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技师学院企业管理

2024-10-06

济宁技师学院企业管理(精选9篇)

济宁技师学院企业管理 篇1

技师学院的学生是一群初、高中毕业后以至于是三表大学毕业的以后进入技工学校的学生。为了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进入中职院校进行培训学习。因为他们学习的自觉性、纪律性差别比较大, 受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个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不成熟, 表现得非常单一、激进。如何做好技工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 管理好各个班级学生的学习、生活,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顺利走进工作岗位是摆在技师学院学生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技师学院培养的目标是具有一定操作能力的技能操作型的人才, 将来的工作范围是各个专业的技能操作岗位, 也就是大家所公认的蓝领。所以作为技师学院的学生管理人员要有专业思想, 积极主动进行专业的指导,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使他们认识到学习专业的重要性, 能更好地成为技能操作型的人才。

1全面把握学生的特点, 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技师学院的学生成分复杂, 一般都处于十六、七岁至20岁的年龄阶段, 还有更大的三十几岁乃至四十几岁, 他们既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 同时也有成熟稳重的一面。

1.1年轻点的学生情绪多变, 情感不稳定;他们常常凭个人意志判断对所喜爱的事物表现出极大热忱, 对反感的事情深恶痛绝, 自控能力比较差, 稍遇刺激、极易爆发、出现偏激的行为。

1.2意志品质培养的自觉性不够均衡;技师学院的大部分学生能较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和举止, 并围绕专业目标发展自我的意识, 行动之前能理智地思考, 他们大多具有恒心和毅力, 逐步形成较好的意志品质, 但也有部分学生不成熟, 在不利环境中好激动、不冷静、缺乏自制力、容易受他人或外界的干扰。这样的同学就很容易犯错误, 严重的情况就是被学校开除了, 而没有学可以上。

1.3有的学生自尊心很强, 但心理承受的能力很差。就怕听到"差生"这两个字。会对自己失去信心, 而破罐子破摔, 不求上进了。

1.4学习动机更加复杂多样, 学习能力与学习自觉性参差不齐。在学生结构中, 有的高中毕业, 也有的四年大学毕业了。基础知识水平相差深远, 所以导致专业课教学中, 学习氛围很难统一起来。

所以学生管理人员要想管理好学生, 为教学服好务, 就要在普遍掌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 因材筹划。

2学生管理人员在管理中应合理运用各种激励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管理人员在实际的管理中,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许许多多好的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要因人、因时、因事而异, 要根据不同的情况, 采取不同的激励办法。

奖惩激励的方法, 奖励和惩罚是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使用的必要方法, 奖励是学生管理工作中常用的方法, 而惩罚是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助方法, 奖励和惩罚主要用于学生表现中的特殊的行为, 从本质上来说, 奖励和惩罚都是一种对学生的激励的手段。奖励是一种肯定的评价, 是赞赏的评价。对学生进行奖励, 不仅能培养和促进受奖励者的荣誉心和上进心, 也能调动其它同学的积极性和进取心。

惩罚是一种否定性的评价。在学生教育管理中, 学生管理人员尤其是班主任要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要使学生的不良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 合理的惩罚往往收效明显。但应注意惩罚不应该成为学生管理的法宝。学生犯错误有时是难免的, 因而对少数学生进行适当的惩罚也是必要的。对于因为犯错误而受惩罚的学生, 比如违反了校规校纪, 而被处分了。学生管理人员要让学生在心理上能接受该惩罚, 而不要给他心理上造成不良的阴影。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进行心理的沟通和交流, 同时要更多地关心和爱护他, 并客观地分析所犯的错误, 使其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 真正认识自己所犯的错误, 使其放下包袱、树立信心、从内心深处激发出改正错误, 追求上进的正能量。

竞赛的激励方法, 学生一般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 而且都有集体的荣誉感, 因此学生管理部门可通过组织各种有益的竞赛活动, 激发、鼓励学生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正能量。竞赛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如学习竞赛、体育项目的竞赛、音乐项目的比赛、专业技能竞赛等等, 通过竞赛可以造成一种外在的压力氛围, 激励学生你追我赶, 有利于学生的快速成长和进步。

关怀的激励方法, 关怀是一种情感的行为, 人都是感情动物, 所以无论学生与教师之间, 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 都存在感情的交流。关怀本身就是一个教育、培养的过程。关怀体现在学生管理人员的日常行为之中, 一个亲切的笑容、一个爱抚的动作, 一个不经意的问候, 往往都是激发学生内在情感的爆发。而不是学生管理人员的权威, 关怀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之中, 学生管理人员尤其是班主任, 切忌对学生溺爱和护短。学生管理人员应该注重对学生精神的抚慰和启迪。关怀是对学生真诚的爱, 奉献一份爱心给学生, 学生也一定会爱老师的。

3提高学生管理人员自身素质, 提高学生管理水平

作为学生管理人员既要有高超的管理才能, 同时也要有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我们技师学院的“七查一评, 八教一训”, 就是非常闻名的学生管理经验。

俗话说, 严师出高徒。一个高素质的学生管理人员, 尤其是一名班主任, 对学生最有效的影响力并不在于他的权力, 而在于他的内在素质。记得一位优秀的班主任说得好:“生活常常以惊人的简洁、明了的公式启迪我们, 就像“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一样:骂人教会骂人、憎恨教会憎恨、爱教会爱、关怀教会关怀。”这是富有哲理的思考。作为学生管理者, 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 就必须十分注重自身的知识素养, 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武装自己的头脑, 让学生感到你是取之不尽的矿藏, 感到你知识的丰富, 使知识成为联接学生管理人员与学生的桥梁。并且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管理人员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修养、不但要让自己成为教育家、演讲家、指挥家、还应努力使自己成为优秀的企业家。让每一位学生在你的管理下, 都获得良好的发展。

总之, 作为新世纪的学生管理人员, 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发展, 不仅是一种愿望, 更是一个目标。尤其是我们技师学院学生的结构相当复杂, 针对这样的情况, 下定决心, 更好地管理好我们的学生, 才能使学生奋发图强, 不断进步。积聚正能量, 将来毕业后才能更好地为油田服务。所以, 为了学生管理这个岗位, 为了追求我们的教育理想、实践我们的教育目标、让我们一起努力, 去管理好我们的每一个学生, 每一个班级。学校的氛围才能蒸蒸日上, 技师学院的明天更美好!

摘要: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 既教书又育人, 这些教育思想是每一位教师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作为学生管理人员, 要有科学的管理和教育的方法, 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针对技师学院的特点, 怎样才能成为合格的学生管理人员呢?在学生管理过程中, 又可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关键词:中职院校,学生管理,初探

参考文献

[1]毕结礼, 主编.班主任工作导航[M].新华出版社, 2010.

[2]魏书生, 主编.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 2008, 04.

[3]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8, 04.

济宁技师学院企业管理 篇2

【关键词】技师学院 学生档案管理 毕业生就业

技师学院学生的档案材料,不仅记载了其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思想品德、身心健康状态等信息,而且是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录用学生的主要参考依据,在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其个人档案仍然是职称评定、学习深造和各级组织选拔、任用、考核的重要凭证。因此,加强学生档案管理,对于促进毕业生就业、规范就业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一、技师学院学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档案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落后。虽然学生档案管理对于毕业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一些技师学院学生档案在管理理念上却十分落后,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不够重视学生档案管理,没有把学生档案管理放在学校重点工作项目上,并且投入的资金十分有限,导致学生档案质量不高,不能充分起到促进毕业生实现成功就业,帮助用人单位尽快了解、用好毕业生的功能。另一方面具体表现在学生档案管理观念上仍然停留在汇集学生在校的政治表现和毕业阶段的终端学习成绩,而对用人单位所急需要的信息。在管理模式上,大部分技师学院学生档案管理比较混乱,或是人事部门管,或是学生处管,又或是在各院系分散管理,由于没有固定的管理部门,导很多学生档案都没有进行系统整理,都是要等到学生快要毕业的时候才进行集中整理。这些零散的不规范的学生档案根本不能够促进学生的就业,而学校这种陈旧落后的管理模式根本无法适合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

(二)学生档案材料内容陈旧。学生档案材料应该具有丰富多样性和实用权威性的特点,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再加上技师学院相对于高校而言,和企业的合作更为频繁和紧密,用人单位在选择和录用人才时更想要看到的是学生的心理测试成绩、各种技能竞赛证书和社会实践活动材料等,但是大部分技师学院的学生档案材料仍然停留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奖惩情况、党团材料、体检表等内容上,这样的档案材料根本不能够准确而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全方位地展示学生的精神面貌,不能体现学生的竞争力,因此,内容陈旧的学生档案材料是不能够很好地服务于学生就业的。这就要求技师学院在学生档案管理方式上,特别是对毕业生在校期间成长成才的行为表现方面形成的档案材料要实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为用人单位提供客观详尽反映毕业生整体情况的档案资料。

(三)学生档案意识普遍薄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毕业生的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毕业生毕业由以前的国家统一分配变成了现在的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双向选择,用人单位更加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并不过多关注学生的个人档案,而学生更加关心的则是工作待遇和工作前途,特别是技师学院的毕业生,大多都进入了外资企业或民营企业,而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实行人事代理,把毕业生的档案放在人才中心保管,这样就导致许多毕业生不关心档案的去留或者干脆不要档案,形成档案有没有关系不大的错误意识,这样最后就导致出现毕业生和档案分离的现象,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四)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技师学院普遍不重视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引起专门的档案管理专业的人才,导致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都是从其他学科转行而来,因此他们的素质业务水平普遍不高,专业能力普遍不强,由于这些管理人员不具备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功底,因此,他们在具体工作中经常出现文字材料纸张规格不一、书写不规范、材料缺失等问题,再加上缺乏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最终造成学生档案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因此也就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个人信息和能力素质,也就不能够有效地服务毕业生就业。

二、加强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做好为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首先,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学生档案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学校领导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不断更新学生档案管理理念,把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当作学校的重点工作去抓,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学生档案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将更能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材料归入学生档案之中,保证学生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同时在收集和整理学生档案时一定要写要规范、字迹工整,不要出现错别字,保证学生档案材料的准确性。

其次,要引进先进技术来提高学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技师学院的学生档案管理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必须要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来提高学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一方面我们要将学生的基本信息录入数据库,建立学生的电子档案,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学生档案进行迅速而有效的整理、分类和重组,从而有利于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以最便捷、最快速的方式进行搜索和利用。

再次,加强宣传力度,提升学生的档案意识。我们要从大一阶段就要加引导学生认识、重视、明白档案的重要性,从而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档案意识,以便在毕业时学生能够妥善地处置和保管好个人档案。

最后,技师学院要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技师学院要在资金和政策上全力支持学校的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一方面要加大在职人员的培训力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主动服务意识;另一方面,要引进一批高素质的专业的档案学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能量的人才队伍,以便以最专业、最快速的标准为毕业生的就业做好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海英.职业院校学生档案管理与就业推荐的联系[J].科技创新导报,2012(34).

[2]韩景茹.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6(12).

技师学院财务管理教学之我见 篇3

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时代中, 新的金融工具层出不穷, 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筹资、投资活动日趋复杂。针对这些变化, 技师学院应依据时代发展的要求,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改革调整财务管理教学的内容, 使该学科的教学内容更加科学与合理, 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实现教学目标。

2. 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活时, 他们就会自觉、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研究,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 都可以取得不错的学习效果。所以, 在技师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 不能再用简单的灌输模式进行教学, 而应把教学的主体地位让给学生, 并积极创新教学手段, 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案例教学法, 培养和提高实践能力

目前, 在财务管理教学中, 大多数教师会或多或少采用案例教学方法, 而案例的选择是否具有针对性与合理性, 将对财务的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 笔者认为, 要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积极作用, 应尽量选取与我们生活、工作实际相关的实例, 以此启发学生自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可事先把相关的案例资料和待解决的问题告诉学生, 让学生有充分时间去搜集资料和思考。在案例讨论过程中, 既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也要促使学生发挥发散性思维, 从而锻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教师则应充分发挥引导与协助的作用, 尽量为学生建立起模拟实践的情境, 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并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全面总结

另外, 笔者还发现, 目前与财务管理教学相关的案例大多是国外的案例教材, 不太符合我国国情, 而国内相关案例教材却较为缺乏, 且由于受到诸多条件限制, 教师自行编制案例也是较难实现的。为了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教学水平, 教师应加强案例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 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4. 加强练习, 提高专业技能和素质

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练习。财务管理学科的练习除了课本上的, 还要有课外的, 经过不断练习, 既可巩固知识, 还能熟能生巧。财务管理是一门应用性极高的学科, 如果不多多练习, 怎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所以教师一定要督促和鼓励学生勤做练习, 而且还要及时检查和批改每次布置的习题作业, 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发现问题。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也可以让学生到企业或是会计师事务所参加实践, 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巩固知识, 也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5. 加强校企合作, 实施实践性教学

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核心之一, 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 因此, 企业绝不会聘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财务人员, 他们除了注重财务人员对财务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更加注重财务人员解决财务问题的能力。这也就要求技师学院应注重实践型人才的培养, 将实践性教学作为财务管理教学的重点。学校应加大相关投入,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从校内与校外两方面努力。校内的实践性教学主要以模拟实习为主。而为了有效解决师资匮乏的问题, 学校可邀请企业的资深财务主管到校任教, 他们会将其自己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实际经验与学生分享, 一方面解决了人手不够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能够更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财务人才, 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

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 与技师学院一起制定财务管理教学的内容与目标, 一起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 促进企业的持续性发展。

总之, 要提高财务管理教学水平, 就要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创造条件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多的财务理论知识, 通过多做练习以及具体的实践活动巩固学生的财务知识,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 为社会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希爱.浅议“财务管理”启发式教学[J].科教文汇, 2010, (9) .

济宁技师学院企业管理 篇4

一、数控预备技师人才的培养目标

数控预备技师的培养面向制造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重点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现场从事数控设备的编程、操作、安装、调试、维护保养及设备改造,数控设备的售前、售后服务及CAD/CAM等工作的高级实用型人才。具体落实到学生毕业前必须通过考核鉴定获取“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铣床操作工”或“数控车床操作工”预备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1.岗位知识结构

(1)掌握数控机床及其编程的基本知识。

(2)掌握机械加工工艺、数控加工工艺与装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掌握流行CAD/CAM软件在加工中心(数控铣床)上的使用能力和技巧。

(4)具有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进口数控设备编程操作说明书基本能力。

2.岗位能力要求

(1)能从事数控加工设备的编程、操作和生产加工工作。

(2)能从事数控加工设备的运行、保养和一般故障的排除、维修工作。

(3)具有选型、安装、调试及简单设计与分析本专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具有初步的现代生产车间及班组的管理能力。

(5)具有初步的技术培训和指导的能力。

(6)具有创新意识,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基本能力。

二、数控预备技师培养方案

1.方案设计基本原则

教学方案是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依据,拟定数控预备技师教学方案应始终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校企联合研究课程设置。根据国家制造业发展的现状,结合本市及周边地区企业就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建立按就业需求进行数控预备技师培养的机制,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遵循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合理安排课程,要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适应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2)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技师人才的培养模式既区别于高职、大专以学科为主的教学模式,也与操作为主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有所不同,应结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数控预备技师班拟以本专业中技、中职优秀毕业生为招生对象,培养年限可定为三年,分两个阶段进行。课程设置应主要围绕数控专业领域核心技术能力的培养,建立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组合,精选课程内容,并将理论课和实践活动融为一体,课程教学尽可能采取现场教学,实例教学方式,灵活运用项目教学和工作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3)贯彻执行大专学历 + 职业资格(预备技师)“双证书”制度。现代数控技师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同时要兼顾社会对学历文凭的需求,即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教学的实践性,注重人文与科学的结合,同时以国家大专学历教学计划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构建培养方案。从数控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明确专业领域核心能力,考虑学历对专业理论的要求,以此形成专业领域课程体系。培养方案突出体现数控预备技师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要求,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4)以企业生产实际为基础,突出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数控预备技师是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要以科学的劳动观与技术观为指导,使其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将综合素质教育贯穿于培养的全过程,通过综合性的技能实践活动,积累学生从事实际工作和处理现场问题的经验,真正突出技师学院职业技能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岗位需要,成为生产现场技术骨干与岗位能手。

(5)面向当地用人市场,面向企业,按就业导向细化专业。技师学院是地方性院校,必须面向当地用人市场,面向企业办学,为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人才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根据各行业职业岗位群的多样性,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方向性及培养技能的专业性,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每一专业领域采用"大专业 + 突出一技能"的模式。

2.模块化课程设计方案

(1)二年大专学历教育与高级技工的课程体系(见表1)。

三、保障措施

1.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能胜任数控预备技师班教学任务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目前,我校数控教师队伍距技师学院设置标准尚有差距,当务之急应着手加快教师队伍建设,以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

2.加强数控实训基地的建设(含校企合作)

良好的实训基地,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和保证。我校已成立技能实训中心,已具备一定的实习、实训规模,但还是满足不了数控预备技师专业学生的模块化实习教学的需求,若走校企合作之路,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是解决学校实训基地不足的一个良好方法。

校企合作,将企业定点为学校的实训基地,利用企业资源,加强学生实训,让参加数控相关项目的实习。通过企业资源的利用,使学生获得了动手的机会,得到高水平的实训,切实体现了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功能。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关系,就可以解决数控预备技师班实践技能模块化培养的这一难题了。

以上是笔者近年来在技师培养方面的探索及体会,模式中一些内容仍需要进一步完善。期望大家更多的帮助和指导,为早日形成规范、科学的数控预备技师培养模式尽一分职教人的力量。

济宁技师学院企业管理 篇5

一、行政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一) 行政管理学课程实践性的必然要求

我国行政管理学著名学者夏书章曾说过:“行政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 其旺盛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 真正把学以致用做到, 做好, 才能收到预期的实际效果。”而案例教学就是致力于把学生带入现实的案例情境中, 通过讨论、研讨抽象出一般性的理论, 真正的引导学生用理论联系实际, 既能强化行政理论的学习与研究, 又能立足于真实案例, 深入分析现实问题, 进而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 培养学生的行政能力。

(二) 案例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1.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填鸭式”的灌输基本的行政管理理论和知识, 而且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 且非常乏味无趣, 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但案例教学则需要自己去思考, 去创造, 去发表见解, 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 通过这种经验的交流还可以取长补短、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 也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3]

2. 完善双向、互动式教学方式, 提升学生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 缺少互动和反馈。在案例教学中, 学员拿到案例后, 先要进行消化, 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 他还要经过缜密地思考,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同时他的答案随时由教师给以引导, 这也促使教师加深思考, 根据不同学员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双向的教学形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 完善行政管理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 行政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的教学目标和要求。[3]所以我校行政管理学科若要有所突破必须与时俱进, 完善案例教学模式, 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培养兼具实践性和灵活性学生, 使学生在洞悉和掌握一般行政管理理论和知识的同时, 管理素质得到增强, 管理能力得到提高。

二、影响行政管理学案例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

为了深入的了解制约行政管理案例教学的因素, 更好的改善济宁学院行政管理案例教学的质量, 作者以济宁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研, 探讨行政管理案例教学的现状。本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 从济宁学院2011级-2015级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中抽取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最终获得388份有效样本, 经统计分析, 得知样本基本情况如下:

(一) 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基本认知及需求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对于老师所引用的教学案例还是很满意的, 认为质量很好和较好的学生占了大多数, 这虽然是对案例教学的一个肯定, 但仍然存在一部分学生感觉一般和较差, 所以需要老师与时俱进, 精心准备更合适的案例;对于案例教学的时间安排, 理论和案例时间分配问题上, 支持同时进行和分课进行的几乎各占50%, 所以这个问题解决需要师生共同协调出更完善的方式, 同时, 对于目前案例教学所占教学时间是否合适, 60.57%的同学是认为分配很合理的;对于案例是否应提前告知的问题, 学生分歧很大, 认为应该, 不应该或则灵活处理的人数相差并不大, 因此, 这也正是案例教学模式改革所需正确面对的一大问题。调查结果如表一所示:

(二) 案例教学效果分析

本次对案例教学效果的分析主要从案例教学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 对表达能力的帮助, 对理论知识掌握的帮助, 对面试, 工作的帮助这四个方面展开。从表二可以看出, 认为案例教学对解决实际问题有很大帮助的只占0.02%, 认为有一些帮助的人数最多, 占68.04%, 认为一点帮助也没有的也占了29.64%。反而对于案例教学对知识掌握的帮助却得到了学生普遍一致的看法, 认为有很大帮助的人数比例竟达到了90.21%, 足以发现目前案例教学只是定位成理论知识学习的辅助, 并没有真正的打开学生的视野。案例教学对于表达能力以及工作面试的帮助, 大部分学生是认为帮助一般的, 但是认为一点帮助没有的也占极少部分, 所以案例教学还是存在着它特有的优势和特色, 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开发和挖掘。调查结果如表二:

(三) 学生对案例的学习主动性

从学生课下是否运用案例复习, 课上是否积极参加两方面进行调研发现:课下能够积极主动结合案例复习的学生只有6.96%, 占很小的比例, 大多数学生是不会, 或则偶尔会运用案例复习, 分别占45.88%, 47.16%的比例, 这说明学生并不能真正的灵活运用更加不会主动学习运用案例。然而在课堂上有老师的带领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够积极参与案例分析, 表现良好和积极踊跃的人数比例分别是35.82%, 27.58%。调查结果如表三:

三、济宁学院行政管理案例教学问题分析

(一) 案例教学缺乏规范化

由于济宁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建设起步较晚, 案例教学处于较低水平, 并没有形成专门的教学用案例库, 教师能熟练运用案例教学的能力还有欠缺。正因如此, 才会出现我们在调查中所出现的学生反映教学案例质量不好, 很多老师所用案例比较老旧, 甚至是西方案例, 这些案例往往脱离实际, 适用性差, 与理论知识联系不密切, 并不能激起学生思考的热情。而且很多老师对于案例教学存在误区, 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讨论、思考。

(二) 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在我国, 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深受禁锢。在这种模式束缚下, 老师的教学过程都是以课堂和课本为中心的, 采用“填鸭式”, “单项注入式”的教学方式, 老师讲的多, 学生听的少。而案例教学, 则是以案例和学生为中心的, 老师讲的少, 学生讨论多, 所以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模式。

(三) 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较弱

通过调查发现:能真正做到课上案例分析的积极讨论, 课下主动结合案例复习的学生甚少。但这正是应试教育下培养出的学生中一个常态化现象:“重理论, 轻实践”倾向。同时, 高校学生普遍较高中时代比较懒散, 习惯了被灌输理论知识, 主动性与参与性较差, 而且一般情况下, 大多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 所以面对讨论, 思考, 发言会比较排斥。但是在案例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 发挥主导作用, 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 是第一位的, 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弱和主动性发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4]所以案例教学模式的突破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

四、完善行政管理案例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 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化、规范化培训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了正是由于缺乏规范化培训, 才导致了教师在案例教学方面缺少专业化的授课方式。学校必须定期举行专业化的培训, 使教师能够深入了解案例教学模式以及方法, 这样会减少自己探索走弯路的现象, 加速案例教学模式突破的进程。从而使教师能快速寻找到最经典最恰当的案例, 分配最合适的教学时间, 用正确的方式做好一个引导者。

(二) 转变观念, 充分发挥师生积极性、创造性

虽然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 但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型、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的需求, 教学方法要以案例教学为平台、以案例分析为工具。[5]通过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着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三) 丰富案例教学多元化的课堂形式

传统的教学是老师主导式, 最直接的后果便是学生主动参与性弱化。而在当代社会我们更需要的是积极创造性人才。所以有必要丰富案例教学多元化的课堂形式, 比如学生主导式, 师生互动式。

参考文献

[1]郝亚光.反思与创新:行政管理学课程的案例教学[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01) .

[2]吴湘玲.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行政管理课程教学的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 (12) .

[3]崔宪宏.《行政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四个关键环节[J].太原大学学报.2001. (04) .

[4]张志胜.高校行政管理学科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 (21) .

[5]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10-20.

[6]陈冬生, 孙守春, 徐黎明.论行政案例的选择与应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 (02) .

[7]刘江.提高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质量的对策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02) .

南京技师学院设备管理的调查报告 篇6

学院紧紧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学制教育和社会培训均坚持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扎扎实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技能培训特色。学院从改革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入手,加强实训课程建设,确保学生实验、实训课与理论课的比例不少于50%,同时大面积试点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学院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企业在职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新生劳动力、现退役军人、两后生(初中后和高中后)、未就业大学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不同社会群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学院已发展成为集技工教育、技能培训、技能鉴定、职业实训、劳动预备制培训、特别职业培训、先进制造业综合实训等为一体的多元化发展的综合性高技能人才培养院校,为本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技能人才支撑。

一、调查目的

本调查在南京技师学院展开,调查目的有二:一是了解目前实训设备管理的现状;二是通过了解实训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对策。

二、调查内容

本调查通过结合南京技师学院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以实训设备的配置、实训设备项目化管理、实训设备的维护保养、实训设备的共享机制等问题为重点。找出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建立适合职业类学校实训设备使用管理的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设备的使用效率,进而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水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三、调查对象及相关信息

南京技师学院的培养目标方面强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根据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培养学生,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学习到工作所需的设备,也就是说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数量充足且先进的实训设备。

“十二五”期间,学院投入7560.5万元,建成集数控加工、电气控制、信息电子、汽车制造与维修、通用焊接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南京综合公共实训基地。学院实训设备总投入达1.2亿元,实训基地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其中实训室、一体化教室115间,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实习、实验设备11163台套。数控技术设备齐全,共有3245台(套),总值6935万元,其中五轴连动加工中心10台,四轴连动加工中心22台。校内实训基地可同时容纳3000人进行实训实习,年技能培训量可达1.5万人次,技能鉴定量可达7000人次。

四、调查时间

第一阶段:2015年6月至2015年7月,完成文献资料搜集;

第二阶段:2015年8月至2015年9月,完成调查及访谈提纲工作;

第三阶段:2015年10月至2015年11月,完成实地调查工作;

第四阶段: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完成调查报告撰写工作。

五、调查方式

(一)文献分析法

本论文将围绕所选题目,在对国内外有关理论和文献进行精读的基础上,坚持客观性、科学性、整体性的原则,对职业技能培训设备管理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运用公共产品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资源共享理论等学科知识构建论文框架,以此为本论文提供可靠的理论保证和研究基础。

(二)访谈法

将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方式,可依据事先准备好的访谈提纲提问,受访者可用自己的语言自由回答问题。对南京技师学院设备管理的现状进行访谈,得到相关数据和材料。

(三)实地调查法

根据需要实地走访南京技师学院的各相关部门,对实训设备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较为深入的实地调查,使结论尽可能切合实际,保证提出的管理方法的实施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六、调查内容

(一)南京技师学院设备使用的管理现状

南京技师学院的实训设备属于国有资产,所以对实训设备的管理也遵循着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所有权属于国家,管理权和使用权属于学校,政府部门按职能监督管理。在日常管理上,学校实行院系二级管理。即在学院层面财务部门做设备的财务账记录,后勤管理处负责设备的实物账目记录,各系部(使用部门)负责实训设备的日常管理。

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实训设备的使用管理呈现出以下状况:

1.实训设备使用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实训设备使用部门对设备的管理职责不清,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领用、出借混乱,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而且每个专业的设备管理人员大多是上课教师兼职,实训设备的维护保养、升级开发、拓展使用很难实现。

2.实训设备的维修开支增加大

由于实训设备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不注重实训设备维护维修,不能及时维修和更新升级,小问题不注意解决,直到设备无法继续使用时才进行修理,造成了修理费的大量增加。

3.对实训设备使用的结果不关注,缺乏相关的评价制度

实训设备采购回来,使用部门领用设备后,就不再有人关心实训设备的使用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管理情况如何也无人过问。使用效果基本上不做要求和考核,使用效果好坏一个样。

4.实训设备部门专有制

各系部为适应专业建设的需要,特别是示范性专业,为了达到实训设备评估验收标准,各专业购买实训设备后,不再愿意与别的专业共用设备。所以实训设备的使用部门不管是否需要使用实训设备,一旦购买或领用都会将其占为己有,尤其在一些通用设备上,如计算机房。

(二)南京技师学院设备使用的管理问题及成因

1.实训设备使用效率低

在实训设备管理中,重购置轻管理,资产保值增值意识淡薄。各部门可以无偿使用和占有教学设备,或者是匆忙的购置实训设备,缺乏充分的论证,购置以后不用或者很少使用,致使部分实训设备闲置浪费,使用效率低。另外,实训设备使用频率不高也会造成实训设备的使用效率低下。有些实训设备仅仅是为了某一项目的建设需要而购置的,项目结束后就闲置不用,有些实训设备一年仅使用一两次,但由于教学需要也必须得购入。由于学校每年都有将近三个月的寒假和暑假,而在假期中实训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学校特有的假期也造成了实训设备的季节性停工使用,最终导致实训设备使用效率低下。

2.实训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管理意识

学院实训设备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领用、调配混乱,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虽然学院就实训设备的使用做出了相关的规定,比如要求有完整的台账档案和使用记录等,但是在设备使用的过程中,很多部门不按照规定办理,私自变更设备使用人、使用地点,不按规定使用,设备管理部门对领用后的设备不再过问,更没有定期盘点清查,致使有账无物、有物无账和账物不等等情况出现。

3.对实训设备维护维修不重视,造成设备非正常损失

实训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注重实训设备维护维修,不能及时维修和更新升级,造成实训设备的非正常报废而形成损失。

4.实训设备管理机构不健全,设备管理职责不清

实训设备使用管理权分属于不同专业部门,但不同专业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导致各部门之间协调困难,造成了实训设备“谁都管、谁都不管”的现象。

5.实训设备使用的管理水平偏低,管理人员数量及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学院从事实训设备使用管理的人员大多是任课教师兼职,稳定性差,且部分教师缺乏实际的实训设备维护保养经验。另外,实训设备管理人员待遇偏低,造成工作不积极,实训设备的升级开发、拓展使用无法实现的局面。

6.对实训设备合理报废渠道不畅

由于学院实训设备属于国有资产,且采购中大多批量集中采购。报废时也是集中报废,报废金额较大。报废审批手续复杂,导致大量的报废设备账务无法核销,设备无处堆放,并且影响到新设备的采购额度。

实训设备使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造成了实训设备使用效率低,存在浪费的现象。如何加强和改善学校实训设备的使用管理工作,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实训设备的使用效率是学院办学和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工作。

七、建议

南京技师学院实训设备使用管理的目标是:充分利用好实训设备资源,使其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为教学实训工作提供设备上的有利支持。为了实现该目标,本调查报告根据学院设备使用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实训设备使用的管理对策:第一,加强实训设备使用的日常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实训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为实训设备的管理提供相关的制度依据。第二,建立实训设备的共享制度。第三,强化购置论证工作以促进公平与责任。第四,构建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绩效评估体系。第五,简化设备报废、报损及回收调剂管理。

(一)加强设备使用的日常管理,完善与教学设备使用相关的制度

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是实现实训设备管理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有效、适当的制度能规范相关人员的行为,使相关人员在管理设备的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

1.明确设备主管部门和职责

设备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管理教学设备,规范使用程序,维护保养好设备,按计划进行检修维修,实施设备升级更新,使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力保教学设备的完好无损;同时对教学设备使用管理及效果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2.建立完善的实训设备使用档案

实训设备的使用档案主要是记录使用中的设备的相关资料,便于设备管理部门了解实训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分布状态。建立实训设备使用档案具体要求如下:(1)建立设备使用档案,记录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开始使用的日期,使用的部门或专业,设备管理人姓名。(2)填写“设备管理卡”,一式两份,卡片内容与教学设备档案内容一样,一份存设备主管部门,一份存使用部门,使用部门将卡片贴在设备上。

3.制定设备使用人员的职责

实训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与设备使用人员的使用水平相关,学院对实训设备的使用人员使用设备应做出相关要求:(1)使用人员在使用设备前要参加实训设备使用的培训,掌握使用设备的操作要求。学校相关部门要做好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指导工作,严格实训设备操作规范,提升其设备使用能力,未经培训人员不允许操作。(2)使用人员在使用的过程中要保护好设备,力保设备完整不受损坏,由于设备使用者不听指挥而对设备的误操作而造成了教学设备损坏的,使用者必须照价赔偿。(3)使用设备必须严格遵守学校关于实训设备使用程序的要求,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经相关部门和领导批准后方可使用。手续不完善或者不办理手续一律不允许使用,否则视为违规处理。

4.明确设备管理员的职责

设备管理员要熟悉设备的管理要求,了解设备的功能,认真贯彻学校实训设备使用管理的规章制度,努力提升实训设备使用管理能力;设备管理员对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登记,负责建立健全本专业的实训设备的账册,准确掌握所使用的设备的存量情况,账目清晰、准确,进行设备核对工作,做到账实相符;负责实训设备运行的日常维护维修工作;负责设备的安全监控工作,对设备的使用进行规范化的管理,防止违规操作的发生。

5.制定实训设备使用过程的维修、维护制度

制定实训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日常检查维修制度:要求各使用部门应该对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升级,保证设备功能正常,随时都可以使用,同时通过升级保养,增强设备的各项功能,提高设备的服务能力,从而可以减少教学设备资金的投入,节约成本。

6.工作量记录制度

为了清晰地反映实训设备的日常使用情况,便于对实训设备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学院要建立设备工作量记录制度,主要是规定如何记录设备使用时数,记录的内容包括教学、培训、鉴定共享等时间的详细记录;也包括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等等。

7.建立清查制度

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除了平时对实训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登记外,还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教学设备的清查,如发现毁损、数量、规格不符,功能不合格时,查明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到账、物、卡相符,防止教学设备的流失。同时相关部门还应核实教学设备使用的方向是否符合原申请的使用要求,使用管理是否符合要求。清查结束后登记清查结果及处理意见,作为评价教学设备使用管理的业绩参考依据。

8.运用MIS系统,实现动态管理

运用专业的信息化管理软件科学地管理学校的实训设备,记录设备使用期间的各项相关事项,比如设备使用档案的信息、保管人变更、维修保养等事项信息的电子记录,变资产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为实现实训设备的调剂使用和资源共享提供技术帮助。

(二)建立实训设备的共享制度

南京技师学院的实训设备既是全日教学用设备,也是南京综合公共实训基地的公共实训设备,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节约投资、减少浪费,提高仪器设备和实训基地的使用率和利用率,提高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是学院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

一方面,在全校范围内打破系、学科、专业的界限,根据各专业学科的教学科研任务,对全校的教学设备进行统筹管理和调配。对实训基地进行分类、合并,重新组合,建成跨学科、跨专业的实训基地,实现对现有设备的充分利用。这样,不仅可以使现有设备和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得以成倍提高,节约投资,减少重复购置,而且还可以加速实训基地的建设步伐,提高实训基地的先进性,更好地完成实训教学任务。

另一方面,完善企业与学院之间的设备有效运用。多种形式的校企教学设备资源共享,共建校内、校外教学实训基地,或者通过企业承担学生实训实习是双赢的行为体现在:对于学校来说,一方面学校可以节约大量的实训实习设备和材料资金,在目前教学设备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对于学校集中资源提高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培养更好水平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更好地实现其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的教学定位。对于企业来说,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就能直接上岗,减少了培训成本,在目前经济结构调整的形势下,可以更好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强化购置论证工作以促进公平与责任

为实现实训设备的有效管理,充分发挥实训设备的优势和作用,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必须加强对设备申报计划的论证,重点解决购置设备的品类,以及是否该购置以及如何实现设备资源共享,打破实训设备条块分割、封闭管理的格局,避免重复购置设备;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设备占有局面,切实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投资效益。

(四)构建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绩效评估体系

通过运用相应的评价指标,以指标形式反映设备使用管理的效果,判断评价教学设备使用管理的优劣,实现对教学设备使用效果的量化考核。学院对实训设备使用的考核结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制定与实训设备使用管理相关的奖惩措施。设备管理绩效好的部门应该予以奖励,并作为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与部门、个人的绩效工资挂钩。

(五)简化设备报废、报损及回收调剂管理。

设备调剂与报废管理是仪器设备管理内容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确保国有资产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并且不流失的重要手段。但合理的简化程序更有利于提高设备的使用率,更好地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目标。

参考文献

技师学院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创新 篇7

1. 严爱结合, 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技师学院班主任管理工作创新首先需要严爱结合, 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传统教师管理工作只是单纯的以严施教, 片面的用惩戒的手段规范学生的行为。孰不知, 学生在这种教学方法下会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 长久下去会阻碍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进行。所以, 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奖惩制度, 认真履行工作原则, 要严爱结合。在日常管理活动中教师需要要求学生严格按照班级手册规范自己的行为, 同时向学生讲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转变学生的思维,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技师学院学生的生活习惯的养成打下良好的基础。调查发现, 只有抓住开端, 从学生的精神活动出发, 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当学生违反校纪校规时, 班主任需要给予处罚, 以此规范学生的行为, 给其他学生起到警示作用。

当然, 单纯依靠严惩是完全不够的。教师还需要严爱结合, 在日常管理时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既要严厉的管理学生又需要关心和爱护学生, 将爱护作为工作的主线, 严厉作为工作的副线。每个学生都是具有闪光点的个体, 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年轻的活力以及纯真和热情。因此, 班主任需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优秀的学生, 在教学时认真履行工作原则, 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本着“为学生服务”的工作原则, 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在学生失利的时候给予安慰, 在学生难过的时候给予鼓励, 让学生真正的意识到教师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班主任通过严爱结合, 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还能帮助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 因材施教, 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创新自身的管理工作还需要做到因材施教, 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的最终任务是要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 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技师学院中有能力低的学生也有能力高的学生。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 针对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师需要以夯实学生专业基础为主要教学目标。对于学习能力高的学生, 教师需要以开发学生潜力为主, 设计层度较深的教学内容, 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学习领域获得发展。

有的学生会因为自己学习能力低下产生自卑的心理, 再加上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偏向优等生, 忽略差生的心理会导致差生越来越跟不上班级的步伐, 最终自觉掉队。因此, 对于这一部分学生教师还需要定期的与差生进行沟通, 对自卑的学生给予鼓励, 帮助他们提升重新学习的勇气, 力争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让差生逐渐跟上学习的脚步, 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有的学生还会因为自己学习能力比较高产生骄傲的心理。教师需要及时纠正学生的心理,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心理, 防止学生因为骄傲而忽视学习, 导致严重的后果。教师还需要在分组时采取“以人带多”的分组形式, 让较优秀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学习, 促使优秀学生形成模范带头作用, 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从而提高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材施教是教师创新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 教师需要把握每个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学习进程, 在制定学习计划时充分考虑不同层面的学生的情况, 咨询学生的意见, 帮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在班主任的正确管理之下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 利用网络, 促使家长参与管理

班主任创新管理工作还需要充分利用网络, 形成网络机制, 联系家长, 促使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工作当中, 协助自己管理工作。学生的健康成长, 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时间与家长联系, 采取网络互动等形式, 让家长能够随时随地的观察教学的进程。家长通过网络可以及时的掌握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 同时还可以和教师进行沟通, 对教师的管理工作提出建议。

同时, 教师利用网络还可以寻找教学资源和管理资源, 在网上搜集当下较新颖的教学素材, 为教学内容赋予时代的气息,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 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发挥互联网的优势, 在网上寻找合适的学习素材, 从而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 开拓自身视野, 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时教师需要注意帮助学生区分网络信息, 避免色情、暴力或者庸俗的网络信息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学习, 要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影响, 从而提高自身管理工作的效率。

总之,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需要耐心、细心的落实管理工作的原则, 敢于管理, 在管理中尊重学生, 询问学生的意见, 在学生之间既要树立威信又要和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既要得到学生的认可, 又要真正的达到技师学院教师管理工作的要求, 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高技术人才。

摘要:教师是铸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而班主任又是教师团队的领班人, 在班级和学生以及教师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 我国技师学院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都普遍偏低, 学习意识都相对单薄。因此, 作为他们的班主任需要不断创新自身的管理工作, 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重视班组整体的成长, 精心培育每一个学生, 促使学生不负家长厚望, 成为祖国的栋梁。

关键词:管理工作,技师学院,创新活动

参考文献

[1]郭国强, 郭莉萍.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创新[J].科技资讯, 2011, (9) :12-13.

[2]欧宇.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DB].http://www.zytxs.com.

济宁技师学院企业管理 篇8

关键词:技工院校,学生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日常纪律管理

技工院校的生命力和归宿在于企业。学生是技工院校的主体, 学生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正常开展的保证。“没有一流的技工, 就没有一流的产品”, “职业人才不仅要有技术, 更要有一种职业理念”, “产品技术不仅由水平决定, 还有掌握技术者的职业理念和精神”。管理好学生, 课堂教学才能保证质量, 实践训练才能顺利开展, 日常生活才能正常进行, 从而才能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技师学院实施严格学生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1. 技师学院的办学性质

高等职业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技师学院两种形式。2006年8月14日, 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社部发[2006]31号文规定:“统筹规划技师学院发展。技师学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 是以培养技师和高级技工为主要目标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同时, 承担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师资培训和进修任务。”技师学院组建的目的是为了更多、更好、更快地培养高素质、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突破因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传授职业知识, 培养职业技能, 进行职业指导, 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胡锦涛同志讲:“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看来, 技师学院对学生进行的不仅是技能、就业教育, 根本的还是“做人”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 必须以学生为本, 首先教会学生做人, 其次教会学生掌握技能和知识的方法, 再次是传授给学生技能和知识。

2. 技师学院的学生特点

进入技师学院的学生, 大多处于青春期, 身心还不够成熟。他们中多数在中考或高考中是失利者, 且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低收入家庭。他们心理比较敏感, 容易自卑, 成长困惑较多, 逆反心理较强。有些学生表现为很自我、自私, 不懂得宽容、理解和尊重他人, 有些学生更是缺少责任感。但是, 他们中多数学生有志向有朝气, 朴实勤奋, 吃苦耐劳且动手能力很强。这就说明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 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优势, 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 培养学生成人成才。

二实施严格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做法

1. 制定管理制度

制度化管理是一切管理实践的基石。 (1) 公平的评价和透明的奖惩制度, 是促进学校师生理想追求与和谐共处的前提。如笔者所在的徐州技师学院,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院学生管理工作, 落实学院的学生管理制度, 增强系部、班主任等的工作责任心, 提高工作效率, 特制定了《学生严格管理考核细则》。 (2) 将制度融入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使学生能自然、自觉地接受和遵守, 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如学校成立了学生纪律检查督查小组, 每天在校园、实训场地、食堂、宿舍等区域巡回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要求学生及时改正。目前, 贯彻制度、推行规范, 已成为该校学生管理中的一种文化现象。 (3) 制度管理的人性化。如在严格管理的过程中, 督查老师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违纪被查后, 并不是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 而是耐心疏导, 要求学生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 对当即能改正的学生, 予以肯定和鼓励;对于暂时不能改正错误的学生, 用善心启发、引导, 使其行为发生变化。这些都体现了教师、管理人员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关怀。

2. 切实做好育人工作

第一, 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学校所有的教师都要承担教书育人的任务。主观上要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 把教书工作做精, 把育人工作做实。第二, 做好管理育人工作。作为学生的管理者, 要树立管理育人的理念。要建立学生管理督导队伍, 形成齐抓共管的学生管理局面。第三, 做好服务育人工作。坚持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心理辅导、生活辅导、职业生涯辅导、思想道德教育等, 从学习、生活、心理等不同方面关心他们, 让学生感到温暖。第四, 要爱自己的学生。不要认为进入技师学院的学生都是难管的学生。霍懋征老师说过:“是什么力量把一个人见人烦的孩子, 变成人见人爱的孩子?是爱。爱是阳光, 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 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 可以点石成金。”年长的老师应视自己的学生为子女, 年轻的老师应视自己的学生为弟弟妹妹, 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 树立“企业化”管理思想

技工院校“企业化”管理, 就是以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为核心、以先进的企业管理为背景, 以现代企业的先进技术为依托, 充分体现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人文精神、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产学研结合的“企业化”培养特色, 从而强化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强化学生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转变。

第一, 请合作企业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教室、实训场地建设的全过程, 建立真实的企业实践环境。在设备布局、环境装饰等方面, 完全按照企业的生产环境进行建设。

第二, 按照企业要求制定学生行为规范。学校将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引入校园, 在校园营造企业管理氛围, 在企业构建学校教育环境。学校聘请企业相关人员建立学生管理机构, 开展学生教育和学生职业素质规范管理工作的研究, 按照企业用人标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第三, 校企共同实施操行考核。校企双方以企业用人标准和用人要求为依据, 共同制定学生操行考核制度和实施办法, 共同对学生进行操行考核。

第四, 推行企业“7S”现场管理工作。师生在教室、实训场地、办公区、宿舍按照“整理 (Seiri) 、整顿 (Seiton) 、清扫 (Seiso) 、清洁 (Seiketsu) 、素养 (Shitsuke) 、安全 (Safe) 和节约 (Save) ”的要求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规定班级必须一日三扫, 学生在校着校服, 统一规范佩戴胸卡, 在实训实习车间着工作服、行为有序、举止文明。在实训课上课前要对学生进行列队点名, 课上课下要对学生打卡考勤, 考勤结果公布上墙, 工件及工卡、量具等要摆放整齐、位置固定, 工作环境始终保持整洁。

第五, 学校的管理制度与企业的管理制度的对接。这种对接指在保证学校制度完整性的基础上, 借鉴企业制度文化来对学校部分制度进行完善和补充, 诸如工资考核制度、日常规范制度、多劳多得管理制度等。

三结束语

技师学院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企业又是技能人才就业的主渠道。社会转型、企业产品升级换代, 对技工院校毕业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不是单纯的专业技术教育, 不是简单地培养一技之长,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在技工院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 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 可以使学生提前感受和理解企业运行模式与工作氛围, 更符合一个职业人的标准和企业的要求, 就业后可以有效克服从学生到社会人的普遍性过渡障碍, 缩短了工作适应期, 提高了职业忠诚度。

参考文献

[1]马庆发主编.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2010[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冯帆.浅谈如何做好技师学院辅导员工作[J].科技风, 2011 (11)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技能培训联合委员会.推进校企合作工作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8

济宁技师学院企业管理 篇9

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 对中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中职院校担当着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任, 更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进行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弥补中职院校传统教学管理方式的不足, 利用网络促进教学资源共享, 使得大量教务数据得到有效处理, 并使传统的教学管理向无纸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学校以教学为本, 教学质量决定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教学管理工作的好坏就直接决定了院校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近些年, 我国应用型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我国的中职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 同煤集团技师学院的办学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中职在校学生人数急剧上升, 从起初的几十个人到今天的一千多人, 教学管理任务越来越繁重, 工作量成倍增长, 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长期以来, 从新生报道入学、学籍注册、编排课程、考试、录入成绩, 到毕业生管理、补考、打印成绩单等一系列的简单事务性操作, 使得学院教务处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和繁忙之中, 使得一方面没有足够的精力抓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总结教学经验;另一方面, 传统的教学管理水平低, 非常容易出现差错。为适应新的形势,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急需改进, 针对问题, 有的放矢, 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管理水平和效果。

2 同煤集团技师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2.1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与我院实际管理体制不相符合, 影响运行效果

现今, 开发设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公司很多、良莠不齐, 而且大多数系统是针对特定院校设计开发的。在设计过程中, 系统的使用者即院校本身并没有参加或者很少参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这就导致系统的使用者和系统的开发者的意图不能完全统一, 况且每个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也各不相同, 因此, 购买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 我们学院曾经购买过一套教务管理系统, 该系统是针对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开发的, 但是我们学院并没有采用学分制, 导致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问题不断, 系统的初始化工作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后续工作根本无法完成。系统的设计开发人员对教学管理工作中各个环节的联系不是非常清楚, 导致系统缺乏很好的灵活性、扩展性和延续性。当系统出现问题或者我院有新要求的时候, 学院的系统管理和使用人员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需要软件公司的人员过来处理, 这样耽误了大量的时间, 极大地影响了系统的运行效果和正常的教学管理工作。

2.2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和使用人员欠缺信息处理能力, 计算机应用能力较低, 素质有待提升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管理技术性较强, 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掌握数据库、网络等相关专业知识。但是我们学院很多教学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 不能很好地使用系统, 导致系统经常出错, 且出错后不能自行解决。而且, 在系统投入使用后, 学院没有及时组织相关系统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培训, 导致他们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

2.3 软硬件配套设施不完善使系统功能应用受到严重制约

学院在购买了昂贵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后, 并没有给系统配套相应的硬件设施。我院现有的服务器老化、落后, 处理能力差, 不能实现实时更新, 在多人处理较多信息时, 出现服务器拥堵导致系统瘫痪。网络设施也不够完善, 网速慢, 导致信息系统一些需要网络支撑的功能应用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2.4 教学管理部门存在多个不相兼容的信息系统

我院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涉及很多部门, 招生办公室、学生处、教务处、团委等部门使用不同的系统。因为这些系统不能完全兼容, 所以导致数据交换、流通不顺畅, 造成数据重复冗余、信息共享及综合利用率低, 管理效率得不到大幅度提升, 教学管理信息化的优势和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3 推进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对策

3.1 学院应当自行开发或者参与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学院应该根据自身条件, 立足学校实际, 自行开发或者参与到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去, 在系统开发前, 做好充足的前期调研工作。教学管理人员与系统设计者要进行良好的沟通, 提供尽可能多的建议和信息, 为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提供有力的引导和支持, 并考虑将开发项目与学院的科研立项相结合, 这样可以保证部分经费, 而且还可以提高开发质量。在开发设计过程中, 要有长远考虑, 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拓展性和延续性。系统管理员要多方面、多角度地对系统进行监控和调试, 在调试的过程中, 出现问题要及时和技术人员沟通, 随时根据具体需求对系统加以改进和完善, 提高系统的实用性、便捷性和安全性, 确保系统在实际使用中不出大问题。

3.2 加强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和使用人员的培训, 增强工作责任心, 提高综合素质

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执行者和受益者, 他们素质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信息化建设的成效。我院在系统投入使用后, 要定期开展信息系统管理和使用人员的培训工作, 针对他们的岗位特点, 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对他们进行系统培训, 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对于计算机水平相对较低的工作人员, 要从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开始培训, 帮助他们掌握信息化专业知识, 提高他们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熟悉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从而适应我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和需要。

3.3 加大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 完善软硬件配套设施

本院要加大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及时配备和更新相关硬件配套设施;为系统管理和使用人员配备专机专用, 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完善校园网络设施, 不断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确保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 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

3.4 整合现有系统, 实现信息集中管理、高度共享

针对本院不同部门使用不同信息系统造成的数据不兼容、数据交换困难等问题, 考虑对现有的信息系统逐步进行整合, 并制定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制度, 提高工作效率, 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确保各部门的协调统一, 提升管理效率, 充分发挥教学管理信息化的优势和作用。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中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然后对同煤集团技师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最后提出了推进我院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院校教学管理,中职院校信息化,思考

参考文献

[1]周江.高校教学运行的信息化管理[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5 (1) .

[2]梁里宁.综合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回顾与思考[J].暨南学报, 2001, 6.

[3]焦玉华.关于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现代教育, 2007 (4) .

上一篇:科技投融资体系下一篇:高中田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