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习效果

2024-10-27

临床实习效果(精选12篇)

临床实习效果 篇1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成为医师的必经阶段, 是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转化为临床技能的学习时期。通过临床实践和学习, 巩固专业理论知识, 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形成基本临床思维能力, 培养分析、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能力。这一时期学习的好坏将关系到医学生日后的工作习惯和工作能力, 甚至整个职业生涯。临床实习中会遇到很多问题, 笔者在本文中做一探讨, 期望对医学生有所帮助。

1 现状与存在问题

(1) 医学生自身的不足。学生自身问题是影响实习质量的主观因素[1], 当前医学生多为80、90后, 为独生子女, 生活条件相对优越, 吃苦精神较差。进入临床实习后, 面对工作忙碌、社会认同感不高、工作压力大且收入不高、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 部分医学生望而止步, 心理落差较大。多年来,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 医学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另外, 医学生由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 由学校到医院, 学习的环境和对象发生变化, 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实习态度不端正、沟通能力欠缺等, 工作中难免出现差错, 努力却不一定得到肯定, 会出现不良的思想情绪, 从而影响实习效果。

(2) 部分法律、法规对临床实习的影响。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律的实行, 医疗行业高风险、高责任、执业如履薄冰的状况更加严重, 患者及其家属对实习生抱着抵触情绪, 不让其从事诊断和治疗性操作, 指导教师不敢放手, 不让学生操作, 医学生没有动手的机会, 连基本的诊疗操作学习都无法满足,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久而久之必然影响医学的发展, 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

(3) 就业形势对临床实习的影响。现在医学生就业是毕业后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2], 毕业生到大中城市或大医院工作机会较少。随着招生规模扩大, 毕业生增多, 就业压力增大, 大部分医学生不愿下基层工作, 也有部分医学生忙于找工作或考研, 无暇顾及临床实习。

(4) 医院缺乏专门的教学管理机构, 带教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医院管理对临床医学生实习效果的影响不容忽视, 而缺乏专门的教学管理机构、管理不到位、教学设备欠缺、师资水平不高等正是教学医院的现状。目前, 公立医院还是我国医药卫生服务的主体, 医学生的临床实习绝大部分是在公立医院进行。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政府对医院的投入减少, 医院为了发展, 把主要精力放在增加经济收入上;加之医院的等级评审与各种检查, 使临床医师不得不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应对。另外, 带教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带教教师除本职工作外还有科研任务, 会把带教工作交给下级医师完成, 还有部分富有经验的医师不愿承担教学任务, 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现象。

(5) 对医院和带教教师的考评体系有待规范。缺乏相关的法律和制度, 学校、教学医院在医学生实习中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医学生实习所要达到的水准缺乏明确规定。医院对医师的年度考核中, 没有列入带教任务考核, 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无法保障。

(6) 医疗环境恶化、医疗纠纷无序、媒体负面报道多, 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部分医学生产生排斥心理[1]。医疗行业内部竞争激烈, 加上患者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以及维权意识的增强, 对医学生的心理造成了负面影响。

(7) 人文素质教育缺乏, 人文意识弱化。医学是与人打交道, 治病不仅要治疗躯体疾病, 更要治疗心理疾病, 人文关怀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方国家对此非常重视。目前, 我国正处在医疗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时期, 现行医学院校课程设置欠合理, 在人才培养上不同程度地存在注重专业技术、忽视人文素质教育情况。这造成医学生人文素养偏低、人文品质弱化、人格不健全, 不利于日后的健康发展。

2 建议

(1) 建立健全临床实习考评体系。首先, 建立动态、健全的医学生临床实习基地, 由国家给予资金支持, 教学医院实行资格准入制, 学生实习结束时有统一考评体系, 不能完成实习要求者, 延长实习时间半年至一年, 直至考核合格, 学生考核合格率与学校和教学医院资质挂钩, 5年为一个周期;其次, 学校要做好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协调工作, 教学医院要建立完善的教学团队, 包括管理、教学、后勤和学生思想工作等部门, 明确相关责任和义务, 保障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

(2) 注重医学生医德教育,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包括在校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 。德是立身之本, 医德是每一个从医者必备的品德, 医者治人, 服务于人, 必须有良好的医德。结合当前医疗环境, 以患者为中心, 通过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

(3) 注重医学生学习方法培养, 激发学习兴趣。临床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带教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某项操作或指派某个任务时, 应向学生讲明从事这项工作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而不是机械地让学生去做, 对完成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对完成不好的学生帮其分析原因, 总结经验, 提供更多帮助。带教中要因材施教, 利用各种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查房时开展床边教学, 针对临床病例进行讲解, 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学习, 结合书本内容, 不仅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 养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增强实习效果。

(4) 教授医患沟通方式和技巧。临床医疗活动是在人与人交流中完成的, 它的主体和对象是人, 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必不可少。沟通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医疗活动的效果, 传授学生交流和沟通的方法、技巧, 让学生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交谈, 了解其需求, 为患者排忧解难, 取得他们的信任及理解。通过积极沟通, 改善医患关系, 让医学生有更多时间与患者接触, 提高自身素质, 更好地胜任未来的工作。

(5) 强化人文意识,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医者仁心, 每个从医者必须有一颗仁爱之心。人文素质是人文知识和精神的外在表现, 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体现, 是每个人综合素质的表现。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2001年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中, 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被列为医科学生必备的首要的核心能力[3]。为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 医学院校应增加人文课程, 在医务人员培训中增加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等相关内容, 树立人文关怀理念。积极改善当前医疗环境, 让医务人员有个宽松的工作环境, 将人文关怀精神渗透到日常活动中,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提高诊疗技术, 改善就医环境,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是每一个从医者的目标。医学生是未来医学的完成者, 而实习生又具有特殊性, 既是学生, 需要在临床实践中掌握医学知识, 同时也是医生。临床实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质量[4], 因此, 只有完善医学教育的各个环节, 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临床医务工作者, 才能实现患有所医、医有所值、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岳树强, 杨雁灵, 窦科峰.外科学教学中对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9, 11 (2) :222-224.

[2]王冬, 端妮, 陈立明.对现阶段医学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认识[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27 (6) :42-44.

[3]陈刚.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 2002 (2) :1-4.

[4]郑英林.论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创新教育能力的培养[J].医学教育探索, 2003 (4) :3-5.

临床实习效果 篇2

周全中1 曾炜2

(1.贵州省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影像科;2.贵州省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科,贵州遵义563003)

[摘要]目的:分析以问题为基础( P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专业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在影像中心实习的级48名医学影像专业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 n=24)与试验组( n=24) ,临床实习带教中,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与PBL教学法。待实习期满,考核、比较两组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书写报告及综合阅片分析能力。结果:在专业知识水平、书写报告及综合阅片分析能力成绩方面,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对试验组学生调查问卷得知,PBL教学效果极佳。结论:PBL教学法可提高临床带教教学质量,但必须及时发现并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不断探索,以对其进行优化,进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影像医师。

临床实习效果 篇3

人际关系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即是心里倾向和行为反应。人际关系是以个人关系为基础,并且可以从个人心理方面反映出来了的一种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因此,人际关系自身具有着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个体必须依赖社会才能生产,那么社会的意愿就需要个体来满足,个体的满足又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正是这种互动关系的程度决定人际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人际关系的形成需要一定的人际交往,从学生实习或者就业的角度来看,人际交往反应出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个体差异。通过了解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的不同,并分析学生实习效果与其关系,同时,为研究与之相关的教学方法提高参考意见。使学生圆满完成就业实习任务,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本研究以对护理专业实习生人际交往与实习效果相关性为基础,探讨实习学生与带教老师、与病人、同学的人际交往状况及其关系,以期待对学生实习过程的研究进行实践与理论的探索。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横断面研究设计,便利抽样。收集并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在我们医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将大连大学、大连铁路卫生学校、齐齐哈尔卫生学校,三所学校护理实习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来自不同城市,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学历,但入院要求一致。2013年7月根据各个学校学生总数,和预调查计算出的样本量,共670名护理实习学生作为样本。学生实习时间为10个月,知情并同意参加本研究。共发放问卷670份,回收文件636份,有效回收率95%,学历层次护理本科221、大专210人、中专239人。

1.2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利用学生开会的机会,统一发放问卷,向学生说明目的、意义、填写方法,采取自愿原则。

1.2.1人际关系问卷

测量工具。护理专业实习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来源量表共17题,习题涉及生活习惯、性格特征、成长环境和文化层次差异等四个方面。测验中使用五点计分法。症状自评量表,也就是90项症状清单(SCL)。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其中包含九大影响因素,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本次测验主要使用了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中的10道题。测验使用了五点计分的测量方法。在本次测试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0.85。问卷的完成是根据受访者的自愿情况,完成一份问卷需要花费的平均时间大概是9分钟。采用pss17.0和AMOS7.0统计软件完成数据分析。

效标效度。以SCL-90量表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为校标,计算护理专业学生人际交往问题量表总分与护理专业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的相关,皮尔逊相关系数0.5,P=0.0005(P<0.001),达到极其显著水平。

2.结果分析

2.1临床实践是护理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习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在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护患之间的关系,实习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的热情,它不具有稳定的特质,而是具有动态性、环境制约性和领域特殊性。因为各自的地位、任务、角色、规范行为的不同,通过相互影向,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人际关系,是影响实习效果的重要来源 。

2.2长期以来教师具有社会赋予的职业权威和角色权威,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把自己的权威扩大化,不愿意放低姿态与学生交流,学生也由于恐惧教师的权威,而不敢与教师交流。带教老师要与学生平等交流,同时学生对老师也要信任,相互信任是对话的保证,也让老师知道如何去帮助你。同时,老师要多给同学动手的机会,提高护理专业的社会认知度,充分发挥临床老师的的导向作用。提倡“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可借鉴参入式教学方法,让老师与学生之间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2.3同学之间由于彼此的价值观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尤其是刚步入社会,大家会发现自己认为重要的,别人不一定重视,而别人因为有价值的,自己却觉得不一定有价值,势必会造成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紧张。父母是养你的人,但远在故乡,对你的大学生活无能为力,老师教书育人,无法始终陪伴你左右,你可以选择朋友,但同学是你无法选择的,同学是你在生活实习过程中的最亲近的群体,值得彼此珍惜。要学会互相抱团取暖。

2.4实习生与患者之间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克服冷漠,真正去关心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学会说谢谢,学会说对不起,学会微笑。感谢那些愿意把手伸给你,让你输液的病人,怀揣感恩心。学会去感受、理解病人的痛苦,病人的无私奉献,是你优质完成实习任务的保证。

综上所述,护理专业的学生在临床实习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圆满完成实习任务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郑永廷 人际关系学 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

[2]郑全全、余国良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民教育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临床护生实习效果的评价与对策 篇4

关键词:临床护生,实习效果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 (简称护生) 从课堂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是将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必经之路, 也是向护士角色转化的重要阶段。所以, 如何引导她们走好临床实习的第一步, 为今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是摆在临床护理带教老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为了进一步了解护生的实习效果, 找到影响护生实习效果的综合因素, 对其进行评估, 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 进一步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 笔者将兰州市安宁区人民医院2005~2010年5年的实习生进行了综合调查分析, 并提出了相对应的措施, 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者带教的能力, 现将评估方式介绍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5年实习生共计150名, 带教老师40人, 实习生的文化层次依次是:大专 30人, 中专120人 (其中女性149人, 男性1人, 年龄17~22岁) 实习时间为8~10个月。带教临床护士的学历为本科或专科学历, 专业技术职称均为护师或主管护师, 工作时间为6~25年。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护生的带教老师对于护生实习效果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发放问卷1865份, 回收180份, 有效回收率为96.8%, 其中护士发放148份, 收回145份, 有效回收率为97.98%, 临床带教老师发放36份, 收回34份, 有效回收率为94.4%。

1.3 问卷调查 (见表1、2)

2 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 77.3%的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阶段只注重基本的护理操作技能, 也就是说护生实习最大的收获是临床操作技术的基本掌握, 而对于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心理护理、护理问题的评估与解决却不被重视。

从表2可以看出72%的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生在实习结束以后的评价结果是:只注重于临床操作技术的学习, 忽视如何与患者去沟通, 如何运用护理程序去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问题, 如何对疾病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 如何从护理心理学的角度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如何做好患者的入院评估等等一些深入到护理学领域的问题。

3 讨论

1) 护生在实习结束后最大的收获是对临床操作基本技能的初步掌握。从护生在临床实习结束后对自我能力测试的调查表中可以看出, 实习期间护生只注重学习肌肉注射方法, 静脉穿刺技术等最基本的操作。其实护理专业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专业, 而对于刚进入临床的实习护生, 没有实践经验, 只具备学校模拟操作的基础, 加上初到临床实习, 需要主动地吸纳一些实践知识。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护生却不能将书本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为患者提供切实的护理服务, 从而造成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脱节,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生对理论知识向实践知识转化的进程, 也造成了大多数护生只注重基本操作的训练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运用。

2) 从带教老师的理论水平和言行对实习护生实习效果的评价测试表中可以看出, 目前大多数的护生实习结束后所学到的无非也就是掌握基本的静脉输液技术, 肌肉注射技术, 至于说其他涉及到护理工作中护理问题的解决, 护患关系的沟通等等, 作为护生只是知道要做, 但不知该如何去做, 这与带教老师的理论水平、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及对护生在实习阶段的带教有着直接的关系, 临床带教老师的水平直接影响护生的角色转化, 所以要求带教老师对护生不仅要做好政治思想教育, 还要传知识, 教技术, 特别是要让护生知道违反操作程序的后果及危害。培养护生良好的作风和严谨的态度。

当然在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 护士大部分的时间用于应对常规的护理工作, 护生实习时只是跟在老师的后面做一些基础的生活护理工作, 繁重的护理工作让带教老师无暇顾及学生该学些什么, 应该给护生讲些什么, 只是在操作时遇到了问题, 针对问题进行简单的讲解, 至于说患者的入院评估, 与患者的干预, 护理问题的解决, 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等一系列与理论知识紧密相连的根本就没有给护生讲解过, 当然这与临床护理工作的复杂性、繁重性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护生认为实习只要练好静脉穿刺、肌肉注射、做好基础的生活护理就可以胜任护士工作。

4 解决对策

4.1 加强带教老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临床阶段的教学是不同层次护理教育的重要培养阶段。作为带教老师, 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 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要相当过硬, 尤其是理论知识的丰富, 对护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培养护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护生系统地进行临床护理实践的时间较短, 护理程序的运用能力较低,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不能有机地相结合, 制定护理计划的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护理问题的解决能力等都相对较低, 所以作为带教老师, 其自身素质、思想品德、理论知识、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技巧等尤为重要, 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 新技能, 在带教过程中要经常带领护生下病房, 教护生如何去收集护理问题, 如何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如何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并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要让护生真正理解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是建立在良好的沟通基础之上的, 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防止或减少纠纷的发生。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将知识传授给护生, 使护生从老师身上汲取营养, 不断获取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 让护生看到护理工作的成效, 体验护理工作的崇高, 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4.2 健全带教制度

选择素质好、热心带教工作、有一定临床经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功底和专业技能的、职称的护师及以上的优秀护士作为带教老师, 不定期地了解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意见, 并及时地将合理的建议反馈给带教老师, 不断地改进并提高带教质量。另外, 要制定相应的带教计划和相应的临床教学方案, 明确职责, 统一规范, 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干预措施, 从而使护生从实习开始就有条不紊地度过每一个阶段, 充分调动起工作积极性, 培养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和激情, 进一步明确实习结束后应该获得的学习内容和最终目的。

4.3 打破传统的带教方法, 开创新思维

护理教育是一门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专业教育。随着护理范围的逐步扩大, 服务的内容也日趋复杂。目前现代医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的医疗救治转向了对服务对象身体、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全面照顾, 护理专业重视的不仅仅是疾病, 更应重视人们对健康问题的身心反应。所以在整个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应着重解决与临床操作有关的, 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的问题展开思维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个性, 将理论和临床实践融入一体, 鼓励护生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从而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判断性思维能力, 激发护生的求知欲望,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提升护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沈国玉.创新思维在护生带教中应用体会[N].现代护理报, 2011-01-15.

[2]周漩.临床护理一对一带教应用[N].现代护理报, 2010-12-25.

[3]喻征群.人文教育理论在实习护士带教工作中应用[N].现代护理报, 2011-01-08.

怎样让实习效果最大化 篇5

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到实习单位实习,最重要的是做好两件事:一是尽力把分配给你的工作做好,遵守作息时间和劳动纪律,留下美好的印象,提高自己得到工作的机会;二是了解实施单位的工作环境和文化,为自己毕业后选择工作做参考。

首先,在实习中一定要积极主动。除了及时完成分配的各项工作之外,还要主动配合有关人员多做一些相关工作,比如办公区(室)上班前的卫生打扫、茶水准备等工作,这些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重要。同时还要及时有效地和你的指导老师沟通,让实习单位有关人员了解你的实习进展情况。

其次,充分认识实习的重要作用。许多学生觉得实习作用不大,实习过程中没有事情可做,甚至抱怨自己在实习期间没有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实习的时间都比较短,很难给实习生安排一个比较复杂的项目,而且很多实习生还缺乏基本的专业知识,所以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工作安排相对来说的确比较简单。况且,许多企业出于安全和生产上的考虑,一般不愿意接收实习生。

再次,牢牢把握实习这一难得的机会。作为实习生,首先要清醒的意识到非常重要的一点,短期的实习需要学习的不是什么核心技术、核心能力,绝大多数实习生也不可能有这些机会。客观的说,我们暂时也不一定有这样的能力。我们需要做的是确立良好的工作态度,树立良好的工作理念,从细节入手,学习基本的工作技能,体会企(事业单位、公司等)业文化,体验团队合作,学习沟通技巧,丰富社会阅历,为将来真正走向社会做准备。要从细节入手,做好每一件事情,要深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思想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效果”。

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钳工实习效果 篇6

关键词:钳工实习;改革;积极性

金工实习是工科院校教学计划中的必修实践课程,钳工是其中一门重要工种,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素养,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1]为了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针对当前钳工实习存在的问题,有针对地提出一些改进策略。

1 存在问题

由于钳工实习主要是手工操作,实习车间噪声比较大,环境相对较差,体力损耗迅速,加之动作多为单调重复,效率相对低下,缺乏学习兴趣。[2]同学们干一天下来感到非常疲惫,两手起泡,而功效较低。这对于生活环境优越、崇尚科学现代、缺乏体能锻炼、目标理想高远的90后来讲,显而易见有些难以接受,所以,他们很快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大大影响了实习效果,怎么样才能既完成实习任务又以人为本呢?我校金工实习基地经过反复的研讨,制订了新的教学模式,经过实施、修改、再实施,取得明显效果,实习质量大为提高。

2 改进策略

2.1 建立新型的亲密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实习氛围

代沟普遍存在于家长与子女之间,同样也存在于师生之间,使学生与教师之间有距离感,难以跨越,严重影响钳工的教学效果。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考虑到我们的受众群体的特点。既然我们面对的是一群身高和智商突飞猛进、耐心和坚韧稍显不足、自律和流汗更为缺乏的90后学生,那么我们必须调整一下我们原来的沟通方式,站在他们的思维角度,用90后的方式对待他们,拿家长的情怀感化学生、用诙谐的语言包装知识,以轻松的态度面对劳作,用“无语”表示严肃的批评、用“我们都懂得”形容彼此间的默契。比如在讲安全规则:用调侃的口吻去说出“故事”和“事故”的区别教育学生注重操作规范的重要性、用“累并快乐”的“过程享受”和“特色效果”的“减肥体验”来勉励学生克服困难、用“再见”“拜拜”的道别和学生增进情感,代替过去庄重而严肃地道出刻苦与勤奋的大道理、用劳动纪律性和专业奉献精神要求学生按时按点任劳任怨以及解脱后的“下课”。再比如我们的教师在一次批评学生的六面体做的不规范时首先按90后的话说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然后指出具体的不足之处,这样使学生真正“无语”心悦口服,既批评了学生又不破坏和谐氛围。

2.2 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保证实习任务的完成

(1)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精美的钳工作品和前期学生实习的配音生动画面,让学生了解一些钳工实习的基本知识,且让学生感到身心愉悦,进而主动投入实习,产生大显身手的愿望。(2)科学把握训练力度,合理利用休息时间。如果锯削练习主要是考验身体极限,那么锉削则是身心结合的双重挑战,同学们往往在练习的过程中,从体力到心理都有极大的变化,从充满激情到耐心坚持,最后心情烦躁,更有信心尽失,在这个过程中,休息时间的正确把握和合理利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休息的空当即时调整学生心态,让学生在吐出苦衷,交流经验,卸掉疲惫,整装再战,千万不搞疲惫战,鼓励学生用最少的体力、最小的加工余量达到要求的精度,保护学生的积极性。(3)关注弱势学生,提高整体水平。对一些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要格外重视,耐心辅导,手把手教,用恰当的方法做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适当降低要求,保护其自尊心和积极性,保证实习任务的完成。(4)拍录视频,留下美丽瞬间。每个学生都比较爱惜自己的形象,尤其是在多年后还能再回眸一看的青春画面,所以更是倍加努力,早已顾不上疲惫,尽量用最规范的动作完成最标准的工件,而且争先恐后,乐此不疲,效率倍增。

2.3 精心设置课题,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激发创新思维意识,培养实用人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在教小孩拼地图时我们都知道如果先看过地图再动手拼会容易得多,因为目的更明确了。对于钳工实习同样如此需要采用逆向思维方式进行。在观看了视频后首先给学生布置本次实习课题,这些课题是经过教师根据不同专业精心设置的,既能突出学生的专业特点,又给学生留有较大的发挥创造空间。比如把“鸭嘴鎯头”的制作改为“个性手工锤的制作”,限定毛坯的尺寸和用途范围,而外观设计的个性化、精度要求的实用度以及工艺流程的制定都有学生自己动手拟定,交由教师审核、修改、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大量的钳工基本知识、了解了钳工各种基本操作的适用范围,然后开始选学自己需要的操作内容。当然教师在审核修改环节需要注意教学计划的实施,既不能短缺又不能增加太多内容,确保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针对学生选择的不同基本操作内容,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理论讲解和实操训练。[3]把教师娴熟高超的技术水平和美观规范的动作姿势及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传承给学生,借以实现他们美丽的创新梦想。当学生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之前想象不到的精美作品时更加激发其积极的创新意识和对专业的浓厚兴趣。图1是我校造型专业学生发挥想象设计的两款酒瓶起子。

〖TP董逢荣-01.TIF;Z1;Y1,BP#〗〖TS(〗〖JZ〗图1 学生制作的部分起子图样〖TS)〗

2.4 精彩的面对面点评,全面提高实习质量

综合实训完毕,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作品,给予专业的评判,而不是简单的打分完事,让学生又一次面对面接受最直接专业指导,认识到自己的成就和不足,从而找准方向,提升自己。点评的语言上,既要体现对学生现有成绩的肯定和鼓励,又要在具体方面指出不足和改进方法,树立专业目标,全面提高钳工实习质量。

3 结语

金工实习是工科专业实践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金工实习,学生不但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获得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提高一定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工程素質。针对90后的优势和不足,我们以人为本,全方面改进教学态度和方法,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调动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他们的创新能力,既磨炼了90后学生的意志,又提高了实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良波.钳工教学实习初探[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8(1).

临床实习效果 篇7

在继承中医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我校适当引入西医教学模式, 调整并制定了中医专业五年制本科教育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制定了新的中医专业五年制本科西医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 增加了西医临床见习、实习环节。为检验该项教改的初步成果并及时发现存在问题, 掌握中医专业五年制本科生西医临床见习、实习效果, 为进一步完善中医专业五年制本科临床教学体系提供可靠的依据, 我们开展了此次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选取我校2个年级的中医专业五年制本科生121人。其中, 2004级76人, 2005级45人。2004级中医专业本科生先后完成14周西医临床理论课学习、16周西医临床见习实习、36周中医理论课学习, 调查时已进入中医临床实习2个月。2005级中医专业本科生已完成14周西医临床理论课学习和16周西医临床见习实习, 调查时准备进入中医临床实习阶段。

根据中医专业西医临床课程教学改革方向, 结合中医专业临床教学特点, 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中医专业本科生西医见习实习情况。调查问卷由2方面问题构成: (1) 封闭性问题———针对本科生在西医临床见习、实习过程中的最大收获和面临的最大困难设计2方面意见, 每方面意见可同时选取多个指定选项; (2) 开放性问题———针对“见习、实习最大收获”“见习、实习最大困难”和“个人对见习、实习的建议”3项设计问题, 被调查对象可自由回答。

问卷以无记名方式由被调查对象当场独立填写后收回, 共发放问卷121份, 收回有效问卷121份, 有效回收率100.0%。

2 结果

2.1 中医专业本科生在西医临床见习、实习过程中的最大收获 (见表1)

2.2 中医专业本科生在西医临床见习、实习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 (见表2)

2.3 开放性问题

共有13名中医专业本科生回答开放性问题, 问题涉及见习实习时间、操作机会、实习收获和困难等方面。

3 讨论

3.1 中医专业本科生在西医临床见习、实习过程中的最大收获

首先, 68.6%以上的本科生认为在西医临床见习、实习过程中的最大收获集中在3方面:课堂理论知识得到临床验证;初步掌握各种基本操作;熟悉并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原则。由此可见, 本次教改制定的中医专业西医教学大纲理论授课与临床实践比较匹配, 诊疗操作安排适宜, 能够使中医专业本科生熟悉并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西医诊治原则, 达到预期的中医专业西医部分教学目的。

其次, 最大收获为了解危重症患者抢救措施、疑难病例诊治原则的本科生比例较低。这主要是由于中医专业本科生的西医临床见习、实习时间短, 不可能掌握所有疾病的诊治原则, 对危重症、疑难病只能作一般了解。今后教学中应向中医专业本科生强化:熟悉并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西医诊治原则, 了解危重症患者抢救措施、疑难病例诊治原则, 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3.2 中医专业本科生在西医临床见习、实习中面临的最大困难

81.0%的学生认为对患者合理用药最困难。这是由于目前临床上药品更新较快, 品种繁多, 加之见习实习时间短、各科轮转频率快, 带教教师对如何用药、药理作用的讲授较少。根据本次调查反馈, 建议今后带教教师查房指导和讲课时, 应有意识地加强辅导中医专业本科生对各种疾病治疗几大类别药品的合理使用, 尽可能减少其在西药使用方面的困难。

35.5%的学生对病历不能正确分析及确定诊断。正确分析病历和对疾病的确定诊断, 需要中医专业本科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缜密的临床思维能力, 这是临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临床带教教师应将诊治患者的思路、方法、态度逐一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 并转变为工作能力。另外, 带教教师的带教意识及水平高低会明显影响实习效果, 因此, 应增加一些主治医师的教学查房及其观摩活动, 以提高带教教师的带教水平和教学意识。

3.3 开放性问题的分析

选择回答开放性问题的学生仅占1/10, 但回答的是其最迫切的感受或需求, 有一定的影响力。通过分析、归纳开放性问题, 发现学生见习、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较多, 除表2所列4项外, 还涉及疾病诊断、治疗、用药剂量、实习时间短、动手操作机会少、学到的知识少、工作流程模糊、手术机会少等方面的问题。

回答开放性问题的65.0%的学生希望延长见习、实习时间或在某个科室的时间 (有学生提出延长内科见习、实习时间) , 以便获得更多的操作机会;同时也希望带教教师能在查房和操作中多给予指导。可见, 适当增加中医专业五年制本科生西医临床见习、实习时间势在必行。

另有回答开放性问题的25.0%的学生对临床用药和用药原则很模糊, 认为药物剂量不好掌握, 希望教师能详细讲解。这进一步说明中医专业本科生在见习、实习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对患者合理用药。所以, 通过理论讲授和临床实践提高中医专业本科生合理用药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调查显示, 本次中医专业临床医学教学改革使学生在理论授课结合临床实践、常见病和多发病诊治原则的掌握、操作技能的培养等方面有很大收获,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我们将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师的带教水平和教学意识, 使学生在较短的西医见习、实习期间得到更多的收获。同时不断改进教学计划, 适当延长西医阶段临床见习、实习时间。

摘要:针对教学改革中新制定的中医专业五年制本科教学大纲, 调查中医专业本科生在西医临床见习、实习过程中的最大收获和面临的最大困难, 发现中医专业临床教学的薄弱环节, 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医专业,临床教学,见习,实习

参考文献

临床实习效果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2011年度护理实习生80人随机分为2组 (计算机随机法) , 其中传统带教组40人;“一对一”实习带教组40人, 以10人为一批次, 分4批次进行, 实习期为1个月。实习生年龄:20~24岁;性别:均为女性;学历:大专三年级;生源:主要来自甘肃省各大医学院校。带教教师: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 均为参加工作5年以上的护理人员。

1.2 研究方法

1.2.1 传统带教法

护生集中入院教育培训后, 统一制订实习计划, 以实习内容为中心安排实习, 不指定带教教师, 并且每周安排1次讲课。实习期1个月, 实习结束后, 进行操作考核、理论考试、综合能力测评, 并进行护生满意度调查。

1.2.2“一对一”实习带教法

护生集中入院教育培训后, 选拔本科室责任心强、职业素质好、有一定教学能力、大专以上学历的优秀护理人员10名为带教教师, 将护生随机分配给各带教教师, 实习期1个月, 实习结束后, 进行操作考核、理论考试、综合测评, 并统一对护生进行满意度调查, 护生成绩作为带教教师绩效考核参考项目。

1.3 数据处理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护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 临床实习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 对护生未来的临床工作具有重大意义[2]。因此, 加强护生护理实际工作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1)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一对一”实习带教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综合能力测评成绩及护生满意度均高于传统带教组,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由于护生的法律身份有明显的规定, 即在带教教师的严格指导下认真执行操作规程。护生没有单独执行技术性操作的权利[3]。同时, 现今的医患关系较为紧张, 对于护生的临床实践机会有很大影响, “一对一”带教可以使护生在指导教师监督下完成力所能及的工作, 带教教师在进行临床工作的同时对具体的操作进行讲解和指导, 使护生耳濡目染。

(2) 由于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常常出现一种现实休克情况 (即进入医院时发现护士实际角色与理想角色有相当大的距离而产生心理冲突, 行为适应不良) [4]。因此, 在实习带教过程中带教教师不但要促进护生巩固理论基础知识, 指导护生掌握临床技能, 还要关注护生在角色转换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一对一”实习带教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对护生心理角色的顺利转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具有带教资格的医院往往是地区内级别较高的医院, 承担着重大的社会医疗责任和任务。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和难度大, 对实习生的管理常会无暇顾及。实施“一对一”实习带教法, 将实习生成绩作为带教教师绩效考核参考项目, 有利于促进带教教师的积极性, 可以更好地完成带教工作。

(2) 通过实践, 笔者对“一对一”实习带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 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带教教师的选择。带教教师必须具有责任心、适当的学历背景和工作经验, 此外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在带教过程中, 强调带教教师的表率作用, 有利于护生身心发展, 提高带教质量。

(2)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教师应态度和蔼, 工作之余主动与护生沟通、交流, 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护生放松心情, 消除压力和不适应感, 使其更容易接受新知识, 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注重实习笔记。要求护生每天记实习笔记, 可以回顾基础知识, 也可记录操作流程、心得感受等, 并由带教教师定期或不定期阅读、修改, 这既有利于护生知识的巩固, 也有利于带教教师及时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以进一步提高带教质量。

(4) 坚持放手不放眼的带教原则。严格按照医疗法规及相关规定安排护生的实践内容, 坚持言传身教与放手不放眼相结合, 减少事故发生, 保证病人的安全[5]。

(5) 保证考核。对护生定期进行考核, 督促其努力学习, 最终达到提高实习质量的目的。

4 结论

“一对一”实习带教法运用于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效果显著,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护理带教方法。

参考文献

[1]陈文, 吴秋莲.护理本科教育中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J].护理学杂志, 2000, 15 (8) :502~503.

[2]余咏, 胡华, 郎红娟, 等.目标教学法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02, 23 (3) :234~235.

[3]美娟, 张杰.加强临床带教护士队伍建设之我见[J].中华护理杂志, 1994, 29 (6) :358~360.

[4]薛小玲, 景秀琛, 钮美娥, 等.护理临床教学目标设计与应用[J].现代护理, 2004, 10 (11) :981~982.

临床实习效果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第二临床医学院2009级395名、2010级441名和2011级344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 经过三年多校内的临床课程系统学习, 在下点实习前进行临床综合技能的集中培训, 并在实习前1个月进行技能考核。对各年级各项目的考核平均得分和成绩等级进行分析。

1.2 研究方法

围绕我院“基础知识扎实, 临床实践能力强, 人文素养高, 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理念, 在学生实习前, 利用晚上课余时间, 面向2009级、2010级和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 组织了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内科学、急救医学和护理学等几大学科基本技能的强化培训。内容包括全身体格检查、心肺听诊、腹部检查;四大穿刺术 (胸穿术、腹穿术、腰穿术、骨穿术) 、洗手、穿衣、戴手套、切开缝合、消毒铺巾、妇科检查、产科检查、诊刮术、人流术、儿科体格检查与测量、儿童心肺复苏技术、小儿骨髓穿刺术、小儿腰椎穿刺术、心肺复苏术、无菌技术操作、药液抽吸、静脉输液法等。培训分两个学期进行, 上半年培训内科学、外科学、急救医学内容, 下半年培训儿科学、妇产科、护理学内容, 总耗时将近30周。

在强化培训后, 实习前1个月左右, 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技能考核。设置体格检查站、四大穿刺站、外科学技能站、儿科学技能站、妇产科学技能站和心肺复苏站。组织专科临床教师对参加考核的学生进行临床综合技能考核评分, 每项操作均提前制订评分表, 有详细的评分细则, 每项操作最后统计总分为100分, 要求每项操作得分均要达到60分及以上。每次考核前均召开评委老师协调会, 强调标准、尺度要统一, 尽量做到评分公平、公正。

1.3 统计学方法

用EXCEL软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对相关数据进行分类处理, 采用SAS9.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趋势分析,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09级、2010级和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经过培训后在实习前进行体格检查站、四大穿刺站、外科学技能站、儿科学技能站、妇产科学技能站和心肺复苏站六个站点的技能考核, 结果见表1、图1和表2。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09~2011级学生各站技能考核平均成绩和总平均成绩方差分析, 结果差异明显,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个年级学生的体格检查、儿科技能、心肺复苏、四大穿刺站平均成绩和总平均成绩是呈逐年上升趋势, 外科和妇产科站平均成绩无明显趋势变化;3个年级学生各站技能考核平均成绩等级趋势分析, 良好和中等级别,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通过技能强化训练, 占大多数的良好和中等级别情况越来越好, 优秀、及格和不及格级别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加强教师教育理论、授课技能培训, 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要培训好的学生, 必须要有好的老师。邀请教学名师开展教师授课讲座和临床技能培训, 提高教师教育理论和授课技能;建立科内导师制度, 聘请高学历、高职称、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担任科室青年教师的导师, 全程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每年定期开展中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临床教师床边教学比赛和年轻教师临床技能大赛, 发掘和培养优秀的中青年教学骨干;选派教师到国内外著名的高等医学院校进修培训, 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教学名师工程建设, 培养和树立一批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注重教学改革和实践的教师[3,4]。

3.2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虽然实习的培训效果明显,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以后实践教学环节需要不断加强。 (1)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全方位开放, 强化技能培训。一方面开展由学生组织、学生管理、教师指导相结合的课外技能训练。课外时间开放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实验室, 由学生干部组织, 实行学生自我管理, 教学科安排教师给予指导。另一方面开展由学院统一组织的临床技能强化训练, 并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5]。 (2) 开展校内临床技能大赛, 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比赛形式与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比赛接轨, 分初赛、复活赛和总决赛, 分别采用多站式和赛道式比赛, 增加比赛内容, 提高对学生的知识面和操作能力要求。 (3) 实行以技能为核心的考核制度, 狠抓质量关。以“实验课考基本操作、技能模块考技能操作、临床实习转科技能考试、毕业技能考试实施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OSCE) ”四种技能考试为手段, 全面培养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 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熟练的临床技能, 为开创医学事业打下坚实基本才能[6]。

3.3 抓好学风建设,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习讲究主动, 有好的老师和条件, 还需要学生自己努力, 加强学风建设, 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非常重要[7]。建立学习中心, 组建优秀学员共同梳理专业知识, 在辅导员指导下开展学习中心交流合作活动, 高年级同学带动低年级同学, 优秀学生带动后进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多帮一学习小组、一帮一学习小组, 化平时分散学习为集体学习, 借助团队达到优势互补, 加强学习力度, 让学习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在学习中交流, 在交流中互补, 在互补中进步, 以此来带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4 改进课程体系, 由始至终重视临床技能的教学

学生某些临床技能掌握程度不够, 主要原因还在于训练得少, “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对于医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合理的课程设置, 将直接影响学生临床技能的掌握。 (1) 临床能力培养5年不断线。第一学年:开设医学通识课程, 如认识医院工作流程, 学习如何与患者沟通, 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 利用临床技能中心的资源让学生提前感受临床, 接触临床。第二学年:继续开设医学通识课程, 如气胸的基本处理, 环甲膜穿刺, 骨折等急诊病人的搬运等急救知识。让学生亲近临床, 实践临床。第三、第四、第五学年:开设《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临床课程, 通过见习和临床实习让学生真实感受临床实践。 (2) 调整理论课和实践课比例, 增加实践课程比重。总课时不变, 减少理论课时数, 增加实践课时数。将目前教学计划的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1∶0.56调整为≤1∶0.6。删减临床实际应用少、过时的内容;对不同科目间重复的内容明确授课的课程, 避免不同教研室重复讲述;适当增加临床实践课时数[8]。 (3) 合理安排临床技能教学课程。将原来内科诊断学基础、外科学总论、妇产科学、儿科学及精神病学等课程基本技能内容整合为最具特色的综合性课程《临床基本技能》, 该课程教学安排在第2~6学期, 架设起医学生早期进入临床的桥梁, 学生早期接受系统的临床技能和思维训练。

3.5 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作用

丰富网络教育资源, 完善网络学习平台功能。在我校现有毕博网络平台基础上, 优化和丰富网络教育资源。根据不同学院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和课程特长, 组织、协调各学院积极引进和自主开发网络教育资源, 为师生搭建起教与学的桥梁。加快建设新教学模式网站、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网站, 完善网络教学平台功能, 方便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及课外知识的延伸,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提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开展基于计算机网络配置的PBL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方式。要求各门课程采用多种形式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互动式教学方式, 其中以问题导向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的讨论方式为主, 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学时数采用PBL教学, 并认真编写PBL教案、课件等。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可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9]。

总之, 临床学院自2012年开始实施临床实习准入制度, 几年来一直执行强化临床综合技能培训的措施, 并在实习前进行考核, 只有每一考站都及格后才能进入临床实习, 这些措施已经在学生当中引起了良好的反应, 促进学生重视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基本知识的掌握, 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10]。虽然现行培训计划和考核方案存在某些不足, 但学院会不断总结并进行改善, 以达到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临床实践能力强、人文素养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医学人才”的目的。

摘要:目的:探讨本科医学生临床综合技能培训的科学方法。方法:对第二临床医学院三个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实习前临床综合技能强化训练的考核成绩进行分析比较, 查找在临床技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四大穿刺站和心肺复苏站成绩最低, 原因多为操作不熟练、不规范等。各站考核成绩大体呈逐年上升趋势, 学生重视程度和培训效果有所提高。结论:近三年实习前临床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分析对以后的临床实践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临床技能培训,效果,分析

参考文献

[1]李燕, 王燕蓉, 李昭宇, 等.创新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 (7) :74-75.

[2]李云芳, 姚珊珊, 等.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在实习医生临床技能培训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12) :79-80.

[3]罗漫灵, 李璐, 孟卫东, 等.临床医学八年制实习阶段开展临床技能培训的效果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 (7) :51-52.

[4]曲政海, 李云芳, 姚珊珊, 等.临床技能培训实验中心在医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 2010, 9 (5) :642-645.

[5]赵拴枝, 刘艳阳, 孟晶莹.临床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模式改进的初步探讨[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12, 34 (4) :668-669.

[6]李晋辉, 伍金林, 陈大鹏, 等.学生临床技能培训探讨[J].南方医学教育, 2014, (1) :35-36.

[7]吴银侠, 李彦树, 瞿秋红, 等.医学生实习前临床技能强化训练考核情况分析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 2009, 8 (10) :1201-1204.

[8]纪广玉, 徐正梅, 马兵, 等.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前临床技能培训的探索和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 2011, 19 (3) :645-648.

[9]黄兰珠.强化临床技能培训效果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9 (21) :104-105.

临床实习效果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 年1 月—2015 年1 月在我院实习的110 例中高职护理专业实习护生,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 例。培训教师均为我院各科室中级以上职称老师, 且具有2 年以上教学经验。其中观察组男1 例, 女54 例;年龄18 岁~22 岁, 平均年龄 (19.4±2.7) 岁;文化程度:本科17 例, 大专24 例, 中专14 例。对照组男2 例, 女53 例;年龄18 岁~23 岁, 平均年龄 (19.8±2.5) 岁;文化程度:本科19 例, 大专21 例, 中专15 例。2 组护生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管理方法, 护理部将学生分配至各科室轮转, 各科室根据专科特点自行制订临床教学路径表, 由科室培训教师进行临床带教及考核, 教学内容按照实习大纲要求进行。观察组则给予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方法, 具体如下。

1.2.1 成立临床护理教学质控小组成立护理教学管理小组, 护理部由护理部主任担任组长, 教学督导担任副组长, 设护理教研室, 由各科室护士长与护理总带教及各带教老师担任组员。采取逐级管理方法层层负责质控, 护理教学督导每月对教学工作内容进行督导与检查, 护理部主任每季度对各科室教学工作内容进行质量管理考核。

1.2.2 制定系统化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分为院级及科级两级进行, 院级教学计划从整体教学出发, 制定出总教学目标与教学安排;而科级教学计划则是在院级教学计划指导下, 根据各科室专科特点制定出详细可行的教学计划。采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方法对教学计划进行实施。

1.2.3 实习培训采取全院集中理论培训与科内培训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习培训。集中理论培训于每周3 下午, 由2 名教学组长对所有护生进行集中理论培训, 地点为学术厅, 教学内容是一些各科室共性知识点、常见疾病护理及新业务新技术等。科室培训则按照科室计划进行培训, 每个科室每周4、5 下午进行科内教学培训。

1.2.4 建立反馈体系护生在进行培训课程后对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评价, 包括课堂教学内容、态度、方法、效果等。护理部进行收集汇总, 并及时向任课教师反馈, 督促任课教师对授课内容与教学方法等进行质量改进, 改进措施提交至护理部。

1.3 观察指标

1.3.1 实习效果护生实习结束后统一发放专科理论测试表, 由护士长及总带教老师进行操作考核。其中理论知识35分, 操作技能35 分, 应用能力30 分, 满分100 分。

1.3.2 满意度护生实习结束后统一发放满意度调查表, 调查护生对教学质量满意情况, 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不满意3 项。满意度= (非常满意+ 较满意) / 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u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护生实习效果比较观察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应用能力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2.2 2 组护生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对教学质量满意度为1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5%,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临床实习为护理教学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教学管理质量的改进对规范教学内容、提高护生操作技能及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3]。本文在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基础上进行持续改进, 总结出一套系统化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方法, 并被证实是有效的。

临床护理教学质控小组成立后, 采取逐级管理方法层层负责质控有助于促进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保证护理教学质量[4]。系统化教学计划的制订在护理教学管理及实施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计划制订后可指导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也是后续教学目标与效果评定的重要依据。每位护生在不同科室的实习均需按计划完成相应实习任务, 至实习结束, 可保证护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培训。护生入院后, 带教老师应主动与护生进行联系与沟通, 如此有助于带教老师对实习生的具体情况有较全面了解, 也有助于缓解实习生紧张情绪。建立反馈体系, 定期召开护生座谈会等则有助于对护理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带教老师, 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5]。

综上所述, 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教学效果, 提高护理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实习的110例中高职护理专业实习护生,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给予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管理方法, 比较2组实习效果及对教学管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应用能力及总分分别为 (34.8±2.2) 分、 (34.7±3.2) 分、 (26.7±4.2) 分、 (96.2±6.9) 分,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观察组对教学质量满意度为1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教学效果, 提高护理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系统化临床护理,临床实习,教学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歆, 孙晓, 刘玮.规范临床带教老师培训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 33 (20) :2823-2824.

[2]罗玲, 袁春兰, 靳克英, 等.不同教学管理模式与临床教学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 2011, 40 (18) :1864-1869.

[3]郝丽霞.全面质量管理评价在护理教学中的运用[J].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 (8) :245-246.

[4]陈殷钰, 郑凤君, 符杏清.持续质量改进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 7 (7) :78-79.

临床实习效果 篇11

关键词:实习;实习制度;效果评价

实习,是实践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大学生需要了解自己的所学应当如何应用在实践中,因为任何知识源于实践,归于实践,所以要付诸实践来检验所学;另一方面,通过实习增加社会阅历与工作经验,是大学生提升社会技能的重要手段,同时,实习能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行再塑造,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实习一般包括学生实习和公司安排员工实习,在这里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大学在校学生的实习,着重研究大学生实习的现状与问题所在,探究大学生的实习效果,最终得到大学生实习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中外实习比较

对国内外研究进行整体梳理,我们会发现两者有一些倾向性的差别,国内学者更注重实习制度层面的研究,从宏观着手,得出解决实习问题的普遍对策;而国外学者更偏向于从微观着手,对实习问题的某一具体方面展开深入分析,得出针对性的对策,这一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借鉴。(见表1)

纵观德、英、美等国外大学生实习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①健全法律法规,以制度推动大学生实习工作的开展。德国颁布并实行一大批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条例或实施办法,明确了在组织大学生实习时政府、企业和高校的责任与义务,明确规定了大学生实习原则和实习办法,构建并完善了实习制度及法律法规体系。

②以政策为引领,鼓励企业主动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德国政府针对“大学生实习制度”,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明确了用人单位和高校在培训学生方面各自的职责,并由专门委员会负责统一的监督指导。并通过财政优惠与惩罚措施鼓励实习。英国的大学生实习通常被称为“三明治课程”,大学负责向用人单位推荐,然后由学生直接申请并联系用人单位,到用人单位的空缺职位实习。“三明治课程”的安排方式有多种,有的是按学期,在校学习和到用人单位实习交替进行,时间灵活。而美国中情局、白宫也有实习生制度。其“实习生计划”为政府建立一个人力资源储备库。同时,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大的正规公司,对实习生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发放实习津贴,或是按月支付,或是按天支付。

③灵活的组织、评价、奖惩机制。德国大学要求,学生不仅要到综合性大学学习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而且要去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大学生学习时间也非常灵活,一般为在校学习2 天,在企业内实习3 天,交替进行。在寒、暑假期间,大学生可以每周五天都在企业接受实习实训。在美国的实习中也更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本。而在我国,在校学生进入企业并没有相应的标准,往往是根据名额多少来平均分配,在校学生对实习的机会也并不十分看重,即使被选进入一家企业进行实习也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忽视实习工作与个人兴趣的关系,在这种模式中注重的是实习任务的完成而不是学生本身。

二、我国实习现状

现实中实习现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实习单位寻找困难

目前我国仅有5%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大部分为三资企业,且多数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大学生一直在学校里学习理论知识,缺乏社会工作的经验。目前,大部分企业对实习生存在“短视”现象,不能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和战略的眼光看待大学实习生,而培养一名实习生必然要付出时间与精力上的成本,这对于工作上还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实习生来说,企业的付出存在很大的风险。

(二)实习效果不尽人意

实习的学生仅在学校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企业出于培训成本高、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商业机密性等方面的考虑,一般不让实习学生接触企业的核心工作。实习变相成参观,实习学生不能真正接触工作一线实际,也有少数企业将实习的学生当成临时工,安排他们做一些与实习岗位相关度很低的工作。另一方面,国内多数高校实习安排的时间较短,学生无法深入接触工作,时间一般安排在大三暑假或者大四上学期,这与学生的考研、出国计划相冲突,很多大学生对实习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而专注于备考等准备工作。

(三)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缺少相应的社会保障

①报酬低甚至无报酬。现在一部分企业要求学生缴纳“实习费”,而另一部分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报酬是以实习补贴的形式发放,不属于工资范畴,不受最低工资标准的限制,很多用人单位给的钱,比该岗位正常工资低很多。②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由学校安排学生到实习单位实习,与实习单位纯粹的雇佣行为不同,所以在校实习生发生伤害事故也不能直接以雇佣关系为由要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然而在事故中,学校与实习单位的责任认定并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显然不能充分保护实习生的利益。

(四)实习制度的缺陷

①高校对实习的管理不灵活,实习时间安排与企业用人时间不匹配,这种信息不对称造成很多学生虽然进入实习单位,却几乎没有正式实习机会;同时,企业对学生实习工作范围的规定不完善,也没有专门的实习指导,使大学生实习流于形式;②大学生实习单位难联系,主要有下面两个原因:一是有些高校没有建立为学生提供实习信息的平台或建立的平台不够有效,使得一些大学生寻找实习单位困难;二是许多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到本单位实习,主要原因是怕实习生的到来影响其正常的生产秩序;同时不愿意为大学生的安全负责任。③实习效果缺乏系统的评估体系,由于高校对学生的实习态度、实习内容等缺乏系统的评价,只要学生按时去实习单位,按时交实习报告,就可获得实习学分,因而很多学生失去了实习的积极性,从而使相当一部分的实习流于形式。

三、实习政策建议

目前国内高校实习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计划执行不到位、实习前准备不充分、实习过程流于形式、实习经费使用不合理等问题,企业的实习制度不完善、实习工作不明确等问题也很突出,这些问题与高校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健全有着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关于学生实习没有完善的评价考核机制,其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导师、企业对实习学生的评价,二是学生对导师、实习单位的评价,双向的评价体系更利于校企互信的建立;再一方面,学生实习权利保障机制不完善,尤其是意外事故中的责任界定,三方协议应明确规定。

(一)人才培养计划

教学计划与实习时间。结合目前高校学分制以及实习时间的硬性规定,学校政策可做以下调整:规定学生实习的最低时限,但对实习时间不做硬性规定,学生可以自由调整学习计划,灵活的安排实习活动,甚至可以在学习某一专业科目的同时,对其进行实习,做到学习与实践的高度融合。

培养计划与实际需要。我国高校对于每一专业的学生都会有其特定的培养计划,在专业知识学习计划的基础上,可增加专业技能学习计划的安排,例如从该专业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入手,培养实习教师、开设相关课程等,加大实验教学在学生培养计划的比重,同时注重教学效果,从而缓解我国高校培养计划与学生就业需求中存在的一大冲突所在。

(二)实习指导体系

实习教师的指导,高校应该建立起以学生为本,以掌握运用所学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为核心,以培养学专业精人才为目的的大学生实习指导体系服务性工作,即实习教案编写、针对性知识应用指导、学用结合疑难问题分析解答以及职业规划设计相关教育培养等相关工作,发挥教师在学生实习中的指导作用。

实习单位的指导,实习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实习生制度,尤其是指导工作的安排,单位接收实习生后,分配员工带队指导,实习生的工作范围,以及表现良好可以接触的工作深度等做具体的规定,同时实习单位的指导员工也应接受培训,以培养实习生的技能为主,不仅仅是做一些边缘工作。

(三)实习资源

完善实习基地,实行复合指导制度,即学校导师与企业专门人员合作,一方面企业方加强对学生的监督指导,解决其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各级负责人与实习指导教师,深入到企业中去,充分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具体要求,为课程开发与教学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整合教师社会资源,实现实习资源共享;另外,增大分散实习的比例,学生通过自己投简历等方式找实习,主动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感兴趣的实习单位,工作更有热情。(见图1)

(四)实习权益保障

学校与实习单位建立责任认定标准,不可互相推卸责任,学校可通过购买保险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保障,或者在即在案件的处理过程中综合考量学生、学校以及实习单位在实习生伤亡事故中的过错程度,来判决各方应当承担的赔偿比例。

(五)监督评价体系

实习过程监控。学生撰写实习期间的工作日志、每日总结的记录,督促自己更好地完成实习工作,同时,导师应该定期到学生实习单位进行考察,观摩实际实习工作,并给出指导意见,这也便于后期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量。除此之外,实习单位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应给予充分的指导,以便学生更好的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学生与导师也应对企业做出实习评价,关于企业在实习中所提供的资源以及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指数等进行评估,建立校企互信机制,为今后的深入合作奠定基础。

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与完善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具有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式结构,应由完整的实习教学管理文件体系、健全的实习教学学生评价体系、严格的学生实习成绩考核体系等内容组成。

参考文献:

[1]朱天云.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7).

临床实习效果 篇1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2年4月-2012年3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大专生共100名, 其中男4名, 女96名, 年龄19-23岁, 平均 (20.25±0.97) 岁, 随机数字法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对照组 (实验组为HPS教学组, 对照组为传统教学组) , 每组50人, 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教育背景上无统计学差异 (P>0.05) 。按照护理实习计划, 两组实习护生均实习17个科室, 本研究选择心内科、神经内科和普外科为实验科室, 100名护生在此三个科室实习期间按实验设计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带教方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 即护生进入临床科室后, 分配给各位带教教师, 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跟班方式, 带教教师在工作中向护生传授护理技能和知识。

实验组。教学案例设计:根据以往临床教学经验, 结合高级仿真模拟人的特性, 分别以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普外科 (消化系统) 为主线设计教学案例。每个案例3学时, 包括专科护理评估、护理体检、做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健康教育、1-2项核心制度的实施 (如口头医嘱制度、查对制度等) 和1-2项护理操作的实施 (如静脉输液、心肺复苏、压疮护理、伤口护理等) 。

教学实施步骤。实验组的护生在传统带教的基础上, 均采用高级仿真模拟人进行一次3学时的HPS教学, 具体步骤: (1) 以综合模拟教学案例为依据, 带教教师演示该模拟病人的整体护理方法, 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寻找答案。 (2) 护生依据模拟病例进行实践练习。 (3) 课后小结与评估。经过模拟练习后, 带教教师对该病例所设计的操作技能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 引导护生理论联系实际。

评价方法。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 (OSCE) 。由研究组成员及各个实习科室带教教师共同设计信息量适当、难度适中、综合性较强的病例, 考核共设置五个站点, 如表1所示, 每一个站点均有两名带教教师担任考官对护士进行考核, 第一站中, 带教教师同时担任标准化病人 (Standardized Patient, SP) 的角色。护生抽签决定题号, 进入考场按照站点顺序完成考试, 各站点考核满分均为100分。两组护生在每个实验科室实习结束后, 接受OSCE考核, 每位实习护生共接受三次OSCE考核, 统计两组护生三次考核成绩, 求出各考核项目平均分。

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两组学生对护理实习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和带教教师水平进行调查, 并了解实验组护生对HPS教学方法的评价, 三轮OSCE考核结束后发放问卷, 共发放问卷100份, 回收率100%。

统计学分析。将两组护生的考试成绩录入SPSS17.0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对比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 检验标准α=0.05,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3.1 基于HPS的教学案例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护生可得到同质的临床教学

随着2002年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正式出台, 从法律上保障了病人的利益, 护生在病人身上进行临床技能操作的机会大大减少[5]。另一方面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 即便是教学医院, 病人依然有权拒绝实习护生的操作和护理[6]。“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也决定了我们不宜把病人作为提高护生临床技能的实验工具了[7,8]。因此采用高级仿真模拟人进行临床教学的优势日益凸显, 主要表现在可以随时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随机组合设计案例, 一些受季节变化影响的疾病或者是少见疾病都可在实习期间进行实践学习,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护生在每个科室都可得到同质、稳定的学习。

3.2 HPS教学法有效提高了护生的临床技能

HPS模拟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生动、直观且无医疗风险。HPS系统能复制出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护生在HPS模拟操作练习, 对病人无创、方便且操作可重复等优势弥补了护理教育中临床实践机会的不足[9]。对于一些危重的情景, 护生可以在无心理压力的环境下学习与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此外还可以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交流沟通协作能力。理论授课中带教教师提出问题, 引导护生独立思考并查阅资料解决问题;模拟实践的过程中, 小组成员分工明确、通力合作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课后小节中, 师生间展开讨论, 对护生的操作过程进行交流与评价, 有利于操作者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促进护生间相互学习。由表2可知, HPS教学组护生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例分析、健康教育方面考试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组。

3.3 HPS教学法提高了护生对实习教学的满意度

带教制是国内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临床教学方法, 即把每个学生分配给一名带教教师, 他们在每天的日常工作中学习, 这种教学方法相当程度上以知识灌输为主, 教学质量不高[10]。第一, 缺乏完善的临床教学管理体制。部分临床护理实习教学缺乏有效的质量和考核、评价系统, 带教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工作目标定位不明确, 影响护生的临床实习效果[11]。第二, 临床护理师资力量薄弱。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多由科室高年资的护理人员担任, 部分还不具备教师资格, 加上教学理念更新不及时, 教学理论相对欠缺;且带教教师学历层次偏低, 教学能力薄弱, 对护生的指导不系统;第三, 繁重的临床护理工作使带教教师不能全身心投入临床教学工作。HPS教学方法科学、合理, 由研究组成员和科室带教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共同设计教学计划和步骤, 强化教学管理、严格教学程序, 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教学方法灵活, 可以在一次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目的, 设计多种症状病例, 亦可克服部分疾病季节性、时间性的影响, 为护生提供典型病例的情景模拟。由表2可以看出, HPS教学组护生对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和带教教师水平的满意度较传统教学组显著提高。

3.4 护生对HPS教学方法高度认可

护理服务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与扩大以及患者对健康需求不断增加要求护生在进入临床前就具备提供高素质护理服务的能力。然而, 护生在向护士转化的过程中是充满压力和艰难的, 尤其是实习工作压力及社会偏倚压力对护生心理影响较大, 所学知识的不足以及设备和技术的应用使其感到陌生和紧张, 工作成绩不被患者及同行认可, 使其感到失落。HPS模拟教学有效补充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护生通过模拟情景进行训练, 为将来的临床工作做好准备, 增强了护生的自信心。对HPS教学组护生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98%的护生认为HPS模拟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理评估能力;96%的护生认为查体的手法、技巧及沟通能力, 病例分析、病情观察和处理问题能力, 操作技能都有所提高;94%的护生肯定在HPS模拟教学中有效提升了健康教育能力和沟通能力。

4 结论

HPS模拟教学是协助临床实习搭建课堂到实践的桥梁, 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 提高了护生的专业知识水平, 有利于培养积极思考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培养优秀的临床护理人才提供了保障。然而, 高仿真模拟人价格昂贵阻碍了广泛推广。此外标准仿真模拟教学案例的编写和评价指标的建立还值得深入的研究。

摘要:目的 评价HPS (Human Patient Simulator) 高仿真模拟人在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名专科护理实习生随即分为实验组50名和对照组50名, 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实验组采用高仿真模拟人进行教学实践, 以OSCE方式考核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HPS教学组护生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例分析、健康教育方面考试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组;98%护生认为HPS模拟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理评估能力, 96%的护生认为HPS对查体手法、技巧及沟通能力, 病例分析、病情观察和处理问题能力, 操作技能都有所提高, 94%护生肯定了HPS在模拟教学中有效提升了健康教育能力和沟通能力。结论 高仿真模拟人是一种有效的临床实习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仿真模拟人,护理实习,教学,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傅红琼, 王世平.本科护士临床实习评价有效性与区别性分析[J].护理研究, 2007, 21 (11B) :2994-2995.

[2]张烁, 吕宾, 孟丽娜, 等.床边教学法结合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实习阶段的实践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 10:37-39.

[3]朱加敏, 任爱玲, 薛晓英.临床护理带教模式、方法现状与展望[J].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 (6) :41-43.

[4]陈玉卿, 钟玉杰, 王鹏举.高仿真模拟人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 2011, 25 (12) :3117-3119.

[5]华子瑜, 张琴.探索临床教学新法培养符合“最低基本要求”的医学生[J], 西北医学教育, 2006, 14 (2) :222.

[6]Maas NA, Flood LS.Implementing high fidelity simulation in practical nursing education[J].Clinical Simulation in Nursing, 2011 (7) :229-235.

[7]Caroline SM, Marian KT.The role of simulation in nurse education[J].Nurse Education Today, 2010 (30) :827-832.

[8]Guillaume A.William BH.Ray G.Determining the value of simulation in nurse education:Study design and initial results[J].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 2004 (4) :200-207.

[9]Beyea SC, Slattery MJ, vonReyn LJ.Outcomes of a simulation-based nurse residency program[J].Clinical Simulation in Nursing, 2010, 6 (5) :169-175.

[10]陈建梅.国内护理临床教学方法现状[J].护理学杂志, 2003, 18 (4) :316-317.

上一篇:服务业结构优化下一篇:日语综合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