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方法

2024-05-25

语文方法(精选12篇)

语文方法 篇1

“人非生而知之者”, 所以事事必须学习。知识的积累, 经验的丰富, 无不借助于“记忆”, 因此, 弗兰西斯培根断言“一切知识, 都不过是记忆”。古人云:“数诵以贯之, 思索以通之。”意思是背诵能帮助思考, 思考需借助背诵。背诵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有效方法, 是知识输入的一种有效途径, 它不但可以帮助同学们掌握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 而且可培养大家丰富的语感, 进行听、说、读、写各项活动。

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记忆的大敌是遗忘。记忆的原理是随时间变化的, 在学习后的几天内遗忘的速度非常快, 但过了一星期后遗忘速度便趋缓了。这就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著名的“遗忘曲线”, 因此记忆的关键便是在最容易遗忘的那几天里巩固复习。要运用记忆规律与遗忘作斗争,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及时复习, 强化记忆; (2) 在时间和量上合理安排复习; (3) 交替地分配时间学习也可以提高记忆; (4) 另外, 采用各种记忆方式也有效果。作为一名教师, 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呢?现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如下:

首先, 要指导学生了解记忆的过程, 认识“识记”、“保持”、“再现”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从而有针对性、有步骤地做好识记、保持、再现, 有效地培养记忆能力, 提高记忆水平。从生理学和心理学观点看, 记忆的过程基本可归纳为“识记—保持—再现”三个阶段。识记就是把某种事物的形象或表述语词留印在脑子里。识记某一事物, 首先必须和它接触。在接触中, 刺激物经过人的口、耳、鼻等器官接受下来, 再由传导神经传入大脑, 形成识记;保持就是输入的信息在神经系统中的编码和储存;再现就是识记和保持下来的产物, 在需要的时候, 从大脑中再现出来, 保持越牢固, 再现的能力也就越强。

其次指导学生灵活掌握几种有效的记忆方法。

1. 联想记忆法。

巴甫洛夫认为:联想是由两个或几个刺激物同时连续地发生作用而产生的暂时神经联系。他指出, 记忆要依靠联想, 而联想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产物, 有意义的积极联想会成为一双强有力的翅膀, 使我们的记忆振翼飞翔。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的接近性、相反性、相似性进行恰当的接近、相反、类比联想,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记忆效果。

联想的方式很多, 可以进行横向的相关联想, 例如, 从一个作家可以联想到他所处的朝代、作品、出处、对这个作家的评价等;从一个朝代可以联想到那个朝代的作家、作品、时代背景、作品风格等, 还可以进行纵向的相关联想。运用联想记忆的方法可以把许多知识联系起来, 贯穿成线, 形成知识网络, 便于我们在记忆知识时顺藤摸瓜, 由此及彼地记住所学的相关知识。

2. 朗读记忆法 (又称协同记忆法) 。

简单的解释就是一遍一遍地念, 直到熟读。这是使用普遍、效果显著的记忆方法。心理研究表明, 这种记忆法效果好的原因是由于视觉记忆、听觉记忆、语言运动记忆等多方面记忆功能一起协同参与的结果。

朗读记忆法一般应按以下骤进行:

理解性朗读———边读边理解, 用心体会, 尽量把速度放慢, 甚至可以读读停停。同时可以勾画下一些重点的词语或句子。

熟记性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内容, 在难理解的地方、重点的词句处反复朗读。

背诵性朗读———在熟记的基础上, 尝试背诵, 可以背背看看, 看看背背。

再现性朗读———在尝试背诵的基础上, 离开原文, 靠回忆读出课文。

巩固性朗读———在全部再现记忆的基础上, 进一步熟诵。要想朗读记忆发挥作用, 必须注意:朗读时一要正确, 读准字音, 不加字, 不丢字, 不重复, 不颠倒;二要流利, 也就是朗读时要熟练, 流畅, 自然, 速度适当;三要有感情, 是身心融入原文的意境之中;四要专注, 若有口无心就不会收到记忆的效果。

如背诵《沁园春·雪》时, 指导学生通过眼睛看课文内容及课下注释, 获得感性认识, 同时用手勤抄勤写, 然后熟读成诵, 这样眼到、口到、手到、心到, 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达到了很好的记忆效果。

3. 口诀记忆法。

就是把学习的内容编成口诀来帮助记忆的一种方法。有些内容比较枯燥的东西, 难于记忆, 就可以借助口诀帮助记忆。

运用此法, 应注意如下三点: (1) 编口诀的内容, 一般应是重要的、有规律性的或能明确理成条文的; (2) 在编拟时, 应先认真领会全部待编的内容, 尽量把它们的要点概括出来, 使之条理化, 为编口诀打下基础; (3) 把概括出来的条文, 依次排列在一起, 编成口诀。口诀的语句, 要力求简洁、通俗、形象, 并注意音韵、节奏, 尽量做到易诵、易记、琅琅上口。

4. 比较记忆法:

比如, 要记住叙述与议论这两种表达方式在不同文体中的功用, 采用列表对比的方法进行比较记忆, 就会容易得多。试看下表:

5. 画面记忆法:

对于一些我们理解却又经常记不住的东西, 这是一种很好的记忆方法。

例如在背诵古代诗词的时候, 由于古代的语言与我们现代交际中所说的话有所差别, 比较难记一些, 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先认真揣摩诗歌的意境, 将它幻化成一幅形象鲜明的画面来帮助记忆,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相对于比较抽象的文字来讲, 图画更容易记忆。

记忆是学习的表征, 没有记忆便无从肯定已否学习。记忆力是学习知识的基础。有了记忆, 人才能积累经验, 扩大经验;没有记忆, 一切心理的发展, 一切智慧活动, 都是不可能的。希望上面所谈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提高记忆的帮助。

摘要:语文学习离不开识记, 教师要针对现实, 指导学生认识记忆的基本过程和规律, 根据自身的特点, 摸索把握几种有效记忆方法, 充分地发挥大脑的记忆功能, 达到事半功倍的记忆效果。

关键词:认识规律,掌握方法,有效记忆

语文方法 篇2

很多同学都会觉得到了高中后,突然感觉语文基础反而差了?为什么其他学科学起来得心应手,可语文学习却变得无所适从?语文到底该怎样学?怎样才能尽快提高语文成绩?

其实,要想学好语文,一定要做到两点,第一就是要摆正心态,不可好高骛远、急功近利,才能保证自己踏实学下去;第二是一定要勤奋,长期以往的坚持,才能收获最终的成绩。具体的方法,同学们不放参考以下几点:

1.制定计划

制定学习计划有利于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避免盲目性,从而增强有序性。只要我们能制定一份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并且按计划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主动预习

强调课前的预习,是学会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习的初始阶段。―般的预习要达到以下四个目的:

一是要对课文或下一课所学的内容及层次有大致的了解;

二是要巩围复习旧知识,理解新知识,能把新旧知识进行粗层次的有机联系;

三是要找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尤其对那些似是而非、似曾相识的知识要特别引起注意;

四是要了解课文后面的练习,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记号,等老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出。

攻克标点符号提的六个小窍门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几个做标点题的几个小窍门,自觉经济实惠,在此说出,但愿能有“引玉”之功。

窍门一:图示法解决句末标点在引号内外的问题

例1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写作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用图示法表示为“--------------。”①------------,-----------“-------------。”②

①句引号内独立成句,故句号应在引号里;②句,如果认可引号内的句号,那么全句就没有了句末标点,不伦不类,所以,句号应在引号外。

窍门二:层次分析法确定顿号、逗号、分号

例2 美国的纽约、洛山矶、①日本的东京、②法国的巴黎、③英国的伦敦、④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都有申办奥运会的实力。

例3 季羡林先生的饮食十分简单:早餐一杯牛奶、一块面包、一把炒花生米;①午餐和晚餐则多以素菜为主。

在例2我们可以看出各国家之间应是并列关系,属于并列词组作主语的现象,可是有的词组内部又有小并列,如美国、中国,如果一味用逗号,则层次不明,这样就必须把①②③④处的顿号改为逗号,这样就清晰多了。

例3中的①处用了分号,可是,全句连一个逗号都没有,怎么会有分号的出现呢?一定是用错了,分号属于越权了呀,所以要将此处的分号改为逗号。

窍门三:成分分析法确定逗号、顿号

例6 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为了民族的利益,两岸应尽快携起手来。

本句中的“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在句中做谓语,所以,它们之间不能用顿号,应用逗号。

例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新世纪头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句中做定语,它们之间必须用顿号,用逗号则割裂了他们与中心词的限制关系了。

例⑹ 老李的包子做得好,馅大、皮薄、味香。

“馅大、皮薄、味香”在句中做补语,做补语的并列词组之间应该用逗号。

窍门四:语意分析法确定标点

例7 他在“铁道游击队”里担任队长职务。

例8 他在《铁道游击队》里扮演队长角色。

同样一个词,但在例⑺中必须用引号,例⑻则用书名号。主要原因是语境不同。

窍门五:拟用答语判断逗号、问号

例9 你是懦弱地等待?①还是勇敢的应对呢?

例10 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②生命能不能合成,③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浙江卷)

在给例9的拟答语时,我们只要选择其一,或等待,或应对,就可以了。在给例⑽拟答时,则不能这样简单,每一句都得回答。

这也就告诉我们例⑼是选择问句,是一句话,中间不能用问号的的,应把①处改为逗号。例10又是多重问句,各自独立,所以②③处的逗号应改为问号。

窍门六:主动划句号,品评冒号的用法

例11 鲁迅认为,中国的历史只有两个时代:①“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②“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

小学语文预习方法指导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预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371-01

“教会学生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当今世界教育科研所关注的课题。新的课改理念也要求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地去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可见,学习知识是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形成的,并积极作用于知识的获得而得以完善。所以学法指导的根本途径应该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有机渗透,适时加以指导。怎样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呢,关键还在于教师的指导,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现就小学预习方法指导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蠢蠢欲动,才能产出预习的精彩。因而在预习指导时,要丰富预习形式,意趣预习汇报和评价,让预习变得好玩有趣,让预习成为期待。

1、预习组织:灵动多变

小学生,喜欢求新求异。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预习组织时,切忌格式化,一成不变。老师要根据不同的学段不同的文本体裁,因人因时制宜:对于没有预习经验的,学习不自觉的学生,可以把预习移到课堂上来,通过指导,让学生掌握初步的预习方法,降低预习难度;当学生掌握基本的预习方法并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时,可以把预习移置课前,以家庭作业或自主作业的形式提前布置;内容简单,学习目标不高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独立预习;有一定难度,特别有明显问题产生的文章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形式完成;根据学生的预习程度,还可以采用指导、半指导、自主等形式进行,由扶到放,循序渐进,一切视学情而定。

2、预习方式:因文设预

单调乏味繁杂的预习作业应当被摒弃,预习应因文设预,不同的文章预习方式也应有变化:常规预习法,可以让书上“星星点点”,也可以在作业本上“抄抄写写”;作业预习法,可以以“导学单”“预习单”“导学案”面容出现,也可以直奔中心,试做《作业本》《同步练习》上的基础性作业;设计预习法,可以让学生根据文本材料设计一份练习题、小试卷,也可以创编一份卡通型学习小报;当预习遭遇《开国大典》时,会场方位图会使学生兴致盎然;当预习恰逢《草船借箭》《将相和》时,人物关系图会使预习徒增意趣;自学小诗,不妨给小诗配上画;拿到说明文的,可以试着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把课文换一种说明;每一册的综合性学习,可以布置学生问卷调查、实地采访,甚至上街“诊学”……这样的预习方式,既贴近孩子的心理,吸引孩子的兴趣,又能使孩子对所学充满期待,催化预习效果的高质落实。

二、进行方法指导

学生的预习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应该教给学生预习一篇课文的一般步骤,为预习活动构建模式,使预习活动有章可循。预习一篇课文,一般来说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1、通读全文,了解课文的概貌。从头至尾地把课文读一遍,要求能大概的掌握课文的内容,获得整体印象和感受。如在预习《草原》时,学生能初步了解到课文讲的是“我”到陈巴尔虎旗访问,看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受到了草原人民的热情款待。通读时,还要求学生看课文后的思考题,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读就显得不盲目。2、学习生字新词。自学认字表,写字表中的生字,掌握读音。在课文中找出生字词,并运用字典自学生字词,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生字词的含义。3、参照教师给出的预习要求再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通过预习,学生能初步认识,熟悉课文,但不可能理解和弄懂所有问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运用划划、点点、记记等标记,把课文中不理解的字词、语句以及课后问题作标记,并提出质疑。这样,使学生做到在课堂上的听课有目的性,带着问题来听课,提高听讲效果。课堂上及时质疑,及时得到释疑。对能在预习中提出问题的学生,老师应多加表扬和鼓励,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此外,对一些历史性,政治性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如教学《负荆请罪》一课的预习中,也作类似的要求: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文章中前两个故事写谁的事?为什么用“负荆请罪”作题目?同学们通过认真默读和思考,了解到前两个故事虽是写蔺相如的职位反而比廉颇高,所以文章必须这样安排。由此可见,二个小故事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内在联系。

三、培养自读能力

叶老曾说:“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可见,阅读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逐步提高阅读要求,培养其自读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1、读通课文

“预习”中经常提出: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什么?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指导他们注意随手画出文中的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而后整体感知,才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带着问题读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能启迪思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在“预习”中有这样的问题:“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最后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怎么样了?”带着问题,学生边读边思,问题解决了,课文内容也就理解了。

3、精妙处多读

文章写得精彩的段落、章节,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比如老舍先生的《草原》一文,第一段讲作者初次见到的草原景色。文笔优美,意境开阔。“预习”中提出:“预习课文,想想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预习时,这一段可让学生反复朗读,想像草原的美景图,直至成诵。

4、总结评价

课堂上,对于在预习过程中阅读表现积极、声情并茂者,教师要不吝赞美之词,及时表扬、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调动其读书的积极性,使“预习”更好地服务于课堂。

语文“当堂训练”方法初探 篇4

学校引进“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洋思教学模式已近四年, 虽没有强行要求教师平时授课必须都“一刀切”按照“一二一” (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 具体来说就是将一节课分为“学习目标”、“定向自学”、“精讲精练”、“当堂检测”四个教学步骤) , 但是从校内外各层次的公开课、研讨会来看, “当堂训练”早已经成为各个学校、各位教师课堂上 (尤其是公开课课堂上) 的必备环节。

从当堂训练的目的来看, 当堂训练要求训练直接针对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训练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 实现全体学生素养的共同提高。

从实施情况来看, 教师们当堂训练的意识已经养成。 但是从训练内容的难度和题量上来看, 往往把握得不够好, 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 尤其对于语文来说, 训练的题型有时跟教学目标的确定关联不大。 比如以散文《背影》为例, 教师将教学目标确定为:“1.阅读全文, 学生能读写文章中的生字词, 并理解其含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能把握文章的线索领悟文章的语言美、亲情美;3.通过学习这篇文章, 学生能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习这篇文章中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课堂主体部分将传统的教学内容压缩在30分钟内草草收场, 然后开始一个关于家庭温馨时刻的描写小练笔, 从内容上来看, 通过动笔回忆家庭生活细节, 加深对亲情的理解, 但是从目标的实现上来看, 并没有对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得到更明确的训练。

张淑萍老师“在上《出师表》 (第一课时) 时感触颇深:刚一开始, 我按这种教学模式出示教学目标:1.疏通文义;2.领会诸葛亮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 (朗读) , 对照注释小组内疏通文义, 接下来对不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探讨, 最后对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做讲解, 再做检测。 一节课下来, 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还不错, 但是缺少了一种语言、意象、意蕴等综合性的艺术美。 学生对文章深层次的美, 就是由感性到理性的美未挖掘出来, 对诸葛亮那种声泪俱下, 撕心裂肺的赤胆忠心未领悟透彻, 因而感悟不到文学鉴赏的魅力。 上完课后, 我感觉到这不是一堂成功的课! 我想, 这样的课时间长了, 学生会对语文课产生兴趣吗? ” (引自张淑萍《语文教学中对“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模式的几点思考》) 这是很多语文老师授课时的共同的困扰。 在一些不得不训练的公开课上, 有的教师往往用非常简单的语文字词或课文词句的填空题等对于教学目标没有任何意义的题目敷衍了事。

我校校长明确指出, 语文可以根据自己的课堂实际灵活选择训练内容和训练次数, 可以一课时一次, 也可以一课上完再训练。

训练是不可不为的, 总不能只管自己上完而不知道学生的掌握情况。 但是针对语文课堂, 不同的语文课型甚至不同的文体应该设置怎样的训练题目呢? 经过近一年的思考与探索, 我将常用的也较有效的语文当堂训练的方法总结如下:

一、写作类训练

阅读教学应该何去何从? 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在阅读课上, 教师先通过阅读教学最终落实到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综合提高, 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1.改写|续写|扩写|缩写类

改写一般被用于文体或改变叙述视角, 用于加深学生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对人物角色性格的揣摩。 比如:讲授《我的叔叔于勒》时, 为加深对人物性格和主题的理解, 我设计了一个改写任务, 让学生尝试从于勒的角度叙述故事, 学生从于勒的两封简短的家信中推测出物的性格, 然后据此推测出于勒虽然不擅理财, 但重视亲情的性格特点, 与“我”的父母的重财而轻义的性格形成对比, 深化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这样的改写, 学生要领悟原文思想内容, 把握人物思想性格特征和主要故事情节, 才能心中有数。

续写不仅有改写的效果, 而且可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比如同是《我的叔叔于勒》的当堂训练, 我在另一个班进行了续写尝试。 我请学生为这个故事续写一个结尾, 再想想这样设计的理由。 学生的表现十分让人惊喜。 有的认为可以设计“于勒”其实是一个在和船长唱双簧的富豪, 用后来的大白真相加深对父母的讽刺。 有的认为可以写我的父母后来多年以来因为没有与于勒相认而心怀愧疚直到死去, 表现父母亲情未泯却又迫于现实而无可奈何。 有的认为写我后来也变成一个像父母那样的人, 表现家庭教育的影响, 等等。

再比如《羚羊木雕》结尾“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我请学生思考后写出“怪谁”, 使学生对课文主旨的扬弃有了很深刻的理解。

扩写主要在记叙文或散文中被作者刻意省略的环节或细节, 比如《羚羊木雕》中写到万方与“我”换裤子, 我请学生扩写文中的“我”与万芳此刻的心理活动。 扩写还主要用于文言文或诗歌教学中。 教学温庭筠《望江南》时, 我请学生对词作内容进行扩充, 通过想象将人物形象、内心思想演绎得更加深入。

缩写往往用于浏览课文后的概括和复述, 对于学生全面了解课文内容和精练语言很有好处。

在现实课堂训练中, 以上四种方法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比如《望江南》, 我还请一组学生从女主人公的角度对扩写作文进行人称改写, 深入理解人物心理。 再比如复述式的缩写也可以同时要求改变人称。 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 概括时要求学生从父母的角度对故事进行概括等。

2.仿写类

仿写适用于语言精美的课文, 类型如仿句式:《散步》一文中对称句式的仿写;仿修辞:《春》中比喻的仿写, 《济南的冬天》中拟人的仿写;仿文体:《陋室铭》中对“铭”的仿写;仿选材、仿思路结构、仿手法……

3.自我小结类

课堂内容完成后一般教师都会对课堂要点进行总结, 加深学生记忆。 但当堂训练中, 这一环节完全可以交由学生完成。 比如《隆中对》第一课时学生通过读发现的生字词或难句均由各组板书在黑板上, 讨论完成后自行笔记, 到了当堂训练环节可以由学生对黑板上的各类重点进行小结。 再比如《与朱元思书》完成教学内容后, 在当堂训练中由学生以书信的形式 (“炳烛挚友话美文”) 谈谈刚学习这篇课文, 既是复习书信的形式, 又是记忆课文内容。

4.口头作文类 (选材类、思路整理类、)

有时课堂教学任务较多, 教师没有太多实际时间交由学生动笔写, 口头作文也是一种很好的当堂训练的方法。 学生对自己作文的构想要通过口头语言表现出来, 既考査了口语表达能力, 又提高了作文能力。 通常再由学生在课下对课上思路整理细化、再创作后呈现在书面上。

二、表演类

对于人物形象特点鲜明的写人叙事类的文章而言, 表演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情节及人物性格的揣摩兴趣, 从而更有利于学生深入研讨课文。

1.再现表演类:包括表情朗读和脱文本表演。 教学 《散步 》时对于生活化细节入文所产生的表达效果学生很不理解, 我表演“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袋”, 请学生看表演谈理解, 学生很快理解母亲对孙儿的慈爱。 再比如《阿长与山海经》中关于阿长“切切察察”的细节, 学生表演了阿长的手势后, 一致认为这是一个爱说人是非的妇人, 鲁迅当时很不喜欢她。

2.理解表演类。 有时课文中人物语言不多, 或受叙述视角的限制, 无法完全叙述, 这时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揣摩人物后通过想象编写台词再表演。 比如《孙权劝学》时请学生将课文改写成两幕剧后表演, 深入体会孙权善劝。

3.背诵表演类。 表演对于学生而言, 是一种能激发兴趣的活动方式。 学生通过小组配合的方式对课文的内容理解加深后, 有利于后续的记忆与背诵。 比如《核舟记》, 我请“导演”选角, 根据课文内容陈述了选择这一同学的理由;演员根据自己的角色要求进行扮演; 观众对所有演员的表演进行修正和点评。 最终全班一起看着眼前活生生的“核舟”齐背课文, 效果非常好。

三、文体训练类 (复习课)

以上各类当堂训练的方式都比较活泼, 形式多样, 选择和组合都可以十分灵活自由。 只是在复习课时, 当堂训练才稍微严肃一些。 针对各知识点、各类文体的复习, 往往讲解分析整理归纳之后就要以练习巩固以上方法, 这一方法最普遍, 在此不再赘述。

高一语文学习方法:正确方法 篇5

放假时,许多孩子的生活秩序打乱了,常常看电视或上网到很晚,而早上又贪睡不能按时起床。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孩子的心理就还在“放假”,开学后很难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家长应及时纠正孩子的生活习惯。为了让他们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家长可以提前训练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尤其对寄宿的孩子来说更为重要。

第二:培养独立的自我意识

新环境多交新朋友。高一新生如果迟迟结交不到新朋友,会使学生感到很孤独,产生种.种不良心理。面对新环境、新变化,一定要有思想准备,并做好相应的心理调适;还要尽快了解新环境,主动接受新环境,使自己尽快融入集体,多交一些朋友。然后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这样不仅会使你结交到更多的朋友,更会使你在兴趣爱好中暂时了却对家的思念。

第三:增强抗压性

首先要克服对高中学习生活的不适应。高一的学习难度比初中加大了,不仅学习的强度有显著增加,而且,所学知识更概括、更抽象,更难于理解了。因此要对高中新生提前进行“抗压”和“抗挫”教育。还要加强自我管理。高中阶段,老师不可能象小学、初中一样对你面面俱道。而给予我们更多的自我空间,这就需要我们用坚强的意志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加强自我管理。

小学语文识字方法浅析 篇6

首先,低年龄阶段的学生,由于刚刚步入校门,对陌生的环境,对陌生的同学和陌生的教学方式 都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抵触的情绪。在幼儿园,讲究的先是学会玩耍,然后才是简单的识字学习,由于识字不是主要任务,学生们完全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但是进入小学阶段,无形中将学生们的玩耍做了收紧,学习成了首要任务。突然让学生们规规矩钜的上完每一节课,并且让学生们吃透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并加以巩固,其难度可想而知。

其次,传统的汉字教学,是以老师在课堂上讲,将汉字作为一种枯燥的符号,用机械的灌输方法去教孩子们去认识,对于汉字中存在的规律,字形,字义,发音和笔画等相关信息都只能靠死记硬背,这就造成学生们的认字效果差,兴趣低,学得慢,忘得快。

再次,由于教学上的短视行为,老师们在教的过程中,习惯性的讲究“一刀切”的工作方式,而忽视了学生之间个体性的差异。在教学的进度上片面的盯在了"好"学生上面,这就造成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大,一部分反应相对慢的学生在学习中渐渐拉大了距离,从而畏学,厌学情绪的产生。

针对上面的情况,解决的方法如下。

一、精心设计第一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同学们来说,精心设计的第一课,将带领着学生开启一个新的知识的大门。通过简洁易懂的语言,借助生动有趣的情景把学生很自然地引入到教学计划中。老师通过轻松愉快的导语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们在心理上自然而然的消除紧张状态。比如,先在上课前十分钟讲一个小故事,通过故事上的情节拉开讲课的序幕,并同学生们共同约定,如果大家认真听讲,努力学习,那么以后还会有不一样的小故事,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多渠道组合教学

1、识字学习不能仅仅依靠眼看和口说的方式,这样的学习方法虽然有用,却比较枯燥乏味。孩子们虽然记得住,但未必记得牢,识字是一个条件反射的过程,学生们要记得根深蒂固,就需要看,听,说,唱,玩一块利用,充分调动各个感官刺激,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们在教蔬菜、水果用字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打开菜园,果园的画面,或者让学生对照实物看标牌,看看,摸摸,读读,写写,甚至拿来尝尝,调动各个感官去加深学生印象,学生通过看、尝、写的过程,将立体的形象印进脑海,当然也会对字记得准了。

2、学生识字的渠道是多方面的,我们也要以让学生们带上小字典,利用班上五六十个学生的姓和名,让每一个同学在班上进行书写,并用让学生演讲一下自己姓名的寓意,学生们在听讲的过程中热热闹闹的学会写同学们的姓名,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收获啊。

3、利用谜语猜字,学到“毛”字的时候,问学生们反过来是什么字?学到“拿”字时先让学生猜“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是什么字?学"秋"字时让学生猜"一边红一边绿,一边喜风,一边喜雨",利用兴起和好奇,让学生娱乐中收获所得。

三、针对差异,因材施教,激励学生

针对学生们的不同特点,老师们要学会激励学生,识字快的,注重培养、识字慢的拉动鼓励每一个小进步,每一个小细节都要表扬鼓励,老师们在进度上也应该学会适度适应学生。学生们只要没有畏难怕学的情绪,就不用担心学生之间差异性的拉大,老师们柔和的语言。善意的举动对学们们来说都是一次心灵的温暖,这也是老师们要学会而心的原因。

语文课堂的哲学方法 篇7

课堂中的“动”指朗读、交流、讨论、解答、操作、表演等外观的言语、肢体行为;“静”指学生的默读、倾听、思考、写作、想象、观察、体悟等内隐的思维、情感状态。课堂需要“有声有色”的“动感地带”, 也需要“无声无息”的“静悄悄的革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课堂教学似乎正在向“动态式”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在不知所云的交流、游移离散的辩论、彩排包装的表演、眼花缭乱的视听等教学环节上, 唯独缺少的便是静下心来体味文本。由此, 文本中鲜活的知识以及所折射出来的厚重深刻的哲理, 都在这些所谓的互动中显得苍白和浅薄。

一位教师执教《济南的冬天》一文, 在“文意理解”板块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这几个词语和短语, 哪一个最适合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接着, “请同学们沉思默想找答案, 然后再三人一组讨论。”这位教师给了学生四分钟左右的时间, 让学生静静地看书, 课堂静悄悄的, 在总共只有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中, 四分钟时间显得很长很长, 听课的教师们都为此捏了一把汗:这样不会导致冷场吧?事实证明, 教师们的担心是多余的, 在学生看完课文之后, 这位教师开始让学生讨论、交流、阐述、辩论。一时间, 课堂气氛相当热烈, 和刚才的“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自然形成了课堂的一个高潮。

二、简和繁的关系

张志公先生说:“说法越多, 花样越多, 头绪越复杂, 目的越不明确, 结果是教者辛辛苦苦, 学者迷迷糊糊, 闹到毕业, 还是不懂。”课堂中的“简”, 就是把课讲简单些, 把课上得精练一些, 去掉一些本不属于教学的东西。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 处理好“简”与“繁”的关系, 为实施“简约”教学、“高效”教学提供保障。

其一、教学内容要学会取舍。现行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优选的, 文质兼美, 内容涉及方方面面, 可讲可学的知识相当多。教师要从文本中, 发现并提取最具学习价值的部分, 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 然后理出一条“线”, 化成一个“圆”。

其二、教学环节要减少花样, 简化环节, 留给学生更多思考、讨论的时间。如今, 我们发现环节复杂、结构繁杂、程序嘈杂的境况越来越多地充斥着课堂, 使原本简单而快乐的学习, 却因“天衣无缝、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而使孩子“忙于追赶、疲于应付”, 变得“茫然不知所措, 忙碌而无所作为”。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端午的鸭蛋》一文时, 设计了以下九个环节: (1) 聊一聊你的、我的、大家的端午。 (2) 读一读高邮人的端午。 (3) 说一说高邮人的端午。 (4) 评一评高邮的端午明星。 (5) 议一议外乡人眼中的高邮鸭蛋。 (6) 夸一夸自家的高邮鸭蛋。 (7) 赞一赞高邮鸭蛋的好名声。 (8) 品一品孩子们的“鸭蛋秀”。 (9) 抒一抒绵长的故乡情。

本节课九个环节明显偏多, 教师在拖堂的情况下仍没有完成最后两个环节。王荣生教授说:“语文课堂教学, 一节课的教学环节, 以二至三个为宜”。一堂课只有45分钟, 如果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 放手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去学习、理解、鉴赏, 去独立地表述自己的思想观点, 那是需要大量时间的。就教师所设计的九个环节而言, 除第一个环节, 其余八个环节都需要学生细读文本, 需要经过分析、提取、概括、表述, 再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来完善, 这样的过程, 不是三五分钟就可以完成的。假如每个环节都浅尝辄止, 倒不如删繁就简, 突出要害, 追求实在。

三、浅和深的关系

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 教学内容要难易适当、深浅相济, 要贴近学生的认知基础。“浅”的课堂只浮游于文本的表面, 一堂课下来学生收获甚微。“深”的课堂超出学习起点, 难以找到突破口, 学生信心懈怠。“深浅相济”的教学是关注学生的现实起点, 站在学生的立场, 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解读文本的教学;是放下教师的权威, 呼唤自由与智慧的教学。

四、张和弛的关系

古人云:文武之道, 一张一弛。拉得太紧, 弓弦就会断;太松, 箭射不出, 更不可能中“的”。课堂教学中的“张”是指教学节奏快, 思维强度大;“弛”是指教学节奏相对舒缓, 思维强度小。对初中生来说, 要45分钟全神贯注, 实为难事;如果自始至终松散, 学生的积极性不可能得到调动, 教学目标难以落实, 教学质量不可能提高。有效的课堂应该张弛结合, 有节奏地合理安排。

教学, 不能面面俱到, 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前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 删减繁枝繁叶, 使重点突出。对教学内容不作详略取舍的处理, 就难以摆脱平板呆滞的气氛, 难以形成节奏。教学时, 对凝聚重点的内容, 要精心策划, 放慢节奏, 方法多样, 指导扎实;对重点以外的内容, 要言简意赅, 加速推进。

例如余映潮老师在讲《七颗钻石》时把教学重点定位为“又要阅读, 又要说话, 又要探讨, 还要想象的阅读活动课”。围绕这一重点, 设计了以下板块:活动一:进入录音棚———要求“读出故事味, 读出文中情”。先泛读, 速度较快;接着精读, 请学生重点体会“一天夜里……”和“她以为……”两部分, 这个环节推进较慢。活动二:畅游智慧泉。先请学生讨论几个话题:话题一:不写第一段不行吗?话题二:不写小狗与过路人不行吗?话题三:不写水罐的“变”不行吗?话题四:文章结尾不出现“七颗钻石”不行吗?四个问题共计18名学生发言。话题一使学生明确“写风写雨, 笔无虚设”;话题二让学生懂得“一波三折, 尺水不兴”;话题三启发学生理解“美好穿插, 诗意烘托”;话题四启迪学生感悟“结而不尽, 耐人寻味”。接着, 推出话题五:你也能问上一句吗?话题五主要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和创新能力, 共有11个学生发言。活动三:来到创作室。余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1.想一想, 轻轻地描述一个好梦。2.试一试, 快乐地描述一个场景。以上内容占用课堂2/3的时间, 其目的显然是为了突出重点。最后, 余老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结尾。这样张弛有度的课, 堪称语文节奏控制艺术的精品。

五、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预设是预测与设计, 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清晰理性地设想与安排;生成是课堂教学主体本身的进行状态。预设决定着教学行为, 制约着课堂的动态生成, 预设是生成的前提, 生成是预设的提高, 二者相辅相成。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 越来越多的学生都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接触到了一些比教材进度超前的知识。教学中, 预设的生成提前到来时, 教师要做的不是抑制这种行为, 而应客观地承认, 正确地面对, 并能以此作为教学的可利用资源, 灵活地调换教学环节, 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

当预设的生成迟迟未来时, 教师应迅速地在预设和生成之间寻找、铺设一条连接的台阶, 沿着学生的思路, 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 有意识地引导实现教学目标。

当出现预设之外的事情时, 教师或调整教学计划, 或因势利导, 或抛砖引玉, 实现意外的生成。

钱梦龙老师教学《故乡》一文时, 是这样处理预设之外事情的:

生: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师:是啊!鱼怎么会有脚?

生:有!

师:什么鱼啊?

生:娃娃鱼。

师:你真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可是我没见过, 你们谁见过?

生: (齐) 没有。

师: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 这说明什么?

生:闰土见多识广, 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这是我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学生提出的“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的问题偏离了原来的预设, 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围绕“鱼脚”问题“宕开一笔”, 通过“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 这说明什么?”一问, 使学生加深了对闰土的认识, 然后回到预设环节, 自然而然。

六、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主人”和“主体”决定着学习语文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课堂上活动的主角应该是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的主导作用,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 盖在善于引导启迪, 俾学生自奋其力, 自致其知, 非谓教师滔滔讲说, 学生默默聆听。”

教学中, 教师既不能“一言堂”, 阻碍“主体”的发展, 也不能一切让学生说了算, 不管学生如何感悟, 如何想象, 如何表达, 总是一味地肯定和表扬。教师既不能牵着学生走, 也不能完全被动地跟着学生走。而要想方设法地发挥教师设疑、解惑、启发、引导的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质疑、问惑、探究、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 与学生共同学习、平等对话、相互交流。

七、合作和独思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性学习适合较为复杂或有较高要求的学习任务, 常常蕴涵着互动、互助、协同、整合、求新、辨析、评判等因素。学习小组是学生合作学习与交流的场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学习状况、语言表达、家庭背景等差异, 帮助他们进行异质结组, 取长补短。

合作学习必须以个人独立思考为基础。时下不少教师常常在学生还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就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 认识还不深刻, 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一堂课下来, 表面上热热闹闹, 实际上收效甚微。只有在学生经过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才能使他们取长补短,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八、拓展和文本的关系

语文方法 篇8

一、提高教师的基本能力

课本是教师进行教学, 学生进行学习的基本工具书。教师上课必须要钻研教材, 认真理解教学参考资料, 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再进行课堂教学。很多教师上每一篇课文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但是课堂教学效果却不是很理想。我认为是教师不能够熟练的驾驭教材。对比说说个的看法原因之一, 是教师对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要求理解不深, 我们有的教师长期进行的是小学一个阶段 (低段或中段或高段) 的教学。对整个小学语文阶段教材的编排体系掌握得不透彻。教师不善于在教学中学习、探索、积累经验。比如低段的语文学习以拼音和识字教学为主要任务, 对文本中的句子和内容没有进行深究, 中年级的语文教学应该以词和句及教学为主要任务, 要求学生对文本有一定的感悟, 适当延伸到篇章;而到了小学高段语文教学的重点, 是文本结构、篇章的教学, 但更注重的是学生的阅读感悟。如果教师一味的用一种文本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效果肯定不会好。原因之二, 教师不善于对文本进行分析归类教学。到了中、高年级, 进行纯文本教学, 方法千篇一律。小学中、高阶段的语文课本所涉及的题材有记叙文 (写人、记事、写景) 、说明文、古诗、综合实践活动等。这些不同的文体应该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以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 既要熟悉每一册教材, 也要熟悉小学各阶的教材, 这样教学起来才不会盲目;既要熟悉所有文本, 又要对每一个文本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改进。这样我们就能够合理的使用教材, 熟练地驾驭教材。

二、走进生活, 让学生感受真实美

以生活事件创设情境, 是为了把学生带入生活中的事件里, 拉近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距离, 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对新事物的观察和对新问题的思考, 富有情趣的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如《小马过河》这篇课文, 有很多提示语, 如小马连蹦带跳地说、老马亲切地说等等。为了突出提示语的学习, 从而使孩子们很好的学会理解和运用提示语, 充分感受和体会提示语所蕴含的感情色彩及人物的内心活动。一位教师结合本篇课文的语言教学, 安排了这样一段语言训练环节:首先给学生们播放了一段自己制作的配有文字说明及录音的小动画, 文字说明及录音内容为“一位小朋友面带微笑, 连蹦带跳地走进了教室, 激动的和同学们说‘这次语文考试我得了一百分’”。然后让孩子们仿照动画中的文字说明及录音语言写一段话, 并富有语言表情的说出来。

这位教师语言训练教学之所以成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为孩子创设了一个非常贴近孩子生活的语言学习和训练的情境。

三、再现图画, 让学生享受意境美

图画是展现形象的主要手段, 借助图画可将抽象的语言描写直观形象再现出来, 从而可以帮助小学生很好的理解课文中抽象的语言描写。

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 先打出小兴安岭全貌的投影片, 采用反复移动片子的方法, 让学生直观看到小兴安岭幅员辽阔, 树茂林密, 一片葱葱茏茏的壮丽景象, 学生从中领会到了文章中为什么要把小兴安岭比喻为绿色的海洋。再结合课文具体描写的句子反复朗读, 加深理解, 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

四、饱满的情绪, 准确的语感

热情饱满的情绪是能够感染人的。试想, 如果一个语文教师带着病怏怏的愁容进入教室, 说话有气无力的, 他再讲得怎么详细、精准, 我想学生也是收获不大的。因为他的情绪使学生打不起精神, 使学生萎靡不振, 不会有学习兴趣。如果教师情绪饱满, 目光炯炯, 语言铿锵有力, 抑扬顿挫, 声声悦耳, 从语气和音质上就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学生的情绪马上就会被激发, 学习积极性就会被老师调动起来。同时, 教师还要有准确的语感。语文教师在说话、朗读、朗诵的时候, 在语调、语速方面要有所感悟。有的教师读起课文没有变化, 平铺直叙。我们的小学语文新课标在读方面对学生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没有语感怎么会读出感情呢?学生的语感就是来自对老师语感的模仿。老师自己都读不出感情, 又怎么让学生读出感情呢

五、结语

我觉得一个语文教师首先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丰富的知识从哪里来呢?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有博览群书, 终身学习的理念。作为教师, 除了研究课本, 钻研教材, 还要研读报刊杂志上的有关教育教学的新思维、新见解。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 小学生从各种渠道接受了许多新鲜的知识, 如果我们不更新知识, 他们提出的有些问题我们也许一知半解或许无法解答。自己都糊里糊涂的, 给学生上起课来, 学生又怎样听得明白呢。古人云:“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己都疑惑不解, 那不是失职吗?所以, 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 不要只停留在自己原来的知识上, 应该不断学习, 知晓古今, 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 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 是客观存在的。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师就得教会他们如何去学习, 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 教师要处理好课堂教学, 使之成为一堂优质课, 不仅要有精确的内容, 精湛的形式, 精巧的方法, 精美的语言, 而且还要非常好地处理课堂的每一个环节, 调节好课堂的每一个细小的氛围。

激发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 篇9

一.选用多媒体来激情引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远远超过老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多媒体课件不仅能扩大课堂知识容量, 而且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 给学生提供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他们的视觉、听觉等各种感觉器官, 从而让他们在轻松欢乐中获取相关知识。

例如, 在教朱自清的《春》这篇写景抒情散文时, 可以先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欣赏。录像选择要体现出春天的活力, 要突显出作者的写作思路 (春草—春花—春风—春天里的人)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 可以在放映录像的同时配乐朗诵散文, 让学生在欣赏录像、聆听课文的同时思考几个问题:在作者朱自清的眼中, 春天是怎样的?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给我们描绘了几幅图画?你最欣赏哪一幅, 请说明理由。欣赏完录像之后, 检查提问, 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非常高, 争先恐后, 互不相让。借助录像, 学生在大脑中留下了春天桃杏艳红、百花争妍的几幅画面, 进而用较快的时间理清了写作思路,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充分利用“空白”, 让学生自我体验和感受, 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现

众所周知,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思想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 所以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组织教学活动时, 不能用我们老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我们老师也可以像画家一样“蜻蜓点水”, 留出大片“空白”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他们去探索, 思考和发现, 让他们补充这些“空白”, 从而自主生成对文本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时, 先设置音乐背景, 创设一种淡淡的情感氛围, 让学生配乐朗读该词, 巧妙地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当学生齐读到“断肠人在天涯”时, 他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的氛围中, 深深融入到作者浓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中, 有学生提问主人公为什么自称是“断肠人”?又如, 在教授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这首词时, 我让学生质疑, 有学生问“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归无计”该怎么理解, 我都没有立即解答, 而是留出“空白”, 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对少数理解能力不强的学生, 则提示他们进行换位思考:假如你一个人孤零零在外漂泊, 黄昏时分, 远处夕阳染红天际, 近处炊烟袅袅, 乌鸦呱呱叫着回巢, 此情此景, 你会作何感想?假如我们自己是戍边战士, 敌人未赶走, 寸功未建, 有没有脸面去见家乡父老?

总之, 教学的原则就是尽可能引导学生去感悟,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体会到亲自采摘到果实的喜悦。

三.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 大部分语文教师教学模式单一, 照搬教参, 一味灌输, 不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对个性较为张扬的学生不能积极看待, 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创造热情。

现代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 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们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这样才会有意识地突破课堂教学空间, 创设实践天地,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目的。

例如教学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与契诃夫的《变色龙》两文时, 我就让学生自己将其改编成舞台剧, 进行表演。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积极性。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地研究教材, 把握剧本, 都真正成了剧中人。在表演的同时, 既加深了对课本的理解, 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口, 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语文教师的反思方法 篇10

教育反思包括三个层面:教学技术层面的反思, 主要关注教师达成教学目标的方法和手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问题;教育背景层面的反思, 指教师对支撑教育目标和教育行为的理论假设和信念进行分析, 从理论系统中发现教师教育观念的瑕疵和缺陷;社会超越层面的反思, 指将教育活动纳入广阔的社会背景中, 将道德和伦理标准整合进行教育实践, 从应然状态的教育理想反思实然状态的教育实践, 通过质疑与批判实现对当下教育的超越。只有当教师开始追问教育的终极关怀时, 教师才真正成为教育的反思者、研究者。

一.在教育叙事中反思

教育叙事强调教师的经验, 并以叙事来描述教师的经验、行为以及作为群体或个体的生活方式。叙事强调的不是形式、规律, 而是经验的意义。它通过有关经验的故事、口述、现场观察、日记、访谈、自传或传记甚至书信及文献等逼近教育实践本身。叙事研究可以使教师重新审视自身的成长, 特别是使教师深刻地认识自身的经验在其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叙事研究方式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与体悟, 从而促进教师自身教学智慧的提升。

教育叙事研究还可以使教师避免走入狭小的专业视野, 通过分享其他教师的故事与经验, 拓宽自己的教学视角, 了解他人的观点, 并发展个人独特的教学理论, 因为专业经验对自己而言, 是一面镜子, 对他人而言, 则是实践的一扇窗。教师开展叙事研究, 就有更多的机会与同事分享专业经验。这种分享性的互动能让教师感知自己的专业声音与观点, 激励教师更高的专业意识, 提升自信, 从中学到有价值的、替代性经验, 甚至批判、反思自己的经验, 使教师发展出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并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效果, 增长教学智慧。

二.在案例研究中反思

教师进行案例研究就是把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 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探讨的一系列思维加工过程。案例研究可以帮助教师省察教育理论与他们自己日复一日的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 帮助教师成为研究者, 借助研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案例研究是把自然情境下发生的真实事件作为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是在自然、真实的情境中展开研究。参与案例研究的教师首先应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全过程写成案例, 进而围绕案例进行研究, 然后形成“案例研究报告”, 最后通过对特殊案例的分析取得新的发现, 或通过对同类案例研究, 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案例研究”的基本环节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案例归纳———新案例的创设———专题研究。案例研究是对“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 从中寻找规律或问题根源, 进而寻求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的方法, 或形成新的课题。它是教师专业素质持续发展的过程, 能够促进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在课堂实践中反思

语文课堂提问方法举例 篇11

一、钻研文本,选准问点

每堂课都会有一个教学重难点,它是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教师设计问题必须有的放矢,围绕文章中心,针对教材的重难点,根据训练的需求来设计。高鲁布科夫说:“教师对学生提问的时候,应该明确决定要把学生引导哪里去。最终的目标决定着谈话的进程、提问的方法。”那么,如何选准问题呢?对文本的熟悉和理解程度是提出问题的基础。所以,要提出准确且有质量的问题,钻研文本是大前提。

二、找准时机。设疑解难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要使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就应当在开始学习课文时就紧紧吊住学生的胃口不放。因此,要总览全文,提出具有“诱惑性”的问题。

如于漪老师教《孔乙己》一文时,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于老师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引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从而解决了本文的教学难点。

再如,特级教师丁卫军教《台阶》一文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时,让学生给课文结尾一句“怎么了呢,父亲老了”换标点?为什么这样点?有学生认为在“怎么了呢”后面加省略号,觉得“怎么了呢”是一个过程,是父亲辛苦了大半辈子的过程,而“父亲老了”后面加感叹号,是对父亲辛苦大半辈子的感叹。也有学生认为前面应加问号,这一问可以是问自己、父亲、作者,而后面应加省略号(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明白了父亲老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心、人生的目标等等。丁老师抓住结尾换标点这一契机,组织学生反复体会文本的感情色彩,从而达到对父亲的进一步认识,对中国农民的进一步了解,进而解决了教学难点。

由此可见,教师善于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三、分层设问。化难为易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更有趣、易理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会乐于接受。

例如,特级教师赵群筠教《春酒》一文,在“抓细节品味传神语言”这一环节时,其中引导学生体会“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这一句中比喻句表达效果时,赵老师是这么逐步引导学生思考的:这个琦君是不是有点问题,把如花似玉的小姑娘比喻成蜜蜂似的,蜜蜂好看吗?(好看)蜜蜂与蝴蝶哪个好看?(蝴蝶)那为什么不写像只小蝴蝶而说像小蜜蜂?(因为蜜蜂肚子是鼓鼓的)从形状上像,还有其他原因吗?(因为蜜蜂吃的是蜜很甜的,“我”吃的是春酒,“我”很爱春酒,就像蜜蜂吃的甜蜜)老师接着问,形状上像,味道上像,还有什么地方像?(她后面说“捧一大包回家”,蜜蜂很勤劳,经常采很多的蜜回来,把自己比成蜜蜂捧很多回来)她这种行为能理解为勤劳吗?(活泼)更准确一点,想一想是什么,不要对琦君这么客气。(贪吃)教师最后总结:讲得多好,这么贪吃的小姑娘像小蜜蜂一样,还有“家家户户轮流着喝”,这像不像小蜜蜂?不仅形状像,味道像,行为还像。这个比喻太好了。从而学生真正理解了此处比喻的妙用。

四、变直为曲,问法灵活

提问要做到形式新、问法新,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提问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假如我们变换一种问法,变“直”为“曲”,绕道迂回,可以驱使学生开动脑筋。例如教《愚公移山》,讲到“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时,钱梦龙老师在让学生理解“龀”、“孀”两字含义时,是这么教的。师:那么,那个遗男有几岁?(曲问)(生:七八岁)师:你又怎么知道的呢?(生:从“龀”字知道)师:那么,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曲问)(生:他没有爸爸)师:你们怎么知道?(生:他是寡妇的儿子。孀妻就是寡妇)这样的问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五、节外生枝,拓展提问

“节”就是课内知识,“枝”就是联系课内知识基础上拓展开来的其他知识和问题。我们可以从比较主题、续写情节、评说思想、联系生活等角度设计拓展性的问题,这样做可以促成课堂教学知识与课外生活知识的链接,既能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如课文《行道树》,赞扬了行道树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理解这一点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具有‘行道树的这种优秀品质?又有多少人是背道而驰的?”这样一来,不仅培养了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也对他们进行了科学的人生观教育。

用解构的方法教语文 篇12

这里所说的“解构”很简单,“解”字意为“分解、拆卸”;“构”字则为“结构、构成”之意,合在一起意为“解开之后再构成”。把这里的“解构”放在语文阅读里,就是把一段文字、一篇课文乃至全册教材,分解开来根据自己的需要取舍、重组之后再进行教学。

一、在教学中实施解构,凸显重点,提高课堂效率。

上学期,听到本校一位教师的一堂课,令我深受启发。这位教师所授的课文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微型小说《甜甜的泥土》。这篇小说情节简单、人物亦不复杂,学生学习起来并不困难,唯一有难度的地方是小说的结尾。作者在结尾处安排了“糖融化进入泥土,孩子尝到了泥土甜甜的”这一出人意料的结局。就课文而言,这是全文的一个深化,暗示人间真情像大地那样广博,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对这样的特意安排靠自己并不能很好地理解,需要教师引导。这样的一篇课文,我授课时选择由情节梳理进入,转而分析情节中出现的重点人物及周边人物,最后攻克结尾、归纳主旨的教学流程。这样的流程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看似很合理,但是按照这个貌似没问题的授课流程上课时却发现,前面的情节其实单靠学生自己也能看懂,并不需要多讲;人物部分,人物的特质及其内心,学生都能理解,也不用多讲。但是结尾部分的讲解,每每上课都觉得讲不透,只得草草带过,一方面是因为安排在最后,很难有充足的时间讲解,另一方面受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很难帮助他们透彻理解。整堂课下来发现,需要讲解的其实没讲好、没讲透,讲完了还是云雾缭绕,不知所云;不需要讲的,已经懂了,却浪费不少时间,使得课堂气氛沉闷。

那么,那位老师是怎么安排授课的呢?首先,让学生阅读全文后讲清楚故事的前因后果,通过几个学生的回答,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情节的概述、了解。其次,她质疑小说埋奶糖及结尾糖化的情节,认为这两处情节都不符合客观实际,显是作者有意为之,那么作者的用意到底是什么呢?这样就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引到全文的难点———结尾的安排上。接着教者通过身边实例的引导、课文所学知识的迁移颇下一些工夫,顺利地把这个仅靠学生自己也许很难读懂的部分讲好讲透。与此同时,教者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抛出另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么安排结局?”学生有很多想法,但是很快他们发现,这些结局都没有原文来得深刻、耐人寻味。这时,学生有了比较、有了具体的感受后,教者引导学生明白这个结尾的妙处在于:深化了主题。同时,教者提醒学生平时写作时对于结尾的处理要注意深化。这样的安排不但解决了课文的难点,而且很好地把阅读教育和作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的结合尚未结束,教者把课堂剩余的时间花在人物分析上,但是跟普通的把重点放在分析人物描写方法,进而感知人物内心、情感的不同方面。教者设计的人物环节不仅侧重于人物的分析,更重视对于本课人物描写特点的归纳,如“描写细腻、详略得当、妙用对比”等,归纳是为了提醒学生这些方法都是写作上能借鉴的。至此,课文的讲授基本结束。

这位教者在我看来就很好地使用了解构的方法:打破课文本来的逻辑顺序,抓出结尾,重点突破,而对于其他学生能看懂的情节选择一带而过,关注到课堂的实效;在突破本文重点:人物;难点:结局,教者并没有受限于课文本身,就事论事,而是很好地由课内阅读辐射课外的写作,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关注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教者解开了课文,抓出了重点,构搭出了课文以外需要延伸的知识。一解一构中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增强了学生阅读、写作的能力。

解构的方法并不只适用于这一篇课文,语文教材里的各类课文都适用。浅文可以进行解构,迁移课外、深挖亮点,使浅文不浅,比如《端午日》可以解构成为一节以场面描写为中心的阅读迁移写作的特色语文课;深文亦能解构,简化枝节、着其一端,令深文不深,比如《蔚蓝的王国》可以解构成一堂美文、幽境的语文鉴赏课。

二、在复习时实施解构,提纲挈领,优化教学资源。

语文课堂除了要上好课外,更要帮助学生复习,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平时复习已不易,轮到中考总复习时,初中三年,六本语文书,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这几乎是一场艰难的战役。在这样的情形下,一本本来、一篇篇过是十分低效的复习方法。那么,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语文复习工作,该怎么办呢?其实用解构的眼光看,这个难题可以解决。六册教材其中很多课文的主题类似、很多课文的写作特点类似、很多课文的考查重点类似,在中考复习中如果很好地解构整个教材,把同类的课文进行归纳合并并以专题的形式整理出来,就能大大提高复习效率,强化学生的印象,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比如,2015年中考新增了古诗鉴赏的考题,我们整个教研组进行研讨,把全部的诗词以名家为抓手同时兼顾主题的方法进行分类,学生复习的时候一次不是复习一篇诗词而是一类诗词,这样大大节省了复习时间,同时同类诗词一起复习还能很好地强化主题,有较好的记忆效果。同样地,我们还整合散文、小说、说明文、议论文等,以专题的形式,选取典型课文,辅以课外同类阅读,达到很好的复习效果。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承载的德育下一篇: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