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性评价(精选8篇)
描述性评价 篇1
摘要:煤体结构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密切相关, 对其进一步研究具有意义。在总结煤的破坏类型、进行煤体结构定性描述的基础上, 建议采用煤的筛分指数来定量反映煤的破坏类型, 采用软煤比和揉皱系数来定量反映煤体结构的破坏程度;参照岩体结构的类型与工程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煤体结构的分类也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煤与瓦斯突出,煤体结构,煤的筛分指数,揉皱系数
0 引言
煤体结构和构造煤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 都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价密切相关, 已成为瓦斯地质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1,2]。在瓦斯地质研究领域, 不同的研究者对煤体结构概念的认识略有差异。煤体结构通常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煤的破坏类型, 二是将煤层作为一个整体, 反映煤层的结构特征[3,4]。以往对煤体结构已经进行了诸多研究。通常来说, 对煤体结构的定性描述较多, 而对煤体结构的定量评价很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对煤体结构的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价进行总结, 并就不同的煤体结构对应于不同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提供案例分析。
1 关于煤的破坏类型
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 有的煤发生了碎裂和揉皱, 这样的煤, 从形成原因的角度, 称为构造煤;构造煤由于具有煤质松软的力学特征, 故又被称为软煤。同时, 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 有的煤则没有破碎, 保留了煤的原始结构, 这样的煤, 称为原生结构煤。为了研究煤的破碎程度与瓦斯涌突出之间的关系, 引入了煤的破坏类型的概念。
1.1 煤的破坏类型的定性描述
通常, 普遍被研究者接受并广泛采用的是将煤的破坏类型分为5类[5,6]。Ⅰ类:煤未遭受破坏, 原生沉积结构、构造清晰;Ⅱ类:煤遭受轻微破坏, 呈碎块状, 但条带结构和层理仍然可以识别;Ⅲ类:煤遭受破坏, 呈碎块状, 原生结构、构造和裂隙系统已不保存;Ⅳ类:煤遭受强破坏, 呈粒状;Ⅴ类:煤被破碎成粉状。原生结构煤包括Ⅰ类、Ⅱ类, 不会发生煤与瓦斯的突出, 属于非突出煤。构造煤包括Ⅲ类、Ⅳ类、Ⅴ类, 具有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 属于突出煤。
1.2 煤的破坏类型的定量评价
煤的破坏类型, 是根据对煤的肉眼观察, 用类型来反映煤结构的破坏程度, 因而是经验的、定性的, 缺少客观的、定量的分类指标;而且用类型, 无法进一步区分在同一类型时不同煤的破坏程度的差异。因而对煤的破坏程度进行定量评价是有意义的。
随着破坏程度增加, 细粒级的煤增多, 粗粒级的煤减少, 因而, 可以采用煤的粒度特征来反映煤的破坏程度。赵志根[7]尝试采用筛分分析的方法, 得出粒径小于0.5 mm煤占整个样品重量的百分含量, 即筛分指数, 来定量反映煤的破坏程度。赵志根的研究成果表明:筛分指数与煤的破坏类型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Ⅰ类煤的结构完整, 筛分指数为0, 随着煤样破坏类型由Ⅱ、Ⅲ类向Ⅳ、Ⅴ类变化, 筛分指数也随着增大, Ⅱ类煤的筛分指数为4.5~7.7, Ⅲ、Ⅳ、Ⅴ类煤的筛分指数分别为9.2~17.8、16.6~25.3、25.8~42.7。该研究成果说明:筛分指数能反映煤的破坏程度, 用筛分指数这个定量指标来评价煤的破坏程度是可行的;筛分指数在实际应用中, 不仅弥补了煤的破坏类型的不足, 而且有时比煤的破坏类型更有效。吴基文和赵志根[8]对淮北矿区海孜煤矿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并得出一致的认识。
2 关于煤体结构
一个煤层往往由多个分层组成, 每个分层的特征, 通常用煤的破坏类型来表示;而对于整个煤层来说, 各个破坏类型煤分层之间的组合关系、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构造煤所占的比重, 可以用煤体结构来表示。
2.1 煤体结构的定性描述
通常, 对于整个煤层都是从顶板到底板进行观察和描述;各个煤层往往都具有层状结构, 但煤的破碎程度相差很大。赵志根[9]通过对淮南矿区谢二矿和新庄孜矿的10个主采煤层的结构破坏特征的研究表明, 不同煤层的结构破坏特征相差很大;C13、B11b、B9b、B4煤层的结构破坏严重, 煤层中构造煤十分发育, 松软易碎, 呈碎粒状、鳞片状、粉末状以及土状、泥状等;B10、B6、A3、A1煤层的结构保存基本完好, 煤层的条带状结构清楚, 各条带横向延续性稳定, 煤块大而坚硬;B8、B7煤层的结构介于以上二者之间, 破坏不严重, 条带状结构较清楚, 构造煤发育较少。吴基文和赵志根[8]对淮北海孜煤矿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 7、8、9煤层的结构破坏严重, 煤层中构造煤发育, 大都成碎粒状、鳞片状、粉末状等;10煤层的结构保存基本完好, 煤层的条带状结构清楚。
2.2 煤体结构的定量评价
可以采用两个指标来进行定量的评价, 一是软煤比, 二是揉皱系数[9,10]。软煤比:是指在某个煤层中, 软煤分层厚度与煤层总厚度之比, 通常采用Ⅲ、Ⅳ、Ⅴ类煤分层厚度的总和与煤层总厚度之比来表示;该值越高, 煤层的结构破坏程度越大, 煤层越不稳定, 煤与瓦斯突出的可能性越大。软煤比考虑了所有软煤分层的厚度, 但没有考虑Ⅲ、Ⅳ、Ⅴ类煤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之间的差异, 揉皱系数则弥补了这个不足, 把不同突出危险性的煤分层厚度取不同的权重。二是揉皱系数:是指某个煤层, 以各煤分层的破坏类型为基础, 利用经验公式计算得到, 从煤层的整体上来反映该煤层的结构破坏程度的一个定量指标;不同的研究者采用的权重系数有所差异。通常来说, Ⅰ、Ⅱ类煤分层不具有突出危险性, 权重系数取0, Ⅲ类煤分层是过渡类型, 权重系数取0.5, Ⅳ、Ⅴ类煤分层具有突出危险性, 权重系数取1.0;经过加权后的各个煤分层厚度之和与煤层总厚度之比为揉皱系数。
赵志根[9]采用软煤比、揉皱系数指标对淮南矿区的10个主采煤层进行研究, 其成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 C13、B11b、B9b、B4煤层的软煤比大于0.6, 揉皱系数大于0.4, 定量地表示出煤层结构十分破碎;B6、A3、A1煤层的软煤比、揉皱系数均为0, 定量地表示出煤层结构保存十分完好, B10煤层偶见构造煤, 煤层结构基本完好;而B8、B7煤层的软煤比、揉皱系数均较小, 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构造煤少量发育, 煤层结构保存较完好;通过软煤比、揉皱系数指标, 定量地反映出煤层结构破坏的严重程度。
吴基文和赵志根[8]采用揉皱系数对淮北海孜煤矿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 其成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 揉皱系数定量地反映出煤层结构破坏的严重程度, 海孜煤矿的10煤层揉皱系数小, 定量地表示出煤层结构基本完好, 8、9煤层揉皱系数大于0.7, 7煤层揉皱系数远大于0.7, 达到1.0, 定量地表示出煤层结构十分破碎。
3 关于煤体结构的类型
3.1 对煤体结构类型的思考
在工程地质领域, 岩石和岩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岩体是由结构体 (岩石) 和结构面组成的, 因而也就存在岩石力学和岩体力学的区别[11]。在瓦斯地质领域, 从严格意义上说, 煤的破坏类型和煤体结构也应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煤的破坏类型对应于岩石结构, 反映每个煤分层的特征, 煤体结构对应于岩体结构, 反映整个煤层的特征。煤体结构与岩体结构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煤是岩石的一种, 煤体是岩体的一种, 岩体结构主要应用于工程地质领域, 而煤体结构主要应用于瓦斯地质领域。
3.2 煤体结构类型的划分
岩体结构分为整体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碎裂结构和散体结构, 不同的岩体结构类型与工程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因而岩体结构理论得到广泛且成功的应用[11,12]。与岩体结构的分类相对应, 也可以将煤体结构分为几种类型, 并将不同类型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之间建立联系。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 如陈跃[13]对陕西韩城矿区进行研究, 对于煤分层存在不同煤的破坏类型的煤层, 采用分层厚度达到该煤层总厚度的50%以上, 分层的破坏类型代表该煤层的煤体结构;也有研究指出[14]:在具有良好的瓦斯赋存条件下, 揉皱系数在0.3左右可以作为煤层的突出危险性指标, 揉皱系数在0.7以上可作为严重突出危险性指标;还有煤体结构分类的国家标准[15]:依据煤的宏观煤岩类型的可分辨程度、层理完整度、煤体破碎程度、裂隙及揉皱发育程度、煤体手试强度等宏观特征进行分类, 将煤体结构分为原生结构、碎裂结构、碎粒结构和糜棱结构。
3.3 煤体结构类型与瓦斯危险性
不同的煤体结构类型具有不同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本文提供具体案例;煤体结构分类采用文献[15]的方案, 分为原生结构、碎裂结构、碎粒结构和糜棱结构;煤的破坏类型, 采用文献[5-6]的方案, 分为Ⅰ、Ⅱ、Ⅲ、Ⅳ、Ⅴ类。
原生结构案例:煤层整体上结构完整, 通常没有构造煤发育。以淮南谢二矿A1煤、淮北海孜煤矿10煤的观察点为例, 表1、2所示。煤层结构完整, 没有构造煤;在观察点代表的范围内, 没有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
碎裂结构案例:煤层中, 通常原生结构煤占70%~95%, 有少量的构造煤发育, 特别是Ⅳ、Ⅴ类构造煤比较少。以淮北临涣矿9煤、宿州祁东矿3煤的观察点为例, 如表3、4所示。煤层总体上结构比较完整, 虽然有构造煤发育, 但厚度不大, 所占比例小;在观察点代表的范围内, 通常没有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
碎粒结构案例:煤层中, 通常构造煤占30%~70%, 有比较多的构造煤发育, 而且具有较多的Ⅳ、Ⅴ类构造煤。以淮南谢二矿B11b煤、淮北桃园矿82煤的观察点为例, 如表5、6所示。煤层总体上比较破碎, 构造煤比较发育, Ⅳ、Ⅴ类煤有一定的厚度, 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在观察点代表的范围内, 通常具有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
糜棱结构案例:煤层中, 构造煤占70%以上, 有很多构造煤发育, 而且Ⅳ、Ⅴ类构造煤有一定的厚度。以淮南谢二矿C13煤、宿州祁南矿72煤的观察点为例, 表7、8所示。煤层整体破碎, 构造煤十分发育, Ⅳ、Ⅴ类煤厚度较大, 在观察点代表的范围内, 具有严重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4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 得出以下认识:①在煤的破坏类型定性分类的基础上, 可以采用煤的筛分指数来定量反映煤的破坏类型;②在煤体结构定性分类的基础上, 可以采用软煤比和揉皱系数来定量反映煤体结构的破坏程度;③对煤体结构的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价, 表达出不同的煤体结构对应于不同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描述性评价 篇2
本课的教学设计分为六个部分,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类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学情分析。设计反映了物理知识的探究学习思想方法;设计中结合学生的学习的实际情况,从而确定了教学活动的环节。以这些分析为基础从而确定教学目标,而过程设计则针对目标从六个环节进行具体的设计。下面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教材分析:
《力的描述》1.来源:“力的描述”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一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2主要内容:①所选内容主要分为两大层次,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②重点:(1)探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力的三要素。(2)用力的图示及示意图描述物体所受的力。③.难点:(1)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2)画力的示意图,力的图示和示意图的比较。④本课在设计上采用课堂活动方式、师生互动方式、讲练结合方式,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整理,同时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教师的点拨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并通过范例训练,从而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⑤地位与作用:“力的描述”是整个力学的基础知识,是对力学的初步认识和了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接触力学知识,对抽象的力的认识和感受不够,所以要多加强实物到抽象的过度,所教学生思维较跃,学习主动积极,故能够很好的掌握相关内容,三、教学诊断分析
1、根据教学经验及学生特点,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对力的三要素的掌握不困难,而难点在于如何正确将力的三要素描述出来(运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是本课设计环节中的一个重点内容。我首先通过图片的展示与让学生阅读教材第八页第一段相关类容找到作力的图示的重要步骤、方法
2、本节课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的强大功能,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物理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乐意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
四、教法特点及预期效果分析
1、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认知特点,本课采用“探究——分析——发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探究,在师生互动交流中,发现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推导方法,教师的教法突出活动的组织设计与方法的引导,学生的学法突出探究与发现,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在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中,获得本节课的知识与方法。
2、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我力求达到:1、形成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课堂气氛。
2、掌握求和公式的方法特点,并能从梯形面积的角度认识公式。3、提高学生类比化归,数形结合的能力。由于本课内容不多,难度不大,相信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本课知识,实现预期的目标。
评 价
描述性评价 篇3
1.1 构造特征
松辽盆地是在C~P系基底基础之上从晚侏罗纪断陷开始发育, 到早白垩纪转换为凹陷为主的持续沉降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大型盆地, 深层共划分7个一级构造单元和18个二级构造单元, 总体特征是周边为斜坡区, 断隆区, 中央为断陷区, 断陷区又被中央古隆起分割为多个断陷, 斜坡区和断隆区也分布有小型断陷, 使深部呈现断隆相间的构造格局。
根据徐家围子断陷的构造格局, 将其划分为西部断阶带、徐中火山岩隆起带、东部斜坡带、丰乐低隆起、宋站低隆起等多个正向构造单元。SC气田45区块位于徐中火山岩带, 构造总体表现为南高北低, 东西两翼高中间低, 中部发育一北北西走向的构造带, 由多个断鼻背斜构成。气藏埋深3519~4747m, 平均4130m。
1.2 储层岩性特征
据岩心观察及岩屑薄片鉴定认为, 该地区火山岩岩性主要为流纹岩、角粒熔岩、熔结角粒岩、熔结凝灰岩、晶屑凝灰岩、火山角砾岩、英安岩。其中SC4区块营一段储层以火山碎屑岩为主, 尤其是流纹质熔解凝灰岩、流纹质凝灰岩十分发育;SC5区块以球粒流纹岩为主。
1.3 岩相特征
火山岩岩相决定了原生孔隙和裂缝的大小和数量, 是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SC45井区的火山岩喷发模式分别为中心式和裂隙—中心式。可分为5种岩相, 16种亚相。其中以溢流相 (53.8%) 和喷发相 (35.34%) 为主。垂向上按层状分布, 上部为爆发相, 下部为溢流相, 整体表现为3个期次的火山喷发旋回;横向上自火山口由远至近分别为:火山通道-侵出相、爆发相、溢流相、火山沉积相。SC45区块属一个火山岩体, SC45区块发育有4个大的火山岩体, 各个火山岩体之间呈现相互叠合的规律。
2 SC45区块火山岩气藏产能评价
根据气藏具体情况, 气藏产能方程可选用压力平方、拟压力和指数式来表示:
根据掌握的资料, 目前SC45区块试气过程中进行了系统试井的有2口井4个层, 分别利用压力平方、拟压力和指数式三种方法分析测试井层的产能。
2.1 SC401井
S C 4 0 1井是一口评价井, 井段3766.0~3759.0m, 有效厚度7.0m, 岩性为灰色流纹质角粒熔岩, 储层物性中等。系统试气过程中采用6mm, 7mm, 8mm和9mm油嘴共4个工作制度进行了产能测试, 结果见表1。在压后自喷测试中, 没下井底压力计, 只采集到井口压力数据。气层中部深度为3762.5m, 井底流压是将井口油压折算到气层中部, 计算结果见表1。
根据表1数据, 可分别得到该井段压力平方、拟压力、指数式三种方法的产能方程和无阻流量如下:
2.2 SC501井
2221087.0643.12 QQPPwfr QAOF81.11×104m3/d2527.519.409QQwfr QAOF88.29×104m3/d8539.022) (1541.0wfrpp Q该井3911.5~3892.0m井段岩性为流纹岩。系统试气过程中改变了4个工作制度进行了产能测试。测试中没取得井底流压数据, 只采集到井口压力数据。气层中部深度为3896.75m, 井底流压是将井口油压折算到气层中部, 压裂后产能测试结果及计算结果见表2。2226401.2193.18 QQppwfr QAOF27.34×104m3/d212.1959.2453QQwfrQAOF26.85×104m3/d823181.022) (053398.0wfrpp Q
根据表2数据, 可分别得到该井段压力平方、拟压力、指数式三种方法的产能方程和无阻流量如下:
3 结论
(1) 通过详实的勘查与分析得出了XS89区块火山岩气藏概况, 包括构造特征、储层岩性特征和岩相特征。
(2) 给出了用压力平方、拟压力、指数式表示的气藏产能方程。
(3) 对2口井进行了压力、产能和无阻流量计算。
摘要:火山岩气藏通常具有渗透性差异大、非均质性严重、气水分布复杂、孔隙结构复杂、岩石类型繁多、岩性复杂等特点, 具有全然不同于常规气藏开发的特殊性和困难性。当今国内外已经发现的火山岩气藏数量有限, 还没有形成可以借鉴的方法和经验。因此, 进一步认识火山岩气藏, 开展气井产能研究非常必要, 也为今后火山岩气藏的动态预测提供充足的技术依据, 为加快气藏投产速度, 正确编制开发方案, 科学开发气藏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研究, 对SC45区块火山岩气藏的产能分布有了具体的认识, 为气藏开发投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关键词:产能评价,产能方程,火山岩气藏
参考文献
[1]李士伦, 王鸣华, 何江川著.气田及凝析气田开发[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1-16
QTP描述性编程脚本分析 篇4
QuickTest Professional (QTP是新一代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 采用专家视图及关键词视图两种模式供用户选择, 使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键盘、鼠标操作就可以自动进行脚本的录制, 回放, 当软件版本进行升级或测试用例增加时, 也可以通过脚本的简单修改即可完成新的任务测试, 极大的提高了效率。而所有这些功能的实现, 都是因为QTP本身在脚本回放时保存了被测程序、网页的对象属性文件, 一旦对象库文件中描述的对象不存在, 则可能导致测试脚本运行异常, 要保证脚本的有效性使用, 使脚本具有广泛性及代表性, 这就需要我们对脚本进行描述性编程, 使脚本脱离或减少对对象库文件的依赖。
二、QTP脚本执行分析
QTP通过选项设置可以直接使用已有的对象库文件, 也可以在进行脚本录制时自动生成对象库描述文件并随脚本一起保存, 下面以QTP对windows自带的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功能测试对QTP的脚本执行过程进行分析:
我们通过windows应用程序录制方式录制1+2=?加法运算功能, 当我们停止录制时, 在关键词视图中会显示整个执行过程中的关键点步骤, 在专家视图中会自动生成以下脚本:
在对上述脚本进行保存后, 可以查看到QTP在进行脚本录制时自动生成的对象库文件及相关控件属性的描述:
首先我们通过QTP重新运行以上脚本, 可以发现脚本运行正常, 计算器程序自动执行上述操作过程, 这说明QTP能够通过对象库属性文件对windows应用程序窗口及控件进行识别并执行相应动作。然后我们将脚本中WinButton ("1") 中的1改为3, 再次运行修改后的脚本, 当脚本运行时会提示错误信息。
这说明QTP在进行脚本运行时, 对窗口及控件对象的识别依赖于对象库文件, 一旦对象不存在于对象库, 则不能识别并进行相应动作。而在大型软件项目测试过程中, 我们可能不能将所有页面或窗口中的对象都识别到对象库中, 那么脚本在回放执行中就可能发生错误, 这就需要测试人员编写效率更高的脚本。
三、QTP描述性编程分析
QTP描述性编程为我们提供了这种方便, QTP描述性编程思想注重控件的类型及控件的特征在脚本中的描述, 通过通俗易懂的脚本表述, 构建被测软件所需的对象元素, 以编程的方式实现自动化测试脚本并进行测试。下面以WEB页面中google地图的链接有效性测试对QTP描述性编程进行分析:
通过google页面中“地图”文字链接的打开及整个页面的关闭得到以下脚本:
显然QTP在录制以上操作过程中, 自动生成了对应页面的对象库文件, 如果我们将“地图”改为“网页”或“新闻”, 该脚本在回放过程中因为对象识别错误会导致脚本不能正常运行, 为了使Link ("地图") 链接具有代表性, 我们引用描述性编程中的Description方法进行编写, 将地图使用变量代替得到以下脚本:
通过以上的描述性编程方法, 我们可以测试WEB页面中类似的任何链接而脱离或减少脚本对对象库文件的依赖, 使脚本具有通用性。
四、小结
QTP的描述性编程方法通过编程的思想将程序设计及函数方法的引用融合到脚本中来, 这要求测试人员在构建脚本时具有更强的编程技巧及对函数库有良好地掌握, 但软件版本的升级和更新往往只是部分的修改, 因此测试人员可以先通过QTP的自动录制功能进行脚本的录制, 再通过对软件功能、页面元素的分析, 使用描述性编程思想对部分脚本进行优化, 从而提高脚本质量的测试效率。
摘要:QuickTest Professional (QTP) 使用VBScript的脚本, 脚本兼容性高, 便于优化, 要保证脚本的有效性使用, 使脚本具有广泛性及代表性, 这就需要我们对脚本进行描述性编程, 使脚本脱离或减少对对象库文件的依赖。
关键词:QTP,脚本,对象,编程
参考文献
[1]刘德宝.软件测试工程师培训教程.北京: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 2008
[2]Ron Patton.软件测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鲁迅文学翻译思想的描述性研究 篇5
一、强调采用“直译”的方法, 做到“宁信而不顺”
鲁迅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吸取外国语言中“新的表现方法”, 提出直译的方法和“宁信而不顺”的翻译原则。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是“硬译”即“按版规逐句, 甚而至于逐字译”。《域外小说集》就被视为直译的代表。“宁信而不顺”是直译的体现形式之一。“信”是指忠实于原文, 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翻译, 使译文尽可能接近原文并与原文等值。“顺”是指通顺, 文章读起来不拗口。对于“宁信而不顺”的观点, 鲁迅并不是将“信”与“顺”二者对立起来, 只是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舍“顺”而取“信”者也。在鲁迅看来, 翻译忠实于原文, 虽然可能会导致读起来产生疑惑和不通畅, 但是在仔细思考之后, 或许能体味其中之韵味。如果是做到通顺却不忠实于原文, 那么是误导读者甚至会让读者与原作者的观点背道而驰。因此, 他强调要尽力做到二者兼顾, 将二者更好地有机结合起来。这一点鲁迅在“关于翻译的通信” (《二心集》) 中有解释并运用例子加以说明。如在“宁信而不顺”这一翻译原则中, 并不意味着“milk way”要翻译成“牛奶路”、“get down on one’s knees”要翻译成“跪在膝之上”。这种翻译原则, 是鲁迅文化观的一种反映, 与他“拿来主义”的思想是一致的。虽然当时翻译界许多学者不赞成这种做法, 并对此进行抨击, 但其实从文化视角对其进行审视, 这一主张其实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译学价值, 大大开阔中国译学研究的视野。现如今, 译作中采用直译的方法的例子屡见不鲜。在2015年的流行语中, 出自电视剧版《盗墓笔记》中的一句台词“上交国家”, 就被翻译成了“handover something to the government”;一封网上热议的辞职信中的“世界那么大, 我想去看看。”则通过直译的方法被翻译成了“The world is big and I want to see it.”;意为“不要否定别人, 自己先去试试, 结果恐怕还不如别人呢”的网络流行语———“你行你上啊”, 被翻译成了“You can you up.”, 这一说法还被收录到美国俚语词典中。
由于中西方之间存在文化差异, 在语言表达习惯和句法结构上也存在一定的不同。鲁迅强调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要尽可能地展现出西方语言特征, 使其带有“洋气”的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随意的改写和杜撰, 无论采用何种翻译方法, 最重要的就是忠于原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保持洋气”, 其实就是“信”。在这一点上, 无论是先前三国时支谦写的《法句经序》中所主张的翻译方法“因循本旨, 不加文饰”, 还是严复提出的“信、达、雅”, 到海德格尔在批判古罗马人的翻译行为时所提出的“翻译是一种固有的求真的本质”, 鲁迅与他们志同道合, 可以算是同道中人。对于翻译, 鲁迅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削鼻剜眼”的比喻。“凡是翻译, 必须兼顾着两面, 一面当然力求其易解, 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 但这保存, 却又常常和易懂相矛盾:看不惯了。不过它原是洋鬼子, 当然谁也看不懂, 为比较的顺眼起见, 只能改换他的衣裳, 却不该削低他的鼻子, 剜掉他的眼睛。我是不主张剜眼削鼻的, 所以有的地方, 仍然宁可译得不顺口”。
新文化, 运动时期, 有志青年们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 那就是固有的、陈旧的语言必定要被抛弃。他们要帮助中国文学创建文学中心。因此, 鲁迅这种逐字逐句的翻译, 再现了原文的句法、语气, 在当时为新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榜样。这样做既满足了鲁迅客观的价值立场的需求, 又符合了读者的期待视野。正可谓一箭双雕, 但翻译事业仍然任重而道远。
二、鲁迅的翻译观是带有受众选择性的启蒙翻译观
20世纪80年代, 德国知名的翻译理论家弗米尔 (Hans J.Vermeer) 和赖斯 (Katharina Reiss) 创立了目的论。在目的论中指出, 受众是决定翻译目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现如今, 随着翻译活动的不断开展, 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翻译工作, 因此对翻译主体的定义也在不断完善。在广义的翻译主体概念中, 读者被囊括其中。可是在鲁迅的翻译观内, 他所完成的翻译著作, 并没有将所有的不同阶层、不同文化程度的群众考虑在内, 鲁迅只视精英读者为目标读者群。
由于受到两千多年封建传统统治的影响, 先进知识分子的数量并不占大多数, 因此人们对于文化的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鲁迅按照译文读者的文化水平将读者分成甲、乙、丙三类, 并提出针对三类人群要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甲为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 他们可以阅读优秀的译本。乙为拥有较低文化程度的人群, 他们只能粗略识得几个汉字, 对于他们而言, 译者们最好通过创作或者是改作的方式满足他们的需求。对于丙类人群而言, 他们并没有能力理解译本, 只能通过图画、演讲、戏剧、电影等形式, 对作品有简单粗略的了解。
由此可见, 并不是一名译者千篇一律地将一个文本和作品与一个译作相对应。一个著作的译本也并非一成不变。翻译出来的作品是供读者阅读的, 因此翻译工作应该以“为读者考虑”为原则, 使得一部分人在自己的理解能力范围之内, 能更加充分地解读原著作的思想, 让不同风格和不同题材的著作得以广泛传播。试想, 如果让一位咿呀学语的孩童读《月界旅行》, 那么是不是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呢?鲁迅不仅在文学创作、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和基础科学介绍等方面有重大影响, 还在美术理论引进方面有突出贡献。因而, 这一翻译思想与德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汉斯·罗伯特·姚斯 (Hans Robert Jauss) 所创立的接受美学有异曲同工之处。
如今, 我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 害怕被别人否定质疑;我们期望获得别人的关注, 担心被别人忽视冷落;我们希望取得进步, 畏惧止步不前。因此, 这种只适用于“高等知识分子”的翻译观显然忽视了语言能力、文化知识和文学素养较低的人群, 他们被拒之于优秀译作门外。这并不完全等同与孔子所提倡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种把读者和译作设置标签的行为,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西方文学的发展, 缩小了著作的受众范围。虽然后期有很多文学社团纷纷成立、译者人数也逐渐增多, 但在短期内, 并没有把所有人从封建桎梏中解放出来。一些人还是处于专治、愚昧的统治之中, 受着旧道德和旧文学的影响, 而这部分人, 则暂时被民主、科学、新道德和新文学忽视。
三、鲁迅视翻译为一种政治和文化活动
王彬彬在《作为翻译家的鲁迅》一文中谈道:“在翻译上, 他有两个独特的方面。一是注意介绍弱小民族的精神生活、思想行动。另一方面, 他希望通过翻译, 改造汉语, 从而最终改造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鲁迅的早期翻译活动始于日本, 那时便注重对被压迫民族的作品的搜集, 并把他们介绍给中国读者。在他看来, 中国的境遇与那些弱小民族、被压迫民族相似, 因此想借此途径促进中华民族的反省和觉醒, 激发中华民族的热情和斗志。
翻译本来就是人类一种有目的的社会化行为。这种实践活动在语言转换的过程中, 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 涉及众多内部和外部因素, 具有极强的目的性。1992年, 《为翻译定位:历史、后结构主义和殖民语境》 (Sitting Translation:History, Post-structuralism, and the Colonial Context) 一书出版, 其作者———印度学者特贾斯维尼·尼郎贾纳 (又译特贾斯维莉·尼南贾纳) (Tejaswini Niranjana) 认为“翻译是一种政治行为”, 要“把译文置于殖民主义的背景下进行考察”。鲁迅、周氏兄弟、郭沫若、矛盾等人通过翻译波兰、匈牙利、俄国等这些被损害的文学作品, 将国人所未接触过的异域情调引入进来, 并试图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反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因此, 鲁迅进行翻译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不同文化和语言群体之间的交流, 还为了颠覆当时的主流价值观, 更重要的目的则在于“启蒙”, 在于“文艺救国”, 在于唤醒“沉睡”的中国人的国民革命意识。
鲁迅在《域外小说集》序中写道:“我们在日本留学的时候, 有一种茫然的希望:认为文艺是可以转移性情、改造社会的, 因为这意见, 便自然而然地想到介绍外国文学这一件事。”显而易见, 鲁迅是为了改造社会, 为了中华之崛起, 为了把社会变革及国民命运联系在一起而接触并翻译外国文学作品, 不是兴之所至或“为翻译而翻译”。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密不可分”。新文化运动时期, 在政治方面, 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军阀统治日渐黑暗, 必须继续进行反地反封建的斗争。在思想文化方面, 辛亥革命后, 西方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鲁迅深切感受到了中国的黑暗, 敢于面对惨淡人生、直面鲜血的他, 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影响和领导之下, 向一切腐朽、落后、反动的思想发起挑战。综上所述, 鲁迅将翻译视为一种政治和文化活动, 并沿着复兴中国的主线不断前行。
当下, 一些人从事翻译工作可能是出于工作时间比较自由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享受翻译出译文所带来的成就感;可能是某些单位能够提供高额的薪水。由于社会大背景不同, 这些人的翻译目的和翻译动机自然与鲁迅并不完全相同。鲁迅站在政治高度上, 为文学及翻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鲁迅提出复译击退不负责任的乱译
随着翻译实践的丰富, 一些翻译家总结出了一些翻译理念, 但同时导致了翻译界抢译、乱译之风。为整治这种现象, 鲁迅先生提出了重译、复译的观点。他指出, 理想的翻译, 应该是由精通原文的译者从原著直接译出;但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 重译有存在的必要。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 翻译的发展历程就是对人类社会的交流与发展史的生动再现。翻译与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积累和丰富及世界文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 随之衍生出的翻译批评的原则也在不断完善中。如许钧在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文学翻译研究批评》中就提出了四条原则性意见。2006年, 王宏印在《文学翻译批评论稿》中为翻译批评提出了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等五项原则。但无论如何, 显而易见, 绝对不能不负责任地乱译。
“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同理, 由于翻译时所采用的选词、结构、顺序的不同, 就会导致不同的译本。复译并不意味着完全推翻或摒弃原译文, 只是根据现在的社会环境、人际交往方式等因素使译作更具合理化、可读性, 即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 会出现一些新的表述方式。我们就应该顺应这种发展潮流和趋势, 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因此, 复译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符合事物进化的规律。关于何怀宏和李娟、杨志对《沉思录》的翻译讨论, 就是对复译现象的很好的诠释。如果一个译作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被人们广为流传和赞扬, 那么这个译作可以被称为经典。但这种经典是受限于一段时间范围之内的, 如果它一直停滞不前, 甚至不符合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潮流, 那么这个译作注定有一天会被淘汰。与此同时, 复译或重译不仅仅是对译作的完善与发展, 更是对原著作者和读者的尊重, 这一行为能让原著的思想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翻译也是如此。在新文化运动时期, 翻译家们对著作的选择面进一步扩大。就著作的语言或国家而言, 他们不仅翻译英美文学, 更翻译德国文学、法国文学、苏俄文学等;就风格流派而言, 从强调主观精神和个人主义的浪漫主义, 转向直面人生和描绘严峻形式的现实主义;就体裁而言, 小说、诗歌、话剧、文学批评、文学史等相继盛行。翻译家们有了更好更广阔的平台进行翻译, 那么译文质量怎能不会得到提高呢?毋庸置疑, 复译就是一种有效手段, 它能够促进翻译事业健康、理性地发展。
五、结语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机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使外国各种思想流派进入中国。作为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人物和杰出贡献者之一, 鲁迅的译作不胜枚举。“文学巨匠”、“翻译大家”、“造诣不凡”并非对他的溢美之词。鲁迅致力于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 进而形成了独特的翻译理论体系, 不仅为当时的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 而且为后人的翻译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A].鲁迅全集·二心集 (第四卷) [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b.
[2]王东凤.韦努蒂与鲁迅异化翻译观比较[J].中国翻译, 2008 (2) :5-10.
[3]孙郁.鲁迅首先是翻译家[N].北京日报, 2008-09-27.
[4]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
[5]于洁.从意识形态操纵角度看鲁迅之文学翻译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 (2) :61-62.
[6]王彬彬.为批评正名[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0.
[7]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8]鲁迅.域外小说集[M].东京:新星出版社, 2006.
[9]许钧.翻译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
描述性评价 篇6
一、自然失业率的界定以及中国自然失业率的特殊性
(一) 自然失业率的界定
自然失业率是指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存在的失业。它是因劳动力市场的结构产生的—即因经济中工作性质和社会习惯以及劳动市场制度 (如失业救济金) 影响工人和厂商的行为产生的。世界上每个国家根据不同的经济体制, 不同的制度安排, 和劳动市场的差别性, 都制定有不同的自然失业率。比如美国这个开放性的经济体, 根据西方学者的测算, 大概是在4%--6%左右。 (也有人取平均为5.5%) 。古典经济学认为:劳动市场是每时每刻都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因此, 所观察到的失业率都是摩擦性失业率。然而, 这一说法却被上个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推翻, 无数次的事实已经验证:一个经济体在长期内是完全可以迅速调整的, 在短期内存在超过摩擦性失业的周期性失业。因此, 现代的经济学者在这个问题上已经达成了共识:短期是粘性的, 长期是迅速调整的。
(二) 中国自然失业率的特殊性
中国的现实国情表明了中国自然失业率的特殊性。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我们国家是包分配的, 不存在劳动力市场, 就业是通过中央计划安排的。虽然在企业层次上存在着严重的冗员现象, 但这并不表现为宏观经济意义上的失业。改革以来, 特别是触动存量调整的改革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动以来, 计划经济所带来的弊端日益凸显出来, 一方面国有企业在竞争中失去了市场生存能力, 产生大量亏损和破产企业, 另一方面谋求生存的企业也开始削减冗员, 使得一部分城市职工的铁饭碗被打破, 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 处于下岗和失业状态。与此同时, 我们国家的劳动力市场较改革前有了长足的发育, 但工资水平适应供求变化进行及时调整的市场机制仍然不完善, 比如:市场信息、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等劳动力市场服务也不完善, 仍然不能适应重新配置劳动力的需要。由此产生自然失业, 并在时间上得以持续。因此, 要提出相应的合理化政策建议为我国经济发展献策必须深入解读自然失业率的测算方法。
本文就尝试着给出一个测算自然失业率的简单模型供政策制定者来参考。
二、模型假定
1、劳动力的增长速度等于人口增长速度记为n。
2、一个经济体在时刻t处于国家法定年龄以上, 在退休年龄以下的劳动人口数量为Nt。
3、在在时刻t点上都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 他们也积极的寻找工作, 记为:Ut。
4、在每一时期内上个时刻点上已经处于失业的劳动力数量中由于各种原因都有一定比例的劳动力重新获取工作而再就业。这个比重记为:b。
5、在每一时期内, 上个时刻点上已经就业的劳动力数量中由于各种原因都有一定比例的劳动力失去工作而失业。这个比重记为:e。
三、方程的构建
在做了上述一系列假定后, 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在任何一个时刻t, 失业者的数量有两部分组成:一是上个时刻点上存在的失业数量Ut-1经过一个时期到达时刻t后剩余的失业数量为 (1-b) Ut-1;二是在本时期内所新产生的失业数量e (Nt-1-Ut-1) 。所以在时刻t上的失业率表示为:
四、模型的几何表示及其均衡解的稳定性讨论
这样所得到的失业率结果是一个含有上期失业率的计算式, 也就是说, 要想得到本期的失业率必须先求得上期的失业率才可以, 这就是一个动态的计算式, 我们将它的几何意义用图形表现出来。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这个模型是存在均衡解的, 也就是图形中两条向右上方倾斜直线的交点。也可以看出此解是稳定的均衡解。如果在均衡解的左右各取一个点, 这个点会自动向均衡点方向移动, 直到移动到均衡点为止。这个均衡解我们可以在几何图形表示的背景下, 用代数来求得。交点意味着本期失业率和上期失业率相等,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稳定状态为:
其中u*就是自然失业率。从自然失业率的结果看:u*是b的减函数;e的增函数。它表示当劳动市场处于均衡时, 存在于劳动市场的摩擦所造成的失业率。
参考文献
[1]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1]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2]袁志刚.宏观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2]袁志刚.宏观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3]曼昆.宏观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3]曼昆.宏观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东北虎描述性全行为谱的构建 篇7
1 材料
试验地点为泰山东北虎园, 试验对该园7只 (3雌、4雄) 有过繁殖史的成年东北虎和10只幼年东北虎的全部行为进行观察。
2 方法
观察分为2个阶段, 第1阶段为预观察期, 采用全事件取样法观察并记录东北虎的各种行为, 熟悉和掌握东北虎的行为类型和活动规律, 并对个体进行识别[6]。第2阶段为正式观察期, 观察时间共334 d, 累计3 026 h, 共观察各种行为95 461次, 主要包括发情交配期、分娩期和育幼期3个阶段。发情交配期采用录像机录像的方式, 分娩期利用室内闭路监视系统进行24 h不间断录像。育幼前期, 母虎及幼虎一直在室内, 因此仍利用闭路系统进行录像;育幼后期, 母虎及幼虎白天开始进入室外, 对育幼行为采用摄录的方式, 对其他行为利用记录表记录。除对分娩期观察24 h外, 其他时期均为白天观察。
根据D.A.Dewsbury[12]对哺乳类行为的划分, 将全行为谱分为13类, 包括摄食、排遗、调温、发情、交配、分娩、冲突、育幼、通讯、聚群、休息、运动和杂类等。
3 结果与分析
将观察到的东北虎成体和幼体的全部行为归于13类, 构建了东北虎的全行为谱。
3.1 休息行为
卧息:卧于地上休息, 眼睛不闭合, 分为趴卧式、躺卧式、侧卧式和仰卧式4种。
趴卧式:胸腹朝下, 前肢向前, 后肢压于身下或伸向后方。
躺卧式:腹部一侧接触基底, 头颈部和前胸不接触, 前肢向前, 后肢伸向一侧。
侧卧式:身体一侧卧地, 四肢伸向一侧。
仰卧式:背部朝下, 四肢朝上。
睡眠:卧于地面且眼睛闭合, 姿势同卧息, 其中趴卧式、侧卧式和仰卧式3种持续时间较长, 躺卧式时间较短。
站立:四肢接触基底并支撑身体, 静止不动。
蹲坐:前肢伸直支撑身体, 后肢蜷于身下, 整个臀部接触基底。
哈欠:将口张大, 然后快速闭合。
伸腰:站立和走动时常将身体拉伸, 借以伸展自己。
3.2 运动行为
走:通过四肢的摆动使身体较慢地向前移动。
跑:通过四肢的摆动使身体快速地向前移动。
直立:前肢搭在围栏上或其他一些物体上, 使身体几乎呈竖直状态。
接近:慢慢地靠近目标, 通常是一些感兴趣的或要攻击的目标。
离开:与目标冲突后快速离开。
跳:前肢前伸, 后肢用力蹬地全身跃到高处, 常见于育幼期母虎。
3.3 摄食行为
食草:将食物撕咬和吞咽的过程, 常采用趴卧姿势。
吮乳:幼虎爬伏在母虎体侧, 两后肢支撑地面吸乳的过程。
顶乳:幼虎吃乳时偶尔用头拱母虎乳房。
争食:幼虎为争抢食物而相互推挤。
饮水:将水吸入体内的过程, 分站立式和趴卧式。
3.4 排遗行为
排便:站立, 臀部略下倾远离地面 (半蹲) 排粪的过程, 雌雄无差异。
排尿:站立, 臀部下倾严重接近地面 (蹲) 排尿的过程, 雌雄无差异。
3.5 调温行为
水中调温:天气炎热时, 在水中以降温, 分为站立、蹲坐、趴卧、躺卧、走5种方式。
阴处调温:天气炎热时, 在阴处以降温, 分为站立、卧息、睡眠3种方式。
吐舌:天气炎热时, 常将口张大, 舌头露在外面。
3.6 发情行为
打滚:侧卧于地面, 利用四肢摆动使身体反复左右翻滚, 常见于雌虎。
嗅阴:雌、雄虎发情期常相互嗅闻对方的阴部。
裂唇嗅反应:雄虎通过嗅雌虎的尿液标记来判断其发情状态时, 会将唇部后翻使其脸部呈“扭曲”状的现象。
露阴:雌、雄虎发情期常将尾巴竖起, 向对方展露阴部。
频尿:雌、雄虎发情期常频繁地将尾巴竖起, 向后方喷出少量尿液。
3.7 交配行为
邀配:雌虎常在雄虎旁一段距离伏地, 尾自由放下, 呈待配姿势。
爬跨:雄虎从后面爬到邀配的雌虎背上, 雌虎尾偏开, 露出阴部, 雄虎将生殖器插入雌虎阴道内。
抽动:雄虎将生殖器插入雌虎阴道后臀部前后运动。
多次插入:雄虎常需要多次插入才能达到射精。
自发射精:雄虎抽动一定次数后停止抽动, 然后咬住雌虎颈部, 同时发出哼哼声, 开始射精。
咬颈:雄虎在射精时常咬住雌虎颈部, 有时在交配时雌虎晃动也会引起雄虎咬颈。
逃离:在雄虎射精后或雌虎欲结束交配时, 雌虎常回头吼叫一声, 雄虎会迅速离开。
追随:交配期雄虎紧紧跟随雌虎等待机会爬跨。
3.8 分娩行为
努责:雌虎分娩前间断性地突然腹部用力收缩, 身体姿势分为站立式、蹲坐式、趴卧式、侧卧式和仰卧式5种。
生产:雌虎最后一次努责到产出仔虎和胎盘, 身体分为站立式、蹲坐式和躺卧式3种。
断脐带:雌虎断裂脐带的过程, 包括用臼齿咬断脐带和借助于起身、走动来拽断脐带。
舔食:雌虎在分娩期舔食刚出生仔虎的胎衣和地面的羊水。
3.9 育幼行为
哺乳:母虎常露出两侧乳头让幼虎吮乳, 分为侧卧式和躺卧式2种。
亲崽:母虎表现的所有关爱幼仔的行为, 包括舔崽、嗅崽、教崽、护崽、叼崽、藏崽、拱崽、盯崽、寻崽、避让。
舔母:幼虎用舌舔母虎身体各部。
3.1 0 冲突行为
前肢刨斗:利用后肢着地支撑身体, 前肢扑捉对方, 常发出吼叫声。
咬:幼虎打斗时常伴随用牙撕咬对方。
露犬齿:在面对危险时常露出犬齿。
潜伏:攻击前常先静静地靠近, 然后趴卧在一处, 最后猛然向前扑。
3.1 1 通讯行为
吼叫:在各种情况下发出声音的过程, 如打斗中、幼虎找寻母虎时。
察看:发现异常情况时常静静观察。
标记:站立着朝物体喷尿或利用身体蹭擦物体或以前肢抓爬的方式留下气味和毛发以标明领域。
嗅闻:将鼻靠近其他物体或虎个体获取气味的过程, 是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
3.1 2 聚群行为
聚群:多只个体饲养在一起时, 常伴随在一起, 分为雄性群、雌性群、雌雄群、母幼群和幼体群5种。
跟随:成群的东北虎饲养在一起时, 常一起活动或休息。
3.1 3 杂类行为
梳理:用舌舔全身各处或舔其前爪再用前爪擦抹脸部。
后肢挠:卧息时常用后肢抓挠自己的身体。
玩耍:个体间在一起做一些比较轻松愉快的活动。
碰头:个体间用头碰触对方的头部, 交配期常见于配对的雌、雄虎, 可能是示好的一种表现。
搓眼:用前肢碰触眼部。
4 讨论
划分行为分类时, 应依据行为的生态功能, 而且有些行为有多种生态功能, 如水中卧息, 既有调温的作用, 又有休息的作用, 如何划分要看这种行为的主要生态功能是什么。由于卧息多发生在水池外, 说明虎进入水中卧息这一行为的主要生态功能是降温, 因此这种行为属于调温行为。
摘要:为了构建东北虎描述性全行为谱, 试验采用全事件取样法对泰山东北虎园7只 (3雌、4雄) 成年东北虎和10只幼年东北虎的各种行为进行观察, 对全部行为进行区分和定义, 并根据所有行为的生态功能将其归类。结果表明:东北虎的行为分为摄食、排遗、调温、发情、交配、分娩、冲突、育幼、通讯、聚群、休息、运动和杂类等13类, 构建了包含东北虎各时期的描述性全行为谱。
关键词:行为学,东北虎,全行为谱,行为类型,描述性,构建
参考文献
[1]LEHNER P N.Handbook of ethological Methods[M].London:The Press Syndic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996.
[2]滕丽微.笼养条件下东北虎行为模式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 2001.
[3]刘振生, 马建章, 滕丽微.笼养东北虎雌雄行为差异的比较[J].动物学研究, 2002, 23 (4) :284-287.
[4]刘丹.半散放东北虎产仔行为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 2003.
[5]滕丽微, 刘振生, 李枫, 等.半圈养条件下东北虎繁殖期的行为时间分配[J].生态学杂志, 2003, 22 (6) :53-56.
[6]刘振生, 李枫, 滕丽微, 等.饲养条件下东北虎交配行为的观察[J].动物学杂志, 2003, 38 (1) :49-52.
[7]于洪伟.圈养东北虎幼仔行为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 2006.
[8]仲阳康, 裴恩乐, 熊成培, 等.圈养华南虎交配行为的初步观察[J].兽类学报, 2006, 26 (3) :307-310.
[9]张明海, 张常智, 刘丹.半散放东北虎产仔行为的初步观察[J].兽类学报, 2006, 26 (3) :255-261.
[10]刘金.半散放条件下亚成体东北虎昼间行为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 2008.
[11]乔征磊, 张洪海, 王晓明.半散养状态下东北虎交配行为的观察[J].兽类学报, 2008, 28 (3) :274-279.
描述性评价 篇8
一、案件事实
申诉人:KP Permanent Make-up公司 (被告、被上诉人)
被申诉人:Lasting Impression公司 (原告、上诉人)
在化妆品行业, 申诉人和被申诉人都一直使用“micro color”来表示彩妆的自然。1990年, 申诉人开始在颜料瓶上使用一个单词的变体—“microcolor”, 1991年, 申诉人持续散发包含该词的广告传单。1992年, 被申诉人注册了“Micro Colors”图形商标, ④1999年, 该商标取得“不可争议” (incontestable) 的资格。⑤
2000年, 当被申诉人要求申诉人停止使用“microcolor”一词时, 申诉人起诉寻求救济, 请求法院裁决其没有侵犯原告的商标权并有权使用“microcolor”, 被申诉人反诉申诉人KP公司侵犯其商标权, 申诉人提出合理使用抗辩。
二、法院判决及分析
美国最高法院:申诉人没有义务否定混淆并且一定程度的混淆不能否定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抗辩成立。要申诉人承担侵权责任, 需要证明申诉人侵权并且申诉人的抗辩不成立⑥, 二者缺一不可。也就是说, 只要这两个要件有一个不能被满足, 申诉人就不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所以, 只要证明申诉人的抗辩成立, 申诉人就不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而商标合理使用抗辩是否成立又取决于合理使用抗辩的构成要件, 即不存在混淆的可能性是否是商标合理使用抗辩的构成要件, 如果是, 则申诉人需要证明其行为不存在混淆的可能性, 如果不是, 则申诉人不需要证明其行为不存在混淆的可能性。美国最高法院认为:不存在混淆的可能性不是商标合理使用抗辩的构成要件。理由如下:
首先, 虽然商标权人有权禁止他人在商业中“可能造成混淆, 或错误, 或欺骗地使用其商标”并提起民事诉讼, ⑦但商标权人的胜诉, 取决于“认定侵权的证据”, 即需要证明被诉侵权人的行为可能使消费者产生对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混淆, ⑧美国国会在制定合理使用条款时没有提及混淆可能性的举证责任, 侵权证据条款要求商标权人证明使用者的行为可能使消费者对商品来源产生“混淆、错误或欺诈”, 合理使用条款如果又要求使用者去否定混淆, 显然是不合理的。⑨国会没有提到使用者的举证责任很显然并不是疏忽, 而是因为委员会明确地拒绝了混淆的可能性作为合理使用抗辩的构成要件。
其次, 虽然被申诉人声称申诉人侵权, 并提供了一些证明混淆可能性的初步证据, 但是存在混淆不能绝对地排除商标合理使用抗辩。即使在有些案例中, 将混淆可能性作为商标合理使用抗辩的判断标准之一, 对混淆可能性的评估也决不能成为单独的构成要件, 或是要求使用者完全独立地否定混淆可能性。混淆可能性仅仅是判断申诉人是否构成商标合理使用抗辩的考虑因素之一, 一定程度的混淆可能性并不能排除合理使用抗辩。
最后, 从许多相似的案件中可以看出, 普通法容忍了对部分消费者一定程度的混淆, 一个最初是描述性的词语被用作商标, 不是为了通过对该词语第一次的简单使用而获得关于该描述性词语的完全的垄断权。⑩“如果有任何混淆的事实, 这只能是申诉人必须接受的风险, 因为它使用了一个众所周知的描述性词语作为其商品的标记。”○11只有描述性词语获得了第二含义作为商标申请人商品的显著性, ○12注册人才得到了并非描述性词语最初的、描述性意义上的, 而是只与商标权人商品相联系的第二含义上的排他权利。○13即注册而获得的排他性不能对抗最初的使用或描述, 而只能保护商标权人商品的潜在含义的联系。
三、启示
《商标法》第11条“禁止作为商标使用的标志”, 在没有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之前, 是不能够作为商标使用的。究其原因, 是因为商品的通用名称、表示质量等品质的词语是属于公有领域的资源, 规定其能被商标权人独占是不适当的。但即使商标权人获得了这些词语的商标注册, 对此类商标的保护程度也必然是有限的, 因为这些词语的“本身含义”依然处于公有领域, 商标权人是不能够阻止他人对“本身含义”进行使用的。他人对“本身含义”的使用, 就是商标合理使用中的“描述性使用”。
《商标法实施条例》第49条规定:注册商标中含有的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 或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 或者含有地名, 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他人正当使用。可见, 该条中的“正当使用”, 就是“描述性使用”。
在理论上, 我国商标描述性使用的构成要件已经基本明确, “混淆可能性”被排除出商标描述性使用的构成要件。但是由于这一规则还未被《商标法》所明文规定, 在司法实践中至今还未出现对这一规则的明确应用。因此, 需要进一步完善“描述性使用”规定, 将这一规则上升到《商标法》层面, 并适用于具体案例。
参考文献
[1]黄晖.商标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2]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5.
[3]王莲峰.商标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4]王莲峰.商标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5]吴汉东.知识产权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6]何敏.知识产权基本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
[7]王迁.知识产权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