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生活模式

2024-06-23

组织生活模式(共12篇)

组织生活模式 篇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大潮为中国带来了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也同样给中国的卫生领域注入了活力。然而,简单地把卫生领域推向市场,这个思路也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如“看病难,看病贵”和公共卫生服务部分功能缺失,医疗保障体系部分功能缺失等问题。卫生领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民生的几个主要问题之一。目前,中国政府广泛征集医改意见,目的是吸收有关卫生体系组织方式的国际经验,取长补短,最终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医改道路。

在卫生体系的组织中,简单的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大多数学者认为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必须同时发挥作用。Enhoven[1]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利用市场竞争提高效率,同时利用政府干预弥补市场失灵的卫生体系组织模式,也就是“管理竞争”(Managed Competition)的模式。管理竞争的模式被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是一种理论上完美的模式,然而这种组织模式同时也需要高度的组织管理水平。近30年来,荷兰、瑞士、以色列、包括德国,都在试图实施管理竞争的模式。在本文中,笔者将介绍荷兰近30年来的卫生体系组织模式的发展变化以及其成功和不足之处,为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经验。

一、荷兰社会经济以及卫生服务概况

荷兰王国位于西欧北海沿岸,与德国、比利时接壤,国土面积41 532 km2,领海7643km2,2007年人口总数为1636万人。

2004年荷兰卫生总费用为5957.9亿欧元,其中公立来源费用4037.6亿欧元(67.77%),商业保险公司来源费用847亿欧元(14.22%),其他来源费用1073.3亿欧元(18.01%),人均卫生费用3661欧元。2004年荷兰卫生总费用占GDP的百分比为12.8%。

据最新的国家健康状况报告,van Oers总结,荷兰的大部分人口享受着较高的主观健康状况[2]。2002年荷兰的人均期望寿命为男性76.0岁,女性80.7岁。主要的致死原因为心血管疾病和肿瘤。

荷兰的卫生服务机构起源于一些志愿团体和慈善团体组织的医院。目前几乎所有的荷兰医院都是私立非营利性机构。虽然医院绝大多数是私立的,荷兰政府仍然有能力通过各种法规对其拥有强有力的管理。医疗服务供应法(the Hospital Provision Act;Wet Ziekenhuisvoorzieningen,WZV)严格控制和规范了医院的医疗服务供给能力,任何医院的建设和大型医疗器械的购买都需要得到政府批准,从而使荷兰医院的医疗服务提供能力掌握在政府的管理之中。

1966年开始,荷兰开始实施《疾病基金法》(the Sickness Fund Act;Ziekenfondswet,ZFW),所有被雇佣人员和老年人被强制要求参加健康保险,从那时起,健康保险被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确定下来。荷兰全国存在多个健康保险组织,根据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法律规定,有些保险组织拥有选择被保人群的权利,结果这些保险组织的风险选择行为盛行。同时,法律规定的那些不得拒绝老年人的健康保险计划则财务状况问题严重。该项法律最终于1986年被修改。随之出台的《健康保险可及法》(Health Insurance Access Act,WTZ)规定了私立健康保险公司不可选择参保人群,同时规定了基本健康保险的覆盖范围和保金。在那个阶段,荷兰政府并没有将个人收入和保金联系在一起。20世纪90年代,荷兰政府针对不同收入人群的健康保险可及性以及保金修订了一系列的法律。至2000年1月,几经修订的《疾病基金法》(ZFW)规定,荷兰所有公民,包括雇员、依靠政府补贴生活的失业者和老年人、学生,以及自雇人员都被要求参加法定的强制健康保险

二、荷兰健康保险组织方式

荷兰的健康保险制度由3个层次的健康保险计划组成(见图1):第一个层次为国家提供的高额医疗费用保障。这个保险计划强制性地覆盖全部荷兰公民,由《高额医疗费用保障法》(the Exceptional Medical Expenses Act,AWBZ)保证其实施;第二个层次为私立保险公司提供的基本健康保险,该计划也是强制性的,由疾病基金法(ZFW)保证其实施;第三个层次为在自愿的基础上参加的补充健康保险。

从2006年开始,疾病基金提供的健康保险在荷兰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私立的健康保险公司。所有的健康保险公司是独立并且承担财务风险的,并被要求在同样的规则之下进行竞争。

在荷兰合法生活和工作的民众,可以从全国几十家私立健康保险公司中自由选择承保的组织,被选择的保险公司必须同时承保,并且保险公司不能对参保人进行选择。这种组织方式旨在通过健康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提高效率和对客户的响应度。并且,根据ZFW的规定,每家健康保险公司所提供的“基本健康保险产品”必须一样,并且各省实行社区保金**。尽管如此,健康保险公司仍然可以通过各种隐匿手段“拒绝”高风险客户,进行风险选择。因此,自2000年以来,政府在减小健康保险公司的风险选择的动机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荷兰政府用于减小健康保险公司的风险选择动机的主要措施是建立“风险调整体系”。该体系由一个中央“风险调整基金”,强制执行的与收入相关的“个人支付风险调整金”,各种风险调整因子,以及中央风险调整基金和各私立健康保险公司之间的资金流动组成(见图2)。个人支付给中央风险调整基金的风险调整金和个人的收入相关;中央风险调整基金支付给各家健康保险公司的风险调整金和由风险因子评价得出的个人风险等级相关。这样的机制带来的好处是,参保人为健康保险支付的费用(包括个人支付的风险调整金和保险金)与收入相关,而无论保险公司承保了什么样的风险,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都由风险调整金中和,从而在保证公平性的基础上大大减少了健康保险公司的风险选择动机。举例来说,一个收入高而健康状况好的参保人,他向保险公司缴纳的保险金是全省统一的社区保金,向风险调整基金缴纳的个人支付风险调整金和他的高收入直接挂钩,是较高的;而由于他的健康状况好,风险调整基金针对这个参保人支付给他的健康保险公司的风险调整金就会较少,也就是说,保险公司并不能通过吸引了这个较好的“风险”而获得高于平常的利润。反之,收入低的参保人缴纳的个人支付风险调整基金就较少,如果其健康状况较差,中央风险调整基金支付给保险公司的风险调整金就较多,如此一来,保险公司拒绝这个参保人的动机也就减少了。

2006年,个人支付的风险调整金共占整个保险金的50%。同时,在这个风险调整体系中,合理的风险调整因子的设定至为关键。2000~2006年之间,荷兰的风险调整因子从比较简单的“年龄”、“性别”、“是否城镇居民”,以及是否残疾,逐渐增加了“药物费用组”(Pharmacybased cost groups)、“诊断组”(Diagnostic cost groups)。经过这些调整,用风险调整因子预测个人医疗费用的决定因子(R2)从2000年的0.06提高到2004年的0.17[3]。

在参保人选择了健康保险公司之后,有效率地购买合适的医疗服务就成为保险公司的职责。在竞争的保险市场中,财务自主的私立保险公司有动力通过有效购买医疗服务降低保险金,从而吸引更多的参保人。荷兰政府也为确保保险公司的自由购买医疗服务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1992年1月之前,所有疾病基金(目前私立健康保险公司的前身)不得拒绝愿意签订服务合同的合法卫生服务提供者。然而,为了进一步激励保险公司选择高效率的卫生服务提供方,1992年1月之后,保险公司可以自由选择是否与卫生服务提供方之间签订合同。合同最终由保险公司和卫生服务提供者之间协商签订。

三、荷兰卫生服务提供方的组织方式

和很多西方国家一样,荷兰的卫生服务由公共卫生服务机构(GGD)、家庭医生(General Practitioner;GP)以及医院共同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为全体民众提供预防接种、疾病普查以及其他一些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资金由政府专项税支出。

家庭医生诊所由一个或者几个医生独立执业或者合伙执业,提供普通疾病和没有严重并发症的慢性疾病的门诊治疗。1970年,90%以上的家庭医生是独立执业的,这一比例在30年以来有所降低,到2 00 0年只有4 3%的家庭医生选择独立执业,更多的家庭医生倾向于合伙执业(Groenewegen and Gress 2003)。家庭医生没有权力收住患者住院治疗,但是拥有推荐患者去医院进行器械检查的权利,进行必须血液检查和一些影像学检查等。专科医生在医院中提供有严重并发症患者的门诊服务和住院服务。在荷兰,患者没有自由直接在专科医生处就诊。患者必须持有家庭医生出具的推荐信才可以去医院就诊,因此家庭医生也被称为“守门人”。除了在大学附属医院中工作的专科医生之外,荷兰的大多数专科医生都是独立执业的医生,他们和医院之间没有雇佣关系,而是合同约束下的医生租用医院的场地和器械的关系。

超过90%的荷兰医院是私立非营利性质的,其余医院是公立医院(大学的教学医院),共有8所大学教学医院分散在荷兰各个地方。医院的经营和管理由专业的经理人负责,近年来,医院经理人有医疗和管理专业融合的倾向,医护人员也更多地参与到管理工作中。

家庭医生的服务原则上实行按服务项目收费,由于私立保险公司的干预,现在也有很多家庭医生的收费方式转变为按照人头收费。2000年荷兰家庭医生的平均登记患者数为2300人[4]。在这个竞争的市场上,家庭医生的收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保险公司的制约。专科医生的服务实行按服务项目收费,同时政府通过调整各专科的收费标准达到平衡各个不同专科之间医生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医院普遍实行年度预算制,年度预算由医院和保险公司之间根据医院的医疗水平、医院所在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医院的设备配置以及估算的医疗服务量协商决定。医院中单项医疗服务的价格是由地区卫生服务价格委员会(Board for Health Care Tariffs;CTG)决定的。

除了在偏远地区,药房由具有药师资格的人员开业,与独立开业的医生、专科医生以及医院的经营分开。

四、荷兰的药品市场

荷兰的药品政策由卫生、社会保障和体育部在“安全”和“可支付”原则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药品被消费者使用之前,需要经过上市、被列入健康保险偿付的药品清单、被医生和药师推荐几个步骤。根据1958年制定的《药品供应法》(the Provision of Pharmaceuticals Act;WGV),荷兰药物评价委员会在药物上市前需要对其进行质量、安全性、有效性的评估,并以此决定药品能否上市。药品能否被列入健康保险偿付的药品清单,取决于该药品是否比同类药品疗效好,并且价格没有超过清单中的同样疗效的药品。近15年来,药品需要通过经济学评估才可以进入健康保险偿付的药品清单。

近年来荷兰的药品费用呈上升趋势,为了控制药品费用的上升,保险机构使用了参保人共付机制,同时,政府规定了每一个处方的药品额度,并且给予药师用较为便宜然而疗效相同的药品取代医生处方中昂贵的品牌药品的权力,这两者的差价可以部分被药师作为利润。根据药品定价法(the Pharmaceutical Pricing Act;WGP)的规定,健康保险公司通过药品偿付系统对药品进行偿付。WGP规定,患者使用某种药品时,保险公司只偿付具有同样疗效的药品组的平均价格,超出的差价由患者自付。

为了促进药品的合理使用,患者协会、消费者协会、家庭医生协会、药师协会以及各级政府,向消费者公布药品的相关信息,这对于消费者合理选择药品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重要的措施是由政府资助的消费者药品信息热线,全荷兰每年平均有40000名消费者通过拨打这条免费热线获得有关某种药品的信息。

五、结论

(一)荷兰卫生体系的特点

1. 各健康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

作为财务上独立核算且自负盈亏的私立健康保险公司,荷兰的健康保险公司存在彼此竞争的动机。同时,由于荷兰政府授予健康保险公司在不同的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进行选择性购买的权力,如此一来,为健康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创造了重要条件。另外,在参保人的交费构成中,向中央风险调整基金缴纳的个人风险调整金与其收入相关,向保险公司缴纳的保险金与保险公司能否有效进行管理,以及保险公司能否高效进行医疗服务的购买活动直接相关。因此,各个健康保险公司实际上拥有一定程度的“定价权力”。这样,健康保险市场具备了可以竞争的关键条件,低效率的健康保险公司必然被市场所淘汰。

2. 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竞争。

在医疗市场中,作为信息弱势方的患者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医学知识,从而达到和医生信息对称的状态。然而,健康保险公司更加有可能通过雇佣医学专业人才的方式,达到和医生信息对称的状态,因此,健康保险方有条件在患者购买医疗服务时作为代理人,而不仅仅是传统上的“第三方付费方”。荷兰的卫生体系通过促进健康保险方之间的竞争,间接地促进了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竞争。健康保险方通过各种付费方式和质量管理手段,对医疗服务提供者进行了财务上的约束和质量监控,从而部分实现了代理人的功能。然而,由于历史上荷兰的医疗服务是由政府定价的,目前医疗服务的定价尚未完全由医疗服务的提供者自主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竞争。

3. 政府管理下的竞争。

在这个健康保险公司和医疗服务提供者双重竞争的卫生市场上,荷兰政府并不是无所作为的。根据Enthoven在“管理竞争的理论实践”中的定义,荷兰政府在卫生市场上扮演了“主导者”(Sponsor)的角色。首先,在健康保险市场中,由政府组织的风险调整基金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民众健康支出的公平性,逐渐完善的风险调整体系降低了竞争中的健康保险公司进行风险选择的动机。其次,荷兰政府通过制定规范统一的基本健康保险合同,规范了健康保险市场上的“产品”,从而降低了健康保险公司进行风险选择的能力。第三,荷兰政府通过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一系列规范,例如医院对高端设备和基础建设的投入必须经过卫生部批准等,有效地完成了对卫生市场的资源配置,避免了医疗设备竞赛的现象。最后,荷兰的公共卫生服务完全由政府提供,避免了公共产品供少于求的问题。

4. 绝大多数的规则用法律的方式得以确定。

(二)荷兰实施“管理竞争”模式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通过在卫生体系中实施管理竞争模式,荷兰的健康保险市场中形成了有效的竞争。通过风险调整体系的运行,健康保险市场中市场失灵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彼此竞争的健康保险公司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竞争。

管理竞争这一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Enthoven提出理论模型至今,在荷兰经历了近20年的实践,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需要逐步完善的方面。首先,荷兰健康保险的风险调整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目前荷兰的风险调整体系预测,参保人当年医疗费用的R2大约是0.17~0.18,学界普遍认为,R2达到0.2的风险调整体系才能有效减少健康保险公司的风险选择动机。第二,荷兰的医疗服务价格大部分仍然由政府定价,这个传统是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进行有效竞争的巨大阻碍。第三,荷兰的医院目前多数实行总额预算制,然而医院不是完全的自负盈亏的组织,每一财政年度结束之后,政府对那些花费超出预算的医院会有一定的补贴,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进行竞争的动机。

摘要:“管理竞争”模式是在医疗卫生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同时通过政府干预解决市场失灵的一种模型。本文介绍了荷兰卫生体系的管理竞争实践,包括机制设计、法律规范,以及实践的成功之处和缺陷等。

关键词:管理竞争,荷兰,卫生体系组织,健康保险

参考文献

[1]Enthoven,A.Theory and Practice of Managed Competition in Health Care Finance.Amsterdam,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V., 1988.

[2]van Oers,J.Health on Course?The 2002 Dutch Public Health Status and Forecasts Report.Bilthoven,2003.

[3]van de Ven,W.P.M.M.,K.Beck,et al.Risk Adjustment and Risk Selection in Europe:6 years later.Heahh Policy 82(2-3),2007. p162-179.

[4]De Wereld Verandert en de husarts verandert mee.Utrecht, Dutch Association of Family Physicians,2000.

[5]Provisional Figures on Costs and Financing of Care,Centraal Bureau voor de Statisteik,the Netherlands.2004

[6]Population,Key figures,Centraal Bureau voor de Statisteik,the Netherlands.2007

[7]den Exter,A.,H.Hermans,et al.Health Care System in Transition:Netherlands.R.Busse.Copenhagen,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on behalf of the European Observatory on Health Systems and Policies,2004:p162.

[8]Groenewegen,P.and S.Gress.Jahrbuch Fur Kritische Medizin. Hamburg,den Niederlanden-Auslaufmudell oder Reformperspektive fur die GKV,2003:p73-91

组织生活模式 篇2

我没有丰富的理论依据,也没有专业的理论名词,我个人对于创新的理解有以下几点: 第一,创新是相对于传统、陈旧而来的,所谓的创新就是改变或者突破陈旧,都可以称之为创新。

第二,创新的对象是什么,谈到企业创新则需要明确创新的对象是什么,是管理模式创新?还是产品创新?还是运营模式创新等等。确定创新对象。

第三,创新的目的是什么?所谓的创新就会带来变革,这两者是伴生关系,所以在创新之前需要明确创新的目的是什么,可能带来那些问题,出现这些问题应该怎么解决。组织创新是目前全球化各类组织所面临的问题。二战以来,在许多工业化国家中,经济均出现了高速的增长趋势,这主要归功于市场准入的改善,产品种类的发展,国内地域的扩大,作业效率的增高,以及因高出生率导致市场规模的豁达等综合因素。那么如何推进组织创新模式呢?

一、使组织创新的目标

⑴使组织与环境向适应

如今,主要的工业化国家的人口增长率基本稳定甚至有所下降,并且传统的营销战略已不再支持大多数厂商的收入的盈利持续增长。但是,在工业化国家已经经济增长率下降的同时,新技术的开发,是制造业的整体生产率开始提高,造成大量过度的生产力。在这种环境下,对经济组织的直接意义是,通过全球化想其他发达区与全球化营销能力综合起来,并通过综合物流的支持来开辟新的业务地点。因此,建立适应的组织发展和利润增长的组织创新便成为驱使企业成为全球化市场服务的根本动力。

⑵使管理者与环境向适应

一个组织中,管理者的决策的制定和组织资源的分配的人。在组织变革中,管理者必须要对自己是否具备足够的决策、组织和领导能力以应对未来的挑战有清醒的认识。因此,管理者一方面需要调整过去的领导风格和决策程序,使组织更具有灵活性和柔性;另一方面,管理者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要求重构层次之间,工作团队之间的各种关系,使组织创新的实施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⑶改变企业内部职工的工作态度和交往手段

在某种程度上,所有组织创新的发展都涉及他人创新的管理者,或者被要求对自己进行创新的管理者。由于组织创新往往向组织员工表达下列信息;信任自己的组织,更加努力的工作,分享成功的喜悦,建立新的工作生活质量标准体系。然而大部分组织内部的员工对于改变其工作方式的变革,其本能反应时想方设法破坏它们。因此,成功的组织变革是建立在改变员工工作态度和信息交往手段基础的。这也是判断新组织创新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二、组织创新的内容

⑴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指组织生产流程方面的创新,包括有关知识和技能基础,这可以使公司具有独特的竞争力、进行技术创新是为了使生产更有效或生产更多的数量。技术方面的变革涉及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技术,包括工作方式,装备,工作流程。技术创新强调改变管理系统的技术水平,其直接结果是生产效率提高。由于它往往需要外部技术专家的共同参与,而且具有相当的技术内涵。

⑵产品与服务创新

传统组织模式遭遇挑战 篇3

传统组织的特点,表现为层级结构。一个企业。其高层、中层(多层级)、基层管理者组成一个金字塔状的结构。董事长和总裁位于金字塔顶,他们的指令通过一级一级的管理层,最终传达到执行者;基层的信息通过一层一层的筛选,最后到达最高决策者。

传统层级结构的组织形式,源于经典管理理论中的“管理幅度”理论。管理幅度理论认为,一个管理者由于精力、知识、能力、经验的限制,所能管理的下属人数是有限的。随着下属人数的增加,可能存在的相互人际关系数将呈指数增加,信息量和管理难度也是如此,当下属人数增加到一定程度,就超越了管理者所能有效管理的范围。而且越往高层,一个管理者所能有效管理的下属越少。通常,基层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属不超过15-20人,中层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属不超过10人,高层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属不超过7人。

当一个组织的人数确定后,由于有效管理幅度的限制,就必须增加管理层次,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呈反比。在传统管理模式之下,当组织规模扩大,而管理幅度又有其极限,管理层次就会逐步增加。那些大型跨国公司的员工人数可达几十万人,管理层次就更多了。据说GE管理层最多时高达12层。

传统管理理论大多是围绕层级结构的组织特点提出的,如“经营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十四条原则”就是如此。按照法约尔的理论,上级不能越级指挥,下级不能越级请示汇报。这在传统理论中被奉为经典。但层级结构的组织形式和与之相适应的经典管理理论,遇到了强大的挑战。如按照法约尔的理论,GE最高决策者的指令,要通过12个管理层最后传递到最基层的执行者,不但时间极其缓慢,而且传递过程中的失真、扭曲可想而知。

因此,层级结构的组织形式,在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中,是效率较高的一种组织形式。但在目前遇到了两方面的强大挑战,一是随着企业组织规模越来越大,企业管理层次已经多得难以有效运作;二是外部环境快速变化,企业的外部竞争环境越来越复杂,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企业传统的组织结构已经难以适应这些变化。美国英特尔公司董事长葛洛夫有一句经典的话来概括这种变化:“现代社会,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葛洛夫为此提出了“十倍速变化理论”。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要求企业快速应变,快速决策,而管理层次众多的层级结构所缺少的恰恰是一种对变化的快速感应能力和适应性。企业面对着外在环境的变化压力,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认真研究外部因素的作用,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重构组织结构,以增加企业的应变能力。

环境的变化对传统层级结构提出了挑战,组织扁平化的理念应运而生。而信息技术的产生为组织扁平化的变革提供了可能。信息技术的发展解决了一个“两难”问题,即在企业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减少管理层次就意味着扩大管理幅度,而每个管理者的管理幅度又是有限的。因此,借助信息化系统可以减少管理层次,扩大管理幅度,使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在扁平化结构中,中层管理职能在组织结构层次上发生了显著的移动,一些中层管理职能上升到组织的高层,而另一些则下移到了执行层次。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企业组织结构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目前信息网络已成为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多对多”代替了“逐级传递”或“一对一传递”的传统模式而成为信息传递的主流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对原有的业务流程重新设计,构造出适应信息化条件的业务流程,企业内横向结构出现了综合化的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在组织结构设置方面,可以适当简化专业分工,把职能相关性强的部门归并起来,使跨部门的协调变为部门的内部事务,把众多职能部门合并为少量综合性过程管理部门,这样既精简了组织结构,又提高了组织的运营效率。

组织生活模式 篇4

关键词:林业合作组织,森林保险,模式构建

1 森林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森林保险投保率过低, 有效需求有限

林区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 由于受林农普遍收入水平偏低, 保险意识薄弱等原因的影响, 致使森林保险投保率过低, 有效需求不足。一方面林农收入有限, 制约了对森林保险的需求。加之目前我国森林保险主要是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以商业形式经营, 国家虽然给予了一定的财政补贴, 但相对于个体林农来说, 参加保险无疑增加了经营林木的成本和负担, 无法从个人所有的森林资源中获得稳定的预期财产性收益, 而森林保险实质上又是一种固定的财产性支出, 基于个人收益与支出的相互关系, 势必会影响林农的投保积极性, 抑制其保险需求。另一方面林农由于保险意识薄弱, 制约了保险需求。林业生产正处于从传统林业向现代化、市场化转变的过程中, 林农市场意识不强, 对森林保险的必要性、迫切性认识不足, 更没有长远的风险预防观念。两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 使得森林保险承保面低, 规模小, 发展滞后, 远远不能满足林业对风险保障需求。

1.2 森林保险经营效率低下, 供给主体不足

森林保险巨大的潜在市场, 但我国却存在森林保险供给主体严重不足的问题, 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森林保险的低回报率造成的。一方面由于森林保险范围窄, 承保面小带来的森林保险经营者风险集中, 从而导致保险企业经营赔付率过高, 亏损严重, 缺乏积极性, 效率低下。目前, 我国森林火灾保险平均赔付率为70.3%, 而一般的财产保险是30%~35%, 保险公司经营的积极性不高, 只有少数的一些大型财险公司才有能力承保。以1989~1994年对森林保险的讨论和实践最热烈的几年来看, 全国累计投保面积也仅占森林总面积的4%, 总保费收入为11 860万元, 而总赔款支出为8 340万元, 总平均赔付率70.3%;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林农生产规模小, 保险标的碎化, 保险公司经营须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 风险管理的难度大, 导致经营森林保险的营业费用开支远高于其他财产保险。两方面的原因使得保险公司获得经济效益比较困难, 自然就无法刺激森林保险的有效供给。

1.3 森林保险组织体系缺位, 模式有待完善

目前, 在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比较彻底的地区, 特别是在闽、赣、湘、辽、浙、云等试点省份, 现行的森林保险是在政策性协保制度框架下按照“政府引导, 市场运作, 自愿投保, 协同推进”的原则来运行的。在整个运行体系中包括了政府、商业保险公司、林业部门和林农4个组成要素, 其中商业保险公司和林农在森林保险经营过程中扮演着主要角色, 是运行体系的核心。在这样的运行体系下, 商业保险公司将直接面对林业经营者, 是一种近似于但并不完善的直线, 为职能型组织模式。由于该模式中缺少能够起到核心衔接作用的“直接管理部门”, 因此,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就会暴露出一些问题, 影响森林保险的健康发展, 如存在投保率过低, 有效需求有限和经营效率低下, 供给主体不足等问题。

2 解决森林保险突出问题的思路分析

森林保险的发展虽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如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 政策的支持水平, 林农的经营能力等。从森林保险组织体系构成角度出发, 在当前国家积极推进林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背景下, 在政策性森林保险自身的组织体系中没有将林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加以有效的利用, 是近年来影响森林保险发展的主要原因。在我国森林保险不断探索的近30年中, 先后出现了4种不同的模式,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有些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森林保险自身发展的需要, 目前颇有成效的是政府支持下的协保模式。该模式在运行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点, 就是由林业经营者和保险公司直接签订保险合同, 也就是说, 这种政策性森林保险的组织模式设计存在着“针对单个林业经营者”的特征。以林农为基本单位, 小规模、分散化生产是我国林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特征。小规模经营、非专业化生产的中小户林农由于组织化程度低, 因此难以与大市场相适应, 无法满足国家对林业发展的要求。在小规模、非专业化、低商品率和低收益率的林业生产背景下, 林业经营者参与森林保险的内在动机明显不足, 积极性不高。因此, 要促进森林保险的发展, 就必须提高林业经营者的组织化程度, 完善现有的森林保险组织体系, 探索适应新时期森林保险发展的新模式。

3 新型森林保险组织模式的构建

我国现行的森林保险是在政策性协保制度框架下按照“政府引导, 市场运作, 自愿投保, 协同推进”的原则来运行的。但是从实践来看, 以分散林农为投保单位、林农与保险公司直接交易、政府补贴、林业部门协助林农投保的形式并没有获得林农的广泛认同, 不但林农参保积极性不高, 保险公司经营森林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也没有真正调动起来。其主要原因, 一是林业经营者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二是现行的森林保险组织模式不够完善。而林业合作组织则能够弥补上述原因的有效途径。因为, 一方面林业合作组织可以通过龙头企业和造林大户将分散生产的中小户林农联结起来, 有利于实现林业生产的集约化、标准化和区域规模化, 从而提高林业经营者的组织化程度;另一方面林业合作组织还可以在保险公司与林农之间担负起桥梁和纽带作用, 从而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森林保险组织模式。基于上述分析, 探索建立多层次组织、多渠道支持、多部门联动的森林保险组织模式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3.1 模式设计的指导思想

现阶段我国开展森林保险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点, 积极探索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促进林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大环境下, 如何更好地发展森林保险, 使森林保险真正成为林业发展的稳定器、林农生产生活的保护伞。

基于林业合作组织的新型森林保险组织模式的构建要坚持在政策性协保制度框架下遵循“政府引导, 市场运作, 自愿投保, 协同推进”的原则, 充分发挥林业合作组织自身内在的互利效用和外在的桥梁纽带作用, 建立森林保险基金会为森林保险的经营提供资金保障。最终形成以保险公司、林业合作组织、林农等组织要素为主线, 以政府、林业部门、森林保险基金会等组织要素为协助的全方位联动森林保险组织模式。

3.2 模式的运行机制

本文尝试构建一种以林业合作组织为基础的“直线——职能型”森林保险组织模式。该模式的本质是当前实施的政策性森林保险, 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政策和一定的财政支持, 林业合作组织作为投保人, 商业性保险公司负责经营, 林业部门、龙头企业和个体林农积极配合, 进行全方位的联动。

在组织机构上, 地方政府成立林业合作组织。林业合作组织成员由地方政府官员、专业技术人才、龙头企业和林农代表组成, 政府官员和林农代表主要负责保单合约的签订和赔偿款项的分配, 合约内容应注明保险标的的参保险种和数量等。林业部门依靠自身具备的专业技术和积累的实践经验, 负责对林农进行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培训, 指导林农如何有效规避风险;龙头企业主要负责向林农提供实时的市场信息, 保证林农获取信息的时效性。

政府成立再保险公司负责对商业性保险公司进行风险的分担。当商业性保险公司承保标的物的损失超过一定水平时, 超过的部分由再保险公司给予赔付。再保险公司的资金每年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划拨出一定数额的财政补贴和经营其他类型的再保险业务费收入结余组成。商业性保险公司将收取的保费建立补偿基金, 在该补偿基金无法承担大灾之年的损失时可以由森林保险基金会向其提供一定数额的贷款。此种贷款相比于一般商业性贷款应该具有贷款数额、利率和期限等方面的优惠。

森林保险基金会的资金来源可以采取多渠道筹集、专款专用。可以通过中央和各级政府拨付一部分资金建立专项基金;从政府主管的涉林单位中抽取一部分资金纳入森林风险基金;由政府发行特定的债券等渠道筹集森林保险基金 。

在这种模式中政府对森林保险实施了补贴 (包括保费补贴和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费用补贴) , 但投保标的不再是分散的林地, 而是整个县或乡的所有投保的林地;投保主体不再是单个林农, 而是代表同一地区整体利益的有地方政府参与的林业合作组织。林业合作组织作为投保人, 统计投保林农需要进行投保的标的物的详细情况, 向保险公司进行统一投保, 签订一张保单, 保单中应该明确注明各个林农投保的具体情况。地方政府和林农之间可以签订合约, 合约上应该包括林农提供给政府组织的投保标的物的所有情况及相关责任 (例如, 投保林农未向政府提供标的物的真实信息, 发生灾害后的一切后果由林农自己承担等) (图1) 。

发生灾害后, 由以地方政府官员为代表的林业合作组织与保险公司进行交涉。林业合作组织在取得赔偿金后, 根据与林农之间签订的合约条款向受损失的林农进行赔偿金的分配。

3.3 模式的优越性分析

(1) 在新型的森林保险组织模式中, 由于有了林业合作组织的加入, 因此弥补了现有组织模式中由于缺少“直接管理部门”这个能够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组织要素所带来的不足, 使保险公司不需要再直接面对投保林农, 而是与林业合作组织发生业务往来, 提高了保险公司的工作效率和承保积极性;同时, 由于林业合作组织不但可以提高林农从事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化程度, 为林农提供更加便利、安全、可靠的信息和技术支持, 而且最重要的是能够使林农获得更加稳定的预期财产性收益, 从而提高了林农的投保积极性;中央和地方政府、林业部门、再保险公司和森林保险基金会等组织要素为组织内部由商业性保险公司、林业合作组织和林农三方共同参与的森林保险主体业务提供相关的支持和服务, 协助森林保险主体业务的顺利开展, 使整个组织更符合政策性协保制度框架下的“直线——职能型”森林保险组织模式。

(2) 由于森林保险是面向广大林农开展的, 而我国林农的林业生产土地经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呈现出比较分散的特点, 导致森林保险开展的经营成本相比其他险种要高。由政府组建并参与的以林业合作组织为基础的“直线——职能型”森林保险组织模式通过林业合作组织自身的集合效应, 以整个县 (乡) 域为投保单位, 避免了单个林农和保险公司之间的交涉, 给林农提供了更加宽裕的生产时间, 也为保险公司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方便, 简化了交易程序和手续, 减少了交易成本。

(3) 在以林业合作组织为基础的森林保险组织模式下, 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将会得到改善。如前面所述, 作为投保人的林业合作组织由林农代表、政府官员和专家组成。在进行灾后勘察定损时, 保险公司可以和林业合作组织以及当地的林业部门成员一起进行。由于林农代表是由林农集体选出来的值得他们信任的人员, 因此在理赔过程中能够为保险公司提供真实的资料和信息。同时, 由林业合作组织中的专业人员定期对林农进行技术培训和灾害规避指导, 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林农“搭便车”的行为。另一方面, 由政府牵头的非赢利性的林业合作组织和保险公司直接交涉, 也可以有效地防御保险公司方面的道德风险问题, 保障森林保险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祥智, 陈丹梅.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研究:福建永安和邵武案例[J].林业经济, 2008 (5) :48~52.

[2]熊国平, 何文雄.建立我国森林保险运行体系问题初探[J].江西林业科技, 2010 (03) :18~22.

[3]陈绍志.关于我国森林保险政策及运行机制的研究[J].林业经济, 2010 (11) :78~81.

[4]汤杰.我国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学术交流, 2009 (1) :87~89.

[5]刘兴国, 韩玉启, 左静.传统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的比较分析[J].企业管理, 2003.

[6]石焱, 夏自谦.世界森林保险的发展和启示[J].世界林业研究, 2009, 22 (2) :7~11.

五环模式-我的课改生活 篇5

我们的课改进行了一年了,记得去年刚开学,老师就把原来单人单桌的课桌排列变成了面对面的形式,好像聚餐一样。刚开始,大家都很兴奋,因为我们将要接触一种全新的、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模式。老师帮我们建立了小组,选出了小组长,还结合成帮扶小对子,互相帮助来学习。最初几天我们非常的快乐,我们小组成员一起给小组起名字,设计组徽,编写组号,演唱组歌。小组成员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个人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最后把我们完成的一切给大家展示,我们赢得了阵阵掌声,也使我们明白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可是接下来的正式学习却是举步维艰。大家都习惯了老师在前面讲,我们在下面听,习惯了独来独往的学习方式。虽说分了小组,结成了小对子,可是大家并没有形成学习上的互相讨论、互相帮助的现象。这下可急坏了老师,为了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老师放慢了讲课的进程,一步一步的带领我们走上课改的道路,就像我们小时候牵着妈妈的手学走路一样。老师和我们一起设计了班级的小口令,用来规范我们上课的秩序,使我们整齐划一。如:“我读书——把书拿”“聚焦——迅速、倾听——认真”······在我们熟练运用这些小口令后,我们的班级秩序好多了,一个口令大家都知道要干什么。接着就正式进入了我们的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五环教学模式了。由于我们年纪小,老师先让我们在小对子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一个内容让小对子一起学习,你不会来我帮你,我不会了你教我。接着把我们的学习成果给大家展示,全班进行比赛。慢慢的把这种互帮互助扩展到小组中,最终形成小组展示,每个人都有展示的任务,都有发言的机会。渐渐地,同学们的胆子大了,声音洪亮了。这些都是老师带着我们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定期给小组长培训,指导他们如何分工,如何帮助小组成员。我有幸被老师选中小组长,通过这些培训,在每一次展示的时候,我就有一种当主持人的感觉,别提多高兴了。大家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小旭是个胆小内向的女生,上课从来不发言,也不大声说话。有一次我们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有个环节是让展示朗读,轮到她的时候,“我给大家展示读《望庐山瀑布》,日照······”后面的声音就淹没在她自己的嗫嚅里。

“请提高声音再读一遍。”

“我给大家展示读《望庐山瀑布》,日照······”

“大声说话,面向前方,再来一次。”

反复5次。最后小旭终于大声地读了出来,然后是热烈的掌声。在为她一个人放慢的课堂节奏里,她的表现从“省略号”到“感叹号”,缓慢而迅速地打赢了一场属于她自己的战争。在这次课改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进步,也有自己的收获。我知道我们的成就在课改的路上只是前进中的一小步,但我相信:在同学们的努力下,我们前进的步伐会越走越快的,我们会真正自主的去学习,爱上学习,没有老师和家长的强迫和督促,我们也能自由地像雄鹰一样翱翔在知识的天空中!

教师评语:

彩生活物业:开启免费模式 篇6

在当时,花样年物业还名不见经传——成立仅3年,接管了十几个项目,还是一个三级物管资质企业。在很多人的眼中,花样年物业的“零收费论”只是一场闹剧或者精心策划的炒作。可能谁也没有想到,它的理想会逐渐照进现实。

2007年,花样年物业被评为“深圳物业十大经营模式”。2009年,入选“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2013年,按照管理住宅的数量计算,彩生活成为中国最大的社区服务运营商。2014年6月30日,彩生活在香港上市,成为“中国社区服务第一股”。

组织生活模式 篇7

军工行业组织机制的创新对军工行业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军工行业组织机制的优化程度直接关系到军工行业的风险和收益水平。同时, 军工行业组织机制决定了行业的资产配置结构, 而与产业资产配置机制密切相关的军工行业组织机制和资产分配机制又是影响产业组织效率和运行效率的根本所在。可见, 组织机制问题是一个关系军工行业发展全局的大问题, 它影响并贯穿于军工行业发展的全过程。但是, 随着社会环境和经济增长模式的变迁, 现存军工产业组织理论在组织实践指导和分析上已显陈旧, 出现了一些现存军工产业组织理论无法分析和解决的问题。现存军工行业产业组织理论在以货币、土地、自然资源等物质资本为主要价值驱动因素的传统经济模式下, 对产业理论研究和组织实践开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如今, 社会科技、文化、经济环境与过去相比, 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与此同时社会经济增长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新的环境下, 现存产业组织理论的弊端开始暴露, 本文将其总结为现存产业组织理论的三个悖论。

1、现存产业组织理论的资本要素悖论

现存军工行业产业组织理论实质上是在物质资本决定论假设下研究产业组织机制与产业价值的关系, 并试图通过数学模型对产业组织机制进行决策、优化, 属“数理管理学”范畴。在这种假设和研究范式下, 现存军工行业产业组织理论只注重物质资本的性质、来源、形态、时间等结构的安排, 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组织和价值分配问题, 而对劳动这一最根本的生产要素却视而不见。事实上, 人力资源已经和传统管理资本一样成为产业价值创造不可或缺的要素, 并且其相对作用日益超过后者。但是, 诚如前文所述, 现存产业组织理论并没有将人力资源纳入到研究视野中来, 造成了研究对象的悖论。理论的悖论必然导致实践的盲点。

2、委托人对代理人监督的理论悖论

受时代的限制, 现存军工行业产业组织理论存在着委托人对代理人监督的研究“空位”。传统理论实际上是假定委托人对代理人的行为目标一致是产业的全部情境, 即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监督可以忽略, 即使这样, 军工行业的企业代理人也会追求产业收益率的最大化。然而, 将研究视野扩展到信息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视角后, 这种假设显然是错误的。

3、现存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假设悖论

受研究视野的限制, 现存产业组织理论实际上隐含着“资本同质性假设”。即不论债务资本还是股权资本, 在产业运作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一样的, 产业追求的是全部资金收益率的最大化, 这也是实现管理杠杆正效应的基本前提和强调优化狭义产业组织机制的根本原因之一。然而, 若将研究视野扩展到人力资源, 这种资本同质性假设就靠不住了。首先, 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本之间存在本质上的不同, 与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源具有隐蔽性、不确定性、依附性等特点, 人力资源运营手段不同于物质资本, 只能激励, 不能压榨。其次, 人力资源之间具有异质性, 这是由人力资源载体———“人”的专业、岗位、能力、需求、年龄及性别等方面的差别所决定的。在具体运作这些人力资源时需要有针对性地区别对待。由此可见, 在新的组织环境下必须在“资本异质性”假设下研究产业组织机制相关问题,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产业全部资本要素的功效, 提升产业的价值。

二、军工行业产业组织机制的变革:二元三维模式

通过对现存军工行业产业组织理论的透视分析不难看出, 现存产业组织理论不论是基本假设悖论还是资本要素悖论, 其根源在于对产业中人及与其相关的制度性的因素的忽视。特别是在新组织环境下, 这种理论悖论所导致的实践困境越发尖锐。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对环境的适应力及对现实的指导力。既然现存产业组织理论对环境做出了不恰当、不完备的假设, 且组织环境已经并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那么就应当及时对现存产业组织理论进行发展和完善, 以更好地指导组织实践。为此, 结合前文的分析和论述,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现存产业组织理论进行创新性发展, 提出建立“二元三维产业组织机制”的观点。所谓“二元”, 是指在传统只承认物质资本资产配置的基础上, 承认和确立人力资源的资产配置地位, 即建立“二元资产配置机制”。所谓“三维”, 是指在二元资产配置机制下, 产业的资本来源于三个性质不同的导向:物质资本所有者、债权人和人力资源所有者。前两种来源的资本我们称之为物质资本, 后者则称之为人力资源。

在二元三维产业组织机制下, 产业一方面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从内外部股东、债权人处筹集传统管理资本 (物质资本) , 并结合产业的发展特点、组织环境, 从性质、来源、形态及时间等角度优化安排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债务资本内部、股权资本内部的结构关系, 即进行现存产业组织机制决策。另一方面, 产业从雇员那里筹集人力资源, 即将雇员的知识、技能、经验等人力资源视为雇员对产业的投资, 并结合产业的发展特点和要求优化安排人力资源内部结构, 寻求人力资源最佳配置方案。同时, 结合产业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环境优化安排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源之间的结构关系, 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源分别支撑着产业组织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经济时代价值创造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人力资源, 并不是否认物质资本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条件作用, 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托和相互补充的关系。在价值创造过程中, 物质资本的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力资源不足的压力;而人力资源的增加则可以降低甚至消除物质资本投资“边际收益率递减”的速度。对于既定的产业来说, 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 二者之间存在一个最佳的结构关系。因此, 在产业组织机制安排过程中, 二者之间不能有所偏废, 否则就会发生“短边效应”, 影响产业价值增值的有效实现。

三、军工行业的新型资产配置机制

“二元资产配置机制”是二元三维模式下军工行业资产配置机制的优化选择。现存军工行业产业组织理论由于资本要素的悖论, 在资产配置安排上只承认物质资本资产配置, 忽略甚至剥夺人力资源资产配置, 这种资产配置机制的效率是低下的。与二元三维产业组织理论相对应的二元资产配置机制下, 作为物质资本提供者之一的产权人是固定合约的持有者, 依法拥有按时索取资本利息及本金的权利, 正常情况下不作为产业终极资产配置的所有者;作为物质资本提供者之一的股东, 向产业提供永久性的“自有资本”, 是产业发展风险的终极承担者之一, 拥有产业物质资本资产配置;而作为人力资源提供者的雇员, 向产业投入的亦是无需偿还的“自有资本”,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 这种资本一经进入特定产业, 其通用性就逐渐弱化, 而专用性逐渐强化, 同时人力资源市场、产业收益分配机制等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也日渐加大人力资源的进入成本, 即人力资源的可抵押性日益增强, 人力资源所有者也同样成为产业发展风险的终极承担者之一, 因此他们同样拥有产业的终极资产配置—人力资源资产配置。这样, 军工行业产业终极资产配置最终落到物质资产所有者 (传统股东) 和人力资源所有者身上, 实现产业资产配置主体的双元化。物质资产所有者 (传统股东) 和人力资源所有者各自依据自身所拥有的资产配置份额参与产业组织和价值分配, 当然也共同承担着产业的一切风险。

四、军工行业新型产业组织模式的意义和价值

按照军工行业主体与产业的关系, 产业组织可以分为外部组织和内部组织两种形式。信息的不对称性、信息搜寻成本高昂性及外部组织主体与产业关系的松散性, 决定了外部组织的间接性和滞后性, 在组织效率上是弱化的。内部组织成为产业组织的主要方面。然而, 由于内部产业组织机制方面的欠缺, 内部人控制现象时有发生。

与现存军工行业内部产业组织机制不同, 二元三维产业组织机制如下:一是人力资源所有者以“人力资源资产配置主体代表”而不是“员工代表”的身份进入企业董事会, 并保证一定的比例 (比如50%) , 享有与物质资产所有者董事相同的决策权, 参与企业一切重大决策;二是人力资源所有者以“人力资源资产配置主体代表”而不是“员工代表”的身份进入监事会 (董事和监事不能兼任) , 并保证一定的比例, 与物质资产所有者监事共同对董事会、经理层进行监督, 并对广义股东大会 (由物质资产所有者和人力资源所有者构成) 负责;三是监事会吸收产权人代表, 并保证一定的比例 (比如20%) , 与其他监事成员共同对董事会和经理层的发展实践进行监督并对产权人委员会负责。

从微观层面分析, 企业吸收人力资源资产配置所有者代表进入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理由在于, 人力资源所有者是产业发展活动的直接参与者, 最熟悉产业的真实情况, 享有信息优势, 这种优势甚至远远超过现存股东董事和监事。由他们与物质资产所有者代表及经理层实施共同组织, 可以有效控制“内部人控制”, 提高产业组织的效率。而产权人作为固定合约的持有人, 他们的利益是受合约保护的。产权人代表对产业的发展活动依法进行适当的干预, 实现产权人对产业的相机组织, 这既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产业发展的安全性, 又有效维护了产权人的切身利益。

基于二元三维产业组织机制的共同组织模式能有效克服现存军工行业组织机制下单边组织的局限性, 更好地解决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 提高整个军工行业的组织效率。

(注: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支付风险调查和养老基金风险新型补偿制度研究, 管理学类 (编号12BGL090) 的前期阶段性成果。)

摘要:现存的军工行业产业组织理论只注重物质资本的性质、来源、形态、时间等结构的安排, 忽视了人力资源在组织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存在理论的悖论和现实的困境。信息化条件下, 随着民营企业、社会资本的进入, 军工行业的产业组织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军工行业的产业组织机制的安排既要注重物质资产要素, 更应当充分重视人力资源要素, 加快提高整个军工行业的产业组织效率。

关键词:军工行业,制度壁垒,社会资本,产业组织

参考文献

[1]朱明秀:融资结构与公司组织[A].中国会计学会2004年年会暨第17次理论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4.

[2]杨瑞龙、周业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3]库桂生等著:中国国防经济史[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1991.

组织生活模式 篇8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而高校学生党支部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优秀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任。所以, 学生的党建工作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学生支部生活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是党员组织生活, 同时也是党组织对党员开展教育、进行管理与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利用组织生活将党的重大方针、政策以及学校的有关改革计划、发展目标以及教学措施及时向学生传递, 学生也能够及时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动态反馈给党组织, 从而使学校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当前高等院校学生支部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切实增强组织生活的实效性, 进一步提高组织生活的活力与积极性, 保证党员的先进性、战斗力以及凝聚力等。

目前发展学生党员的工作也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而事实上广大高校在发展学生党员方面做得还非常不到位, 不管是学生党员的数量还是重视程度, 与党的要求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所以当务之急是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的实效性。

1 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基本情况及主要问题

相关调研结果表明, 总体而言, 目前高校学生党员组织生活是规范而有序的, 但也有一定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支部组织生活形式较为单一。

在学习内容方面学生党员仅仅按照上级要求, 学习的形式与方法较为单一, 难以吸引学生, 也难以获得学生的认可。此外, 开展组织生活也仅仅是传达党内的一些文件、阅读相关的报纸等等。而事实上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 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及时获得当前的时事政治相关信息, 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时效性以及增强党员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2) 组织生活并未受到党支部的高度重视, 没有明确的组织生活目标。

由于高校学习广泛, 教学内容紧凑, 加上受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影响, 大部分学生在校的时间比较紧张, 同时还要参加各类社会组织的考试, 从而造成很多高校的学生支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没有学生党员、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学生党员少之又少、等到大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党员更是难找的被动局面。很多入党积极分子即将培养成熟成为党员时即将面临毕业、实习或者找工作等事情, 学校对这些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加之一些学生对组织生活缺乏正确的认识, 没有明确的组织生活目标, 仅把组织生活当成一种义务, 而并非是一项权利, 所以对党支部组织生活的重视程度非常不够。

(3) 组织生活的内容缺乏新意, 无法与当前的新形势相适应。

实际上, 组织生活应当与学生党员的专业以及日常生活相吻合, 不同年级以及不同专业的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的内容也应该不同, 这样的话其针对性就更强。由于事前没有充分的准备甚至根本没有准备, 造成在开展组织生活的时候只能照本宣科, 没有针对现实生活的热点以及焦点问题从理论上进行分析与解释, 导致组织生活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不结合学生党员的具体实际, 使得组织生活的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大大挫伤了学生党员对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主动性。

(4) 支部组织生活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手段。

大部分的高校的学生更加注重学习专业技能知识, 而忽视了思想上的严格要求的进步。由于高校学生高度重视学习专业技能知识, 并且需要大量的观摩实训以及外出实习等, 使得党支部通常会让路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 学生党员以此为由请假也非常容易, 从而导致学生党员在组织生活中的记录缺乏严谨性, 进而造成学生党员在组织生活的纪律、要求、考勤以及管理方法非常不完善,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进一步完善支部组织生活的管理手段。

(5) 党建兼职人员较多, 缺乏专职人员。

当前高校从事党建工作的大部分为兼职人员, 缺乏专职人员, 尤其系级的学生党支部中, 绝大部分由辅导员兼职。而辅导员通常是从应届毕业生留校或者招聘的, 这些人在大学期间基本上都担任过学生干部, 参与过学生工作, 但真正面对几百名学生的生活、思想、管理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加上各种日常事务, 其工作强度与工作压力比较大。

2 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模式

(1) 创新高校学生支部组织生活的形式与内容。

在组织生活的内容方面, 除了学校领导规定的内容之外, 尽量结合本系以及本专业的具体实际, 进一步丰富组织生活的内容, 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此外, 转变以往封闭的组织生活形式, 转为开放型的, 注重组织生活的时代性, 还可以邀请其他党支部一起开展组织生活, 或以党员为主邀请群众参与到党组织的生活中来, 这样一方面能够增强各个党组织间的沟通与交流, 提高党组织的影响力, 欢迎广大群众监督, 另外一方面还能促使组织者从内容以及形式上不断创新, 进一步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知识性以及趣味性比较强的组织活动, 除了读书、学习文件、报纸、看录像之外, 还应当举办一些专业知识竞赛、主题演讲、讨论、走出校门参观、参与社会实践等不同形式, 并与高校学生学习的特点相结合, 例如与加强学生的技能有机结合起来, 不断拓宽教育教学的空间, 增强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生活的热情与兴趣, 进一步提高组织生活的实效性。

(2) 进一步完善组织生活制度, 加强约束。

在党组织生活制度的执行过程中, 组织者首先必须掌握学生的课余时间, 安排组织生活的时间不能与学生的正常学习发生冲突;此外还必须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党建工作制度, 包括每一项内容都必须有具体明确规范, 坚决杜绝盲目性和随意性;更为关键的是, 必须建立健全检查监督、考勤制度, 以确保日常组织生活的正常运行, 只有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才能使得高校学生支部的制度变得更加规范, 真正将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制度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促进学生党建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3) 组织生活要注重计划性、针对性以及实效性。

充分结合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具体实际, 结合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组织生活。学生支部必须做好计划与安排, 制定每个学期的工作目标与工作重点, 党组织生活的内容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要重视调查研究工作, 掌握学生党员们对什么感兴趣、有什么需求、喜欢什么样的组织生活形式以及希望从党组织生活中学习到什么等, 并在此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开展组织生活, 进一步提高支部组织生活的实效性。

(4) 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 在学生中产生影响力。

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 以党建带团建, 多开展一些入党启蒙教育、党建知识有奖竞赛等有意义的活动, 或者通过组织党员进宿舍、让学生有困难找党员等活动, 让学生党支部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 在学生中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同时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与培训力度, 严格按照标准发展学生党员;此外必须注重学生党支部作用的发挥, 尽可能开展一些比较新颖的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 倡导更多的学生党员深入班级、深入宿舍、深入社团, 增强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 进一步增强学生党支的影响力。

(5) 努力打造出一支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高校在选择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时候, 必须秉持德才兼备与专兼有机结合的准则, 将那些政治素质过硬、思想道德好、学历高、组织管理能力强、擅长从事群众工作的党员教师以及党员政工人员当作学生党支部带头人, 并切实搞好岗前培训工作, 通过举办学习班、讲座、参观、经验交流等各种形式, 进一步提升学生支部书记的政治水平以及做学生政治思想工作与党务工作的水平。

(6) 强化制度建设与监督检查, 切实提高组织生活质量。

通过强化组织活动的监督检查, 进一步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党组织必须加强组织生活的考勤与考核工作, 与学期或者年度计划充分结合, 并根据当前的一些热点以及焦点问题, 一旦明确了组织生活的形式与内容, 就应及时将计划报到党组织进行备案, 保证组织生活的规范性。对那些不参加组织生活而又不说明原因的学生党员必须严肃的批评与教育, 对那些累教不改的应按照党内的相关规定处理, 保证组织生活的正常开展。组织部门、党总支部通过派人参加、查阅资料等方式, 强化对学生支部组织生活的检查与督查, 针对检查与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纠正, 切实提高组织生活质量。

3 结论

总之, 高校学生党支部必须高度重视组织生活的开展, 充分结合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具体实际以及当前的社会形势, 不断丰富组织生活的形式与内容, 切实提高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与实效性, 进一步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以及生命力,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闫春娥.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07 (33) :118-120.

[2]李楠, 田峰, 吴剑峰.关于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的调研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 2009 (S5) :339-340.

[3]周仲春.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思考[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8 (4) :135-136.

娱乐新闻话语组织模式探析 篇9

一、娱乐新闻话语的组成——标题、导语、正文

娱乐新闻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即标题、导语、正文。其中标题与导语是整篇新闻的重点, 受众可以从标题与导语中获取到关键信息, 是新闻中最具价值的部分;正文是对新闻的详细描述, 是信息含量最大的部分。以下将以一个实例来进行论证。2013年5月15日, 搜狐网上娱乐新闻版块刊登了一条题为“章子怡换新发型备战戛纳, 理发时嘟嘴卖萌”的娱乐新闻。

标题由两句话组成, 其中“换发理”与“理发”是发生事件, 两句话中又分别用“戛纳”和“卖萌”来吸引受众群体眼球, “备战”和“嘟嘴”起到修饰关键字的作用。导语可以看做是标题的扩充, 也可以看做是详细内容的摘要。正文则是对整个事件的更为详细的评述, 它会将导语中的新闻内容详细的进分描述。一般会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介绍的较为详尽, 整个事件的描述也会更生动具体些。

二、娱乐新闻组成模式分析

娱乐新闻撰写主要考虑到两方面的内容, 一部分是新闻的价值, 另一部分是新闻的信息量。新闻的价值直接关系到受众群体的关注度, 而新闻的信息量则是关系到新闻扩充性, 是新闻主要内容的拓展性阅读。

娱乐新闻按其标题、导语、正文三部分组成划分, 其新闻价值与新闻信息量是成反比的。

1、新闻标题分析

新闻的标题大都是一个句子, 其中包括主、谓、宾, 其实质就是一句话概括了整个新闻的主要内容, 受众群体可以轻易地从标题看出新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果感兴趣就可以进一步阅读, 如果不感兴趣, 就不再进行阅读。例如“殷桃深夜会友美甲”、“王菲女儿被暴参加选秀”、“陈翔新戏杀青开心庆祝”, 从这几个标题中都可以大致了解到新闻的主要内容。因此, 就新闻的三个组成部分而言, 标题是最具有新闻价值的。如果想了解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详细过程、发生背景等, 就要对新闻的导语与正闻进行详细的了解。

2、新闻导语分析

导语介于标题与正文之间, 它起到的是扩充标题, 总结正文的作用。这种组成模式与当下社会快节奏生活与信息数量的爆炸式发展有关系。受众群体每天的时间都十分紧张, 而每天都会面临着大量的新闻, 娱乐新闻的数量更是层出不穷。导语起到的是缓冲的作用。究其新闻价值介于标题与正文之间, 而其新闻内容的信息含量也同样的是介于二者其间。从“章子怡”的例子中可以看出。

3、新闻正文分析

正文所包括的内容通常包括事件的详细描述、事件发生的背景、事件的评论三个部分, 这三个部分是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些组成部分也会根据新闻的需要有微小的调整。事件的详细描述主要分为主事件与后果之分。主事件是对事件发生过程的描述, 而后果则最终的结果。就“章子怡”例子而言, 主事件是微博画面的描述, 而后果就是借用网友的话来表达新闻撰写者的观点。这种利用他人的话语来表达观点的做法可以使新闻内容更令人信服。事件的背景有历史背景与具体背景之分, 而具体的背景又分为场合背景与先前事件背景之分。“章子怡”这个例子中的事件背景属于先前事件背景, 以“组委会日前发布的消息”和“章子怡在2006年与2009年担任此电影盛世的评委”为背景, 这个背景都是已经发生的“先前事件”。事件评价是新闻撰写人对本次事件的评价, 但是评价大都不是以撰写者的口吻来描述的, 虽然带有个人感情色彩, 但是还是从作为受众群体中的一员, 来尽量保证新闻的公正客观性。事件评价主要分为间接评价与直接评价两种。顾名思义, 二者的区别在于所使用的话语是否具有直接性。就“章子怡”这个例子而言, 采用的是间接评价法, 表面上是对“戛纳电影节”中“一种关注”单元的介绍, 而实际则是对章子怡能够接受到此邀请的祝贺及对她在国际影坛地位的肯定。

三、娱乐新闻话语组织模式与认知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 很多类型的话语结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实应用的组织模式与当下正在使用的组织模式可以说是大相径庭。然而, 新闻的话语组织模式自形成之日起, 就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反而被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娱乐新闻作为新闻中的一种, 更是延续了这种话语组织模式。

而就娱乐新闻而言, 人们已经对新闻的话语组织模式形成了固定的认知思维, 新闻的撰写者只需要在固定的思维框架下来更新新闻内容即可。这样更适合受众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特征。因此, 采用固定的话语组织模式, 有利于读者迅速定位信息的位置, 可以帮助读者以最快的速度查找到吸取到关注的信息内容, 利于时间与精力的优化配置。

摘要:娱乐新闻的最大特点就是向受众群体提供最新的、最具吸引力的娱乐圈内发生的事件。娱乐新闻属于新闻类的一种, 笔者对娱乐新闻进行分析发现一般而来, 娱乐新闻由标题、导语与正文三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在整个新闻中都起着不同的作用。由于这种话语组织模式的广泛应用, 这种组织模式已经在大多受众的心理与头脑中形成了主要认知特征。这种认知特征的形成, 使娱乐新闻的话语组成模式更是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化。

关键词:娱乐新闻,话语组织模式,新闻组成

参考文献

[1]王海.娱乐新闻话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

[2]尹俊星.民生语境下娱乐新闻的功能回归[J].新闻窗.2013 (1)

组织生活模式 篇10

一、团场现行组织制度形态分析

兵团的特殊使命决定了“兵团一师一团场”体系在隶属关系上的行政性和地理上的区域分散性, 彼此间开展工作又是通过层层委托的代理方式进行, 使得团场最终成为经营和管理辖区内公有农地及相应资产的代理人。高度的“计划体制”意味着资源配置主体不是职工而是团场, 而团场经营管理者又是由上级 (师党委) 任命, 最终形成带有行政特色的委托-代理组织制度模式[2]。在这种行政性的委托代理关系中, 上级的“考核指标体系”严重影响着团场干部的经济行为, 使得他们在工作中易开展稳妥和收益平衡的经济活动;另一方面团场的产权安排, 则意味着团场只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就可以通过剩余索取权获取较高的收益, 除非出现严重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1]。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团场领导缺乏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 最终使得团场的企业属性优势没能充分发挥。另外, 作为团场上级的兵、师机构, 不对团场的效益负直接责任, 不承担经营风险, 但却对代理人 (团场领导) 有任命权, 这样的制度安排使得上级领导缺乏承担经营风险的制度基础, 不能有效地保证相关决策的合理性。同时, 团场与职工之间的联系不是完全根据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关系自愿形成的结合, 而是靠职工对土地、企业的依附关系和区域行政管理上的从属关系, 是凭借契约合同捆绑在一起的, 职工没有“退出权”, 承包职工家庭不具备法人资格。兵师、团场和职工三者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作为下级部门, 尤其是处在最基层的职工群体不能完全认可上级的有关决策, 这种情况就使得干群关系比较紧张。一个经济组织内部成员追求的目标不一致,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组织的有效性。从人力资源理论的角度考虑, 表面上看团场职工在生理劳动周期内的人力资本, 借助工资、培训、福利、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合约, 被让渡予团场, 但事实上团场并不能绝对拥有或控制附着于团场职工个人的人力资本的所有权, 这意味着团场的人力资源没能充分利用。

二、中间组织的生成机理及其形式

新制度经济学传统分析是以科斯的经典著作《企业性质》 (1937) 为基础, 把纯粹市场和科层企业看作是由交易成本决定的相互竞争和相互替代的组织资源配置的两种制度安排。随着该领域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 1993年Picard Larsson提出用市场、组织间协调和科层企业的三级制度分析框架来取代市场与科层企业两极制度分析框架, 即用三分法替代两分法, 基于看不见的手 (斯密) 和看得见的手 (钱德勒) 的隐喻, 他形象地称组织间协调为“握手”。这种中间组织的组织形态是介于企业 (一体化组织) 和市场两种规制结构之间, 是企业之间半结合的一种中间组织, 它既有效地利用市场机制又利用组织机制来协调企业之间的交易行为, 也就是说, 既通过市场机制提高了交易效率, 又可依靠组织机制的协调降低交易费用[3]。今井贤一等用M1, M2代表市场准则, O1、O2代表组织准则, M1+O1、M2+O2代表中间组织准则 (表1) , 其中M1表示利用价格或其他信号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M2表示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O1表示基于权力之上的命令和共同利益最大化, O2表示固定、持续的关系。

他们认为纯粹市场准则和纯组织准则在配置资源时都可能失效。纯粹市场准则 (M1, M2) 失效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与它的决策原则M1有关, 在纯粹的市场中, 交易者因相当狭隘的决策视野而采取适应短期目标的机会主义行为 (如提高产品价格或降低产品质量) 。第二个原因在于它的成员原则M2, 市场中个人参加或不参加交易是自主的, 由于成员的自由进入和退出, 在参与者中积累共同信息的机会太少。补救上述失效的办法有两个:一是把O1引入M1, 如企业集团中的总部为了长期的整体利益, 可以行使权威以裁决每个成员企业的行为, 这样M1+O1就出现了;二是把O2引入M2, 即让交易者加入彼此之间长期的、半固定的关系中, 从而减少机会主义行为, 这样M2+O2就出现了。企业组织失效的原因同样有两个。一是基于权威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O1) 存在缺陷, 在纯企业组织中, 由于个人缺乏充分的私人刺激, 而且在等级制度管理信息过程中具有潜在的高成本, 因此会出现“偷懒行为”。二是涉及到信息的积累, 企业组织中成员进入或退出组织受到一定的限制会导致交易的成员变化缓慢和成员数量的有限性, 因此这种固定而连续的组织成员原则O2会产生信息积累的刚性。补救企业组织失效的方法是把M1和M2引入企业中, 这样便形成了形式各异的“有市场的组织”和“有组织的市场”[4]。

具体来讲, 中间组织的形式较多, 以交易的内部化程度 (从弱到强) 对处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中间组织可以进行以下排序:现货市场交易→长期契约→战略联盟→合资→企业集团 (控股公司) →传统企业。其中长期契约包括卡特尔、关系松散的企业集团、特许、分包制等, 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靠长期契约连接, 关系较为松散, 是靠近市场的组织形式或者是基于市场的备选方式。而合作和关系密切的企业集团 (控股公司) , 更多运用层级组织的方式, 将更多的活动在组织内完成, 是基于组织的备选方式。

三、团场组织制度模式的创新

㈠创新思想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机制的不断深入, 团场现行组织制度严重阻碍了团场经济快速发展。同时, 作为兵团经济的主要载体, 团场经济萎靡也制约着整个兵团经济实力的提高。团场作为集约化程度很高的国有经济组织, 如表1所示, 该组织追求的是基于权威命令之上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同时团场与职工之间是比较固定的持续契约关系, 纯组织属性比较明显, 因而引入市场机制, 以促进团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是团场的组织制度模式创新的一个新思路, 目的在于优化团场的经济结构, 繁荣团场经济。同时,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经验也证明了市场经济秩序是各种具体经济活动合序进行的实际状态, 市场机制具有最强的激励功能, 多样性和灵活性。

㈡创新思路“内部资本市场” (Internal Capital Market) 是在美国近代企业发展史上, 因企业组织创新带来的效率提高, 使企业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多元化投资和内部资源管理时而出现的概念[5]。引入内部资本市场, 企业在组织结构上通常表现为多元或控股型的组织结构, 存在一个总部以权威的方式进行资源的分配。团场作为一个企业集团, 职工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内部工作, 同时可以凭借租赁承包契约获取的具有使用权、生产经营以及收益权的土地份额等参股, 同时集团总部利用筹集资金进行集团内部的多元化投资, 聘用职业的管理经营者, 充分利用团场的人力资源, 大力发展具有该地区特色的二三产业, 促进团场区域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作为国有资产出资者, 团场行政机构只能行使出资权, 可以监督但不能干预集团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股权 (所有权) 的实现主要体现在出资者对经营者的有效监督和制约, 这样职工除了完成每年的上缴任务外, 还可以通过每年的股利分红分享有较多的剩余劳动成果, 获取更多剩余索取权以及由此延伸的其他相关权利;另外一方面, 职工成为集团员工还可将团场的部分社会保障职能转由集团公司来履行, 这样职工则将享受更加完善的社会劳动保障服务。最重要的是职工可以通过出让股权、中止合约等形式行使自己的“退出权”, 以此作为对资本使用不当的惩罚, 从而使自身的权利与利益得到保障。要成功引入内部资本市场, 团场组织制度改革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 成立集团公司, 并且切断团场行政机构和集团公司之间的“行政隶属脐带”, 实行所有者职能与政府的一般行政管理职能分离、国有资本营运职能与政府对国有资本的管理职能分离。行使国有资产营运职能的集团公司是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而不具有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 最终做到政企分开。

第二, 团场集团公司采取专门设立资金结算中心或财务公司等形式, 利用金融机构网上银行和资金管理软件等信息化手段, 实现集团公司资金的集中开户、集中结算、集中运作, 并在此基础上实行集团统一授信、统贷统还, 确保集团公司资本收益和利润收入的目标与体现团场社会行政管理职能的公共财政收入分离。

第三, 构建团场各级领导科学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人才评价体系是“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体现, 是人才科学发展观的应用。团场各级领导作为该行政区域经济的带头人, 不应该一味地追求上交任务的完成率, 若是如此则将扭曲其工作性质, 导致干群关系紧张, 最终使得团场缺乏经济活力。科学的指标体系应该包括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与制定决策能力、影响与责任、领导力 (侧重于组织与协调) 、压力与风险承受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等六个方面, 其中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与制定决策能力和领导力三项所占比重较大[6]。从这六方面制定考核指标体系会帮助各级领导树立“双赢”的思想, 充分发挥各自才能, 不像以前只是禁锢在稳定风险较小并且具有较大剩余索取权的第一产业上做文章。

参考文献

[1]刘俊浩.行政职能缺失与国有企业性质组织架构下的兵团工业化[J].新疆农垦经济, 2005, ⑿.

[2]张为栋.兵团农业双层经营的委托——代理机制与效应分析[J].当代经济, 2007, ⒁.

[3]卢建新.中间组织崛起的原因[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5, ⑴.

[4]曾楚宏, 吴能全.中间组织的起源及比较优势——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J].财经科学, 2006, ⑸.

[5]周波.集团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浅析[J].知识经济, 2008, ⑵.

小学班会组织模式和方法探析 篇11

关键词 班会 德育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020-02

主题班会是学校德育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活泼好动,思想活跃,对新事物特别好奇,兴趣广泛,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参加新颖活泼,趣味性、知识性、文体性、竞争性强,富于幻想的教育活动。因此,主题班会形式的选择还必须牢牢把握学生的这些特点,想方设法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

一、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

1.举办各种知识性的竞赛活动

这种形式的主题班会是针对学生的竞争、好胜心理所采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手工小制作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通过激烈的竞争和对抗,既可将严肃的主题教育融于生动活泼的活动之中,又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可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组织这种班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发动学生参与,学生发动得越广泛,关注程度和参与热情越高,效果就越好。

2.举办各种文体性的表演活动

文体性主题班会是通过文艺体育形式进行的。如:演唱、相声、舞蹈、小品、朗颂等。这种主题班会是学生展示才能、发挥创造性的好机会,也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锻炼学生组织能力的好机会。通过生动活泼,寓教与乐,富有感染力的各种文体活动,赞美某人某事,或鞭挞某一不良思想行为,达到教育目的,并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班级的凝聚力。

3.开展主题漫谈、讨论和展示活动

本活动特点是便于学生广泛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切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拿上半年我校举行的几次主题班会来看。所选的内容改变了以前单一的配合实事形式和节日的模式,而是关于绿化、爱劳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团结互助、文化学习的等等。这些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关系比较密切,因此学生容易接受、理解和认同。如:我曾开过这样一个心育式主题班会《让人人都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针对本班有1/3的近视学生这一现象,为了让学生养成卫生用眼的好习惯,我和部分学生准备了一个星期,确立了这个主题。首先诉说“苦恼”:让三个近视学生现身说法,近视如何给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种种苦恼。其次表演“苦恼”:让二名学生表演事先准备好的相声,进一步描述近视的苦恼。接着解脱“苦恼”:主题班会上特邀学校的科学老师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眼球的结构”“视觉的成因”“近视的形成和矫正”“保护视力的方法”。最后学生们分组讨论如何保护自己的视力并在班级畅所欲言。总之,这些主题班会都有一种亲近感,使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所以就能受到学生的欢迎。

4.开展各种假想性活动

这种活动形式符合少年儿童爱好幻想的心理特点。幻想总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积极健康的幻想有助于学生确立理想,推动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刻苦钻研,奋发向上,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从学生座谈会上也可以反映出这一情况。他们在回答“你还希望举行有关那些方面的主题班会”时,学生提出了相当丰富的内容,如:有关电脑的、有关航船模型的、有关人体奥秘的、有关环保的、有关交通安全的等等,从中可以看出,健康、益智、带有科幻和探究性的内容都是学生所感兴趣的;也可以看出,主题班会的天地是十分广阔的,有相当大的开发潜力。

5.大胆开展校外活动。

所谓校外活动就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的野外活动,如春游、拜谒烈士陵园活动、植树节的绿化活动等。这种活动形式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等。

6.即时性活动

这种活动形式并不固定,它是指班主任利用日常学生学习、生活中接触到的偶发事件而迅速开展的活动形式,它往往是临时决定、准备时间短促,但针对性强。由于事件发生不久,趁热打铁开展班级活动,学生的情绪感受强烈,印象深刻,效果往往很好。

二、要善于深化主题的巩固成果

成功组织班会除了要认真考虑主题班会的选题、组织形式外,还要认真考虑班会的主题如何深化和巩固,怎样让学生进入并保持最佳状态。这就要搞好主题班会的总结,同时还要搞好“追踪教育”,并深化主题和巩固成果。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班主任可采用讲述、讲解、谈话等方式,向学生宣传班会的目的、内容、形式和要求,以便使学生对班会活动产生兴趣,并极积投入到准备活动中来。认真准备班会内容、精心设计班会内容、形式与方法。精心布置会场、精心挑选主持人。尽可能多的发动全体学生来进行准备。其中作好准备工作是开好班会的关键。因为准备过程就是教育、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过程。

2.善于总结和提炼

在主题班会中,学生的认识有时并不是一致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由于学生的年龄、知识和认识水平方面的原因,他们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而看不到本质,缺乏理性的分析、判断。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要利用总结来启发、诱导和点拨,针对学生的认识给以集中、分辨、提炼和升华,使学生的认识有提高,行动有准则,前进有方向。

3.做好“追踪教育”巩固班会成果

要使班会真正起到教育作用,决不能忽略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深化主题和巩固成果。也就是在班会后后要进行“追踪教育”。

在班会活动之后,要及时掌握来自学生中的信息反馈,抓住学生思想情感方面的变化,继续加以引导,促其升华。力争每次活动之后,让学生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并使他们在行动上有所表现。如:在召开了《你为班级做了些什么》主题班会后,就要及时表扬那些关心集体利益,为集体做了好事的同学,对于表现差的,要善于引领。只有这样,主题班会的成果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

组织生活模式 篇12

设计师脑洞大开:开始种植家具了

让树木直接从地里长成生活所需要的样子是很久以前就有的想法。比如,果农会在桃园四周栽种带刺的灌木,并且对灌木进行修剪,使灌木长成栅栏墙。

设计师最善于将自己的“新思路”嫁接到一些“老想法”上。英国设计师加文·芒罗就在想:既然能让灌木长成栅栏墙,能不能把这项技术再向“精细化”的方向推进一步,让树木直接长成椅子呢?

他把柳树幼苗栽到地里,然后用塑料制成的椅子模型将柳树幼苗“扣住”,让柳树幼苗的枝条沿着模具规定的方向交错生长,经过修剪和引导,柳树最终长成了一把结实的椅子!

让柳树直接长成椅子宣告了一项新技术的诞生——不用锯子、凿子、锤子制造家具,完全依靠阳光、空气、土壤来“种植”家具的技术被称为“有机3D打印”技术。

除了让柳树直接长成椅子,他还开始让梧桐、山楂、橡树长成桌子、橱子、灯罩等多种多样的家具。目前,这位设计师的“家具种植园”里已经种出了400多件桌椅,还有许多灯罩等待“采摘”。

奥地利一位艺术家耗费多年时间,创造出自然生长产生的椅子。他将椅子形状的金属框架绑在树上,经过20年多年的生长,树木最终长成椅子的形状。

还有更神奇的:房子也可以种植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觉得英国这位设计师种植椅子和桌子的做法很有创意,可美国费城大学的学生们对此却很不屑:种植椅子算什么,我们能种出房子!

他们把地面整平,埋入木屑营养基,浇入蘑菇菌丝,把用纸板搭建起的中空墙体房子放在营养基上。

数天后,蘑菇逐渐长起来,它们分解木屑养料在中空墙体内层层长高,越长越多,像垒砖一样把中空墙体填满变硬,最终互相勾连成为结实的墙体。蘑菇干燥之后,蘑菇房就成了宜居之家。

蘑菇房和现在常见的泡沫板房有些类似,不过,这种纯天然的蘑菇房不含胶漆、油气等有害物质,防水防火,可以完全降解,不像泡沫板房被弃用后会成为白色污染。

住进蘑菇房,冬暖夏凉,还有种淡淡的蘑菇清香,完全没有钢筋、水泥的禁锢感,有种置身于自然的自由感。

如果蘑菇房墙壁有损坏,也不用急着去找泥水匠来修补,只需要在破损的墙壁上“种植”一点儿菌丝,过些日子,墙壁就会重新“长出来”了,这就是蘑菇房的自我修复功能。

种出来的蘑菇房是有生命的,除了能自我修复,还有天然的“免疫防虫系统”,让屋子里蚊蝇不生,干净异常。

大家都参与:想想还能种什么

桌子、椅子、房子都能种出来,真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呀!设计师们为什么能想出种椅子、房子的创意呢?是因为他们敢想。

同学们,现在我们不妨也放开胆子想一想,除了种椅子、房子,还会有些什么样的种植思路呢?

种玩具——现在的大多数塑料玩具都含有害物质,对小朋友来说很不安全。如果用模具把小树、小草“罩起来”,让它们直接长成四驱车或是奥特曼的形状,不是很富有创意吗?而且种出来的玩具纯天然、无毒无害,小朋友可以尽情地玩耍。

种弹簧——葡萄的茎一圈一圈缠绕着的样子,很像弹簧。如果用转基因技术让葡萄的茎长得跟钢丝一样坚韧,葡萄的茎不就长成弹簧了嘛!同时,让葡萄长成钢珠,钢珠也是重要的工业零件。对,许多工业产品如轮胎、机床也都可以种出来。

种牛奶——牛奶好喝,可是来之不易。能不能不再为难奶牛,别逼它们吃草挤奶,而直接种出牛奶呢?我们可以把“牛奶基因”转嫁给椰子树,椰子汁不就可以变成牛奶了吗?当前,有种新品种草莓就有“牛奶味道”,看来“种植牛奶”是可以实现的梦想。

上一篇:保险业务员招聘下一篇:水体化学需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