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教学方法

2024-07-20

语文的教学方法(精选12篇)

语文的教学方法 篇1

新课改有如一夜春风,给沉闷的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我们惊讶的发现,原来语文可以这样去教,但问题总是与收获并存的,正所谓有得必有失,特别是偶尔我们会犯下矫枉过正的错误。解决好这些问题,简单的讲,就是要回归到语文之本色上来。

一、花样百出,华而不实

许多教师一味追求语文教学过程形式上的华丽。一堂语文课,总是少不了色彩丰富的课件和形式多样的活动。几乎每次去教研中心,我都能听到如下类型的课。教师课前选定一个主持人和四个小组长,课堂全部交给主持人,由主持人组织四个小组长,分别从四个不同的方面去讲授某一问题,教师和其他学生一样,只需当观众。偶有综合素质强的小组长,能以生动、幽默的语言给大家带来乐趣,但很多时候,组长们只是照事先做好的课件念一遍即可,可想而知,教学效果是单调乏味的,而站在一旁的教师往往束手无策。一节课下来,几乎没有学生做笔记,有的时候,就是作为听课教师的我想记一记都没能赶上节奏,这样的语文,也许真的是热热闹闹走过场,高高兴兴搞形式。

二、不顾学情,刻意求新

每逢教学开放日,有些教师总会紧张不安,他在想,该用怎样的课改来迎得同行的好评。记得有一次去一所省重点高中听课。上课的是一位年青教师。他讲的是《望海潮》。这位教师在简单介绍柳永后,全班学生朗读了一遍课文,然后就安排学生分组出高考题——假设自己是高考语文出卷人,以此词为例,将会怎样出题,答案又该怎样表述。很显然,这位教师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出高考题的方式来完成对课文的理解。貌似新颖,然而一堂课下来,学生收效甚微,学生出的题基本上与此词思想、艺术不着边际,以致于下课了,大部分学生都还不知道这样一首词讲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好的。

高一的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学习,就要他们去出高考题,显然这样的要求过高。不要说让学生出,就是让这位年轻的教书自己出,也未必能出好。所以,我们在追求新颖、多样的教学过程、方式时,切不可忽视我们自己的教学对象,他们的基础,他们的能力,我们都应心中有数。在制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时,我们才不会犯类似的错误。

三、忽视基础、眼高手低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积累之于语文的学习非常重要,课堂内外都是如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去积累最基础的语文知识。我常跟学生讲:“所谓语文,就是语言、文字、文化。”语言、文字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基础,只有基础扎实了,才能更有效的学习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试想,写起作文,标点符号都不会使用,几乎满篇都是逗号,每段末尾才见一句号,有的甚至连句号都不会写,用的是“.”。这样的学生如何去传承祖国优秀、精深的传统文化呢?

也许,这样的错误与当前的语言环境、社会环境是有关联的。广告中,为了达到某种效果,故意使用错别字;平时习惯用电脑,手写的东西少了,文字运用起来,自然会手生。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就应当引起重视,在日常的教学中,更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敏感,而不是做得与此相反。

四、课件泛滥,缺乏激情

我总认为学语文、教语文都是一种享受。如果一位语文教师能够将自己体会到的温暖、热爱、愤怒、怨恨都本色的传递给学生,与课文作者一同思考社会人生,一同喜怒哀乐,那么他的语文课一定是精彩的。然而现实中很多教师却不是这样做的。他们总喜欢用课件,甚至以为,没有课件便不叫“新课改”。偶然断电,或是多媒体设备出了问题,就无法正常上课,只好让学生自习了。他们面片的认为,课件形象生动、丰富多彩,且能增大课堂容量,而且操作起来,轻易简单。殊不知,久而久之,学生会非常讨厌这样的语文课,因为语文课不仅需要教师传授相关知识,更少不了教师本色情感的流露,学生渴望教师引领着他们去体验语文世界的美好情境。更何况,很多教师的课件就是简单的从网上下载,根本没有什么个人的东西,这样的语文课,也许学生都可以去讲。

任何事物都是利弊相生的。确实需要的时候,我们当然应该借助多媒体,但千万别忘记,它仅是诸多教学工具中的一种。作为教师,不能“迷信”课件。

五、只有高考,扼杀兴趣

虽然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无法回避高考,但身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白,我们的教学,绝不仅仅为了高考。语文是一门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我们时刻都在使用这门学科的知识。我们可以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兴趣是行动的先导。总有教师,眼中仅有高考,认为语文教学都是为高考服务的,总认为语文课本中,文言文是最重要的,其它课文都可讲可不讲。多余的课,他们就给学生讲题。试想,这样的语文教学和数学教学有何区别?

如此功利,教师教不好语文,学生自然也学不好语文。

正如生活一样,很多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平凡、真实、快乐呢?也许是我们对自己的期待和要求太高,而即使个人竭尽全力也不能真的践履笃行。教语文一样,简单的、扎实的去做,回归到语文之本色——听、说、读、写上来,一课一得,学生定会收效颇丰。

摘要:我们不难发现,伴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进,我们在取得丰硕成就的同时,当前语文教学也存在不少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花样百出,华而不实;不顾学情,刻意求新;忽视基础,眼高手低;课件泛滥,缺乏激情;只有高考,扼杀兴趣。这些问题的存在提醒着我们语文教学应该回归本色。

关键词:问题,本色语文,回归

语文的教学方法 篇2

中学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实现由学科知识本位到育人发展本位的转移,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以人为本”的教学。

为了实现人本教育所追求的教育目标,必须采取既符合人本教育精神又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人本心理学主张必须尊重学习者,必须以学习者作为活动及其全过程的中心。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使他们自始至终充当着主人的角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求知、积极探索等主体性人格素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

体。”“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焦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都是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民族的文字,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不仅仅是一个符号系统或交际工具。语言文字本身既反映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也把依附于它的民族文化加以继承和发展,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有其深厚的民族精神的积淀。语文学科是一方滋养人文精神的沃土,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过程,也是增长知识、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过程。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掘语文学科的人文资源,发挥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独特优势。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明显地存在着重“工具”、轻“人文”的倾向。

于漪老师认为,倘若就词句教词句,就工具给工具,这与其说是教学方法上的问题,不如说是我们的学科教育目标发生了偏差。西方现代化的历程和未来学告诉我们,21世纪的人不是理性的奴隶,而是科学性和人文性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爱因斯坦说:“只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行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的人格。最要紧的是人要借着教育得到对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与感觉。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对于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愿望、各种痛若有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

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就语文教学而言,它的一个重要目的也就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也是一个人成为有意义的社会人的重要基础。人的能力怎样才能形成?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实践。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主要不是教会的,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只能在言语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这里强调要让学生通过实践培养和发展语文能力,并不是一概否定教学中的理论分析和知识传授,更不是提倡放任学生去盲目实践。

新的中学语文教材,在编写体例、练习设计等方面都注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实践问题,近年来兴起的研究性学习也为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只要我们教师更新观念,积极实践,就会探索总结出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

彰显语文教学的“语文美” 篇3

在新课改进行的今天,我们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创新”教学的才华和胆识。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彰显“语文美”就成了当务之急。

一、何谓“语文美”

所谓语文美,从内涵上说,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从外延上说,语文美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文本(教材)的语文味、教学过程的语文味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语文味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个性的和谐统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语文美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语文教学就是语文美的教学。

二、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语文美”

在中国语文教育史上曾有过优秀的语文教学方法,对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提高有着重大的作用。我国的传统语文教学发生、发展于漫长的封建社会,当然不可能不挟带着大量的封建主义“泥沙”,但同时它又处处闪耀着我国历代教育家的思想和智慧的光

芒,其中的精华部分是符合科学原理、必须认真研究和继承的。自孔孟以来的语文教育不但重视朗读写作,而且重视文道合一,“文道合一”就较为充分地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中国近现代教育则重视字词句篇、重视文章的分析。

三、语文教学如何彰显“语文美”

在语文(特别是课堂)教学中,突出语文特色,实现语文教学的语文美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有利于从语言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简而言之,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那么,新课程背景下要实现语文教学的“语文美”,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考虑呢?

1.深入、全面地理解语文新课标中的新理念、新观点,正确理解语文之概念及其深层含义,语文教师要有创新教学的胆识

曾听过语文教师在不同的年代教同一篇课文,上课的各方面惊人地相似,相似到乃至于板书、作业、导入课程的语言等等。这样的课堂教学也是教师备课的一种模式而已,它不能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思考,更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语文美”,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自己创新教学的胆识,敢于突破,让学生发现学语文的乐趣。比如采用情境教学法,设计情境,创造环境,提出问题,讨论话题,制造悬念,引出结论,利用图片、数据、表格、投影、录音、电脑等多媒体以及形体语言等都是可以设计不同课题、课型的有效方法。让学生融入课文特定情境之中,由此引发学生自主地理解、体会作者所传达的思想意蕴。例如在教《雨巷》时,出示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等,就能增强学生对诗中情感的体会和意象的

把握。

2.语文课堂教学应在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中积极培养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向真、向善、求美之心

语文课堂人文性的培养从来都不是停留在表面的,而应通过语文教学这一具体的媒介来潜移默化地达到目标。正如一些老师所说的那样,正当我们的语文教育“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语文人文性教育目标的提出无疑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出了新路子。简单的语言文字学习与运用不能说是完整的语文学习,也难以体现语文味,缺乏师生心灵感悟的语文课是枯燥乏味的,因为语文充盈着理性和感悟,借鉴了传统语文教育的优点。

3.不断变化课堂教学模式

课程中可变性的东西很多,课堂教学不是公式,它具有不确定性。每个教师都有不同的教学语言、教学风格、教学切入点。同一课文的不确定性的东西太多,而这才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这新的活力才能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才能彰显“语文美”。

教师教学时的再创造其实是学生心灵想象的再创造过程,教师只是一种引导,引导学生去想象、探究,教师在语文教学时,仅仅是点拨一下,留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去再创造。同一个问题,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凭着自己的经验去进行不同的解读。在教学内容上,师生根据不同的处境进行不同的提升、拓展、丰富,不必担心学生是否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感受再创造的成功感,这就会增强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一旦喜欢探究,那将是他们终身能力的体现,其教育意义是重大的。

4.语文教师应提高文学修养,使语文课堂充满文学气息

语文课不同于其他课,因此,我们教师应抓住语文两字,多方位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专业素质。充满文学气息的教师在上语文课时,较自然地体现出语文的特点,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会不经意间出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而我国悠久的文化精华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内化到学生认知心理中去。

总而言之,教师只有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才能在新课改下树立学生的大语文观,才能在语文课堂中彰显“语文美”。

(作者单位 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第五中学)

语文的教学方法 篇4

一、提高教师的基本能力

课本是教师进行教学, 学生进行学习的基本工具书。教师上课必须要钻研教材, 认真理解教学参考资料, 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再进行课堂教学。很多教师上每一篇课文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但是课堂教学效果却不是很理想。我认为是教师不能够熟练的驾驭教材。对比说说个的看法原因之一, 是教师对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要求理解不深, 我们有的教师长期进行的是小学一个阶段 (低段或中段或高段) 的教学。对整个小学语文阶段教材的编排体系掌握得不透彻。教师不善于在教学中学习、探索、积累经验。比如低段的语文学习以拼音和识字教学为主要任务, 对文本中的句子和内容没有进行深究, 中年级的语文教学应该以词和句及教学为主要任务, 要求学生对文本有一定的感悟, 适当延伸到篇章;而到了小学高段语文教学的重点, 是文本结构、篇章的教学, 但更注重的是学生的阅读感悟。如果教师一味的用一种文本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效果肯定不会好。原因之二, 教师不善于对文本进行分析归类教学。到了中、高年级, 进行纯文本教学, 方法千篇一律。小学中、高阶段的语文课本所涉及的题材有记叙文 (写人、记事、写景) 、说明文、古诗、综合实践活动等。这些不同的文体应该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以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 既要熟悉每一册教材, 也要熟悉小学各阶的教材, 这样教学起来才不会盲目;既要熟悉所有文本, 又要对每一个文本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改进。这样我们就能够合理的使用教材, 熟练地驾驭教材。

二、走进生活, 让学生感受真实美

以生活事件创设情境, 是为了把学生带入生活中的事件里, 拉近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距离, 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对新事物的观察和对新问题的思考, 富有情趣的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如《小马过河》这篇课文, 有很多提示语, 如小马连蹦带跳地说、老马亲切地说等等。为了突出提示语的学习, 从而使孩子们很好的学会理解和运用提示语, 充分感受和体会提示语所蕴含的感情色彩及人物的内心活动。一位教师结合本篇课文的语言教学, 安排了这样一段语言训练环节:首先给学生们播放了一段自己制作的配有文字说明及录音的小动画, 文字说明及录音内容为“一位小朋友面带微笑, 连蹦带跳地走进了教室, 激动的和同学们说‘这次语文考试我得了一百分’”。然后让孩子们仿照动画中的文字说明及录音语言写一段话, 并富有语言表情的说出来。

这位教师语言训练教学之所以成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为孩子创设了一个非常贴近孩子生活的语言学习和训练的情境。

三、再现图画, 让学生享受意境美

图画是展现形象的主要手段, 借助图画可将抽象的语言描写直观形象再现出来, 从而可以帮助小学生很好的理解课文中抽象的语言描写。

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 先打出小兴安岭全貌的投影片, 采用反复移动片子的方法, 让学生直观看到小兴安岭幅员辽阔, 树茂林密, 一片葱葱茏茏的壮丽景象, 学生从中领会到了文章中为什么要把小兴安岭比喻为绿色的海洋。再结合课文具体描写的句子反复朗读, 加深理解, 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

四、饱满的情绪, 准确的语感

热情饱满的情绪是能够感染人的。试想, 如果一个语文教师带着病怏怏的愁容进入教室, 说话有气无力的, 他再讲得怎么详细、精准, 我想学生也是收获不大的。因为他的情绪使学生打不起精神, 使学生萎靡不振, 不会有学习兴趣。如果教师情绪饱满, 目光炯炯, 语言铿锵有力, 抑扬顿挫, 声声悦耳, 从语气和音质上就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学生的情绪马上就会被激发, 学习积极性就会被老师调动起来。同时, 教师还要有准确的语感。语文教师在说话、朗读、朗诵的时候, 在语调、语速方面要有所感悟。有的教师读起课文没有变化, 平铺直叙。我们的小学语文新课标在读方面对学生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没有语感怎么会读出感情呢?学生的语感就是来自对老师语感的模仿。老师自己都读不出感情, 又怎么让学生读出感情呢

五、结语

我觉得一个语文教师首先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丰富的知识从哪里来呢?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有博览群书, 终身学习的理念。作为教师, 除了研究课本, 钻研教材, 还要研读报刊杂志上的有关教育教学的新思维、新见解。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 小学生从各种渠道接受了许多新鲜的知识, 如果我们不更新知识, 他们提出的有些问题我们也许一知半解或许无法解答。自己都糊里糊涂的, 给学生上起课来, 学生又怎样听得明白呢。古人云:“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己都疑惑不解, 那不是失职吗?所以, 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 不要只停留在自己原来的知识上, 应该不断学习, 知晓古今, 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 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 是客观存在的。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师就得教会他们如何去学习, 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 教师要处理好课堂教学, 使之成为一堂优质课, 不仅要有精确的内容, 精湛的形式, 精巧的方法, 精美的语言, 而且还要非常好地处理课堂的每一个环节, 调节好课堂的每一个细小的氛围。

语文的教学方法 篇5

侯峰

关键词:

语文,教学模式,教学个性,关系

一、教学模式的涵义 :

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计划”。我们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教学模式可由两种方式形成。一种是对教学实践经验归纳提炼,并作简略地描述再现;一种是依据一定的理论提出假设,用以指导教学实践,从而形成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

二、语文教学模式的历史和现状

系统完整的教学模式是从近代教育学形成独立体系开始的,“教学模式”这一概念与理论则迟至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不过在古代中国和西方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思想中,已经含有了教学模式的雏形。然古代只是传授“四书五经”什么的,故也可看作是古代语文教学模式。古代教学的典型模式是教授式,其结构是“讲—听—读—记—练”。其特点是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书中文字与教师的讲解完全一致,学生对答与书本或教师的讲解完全一致,学生是靠机械重复进行学习。到了17世纪,随着学校教学中自然科学内容和直观教学方法的引入,班级授课制度的实施,夸美纽斯提出应当把讲课、质疑、问答、练习统一于课堂教学之中,并把观察等直观活动纳入教学活动体系,首次提出了以“感知—记忆—理解—判断”为程序结构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以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出的“组织上课——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课堂教学模式为代表。

(一)传统教学模式有如下特点:

1、以知识教学为中心,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2、以教师活动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3、以教材为中心,忽视了其它课程资源的利用。

语文教学改革二十年来,各种新思维、新教法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产生了一大批熠熠生辉的教学模式。魏书生的“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自学六步法,欧阳代娜的“预习、质疑、点拔、答疑、综合训练”教学法,宁鸿彬的“熟读、质疑、解疑、总结、运用”教学法,„„流派纷呈,各具特色,全国不下上百种。这一系列的模式都是富有改革精神的老师们多年教学实践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结晶,在某些地区乃至全国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现代语文教学模式主要特点:

1、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2、注重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及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

3、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

三、教学个性:

教学个性化是教师个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个人(个性)特色性的教学能力,是教师个人气质、性格在教学活动中的反映和表现。

四、正确认识教学模式和教学个性的关系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有法,指的是教学活动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有一定的基本方法,即有一定的教学模式。教无定法,指的是具体的教学灵活多变、充满灵性、富有个性。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是具体而随机的,教学方法的采用往往带有教师个性化特点。教学个性化是教师个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个人(个性)特色性的教学能力,是教师个人气质、性格在教学活动中的反映和表现。教学模式代表了人们对教学活动科学化的追求,是力图找到教学活动的操作规则。教学个性则是对教学活动中教师主体性的体现,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充分发挥,二者相辅相成。但语文的教学模式,往往由于本身的特点缺乏灵活和变通性,常常被诟骂成“教学中的八股文”,这主要是因为一些老师学习别人的教学模式后一成不变、照本宣科造成的。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味地模仿某种教法和模式,是一种不科学、不严谨的做法。

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两者的关系呢?语文教学模式容易导致机械操作、千课一面的局面,就像上公开课一定要有声画并茂的课件、小组讨论和激励的掌声一样,程式化严重,令人乏味。笔者认为,理想的境界应是提倡研究教学模式,毕竟人的发展都是“模仿——创造——再模仿——再创造”的发展过程,但不主张教学“模式化”,因为语文教学是具有一定独立性的主体行为。我们常常听到抱怨某种模式、某种教法、某种教参的声音,说它们束缚了教师的思想等。其实错不在此,错在我们拿别人的东西禁锢了自己,学习、借鉴别人,没有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只是一味模仿,最后往往是邯郸学步,使自己的个性迷失在别人的模式中。教学要从实际出发,要因人、因时而异,不能拘泥于某种教法,墨守陈规,要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教学中能教会学生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张扬教学个性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但强调教师的教学个性并不是放任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大放厥词,在学生中进行不负责任的感情宣泄,也不是任由语文教师披露不良个性。对教学个性的理想追求应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纵心所欲而不越矩”。

语文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个性的关系实则是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运用的问题。教学模式虽然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环节,具有操作性强、整体一致等特点,但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相比仍理论性太强、太抽象。我国特级教师魏书生将课堂教学活动分为六步: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这“六步”的确充分保障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能够自学、交流、检测并总结,但不是意味着这六步在每堂课上都是不可或缺的。语文课文的体裁、内容是多变的,课型也是多种多样的,学生的“胃口”也不会是一成不变、毫无异同的,“六步法”恐怕很难千篇一律地一贯到底。它应该有变式,形成变式的条件是文章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理解课文的难易程度,比如浅显的文章以学生“自学”为主,“讨论”和“答疑”就可以不用或少用。任何学科教学理论要走向实践,还需要转化为能够体现某个教学模式的各种教学策略,而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就要靠教学个性。模式从普遍性、必然性、理论性出发规定“度”,教学个性则是以特殊性、偶然性、灵活性为依据调整“度”;教学模式离开了教学个性,就会变得僵硬;教学个性离开了教学模式,则流于零乱、随意、低级;模式与个性在语文教学中少了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创造出最佳的教学情境,都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优秀教师的经验是,认真学习教学模式,尽快抛弃既定的教学模式,力求创建自己的教学风格。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是一般模式的变式,是一种动态的、没有“程式”的教学。它的真谛是教学的个性,是学习、汲取古今中外语文教学模式的精粹,熔于一炉,创造语文教学上独有的“自我”。

五、教师教学个性对语文教学模式的影响:

教学模式是客观规律的总结,教学个性则是主观能动的表现,主观能动的发挥推动和影响着客观规律的变化,教学模式代表了人们对教学活动科学化的追求,是力图找到教学活动的操作规则。教学个性则是对教学活动中教师主体性的体现,是教师教学个性的充分发挥。二者相辅相成。

教学模式虽然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环节,具有操作性,整体性,但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相比,仍具有理论性和抽象性,教学模式和教学个性的关系问题则是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运用的问题。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发展人。而所培养出来的人,不应该是机械的,呆板的,而是高素质的,充满活力的,富有个性的,而语文的教育更是个性的教育。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铸成自己的教学个性,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在众多流派中自成一家。

总之,语文的教学模式与教学个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每个语文教师都应吸收良好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在这基础上寻找、挖掘自己的优势,善于将自己的个性魅力、风格与教学各个环节有机结合,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及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敢于另辟蹊径、标新立异,敢于坚持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而造就出自己教育生涯中那道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一、因材施教

两千多年前,中国伟大的思想教育家孔子,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创造出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要使每个学生对所学学科都能达到掌握水平,必须抛弃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那种适用于所有学生的标准课堂教学情景和假设。这就要求我们当老师的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要打破小学语文传统教学中“一刀切”“一窝煮”的做法。

孔夫子对其徒弟们实行的因材施教,同样也非常适用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这时候的学生个性鲜明,直接率真,学生还不懂得扬长避短,优缺点最容易显露出来,这时候老师要像花园里的园丁一样,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将其不好的枝杈及时修剪掉,在保持他们原有的性情下,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品质。

在语文学科上,有的学生喜爱背诵诗词,有的记生字快速准确,有的作文写得独树一帜,老师就要因材施教,发现他们每个人的特长,可以成立几个语文学习小组,由那些特点鲜明的学生做组长,提高每个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多留一些和家长能互动的或者能让学生自己思考的课下作业

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比较贪玩,老师留下的课后作业一般是生字写几遍,诸如此类,这样的作业孩子未必都能做到认真完成,收到的效果也是事倍功半。孩子们可能一边看着动画片,一边写着作业,要不就是草草了事,赶紧和小伙伴们玩游戏了。老师可以留一些和家长互动的作业,比如,和家长分角色朗读课文内容,和家长一起为某个生字编个小故事,或者将生字用彩笔画出来,等等。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引起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还能激起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参与性,也能让孩子在快乐中收获知识,这才是事半功倍。

除了家长的参与,还可以多留让孩子思考的作业。比如,学过的言字旁的字都有哪些呢?回去想想,第二天在班上比赛,看谁写得多。还比如,在古诗词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里面风吹草“低”为什么不能换成“草地”呢?看谁说的最有道理。类似这些能让孩子独立思考的作业,孩子在思考的过程中将知识牢牢记在了心里。

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小学阶段的孩子正是培养写作能力和水平的时期,有的老师只会让孩子多看其他同学写的作文,什么优秀作文大全等等,可这些会束缚孩子的思想,这个阶段的孩子正是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的时候,一定要挖掘他们本身内在的潜力,不要让其他的思绪捆住了手脚。我看好多的小学生都是在编作文,很少有真实的东西。老师应该多带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己动手中思考,记录下他们最真实的感情,让他们有东西可写,不至于胡编乱造。

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做个小实验,通过小实验阐释一定的道理。比如这个故事。一天,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商院学生讲课。他现场做了演示,给学生留下了一生中难以磨灭的印象。站在那些高智商高学历的学生前面,他说:“我们来个小测验。”拿出一个瓶子放在他面前的桌上。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仔细地一块块放进玻璃瓶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应道:“满了。”时间管理专家反问:“真的?”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砾石,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瓶壁使砾石填满下面石块的间隙。“现在瓶子满了吗?”他第二次问道。但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可能还没有”,一位学生应道。“很好!”专家说。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沙子,开始慢慢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石块和砾石的所有间隙。他又一次问学生:“瓶子满了吗?”“没满!”学生大声说。他再一次说:“很好。”然后他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持平。这才满了。

老师可以多准备类似的小实验,学生既有兴趣参与进来,又可以有所思考,落实到纸上,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阐述能力。

四、在教室里准备一个图书角

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建一个图书角,里面不要放作文大全之类的书籍,多放些课外书和故事书,让学生课余时间交换着品读,作文课还可以写读后感,遇到好词好句可以摘抄下来,一周之后看谁总结的多。

老师也要注重班级文化方面,比如黑板报,可以画的有韵味一些,以一首诗为题,例如梅花,画梅花,然后附上一首梅花的诗。黑板报角落每天都要更新一句好词好句,让学生每天学习总结一句,日积月累提升作文水平。每次作文课之后,老师可以挑出班里作文写得最好的几篇,粘在班里后墙上,供学生阅览,一方面激起学生写好作文的动力,被粘在墙上优秀作文的学生会有自豪感,会更加努力,没有被粘在墙上的学生也会更加努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品阅学习。

小学是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而语文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科,所以老师一定要重视小学语文的教育,培养好每一个祖国的花朵。

参考文献:

刘春梅.孔子因材施教思想探微[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6(3).

语文的教学方法 篇7

构建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算是实现了语文教学模式的优化组合呢?我认为构建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依照学科特点, 以语言表述作为模式的承启链

语文教学实质上是语言的整合, 是语言的艺术。作为语文教师, 有必要预想课文有关内容的表述技巧和遣词, 从而让课文无生气的内容变得灵动飘逸, 让人回味不尽。有这样一个例子, 说两个教士在做礼拜时都想抽烟, 其中一个对主教说:请问我在祈祷的时候能否抽烟?主教拒绝了他。另一个则说:请问我在抽烟时能否祈祷?主教答应了他。同样的要求, 只因表述不同, 产生了不同的结果。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如很有争议的“逸马毙犬于道”的古文句的表述就有七八种之多, 这足以说明语文教学中语言表述的重要性。

2.坚持以学生接受能力为前提, 以书面语言为主流的语言表述模式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文化层次和接受能力, 作出不同的表述。例如, 为表达“时光白白的流逝”这个意思, 对高中学生我们可以说“蹉跎了许多岁月”, 但在初中生面前这样说就显得不大合适了, 只能说是“浪费了许多时光”, 同时表述时, 教师应尽可能地使用书面语, 追求一种“雅”的语言;方言或口语虽也在“通俗易懂”方面增色不少, 但若用滥了, 也会影响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语言。

3.依据具体篇目, 优化组合分类构建最佳模式的原则

适应于说明文的教学模式不能用来给学生讲解记叙文;同样, 记叙文的教学模式也不能用来讲析说明文。一般说来, 说明文的分析需从说明对象, 说明方法上切入, 从而引导学生去分析, 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认识能力;而记叙文则从事件本身入手, 教给学生事件表述的方法、技巧, 当然不能忽略的还有语言表达。散文重在意境的欣赏体味, 诗歌重在意象的领会和诗意的挖掘;议论文重在逻辑的推理和道理的分析上;小说则重在整体故事情节的把握和人物的欣赏分析上。篇目不同, 其教学重点不同, 在模式设计上就要求教师依据具体篇目, 组合出最佳模式, 从而提高语文课的魅力和质量。

4.留给模式更多的弹性, 在具体施教中注意灵活增删有关内容的原则

这实质上是教法有无灵活性的问题。死的模式教活的课, 势必会有很大的弹性, 加之语文学科从素质教育的面上来看, 授课中的灵活和内容的延伸或压缩日渐成为语文课堂教学有无魅力的关键所在。但必须注意, 压缩不等于把该讲的不讲, 延伸不是一发不可收拾, 恰到好处的延伸是容量的增加, 反之, 则成了题外话。这个度, 好的语文教师一定能把持。一句话, 课堂教学中, 内容是明线, 模式是暗线。

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突破, 看似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实则是矛盾的统一体。构建是为了总结经验, 发挥经验之长;突破是为了打破传统, 解放思想;构建是为了优化重组, 是获取成果的保证;突破是锦上添花, 且事半功倍。

语文教学不是一潭死水, 应该充满激情, 光艳照人, 魅力四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激情澎湃, 对生活、对课文保持激情, 有高度的敏感和兴奋, 用生活和教材的魅力去感染和引领学生, 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情境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营造一种与之相关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融入其中。具体方法:

(1) 立足课本, 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

以教师吃透教材及大纲为前提, 以掌握学生的学情为条件, 教师要善于质疑, 善于在不疑之处设疑, 提出问题, 巧设悬念。但不能超越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 要富有针对性、挑战性, 能拨动学生心弦, 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

(2) 从社会的热点、焦点创设情境

教学前教师应针对课文内容运用幽默风趣而富有启发性的“开场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造成欲知道理何在, 须看课文分解的心理状态, 以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3) 利用感官, 形象化地导入, 创设情境

具体有: (1) 由图片导入。 (2) 由音响导入。 (3) 由实物导入。 (4) 由多媒体导入。

2.质疑讨论

由课文内容引发的问题进行议论、讨论, 具体可分为:

(1) 自议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碰到一些问题进行自我质疑、解疑。通过查字典、翻资料, 寻找知识答案, 扩展解题思路。

(2) 同桌互议

同桌之间, 根据每位同学自己碰到的问题, 互相设疑、互相解疑或经过讨论得出共同答案。

(3) 小组讨论解疑

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和预习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多少, 确定小组人数。集思广益, 充分讨论, 博采众长。

针对自己发现的问题, 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学讨论, 学生发言积极、讨论热烈。讨论中学生间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认识、共同提高,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遇困难, 教师应启发并正确引导, 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 寓能力培养于无形中。

3.点拨补充

教师可根据“质疑讨论”情况, 稍加点拨, 适当补充一点学生没有想到的, 引导学生从“山重水复疑无路”中升华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1) 示范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就题论题地提示一下, 或讲讲答案了事。要通过对疑难问题的分析、归纳,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用具有鲜明性、逻辑性和生动性的规范语言对学生“诱”“启”“导”, 促使学生效法、悟道、解惑, 以至终生受用。

(2) 重点性

学生易糊涂和困难的地方各不相同, 但教师如果抓住了大纲及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进行点拨, 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归纳性

在学生对当堂课的各个知识点已经掌握的情况下, 需要教师总结概括、深化知识、形成网络, 纳入学生的知识系统, 归纳总结既要紧密围绕课时教学目标, 又要坚持面向大多数学生。常用的归纳方式有: (1) 提纲式, 即将知识要点以提纲的形式展现出来, 简明扼要, 易于掌握; (2) 表格式, 即将知识要点以提纲的形式展示出来, 条理清晰, 对比鲜明; (3) 因果式, 即将彼此有内在联系的诸多知识按其逻辑关系排列组合, 以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 理清知识脉络。

4.巩固练习

在学生基本理解和掌握课文后, 要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 对所学知识不断深化并能应用。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当堂反馈

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生要当堂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如当堂完成作业本中的几个题目, 也可以用讲议形式完成课文中几个探究练习。采用当堂抽查和课后面批、详批等不同方法进行检查, 从中获得反馈信息, 以矫正和补救学习中的偏失。

(2) 单元练习

每完成一个单元, 指导学生用图表或书面语言列出该单元的知识逻辑结构, 使之系统化, 便于复习和掌握。

(3) 随机互测

课后指导学生自拟练习题、互测题和单元复习题, 每人一份, 相互解答, 相互评卷。通过评题, 学生一方面搞清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及教材的知识体系, 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自练兴趣, 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5.拓展延伸

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 还要适度开阔学生的眼界, 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为将来学生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完成与课文类似的题目

让学生触类旁通, 以后再碰到同类题目, 就能迎刃而解。

(2) 由实践知识解决课本问题

现在语文教材的安排, 与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 如缺乏实践知识, 有些内容就不能理解, 这就需要我们多多接触实践, 掌握实践知识, 更好地理解课文知识。

(3) 由课本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学以致用”是我们的基本原则, 因此, 我们学了课文以后要放到实践中去用, 去解决实际问题。

语文的教学方法 篇8

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教,即中学语文学科的开设目的。中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语文,这个答案从语文作为一门学科的那天开始大体没有变过。1945年开明书店出版的由叶圣陶、朱自清合著的《国文教学》也阐明中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只是强调不能“专重精神和思想一面,忽略了技术训练”。而这些和当今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基本没有差别,只是时代不同,社会对中学生的要求会略有区别,比如当今社会就要求语文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包括竞争意识、环保意识等。

第二个问题是教什么。虽然语文教学的要旨一直没怎么变,也就是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大体一致,但是围绕这个总的宗旨,还是在教什么方面多有变化的。叶圣陶、朱自清合著的《国文教学》对语文教材的媒介性质则归纳为:“语文教本只是例子”,“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对教材的定义更加确切。总结起来,现代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主要分为阅读与写作两个方面,只是不同时期的文言与白话的分量有别。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也是沿着这样的老路向前走的,无论教材怎么变,都是例子,都是能完成语文教学目标的例子,只是我们需要钻研的是到底要用怎样的教法,教给学生什么样的例子才能让学生顺利完成语文学科的学习任务。

现在该说到怎么教这个问题了,这是一个前人也一直在探究的问题。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怪现象,早在几十年前就出现了。如时下被诟病的阅读教学的教师“满堂灌”,吕叔湘先生在《国文教学祛蔽》就指出当时的语文教学不重自习,而是重讲授、重讨论,认为“今日谆谆之讲授,及无谓之讨论,十分之九皆可省去也”。叶圣陶和朱自清先生也在《国文教学》指出“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章的技能养成的方法,唯有让他们自己去尝试”,认为国文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要让学生通过实践培养自己的能力。再如作文教学的无效性问题,黎锦熙在1947年发表的《各级学校作文教学改革方案》中阐明,写作重于讲读,改错先于求美,日札优于作文,认为仅靠讲读,学生不能深切感受语言运用得失,只有经过思索、推敲、揣摩、修改的实践过程,才能领略甘苦。叶圣陶则强调阅读与写作不可偏废,“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看到这两位大家几十年前关于作文教学的意见,再看当下作文教学重讲评、轻积累、轻实践的现象,当真汗颜。

现代语文教学的发展历程虽然不长,却踏踏实实,是前人们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既然今天的语文教学和现代语文教学的主目标一致,语文学科担负的功能未改,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至少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避免犯一些前人指出过的错误吧。

在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方面,作为高中生,听和说的能力应该具备了,但是特殊性的“说”如演讲、辩论的能力还是要练练的,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都有体现。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因为考试不考而流于形式,就没什么意义了。因为演讲或辩论在笔试的考试形式下难以体现,只能靠教师的教学态度。

“卖”的能力的培养方面,确实应该减少讲读,哪怕是经典文本,逐字逐句讲解也应该尽量避免。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阅读能力,自己读一篇文章,整体上还是能把握住大意的,需要讲解一些学生的共性疑难。对于一些鉴赏方法,教师只需范例几次,让学生自己鉴赏即可,这样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体验中成长。阅读又是为写作打基础的,所以学生自主阅读过程的积累特别重要,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超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至于“写”的能力的提高,首先要有阅读为基础。前面所说的“读书札记”是一种积累,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是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经验与感悟,实现了自我个性的发展与内在境界的提升。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课堂上,也是可以动些脑筋的。比如作文安排要尽量在一个序列之内,命题要切合学生实际,可以多样化,如一题多做或多题选作也可自由命题;作文训练要以学生写作实践为主体,作文评价要先求达后求美,以客观标准审视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等;作文批改要多就少改,尊重学生的思想成果。作文讲评要示优,要多扬共性优点等。

语文的教学方法 篇9

一、语文教学中文学性与思想性的流失过多

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许多时候变成了政治教育,当然政治教育必不可少,非常重要,但不能与前者划等号,而现实把政治教育注入语文教学中,缺少理性分析,尤其是对文学形象地分析,必然是树立一些高、大、全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一定有政治觉悟,站在革命的立场上。往往故意夸大其政治地位和文章的政治教化功能,忽视了文章本身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流于空喊口号的浮泛,使语文教学失去了自己的价值。有名的《蚕妇》诗尽人皆知: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一读到这诗总是想起老师的满腔悲愤: “封建社会的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死亡线上,可以说生不如死。”蚕妇是一位大胆的反封建的勇敢的英雄。在学习《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这两篇文章时,对范仲淹和欧阳修在政治上的失意表示出极大地同情,对他们的政绩则大加褒扬,在他们的治理之下,物阜民丰,歌舞升平,人民安居乐业,可谓是一首盛世凯歌。一前一后形成鲜明对比,同样是封建社会,人民生活怎样有两重天地? 这导致了教学中的自相矛盾,对于学生关于“开元盛世时的人民幸福吗?”的疑问,我们老师却不能做出解释。

如在一次批判法轮功的作文中,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只一味谩骂,并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去认识邪教的危害和李洪志想颠覆国家的险恶用心。以法制国这一基本国策首先应被教师接受,人权入宪、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入宪,这充分体现了法制社会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笔者并不是夸大其辞,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不仅如此,美国9l1事件发生后,多数学生幸灾乐祸,这些在学生作文和言论中已有明显体现,对美国民众应该同情,这是人道主义关怀,是学生生命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钓鱼岛事件,中国人砸日本车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不禁让人想起了鲁迅笔下麻木而又无知的看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更加科学理性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开放的胸怀认识世界。让我们的文学作品体现出应有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

二、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功能过于突出

当前语文教学德育教育功能过于突出,以鲁迅作品为例,我个人认为对鲁迅作品的解读,不应仅仅停留在阶级斗争上,应具有时代特色,有我们现代人的解读,这也是新课程的要求,不能把其仅仅作为“政治的传声筒”。通过这些年的教学,我发现鲁迅的散文处处充满人文关怀,鲁迅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其细腻的感情、善良宽厚的人格、乐于助人的品质深深烙在其文学作品中; 鲁迅的小说和杂文更多的体现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为的是引起国人的警醒,拯救国人的灵魂。我发现,高大全不是鲁迅的真实面目,投枪和匕首也不是鲁迅作品的一切,通过这些年的教学我发现我已走近了一个真实的鲁迅,我也越来越接近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在《阿长与山海经》中,我们看到鲁迅的天真幼稚,看到阿长的善良、厚道、淳朴和对鲁迅深深的关爱,那如亲母般的真情让鲁迅铭记一生,并时时给阿长以母亲般的祝福,鲁迅向我们传达的是对长妈妈的深情怀念。从这篇文章中我们根本看不到封建制度对妇女的迫害;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发现鲁迅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快乐自由幸福始终伴随着他,即便是最严厉的老先生,戒尺也不常用,还能上树折腊梅摘蝉蜕,画绣像,鲁迅在这里接受了人生的启蒙教育,也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我们一点都看不到封建教育制度对童年的迫害; 在《社戏》中,我们看到农民的好客、善良、厚道、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看到淳朴的民风,如水一般清澈的心灵,这怎能不勾起我们对平桥的向往,我们也看不到封建制度对人的束缚; 在《一件小事》中,我们看到鲁迅先生的愧疚之心从来没有抹去过,这件事一直在鞭策着他自己: 教他怎样做人、教他自新,同时也增长他的勇气和希望。鲁迅的敢于反省和自我鞭策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德: 在《孔乙己》中,我们看到作者对旧社会底层知识分子的关注和对封建科举取仕的深刻反思。从孔乙己身上我们看到了他的懦弱、迂腐、懒惰,看到更多的是他人性的弱点和作者对他的同情,却没有封建社会对知识分子的迫害。我认为,鲁迅的作品充满了对人性的关怀,他的散文处处体现了一个仁者的风范,他的小说和杂文流露出一个侠客的情怀。鲁迅的作品充满了侠骨与柔情。

其实,这种形而上的认识无处不在,时代变革的车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语文教学理念的更新刻不容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语文教学岂能如此? “时移世易,变法宜矣。”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对作品人文关怀的解读直接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这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千秋万代的大业,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担负起这个责任。

摘要:当前的语文课,对人文的解读,更多的人认为是德育教育,其实德育跟人文不能划等号,把人文关怀简单的理解为德育教育,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难以达到。现时代的语文教学人文关怀太少,使语文教学失去了自己的价值。

语文味,还原语文教学的本真 篇10

笔者认为, 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汉语言的深土沃壤, 方能开出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的花朵;也只有把汉语言及其承载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发扬光大, 才算是凸显了语文课的特色, 具备了语文特有的味道。

先前程少堂老师提出了“语文味”这一概念。至今, 关于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问题一直是语文教师们讨论的热点。

那么, 何谓“语文味”呢?

首先, 语文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 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教材、作者的情感。其次, 语文教师要教出语文课独特的美感, 让学生体会文本的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思路美、文化美、氛围美、个性美、幽默美。第三, 语文课要教出语感, 即对文体、语体及字词句的敏感。另外, 语文课还要起到积淀民族文化、丰富生存智慧、提升人生境界的功能。我们又该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凸显“语文味”呢?那就是用语文特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 去丰富语文课堂。今天就以《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一课为例, 谈谈这个问题。

一、教师上课之前要有丰厚的知识储备、情感体验

教师先要用整个身心去体验文本的情感, 与文本对话, 与作者对话, 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无限痛惜之情, 深入领会这篇报告文学所体现出来的现实意义。

当然, 如果只备课本、教参, 仅知道罗布泊的干涸是塔里木河断流造成的, 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从直观感性的角度理解文本, 还应备有一份新疆地图或塔里木河流域图, 了解罗布泊与塔里木河的依存关系, 了解罗布泊对阻止塔克拉玛干沙漠向东推进的重要意义。另外还应该了解一下罗布泊的历史变迁, “罗布”是“聚水”之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曾经以打渔为生, 那里姑娘们的嫁妆通常是一个小海子。1925年国民党政府下令塔里木河改道孔雀河, 造成下流生态恶化。1952年又改回原河道, 一度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70年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塔里木河上筑坝拦水, 修渠引水, 使下流河道迅速干涸, 也让罗布泊失去了水源, 生态恶化, 最终被沙漠吞噬。再有就是要准备罗布泊的昔日盛景和今日荒凉的图片资料。有了这些, 才算是夯实了语文教学的基石。

二、在朗读中要有寻胜探幽的鉴赏

应该通过朗读直接感受本文的情感。整体朗读之后可以让学生说说文中哪些语句给了自己强烈的震撼, 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无限痛惜之情, 并请找出来读一读。于是学生可找出:“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 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 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接下来我让学生比较阅读, 如果把此句改成“那些枯死的胡杨只剩下一些奇形怪状的枯枝和没有倒下的树干”, 感觉有何不同?学生的回答令我振奋:“前者用了拟人手法, 把已死的胡杨人格化了, 我们仿佛看到它痛苦的挣扎, 听到它绝望的求救声。而后者就无法感受到这种情感。”于是我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此句。还有学生找出:“站在罗布泊边缘, 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 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 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 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 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 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我先让学生解释“裸露”和“脱尽”两个词的含义, 再问学生“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 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究竟是指什么?学生回答:指大地的植被被破坏了。我又问:“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表示了什么?生答:指植被被全部破坏, 大地被严重伤害。我又追问: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大地的植被被破坏, 而要这样写呢?生答:这里作者运用拟人手法, 赋予大地以生命, 罗布泊像人体一样, 暴露在70℃的高温之下怎能不痛苦呢?我赞许后补充:“老师也仿佛听到了它痛苦的呻吟声, 谁能读出罗布泊的痛苦呢?”之后学生们读得声情并茂。

这样的鉴赏会让学生学会感动, 学会流泪。老师理解了作者的情感, 并把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也就是教学中在教材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和教师的情感点之间架起了畅通无阻的桥梁, 引导和促成了三者之间的和谐共振, 从而达到了丰富学生情感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鞭辟入里地探究主题

教师提出主问题:“罗布泊的消亡让作者痛心不已,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罗布泊变得荒凉、痛苦, 甚至是恐怖呢?”学生齐答:“是因为人们盲目用水。”还有的答:“‘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 抽干了罗布泊的水。”我就先让学生解释“盲目”, 学生很快给出答案:“‘盲目’就是没有目的, 不考虑后果, 只注重眼前。”再问:“把‘四盲’比作‘吸水鬼’有什么好处?”竟有学生说:“吸水鬼是由吸血鬼化用来的, 是嗜水成性, 贪得无厌的意思。”另一学生说:“‘巨大’是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 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 建抽水泵站400多处, 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我在热情赞许这名学生的回答之后, 又引导他们品味另外几处数字说明的作用, 于是问题迎刃而解。

我又问:“除了数字还有哪些词也表现受破坏程度之大之快速?”学生很快找出“马上、全部、成片”。我接着问:“受破坏的只是罗布泊吗?”学生齐答:“还有青海湖、月牙泉。”我因势利导:“那我们该怎么办?”学生各抒己见, 有说节水的, 有说移民的。“水本无华, 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 相击而生灵光。”最后, 让学生激情朗读:“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 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像这样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感情的交流、体验的分享, 才能使课堂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真正地散发出“语文味”。本环节的交流目的是深入地探究文本, 鼓励学生用文中的语句来说话。不仅要让学生明白课文表达了什么内容, 更要去深入探究课文是怎么表达的, 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形式来表现这个内容。这样的交流过程, 既品味欣赏了文章的遣词用句, 又阐释了文本的主题。

四、拓展语文教学的广度

如果我们将课堂教学局限于课文之内, 即使完成了课堂教学目标, 达到了训练的要求, 也不一定就能真正认知现实世界里的问题, 实现语文教育的目的。因此, 我们要超越文本, 以课文里的言语运用为出发点, 延伸到现实生活之中, 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所以我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中创设情境, 我让学生思考生态环境问题,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假如自己是一位世纪老人, 经历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 自己会向人们讲述些什么呢?

此环节设计的用意在于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 从文本延伸到现实生活中来。这样超越文本的教学使语文课堂教学在充满现实气息的同时, 又让学生掌握了更为实用的语文能力, 真正让语文课堂散发语文味。

语文味:追寻语文教学的原点 篇11

一、扎实高效的朗读指导洋溢着清爽的“语文味”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言一语总关情。有时文章中的一个字、一个标点都饱含着作者对文中人物的敬佩和感叹。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真正关切并喜爱上文本,并学会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课文里每一个细微的地方,“读进去”,品味出语文的生命灵性和生活意义,这才算真正学会了读书。如一个教师执教《黄河的主人》一文,在指导学生读好“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一句时,抓住了一个“啊”字,通过运用不同的声调进行反复的朗读对比。学生分别把“啊”字读成第四声和第二声,再让他们充分比较之后选择适合自己的读法。学生通过反复品味觉得读第二声更有味道,更让人感到作者看着羊皮筏子能承载六个人在湍急的黄河上行驶时的惊讶之情。没有个性体验的读书是没有灵魂的读书。学生从语言文字中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获得了真实的情感体验,体现了朗读的自主性和多元化。在引导学生朗读能表现作者对羊皮筏子全部情感的句子“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时,教师创设了三个情境让学生反复品读:羊皮筏子那么小,那么轻,作者感叹道__________。

羊皮筏子贴着水面漂流是那么危险,作者感叹道____。

羊皮筏子那么小,没想到上面还有人,令人更加惊讶,作者感叹道______。

如此层层递进的朗读,既体现了教师对文本的准确把握及深度思考,又使学生读出了自己对文本的不同体验,对“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的情感认识在一次次朗读中凝集、升华,由对羊皮筏子的感叹进而生发出对下文黄河主人的钦佩。这样的朗读才是扎实、有效的感情朗读!教者在教学伊始,着意培养学生紧扣关键字词(句)品读文本,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培养学生丰富的、具有时代魅力的阅读能力,可谓简约而不简单!这种对文本的咬文嚼字昭示我们:这样的语文课才有真正的“语文味”。只有深入细致地研读文本,才能产生如此美丽的教学细节;只有扎实高效的朗读指导,才能使课堂洋溢着清爽的“语文味”。

二、巧妙得法的语言训练飘溢出芳香的“语文味”

文本是作者在特定生活情境中语用的结晶,凝聚着作者的文思和情结,贯穿着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倾向。每一篇文章就像一首诗、一幅画,文本中的关键词句都传递着重要的智慧信息。这些信息又必须和全篇文章甚至更多的材料联系起来读,才能使文本中的智慧元素得以显现,学生才能抓住、理解。教师要善于在关键词句中设置和引发思考的点。如《黄河的主人》一文中,在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谈笑风生”时,学生通过查阅词典知道了意思。接着,教者引领学生从文中找出能体现该词意味的句子来。学生即刻发现,可以从“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一句中体会到乘客们一点也不紧张,就像坐在公共汽车里欣赏窗外的风景,手还指来指去,可见他们精神愉快,兴致勃勃。教者并没有就此放手,而是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师生对话情境:“在这风大浪急的黄河上,这么危险,你们为什么敢在羊皮筏子上谈笑风生啊?”乘客(学生)认为自己有勇气。“那么请你们的艄公下来,我(一个旁观者)来撑一撑。好吗?”学生立刻意识到,乘客有勇气是因为艄公经验丰富,非常了解黄河的水势,且技术高超、胆大心细,能确保乘客的安全。由此可见,对于“谈笑风生”一词的理解,教者没有满足于学生从词典上得来的解释,而是引领学生进入文本语境,实实在在地接触词语,联系上下文探究词语的基本意义。在师生对话的情境场中,第一次,学生认为乘客是因为有勇气才敢乘坐羊皮筏子,并未真正体会艄公存在的价值。这时教师话锋一转,适时地提出让“我”这个旁观者掌篙时,学生顿悟:原来艄公是多么重要,他才是真正的黄河的主人。这一巧妙的点拨,不仅使学生懂得了乘客谈笑风生的真正原因,而且也更丰富了这个词语的内涵,让词语教学成为人文教育的组成部分,根植于学生的心田。一个经验丰富、勇敢负责的老艄公的形象逐渐在学生的心目中丰满、高大起来,并深深走进了他们的内心。

我们只有依托文本,演绎文本,营造智慧的语文生活,摒弃告诉和分析,始终激发和唤醒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读、领悟,引领他们走进文本,生发思考,在文本的字里行间穿行,触摸文本跳动的脉搏,开启心智,课堂才能飘溢出芳香的“语文味”。

三、深入有效的写法探究漫溢出浓郁的“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引领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就需要师生、生本在相互依存、相互交流中有效对话,从而激活知识,内化情感,引发体验,碰撞思维,生成语言。如在执教《青海高原一株柳》第八自然段时,笔者适时抛出:有人认为这一段内容与“青海高原一株柳”没有关系,是否可以删掉?以这一话题引导学生专心致志地投入读书。在强烈的探究欲被激起后,我给足时间,让学生结合话题在阅读中潜心会文,细心揣摩,走进言语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作者的心灵。

学生通过读书比较,发现上述一段话其实是在写家乡灞河的柳树。家乡灞河的柳和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生长在广袤无垠的原野上,不易存活,灞河的柳则是长在灞河边上,极容易成活;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不仅仅只是随意飘散到高原上的,而且更是经历了高原的风雪、雷电的轰击和无数次的折磨,而灞河的柳是人们插上的,得到人工的护理,并没有经历过太多的危险。这里,作者意在将两者形成对比,更能突出青海高原上这株柳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生命感召力。因此这一段不能删掉。作者愈是写灞河的柳极易生长、风情万种,就愈能反衬出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为了生存而付出的令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愈能体现出它的顽强与坚韧。此时,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伫立在自己心中的那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更在于习得了一种语言表达的技巧——反衬。这样的对话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得“意”的同时得“言”,二者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这样的写法探究直逼文本的核心,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建了一座对话的桥梁。这种语文意识具有情感性、挑战性、层次性和生成性,激起了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和深入探究的欲望,使课堂漫溢出浓郁的“语文味”。

四、适时独到的拓展练笔,涨溢出醇厚的“语文味”

王崧舟老师曾说:“语文的本体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如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在学生充分解读了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伟力和强大的精神力量之后,笔者继续引导学生:“课文的作者仅仅是在写这株柳树吗?”通过之前对文本的深入研读,学生领悟到作者不仅仅是在写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而是在借物喻人,通过高原上的这株柳赞美那些经历过生命挫折而顽强生活下来的人。如海伦·凯勒,她在两耳失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然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坚强地活了下来,最终成为著名的作家。此时,我让学生写出对“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这些句子的感悟时,一句句精彩的饱含哲理的文字在学生笔下恣意流淌。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学生在感动的状态下,思维和情感积极活跃,所有的生活积累都会被激活。教者通过言语的深情召唤、贴近心灵的情景创设,拨动了学生的心灵之弦。学生在身心愉悦的读书活动中,体会到作者写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其实更是为了赞美那些经历过生命挫折而顽强生活下来的人。从而自觉感悟到每个人的人生不应该抱怨命运,而应以顽强的毅力和韧性与环境抗争。此时的“写”点燃了情感表达之火,开启了认识的倾吐之门,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设了一座情感共鸣的桥梁,催发“写之道”上浓浓烈烈的情味、情意、情韵。文与道和谐地交融在一起,语言的内化和外化和谐地交融在一起,外显的工具性成了内蕴的人文性的最好载体。这样的“写”,使精神生命流光溢彩;这样的“写”,使精神生命诗意栖居;这样的“写”,先“入”后“出”,由“内”而“外”,水到渠成、自然合一。语言的运用在这里得以落实,学生的人生在这里得以启悟,醇厚的“语文味”在这里不断涨溢。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能胸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度,立足言语实践这个高度,着眼儿童学习这个角度来审视每一篇文本,发现其独特价值,捕捉文本所能给予学生语言表达的“提升点”,以此观照语文课堂,学生的综合素养就一定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提升。(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徐纯军

浅谈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篇12

关键词:语文课,教学,“语文味”

高质量的语文课是什么样子?语文课的内涵、特征是什么?衡量一堂语文课真假的标准是什么?“语文味”是最基本的尺码。本文仅举几例, 以试图解说偏淡的“语文味”是什么样子。

语文课以理解中心思想为宗旨。一位教师教学寓言故事《白兔与月亮》, 设计了两个问题: (1)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2) 读了这则寓言后你有什么收获?由于寓言故事简单, 寓意浅显, 学生在短短5分钟内就彻底弄清楚了这两个问题, 但老师还是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反复谈对寓言的感受。这是地道的语文课吗?应该说更像思想品德课, 因为这位老师把一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仅仅定位在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实际上, 教师要借这两个问题来指导学生读课文是不错的设想, 但在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问题时必须要更加充分地关注另两个维度的目标, 在达成另两个维度目标的基础上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受到感染。“理解中心思想”要做, 但那不是语文课的根本目的, 思想品德、历史、生物等课程都有“归纳中心”这类相似的环节, 都有“理解中心思想”的不同变异形式。这堂课的“语文味”肯定严重不足, 是典型的以人文素养代替语文素养。王尚文老师说:“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言语世界, 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朱自清在《文心序》里讲:“读的方面, 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 字句的修饰……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 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其思想, 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 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

语文课以训练思维能力为核心。一位教师教学《晏子使楚》, 在师生疏通文意后, 老师问学生“晏子凭什么说得楚国君臣哑口无言”, 学生一番讨论, 教师抛出了形式逻辑的“三段论”推理, 并引导学生理解“三段论”这种推理方式的构成及作用。接着, 教师又投影了两个“三段论”的推理题, 请学生根据前后文补出“大前提”或“小前提”。在教师的帮助下, 学生做得非常好。到此, 教师仍不罢休, 还让学生自己编一个“三段论”的推理句子。这样, 一节课就差不多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语文课的专门任务吗?从某种程度讲, 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强于语文。把《晏子使楚》的教学目标定为训练思维能力, 特别是“三段论”这类形式逻辑的推理能力, 恰当吗?

语文课以抓准景物 (事物) 特点为要义。在语文教学中, 面对一些写景写物的文章, 教师引导学生抓准景物 (事物) 的特点, 是必须要做的。但有的教师在反复引导学生抓准了景物 (事物) 的特点之后, 就此打住了, 导致“语文味”根本出不来。我曾听一位老师就《济南的冬天》上公开课, 教师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了济南冬天的“天气”、“地势”、“山”、“水”四个方面的内容。然后老师问“济南冬天的四个方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指出了济南冬天的独特之处:“天气温晴”、“地势慈祥”、“小山秀气”、“池水清亮”。应该讲, 教师的思路非常明晰, 顺此下去课堂非常精彩。可老师接下去话锋一转:“作者是怎样把文章写得如此生动的”, 很明显, 老师已转到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了。试问:“如此生动”从何说起?教师引导学生赏析“如此生动”了吗?

语文课以概括文段中心为目标。新课标推行七年来, 语文课堂上那种逐段概括段意的做法已经很少见了, 但换一种方式归纳段意的做法并不少。有的教师, 把语文教学等同于让学生读懂文段的意思, 以为只要读懂了文段就是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假如是这样, 在思品、历史、生物等课堂上, 老师都在问“这段讲的是什么”或“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那语文课与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

一位教师教学朱自清的《春》, 在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和朗诵之后, 教师问“朱自清用他的生花妙笔给我们描绘了哪些美好的画面呢”, 师生讨论后明确:“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之后, 教师又问“课文第一段写的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是“盼春”。教师接着又问“那第二段是不是写的‘盼春’呢”, 学生回答“不是, 是对春天的总写”。学生刚回答完, 老师又追问“那最后三段又分别写了些什么呢”。这不是换着花样问段意又是干什么?教学一篇文章, 干嘛非要想方设法把课文每个段落的段意问个遍呢!更令人深思的是, 这位老师引导学生欣赏这几幅画面的做法。比如, 在指导学生欣赏“春草图”时, 师问“春草图里写了些什么呀”, 学生七嘴八舌讨论后说“有小草、园子、人、风”, 师问“这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呢”, 生回答“拟人、排比”。以下四幅图画全是这种做法, 一篇美文被教得索然寡味, 味同嚼蜡。散文传神的景物, 优美的意境, 抒情的语言, 浓烈的情感, 教师未作任何引导, 学生一点美文的味道都没有尝到。

语文课以揪准人物性格为终点。对于写人类的文章, 引导学生分析并揪准人物性格是教学的必要环节, 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的重要步骤, 是理解文章内涵和作者意图的一个重要抓手。但是, 揪准人物性格是为了什么, 揪准人物性格这个过程可以产生哪些附加值, 往往是一些教师容易忽略的。

一位教师教学鲁迅的《故乡》, 先让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复述故事情节, 然后就让学生归纳闰土、杨二嫂、“我”的性格特点, 学生讨论归纳后, 教师再让学生回答“作者描写刻画人物用了哪些方法”, 而学生只是笼统地指出了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细节等描写方法。之后, 老师就转入了对小说环境描写的分析。很显然, 教师已陷入了“只图揪准人物性格”的怪圈, 把揪准了人物性格作为根本目的。实际上, 闰土、杨二嫂都是非常传神的人物, 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走进作者, 抓准那些描写人物的词语句子, 咀嚼这些词语句子所饱含的丰富情感, 赋予这些词语句子以生命, 让学生头脑中的闰土、杨二嫂有血有肉地站立起来, 让学生与自己心中的闰土、杨二嫂息息相通, 互相感染, 才能理解作者塑造人物的美学价值, 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师如何使自己的语文课飘出芳香的“语文味”, 如何恰如其分地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 如何避免耕了人家的田而荒了自己的地, 可以说是很难用量来表述的问题。关键是语文教师一定要彻底明白“语文味”的内海, 才能“煮”出浓香的“语文味”来。

参考文献

[1].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白兔与月亮》.

[2].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语文第九册《晏子使楚》.

上一篇:自媒体传媒时代下一篇:鹿泉市农村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