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利用(精选12篇)
机械加工利用 篇1
煤炭洗选加工
Ⅰ-1 ST系列高效煤泥水浓缩机的研究与应用…………………………………………………………任利勤,吴朝荡,许成谱,等
Ⅰ-5重介质旋流器悬浮液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探讨…………………………………………………………吴东方,王兰豪
Ⅰ-7我国煤泥水处理用浓缩机的发展现状…………………………………………………………郭志敏,李皓季,刘奇,等
Ⅰ-11叠层高频振动细筛在百善选煤厂的应用…………………………………………………………檀群星,曹义强
Ⅰ-13煤泥含量高的炼焦煤洗选实践…………………………………………………………张尚常
Ⅰ-16岱庄矿选煤厂脱水斗提机机尾改造实践…………………………………………………………王世臣
Ⅰ-18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底流嘴防堵保护装置的研制与应用李杰伟,刘绍威
Ⅰ-20古书院矿选煤厂煤泥水系统的改造…………………………………………………………陈小阳
Ⅰ-22杨涧选煤厂降低介耗的探索与实践…………………………………………………………郑业群
Ⅰ-25理配煤入洗实现洗选效益最大化…………………………………………………………张建夫
Ⅰ-27里彦煤矿建设选煤厂的必要性探讨…………………………………………………………张双燕,周庆佳,王凯
Ⅰ-31田庄选煤厂提高精煤产率的研究…………………………………………………………刘明
Ⅰ-35同忻选煤厂工艺设计与实践…………………………………………………………李勇
Ⅰ-37煤泥重介工艺在淮北、芦岭选煤厂的应用研究…………………………………………………………欧战备,李贺喜
Ⅰ-42凉水井矿选煤厂块煤洗选系统设计的体会…………………………………………………………毕明勋
Ⅰ-44良庄选煤厂降低介质消耗的探索与实践…………………………………………………………沈祖霖
Ⅲ-1基于Solid Works直线振动筛横梁的有限元分析…………………………………………………………么雷,徐英芳,于春雷
Ⅲ-4哈拉沟选煤厂脱粉入洗效益分析…………………………………………………………朱子祺
Ⅲ-8兴隆庄选煤厂煤泥分选技术研究…………………………………………………………闫钦运,朱金波,符福存,等
Ⅲ-11上榆泉选煤厂高度泥化煤泥水处理系统的改造实践…………………………………………………………刘登朝
Ⅲ-14高分子多糖复合生物絮凝剂在选煤厂煤泥水处理中的应用…………………………………………………………杨艳超
Ⅲ-16 FJC364喷射式浮选机在林西矿选煤厂的应用…………………………………………………………王永成
Ⅲ-19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工艺探讨…………………………………………………………张军华
Ⅲ-22新田选煤厂工艺总平面优化设计…………………………………………………………惠兵,吴鼓勇,李四龙
Ⅲ-26关于原苏联浓缩机截留粒度选型计算表的研究(续)…………………………………………………………张之立
Ⅲ-29临涣选煤厂二次浮选改造实践…………………………………………………………王恒
Ⅲ-31 CSS粗煤泥分选机分选试验研究…………………………………………………………刘佳,秦朝阳
Ⅲ-34田庄选煤厂分级作业对精煤产率的影响…………………………………………………………刘明
Ⅲ-37单侯矿干法选煤系统的应用效果与分析…………………………………………………………刘悦,吴国庆
Ⅲ-40 FBS2100流化床分选机在阳城煤矿选煤厂的应用…………………………………………………………宗建文,潘保东,西作海,等
Ⅲ-43沙咀子选煤厂胶带输送机保护装置改进实践…………………………………………………………郑业群,林如春,吴志超
Ⅲ-46燕子山选煤厂煤泥干燥系统的应用实践…………………………………………………………薛宁
Ⅲ-49古书院矿选煤厂降低洗末煤水分的探索与应用…………………………………………………………陈小阳
Ⅲ-51斜沟煤矿选煤厂煤泥水系统的优化…………………………………………………………彭小思,邱广雷
Ⅲ-53新巨龙选煤厂降低介耗的改造实践…………………………………………………………赵淑红
Ⅲ-55长距离管道输煤工程脱水工艺的选择…………………………………………………………张进才
Ⅲ-57范各庄选煤厂降低介耗的实践…………………………………………………………李春杰
Ⅲ-60动力煤选煤厂脱粉入洗工艺研究…………………………………………………………谭兴富,卢军,孔鹏
Ⅲ-63神木新窑选煤厂改扩建工程设计分析…………………………………………………………陈均
Ⅲ-66淮北矿业选煤厂尾煤处理利用现状分析…………………………………………………………周刚,黄建宇,代文飞,等
Ⅴ-1煤泥二次浮选、精煤泥两段回收流程在梗阳选煤厂的应用…………………………………………………………许华,常少雄,马心兵,等
Ⅴ-7宁东矿区提高动力煤块煤率的生产工艺及管理改进探索…………………………………………………………马建文,蔡斌,陈保云,等
Ⅴ-11中煤平朔洗选中心输送带维修更换技术的创新…………………………………………………………任晓迪,刘富宝,梁峰,等
Ⅴ-13炼焦煤中煤磨矿解离再选试验研究…………………………………………………………刘永华,李彦君,李启东,丁术豹
Ⅴ-17新巨龙公司选煤厂调整产品结构的实践…………………………………………………………王焕忠,陈修奇,李娜
Ⅴ-20某选煤厂螺旋分选机工艺性能分析…………………………………………………………杜佳,方菲,刘春福
Ⅴ-23艾维尔沟选煤厂降低精煤水分的实践…………………………………………………………张常明
Ⅴ-26 TBS分选机在晋华宫选煤厂的应用…………………………………………………………刘文轩
Ⅴ-29太原选煤厂粗煤泥分选工艺的改造及优化…………………………………………………………朱秀萍
Ⅴ-33新阳选煤厂压滤机滤液的净化研究…………………………………………………………汪小琪,苏世雄
Ⅴ-35宁东选煤厂金凤分厂螺旋分选机尾煤处理系统的优化…………………………………………………………曹海庄
Ⅴ-37絮凝剂添加自动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张志伟
Ⅴ-39斜沟煤矿选煤厂拐弯胶带输送机的选择与应用…………………………………………………………刘晓军,邱广雷
Ⅴ-42串草圪旦煤矿选煤厂干选中煤再洗的工艺改造…………………………………………………………尹忠良,刘钢枪
Ⅴ-45盛鑫煤矿煤炭洗选加工方案的选择…………………………………………………………杨瑞峰,李明海,杨胜林,马鹏飞
Ⅴ-48范各庄选煤厂浮选系统的技术改造…………………………………………………………刘加伟
Ⅴ-51西召选煤厂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经济效益的实践…………………………………………………………杨艳超,梁占荣,张国栋
Ⅴ-53高效浓缩机自动停机原因及解决办法…………………………………………………………杨剑
Ⅴ-56范各庄选煤厂浮选精煤脱水技术改造方案探讨…………………………………………………………侯亚红
Ⅴ-59准格尔地区动力煤选煤工艺设计经验…………………………………………………………陈均
Ⅴ-61选煤厂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石凤巧
Ⅴ-64选煤厂厂房照明精确控制的方法…………………………………………………………刘绍威
Ⅶ-1筛片交叉式筛分设备的研制及应用…………………………………………………………崔淑玲
Ⅶ-3 3GHMC1500/1100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工艺指标分析…………………………………………………………闫锐敏,丁光耀,王兴兴,等
Ⅶ-8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损坏原因分析…………………………………………………………高玉琪,祝强,王晓华
Ⅶ-11 TFX型末煤跳汰干法分选机的应用…………………………………………………………孙鹤,任尚锦,任彦东,等
Ⅶ-14选煤厂钢丝绳芯输送带在线监测装置的应用…………………………………………………………马鹏飞,王涛,杨瑞峰,张明
Ⅶ-17重介质立轮分选机悬浮液密度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刘绍威
Ⅶ-22对流干扰沉降分选机在山脚树矿选煤厂的应用…………………………………………………………赵永贵
Ⅶ-24永贵能源煤炭洗选加工现状及方案规划…………………………………………………………张振红
Ⅶ-28陈四楼矿选煤厂集中控制系统的升级改造…………………………………………………………魏钟康
Ⅶ-31林西矿选煤厂提高浮选效果的研究与实践…………………………………………………………王永成
Ⅶ-33沙咀子选煤厂磁选机调试应用经验总结…………………………………………………………胡杰,吴志超
Ⅶ-35新巨龙公司选煤厂粗煤泥独立分选的可行性研究…………………………………………………………陈修奇
Ⅶ-38 XZQ-1635型重介质浅槽分选机在新安煤业公司选煤厂的应用…………………………………………………………季晓明,伍华超,李艳红,等
Ⅶ-40千万吨级大型选煤厂群机电设备的管理…………………………………………………………赵会兰
Ⅶ-44潘家庄选煤厂选煤工艺流程设计探讨…………………………………………………………陈奎,郭中华,杨军伟,郝景山
Ⅶ-47 T260-60重介质浅槽分选机在寺河矿选煤厂的应用研究…………………………………………………………樊俊宁
Ⅶ-51降低浮选精煤水分的实验研究…………………………………………………………朱龙飞
Ⅶ-54阴离子絮凝剂制备添加装置在林西矿选煤厂的应用…………………………………………………………郭立志
Ⅶ-57 KMLZ-J斜窄流浓密机在后所选煤厂的工业应用研究…………………………………………………………刘云霄
Ⅶ-61石壕选煤厂降低重介质消耗的探索与实践…………………………………………………………梁鹏飞,谢树伟
Ⅶ-64选煤厂工艺管道设计的探讨…………………………………………………………梁少彤,程安,孟莹
Ⅶ-67涡北选煤厂粗煤泥回收工艺优化研究…………………………………………………………陈飞,洪美玲
Ⅸ-1尾煤泥两段浓缩、两段回收工艺在梗阳选煤厂的应用…………………………………………………………许华,常少雄,马心兵,等
Ⅸ-6香蕉筛的发展及其技术分析…………………………………………………………徐文彬
Ⅸ-12大型振动筛有限元模态分析…………………………………………………………魏亮
Ⅸ-15分选用重介质悬浮液密度特性分析…………………………………………………………王金生
Ⅸ-18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效果与入选原煤粒度组成的关系研究…………………………………………………………张秀梅,孙娜,陈国玉,等
Ⅸ-21 XPS-ΦN复合式智能型浮选柱的研制…………………………………………………………李宝,吕玉庭,王迪业,等
Ⅸ-23选煤厂浓缩池底板的设计方法及比较…………………………………………………………殷磊
Ⅸ-26表面活性剂对煤泥离心过滤脱水的助滤研究…………………………………………………………罗晓玲,郑国涛,王雪伟
Ⅸ-29提高选煤厂离心机筛篮耐磨性的研究与实践…………………………………………………………黄松
Ⅸ-32不同价位阳离子对氧化煤浮选的影响…………………………………………………………高成龙
Ⅸ-35保德选煤厂重介质浅槽分选机日常维修及改进的经验…………………………………………………………王立波,刘钦聚,张新明,等
Ⅸ-39贺西选煤厂粗煤泥回收工艺的探索与实践…………………………………………………………杨刚军
Ⅸ-42选煤工艺管路设计概述…………………………………………………………陈奎
Ⅸ-44临涣选煤厂提高尾煤浓缩压滤系统生产效率和节水实践…………………………………………………………李新
Ⅸ-47云冈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的改造…………………………………………………………张波
Ⅸ-49选煤厂介耗控制实践与分析…………………………………………………………王新煜
Ⅸ-53平朔东露天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改造实践…………………………………………………………郝建强
Ⅸ-55四粒级选煤工艺的研究与应用…………………………………………………………杨瑞峰,卫中宽,张树森,等
Ⅸ-58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在斜沟煤矿选煤厂的应用…………………………………………………………彭小思,邱广雷
Ⅸ-60原煤脱粉入洗工艺方案对比…………………………………………………………孙培林,周俊
Ⅸ-64浮选机自动润滑系统在车集选煤厂的应用…………………………………………………………刘彦华,谢坤,张于超
Ⅸ-66弛张筛在淮北矿区深度筛分系统的应用…………………………………………………………欧战备,汤会峰
Ⅺ-1煤泥减量化综合分析…………………………………………………………郑均笛
Ⅺ-4林西选煤厂精煤泥弧形筛气动式击打器的参数优化…………………………………………………………马瑞平,苏壮飞,庾朝富,等
Ⅺ-9干法末煤跳汰机的研制及应用…………………………………………………………任尚锦,孙鹤,夏玉才,陈建中
Ⅺ-12新型煤泥浮选捕收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古玉
Ⅺ-16基于simulink对双轴椭圆振动筛的仿真及分析…………………………………………………………陈占,毕争,范晓露
Ⅺ-19五沟选煤厂浮选精煤脱水工艺改造研究…………………………………………………………代敬龙,蒋梦云
Ⅺ-21高阳选煤厂浮选系统问题分析与改造…………………………………………………………汪小琪,李鹏,李磊
Ⅺ-24原煤筛筛下槽内液压推动器在色连选煤厂的应用…………………………………………………………贾怀军
Ⅺ-26大井沟选煤厂降低中煤损失的实践…………………………………………………………曾永康,苑忠明
Ⅺ-29泉店选煤厂铁路装车控制系统的设计…………………………………………………………魏钟康
Ⅺ-32浮选精煤浓缩过滤脱水工艺的研究及应用…………………………………………………………邵燕祥,梁华
Ⅺ-36赵楼选煤厂煤泥全浮选工艺设计探讨…………………………………………………………陈奎,郭中华,郝景山,杨军伟
Ⅺ-40不完善度I值与可能偏差Ep值的转换…………………………………………………………周俊,孙培林
Ⅺ-43南屯煤矿选煤厂煤泥浮选技术改造实践…………………………………………………………栗超,牛国前
Ⅺ-46常村矿选煤厂煤泥水系统改造方案的比较…………………………………………………………杨刚军
Ⅺ-50色连二矿选煤厂深度筛分工艺的实践…………………………………………………………方庆洲
Ⅺ-52大武口选煤厂任家庄分厂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改造应用实践…………………………………………………………俞海春
Ⅺ-56煤泥水沉降影响因素分析…………………………………………………………王金生
Ⅺ-58动筛跳汰机矸石带煤分析…………………………………………………………杨胜林,刘钢枪
煤质检验与管理
Ⅰ-47优化储装运系统实现“质量订单式”销售…………………………………………………………朱家尧,逯新保,蔡中见,等
Ⅲ-70 Excel绘制原煤可选性曲线新方法的体会…………………………………………………………仝燕燕,辛显龙,戚学江,等
Ⅴ-67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煤灰成分研究…………………………………………………………赵冰,王嘉瑞,陈凡敏,等
Ⅴ-71原煤计数容重与灰分关系的研究及应用实践…………………………………………………………崔同赅
Ⅴ-76顺和选煤厂煤质控制方法探索…………………………………………………………范强强
Ⅶ-70彬长矿区高家堡煤矿末煤作高炉喷吹煤的分析…………………………………………………………常德亮,张硕
Ⅶ-72煤中碳、氢和氮含量测定的操作要点…………………………………………………………马辉平,袁满
Ⅺ-61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动力煤品质评价和配煤方案…………………………………………………………杨昆,王永胜,刘翠玲,董建忠
Ⅺ-65敞开酸溶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煤中微量锗…………………………………………………………吕鑫磊,冯慧娟
煤炭转化与综合利用
Ⅰ-50煤炭生物转化技术研究进展…………………………………………………………康德
Ⅰ-55水煤浆固硫剂的研究…………………………………………………………武立俊,刘春华,李丽
Ⅰ-58清洁能源战略背景下我国洁净煤产业发展的思考及建议…………………………………………………………张晓波
Ⅴ-78管道输煤工程煤浆制备工艺的研究与设计…………………………………………………………欧阳增裕
Ⅶ-74半焦法制备褐煤活性炭的炭化条件研究…………………………………………………………杨巧文,陈思,赵昕伟,杨金华
Ⅸ-69电厂制粉用原煤烘干方案的选择…………………………………………………………董利利,孙伟华
Ⅸ-72大型煤化工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探讨…………………………………………………………黄长胜,朱文静,李静
煤矸石及伴生矿物利用
Ⅰ-61低热值煤发电项目燃料论证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郑均笛
Ⅰ-65山西煤层气一体化发展模式探析…………………………………………………………刘晔
Ⅺ-69煤系高岭土干法分选技术的研究…………………………………………………………夏云凯,刘呈兵,朱利伟
环境保护与节能
Ⅰ-68煤矿排水系统自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罗旭辉,郭楠
Ⅲ-73忻州窑矿矸石山规范化治理工程分析…………………………………………………………付丽
Ⅲ-76煤矿废弃地生态重建的物种适宜性筛选研究…………………………………………………………曾金元,张沛沛,郝婧,等
Ⅶ-78借鉴新巨龙发展模式建设生态文明煤矿…………………………………………………………王玖明,谭杰,王志慧,吴晓华
Ⅸ-74兴仁电厂燃前洗选脱硫与燃后烟气脱硫技术经济分析…………………………………………………………毛庆国
Ⅸ-77小煤矿关闭后环保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周浪,李谢玲
Ⅺ-72能源消费的调整与大气污染的防治…………………………………………………………吴天翔
Ⅺ-76循环流化床锅炉除尘器系统的技术改造…………………………………………………………曹庆华
Ⅺ-78黄陵矿业公司生活及井下污水处理改造的应用实践…………………………………………………………韦玫娟,刘文
企业丰采
Ⅰ-71煤粉工业锅炉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运作模式研究…………………………………………………………曹好
Ⅰ-76选煤厂“契约化”管理模式的实践…………………………………………………………仲跻虎
Ⅶ-80持续创新勇攀高峰…………………………………………………………康淑云,王美丽
机械加工利用 篇2
秸秆饲料加工利用技术简介
1 我国秸秆资源开发现状及紧迫性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非常丰富的饲料资源,据估计,我国每年的农作物秸秆如麦秸、稻秸、玉米秸、豆秸等超过5.7亿t,而草原牧区每年贮草总和不过1 000万t,只相当于秸秆数的2%左右.我国秸秆产量占世界秸秆产量的`20%~30%.推广的青贮、碱化部分仅占其产出量的2.8%,发酵部分约占1.3%,其他部分(主要是直接饲喂或切短、粉碎后饲喂)不足6%.也就是说,用于饲料的部分还不足10%,还有5亿多t没有很好利用,这与发达国家20%的利用率相比,有很大差距.可见,我国的秸秆资源开发潜能是巨大的.
作 者:白刃 Bai Ren 作者单位:沈阳市沈北新区动物防疫监督所刊 名:饲料广角英文刊名:FEED CHINA年,卷(期):“”(14)分类号:S8关键词:
机械加工利用 篇3
一、植物保护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有关研究表明,在现有的科技成果中:优良品种可使农作物增产8%~12%;增施化肥并改进施肥方法可使农作物增产5%~6%;耕作方法和栽培技术的革新可使农作物增产4%~8%;而对农作物实施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可挽回产量损失10%~20%。
二、我国农药喷雾使用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植物保护中化学防治面积已达6亿公顷,并且还在以每年0.13亿公顷的速度递增,每年都有100万吨农药制剂、1亿吨药液喷洒到农田中。但我国在农药使用的技术理论和技术措施上的研究还严重不足,农药使用技术仍停留在大容量、大雾滴喷雾技术水平上。由于以上原因,我国农药有效利用率只有10%~30%,远低于发达国家50%的平均水平,喷洒的农药大部分流失到环境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害虫的天敌或其他益虫迅速减少以及人畜中毒,农药在食物和环境中残留毒性的积累效应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
我国农药有效利用率较低的主要表现:一是滥用、乱用农药,错用除草剂、杀菌剂等损失惊人。二是不能对症下药,防治效果不佳或者根本没有防治效果。三是缺少计量器具,这也是导致用药量过大的原因。四是不必要的加大用药量,是造成我国农药有效利用率低的又一重要原因。五是其他原因。如落后的农药使用手段;错误的施药方法;缺少田间喷雾标准,农药药液理化性质差等。
三、国外喷雾机械新技术与产品
植保产品在欧美国家大型化趋势较显著,普遍采用GPS、自动变量控制和作业参数监测技术,产品进一步向精准化方向发展,作业过程机械传动、电子设备、液压驱动集中控制,四轮独立减振、喷杆平衡性能好,作业质量高、速度快、可靠性好,驾驶舒适,适合于旱地。
日本、韩国根据本国土地资源特点开发的植保机械以小型自走式为主,机型轻巧、作业方便,以机械传动为主。而液压驱动(HST装置)刚开始采用,两轮驱动、四轮驱动切换,适合于水田、蔬菜作业。
四、国内喷雾机械现状
国产喷雾机械有20多个品种、80多个型号,其中80%处于发达国家20世纪50~60年代水平,尤其是年产量高达800万~1000万台(社会保有量1亿台)的各种手动喷雾器,常用机具仍是单管、压缩、背负式喷雾器等。
目前农民普遍采用单一机型防治各种作物的病虫害,且90%以上的喷雾器使用圆锥雾喷头,这是造成喷药不均匀、农药用量大、农产品农残超标、操作者中毒等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内主要使用小型人力背负式喷雾器,该设备操作简单方便,不受种植条件影响。缺点是喷雾压力不稳定,雾化质量差,纯液压驱动力雾化射程近;人力背负,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使用机动背负式喷雾器的缺点是雾流集中成束,雾滴沉积不均匀,雾滴易蒸发、飘失;人力背负,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其他人力、机动小型喷雾机械受水源限制,管路长,喷雾压力损失大;喷雾压力不稳定,施药量大;同时射程较远时呈水柱状,雾化质量差,造成大量农药流失。纯液压驱动力雾化穿透性差,果树冠层内雾滴沉积不均匀;人力背负,劳动强度大。
五、国内喷药技术的发展趋势
1. 发展低量喷雾技术
除了使用低量高效的农药外,还要发展低量喷雾技术,开发系列低量喷头。大力发展集成GPS、GIS和变量控制技术,在田间可根据作物处方图和机具的移动速度对农田实施因地喷药,实现精准、精量喷药。
2. 采用机电液一体化技术
采用机电液一体化技术以提高机具自动化和安全性水平,实现多方向缓冲的性能。电子显示和控制系统已成为大中型植保机械不可缺少的部分,电子显示系统一般可以显示机组前进速度、喷杆倾斜度、喷量、压力、喷洒面积和药箱药液量等;通过面板操作,可控制和调整系统压力、单位面积喷液量和喷射宽度等。系统还可根据机组前进速度自动调节单位时间喷洒量,依据施药对象和环境严格控制施药量和雾滴直径大小。
3. 控制药液雾滴的漂移
在施药过程中,控制雾滴的漂移,提高药液的附着率是减少农药流失,降低对土壤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在这方面欧美国家采用的是防飘喷头、风幕技术、静电喷雾技术和雾滴回收技术等。
静电喷雾技术是应用高压静电使雾滴带电,带电的细雾滴做定向运动趋向植株靶标,最后吸附在靶标上,从而使其沉积率显著提高,在靶标上附着量增大,覆盖均匀,沉降速度增快,尤其是提高了在靶标叶片背面的沉积量,减少了漂移和流失。
4. 采用自动对靶施药技术
目前国外主要有两种方法能实现对靶施药。一是使用图像识别技术。该系统由摄像头、图像采集卡和计算机组成。计算机把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与图像库中的资料进行对比,确定对象是草而不是庄稼、何种草等,以控制系统是否喷药。二是采用叶色素光学传感器。该系统的核心部分由一个独特的叶色素光学传感器、控制电路和一个阀体组成。阀体内含有喷头和电磁阀。当传感器通过测试色素辨别有草存在时,即控制喷头对准目标喷洒除草剂。
5. 全液压驱动技术
在大型植保机械,尤其是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上采用全液压系统,如转向、制动、行走、加压泵等都由液压驱动,不仅能简化整机结构,还能增加传动系统的可靠性。有些机具上还采用了不同于弹簧减震的液压减震悬浮系统,它能根据负载和斜度的变化进行调整,从而保证了喷杆升高和速度变化时系统的稳定性。此外,有些牵引式喷杆喷雾机在牵引杆上还装有电控液压转向器,以保证在拖拉机转弯时机具完全保持一致。
6. 采用农药注入和自清洗系统,避免或减少人员与药液的接触
采用农药注入和自清洗系统,避免或减少人员与药液的接触,就是喷药前的药液配制不是在药液箱中进行,而是在喷雾管道中进行。农药制剂在计量器控制下从药瓶直接定量注入药液输送管道中,与从水箱恒速流出的清水在互动过程中混合形成喷雾液,从喷头喷出,完全消除了配药时人员与农药的接触,也消除了配药时农药对喷药机械表面的污染。目前销售的大中型喷杆喷雾机都装有农药注入系统。喷杆喷雾机上一般还备有两个清水箱,一个用来洗手,另一个用来清洗药液箱、加药箱和机具外部,人体基本上不与药液接触。
7. 积极研究生物防治技术,研制生物农药的喷洒装置
从长远来看,由于对环境的友好,利用生物农药防治农作物虫害是一种趋势,需要积极研究。生物农药对喷头的磨损较化学农药大,同时不易下沉,与化学农药的使用特点有显著差别,为使药物能够均匀地分布在作物上,需要研制新的喷洒装置。
六、施药技术的优化
1. 喷雾质量指标
喷雾质量指标由均匀性、飘移性、覆盖率组成。造成分布均匀性不高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多喷头喷雾时喷头之间的间隔、高度布置不合适,或喷头雾型选择不当,造成漏喷或不均匀分布。另外,侧风也很容易造成不均匀分布。飘移性是指雾滴偏离目标的趋势,用偏离目标雾滴占总喷量的比例来表示。侧风是造成飘移的最直接原因。减小飘移的措施主要是通过应用低飘移喷头产生较大且大小较为均匀、初速度较高的雾滴来抵抗侧风的干扰,另外还可采取风助等抗飘移技术。显然,在相同喷量的情况下,小雾滴的覆盖率高于大雾滴。
2. 影响喷雾质量因素
雾滴能够到达目标物上的比例,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风向的影响。气温和相对湿度对雾滴运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雾滴的蒸发。另外,高温和湿度的极端情况还会影响雾滴在植物叶面上的附着。风速和风向对雾滴运动的影响更大,不但会加速雾滴的蒸发,更主要的是会造成雾滴飘移而脱离目标。
3. 雾滴大小和密度
雾滴是从喷头喷出来的,雾滴尺寸直接影响到病虫害控制和飘移控制。喷头是喷雾装置中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雾滴的大小、密度、分布状况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决定于喷头的类型、大小和质量。大田喷洒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对雾滴大小的要求不同,在喷雾参数(喷头类型、大小、压力、流量和喷头高度)选择时,先根据作业要求的雾滴大小确定喷雾质量指标优先次序,再依据喷雾参数与优先指标的相关程度,选择喷雾参数。
农药作为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其利用效率受人关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随着我国各地土地流转和专业化统防统治政策的出台,大田农作物采用机动喷杆喷雾技术替代背负式手动喷雾,不仅可以改善农药雾滴的沉积分布均匀性,还能显著提高作业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农药在植物叶片上的沉积回收率,提高农药的药效,减少农药流失。研究制定不同农药在作物叶片上的沉积分布密度标准,对于指导田间喷雾非常重要。随着各地对农药喷雾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的重视,逐步采用喷杆喷雾技术,并研究建立田间喷雾的雾滴密度标准,就可以显著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减少农药流失,降低农药的负面影响。
浅谈机械加工秸秆综合利用 篇4
一、为什么要开发秸秆的综合利用
究其原因, 第一, 每到夏收、秋收时节, 年复一年, 诸如我们所处的农村地头或公路边焚烧秸秆成了老百姓的一大忙活。尽管政府部门三令五申禁止在田边地角、公路沿线焚烧秸秆, 可是禁而不止。是因为老百姓没有精力和时间去顾及这些已经“没有用”的东西了, 以简单的方式处理了事。而无人知道这是白白烧掉了大量宝贵资源, 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
第二, 多年来, 在我们地方农业生产长期使用化学肥料, 致使土地机理性质遭受严重破坏, 土地板结, 农作物所需营养困乏, 长期靠增加化肥用量来达到增产, 使土壤质地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 使用少量化肥与秸秆还田两者综合应用是目前解决农业生产比较适宜的方法。
秸秆还田是改变农业生产目前过于依赖化肥的状况。这不仅减少焚烧农作物秸秆对环境污染, 还能有利于改变土壤结构, 培肥地力,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节约能源, 发展可持续农业, 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这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然而做起来却是一件让老百姓望尘莫及的事;这是因为农民多年来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及思想观念的局限, 而无法实施对秸秆加工的综合应用。
秸秆还田本身是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的有效方法, 成本低不说, 还能高效循环使用土壤。以湿油菜杆为例, 据专家在内地实验分析结果显示, 可增加一定量有机质物质, 其氮、磷、钾含量相当丰富, 此外其它大多数秸秆还含多种维量元素, 秸秆还田翻耕后, 释放出养分的同时进行腐殖质化, 从而改变了土壤的结构及吸水保水、粘结、保温等特性。机械化秸秆还田还可提高土地肥力。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 其功效是手工作业所无法比拟的, 在争取农时季节, 机械化优势特别明显, 大大简化了生产工序, 减轻劳动强度, 提高劳动生产力, 提高土壤蓄水能力, 减小径流损失, 有利于抗旱保苗, 对防止自然灾害和保护生态环境都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 秸秆还田也有其弊端:大量使用秸秆还田易造成土地透气而导致禾苗死亡, 也易产生病虫害;根据实验证明, 需要按一定量的碳氨或尿素与已加工秸秆按一定比例施肥, 以克服这一不利因素, 达到稳产、增产目的。
第三, 由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秸秆加工的利用除还田而外, 还可以加工成畜禽饲料以及“秸秆煤”燃料等等。
二、加工秸秆的原料及设备
解决秸秆的来源问题, 是解决加工什么这一根本性问题;各种类秸秆名目繁多, 如麦秸、玉米秸、高粱秸、稻草、粟米秸、薯藤等, 此外, 其它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加工畜牧业饲料来源, 像苜蓿就是一种地方上很好的饲草。
解决机械加工的问题是解决拿什么工具加工的问题。近年来农民享受到国家的惠农政策, 购置相关农业机械能够得到相应补偿, 农民经济上有了一定的积蓄, 农民独立或合伙购置配套粉碎机械加工作业, 普及秸秆加工利用成为可能。
在过去, 农民对收获后的玉米、水稻、小麦等谷物秸秆看成是没有多大用途的东西, 随便将它扔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秸秆的利用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进入21世纪以来, 勤劳的中国人民在开发新能源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秸秆加工机械随着人们的需求便应运而生。
目前市场上供应的粉碎机械种类繁多, 有大、中、小型各种类型。以常见的电动机、柴油机 (少部分用汽油机) 作动力, 诸如锤片式万能粉碎机采用三相电力作动力, 加工能力较强, 但匹配电器要求过高, 以柴油机作动力却比较方便。东川NF6.1-19C型、万马牌6N90—FZ20型组合机械均可套用粉碎机用于田间秸秆粉碎作业 (产地:湖南) , 可套用柴油机或电动机。
除市场以外, 有条件的用户还可以自制轴承式中、小型粉碎机机械, 即是粉碎部位以类似万向节为切割具;以电动机、柴油机作动力输出。配予8~13KW电动机便可作粉碎秸秆加工了。
以电动机作为输出动力粉碎机械加工优点是:动力均衡, 耐力持久, 不易产生疲劳, 可长时间进行作业, 并且价格低廉;缺点是:因为电源的关系, 须要匹配电器安装在固定位置, 不便移动, 就地加工, 生产过程中要增加地面上的劳动量和时间, 也就是将秸秆从周围地块的四面八方聚集到加工点, 待粉碎完毕后再进行处理。
以柴油机为输出动力粉碎机加工, 其优点是:功力较均衡, 单机作业可移动位置, 给加工带来诸多的方便, 能在大面积范围内移动多个点进行加工。缺点是:不易长时间作业, 抗疲劳强度差一些。
三、如何加工
加工秸秆的第一步工作是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也就是根据需要将各种秸秆加工成不同种类的产品, 如秸秆末, 颗粒、粉末等状态, 下一步就是比较接近实用阶段。下面举例说明两个方面的应用:
(一) 用秸秆加工饲料
过去, 过度的开荒种地、砍伐树木, 致使生态失衡, 水土流失、洪水泛滥成灾;过度的放牧, 造成草地严重退化, 地表日趋干燥, 狂风四起, 引起沙尘暴。国家为改善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 提出“遇耕还林, 禁牧, 轮牧”政策至关重要, 这对一个农业大国来说, 实为英明之举。
为此, 保持国内经济快速发展, 又不能以牺牲生态平衡为代价, 这是对我们当前如何发展经济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和挑战。目前生存的环境告诉我们, 存在着土地资源相对贫乏, 人口众多的矛盾;如何解决这对矛盾, 是关系到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 也是解决目前落后的生产力的需要, 因此,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主题思想, 将过去没有用的东西变成有用的东西, 势在必行。本着从发展绿色经济出发, 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和节约资源能源。大力开发各类秸秆的综合利用, 加工秸秆饲料不失为目前解决畜牧业、家禽饲养业的一种较好方式。我国草食类家畜的饲养量每年都在增加, 而草地却在逐年减少, 那么开发秸秆饲料作为补充饲草短缺应该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如此, 它能大大降低饲料成本, 达到节约精粮, 解决人、畜争粮的实际问题。
根据畜禽饲养习惯及食口性, 将秸秆加工成小颗粒状或粉末状配给一定量的玉米、豆粕、麦麸等, 再按一定比例配制不可或缺的发酵剂 (由中国科学院研发的农作物秸秆加工饲料技术表明:新开发的秸秆饲料发酵剂产品, 经中国农业部批准生产, 中国科技部推广, 目前已被应用到全国相关养殖业生产中) 。把配制好的秸秆饲料装入密封的发酵容器内, 容器内要求保持20℃~30℃, 进行8~10天发酵;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可稍长一些时间, 待发酵完毕便取出直接喂养禽畜。在饲养过程中可以参杂其他饲草搭配使用, 如秸秆粉、末以及配予青饲料效果较好。
近年来修建沼气池是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一项惠农政策, 使用沼气供炊事、取暖, 在农村也逐步得到推广。秸秆饲料在喂养反刍家畜或是非反刍家禽, 所排出的粪便都是生产沼气的好原料, 沼气释放完毕后的废液是极好的有机农家肥料, 既无污染又无其它副作用, 如此长期循环使用, 作为种植玉米、水稻、小麦等作物的肥料, 对恢复生态平衡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秸秆加工燃料
如今, 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不断增长, 能源使用带来诸多的环境污染问题, 我们所处的生存环境在不断恶化。因此改善和治理人居环境是全球性的任务。
全国从中央到地方, 都将污染防治、水土保持、环境整治、节能降耗等生态建设作为现在和将来的工作重点。特别是人们直接或间接地排放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致使人类面临着全球变暖前所未有的挑战。故发展绿色经济将成为我们以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展高效、节能、低排放燃料适用新技术成了我们努力的方向。
作为生物资源的各类秸秆, 主要分布在农村。采用秸秆生产可替代煤矿作燃料在农村推广应用, 这无疑是大大缓解能源供应危机的局面。据近期报刊载消息称, “秸秆煤”加工机械已在一些地区得到推广应用, 它是经过一个高技术含量的压制装置, 生产出高密度的压块“煤”, 产品与煤炭发热量不相上下, 而且几乎不产生烟尘和灰土。此技术一旦推广开来, 无疑延缓地下煤矿的开采时间, 起到保护环境、减小污染, 实现可持续发展能源的一个途径。
浅谈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 篇5
2007年2月12日
目前, 我国较成熟用于解决农作物秸秆的机械化先进技术有 10 多种, 这主要包括秸秆还田、青贮、氨化、压块、打捆、制板、气化等。1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
机械化还田可减少化肥施用量, 有利于改良土壤, 培肥地力, 同时还有利于保护环境。适宜推广的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是在联合收割机上安装秸秆粉碎抛散装置, 将脱粒后的秸秆粉碎, 均匀撒在田间, 然后再翻埋入土;二是利用 1GF系列反转灭茬机将麦茬或稻茬粉碎翻埋入土。秸秆青贮机械化技术
青贮秸秆与空气隔绝, 进行厌氧发酵, 能够有效地保存青绿秸秆的新鲜和营养成分, 提高饲喂价值,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青绿饲料保存方法。机械化青贮是用 9Z 系列青贮铡草机把收获的玉米秸秆铡碎或直接用 MB-220 玉米青贮机收获放入青贮塔、青贮窖、青贮堆、青贮袋内青贮;也可应用9KYQ 系列圆捆捆扎机与 9BM 系列包膜机制成草捆青贮。目前, 玉米秸、甘薯蔓藤最适合青贮。此项技术的推广对畜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3 秸秆氨化机械化技术
麦秸经过机械的揉搓切碎, 再加上化学、生物的处理, 是一种良好的牲畜饲料。在进行氨化麦秸饲料时, 用 9Z 系列铡草机或 9R 系列揉丝机将秸秆粉碎, 然后放入贮窖, 每铺30 厘米按比例喷洒配制好的尿素溶液, 与麦秸均匀混合后压实。如用 9SA-600 型秸秆氨化机, 则先将配制好的尿素溶液加入药箱, 开机后即可使切碎的麦秸与溶液均匀混合, 直接喷入贮窖, 每铺 20~30 厘米摊平踩实 1 次。当处理的麦秸超过窖口成抛物线时, 经充分压实用塑料薄膜封顶, 最后用湿土压严踩实。秸秆压块机械化技术
机械化秸秆压块是用 9YK 系列秸秆饲料压块机将农作物秸秆加饲料添加剂(或不加添加剂)在高温高压下, 经物理、化学复合处理后制成具有高营养价值的粗饲料产品。该产品具有饲喂损失小, 体积压缩比大, 便于储藏、运输等特点。适合牛、羊的喂养。秸秆打捆机械化技术
小麦秸秆可作为造纸工业的原料, 但散草运输较为困难, 效率低、费用高。为此, 将收获后的散状麦秸就地打成方捆, 然后送往各地的造纸企业, 是一种很好的出路。小麦打捆机械能够自动完成小麦秸秆的捡拾、压捆、扎捆和放捆一系列作业, 主要机型有 SWB 和 9KF 系列方捆打捆机。也可应用 YD-220 型固定式液压打捆机建立秸秆加工厂, 在当地收购麦秸打成方捆出售, 经济效益较好。
信息来源:农博网
信息审核:董佑福
就地取材 利用原型 加工打造 篇6
我们来看看身边的这些材料,可以从点、线、面、体等几个方面来归纳:
点状材料——扣子、果壳、米粒、沙子;
线状材料——吸管、毛线、铁丝、纸筒等;
面状材料——布、挂历、窗纱、席子、旧图书等;
体状材料——空的饮料瓶、废旧纸杯、酸奶盒、纸箱、皮球等。
这些点线面体材料一旦经过老师巧妙的构思,就能够变成孩子们所喜爱的操作用具。
当然,点线面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粒豆,是点,一排豆,就是线;一张皱纹纸,是面,搓成长条,就是线,窝成一团就是体……点线面材料要巧妙地结合利用,充分体现材料本身的特殊之处。
二、巧妙利用废旧材料的原型进行改造
许多废旧材料都是有着它独特的形状的,我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保留废旧材料的原型,在它原有的基础上,稍作装饰和改造即变为成品。这也就是废旧材料利用的巧妙性。
1.主体形状的利用。
例如,这个小猫咪爬楼的教具(见图1),利用了大酸奶盒现成的房屋造型,改装成一栋三层小洋楼。孩子可以转动吸管,操纵小猫咪上楼下楼。这个教玩具适合小中班认识序数。
又如,保鲜膜用完后的纸棍,截成长短不一,包装上色,就是中班比较高矮的操作材料(见图2)。
再如家里不用的泡沫地板,添上指针和数字就是一面钟了(见图3)。孩子根据小纸条上时间的要求,可以转动指针进行指对。
看,右图这个奇怪形状的东西是用什么废旧物品制作的(图4)?原来是装皮蛋的盒子,我们利用它的特殊形状,放进木珠就做成了这个有趣的数数摇摇玩具。
2.盒盖的利用。
大小适中的包装纸盒是很易搜集的材料,我们在盒盖上贴上不同花纹的猫咪以及点子的标记,孩子们需要按花纹按点数投放相应的小猫(见图5)。这是小班很好的按点放物的操作材料。
除了小盒盖,大盒盖也一样可以利用起来,在盒盖上穿上粗绳及数字,孩子们可以操作按数穿珠、找对应等等游戏(见图6)。这类操作教具,都是巧妙利用盒盖加长了操作的面积,同时在整理收拾上节约了空间。
3.洞洞的利用。
洞洞,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它的神秘总让孩子想探个究竟。
纸巾盒是家家都有的,利用中间这个洞洞,我们就可以做成一个摸盒(见图7)。盒内投放许多废旧瓶盖,瓶盖写上数字或画上数点。游戏开始,两个孩子轮流从盒子里摸出一只瓶盖,然后比大小。简单的一个纸巾盒洞洞,就给这个游戏增添了许多神秘。
而摇摇乐就更加有趣了(见图8)。把爆米花或者是奶茶的杯子上面封起来,挖个小洞,大小能容下一个乒乓球进入;下方也开个洞洞,比上方的洞洞稍大。孩子们两两游戏,相互轮流摇晃纸杯,将里面的乒乓球晃出,比较乒乓球上数字的大小。在摇晃中那种未知的等待,给了孩子极大的乐趣。
论机械加工中的振动消除与利用 篇7
1 机械加工中的振动消除策略
1.1 强迫振动方面
(1) 消除或减弱振源产生的激振力。在零件的转速为每分钟600转时, 需要采取措施保持平衡。一般零件高速旋转会引起其自身砂粒分布不均匀, 从而导致其表面磨损出现不均匀现象, 最终引发主轴的振动。在这种情况下, 想要进行砂轮的更换, 必须合理进行两次平衡试验: (1) 修正之前的试验; (2) 修正之后的试验, 并促进齿轮平稳性进一步提高, 才能真正降低周期性冲击力带来的振动。
(2) 激振力的频率和系统自身的频率不能一样。在频率不一样的情况下, 不会产生共振。因此, 可以改变电动机的转速, 或者是改变主轴的转速, 并提高接触面、结合面的精度, 减少它们之间的间隙, 才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固有频率。
(3) 合理采取隔振措施, 即在机床的电机、床身连接位置进行柔性连接, 从而有效隔离电机自身的振动。与此同时, 分离液压部分、机床, 或者是将液压缓冲装置添加在系统中, 可以使部件换向时产生的冲击力得到有效降低。另外, 将木材或厚的橡皮添加在地基和机床之间, 可以将地面和机床的连接隔开, 从而避免振源从地面传送到机床上。
1.2 自激振动方面
(1) 科学选择切削过程的相关参数。一般指的是切削速度、工件进给量、背吃力量等。例如:切削速度在每分钟20m和60m这个范围时, 振幅会快速增大。切削速度低于或高于上述范围, 可以有效减弱振动和振幅。进给量、振幅之间是反比关系, 背吃力量、振幅之间是正比关系。因此, 需要合理进行切削过程中各种参数的设置, 才能更好地保证机械加工稳定性。
(2) 注重系统本身抗振性的适当提高。在合理消除振动的过程中, 系统自身具有的抗振性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 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这个问题。 (1) 改善机床的刚性; (2) 合理分析各个部件具有的固定频率; (3) 加大系统的阻力, 合理安排各种参数, 可以使系统本身的抗振性有效提高。同时, 采取上述措施, 刀具的抗振性也能得到提高, 并进一步提高工件的弯曲刚性。
(3) 将消振装置安装在加工系统中。目前, 在系统中合理添加吸震器, 是最主要的消振工具。根据机械加工的具体情况来看, 吸震器主要有如下两种: (1) 冲击式吸震器; (2) 动力式吸震器。其中, 冲击式吸震器是将与刚性连接的壳体添加在振动系统中, 一般壳体中有一个质量块, 可以自由运动。在系统出现振动的情况下, 质量块自由振动会给壳体带来冲击, 从而消耗一定能量, 最终使振动减少。动力式吸震器指的是将几个质量块添加在系统上, 可以产生一定动力, 从而抵消弹性元件产生的力同激振力, 最终达到减少振动的目的。
2 机械加工中的振动利用
根据机械加工的实际情况来看, 振动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 振动利用的方法也有很多种, 而振动切削是最常见的一种, 不但能使零件的表面品质得到改善, 还能使切削效果进一步提高。通常情况下, 振动切削指的是:合理改变工件之间的时间、空间等条件, 可以使切削加工原理得到改变, 从而使切削热、切削力有效降低, 最终提高切削质量、加工时效性等。在上述情况下, 切削需要的时间很少, 可以确保切入、切出有效地完成, 从而促进机械加工产品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在合理利用振动时, 可以对切削速度进行适当改变, 以便切削速度更加规律, 从而使加工工件表面的质量有效提高。例如:在振动发生的情况下, 降低切削温度、切削力, 可以使热处理零件的变形减少, 并使裂纹减少, 从而达到机械加工的精密性。根据振动切削方面的相关试验来看, 按照正弦方式来进行切削, 工件的表面会产生一些很小的刀痕, 从而产生油膜。由此可见, 在合理选择振动参数的情况下, 可以有效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 并使零件活动时的摩擦耐磨性进一步提高, 甚至提高工件表面的耐腐蚀性。
3 结束语
总之, 根据机械加工的实际情况, 全面分析和了解机械加工产生振动的原因、规律等, 制定合适、科学的减振措施及振动利用策略, 才能更好地提高加工工具的质量, 并使机床、刀具的工艺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最终达到提高服务品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舒.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振动成因及改善措施研究[J].橡塑技术与装备, 2015, (24) :81-82.
[2]刘建新, 杨庆玲.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振动的成因及解决措施[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3, (1) :6-9.
机械加工利用 篇8
关键词:MATLAB,卷积,信号处理
1 卷积
信号的卷积运算是信号处理领域中最重要的运算之一, 设有离散信号x (n) 和h (n) , 其线性卷积为:
线性卷积运算结果序列点长也是序列x (n) 的长度加上h (n) 长度再减去1。其求解过程如下:首先将x (n) 和h (n) 用x (m) 和h (m) 表示, 并将h (m) 进行翻转, 形成h (-m) ;其次将h (-m) 移位n, 得到h (n-m) 。当n>0时, 序列右移;当n<0时, 序列左移;最后将x (m) 和h (n-m) 相同m的序列值对应相乘, 再相加[1]。
2 利用MATLAB卷积工具处理机械加工信号技术
2.1 切削力信号Fx的选择
对虚拟仪器得到的切削力信号Fx (机械加工的x方向的切削力信号, 以下简写为Fx) [2]进行傅里叶变换, 观察机械加工中Fx的变换, 如图1所示。假如信号的采样频率为2000Hz, 从图1可知Fx在0到1.75s左右几乎为零 (理论上在这段时间内没有力输入即为零) , 但与零点略有差距, 也就是所谓的零点漂移, 这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个过程中机器刚开动或是没有开动多久, 且还没有真正开始切削加工, 这是由于机械振动或是信号在采集的过程中受外界的干扰等因素影响产生。在1.75s左右到2.40s左右这段时间切削力逐渐增大, 并在2.40s左右时切削力达到了最大值, 在2.40s左右到2.80s左右这段时间力逐渐减小, 在2.80s左右之后同样存在零点漂移。在切削加工中0到1.75s左右和1.75s左右到2.80s左右这段时间就是空切削过程, 这段两段信号属于非切削过程, 此范围不在本文的研究之列, 因此, 取1.75s到2.80s左右这段信号作为研究重点, 如图2所示。
2.2 利用卷积公式conv () 处理切削力信号
利用Matlab软件中的卷积公式conv () 对Fx进行卷积处理, 观察切削加工切削力的变化, 如图3所示。通过多次比较, 得出用ones (1, 301) 作卷积运算的次数比较少, 又能产生很好的处理波形, 便于实施。而用ones (1, 500) 作卷积运算的次数比较多、时间比较长, 其效果和ones (1, 301) 没有太大的区别;用ones (1, 100) 作卷积运算的效果比较差与原始信号Fx一样存在很多波动, 所以采用线性系统为ones (1, 301) 来处理有关的信号。处理后的信号比较平滑但幅度发生巨大变化, 因为当原始信号Fx通过一个线性系统ones (1, 301) 时, 就表示该信号的每一个单位冲击信号在不同时延后的冲击响应叠加, 总和就是处理后的信号。幅度代表了力对时间的累积效应即冲量。冲量正好反映了切削力信号Fx在切削加工中作用的全过程。但冲量的最大值发生了漂移, 从原来的2.40s左右变为现在的2.50s左右和整个坐标轴稍微的变长, 这是由于原始信号是离散信号造成的原因, 与线性系统的卷积后坐标会变为原始信号的长度加上线性系统的长度再减一。
2.3 利用卷积公式convolve2 () 处理切削力信号
用convolve2 () 公式处理信号, 可以有效的解决conv () 出现的问题, 即解决冲量的最大值漂移和坐标轴变长的问题, 利用conv () 进行信号处理, 优点在于运算速度快并且准确, 额外的参数可以控制。
对Fx利用卷积公式convolve2 () 进行卷积处理如下图4所示。由图4中可知, 利用convolve2 () 处理后曲线很光滑能够准确地反映切削过程, 没有出现图3所示的冲量的最大值漂移和相应的时间轴变长 (两者都采用了线性系统为ones (1, 301) ) , 但两者都没有很好地保留有用的频率成分和不适合局部信号的处理。
2.4 利用矩阵法卷积处理切削力信号
在Matlab软件中, 矩阵法卷积易于编程, 便于理解, 而且也适合长序列的卷积和运算, 因此, 它是一种有效的卷积和计算方法, 但是不适合无限长序列的卷积和运算。
设有两个有限长序列为f1 (k) 和f2 (k) , 其分别为M和N。由这两个序列可以构造M×N矩阵A, 即A=[aij]M*N, 其中矩阵元素aij=f1 (i) f2 (j) , i=0, 1, …, M-1;j=0, 1, …, N-1。由矩阵元素aij可以构造序列f1 (k) 与f2 (k) 卷积运算, 即[3]
按照Matlab特点, 可以实现以上算法, 通过编程模拟, 对Fx用矩阵法进行卷积处理结果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在时间为1.75s左右切削力的冲量为零, 冲量变化象抛物线那样缓缓的上升达到最大值时又缓缓的下降, 完全符合实验中的切削加工的过程。它能够满足局部信号的处理, 但坐标轴稍微的拉大, 是由于卷积后的坐标轴是两个有限长序列长度相加再减一的原因。
3 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得出, 在机械加工信号处理过程中, 利用MATLAB软件中的卷积可以实现对机械加工切削力信号的有效处理, 处理以后会发现, 卷积公式法对信号的滤波后的曲线比较平滑, 但丢失有用的信号成分和不适合进行局部信号处理, 矩阵卷积法适合长序列的离散卷积和局部信号处理。因此, 在机械过程中对平滑度有较高的切削要求的, 可以使用卷积公式法进行处理;如果遇到的是长序列的离散卷积或是处理的是局部信号, 可以使用矩阵卷积法。人们往往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使用,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丁玉美, 高西全.数字信号处理[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
[2]苏家强.小直径铣刀加工淬硬钢曲线轮廓动力学特性研究[J].南宁:广西大学学报.2008.
药蝎的加工利用技术 篇9
1) 、淡全蝎的加工
淡全蝎又叫清水蝎。加工前, 把待加工的蝎子放入清水中浸泡1h左右, 同时轻轻搅拌洗掉蝎子身上的污物, 并使蝎子排出粪便, 捞出后放入沸水中用旺火煮30min左右。锅内的水以浸没蝎子为宜。出锅后放在席上和盆内晾干。
2) 、咸全蝎的加工
咸全蝎又叫盐水蝎。咸全蝎的加工方法和淡全蝎加工方法大同小异。区别在于:先将水烧开, 然后加入适量的食盐 (每kg蝎子放盐0.3kg) , 待盐溶解后再放入蝎子。咸全蝎只能晾干, 不可晒干。因为晒干的咸全蝎表面会结一层盐霜, 且质脆易碎。
2、优质药用成品蝎应具备以下几点要求
1) 、虫体干, 颜色正。
2) 、虫体完整, 不缺肢断尾, 无碎屑。
3) 、不返卤。
4) 、无盐粒、泥沙等杂物。
5) 、大小分离, 不混杂。
苜蓿的种植与加工利用 篇10
1 苜蓿的种植
1.1 苜蓿品种的选择
(1) 在选择苜蓿品种首先要考虑抗寒能力, 要根据当地的年平均气温、最低月份平均温度和极端最低气温选择适宜品种。要根据当地的平均年降水量选择品种, 不同苜蓿品种的质量有一定差异, 叶的大小、茎秆的粗细, 都不同程度地影响草的质量。
(2) 引进的苜蓿品种要通过引种观察试验, 需经两个以上生长年度的小面积试种, 重点观察越冬率、耐旱能力和抗病能力。
1.2 地块的选择与播前整地
(1) 根据苜蓿草地建设目的选择地块。建设规模化、商品化高产优质刈割型苜蓿草地, 要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地势平坦, 如有条件, 可考虑灌溉水源情况。以生态治理为主, 兼顾刈割或放牧的苜蓿草地, 对地块的要求比较宽松。只要土壤不过分黏重, 不是过分瘠薄的砂质土壤以及pH值在6.5~8之间, 土层厚度一般在20 cm以上;年降雨量在400 mm以上, 不积水的地块, 都可以种植。
(2) 播前整地是通过机械作用, 翻没原有植被及剩茬, 既消灭了杂草, 又增加了土壤有机质。苜蓿种子小, 幼苗顶土力弱, 播种前必须将地整平整细, 使土壤颗粒细匀。苜蓿是深根型植物, 适宜深翻, 深翻深度25~30 cm为宜, 在深翻地基础上, 采用圆盘耙、V形镇压器镇压, 平整土地。
1.3 播种时间及播种量
(1) 春播:
春季4月中旬至5月末, 利用早春解冻时土壤中的返浆水分抢墒播种, 春播的前提是有质量好的秋耕地。春季幼苗生长缓慢, 而杂草生长快, 春播一定要注意杂草防除。
(2) 夏播:
夏季6~7月播种, 应选在雨季播种, 宜雨前整地, 下透雨后播种。
(3) 秋播:
秋季播种对苜蓿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有利, 容易抓苗保苗。但播种时期不宜过晚, 播种时间应在8月上旬以前, 以使幼苗能够安全越冬。
(4) 冬播:
冬季播种在上冻之前1周左右进行。
(5) 播种量:
根据自然条件、土壤条件、播种方式、利用目的及种子本身的纯净度和发芽率的高低略有差异。土壤瘠薄, 苜蓿分枝较少, 可以多播一些;干旱地区水分不足, 要适当增加播量;条播少些, 撒播多些;盐碱地适当增加播种量, 苜蓿收草田播种量为10~15 kg/hm2。
1.4 播种方式
(1) 条播:
生产上, 苜蓿多以平作条播为主。可采用开沟器具开沟, 手工或器械条播点种, 人工或器具覆土。行距一般为20~35 cm, 播深一般1~2 cm为宜, 覆土1 cm左右, 播种后及时镇压。
(2) 撒播:
用人工或手摇机械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 然后轻耕或拖拽覆土器具进行覆土镇压。
1.5 田间管理
(1) 中耕:
中耕是采用人工手锄、板锄, 配合使用中耕机进行的行间土壤耕作。锄草与中耕机作业适用于平作条播, 中耕是具有多重作用的主要田间管理措施, 是破除土壤板结, 疏松土壤;增高地温, 干旱时防止水分蒸发, 土壤湿度大时促进水分蒸发, 即抗旱保墒, 调节土壤水分;又可除掉行间杂草。
(2) 除草:
苜蓿播种当年应除草1~2次, 杂草少的地块用人工拔除, 杂草多的地块可选用化学除草剂。播后苗前可选用都尔、乙草胺 (禾耐斯) 、普施特等苗前除草剂。苗后除草剂可选用施乐或精禾草克等, 用法及用量参照说明。
(3) 施:
苜蓿施肥包括施用底肥、种肥和生长期追肥。底肥又称基肥, 是在整地前施在地表, 经耕翻等田间作业将肥料混入深层土壤。肥料多以农家有机肥为主, 也可加入肥效期较长的磷肥。种肥是在播种时施的肥, 农户小面积种植苜蓿, 可使用优质农家肥及迟效磷肥作种肥。大面积机械播种一般施用过磷酸钙、速效氮肥或施用优质复合肥, 施过磷酸钙约40~60 kg/hm2。追肥在苜蓿返青和收割第2茬后施肥1次, 以磷、钾肥为主, 氮肥为辅, 氮磷钾比例为1∶5∶5。
1.6 病害防治
1.6.1 苜蓿褐斑病
(1) 农作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在病害没有蔓延时尽快刈割, 合理施肥, 施肥量不宜过多, 清除田间的病株残体和杂草。
(2) 化学防治:
在病害发生初期, 喷施70%代森锰锌600倍液, 或75%百菌清500~800倍液。
1.6.2 苜蓿锈病
(1) 农作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增施磷、钾肥, 合理排灌, 田间不应有积水, 发病严重的草地尽快刈割。
(2) 化学防治:
在锈病发生前喷施70%代森锰锌600倍液, 发病初期至中期喷施20%粉锈宁乳油1 000~1 500倍液。
1.6.3 苜蓿根腐病
(1) 农作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实行轮作或与禾本科牧草混播。
(2) 化学防治:
播前可试用退菌特、敌克松、克菌丹75等药剂配成药土撒于田间。
1.7 虫害防治
1.7.1 苜蓿蚜虫
(1) 农作措施:
选用抗蚜苜蓿品种, 清除杂草, 减少虫源。
(2) 化学防治: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按每667 m2面积10~18 g加水30~50 L, 或40%乐果乳油800倍液喷雾。
1.7.2 苜蓿蓟马
(1) 农作措施:
清除田间边杂草, 虫害发生前尽快收割。
(2) 化学防治:
40%乐果乳油800倍液喷雾, 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喷雾。
1.7.3 小地老虎
(1) 农作措施:
消灭杂草, 在小地老虎发生后, 及时灌水, 可取得一定的防治效果。
(2) 化学防治:
施用毒土和毒沙, 用50%辛硫磷乳油按每667 m2面积用50 mL加水适量, 与125~175 kg细土拌后顺垄撒于幼苗根际处, 防效良好。
2 苜蓿的加工与利用
2.1 收 割
为了提高牧草产量, 除了水肥条件外, 适当增加刈割次数也是提高产草量的方法之一。在水肥条件好时, 苜蓿全年收割3~5次为宜, 次数过多会影响根内蓄积养分, 使翌年牧草产量下降。苜蓿品质最佳时期是在现蕾期至初花期, 所以, 第一次刈割时间为初花期。每隔40 d左右收割一次, 每次刈割后要中耕除草, 一年内不论刈割几次, 但最后一次刈割不能太晚, 要在土壤封冻前25~30 d进行。一般留茬高度5~6 cm, 最后一次刈割留茬高度应在10 cm以上, 以保证苜蓿越冬。
2.2 青 饲
初花期的苜蓿可消化营养物质, 粗蛋白质和矿
物质含量均高, 而粗纤维含量很少。家畜适口性好, 消化率高, 易增膘。苜蓿一经割下, 其养分开始分解, 如不及时饲喂, 养分随之下降, 一但堆放发黄, 影响家畜适口性, 因而要随割随喂。
2.3 晒制干草
干草是苜蓿最主要的加工利用方法, 是家畜冬舂最优质的饲草, 每次青刈下的苜蓿均可晒制干草。苜蓿在收割后, 就地摊晒6~7 h, 使含水量降至50%左右, 搂成松散的草垄。同时根据天气条件、牧草数量和干燥程度, 将晾晒的草铺子和草垄翻动1~2次。当含水量为35%~40%时, 将草铺捆成重约4~6 kg的草捆, 并码成“人”字形草堆, 然后继续干燥36~48 h, 就可调制成含水量15%~17%的青干草。采用地面干燥法必须在晴天进行, 以防雨淋发生霉变, 苜蓿叶片自收割至干燥过程极易脱落, 所以在干燥期间, 应避免在阳光下长时间暴晒, 以减少部分叶片过度干燥而造成养分损失。
在规模化苜蓿生产中, 畜牧业较发达的国家和国内一些大型苜蓿生产、加工企业采用低温烘干和高温快速干燥法, 使用这些方法苜蓿蛋白质含量可比自然晾晒的苜蓿干草提高5%~7%, 但设备价格昂贵, 加工成本高。
2.4 半干青贮
肉羊精饲料的加工利用 篇11
一、能量饲料的加工
能量饲料干物质的70%~80%是由淀粉组成的,粗纤维含量较低,是适口性比较好的饲料。常用加工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粉碎和压扁。粉碎是使用最广泛、最简便的方法,即用机械的方法破坏细胞的物理结构,使被外皮或壳所包裹的营养物质暴露出来,提高其利用率。如对玉米、高粱、小麦、大麦等进行粉碎,增加了表面积,使之与消化液接触更充分,消化更完全彻底。但是,饲料粉碎的粒度不应太小,否则影响羊的反刍,易造成消化不良。一般要求将饲料粉碎成1/2或1/4颗粒即可。在湿、软状态下,能量饲料也可以压扁后直接喂羊,同样可以达到粉碎的饲喂效果。
2. 水浸。一般用少量水将饲料拌湿后放置一段时间,待水分完全渗透、饲料表面没有游离水时即可饲喂。
3. 液体培养(发芽)。液体培养是将饲料浸泡后使之发芽,以增加某些营养物质的含量,提高饲喂效果。谷物饲料发芽后,可使一部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糖分、维生素与各种酶,增加纤维素含量。如大麦发芽前几乎不含胡萝卜素,浸泡发芽后胡萝卜素的含量可达93~100毫克/千克,核黄素含量提高10倍,蛋氨酸的含量提高2倍,赖氨酸的含量提高3倍。一般将液体培养的饲料添加到营养匮乏的日粮中,饲喂效果很好。
二、蛋白质饲料的加工
蛋白质饲料不仅具有能量饲料的一些特性,如低纤维、能量较高、适口性好等,而且蛋白质含量高。不同种类的蛋白质饲料加工方法不一样,现主要将植物性蛋白质饲料豆类和饼粕类的加工方法介绍如下:
1. 豆类的加工。豆类饲料含有一种叫做抗胰蛋白酶的物质,这种物质在羊的消化道内与胰蛋白酶作用,破坏了胰蛋白酶的分子结构,使酶失去生物活性,从而影响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这种抗胰蛋白酶在遇热时就会变性而失去活性,因此生产中常用蒸煮和焙炒的方法加工豆类。
2. 豆饼的加工。熟豆饼经粉碎后可按一定比例直接添加到日粮中饲喂,生豆饼因为含有抗胰蛋白酶,在粉碎后须经蒸煮或焙炒再饲喂。豆饼粉碎的粒度应比玉米细,以便配合饲料和防止羊挑食。
3. 棉籽饼的加工。棉籽饼含有丰富的可消化粗蛋白质、必需氨基酸,还含有较多的可消化糖类,是能量和蛋白质含量都较高的蛋白质饲料。但是棉籽饼中含有较多的粗纤维,还有一定量的有毒物质棉酚,所以饲喂前一定要进行脱毒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水煮法和硫酸亚铁溶液浸泡法。
4. 菜籽饼的加工。利用菜籽饼受两个不利因素的影响:一是菜籽饼味苦,适口性较差;二是菜籽饼含有含硫葡萄糖甙,这种物质在酶的作用下裂解生成噻唑烷硫酮、异硫氰酸酯、芥籽甙等多种有毒物质,饲喂和处理不当就会发生饲料中毒。菜籽饼的脱毒处理方法有土埋法和氨、碱处理法两种。
利用变量编程加工圆弧螺纹 篇12
在数控车床切削加工中经常会遇到圆弧形螺纹的加工, 最简便的方法是用球头刀编制程序进行加工。但有时只需要加工单件, 这个时候再买一把球刀加工此种类型的螺纹就会提高这个件的成本, 如果能用普通的螺纹刀加工出圆弧形螺纹将会大大节省成本。本文就是针对上述问题以华中系统为例, 系统阐述了用三角形螺纹刀加工圆弧形螺纹的用户宏程序的编制和应用。
2 变量编程的概述及其技术特点
在数控程序编制中程序字为一常量, 一个程序只能描述一个几何形状, 缺乏灵活性和通用性。针对这种情况, 数控系统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类似于高级语言的编程方式即宏编程, 在程序中使用变量, 通过对变量进行赋值及处理的方法达到程序功能, 这种有变量的程序叫宏程序, 也即是变量编程。变量编程是指在程序中, 用变量可以指令用户宏程序本体中的一个地址值。用户宏功能是用户提高数控机床性能的一种特殊功能, 在相类似工件的加工中巧用宏程序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变量编程与自动编程的区别在于:在宏程序编程中, 可以使用变量, 可以给变量赋值, 变量间可以运算, 程序运行可以跳转;而在自动编程中, 只可指定常量, 常量之间不可以运算, 程序只能按顺序执行, 不能跳转, 功能是固定的。
变量编程的最大特点是:宏程序编程, 可以运用变量及用户宏程序命令, 还可以进行变量间的运算以及在变量中设定实际值。事先做出用户宏程序主体, 这样就可以把类似的工件集中在同一组里, 在每一组里使用变量, 加工一组工件时只要给变量赋实际值即可。用户可以利用系统提供的各种算术、逻辑和函数运算符以及各种分支语句, 来组成描述加工零件形状的数学表达式,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 数控系统边运算, 边输出结果, 用很短的程序就可以实现曲面的加工。
3 宏变量的类型及常量
3.1 宏变量
在常规的主程序和子程序内, 总能将一个具体的数值赋给一个地址。为了使程序更具有通用性、灵活性, 在宏程序设置了变量。
(1) 变量的表示。变量可以用“#”号和紧跟其后的变量序号来表示。#i (i=1, 2, 3, …) 例如:#5, #10, #20。
(2) 变量的引用。将跟随在一个地址后的数值用一个变量来代替, 即引入了变量。
例如:F[#103], 若#103=80, 则为F80
(3) 变量的类型。数控系统的变量一般分为公共变量和系统变量两类。1) 公共变量。公共变量又分为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全局变量是在主程序和主程序调用的各用户宏程序内部都有效的变量。局部变量仅在主程序和当前用户宏程序内有效。2) 系统变量。系统变量定义为有固定用途的变量, 它的值决定系统的状态。
3.2 常量
在用户宏程序中也有常量。系统用的常量有三个:
PI:圆周率
TRUE:条件成立 (真)
FALSE;条件不成立 (假)
3.3 运算符与表达式
在宏程序的各个运算符、函数将实现丰富的宏功能。在系统中的运算符有:
(1) 算术运算符。
+、-、*、/
(2) 条件运算符。
EQ (=) 、NE (≠) 、GT (>) 、GE (≥) 、LT (<) 、LE (≤)
(3) 逻辑运算符。
AND (与) 、OR (或) 、NOT (非)
(4) 函数。
SIN (正弦) 、CON (余弦) 、TAN (正切) 、ATAN (反正切-90°~90°) 、ABS (绝对值) 、INT (取整) 、ATAN2 (反正切-180°~180°) 、SIGN (取符号) 、SQRT (平方根) 、EXP (指数)
3.4 语句表达式
(1) 赋值语句
格式:宏变量=常数或表达式
(2) 条件判别语句IF ELSE ENDIF
格式 (i) :IF条件表达式
…条件成立 (真)
ELSE
…条件不成立 (假)
E N D I F
格式 (ii) IF条件表达式
…条件成立 (真)
E N D I F
(3) 循环语句WHILE ENDW
格式:WHILE条件表达式
…条件成立 (真)
E N D W
4 三角形螺纹车刀车圆弧形螺纹的原理
圆弧形螺纹的截面是圆弧形, 我们可以依据“数据密化”原理, 只要根据曲线公式表达出曲线上坐标点的坐标值, 然后用螺纹指令G82沿着这些坐标值, 依次移动就能走出我们要的圆弧螺纹。
圆的参数方程为:
式中r是圆的半径, 因此刀具在圆的轨迹上某一位置点P的坐标为 (x, y) 。利用三角函数可以计算出圆弧螺纹的起始角度θ和终止角度180-θ。把刀具在车削圆弧的起始角度和终止角度之间分成若干份相等的角度Δα。这样从起点开始每增加一个Δα, 就可以根据参数方程计算出一个坐标值, 刀具沿着这个坐标值就可加工出圆弧形螺纹, 只要分割的角度Δα足够小, 就能插补出较为光滑的圆弧形螺纹。
5 三角形螺纹车刀车圆弧形螺纹的程序编制方法
编制车削圆弧螺纹的程序, 按照上述编制原理分析, 只要计算出圆弧螺纹的起始角度和终止角度。然后分出若干份, 在通过圆的曲线方程表达出每个点的坐标, 在把表达式带入G82循环指令中逐点加工即可完成该螺纹。车削圆弧螺纹的宏程序编制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
5.1 起始和终止角度的计算如图2
sinθ=a/R
起始角度θ=arcsina/R
终止角度π-θ
5.2 圆弧螺纹宏程序轨迹
……
设计开发
#1=arcsina/R*PI/180 (起始角度, 华中用弧度编程)
While#1LE[π-θ]*PI/180 (终点判别)
#2=R*COS[#1] (圆的参数方程, Z向的参数值)
#3=ABS[R*SIN[#1]] (圆的参数方程, X向的参数值, 加了绝对值)
G00X (大于所加工螺纹的直径) Z[#2+10] (循环起点, Z向距离起点10mm)
G82X[M-2*#3]Z[负的螺纹长]F[导程] (M为两圆的中心距离)
#1=#1+0.05 (步距, 0.05即是Δα)
E N D W
……
6 结语
对于企业来说, 最重要的是质量、成本、效益。文中的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单件小批量, 企业条件不足的情况。通过使用三角形螺纹刀加工圆弧形螺纹, 降低了单件零件的生产成本, 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减轻了小企业的负担。同时该宏程序针对不同螺距和工称直径的螺纹, 只需要改变参数即可, 使用起来方便、快捷。
参考文献
[1]冯小刚.数控宏程序编程方法、技巧与实例.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6.
[2]宋小春, 张木青.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7.2.
[3]禹诚.数控车削加工中公式曲线宏程序编程模板在数控大赛中的应用.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学校.
[4]叶凯.宏程序编程在轮廓铣削中的应用.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