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型模式

2024-09-15

政府型模式(精选10篇)

政府型模式 篇1

城市房地产用地的诱导型政府监管, 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政府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取向、旨在维持城市房地产用地正常秩序的一种新型土地管理手段。它通过设定某种精神或物质的利益诱导, 使微观用地主体积极、有序地实现自身利益, 同时维护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两者间的均衡。与传统城市房地产用地政府监管模式的机械性、僵化性和片面的强制性相比, 城市房地产用地的诱导型政府监管模式更多地体现协商、沟通与共赢的价值取向, 从而有利于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 进而推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西方学者关于诱导型政府监管模式的主要学说

1. 监管松绑说

美国学者斯旺指出, 建立诱导型政府监管模式主要是松绑政府对市场的监管, 即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主体放松和取消某类监管条款, 如市场准入、市场退出、价格、投资等方面的监管条款。通过对市场监管的放松, 可以降低收费水平、推进服务多样化、提高经济主体的效率和活力。

2. 行政指导说

日本学者新滕宗幸认为, 战后日本成功地实现了从政府对市场进行直接行政监管向以市场机制为核心并与政府适度监管相结合体制的转轨, 是创造“日本奇迹”的基础性体制因素。在此过程中, 推行富有成效的行政指导制度, 即实行“市场经济+行政指导”的诱导型政府监管模式, 是保证日本走向成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3. 行政合同说

法国学者莫里斯·奥里乌指出, 政府不以行政命令而是以与相对人签订合同的方式来实现有关经济方面的预定计划, 这是一种诱导性的政府监管模式, 它有利于政府经济监管目标的全面实现。

4. 行政奖励说

日本学者中野时指出, 行政奖励是政府全面实现诱导型监管的行政方式, 它是以一种正面、积极的方式来肯定市场主体符合监管目标的行为方式, 也是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方法。

上述学者研究的主要是政府经济监管, 虽然政府经济监管与政府房地产用地监管具有相通之处, 但政府房地产用地监管亦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质。

对于西方学者的理论见解, 我们必须明确两点:第一, 西方学者的理论观点所产生的具体行政环境与我国有很大的差异, 对他们所提出的各种理论, 我们要以辨证的态度加以吸收;第二, 城市房地产用地诱导型监管模式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仅仅依靠单一的监管松绑、行政指导、行政合同或行政奖励的方式, 难以形成一种系统完整的监管模式, 城市政府对房地产用地监管的目标也难以全面实现。

二、城市房地产用地传统政府监管模式的弊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中央向地方政府下放大量的经济监管权, 各级城市政府开始了采用传统强制模式对房地产用地的监管。在这种模式下, 拥有法律授权的城市政府是唯一的主体, 监管措施往往具有单方性、强制性的特点。监管的内容主要包括:通过有关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的地方性法规对用地主体进行间接监管, 以维护市场竞争秩序;通过认可和许可等各种强制性手段, 对用地主体的进入、退出、价格、服务质量以及投资、财务等方面活动进行直接监管。

上述强制性的政府监管模式带来了一系列弊端, 比如:由于用地主体的参与和监督渠道存在诸多障碍, 导致了政府监管的低效率、高成本以及在信息不完备情况下监管的盲目性;一些用地主体为获得高额利润通过合法与非法的途径“购买政府”, 引发了土地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公共官员的寻租行为。

三、城市房地产用地诱导型政府监管模式的具体构建

城市政府必须清醒地看到, 只有形成新的、稳固的、足以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房地产用地监管模式, 才能保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为此, 我们必须加大政府房地产用地监管方式改革的力度, 推行诱导型政府土地监管模式。

具体而言, 构建城市房地产用地的诱导型政府监管模式, 其主要环节包括以下几点。

1. 放松监管———城市房地产用地诱导型政府监管模式的运行基础

通过对房地产监管的适度放松, 可以逐步缩小强制性政府房地产用地监管模式的运用范围, 从而为诱导型用地监管提供广阔的空间。放松监管的具体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比如, 既可以把有关进入、价格、投资的监管从许可制放松为申报制, 也可以把原来的限制条件取消。适度放松监管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受监管的领域引入竞争机制, 通过新加入的用地主体与原有主体之间的竞争, 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2. 行政指导———城市房地产用地诱导型政府监管模式的信息引导机制

由于行政指导的实施主体往往能够依法实施监管, 并拥有财政补助发放权、政府津贴决定权、优惠贷款提供权以及减免税收、投资融资政策制定权等, 因此, 就其本质而言, 行政指导是一种利益诱导。作为诱导型政府房地产用地监管模式的构成环节之一, 监管主体采用行政指导的方式, 将有关的激励信息以特定的行政指导为载体, 传递给特定范围的用地主体, 诱导它们参与竞争, 以保证诱导型政府房地产用地监管中竞争政策的有效性, 引导用地主体实施有利于监管目标实现的行为。

3. 行政合同———城市房地产用地诱导型政府监管模式的核心环节

通过行政合同来实施监管计划, 是诱导型房地产用地监管模式得以实现的核心环节。就行政主体而言, 签订行政合同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有利于城市公共利益的特定目标。同时, 行政合同这一特殊目的的实现, 又是建立在政府与被监管者双方契约的基础上, 这就使得作为合同一方当事人的用地主体明确了自己约定的权利、义务, 从而自觉地配合政府的土地监管。这样既有利于监管目标的顺利实现, 又体现了监管的民主性。

4. 行政奖励———城市房地产用地诱导型政府监管模式的可持续保障

行政奖励是政府全面实现房地产用地诱导型监管效应的最终方式。它是指监管主体以相关政策优惠、物质或精神奖励等来肯定用地主体已有的、符合政府意图的行为, 并以此调动、激发用地主体继续实施该类行为。行政奖励是以一种正面、积极的方式来肯定监管对象符合监管目标的行为方式, 也是激励市场主体之间适度竞争、激发监管对象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方法。其方式主要有:减免税优惠、财政补贴、特许投标、开发资助、为用地主体提供直接物质或精神奖励, 如颁发奖金、评定为信用企业、信用单位等。

参考文献

[1].[美]斯旺.惊人的退却.纽约收麦出版社.1988

[2].[日]新滕宗幸.行政指导.岩波书店.1997

[3].[法]莫里斯·奥里乌.行政法与公法精要.辽海出版社.1999

[4].[日]中野时.现代日本的政策过程.东京大学出版会.1992

[5].郭志斌.论政府激励性管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孟祥林.城市化进程趋向与土地的征用补偿制度.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9

管制型政府理论的研究述评 篇2

关键词:政府管制;管制失灵;市场失灵

政府管制(government regulation)的内涵在意义上差不多等同于国家干预,但现在学术界所说的政府管制与国家干预还是有差别的。从时间上看,国家干预的历史比政府管制更为久远,早在16、17世纪在西欧盛行的重商主义就是国家干预理论的一种,而目前学术界所言的政府管制制度的出现则是19世纪最后一、二十年的事情。严格意义上说,国家干预的外延大于政府管制。本文主要是针对国外19世纪后期出现的政府管制理论和我国在政府管制理论上所取得的进步和研究现状做一个简要的回顾。

一、管制型政府的产生和发展

政府管制制度的产生有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根源。政府管制的生成、发展已经经历了上百年的历史。美国被公认为是最早产生政府管制制度的国家,也是政府管制最为成熟的国家。1787年美国颁布宪法时,联邦政府只有财政部、内务部和国防部三个内阁行政机构,宪法也没有授予总统和行政机构管制市场的权力。但随着交易的扩大、市场的拓展、工业的蓬勃发展,政府管制这双看得见的手逐渐进入市场,从以立法手段维持市场秩序和通过诉讼解决纠纷,逐步过渡到在事前和事中对经济进行监管。国会在1887年为了禁止铁路公司的某些被认为是不正当的活动,例如规定歧视性价格、索取回扣等,制定了《州际商业法》,且批准成立了第一个对市场经济实施行政监管的机构———州际商业委员会(ICC),并授予其广泛的制订和发布规章的权力,以保障市场健康运行。这个州际商业委员会的设立标志着现代政府管制的产生。其后,政府管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蓬勃发展。国会陆续批准设立了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联邦储备局(FRB)、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同时授予其制订规章的权力。而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严重地破坏了市场秩序并给成千上万的个人和企业带来了灭顶之灾。这场危机促使政府管制进入到更深入更广泛的领域。危机爆发之后,罗斯福着手实行“新政”。国会通过立法,相继成立了联邦家庭贷款银行董事局(FTC)、联邦存款保险有限公司(FDIC)、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国家劳动关系局(NLRB)等机构。从政府管制产生的历史可以看出,市场失灵是它产生的本源。一般认为,从19世纪8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是监管型国家兴起的时期。也是政府管制理论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19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欧日许多国家私有化运动,美国式的政府管制开始在世界许多国家广泛蔓延。政府管制的学说在经济学、法学、政治与行政学领域里,都受到广泛的研究。政府管制是一个综合交叉的领域,不同的学科对政府管制的理解是不同的,各有其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二、管制型政府概念的界定和政府管制的分类

与管制相对应的英文是Regulation,意为控制、管理、规则、法令。《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解释为管制。政府管制(government regulation)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概念。尽管在一定意义上,大家比较倾向于认为其为政府向社会提供的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然而对具体内涵的理解,研究者们的分歧依然较大。早期学者卡恩(1970)认为,“管制的实质是政府命令对竞争的明显取代,作为基本的制度安排,它企图维护良好的经济绩效。”斯蒂格勒对管制所下的定义是这样的:“作为一种规则,管制通常是产业自己争取来的,管制的设计和实施主要是为管制产业自己服务的。”维斯卡西(Viscusi)认为政府管制是政府以制裁手段,对个人或组织的自由决策的一种强制性限制。史普博认为,管制是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市场配置机制或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供需决策的一般规则或特殊行为。日本著名管制经济学家植草益将管制称为“公的规制”,并将其定义为:社会公共机构依据一定的规则对企业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我国学者也对政府管制下了很多定义,王俊豪认为,政府管制主要是指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政府管制者(机构)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主要是企业)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樊纲认为:“政府管制是特指政府对私人经济部门的活动进行的某种管制或规定,如价格管制、数量管制或经营许可等等。”我国学者余晖用比较通俗的方式定义管制:“管制是指政府的许多行政机构,以治理市场失灵为己任,以法律为依据,以大量颁布法律、发挥、规章、命令及裁决为手段,对微观经济主体(主要是企业)的不完全是公正的市场交易行为进行直接的控制或干预。”上述说法虽有分歧,但其核心内涵还是有着较多的共性的,综合起来说政府管制的实质,就是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条件下,被赋予管制权的政府行政机关为了矫正和改善市场机制内部不完善问题而对私人及经济主体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政府的管制按照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的路径来看,可分为直接管制和间接管制。前者主要是指政府的相关机构通过有关市场准入、行政许可、价格标准等法规而直接对市场进行管制的行为。间接管制,是指由政府的司法机构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而对企业的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进行的管制。而直接管制又分为两种,即经济性管制(economic regulation)和社会性管制(social regulation)两大类。前者主要是解决由自然垄断、过度竞争和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问题,如垄断租金、进入壁垒、欺诈竞争、强行交易等。正如日本学者植草益所言“经济性规制就是指在自然垄断和存在信息偏在的领域,主要为了防止发生资源配置低效和利用者的公平利用,政府机关用法律权限,通过许可和认可等手段,对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价格、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投资、财务会计等有关行为加以规制。”社会性管制主要是解决由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问题,如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的掠夺开发、传染性疾病、消费者权益维护、职业安全与健康等。如日本学者植草益所言社会性管制是指“以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安全、健康、环境保护和防止灾害为目的,通过对物品和服务的质量及伴随它们的提供而产生的各种活动制定一定的标准,并从根本上限制特定行为的规制。”

三、管制型政府理论述评

(一)政府管制的原因:市场失灵

政府管制的产生是与市场失灵相联系的,当市场机制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即出现市场失灵时,政府就通过管制以矫正和改善市场机制存在的缺陷,干预资源配置。通常引起市场失灵的因素主要有:市场势力(如: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内部性、不完全竞争、公共物品、公正分配失灵、非价值物品的生产(如:毒品、武器等形成的交易市场)、风险与收益的市场失灵(如:高技术行业由于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从而缺乏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吻合的投资)。这些市场失灵现象为政府干预经济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政府管制的低效:管制失灵

市场失灵是政府管制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为政府管制也有可能失灵。当政府行为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而且产生了寻租、腐败等扭曲资源配置的市场绩效,也就会出现管制失灵现象。这时的市场要求是希望政府放松管制。卡恩曾对管制失灵现象提出过批评,认为管制“压制技术革新,姑息无效率性,引起工资和价格螺旋式上升,发生严重的资源无效率配置,引起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那样的无益竞争扩大,拒绝采取在竞争市场中所提供的收费多样性和质量选择。”卡恩的批评有些过于严厉,但也反映了当时要求放松管制的强烈呼声。从理论上讲政府管制与市场机制相互替代的机理是:市场失灵对政府管制产生了需求,当政府管制的预期收益大于管制成本时,政府管制便替代市场机制干预微观经济活动。政府管制的预期收益与市场失灵的程度正相关,即市场失灵的程度越高,通过政府管制所获得的预期收益越大,反之越小。管制的效果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公务员的专业知识,可用资源的数量,政治经济约束等等。但正如学者周学荣所言:“政府管制与市场机制功能发挥不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相互替代,而是一种不断调整的动态变迁过程。”政府管制的这种成本—收益分析是评估政府管制绩效的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应该说,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管制是一把双刃剑。超出了一定的范围,或者是运用方式不当,政府管制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严重时可能还会事与愿违。市场失灵以及追求社会公正才是政府管制的大前提。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了向市场经济转轨,政府采取一定的管制措施是必要的,但政府需要提高评估管制的效果,采取一定政策以改进管制效率,改进管制的终极目的应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率和实现社会的公正。(作者单位:武警警官学院人文社科系)

参考文献:

[1][美]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M].王军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2][美]丹尼尔F史普博,管制与市场[M].余晖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

[3]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4][美]理直德B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第四版)[M].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5]郭志斌.论政府的激励性管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美]丹尼尔F史普博,管制与市场[M].余晖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

[7][日]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政府型模式 篇3

近些年, 在我国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 公共交通建设在各线城市的发展规划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一二线城市以地铁等轨道交通为主要发展方向, 三四线城市则以快速公交等公路交通为主, 发展极为迅速。而这类以公共交通为对象的政府投资项目, 由于政府公共交通投资项目通常财政投入大、耗用资源多, 并且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 如何对此进行评价, 不仅是政府绩效审计实务工作的重点内容, 也是绩效审计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

目前, 学者们就政府公共交通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理论及方法的创建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观点与结论, 但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按照有关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指标的基本内容, 可将此领域的研究分为三个主要方向:基于“投入-产出”理论上的“3E”或“5E”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受托代理责任”理论的政府绩效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以及借助以“因果关联”为理论解释的平衡计分卡及其应用原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但是这些评价方式在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实用性上均存在改进空间。

二、绩效审计“阶梯型”评价模式的内容框架

关于构建的公共交通投资项目的绩效审计评价的基本框架, 是反映绩效评价内容的基本平台。因此, 为确定具体的指标用以具体衡量, 首先应当确定该绩效评价框架。“阶梯型”的绩效审计评价框架是基于不同生产要素在公共交通投资项目的不同阶段中发挥的作用, 在完成价值的形成与转化中所体现出的“阶梯型”的发展过程。参阅图1。

从图1可以看出, 这一“阶梯型”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进行系统的衡量。横坐标上, 表示审计阶段, 依据照审计客体的转换, 按“准备阶段”、“建设阶段”、“营运阶段”划分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 进行阶段审计。纵坐标上, 表示审计纬度, 依据价值的形成过程, 从“资源配置”、“职能行使”、“潜力发挥”、“贡献效益”四个方面进行绩效评价。四个维度之间存在内在逻辑关系参阅图2。

由图2所示, 四个维度是按照价值的形成过程构建的。货币资金、实物资产、人力资源是项目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初始价值形态, 随着项目建设和管理的不断进行, 实现资源配置、资源管理、资源增值, 并最终发挥其社会价值, 实现项目的最终目标。由于不同的项目阶段, 对应以不同的价值形成过程, 并不是每一阶段都需要对这四个纬度进行衡量, 因此我们仅在事前项目的准备阶段以“资源配置”和“职能行使”为审计纬度对项目进行审计评价, 其审计客体为政府有关部门;在随后的建设阶段, 就中标的建设单位, 增加“潜力发挥”纬度, 对施工的过程和竣工验收进行审计;最终在交付使用的绩效审计中, 再添加以“贡献效益”纬度, 以公交公司等管理事业单位为审计客体, 对建成后的公交项目综合运行情况进行绩效审计。

“阶梯型”评价模式以“货币、实物、人力”三大生产要素的价值的形成过程为导向, 在不同的审计阶段对应以“资源配置”、“职能行使”、“潜力发挥”、“贡献效益”四个纬度进行绩效审计。阶梯的形态不仅体现体现了横向审计阶段与纵向审计纬度的有效结合, 并且以上升的趋势来体现审计过程的层层递进, 以是否满足公共需求、实现社会效益为最高目标的评价导向。

三、绩效审计“阶梯型”评价模式的指标体系

(一) 资源配置对应的指标体系设计

在考虑建设过程中的价值元素时, 不能忽略的是这三项价值要素本身即具有价值, 因此在最底层设立“资源配置”这一纬度, 来对项目在资源运用的经济性方面进行绩效审计与评价。并且在项目的不同审计阶段, 对于这三项生产要素的评价都是必须的, 随着项目建设的推进, 对生产要素评价的内容也会随之改变。具体参阅表1。

(二) 职能行使对应的指标体系设计

由于在资源配置环节这三项生产要素处于相对静态, 价值较低, 只有将其投入到动态的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才会发挥作用形成更大的价值, 因此对投入使用的基本要素在项目的有关建设流程中行使职能的效用, 我们需要设立“职能行使”这一纬度来对建设过程中的效率性进行绩效审计评价。同样的, 职能行使的过程是每一审计阶段都要经历, 对应我们也需要做出不同的评价。具体参阅表2。

(三) 潜力发挥对应的指标体系设计

随着项目的建成, 在公共交通投资项目中体现为道路的修缮、交通工具的购置、站台设施的建成等方面, 三大要素的价值进一步上升, 由于尚未投入运营使用, 故仍在建设阶段以“潜力发挥”这一纬度对其潜在的价值进行效率性的绩效审计与评价。由于对“潜力发挥”的评价仅在项目建设完成之后, 因而只在建设阶段和营运阶段进行评价, 具体参阅表3。

(四) 贡献效益对应的指标体系设计

当公共交通项目投入运营, 即为最终满足公共需求、实现社会效益时, “货币资金”、“实物资产”、“人力资源”实现了其最终的价值, 由此我们以“贡献效益”对其进行综合的效果性绩效审计评价。具体参阅表4。

四、绩效审计“阶梯型”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设置

构建出初始评价指标后, 据此我们设计出初始问卷, 采用李克特 (likert) 四级量表 (最高为4分表示完全同意, 3分表示基本同意, 2表示中性评价, 1分表示不同意) , 共发放问卷481份, 实际收回456份, 回收率为94.8%, 通过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等方法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 总结出关键影响因素, 从而确定对应的影响指标, 并按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具体如下:

(一) 确定关键影响因素的权重

1、求权重

在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的确定时, 我们通过向有关专家和部门领导及负责人发放问卷进行打分, 并综合面向群众的调查问卷, 对关键影响因素和其影响指标进行了内部的两两比较, 确定每一个关键影响因素对于其他关键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并赋予一定的分值, 最终构造有关判断矩阵进行特征值和组合权向量。以下我们以营运阶段贡献效益的三个关键影视因素进行举例:

2、一致性检验

为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计算一致性指标CI= (λmax-n) / (n-1) , 查表得到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当随机一致性比率CR=CI/RI<0.1时, 认为层次分析排序的结果具有满意一致性, 即权数分配是合理的, 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 重新分配权系数的值。

由上述表格数据可知: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贡献效益的判断矩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所求得的权重系数是有效的。

以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求得其它纬度的关键影响因素相对应的判断矩阵, 具体参阅表7。

(二) 确定影响指标的权重

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影响指标的判断矩阵。根据一级判断矩阵和二级判断矩阵即可以得出该公共交通项目绩效审计“阶梯型”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其中三个审计阶段的权重分别为0.10, 0.34, 0.56。不同审计阶段的审计纬度权重也存在差别:准备阶段“资源配置”、“职能行使”纬度权重为0.57, 0.43;建设阶段三个纬度权重分别为0.26, 0.26.0, 48;营运阶段审计纬度权重为0.14, 0.25, 0.18, 0.43。

五、基于“阶梯型”绩效评价模式的应用

(一) 项目背景与数据选取

由于本文是以BRT快速公交为例所构建的指标体系, 因此在对该评价体系进行运用时, 也将选取某城市BRT的的相关调研数据进行研究。该城市于2010年建成BRT项目, 共投资59690万元, 主要用于BRT专用道的改造42000万元、站台建设2500万元、智能化系统开发40000万元以及BRT车辆购买11000万元等。据相关数据显示, 2012年年客运总量达6000万人次作用, 票务收入约有5000万, 政府补贴5000万余元。目前该城市的BRT规模实施“一主一环五支”线路, 预计到2020年将发展至5条主线, 10条支线。

以上有关数据, 主要包括来源于收回的456份有效问卷, 其中问卷分别对乘客、BRT司机及工作人员、周边商户进行调查;另外数据还数据还来自有关部门专家的采访与评分。在对相关数据的处理上, 我们采取模糊隶属度的方式, 对调查问卷上涉及的问题对应的到指标, 进行隶属度计算, 下面以“贡献效益”纬度下“公众满意度”的影响指标为例具体说明:

在我们对公众发放的调查问卷中, 在有关问题中询问对票价的满意度时, 共有215人参与了调查, 其中111人选择“满意”, 92人选择“基本满意”, 12人选择“一般”, 0人选择“不满意”。因此, 模糊隶属度分别为v1=0.5187, v2=0.4252, v3=0.561, v4=0。对其他问卷的数据整理同理可以相关隶属度, 以下表8为有关公众满意度的统计结果。

(二) 指标计算

根据上表x中“公众满意度”的影响指标权重, 构建权重系数矩阵:

同时由上述指标的隶属度, 构建公众满意度的模糊关系矩阵:

接着, 再利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的计算模型B=AR, 计算得到一级评价指标“公众满意度”的模糊评价向量:

同理, 将有关数据整参阅表9。

(三) 模糊评价与结果分析

根据表9的统计结果, 可以得到各关键影响因素的模糊评价向量, 同时, 按照隶属度最大的原则可知, 对每一个关键影响因素都可以进行相应的等级评价, 具体参阅表10。

由表10可知, 在26个关键影响因素中, 有15个等级被评定为“优”, 另有11个等级为“良”;在9个审计纬度中, 有5个纬度等级为“优”, 4个纬度等级为“良”;在3个审计阶段中, 在准备阶段和营运阶段等级为“优”, 在建设阶段则为“良”, 最后的总评为“优”。整个评价过程中没有相关的指标等级为“中”和“差”。据此, 总体上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该城市BRT项目的整体绩效情况是处于比较良好的状态的, 最终审计结果的等级则可以被评定为“优”。

采用评价体系评语等级V={优, 良, 中, 差}四个等级, 相应的评分值C= (100, 80, 60, 40) , 根据公式W=B×C计算最终的综合评分, 其中, B为最终审计阶段的模糊向量。若计算结果85<W≤100, 则最终绩效为“优”, 如果70<W≤85, 最终绩效为“良”, 如果60<W≤70, 最终绩效为“中”, 如果W≤60, 则绩效结果为“差”。由一下总评等级模糊向量计算该城市BRT项目的绩效得分为:

综合该绩效得分可以最终判定该城市BRT项目的绩效为“良”, 并且是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尤其是在准备阶段和建设阶段内在货币资金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关键影响因素都体现出较高的经济性与效率效果性, 而在建设阶段中, 由于在建设的工期、质量以及在资产使用等方面相较绩效不优, 从而使得整体评分有所降低, 但从总体上来看该项目的整体绩效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

六、总结

从以上政府绩效审计“阶梯型”评价模式在公共交通投资项目上运用可以看出, 该评价模式可以综合项目发展的全过程进行评价, 并且准确快捷地发现项目中绩效不足的领域, 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形式上, 该评价模式具有独创性, 以“阶梯型”逐步向上的形态体现项目建设的最终价值导向———“贡献效益”;内容上, 该评价模式不仅局限于事后运营情况的审计, 也不将事前准备与事中建设的绩效审计仅作为专项审计, 而将公共交通投资项目作为一个完整的项目进行综合的绩效审计。此外, 该模型指标体系的构建从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 以生产要素价值的形成过程连结各个纬度, 并以体现生产“投入-产出”的价值来衡量绩效的目的。由于公共交通投资项目种类繁多, 笔者也仅以BRT项目作为研究对象, 因而在尝试给出具体的评价指标用于整体公共交通投资项目的绩效审计评价时, 会存在实用性和操作性的局限, 但仍希望可以作为实务操作中绩效审计相关工作的一个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宋常, 赵懿清.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与框架设计研究.审计研究.2011 (1) 40-46

[2]徐嘉蔓, 黄学伟, 周华.基于平衡计分卡对快速公交系统的绩效评价.市场周刊.2013 (6) 29-30

[3]邓建新, 刘运国.政府铁路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财会通讯.2013 (7) 11-13

[4]黄勇辉.政府绩效相关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南京: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6)

[5]冯波, 朱杨慧, 李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财会月刊.2014 (4) 7-10

[6]刘世林.政府绩效责任审计及其评价模型.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

[7]刘爱东, 赵金玲.政府投资公共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 (3) 31-38

政府型模式 篇4

【关键词】 政府;行政改革;绩效型政府

随着工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与社会关系、角色定位的不断变化,效率作为政府评估的综合性最终尺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与政府的行为价值取向也已经大相径庭,确立什么样的政府管理理念成为当今政府管理与改革的核心问题。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西方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时代的变化对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历时百年的传统行政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为此,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一股大规模的行政改革浪潮,即“新公共管理”,借以区别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也区别在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下的管理技术学派的思想。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改革总体指导思想是:以经济学和私营部门管理为理论基础,摒弃公共服务供给中传统的官僚制独占模式,引入各种市场竞争机制;借鉴私营部门的管理技术与激励手段;强调公共服务中的顾客导向;注重结果甚于规则等等。通过改革,使得政府以较少的成本实现一个高效的回应性的政府。以英美为首的发达国家采用新公共管理理念、管理主义思想,适时把绩效管理理念与制度溶入行政改革当中,适时提出了绩效管理的理念,西方各国把绩效管理方法和工具引入到公共管理领域,并结合公共组织的自身特点得到广泛应用。绩效管理的引入大大地推动了政府改革的大趋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建立绩效型的政府已然成为当今世界政府改革的大趋势,中国的政府改革同样不可避免。

一、绩效型政府的内涵和特点

所谓“绩效”,从字面上解是成绩和效益,对于政府而言,其绩效应该是指政府作为一个整体,在管理和服务等政府行为中所取得的业绩、成本和影响等,由于政府本身公共部门的性质,政府的绩效不应该简单的体现为对于效率的追求,其业绩、成就和影响的核心问题应该是公共责任的实现程度与效果。可以概括地说,“绩效型政府”是以结果为本,以目标为准,以低成本取得高效益,以公共责任的实现程度、效果、服务质量和社会公众需求的满足为第一评价标准,降低政府成本,做大政府业绩,通过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最终实现管理的三“E”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和效益(effectiveness)目标的政府。其特点是:

(1)经济性。这是绩效型政府的基本特点,即衡量政府花去了多少钱或是不是按程序花钱,成本本身并不能但它能很好地体现出预算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距。绩效型政府衡量服务效率和效果,考虑成本核算,从事某项行政活动尽量降低行政管理成本。

(2)效率性。即用最少的时间,最快的速度,花费最小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行政目标,是绩效型政府的核心特点,绩效型政府注重政府管理成本与效益核算;加强对政府财政、预算的严格管理,扩大审计的范围;简化办事程序,加快办事速度,讲究行政效率。

(3)效益性。绩效型政府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社会效益上,这是行政管理的根本方向,也是绩效型政府的本质特点,即评估绩效型政府不能简单地以人、财、物的数字分析来予以评价,还要重视行政管理活动中的社会因素和普遍社会效果。没有社会效益的行政管理,效率再高,也不是绩效型政府,绩效型政府是它最终所实现的行政目标和行政决策要代表国家意志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符合社会需要和人民愿望,符合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着重品质层面。

二、建立绩效型政府的必要性

首先,这是一种摆脱财政困境的现实选择,由于多种原因,财政吃紧,成为政府面临的挑战导致的政府的职能不是简单的削弱,有的职能如环境保护、科技开发还要加强,政府的收入又因种种不定因素会减少。政府通过征税聚财是一种强制的措施,也是一种有限的方法,政府不可能无限制地开征税种、提高税率。

从理论上说,在政府财政开支占GDP的比重已经相当高的情况下,地税会扼杀社会的经济活力,削弱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政治上是一种自杀行为。从现实中看,一些国家,一些地区已出现了不满现行税收制度的抗税风潮。政府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开源无望,只能寄托于内部的挖潜,通过集约式的提高公共绩效而不是粗放式的扩大服务项目来满足社会需要。

其次,这是一种面向时代需求的积极回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在各方面对政府的需求日益增加,致使政府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其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逐渐扩大。一方面政府为社会大众所提供的多项公共服务必须由社会大众支付所需成本,政府功能的扩张与强化势必将增大政府的施政成本;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又期望政府以最经济的手段,花最少的钱,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促使政府要把恪尽职守,优质高效作为争取顾客满意的首要内容。

最后,公共绩效低下是一个较为普遍性的问题,提高绩效是政府管理的根本要求,以往的历次改革,包括机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其最终目的也都是为了提高绩效。

三、建立绩效型政府的基本对策和措施

1.精简机构,整合流程

政府行政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导致人浮于事,相互推诿。建立绩效型政府的首要举措就是不断深化机构改革,精简不必要的机构和人员,减少管理层级。还应改革日常工作流程,改革会议制度、公文审核签批制度、重要决策的督查办理制度,切实精简文件,注重行文实效,把领导从繁文缛节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抓大事、议大事。

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限,下放审批权限;积极探索把各部门、各环节的“串联”审批改为“并联”审批;大力推行“时限承诺制”和“首问责任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在公民眼里,政府是一个整体。然而,现实中的行政权力,分隔在各个部门,有分工,缺合作,政府组织体系内部因职能分工导致的互不协调和割裂,严重影响政府效率。

必须进行制度创新:(1)公开政务信息,以使公民和有关组织根据自己的需要了解并监督政府的具体运作。(2)通过建立制度化的横向协调和纵向协调机制来协调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3)让公共服务的消费者对政府部门的工作绩效进行制度化的评估,尤其是通过相应的人民代表大会对选任的政府领导班子进行民主监督,以激活横向协调机制和纵向协调机制。

2.更新观念,引入竞争机制

引入竞争机制,用市场的力量改造政府,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这是当代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以及政府改革的一个基本精神,我国政府管理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管理理念陈旧,缺乏市场观念,迫切需要一整套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公共管理的理念、原则、方法及技术,并构筑起新的公共管理模式,在管理运作中引入竞争机制,将政府行政环境的市场模式靠拢,采取或本核算、顾客导向、业务流程再造、全面质量管理、绩效考核与奖金、内部市场等企业化的模式。

3.科学决策,公开监督

科学民主的目标化决策机制和督查考核的制度化监督机制是建立绩效型政府的重要保证。对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项目听取群众意见;建立政府决策代表听证会制度,成立决策咨询委员会等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使各项决策的形成进入科学化、程序化、制度化的轨道,大大降低了决策失误率。在建立督查考核的制度化监督机制方面,成立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委员会,对重点工作目标进展情况进行分析、监控和预警,对各单位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定期通报。在完善机关内部评估制度基础上,逐步建立以服务对象为主体的外部评估制度。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化的考核评估和监督,那么,行政效能的提高将是必然的结果。

4.电子政务,网上政府,提高服务效率

大力推动电子政务,是提高政府效率的现代化手段。目前,许多地方政府提出了建设数字城市的发展理念,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推进政府管理信息化,通过互联网站为企业和市民提供全方位政府信息服务,接受社会各界对机关作风和办事效率的投诉,并实行网络受理请示报告制;全面实施电子公文传输交换,需社会周知的事项,市政府通过互联网、政府站点和新闻媒体发布。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室对各区、各部门的请示事项,以电子公文形式批复。各区、各部门之间的公文交换也以电子公文的形式进行。这一电子政务的推行,不但节约大量的办公经费,更大大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由此可以创造更多的间接效益,在整体上促进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进步。

5.重视人员培训,优化人力绩效,实现精简效能

如何优化人力绩效必须引人市场经济的相关理论,强化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提高管理绩效,主要有:通过细化职位分析,加强对政府机关的组织、职位和工作分析,以确定切合实际的人才引进政策,降低人才引进的成本;重视人力资源的培训,增加公务员培训的机会,充分发掘现有人力资源的潜力,实现用较少的资金让在职的公务员能够及时获取新知识、新理论,提高政府工作效益;把握引进公务员人才的最佳时机,不仅仅从院校引进毕业生,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政府部门还可以抓住机遇,从企业、事业单位引进一些优秀人才,降低成本;进行职位管理制度创新,改革工资分配方式,拉大工资级差,改革公务员的非领导职位,可适当转换身份,实行“雇员制”,改变“官多兵少”的现象,减少政府机关的压力;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发展、活跃组织气氛,发挥良好作用;加强公务员绩效评估的研究,确保评估的公平、公正,以提高工作绩效。

政府机关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研究,以确保公务员队伍的建设既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够符合“精简、效能”的原则,降低政府运营成本,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6.构建科学完整的绩效管理系统是建立绩效型政府的关键

从一般管理的意义上看,绩效管理是从目标管理发展而来的,是对目标管理的超越。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在与员工商定绩效标准时,就能够以组织目标为蓝图,岗位说明书为基础,根据目标管理中层层分解的部门目标、岗位目标等来制定群体或员工个人的可以达成的、易于了解、明确且能衡量的绩效标准,且制定绩效考评办法,员工在努力实现自身和组织目标的同时,也就可以与绩效标准进行对比,从而透明、客观地进行绩效考评。科学完整的绩效管理系统首先必须制订目标。通过合理的政府部门分权、适当的政府间竞争、有效的收益共享和分享节余机制建立政府管理绩效的激励制度。

打破以往的人性化、随意的和不规范的评估传统,建立系统的和科学的政府管理绩效评估制度。一个制度的建立是从多方面形成的一个体系,政府管理绩效评估制度的建立要包括绩效评估的基本元素、绩效评估的内容、绩效评估的功能、绩效评估的过程、绩效评估操作和绩效评估的标准等,为政府开展绩效评估活动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操作规范,努力使其法律化。

政府型模式 篇5

一、治理、治理型政府与全球化

1、全球化与治理

蔡拓对全球化的定义很好得体现了全球化跨地区与超国家特性, 全球化是“当代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 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历史进程和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 治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范式开始在西方兴起, 治理的本质在于它所偏重的统治之际是依靠多个行动主体在自主的互动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治理理论的诞生和全球化过程中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文化活动的各种参与主体的产生是密不可分的。

2、治理型政府

顾平安指出, “治理型政府, 是在“行政型政府”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 作为国家对社会实施治理的公共权力机构, 政府由高居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机构, 转变为社会众多权力主题之中出于主导地位的协调者、引导者, 政府组织结构也开始由等级制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逐步向扁平式的治理结构转变。”由此可之, 治理型政府是适应于全球化背景中的, 采用新的运行机制和组织结构的政府。其涵盖了不同的政府理念, 包括了有限型政府, 有效型政府、民主型政府、责任型政府等, 其具体形态是多变的。

二、一对基本矛盾的作用———全球化对政府治理的冲击

全球化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 是指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矛盾, “全球化的内在矛盾统一是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统一”。国际化是指越来越多的国际性标准和国际性规范在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认同并得到遵守的趋势。地方化是指国际性规范在被认可的同时与本国传统和特征相结合, 并且本国传统, 或者说地方化的规范性力量, 正在越来越强。詹姆斯·N·罗西瑙对这一问题的阐述更加深刻:“这两个进程都得到了加强:集体单位的相互依存越扩大, 其本身得到组成部分就越要求更大的自治和独立。分解程度越高, 结合与集中化的要求越强……”本土化和国家化这一对矛盾的运动, 给政府改革带来了新的要求。

1、经济全球化要求有限政府与高效政府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主要形态也是全球化的主要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中, 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矛盾主要表现为, 产品与要素的自由流动的要求, 和限制产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要求这一主要矛盾。首先, 国际化要求产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 这一要求的最直接产物便是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超国家经济体。具体来看, 国际间的自由贸易, 要求无限制的进出口措施;资本的高流动性要求无限制的金融管制;生产要素的高流动性要求政府减少对资源的垄断。总之, 国际化要求的是政府更少的管制, 它要用WTO的法律框架体系来约束政府。其次, 全球范围内的自由竞争市场形成, 市场机制的效率的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这反衬了传统统治范式下政府效率的低下, 为政府的改革带来了压力。以英国为首的国家开展了“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 通过引入私营部门的先进管理方法, 打造小而高效的政府。这一改革应对了全球化中对提高政府效率的要求。

经济全球化中的本土化', 是指:一方面, 资源向优势组织和优势地区集中;另一方面, 为了在国际化带来的自由竞争市场中获得优势, 各地区和组织想方设法得试图建立局部垄断。以美国对中国新能源企业发起337调查为例, 美国基于为国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考虑, 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美国实际上为本国利益建立起了贸易壁垒。我们可以看出, 本土化的倾向要求政府在重视外部互动的同时更注重内部互动。

2、政治全球化要求民主政府、透明政府和责任政府

随着经济全球化为人类社会带来深远的变革, 政治全球化给政府改革带来了进一步的压力。在政治全球化中, 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政治上的一体化和地区间分化的矛盾。从政治的国际化对政府范式的影响上看, 首先, 西方民主法治观念在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与认可, 促进了世界范围内人民意识的觉醒。人民对民主提出了新的诉求, 特别是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这种诉求, 不仅仅是对选举权的要求, 更包含了对整个政府运作过程公开、透明、民主的要求。其次, 全球性问题的产生要求超主权的多国合作。如恐怖主义问题、种族冲突等等, 单靠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已经很难解决这些问题。再次, 为了解决这些全球问题, 超主权的组织也纷纷建立起来。特别是一些跨国界NGO, 如无国界医生组织等等, 在解决全球问题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国内组织, 包括政府和其他组织, 同这些跨国界组织广泛和深入的合作。而这种合作的结果, 就是政府治理参与主体的扩张。最后, 西方国家通过新公共管理改革进行成功治理的示范效应, 为其他地区的改革带来了潜在的压力。

而政治的本土化给政府范式带来的影响, 有以下几点。首先, 民族主义、地方保护主义的抬头, 以及人民对民主的客观需求, 导致地方自治的趋向日益明显。其次, 为了能够应对全球化中的抗风险能力, 地区联合开始出现。在国内, 这些地区联合与中央政府展开了博弈的过程。如中国东南沿海的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 就试图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以获得更多政策优势。在国际上, 就体现在一些区域性的联盟的普遍建立, 如东南亚国家联盟等等。这些地区性的联盟在外交上一致对外, 谋取更大的力量和更多的地区利益。总而言之, 政治全球化的要求是民主的政府, 透明政府和责任政府。所谓透明政府, 是信息化时代人民对政府民主化管理的新要求。所谓责任政府, 不仅指政府对领域内负有责任, 还有对外的责任, 其要求政府作为一方主体在地区间合作, 在国际间合作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而不是被动的参与。

3、文化全球化要求政府完善社会网络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 不同地区间文化的碰撞成为了文化全球化的焦点问题。在文化全球化之中, 国际化和本土化矛盾主要体现于文化的入侵与文化的独立之间的矛盾。文化的国际化给政府范式带来的影响是, 一方面, 文化的国际化要求本国的文化得到他国的认可。一国的文化, 正在被自觉和不自觉得传播, 这就要求政府发挥文化外交职能。另一方面, 一些所谓“普世价值”被世界广泛承认, 要求政府予以重视。文化的“西方化”与文化的“东方化”的冲突最能解释这种现象。孔子学院是中国政府主导下的东方化文化传播, 而美国大片是西方化的民间力量进行侵蚀的典型代表。在政府范式选择上, 另一种不同的冲击就是西方的行政学思想的冲击。由于西方较早开始系统的行政科学的研究, 在学科领域上一直占据着主导权。并且, 这些行政学思想在西方的具体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冲击的影响是可以预见的。而文化的本土化, 对政府范式的要求是, 政府保证自己文化独立的责任加剧。特别是“国粹论”呼声的日渐兴起, 保证本国文化的纯净与延续成为了政府不得不为之事。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各国政府, 力推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 即是政府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职能的体现。

综合来看, 文化的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其实比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更为深远。在政府和社会之间, 在文化的入侵与被入侵之间, 文化全球化, 使社会意识随着文化的碰撞变得更加复杂。社会意识的复杂化导致诉求与利益的复杂化。只有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社会网络的才能满足不同的利益诉求。

三、治理型政府: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由之路

全球化背景下, 政府受到了相似的压力, 这为政府范式选择的问题, 提供了一个相似的答案。将有限政府与高效政府、民主政府、透明政府、责任政府、社会网络综合在一起, 我们不难得出, 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范式选择, 就是治理型政府。无论治理型政府改革的具体模式为何, 其改革的实施, 总是涉及到诸多关系的调整, 其中, 府际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的广泛变革, 是治理型政府改革的主要内容。

1、府际关系的调整

在全球化背景下, 国家化和本土化矛盾对府际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府际合作趋势的和全球化视野下的地方分权趋势。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看全球化中府际关系的调整。

首先, 从纵向的政府层级看, 在中国这样的单一制国家中, 府际关系改革的要点在于明晰各级政府之间的边界, 合理规制国内各级政府关系体制。在建立行政型政府的基础上, 将政府职能下沉, 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自主权。如中国正在推行的“强县扩权”改革。而对于美国这样的联邦制国家而言, 中央政府积极得引导地方政府间的协调与合作是当务之急。其次, 从横向的地方政府间关系看, 地方政府应该在拥有更多自主权的基础上, 展开地方政府间的自主合作。以环境治理中的流域管理问题为例, 单一地区政府是无力的。因为针对部分流域的治理无法解决整个流域的问题。这种跨区域性问题尤其要求府际合作。最后, 对主权国家的政府间合作看, 完善全球问题的国际治理机制是寻求全球性公共问题应对失灵的有效补救措施。

2、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调整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主要体现为各级政府与各种社会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首先, 在地位上, 治理型政府与各种社会主体是伙伴关系, 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政府只是社会治理网络中的一个节点, 只是这个节点比别的节点功能更强大一些而已。这里的社会参与主体, 除了传统的国内公益性组织以外, 国际间NGO也应当被纳入政府治理的网络之中。其次, 在政府职能上看, 政府的职能应当定位于服务而不是管制。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 NGO、私营部门和企业应被放在一视同仁的背景下加以考虑。在政府同NGO、私营部门竞争的时候, 政府的服务自然会向高效的方向改革。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改革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综上所述, 全球化对不同政府的共同影响使治理型政府成为未来政府范式的必然选择。然而, 在建立治理型政府之时, 各个国家、地区的具体形态必然是不同的, 其原因在于国际化和本土化这一对矛盾作用的多样性。总得来说, 治理型政府要求:府际关系中合作多于冲突;政府与社会之间服务多于管制;最终, 社会结构趋于网络化。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 本文基于全球化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矛盾作用, 从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三方面, 分析了全球化对政府改革的冲击。提出治理型政府是全球化背景下政府改革的必然趋势。并就府际关系、政府与社会关系论述了治理型政府改革的趋向。提出, 治理型政府的具体模式不同。治理型政府将日趋成为社会网络的一个节点。

关键词:全球化,治理,国际化,本土化

参考文献

[1]张勤.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政府改革发展的紧迫性[J].行政论坛, 2002, (4) .

[2]俞可平.全球化研究的中国视角[J].战略与管理, 1999, (3) .

[3]顾平安.政府发展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4]孙学玉, 周义程.我国政府改革战略模式述略[J].唯实, 2004, (6) .

[5]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没有政府的治理[M].张胜军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

政府型模式 篇6

什么样的政府才是服务型政府?在这一问题上, 各位专家有不同的声音, 如:吴玉宗提出:服务型政府是指政府遵从民意的要求, 在政府工作目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上用公开的方式给公民、社会组织和社会提供方便、周到和有效的帮助, 为民兴利、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刘熙瑞从两者之间的核心区别出发提出服务型政府就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 在整个公民民主秩序的框架下, 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余晖从经济学角度提出, 服务型的政府就是提供私人或者社会不愿意提供, 或者没有能力提供的公共产品的组织。

2管制型政府

关于管制型政府, 当前学者对其研究论述最多的就是其弊端。关于其弊端, 学术界有很多种表述, 但其实质内容都是一致的, 即管制型政府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 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 这种管制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如:导致政府的膨胀和社会的萎缩、阻碍市场机制的培育和政企分开的改革、导致权力监督弱化, 滋生腐败、提高经济运行成本, 降低效率等。

二、服务型政府与管制型政府之比较

目前, 国内外学者对服务型政府及管制型政府的总体研究比较多, 但是有关二者不同点的具体归纳却比较少, 仅有几位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如:

有的学者认为服务型政府与管制型政府的区别可概括为:政民关系上的不同、公民权利上的不同、政府职能上的不同、制度框架上的不同。

有的学者认为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出发点不同、政府工作的实现过程不同、工作对象的选择权利不同、对政府职能定位不同、对政府工作检测的标准不同。

有的学者认为其区别主要是:管制型政府因偏好管制而往往导致过度管制, 服务型政府则注重服务而辅之以必要管制;管制型政府是依靠行政审批实施管理而且重审批轻管理, 服务型政府则通过便捷的服务进行管理而且重在提高公民的便利程度;管制型政府是以行政命令方式实施自上而下的单向规制型管理, 服务型政府则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政策, 提供服务, 实行双向回应型管理等。

我认为, 上述学者的归纳都不是很全面, 可能是因为二者的比较没被学者列为重点的研究内容。但我认为这是我国政府转型首先要明确的一个关键点, 因为只有通过比较, 才能从中明确其优劣, 进而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实现政府转型目标。基于此, 我把二者的比较作为论文的重点, 在认真分析各位学者观点的基础上, 归纳总结了诸多服务型政府与管制型政府的不同点, 包括形成的环境不同、政府管理理念的不同、对政府职能定位不同、政府管理体制不同、政府的管理方式及手段不同等。

三、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途径

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途径:

有的学者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思路是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

有的学者认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对策包括理念创新、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善政府运行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完善行政问责机制、构建新型政府文化。

有的学者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任务是:一观念必须转变;二政府职能必须转变;三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与世贸经济规则接轨的法规体系;四办事必须公开化;五贯彻一视同仁的原则;六建立贸易工作的复审机制和失误救济机制;七要正确处理服务行政中的管制问题。类似的还有吴传毅在《服务政府:民主政府的职能回归》、辛艺玲在《政府转型的目标、任务及问题》、高尚全在《从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中的观点,

有的学者提出, 政府的改革的“六个关键点”是:一政府改革要高度重视制度设计和整体设计;二真正树立法制在政府改革中的权威;三改进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系统, 使之真正代表公正、公平与正义;四对官员要有更严厉的管理手段;五防止政府旧体制的复归;六要跳出行政层面的单一思维, 解决政府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

类似的还有汪玉凯在《中国政府改革需要战略突破》中的观点。

虽然每一位学者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具体途径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测重点, 但是综合观察一下, 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观点有很多共同点, 而这些共同点也恰恰是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点。经过总结,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理念转变;二是角色即职能转变;三是体制转变;四是管理方式转变。当然除关键点外, 其他的方面也很重要, 如绩效评估体系方面、法治化方面、政务公开化方面等。

参考文献

[1]徐邦友:《中国政府传统行政的逻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年版.[1]徐邦友:《中国政府传统行政的逻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年版.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两型社会 篇7

一、两型社会的含义及建设两型社会的意义

(一) 定义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 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集中来说, 就是要加快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大机制, 走出“以循环经济为主导, 以两型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化和环境城乡统筹, 新型城市化”两条新的路子。

(二) 意义

1、中部城市集群发展, 有利于缩小中部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有利于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对中部崛起和振兴长江流域经济有巨大推动作用。

3、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4、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5、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

6、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7、“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等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示范。国家在中部的改革试验区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 是一种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考虑。两个中部试验区的获批, 将成为“两型社会”的重要示范基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二、如何建设两型社会

“两型社会”建设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 是通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 建成宜居型文明富裕城市。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突破口。如武汉市循环经济重大项目库收录了678个项目, 总投资1342亿元。

2、打造符合“两型”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申报国家级环保产业高新技术开发区。

3、着力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教、医疗卫生服务和文化体育基地, 打造中部公共服务中心;加快会展中心、酒店等商务设施建设, 增强城市商务服务功能;彰显城市宜居生态功能。

4、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5、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和财税金融支持的新体制。

6、大力推进体制创新。以加强行政效能监察, 加快推行公共服务外包等为重点,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创新土地管理制度;打造区域金融中心, 创新金融管理制度;以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和加快城市公用事业改革为重点, 创新完善城市建设管理的体制机制。

7、强化城市交通枢纽功能, 构建对外开放的新体制。大力建立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 加快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把中部建成全国铁路主枢纽之一、全国航空运输中心、长江航运中心和全国高速公路客运中心, 将位于中部这一地理劣势化解。

三、建设两型社会必须转变政府职能

(一) 政府职能的含义

所谓政府职能,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依法对国家政治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 所具有的功能。简言之, 就是政府管理国家事务的职责和功能。政府职能是政府活动的基本方向、根本任务和主要作用。现阶段, 政府职能包括政府的基本职能和特殊职能。

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指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责和基本任务的转变。它应包含几层含义:

1) 地方政府职能重心的转变。它指地方政府职能结构的重心由一个职能转变为另一个职能的过程, 其他职能并不是消亡, 而只是相对弱化。

2) 地方政府职能内容的转变。主要是指地方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职能具体管理内容的转变, 其中一些职能的内容范围在缩小, 而一些职能内容范围在不断扩充和深化。

3) 地方政府职能方式的转变。这指行使职能的方式将由政治性、行政性、命令性、直接性转向经济性、法律性、服务性和间接性为主。

4) 地方政府职能关系的转变。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政府与政党、市场、市民、社会等其他外部主体的职能如何进一步协调与理顺, 二是指政府体制内部职能关系的转变。包括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及上下级政府间的职能如何顺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准确划分和科学定位。

当前中部地区地方政府职能主要存在问题:地方政府“理性人”角色浓厚;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现象依然严峻, 而公共职能不强;市场监管不力[2]。

(二) 推进中部地区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思路

1、科学界定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地方政府职能的重心的转变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在地方政府职能的内容定位上要依据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要求同时结合地方政府职能二重性的特点 (上级政府政策目标的执行性和本地区公共事务的自主管理性) 。

2、实现政府管理理念转换

1) 由“人治”向“法治”转变, 将政府行政行为置于法律和社会的监督之下。

2) 由“管制”向“服务”转变。要把除宏观调控、社会保障、政务管理三大协调服务职能以外的一切社会具体事务, 逐渐移交给各类社会组织去处理, 提高效率, 并促进社会自主管理功能的恢复和加强。

3) 由“竞争”向“合作共赢”转变, 最终实现共同崛起。同时中部省份还应积极探索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在更高层次上和更广泛领域内合作的新模式。

3、理顺地方政府与企业、社会的关系, 建设“小政府, 大社会”。

要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国家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 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还“公民社会”于权利和活力。要大力发展一批社会中介组织, 由中介组织来提供社会服务。包括各类行业协会及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

要转变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能, 即把那些社会性、公益性、服务性的具体事务, 尽可能由第三部门来进行管理。

4、集中完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项基本政府职能。

经济调节职能就是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控, 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经济调节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同时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指导、发布信息以及规范市场准入, 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

市场监管职能就是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 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促进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配置向效率更高的地区和生产部门, 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社会管理职能就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 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 化解社会矛盾, 调节收入分配, 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公共服务职能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 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 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 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

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建设两型社会地具体办法

行政体制改革, 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加强政府机关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深化对中部区情的认识, 积极探索以经济职能为中心、各种职能协调平衡的中部地方政府职能模式, 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促进政府效能的提高。优化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创新的环境。具体做法:

1、精简行政审批项目和优化审批程序。形成与法律法规相符合、与基层需求相适应的行政审批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窗口管理制度。建设市直部门网上审批信息系统和面向公众的网上审批大厅。

2、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如执法部门收支彻底脱钩;进一步推进收费收入规范管理, 结合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 建立收费收入长效管理机制。

3、不断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如供电、水、气、医院、学校等公用单位推行办事公开。推进财政、编制的政府信息公开试点工作, 机构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落实。

4、进一步加强行政监督。进一步完善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平台, 形成全市的城市综合执法体制。加快推行网格化管理步伐。

只有通过中部地区地方政府职能的不断变革与创新, 才能实现中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最终实现中部崛起。

参考文献

[1]、白文杰.中部崛起战略下的地方职能转变[J].湖北社会科学, 2008 (12) :77—80

论建设民生型政府的行政伦理意义 篇8

在行政伦理的视阈对建设民生型政府进行评判和审视, 研究政府对待民生问题的伦理态度, “制定民生政策的伦理取向”, “解决民生问题的伦理原则以及民生问题道德解决所需要的经济基础、法制环境和文化氛围” , 有助于中国政府的成功转型以及政府善治、社会和谐、民众幸福目标的实现。

1建设民生型政府是政府合法性的道德基础

“合法性”是指“一种政治统治或政治权利能够让被统治的客体认为是正当的、合乎道义的, 从而自愿服从或认可的能力与属性” 。合法性不仅是一种法律判断, 还是来自于一种隐性的道义基础的为政府权力提供基础来源, 先于法律判断的价值判断。“只有当政府的产出与社会价值范式相符合的时候, 一个政府才算是合法的” , 所以为民生幸福提供保障, 是任何政权得以存在和延续所必须努力探索的课题。

因民众的委托代理而存在的政府应当体现公众的价值要求, 政府并不预设伦理价值。首先, 政府必须能够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 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增加社会财富, 从而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 必须确保政府始终代表公共利益的要求, 禀承着公平公正原则让全体民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在任何国家经济发展只是一个工具和手段, 它为人的终极目标——幸福服务。正如亚当·斯密所言:“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 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 并且有风险的, 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 。空洞的口号和虚幻的目标都将让民众对政府的信任难以为继, 由此对政治体系的信仰也必然坍塌。来自国际上一些政府的教训也足以警示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政府, 不同群体的民生诉求没有得到相对平衡的满足, 长期的纠结便以各种形式的冲突出现, 包括某些极端的形式。“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用“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 情为民所系”的情怀让民众相信政府追求的是公共权益和人民福祉, 是党和政府合法性和生命力的逻辑必然, 而民族复兴与大国崛起的中国梦也必将因之成真。反之, 如果民生得不到保障和改善, GDP的高速增长并不能使政府摆脱享廷顿所谓的“政绩困境”, 我们的社会将重新陷入发展—纷争的轮回。

2保障民生幸福是政府的道德责任与价值追求

作为行政伦理学的核心概念, 责任是公共行政存在的理由。保障“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实现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提升民众的幸福感是政府对民众的终极关怀。英国哲学家休谟说过: “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 幸福, 是任何人、任何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源于个体主观感受的幸福虽然不能完全倚赖于外界的给予, 虽然在今天市场是人类社会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式, 但大多数人的幸福都需要政府提供条件、保障与环境。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当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取代市场来组织一个复杂的大型经济, 但是市场没有心脏, 也没有头脑, 没有良心, 不会思考, 也没有什么顾虑, 它不会按人的期望和需要去提供公共产品, 而是考虑到自身的利益。目前, 就业困难、收入较低、物价上涨, “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等一系列问题正在蚕食着中国近年经济发展带给民众的幸福增量。在这些幸福缺憾中, 诸如受教育权、劳动权、生命权、健康权、社会保障权等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提供与保障无一不是政府的分内之事。温家宝总理曾郑重阐明中国政府的奋斗目标: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民众个体幸福与否与政府是否积极作为息息相关, 民生型政府的建设承载的是民众的信任和期盼, 民生的保障和改善必然会增加公众的福祉。“幸福不是我们企求许多目的中的一个, 而是整个计划的实现本身。” 好的政府是将民众的幸福感做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指标和价值尺度, 其所致力的发展目标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描述的那样:“至治之极, 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 其价值追求是以人民的富裕安康、社会的和谐稳定、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努力。

摘要:为“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 中国政府正从经济增长型向民生型的新范式过渡。保障民生幸福是政府合法性的道德基础, 是政府义不容辞的道德责任与最高的价值追求, 因此建设民生型政府有着极为深刻的伦理意义。

关键词:民生型政府,行政伦理,意义

参考文献

[1]肖陆军.论民生型政府的治理战略创新[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8, (3) .

政府型模式 篇9

摘要:当前,中国倡导创建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约束性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保证经济发展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县镇政府的信息平台则是创建两型社会的有效途径,县镇政府不断加大信息平台构建投入,在短时期内取得了巨大进步,为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依然存在着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县镇政府;信息;平台;信息化

一、县镇政府信息平台构建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信息产业快速持续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稳步上升。在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推动下,2008—2010年是政府信息化IT与业务整合的关键时期,政府IT投资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2008年政府行业IT投资保持8.8%的增长率,政府信息化已进入务实建设、稳定增长阶段。随着中国IT投入加大,各方面必然会有显著成效,使得信息平台更好的为各企事业服务,更快的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县镇政府信息平台可以整合信息资源,提高县镇信息化水平。县镇政府信息平台作出的贡献主要包括:

1.辅助政府办公,提高行政效率。通过信息平台,政府部门行政单位及时捕捉外部信息,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加快各级政府、各部门内部信息的流转、管理、使用以及对外发布,帮助政府机关,实现内部网络办公自动化和知识共享。对各类资源综合管理,构建信息化应用支撑环境。

2.向农村提供更多“三农”信息,加快农村发展。通过各种渠道,与农业部门、其他专业网站建立链接,更好地为公众提供各种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政策法规、农业实用技术信息等。为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创造条件。

3.向中小企业提供安全、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为企业提供上网建站、信息发布、产品展示、企业邮局、企业黄页和网上咨询等多种服务,逐步开展网上交易、网上博览会等活动,帮助企业经济高效地拓展国内外市场。现在超过半数的企业已经开展信息化应用,一半左右中小企业认同信息化的正面作用。中小企业网站以信息发布为主,其次是开展电子商务。在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方面上,中小企业的指标与大型企业差距较小,说明中小企业在电子商务上也表现出强劲的需求。

二、县镇政府信息平台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政府在推进信息平台建设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县镇信息平台的构建依然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和障碍。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有效信息资源严重短缺,相关信息不流通。中国政府部门掌握的社会信息资源中有80%是有价值的信息,包括3000多个数据库,但大部分都还是不能进入市场实现增值。国家和政府信息部门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功效,忽视了对信息需求和信息流的分析,缺乏有效的信息收集手段和共享机制,造成信息流通不畅、共享困难。

2.政府投入不够,服务不到位。电子政务的成熟度不够,在没有明确目标指向的情况下,服务商很难提供准确到位的服务。他们的基本目标是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但是如何用信息平台来实现这样的目标值得研究。

3.平台的功能简陋、用户操作繁琐。县镇信息平台提供的功能一般都很简单,有的只有信息发布,没有用户信息反馈功能,这样就不能有效而简捷的收集到有用信息。这对于网站的发展,对信息平台的提高极为不利。

三、县镇政府信息平台构建的对策

县镇政府信息平台构建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必须提出合理的对策,来解决问题,使信息平台更顺利地运行,更好地发挥它的巨大作用。

1.县镇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信息化意识,使农民群众能积极使用各类信息化新业务、新技术,提高农村电话使用率,促进农村信息化的良性发展。适时开发农村信息化产品,大力推进信息业务和技术在农产品供求信息发布与采集、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应用,推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县镇政府应和网站联手共建信息平台。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互联网,实现本土新闻,农业信息,政策法规等采编和发布。加强互动、实现资源共享、宣传家乡、共谋发展。

3.充分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农村信息化起点低、条件相对落后,需要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由政府牵头部门在广泛吸取专家及行业、企业意见基础上,选择并组合具有公共服务及相关资质和有经验的单位作为信息平台构建的单位。

目前,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形势下,除了中央政府在全力刺激市场外,各地方政府也频频出台有利于市场发展的经济政策,以拉动内需。中国政府增大信息平台的建设广度和深度,服务于公众,使得政务和经济一起快速发展。通过信息平台,发布大量信息,为群众办理业务,真正体现服务、便民、快捷、高效,从而为实现和谐社会两型社会打下信息基础。

四、结语

虽然县镇信息平台构建遇到的问题很多,而且不容易解决,但因其具有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不容忽视,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项目,所以它必定是中国县镇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经济日报,2006.

[2]林幼槐:整合资源建设平台 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人民邮电报,2008.

[3]蔡淑琴李大伟:中部县级政府的信息平台建设,光明日报,2007.

政府型模式 篇10

一、江苏省民生型政府构建过程中阻力因素的分析

江苏省民生型政府构建过程中阻力因素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构建质量和水平。基于此, 针对民生型政府构建过程中阻力因素进行分析。

(一) 受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

受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 君权是民本的前提和基础, 国家大事主要依靠圣君贤相来替民做主, 而非是让人民对自己的事情做主。其中“替民做主”这种传统民本思想已经让很多政府官员根深蒂固, 以至于出现一种比较奇怪的现象:政府为人民辛辛苦苦做了很多工作, 但是人民却并不知道政府做了什么, 甚至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感到不满意, 原因就在于政府工作的开展没有建立在人民群众的心声之上, 并不是人民所需要的, 这种现象仍然存在于江苏省有些地区。如果政府官员不能够转变传统替民做主的观念, 工作开展不依据人民意愿、不把人民当成国家的主人看待, 势必难以形成良好的民意渠道, 也就难以构建民生型政府。

(二) 政府目标取向错位

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的思路存在错误, 严重影响民生改善效果。首先, 认为民生发展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的;其次, 有些地方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态度不积极, 作法糊弄群众。例如, 有些领导只是逢年过节装装样子, 下基层探望群众, 但是改善民生的实施策略却没有形成。

(三) 政府职能地位不到位, 机构设置不合理

江苏省政府虽然实施了几次较大的机构调整, 但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机构设置方面也不合理, 专门负责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部门数量很少, 人力财力投入比例较少。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也存在利益倾向, 认为部门利益是高于人民群众利益的。

(四) 官员政绩考评有待科学化

当前, 政府官员政绩考评的标准不科学, 过于狭隘, 只是看重经济指标, 而忽略了政府其他职能的体现, 难以对政府绩效做出准确的评估。此外, 政府官员绩效考评没有考虑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忽视了社会、群众以及企业等多层评价对象的重要性。

二、江苏省民生型政府构建中克服阻力因素的策略

(一) 民生型政府构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民生型政府构建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程, 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构建。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首先, 民生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兼顾的原则, 民生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为了促进民生发展, 保证经济发展与民生发展二者能够相互兼顾;其次, 照顾弱势群体利益的原则。民生关注对象大都是来自弱势群体, 而弱势群体民生问题的解决与评价政府工作质量息息相关, 其是社会公正的底线;再次, 民众利益大于政府自身利益原则。民生型政府的构建不是实现政府自身利益最大化, 而是要实现民众利益最大化, 因此, 政府自身利益应该是以民众利益为基础和前提;最后, 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原则。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相关事务的解决都是依靠政府推动下才能够完成的, 因此, 民生问题的解决应该是以政府为主导。此外, 江苏省省内的不断发展, 各个社团组织也相继出现, 他们对缓解就业压力、推动公益事业等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和价值。由此可见, 民生问题的解决应该坚持以政府为主导, 社会为辅并且保证其能负责积极参与的原则, 势必会促进民生型政府构建进程加快。

(二) 江苏省民生型政府构建的具体设想

具体设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加强政府官员的民生观念, 观念直接指导行为, 只有政府官员将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牢记于心, 才能够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第二, 稳步改革, 不断强化政府公共职能, 政府应该实现稳步改革, 切实提高行政效率, 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切实将人民群众的利益与政府利益相联系。此外, 公共服务可以与社会保障部门进行合并扩充, 以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公共产品与服务;第三, 采用以民生为主导的政绩考评制度, 将民生问题与官员政绩仅仅相连, 具体细化考核目标, 确保民生问题的有效落实;第四, 建立健全民生制度。制度是开展具体民生的前提和保障, 健全的制度体系能够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

结语

综上所述, 民生型政府建设是时代的产物, 是国家进步发展的标志。我国针对民生型政府构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但在具体构建的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种种困难, 江苏省省内民主型政府构建也不例外。本文针对江苏省省内构建的阻力因素展开分析, 进而提出了几点解决策略, 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为江苏省民生政府的构建贡献自己绵薄之力。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民生型政府的构建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体现出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和追求社会公平公正的发展方向。但是民生型政府的建设却是一项十分艰难的社会工程, 构建过程中阻力因素不容小觑, 应坚持原则的前提和基础上, 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民生政府建设。基于此, 本文浅谈江苏省民生政府建设构建的阻力因素, 针对这些阻力因素提出几点克服策略。

关键词:民生型政府,构建,阻力因素,克服

参考文献

[1]曹文宏.民生问题的政治学解读:一种民主政治观[J].唯实, 2011 (2) .

[2]王长江.时代变化催生民生问题[J].人民论坛, 2012 (6) .

上一篇:存在主义式英雄下一篇:和谐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