, 农产品质量不高。在风险方面基本靠家庭承担, 表现出明显的抗风险能力差, 破产危机严重;在市场方面基本靠自足后的剩余产品交易, 表现出明显的信息闭塞, 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由于各项指标都凸显不出优势, 农民生产积极性严重降低, 导致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土地撂荒。一方面, 导致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 严重阻碍农业生产发展特别是危及粮食安全, 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2)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由农户或者其他机构发起, 在不改变土地生产资料权属的基础上成立的小规模专业合作生产组织形式。其出现、发展是农业生产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市场化的结果。克服了单体农户生产经营中的许多弊病, 在生产组织管理、规模经济效益、生产技术更新、产品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生产成本控制、抗击风险能力、适应市场程度和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取得十分突出的成绩。然而, 这一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从一开始, 也存在着弊病。 (1) 从组织管理上来看, 没有严密的组织体系, 成员退出机制过于自由和组织过于松散, 非市场因素的组织瓦解风险很大。 (2) 从土地资源配置上看, 由于成员之间的土地权属没有改变, 公共资源产权划分不明晰, 在资源配置上容易造成分歧和有失公允, 从而影响组织的运行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3) 从生产人力资源成本上看, 劳动者素质参差不齐, 成员之间又很难在以土地投入为主要计量的分配制度上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所以会造成一定的人力资源浪费, 导致生产成本提高。 (4) 从生产技术水平上看, 由于大量农民依然束缚在土地上, 同时缺乏专业的、高知识的农业生产者, 农业生产技术更新慢, 难以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 (5) 从市场化水平上看, 由于其合作体制下成员组成结构的特征, 无法建立高效的市场运作机制, 对于市场信息的传导、分析、决策都会出现滞后性和中断性, 决定着其市场化水平不高。

(3) 农业生产企业。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具有较高商品率, 实行自主经营, 独立核算, 具有法人资格的盈利性经济组织。我国的农业企业目前多处于加工环节, 主要原因是初级农产品环节利润率较低、投入较大、周期较长, 农业生产资料权属流转制度不完善。但是, 随着土地等生产资料流转制度的不断完善, 政府扶持投入的不断加大, 市场容量不断的扩张及利润的不断攀升, 越来越多的要素将通过这一组织形式投入农业生产环节。农业企业以其高度市场化的优势, 在生产管理、资源配置、生产成本控制、市场反应、技术更新、分配方式上可以很好地参与市场, 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不仅可以迅速提高农业生产力, 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更可以通过其不断成长起来的竞争力广泛参与国际竞争, 把中国农业从包袱产业推向效益产业的发展轨道。同时, 由于这一生产组织形式是采用市场化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 不可避免地会有弊病, 比如, 市场失灵风险较大、企业与农民之间利益关系难以平衡、农业企业破产保护制度不完善、垄断企业的出现等。

从农业市场化要求来看, 农业企业是最符合高效率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农业生产的企业化改造, 转变农业生产一直由政府主导的形式, 把主导权交给市场。一方面, 可以解决好中国的的“三农问题”;另一方面, 可以给政府减负, 让政府腾出更多的精力进行宏观调控。中国高速发展的城镇化和进入WTO以后市场的国际化, 摆在中国农业生产者面前有巨大的市场机遇, 同时也有巨大市场的挑战。农业生产企业化能够破除阻碍和抓住这些机遇, 进一步释放农业生产活力;解决农业生产资金不足, 进一步转变农业投入方式;通过先进的技术改造和管理革新, 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竞争力, 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优化, 从而实现农业的全面现代化。

3 中国农业生产企业化的几种实现途径

实现农业生产组织的企业化是一个必然的方向, 但是决不能不顾中国基本国情、市场情况和企业化改造所面临问题而进行“大跃进”改造。中国的农业企业化改造可以通过以下4种途径进行探索改造。

3.1 对“专业合作组织”进行企业化改造

我国的专业合作组织已经走过了很长一段历史, 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 在农村生产中发挥着重大影响力。一部分农民通过这种组织形式广泛参与市场, 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实际收入上都有所提高, 对积极参与市场从事农业生产有一定的认识。可以在不断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的同时, 进一步提高其运行效率和明晰产权, 从而组建农业生产企业。同时在进行企业化改造的同时, 通过融资融技的方式引进资本和技术, 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全体股东收益。

3.2 农业加工、流通企业生产经营“下移”

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的农业加工、流通企业, 发挥本领域优势与农户之间建立着利益连接机制, 带动农民广泛参与市场。但是随着市场对农产品要求越来越高, 农户也越来越难提供符合市场标准的初级产品。此类企业可以进一步发挥自身行业优势, 结合当前扶持政策, 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整合农业生产资源, 把产业链“下移”, 直接从事农业生产。一方面可以做长产业链,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公司化的管理, 促进内部资源优化配置,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

3.3 股份制企业化改造国营农场

国营农场本身具有企业性质, 但由于其国资性质让很多优质的要素不能参与其生产经营。把一些生产经营状况不好的国营农场进行股份制企业化改造, 让更多的优质生产要素进入农场, 促进其生产经营高效化。通过对国营农场的改造, 可以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同时还可以巩固粮食战略安全。

3.4 对农村经济组织进行企业化改造

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建立, 集体经济组织生产的功能逐步弱化。由于市场环境已经不同于30年前, 因此可以通过对农村经济进行企业化改造, 让农民在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再次通过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入股新的农村集体企业。通过企业的形式组织农业生产和参与市场, 形成符合市场要求的投入、分配制度。

摘要:阐述当前中国农业市场状况及对农业生产组织的要求, 分析当前中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提出中国农业生产企业化的实现途径: (1) 对“专业合作组织”进行企业化改造; (2) 农业加工、流通企业生产经营“下移”; (3) 股份制企业化改造国营农场; (4) 对农村经济组织进行企业化改造。

浅谈教学组织形式 篇8

教学组织形式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多元化, 教学组织形式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革。随着课程和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浪潮的到来,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和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课改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授形式, 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它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不同教学任务和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工作岗位任务对人才的需求来决定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在创新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改变了单一的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过程中, 实现了分组讨论, 个人展示和角色扮演等最优组合, 营造了轻松的教学环境、融洽的课堂气氛、便于交流的开放性课堂, 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 改变了传统教学中, 教师对课堂的垄断地位。因此, 教学组织形式是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手段。方法得当事半功倍, 反之容易引起学生逆反、厌学等不良心态。现就适宜教学组织形式总结如下:

一、参与教学

在课程改革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从传统的主讲者转变成一个指挥者、监督者和协调者, 把握学生个体的差异来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学任务的设计要能够开发学生的潜力, 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比如:竞赛、分组讨论、个人展示、图表示意等。学生参与过程中, 通过小组互评, 老师总结的形式, 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综合能力。

二、自主学习

在学生完成课堂上的教学任务之后, 教师还要给学生布置课下的学习任务, 要求学生用课余时间, 通过上网查找资料, 上图书馆查阅资料等形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提高学生自己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过程师生互动化

在课改的教学过程中, 要营造一个轻松、融洽、平等的课堂气氛, 加强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交流, 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为教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加强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 这能够帮助学生对新知识有更好的理解。

我国目前改革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探索。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垄断地位”, 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种新的教学观促使着教学模式由教师中心向师生互动方向发展变化。所谓师生互动教学, 就是整个教学过程建立在师生共同活动的基础上, 发挥学生个体空间, 教师指导, 让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进来, 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任务在一个愉快、活跃的气氛中得以完成。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1.师生整体合作——以扶为主;2.师生分步合作——有扶有放;3.小组自发合作——无拘无束;4.小组自觉合作——协调统一。

总之, 在教学过程中, 每个阶段都有评价机制, 如:学生之间先进行互评, 老师进行总结, 或者通过小组发言、汇报等形式进行评价, 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的效率, 更好的发掘学生的创造力。便于让教师发现学生接受新知识的程度及存在的问题。

为避免教学组织形式单一、枯燥, 组织形式需从全局教育思维出发, 辅以因材施教理念, 推荐运用多元化教学组织形式, 确保教学活动成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过程。在这个“教”与“学”的交换过程中, 要充分诱发受教人群的学习潜能, 利于教学重心由教向学的转移;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摘要: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组织形式, 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主客观条件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 教师和学生结合起来进行活动。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目的就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 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 才能使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和理解教学内容, 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教学组织形式,参与教学,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互动化

参考文献

[1]程少伟.谈行为引导教学法之项目教学法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 2005 (11) .

[2]蒋庆荣.以项目教学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与实践[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2) .

[3]刘文静.浅谈项目教学法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8) .

谈谈高校的教学组织形式 篇9

一、个别教学

个别教学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传授或指导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在我国古代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它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因材施教, 并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但教学效率往往不高。由于个别教学的条件对一国教育资源要求很高, 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存在着极大的矛盾, 因此, 个别教学形式在高校本、专科阶段已基本不再采用, 只有在研究生阶段才有。

二、班级教学

班级教学或班级授课制是按照专业将学生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 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课时数, 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班级教学是高校目前通常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教学具有“五个固定”的特点:学生固定, 按专业将学生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固定, 按教师的专业和工作能力分配教学任务;内容固定,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向学生传授统一的教学内容;时间固定, 师生按固定的课表进行教与学;场所固定, 在固定的教室上课, 教师若要改变上课场所或时间, 要报教务部门批准才可[2]。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有利于扩大教育教学规模, 教师按一定的课表有计划地同时对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学生进行教学, 可以经济有效地培养人才, 教学效率高;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活动,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过程的调控, 对教学环境建设要求比较低;更重要的是师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对学生成长所起的作用, 则远远超出了课堂教学的本身。

班级授课制存在的不足:教师将全体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 模糊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 不能兼顾学生的多种需要, 不利于因材施教;教学场所主要局限在教室, 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授, 容易产生“满堂灌”现象, 这种方式非常封闭, 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虽然班级教学也存在很多的缺点, 但它具有课堂信息容量大、知识传授效率高、系统性强等优势, 在基础知识的传授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三、网络教学

广义的网络教学是指在过程中运用了网络技术的教学活动。狭义的网络教学是指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生态环境的有机因素, 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

网络教学是利用已经普及的电脑和宽带网络等硬件环境, 依托专业的网络现场教学平台, 实现异地、同时、实时、互动教学和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 是“实地现场教学”模式的强有力的补充, 是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总体趋势和目标。从教学内容来看, 网络中的教育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学生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或需要选取相关知识和信息。学生与教师对于教育资源拥有平等的获取权, 学生不再被动地接收教师单向灌输的知识内容, 而是主动地选择与研究。这就充分地调动了学生探索、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主动意识, 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个人的学习潜力。从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来看, 网络教学突破了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限制, 为教师和学生选择在最佳地点和最佳时间的教与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即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教与学。从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角度看, 网络教学更容易实现师生和学生之间的及时交流、即时反馈, 教师既可以对虚拟群体进行教学, 也可以对单独个人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师生关系来看, 既可以是一对一, 即个别指导、个别教学的形式;同时也可以是一对多, 即一位教师同时对许多学生授课;还可以是多对一, 即在线学习者同时求助于多位教师指导。这种多样化的对应关系, 为学生自主地选择不同的、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教师进行辅导提供了可能性。从教学手段来看, 网络教学主要采用视频、音频并用技术, 教师可将抽象深奥的知识点通过多种技术, 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便于学生掌握。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提高, 网络教学将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也能减轻教师负担[3]。

然而网络教学也并非十全十美。网络教学对情感目标 (思想品质、心理素质等) 和动作技能目标 (如实验、手术技能等) 的教学效果不是太理想。学习者的自控力受年龄以及学习风格的影响。对于年龄较小、学习依赖性比较大的学习者来说, 对教师主导作用的要求比较高, 不太适合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另外, 网络教学对教学设备的要求较高。

教学过程的实现最终都要落实到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 因此, 教学组织形式是否科学、合理对教学过程的优化整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对人才规格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也使教学内容空前丰富。与此同时, 教学条件和手段也日益现代化。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教学组织形式趋向灵活多样化、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迎接新的教育技术革命的挑战, 作好思想、物质和技术上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 第1册, P200。

企业组织形式转变规则设计 篇10

“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企业组织形式多元化。企业组织形式的不完善或种类的稀缺或多或少限制了投资者的选择自由。不同投资者因为自身条件的不同, 如资本形式、数量与投资目的等的不同会产生多样投资需求, 如果这些需求无法获得满足, 则资本投资激励不足, 势必影响经济发展。组织形式单一, 则可供选择的投资渠道狭小, 投资积极性的发挥自然受到阻却。”[1]因此, 法律应适应社会现实的不断变化和投资者的多样需求, 尽力设定足够丰富的企业组织形式, 并允许这些企业组织形式间进行有效率的转变。

1.1 法律应设定多元化的企业组织形式

1.1.1 法律应正视社会需求设计企业组织形式

“马克思在分析法律现象时, 始终将法律放在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中加以考察, 强调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指出法律应该是社会需求的表现。”[2]需求是指能够实际满足的需要, 有需求才有市场。不难理解, 主、客观情况相异的投资者, 对企业组织形式的需求也自然不同。正如国家努力使当事人间订立的每一个合同都成为有效合同一样, 国家也力图使每一个投资者对于企业组织形式的需求得到满足。因为, “企业法律形式的稀缺意味着投资者的选择自由受到限制, 不同投资者因为资本形式、数量与投资目的不相同而产生的多样投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资本投入激励不足, 经济发展肯定受到影响。为了激励投资, 就应当给予投资者‘量身定做’的较大的自由。”[3]而换个角度看, 完善的市场应给予市场主体足够多的行为选择。有学者认为:“市场的高度发展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 要求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使投资者有更大的选择空间。”[4]由此推知, 正视投资者的不同需求而设计多样化的企业组织形式应是法律不容懈怠的分内之事, 为每一个投资者找寻到最适合其自身情况的企业组织形式, 亦应是法律始终不渝的价值目标。简言之, 法律应“顺其自然”并有所作为。

“企业形式多样化即企业组织形式多样化。企业形式多样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不能人为地、强制性地要求某种企业形式一统天下。每种企业形式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 不存在一种绝对优越的企业形式, 只有最适合投资者自身情况的企业形式。”[5]可见社会生活中并没有一种“万能”的通用企业组织形式摆在那里, 任投资者取用。法律必须设计出多元化的企业组织形式, 以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故有学者认为:“企业形态应该满足资源组合的不同需要, 因而企业形态必然是多样的。相应法律规定必须为具有组合不同资源功能的企业提供应有的空间和制度设计。试图将企业形态统一为某种单一、严格的模式不仅是徒劳的, 而且往往是有害的。”[6]

我国地域辽阔, 人口众多, 各地区、各阶层因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收入状况存在较大差距等因素, 对企业组织形式的需求和偏好必然具有多样性。故有学者认为:“我国的实际国情, 要求企业的形态多样化, 不仅将公司制企业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 而且也要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合作社等非公司制企业的发展提供适宜的法律空间, 为不同境况的投资者在投资方式上提供多元化的选择, 从而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更加坚实。”[7]

1.1.2 法律应与时俱进创新企业组织形式

“从企业的发展历史看, 作为早期企业组织形式的独资与合伙, 作为近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的无限公司等, 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自然产生, 非立法的产物。”[8]后来, 随着国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守夜人”角色的转变, 在企业形态法定原则的作用下, 独资、合伙、公司等现实存在的企业形式渐次被各国立法所确认, 开始披上合法“外衣”, 而未得此待遇的企业形式却“相形见绌”, 即使在实践中存在, 其也不会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由此可见, 世界各国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都经历了一个从投资人自行创设到法律进行限定的共同发展过程。这样发展的合理性主要在于:“当事人可低成本地获得与之交易的企业的基本信息, 确保交易安全。法律在限定企业组织形式的同时, 明确规定了每一种组织形式的出资形式、出资者责任、法律地位等重要事项, 使其定型化。因此, 第三人在知道企业采用的组织形式时, 即便利地获得了该企业的上述信息, 有利于交易安全。各国法律一般均要求企业在名称中表明其法律形态, 意义即在于此。”[8]然而, 这样的发展过程亦有其不足。因为在法律确认一种企业组织形式的合法地位时, 通常其已经在现实中以“非法”身份存在一些时候了, 这当然会对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造成冲击与破坏, 毫无疑问应予相应法律制裁。但让法律“矛盾”的是, 这样的企业形式虽然“非法”, 但在一定程度上却顺应了社会的发展与需求, 其所以没能获取合法地位, 恰恰可能是因为法律对企业组织形式的设计不尽合理, 或者没能及时跟上时势的变化所致。“赫斯特在《法律和19世纪美国自由的条件》中指出, 当时美国法律的一大工作原则就是‘保护和促进个人创造性能量的释放’ (there lease of energy) 。”[9]故有学者云:“尽管商法应采取商主体严格法定原则, 但同时应适应市场经济实践对企业组织形式的需求而进行积极的制度创新。”[10]因此, 法律也要“内省”, 不应“睡在”条文堆里止步不前, 而须与时俱进, 适时创新企业组织形式, 以给投资者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对此, 世界各国都概莫能外。

我国立法在公司企业和合伙企业组织形式上有着创新之举。“西方国家对一人公司的态度经历了从完全禁止, 到有条件的承认, 直至立法上的确认和保护这样一个过程。现在, 西方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已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一人公司法律制度。”[11]我国1993年颁布的《公司法》并不承认一人公司的合法地位, 历经10余年, 到了2005年修订该法时, 一人公司制度得以在其中确立。我国1997年颁布的《合伙企业法》本来只规范了传统意义上的合伙企业即普通合伙企业, 并未规定有限合伙制度。但随着后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风险投资得以快速发展, 市场上需要有限合伙企业这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将负无限责任的出资者与负有限责任的出资者有效结合起来, 使能人与富人能够在风险投资的大舞台上“共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虽然不见中央立法, 但有限合伙地方立法活动却日渐活跃。“1994年3月2日, 深圳市的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合伙条例》, 该条例的第三章规定了有限合伙企业制度, 明确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经济组织均可成为有限合伙的有限合伙人, 这是我国地方立法第一次赋予有限合伙的合法性。2000年12月,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2001年2月21日, 北京市政府第 (9) 号令又公布了《有限合伙管理办法》, 对中关村内的有限合伙作了系统而全面的规定。紧接着, 杭州市、珠海市、包头市都通过了类似的规定。”[12]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于地方性立法突破当时《立法法》、确认有限合伙法律地位的做法, 学界仁智互见, 聚讼纷纭。有的对此大加鞭笞, 批评该做法有违法治精神;有的对此予以支持, 赞扬该做法的制度创新精神。还有的认为, 上述做法固然不合法治精神, 侵害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限, 但在中央立法不允许、甚至禁止有限合伙的情形下, 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其创造一个合法的生存空间, 实在是出于无奈之举。”[13]可见, 法律的创新有时也有“被动”的因素在里面。“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推动之下, 我国立法机关终于顺应潮流, 在2006年新修订的合伙企业法中明确规定了有限合伙制度。”[14]同时, 还在该法中对普通合伙企业的特殊变形有限责任合伙作了明确规定, 并最后定名为“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上述的一人公司、有限合伙企业、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都是我国法律与时俱进创新企业组织形式的表现, 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 法律还会在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之路上坚定不移走下去。毕竟, 不断适应和调整社会现实才为法律的第一要务, 而对待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 “堵”不及“疏”。

1.2 法律应允许不同企业组织形式相互间便利转变

1.2.1 成本、效率是法律允许企业组织形式转变的决定因素

一个理想的企业组织形式体系, 可以使每一个出资人都能够迅速地筛选出最适合自身情形的企业组织形式。也就是说, 企业组织形式本身并无优劣而言, 因为优与劣始终是相对的, 任何企业组织形式都是利弊集合体。一个企业组织形式对于一个投资者而言, 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 此一时彼一时, 并无定论。“显然, 公司制企业的有限责任相对于独资和合伙企业的无限责任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在创业初期, 由于资本条件限制, 投资者不得不选择独资或合伙制的企业, 但是, 出于风险控制或风险回避, 投资者会在适当的时机将企业组织形式变更为公司制。”[1]根据企业形态法定原则, 一个投资者要创办企业, 只能在国家给定的备选项中选择一种具体的企业组织形式。但在选定某种企业组织形式后, 因主、客观情况发生变化, 投资者能否改变初衷, 将企业改办成其他形式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投资者在这样的情形下有两种选择: (1) 将原企业解散, 再“不厌其烦”地按设立另一种企业组织形式的条件和程序创办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2) 不须解散原企业, “简明扼要”地直接将原企业的组织形式依法定程序转变成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比较起来, 笔者认为后者更为可取。因为前者程序繁琐, 成本高昂, 且企业经营出现中断, 不便于商誉积淀。因此, 基于降减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商事交易要求, 法律没有理由不允许投资人将一种企业组织形式转变为另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故有学者言:“通常一个国家的企业法往往设计多种企业组织形态, 供投资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加以选择。投资者选择时常常考虑企业的设立条件、法律地位、责任形式和国家的税收政策等因素。然而, 这种选择并不是一次选择而定终身, 在一定条件下企业形态可以转化。这种企业组织形态的变更, 可能是企业自身的经营需要使然, 也可能是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的结果。”[7]

1.2.2 企业组织形式转变对法律的具体要求

“在商主体严格法定原则下, 要设立作为商主体的企业只能在法律规定的企业形态中作出选择, 不允许在法律规定的企业形态之外另行创设一种企业形态, 或者将法定企业形态作出违背既有规定的变更。”[11]可见, 企业形态法定原则映衬出企业组织形式的严肃性, 投资者在此领域不能随意自治, 即不可私自造出一种法律所没有规定的企业组织形式, 在这方面的任何主张都要依法进行。因此, 投资者要想将一种企业组织形式转变为另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就必须按照现有法律规定的条件与程序进行。不管是否出于本意, 既然投资者对法律是如此尊重与信任, 法律就应作出积极回应, 努力使自己更完备、更确切、更具操作性。对一个意欲转变企业组织形式的投资者而言, 其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出现:他从一种企业组织形式转变到另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是法律所明确允许的;他转变企业组织形式的过程与解散原企业再设新企业的程序, 是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如若转变企业形式尚不如企业重设经济, 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多此一举”地作出当时的选择。由此可见, 对于企业组织形式转变, 法律要想充分发挥自身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 就应做到以下两点: (1) 明确规定企业组织形式相互间可以进行转变; (2) 规定低成本高效率的企业组织形式转变程序。

2《企业转变组织形式规定》的框架设计

2.1 我国应出台转变企业组织形式的专项法律法规

投资者创办企业的最根本目的就在于实现其利益最大化。“实际上, 不同形式的企业法律形态的产生和发展仅仅反映了投资者选择投资方式创造财富的愿望。”[15]而投资人是理性的, 现实的, 他并不总是乐于选择外观“华美”的企业组织形式, 因为对他而言, 这样的企业组织形式未必就是最有实效的企业组织形式。有学者认为:“选择何种企业组织形式并无固定的模式, 只有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形式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没有哪种企业法律形态是尽善尽美的。”[16]因此, 面对林林总总的企业组织形式, 投资人必须从自身的主、客观情况出发, 深思熟虑, 方能作出适宜的选择。然而, 市场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可能很快就会时过境迁, 使得原先的企业组织形式难再成为投资者们的主流选择;另一方面, 投资者的立场亦非始终不渝, 有些时候, 他们也可能会改变“初衷”, 开始“青睐”起其他一些企业组织形式。毋庸讳言, 投资者的热情是必须肯定的, 因为无它则无市场;投资者的自由是需要维护的, 因为无它则失人权。所以, 法律没有理由不允许企业主作出转变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 否则, 它就是不人道的, 是恶法。西方国家的法律给投资者创造了较为宽松的转变企业组织形式环境———从独资企业转变为普通合伙企业, 从普通合伙企业转变为有限合伙企业, 从有限合伙企业转变为有限责任公司, 从有限责任公司转变为股份有限公司, 甚至反向转变, 都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难事。应该说, 不同企业组织形式间存在着诸多的共性, 如它们都是人、财、物集合而成的组织体, 它们都以营利为设立目的, 它们都具有市场主体资格等。基于此, 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专项法律, 对企业间的变型问题作出规制。例如, “对于企业持续存在的组织形式转变, 德国有专门的《转型法》加以规定。该法允许德国企业法人的各种各样的转化方式。对一般合伙转化成有限合伙再转化成股份公司在该法的第5版中有规定。”[17]相形见绌的是, 我国既欠缺转变企业组织形式方面的专项立法, 寥若晨星的几个条文内容又太过简单, 令意欲转变企业组织形式的企业主们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同时, 也对保护债权人的正当权益颇为不利。基于此, 为了统一规则, 优化立法, 笔者建议国家出台转变企业形式的专项法律法规, 或可命名为《企业转变组织形式规定》。

2.2《企业转变组织形式规定》的内容安排

依笔者拙见, 《企业转变组织形式规定》可规定以下内容:

2.2.1 企业转变组织形式原则

根据法学理论与实践要求, 可为企业转变组织形式设定以下两项原则:

第一, 依法转变企业组织形式。投资者应依据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及程序转变企业组织形式。根据企业形态法定原则要求, 投资人不仅应在法律给定的企业形态范围内选设企业组织形式, 还应在转变企业组织形式过程中, 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因此, 企业转变组织形式应当依法进行。同时, 这也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二, 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毋庸讳言, 不保护债权人就没有了下一次的市场交易。但在转变企业组织形式过程中, 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极易受到侵害, 有些投资人甚至以逃避债务为转变企业组织形式的终极目的, 即“假变型, 真逃债”。为此, 法律应未雨绸缪, 及早防范, 预设举措, 去伪存真, 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债权人利益。

2.2.2 可供转变企业组织形式种类

根据目前的相关法律规定, 可供转变企业组织形式种类有: (1) 个人独资企业; (2) 普通合伙企业; (3) 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 (4) 有限合伙企业; (5)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6) 有限责任公司; (7) 股份有限公司; (8) 其他企业组织形式。

2.2.3 转变企业组织形式的条件及程序

以学者们最为关注的有限合伙企业转变为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如投资者创设的有限合伙企业意欲转变为有限责任公司, 则应当符合《公司法》规定的下列设立条件: (1) 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2) 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3) 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4) 有公司名称, 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5) 有公司住所。同时, 除遵守以上5项条件外, 投资人还应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行事。可见, 企业如由一种组织形式转变为另一种组织形式, 必须符合拟转变组织形式企业的各项设立条件, 并依照法定程序办理。通常, 法定程序有企业决策机关作出转变企业组织形式决议、政府及有关机构许可、通知或公告债权人、办理变更登记等。由此, 《企业转变组织形式规定》中可以设有这样的原则性条款:“企业转变组织形式的, 应当按照拟转变的企业组织形式的设立条件, 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企业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并提交有关文件。”

2.2.4 债权人合法权益保护

“选择合适的企业法律形式, 要从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出发。所以更正确地说, 是比较哪一种法律形式更会适于本企业的现状或者想要达到的组织结构。”[18]企业主有权相机转变企业组织形式自无疑问, 但其不能只考虑自身利益, 还要顾及债权人的感受。对于企业转变组织形式而言, 债权人不求有利, 但至少应当对其无害。否则, 这项制度就失去了存在的法理基础。因为失去了债权人的理解与信任, 企业即便转变了组织形式, 也无法挽回积淀已久的商业信用。同时, “无理”的法律也会打击意欲进行商事交易的市场主体的信心。因此, 在企业转变组织形式过程中, 必须要加强对债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以免顾此失彼。

归纳起来, 《企业转变组织形式规定》应当规定以下制度和措施以保护债权人合伙权益:

第一, 企业附条件维持运营。企业在转变组织形式期间可以维持其经营, 但应当将具体情况告知相关当事人。以往的法律未明确规定企业如公司转变组织形式期间的持续营业问题, 使得市场上的第三人容易将该期间理解为欲变型企业的经营“中止”阶段, 这可能会让该企业丧失许多交易机会, 不利于其营利目的的实现。但反过来, 如果允许这样的企业像以往一样继续经营, 就可能会出现因第三人未能知悉该企业的变型情况而致利益受损的局面, 这对其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的。基于此, 《企业转变组织形式规定》应允许企业在转变组织形式期间维持正常经营, 并要求其将与转变企业组织形式有关的情况告知相关当事人。

第二, 企业依法清理财产。企业在转变组织形式时应依法清理其财产, 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通知、公告债权人;清理债权、债务。如果企业转变组织形式前后的资产、负债状态不能明确, 债权人对与转变组织形式有关的情况毫不知悉, 一则其合法权益无法保障, 二则当投资者对企业转变组织形式前后负债承担责任形式发生变化的时候, 无法真正将其责任落到实处。所以, 企业转变组织形式时应依法清理其财产, 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告知债权人并清理债权、债务。

第三, 企业负债保偿。原企业的债权、债务由转变后的企业承继。投资者在企业转变组织形式后, 对企业负债承担责任形式如发生变化的, 对转变组织形式前的企业负债, 按照在前责任形式承担责任, 对转变组织形式后的企业负债, 按照在后责任形式承担责任。因为转变组织形式的企业并未终止, 市场主体资格自然延续, 故其转变前的债权、债务理应由转变后的企业承继。同时, 有些企业在转变组织形式前后, 其投资人对企业负债承担责任形式发生了变化, 如普通合伙企业转变为有限合伙企业后, 有些合伙人对企业负债承担责任形式由无限连带责任变成了有限责任。这时, 对于企业转变组织形式前所负债务, 该合伙人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对于企业转变组织形式后所负债务, 该合伙人应承担有限责任。

第四, 投资人承担违规责任。投资人违反本规定, 隐匿、转移企业财产, 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假记载, 或者私分企业财产, 损害债权人利益的, 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因为设计再精巧的制度, 没有责任约束也是无法落实的。《企业转变组织形式规定》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规定, 是为了防止投资者滥用转变企业组织形式的权利, 损害债权人的合法利益。

企业文联组织形式与工作方式初探 篇11

关键词:企业 企业文化 文联

一、关于组织形式

所谓文联的组织形式,是指构成文联这个组织的基本框架或一般模式。它包括对该组织在企业中的存在定位、人员机构、下属单位、职责任务等方面的设置和规定。考察目前企业文联的组织形式,大致有三种:一是独立型,二是挂靠型,三是结合型。

1.组织一体化。这是结合型文联组织形式的前提条件。组建文体中心,负责文联的日常工作,牵头组织企业的文化体育活动,将企业群众文化协会与企业文化管理部门的管理归于一统。

组织一体化有利于群众组织与行政组织的力量互补,促使双方各展所长,共同担负起繁荣、发展企业文化艺术工作的重任。一方面,文联可以借助文体中心的行政功能,加强对企业文化工作的指导协调,加强对各专业协会的组织领导,把文联所开展的各项活动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文体中心又可借助文联广泛联系文化艺术工作者的优势,把企业的文化艺术骨干组织起来,把他们的特长发挥出来,以提高文化工作的整体水平。

2.职务兼职化。这是组织一体化的自然延伸,企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提高效益、增加利润。企业的这种属性决定了企业文联与地方专业文联的重要区别就在于不可能完全形成专职化的工作机构。这种职务兼职化的形式,大大加速了有关人员的角色变换,有效的保證企业的文化工作真正摆上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把各项文化活动推展开来。

3.机构系统化。基于企业发展加快、生产活动繁忙等因素,文联组织重大活动的组织难度越来越大,这就更加需要我们下大力通过系统抓、抓系统的办法,完善各单位的文化工作机构,坚持业余为主、群众自愿为主,辅以适当的行政干预等多种联系方式,进而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错,相互贯通的工作网络,实现了企业文化系统的整体联动。

4.协会阵地化。企业文联各专业协会,肩负着指导和组织群众开展艺术活动,增强艺术素质,提高艺术水平的重任,各专业协会不仅要有得力的组织者和众多的积极分子,还要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和活动设施。因而,活动阵地化无疑是企业文联结合型组织形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利用活动阵地建设,可以大力开展书法、集邮、音舞、美术、摄影、舞蹈、器乐、文学讲座、展览、演出和各种教学培训、艺术交流活动,从而,使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活动有了可靠的阵地保证。

二、关于工作方式

文联的组织形式确立后,关键在于采取怎样的工作方式来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基于此,我们认为,企业文联在工作方式的选择上,似应坚持如下一些基本原则:

1.应坚持苦练内功,强化自我的原则。从事企业文联工作的人员,要想有地位,首先必须有作为。因而,端正思想,找准坐标,苦练内功,完善自我,用事实说话,用成绩说话,应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因此,必须靠活动来证实自己的价值,靠活动来塑造自己的形象,靠活动来传播自己的声誉,考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素质。

2.应坚持纵横联系、协调动作的原则。作为企业的文联不仅要发挥自身的优势,还应当广泛地依靠和联络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对企业文化工作实行齐抓共管。从纵向来看,企业文联对下要仅仅依靠本系统的力量,把各层次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使之形成合力;对上要主动接受相应组织和专业协会的指导、帮助,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实现上下联动。从横向来看,要和各个管理单位、参与单位、承办单位通力合作,从而扩大了活动的覆盖面,增强了活动的教育实效。

3.应坚持制度领先、规范运作的原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代管理科学更是强调规章制度在人们行为中的约束。企业文联工作要想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发展的轨道,也应建立一整套相应的制度,并切实抓好落实。

4.应坚持以人为本,骨干效应的原则。现代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科技领域是这样,文化领域也是这样,因此,建设一支思想好、觉悟高、业务强、素质优良的文化骨干队伍,是繁荣企业文化的基础和保证。企业文联应坚持“团结、依靠、培养”的工作方针,以人为本,重点抓好文化骨干队伍的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作风建设,通过组织办班培训、外出考察采风、参赛参演等活动,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进而以他们的形象辐射企业精神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造就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5.应坚持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原则。世界上任何复杂的工作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企业文联工作方式方法的探索也同样是无止境的。任何方式方法的提出和运用都需要靠实践来检验,不断地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从成功中获得经验,才能逐步地充实和完善自己。

三、关于工作效果

企业文联采取如上所述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究竟总体效果怎样?笔者认为可以达到三个效果。一是文化工作的人力、财力、物力更加集中,便于完成各项重大文化工作任务。二是企业文化活动的密度明显加大,职工家属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三是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促进文化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论小学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篇12

我国的教育学者对教学组织形式的基本概念持有不同的见解, 有的认为教学组织是教学活动和时间安排的组织形式;有的认为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互动和产生作用的结构形式;有的学者指出组织形式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基本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方面的构成关系;还有学者认为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形式就是教学组织的形式。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了解到, 目前我国对于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还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 上述种种提法都表明了教学组织形式的局部特征, 没有将其全面的描述出来。通过对组织形式几种说法的研究, 我们对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做了基本的阐述:学校进行基础教学的过程中, 对教学时间的安排, 教学空间的利用, 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基本活动的安排就是教学的组织形式, 可以分为分为班级授课制、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等。

二、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当前, 我国小学教育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虽然对我国的教育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是也存在很多的缺点, 与当前的教育观念有着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不符合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观点

从班级授课制的主要形式来看, 它确实是给了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机会, 但是却又剥夺了一些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这显然不是教育的错, 问题出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 出于教学质量提升的需要, 教师会有意地支配和调控班级的基本结构, 只能将教学的主要方向对准中等程度的学生或者以多数学生为准, 往往不将优秀生和后进生放在考虑之内。这样情况在各个小学比比皆是, 我们都习以为常, 但这使义务教育在公平的环境下又出现了新的不公平现象。

(二) 个性化学习缺少适当的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越来越复杂, 当前的教育教学必须结合现实的需要进行人才的培养, 这也正是我们注重个性化学习的重要原因。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发展, 而不是扼杀他们的个性, 按照单一的模式培养人才。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 教育作为社会重要的构成部分, 也应该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这主要反映在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上, 即为了满足社会多角度、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需求, 我们的教育应当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 发展他们的特长, 而不能用统一的模式和标准来要求他们, 如果教育脱离了学生的个性, 只会扼杀掉他们的创造性。

(三) 现代的教学环境与传统教学组织形式难以形成“互动”局面

想实现教学目标, 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教师就必须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教学中如果缺乏互动, 就很难实现教学个性化的目的, 教师就很难了解学生的想法和主要观点。因此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是实现教学民主的基本形式。教师和学生之间要互相尊重, 及时交流沟通, 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若有质疑应及时提出, 敢于求证。目前小学阶段的授课方法和学习方法都是采用单向模式, 即教师负责传输知识, 学生被动地接收, 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中要增加互动, 包括教师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等。从现在小学的组织形式来看, 因为学校和教师太过于注重学生分布和班级之间的平衡, 所以常常出现学生成绩参差不齐的情况, 加上受教师教学影响的都是处于中间部分的学生, 因此教学质量的提升不是很明显。上述情况的存在给教师的教学活动带来很大的难题, 所以大部分教师会忽视课堂中的互动, 这是目前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了解了现行教学组织形式的缺陷, 就要设法对其进行改革, 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那么对教学组织采用哪种形式的改革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要求呢?笔者提出了分类教学的构想, 其基本概念是在各个年级阶段把学习目标、学习能力、学习基础把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学生组合在一起, 保持基本的班级形式不变, 依据学校师资力量、基本设备等条件, 按学生的需要展开教学。

教学组织改革的主要方法是进行分类教学, 做好分类教学就必须对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构成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分类教学客观的制约因素包括师生的整体数量, 学校基本设施、学生之间的客观差异和教学的主要内容等。主观制约因素是指对学生心理的了解、兴趣的把握、对客观的基本认识程度、教师的价值观、教学经验、对外界的认知等。对主客观制约因素的全面把握是做好分类教学的前提, 接着就是要结合我国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 配合新课程的需求来进行教学组织形成改革, 而不能盲目地运用分类教学。例如分层教学, 有的学校出现了越实施分层教学质量越下降的情况, 这就是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造成的。做好了上述两方面的工作, 小学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就可以有效展开了。

参考文献

[1]戴双翔.小学教学组织形式改革若干问题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6 (7) .

[2]孙勇.对小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体会[J].成才之路, 2012 (32) .

上一篇:体制选择下一篇:单纯性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