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组织型模式

2024-05-26

政府组织型模式(共9篇)

政府组织型模式 篇1

一、六种招商组织治理模式

招商引资是一个技术活, 全国各个地市也是各显神通, 不管是从国外借鉴还是来自自我的探索, 效果都是有目共睹的。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到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地区、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等地的成功例子来看, 我国在改革开放招商引资这一环节做的还是比较的成功。当然政府组织与管理招商的模式是一个不断探索与改进的过程, 期间必定会经历不少的波折,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下目前我国政府招商组织的几种治理模式。知识文化比较发达, 人才密集, 影响力深远和具有较强示范性等特点都是总部经济模式的优势之处, 但不足之处在于这仅仅适合部分省会级以上城市, 不具备普遍意义。而且, 对专业人员素质、市场规模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软硬件环境要求很高, 很多城市对于这一模式都只是望而却步。所以, 对于总部经济的长远发展, 各地方政府应结合自身区域产业特点做更详细的规划和定位, 明确主导产业, 逐步壮大市场规模, 优化政策和投资环境,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加快城市化进程, 创造更多的投资机遇, 逐步打造区域性总部基地, 逐渐形成总部经济才是明智之举。

(一) 政府主导型模式

江苏就是“以政府为指导、向市场化过度的多种形式相结合”模式的成功例子。这种模式主要是由政府推动招商引资并强势参预, 市场只是起辅助作用。首先江苏省政府利用投资机遇, 凭借环境的优势, 运用专业手段, 重点打造行业项目, 吸引外商投资加盟, 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江苏省政府是力抓招商引资工作, 从全面出发, 把工作重心放在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点上, 并且对各级部门实行奖惩制度, 以此来巩固成效。另一方面, 就是在境外设立招商机构, 派驻外招商代表宣传以吸引外商投资, 如今, 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已设立了招商代表处, 他们为江苏的投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促进了江苏的更快发展。

(二) 市场主导型模式

在这一方面的突出代表就是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靠近香港和澳门, 很多华侨的祖籍都集中在这一地区, 造就了珠江三角洲巨大的区位优势, 因为政府并未过多干预, 加之中华民族“落叶归根”的传统理念, 许多海外华侨都愿意投资家乡, 促进祖国的经济发展。1980年是我国改革腾飞的时候, 设立了经济特区, 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由此, 珠江三角洲赢来了空前的繁荣, 加上当时香港、澳门和台湾因为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而纷纷转入内地市场, 恰逢珠三角市场的巨大潜力与活力, 为后来的外资入驻中国市场造就了便利条件。直到今天, 全国最大的市场还是属于珠江三角洲。

(三) 总部经济模式

传统总是要被打破的, 2003年, 中心城市北京丰台区总部经济开发战略的实施, 开创了新的招商引资模式, 成功转型。总部经济是由总部基地和总部产业构成的经济形态。北京丰台就首先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总部基地。总部基地是城市运作的一个项目, 它跟一般的房地产项目在形式上有相似的地方, 但实际上有区别, 它是一个创新的项目, 到目前为止, 凭借着其人才、科学、教育和信息等方面的巨大优势, 成功引入了多家跨国公司的入驻。如今, 总部基地的规模已是位居全国前列, 成为了北京首都不可或缺的经济条链。

(四) 专攻型模式

因为日本、韩国的经济转向, 山东半岛也凭借着其地理优势, 迅速做出调整, 形成“主攻日韩”招商引资治理模式。由于日本的国情需要和经济的持续下降以及其他一些原因的影响, 日本开始转移到中国内地市场, 形成一轮又一轮的投资风潮, 推动了山东省的经济飞速发展。因为韩国的产业结构处在转型期, 所以就将传统制造业投入到了做为首选的中国市场, 而山东半岛也因为韩国的直接投资而达到了空前高涨的繁荣时代。如果山东半岛能继续发挥其区位优势, 承接现在业已成型的产业基础, 未来的经济规模不容小视。

(五) 外资并购模式

吸引外商以金融形式投资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境内企业成为境外上市公司, 或者通过境外证劵市场及逆行买壳上市。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国家实力的加强, 中国企业的实力也在不断壮大, 眼光也盯住了国际市场, 很多境内公司投身到了境外发展, 中国企业已逐步走向了国际化。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按照法律规定和股票上市交易规则, 通过协议方式或二级市场收购方式收购上市公司, 并取得控股权来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 最后由上市公司运用配股或增发新股的方式将筹集到的资金反过来收购国内的资产, 然后可以起到吸引外商投资的作用。二是外资公司、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直接通过购买股权或购买资产的方式并购境内企业。外资并购指的是投资者采用各种有效方式, 直接或间接兼并、合并或收购在我国境内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 从中国加入世贸以后, 中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已经成为了外资并购的主要目标。

(六) 以民引外模式

温州模式就是传统的“以民引外”模式, 它主要是指民间投资, 选择风险相对较小的民营经济。因资本的封闭性和内源性的原因, 造成温州经济一度困难, 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 温州政府研究出台了“以民引外、民外合璧”的经济策略。2001年同1978年相比, 温州的财政收1.3亿元增长到96亿元, 工业产值从11亿元发展到2030亿元;。温州经济的迅猛发展, 得益于民营经济的超常发展。2001年工业总产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均占98%, 在民营企业产值在温州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85%。可以说, 温州的经济就是民营经济, “温州模式”就是发展民营经济的模式。

二、六种模式的优缺点和创新的方向

政府主导模式的优点是因为政府起着主要作用, 各部门组织沟通协调, 招商引资的蓝图规划得比较专业, 相比较工作效率和质量都是极高的。但是同时也因为政府的过多干预, 对于企业的自主性产生一定限制, 不利于提高市场的积极性。所以, 综合两方面, 政府应该尽量避免事无巨细, 赋予企业相应的空间, 鼓励企业根据自身优势自主招商。

市场主导模式的特点是市场比较宽松, 限制较少, 更利于产业资源配置和企业的发展。但也因为市场秩序不够健全和自身成熟度不高, 会导致了很多相对层次较低产业的出现, 其成长性不够和发展空间有限的特点不利于外商投资。基于这点考虑, 政府应该规范市场, 提高技术创新, 产业升级的能力。

知识文化比较发达, 人才密集, 影响力深远和具有较强示范性等特点都是总部经济模式的优势之处, 但不足之处在于这仅仅适合部分省会级以上城市, 不具备普遍意义。而且, 对专业人员素质、市场规模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软硬件环境要求很高, 很多城市对于这一模式都只是望而却步。所以, 对于总部经济的长远发展, 各地方政府应结合自身区域产业特点做更详细的规划和定位, 明确主导产业, 逐步壮大市场规模, 优化政策和投资环境,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加快城市化进程, 创造更多的投资机遇, 逐步打造区域性总部基地, 逐渐形成总部经济才是明智之举。

专攻型模式, 因为“专攻”所以“专业”。在山东半岛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 除了感叹它的地理优势, 也不得不佩服它的应变能力, 针对市场空缺快速做出调节, 紧盯“日韩”, 打造重点, 才使山东半岛的经济快速增长。相反我们也应该看到的是, 山东半岛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而相对偏远的西部地区情况有所不同, 或是相对落后的地区, 没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都是没有能力承接如此规模产业转移的。在看到山东半岛成功经验的同时, 我们也应注意到政府的主导作用, 但过多的干预, 往往导致招商成本的增加, 所以要尽量减少干预, 提高企业的活跃度。

并购型模式是产业融得大笔资金最快速的方式, 而且它对成本的要求不高, 也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但是, 现有我国法律和经济制度尚不完善, 金融市场尚未全部开放, 所以限制较多, 审批严格, 步骤繁琐, 周期较长,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外商投资热情。

以民引外模式顾名思义就是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优势吸引外商投资, 从而避免政府过多干预, 降低招商成本。但需要注意的是, 在缺少产业整体宏观规划指导的情况下, 容易造成各企业间运作不协调或市场冲突。另外, 企业内源性招商引资, 合资合作的运作相对缓慢, 招商引资的效率一般不高。

综上所诉, 各个地区都是根据自身条件利用自身优势不拘一格实现招商引资繁荣经济的目的。没有一种治理模式是通用的, 万能的, 所以就需要各地借鉴他人的长处, 结合自身综合优势, 创造性思维, 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招商引资模式, 推动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程蓓蕾.我国招商引资现状与主要模式分析[J].中国商界, 2010, (9) :178

[2]洪捷.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 2008

[3]王翼.我国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模式创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07

[4]徐小苏.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模式与策略研究——以L市为样本的研究[D].苏州大学, 2009

[5]乔珺.招商引资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模式分析——以扬州为例[D].扬州大学, 2010

政府组织型模式 篇2

大型企业集团在管理模式上一般有两种:“H”型公司即控股公司,和“M”型公司即市场型公司。结合我国的情况,“政府公司”公司总部应定位为“M”型,总部主要从事战略制定、实施和管理,政策制定、资本运筹、财务预算控制、投资决策、人力资源配置、统筹经营等职责。南车历史上属于典型的“政府公司”。成立之初就致力于构建“M”型公司管理模式。M型公司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是:

(一)强化战略管理,塑造企业愿景。导入战略管理理念,制定和实施企业发展战略,并根据内外部发展环境进行多次较大调整。建立了具有企业特色的战略管理体系,战略措施深入到各级经营管理者的脑海,引领着企业向既定的战略目标稳步前行。

(二)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了产业链整合的“四化”原则,即:主机产品集约化、重大零部件专业化、一般零部件市场化、后勤辅助社会化。

(三)坚持自主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把握好三个关系:一是引进技术和合资合作的关系。牢牢把握住企业的控制权,不能丧失自己的品牌和市场。二是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的关系。引进技术关键在于消化吸收,进行技术引进的配套投入。三是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引进技术后,要快速建立基础的研发平台、制造平台和产学研联合开发平台,给自主创新预留空间。

(四)以人为本,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三项制度”。重点在三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创新模式,构建开放型选拔任用方式;创新机制,构建以岗位工资制为基础的激励型薪酬体系;创新制度,构建规范灵活的新型劳动用工体系。

(五)精干主业,坚定不移地推进主辅分离和移交办社会职能。针对“政府公司”冗员多、包袱重的状况,提出了“做强先瘦身”的思路,清理和分离与主业关联不大的辅业资产,集中资源做最熟悉、最擅长的轨道交通装备业和专有技术延伸产业。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三年完成”的原则初步推进。

(六)重组改制并整体上市,迈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坚实步伐。“政府公司”转型为“M”型公司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改造是最佳途径。2007年,整合集团最优质的经营资产整体重组改制并在境内外上市,进一步完善了治理结构。

管理模式效益

南车立足科学发展,着力改革创新,探索并实践了有企业特色的“M”型公司管理模式,实现了由“政府公司”转型为主业突出、精干高效、机制灵活、治理规范、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实现了快速、健康、和谐发展,成为“政府公司”改革发展的经典案例,同时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一)经营规模不断提升。销售收入从2001年的120亿,提升到2007年的312亿元,销售规模跻身全球业内三强。总资产由2001年的188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427亿元。在2008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52位。

(二)企业效益实现年年攀升。利润总额由2001年的5882万元,提升到2007年的12.8亿元。

(三)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产品服务社会。在国内南车制造的动车组服务于社会,为老百姓带来“铁路公交化”的实惠,在国外,“南车制造”代表着“中国创造”的新形象,展示着我国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装备技术的创新实力。

政府组织型模式 篇3

关键词:政府主导;社会治理;社会组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强社会建设。[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改革目标。[2]这就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进行了顶层设计。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国现有国情中,社会治理还处于政府主导型的发展阶段,因此,在此阶段,我们在研究如何促进社会组织的成长与发展并发挥其在社会治理进程中的积极作用的同时需要我们把握政府在其主导型的社会治理模式中所应发挥的作用。

一、社会治理的背景与内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高度分化,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随着社会进入高速运转状态,变得高度复杂和不确定的同时,我们也正在迈向一个新的时代即个性化时代和变革时代。原有的政府和社会高度合一,铁板一块的社会管理模式已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建构可替代性的社会治理模式已成为必然趋势。为此我国进行了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改革,政府职能发生了很大转变,不断尝试在新领域简政放权,将大量事务推向社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2]《决定》全文共24次提到“治理”一词,这主要有: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社区治理、国际经济治理、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体制、治理结构、治理方式、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第三方治理等等。[3]

王浦劬教授把不同层次上涉及治理活动的三个基本概念归纳为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本文主要从社会治理层面进行论述。

在公共管理领域,治理的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兴起的。在关于治理的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表述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其对治理作出如下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4]它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协调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包括正式机构、规章制度记忆种种非正式安排,其核心在于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

相对应的,社会治理则是政府组织、市场组织、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等多元主体通过共同协商处理社会公共领域内的公共事务的一个持续过程,以及为保证这一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各种制度、体制、理念、规则、方法和方式的总和。

二、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必然性

社会治理的核心要义在于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然而我国由于传统历史文化的远因、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因和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近因,已经习惯了由政府作为单一主体管控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我国社会组织发育明显不成熟,而缺乏多元主体的协同并进,社会治理是无法真正实现的。要实现社会治理的目的,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这其中当然包括建立和培育社会组织。

在我国,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一方面,政府据有社会普遍认同广泛的权能地位,并且政府从这种权能地位出发制定各种有效政策,促进了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飞速发展,从而又加深了整个社会对其权能地位的认同和遵从。另一方面,政府在社会资源的控制上仍然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此外,考察我国现实国情也可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的历次重大改革,只有靠政府这个强力权威才能推动。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自然也不例外,我国目前大多数社会组织的建立也是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根据社会需要政府选择的结果,是政府主动让渡边缘空间的结果。[5]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上指出,我国的社会治理要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7]在当前的中国,只有实行政府主导型治理,才能更好更快实现有效的社会治理。因此,在我国发展的现阶段,发挥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导作用,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

三、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的路径

所谓政府主导型的社会治理,是指在执政党领导下,由政府组织领导,吸纳社会组织、市场组织以及个人等多方面治理主体参与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治理的活动,是以“实现和维护群众权利为核心,发挥多元治理主体作用,针对国家治理中的社会问题,完善社会福利、保障改善民生,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有序和谐发展的过程”。[8]在这种社会治理模式下,政府应该积极发挥自身作用,为实现社会治理的各方面要求创造条件,我认为应该主要从宏观、微观两方面做出努力:

从宏观方面来说,首先,切实更新观念,树立社会治理理念。政府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治理的发展方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深刻理解社会治理的内涵和要求,由管控社会的理念转变为治理社会的理念,必须要明确社会治理相对于传统的社会统治和管理所具有的特殊属性:社会治理强调以共识愿景,认同信任,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平等协商,多元共治的方式来制定和执行社会政策,实施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以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和优质的公共产品,在各种主要的治理主体之间造成合作性的行动是其核心问题,[9]必须要明确自身不再是社会治理的唯一主体,而是处于多元主导地位,应对其他社会治理主体持包容性态度,允许并积极支持和促进其发展。

其次,提升自身能力、进行制度创新,制定和执行有利于社会组织发育和成熟并有效发挥社会治理主体作用的宏观政策和法规。制度是指以宪法、法律、法规为基本内容的正式规则和以习俗、传统、习惯等形式存在的非正式规则交错构成的一整套的规则体系及实现机制。[10]制度是一种稀缺性的资源,合理的制度安排可以为社会治理的实现创造各种有利的制度条件,而政府则是实现制度安排的最经常主体之一,因此政府就必须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提升自身能力进行制度创新,包括以宪法、法律、法规为基本内容的正式规则和以习俗、传统、习惯等形式存在的非正式规则交错构成的一整套的规则体系及实现机制,向社会提供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促进社会组织的发育与成熟并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其积极作用。

再次,通过自身的不断改革,简政放权,实现职能转变。随着社会的转型,我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政府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政府不再是社会治理的单一主体,而是起着多元主导的作用,为此政府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深刻的自我革命,不断地简政放权,转变职能,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土壤和空间。自从新一届政府上台之后,国务院多次取消和下放了行政审批事项。这些事项大多集中在经济领域,重点是是投资、生产经营活动领域,目的是尽量减少政府的微观干预,为企业松绑,让民间的创造力活跃起来。这一举措表明了新一届政府在简政放权、职能转变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也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和有利的空间。政府在今后的工作中仍然要沿着这个方向进行努力,不断尝试在重要而全新的领域简政放权。

最后,吸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组织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对社会治理和社会组织进行顶层设计,尽量规避社会组织体制和社会组织的畸形发展。

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大组织是社会领域的三大组织,构成了社会发展和前进的重要力量。政府作为主导者,在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具有具足轻重的作用。纵观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政府通过制度供给,释放民力,强力推动了市场经济和市场组织的发展,但由于缺乏全面系统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的指导,片面强调了物质经济的增长,而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设,以至于屡屡出现假冒伪劣产品、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学术造假,社会各个领域普遍存在道德缺失等不良现象,并一次次敲击人们的心灵。因此,我们必须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组织发展历程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尽量规避社会组织体制改革和社会组织的畸形发展。这就要求政府在制度创新、简政放权、顶层设计时要全面合理地制定社会体制改革战略和社会组织发展宏观规划,实现两者“质”和“量”的统一。

从微观层面来说,政府不仅要为社会组织作用的发挥提供物质基础,还应该在制度、法律法规和组织机构建设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一)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第一,完善社会组织的监督体制。我国对国内社会组织的管理更多是限制有余监督不足,对社会组织应该强化监督职能,在改革双重登记管理机制的同时要细化登记管理机关和财政和审计等多部门对社会组织的监管职责规定。监管内容也要全面化,不仅监督资金的使用和流向,还包括项目执行情况。第二,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社会组织因其公益性特征享有优惠政策,坚持权责利相一致原则,也为了减免慈善丑闻发生,建立社会组织的责任追究机制必要性凸显。这里包括社会组织活动前、中、后三个阶段的合法、合理、合情性审查。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1981年,美国公法(97-113)规定政府要为私人志愿组织提供至少12%的资金,1985年公法(99-83)明确规定,政府要为私人志愿组织提供15%的资金]。就目前而言,我国社会组织的政府资助中存在官办和民办社会组织区别对待的现象。官办性质的社会组织隶属于政府或政府下属事业单位,得到政府有力支持;而对民间社会组织的资助严重不足甚至没有,并且对官办性质的社会组织也主要采取直接拨款形式,资助形式略显单一。

社会组织作为推动实现社会创新和治理的重要力量,无论官办民办都应给予大力支持,不仅要加大资金补给力度,还应该资助形式多样化、科学化。设立社会组织专项扶植资金,采取项目招标形式来实现对社会组织的间接资助。值得强调的是,项目投招标时严格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此外,还需对招标、投标、竞标等各个阶段做出明确规定和要求,不能以官办还是民办为标准,形成社会组织间的公平竞争机制,保证项目执行的效率和效能。

(三)加强社会组织体系建设。按世界银行采取的分类方

法,将社会组织分为运作型和倡导型两大类,运作型组织主要负责执行各类具体项目,表现为不同活动领域的社会组织,如环保、教育、医疗、宗教、科学技术等。支持型社会组织是指自身不直接参与项目运作,而是在资金、技术、信息、人力等方面为社会组织提供支持的组织,并负责各个社会组织间的沟通协作工作,按功能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协会联盟组织、人力资源组织、资金提供组织、科研信息机构等。

协会联盟类组织主要是制定行业规则、提升服务质量,对社会组织进行项目执行方面的统一管理,减少组织间的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在规则有序的基础上发挥组织整合作用。人力资源组织与大学院校联合,以大学院校作为培养人员综合素质的基地,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人员专业化技能和综合技能培训方面的需求并在院校培养社会组织的储备人员。资金提供组织通过多元化的途径和渠道筹措资金为社会组织的运作提供物质上的保障。可以成立规模较大的基金会,或者把现行小型基金会进行整合,负责各类社会组织的资金筹集和分配,实现资金的统筹规划和利用。科研信息机构通过国内、国外相关理论研究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信息共享。各个领域的运作型组织都需要建立协会联盟组织、人力资源组织、资金提供组织、科研信息机构这样一套组织体系,分工负责此领域各事项。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创新和治理方面的作用,就需要把所有支持型社会组织进行整合分类,从中央和地方、国内和国外两个方向出发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

随着党和政府不断提出社会治理的新规划和新举措,中国开始从“管理”向“治理”转变,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而在我国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要发挥政府在促进社会组织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不论是宏观理念抑或微观措施仍需要我们加强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鹏.建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理论、问题与对策[J].学会,2014(10)

[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13-11-16.

[3] 许耀桐,刘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分析[J].理论探索,2014(1)

[4]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 李珍刚.当代中国政府与社会组织互动关系的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7] 姜晓萍,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14 (1).

[8] 唐皇凤,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路径选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2).

[9]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构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模式 篇4

一、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

(一) 政府管理模式发生了变化。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逐步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职能和履行职能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初步完成了从以微观管理为主向以宏观管理为主、从以直接管理为主向以间接管理为主、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法律和经济手段为主的转变, 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同时, 我国政府管理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表现在:首先, 在对社会产品的性质界定上,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全部的社会产品实质上都被圈定在公共产品的范围内, 许多私人物品具有了公共物品的属性, 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 重新区分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其次, 政府充分认识到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上, 政府可能出现的低效率, 进而将一部分公共物品的提供主动地转移出去;再次, 在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上, 充分听取非政府部门的意见, 并将一部分政府的管理职能转移给非政府公共部门, 主动地推进政府行政管理的民主化。

(二) 非营利组织得到了迅速发展。

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民间公益事业起步, 九十年代非营利组织在数量、规模、种类及作用上都有较大发展。如今我国大约300万家各类民间组织, 表现为同业组织、行业协会、慈善性机构、学术团体、社区组织、职业性利益集团、公民的自主组织和兴趣组织以及非营利性咨询服务组织等, 活跃在与经济建设、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政治文明和文化生活相关的颇为广泛的领域里,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三) 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作用分析

1、政府转变职能的主要承载体。

首先, 非营利组织能够创造就业机会, 可以接纳政府职能转变产生的富余人员。其次, 非营利组织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社会公平, 体现政府的社会职能。再次, 非营利组织发展有助于促进社会变革, 加速政府职能的重构。

2、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还有着如下潜在价值。

第一, 提高社会运行质量。社会运行质量的抽象指标是社会有序化程度。它一方面取决于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效能, 另一方面取决于社会自身状况, 两者互为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发育情况能够反映社会进行自我组织、自我运作、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的水平。非营利组织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资本, 并且发达的民间组织本身便是十分重要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丰富程度体现着社会的基本质量状况。第二, 有利于防范行政权力滥用, 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利益。政府权力需要制约, 而最重要的制约来自社会。以社会制约政府, 是民主的根本要求。一方面政府处于宏观调控, 行政权力与微观活动分离, 行政权力滥用的机会减少;另一方面完善的非营利组织能够为力量分散的公民提供自我组织的空间。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非营利组织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是出现了普遍功能缺失的情况, 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独立性不强, 组织的行政化倾向明显。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由于经济改革以来市场关系和所有权的重新确立,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已引起了国家-社会关系的转型。但在社会转型时期, 国家-社会关系依然是建立在国家权力对市民社会的渗透这一前提下的, 我国很多非营利组织都是从国家或政府处获得公共权力, 具有官民身份, 公私混合, 行政化倾向严重。在我国这种从国家处转移公共权力、实际行使政府职能的非营利组织, 除了国家根据特定目的或特定法律设立的特殊社会团体, 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 主要还有一些由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社会化而产生的非营利组织。随着政府力图从由包揽一切社会事务的全能政府向社会事务的宏观调控者与管理者转变, 政府精简了大量机构, 但许多机构从政府分离出来所形成的“形形色色”的协会、团体等依然占有国家编制、行使政府职能、享受国家预算、拥有行政级别。这类非营利组织几乎都保持着类似政府部门的行政化运作方式。

(二)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公共性和公益性普遍缺失。

长期以来,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都被置于政府直接或间接控制之下, 从属于政府的意志和安排, 在许多社会事务的处理上都没有发言权。西方非营利组织是公民社会发展和市场制度导向的结果, 而我国非营利组织则更多地从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 它们是随着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使其在与政府的关系中处于一种极为弱势的状态, 自身社会功能的发挥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当前, 我国这种客观的社会环境, 使许多初衷在于服务社会公众的非营利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受各种因素影响, 已经逐渐将公共利益淡化了, 偏离了其本来的意愿。从实际的情况来看, “公共利益”对我国的非营利组织来说, 已经蜕变为包括物化的资助者的利益、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利益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利益在内的多种利益的综合体, 而其中本来应该实现的服务对象的利益已经变得微不足道了。

(三) 非营利组织内部管理松弛, 管理混乱。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制度不健全;二是活动无规则, 民间组织的理事会、常务会等长期不开会、不讨论民间事务, 各种机构形同虚设;三是办公条件不具备;四是不遵守规章制度。

(四) 资金来源不足。

非营利组织要正常运转, 必须有足够的资金, 而经费不足是我国非营利组织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非政府组织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无法开展活动。有的非营利组织由于经费太少, 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非营利组织由政府控制, 其资金也大部分来自政府拨款。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 政府正逐步使非政府组织成为独立主体, 不断减少对非政府组织的经费支持。而广大非营利组织还没有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没有学会通过为会员和公众提供服务而从会员和公众那里取得经费支持。

(五) 非营利组织监管体制存在弊端。

表现在:法律规范欠缺和不明晰;政府有限监管理念欠缺;监管主体职责界限不明;社会力量边缘化, 从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历程来看, 社会力量在对非营利组织监督制约上发挥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三、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模式构建

(一) 政府应尽的职责。

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发展过程中, 由于受到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或制约, 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诸如资金不足、生存能力较弱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政府行为。因此,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资助和扶持。政府应履行以下职责:第一, 推行“国家—社会—个人”共同分担的运行机制, 提高我国非营利组织在经济上的自主性, 同时摒弃那种认为非营利组织发展就会出现与政府对立的观念。第二, 要构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创建互益互动的合作模式。同时, 政府要认清与非营利组织可能在公共事务权力与财政资源上的竞争。第三,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将更多的职能下放给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主要接替以往由政府包揽的部分中观层次的职责, 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宏观与微观之间进行协调, 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它们相互独立又协调互动, 构成有效的市场机制。这使得政府职能转变的内涵更加明确, 对行政体制改革中政府职能的转变, 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第四, 建立科学合理的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首先, 完善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制度, 这就需在法律上明确各类非营利组织的设立条件, 把对非营利组织从业人员的资格审查, 作为一项重要措施加以实施。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非营利组织, 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开的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和考核制度。此外, 要对现有的审批进行清理。对非政府组织的审批, 应当由法律、行政法规设定。对一些确有必要保留的审批, 向社会公布审批的各种程序和界限, 增加非政府组织审批的透明度。其次, 要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监督工作, 规范非营利组织的行为。目前, 非营利组织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主要是缺乏监管而形成的, 如管理混乱、缺乏公信力, 甚至有的组织以政府名义进行寻租。政府应当且应该负担起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管工作, 促进非营利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健康发展。

(二) 非营利组织应加快自身的成长。

首先, 建立良好的内部管理机制是非营利组织获得公信力和维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保障。非营利组织要完善自身的自律机制、财务管理机制、绩效评估机制和激励监督机制, 建立一系列的内部控制机制。非营利组织内部管理要加快实行民主化、公开化和透明化。其次, 增强自主筹款的能力。广大非政府组织的领导者要转变思想, 认真经营非营利组织, 通过为广大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满足不同需求的公共服务来获取本组织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再次, 非营利组织要勇于承担由政府和企业中转移出来的、微观领域的社会服务和管理工作, 协调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帮助政府提高宏观调控的能力, 支持企业的发展, 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 实现社会福利的多元化供给, 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

此外, 非营利组织要积极推进政府改革, 约束政府的腐败和寻租行为, 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权力关系。

摘要: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轨时期, 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转变政府职能。然而, 市场并非政府职能转变的唯一承载者, 政府的某些社会职能应当且只能由非市场主体承担。发展非营利组织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 政府职能的转变为我国非营利组织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探讨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发展问题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政府组织型模式 篇5

一、西方学者关于诱导型政府监管模式的主要学说

1. 监管松绑说

美国学者斯旺指出, 建立诱导型政府监管模式主要是松绑政府对市场的监管, 即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主体放松和取消某类监管条款, 如市场准入、市场退出、价格、投资等方面的监管条款。通过对市场监管的放松, 可以降低收费水平、推进服务多样化、提高经济主体的效率和活力。

2. 行政指导说

日本学者新滕宗幸认为, 战后日本成功地实现了从政府对市场进行直接行政监管向以市场机制为核心并与政府适度监管相结合体制的转轨, 是创造“日本奇迹”的基础性体制因素。在此过程中, 推行富有成效的行政指导制度, 即实行“市场经济+行政指导”的诱导型政府监管模式, 是保证日本走向成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3. 行政合同说

法国学者莫里斯·奥里乌指出, 政府不以行政命令而是以与相对人签订合同的方式来实现有关经济方面的预定计划, 这是一种诱导性的政府监管模式, 它有利于政府经济监管目标的全面实现。

4. 行政奖励说

日本学者中野时指出, 行政奖励是政府全面实现诱导型监管的行政方式, 它是以一种正面、积极的方式来肯定市场主体符合监管目标的行为方式, 也是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方法。

上述学者研究的主要是政府经济监管, 虽然政府经济监管与政府房地产用地监管具有相通之处, 但政府房地产用地监管亦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质。

对于西方学者的理论见解, 我们必须明确两点:第一, 西方学者的理论观点所产生的具体行政环境与我国有很大的差异, 对他们所提出的各种理论, 我们要以辨证的态度加以吸收;第二, 城市房地产用地诱导型监管模式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仅仅依靠单一的监管松绑、行政指导、行政合同或行政奖励的方式, 难以形成一种系统完整的监管模式, 城市政府对房地产用地监管的目标也难以全面实现。

二、城市房地产用地传统政府监管模式的弊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中央向地方政府下放大量的经济监管权, 各级城市政府开始了采用传统强制模式对房地产用地的监管。在这种模式下, 拥有法律授权的城市政府是唯一的主体, 监管措施往往具有单方性、强制性的特点。监管的内容主要包括:通过有关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的地方性法规对用地主体进行间接监管, 以维护市场竞争秩序;通过认可和许可等各种强制性手段, 对用地主体的进入、退出、价格、服务质量以及投资、财务等方面活动进行直接监管。

上述强制性的政府监管模式带来了一系列弊端, 比如:由于用地主体的参与和监督渠道存在诸多障碍, 导致了政府监管的低效率、高成本以及在信息不完备情况下监管的盲目性;一些用地主体为获得高额利润通过合法与非法的途径“购买政府”, 引发了土地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公共官员的寻租行为。

三、城市房地产用地诱导型政府监管模式的具体构建

城市政府必须清醒地看到, 只有形成新的、稳固的、足以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房地产用地监管模式, 才能保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为此, 我们必须加大政府房地产用地监管方式改革的力度, 推行诱导型政府土地监管模式。

具体而言, 构建城市房地产用地的诱导型政府监管模式, 其主要环节包括以下几点。

1. 放松监管———城市房地产用地诱导型政府监管模式的运行基础

通过对房地产监管的适度放松, 可以逐步缩小强制性政府房地产用地监管模式的运用范围, 从而为诱导型用地监管提供广阔的空间。放松监管的具体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比如, 既可以把有关进入、价格、投资的监管从许可制放松为申报制, 也可以把原来的限制条件取消。适度放松监管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受监管的领域引入竞争机制, 通过新加入的用地主体与原有主体之间的竞争, 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2. 行政指导———城市房地产用地诱导型政府监管模式的信息引导机制

由于行政指导的实施主体往往能够依法实施监管, 并拥有财政补助发放权、政府津贴决定权、优惠贷款提供权以及减免税收、投资融资政策制定权等, 因此, 就其本质而言, 行政指导是一种利益诱导。作为诱导型政府房地产用地监管模式的构成环节之一, 监管主体采用行政指导的方式, 将有关的激励信息以特定的行政指导为载体, 传递给特定范围的用地主体, 诱导它们参与竞争, 以保证诱导型政府房地产用地监管中竞争政策的有效性, 引导用地主体实施有利于监管目标实现的行为。

3. 行政合同———城市房地产用地诱导型政府监管模式的核心环节

通过行政合同来实施监管计划, 是诱导型房地产用地监管模式得以实现的核心环节。就行政主体而言, 签订行政合同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有利于城市公共利益的特定目标。同时, 行政合同这一特殊目的的实现, 又是建立在政府与被监管者双方契约的基础上, 这就使得作为合同一方当事人的用地主体明确了自己约定的权利、义务, 从而自觉地配合政府的土地监管。这样既有利于监管目标的顺利实现, 又体现了监管的民主性。

4. 行政奖励———城市房地产用地诱导型政府监管模式的可持续保障

行政奖励是政府全面实现房地产用地诱导型监管效应的最终方式。它是指监管主体以相关政策优惠、物质或精神奖励等来肯定用地主体已有的、符合政府意图的行为, 并以此调动、激发用地主体继续实施该类行为。行政奖励是以一种正面、积极的方式来肯定监管对象符合监管目标的行为方式, 也是激励市场主体之间适度竞争、激发监管对象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方法。其方式主要有:减免税优惠、财政补贴、特许投标、开发资助、为用地主体提供直接物质或精神奖励, 如颁发奖金、评定为信用企业、信用单位等。

参考文献

[1].[美]斯旺.惊人的退却.纽约收麦出版社.1988

[2].[日]新滕宗幸.行政指导.岩波书店.1997

[3].[法]莫里斯·奥里乌.行政法与公法精要.辽海出版社.1999

[4].[日]中野时.现代日本的政策过程.东京大学出版会.1992

[5].郭志斌.论政府激励性管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政府组织型模式 篇6

(一) 服务收费

非政府组织对其向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进行收费, 以保证组织充足的资金来源。如民办高校, 就是以收取学生的学费为其主要的收入来源。公益服务有偿收费己经成为非政府组织市场化的主要手段和收入来源。

(二) 收取会员的会费

非政府组织对加入组织的成员收取一定的费用, 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这主要存在于会员制非政府组织中, 如协会、学会、商会等等。

(三) 发行彩票

非政府组织通过向社会发行彩票, 以达到筹资的目的。

非政府组织主导型模式实现了公共产品决策者、供给者和使用者的高度统一。非政府组织以平等的方式向服务对象收费, 收取的费用的主要用途是进行产品和劳务的成本分摊。因此, 非政府组织主导型模式的优点主要表现在有利克服市场的外部性、有效降低了交易费用和监督成本、解决了公共产品使用过程中“搭便车”的现象以及“过度使用”公共产品的难题, 从而提高了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然而, 主导型模式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得还不成熟, 提供大范围的公共产品受到资金及其他资源的限制。因此, 如何通过市场化为非政府组织争取更多的资源, 成为摆在非政府组织面前的主要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 非政府组织需要寻求更多的资助和合作, 以获取更大的资金支持, 提供更广泛的公共产品。

二、非政府组织辅助型模式

(一) 与政府合作提供公共产品模式

一般来说, 非政府组织和政府合作提供公共产品有四种方式。

1. 合同承包。

政府以制度安排者的身份设定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标准, 以合约的形式委托非政府组织进行公共产品的生产, 购买非政府组织的公共产品, 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在美国最常见的64项市政服务中平均有23%以合同方式外包给私营部门 (这里私营部门亦包括各种非营利组织) 。州政府业务中, 平均有14%合同外包给私人部门。

2. 政府补助。

政府通过给非营利组织资金、免税或其他税收优惠、低息贷款等补助条件, 鼓励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产品。

3. 特许经营。

特许经营是指政府特许或其他形式, 如把政府设施、建筑物或土地租赁给非营利组织等, 吸引中标的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服务。

4. 公共服务社区化。

政府主动让渡社区公共服务, 让非政府组织提供社区公共产品, 以实现政府的压缩式管理。在我国, 非政府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已经很普遍。如南京建邺区有690个以“居民之家”为代表的各类社区非政府组织, 同时鼓楼区有450多个备案的社区非政府组织。

(二) 与营利企业合作提供公共产品模式

1. 公益推广。

非政府组织将公益推广与企业业务相联系, 企业则将业务收入的一定比例以现金或其他物资方式捐赠给非政府组织。

2. 共同主题营销。

围绕同一主题, 非政府组织和企业达成协议, 以分发产品、宣传资料及公益广告等方式, 进行战略营销。

3. 核发许可证。

非政府组织在收取企业一定费用的情况下, 允许企业在销售的产品上使用非政府组织的名称和商标。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 非政府组织可以获取资金或物质支持、管理技能和相关隐性知识, 而企业也可以向非政府组织学习新知识, 获取信任、规则、合作和互惠等社会资本, 进而获得支持性和稳定性的竞争优势。因此, 在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的合作过程中, 两者之间可以达到“双赢”的目标。然而, 在这合作过程中, 非政府组织警惕企业以捐款为幌子提出不合理的附加条件, 借非政府组织的商标从事非法的营利行为, 损害社会的公益。所以, 在合作过程中, 非政府组织要跟踪并监测企业行为、收集相关数据与证据, 并及时向媒体曝光、向政府报告。

非政府组织主导型模式和辅助型模式是非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理论模型。两者从理论上构建了非政府组织提供公共产品的框架, 为非政府组织供给公共产品提供了理论指导。然而, 要真正解决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困境, 还需要构建非政府组织提供公共产品的路径, 从管理体制, 非政府组织内涵建设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 完善非政府组织提供公共产品的路径。

摘要: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现行管理体制和政府职能状况的制约, 我国非政府组织在提供公共产品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 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非政府组织提供公共产品有主导型模式和辅助型模式。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公共产品,模式

参考文献

[1]阮萌.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研究[J].开放导报, 2009 (1) .

[2]伍丽烨.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物品引入市场中的角色探析[J].重庆利技学院学报, 2009 (3) .

[3]马力.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模式构建[J].学术交流, 2007 (4) .

政府组织型模式 篇7

一、应急救助活动跟踪审计基础

(一) 应急救助活动跟踪审计的现实意义

(1) 有利于增进社会公众对救助工作的信任度与支持度。不论是应急救助抑或是重建工作, 社会公众对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都给予高度关注。在这一特定情境下, 审计报告自然成为了解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和资金物资使用效益的权威、可靠的渠道。通过组织内部的审计机构或外部独立第三方的审计单位开展跟踪审计, 对应急救助和后期重建工作进行客观评价并及时向社会公告, 不但可最大程度地避免因社会群体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公共危机, 亦有助于营造有利开展应急救助工作的舆论环境, 构建和谐互信的公共关系。 (2) 有利于保证被救助者受益权的充分实现。就被救助者的定义而言, 应急救助活动领域内所有可能的受益者都享有受益索取权, 同时该权利仅具备特定条件下的现实意义, 被救助群体难以通过法律救济的手段, 以受益者身份请求权利的实现。因此, 被救助者在客观上也支持对应急救助活动的审计监督, 以保证自身权益的充分实现。 (3) 有利于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及时调整与优化应急救助后的恢复重建计划。开展远期恢复重建的跟踪审计工作, 可从宏微观结合的两方面进行工作规划, 一方面, 利用跟踪审计的作业优势滚动评估重建政策效用并实时反馈, 为政府调整、完善远期重建政策提供具有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决策依据。另一方面, 亦应从具体恢复重建项目着手, 选取具有代表性强、重要程度高的应急救助专项开展精细审计, 对项目款物的使用效果进行专项调查, 可获得以点促面的成效。 (4) 有利于培养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妥善应对和快速处置突发危机的能力。应急救助跟踪审计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应急救助活动和恢复重建活动的控制和管理, 更加精确、全面地对资金物资的运用效果进行鉴证和评价。应急救助活动跟踪审计模式有效依托全程审计和具有特殊性的审计方法, 对专项救助款物进行的全流程、多元化的监督和把控, 对突发事件危机应急救助活动的监督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创新, 同时也实践着审计机构作为公共性质组织机构的主动调控和整顿清理职能。

(二) 应急救助活动跟踪审计的社情支撑

用于突发事件应急救助、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以及灾后经济扶持发展的财务信息涉及到不特定多数公民的切身利益, 这是审计活动应以开展的社情基础。因此, 在信息披露的范畴上, 以上财务信息及其审计报告有针对不特定多数公民公开的义务。基于政府部门已在实行的政务公开条例以及主要非营利组织自行制定的信息披露规范, 应急救助活动跟踪审计制度具备信息披露的法理依据和制度约束。

二、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应急救助的审计模式

(一) 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应急救助活动的审计主体与审计层次

依照监督责任的组织属性划分, 政府审计部门或非营利组织内审部门及类似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和社会公众等三类组织群体可视为合适的应急救助活动审计职能的履行主体。列明审计责任的履行主体后, 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应急救助审计工作也可大致区分为三个层次。其中第一层次为政府审计部门、非营利组织内审部门及类似机构所实施的内部审计工作。该层次的审计工作主要意义在于组织内部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 减少组织内生风险因素的影响。第二层次为会计师事务所以独立第三方的身份开展的外部审计工作。该层次的审计工作具有较高的独立性, 客观性及外源性, 且实施严格的回避制度, 在实务操作中更受利益相关者信赖。第三层次则以社会公众为审计职能的履行者, 对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应急救助工作开展外部监督。借助传统公共传媒以及新型个人媒介平台, 公众监督的力度得以迅速增强, 此时更应积极引导政府和非营利组织通过多种传统和新型传播媒介公开披露审计报告, 疏通公众监督渠道, 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的意愿, 构建公民社会框架下的实施外部监督的浓厚氛围。

(二) 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应急救助的工作原则

出于保障审计工作质量的考虑, 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开展应急救助活动审计工作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以同一时空条件为审计工作基础。应急救助活动中, 受助群体对救助款物的需求通常十分紧迫, 救助资金物资收支的无序和迟滞极可能贻误救助工作, 同时减低了使救助资金物资的社会效用, 使得受助者蒙受进一步损失。故在对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应急救助工作开展审计工作时应前移审计关口, 提前介入被审计对象, 对应急救助资金物资的筹集分配调拨运用等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 即期披露审计结果, 及时整改违规问题, 涉及违法者移送司法机构。 (2) 以信息技术促进审计工作成熟化。将信息化、网络化方式融入审计监督工作, 有望更契合应急救助活动的自身特点, 使审计监督工作更高效地开展。在汶川地震应急救助工作期间, 中国汶川抗震救灾网、“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捐赠信息管理系统”及捐款到账查询系统等一批信息管理系统相继建成开放使用。实践证明, 这些信息网络技术成熟背景下的产品, 进一步促进了救助活动的整体调度, 进一步强化了对流动中的救助资金物资的监控。 (3) 以参照先进模式作为应急救助活动审计工作创新的突破口。主要发达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起着手建立灾害损失评估和救灾资金管理体系。根据Ahya Ihsan, Kai Kaiser (2007) 则依据目前世界主要国家的救灾资金管理体制, 以救灾资金管理机构的集权程度和独立程度为标准, 对目前的救灾资金管理体系作出如下归类:完全独立的救灾资金管理体系 (中央集权) ;融入现有的国家行政机构 (集中协调委员会) ;融入现有的省或地方政府结构 (分散协调委员会) ;国际干预/支持 (临时政府) 。Demeter (2007) 则通过对救灾资金管理模式的定义来阐述其存在意义:首先, 救灾资金管理中枢作为某种组织或机构, 有一定的生命时限;其次, 救灾资金的管理通常被视作政府职能的一部分;最后, 对救灾资金开展有效管理, 是实施重建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总之, 国际上对于应急救助资金的管理已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经验, 学术研究亦渐趋深入, 值得实务界认真参考。

(三) 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应急救助的审计内容及重点环节

跟踪审计是构建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应急救助活动审计模式的基石。其定义在各类学术文献中不一而足。白日玲 (2009) 认为, “跟踪审计是指审计人员旨在提高被审计对象的经济效益以及被审计对象的合规性、合法性等, 对被审计对象进行适时评价、持续监督和及时反馈的一种审计模式”, 而黎仁华 (2011) 年则认为, 跟踪审计是“审计人员以受托责任人的责任履行过程为审计对象, 以受托责任人责任履行过程的关键事件节点来划分审计阶段, 采用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有效结合的一种审计方式。”综合前述学术观点, 本文认为, 跟踪审计是审计机构以维护被审计主体相关利益者的重大利益为目的, 基于现场测试或实时通讯, 开展交易测试与控制测试, 从进行中的重大利益变动事项或重大资金活动的不间断信息中抽象出行为规则, 将其与事先制定的行为准则相对照, 拟定出现不一致情形下的附加测试流程的系列控制和鉴证活动。在适用对象方面, 跟踪审计这一方式适用于投入资金具有一定规模, 项目直接受益者对于反馈信息较敏感, 且运行周期达到一定长度的审计项目。

与一般审计工作相似, 跟踪审计在监督方面着重关注资金运行节点及其管理机制的可靠性和规范性, 具体操作中应高度重视以下环节, 如表1所示。

(四) 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应急救助活动的审计目标

(1) 深入掌握应急救助与恢复重建活动中款物运用的合规性与正当性。应急救助与恢复重建活动中款物运用的合规程度主要包括两项考察内容:首先是应急救助与恢复重建款物的筹集来源是否合法、资金需求规模是否恰当;其后则应考察应急救助与恢复重建的款物的分配是否依照先行开展的资金需求评估结果, 视不同区域、不同群体, 给予相对应的救助款物;最后应关注救助款物的拨付和调配速度是否达到规定标准, 各级财政、民政和应急管理部门以及各级非营利组织能否在救助活动中保证救助资金流和物资流完好的封闭性。 (2) 深入评估救灾款物的管理运用在一定时间跨度内的社会经济效用。为了对应急救助资金管理运用的社会与经济效用进行客观评价, 本文引入应急救助活动综合效用评价指标。该指标是由若干子效益指标以可变权重系数复合构建起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 子效用指标包括应急救助效用、远期经济效用、远期社会效用和远期防范效用。具体如表2:

以上四个效用评价维度的意义在于促进对救灾款物的管理和使用效果实行全方位的评估, 摒弃短期政绩至上的陈漏观念, 提高应急救助活动的多方效益, 提升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评价, 为其他应急救助活动的审计监督工作提供借鉴。

三、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应急救助审计模式的实施路径

(一) 以政府部门作为审计责任主体

根据前文所述应急救助专项审计经验, 政府部门作为应急救助活动审计模式的实施主体, 可选择以下几条路径促进跟踪审计模式的实施。 (1) 对于审计任务执行者, 应保持信息传递管道的全面畅通。保持审计机构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沟通和信息共享, 实现组织内外的信息对称, 是实现组织结构扁平化, 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又一重要方式。自2008年下半年至2012年年中, 四川省各级审计机构累计派出9882名审计人员 (含外聘人员2686名) , 组成4452个审计组, 对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开展跟踪审计和审计调查, 依照组织结构的纵向分布, 在各级审计机构之间、审计机构与审计组之间, 实施了准确快捷的分时分级定期汇报制度。至今已向国家审计署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审计数据, 形成5份重建工作跟踪审计报告。同时审计机关面向社会公众, 建立了监督举报的接收、整理和处理制度, 任命专职人员分类汇总并上报每日社会监督线索, 基本保证每日阅毕当日信息 (2) 对于审计信息分析者, 应加大审计信息的解读和研判能力。审计信息的解读和研判是实现审计底稿原始信息向审计决策信息转变的关键, 是达成审计工作目的的关键步骤。审计信息的解读和研判结果通常可反映审计工作中发现的普遍存在的、尚未外化的、具有趋势性的问题或症结, 因此也被认为是实现审计信息向高层次转化的有力手段。加大对审计信息的解读和研判能力, 有助于决策管理层加强救助活动决策的预见性和和防范性;也有助于及时发现审计监督工作的规律、总结监督救助活动的经验, 保证决策层次的正确导向。

(二) 以非营利机构作为审计责任主体

(1) 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 加强非营利组织应急救助活动的内部审计。首先, 非营利组织应对救灾款物的来源渠道进行清理, 以技术手段保障社会捐助渠道的捐助主体享有充分的捐款支配权。如汶川地震期间,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首次整合内部信息系统, 提供捐款账面信息查询入口, 使得捐赠者对捐赠资金的完好性和安全性实现了全程监督。与此同时, 该单位制订并发布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关于汶川地震受捐款物管理使用的暂行规定》, 对捐赠款物的收据、记账保管拨付、管理费计提、物资采购程序、信息披露及审计监督等问题做出严格规定。其次, 审计责任主体内部亦应从组织内外甄选专业能力胜任、具备客观独立精神、勤勉专注者担任内部审计工作, 同时可考虑以适当方式安排捐赠款物所占比重较大者或招募专业资质适格的志愿者参与内审工作, 从而实现对救助款物的内外双重监督。由此既可彰显审计机构内部的公开透明和监督自觉, 亦有助于提升审计责任主体内部审计的专业性, 保障组织内外的利益协同, 有效遏制内部交易和利益输送, 保证款物运用的合法性和高效性。 (2) 充分利用政府审计资源, 以政府监督促进非营利组织良性运转。非营利组织的政府审计应该基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非营利组织开展的常态化监督工作, 选取某一角度或某一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非营利组织的政府审计的监督目标为揭示被审计组织制度层面存在的矛盾和缺陷, 为订立和完善行业法规、制定行业性规范提供重要实务借鉴。如2008年5月29日, 审计署派出审计小组入驻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对其获得的抗震救灾社会捐赠款物展开跟踪审计和监督, 并在其后的审计公告中肯定了红十字会及慈善总会等非营利组织对所接收的应急救助款物的管理效果, 肯定其在建立社会捐助款物管理的内部制约机制上所取得的成果。 (3) 积极引入独立第三方审计力量, 完善非营利组织应急救助活动的社会审计机制。汶川地震期间,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主动邀请中维会计师事务所参与抗震救灾捐赠款物审计工作, 并通过中国红十字总会网站发布审计报告。针对已经开展的社会审计实践所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两点改进建议。首先是改革社会审计机构的产生方式和委任主体。依照现行民政部规定, 全国性民间组织的审计机构应在民政部招标确定的事务所范围内进行选择。为保证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去官方化进程的顺利开展, 本文建议引入社会审计机构的公开竞争机制, 将非营利性组织重大应急救助活动的专项审计机构的产生方式由民政部门招标指定逐步过渡到由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捐赠方集体委任方式, 具体操作则可由捐赠数额占比较大的捐赠者代表加入理事会, 由其题名并甄选独立、胜任的会计师事务所来担当社会审计工作。其次是改单一年度审计为年度审计与专项审计相结合, 为社会审计的职能能主体提供更多机会, 积极参与非营利组织的重大应急救助活动的专项审计, 完善应急情况下的实时监督职能。

参考文献

[1]程昔武:《非营利组织治理机制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李晗、张立民:《非营利组织公共危机救助活动审计制度安排与创新》, 《审计研究》2009年第3期。

政府组织型模式 篇8

(一) 连锁企业现有组织模式

连锁企业是在同一资本系统中, 在同一商业范畴内, 由连锁总部按同一种组织模式, 对若干连锁门店进行统一经营管理的商业组织形式。连锁企业是零售市场激烈竞争的结果, 是零售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经营规模扩大、经营触角延伸、经营实力增强的标志, 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零售业变革、重组、发展、创新的必然要求, 其特点显而易见。一般来说, 连锁总部包括的职能部门主要有:开发部、营运部、商品部、财务部、行政部、营销部。各部门的职能如下:

传统的企业组织管理模式, 其特点是决策权集中在领导层, 管理阶层多而复杂, 员工行动统一。连锁商业企业的经营权力集中在总部, 将商业传统的进、销、调、存四大职能加以分解, 配送中心与门店在总部的总体指挥下, 分别执行存、运与销的职能。

(二) 传统的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

1.管理层级过多。随着连锁企业规模的增大, 企业内部的组织层次必将增多, 从而带来一系列影响其功能发挥的问题。组织层级过多使信息传播渠道增长, 传播时间增加, 增加沟通成本, 同时可能降低信息的准确性。

2.集权度过高。职能型组织模式决策管理权力往往集中在极少数高级领导阶层, 集权程度高, 物联网时代产品的决策权已从企业转移到顾客, 这种组织结构也不利于培养分部与加盟商对连锁品牌的主人翁意识。现代连锁企业必须采用正规化的操作流程, 包括销售的标准化、库存的标准化、结算方式的标准化以及顾客服务的标准化等等。

3.部门利益最大化。职能型组织结构容易产生部门的利益最大化的思想, 为某一个部门利益而牺牲企业整体利益, 部门的目标凌驾于总目标之上, 同时部门间利益的不一致, 又会加剧各子部门之间的矛盾冲突, 提高企业的管理成本。

二、物联网环境下连锁企业组织模式创新

物联网环境下, 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瞬息万变, 使现代连锁企业必须具有高效的流程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流程型组织是一种极富弹性的柔性化组织, 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高效率和快节奏, 传统的建立在分工理论上的职能型组织模式向流程型组织模式的转变势在必行。

(一) 流程型组织的含义

Michael Hammer指出流程是把输入转化为对顾客有用的输出的一系列相关活动的结合。达文波特认为业务流程独立于企业的正式组织结构而存在。K·西蒙指出这个转变过程并不是减少层级结构、建立团队和赋权给工作人员那么简单, 流程型组织并不是简单的把业务流程叠加到现有的职能结构之中。他认为, 围绕着组织的使命和流程目标, 区分出各种活动并把它们整合成为流程, 确定各个流程之间的关系和产出, 这些代替了提供一个职能框架, 成为组织发展的首要任务。

流程型组织是适应环境变化的新型组织形式, 是一种极富弹性的柔性化组织, 是一种基于业务流程而构建的组织。因此, 流程型组织是以流程为导向, 构建拥有高度自我管理权限的流程团队。通常企业流程打破了职能边界甚至跨越企业边界, 并不受限于常规的组织结构。流程型组织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流程本身, 而是它所能形成的核心竞争力, 而组织正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载体。

(二) 物联网环境下现代连锁企业组织结构的要求

物联网的出现使企业竞争、顾客和技术等环境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使现代连锁企业管理方式标准化, 通过数据都能够对经营做出正确认识, 那样管理将更加简单化, 管理的透明度和可控性将大大提高, 比起凭个人经验管理和经营会有天壤之别, 提升总部对各个单店的控制力。为了适应这种新的管理方式, 现代连锁企业必须具备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能力, 现代连锁企业必须通过流程团队完成工作。流程型组织模式有如下特点:

1.高度分权。建立在物联网基础上的流程型组织结构中每个流程团队都有高度的自主决策权, 加快了决策速度, 提高了员工的责任心和创新能力, 实现了企业充分授权式的管理。

2.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流程型组织模式与传统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相比管理层级减少了, 管理幅度扩大了, 降低了信息的传递时间, 从而加快了决策速度, 短暂的反应时间和快速的决策意味着更高的客户满意程度, 组织效率大大提高。

3.降低组织内部协调成本。以流程为中心的组织模式简化了企业操作流程, 流程团队代替了职能部门, 不同流程间职能性技能可以共享, 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流程型组织模式的这些特点更能满足物联网对现代连锁企业组织结构的要求, 在这种新的技术环境下, 现代连锁企业必须加快组织模式创新, 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

(三) 物联网下以流程为中心的组织结构设计

物联网环境下流程型组织模式是一种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组织形态, 可以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与效率, 降低对顾客的产品或服务供应成本。

在这一流程型的组织结构中, 企业根据自身的特征将所有业务活动整理为单个或多个核心流程, 每个核心流程中的人员构成一个流程团队, 每个流程团队可以自主决策, 负责该核心流程中的所有活动或任务。各个核心流程内部包含很多跨职能的子流程, 例如产品开发流程可以包括定单需求分析、供应物料清单分析、制造工艺分析、产品外形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等活动。这样一来, 整个企业就分解为多个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价值活动, 从而形成连贯的价值链, 将创造的价值流畅地推向客户。

流程型组织结构可以使现代经营快速、灵活、高效, 能迅速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反应, 同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物联网时代, 全球价值链将代替现代企业制度, 部门间的边界模糊化, 组织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得以提高, 已经远远超过各个组成部门的功能。在流程型的组织结构中, 形成以员工为中心的团队, 组织层级减少提高员工与决策领导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信息交流效率, 每个团队形成快速决策的能力。使企业摆脱粗放型经营、静态管理、定性管理和事后管理的陈旧模式的束缚, 企业的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市场应变能力有了明显的增强。

三、物联网环境下组织模式创新的实现机制

物联网环境下从单体企业经营转向边界模糊的“企业网群”经营, 企业必须脱离等级森严的垂直领导体系, 而朝着横向的、以流程为中心的团体靠拢, 该团体把从事同一企业任务、功能交叉的团队紧紧联系起来。而这要求各个部门、各个职能甚至各个国家之间密切交往和合作。

(一) 管理理念的转变

流程型组织结构有效运转的关键在于管理理念的转变和创新。物联网的产生使环境快速变化, 信息高速传递, 企业更加强调相互信任、合作与协同, 以实现“双赢”甚至“多赢”的共同目标。传统的依靠成本、质量的竞争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企业的经营理念、运营模式、信息技术水平、组织模式、企业规模等将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由传统的职能型组织模式转向流程型组织模式, 需要摒弃传统组织观念, 而面向顾客的流程型组织结构才能满足物联网时代的高速、高效的需求。

权责明晰、以流程为中心、以顾客为导向是流程型组织健全发展的重要前提。这种思维方式强调管理要面向业务流程, 流程必须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基础, 将决策点定位于业务流程执行的地方, 流程之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

(二) 加快信息化建设

现代连锁企业对组织创新不够重视, 面对新的市场和经营环境, 现代连锁企业必须调整现有的组织结构,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将企业信息化建设与新型组织结构结合起来, 才能符合物联网环境对企业的要求。

综上所述, 对物联网环境下连锁企业的组织模式进行了重新思考与定位, 物联网时代企业的组织结构应该是扁平化、动态虚拟的, 现代连锁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经营理念的创新是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基础。应用物联网旨在为顾客带来更大的价值, 降低企业的成本, 流程型组织结构的目标与物联网时代的企业宗旨相吻合, 对现代连锁企业应用物联网将起到推动作用。

摘要:传统的企业组织管理模式管理层级过多、集权度过高、部门利益最大化。而流程型组织模式高度分权、组织结构扁平化、降低组织内部协调成本的特点, 更能满足物联网对现代连锁企业组织结构的要求, 还可以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与效率, 降低对顾客的产品或服务供应成本。流程型组织结构有效运转的关键在于管理理念的转变和创新。现代连锁企业必须调整现有的组织结构,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将企业信息化建设与新型组织结构结合起来, 才能符合物联网环境对企业的要求。

关键词:连锁企业,物联网,流程型组织模式,创新,实现

参考文献

[1]岳彭, 任浩, 张军果.现代企业组织的发展趋势———流程型组织浅析[J].工业技术经济, 2006

[2]岳澎.流程型组织的构建研究[D].同济大学博士论文, 2006

[3]周萍.职能导向与流程导向组织绩效影响因素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 2008

[4]谢守祥, 周菲菲.信息时代下的无边界组织研究[J].江苏商论, 2010

[5]尹育新, 戎宏娜.浅谈一种全新的网络技术-物联网[J].信息系统工程, 2010

政府组织型模式 篇9

当前, 我国大部分高校志愿者活动都是通过校—院—系三级团委垂直开展。这种直线式组织管理模式在志愿者活动开展的初期的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随着志愿者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其弊病与不足已逐渐显现出来:一是该模式带有很强的行政化管理色彩在一定程度上难以保证志愿服务的自愿性;二是容易使志愿者产生更多的依赖、导致主动性差、创新意识弱。

为此, 笔者提出中介型志愿者管理模式。该模式为建立一个联系学生志愿者与社会的“中介性”组织, 通过设立“志愿者之家”为中间媒介, 对接各职能部门开展志愿者工作, 以此来适应活动运行出现的新趋势, 在“志愿者之家”发展院系级的“志愿者之家服务队”开展服务活动, 进行具体的活动执行。同时, 将各个志愿者社团纳入组织, 统一指导其开展志愿服务。这种新型管理模式实现了由学生的“服从性”到“自主性”的转变, 在活动内容上实现由“安排型”到“自发型”的转变, 改变了过去志愿者组织凌驾于学生之上, 学生必须服从其安排的局面, 强化了学生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 切实保证志愿服务工作的长期性与连贯性。

中介型管理模式构架如图1。

在这种模式中, 志愿者组织的独立性得到正向的强化, 官方机构对于志愿者服务工作的援助与支持将最大限度地取代约束与管理。当然, 官方机构有权利要求志愿者组织提供资金使用的明细账目, 以此来作为评估该组织是否可以作为继续培养投资的对象。除官方机构外, 一些企业也可以以项目投资者或资金援助者的身份出现。当然, 对于出资者的身份审查必须要做到严格, 一切以商业为最终目的的企业资助都是不可被接受的, 在审查过程中对不符合受助条件者要取消他们的受助资格。同时, 组织也会根据接受服务方的反馈对志愿人员进行调整。

而相对于高校承办大型赛会时, 支持者 (资金提供者) 为活动的主办方, 服务需求者 (接受服务者) 为活动的参与人员、嘉宾等。在这里, 我们根据此新型管理模式针对高校承办大型赛会志愿服务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二、中介型管理模式下高校大型赛会中志愿者的组织管理

高校承办大型赛会是目前志愿服务的一个重要区域, 高校为活动主办方提供场地及志愿服务, 主办方为高校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此类活动则可以利用以上提出的新型管理模式进行具体安排和落实。

(一) 充分分析活动主办方的工作要求和目标, 制订具体的执行办法。

活动主办方以目标为导向, 提出总体的要求和目标, 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 对岗位的理解, 人员的分配, 工作强度的设计都需要高校方自行安排。利用自身的组织机构的优势和特点, 结合赛会内容建立自己的工作和管理办法。

(二) 优化志愿者招募

1. 做好人力资源规划。

在招聘志愿者之前应作好规划, 根据活动的需要明确组织需要哪种类型、具备哪些特殊技能的志愿者, 以及需要志愿者的人数比例。

2. 确保舆论宣传同步跟进。

任何招募的广度都会受到时间空间因素的影响, 因此要确保舆论宣传的时效性、深入性与广泛性。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资源进行广泛宣传, 同时召开志愿者文化宣讲会, 以此来展示志愿者团队的风采并宣传其服务理念与实践意义。

(三) 建立分层管理结构, 同时建立部分特殊职能部门, 采用直线管理

将志愿者分为几大组别, 下分各个职能组, 设立相应负责人。在各个管理层中, 消息自上而下传递, 自下而上反馈。但是在分层管理中, 还应建立个别特殊线条式职能部门, 采用直线管理。另外一些特殊的志愿者, 如残障援助、小语种翻译等可进行社会招募。

(四) 建立动态信息发布平台, 确定合理的联系机制, 以保证赛会志愿者服务分散后的集中管理

由于场地范围较大, 直接管理者也不能快速地通知到每位成员, 可建立本校志愿者的即时短信平台或网络平台等, 将最新的信息及时发布。也可在每一批同类工作志愿者中确定一名服务工作能力强, 性格良好的负责人, 由此负责人传递学校和志愿服务单位的各类信息, 保证信息的传递快速有效。

(五) 完善后勤保障工作, 减少或消除学生因担心课业等问题而产生的焦虑

需要学校层面帮助协调, 打消学生参加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的顾虑。同时, 学校应充分保障学生志愿者的安全, 代表学生向活动主办方争取应有的权利。

(六) 建立高校大型赛事志愿者评估与激励机制

第一, 高校大型赛事志愿者评估机制可分为:

1. 非正式评估。

非正式评估是指每天不间断地对志愿者的行为提供反馈, 包括:赞扬志愿者的行为并鼓励其保持和改进;对志愿者行为的偏差提出修正意见;走访参赛人员, 并把参赛人员的意见反馈给志愿者。

2. 正式评估。

正式评估是在大赛结束后对志愿活动的正式鉴定, 它对志愿者的优点和缺点进行记录和评价。通过评估来找出问题, 提出改进意见。志愿者和管理者拿出各自的工作纪录进行对照、比较, 找出问题, 提出意见。

3. 管理者评估。

对志愿者管理者也需要进行评估, 这个工作由志愿者来完成, 这对改进志愿者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 志愿者激励机制

在高校举办大型赛事中, 只有建立有效地激励机制, 才能不断增强志愿者的自我认同及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

高校大型赛事志愿者激励机制可分为:

1.荣誉式激励。这种激励方式主要是学校各级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经过对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情况进行一定的评价和考评, 选出一定比例的志愿者作为学校、学院或班级的“优秀志愿者”等进行表彰;同时作为评定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集体及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重要参考因素。

2.有偿式激励。这种激励方式主要是学校将参加大赛志愿服务作为评定优秀学生及各种奖学金等的加分指标, 是在同等条件下被优先考虑或上一个奖学金等级的条件。

3.专业实践锻炼激励。这种激励方式主要是志愿者以自身的专业背景为基础, 选择参与和专业相关大型赛事的志愿服务, 既可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项内容, 也可丰富自己的社会实践履历, 作为就业或考研、考博、留学的辅助加分因素。

三、以2011年全国俄语大赛为例探究中介型管理模式下高校大型赛会中志愿者的组织管理

基于以上分析,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不但要进行新型管理模式下高校大型赛会中志愿者的组织管理的分析, 还要进行个案探究。2011年9月中旬, 黑龙江大学承办了全国高校俄语大赛。现结合高校俄语大赛对高校大型赛会中志愿者的创新组织管理进行个案探究。

(一) 大赛活动的分析

在俄语大赛期间, 为了使大赛圆满完成, 赛前大赛组织者进行了周密安排, 细心制订了比赛流程;结合本次大赛的特点、流程, 充分分析比赛需要, 制订了详细的工作计划。

(二) 大赛志愿者招募

在大赛的前期准备过程中, 大赛组织人员在赛前进行了人力资源规划, 看重学生会成员的组织协调能力, 将学生会成员确定为此次大赛的中坚力量。在此之后, 在学院内部进行招募的宣传, 利用网络媒介, 张贴志愿者招募公告等形式进行合理宣传, 并成功招募了大赛需要的志愿者。

(三) 大赛志愿者分层管理。

为了大赛顺利进行, 大赛委员会将志愿者分成三组, 便于管理与工作分配。分为接待, 服务, 后勤等几组。有专门的老师管理, 做到信息通畅, 执行彻底。避免了信息量过大过杂, 影响工作效率。由于志愿者多为俄语学院学生, 在某些场合还可以做些翻译工作, 所以无需另设单位, 招募翻译人员。总体来说, 这种工作形式简洁高效, 成果斐然。

(四) 大赛志愿者培训

大赛组织者首先分析了大赛各项活动志愿者所需干的事情, 将志愿者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汇总, 确定了志愿者的培训要求, 之后进行了细致的志愿者培训。

本次大赛并没有首先进行通识培训, 主要是基于俄语学院学生课业繁重的是实际情况, 大赛任务到来的突然性, 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是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的同时穿插通识培训, 高效的完成了培训的工作, 确保了大赛进行顺畅。

(五) 大赛志愿者信息发布

在本次俄语大赛期间, 活动繁多, 各活动场地距离较远, 志愿者也比较分散。为了把信息准确的传递到每位志愿者处, 大赛主委会充分运用了各种信息传递方式。首先是飞信, 方便快捷, 机动灵活。其次是网络空间, 有时遇到因字数限制飞信里不能详细说明的情况, 老师会把详细内容发布到网络空间并通知大家及时查看。最后校园网也作为了一种有效的传递信息的方式, 在大赛期间所有新闻都发布在了校园网上, 方便查看。

(六) 大赛志愿者后勤保障

大赛期间志愿者人数众多, 而志愿者课业任务也很繁重。大赛组委会考虑到同学们的实际情况, 尽量把任务安排在课后空余时间。对于时间无法调整的同学, 则给其开出假条。尽量保证同学们的正常学习生活不受影响。

(七) 大赛志愿者评估与激励

第一, 大赛志愿者评估。大赛组织者在大赛期间对志愿者都进行了不间断的评估, 赞扬了志愿者的行为并对志愿者做的不好的地方提出改进意见, 走访参赛人员并进行意见反馈。比赛后对志愿活动的正式鉴定, 提出意见。本次大赛并未对志愿者管理者进行系统评估, 但志愿者管理者也对志愿者进行了意见反馈, 改进志愿者管理。

第二, 大赛志愿者激励。比赛后, 作为对志愿者出色工作的肯定与激励, 大赛组委会为每位志愿者发放了志愿者补贴, 根据评估结果, 并且准备召开全院表彰大会。工作期间, 学院领导、参会领导多次对志愿者工作提出表扬与感谢。这极大地鼓舞了志愿者的工作热情。

今天,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及其蕴涵的高尚精神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志愿服务领域也越来越宽广。与此同时, 对于大学生志愿组织的管理者而言, 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中介型管理模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析, 同时, 从较为创新的角度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高校志愿者管理模式。并以高校承办大型赛会为模型进行中介型型管理模式的阐释, 以2011年全国俄语大赛为例进行详细探究。中介型模式不仅是适应志愿者活动运作出现的新趋势, 而且可以从宏观把握社会需要与志愿服务的关系, 指导志愿服务事业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鹏.新公共管理及应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2]陈漭徘.营利组织战略管理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3]张瑾.奥运会志愿者与人力资源管理[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 (6) .

[4]陈琳.各国体育志愿者概括及培养政策[J].中外群众体育信息.2002, (12) .

[5]汪志汉.中国志愿服务的现状、功能与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5.

[6]龚河华.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动机因素结构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2003.

[7]单江林主编.校园志愿服务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8]田军.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7.

上一篇:采访语言下一篇:APEC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