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与保护设计

2024-09-27

更新与保护设计(精选11篇)

更新与保护设计 篇1

0 引言

景德镇不仅具有精湛的陶瓷艺术,还有引以为豪的明清民居建筑。本文以明清民居的建筑艺术、历史文化等多方面价值的保护为目的,寻求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与现代商业结合的模式,以“前街历史街区”为线索,再现明清建筑文化为目的,在保护景德镇原有民居建筑风貌的基础上,打造居住、商业、文化展示、手工艺体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历史街区。

1 景德镇老城区前街历史街区概述

景德镇老城区前街历史街区位于景德镇市市区内,处于珠山中路和斗富弄交汇处,交通便利,旅游景点密集程度高。其东与御窑厂相隔,北面与龙珠阁相近。长约300 m,宽约150 m( 约4. 5 万m2) 。是历史上著名的瓷器街的一部分,景德镇历史上瓷器街是麻石下弄一条南北走向、与昌江河平行的街市。据《景德镇陶录》上对瓷器街的描述: “瓷器街颇宽广,街长约二三百米,街两旁瓷器店张列,街上瓷器琳琅满目”。

新中国成立后,此街逐步成为纯居民区。从此这条历史上著名的瓷器街便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现今,它依然保留着相对成片集中且具有明代南方集镇住宅的特色,在该条街区内现存明代建筑52 栋,其中90% 以上都还在继续使用。这些住宅大多属于庶民等级,是天井式民居类型,堂屋不设置阁楼,仅在正房和厢房设置有简易的阁楼作为贮物空间使用。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处于祥集上弄的3 号和11 号明代住宅。

2景德镇老城区前街的街巷构成体系及其民居建筑分析

1) 景德镇老城区前街的街巷体系分析。景德镇老城区前街历史街区中,以前街为主线,与各支巷弄形成“鱼脊骨状”街巷体系。街区中包括祥集弄、新当铺弄、程家弄等9 条历史巷弄。其中以祥集弄最为有名。这些街巷的由来都各自有其历史典故,颇具文化内涵。图1 为街巷分布示意图。

2) 天井式民居。天井式民居其实是露天的内院落,只是面积较小。其基本单位是以横长方形天井为核心,四面或左右后三面围为楼房,阳光射入较少,狭高的天井也起着拔风的作用,有利通风。正房即堂屋朝向天井,完全开敞。各屋都朝向天井排水,风水学说称之为“四水归堂”,有财不外流的寓意。外围常耸起马头山墙,当着火时可防止火势蔓延。图2 为天井式民居。

3) 当地特色。景德镇明代住宅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平面布局比较稳定。居住主体多是单一轴线,恪守明代对庶民的等级规定。

明代的建筑风格崇尚简洁朴素,所以建筑外观都非常的简洁、明快,几乎没有多余的装饰,外墙做法很厚实,大都使用优质青砖砌成实心墙或空斗墙。明砖尺寸较大,城镇使用260 cm ×140 cm × 25 cm的规格。三山式或五山式马头墙就构成整栋建筑的外轮廓线。马头墙没有花俏的装饰,只用简单的瓦片就搭砌出富有表现力的檐角( 见图3) 。城镇型住宅多用石雕和水磨砖镶贴仿木构形式的门罩,鼓形断面的月梁极度夸张,这种形式的门罩几乎是明代住宅中最为突出的一个标志,清代以后的住宅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形式。

3 景德镇老城区前街历史街区存在问题分析

1) 该街区内除了个别列为保护的院落外,多数其他的院落状况令人担忧。该街区内列为保护价值的院落较少,住户中年龄偏老龄化现象严重,居民收入普遍偏低,社会竞争力差,本身的生活状态以维持生计为主。所以,巷弄内私搭乱建严重,破坏了传统的院落肌理,同时,院落中民居木构架腐坏、墙面毁损。

2) 现业态定位不准,分布混乱,与周边同质地严重,形成不了差异,没有竞争力。前街目前现存的明代民居历史价值尚未被开发与利用。

3) 街区环境脏乱,垃圾随处可见。停车设施不完善,私搭乱建,导致车辆乱停,影响人们通行。公共设施利用率低。

4 景德镇老城区前街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设计思路

4. 1 打造复合型功能的发展模式

随着老城区前街的改造,和周边地块的商业综合价值会有所区别。根据前街的区位优势和其历史价值,改变其“单纯居住+简单商业”的现状功能模式,打造居住、商业、文化展示及陶瓷手工艺体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模式。如: 可以把前街街区分成7 个区域,保留商业区,增加文物保护区,手工艺体验区和特色文化区来满足游客需求。保留的部分居民区以给不愿搬走的居民居住。

4. 2 恢复街区的传统院落形式

恢复老城区前街的传统明代民居的院落肌理,并以传统院落作为基本单位,整合前街空间及其功能结构。对建筑的立面整治,应注重院落及建筑的组合布局,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如根据不同的院落植入不同的使用功能,使传统的院落成为民俗文化的展示场所,如祥集上弄11 号。

4. 3 构筑网络状人行交通系统

从现状的停车状况和周边的交通来看,结合前街的发展模式,未来的前街内部交通系统将以步行道路为主,车行道路将围绕地块周边布置。街区内部避免车流进入,在珠山中路方向设计一个停车场。在人行交通方面,以主巷前街和各鱼骨式连接支巷,构筑网络状人行交通系统。

4. 4 建立传统文化展示区与陶瓷制作体验区

注重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弘扬,打造多主题场所,体现景德镇的地域特色。在商业区,借鉴传统店铺形式; 在文化展示区,引入明代传统民居生活的展示,介绍千年古都的发展史; 在手工艺体验区,通过民俗艺术的展示,结合传统工艺制作的表演与参观者的体验,让人们在这里能够了解到景德镇的民俗特色及体验陶瓷的制作过程; 居民生活区也要有所保留,这不仅可以解决前期调查不愿搬走的居民居住问题,同时,也可以保留一些历史的记忆。

5 景德镇老城区前街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设计原则

5. 1 坚持原真性的原则

原真性就是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尽量做到维修当中,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在修补过程中,需要采用原来的材料、原来的工艺、原式原样以求达到原汁原味,还其历史本来面目。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原先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原物,还要保护它所遗存的历史信息。

5. 2 保存街区的整体性原则

历史文化遗存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应该是和其环境共同存在。所以,不仅要保护好其本身,还要保护其周围的环境,尤其是对于城市、街区、地段、景区、景点等等的保护,更应该注重对其整体环境保护,这样才能体现出历史的风貌。

5. 3 保存街区的可读性原则

保存街区的可读性,就是要承认不同时期留下的痕迹,不要按现代化的想法去抹杀它,从街区的历史遗存上应该读得出它的历史,对城市街区与古建筑进行大片拆除和大片重建就是不符合可读性原则。

5. 4 可持续性的原则

保护历史遗存是长期的,不是今天保而明天不保的事情,一旦确定了就应该一直保护下去,延续下去。这段时间无法完成就等后面再继续,不能急于求成,我们这一代不行就下一代再做。

6 结语

历史街区是形成城市文化独特性和多样性的源泉,它的特点通过街道景观得到充分表达和体现。对城市现代化的改造中,前街历史街区这些明代民居在城市建设中也遭受了破坏,失去了它的本来的面目,本文以景德镇老城区前街历史街区为对象,通过一系列的现场调研与问题分析,找出了景德镇老城区前街历史街区在保护与更新上的思路与原则,力求延续城市的文脉,找回城市的历史记忆。

参考文献

[1]陈铁夫,弓箭.中小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探索——以江山市市心街历史街区为例[J].城市建筑,2011(2):64-67.

[2]戴湘毅,王晓文,王晶,等.历史街区居民的态度与保护发展策略——以福州市“二坊七巷”历史街区为例[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1):89-92.

[3]高林安,刘继生,梅林,等.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动态规划研究——以吉林省6大历史街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4):81-85.

[4]焦怡雪.福建泉州旧馆驿——井亭巷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J].世界建筑,2001(6):64-67.

[5]宋晓龙,黄艳.“微循环式”保护与更新——北京南北长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理论和方法[J].城市规划,2000,24(11):59-64.

更新与保护设计 篇2

刘云峰 薛娟萍

摘要:坐落于桂林市的华侨农场,可凭借其独特的历史印记和人文价值,成为桂林市旅游资源开发的首选,若予以适当的更新与保护,将大大增强桂林市旅游市场竞争力,扭转当前桂林市旅游业发展不利的局面,为桂林市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时代记忆、更新与保护、调整或衰退的临界、华侨集结地、经济增长点

一、前言

桂林市华侨农场只是福建、广东、广西众多华侨农场中的一个,与其他所有的华侨农场一样,它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见证了华侨农场兴衰变化的风雨历程,也记录了归国侨民几十年来的的辛劳和苦乐。与此同时,它也有与其他华侨农场相比非常特殊的地方,因为它坐落于国际旅游城市——桂林。

面对二十一世纪旅游业发展的潮流,桂林渐渐走过了旅游发展的成熟期,步入了要么调整要么衰退的临界点。因此,承载着那一段特殊历史的桂林华侨农场,必然在扭转桂林市旅游业发展的不利局面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华侨农场的由来与概况

“自从1960年代印尼军人执政开始,印尼政权便开始大规模地排华。他们以“清共”为名,屠杀了50多万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遂与其断交。到1998年,印尼排华骚乱又起,上千华人遇难,而爪哇岛上的华人往往首当其冲。”

这段文字是从“百度-百科”中介绍“爪哇岛(位于印度尼西亚境内)”的网页中复制过来的,通过这几行字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桂林华侨农场新建时的情形,大批的华侨逃过死亡的魔爪,从印尼回到阔别多年或者是从未谋面的祖国,匆匆忙忙地营造了自己简陋的家园——华侨农场。

“华侨农场是在特殊历史时期,国家为安置回国定居的归难侨设立的国有农业企业。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中国建立了84个华侨农场,分别在广东、广西、福建等7个省区,集中安置归难侨约24万人。”

“据统计,截止到2006年全国84个华侨农场共拖欠归难侨职工工资、退休金、医药费和社保缴费7.15亿元;有危房170万平方米亟待改造;华侨农场土地目前已确权188万亩,尚有300万亩未确权;华侨农场资产负债高达56.8亿元,目前已处置金融机构历史债务16亿元,尚有各种非金融机构债务。”(图1,仍有部分侨民生活在桂林华侨农场。)

“华侨农场具体有自己特点,一是归侨侨眷集中,他们来自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社会制度生活体验;二是绝大多数归侨是被迫离开异国的,在原居留地还有亲戚、朋友,他们与海外有着密切的联系;三是华侨农场由于政策性、社会性负担较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不快;四是广大归侨的生产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他们迫切希望加快华侨农场的改革和发展。”

三、桂林市华侨农场更新与保护策略

(一)通过影视创作传承华侨农场的人文价值

从1950年代的萌发、兴起一直走到今天,桂林华侨农场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如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华侨农场,早已失去了当年的生机和风采,只留下破败的断壁残垣。但那一段别样的往事,始终牢牢地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中。

从惊魂未定的归国定居,到人心惶惶的十年动荡,到意气风发的改革开放,再到新世纪的大国崛起,这六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充斥了华侨们两三代人的记忆。可以通过走访广东、福建及广西各华侨农场的侨民,以这一段历史背景为题材,创作影视作品,记录这一时期华侨们的心路历程和精神面貌,反映中华民族在前进和斗争中经历的苦难和表现出来的勤劳、勇敢、宽容、智慧和凝聚力。

在该作品中还可以穿插展示桂林市经济建设和城市风貌的变迁,让游人更深刻细致的了解桂林。

(二)通过筹建“时代记忆”展览馆蓄积华侨农场的人文价值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迈进,二十世纪中后期已经离我们渐渐远去,而那一时代人们所使用过的生产工具、日常用品、服装服饰以至某些习俗和传统礼仪,都悄悄的消失在历史的深处。华侨农场从兴建到衰落的过程,正好见证了这一历史变迁的每一个脚步。

可以以华侨农场现有的部分废旧房屋为馆舍,在保留原有建筑结构和风格的基础上修缮加固,布置成能够反映华侨农场当时生活情境的展览厅。适当考虑增建馆舍,收集、展示来自二十世纪中后期全国各地的各种生产工具、日常用品、服装服饰等。为使场景形象逼真,可考虑采用人物蜡像模拟生活情境,在这种模拟中同时反映当时的某些习俗好传统礼仪。(图2,部分旧房具有保留价值,改造后可用作展览场馆。)(三)筹建华人华侨历史博物馆,追溯华人向全球移居的历程,收集整理历史资料,纪念华人华侨为祖国建设所作出的奋斗和努力。

桂林以“甲天下”的秀美山水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主要旅游城市,有着相当辉煌的旅游历史,年游客接待人次超过1000万。但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其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受到迅速崛起的沿海地区和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挑战和冲击。从旅游发展的阶段来看,以漓江风光为龙头的桂林旅游产品基本停留在观光游览层次,桂林走过旅游发展成熟期。面对二十一世纪旅游业发展的潮流,参与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文化体验旅游的需求已经成为新世纪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桂林旅游发展步入了要么调整要么衰退的临界点。

因此,期望以桂林市华侨农场为载体,通过开发华人华侨历史博物馆这一产品重塑桂林旅游形象,可扭转桂林旅游业发展的不利局面。

(四)通过完善休闲度假、康体健身、文化娱乐、商务会议、生态观光、购物餐饮

等配套服务强化华侨农场的吸引力。

可以说,立足桂林旅游发展的时

代背景,从更高的角度,运用更大的手笔,规划建设新的旅游增长极,带动旅游产品的全面升级,已成为桂林避免旅游衰退、重整雄风的关键。桂林市全面考虑,决定推出华侨旅游经济区,将其打造成为桂林地区经济的新增长点。(图3,秀丽的风景为休闲娱乐、生态观光等项目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四、实施策略的途径

(一)关于更新与保护的管治

1.由政府、投资商和私人三方共同管治;

2.聘请作家、学者及相关专家创作影视剧本,并投资制作成作品;

3.广泛收集二十世纪中后期人们使用过的生产工具、日常用品、服装服饰,筹建“时代记忆”展览馆;

4.拓展旅游配套服务强化吸引力。(二)关于影视创作

1.第一种创作结果:以真实的历史背景为题材,反映中华民族在前进和斗争中经历的苦难和表现出来的勤劳、勇敢、宽容、智慧和凝聚力。

2.第二种创作结果:以真实的历史背景为题材,反映人类社会由于意识形态的斗争而付出的代价,及人们在时代大潮的动荡中为求生存的痛苦挣扎及在此过程表现出来的私欲与美德。

3.借鉴《庐山恋》的经营模式,制作出来的影视作品仅限于桂林华侨农场播放。(三)关于资金来源的策划

1.成立桂林华侨农场更新与保护运营公司,向广大华人华侨以参股的方式集资;2.政府投资一部分,相关单位和个人承担一部分,都以参股的方式参与运营; 3.以参股的形式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参与运营。

五、对桂林旅游经济良性发展的助益

1.丰富桂林的旅游资源,填补人文旅游资源欠缺的不足。

2.增强东南亚乃至全球华人华侨的凝聚力,把桂林建设成为全球华人华侨翘首向往的集结地。

3.建设新的旅游增长极,带动旅游产品的全面升级。

作者简介:

刘云峰,(1981-),男(汉),柳州市,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任教于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桂林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与设计专业就读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城镇规划与设计。联系方式:广西柳州市柳北区君武路168号园林系 邮编:545004 电话:***或***

参考文献:

[1]《城市更新社会成本研究》,白友涛、陈赟畅,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04出版);

[2]《旅游规划与开发》,马勇、李玺、李娟文,科学出版社,(2008-06出版); [3]《文化•街区与城市更新》,王伟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12出版); [4]《现代城市更新与社会空间变迁:住宅、生态、治理》,林拓,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04出版);

论造林更新,与环境保护 篇3

关键词:造林更新;环境保护;主要措施

造林更新和环境保护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全国很多地方都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造林更新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果无法及时采取相关的措施来解决,就会对造林更新的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无法实现环境保护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所以需要大家引起足够的重视。下面,我们将从如下三个方面对造林更新和环境保护进行探讨。

一、造林更新的现状

(一)造林更新的科学性不足

国家对林业发展的重视度正逐步提高,财政支持力度增加,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但是部分造林更新工作存在较大误区,过分看中种植,忽视了管理和维护。简单直白地说,就是只负责树木的栽种,而不对其进行后期管理,导致很多树木的生长情况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造成了树木、人力以及时间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部分种植人员的种植技术不够专业,也降低了苗木的成活率。

(二)市场需求量大,但资源匮乏

随着我国社会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建筑、家装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还有用纸量的增加,对木材相关产品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势必就会导致砍伐量的增加,以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为了追求利益和财富,将生态环境抛诸脑后,致使我国森林资源的总量迅速下降,人们对森林资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是当造林更新中存在的主要矛盾。

二、造林更新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净化空气

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在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大气污染的问题尤其突出。植物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不仅可以截留、吸附污染物质,还能够通过吸收、降解、转化等方式降低污染。

(二)有助于优化林木资源

树木可以在吸收有毒物质的同时,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在空气净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部分树种除了可以释放氧气之外,还可以灭菌除尘,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显著。造林更新有助于增加绿地面积,优化我国的林木资源,改善局部环境。

(三)有助于保护水土

造林更新有助于防风固沙,预防土地荒漠化。当风沙遇到防护林之后,风力会降低70~80%。同时,树木的根系生长还能够牢固锁定土壤中的水分,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四)有助于保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

造林更新可以增加森林和植被的覆盖率,保护大气环境,进而为生物物种提供一个舒适的栖息地。在自然界中存在着食物链,各种生物通过食物链联系在一起。当一种生物消失时,就会破坏食物链的平衡,造林更新是解决所有这些问题的关键入手点。

三、造林更新的主要措施

(一)开展科学合理的全面规划设计

这一措施是做好造林更新、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前提,也是植树造林施工的重要依据,更是造林质量的重要保障,具体措施如下:①选择土质条件良好的土地。不同的植物对于生长的土质都有自身特定的要求,只有土质的条件的能满足它们的生长需求,才能够提高移植的成活率,促进其良好生长,才能满足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需要 。②在种植之前,有必要对当地的土壤条件、环境因素和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调查,并据此选择适合在当地生长的树种和植被类型,提高种植的效率,实现造林更新工程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合理配置。③确定林区之后,首先要做好相关的清理工作。一方面,要将林区中的杂草和杂物彻底清除,保障地面的清洁。另一方面,做好植物腐熟物的清理。这些物质虽然可以作为树木生长的肥料,但是也需要谨慎,因为其中可能含有一些有毒物质。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给植物的生长带来消极影响。④合理改良土壤。对土壤进行适度的整理和改良,可以提高土地的保持性,能够调节土壤的酸碱度、温度和其中包含的有机物质。如果要补充土壤中的某些特定的营养元素,可以借助科学技术,例如喷洒有机肥料等。⑤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的规划设计原则。如果当地的土质和土壤条件适合某种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品种,则可以种植经济作物,增加人们的经济收入。

(二)改进造林技术

目前,我国造林更新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①播种种子法。这种造林的方法非常简单、方便,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而且不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和物力,既能够节省造林的时间,也可以节约精力。但是这种造林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播撒的种子会被鸟类吃掉。同时,种子在空气中暴露,经过太阳直射和雨水的浸泡,就会失去活性。对此,技术人员需要对这种方法进行改良和改进,力求两全其美。②植苗造林法。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造林方法,具有较高的苗木成活率。树木的根部的吸水性很强,吸收的水分以及营养物质比较丰富,只有满足这样的条件,才能有助于苗木的存活。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造林更新和环境保护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直接关系到生态平衡。因此,我们不能只局限于眼前的利益,更要具有长远目光和全局观念,树立和培养相应的生态保护观念。为了实现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本文从森林资源的分布区域、造林更新的科学性有待提升和资源匮乏等三个方面分析了造林更新的现状,从开展科学合理的全面规划设计和改进造林技术等方面提供了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卢殿增.论造林更新与环境保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4(18):278-279.

[2]杨霞.论我国人工造林更新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J].民营科技,2013,10(29):239-240.

[3]王新国.分析造林更新的技术与管理[J].民营科技,2014,08(19):237-238.

[4]范银权.浅析我国人工造林更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3(15):279-280.

更新与保护设计 篇4

关键词: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更新

1. 环境状况

燕伋历史文化风貌区地处千阳县城中心区西北部, 北依裴家台塬, 是东海路——城市主轴线的对景, 位于千阳大道——城市主干道北侧, 西大街使其与老城区联系密切, 是城市新区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街区, 规划用地面积22.94公顷。

2. 战略分析

2.1 历史文化资源

燕伋望鲁台位于千阳县城关镇西关村裴家台塬上, 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夏商周时期的人类居住遗址。2003年9月24日望鲁台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燕伋望鲁台据传是春秋时期燕伋所筑。燕伋为千阳县水沟镇燕家山人, 是孔子的弟子, 位列72贤之14。燕伋3次赴鲁跟随孔子17年。业就归里, 在千阳西关裴家台设教授徒, 传播孔子思想, 设教期间, 因思念恩师孔子, 每日去教学堂后面, 登高望远, 用襟撩土垫足18年, 日积月累, 便形成了高约10米、底径30余米的土台, 被世人尊称为中华尊师第一台。

千阳县历史悠久, 春秋时, 千阳是秦王朝的牧马地, 古代的千阳, 被诗人赞誉为“千水悠悠去似絣, 远山如画翠眉横”。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用自己的灵智创造了丰富的民间文化。灯盏头碗碗腔是陕西稀有剧种, 剪纸、皮影、雕刻、泥塑等受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影响, 具有浓郁粗犷的北方农村气息, 保留有炎帝氏族和周秦文化的民族精萃, 构图简洁明快, 造型夸张传神, 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2.2 自然环境特色

千阳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 处渭北旱厡丘陵沟壑区, 地形复杂, 分川、塬、山三部分。北倚千山, 南屏陇山余脉箭筈岭, 横穿东去的千水被陕西省冯家山水库大坝拦锁城东形成一座17平方公里的人造湖泊。境内山峦起伏, 沟壑纵横。

为体现千阳城市特色, 满足发展生态城市需要, 要充分利用千山、台塬、千水的优越自然条件, 形成以千山、台塬为依托, 千河水系为开敞空间, 中心集团为主体, 区间绿地为间隔的“山、塬、水、林、城”融为一体的山水景观城市, 为建设生态城市奠定基础。

规划区位于千阳县城关镇西关村裴家台塬上, 地势北高南底, 北环路以北为台塬坡地, 北环路以南地势较为平坦, 是构筑山水生态旅游城市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之一。同时这里地形变化丰富, 既是景观点, 又是观景点。

2.3 地位作用

望鲁台位于千阳县城市中心区的核心部位, 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便利, 将成为商贸、居住、旅游相对集中地段, 近期千阳县总体规划及十二五城镇发展城镇发展战略的提出, 为燕伋历史文化、旅游品牌的隆重推出打下了成功的伏笔, 燕伋历史文化区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悠久的历史同时叙述着千阳的成长历程, 是千阳县重要的城市功能组成部分, 对升城市文化品质、增加城市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作用。

3. 景区规划概念功能定位

通过分析千阳县现状以及燕伋望鲁台的现状, 规划将燕伋望鲁台地区的发展定位为:规划将该地区建设成为集历史文化展示、文化教育、旅游、商业、娱乐、文艺表演及休闲游憩等功能于一体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和文化旅游区。

4. 特色营造手法

4.1 空间形态与空间结构

对规划用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 并将各功能片区通过景点、步行系统、绿化广场等开敞空间有机联系起来, 共同组成统一整体。燕伋历史文化风貌区功能布局由“两主轴、三次轴、四片区”的空间结构组织成有机的整体。

“两主轴”指景区内一条为南北向沿望鲁台建筑轴线的历史轴。

“三次轴”指一条南北向连接燕伋文化博览园区和文化教育综合区的景观次轴, 一条为南北向连接民俗文化博览园区和综合商业休闲区的景观次轴及一条东西向连接燕伋文化博览园区、燕伋私塾文化区、民俗文化博览园区的景观次轴。

“四片区”指历史轴线上燕伋文化广场区和燕伋望鲁台祈福主景区, 文化轴线西侧的综合商业片区, 文化轴线东侧的文化教育片区。

4.2 燕伋中心文化广场区

燕伋文化广场位于整个历史风貌区的中心位置, 南北向历史轴和东西向文化轴的交汇处。其主要性质是体现燕伋文化特征, 并为游客提供休闲、游憩、娱乐场所的城市公共空间。依据用地条件, 广场设计采用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手法, 强调广场中心, 整个设计构图简洁大方, 刻意追求广场的开阔环境和文化内涵。燕伋文化广场由纵轴“燕伋文化广场”题刻——时钟花坛——世纪大道——中心广场 (主题雕塑与音乐旱喷) ——主题牌坊构成。十二根幡柱 (代表儒者十二条规:敬天、尊孔、读经、祭祀、传道、捐献、立牌位、行十义、着深衣、习礼乐、诵诗文、弘国粹。) 分两侧布置, 点缀艺术花钵、艺术灯柱等。使整个广场设计具有浓烈的文化氛围。

4.3 文化教育综合区

千阳望鲁台作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丰富传统文化及提倡尊师爱学的优秀传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平台。因此在景区主轴西面规划一个集文化、教育、旅游为一体的文化教育综合区。文化教育区内主要包括有千阳县文化中心, 孔子书院, 琴、棋、书、画文化休闲区, 古书交易市场, 并规划有一定数量的茶座和餐饮设施等。

整个文化教育区按照传统院落空间加以布局, 空间布局灵活, 层次丰富、室内外空间交融, 建筑围绕庭院布置成为一个充满人性化的文化载体。整个街区建筑采用传统的坡屋顶形式, 很好的与景区环境相谐调, 通过现代的手法和材料表现传统的韵味, 从空间体验中获得精神的享受, 从古朴中显出简洁的现代气息。

4.4 建筑风格设计

发扬传统空间特色, 改善原来混杂的风貌, 以曲折的小尺度步行街为其内部交通路线, 围合贯通。建筑风貌上强化其小尺度的传统建筑特色, 强调以人的尺度为基本尺度来规划设计。建筑以较小的尺度和体量展开, 布局方式主要为院落式空间, 组群式布局, 形成合院式建筑的空间肌理。特别做好各沿街及沿文物古迹和绿地广场的建筑平立面设计, 做到进退有致、高低错落、空间尺度适宜且具优美的天际线。

规划范围内的建筑风格以秦汉时期建筑形式为主, 新建建筑与文物建筑间在保持统一协调中求创新和变化。规划建筑的色彩以红色、灰色、青色、白色为主, 其材料采用反映传统风貌的青砖、灰瓦及其他合适的材料, 庭院与建筑的细部 (屋面、檐口、门窗等) 在体现地方特色风彩的同时力求创造新意。

5. 结语

近年来,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政府注重提高城市的文化底蕴, 本地的传统文化、历史特色日益受到了决策者的重视, 燕伋历史文化风貌区作为城市核心区块, 是城镇历史传统和地方文化个性的集中体现, 它能给城市带来良好的社会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些意识和观念上的转变给燕伋望鲁台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科峰.从宝鸡民俗文化看周礼儒学.《中国科技博览》.2010年32期

更新与保护设计 篇5

----以平遥古城为例

1古城简介

1.1 区位介绍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处汾河东岸、太原盆地的西南端,与另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祁县相毗邻,隶属晋中地区。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从一个传统的北方小城镇发展为晋商的起源地,到如今成为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被列入世界最值得前往的一百个城市之一,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旅游业是当地的主要产业。

1.2 发展历程

平遥,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在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

平遥古城最鼎盛的时期是明清两朝,当时的晋商发展为中国经济的最强劲有力的一股势力,平遥曾是清代晚期中国的金融中心,山西商人引导着当时中国的经济一度走上繁荣,“祁太平”金三角中的“平”即指当时的平遥,平遥城当时的富裕程度也可见一般。

1.3 规模形制

平遥古城是按照中国传统“礼制”思想规划建设起来的,反映了明清时期汉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小城镇的形态特征。在封闭的城池里,以市楼为中心,以南大街为中轴,有四条大街、八条小街及七十二条小巷经纬交织在一起,功能分明,布局井井有条。城内古居民宅全是清一色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轴线明确,左右对称。此外,城池内还建有一些大小庙宇,老式铺面亦是鳞次栉比,自明朝发展到现在城内面积基本未变,一直保留着明清时期的风貌,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原汁原味地勾勒出明、清时期市井繁华的风貌。

1.4保护类型

平遥古城属于传统风貌型历史文化名城,保留着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完整建筑群,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财富,应当对其实行“整体保护”。平遥古城历经千年,经受住了炮火的洗礼,比较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却在文革中收到了破坏,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恶化和人们的保护意识淡薄,一些古迹文物已经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好在人们的意识有所觉醒,经过抢救性保护和政府有力保护政策的出台,古城正以一个全新而又真实的面貌展现给世人。

2.发展现状

2.1 文化方面

晋商文化作为古城的主流文化,延绵至今,平遥当地人也很有经济头脑,依靠旅游业,直接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平遥人一直遵循勤俭持家的生活习惯,民风淳朴,又接受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文化侵染,呈现出多元化的文化形态。

2.2 建筑方面

平遥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0处,以及待批的文物211处,堪称中国古典建筑的活标本,大部分的建筑被完好的保存了下来,有的被开发成旅游景点,有的经内部改造变成沿街商铺,部分破旧难以维修的建筑,拆除之后仿造之前的结构重新修建,整个城内的建筑格局一直保持着初建时的风貌。

2.3习俗方面

平遥古城在明清时期的大繁荣,促使了其各方面的发展,传统的民间礼制,逢年过节的习俗,历经千年,依然被人们所遵从。符合当今社会文化的习俗都被流传下来,近年来,每年的新年都会有“平遥中国年”活动,吸引来自国内外的友人来平遥过年,体会传统的平遥年味。在一些旅游景点也有传统的明清时期大院生活的重现表演,让人仿佛置身旧朝,感同身受。

2.4存在的问题

平遥古城历经千年,经过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整修,已经基本实现了古代与现代的融合,经过调研,发现其中不乏有些问题:①部分新建建筑影响了城内的风貌。城内的大部分建筑都是旧时所建,只有部分年久失修的建筑被拆除,但新建的建筑与周围的环境不甚和谐,影响古城风貌。②城内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小街小巷,仍有一部分基本处在原始落后的状态。部分沿主要道路的院落内破旧不堪,有碍观瞻。③环境绿化。整个古城内缺少绿化设施,显得没有生机,对于改善环境还需做进一步的工作。④交通组织不力。古城内为了给人营造古朴的氛围,不准机动车通行,但停放机动车的城门口距离景点门口有一定的距离,摆渡车数量有限,交通存在一定的不足。

3.保护目的3.1 遗产保护

平遥古城是人类共有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个真实的、综合的、系统的“大文物”,古城街巷的保护自是十分重要。除有完整的城墙外,城内街道、商店、衙署等也较完整地保持着传统格局和风貌,楼阁式的沿街建筑、四合院民居以及市楼、文庙、清虚观等古建筑都很有特色。这些文物古迹既属于我国人民,也是全人类可以共享的文化财富,所以,对文物古迹的良好保护,也是对世界文化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更可以造福百姓,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3.2 原真性保护

历史城镇的保护不仅仅是文物古迹的保护,而仿古一条街等“假古董”的建设更是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原则背道而驰的错误做法,是对历史文化遗产潜在的破坏。所以,历史城镇的保护更要从根本上出发,杜绝或减少假古董的产生,还古城一片纯朴与宁静。

3.3 经济发展保护

再者,旧城的保护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新城的发展,为了让整个县城的天际线看起来符合古城的面貌,古城外的新城建筑高度也都做了一定的限制,一个有着如此得天独厚历史遗存的地方,一定要大力利用现有的资源,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样才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最终目的。

4.保护策略

4.1延续功能

在旧城改建和保护的过程中,地段和街道的格局和空间形式,建筑物和绿化、旷地的空间关系,历史性建筑的内外面貌,包括体量、形式、风格、材料、色彩及装饰等,地段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包括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的关系,地段在历史上的功能作用,这些均做了最大程度的保留。

4.2贴近风貌

对旧城区内各种损坏较严重的建筑和设施采取改建、扩建、部分拆除、维修养护、改造内部功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等措施,改善原有环境质量,保护原有风貌特色,提高土地利用价值。

4.3更新组织

经过上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的整修,古城的各项基本市政和公用设施以及环境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古城的面貌又焕然一新,让古城在夜晚也能亮如白昼,一改以往的风情,让古老而又现代的小城变成一座“不夜城 ”。个人观点

发电机保护更新改造 篇6

【关键词】发电机保护;保护改造;匝间保护

某公司位于福建省晋江市安东工业区,电厂装机容量100MW,安装2台汽轮发电机组,年平均发电量7亿kWh,电厂出线由110kV电压等级接入福建电网。#2发电机保护改造前采用南瑞动力控制分公司生产的MGT102型微机发电机保护装置,改造后采用南瑞继保有限公司的RCS-985RS/SS型发电机保护装置。

1、机组改造前保护情况介绍

某公司2台发电机保护采用南瑞动力控制分公司生产的MGT102型微机发电机保护装置,运行多年元件日趋老化,加上原保护配置方式不合理,很难满足现代继电保护高灵敏度的要求。为了提高发电机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敏度,增加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率,对投运多年的发电机保护进行改造是完全有必要的。

具体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该机组运行多年,保护装置内部元件老化,生产厂家已经停产,备品配件缺乏。在运行中,曾经发生过保护误动跳闸的事件。

(2)原来保护技术上的先天不足,对于大容量发电机组,在系统短路时,很难满足高灵敏度的要求。

(3)保护配置不太合理,无配置发电机匝间保护,同时也不能满足“二十五项反措要求”。根据《福建省发电厂并网安全性评价标准》的要求,发电机变压器组电气和非电气量保护必须完全独立,本保护所有保护都集中在1个CUP里。

(4)保护装置不具备录波功能。

(5)保護装置未接入GPS卫星同步对时功能。

2、原发电机保护的配置情况

原#2发电机保护主要有:发电机差动保护;定子接地保护;三次谐波定子接地保护、转子接地、失磁保护、发电机过流、负序过负荷保护、发电机过电压保护、以及各种非电量保护。发变组差动及厂用电抗器差动(另有保护装置)。

3、#2发电机保护改造设计原理

目前,国内机组的继电保护均根据《大容量机组继电保护设计技术规定》来配置,继电保护的设计及保护配置原则是:强化主保护,简化后备保护,对于本工程改造方案,不同于其他新建机组的建设工程,在电厂一次设备已经确定,一次设备不太可能改造和增加,这必将会影响到二次系统保护的配置问题。在本工程发电机保护改造中,利用原来的一次设备不变,把二次设备匹配上去,尽量满足《二十五项反措》的要求,从而达到满足继电保护《反措》要求,同时也节约成本。

4、#2发电机保护改造总体配置方案

在考虑继电保护的总体配置是,应力求合理、完善和可靠。重点强调最大可能的保证机组安全,特别强调要避免保护的误动和拒动。这就要求的配置具有高的可靠性、灵敏性、选择性和快速性。配置如下:

4.1电气量保护配置

发电机纵差保护、发电机失磁保护、发电机定子过负荷保护、发电机转子接地保护、100%定子接地保护、定子匝间保护、发电机过电压保护、发电机复合电压闭锁过电流保护

发电机保护电流电压元件取自发电机机端TA、TV,并设置两段延时,其中t1动作于跳母联,t2动作于全停。

4.2主要非电气量保护

汽机联跳电气、灭磁开关联跳

为了满足《二十五项反措》,非电量保护一般不经过发电机保护装置的软件逻辑,而是直接作用于出口直接跳闸。

4.3配置图如下

5、介绍本次改造与原保护区别是增加了匝间保护不同

5.1匝间保护方案比较。由于发电机存在发生匝间短路的可能性,只装设完全纵差保护就无法满足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发电机增加反应定子匝间故障的保护。

我厂发电机在设计结果上,无法安装横差保护,通过选择,考虑如纵向零序电压保护、负序功率方向保护等。根据讨论提出负序功率方向闭锁纵向零序电压方案。

通过比较选择三次谐波制动纵向零序电压方案从根本上提高纵向零序电压保护的可靠性,能准确及时纵向零序电压的幅值,从而提高了发电机纵向零序电压匝间保护的可靠性。

6、改造后RCS-985RS/SS型发电机保护装置简介

根据保护配置方案进行选型,选用南瑞继保的RCS-RS/SS保护,利用原保护屏位置,为了不增加屏柜,发电机保护屏组屏采用一套RCS-985RS,一套RCS-985SS,用嵌入方式安装于一屏。

该发电机保护配置2个独立的保护装置RCS-985RS/SS,并且每个装置均有独立的出口跳闸回路。有三路非电量保护,非电量保护出口也完全独立。RCS-985RS/SS装置满足满足《二十五项反措》要求及改造要求。

RCS-985RS保护装置配置的保护如下:变斜率差动保护及差动速断保护、转子一点及二点接地保护、定子定时限、反时限负序过负荷保护、非电量保护、TA断线判别等。

RCS-985SS保护装置配置的保护:纵向零序电压匝间保护、工频变化量负序方向匝间保护、负荷电压闭锁过流保护、定子接地保护、过电压保护、TV断线判别、TA断线判别等。

新发电机保护有大容量的录波功能。可记录8次故障录波报告,每次最长时间可达15秒,满足改造要求。装置配有以太网通讯接口,支持电力行业DL/T667-1999()IEC60870-5-103标准同时支持南瑞监控后台、可以通过监控后台监控保护运行、动作、定值、故障波形等信息。

7、#2发电机保护改造实际工程施工分析

在#2发电机保护改造中,在一次设备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的,TA和TV的配置及参数相对固定,对于增加了发电机匝间保护,对3TV由原来2个电压互感器V/V接法,改为3个电压互感器Y/Y/∠接法,同时增加一根从3TV到发电机中性点高压电缆。

在改造过程中其原则就是:发电机及变压器正常运行时,差动保护中不能有差流出现。

8、#2发电机改造后的效果分析

8.1保护可靠性提高。采用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为基础的双CPU硬件系统,有效地保障装置正确、快速、可靠的动作。

8.2提高保护灵活性

继电保护人员在现场巡视及工作,可以通过对保护装置人机界面,方便的改变保护定值、出口方式与控制特性,利用逻辑判断实现各种闭锁关系。

8.3运行维护调试方便

因为具备良好的人机界面,各种保护信息均可以查询或打印,监控后台可以调用各种保护信息。为运行及故障后处理提供依据。

9、结论

某公司#2发电机保护改造,通过对发电机保护改造工程的设备选型、保护技术方案的探讨、选择,加深了对装置的了解。经过安装调试及实验并投入运行。装置运行稳定,满足本厂及福建电网安全运行的要求,通过改造中对保护装置的接线、调试、对保护装置及发电机保护系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将来#1发电机保护改造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和施工经验。

参考文献

[1]王维俭.电气主设备继电保护原理与应用.中国电力出版社,1996.1

[2]崔家佩.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安全装置整定计算.1989.1

[3]RCS-985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装置技术说明书.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2004

作者简介

更新与保护设计 篇7

1.1 上下九的兴起

上下九是现在对广州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所组成的商业街的简称。历史上的上下九是因河而生,因商而盛。上下九所在的广州荔湾区,近代称西关,即广州的城西地区,而西关是近代广州最富庶和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近代西关是以平原和河涌为主要的自然景观,整个地势为东北高,西南低,河涌主要为向西或向南流入珠江。由于珠江北岸的淤涨,西关地区的岸线不断向南推移,加之河涌自东向西的不断淤积,使得西关地区的城市建设与城市形态表现出与河涌和岸线有密切的关系。六朝时代的番僧达摩登陆建西来庵处,今下九路以北西来初地就是公元526年的码头区。至宋代江边建南海西庙,原址位于今下九路广州酒家。可以看出上下九一带至少在1000多年前就是较繁盛的码头商贸区。至清代中晚期以西濠及大观河所形成的水边码头区域更是成为西关地区的中心,即自第一津、第二甫至第十八甫。其中第九甫就是现在上九路和下九路,第十甫就是现在的第十甫路,十一甫就是现在的恩宁路。而清末的一口通商造成的十三行的兴起,和沙面租界的形成使得长堤及西关地区成为广州最重要的商贸区域及富贾聚居的地区(图1)。

1.2 骑楼街的形成及商业的繁荣

辛亥革命以后,都督胡汉民采用程天斗拆除城垣,建立新式马路,特别是民国二年(1912年)订定《广东省城警察厅现行取缔建筑章程及施行细则》和后续市政公所时期的民国九年(192o年)颁布的《广州建筑骑楼简章》。其中的部分内容成为政府在广州城区推行建设新马路,骑楼建设的制度。在其后的1921~1929年骑楼的建设及骑楼街的形成达到高潮。上下九骑楼街的改造形成也是在这个时期,至此上下九的格局和建筑风貌基本成形。骑楼街的便利条件和摩登的风貌带来了商贸的繁荣,至1940年代后期形成了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不同的特色店铺和经营范围。如上九路北面多是金铺,南面是花纱棉布庄,与光复南路、杨巷路的布庄相呼应。下九路北面多为鞋店,有著名的鹤鸣皮鞋店、吴志记小圆头礼绒鞋、潘常兴胶鞋等22家,还有大吉、大喜、福生等床上用品店;南面为绸缎店,约16家,较著名的有:纶章、仁章、上海、唯一、同章、天生、广公诚等。此外,还有信孚、自良、文华等的服装店,大同、天工、新华、大利等百货店。摄影店多设在楼上,如三红、雪红、华南、亚洲等。市民称下九路是一处地道的扮靓街。第十甫以食肆居多,“百步必有小食”,粥、粉、面、甜品、点心、冷饮等风味小食星罗棋布,深得市民口碑的有:莲香楼的莲蓉食品、南信的双皮奶、欧成记的鲜虾云吞面、老坑公桑枝粥、广茂香花生、皇上皇和沧州腊味、欧华记艇仔粥、南泰肠粉白粥、紫阳观南北酱菜等(图2)。

2 上下九现状问题分析

2.1 现状问题分析

现在的上下九,位于荔湾区南部,人民中路与宝华路之间,全称为“上下九商业步行街”,1995年9月30日开通,是“中国第一条开通的商业步行街”,它包括了上九路、下九路和第十甫路。当时是限时段的周末步行,使得上下九成为广州最重要的购物商圈之一,在2001年利用下穿的康王路的上部空间改造建成上下九广场。

但自上下九商业步行街的开通至现在,由于现代商业的过度发展,传统建筑的破坏性使用,旧城区的开发和人口膨胀给上下九带来了很多问题,

问题一:步行街人流大,空间狭小缺乏,部分路段人车混行。上下九全路段为民国遗留至现在的骑楼街,路面宽度平均为11m左右,骑楼下的人行空间平均宽度为3.5~4m,现在的步行段主要为下九路全路段(杨巷路至文昌路,含上下九中心广场),第十甫路东段(文昌路口至珠玑路)。全长600余米。而剩下的上九路(人民路至杨巷路)和第十甫路西段(珠玑路至宝华路)均为人车混行,车行为自西向东的单向行驶。根据步行街管委会提供的数据,上下九步行街在节假日的人流高峰可达到80~100万人,平日一般可达到40~50万人。而其中的很大部分是需要通过十甫路及上九路向地铁站或公交站疏散的。这样就造成许多行人进入尚未步行的车行道,与车混行。加之十甫路和上九路的大量商铺吸引的购物和餐饮人流与部分商铺侵占骑楼下步行空间的经营。使得这一局面在夜晚时达到高峰。留下了很多事故隐患。

问题二:商业氛围过于“浓厚”,加建和广告杂乱,影响了商业街整体风貌的展示和历史建筑的保存。商铺为了争取更大的展示面和营业空间,经常对建筑物进行破坏性的改造利用,往往一层店铺全开敞,甚至挤占人行空间,拆除了原有的橱窗和门面装饰。空调、灯具等设备全部悬置于骑楼廊道上。各式装饰灯具和招牌没有规则的设置。特别是骑楼重要的外立面上,全覆盖的大幅招牌广告,随意挑出的灯具,过密的垂直位出挑招牌。使得上下九的传统建筑立面被各式各样的广告招牌和空调机肢解的零散和混乱。

上下九的传统骑楼建筑经过接近百年的使用,有很多已经残旧,在10余年前的步行街改造时进行了一次翻新和整改,主要是以仿石漆和外墙涂料为主,对建筑进行整体涂装。部分损毁的建筑立面和细节采用轻质材料被重新建造了新的立面和纹样装饰。并且将沿街非骑楼建筑进行了骑楼化改造,加装了骑楼式的廊道。涂装色彩以多彩为主,给不同建筑赋予不同的色彩来增加商业氛围。这些设计手法在当时的情况下是非常先进的,取得了较好的评价。十多年的使用,使得部分建筑老化,开裂,渗水,出现了很多结构与构造的病征。

问题三:商业购物环境,缺乏服务配套设施,空间过于单一,历史文化特色逐渐弱化。由于现代商业对购物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上下九沿街骑楼和传统街道的自身特点,街两侧的骑楼建筑60%~70%为私产,骑楼建筑的本身条件限制,特别是传统骑楼建筑面宽多为4~5m,单跨大进深。采用的是不成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是砖柱承重木楼板结构。造成店铺经营面积较小,不易改造,店铺展示面过小等缺点。同时由于广州老城区的人口密度高和基础设施的陈旧造成老城的生活环境质量下降,大量的低收入、老年人留守和外来务工人员涌入使得老城的消费层次相对比较低。加之老城的停车困难,可达性较差等先天不足。上下九商业步行街在15年的运营过程中,有不少高档品牌进驻而后又退出了。使得上下九的目标人群主要为中低收入,在广州的几个购物中心当中是消费层次比较低的一个。造成上下九的销售商品缺特色,缺精品与许多其他的购物中心和商业街趋同。

2.2 项目的背景

在2009年荔湾区提出要打造“五区一街”,即荔枝湾文化休闲区、陈家祠岭南文化广场区、沙面欧陆风情休闲区、十三行商埠文化区、水秀花香生态文化区(芳村)及上下九商业步行街。上下九商业步行街的主题为“西关商廊”。恰逢广州2010亚运会召开,广州市进入到一个新的城市发展阶段,这次的改造更新正好呼应了这两个大事,既要近期满足亚运的城市面貌要求,也要通过对沿街旧城的更新,绿地、广场的建设,将步行街的商业引向纵深,同时改善空间景观效果。将沿线名人故居、寺院、会馆、历史街区等景观要素串连成一体。成为联系“四区”的枢纽(图3、4)。

3 创造适应于现代商业环境的传统街区

对于传统街区的规划设计不能僵化的强调保护,特别是上下九从民国建路以来就作为商业街市,如何有效延续商业活力,引导商业秩序向对文物或是历史建筑保护有利的方向发展,成为新一轮历史与现代对话的出发点。

荔湾区“五区一街”的打造,使得上下九的规划有了一个良好的支撑平台。作为联系的纽带,上下九东联十三行商埠文化区,南接沙面欧陆风情休闲区、西邻荔枝湾文化休闲区、北依陈家祠岭南文化广场区。地铁文化公园站的建设将为上下九南侧打开一个重要的出入口。本次设计建议将上下九步行段向西延伸至宝华路口,即第十甫路西端成为全时段步行。减少人车混行路段。并且对步行路面进行了升级改造,在改善路基和路面质量的同时采用较粗糙的表面材质以减缓车行速度。

3.1 基于传统创造多样化的城市步行空间

保留传统特色建筑空间,加强交通联系,增加空间层次,步行空间网络化。

由于上下九商业街长度达到1200余米,过长的步行距离和统一的骑楼街使得空间缺少变化,为了打造更为多样化的空间体验,同时不妨碍大人流量使用通过和商铺经营,本次规划设计结合历史信息和历史遗存将上下九按照三条街道分为三段:上九路段以经营衣帽和服装为主,下九路段以经营百货和金店为主,第十甫路段以经营传统美食为主。设置了三个主要节点:上九路东入口节点,利用传统的跨街牌楼,灯柱,道路铺装和高架桥涂装凸显西关地标和入口的空间序列,同时暗示西关历史河道的遗存。第十甫路西入口节点,利用城市家具和地面铺装,彰显西入口的标识性。中心广场的改造也是本次设计的一个重点,加强广场的多角度体验和空间感受,增加广场的休憩空间和景观元素,完善和整理广场的界面,激活广场各建筑之间的联系,增加广场的历史文化氛围。规划拟续建原广场设计当中的南侧牌楼,但更强调牌楼的景观性、公共性和体量的通透感和时代感。广场本身的大人流量和高使用率使得景观和休憩的空间只能见缝插针式的增加休息座椅、服务设施和标识系统的设置。广场界面的整理和规范也是对过度商业和无序发展的一种应对方式,规范建筑立面的广告设置,拆除违章的搭建和加建。展现原设计当中的建筑细节和和整体风貌。

道路铺砌采用了具有传统特色的麻石路面,引入了经过系统设计的专门为上下九量身定做的街道家具和标识系统。光亮工程结合街道的整体风貌、重要节点和步行节奏,着力营造夜间的街道氛围。

除了沿街的骑楼立面和廊下外,本次整治有意识突出了各支巷巷口的整治,注意街道风貌和氛围向纵深方向的延伸。使得上下九从单一的线性空间向以上下九为主轴,垂直纵深发展的网状结构,如打通西来初地巷口,使得步行空间向华林寺及其周边的华林玉器市场拓展。强化清平路入口节点,联系清平路花鸟鱼虫市场。文昌路的节点可以引导人流穿过旧城街区达到沙面。而这些与上下九联系的众多传统街巷口和交叉口被有效的强调后,就给单一的线性带来了丰富街道感受。也可以避免人流的过于集中,同时可以丰富单一的购物功能。

并在远期当中建议恢复历史上的大观河及沿河景观,为上下九的保护和发展带来环境和空间的更大提升(图5~7)。

3.2 传统骑楼街风貌维护与整治

骑楼街作为商业步行街是上下九的主要特色,传统风貌的维护在设计当中也是必须去考虑的,同时还要兼顾现代商业功能的需求,在建筑立面整治中,有据可查的所有墙面均恢复旧貌,主要针对原来采用青砖、麻石、水刷石、铁艺等表面材料,以及木门窗、满洲窗等。对于传统广府民俗风格的装饰、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几何线纹装饰、Art Deco以及戏院等特定建筑类型的装饰,予以保留,对上次整治中添加的纯装饰线条以及并不切合上下九特点的古典主义风格的后加装饰,原则上予以拆除,对于较为纷乱的广告进行了规范和部分拆除(采用六统一的原则)。建筑立面的采取了灰色、白色与黄色相结合的色调,消除了过于纷乱的色彩。出于风貌的整体考虑,不恢复在底层柱面上写广告或招牌的做法。对屋顶突出物和僭建进行了拆除或使用生态型材料遮蔽,让充满民国风情的建筑成为街道的主角。

商业广告及招牌在上下九骑楼街的作为商业的初始阶段就大量存在了,由于受到材料及技术的限制,往往只是在墙柱上书写和简单外挑招牌。由于现代商业的发展使得建筑墙身广告的形式和材料种类繁多,为了骑楼街的整体风貌不得不对沿街广告招牌做具体的设置规定,规划按照设置位置规定了四类广告招牌允许的尺寸,建议的材质和效果。分别是店面平行位,外檐平行位,檐柱外挑低位和檐柱外挑高位四类。而具体做法如材料、颜色、样式则由商家自行设计,以达到既有秩序又不失个性的效果。总体保证突出骑楼建筑特色,不得大面积遮挡,鼓励高品质的广告招牌(图8~10)。

3.3 骑楼建筑的保护

上下九遗存到现在的老字号,老店及历史建筑是本次保护的重点,如金铺、戏院(平安大戏院、中山戏园、新星戏院)和茶楼饭馆(陶陶居、莲香楼、清平饭店、南信等)最为著名,本次设计中突出了餐饮老字号、戏院和上九路72号这样的原貌保存较好的建筑。对这一类建筑采用类似与文物建筑的保护方式,基本保留了原有的建筑特色。

大量的骑楼建筑采用的是类似与历史建筑的方式进行修缮和维护。经过近百年的使用和风雨侵蚀,许多骑楼已经出现了结构和构造等方面的病征,许多木构件、黄泥批荡和空斗砖墙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损坏,一些缺少滴水的装饰构件导致屋面污损之处较多,加之骑楼并不具备现代商业和生活必需的许多基础设施,因此改善骑楼尤其是沿公共空间界面的健康、提高各种技术质量成为本次设计的前提。本次整治全面检查了沿街骑楼的柱,对存在裂缝和偏斜的结构构件、历次整治中添加的装饰柱进行了结构处理,对空鼓和破损的墙面进行了重新批荡。

骑楼的廊下空间进行了必要的整理,悬吊可拆卸的轻质镂空吊顶,既遮挡住现代商业所必需的设备和管线,同时又得到了整洁的廊下步行空间。

3.4 增加人性化的城市家具与服务设施

鉴于商业步行街的服务设施的缺失、标识系统的不清晰及缺乏历史文化的展示,本次设计针对上下九的特点,特别设计了一整套适合步行街的城市家具,主要采用耐用的球墨铸铁的材料,结合陶瓷、麻石等多种传统材料的运用,以西关传统植物和传统符号为主要纹样和造型基础,符合传统骑楼街的民国西关风格。这些城市家具占地小,易于清洁,耐用不易朽烂。包含了导引指示类,日常生活类,交通设施类,景观类,历史文化类。其中引导指示类主要为了在入口、道路交叉口及巷口增强上下九区域类的旅游交通引导,购物及服务引导。设置了如交通引导牌、旅游地图信息牌等;日常生活类主要为了满足旅游购物消费的服务设施缺乏。设置了垃圾桶、饮水台、休息坐凳等;交通类主要是为了保证步行街的交通秩序和市政功能设置了具有上下九标志的街口立石、巷口立石、篦子、井盖等。让其增强上下九的标识性;景观类主要为了活跃街道气氛和入口标识性,增加街道绿化,设置了花架、花盆、灯柱等。历史文化类主要是为了增强重要历史建筑和老字号的标识性及利用骑楼檐柱空间系列展示西关历史文化,主要设置了历史建筑门牌和信息牌,历史文化信息牌等。(插图:城市家具)这些城市家具采用更人性化的设计,强调以上下九为标识和西关历史文化,以此成为增加上下九的空间归属感和特有的名片及符号(图11)。

结语

上下九从形成到当下城市功能经历了从历史河边码头街道、传统骑楼商业街、全时商业步行街几个阶段,各个时期上下九更新和改造都是伴随着商业及城市的发展。现代商业的发展需要有序的引导,特色骑楼空间和传统建筑的保护为商业带来更多的吸引力和客流。网络化步行区域及适当的节点变化为单线型商业骑楼街的拓展和优化带来了空间,特色建筑细节、专属的城市家具、人性化的步行街为骑楼街带来的可识别性和归属感,同时也增强商家的宣传效果和品牌认同感。从而使传统骑楼步行街与现代商业的发展达到共荣。

参考文献

[1]曾昭璇,曾宪珊.西关地域变迁史[C].罗雨林主编.荔湾风采[J].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19-40.

[2]林冲.广州近代骑楼发展考[J].华中建筑,2005,23:114-116.

更新与保护设计 篇8

历史文化名城是指, 经过国家有关机关明令核准并公布的, 城市中保存的文物特别丰富, 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 城市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的空间布局和社会经济结构都面临着重大的变化, 如何在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现有的区域中进行保护性开发, 既要保留它的原始风貌, 又要适应城市现代化的需要, 成为目前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以山海关古城为例, 首先对它的历史和自然地理环境, 以及在城市的保护性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然后以吴良镛教授提出的“有机更新”为理论依据, 结合山海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 对其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更新与发展, 提出一些保护性开发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结合具体的规划实践, 总结了这种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性开发的方法, 及对其他城市的借鉴意义。

二、山海关古城的概况及发展

山海关历史悠久、名胜荟萃、风光绮丽、气候宜人, 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旅游胜地。山海关古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是集军事防御和城市文化生活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 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是目前万里长城中保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座古城, 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一) 、山海关古城概况

山海关具有悠久的历史, 是明长城的东北起点, 境内长城26公里, 古称榆关, 也称渝关。明朝洪武十四年, 徐达奉命在此修建山海关, 因其倚山连海, 故此得名。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 自古即为我国的军事重镇, 北临燕山山脉, 东傍渤海之滨, 地处东北通向华北的咽喉, 是文化的交汇点, 并具有鲜明的民俗特色。平时, 它是关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隘;战时, 则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山海关的城池是一座周长约4公里的小城, 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 以城为关。城高14米, 厚7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 并有多种古代的防御建筑, 全长26公里的长城线上, 分布有129座城堡、关隘、敌台、城台、烽火台和墩台, 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 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以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关”箭楼为主体, 辅以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威远堂、瓮城、东罗城等长城建筑, 具有典型的中国古代城防建筑风格。城中最具山海关独特地域文化的微弧形顶的民居, 被称为山海关古城的瑰宝。

历经千年的风雨与战争的洗礼后, 山海关古城及城内破旧不堪的建筑极不协调。几处古建筑摇摇欲坠, 低矮的民宅拥挤不堪, 曾经固若金汤的城墙满目疮痍。由于岁月的侵蚀, 加上近百年来各种人为因素的作用, 使山海关古城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 城墙多处出现大面积倒塌, 未塌毁的城墙也有很多地方出现了结构性的墙体变形。绝大部分墙面都存在着风化剥落的问题。古城内居民各家各户任意改造古院落和古建筑的结构和布局, 很多古建筑已经濒危。临街商铺更是杂乱无章, 不仅破坏了古城风貌, 而且达不到现代城市文明的要求, 所以对山海关古城的保护性开发迫在眉睫。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兴起, 及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在山海关古城出现了大规模的改造热潮, 对山海关古城的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二) 、山海关古城区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山海关是中外闻名的历史名城, 是秦皇岛这座著名旅游度假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保护价值。但是经过几百年的风吹雨淋, 山海关古城已失去明清鼎盛时期的辉煌, 古城内众多文物古迹遭到破坏, 古城布局日渐破落。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 山海关提出“以关兴城、以城促关”的城市建设原则, 这是立足于山海关的客观实际, 对山海关城市发展的客观总结和科学定位, 是山海关当前与今后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山海关近几年大力推进实施东罗城内的工程建设, 在深度挖掘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了大明城军事体验区、东四坊休闲游憩区、市井文化体验区、历史文化展示区和四合院商住区等五大功能区, 山海关古城正逐步发展成为以旅游业六大核心要素为主体的休闲体验及度假式复合型旅游文化产业园, 带动区域旅游产业和配套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 并组织专人编撰《山海关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在“旅游立市”方针的指引下, 加速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以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

山海关是历史文化名城, 其城内的明清建筑与多年来形成的文化人文风貌, 具有重要保护意义。但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都会有意无意的对原始的建筑或多年历史形成的风貌产生破坏, 因此, 如何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就成为重中之重。下面就简述一下山海关古城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

1、建设性破坏。

建筑可以反映特定的政治经济特点, 深刻揭示历史现实生活的本质, 是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 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 不可避免的要大兴土木, 这就会破坏城市中原有的需要保护的历史遗迹。

2、保护范围过于片面。

在对山海关古城的保护性开发过程中, 设定的保护范围过于片面, 仅仅以文物数量和历史价值作为标准, 而忽略了整体保护, 例如整个街区。单对其中的个体进行保护, 而任由区域内不在保护范围内的建筑或景观自由发展, 破坏了区域的整体效果。

3、保护资金紧缺。

在山海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 整个规划的预算大概是总投资20个亿, 预计工期12年 (2003年-2015年) 。但是在如何保证整个项目的可持续运作、资金的可持续投入、收益情况, 和如何吸引投资、招商引资上, 还缺乏必要的长效机制、保障措施与对策。

三、“有机更新”理论的概念及内容

(一) 、“有机更新”理论的概念及提出背景

“有机更新”理论, 是由吴良镛教授在对中西方城市文化发展历史和规划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北京的实际情况, 对北京旧城和我国其他城市规划建设经过长期研究后提出来的。

(二) 、“有机更新”理论的概念

介绍“有机更新”理论具体内容之前, 我们先认识一下“有机性”。“有机”字面上是有生机有生命。有机体是有生命的物体, 城市的有机体就是具有生命活力的城市个体。将“有机”概念应用于城市, 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和谐。而与自然的结合, 则是把城市当作一个“活的”有机体对待, 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更新”一词包含了改造和重建, 主要是针对历史文化名城中需要保护的地段的形态结构进行优化, 对社会经济发展内容进行调整, 并且改善生态环境, 这是为了让历史文化名城中被保护的地段适应当今生活的需要, 而进行的一系列改变。

“有机更新”就是从原有的城市结构, 通过合理的改造, 在不伤害原有组织结构的基础上, 进行的一种更新活动。

“有机更新”是指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 依据改造内容与要求, 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 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 使每片区域的发展达到相对完整, 这样集无数相对完整性之和, 促进旧城的整体环境得到改善, 达到有机的更新。“有机更新”理论认为, 从城市到建筑、从整体到布局, 像生物体一样是有机关联和谐共处的, 城市建设必须顺应原有城市结构, 遵从其内在的秩序和规律。“有机更新”理论目前已被许多国内历史文化名城所接受, 并且应用于城市的保护性开发中, 成为历史文化名城, 还包括许多旧城, 切实可行被广泛接受的一种理论方法, 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吴良镛老先生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 主张对原有居住建筑的处理根据房屋现状区别对待, 例如在什刹海地区的规划设计中, 他主张, 首先质量较好、具有文物价值的予以保留, 房屋部分完好者加以修缮, 已破败者拆除更新;其次, 居住区内的道路保留胡同式街坊体系;再次, 新建住宅将单元式住宅和四合院住宅形式相结合, 探索“新四合院”体系。

(三) 、“有机更新”理论提出背景

我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城市结构处于转型阶段, 现代化进程中对旧城改造的需求很大, 同时新区的建设需求也不断增长, 这使有些旧城逐渐走向没落, 甚至成为城中村。古代城市的选址、布局和建造都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提倡城市应融入到自然当中。随着现在人们文化生活的变化, 不再崇尚自然, 不再追求这种统一, 人们要改造自然, 在城市建设中, 人们就忽略了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环境与历史的保护。但在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 我们不能只注重新事物的建立, 而忽视对原有事物的保护, 任何新生事物都是从原有事物中发展演变而来的。正是这种既要遵从时代发展、紧跟现代化进程的脚步, 又要注意在发展过程中对原有事物的保护, 逐步形成了这种在“保护中求发展”的“有机更新”理论。

(四) 、“有机更新”理论的内容

城市的“有机更新”不但要注重生态环境和所使用的技术手段, 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和保持历史人文因素, 而且还要将美学和文化的内容包含进去, 以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性开发。

根据吴良镛教授对“有机更新”理论的论述和其在具体案例中的应用来看, 在总体上, 可以认为“有机更新“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

(1) 城市整体的有机性

作为供千百万人生活和工作的载体, 城市从总体到具体细节都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城市的各个部分之间应该和生物体的各个组织一样, 彼此不仅相互关联, 同时还能和谐共处, 形成整体的秩序与活力。

(2) 细胞和组织更新的有机性

同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一样, 构成城市本身组织的城市细胞 (如供居民居住的四合院) 和城市组织 (如街区) 也要不断的更新, 这是必要的, 更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新的城市细胞仍应当顺应原有的城市肌理。

(3) 更新过程的有机性

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一种逐渐的、连续的、自然的变化, 遵从其内在的秩序和规律, 城市的更新也应该如此。

四、结合“有机更新”理论的山海关古城的保护与更新

对山海关来说,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大势所趋, 完全保护古城原始风貌是不行的。古城区许多的旧民宅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 应该加以改造, 求得新的发展。只有一手抓改造, 一手抓改善, 提高保护水平, 做到保护与开发相结合, 才能在实施古城保护与旧城改造中进行积极、审慎、渐进的有机更新。

(一) 、对山海关古城保护的意义

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山海关, 其古城区是历史文化最为集中的地方, 它不但包括物质性的有机载体, 比如旧城形态、空间环境、建筑风貌, 也包括非物质的文化形态, 诸如城市中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社会群体组织以及传统艺术、民间工艺、民俗精华、名人轶事、传统产业等, 它们和有形文化相互依存、相互烘托, 共同反映着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 共同构成城市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从整个环渤海经济区来看, 山海关居于整个经济区域的中部, 经济区位优越。主要体现在:山海关地处环渤海大都市密集区、大北京地区边缘圈层, 位于京唐秦城镇发展轴和沿海产业经济带交汇处。而山海关所处的秦皇岛市是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重要出海口和亚欧大桥北方桥头堡群之一, 西距首都北京280公里, 西南距天津220公里, 北距沈阳400公里, 东与大连隔海直距200公里。因此山海关的外部经济区位非常发达, 而山海关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资源也存在着强劲的外部需求。山海关山、海、关、林等极好的资源组合完全符合市场的发展趋势, 前景广阔。

无论是从文化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来看, 对山海关古城的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 、对山海关古城的保护与更新

(1) 一般古城保护与更新的原则

我们本着从原有的城市结构出发, 通过合理的改造, 在不伤害原有组织结构的基础上, 对老城区进行合理更新, 坚持按照“有机更新”这一理论为指导思想。首先, 尽力保留和延续原有城市空间规律和社会网络结构。

长期的发展使传统的城市有着丰富的人情味, 充分理解和体会城市本身的这些特色和规律, 将其作为更新的基础和源泉, 融汇在新的空间组织中, 使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保持和谐一致。保存和延续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社会网络, 即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联系, 挖掘旧城生活的丰富内涵, 从而创造出宜人的城市空间。

其次, 挖掘和保护历史街区丰富的内涵。城市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这造就了其自身的个性特征。只有挖掘出城市的文化内涵, 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 才能在历史街区更新中体现出城市的内在神韵, 并创造出富有特色的新城。当然, 这种城市文化的延续并非照搬旧城的模式, 而是在对旧城文化充分体验的前提下进行的再创造。

再次, 激发历史街区的社会活力, 以维持持续的经济繁荣。

保护与更新中存在的经济因素是不容忽略的, 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发展与繁荣。把握住可促进城市社会和经济共同进步的因素, 激发城市潜在的社会活力, 采取适当的手段提高城市土地使用价值, 以达到振兴经济的目的。

最后, 城市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善。

污染的加重, 城市环境质量的下降, 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各个领域都在做一些希望不是亡羊补牢的挽救工作。加大环境改造的力度, 使城市的环境得到充分的改善, 形成完整的绿化系统。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创建环境优雅、设施完善、空间宜人的新型社区。

(2) 山海关古城保护性开发的具体措施

对于山海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采取的措施有强化古城的保护和旅游度假相关产业的发展, 弱化其工业职能, 可以通过搬迁关城内零星工业用地来实现, 例如, 关城内用地以居住和商服为主, 西关以居住用地为主。不仅如此, 要保留古城的规模和结构, 应该尽量减少山海关古城区人口, 控制山海关的人口规模。保护山海关古城, 开拓新区。

(3) 对古城空间格局的保护

对古城空间格局的保护采取一系列措施, 例如:保护古城“主体两翼、左辅右弼、二城为峭、一线逶遣”的城防体系平面布局特征;延续古城关城内以十字大街为骨架, 东西大街为横轴, 南北大街为纵轴的典型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特征;强化关城和东西罗城以群山为背景, 形成了高 (角山) 、中 (城楼、城墙) 、低 (民居、商业、府第) 三个层次的空间轮廓;延续和强化古城中轴线:威远楼—钟鼓楼—望洋楼及其延长线上的山海关火车站钟楼。

(4) 对古城区风貌的保护

古城区风貌保护可分为古城区整体风貌保护和文物古迹、景观环境保护两个体系。保护范围涉及关城及东、西罗城, 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来确定需要保护的内容, 比如东罗城有保存较好的城墙, 关城内有典型的四合院民宅等。根据他们存在的环境、价值, 来划定保护的范围。具体措施可以包括, 在古城区内的道路结构受到严格的保护, 对新建的建筑物要与历史景观相辅相成, 并控制好其高度, 以免破坏原有的轮廓线。加强古城区内的绿化, 杜绝污染源的出现, 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文物古迹及景观环境包括三类:各级政府规定的文物保护单位;体现古城传统风貌, 对古城风貌有积极意义的建筑;东三条至东八条及东大街沿街这些历史街区。具体的保护措施应该包括:保持现有街道的比例尺度;加强街道两旁的绿化工作;街道应该具有连续的建筑界面;建筑形式应该具有山海关地方的传统特色, 同时不同大街应该遵从其各自的历史风貌。

(5) 对古城其他方面的保护

在保护山海关古城现有城市结构, 和几百年来形成的历史文化风貌的基础上, 顺应现代化城市快速发展的潮流, 做好对上述保护工作的基础上, 对山海关古城进一步发展提出一些具体措施。主要是控制建设用地区域。包括保护区外围允许建设的区域, 要严格控制其建筑物的性质、体量、高度、色彩及形式, 注意要与保护区内和建设区域内存在的受保护建筑相互映衬, 有机结合。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区域:长城及关城以西区域;长城及关城以东区域;威远城、边墙子烽火台、孟姜女庙等;保护区周边区域;角山周边区域。具体包括古城区空间景观结构的规划和社会生活场所的规划。规划区内建筑形式要与周边环境相统一;通过一些标志物来体现特色;对区域内的原有建筑, 进行保护性修复, 以展现其原有风貌;修建主题文化景观区, 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特色;为建设区内居民提供足够的绿化空间和休憩场所;进行文化广场的建设, 突出其展现传统文化的作用。

此外, 控制古城区人口数量, 做好住宅建筑容量规划, 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环境, 对古城区的保护性开发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结论

古城保护与更新对传统空间的保护是城市设计的基础;更新部分的城市设计应体现对传统空间设计手法的继承关系, 也就是要处理好保护与继承的关系。城市空间作为城市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物质载体, 其形态和结构必然是这些社会和经济活动的空间投影。总之, 在充分研究古城区经济文化现状的基础上, 结合吴良镛教授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 保护与发展相结合, 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无论是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性开发, 还是对古镇和老城内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都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在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性开发中, 如何保证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前提下, 使城市具有现代化城市的气息, 仍然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留待今后继续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项目规划.2003

[2]王景慧, 阮仪三, 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3]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古镇保护与更新策略的探讨 篇9

一、前言

自从1986年, 国务院在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提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的镇、村进行保护, 各地开始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命名和保护工作。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工作的序幕就此拉开了, 至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在此期间,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技术支撑体系基本形成, 保护方法日臻成熟。2008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公布实施, 标志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再一次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

古镇木渎, 作为苏州6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其保护工作开始于1998年, 并于1999年着手编制第一轮保护与整治规划。该规划对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了总体规划, 提出了“保护古镇, 建设新区”的方针, 使现代化建设避开古镇区, 为保护古镇区的整体格局与风貌创造了条件。随后经过几年的保护与建设的实践,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需要, 于2005年又开始了第二轮保护与整治规划的编制, 这次规划延续上一轮规划的正确方针, 同时修正解决上一轮规划中的不足与出现的新问题。在过去10余年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过程中, 木渎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更新的经验。

二、木渎古镇的历史与现实

(一) 木渎古镇的历史沿革与历史遗存

木渎位于苏州城西, 地处太湖之滨 (见图1) , 是一个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镇。木渎发轫于吴越, 三国时沿胥江两岸形成集镇, 至北宋时, 已设木渎镇。明清期间, 木渎是苏州至太湖黄金水道上最大的商埠。据载, 鼎盛时期镇内居民稠密, 商贾云集, 中市、下塘、山塘、东街等渐成市肆, 其时形成的镇区格局一直保留至今。

木渎古镇的总体空间格局遵循了江南古镇“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因水成镇”的空间组织原则。两条主要河流胥江与香溪构成人字形骨架, 街道、建筑沿河流展开, 构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古镇区内河街平行, 河路相间, 自然巧妙地把水、路、桥、房连成一体。其中永安桥、西津桥等众多古桥和延绵7000多米的石驳岸, 50多处河埠头, 组成了木渎古镇苍古的水上风景 (见图2) 。

(二) 木渎古镇的发展困境

木渎古镇区现存的历史建筑、传统民居主要形成于明、清时期, 有着上百年的历史, 无论是建筑质量还是内部生活质量, 都已无法满足居民现代生活需要, 成为木渎的“衰败地区”。古镇区的衰败包括物质性老化、社会性衰败和功能性衰退三个方面。

1. 物质性老化

物质性老化主要表现为房屋老化和基础设施不足。根据调研, 古镇区房龄平均都在50年以上, 其中多数传统民居的房龄有近百年。由于房屋年久失修, 加上居民的随意搭建、加建, 增加了建筑密度, 也加快了主体建筑的破坏速度。而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特别是上、下水问题, 一直是我国老城区、老镇区中较难解决的普遍性问题。古镇区传统民居内自来水供给不足, 几乎没有下水系统, 居民的一部分用水还要依靠附近的河流, 生活污水也几乎直接排入河流中。这不但为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健康隐患, 也影响了古镇区的生态环境 (见图3、图4) 。

2. 社会性衰败

社会性衰败主要表现为房屋的空置、居住人口的老龄化和贫困化。由于老镇区物质环境的衰败和居住人口的增加, 老镇区日显拥挤, 那些有较高收入、经济能力较好的家庭逐渐搬离该区, 他们迁出后的空房或者因为质量太差无法使用而空置, 如山塘街5号 (见图5) ;或者以较低的租金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 如南街19号 (见图6) 。大多数老年人不愿意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 或没有经济能力离开该区。于是, 老镇区经历着阶层的过滤, 即原有中产阶层的离开和新的贫困阶层的渗入。老镇区在城市社会空间上逐渐显现出城市贫困阶层集聚的特征, 逐渐成为老人和外来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地段。

3. 功能性衰退

正因为物质性老化、社会性衰败, 使得古镇区功能也发生衰败, 古镇区经济停滞不前。1998年以前, 古镇区范围内, 除了居住以及为日常生活服务的一些零售商业以外, 很少有其它社会、经济活动, 功能较为单一。低劣的物质环境正是低收入与缺乏投资等深层次问题的真实表征, 由此而产生的消极观念进一步削弱古镇区的经济和竞争能力, 形成恶性循环。

正是因为木渎古镇区存在的上述各种问题, 改造古镇区, 并充分利用古镇区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复兴古镇区的经济, 使之焕发新的活力, 成为当前古镇区更新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古镇保护与更新策略

古镇的更新与保护是两个不可避免的相互对立的过程:前者力求适应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 而后者则试图限制变化, 以保护古镇区和历史建筑的特色。不过正如林奇所言:“为了现在及未来的需要而对历史遗迹的变化进行管理并有效地加以利用, 胜过对神圣过去的一种僵化的尊重。”实际上城市中物质形态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不能改变的环境会招致自身的毁灭, 正如一个停止生长的生物体只能走向死亡。

古镇的发展和复兴, 离不开经济的投入与物质的更新。可以说, 取得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古镇更新的目标, 也是着手进行更新的动力。通常, 不管在怎样的目的驱动下, 将资金投入到古镇时, 才意味着古镇更新过程的真正开始。也只有资金的投入和经济的改善, 物质的改善才能维持下去。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都需要有相应的使用功能, 才能持续不断地为维护这些建筑提供所需资金。因此, 只有资金投入与物质更新的有效结合, 才能保持古镇区的持久振兴。

参考木渎古镇区10余年来的发展经验, 笔者将古镇的更新策略总结为两部分:经济策略和物质更新策略。

(一) 经济策略

资金的投入、资产的开发是古镇区复兴的必要条件。古镇区的复兴需要对该区的基础设施给予足够关注, 来促进经济增长并鼓励更好地利用历史建筑。以旅游开发为先导的振兴策略是一般惯用的手段之一。旅游开发项目背后的目的和动机千差万别, 许多旅游开发项目常常出于对地方条件的利用。一般来说, 以旅游开发为先导的城市传统区域, 往往起因于政府、社会对该地区发展潜力的认可和投机利用。

然而人们普遍认为在城市传统区域, 如古城区、古镇区、历史街区的保护中, 开发有可能带来对历史遗迹的破坏, 开发与保护矛盾难以调和。但笔者认为, 只有开发才能阻止传统区域的进一步衰败, 才能给传统区域注入新的活力, 才能真正意义上地保护历史。有一点必须明确:旅游开发不是目的, 而是振兴传统区域的手段。通过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 可以改善并提供新的公共设施, 保护传统区域的物质文化环境;可以利用新的经济活动来替代或补充传统区域内那些业已衰落或甚至已经消失的功能, 使地方经济多样化, 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对居民而言, 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幸福感。

木渎的发展也是如此。自开发旅游业以来, 木渎用了10余年的时间来打造“中国园林古镇、乾隆六次到过的地方”这个品牌, 彰显自己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个性。利用木渎古镇的历史文化、物质环境, 并通过导入新的功能来克服古镇区的衰败。一方面在古镇区内建设旅游景点和服务设施, 发展那些增加吸引力、利于吸引游客的支撑项目, 如购物、餐饮和住宿设施;另一方面建设并维护适宜的基础设施, 如道路、电力系统、上下水系统和环境卫生设施等。

事实证明, 保护古镇、发展旅游对木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修复古镇的过程中, 不仅增加了旅游收入, 而且极大地改善了木渎人的居住环境和投资环境。旅游业的发展, 带来了客源、资本和信息, 加速了城镇城市化、现代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2008年, 仅木渎古镇区和灵岩山景区共接待中外游客150多万人次, 实现旅游总收入2.5亿。

最后, 参考在我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开发旅游业的经验, 目前普遍面临着以下一些问题, 需要我们在开发初期就考虑到并作出预测与预防措施:1.保持地区特色, 提高竞争能力, 避免与其它历史城镇的雷同;2.平衡投资发展旅游业与为当地居民提供服务两者之间的矛盾;3. 旅游开发带来的人口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 与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 物质更新策略

对木渎古镇区中的历史遗存进行保护, 进而通过旅游开发来对其进行复兴, 都需要保护与整治古镇区的物质环境, 包括所有建筑、街道、河流等物质要素, 来阻止古镇区的物质环境进一步衰败, 保证整个古镇区各部分协调发展, 功能互补。

在古镇区中, 我们衡量一个更新项目是否合适的主要标准是“和谐”, 即创造一种视觉上的统一。但这种统一并不一定是指“同质”。理查德·罗杰斯就不认同只有模仿周围环境风格才能达到文脉和谐的观点, 他认为, 和谐能通过几种方式来实现, 并明确了两种获得文脉和谐的方法:其一是文脉统合, 其二是文脉并置。另外被普遍认可的第三种方法是文脉延续或传统转型、演变。

1. 文脉统合

文脉统合即意味着复制或者模仿周围的风格, 在我国历史城镇、历史街区的更新中存在着大量采用文脉统合方法的实例。过去10年木渎古镇区的更新项目中, 大多数采用的也是这种方法 (见图7) 。

利用一个地区当地的建筑形式、建筑元素和建筑风格, 以重现当地很久以前的风俗习惯, 表现一个地区的地方特色和历史特色, 这种方法在旅游景点、旅馆和休闲设施中最为盛行。在过去的20年里, 特别是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地区, 出现了众多利用这种方法建造的建筑。

然而, 这种方法也不是没有非议的。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文化》一书中告诫说, “仅仅重复过去的某一特点会形成乏味的将来”。因为对当地建筑特点的直接模仿, 会使整个城镇或街区的建筑风格同质化, 从而导致它试图保留的特色淡化和削弱。保持文脉统合的做法还可能堕落成为一种肤浅而没有前途的“赝品”, 是一种对传统过于表面化的复制。这种设计“模糊了真实和虚假历史之间的界限, 使人在歪曲的文脉中欣赏”。

2. 文脉并置

文脉并置意味着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并置于同一个的场所中。一般认为, 这种方法容易破坏历史环境的整体风貌, 难以达到视觉上的和谐。但罗杰斯认为和谐的秩序来源于“不同时代建筑的并置, 其中每一个都是自身时代的表达”。为了阐明他的观点, 他曾多次引用了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的例子:在那里, “人们的远见使得他们敢于把一座新的高质量的建筑放在一座已臻完美的老建筑旁, 并因此完全改变了本已完善的空间文脉”。

上海新天地、宁波老外滩这两个历史街区的更新就采用了文脉并置的方法。在尊重原有城市文脉的基础上, 新建筑有其自身的美学完整性, 充分表现时代精神, 在风格上没有对周围的地方文脉作出让步。这些新建筑提升了这两个历史街区的质量并发展了一种新的个性, 新、老建筑在愉快的和谐中并肩耸立 (见图8、图9) 。

3. 文脉延续

文脉延续是对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引申。与现代主义和过去彻底决裂的主张不同, 后现代主义强调各个时代之间的连续性, 而非不同。在现代主义盛行时期, 建筑变得国际化, 不再局限于本地特有的材料和营造方法。与此相反, 后现代主义允许并鼓励更多的宽容, 对差异性和场所性给予尊重, 更加注重城市或场所的历史延续性。从建筑角度看, 后现代主义更注重先例和传统的合理化。

文脉延续是对传统文脉的诠释, 而非模仿, 它是与传统文脉之间的一种更为积极的联系。麦科马克指出, “建筑应当满足几个层面的认识, 包括过去, 所以应当将过去转化为现在的一部分而不是僵化地利用它”。

在木渎古镇, 有一个居住区的建筑设计, 就很好地诠释了现代与传统的融合。设计师提取了“粉墙、黛瓦、坡顶”这三个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元素, 通过在一、二层采用批檐、清水砖墙等, 在视觉上减少建筑的体量感, 使新建筑在历史环境中达到延续文脉又满足现代需求的标准。

当然, 文脉统合、并置、延续这三种文脉传承方法并非相互独立, 实际上它们是一个统一体, 统合和并置分置两端, 而延续则处在中间。一般来讲, 一个理想的古城区、古镇区或历史街区的开发项目都会包括两种甚至三种文脉传承方法, 在新旧之间形成了各种契合或对抗的对应关系。

木渎古镇区现状的建筑种类较多, 有古典园林、传统院落, 也有普通低层民居和板式多层住宅。但其中大部分建筑或者由于质量问题不能适应现代生活, 或者由于风貌问题不能与古镇区的整体风貌相协调。在过去十余年的保护和整治过程中, 已经对部分建筑进行了整修。但由于大多采用了文脉统合的更新方式, 目前古镇区的建筑风貌趋向于清朝时期的古典风格, 大量的仿古建筑使古镇区缺少了历史的真实性。因此, 在今后的整治过程中有必要采用文脉并置、文脉延续的更新方式, 来达到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在古镇区的和谐共生。

四、结语

对城市传统区域, 如古城区、古镇区、历史街区保护的要求最终应该与合理的经济模式和商业目标相吻合, 如果一个传统区域只有在法律与规划法规的保护下才能存在;如果过去的历史只是像文物一样被搁置在玻璃之后, 仅供人们参观、仰慕;如果历史和艺术没有作为活生生的存在来丰富我们的生活, 那么这个区域只会是一个丧失实用价值的、缺乏活力的区域, 各种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最终将导致不可避免的消亡。因此, 在振兴城市传统区域的过程中, 必须把历史遗产、传统文化和场所感与当代的经济需求、政治和社会状况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人民政府.吴地历史文化研究会编.古镇木渎.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2].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3].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英]史蒂文·蒂耶斯德尔蒂姆·希思[土]塔内尔·厄奇.张玫英董卫译.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浅析建水古城的保护与更新 篇10

1.1 建水古城的历史渊源

建水古城位于昆明之南220 km,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北部,古称步头,亦名巴甸。建水县在元代就始建庙学,明洪年间建临安府学,万历所间又建建水洲儒学,清代先后建立了崇正、焕文、崇文、曲江四个书院。当时,有“临半榜”之称,建水为明、清年代滇南文化、宗教、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中心。1994年被批准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古城历经12个世纪的建设,至今保存有50多座古建筑,被专家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建水县城内的古建筑文庙有东林寺、天王洒寺、接待寺、清真寺和朱家花园等,是古城传统建筑的精华;民居从哈尼族的草顶房、竹顶房,彝族、傣族的土平房到汉族的平瓦房,保存相当完整。其造型美观,外观简洁而富于变化,风格朴实宁静,是地方民族传统与中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1.2 建水热闹的大街与清净的小巷

“大街小巷院靠院”,这便是建水古城空间最概括的描述。“院”指住宅、庙宇或公署衙门。大街小巷是开放自由的,它向众人敞开胸怀,特别是赶街时的商业大街,它能给人以丰富多样的满足。在今天的城市平面图中仍能清楚地把大街小巷分辨出来。

1.2.1 大街的景观(见图1)

大街由街面和沿街的建筑物组成,这些建筑物主要是商店,传统街面已被现代材料和做法所取代。沿街的建筑物已经不尽是传统形式,一些沿街摆设的食品、小吃摊点和陈列方式依然透露着浓郁的乡土风情。例如:臭豆腐、凉米线、甜白酒、木瓜水让人不禁回味起建水风韵来。

1.2.2 小巷的沉寂(见图2)

大多数连接着千家万户的小巷,还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如果说大街是属于商业的话,那么小巷是属于居住的,除了零星几家店铺向小巷敞开着柜台之外,多数地段都只见高墙和间杂在之间的门楼。高墙内人们热闹的生活正进行着,外部却只有静谧。小巷中少有的绿色也被包裹到高墙中,从墙头或从开启的门洞里时不时也有看到高墙内的生机,东林寺街便把这一沉寂突显出来。

1.3 建水合院式民居平面的基本组合

特色鲜明的民居是古城构成的主体之一。合院式民居无论规模大小,都是一个秩序化的组合体。由“间”组成“坊”,由“坊”组成“院落”,由“院落”组成“院落群”,周边空缺处用围墙加以围合,形成一个封闭式的整体。

“间”由四颗柱子形成,作为一个量度的单位。

“坊”由“间”组成,在平面组合中是一个独立的基本组成单元。在民居中一般为面阔三间,进深五架。

“院落”由“坊”加围墙构成,是基本的组合体,类型有“三合院”、“四合院”等。

“院落群”由“院落”加“院落”构成,是扩大的组合体,类型多样。

2建水古城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有如此丰厚的文化底蕴,尽管当今经济发展迅猛,但由于建水长期以来的交通闭塞和经济落后、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社会因素的限制,加之开发建设集中在古城发展新区,对旧城的格局和历史风貌造成一定的影响,给古城保护带来以下问题:

1)旧城道路较窄,不够系统,难以满足今后的交通需求。

2)建筑风格不够统一,对旧城风貌有影响。新建筑冲击着古城低矮的城市轮廓线和古朴宜人的城市空间。

3)居住密度大,绿地和公共活动场地不足,休闲娱乐设施缺乏,与现代生活产生了矛盾。

4)用地功能划分欠清晰,影响今后的保护规划。

3建水古城保护与更新的策略

历史名城体现了传统文化,要加倍珍惜,然而它又是一个城市,一个具有活力的社会实体,经济活动的中心,科学技术发展与进步的前哨阵地,因此,名城规划必须从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几方面综合考虑。

对建水古城的保护不只是对文物的保护,还要保护历史风貌和历史文化。在不破坏古城整体风貌和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城市知名度,改善城市投资环境,促进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3.1 积极保护

发展是“名城”的生命线。经济水平、思想观念的改变,促使人们重新认识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促使人们自发保护、维护地方历史文化,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文化的动态发展,才能使文化的物质载体新陈代谢。此外,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整治破坏古城风貌的建设,使古城保护与新区开发并举,体现古城的多元价值。

3.2 有针对地保护历史街区

1)对具体的街巷、片区、确定保护对象,合理划定保护范围和层次,采纳相应的保护方案;划定历史街区,即划定文物古迹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和小镇村落。规划应对划定的建水古城历史街区采用“持续整治,有机更新”的保护方式,进行持续、有活力的小规模改造。例如,位于东门外的东林寺巷,街区内的大部分民居仍保留着形制规整、结构统一、空间丰富、层次渐进、环境清幽、外雅内秀的特点。然而,由于年久失修,有的建筑质量较差,其内部设施已难以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此街区在维持传统格局的基础上,改善内部居住环境,开展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并进行街区功能的再开发,使得东林寺街成为游人参观、影视拍摄的首选地点。

2)保护传统的居住环境,就是在保护古城风貌的前提下,对原有民居格局的保护,对传统风貌要素的保护,如对小尺度的街巷、建筑色彩、古井、古树等的保护。

3)以恢复和保护历史街区原貌为目的的整治,对构成街区的建筑及环境等相关因素进行修缮与调整,使现代生活融入历史街区的环境中。

划定重点保护单位、重点控制区、传统建筑景观区、景观协调区,针对不同的区域提出各自的景观控制要求,对文物古迹必须按照《文物法》的规定进行维修;对传统民居予以整理,依照传统方式更新外观和改善内部环境。改造后,回迁原有居民,维持原有的社会结构,这尤为重要。

为增添街区活力,可利用东林寺内的文物古迹和传统民居风貌等优势,组织旅游观光线,以旅游等产业促进文物古迹的保护。例如,可以使有地域特色的“燕窝节”、“孔子文化节”为载体的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

3.3 历史街区保护的实施

建水古城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可配合小规模的自助改造维修,充分发挥居民的积极性,这种方式适应性强,有利于维护传统文化风貌和社区结构。但是,此类方式由于有数量和速度上的束缚,须对其进行正确控制和引导,并通过制定和颁布详细的技术规定,对保护、维修、改建的方法,对建筑形式、材料、色彩、高度等提出专业要求。因此,建水古城的保护可采纳“国家补一点,企业出一点,居民拿一点”的方法来解决资金问题。如建立历史街区保护基金,积极申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基金资助,以此来进行街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街面的修缮,在街区保护与更新中应通过政策引导、住房分配制度改革等措施,增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为古城的有机更新创造条件。在古城的保护更新中,街区的初期开发可选择规模较小、建设周期短的对象,如东林寺街保护已见成效。

4公众参与

保护古城的行为主体是谁?是政府官员、专家还是规划者,不可否认他们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他们不是主体,不是保护工作的中坚力量。长期实施保护的力量,归根结底是当地的居民。因此,如果规划不能体现百姓的利益,使其失去积极性,那么一旦规划完成,规划的良好愿望和规划本身也就结束了。

建水古城的居民正为奔小康而艰难跋涉,在其基本生活需求尚未获得保证之前,无暇顾及建筑文化一些似乎虚无缥缈的价值,居民对规划的关心主要体现在对自家宅基地及其环境的未来命运上。纵然如此,规划若无他们的配合、实施和参与,意义何在。因此,在规划制定的过程中就要保障本地的公众参与。真正让传统风貌的保护成为每一个居民的自觉行为,以下几方面可以作为增强居民参与性的渠道。

4.1 宣传保障

提高全民(决策者、公众及历史环境使用者)的认识水平和意识。如向当地居民调研时要有一定的广度,要召开专门的老人座谈会,双向交流。

4.2 组织保障

应该是真正有成效的参与,而不是个人层次上的参与,并为非赢利机构。吸收当地代表参加由规划者、主管部门代表等组成的建筑遗产评估,使居民的想法也影响到评估的结果。涉及用地规划时邀请村镇干部和居民代表一起踏勘地形,规划初稿要在当地代表中议论和讨论。

4.3 法律保障

从法律上明确各种社会力量保护历史环境的权利、责任、义务,并对公众参与保护的方式、对象、范围做明确规定。

5结语

历史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在城市建设尤其是旧城改造中,应具有全局观念,坚持保护与发展并举,从保护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方面着想,把建水作为一个完整系统进行研究。同时,要把保护历史遗迹与资源利用相协调,最大限度地保存历史遗迹,使建水发展成为整体演进的有机环节,实现城市的新旧更替,提高城市品质,全面体现古城特色。

摘要:以建水古城为例,对其历史文化价值和近年来在开发中所出现的问题做了简述与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建水古城的保护与更新进行了一些探讨,试图以此获得古城保护与更新的启示。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更新

参考文献

[1]蒋高宸.建水古城的历史记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阮仪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4]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5]阮仪三.历史街区的保护及规划[J].城市规划汇刊,2000(2):88-89.

[6]仇保兴.复兴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的基本策略[J].规划师,2002(6):40-41.

更新与保护设计 篇11

盐,这个平常看似微不足道的物质,曾经支撑了整个古代中国的经济。川南盛产井盐,在古代曾经是最重要的盐产区和经济区,随着现代制盐技术的发展,以及海盐盛产的繁荣,井盐业逐渐的衰败,在形成的川南盐道上仍然遗留着部分古镇以及废弃的盐场。这类在盐文化影响下发展的城镇,他带有强烈的基于盐业产业的历史、社会、文化与地域特征。

1 川南盐道古镇聚居形态的总体特征

1.1 历史特征

(1)地名与盐有关。地名,不仅仅是一个地方的代号,更多表现的是一个地方的历史特征。盐,主宰着川南这块产盐区的经济命运,也赋予他们鲜明的文化意义。这块与盐有关的土地,他们的地名也与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统计,就自贡市现在还保存着与盐有关的地名多达300处。例如:以盐井命名的“盐水沟”、“贡井”、“大公井”,以运输盐卤的览命名的“大生览”,以熬盐的灶社命名的“永昌社”,以经销盐的“盐市口”,食盐储存地的“盐仓”等等。

(2)“盐神”信仰的盛行。“一定区域内的民间信仰是区域文化的重要特征,历史时期民间信仰的形成是与地理环境、生产力水平、经济形式等密切相关的。”川南井盐业发展演变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盐神信仰,并广泛传诵在盐产区和运输道路上。其中不乏有民间自发的将盐业生产与相关的历史或者神话联系起来,作为盐神加以供奉,亦或者是统治者漱封的。人们为之修建庙宇、塑筑神像,供奉祈祷,以求盐神保护,求得井盐生产的平安、丰足。现如今在川南很多盐道古镇上,仍然能寻到他们的踪迹。例如:资中罗泉镇的盐神庙,庙的正殿端坐着最早制定盐政大法———《正盐筴》的管仲塑像,关羽和火神则作为管仲的辅佐相伴左右。管仲是春秋初期齐桓公的要臣,他采取垄断盐业批发生意,建立国营和私营相结合的经济体制,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盐源县的白盐井,传说是一个放羊的纳西族神女发现的,于是人们在白盐井旁建有一座宏大的开井娘娘庙,无论哪个民族煮盐或贩盐的人都要来这里供奉祭祀。

1.2 社会特征

(1)风水观与盐业特征影响下的“逐水而居”。中国古代聚居地选址向来讲究风水,正所谓“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水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这是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盐道古镇的聚居形态也受到风水观念的影响,因为产盐依靠盐卤(水),运盐又是依靠河水,川盐运输都是依靠长江或者长江的支流聚居的,所以川南盐道古镇在聚居形态上都是“逐水而居”。例如:自贡大小盐场均位于釜溪河畔,而运盐重镇如富顺县仙市镇、乐山的五通桥等多位于长江的支流处。

(2)盐业“专利”背景下血缘宗族的群居形态。自古盐就是很珍贵的物品,在发现盐源的初期,人们往往只是在本族内部传告。待到经济发展,盐成为商品时,人们开始开发盐井,以求得更大利润,满足更高的需求,往往许多有着血缘关系的宗族乡亲在盐产地,聚集而居。从刚开始的几户慢慢发展,声息繁衍,逐渐形成聚居形态。

1.3 产业特征

(1)盐业开采生产形成功能细化的聚居形态。盐业开采之初,人们往往在井盐发觉之地,开始设灶聚集,元代史书记载“沿岸井灶相连,长十里”。“就井设灶”、“推煎合一”是井盐手工作坊的主要经营形态,由于生产过程的季节周期性,一般的井灶户还是会“耕凿并治”、“半耕半煎”以此来补贴生活。随着盐业规模的扩大,小型的井灶被淘汰,换之而来的是更具规模的生产,加之“火(天然气)井”的发现,盐产地从最初的“因利所聚人,因人所成邑”,逐渐的形成了具有生产区、运输区、生活区的城镇格局。逐渐的,在生活区和运输区之间交通方便之地又形成了商业区域,随着人口增多,对周边辐射力加强,逐渐发展成为城镇中心地段。

(2)盐业生产中的采卤井架和输卤的竹枧道(见图1)。井架,也叫“天车”,在井盐生产中主要用于采取卤水。从《天工开物》中可知,独立的单木上,上下垂直地各安置一个木制定滑轮,比两层楼架多了一个下滑轮,且以畜力作动力。“天车”经历了从两脚架到三角架、四脚架的发展,经过漫长的岁月更改,天车在川南盐场拔地而起,成为盐场独特的风景。尤其在自贡地区,天车摩肩接踵,矗立井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天车”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是“天车”的独特造型和历史记忆给川南的盐道古镇增添一抹别样色彩。因为井、灶分离与技术分工的发展,加上一些井卤(盐卤)多火(天然气)少,一些井卤少火旺,以致要利用竹伐运输盐卤去火旺之地烧制。在盐产地于是出现了输运盐卤的枧道群。

1.4 场所特征

(1)明显的簇群特征。《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汉安县(今内江)“井盐鱼池数以百,家家有焉”。罗泉古镇的“沿岸井灶相连,长十里”说明古时井灶开采的数量之多。由于盐井的分布以及地形条件的限制,古镇的建筑出现了一种“高密度”的聚集,促使古镇聚居形态呈现簇群特征,形成相对紧凑的形态见图2。

(2)建筑群体沿盐道走向带状发展。盐业经济的繁荣,必然不能缺少盐业的运输。丘陵绵延的川南地区,大多数盐道古镇都是在盐运道路的节点上发展起来的。无论是水路运输或是陆路运输都影响着建筑群体的组合。在这些运盐古镇上,建筑群体多以串联形式,沿盐道带状发展,街道也因为串联这些建筑而形成,亦或是盐道即为街道贯穿古镇(见图3)。

(3)街巷空间适应地形。川南盐道古镇,多处于山林之间,有坡道或者梯阶,整个街巷也就顺应地形的高低起伏,曲折回转,将建筑与建筑,环境与建筑有机结合,富有变化。

1.5 建筑特征

(1)多地域的融合。自古以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说明四川偏居西南加之山水阻隔。川南地区也是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时空环境之中。主要以本土文化为主,基本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由于清末的太平天国运动致使东部地区连年战乱,淮盐不能西进,则促进了川盐业的发展,特别是川南盐场更是“富甲一方”。许多外地淘金者来此聚集,以求获得利益,他们的到来促进了各省文化的融合,移民文化和本土文化既相互影响,又保存着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大量的盐业会馆(见图4),以及传统民居之建筑装饰之中。

(2)盐商会馆形成多中心形态。川南地区的会馆大部分都是盐业经济发展的产物,盐商会馆也见证者盐道古镇的过去和现在。移民聚族而居、聚集相依,与周围建筑交融。会馆周围多形成商店或者市场,形成商业中心。而会馆又具有极强的排他性,对本域的认同和对外域的排斥,并划分势力范围,形成多中心形态。

2 川南盐道古镇聚居形态的保护研究

2.1 川南盐道古镇聚居形态存在的主要问题

川南盐道古镇是川南井盐业的文化载体,随着时间的飞逝,由于古法井盐制造业逐渐的衰败致使盐道古镇开始没落,加之自然和人为的损坏,川南盐道古镇的人工环境产生了物质性和功能性的衰退,也影响了古镇的生存和发展。古镇周围的山体和水体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也成为古镇生存的一大致命点。

2.2 川南盐道古镇聚居形态的保护研究

2.2.1 盐道古镇聚居形态的总体结构的保护

人们对于古镇的形态认知是从古镇的风貌视觉开始的,通过古镇的氛围熏陶,在心理上产生共鸣。所以我们要从自然环境和空间格局两方面着手,以到达到延续古镇形态的作用。

(1)自然环境的保护。古镇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其初期的形态,是古镇赖以生存的基础。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有机的融合在古镇的布局中,成为古镇的形象组成部分,所以保护自然环境不容有失。盐道古镇多依山傍水发展,好的山水条件为其提供天然的保护屏障。所以我们应该防止盐道古镇的天然保护屏障被破坏,同时疏通河流、治理污染、退耕还林,还古镇一个绿色的自然环境。

(2)聚居空间总体格局的保护。对古镇聚居空间的保护主要是从古镇的街巷、建筑、节点空间等入手解决,这也是古镇保护中的重要工作。应按照其历史地位、文化内涵、建筑价值等确认其价值等级,确定保护界限,划分出重要街区、建筑保护区和一般街区、建筑保护区。对于重要保护区,按照“原真性”原则,进行全面的保护和恢复,不随便改变其空间格局和风貌,特别是盐业活动留下的盐井、盐灶或者盐业会馆等。对于一般保护区,则保留相对好的建筑物或者街巷,质量差的部分则按破坏程度进行修葺和更新。对新的现代建筑则进行外观改造,与古建筑保持风格一致,以达到风貌的延续。

2.2.2 盐道古镇社会文化形态的更新保护

川南盐道古镇最大的特点就是因盐而兴,它的社会结构是由产业、地缘、宗教、血缘等历史沉淀而成的,这种抽象的社会形态则是通过“井盐”这个独特的物质而组织起来的。而由于井盐业的衰败,川南盐道古镇逐渐也走向没落甚至消亡。“盐文化”则是凝聚古镇居民最好的文化遗产。所以我们应该通过借助目前仍然有生命力的街巷来强化古镇的交往功能。那些盐业会馆和盐井等虽然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功能,但我们可以赋予其新的表征作用。因为这些特定的建筑物的保护是修复盐道古镇社会文化形态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2.2.3 基于盐道古镇聚居空间特征的更新设计

(1)聚居形态的肌理分析。城镇肌理是城镇形态的重要表象,是街道、建筑物及开放空间等模式的组合。在清代,川南地区盐业运输中,水运方式是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因此在盐道的水运码头产生了如仙市镇、赵化镇这样的盐运重镇,而这些地方的繁荣基础是因为由运商们的聚集和雇佣工的增多。而因为盐业活动而修建的会馆则是一定区域的内居住组团的中心,为之后的街巷、空间起到了规划性的作用。如仙市镇见图5,座座民居簇拥着会馆,会馆又基本按照河岸线发展,街巷是古镇的骨架,串联起各种会馆,形成一个肌体。在更新设计中我们应该尊重其现有的肌理格局,对于部分损坏的予以修复再现。

(2)聚居形态的场所更新设计。古镇聚居形态的场所空间与人们的行为活动是不可分离的。在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中,随着生活方式和活动内容的变化,原来的一些基于盐业活动的公共活动中心俨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古镇的街巷相对狭窄,公共活动场所也较为稀缺,所以我们应该营建一些充满活力的交流场所,在更新设计中可将一些废弃或者加之不高的旧建筑拆除,开辟成为公共空间,为古镇的居民提供一些非正式的交往机会。这不仅是历史的延续,也是一种立足于现代文明的一种时间标记。

(3)聚居形态的盐业设施与形态的提取。在盐道古镇上不乏遗留许多如盐井、天车、竹枧等盐业设施以及一些因盐文化而一代一代穿留下来的习俗等。深度挖掘相关时间,重塑整个盐业加工的过程和井盐发展的进程。

路面:柏油马路显然是单调的现代产物,无法体现古镇的特色。在车流量不大的街道还原其原有的青石板路铺装,更显古朴。

标识牌:对于古朴的环境,最好的标识牌莫过于木材或者石材等,给人简单和自然的感觉。

路灯:灯具是街景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在古镇的夜晚,配以与街巷空间尺度相当的红灯笼,让人倍感亲切,也重现了当年(见图6)。

3 结语

川南盐道古镇,因盐而兴,因盐而衰,它们留给人们的文化遗产数不胜数。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古镇保护这项承载历史的繁重工作面临严峻的考验。盐道古镇聚居形态的保护应基于对其历史成因、产业特征、总体格局与场所地域性内容进行更新保护设计。

参考文献

[1]赵万民.巴蜀古镇聚居空间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2]郭正忠.中国盐业史——古代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3]赵逵.川盐古道-文化线路视野中的聚落与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4]鲁子健.古井沧桑话川盐[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

[5]谢岚.自贡会馆建筑文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4.

[6]李清清.唐代西南地区盐的产销及其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D].重庆:西南大学,2010.

上一篇:彩色多普勒血流图下一篇:钢闸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