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通识

2024-08-14

英语通识(共12篇)

英语通识 篇1

通识教育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近代在美国兴起。1829年美国博德学院帕卡德教授第一次提及通识教育的概念。“通识教育”是指非专业性、综合性的高等教育,旨在培养人的整体综合素质,强调思维方法及不同文化的理解,向学生传授广博的知识,使学生生活更丰富多彩。

一、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传统,教学内容陈旧。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是采用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这样一种教学模式,所用教学工具多为多媒体和黑版,在一些偏远的地方,由于教学条件限制,可能黑板为主,很少有语音室或是多媒体可供利用。

对于听说课,主要是放录音,学生听写;对于写作课,主要是讲范文,学生模拟话题练习;对于综合英语,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做笔记的状态。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上,学生听几次课就显得疲乏了,兴致不高。加之课本内容没有及时跟新,还是以前的老版本和现有时代内容脱节的话,学生的兴趣就更不高了。

2.大班教学授课,教师与学生互动较少。大学英语是每个高校学生的必修课,不管基础如何,专业如何,都会上此科目,这就造就了一些学校为节约师资力量,一个老师往往会带3-4个小班的情况,八九十人一起上课的情景不在少数。这一上课安排极大的减少了老师对每个学生的用时时间,通篇讲语言知识和课文内容,很少与学生互动。想互动的老师也在这数量居多的学生课堂上,实施困难,久而久之,就演变成教师讲授,学生纯做笔记的居多的情景。这样一来,课堂上的气氛比较生硬,学生习得语言效果较差。

3.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授课进度难以把握。大学的学生都是从全国各地聚集而来,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山区的,也有城镇的。英语基础程度各不相同。城市的学生可能英语水平普遍很高,语音语调方面相对标准;而农村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特别是口语上,有地方音的混入居多。教师如果满足好学生的要求,上课进度快,且内容较难的话,会使得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会降低其学习兴趣的,相反,如果进度慢,内容简单,基础好的学生会认为他们都懂,没必要听课,这也会降低其学习性的。所以教师授课时得非常注意易难结合,差优互补,这样才能使班上大部分同学好好听讲,认真上课。

二、应对措施和建议方案

1.教学方法应多样化。在国外的通识教育中,教学方法较为多样化。以研习汇报,课堂讲述,小组讨论和个人研究为主。在这四种教学方法当中,除课堂讲述外,其他方式都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就某学术主题与教师密切接触的机会,不仅能进行学术交流,还能增进彼此的了解。小组研习汇报是最普遍的方式。全班学生分组或以个人为单位,开学前二周内分派和指定好各组或各人负责部分,依次担任主角轮流陈述所学知识,其他同学对其修正,老师对其评价。个人研究是学生自行拟订和课程相关研究主题,经教师同意后独立研究,授课老师会定期进行一对一的学术指导,这样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参加授课教师主持的定期小组讨论也是非常受欢迎的授课模式之一。教师制定课程讨论主题,让学生课下收集资料,课上讨论解答。这种方式能确保每个学生对某个课题的文本进行了仔细的研读和陈述,锻炼了其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这样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课堂中,与教师一起互动,一起成长。

2.教学内容应丰富细化。根据国外通识教育的经验,以哈佛大学为例,在1996至1997期间构建了六大知识领域的通识课程体系,这六大领域分别是:外国文化(19门)、历史研究(32门)、文学与艺术(53门)、道德评价(1l门)、科学(25门)、社会分析(12门)。当然,国内的教育与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但我们也可以此借鉴,扩大教学内容,特别是单纯以语言为目标的大学英语教育。现在一些大学也已经开始扩充他们的大学英语课程了,不在是单纯的综合英语,如清华大学为例,开设了大学英文,西方文化等一些必修和选修课,增加其对国外文化的了解,扩充了学生的视野,加强其对英语这一门语言的更全面更透彻的理解。

3.师资力量的合理化。大学英语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越来越重,加强大学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小班和大班教学相结合。在现行管理和考评体制下,大学英语教师因为学历低,科研成果少,难以得到学校的重视。因此学校应加强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工作。具体举措如下:各校对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进行规划;全面提高学历层次;建立大学英语教师在岗轮训制度,使其师资培训的目标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相一致,使得大学英语教师自觉成为学习型教师。

总之,国外通识教育的研究经验和实践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虽然目前国内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有些学校开设了大学英语通识课程,促进多元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这种教学模式和课程安排不但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还能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通过国外大学通识教育的视角,我们能更清楚的认识当前现状,为深化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借鉴,从而真正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的国际化人才。

英语通识 篇2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侧重培养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这是与通识教育理念不谋而合的,高职英语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以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发展。但当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旨在从通识教育理念的视角透视当前的英语教学,通过对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剖析,提出解决策略。

论文关键词:通识教育 英语教学 全面发展

通识教育是19世纪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而提出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将不同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培养出完整的人。通识教育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影响非常广泛,它是一种人文教育,超越功利性和实用性,它以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作为高职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英语,在学科性质、教学目标以及教育内容方面都与通识教育理念相契合,存在着相当大的相融性。因此,本文试图从通识教育理念的视角,提出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更新教学观念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侧重培养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教学目标,这也是与通识教育理念不谋而合的。而传统的英语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在教学目标上还是以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是教师占主导地位,教师具有选择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权利,教什么以及怎么教都是由教师来决定,而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这就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个性,把培养应用型人才放在首位。

二、开展多种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普遍不高,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普遍不高,这对教学效果也有直接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传统的课桌――讲台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英语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同学围绕一个“Topic”分组讨论;也可以组织全班同学编故事,由教师给出开头,让同学续编内容;还可以围绕一个主题,由同学编写对话;或者组织学生用英语表演话剧等等。教师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请外教为学生做一些英语讲座,听外国人讲原汁原味的外国文化,使学生有与外国人面对面的机会,从而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三、更新教学手段,整合教育资源

传统的英语教学工具就是黑板加粉笔,这种落后的教学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局限了教学形式。因此,现代的大学英语教学,要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更新教学手段,整合教育资源。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把传统的听力课变成英语视听课,可以在多媒体教室为学生播放经典的英语短片,这样既有唯美的画面,也有经典的故事情节,给学生创造一种语言氛围,使学生在英语语言环境中学习听力,这比传统的听听力磁带学听力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以书面考试为主要的考核方式。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往往看他有没有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或者在期末考试中的卷面成绩,因此,这就给了学生一个应试的导向,使得学生不得不为了应付考试而去记单词、背句型、背作文,考试一旦结束,这些曾经背过的知识,也随之忘到了九霄云外。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导向,建立多元评价指标,如可以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口语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教师可以把学生平时在英语课堂上的表现,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期末考试考核结果中去。另外,考核的形式,不仅要有书面形式,还要有口语形式。这样就使得学生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面面俱到,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秀芹通识教育理念观照下的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华章,(34)

2倪肠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4)

大学英语教学的通识教育内涵 篇3

关键词: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教育生态学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翻译自英文General Education,所以有时也会被译成“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等。英国教育学家纽曼(John Henry Newman)在其著作《大学的理念》中提到,通识教育的目的是打开心灵,纠正它、净化它,让它能认识、消化、掌握、统治、使用其知识,给予它控制其才能的力量,具有应用性、灵活性,方法、批评的准确性,聪慧,谋略,举止,流利的口才。换言之,通识教育所追求的是“全人”教育,也就是通过学习,受教育者发掘自我内涵,实现自身价值,在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能协调、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方向的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通识教育覆盖面广,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三大方面,但通识教育所强调的“通”是融会贯通的“通”,即不同学科的知识都能够互相通融,遇到问题时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收集资料,与人交流合作,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

二、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按照教育生态学观点,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是一个以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为中心而构建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由教学主体(学生、教师等)及其相应的教学环境组成。其中,教学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而社会环境又是自然环境的发展。教学的规范环境是指被社会普遍接受的、符合教学群体需求期望的教学规范、教学态度和价值观,也指教学要求、评估标准、课程的设置目标、教学理念、师生的认知观等。教学主体(学生、教师等)和教学环境(非生物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具有物质、能量和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整体,这就是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它是一个蕴含着深刻的通识教育内涵的,以语言基础课程为中心,以普及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世界文化知识为目标的半人工、半自然的生态系统。

三、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通识教育内涵

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运行目标和功能都显示出大学英语教学是高校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运行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文化素养等。按照教育生态学的观点,这些目标要素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或者将会发生内在的联系。这些目标因子相互关联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具有逻辑关系的整体,成为完整统一的目标体系。这个逻辑关系就是,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大学英语教学要注重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培养,这是为了学生今后能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仅仅这样还不够,大学英语教学还要使学生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就必须同时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考虑到人的全面发展,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使学生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成为一个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全人。另一方面,通识教育倡导学习者发掘自我内涵、实现自身价值和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人。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运行目标实际上也是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

1.大学英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按照教育生态学的观点,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只是对教学资源被动地、囫囵吞枣地接受,而没有对教学资源进行生态化地分解与吸收,就谈不上之后协助、配合教师对教学的生态资源进行再生产。大学英语教学极力倡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自主学习是实现学生主动吸收和分解教学资源的基础。大学英语教学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自主学习,就是要求学习者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对自己学习过程的监控、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反思形成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语言学习所需要的不仅是例如刺激反应活动的一般大脑活动,而且是更高级的大脑活动,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活动。英语学习的诀窍在于各种认知策略和学习形式的交替使用和有效调和。无论是在大脑将要抑制时及时地变换学习形式和学习方法,还是学习者对自己的认知策略的创造,都需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而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会被学习者迁移到其他任何学科和领域的学习以及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者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以此获取更多的知识。这真正体现了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通识教育内涵,而在高等教育阶段培养起来的有效学习的能力将使学习者受益终身。

2. 大学英语教学有鲜明的跨学科性和包容性,能拓展学习者的视野

教育生态学认为处于英语教学生态系统中的生命个体(教师和学生)也是开放的,不断与系统内部各因子以及系统外部生态系统进行着能量、信息和知识的交换转移。正是这种交换和转移使得整个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生机勃发,而处于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教学主体即学生,也源源不断地获取知识的滋养,从而不断发展和进步。众所周知,大学英语课程具有鲜明的跨学科性,这和通识教育强调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相一致。大学英语涉及众多的社会知识、世界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教学材料覆盖人物传记、社会、文化、日常知识、科普常识等,在提高英语听、说、读、写技能的同时,学习者同时也汲取了众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领域的知识,将学习者带入了其他的学科领域,激发其对本专业以外学科领域的兴趣和探索,帮助其建立宽厚的知识结构。文科专业的学习者通过阅读自然科学方面的英语文章和报道,可以弥补其自然科学知识的不足,而理工科的学习者通过阅读人文社会方面的英语文章可以拓展其人文视野和思考深度。在挖掘专业领域才能的同时,对其他领域的知识有所涉猎,从知识整体性的角度出发,帮助学习者全面看待学科知识,理解专业之间相互独立又彼此影响的关系,能够灵活地学习,发现知识,创新思维。通识教育强调受教育者用包容豁达的眼光看待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学习必然涉及文化的感知,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氛围,相异的文化氛围会引起误解和隔阂。多学一种语言,就是多了一种思维方式和视角,多了一种理解事物的方式。大学英语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了解不同地区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言语表达方式,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系统、有步骤地将英语国家的民族价值观、时间观、解决问题的方式等展示给学习者。高校通识教育要培养学习者的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大学英语教学也要引导学生对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和反思,最终能公平地、包容地看待不同文化,培养学习者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摆脱狭隘自大、故步自封或者自卑崇洋、妄自菲薄的心理,形成正确的文化观、积极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能提高学习者与他人的交流能力。通识教育首先关注的是人的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必定是能和他人有效沟通和合作的。能采纳他人的正确观点,发现自己观点中的缺点,或者有理有据地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相较于其他课程的教学模式,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更加强调培养学习者的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以听说课程为例,目前广泛采用的互动教学模式和任务型教学法都强调教师和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合作。在互动的过程中会出现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和情感的融合,学习者所收获的不仅是英语技能上的进步,还有表达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综合归纳不同观点的能力的提高,这些都是通识教育的目的和内涵所在。

3.大学英语教学的评估方式体现着人文关怀

大学英语教学是生态化的教学,其评价方式也是生态化和多元化的。所谓生态化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就是指适当选择诊断性方式、终结性方式、形成性方式和其他评价方式分别进行组合,并形成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和实施方案,组织评价活动。大学英语课程的评估方式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生态化的评估方式,重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每个发展阶段取得的成绩,而不以终结性测试的结果为唯一评价标准。以大学英语听说课程和读写课程为例,这些课程的评价尊重价值多元性,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多元化,比如强调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学习者之间的互评、阶段性学习成果的评价等,通过课堂活动的记录、网上自主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形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这样的评估方式使学习者的眼光不再拘泥于学期终的分数,而是更多地关注自我的发展和成长。大学英语教学采用生态化的评价方式还将教师外部评价与学生内部自评相结合。传统评价方式要么侧重外部的评价,忽视了学生自我评价;要么侧重学生自我评价,忽视外部的评价,结果都有失偏颇。事实上,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大学英语教学广泛采用的生态化的评价方式体现着通识教育强调的人文关怀,通识教育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将“人”一步一步培养成为“全人”,其首要目的不是将受教育者作为一个职业的人来培养,而是强调受教育者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发现自我和发掘自身的潜力,强调人发展的过程性。

四、小结

以教学生态学的观点看来,通识教育的内涵贯穿大学英语教学的始终,大学英语教学应进一步承担大学通识教育的责任。目前部分高校过分强调语言的工具性,这将极大地削弱大学英语教学的通识教育功能。虽然英语的工具性是绝大多数学习者在大学阶段学习英语的直接动机,但完全抛开语言的文化性而谈语言的工具性,并认为ESP(专门用途英语)是大学英语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看法有待商榷。因为ESP中如计算机英语、会计英语、法律英语等,其本质还是专业教育。仅注重语言的工具性,将语言和文化割裂开来,语言不再是承载着广博的文化和丰富的世界知识,而是被局限在专业知识领域,学习者则少了一条了解不同专业学科知识和世界文化的重要途径。实际上,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校通识教育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仍旧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忽视大学英语这块阵地,再想有效开展高校通识教育的工作难度将会增大。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5-18.

[2]何秀煌.从通识教育的观点看——文明教育和人性教育的反思[M].香港:海啸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74.

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篇4

一、通识教育的理念

通识教育 (GeneralEducation) 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 (LiberalEducation) , 后来在欧洲盛行。美国于17世纪从英国引入了“自由教育”的理念和课程, 19世纪后期, 以欧洲自由学科为基础形成的自由教育在美国演变为一般教育。1945年, 美国哈佛大学专门研究通识教育的委员会发表了著名报告———《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该报告提出应该通过通识教育精神帮助人“有效地思考、交流思想, 做出适切的判断并区别不同的价值观念”。通识教育目标是赋予人们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各科知识、能力、思考、信念、修养等的教育, 培养情感和智力全面发展的人, 使个人需要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使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具备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关键能力”, 这些能力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举的:学习如何求知、学习如何做事、学习如何自处、学习如何与人相处以及学习如何改变。欧盟也提出四种基本能力, 即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运用信息的能力。

二、通识课程

通识教育重在课程设置。与专业教育旨在培养某一方面的技能、传授某一领域的知识不同,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让被教育者具有不同的学科知识而且相互通融, 遇到问题时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 与人交流合作, 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全人 (awell-roundedperson) ”。因此, 课程设置包括有利于形成大学生均衡的知识结构、全面看待和理解人类社会及自然界所需要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以及以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读、写、交流等方面能力为目标的技能类课程。在美国的大学里, 后者一般以写作和外语课程为主, 并且把该项技能的合格与否作为学生能否顺利毕业拿到学位的必需条件。

三、语言的人文性决定英语成为通识教育的内容之一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 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文化的载体, 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之一。此外, 思维方式及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方式是通过语言这一工具表达出来的, 所以, 学习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意味着在学习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及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方式, 就多一个视角去探索未知世界。

英国语言学家W.River认为, 外语教学具有两大功能:工具功能 (instrumental) 和整体培养功能 (integrative) 。工具功能指学生按照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程序来学习外语, 并通过练习来强化所学的知识, 使外语服务于某一特殊目的, 如翻译文学作品、阅读文献以及日常交往等。外语教学的整体培养功能是指外语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可以使学生发展和具备一种新的文化意识。

通识教育的内容涉及到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方方面面, 而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一门拓宽多学科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通识教育课程。如今的大学英语教材题材丰富, 涉及到各个领域, 无论是文学作品, 科普文章, 还是时事话题, 都能让人了解一定的文化、社会、科技等方方面面的知识。2004年国家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对大学英语教育的课程提出如下要求:“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 也是拓宽知识, 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 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要尽可能地利用语言载体, 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西方社会文化等知识。”由此可以看出, 大学英语课程的学科性质、教学目标与通识教育的目标是相通的。

四、通识教育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

1. 课程设置

(1)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三套车”教育理念。吴鼎民教授结合大学英语学科的特点, 明确提出了把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系统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之中的“三套车”的教育理念, 把大学英语课程改造成英语语言学习和技能训练、跨文化交际以及通过英语获取多学科基础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的、多功能的课程。此外, 大学英语也要加大选修课力度, 内容由浅入深, 四年不间断。学生根据个人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英语课程。大学英语还可以尝试与社会、人文、自然学科进行资源整合, 开设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跨学科英语通识课程。

(2) 推广专门用途英语 (EnglishforSpecific Purposes) 。专门用途英语是实施通识教育模式中与专业教育衔接过渡的关键一环, 是将英语教学推向实用化、综合化的必然选择。专门用途英语一方面提高了英语的实用价值, 另一个方面把英语与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结合起来, 英语既是学习的内容, 也是学习其他知识的手段。

(3) 逐步普及双语教学。目前, 各高校的双语教学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对很多教师来说, 双语教学就是用汉语讲解英文原版书。学生对这样的双语教学缺乏足够的兴趣。当然, 应该把学生的英语水平考虑在内, 因为双语教学需要的首要条件是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如何实现双语教学的目的, 最重要的是调整教学的理念以及方法, 于是通识教育就彰显出了它的优势。正因为通识课程集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通俗性普适性于一体, 所以, 枯燥的专业英语可以充满情趣, 让学生喜欢, 而且也受益匪浅。诚然, 这对授课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

2. 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通识教育比起传统的教学内容而言, 更具有鲜明的科学性、知识性、相通性以及趣味性等特点。对授课教师来说是更具有挑战性, 对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 英语教师必须一改过去脱离语境单纯讲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模式, 而应该整合教学资源, 组织丰富的教学内容, 把通识教育的理念贯穿在课堂教学中, 既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 也要丰富他们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因此, 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既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也要了解和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最前沿的知识和科学成果, 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否则, 实现通识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因为无论到什么时候, 教师都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 而引导者的素质和理念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果。

大学公共外语课程基本都要求学生事先对上课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 在课堂上要作大量的讨论, 课后还要完成课外阅读和撰写报告或论文。学生不仅从教师身上受益匪浅, 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教和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师是引导者和辅导者, 学生才是中心和主体。在实施通识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的作用都是很重要的。

3. 对教学方法的要求

通识教育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学理念, 丰富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也要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师应该从讲坛上走下来, 围绕教材的主题内容或热点话题启发引导学生, 拓展知识面, 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活动, 放手让学生去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开展讨论, 讲演, 写报告, 表演等多种形式。这不仅能让课堂充满情趣, 也能让知识“活”起来, 既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也能提高他们的沟通相处能力, 同时也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 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 在课程考核形式上也应该多样化, 考试与考查、闭卷与开卷、独立完成与分组讨论完成、笔试与口试相结合, 语言知识与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相结合。

摘要:通识教育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 是培养全面人才的重要途径。大学英语有跨学科和人文性的特点, 既可以成为通识教育的内容, 也可以充当通识教育的手段。整合课程、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方法以及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是促进通识教育发展的实现的途径。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英语,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吴鼎民.大学英语与通识教育[J].镇江高专学报, 2003 (10) .

[2]吴鼎民.大学英语教学的“三套车”构想与高素质人才培养[J].江苏高教, 2005 (4) .

[3]肖志伟.语言的人文性:外语教育与大学通识教育的接口[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 2007 (5) .

[4]何薇.通识教育为平台, 引领双语教学的深入和拓展[J]北京大学学报, 2007 (5) .

[5]孙盛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识教育的开展[J].大学英语, 2007 (9) .

[6]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通识答案 篇5

选择一项:

a.守护者 b.督促者

c.引领者 d.约束者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未成年人保护法》没有禁止小学生进入的娱乐场所是()

选择一项:

a.电子游戏厅 b.歌舞厅 c.迪斯尼乐园 d.营业性网吧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以下不属于教师个性品质健康性的提法是()。

选择一项:

a.意志坚强 b.情绪健康 c.兴趣广泛 d.仪表大方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通过()来构成的。

选择一项:

a.情感关系 b.教学关系 c.师生关系 d.伦理关系

题目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当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一些事情,或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力所能及的要求时,教师要给予(),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形成和学生的发展。

选择一项:

a.终结性评价 b.过程性评价 c.否定性评价 d.肯定性评价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要善于挖掘孩子的优势和潜力,抓住每一个闪光点,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树立牢固的()。

选择一项:

a.自信心 b.自尊心 c.爱心

d.自卑心

题目7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

选择一项:

a.关爱学生 b.教书育人 c.爱岗敬业 d.爱国守法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教师在课堂中不应当()。

选择一项:

a.允许学生各抒己见

b.开展合作学习c.灌输知识 d.鼓励探究学习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师生沟通中的体态语不恰当的是()。

选择一项:

a.保持善意的目光接触 b.不时点头 c.手指指指戳戳 d.时有微笑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下对策中合理的是()。选择一项:

a.统一要求,一视同仁

b.照顾学困生,尽量减慢教学进度,有耐心地讲解 c.利用差异,在课堂上制造讨论和学生讲解的机会

d.优先照顾优秀学生的进度,再让他们课下帮助其它学生学习

题目11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最显著的标志是()。

选择一项:

a.为人师表 b.爱岗敬业 c.清正廉洁 d.尊老爱幼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是在合作的基础上,从不同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出发,同中有异,彰显团队合作精神和个性光芒的教研合作方式。

选择一项:

a.专家引领教研 b.课题合作 c.跨学科教研 d.同课异构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中华民族一直倡导着一种文化理念,()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

选择一项:

a.知识 b.能力 c.个性 d.道德

题目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

选择一项:

a.爱岗敬业 b.团结协作

c.依法执教 d.教书育人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我们国家提倡的新型()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尊师爱生”的原则基础上的。

选择一项:

a.同伴关系 b.社会关系

c.人际交往 d.师生关系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为学生创造快乐的学校生活,主要是引导学生享受快乐的()。

选择一项:

a.学习和交往 b.活动和环境 c.学习和环境 d.学习和活动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师德的灵魂是()

选择一项:

a.提高修养 b.关爱学生 c.提高业务水平

d.加强反思

题目18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选择一项:

a.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考虑动机与原因就进行处理

b.辨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 c.在学生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学习

d.对学生一视同仁,一样要求

题目19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做出明确说明的是()。

选择一项:

a.1995年国务院《教师资格条例》

b.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c.1986年美国《卡内基报告》 d.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题目20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教师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按照《宪法》和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法制化。这就是()

选择一项:

a.严谨治学 b.热爱学生 c.依法执教 d.爱岗敬业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慎独”作为修养方法,就是()。

选择一项:

a.在自我的世界孤芳自赏

b.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恣意妄行。

c.独立面对自己的种种不足 d.一个人用慎重的态度对待自己

题目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有些教师自编讲义,自拟习题、试卷,高价向学生出售,增加额外收入,这实际上违背了()。

选择一项:

a.严谨治学的职业道德

b.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

c.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

d.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题目23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班主任熊老师在翻看学生王强与朋友的书信时,发现王强对自己形象有调侃和不礼貌的描述,因此,要求王强放学以后不准回家,到办公室写检讨,熊老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选择一项:

a.人身自由权 b.受教育权 c.娱乐权 d.名誉权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选择一项:

a.主体性、示范性

b.复杂性、创造性 c.连续性、广延性 d.长期性、间接性 题目25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对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选择一项:

a.教师的教学 b.教师的人格 c.教师的言行 d.教师的学识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教学的评价的是教师自己的()

选择一项:

a.教育理想 b.教育方法

c.教育观念 d.教育行为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要求我们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选择一项:

a.终身学习b.爱岗敬业 c.爱国守法 d.关爱学生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是教师最神圣的权利。选择一项:

a.民主管理权 b.获取报酬待遇权 c.管理学生权 d.教育教学权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在阐述关于教师人格的作用时说:“什么叫师范?范就是模范,可为人师的榜样。”

选择一项:

a.陶行知 b.孔子 c.蔡元培

d.苏霍姆林斯基

题目30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和困难,学习起来不仅不觉得苦和累,而且会感到其乐无穷。

选择一项:

a.学习动机 b.学习方式 c.学习习惯 d.学习兴趣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选择一项:

a.他利性

b.示范性

c.实践性

d.内省性

题目32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专门就切实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作了规定,减轻课业负担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减轻课业负担,教师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

a.减轻课堂教学内容,将减少部分的内容留给学生自学

b.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c.设计分层作业,让学生有所选择,减少作业量 d.与家长沟通,减少课外补习时间

题目33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是教师的天职。

选择一项:

a.关爱学生 b.教书育人 c.爱国守法 d.爱岗敬业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要求教师从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出发,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对所有的学生不偏爱,不歧视,不讽刺,不体罚,使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与呵护下得以健康成长。

选择一项:

a.爱国守法 b.关爱学生 c.爱岗敬业 d.终身学习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对教师来说,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强势智能,这就是()的表现。

选择一项:

a.热爱学生 b.大众教育 c.全面发展 d.个性化教学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体现了教师追求真理、探索真理、捍卫真理的科学精神的优秀品质是()。

选择一项:

a.团结协作 b.爱岗敬业 c.为人师表

d.严谨治学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要提升师德修养,教师在学习师德修养理论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参加()

选择一项:

a.社会实践 b.交往活动 c.科研活动 d.生产劳动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师德修养的时代性特点需要教师()

选择一项:

a.随时代变化,彻底变革师德内涵。b.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

c.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重新确立师德规范

d.以不变应万变,守护祖国的师德传统。

题目39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在“教书育人”这一基本职责当中,()。

选择一项:

a.“教书”是教育目的,“育人”是教育手段 b.“教书”是教育手段,“育人”是教育目的 c.“教书”和“育人”都是教育目的 d.“教书”和“育人”都是教育手段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教师的教育人际关系,不包括教师与()的关系。

选择一项:

a.学生 b.家长 c.同学 d.领导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的根本。

选择一项:

a.以德治国 b.依法执教 c.育人为本 d.以德兴教

题目42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是指个体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个性和不依附于他人的自主选择、独立见解和价值判断。

选择一项:

a.独立人格 b.自我意识 c.人生观 d.价值观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在一定情况下,对个别学生的违法违纪现象,教师可以采用()的手段,以保证教育要求的实现,但不能超越法律的限度。

选择一项:

a.打骂

b.罚跪 c.变相体罚 d.惩戒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罗森塔尔效应”说明了教师在工作中应当()。

选择一项:

a.关注学生的发展速度 b.对学生充满信任和期待 c.对学生一视同仁 d.挖掘学生的潜能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是教师的灵魂,是决定一个人有没有资格做教师的首要因素,即“第一通行证”。选择一项:

a.教师组织能力 b.教师教学能力 c.教师职业道德 d.教师管理能力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有些教师不尊重学生,对犯错误的学生,批评时不顾场合,损害学生人格,伤害学生自尊心,这违背了()。

选择一项:

a.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b.爱国守法的职业道德 c.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

d.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学校开展安全教育,除了利用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开展。

选择一项:

a.德育 b.智育 c.社会实践活动 d.教育科研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

选择一项:

a.教师专业知识 b.教师专业理念 c.教师专业能力 d.教师职业道德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学生的情感是稚嫩而敏感的,教师如果粗枝大叶,那么与学生朝夕相处时就会不经意地伤害他们,因此,教师应当是一个内心细腻、情感丰富的人。这符合专业水准教师的()特征。

选择一项:

a.心灵的力量 b.情意的关怀 c.文化的气质 d.智慧的实践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欺辱行为在学生间普遍存在。欺辱行为表现为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有打骂、起侮辱性外号的直接欺辱,也有背后说坏话、群体排斥的间接欺辱。处理学生间的欺辱行为,教师应当()。

选择一项:

a.立即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欺辱同学的情况 b.创造机会鼓励被欺辱的同学

c.发现有欺辱同学的行为立刻制止并给予批评

d.如没有发生直接欺辱则置之不理

题目51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安全无小事,将安全教育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实际中,做法不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

a.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明确安全教育的目标 b.让学生掌握自救、逃生的技能 c.校规校纪中明确禁止某些危险行为 d.综合采用多种教育形式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要求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选择一项:

a.终身学习b.爱国守法 c.为人师表 d.爱岗敬业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教师最可贵的品质是()

选择一项:

a.节俭 b.自强 c.勤劳 d.爱心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教师应该()

选择一项:

a.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 b.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 c.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

d.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下面不符合教师道德要求的行为是()。

选择一项:

a.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b.尊重个体差异 c.惩罚学生 d.批评学生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在一个学校里,教师之间要善于()

选择一项:

a.各自为政,独立思考

b.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c.团结合作,一致对外

d.相互监督,勇于竞争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下列不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选择一项:

a.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一个人打扫教室清洁3天。

c.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正确的投篮动作,叫其反复练习3次。

d.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0遍。

题目58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选择一项:

a.德育主任 b.骨干教师 c.年级组长 d.班主任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教师公正的核心是()

选择一项:

a.对自己公正 b.对同事公正 c.对上级公正 d.对学生公正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孔子:“宽则得众、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是说明了与人沟通时要()

选择一项:

a.宽容 b.理解 c.平等 d.信任

题目61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在对待学生的不同态度中,下列哪种类型普遍受学生欢迎()。

选择一项:

a.放任型 b.对立型 c.民主型 d.权威型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教师的任何教育行为都要受()的制约。

选择一项:

a.教育部门

b.教育观念

c.教育方法

d.教育环境

题目63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选择一项:

a.教书育人 b.爱岗敬业 c.爱国守法 d.关爱学生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孔夫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止”,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

选择一项:

a.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 b.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 c.教师自己以身作则,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d.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

题目65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须以()教育为核心。选择一项:

a.在职培训 b.学科知识 c.理想信念 d.教育观念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中学生林某课外活动时在学校的操场上翻单杠,单杠因年久失修突然断裂,林某从单杠上落在硬地上造成脊椎严重骨折。谁应对林某的伤害承担责任()

选择一项:

a.林某自己负责

b.以上各方均不负

c.林某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负责

d.学校负责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道德是一种自觉地维护社会秩序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准则,只能通过自己“修炼”,因此具有()

选择一项:

a.强迫性 b.示范性 c.利他性 d.内省性

题目68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要求教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选择一项:

a.爱国守法 b.终身学习c.爱岗敬业 d.关爱学生

题目69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选择一项:

a.爱国守法 b.为人师表 c.爱岗敬业 d.教书育人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小军(13岁)因抢劫被抓了起来,学校随后将他除名。因为小军年龄尚小、又是协从,法院依法对他免于刑事处罚。小军要求回校读书,学校加以拒绝。学校的做法()

选择一项:

a.合情、不合理、不合法

b.合情、合理、不合法 c.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 d.合情、合理、合法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调整教师与物欲诱惑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是()。

选择一项:

a.廉洁从教 b.爱岗敬业 c.依法执教 d.热爱学生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选择一项:

a.关爱学生 b.教书育人 c.爱岗敬业 d.爱国守法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行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也是儿童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选择一项:

a.社会关系 b.人际交往 c.同伴关系 d.师生关系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要在各方面都应该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人们效法的表率、榜样和楷模。这一含义是由()决定的。

选择一项:

a.传统习俗 b.社会舆论 c.法律法规 d.教师的工作对象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对教师的考核要注意充分听取学生、教师、家长、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意见,这体现的是()。

选择一项:

a.民主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主动性原则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要求教育者()。

选择一项:

a.不断学习,吸取更多知识营养,教育学生不厌其烦、循循善诱。

b.喜欢学习,喜欢交谈。c.不厌倦学习,不厌倦帮助他人。d.对学习不讨厌,与人交谈不厌倦。

题目77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这是近代教育家()的名言

选择一项:

a.布卢姆 b.晏阳初 c.陈鹤琴

d.陶行知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选择一项:

a.关爱学生 b.教书育人 c.爱国守法 d.爱岗敬业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要求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选择一项:

a.关爱学生 b.爱岗敬业 c.爱国守法 d.终身学习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主张之一,这一主张要求教师()。

选择一项:

a.教师要研究教学 b.关爱学生,一视同仁 c.为人师表 d.严谨治学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教师专业标准》中要求教师要“关爱学生,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将学生()放在首位”。

选择一项:

a.道德修养 b.生命安全 c.知识传授 d.能力培养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教师依靠发自内心的信念对自己教育行为的选择和调节,指的是()。

选择一项:

a.内省 b.他律 c.慎独 d.自律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选择一项:

a.教书育人 b.终身学习c.爱岗敬业 d.为人师表

题目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加强师德建设是具有社会意义的重要工程,是贯彻()的现实需要。

选择一项:

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均衡发展

d.以人为本

题目85

正确

获得1分中的1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具有较高()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

选择一项:

a.教学水平

b.教学艺术

英语通识 篇6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复合型人才。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意在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然而这一教育理念需要通过课程来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高职英语课程的设置可以进一步丰富通识教育的内容与框架。

19世纪初期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A.S. Parkard)教授首次赋予通识教育涵义,“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general education, 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 帕卡德教授指出了通识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是对知识总体性的把握,意在培养学生对知识总体而全面的掌握能力。

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时具有融会贯通的能力,在解决问题时思维开阔,具有换角度思考的能力,在人际交往时有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在通识教育模式下, 学生通过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 形成较宽较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全面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发展全面的人格素养与广阔的知识视野。

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任务即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和运用的能力。通过不同文化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形成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从而发展成为具有全球眼光和通融识见的人。高职英语教学对人才的培养功能也就是英语教育的通识教育功能,是通识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最佳体现。

2 通识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必要性

提倡通识教育已是国内外教育学家的共识,将通识教育理念引入高职英语教学领域,不仅丰富了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内涵,夯实了学生的语言基础,还极大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更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高职英语教学的内容决定了通识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将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与所学专业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具有完整的学识和较高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教学,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高职英语课程是通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应该将通识教育的理念贯穿至每一节课,深化改革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3 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高职英语教学的重点任务即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意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应进行以下改革。

3.1 由学科型教育向能力型教育转变

高职英语应体现高职院校的职业特色。学生应将英语基础知识和所学专业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掌握某种职业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依据“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原则,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应由学科型教育向能力型教育转变,更加突出英语教学的实用性。高职英语应是“语言+文化+专业知识+应用技能”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以餐饮专业为例,高职英语教学应重点讲授中西方餐饮文化的差异,学习餐饮礼仪以及加强餐饮专业常用英语词汇和表达的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价值观,达到学以致用。

3.2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语言知识为重点的传统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以语言知识为重点的传统教学模式应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语言及人文素质培养为重点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更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角色应是引导者,设计者和参与者。师生应共同营造民主、平等和和谐的教学环境。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交流是其基本功能。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英语为媒介,借助各种中介而进行的认知、情感、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如情景模拟训练、讨论,辩论等小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讲练结合,以练为主,加强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教学活动设计结合专业特点,将语言技能的训练融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使学生具备“语言+职业能力” 的素质,以适应未来岗位要求。

3.3 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即粉笔加黑板已不能满足现代英语教学的要求,网络教学备受广大师生欢迎[3]。除了课堂上使用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课堂下也应开展网络教学。比如课后作业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反馈与任课教师,讨论作业可借助即时通讯工具如QQ群或微信群进行,教师答疑解惑也可通过以上方式。网络教学的实施必将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效率,从而也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 小结

在通识教育的理念下,英语教师应积极改革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将英语教育和通识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丁金昌.高职人才培养不可替代性的策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06).

[3]王丽慧.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怀化学院学报,2010(08).

作者单位

英语通识 篇7

1通识教育概述

通识教育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理念, 在19世纪20 年代, 美国著名学者第一次将通识教育的内容融入大学教育之中, 更提出没有通识教育就没有大学的言论。推行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类潜能, 培养智慧, 而通识教育理念的本质, 就是从人类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入手, 进行多方面的教育, 是非功利、非专业的知识, 但是涉及面广。

中国在通识教育推广过程中借鉴了美国的经验, 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原型。到2009 年, 我国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百多个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 同时也将素质教育逐渐渗透到各大高校、高职高专等院校中, 在各大院校的课程上设置选修课以及素质课等课程。同时在推行学分制的过程中, 将学生素质评价作为一种特别的学分, 对素质教育的推行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利用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教学实践的有益经验加深英语专业学科改革的力度, 着重专业课程的设置, 促进英语专业教学和通识教育的融合, 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跨文化意识、深厚人文底蕴和深刻思辨能力的国际性、通识型外语人才, 来适应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及中国崛起的时代挑战。

2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在经济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 我国教育部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 对高等学院英语专业进行了改革, 制定了更加完善的教学大纲。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高等学院英语专业教学, 应该以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为目标, 让英语专业的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英语从事教育、外事、科技、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工作, 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在教学大纲中, 将高校英语专业课程分为三种类型, 专业技能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以及相关知识课程。其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英语各类单项英语技能训练, 如, 单词、听力、阅读、写作等;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英语文化、英语语言以及英语文学等相关课程;英语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就是与英语专业具有某种联系的课程。同时, 在大纲中还对这三类教学的课时做了比例安排, 以英语专业技能为最, 其他两方面相差不多。

但是在大纲实施的十几年中, 英语专业教学的整体情况较为平稳, 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课程内容不科学等等。在高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方面, 语言技能类所占的课时较多, 但是学校英语文学方面的课程相对较少;在英语课程内容方面, 英语专业教学内容深度不足, 也缺乏必要的延伸内容;在教材选择方面, 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材比较重视口语, 但整体文化内涵低;另外, 大学生英语阅读量少, 学生缺少长期的英语阅读训练。

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上存在的种种问题, 导致无法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有违我国素质教育推行原则, 因此亟需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融入通识教育理念, 加强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

3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3.1 做好英语专业教学的定位

在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应该做好定位, 把握高校英语专业的走向。外语专业人文性共识是现代化教育理念下的产物, 十分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为素质教育推行提供帮助。在通识教育背景下,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应该将艺术、文学作为必修课。只有将英语当作一种文化代码, 做好专业教学定位, 达成人文共识, 学生才能通过英语认识世界, 提出自己对世界发展的看法。

历年来, 对于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定位的研究也不在少数, 有人将其定位为应用英语, 也有人将其定位为英语语言文化专业。但是无论从哪个方面进行定位, 都应该达成共识, 不能将英语专业教学与功利性文学以及语言工具混为一谈, 还应该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同时, 在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还应该根据专业定位的不同, 注重侧重点不同, 在应用英语专业定位中, 应该将语言作为教学导向, 将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而对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定位方面来说, 应该将优势外语人文教学作为侧重点, 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3.2 提高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针对现阶段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现象, 应该做好针对性的改革。根据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的三种类型课程的比例做出重新的调整, 特别是针对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所占比例过高, 应该增加英语基础知识教学以及相关知识课程的比例, 减少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比例。

同时, 应该注重设置课程中的阶段性问题。根据高校教学大纲中的内容, 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课时安排一般都是每周13~15 节, 专业课程更是在大二才开始设置, 并且专业课程都是每周一到两节, 到大三或大四才会增加专业课课时。然而,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专业课课时安排很难得到保证, 学生受到实习、考研因素的影响, 在大四很难安心接受专业教学, 同时学校还预留了教学实习、实践环节。

针对这些情况, 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设置课程过程中, 还需要从大一开始就设置专业课程, 特别是英语专业基础知识, 将西方文化入门等课程列为专业课程中的基础, 重视基础课程。

3.3 促进通识教育与英语专业教学的融合

通识教育在我国推行的几十年间, 英语专业教学应该加强对通识教育与英语专业教学融合方面的研究, 探索更合理的教学模式。现阶段, 在此领域我国还处于初期摸索阶段, 英语专业以及通识教育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 根据现实情况进行随机应变, 且不能将英语专业教学与通识教育对立起来。

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 应该重视阅读教学, 将阅读、写作以及听力、口语等作为英语教学专业的核心内容, 增加人文素质类型的选修课, 包括美国社会与文化、国际文化史、英国文学发展等等。但设置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度, 根据学院的具体情况增加师资力量。

另外, 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 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并不是对立的, 而是相辅相成的, 需要加强两者之间的融合。因此, 通识教育背景下, 英语专业教学应该提倡英语基础知识教学技能化改革, 以及技能专业教学知识化, 并不能将人文共识的通识教育融合寄托在增加课时方面。还需要加强对英语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增加英语专业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促进素质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推行。

4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通识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 起源甚早, 但我国对通识教育理念的重视与应用起步较晚, 推行素质教育也是在本世纪初开始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 在课时安排、课程结构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给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 在通识教育背景下, 首先应该对英语专业教学进行准确定位, 然后提高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并加强通识教育与英语专业教学的融合。

摘要:本文首先从通识教育的起源以及发展入手, 分析通识教育的内涵, 然后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进行有效措施, 希望能够给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校英语,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江浩.通识教育背景喜爱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3 (2) :85-86.

[2]刘凤娥, 高举.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通识教育中受到的改革启示[J].教育教学导刊, 2012 (3) :147-148.

[3]曲朝霞, 贾霞.通识教育理念下普通高校外语专业教学创新模式[J].现代交际, 2015 (8) :125-126.

[4]吴丽农.论通识教育背景喜爱高等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 2013 (7) :24-26.

[5]闫志荣.通识教育背景下专业教师的发展要求——以英语学科为例[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 2012 (13) :99-100.

英语通识 篇8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ion or lib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可是至今对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

我国北京大学学者李曼丽女士在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各种表述之后,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做了初步建构: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二、《旅游英语》课程于与通识教育

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比通识教育的内涵与《旅游英语》课程大纲所设定的性质,目标和任务,《旅游英语》课程都契合了通识教育的范畴。

从课程性质看,《旅游英语》课程是我院文学院英语本科专业选修课。课程性质为职业延展课,共36学时,开设一学期(按教学计划,安排在第四学期开设);教学对象是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不是所有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会选择从事旅游或旅游相关的职业。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欲望和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在大家走出国门,文明旅游,感受文明的同时,《旅游英语》课程所提供的相关旅游知识,对受教育者应该是受益匪浅,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从课程目的看,《旅游英语》课程是一门实用型选修课程,面向旅游行业第一线,旨在培养学生较强的旅游接待能力,能够为将来成为高素质技能型旅游行业英语人才打下基础。三大技能并重,即语言技能,知识技能和职业应用技能。通过系统学习旅游涉及的英语词汇,会话,及旅游知识,使学生了解旅游接待所包含项目和分类,掌握一定旅游知识,提高旅游会话能力和其它涉及旅游的讲解演示能力及口译笔译能力。

从课程内容看,《旅游英语》课程内容可根据旅游业职业岗位要求整合分为三大模块:1)模块一:英语导游服务:包括导游操作的主要步骤,设计行程,接团,城市旅游以及沿途(车上)导游,观光导游服务,送团服务等。2)模块二:涉及旅游接待的饭店服务英语包括客房预订、团队及散客登记入住。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客人投诉解决,结账离店等。3)模块三:导游讲解所涉及的旅游景点及文化知识主要包括:节日文化,饮食文化,旅游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建筑与宗教寺庙等。课程紧紧围绕旅游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以岗位应用技能为重点。《旅游英语》课程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深刻的感知感悟,形成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真知灼见。这恰恰契合了通识教育的内容和目的,即它既要帮助年轻人成为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特思想和个性化生活,又要使他们能适应公共生活,成为公民和共同文化的继承者。“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通识教育旨在给学生灌输关于好公民的态度和理解”等等。

因此,在教授《旅游英语》课程时,应将其置于通识教育的框架内,强调它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而不宜

把它当作英语导游课程,旅游管理课程或酒店英语等专业英语课程。具体来说,多讲常识,惯例,技巧,礼仪,实践经验和案例,少做段落翻译和练习,少做单词和短语解释(不是说它不重要,它是基础,只是它不是讲授的重点),不要把旅游英语讲成旅游英语精读。例如,讲授如何订票,重点讲车票和机票的种类,折扣票的三不政策(不退,不换和不改签),不同机票允许携带和托运行李的规格和重量,安检严禁携带的物品等等;讲授如何订房,重点讲酒店客房的分类,时间的计算,房费的构成,是否是净价,是否含服务费,税费,早餐等等);讲授如何订餐,重点讲中西餐的餐桌礼仪(包括着装),西餐套餐的构成,中餐菜系的主要特点和菜名的翻译技巧;讲授旅游景点和节日,重点讲句型和核心词。如五月一日是劳动节可参考的句型有Labor’s Day is on May 1st;Labor’s Day falls on May 1st;Labor’s Day is celeberated on May1st;Labor’s Day is observed on May 1st;May 1st,marks Labor’s Day.等等。以通识教育的视角教授《旅游英语》课程,要求教师对旅游产业的产业链上各个环节都要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研究和了解,最好是旅游从业人员或双师型的教师,这样才能言传身教,并游刃有余。

总之,在国家重视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旅游英语》作为一门关于旅游产业的通识教育课程,传授给学生的人文知识远远超出了旅游产业本身,它对帮助学生更和谐文明地融入社会不无裨益。

摘要:《旅游英语》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开设的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它多被当作英语导游课程,旅游管理课程或酒店英语等专业英语课程。而根据《旅游英语》教学大纲的设定的目标和任务,《旅游英语》应是一门关于旅游产业的通识教育课程。

关键词:旅游英语,英语专业,通识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2.

[2]药朝霞.旅游英语教学大纲.[Z]2008.3.

[3]于立新主编.旅游英语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

[4]黄中军主编.实用旅游英语.[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8.

[5]朱华主编.旅游英语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

探索大学英语与通识教育的整合 篇9

关键词: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改革

1 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大学英语改革已基本实现了教学形式的转变, 如今的重点应放在教学内容的转变上, 即回归人文教育。如今的大学生, 虽然思维活跃, 视野较开阔, 但高考前的整个应试教育造成他们知识体系封闭, 世界观、价值观模糊。例如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多次发现, 若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引入中西文化背景对比的话题, 学生常常会处在两个极端:一类学生盲目地崇洋媚外, 认为西方的月亮都比中国圆;另一类学生对西方文化莫名其妙地全盘否定, 对中国文化是愚忠般地去维护。这体现出大部分学生尚不能以中立的、包容的眼光去看待文化差异, 势必给他们将来在职场上进行跨文化交际造成障碍。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 本身就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 它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 有它特殊的熏陶教养作用。“人类各民族的语言都不仅是一个符号体系或交际工具, 而且是该民族认识、阐释世界的一个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因而语言具有民族性、人文性” (钱冠连, 2000:46) 。因此, 外语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 更重要的是, 它是一种文化的教养, 是一种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养成。可以培养学生“一种看到事物之间关联的综合能力, 一种权衡和比较因果关系的能力, 和一种客观全面地审视事件的能力” (韩敏中, 2000:92) 。也就是说, 通过具备人文倾向的大学英语的学习, 提高学生的洞察力、思辨力和修养气质。

2 大学英语与通识教育的整合

通常情况, 大学英语课程的开设时间为期两年, 结合不同学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及不同需求, 可以做到分阶段、有侧重地调整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 将大学英语作为技能培训、作为专业储备、作为人文教育相结合。如生源英语整体水平较高, 可压缩英语技能学习的课时, 增加英语通识教育的课时, 甚至开设专业英语课程。也可通过课前考试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英语课程时间表, 基础薄弱者, 至少学习一年的英语基础课程;学有所长者, 可考虑从大一一开始就直接接受英语通识教育或专业教育。以本校为例, 现阶段本科生大学英语课程开设两年四学期, 每学期16周*4学时共64学时, 整个课程期内都是英语的技能训练, 每星期分读写译和视听说各上2课时。这一设置的好处是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储备较充分, 对应对英语四六级考试有一定帮助。但它显然也存在诸多弊端:一是不分学生层次, 所有学生实行一刀切;二是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中缺乏自主选择的权力, 无法满足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专业倾向学生的不同需求;三是未顾及英语作为一门大学人文课程应具备的人文教养的作用, 与中小学英语课程基本没有区别。综合以上情况, 结合我校实际, 可尝试将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如下:大一全年为基础教育, 可按原课程安排进行。大二上学期, 基础教育32课时, 独立开设的英语或双语通识教育32课时。大二下学期, 基础教育32课时, 专业英语教育或通识教育32课时。也可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提前或推后通识教育的时间, 但保证所有学生在两年期内至少完成一门英语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

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体系发展完备, 无论是像哈佛大学这样的综合性大学还是像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理工科为主的大学, 都对学生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学习有着很高要求。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 它要求本科生必须选修完成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在内的八门人文社科课程。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高校也非常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培养。如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课程设置分为社会与文化, 中华文化传承, 自然、科技与环境, 自我与人文四部分。国内一些学者通过对世界部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了解和对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和未来的研究分析, 综合指出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应涵盖以下四个领域:中国文化知识;西方文化知识;人文社会学科知识;自然学科知识。也有学者认为, 如果通识教育要深入, 一定会牵涉到课程设置, 关键问题是要突出核心、突出灵魂, 根本问题是要让我们的教育立足于中华文明的历史性根基之中, 这是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目的, 而达到这个目的应该要以中西并举的方式来进行。

3 结语

我校大学英语课程进行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整合势必要逐渐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师储备, 先搭建主体课程体系, 再进行细部完善。可以考虑尽早从现有的中外文、历史、哲学、数理等学科中选择骨干教师进行通识及双语教学的进修、培训。特别是外语专业教师应结合自己在文、史、哲、艺术等方面的兴趣特长, 强化自学, 完成至少一门通识课的知识储备, 以充实未来的通识讲坛。当然, 目前对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我校的这一改革仍停留在理论上, 但今后大学英语从“工具型”过渡到“人文型”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这一领域的学者应继续研究外语通识课程的设置及授课模式的创新, 并思考解决这一改革将会带来的后续问题。

参考文献

[1]钱冠连.为非功利的语言理论辩护—兼论语言理论三分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 (10) :46.

[2]韩敏中.北大英语精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庄智象.我国外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界.2010, (1) :2-9.

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改革 篇10

“通识教育” (Liberal Education) , 起源于奴隶制度下的古希腊。当时由奴隶来从事所有的低等劳作。奴隶主不再需要专业化的学习, 而是注重个人的素质、思维能力、文化修养方面的形成和提高。亚里斯多德更是提出自由教育思想的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 , 是以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 凸现人格完善与修养提高为主要特征。它与专业教育相对, 是一种关于人生的教育, 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 它应该普及到每个大学生;其旨在培养积极投入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公民;它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通识教育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 使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与学识, 其教育目的是以宏观、远大、有器识的基本认识为基础, 使学生充分了解人类文化与历史、世界环境与人文素养。

二、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的关系

大学英语是我国近1800所高校全部开设的公共基础课, 是指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英语课程。如同美国, 一些著名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由基本知识技能类课程和非专业知识类课程组成, 其中, 外语课程在基本知识技能类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 大学英语教学是大学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

从课程性质来看,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从课程培养功能来看, 英语教学又与“全球化”相契合, 通过课程中对异国文化的了解, 从而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更加具有对世界文化的包容性;从课程设计来看, 现行大学英语的课程设计也充分考虑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

三、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把大学英语教学定位在:外语教学是纯语言技能的工具型培训, 只是单纯教授学生语言知识以便通过各种考试, 这就导致我们培养的人才在知识结构上不够全面, 在发展潜力上存在不足。我们英语教学的五个主要方面素质的发展都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 具体表现如下: (1) 听力理解能力达不到要求。相当多的学生听不懂英语谈话的大意, 更无从掌握细节、领会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许多学生对自己的听力理解能力也很不满意。 (2) 阅读能力尚需提高, 学生的阅读能力分布很不均衡, 难度适度的文章基本上能掌握中心大意和主要事实, 但是对细节的领悟能力、上下文判断推理能力等还很欠缺, 需要进一步加强阅读技巧的训练。 (3) 学生的翻译能力是有待提高的一个方面。学生的译文中存在的问题很多, 在汉译英中有理解错误、拼写错误、语法错误、措辞错误等。另外, 学生的中文表达能力也有待提高。 (4) 学生的口语能力也不容乐观。有统计数字表明, 目前大学生的口语能力普遍较弱, 达到较好的口语水平的大学生所占比例还不到1%。

四、通识教育视角下教学目标的改革

大学英语教学应在教学方法上注重统整的知识, 强调价值体系的教学及学习情境的陶冶, 来熏陶学生的情感与启发学生的思维, 尊重学生的精神, 在政治、社会、经济及文化自由化的大环境中, 使大学英语教育成为一种开放的价值理念体系, 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创新”、“关心社会”的通才。英语教师除了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之外, 还要广博的人文素养知识, 了解英语国际政治、历史、民族、宗教、习俗等知识, 而这些恰恰是学生了解国外的一个窗口, 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起到很大的促进学习的作用。

大学英语教材编写应该以“人的发展”为依据, 有利于学生提高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章的题材应该兼顾人文类、娱乐类和科普类, 其中以人文类题材为主流;加强大学英语教学的隐性课程, 创建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校园文化。通常所指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被称作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即通常所说的“第二课堂”;定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英语活动, 邀请各国教师或者留学生参与交流, 举行英语电影节日、话剧表演并组织各种英语讲座、竞赛和娱乐活动,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用英语交流, 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之外更多地了解世界各地文化, 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文化修养。

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的建设与开放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 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是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部分。自主学习中心建设是根据学校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规定, 承担外语教学任务, 不断完善外语素材和实验指导等外语听说教学资料。保质、保量开出各项实验, 完成教学任务, 使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实验的开出率不断提高, 确保学生英语听说训练任务的完成。积极进行外语教学改革,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不断吸收和适应教学的新成果, 更新实验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听说能力。

自主学习中心是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学习基地。学习中心应具有资源丰富、手段先进、安装了自主学习系统和体验英语学习系统这些基本功能。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心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 满足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需要, 注重学习资料和学习内容的趣味性, 实现“人机交互”的理想教学模式, 提高英语教学效率。通过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这个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学生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学习产生良好学习效果, 提高英语能力。

五、结语

大学英语改革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是仍然存在着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调的现象。通识教育作为教育学中的方法引入大学英语教学, 必然会对其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估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摘要:随着当今多学科研究的发展,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应该是孤立的局部的学科改革, 而应该从宏观高等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中汲取丰富的养分, 否则改革终究是被动的、表面的, 收效总是有限而缓慢的。通识教育理念为大学英语改革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指明了新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英语改革,新方向

参考文献

[1]郝平.非通用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N].

[2]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英语通识 篇11

【摘要】大学英语课程是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在强调培养学生听说的同时,忽视了对培养读写能力的强调,忽视在实际中,学生“听”的能力远远高于“说”的能力,忽视了与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在改革深化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些错误进行纠正,强调通识教育思想,实现大学教育人文精神的回归。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英语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Abstract】 College English is part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emphasizing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tegrated qualities of the students. The new College English Reform is attaching a great importance to listening and speaking while neglecting reading and writing. Yet, in the actual practice, students have more difficulty in speaking rather than listening. Also, the new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lacks the consistency with the high school English training. In such circumstances, there is a need to correct these divergences and emphasizing on the General Education.

【Key words】 General Education; College English; College English Reform

1 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系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又称“通才教育”,注重学生的人文主义熏陶,凸显人格完善与修养提高,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通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育理念,它首先要回答的是教育的目的与本质。亚里士多德把现代的通识教育称为“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排斥任何为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或为其他的实用目的,只是为献身于理性的思维和对客观真理的探索做准备”。[1]

中国学者李曼丽在其著作中列出了近50种对通识教育内涵的不同表述后,对通识教育做出如下概括:“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2]对照李曼丽博士给出的定义,不难得出结论:大学英语课程是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包括“提高综合文化素质”。 《要求》中强调人文素质教育,涉及了通识教育的内容,提倡的是综合知识 + 综合素质的通识教育模式。

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2.1矫枉过正,忽视读写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种活的语言都是有声语言,从听说入手教外语是符合语言习得规律的。但是,从听说入手,决不是忽视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还是要培养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的人才。

由于连年扩招,我国部分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无法达到《要求》中提到的“能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和“能基本读懂国内英文报刊”的要求。这主要是词汇量不够造成的。此外,《要求》中对一般要求的阅读速度规定为70w/m(词/分钟)。但语言学家对母语为非英语学生划定的阅读评估标准是:60 w/m —— 非常慢, 80w/m —— 慢,120 w/m ——一般,150 w/m —— 快,180 w/m ——非常快。[3]可见,每分钟70词的阅读速度是处在国际公认的“非常慢”到“慢”这个档次的。

写作在四级考试中仅占15%。对比雅思考试,其听、说、读、写分别评分,满分均为9分。蔡基刚对读写和听说的关系表述为:“口头交际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同等重要,但前者是一种生存能力,后者是一种更高级的交流能力。历史证明:文明程度越高,科技发展越快的国家,其国民读写能力都是相当强的。就吸取世界先进的科技成果,推动我国科技生产力发展而言,外语书面交际能力似乎更重要一些。” [4]

2.2混同“听”、“说”

对于来自高考中取消了听力考试的省份的学生而言,听力是他们的弱项。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听力是比较容易学好的。现在听的环境已经逐步形成:学生热捧美剧、达人秀、好莱坞大片,外语电台、电视频道充斥着学生的生活,这些使得学生的听力水平大大提高。根据王懿对上海交通大学3000多名2003级新生的调查结果,在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学生认为最容易学,学得最好的,第一是阅读,第二是听力。[5]

《要求》中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但是听力考试占新型四级考试的35%比重,而口语考试仅面对四级考试达到550分的学生。在四级考试的“指挥棒”作用下,口语得不到教师的重视,也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如果没有自然的语言环境,口语不仅难以学好,而且如果没有使用的机会,即使学好了,也很容易丢掉这项技能。因此,张尧学所说的“哑巴英语”现象并不能得到解决,《要求》中的教学目标也不可能完全达到。

2.3《要求》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衔接不畅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以及各高校情况差异较大,《要求》中规定了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在教育部基础司制定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里,规定高中7级为毕业生必须达到的水平,其要求是2400词汇量,而大学教师期待学生能掌握《标准》中规定的3300词汇,即高中8级,相距有900个词左右。而高中9级是4500个词左右。细读高教司和基础司制定的两个标准,不难看出,英語达到9级的优秀高中毕业生与大学非英语专业的一般要求基本一致,在词汇要求上甚至高于一般要求(4200词)。

由于在实践中,新的《要求》削弱了专业英语的地位,现在的大学英语学习中,出现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为什么学英语?如果说小学英语是为了给中学阶段打基础,中学阶段是为了给大学打基础,那么大学学习英语应该是为了给未来的工作打基础。问题是大学英语里学到的那些宽泛的知识怎么给未来具体的工作打基础呢?如果未来的工作与英语无关,是不是就可以不学英语了呢?因为改革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就变成了四、六级辅导,而且以四级一次性通过率来衡量教学质量。

3 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

首先,英语是一门工具,具有实用性。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兼顾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培养目标应该分为几个层面。比如,高职高专培养的职业技术人才对英语就强调实用性,注重听、说。对于读、写,要求就比较简单。其次,英语不仅具有工具性,它还具有人文性,它是对人的基本素质的教育。在这点上,大学英语教学就契合了通识教育的目标要求,在人文性上,大学英语教学培养目标不应分层次,但在具体内容上要有区别。对于理科生,要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对于文科生,要利用教学各环节培养他们的逻辑思辨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纲”是使学生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其他的细化的现阶段的要求都是“目”。目前存在的矫枉过正、忽视读写,混同“听”、“说”及《要求》与《标准》不衔接等问题,都应在今后的深化改革中得以纠正。具体方式可以采用加大写作在四级考试中的比重,扩大口语考试的范围,规定专业英语课程的学分等方法。但这些宏观政策的转变,多说无益。具体到教学中,可以做到的就是在平时成绩里加大写作的比重,在期末考试中加入口语考试,在第五、六学期开设多种必修型英语选修课等方式。

参考文献

[1][2]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6,35-40.

[3]冯启忠.论大学英语教学的症结与改革策略[J].外语教学,2000(3).

[4]蔡基刚.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定研究——再论听说与读写的关系[J].外语界,2011(1).

英语通识 篇12

追溯历史, 通识教育最早产生于亚里士多德提倡的“自由教育”, 后期由纽曼、帕卡德、赫钦斯、科南特、罗索夫斯基等众多学者研究发展。“就性质而言,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教育;就其目的而言, 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 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

现阶段, 学校强调经典性知识, 注重学科地位与教师权力, 追求教学效率与知识的标准化, 学习者日益被束缚于狭窄的学科专业之中, 他们很少有机会和时间去了解和思考超越专业知识层面的某些问题[2]。应试教育使学生成为考试机器, 丧失了探索的兴趣, 缺乏创新精神。对此, 教育者有责任激发学生兴趣, 为他们提供创新的燃料, 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然而现实中, 英语专业建设者热衷于相对狭隘的学科建设研究, 对学科相关的文化建设关心较少。知识大爆炸和交叉发展, 让他们难以将某一内容简单地归为某个独立的学科。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以专业为核心展开教学, 开设课程均为培养专业人才所需的知识与能力有关。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过分强调专业课的学习, 尤其强调专业四级、八级考试相关的词汇、语法、写作、听力等学习, 对学习过程本身及学习主体周围的社会、人文或多或少地有所忽视, 导致学习主体没有形成文化、文明、专业知识的有利契合, 以至学生经常“被学习”, “被考试”, 被动地接受知识, 甚至“有学历、没能力”, 跨文化意识淡薄。鉴于此, 本文提出将文化通识教育贯穿于综合英语的学习中, 铸就英语学习的多元的三维立体架构, 使英语学习不再扁平化, 单一化。

对于综合英语这门课程来说, 文化通识教育则是塑造广泛的非专业性的基本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的教育, 旨在培养学生形成博大宽广的视野和灵活思敏的思维能力, 从而适应社会需要, 实现自身发展。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和调研总结, 本文总结出文化通识教育的主要实现途径包括自成体系的通识课程设置和寓通于专的专业课设置、校园文化熏陶以及学生的自我教育, 这三个方面互相影响, 共同作用, 密不可分。

1 自成体系的通识课程设置和寓通于专的专业课设置

课程设置要自成体系和寓通于专, 这要求教师在夯实学生综合英语基本语法、基本语言能力的前提下, 开展丰富多彩的与英语相关的活动课程, 开展不拘一格的潜课程。潜课程即为教学计划规定课程之外修学的教育,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引导学习者学习综合英语上的语法、语言现象, 还引导学生主动去挖掘、研究文字、文章背后的文化、人文知识和背景, 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将英语学习与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与艺术、自然科学、道德推理等有机联系起来。教师要进行寓通于专的专业课设置, 比如在综合英语授课的过程中, 穿插以下三类知识:

1) 语言知识与技能类知识:包括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翻译、广告英语、外贸英语函电、银行金融英语、法律英语、计算机英语、旅游英语、实用就业英语、大学英语口译等。

2) 语言应用知识:包括经贸英语、商务英语、英语演讲与辩论等, 让学习者把所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应用到学习之中。

3) 语言与文化类知识:包括英美社会与文化、英美文学欣赏、英语影视欣赏等。这类知识帮助学生从批判的视角去理解语言的思想内涵, 从运用中学习语言, 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这样, 才能全面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爱好, 使其在掌握某领域专业知识的同时, 能够形成独立创新思维。

2 培育校园人文文化, 提高文化自觉性

文化自觉即指对大学文化的职责自知之明, 并对校园文化发展历程和未来建设有全面系统长远地认识, 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熏陶力。依据通识教育理念, 校园文化要突出人文和博雅, 建设高品位和高学术性的文化氛围, 围绕思想性娱乐性学术性的主题展开文化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 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努力创建具有时代性前瞻性的特色校园文化。

具体来说, 综合英语教师要结合学习者的兴趣爱好, 将其细分为不同社团或小组, 鼓励其组织、参与活动, 以达到锻炼能力、发挥特长的目的。比如:定期组织英语演讲比赛、话剧节, 开展每年一度的万圣节、圣诞节等主要节日的庆祝活动, 使学习者在英语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的英语文化熏陶, 同时英语的听说读写等能力也在不知不觉地得到“主动地”强化。

3 学生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具有目的性、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等特征, 包括自我教育的意识、自我教育的能力、自我教育的实践和自我教育的精神等构成要素。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促使人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4]。课堂学习总是有限的, 引导学生做好自我教育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邢宝君认为, “自我教育是指个体根据社会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要求, 发挥主体的自主性, 有意识地把自我作为自我教育的对象, 以提高和完善自我素质而进行的活动。这种自我教育的活动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存在, 涵盖人自身发展的德、智、体各个方面[5]。渠长根认为, “自我教育, 就是社会主体——人, 在社会既定行为规范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 通过发挥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跟外在的社会教育、灌输教育相配合, 实施面向自己由外而内式的教育, 从而达到个体全面进步、成熟或某一特殊技能提高、某一特殊需要实现的活动[6]。

综合英语教师要引导学习者利用图书馆、网上资源、各种音像材料在课下开展自学, 查阅、收集各种背景知识, 发挥主观能动, 配合课上课文的学习, 这样, 课上的学习才更深刻, 更有针对性, 更有意义。如果学习者在自我教育过程中遇到困难, 这就要求他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 去克服困难, 冲破障碍, 最终实现目标。自我调控“是个体以自觉意志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 以保证自我教育坚持不懈地进行, 最终实现自我发展目标。自我调控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调节与控制能力, 在自我教育中起重要的保证作用”[7]。

将自成体系的通识课程设置和寓通于专的专业课设置、校园文化熏陶以及学生的自我教育这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 学习者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文化熏陶, 英语学习不再枯燥, 不再局限, 也不再狭隘。

总之, 将文化通识教育融入综合英语课程教学, 能够有效地培养学习者的比较视角、批判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通才。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2]唐松林, 于德介.如何维护教育的通识教育本质[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5) .

[3]马骊.多元文化背景下开设外国文化通识课的实践探索[J].新西部, 2009 (16) :176.

[4]范丽萍.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思想浅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1, (1) .

[5]邢宝君.关于自我教育的界定[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3) .

[6]渠长根.论自我教育的心理环境[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 (6) .

上一篇:三本高校下一篇:艺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