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设施管理

2024-10-16

设备设施管理(精选12篇)

设备设施管理 篇1

1 物业设施管理发展背景

所谓物业设施管理 (FM, Facility Man-agement) , 按照国际物业设施管理协会 (IFMA) 和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定义, 是指“以保持业务空间高品质的生活和提高投资效益为目的, 以最新的技术对人类生活环境进行有效的规划、整理和维护管理工作它将人们的工作场所和工作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门综合了工商管理、建筑行为和工程技术的综合学科”。

物业设施管理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 七十年代初的能源危机, 使“建筑节能”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到九十年代, 建筑节能从当初的单纯地抑制需求、减少耗能量渐渐地发展为合理用能提高需求侧能源利用率的理性阶段。随着信息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促进了建筑的智能化。1984年随着美国哈特福德市 (HARTFORD) 标注智能建筑时代开始的第一幢智能大厦的建成, 智能型建筑便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应用在其中的建筑设备也变得多样化、复杂化, 组成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随着人们对生活和工作中舒适性要求的提高, 室内空气质量问题 (IAQ, In-door Air Question) 和环保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对建筑设备的性能要求和对设备的运行维护水平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之, 在当今追求便利、舒适、经济的时代, 物业设施管理应运而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 物业设施管理的内容

物业设施管理的内容比较广泛, 且渗透面广其中心内容就是:一方面, 通过对建筑设施的管理延长设备设施的使用年限, 确保其功能的正常发挥, 节约能源, 降低成本及运行费用;另一方面, 应用各种高新技术, 向客户提供各种高效增值服务, 使客户工作更加合理化和简洁化、生活更加方便化和舒适化。从而提高公司形象, 增加公司收益, 并使建筑物保值增值。其服务对象是人, 管理对象是建筑设施。针对不同的建筑物, 物业设施管理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2.1住宅小区物业设施管理主要内容。家庭智能化系统设施管理;小区CATV系统设施管理;小区设备自控系统 (BAS) 设施管理;小区安全防范及报警系统设施管理;小区智能三表抄表系统设施管理;小区停车库管理系统设施管理;小区物业管理系统设施管理;小区增值服务系统设施管理。通过对这些设施的有序有效管理, 为客户提供一个便利、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2.2综合楼物业设施管理主要内容。照明系统设施管理;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设施管理;变配电系统设施管理;给水排水系统设施管理;空调系统设施管理;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及电梯运行管制系统设施管理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施管理;办公自动化系统 (OAS) 设施管理;信息自动化系统 (CAS) 设施管理;物业管理系统设施管理;增值服务系统设施管理。

通过对这些众多系统的设施管理, 实现众多设备有序地联系在一起且能正常工作, 为客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 为客户提高办公效率和办公质量创造条件。

3 物业设备设施管理的特点

物业设备设施是附属于房屋建筑的各类设备设施的总称, 它是构成房屋建筑实体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发挥物业功能和实现物业价值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进步, 物业设备的种类日益增多, 新型产品纷纷涌现, 不断向更完备、更先进的多样化、综合化系统发展。这不仅使人们对物业设备的功能需求不断提高, 也对物业设备的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多数物业的物业设备设施管理除了具有设备设施的特定性、固定性、多样化、综合性和系统化等特点外, 一般还具有以下特点:a.设备设施管理受到的约束较多, 具有明显的限制性。设备设施管理工作只能在原有房屋建筑的物业基础上进行, 创造性较低, 且工作不能超越特定的环境条件。b.设备设施管理需要安全运行。物业的各部位和各系统, 如结构、内外墙面、门窗玻璃、电梯、空调等都会因种种原因发生故障或不同程度的损坏, 而且各类问题的发生无固定性和规律性, 因此物业设备设施管理, 不仅要保证技术性能的安全发挥, 还要及时发现隐患, 避免事故的发生。并尽可能延长设备的合理使用年限, 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c.物业设备设施的维护维修工程非常分散。由于设备设施多样, 使用频率高, 需要不断进行日常维护和故障维修, 这类工程项目大小不一, 时率要求高, 用料品种、规格多, 零星分散。d.物业设备设施管理具有较强的技术性。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智能化建筑、通讯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和设备监控系统等高科技设备的应用, 都进入了普通的物业管理范畴。在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中需要有各类相关技术知识的支持。e.设备设施管理工作是提高物业经济效益的关键。物业的经济效益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物业设备的寿命周期成本即购置成本和使用成本能够降低;另一方面是物业保值和增值。物业设备的成本一直是物业成本的最大构成部分之一。

同时, 物业设备设施管理还要涉及设备维修工作的安全性、计划性和及时性等诸多方面。只有弄清了以上特点才能对设备设施管理工作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才能从管理制度、人员配备、机械与材料的准备、维修计划与方案、资金落实等方面进行周到的安排。

4 物业设备设施管理的难点

一般意义上的物业设备设施包括建筑给排水、采暖通风及空调和建筑电气。传统的物业设备管理侧重于现场管理, 着眼于有故障的设备, 具有“维持”的特点。但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 物业管理范围内的设备设施已经形成庞大而复杂的系统, 传统产业的业务也由于结合了信息技术而出现了变化。“维持”水平上的管理已不适应物业管理智能化、信息化进程的缺点日益突出。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物管人员认为, 大楼或小区建成后, 招聘一些空调工、水电工、冷冻工让设备运转起来就行了。这样的管理思路实施起来会造成诸如能耗高、自控不能实现、设备损耗加速、室内环境品质恶化 (典型如空气品质) 等问题。根据物业设备与设施管理的现状, 迫切要求我们物业管理企业提高服务技术和能力、合理配置已有资源, 在提高设备设施管理水平的前提下大力节约成本开支, 减低管理成本, 从这方面来看, 准确认识物业设备设施管理的难点, 为设备设施管理工作“对症下药”和少走弯路有很直接的关联。目前物业设备设施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难点:a.从业人员素质、待遇之间存在的矛盾。就目前多数物业公司而言, 因为待遇普遍较低, 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大多偏低, 具备一技之长的本来就少, 而设备设施管理工作往往需要“一工多技”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要解决这两者的矛盾不但与一个企业的经营规模、资源和管理理念有关, 还与企业拥有的市场量有关。b.设备设施的维修基金问题。特别是在物业管理实施前建设的大量房屋中, 以前房改基金可以用于设备设施维修的资金少之又少, 对于大修和中修则更是“杯水车薪”。c.设备设施维修工程施工的资质管理问题。大多数物业公司是不具备工程施工、修缮等相关资质的, 一些细小的工作对于物业公司来说还可以勉强应付, 但对于稍大一点的项目, 物业公司则无能为力。

5 加强物业公司对物业设施设备管理的方

案:5.1加强物业公司的招投标管理工作, 引进管理规范、技术力量强的物业公司。在考察物业公司的资质时, 应该着重考虑物业公司管理人员的素质、技术水平, 对物业设施设备的维修技术人员要求必须持证上岗并具有相应的维修管理经验。5.2业主委员会部分成员由具有水暖、机电等专业知识的业主担任, 由具有专业知识的业主不定期地对物业公司在物业设施设备管理方面进行检查, 包括维修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设施设备的巡检记录、设施设备的维修台帐等等, 并把检查结果作为评定物业公司服务质量和确定物业公司物业费收取标准的依据之一。5.3业主委员会委托具有水暖、机电等专业知识的第三方 (如物业咨询公司、专业设备维护维修公司) 对物业公司的物业设备管理工作进行监管, 根据发现的问题, 给物业公司提出专业化的管理意见和建议。由具有物业设施设备方面的专业知识的第三方进行监督, 能更专业、更及时发现物业公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有力地强化了物业公司的管理, 使设施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的工况中, 从而降低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费用和能耗, 延长设施设备使用寿命。

[1]黄安永.现代物业管理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姚莉.现代物业管理技术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

参考文献

[1]黄安永.现代物业管理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姚莉.现代物业管理技术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5.

设备设施管理 篇2

编号:

修订状态:A/0

1目的

为了规范机、电、仪设备购置、安装、验收,日常维护与检修、报废,以及建构筑物和设备基础等基建工程管理和外包过程管理,特制定本程序以明确过程中各部门的职责,确保设备设施的安全稳定,使设备管理满足产品质量和交付的要求。

2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设备及建构筑物的管理。依据性法规及上级文件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 7231-2003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

《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

《物资回收利用管理办法》(试行)4职责 4.1 生产单位

4.1.1 编制设备、备品备件和材料需求计划、设备检修计划。4.1.2编制设备改造、扩容计划。

4.1.3建立健全设备基础资料台账、设备技术档案。

4.1.4 组织设备事故的抢修和调查及事故报告的编制和上报。

4.1.5负责日常维护和保养,包括润滑、密封、备机、包机巡检、闭路循环、双查、标识、评级等,并配合生产经营部完成特种设备的检验和取证工作。4.1.6负责计划检修和设备抢修,包括确定计划检修项目、检修方案、上报备品备件计划、质量验收和台账的及时更新。

4.1.7编制物资报废申请、编报修旧利废计划。

设备设施管理程序

编号:

修订状态:A/0

4.1.8编制设备检修规程。

4.2 生产经营部

4.2.1 编制、修订和完善公司级设备管理制度。

4.2.2 审核设备、备品备件采购计划(包括型号、技术参数、数量等)。4.2.3负责设备、备品备件招投标、验收,并组织协调设备安装调试。4.2.4负责检查组织并考核设备基础管理工作。

4.2.5负责特种设备和危化品储存设备的定期检定,并建立台账。

4.2.6负责组织公司设备计划检修,包括编报公司检修计划、落实备品备件、劳动力、工器具、进行检修质量过程控制和质量验收等工作,并负责外委检修。

4.2.7负责设备吊装运输作业管理,包括确定工作单位、编制方案、现场监督、核定工作量等。

4.2.8编制公司修旧利废计划,审核物资报废和修旧利废计划,并进行新件寿命核定。4.2.9负责组织设备扩容改造,包括审核设备扩容改造工程计划和方案、改造过程质量控制、安装调试和质量验收等工作。

4.2.10负责基建工程和外包工程工作,包括招投标、工程量的核算、施工协调与验收等。

4.2.11建立固定资产台账、配合财务部进行固定资产盘查、维护固定资产等。

5工作程序

本程序描述了设备、备品备件采购、设备基础管理、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设备检修、设备改造、吊装运输作业管理、特种设备管理、废旧物资管理、生产用建筑物、构筑物及附属设施管理、设备检查与考核。

5.1 设备、备品备件采购

5.1.1 设备采购

设备设施管理程序

编号:

修订状态:A/0

5.1.1.1编报采购计划

生产经营部对生产单位上报的《备品配件需求计划》进行审核,包括规格、型号、数量等,避免含有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经生产经营部主管领导和公司分管副总审批后实施采购。

5.1.1.2设备选型、确定技术要求

生产经营部组织相关部门,并与供货单位经协商、勘查现场后,确定技术要求,并由相关单位起草技术协议。a、设备选型的原则:

生产上适用——所选购的设备应与本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或开发新产品等需求相适应。

技术上先进——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要求其性能指标保持先进水平,以利提高产品质量和延长其技术寿命。

经济上合理——即要求设备价格合理,在使用过程中能耗、维护费用低,并且回收期较短。b、需考虑的主要因素 ①生产率

设备的生产率一般用设备单位时间(分、时、班、年)的产品产量来表示。不能盲目要求生产率越高越好,否则生产不平衡,服务供应工作跟不上,不仅不能发挥全部效果反而造成损失,因为生产率高的设备,一般自动化程度高、投资多、能耗大、维护复杂,如不能达到设计产量,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就会增高。②工艺性

机器设备最基本的一条是要符合产品工艺的技术要求,把设备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能力叫工艺性。产量大的设备自动化程度应高,进行有害有毒作业的设备则要求能自动控制或远距离监督控制等。③设备的可靠性

可靠性是保持和提高设备生产率的前提条件。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在于设备设

设备设施管理程序

编号:

修订状态:A/0

计与制造。选择设备可靠性时要求使其主要零部件平均故障间隔期越长越好,具体的可以从设备设计选择的安全系数、冗余性设计、环境设计、元器件稳定性设计、安全性设计和人机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④设备的维修性

我们希望投资购置的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后能方便地进行维修,即设备的维修性要好,选择设备时,对设备的维修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衡量:设备的技术图纸、资料齐全;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的简单性;标准化、组合化原则;结构先进;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能力。提供特殊工具和仪器、适量的备件或有方便的供应渠道。⑤设备的安全性

安全性是设备对生产安全的保障性能,即设备应具有必要的安全防护设计与装置,以避免带来人、机事故和经济损失。设备选型中,若遇到新投入使用的安全防护性元部件,必须要求其提供实验和使用情况报告等资料。⑥设备的操作性

设备的操作性属人机工程学范畴内容,总的要求是方便、可靠、安全,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通常要考虑的主要事项有:操作机构及其所设位置符合劳动保护法规要求,适合一般体型的操作者得要求;充分考虑操作者生理限度,不能使其在法定的操作时间内承受超高体能限度的操作力、活动节奏、动作速度、耐久力等;设备及其操作室的设计必须符合有利于减轻劳动者精神疲劳的要求。⑦设备的环保与节能

设备的环保性,通常是指其噪声振动和有害物质排放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在设备选型时必须要求其噪声、振动频率和有害物排放等控制在国家和地区标准的规定范围内。所选购的设备必须要符合国家《节约能源法》规定的各项标准要求。⑧设备的经济性

设备选型时要考虑的经济性影响因素主要有:初期投资;对产品的适应性;生产效率;耐久性;能源与原材料消耗;维护修理费用等。在选购设备时不能简单寻求价格便宜而降低其他影响因素的评价标准,尤其要充分考虑停机损失、维修、备件和能源消耗等项费用,以及各项管理费。总之,以设备寿命周期费用为依据衡量

设备设施管理程序

编号:

修订状态:A/0

设备的经济性,在寿命周期费用合理的基础上追求设备投资的经济效益最高。5.1.1.3签订采购合同

执行《采购管理程序》。5.1.1.4验收

设备到货后,生产经营部组织技术质量部、生产单位进行验收,大型设备由生产单位申请吊装设备,进行现场交货,其他进行开箱验收。设备(材料)验收严格按照订货合同及技术协议、发货清单或装箱单等有关资料,以及相应的国家和行业规范进行。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a、外观验收:按照合同和技术协议核对到货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等是否与合同和技术协议相符,并做好记录。察看有无因装卸和运输等原因导致的残损,如有残损应做好残损情况的现场记录,必要时要拍照留存;

b、重量验收:对于有重量要求的设备先安排过磅检斤并保存好过磅单据; c、设备技术资料的交接验收:设备技术资料(图纸、设备使用与保养说明书和备件目录等)、产品合格证、随机配件、专用工具、监测和诊断仪器、特殊材料、润滑油料和通讯器材等,是否与合同和技术协议内容相符。对于有特殊材质要求的设备或材料,生产或供货厂家必须提供权威部门出具的《材质分析报告书》,否则不予验收; d、开箱验收:对于装箱运输的设备要现场开箱验收并做好开箱记录。如开箱后不易保管和存放的,可以和厂家协商由需方代管,在安装之前再行开箱检验。e、设备性能验收:设备(材料)的到货验收,设备性能验收要在设备安装完毕,单体试车和联动试车之后进行。

f、验收合格后,应填写《设备、备品配件验收单》,随后办理入库手续。g、货到现场不具备验收条件的设备由供货厂家保管。h、验收不合格的,由生产经营部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处理。5.1.1.5出入库

执行《仓储管理程序》。

设备设施管理程序

编号:

修订状态:A/0

5.1.1.6安装调试与试运行

a、设备到货后,由生产经营部负责组织技术质量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后,设备可以申请进入试运行状态。①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检查设备要经过的出入口,是否足够让设备通过,否则要采取措施,以便设备顺利到达安装位置;准备好设备安装时所需的工具和机械设施;起草设备安装方案,使安装有步骤、按顺序进行;查看安装现场,如:承重地面、墙壁、放置定位等;设备应按工艺流程合理布局;检查设备所要求的水、电、汽、线及管道等辅助设施是否达到设备安装的要求。②安装应按拟定的程序进行。

③设备安装应按照工艺布置总图及各部分分图要求进行,要符合生产工艺要求,便于生产操作和维修保养。

④有特殊要求的仪器、仪表应安装在专门的仪器室内,防止静电、震动、潮湿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

⑤安装完毕后及时清理现场,并进行调试验收。

b、生产单位对试运行的设备进行特殊监控,试运行,进行运行性能评价。①设备在安装后应按先单机后联动的顺序,按合同指标逐项试验进行调试,先单体试车,再做带负荷联动试车,生产单位对试运行的设备进行特殊监控,并记录各项指标,评价试运行性能是否达到要求。

②填写安装调试验收单,参与安装调试的人员应签字确认。

③验收合格后的设备可投入正常使用,但对应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避免过度或不正确使用设备。

④设备的安装调试时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报生产经营部共同协商解决。c、新安装的设备,采购部门应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登记,入固定资产台账。5.1.2备品备件采购

设备设施管理程序

编号:

修订状态:A/0

5.1.2.1编报采购计划

a、生产经营部对生产单位上报的《备品配件需求计划》进行审核,包括规格、型号、数量等,避免含有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经公司分管副总审批后报采购部门。b、采购部门根据下达的《备品配件需求计划》,核实、平衡库存编制《备品配件需求计划》,经本部门领导审核、分管副总审批后执行。5.1.1.3签订采购合同 执行《采购管理程序》。5.1.1.4验收

a、设备到货后,进行开箱验收检查外观及包装情况。按照装箱单清点零件、部件、工具、附件、备品、说明书和其它技术资料是否齐全,有无缺损。b、检查设备有无锈蚀。

c、核对实物是否符合图纸要求,规格型号是否相符。d、运输过程中有无损坏、缺件、缺量。e、开箱检查过程中要做好检验记录。5.1.1.5出入库

执行《出入库管理制度》

5.2 设备基础管理

5.2.1 设备档案管理

生产单位建立本届区的设备一览表、《设备档案》,并对报废、更换、新增等变更后的设备档案及时更新。生产经营部建立公司关键设备的技术档案,各单位上报机动月报,生产经营部统一汇总,制定公司《机动专业月报》。5.2.2设备隐患缺陷管理

生产单位每周组织“查隐患、查缺陷”活动,并将查出时间、整改时间、隐患缺陷情况等及时登记在《设备“查隐患差缺陷”活动台账》上,并每周上报生产经营部,生产经营部对其考核。

设备设施管理程序

编号:

修订状态:A/0

5.2.3润滑管理

生产经营部负责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管理,组织编制设备润滑消耗定额。各生产单位认真贯彻润滑的“五定”(定人、定质、定时、定点、定量)和润滑油的“三级过滤”,(油桶、油壶、油点)并定期检查考核。监督润滑油(脂)的选购、储存、发放。生产单位由专人及时填写、更新《设备润滑台帐》。执行《设备润滑管理规定》、《原辅材料技术标准(油品)》。5.2.4密封管理

各单位对密封点进行统计并建立台帐,按规定对密封点进行日常检查、维护。生产经营部对各单位密封点泄漏率及日常管理进行检查、考核。执行《设备密封管理规定》。生产单位由专人及时填写、更新《设备密封台帐》。5.2.5备机管理

各单位备用设备,应指定人员负责维护保养,做到不潮、不冻、不腐蚀,经常保持清洁。对于转动设备按岗位操作法的规定盘车和切换,使备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5.2.6包机巡检

大力开展“完好设备”、“完好岗位”及“无泄漏”活动,并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实行专机专责制和以化工为主的化机电仪工人组成的设备包机制,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线、个个阀门都有人员负责,包机组要有活动计划,定时由负责人组织会议,及时解决设备缺陷。做好《设备巡检记录》,并及时更新。5.2.7设备安全管理

生产经营部建立设备事故台账,及时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作出事故处理决定,通报全公司。5.2.8 设备评级管理

5.2.9.1生产经营部负责设备评级标准的制定,负责设备评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考核,负责对主要设备的评级工作。

5.2.9.2各单位负责一般设备的评级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并及时将评级结果上报

设备设施管理程序

编号:

修订状态:A/0

生产经营部。参与并配合消除工艺、机、电、仪等专业方面缺陷,参与严重缺陷隐患安全评估和预防措施、应急预案的制定,并进行相应工作的落实。执行《设备评级与分级管理规定》。5.2.10设备分级管理

5.2.10.1主要设备由生产经营部、所在生产单位实行二级管理。生产经营部及设备所在生产单位建立完整的设备技术档案,并做好检修记录。各生产单位对主要设备及其辅机系统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生产经营部对维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考核。

5.2.10.2一般设备由生产单位进行管理,建立技术档案;生产经营部对管理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5.2.10.3执行《设备评级与分级管理规定》。

5.3设备日常维护保养

5.3.1日常维护

5.3.1.1生产单位制定设备巡检闭路循环路线,定时巡检、定时挂牌,做好巡检记录。5.3.1.2生产单位认真贯彻润滑的“五定”(定人、定质、定时、定点、定量)和润滑油的“三级过滤”,(油桶、油壶、油点)并定期检查考核。监督润滑油(脂)的选购、储存、发放。

5.3.1.3使用单位应根据设备的性能要求,定时清除灰尘、废旧油脂,保持设备清洁,避免污物影响设备的运行性能。5.3.2定期检验

生产经营部负责定期联系外委特种设备和危化品储存设备检定,对检定不合格的设备,联系进行修缮和报废处理,执行本程序5.7.6。5.3.3执行《设备维护管理规定》。

5.4设备检修

保质期内的设备发生故障,采购部门安排原厂家检修,保质期过后,使用单位

设备设施管理程序

编号:

修订状态:A/0

根据情况进行计划检修、设备抢修、外委检修。5.4.1计划检修

5.4.1.1 设备检修计划的制定、变更必须报生产经营部审查,经生产经营部和公司分管副总审批后执行,检修及大修计划还需经总经理审批后执行。检修计划完成率、计划外检修和维修费用等作为考核设备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月计划检修报表》与生产计划同时制定,同时下达,同时检查考核。

5.4.1.2生产单位根据要求选择填写检修任务书,检修任务书中应包含检修项目名称、检修班组人员、检修方案、作业风险评估、验收等内容。

5.4.1.3生产单位上报备品备件需求计划,生产经营部落实备品备件、劳动力、工器具等检修准备情况。

5.4.1.4检修工作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按照设备维护检修规程中的质量标准和暂订质量标准执行。生产单位负责对检修过程的质量进行控制,监督执行情况。生产经营部负责对主要检修项目的检修过程质量控制,对不合理的行为,及时提出改进,执行《设备检修管理规定》。

5.4.1.5各单位要在保证大修质量的基础上,经济合理地开展修旧利废工作,努力节约维修费用。废旧物品执行《废旧物资管理程序》。5.4.2设备抢修

5.4.2.1生产单位根据要求选择填写 设备设施管理程序

编号:

修订状态:A/0

5.4.3外委检修

5.4.3.1生产单位对需要外委检修的设备,填写专题报告申请外委检修,并经公司领导审批后报生产经营部,由生产经营部安排外委检修。5.4.3.2生产经营部通过招投标或议标形式确定检修工作单位。

a、为履行大修合同,投标人需具有相关专业的资质、相应的设备检修的经验和业绩证明、安全资格证书等。

b、投标人在近5年内不曾在任何合同中违约或被逐,或者因投标人的原因而使合同被解除。

c、投标人应提供检修方案、质量标准及验收规范,合理确定检修工期; d、投标人起草安全文明施工具体措施。

e、招标组通过综合考虑投标人和检修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检修单位。

5.4.3.3签订合同,明确检修内容、技术要求、检修工期、纠纷解决方式等内容。5.4.3.4生产经营部对检修过程进行跟踪,及时了解检修进度,监督检修质量。5.4.3.5生产经营部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检修质量验收,在验收单上签字,确认执行《设备检修管理规定》。

5.4.3.6外委检修的设备在保修期内再次发生同一故障时,生产经营部安排检修单位免费检修。5.4.4日常检修

5.4.4.1生产单位内部检修时,根据需要填写检修工作票,经专职工程师、设备主管审批后执行。

5.4.4.2需其他生产单位配合检修、加工零件、装拆脚手架等工作时,由检修单位填写《非计划任务单》,经生产经营部相关专工审批后,送达需要配合的生产单位执行。5.4.4.3由生产经营部主要负责的检修项目,需其他单位配合完成时,由生产经营部填写《机动工作令》,经生产经营部主管领导审批后,下发生产单位执行。

5.5设备改造

设备设施管理程序

编号:

修订状态:A/0

执行由技术质量部编制的《科技开发与技术改造管理程序》、《项目管理程序》。5.6特种设备管理

为了加强和规范我公司特种设备使用环节的管理,防止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要对特种设备进行注册登记管理,并执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5.6.1选购

5.6.1.1生产经营部对生产单位上报的特种设备《备品配件需求计划》进行审核,包括规格、型号、数量等,经生产经营部主管领导和公司分管副总审批后报采购部门。5.6.1.2购买特种设备应当选择具有相应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资质的单位制造的特种设备,不得购置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或者已在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手续予以报废的特种设备。5.6.1.3应当根据生产工艺要求选购特种设备,严禁超过特种设备规定参数使用。5.6.1.4特种设备购进后入库前,必须进行开箱检查特种设备的外部情况和出厂资料,包括产品质量证明书、安装及使用维护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生产经营部、采购部门、安全部应逐项认真检查验收,并签字确认。5.6.1.5验收完毕,需及时登记固定资产台账,建立固定资产档案。5.6.2安装与改造

5.6.2.1安装、大修、改造特种设备前,使用单位必须持有关资料到所在地区的晋城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备案。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或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审查安装、改造、维修单位的资质和相关人员的资质

是否符合要求。资料齐全并符合要求的,发给使用单位《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后方可签订合同,准许施工。

5.6.2.2根据安装、改造、维修的合同规定和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配合实施监督检验的检测机构监督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施工,发现未按照告知内容和相关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施工的,要求施工单位予以整改,不予整改的,要求其停止

设备设施管理程序

编号:

修订状态:A/0

施工并及时报告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5.6.2.3拒绝接受使用未经监督检验和监督检验不合格的设备。

5.6.2.4特种设备安装、大修、改造后,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对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技术性能进行自检合格并出具自检报告后,方能交付使用单位。由施工单位向规定的监督检验机构申请验收检验。

新增无需现场安装的特种设备,备案后,使用单位即可向规定的监督检验机构申请验收检验。验收合格的特种设备在验收后30日内从制造单位处将设备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型式试验报告、配套土建基础技术图样等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移交使用单位存入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及时登记或更新固定资产台账。5.6.3使用登记

5.6.3.1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办理使用登记。

5.6.3.2安全管理人员应逐台填写《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使用申请书交予登记机关。

5.6.3.3使用登记后,安全管理人员应将登记机关退还的文件和颁发的使用登记证明文件交付档案管理人员归档,妥善保存。

5.6.3.4使用单位将使用登记证或安全合格证明登记标志置于或者附着于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5.6.4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制度

5.7.4.1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应建立检验台账,根据检验台账安排检验计划,避免合格证过期或失效。

5.6.4.2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测要求在上次检测有效期满前1个月提出定期检测要求。5.6.5安全检查

5.6.5.1安全检查要做到经常性,日常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普遍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做到层层把关,堵塞漏洞。

5.6.5.2定期安全检查由生产经营部组织实施。

设备设施管理程序

编号:

修订状态:A/0

a、每年安排一次安全检查。主要检查内容:查设备、查制度、查措施、查事故处理情况等。

b、每月安排一次定期的安全检查。对特种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c、在“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前组织有关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节前安全检查。

5.6.5.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要不定期的开展日常安全检查,到生产现场监督检查有无违章操作,防护用品穿戴是否齐全,各种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完好,安全通道是否畅通,使用的工具是否安全可靠、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发现问题应及时制止、纠正。

5.6.5.4各使用单位除配合生产经营部组织的安全检查外,还要每季度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设备使用情况,各项安全制度执行情况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作好检查记录。

5.6.5.5操作者在工作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倒班生产人员要严格执行交接班检查制度并认真作好交接班记录。在生产操作过程中要集中精力,随时注意安全状况,发现问题要立即报告代班长或单位领导。

5.6.5.6检查中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报告单位主管领导,隐患未排除,严禁进行生产。5.6.6维护保养制度

5.6.6.1执行《设备维护管理规定》。

5.6.6.2正确使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启动前认真准备,启动中反复检查,停车后妥善处理,运行中搞好调整,认真执行操作规程,不准超温、超压、超速、超负荷运行。

5.6.6.3掌握设备故障的预防、判断和紧急处理措施,保持安全防护装置完整好用。5.6.7安全教育

5.6.7.1加强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作业技能和及时地进行知识更新,定期委托发证部门组

设备设施管理程序

编号:

修订状态:A/0

织进行培训。

5.6.7.2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5.6.7.3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技术档案并对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管理。持证人员应当在复审期满3个月前,向发证部门提出复审,逾期未复审,或复审不合格的,将不得继续从事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工作。

5.6.7.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除参加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考核外,还应加强内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5.8生产用建筑物、构筑物及附属设施

5.9.1建设

依据《资产管理程序》,对列入固定资产的建构筑物,进行固定资产登记,建立固定资产台账。5.9.2交接

5.9.2.1建构筑物建成后,交由使用单位管理,使用单位建立《建构筑物档案》。5.9.3使用

5.9.3.1 厂区内建(构)筑物的屋面防水、防水坡、设备基础要加强日常维护,并保持设计要求。

5.9.3.2不得在生产单位随意迁移或增添设备装置,严禁增加额外荷载以及损坏、开孔。

5.9.3.3不得在楼面和屋面上堆积任何杂物。

5.9.3.4 不得对建(构)筑物任意剔凿、拆除或破坏,不得随意增添门窗或改变门窗位置等。

5.9.3.5要加强对公司管线架设的综合管理,对公司管线的排列埋深、保温、防腐架设应全面考虑,不可将动力管线架设在有腐蚀性的化工介质和易燃易爆工艺管线附

设备设施管理程序

编号:

修订状态:A/0

近,不得任意开挖和埋设管线及电缆。挖掘土方需签《动土证》。

5.9.3.6严格加强对水蒸汽和腐蚀性介质的管理,不得随意排放腐蚀性液体,室内地面不得积水,要经常清扫、中和、通风,使其保持干燥。

5.9.3.7 厂区内建(构)筑物上的座标点、沉降观测点、地下管线标记及界石严禁随意移动和破坏。

5.9.3.8 如因生产工艺要求,建(构)筑物需要改造时,应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经工程科审查后,由设计单位拿出改造设计后,设备副总批准执行。5.9.4维护

5.9.4.1生产经营部定期组织相关单位对公司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基础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的缺陷,及时处理。

5.9.4.2 各使用单位应对屋面、屋架、梁柱、墙壁、门窗、地面、地沟进行定期清扫和检查,对检查结果做好相关记录,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上报生产经营部进行处理。5.9.4.3 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基础避雷设施完整,每年雨季前由生产经营部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记录检查、处理结果。5.9.4.4杜绝跑冒滴漏,防止损坏楼板、地面、墙及建筑物。

5.9.4.5室内地面不准有积水、积酸等其他腐蚀性物料,要经常清扫、中和保持干净 5.9.4.6对于主要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基础,定期观测下沉情况,在新投产 设备设施管理程序

编号:

修订状态:A/0

5.9.4.10严格控制工艺操作和检修质量,杜绝化工介质侵蚀、破坏楼板、地面及建(构)筑物基础。

5.9.4.11设置排气筒、排水管及取样点时,远离建(构)筑物,避免腐蚀和下沉。5.9.4.12禁止在屋架上悬挂滑车和吊装工具,施工必须设置时要有计算依据及报护措施方案,经生产经营部审批后执行。5.9.5报废与拆除

5.9.5.1凡是列入固定资产的建(构)筑物及设备基础,要报废拆除时,使用单位提交专题报告,经生产经营部和公司领导审批后,交由生产经营部实施,执行《废旧物资管理程序》。

5.9.5.2大型建(构)筑物的拆除工程,应由施工单位和安全部门做出拆除方案,经设备副总审查批准,确保其它生产装置的安全。5.9.5.3严禁先拆除,后补办手续的做法。

5.9.5.4拆除的建(构)筑物及设备基础,属固定资产的,应及时注销固定资产台账和建构筑物档案。5.9.6基建工程管理

5.9.6.1设施所属单位提交专题报告,费用在5万元以下时,需经生产经营部审核、副总经理审批后,下达计划生产经营部组织实施。超过5万元需经总经理审批后生产经营部执行。

5.9.6.2生产经营部收到建(构)筑物、设备基础的修缮,设备维修计划后,按照《招议标管理程序》进行招标比价,确定施工单位,签订合同后,生产经营部立即组织实施。

5.9.6.3对于费用超过3万元的外委工程,因专利技术或垄断等特殊情况,不能进行招标比价的,请示公司领导同意后,生产经营部组织进行议标,有使用生产单位、企划部、党群办、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参加,形成决标书报公司领导审批后实施。5.9.6.4工程竣工后,由生产经营部组织使用生产单位、相关职能部门、施工单位参加,进行竣工验收,在《工程竣工验收单》上签字确认。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单

设备设施管理程序

编号:

修订状态:A/0

位。如验收不合格,生产经营部责令施工单位整改,整改合格后,交付使用单位。5.9.7外包过程管理

5.9.7.1外包申请、审批及外包方的确定

a、新、改、扩建外委项目的申请、审批执行5.9.6.1。各单位设备或设备部件计划外委托项目以书面形式向生产经营部提出报告,生产经营部审核后报公司主管副总经理确定是否外包。设备或设备部件计划内外包项目的确定执行《设备计划检修管理制度》。技改项目外包的确定执行《技术改造管理程序》。b、项目组织单位按照《招议标管理程序》确定外包方并签订合同。5.9.7.2外包过程的控制

a、新、改、扩建外委项目过程控制执行5.9.6。

b、设备或设备部件外委修理及设备、部件、装置的技术改造外包工程(包括土建、防腐、保温)等外包过程的控制。

c、生产经营部组织各相关部门对施工、维修方案进行评估,相关材料试验、施工试验、质量验收等要求写入合同。

d、生产经营部对外包方提供的工程所需物资进行外观和质量证明文件的验证。e、生产经营部在工程施工、维修期间进行监督,项目竣工后按照5.9.6.4和《设备计划检修管理制度》组织验收。

f、对严重违反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要求,造成重大事故的外包方,项目组织单位按照合同规定对其进行外罚。5.9.8设备防腐管理规定

5.9.8.1生产经营部应保证防腐蚀设备的材质和防护办法和结构的正确、合理。凡受到生产介质腐蚀的设备、管道等,各生产单位要建立防腐蚀档案,防腐一次,记录一次。

5.9.8.2凡易于遭受腐蚀的设备,均应采取合适的防腐蚀措施,对已有防腐蚀措施的设备不得无故取消或任意修改原防腐蚀措施,确系不适当的,由生产单位提出新方案,经生产经营部,主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批准后修改。

设备设施管理程序

编号:

修订状态:A/0

5.9.8.3对已采取防腐蚀措施的设备,要定期检查,计划检修。5.9.8.4杜绝跑、冒、滴、漏,不得随意安装导淋、放空管。

5.9.8.5设备停止使用后,应采取防腐蚀措施,如:导空、吹洗、充氮、涂油。5.9.8.6有防腐层的设备,焊接后,要重新防腐蚀。5.9.8.7严禁锤击和敲打有防腐层的设备、管件。

5.10设备检查与考核

5.10.1设备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节前检查与季节性检查相结合,主要设备和一般设备分级管理,做到层层把关、堵塞漏洞。5.10.2设备日常检查与考核

设备日常检查内容包括:设备档案、设备隐患缺陷、润滑、密封、备机、包机、闭路循环、评级、分级等设备基础管理和设备维护保养管理,生产经营部不定期深入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考核。5.10.3设备专项检查与考核

5.10.3.1生产经营部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安排设备专项检查,如现场润滑管理滑坡时,安排润滑管理专项检查;现场漏点突然增多时,安排密封管理专项检查等,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考核。

6相关/支持性文件

7记录

《备品配件需求计划表》 《设备、备品配件验收单》 《设备档案》 《机动专业月报》

《设备“查隐患、查缺陷”活动台账》

《设备事故报告表》 《设备巡检记录》 《月计划检修报表》 《非计划任务单》 《机动工作令》 《建构筑物档案》 《专题报告审批表》 《工程竣工验收单》 设备设施管理程序

编号:

设备设施管理 篇3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实训;物业设备设施

物业设备维护管理是物业管理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为配合教学的需要,使学生通过实训,准确把握本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物业管理岗位的需要,经管学院物业管理专业在第四学期开展为期一周的物业设备设施实训课程。在专业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到小区进行现场项目式实训,提高实践能力。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育中日益彰显出优势,这种方法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尤其适合职业技术教育。这是一种“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型教学方法,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项目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专业知识,体会学习乐趣。

二、物业设备设施管理实训项目内容的确定

1.物业管理安全服务及安全监控系统设备。以住宅小区为主要场所进行现场教学,学生通过现场学习,熟悉智能化楼宇或物业相关的安全服务内容、管理重点,了解安全服务在相关类型的物业管理中的地位以及重要性。同时,熟悉安全监控系统组成部分和操作方法以及在安全服务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安全服务意识和对安全监控系统的管理能力。

2.给排水系统。利用住宅小区的水泵房等水电设备设施现场教学,使学生通过参与给排水系统维修养护,了解供水设备(设施)的性能和给排水设备(重点是水泵房)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认识了解建筑给排水工程常用管材、设备和卫生器具,掌握给排水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学生对给排水设备的养护管理能力,使学生能对常见故障做出准确判断,提出维修的作业程序及作业标准。

3.电梯。使学生通过参与物业管理企业电梯维护养护,认识了解电梯及其零部件的构造,并能了解电梯维修养护的作业程序和作业标准;掌握各种信号控制系统的典型线路及控制方法;具备电梯安装、调试、维修与管理能力。

4.消防系统。通过现场实物讲解,使学生熟悉了解房屋建筑的消防设备设施种类、性能、布局以及使用方法,以提高学生管理养护消防设备设施的能力。

三、物业设备设施管理实训项目的实施过程

实训项目的实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4至5人,每个小组指定一个组长负责组员的任务安排等工作,以下是各个项目的实施过程。

1.物业管理安全服务及安全监控系统设备。在小区监控中心,工作人员讲解监控室的主要设备及工作原理后,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小区平面图,指出电子监控的分布位置,并解释为什么布置在这些位置。另外,指导教师可以假定一个小区,由每个小组给这个小区设计一套完整的电子监控系统。在实施该项目时,要求每个小组绘制出监控系统工作流程图,并检查工作流程是否合理。

2.给排水系统。在参观了小区的二次供水后,要求每个小组绘制一个简单的室内供水系统图,图中要有水箱、水泵、供水管网、引入管、给水附件等设备设施。指导教师提出供水管道常见的故障,由学生给出处理故障的方法。

3.电梯。工作人员现场讲解电梯的工作原理,然后指导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指定一位学生讲解电梯的基本构造,电梯出现故障时的应急预案,不完整之处由其他组员代为补充。

4.消防系统。在专业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每位学生要亲自体验如何使灭火器,体验后,每位学生必须说出使用灭火器的正确操作方式,由指导教师和专业人员对每位学生阐述的不当之处给予改正。在了解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装置的工作原理后,让每个小组给一个地下停车场设计一个完整的消防系统。

四、物业设备设施管理实训的考核方法

由于每个项目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所以考核成绩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指导教师评定(30%),小组互评(30%),小组自评(30%),小组现场表现(是否按时出勤,是否遵守物业公司规定)(10%)。

项目式实训的开展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平时上课表现不太突出的学生特别是男生,在完成小组作业时特别积极,因为他们对监控、电梯这些设备比较感兴趣。而且这一活动提高了大家的团队意识和协作水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韩亚军.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式教学法在民办高职电气类实训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0).

浅论物业设备设施的管理 篇4

一、物业设备设施的特点

物业设备设施是物业内部附属的和相关的各类市政、公用设施的总称, 它保证着物业各项使用功能的实现, 为业主的工作和生活营造出特定的物业环境。物业设备设施具有以下特点:

1、种类多、系统复杂。

物业设备设施的内容广泛, 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供热与燃气供应系统、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供配电系统、电梯系统、通信与弱电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1]。

2、专业的技术性。

现阶段、物业设备设施的每一系统都对应相应独立的相关专业知识, 随着自动化制造业的发展, 无论物业管理企业在设备设施选购决策方面、运行维护方面, 还是节约资源方面、环保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技术性。[2]

3、经济性要求高。

目前, 物业管理行业的企业利润较少, 在物业管理服务中, 不管是设备设施的采购投资, 还是运行维护投资、资源消耗投资都在物业管理服务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权重。

二、物业设备设施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 国内的物业设备设施的管理工作质量、水平曾差不齐, 较国际先进水平有所滞后, 滞后的原因在于:

1、市场经济环境不健全。

建设方在设计、建设阶段较少考虑建成后使用的节约和便利, 而过多地考虑了如何节省一次投资, 如何节省自身时间和精力或搞些流行的智能化设备吸引买方, 较少考虑系统集成的协调与匹配。

2、观念滞后, 服务对象的不明。

国内相当多的物业管理企业认为只要设备设施无故障、开得动便是物业设备设施管理的全部工作内容, 并没有认识到物业设备设施管理的服务对象是人, 我们是通过对物业设备设施的管理保证物业用户的健康、舒适和效率。

3、物业管理公司的实力不济。

当前, 国内多数物业管理企业经济实力普遍不足, 难以吸引高质量人才、凭经验、拼设备等手工作坊式的运作还是国内相当范围内物业设备设施管理的主流。很多物业管理企业, 包括一些高档物业的管理者, 把“维修”看成是物业设备设施管理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很少在阎王爷设备设施的运行效果、效率上下功夫, 导致其物业设备设施管理的专业性不强, 服务质量较低。

三、做好物业设备设施管理的意义

1、高质量的物业设备设施管理是提高物业环境品质的关键。

物业环境品质是业主对物业环境的满意度, 包括业主对物业设备设施运行管理效果的满意度。

2、高质量的物业设备设施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成本[3]。

由于物业中的设备越来越复杂, 一次性投相应越来越高, 导致使用年限短, 更新换代快、运营服务、维修保养费用高。

3、高质量的物业设备设施管理可以节能减排, 保护环境, 践行低碳生活。

设备设施的能源消耗利用率和污染物排放量, 关系国家节能减排大政方针的实施。

四、物业设备设施管理的对策

1、更新观念, 加强认识。

(1) 业主至上的观念。物业设备设施的服务对象是人。物业设备设施管理的根本目标是提高物业环境品质, 具体地讲, 就是让人感觉更舒适、更安全, 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上都更有效率、更有成就, 从根本上保证物业保值、增值。

(2) 系统工程的观点。在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 需要根据物业管理的总体需求, 确定一个总的服务目标, 然后层层分解, 落实到每种设备设施的管理工作上。

(3) 品质管理的思想。物业设备设施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 不是以符合或满足某种标准和规范为准, 而是以业主、用户的满意程度为准。

2、快速推进物业设备设施管理的产业化, 创新物业设备设施的管理模式。

当前, 随着物业管理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将出现3重物业设备管理模式的企业。

物业管理公司有独立的专业人员队伍, 用所收取的物业管理费和能源费, 利用业主所批准的物业维修基金对物业设备设施实行统一的管理。

由社会建立物业设备设施专业管理公司承包大楼或小区设备系统全部或部分的运行管理, 专业物业设备设施管理公司和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用契约形式确定彼此的责权利、确定服务质量标准和赏罚规则。

物业设备设施专业公司带资参建, 曾为业主的合作伙伴。公司投入的是设备系统, 取得的回报是投运以后的物业管理费、设备折旧费和能源费。用户入住之后就如同缴付水电费、电话费一样按月或按年度向物业设备设施公司缴付设备管理费。设备系统的产权归物业设备设施专业公司。

通过物业设备设施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才有可能实现水、暖、电、讯等祝物业设备设施系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提高服务品质。

摘要:更新观念, 加快物业设备设施的产业化、模式创新, 加强物业设备设施的管理工作, 提高物业环境品质。

关键词:物业设备设施管理,产业化,模式创新,物业环境品质

参考文献

[1]李唯楚:《设备保养工作要点》, 现代物业2006 (06) 。

[2]姚莉:《现代物业管理技术实务》,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5。

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篇5

二、操作工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掌握操作技术,并能处理紧急停机故障,会排除一般性机械故障,严禁违章操作。

三、每台设备都要指定专人负责操作和日常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

四、当班的机修工、电工要巡回检查所负责的电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并做好相应的维修记录。

五、对设备发生的临时故障,操作工要配合维修工进行抢修,尽力减少停机时间,尽快恢复生产。

六、设备发生重大事故时要及时上报,由主管经理写出报告,落实责任,采取措施,总结经验教训。

七、设备维修计划由设备负责人编制,正确制定维修计划,保证设备按计划,有步骤的检修。

八、确定各项修理项目,工作时间,材料消耗的费用及其它预算,报请批准后实施。

九、设备修理后,需经有关人员验收,验收不合格的设备不得使用。

设备设施管理 篇6

本届博览会使用国家会议中心E1-E4展厅,展出面积超过22000平方米,会聚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游乐设施制造厂商300多家。国际参展企业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比利时、瑞士、意大利、阿联酋、俄罗斯、土耳其、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所占比例超过20%。著名的主题公园规划设计、游乐设施设备制造商悉数参展,专业观众、投资商、采购商络绎不绝,预计将超过20000人。

品牌展示打造丰富有趣炫动多彩的“童话世界”

走进中国国际游乐设施设备博览会现场,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炫丽夺目,有微型的过山车、滑行车、摩天轮、观光索道……更有免费体验区的碰碰车、旋转木马、观览车、游乐机器人、卡丁车等各类回转、摆动游艺机。遥控设备、击打游戏机、小区健身器材、充气游乐设备,以及游戏机、投币机、电子游戏机及外设、模拟机、电玩游戏机软件等各式娱乐类、益智与娱乐设施器材吸引了大批青年游客争先体验,人气异常火爆!

展会现场的游乐设备应有尽有,基本都可以亲身体验游乐园的乐趣,令人眼花目眩又流连忘返。造波设备、水滑梯、碰碰船、游艇、模型、水景喷泉、水处理设备、光电结合类设备、漂流设备,以及3D、4D电影设备,水幕电影、雾幕电影设备、演出器材、特种数码照相器材、影剧院设备、立体电影特种放映机、特种音响、灯光、自动售货机、游乐场及娱乐中心管理软件吸引了诸多专业人士的目光。

童车、电瓶车、摇摆车、幼教设施、儿童乐园、气模、儿童游戏架、秋千、荡椅、转盘、滑梯、淘气堡、蹦床、翘翘板、组合游乐玩具、安全垫、益智玩具、乐翻天、翻斗乐又成为了孩子们的天堂。

系类论坛助推中国文化旅游及主题公园产业发展

据悉,3月16-17日,以“中国游乐 迎势起航”为主题的相关论坛随之举办。作为中国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产业的国际性盛会,本届论坛有国际游协(IAAPA)总裁、世界著名咨询公司美国AECOM、经济学教授郎咸平、全球十大主题公园的CEO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对中国游主题公园产业发展提出前瞻性的真知灼见,为中国文化旅游及主题公园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调压站内设备设施维护管理 篇7

按照调压站内设备功能的不同, 调压站设备分为工艺系统 (由阀门、过滤器、压力表、波纹管补偿器等组成) 、安全系统 (由切断阀、调压器、放散阀、通风设备等组成) 、信息系统 (压力变送器、差压变送器、温度变送器、流量计、气体泄漏报警器以及数据记录传送装置组成) 和消防系统。调压站在城市燃气管网系统中是用来调节和稳定管网压力的设施。在整个燃气管网系统中, 调压站是最关键的设备, 是否对其进行行之有效的维护管理, 不仅关系到不间断供气及管网安全运行, 而且对实现企业目标、提高企业效益、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市场竞争力都起到关键作用。

2 调压站设备维护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燃气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 对设备管理工作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 对保证燃气安全持续供应、企业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较好的设备保障。但燃气公司目前的设备管理还不完善, 管理理念和方法与当下管理科学的进步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设备投入使用前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购置设备时, 过度重视采购费用而忽略了设备在使用中的可靠性和易维护性, 从而忽视了在设备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经济性和综合效果。

其次, 在购置设备时, 尤其是进口设备时, 验收过程不严格, 市场缺少必要的维修技术资料和图纸, 以致设备使用后由于技术资料的缺失而导致维护无法及时进行, 产生安全隐患。

再次, 对操作和维护人员的培训工作滞后或根本就没有纳入管理体系中, 没有对操作和维护人员的持续培训及考核, 导致设备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由于不当操作而导致事故造成财产损失和安全问题。

由于每个部门的管理角度和关注点不同, 在设备更新、采购过程中, 公司多部门参与, 但缺少维修维护的技术人员, 导致忽略了设备可维护性与维护费用的考虑。

2.2 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维护管理问题

公司实行日常巡检和点检制相结合的设备维护制度, 并有故障抢修制度。但设备管理维护人员对巡检和点检重视程度不够, 点检工作不系统、不规范, 确保点检员尽职尽责主动改善管理难度相当大。由于设备维护管理人员对设备认识不全面, 导致制定的点检表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 点检标准的准确性不尽人意。

2.3 设备备件管理中存在的维护管理问题

对备件没有按照易耗程度、用量大小、单价高低、重要程度、采购周期等进行分类管理;对备件的使用情况缺乏相应的跟踪分析, 没有可追溯性, 缺乏全寿命周期管理, 对成本控制没能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3 设备前期管理及设备备件管理改进

在设备购置的策划阶段, 增加设备维护人员的参与。加强设备验收程序管理, 验收过程维护人员必须参加, 且应对操作和维护人员进行培训工作, 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平台, 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

维护人员加强对备件使用情况的详细记录, 包括寿命、损耗量等, 建立备件全寿命周期管理, 建立备件可追溯体系。经过若干设备使用周期, 建立完善的备件使用信息。为采购决策提供支持。

4 基于可靠性的调压站设备运行维护管理

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RCM) 以设备的可靠性和最少维修消耗为目

标, 运用逻辑分析判断法确定所需的维修模式、维修内容等, 最大的特点是以故障后果的严重程度为出发点, 强调设备的可靠性和故障的后果作为指定维修决策的主要依据。

4.1 按照故障后果的故障分类

RCM既不是单纯的预防性维护也不是单纯的事后维护, 它改变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传统观念。在RCM中按照故障后果造成的影响程度分为四类, 如图1所示。

4.1.1 潜在故障:

不影响设备的直接运行, 但可能会在以后造成严重的、甚至是灾难性后果的故障, 也称为隐蔽性故障。调压站的信息系统、切断阀、放散阀等设备如果出现故障, 将导致下游用户用气安全受到威胁, 我们将其定位为潜在故障。

4.1.2 安全性故障:

当故障发生时将导致违反行业、地方或国家的环境标准或危机人身、生命安全, 也称为安全性和环境性后果。对于这类故障应尽一切努力避免故障发生或将故障发生所产生的危害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对于燃气调压站, 如果发生燃气泄漏将会发生灾难性后果, 因此我们确定管道腐蚀、设备之间的接头泄露定性为安全性故障。

4.1.3 运行故障:

也称为使用性故障, 即故障将影响设备的使用性能, 最终体现在生产率下降、产品质量下降。当调压器、阀门发生故障将影响供气稳定性, 因此将它确定为运行故障。

4.1.4 非运行故障:

只发生维修费用, 影响安全、产品服务质量的故障, 也称为非使用性故障。消防系统、通风设备故障不会影响安全、产品服务质量我们定义为非运行故障。

4.2 RCM的逻辑决断分析

应用RCM维修技术时, 核心问题是根据RCM原理对应用对象进行逻辑判断分析。首先判断故障后果的严重程度。如果后果严重, 我们将主要精力转移到该设备的维修, 定期大修、预防维修、非定期状态维修得等维修策略应用于这些后果严重且无法准确预测故障的设备。如果所有的维修手段都无法解决该类故障后果, 那就应放弃当前的技术手段, 选择技术、经济上都可行的解决方案。如果后果严重, 可以采用非预防式的事后处理等维修策略来增加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对调压站设备逻辑决断分析结果如4.1节所述。

4.3 RCM的维修策略

RCM与传统维修观点, 最大的区别就是重视故障结果的影响。因此, 针对四类故障类型采取不同的维修策略。 (1) 对于潜在故障, 采用强制性的预防维修策略, 根据各设备固有的特性曲线采取周期性的检查寻找故障。 (2) 对于安全性故障, 如果没有手段将危害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应考虑放弃采购, 需找其它解决方案。 (3) 对于运行和非运行故障, 根据技术经济原理来决定采用何种维修方案。 (4) 对于没有可行的维修方法预防的故障, 采用技术改造等其他方式解决。

4.4 RCM的实施

为了保证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在调压室设备维护管理中有效可靠的实施, 我们采用三个阶段分布实施的管理手段。

(1) 首先, 运用RCM的思想和技术对调压室的设备故障后果进行评价并确定相应的维修策略。这个阶段的成果形成调压室设备维修需求的全面总结或计划系统, 该系统明显减少了之前的维修工作量。 (2) 利用第一阶段的成果, 对维修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 尽量有效的利用人力、物力, 视实际情况对现有管理状况加以调整。 (3) 设计各种维修策略并严格执行程序, 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估、评价, 整理收集设备运行证据, 证明设备维修维护状态, 并持续改进RCM系统。

摘要:燃气调压站是燃气输配系统中的关键设备, 燃气调压站能否安全运行关系到下游管线用户的正常用气甚至生命财产安全。必须保证调压站内设备设施的可靠运行, 才能提高系统运行质量和效率, 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燃气调压站主要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对燃气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作用重大, 它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调压站,可靠性,安全装置,维护管理

参考文献

[1]李俊, 张添.天然气调压站设备异常处理探讨[J].华北电力技术, 2009, (3) , 44-47.

[2]魏, 渠颖.天然气调压站安全评价与管理[J].燃气与热力, 2010, 30 (10) , 41-44.

[3]王叶茹.调压站设备的研究与更新[J]科技信息, 2009, 23 (5) , 27-29.

[4]刘高.水电站气垫式调压室机电设备安装及运行维护[J].四川水力发电, 2010, 29 (6) , 186-188.

城市自来水设备管理设施研究 篇8

1 自来水水厂设备管理的类型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信息的进步, 自来水设备的管理也在逐步的发展。自来水水厂的设备管理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事后维修。所谓的事后维修指的是将一些生产设备设置为预计维修的计划当中, 当没有事故发生的时候, 可以暂时不考虑它的维修情况, 当发生故障的时候, 再对其进行修理。发生的故障比如性能不好, 或者是精密度下降, 导致了设备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 当发生这样的情况的时候, 会采用事后维修的方法。这样是为了使主要零件的使用寿命达到最大值, 同时有良好的维修经济性。这种类型的维修方式适用于因为故障导致机器不能正常运行的时候, 要对设备进行维修, 但是这样的维修不会耽误正常的生产, 从而不会给自来水公司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或者是当设备发生小故障的时候, 导致设备不能运行而整修, 但是设备的整修过程比较简单, 且有相似的配件可以替换它, 从而不影响正常的生产。或者是当一些利用率比较低的设备发生故障的时候也可以采取事后维修的方式。以上这三种设备事故发生的时候, 可以采用事后维修进行对自来水设备的检修。但是随着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 设备的内部结构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 变得更复杂。要求设备维修的技术应该相应的有所提高。所以自来水厂应成立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团队, 针对设备出现的问题能及时解决。

2) 计划保修。所谓计划保修指的是将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与设备相关的计划检查修理紧密的结合到一起的一种修理方式。计划保修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 可以根据自来水设备的自身特点以及自身运行的实际情况 (每小时的产量或者是消耗量) 来制定适合这种设备的维护保养的方式以及检修的时间间隔。第二, 在对设备保养的基础之上, 能够制定合理的检修方法和检修的周期。第三, 按照以上两点, 严格的执行对于设备的保养和检修。即使设备的任务量比较重或者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工作, 也要按照规定进行设备的定期保养和检修, 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自来水设备能够长期的工作下去。如果没有按照规定严格的对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和修理, 就会导致设备带病工作, 那么会严重消耗设备的寿命,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设备的磨损率。

3) 状态监测维修。所谓状态监测维修指的是以监管测量为依托的一种重要的维修方式, 这种检测方式按照设备的技术状态, 通过对设备状态的运行情况的了解, 来对设备未来的运行情况作正确的评估。状态监测维修, 通过获得的详细信息, 工作人员使用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然后通过得到的分析结果来对设备运行情况以及未来运行情况进行预测。这样通过采取一定的维修措施, 可以有预测性的防止故障的发生。这种方式的适用范围是利用率比较高的大型设备。因为这种维修方式所需要的费用比较高, 所以能够有针对性的检测出设备未来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因此它有具体的适用对象。与状态监测维修相比:第一, 事后维修和计划保修注重的是设备发生故障时候的维修, 忽视设备的平时管理。第二, 设备的设计没有与设备的使用以及平时对于设备的检修紧密的结合, 这样导致配合的不合理。第三, 前面两种维修方式主要重视设备技术管理方面, 对于经济方面和组织管理方面还是缺少关注。第四, 对于设备管理的理念还比较的落后, 导致设备管理相关的职能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分配和调节。

2 城市自来水设备管理的新思路

1) 设备管理的重点的转变。传统的自来水设备管理的方法是平时的维护、发生事故后的维修以及平时的计划性的检查修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自来水设备的设计越来越先进, 而且越来越智能。所以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高科技的设备的要求。所以应该转变自来水设备管理的重点, 传统的自来水设备管理采取的管理重点是修理为主。这样不能够保证设备长期有效的运转。所以设备管理的重点应该转为以平时的维护为主。通过加强平时的设备的清洁工作以及提倡调整维护工作, 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延长设备的寿命, 维持较低的设备磨损率, 从而保证设备能够长期有效的进行运转, 提高设备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从而实现设备投资回报的利益最大化。想要实现这一目标, 应该在平时严格按照指定的定期维护和检修的制度进行设备的管理, 从而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设备管理重点的转变。

2) 拓宽设备管理人员范围。在传统的设备管理中, 只有管理人员懂得设备管理的相关知识, 其他的工作人员都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没有很深的认识, 所以经常出现的不良现象是, 设备的操作人员在设备发生故障的时候, 完全不知道解决的措施。或者是在平时设备的使用过程中, 不懂得设备的维护。导致设备的使用率很低, 使用的寿命缩短, 所以应该使设备的管理人员的范围加宽, 从专门的管理人员到整个自来水水厂的全体员工都应该具备设备管理的专业知识。而且对于设备平时的维护和检修应该加以重视。只有在思想上能够重视设备的平时的维护, 才能在行动上有所作为。所以应该严格按照规定的检修时间, 对于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按照规定进行。而且每个员工都应该加入到设备维修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这样才能保证当设备发生小故障的时候, 每位职工都能够有相应的解决办法。

3) 设备维修管理队伍由多工种人员组合向掌握多职业能力人员转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设备的设计中含有很多的高科技, 因此设备的维修也是比较复杂而且具有挑战性的。所以应该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优秀员工, 专门解决这种高科技设备产生故障时的问题。目前, 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是知识、技能结构单一和局限, 这样单一和局限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所以, 现代的设备维修人员应该掌握多种职业能力, 这样才能保证对现代设备进行正确的维护、检测、诊断和修理。

4) 设备管理手段的转变。传统设备的状态检测主要是通过平时的观察, 这样导致获得数据信息的可靠性不强, 而且准确性不高, 因为这种检测方式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比较大。面对高科技发展下的设备, 对于检修的可靠性要求比较高。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快速准确的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 对于设备的运行能够实时的掌握相关信息。传统的设备管理手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设备的维护和检测要求。所以现代设备的检测手段应该向智能化、科技化转变。利用现代的高科技手段, 对设备进行客观全面的检测。确保设备能够长期正常的运行, 最大程度的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3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重视自来水设备的管理, 本文对自来水设备管理的现状进行讨论, 提出相应的城市自来水设备管理的新思路, 希望对于日后设备的管理有一定的帮助。

摘要:对自来水水厂设备管理的三种类型进行了介绍, 并针对自来水设备管理的现状, 提出了具体的城市自来水设备管理的新思路, 对加快自来水水厂的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来水,水厂,维修,设备管理

参考文献

[1]韦红, 李兵强, 江浦清.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提高设备管理水平[J].梅山科技, 2006 (S2) :22.

[2]王齐富, 张伟航.浅议设备管理[J].一重技术, 2006 (4) :32.

[3]韩清林, 马艳华, 张宏颖.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在设备管理与维修中的应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4) :105-106.

设备设施管理 篇9

1 管理目标

物业设施设备是建筑物附属设施设备的简称,包括室内设备与物业管辖范围内的室外设备与设施系统,是构成物业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体育场馆的物业设施设备主要有三类:建筑类、基础设施设备类和体育器材类,也可分为硬件设施设备和软件设施设备两种。

在进行物业设施设备维护管理过程中,最主要的是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这是物业管理服务的基础。由于硬件设施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必然存在价值递减的问题,因此,在保证满足需求的同时,尽量做到其保值,这就需要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改造和更新。同样,对软件设施也要进行及时维护和升级。合理维护与使用对减少场馆管理成本,提高场馆经营、管理、使用效率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 现代大型体育场馆物业设施设备管理的特点

2.1 场馆功能多样化,设施设备种类增多

从现在体育场馆的运营可以看出,现在和未来大型体育场馆在设计、建造中,将体育赛事、大众健身、教学训练、培训、旅游、餐饮、购物、娱乐、展览等内容融为一体,更加合理利用场馆空间与时间,实现场馆功能多样化,发挥体育场馆的经济推动作用。同时在项目设计方面,能够通过设施的变换开展多种运动项目。为了实现大型体育场馆功能多样化的需求,场馆设施设备的种类、数量、功能也随之增多。以体育场馆的基础设施设备来说,现代大型体育场馆除了具备一般写字楼的给排水、供配电、采暖、消防、空调、照明、电梯、电信等日常设备外,同时还有专门中央控制系统、网络系统、播音系统、售票检票系统、门禁身份识别系统等种类繁多的新型设备,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满足国际国内各类体育赛事以及相关活动的要求,是一般写字楼物业无法比拟的。

2.2 体育建筑材料高科技化,设施设备管理智能化

新型的材料、工艺、技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快地使用于大型体育场馆建设中,高科技材料的使用意味着在管理与维护过程中要运用同样新型的手段和方式,为了提升效率与效果,设施设备的管理也越来越智能化。如:场地铺设选择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通讯、广播电视、计时记分等使用电子信息智能化网络系统;体育场馆实现Wi Fi全覆盖以为观众提供网络服务;普遍采用LED大型电子显示系统。体育建筑材料高科技化和设施设备管理智能化的实现有利于大型体育场馆行业实现标准化、数字化。

2.3 参与人员众多,注重安全和环保

大型体育场馆在赛事运营时有短时间内大量人群聚集的特点,这对场馆的空间设计、服务流程、安全保卫等工作有严格的要求。同时,大量观众在场馆内也面临着安全、健康的威胁。可见,安全、卫生、环保的场馆环境是场馆运营管理的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样化投融资模式下修建的体育场馆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社区体育场地与设施进一步完善并向社会开放,出现一些生态型、环保型的体育场地。这些新型场馆的建设,为实现体育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和人民大众的身心健康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3 现代大型体育场馆物业设施设备管理对策

3.1 设施设备的设计、采购、安装要与场馆长远运营相结合,注重灵活性和智能性

受管理体制和建设时间的限制,对已建好场馆的物业设施设备的管理服务,不能参与前期设计和采购,只能更多的从管理、改造或升级的方式来提升设施利用效率和效果。如在同一个体育场馆内,通过使用移动看台和活动座椅的变换,使体育馆既能开展篮球、排球比赛,又能举行网球、羽毛球、乒乓球、体操等多个项目的比赛。灵活多变的设施配备和高科技职能产品的使用,既能增加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项目,又能充分利用闲置空间和现有资源。

3.2 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要注重经济性

大型体育场馆的设施设备的投入较大,管理维护费用也较高,因此,在物业管理期间,做好设施设备的价值核算,从开始使用到继续使用过程中经济上要保持划算,当经济上不划算就是其价值寿命终结的时候,要提前制定设施设备的更新或改造计划。

3.3 设施设备的赛时使用和管理要注重高效性

为了应对大型体育场馆举办赛事的需求,在赛事举办阶段的物业管理更要高效,设施设备的使用要求、使用频率也更高。赛事的时间性较强,要求在短时间内将赛时需要的设备与器材安装到位,这就要求有一支专业的队伍通过科学、合理、高效的工作流程来实现。大型体育场馆部分非核心物业服务内容可委托给更为专业的运营公司来运营,既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和效果,又可以减少场馆物业的工作内容,降低工作压力。

3.4 物业设施设备管理服务实现专业化和差异化

一方面,体育器材的质量对运动员比赛水平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关系到运动员的安全。因此,要严格把好设备器材的质量关,在购置、安装、检测、使用、维护、保养等过程中将质量放在第一位。注重不同体育器材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如:对钢制、木制、皮革、橡胶、塑料、毛制等器材设备进行合理保养,注意器材的安全性能,搞好清洁工作。另一方面,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要体现各自的经营特色,为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产品,物业设施设备管理团队也把握体育场馆特色,提升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聂英选,段忠清.业设施设备管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谈群林.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实务[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设备设施管理 篇10

一、制定分类标准指导管理

要实现房屋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的规范化管理, 就应当制定《房屋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维修项目分类》的维修管理标准。

第一, 应制定分类管理标准。配置在建筑区域内各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是支撑物业使用功能正常运行的保障, 由于覆盖面广, 保障对象各异, 因而保养、维修、更新的条件不同, 为充分发挥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使用效能, 就必须组织专业管理人员和专家深入调研现行各类房屋共用部位和设施设备的维修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根据建筑设计使用规范和设施设备使用型材的构成, 进行科学的维修管理分类, 在分类标准中依据设施设备的材料科学界定其使用时限、保养和维护升级的管理办法, 分别明确维修、更新、改造的技术标准, 指导物业管理单位对房屋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实施正确的维修管理, 提醒业主在关注物业服务企业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同时更好的监督其做好经常性的维修管理。

第二, 应当明确项目分类标准的维修管理办法。房屋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的类别不同决定其管理和维护的方式各异, 因此房屋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管理程序和方法应当各异, 不宜采取特定或泛泛的维修模式, 而是应当将相同或相近的共用部位和设施设备并行纳入管理, 如将外挂玻璃幕墙和外挂石材墙面的保养维修纳入一个标准, 将屋面渗透和屋面开裂等相似的共用部位纳入同类维修标准, 从而增强维修管理的针对性;对电梯、供配电和安全消防等系统应明确维修、更新、改造的技术要求, 提高维修保障的及时性。

第三, 应明确分类标准的技术保障要求。分类标准应当确定维修、更新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要求, 同时明确只要符合条件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措施应具有可操作性。因此, 将技术标准转化为管理制度是全面推进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证。

二、根据分类标准规范管理

采用标准化的维修管理是确保房屋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可持续运行的有效途径。

首先, 管理行为应当标准化。房屋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的管理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维修或更换, 其管理涉及的对象具有专业化程度高、技术含量高的特点, 如物业区域的安全防范系统、楼宇智能系统等, 需要专业化的维修管理才能满足其正常使用要求。因此, 标准化管理就是根据技术标准要求全面推行专业化的维修管理, 即将标准和专业化有机结合起来, 科学地实施维护和修缮。

其次, 管理过程应当标准化。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标准化管理, 应充分体现逢坏即修的原则。一是相关部门要强力推行维修管理的标准化。二是物业服务企业要加强领导, 用标准践行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管理。三是业主应当自觉遵守和执行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标准化的维修管理。

三、创新标准内容强化管理

一是要总结项目分类标准的维修管理经验。要不断研究实施房屋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标准化维修管理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 适应房屋共用设施设备快速更新的实际需要, 用标准化的管理思路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维修、改造、更新等具体问题。

二是要不断拓宽维修项目分类标准的内容。房屋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的配置不是绝对永恒的, 在保障使用功能的同时需要不断的优化和更新, 因而房屋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项目分类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应当不断的添加和完善, 需要广泛吸收和借鉴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从而夯实标准的管理内容, 增强标准化管理的权威性。

设备设施管理 篇11

一、化工设备检修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一)动火作业危险性的表现:在化工设备检修过程中,如果系统安全措施没有做好,在处理的时候没清理干净,就会在容器中发现一些死角,那些相连的物料管线没有被隔开,阀门出现泄露,在动火的时候容易发生爆炸现象;一部分容易燃烧爆炸的材料和介质如果在设备和管道依附,这些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干净,就很容易发生爆炸事故。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如果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动火证的办理,没有执行相关安全措施,也都会产生爆炸现象。

(二)设备内作业危险性的一些表现:在设备内作业的时候,有毒有害的气体如果没有置换清洗干净,作业人员没有按照要求佩戴防毒器材就进入有毒区域,这些都会造成中毒事件的发生;如果含氧量没有达到相关要求,就可能造成窒息。容器内的照明以及相关电动工具在电源使用的时候没有在一个安全的电压环境中,或者是电线出现了破损,一些设备漏电,都可能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三)高空作业的危险性:在高处进行作业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主要的表现就是脚手架搭建的不是特别牢固,或者稳定性不好,就容易造成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在检修过程中,一些围栏和楼板等在转移的时候如果不采取相关措施也会发生坠落现象。

二、提高化工设备设施在检修中的本质安全技术措施

(一)切断设备中的介质来源:在进行化工设备检修的时候,需要对这个设备进行停产,在单个设备停产的时候要让所有的介质不发生内漏现象。很多时候,由于设备的使用时间比较长,这个设备的连接管道阀门的开关没有到位,就可能出现一些内部泄漏的状况。特别是一些气体阀门,检修人员在进入设备工作的时候,没有仔细的检查相关管道,如果发生漏气的现象,比如,煤气、氨气等易燃易爆物质发生泄漏,可能产生着火现象,还可能出现爆炸、中毒等事故,这样的后果是无法预料的。因此,检修人员一定要认真检查所有连接处的管道,对于那些易燃、易爆的管道要加上盲板。

(二)完善停车控制:首先,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停车方案。依照相应的设备检修计划,组织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仔细的研究停车方案。在确定了停车方案后,就要严格的按照停车的时间、工艺设备的幅度及相关的顺序表开展工作。其次,遵照高温真空设备停车的步骤进行。高温真空设备在停车的时候,要先消除原来的真空状态,等到介质自然的降到一定温度点之后才能与大气联通,这样做是为了防止燃烧事故的发生。最后是要根据停炉作业的工艺程序进行作业,在停炉操作的时候要根据工艺的要求来进行降温,注意在进行熄火的时候,不能排空,也不能进行低点的排凝,防止一些可燃气体进入炉膛,从而引发重大事故。

(三)动火证的审批要严格进行:为了更好的保证化工企业设备检修的安全,要严格执行动火证的办理。动火证的内容包含很多方面,主要有动火的部位,动火的方式,动火的危险性分析等等,还有一些具体的方案和项目监护人的责任。在办理动火证的时候,要经过严格的审理,层层把关。项目负责人和管理人员以及消防部门等都要认清自己的职责所在,严格审查每一道工序。领导干部和相关管理部门要把工作的重点落实到相关制度上,严格做到没有动火证就不动火,在动火时间和地点发生变化的时候不动火。

(四)停车后的设备清洗

首先,在进行安全停车后,要放完物料,在物料放完后要对相关设备进行置换,排除这些易燃的介质,用于置换的气体一般包括氮气、蒸汽等等,氮气置换要优先考虑。因为蒸汽的温度相对比较高,在置换结束之后进行凉搭,保持设备内降温。其次,对于那些积淀的有残渣和沉淀物的管道,置换之后要用蒸汽进行吹扫。在吹扫的时候要选择一些底部位进行排放,防止出现死角及吹扫不干净的部位。经过置换和清扫之后还没有办法完全清除的那些沉淀物的时候,就需要采取一些清洗措施,根据沉淀物的发生选择溶剂进行清洗,在清洗之后要通入干净的水继续第二次的清洗。

(五)劳保着装的规范性:所谓规范性,不是简单的穿上劳保服装就可以,需要在进入设备内部进行作业的时候,劳保服装必须起到一定的防范作用,要穿戴整齐,防止在工作过程中产生一些静电,或者起火花,防止那些具有腐蚀性的物质接触到人的皮肤,在工作服装内不要携带金属性质的工具,需要用到的工具尽量装进安全袋。

(六)加强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和检查监督:化工装置检修时往往存在检修内容多、工期紧、工种多,上下作业、设备内外同时并进的状况,加之参加检修的外来人员(指一些参加外围施工的人员)对现场环境又不熟悉,因此,必须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和监督检查。检修现场的各种废料、障碍物和地面上突出物以及能引起滑跌的油污(如导热油)等一切影响安全检修的隐患,都应及时处理掉;各种检修材料、设备、设施、工器具和拆卸下来的机械设备及其零部件等摆放要整齐;各种临时电线铺设要规范而不杂乱;现场通道和消防道路要保持畅通无阻。监督检查要涉及到检修安全的每一个方面:包括安全规章制度安全作业票证的执行情况;施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各种检修设备、设施、工器具、安全状况;各种应急物品、安全防护器材和消防器材的准备情况以及检修人员劳保穿戴情况等。

设备设施管理 篇12

1 我国中小学文体活动场所设施设备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现状

1.1 我国现有针对中小学文体活动场所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

针对中小学文体活动场所及相关设施设备的安全问题, 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为中小学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法律层面, 涉及中小学安全管理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 这些法律从宏观层面规定了中小学校在开展文体活动和管理相关设施设备时应当遵循的规则和承担的责任。

在行政法规、规章层面, 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等10部委联合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2005年11月, 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学校体育活动安全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2007年2月, 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2007年6月, 教育部发布《关于切实落实中小学安全工作的通知》;2013年5月, 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等。同时, 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制定了地方性法规、规章等, 例如:2011年10月, 武汉市政府制定了《武汉市中小学校安全条例》。这些行政法规、规章针对中小学文体活动场所和相关设施设备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规定, 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1.2 我国现有中小学文体活动场所设施设备安全管理标准现状

安全管理标准化是推进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建立安全管理标准, 有助于改善中小学文体活动场所和相关设施设备管理现状, 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规范有关人员的行为, 从而整体提升中小学安全管理的水平。在国家层面, 2006年以来, 教育部组织编制了国家标准GB/T 19851-2005《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GB 21746-2008《教学仪器设备安全要求总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国家标准GB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等。2013年6月1日, 由公安部和教育部共同组织、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100) 归口并制定的GB/T 29315-2012《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开始实施。在地方层面, 相关标准也陆续出台, 例如: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公安局联合发布了DB11/528-2008《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规范》地方标准等。

上述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代表了我国中小学安全标准化管理已经起步, 但总体而言, 针对中小学文体活动场所和相关设施设备安全管理标准的制定仍然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 现有的安全标准大多针对教学场地、器材、用具等客观方面, 且呈现碎片化状态, 没有形成有序的体系;在安全管理的主观能动方面, 相关标准仍然处于基本空白的状态。因此, 中小学文体活动场所和相关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的标准制定工作亟待跟进。

2 发达国家中小学文体活动场所设施设备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现状

2.1 美国

美国在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方面十分重视立法建设, 早在1994年国会就通过了《学校安全法》, 随后又制定了《危机事件响应和学校应急管理指南》 (Critical Incident Response and School Emergency Management Guide) 、《危机响应和学校应急安全管理指南》 (Critical Response and School Emergency Safety Management Guide) 等法规。各个学校可以根据上述文件来制定具体的校园安全管理行动方案。

在校园安全管理中, 学校备有各栋建筑物和文体活动场所的详细位置图, 建筑和房间的每个入口, 包括窗户、门、通风口等都有专门标注。

美国的中小学校还十分注重通过权威性机构如学校安全服务署对校园安全管理进行评估。学校安全服务署是美国著名的为学校提供安全咨询、相关培训、学校安全评估以及其他有关青少年安全服务的专门组织。

除此之外, 美国中小学校每年都可以通过政府、非政府组织、各类基金会获得必要的安全管理资金资助。这些拨款主要用于购买物资和装备, 培训工作人员和组织学生应急演练等。

2.2 新加坡

新加坡的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采取国家统一管理的体制, 由国家教育部门对中小学实行科学、规范、标准的直接管理。各个中小学都通过网络系统与国家教育部门进行直接联系, 从而保证信息的通畅。在具体的中小学资源和设施的安全管理方面, 新加坡制定了标准化的模块管理方式, 主要包括: (1) 要求各中小学必须制定计划定期进行硬件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确保其正常运转; (2) 硬件设施有问题, 必须在合理的时间内进行维修; (3) 至少指定一位专职员工管理硬件设施, 硬件设施的维护必须形成书面记录; (4) 中小学校必须及时处理对硬件设施的投诉; (5) 必须制定防止硬件设施损坏的计划; (6) 对于硬件设施维护的响应时间要设立目标进行考核; (7) 中小学管理层至少每年检查一次硬件设施资源; (8) 确保校园的安全, 确保紧急通道的畅通, 定期进行防火演习; (9) 确保校园内的人身安全, 安装保安报警系统。

2.3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在中小学文体活动场所尤其是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具备先进的理念和管理办法。为了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中小学科学实验室逐渐成为重要的学生活动场所, 与此同时, 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 导致实验室成为中小学安全管理的重点场所。

澳大利亚针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定了严格的制度。 (1) 进入实验室的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要完成入门课程, 了解实验室基本配备和操作方法, 对于复杂或新的设备维护, 还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 (2) 在实验室安全保障方面, 相关管理人员专门配备实验室管理手册, 在设施设备上标注安全标识, 同时配置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理设备; (3) 对于设备安全管理, 澳大利亚中小学制定了设备标准操作规程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 , 对故障设备的隔离维修、化学物品的运输存储、废弃物管理、事故报告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规定。

2.4 日本

2003年8月, 日本文部科学省修订了《中学设施建设方针》, 2007年12月, 日本文部科学省修订了《中学设立标准》, 这两个文件对中学的校舍、室内外运动设施设备、教室图书室等场所以及相关照明设备、电力设备、通信设备、排水设备、空调设备和防震防火设备的建设和管理标准进行了规定。

综合以上国家针对中小学文体场所和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我们可以发现其安全意识较高, 制度较为完善, 安全管理可操作性较强, 具有较好的管理实效, 值得我国借鉴学习。

3 我国中小学文体活动场所设施设备安全管理问题的原因

3.1 学校安全管理缺乏整体协调性

在校园安全管理方面, 无论是从国家层面, 还是主管部门, 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 或出台过相关文件。各地方或学校也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或具体的安保措施, 甚至在某些方面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 为什么校园安全问题依然频繁发生, 甚至有上升趋势?究其原因, 是多方面的。其中不乏一些地方中小学校的领导过分重视学校扩大办学规模和硬件设施建设, 追求升学率, 而学校的安全管理被忽视。甚至有些学校畏惧承担安全责任, 将单杠、双杠等器械拆除, 跳马、跳山羊等有危险的体育活动也被取消。这样就导致了中小学对文体活动和相关设施设备的安全监管缺乏主观推动力和事先预防, 使很多本能避免的事故不断发生, 形成了被动管理的局面。

3.2 安全管理制度缺少有效的手段支撑

任何制度的执行和完善都离不开有效的手段支撑。近年来, 各地在落实国家有关中小学安保制度方面也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 这些措施的实施对维护校园安全, 规避风险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总体而言, 我国中小学相关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和规定, 在执行和操作层面上缺少相应的标准支撑。尤其是安全管理标准和规范十分有限, 这导致了在实施安全管理活动中, 茫然无力。

3.3 安全管理制度实施不到位

在具体实施中小学安全管理制度时, 有些地方中小学的管理者存在职责不到位, 这导致安全隐患不能有效排除。不可否认, 定期评估、监测、检查文体活动场所、体育器材、教室、会场等工作负担较重, 但是这些场所和设施设备的保养、维护是中小学生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保障。实践中, 很多中小学由于经费等多种原因疏于维修、更新老化设施设备, 检查活动走过场, 相关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甚至擅离职守, 最终导致发生校园安全事故。

4 我国中小学文体活动场所设施设备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实施路径

立足我国现实需要, 借鉴国外有益做法, 我国中小学文体活动场所和相关设施设备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应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4.1 加紧中小学文体活动场所设施设备安全管理标准制定工作

为了能够使我国中小学文体活动场所和相关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填补相关领域的空白, 客观上需要加紧安全管理的标准制定工作。一方面, 要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修订现有法律、法规, 做到与时俱进;另一方面, 要构建安全管理标准体系, 使中小学各项安全管理工作不但有法可依而且便于操作, 为提高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创造条件。

4.2 建立健全中小学文体活动场所设施设备安全管理标准体系

标准化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其体系是否完善合理是标准化工作能否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因此,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 既要分析现有标准的适用情况, 做到协调互补, 又要重点制定中小学文体活动场所及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标准, 从设施设备的选购、文体活动场所及设施设备使用前的安全风险评估、日常维护保养、检查检修、安全事故报告、设施设备淘汰更新等方面进行细化规定, 从而增强各方面安全管理的可操作性, 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4.3 注重中小学文体活动场所设施设备安全管理标准的实施

针对我国已出台的有关中小学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 实践中还存在着实施不到位、监管力度不足的问题, 安全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说教上, 必须切实遵守, 进行标准化规范管理。

4.4 落实中小学文体活动场所设施设备安全管理标准的实践

(1) 为了能够更好地明确中小学管理岗位的安全职责和任务, 熟悉各项标准化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应急措施, 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安全管理的教育、宣传和培训工作。一方面, 要对各安全管理岗位的负责人进行考核;另一方面, 也要向中小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 提高安全责任意识、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

(2) 定期进行安全预防检查工作。将中小学文体活动场所和相关设施设备进行常态化管理, 排查安全隐患;对设施设备进行登记, 明确检查的重点内容、标准, 并逐项落实整改措施, 建立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负责制, 确保消除隐患, 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 组织安全演练。通过培训、学习, 在演练中检验安全管理实施工作, 做到练以致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应急工作机制和相关救助系统, 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应急演练、安全演练。通过演练, 真正提高危险发生时的及时处置能力, 减轻甚至消除安全问题造成的不良后果。

摘要:本文就我国中小学校文体活动场所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内容涵盖文体活动场所、设施设备、安全管理标准化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设施设备,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齐格奇, 刘俊华, 李忠强.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思考[J].中国标准化, 2013, 1.

[2]尹晓敏.美国如何加强校园安全管理[J].中小学管理, 2007, 4.

[3]孙中仁, 郭敬东, 赵燕.校园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标准化, 2012, 12.

上一篇:体育报道下一篇:结构意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