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改的教学方法

2024-11-07

语文课改的教学方法(精选12篇)

语文课改的教学方法 篇1

摘要:语文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在改革路上走出一条新路, 从而寻找语文课堂的理想境界。只有这样, 语文教学才会更健康有序地持续发展。

关键词:语文课程,改革,发展

语文是人际沟通最重要的工具, 也是族群文化最具体之表征与传承的凭借。而教育为化民成俗的根本, 关系密不可分。回顾中国历史, 没有一个强盛的时代不重视语文教育;在世界上, 没有伟大的祖国, 只有优美的民族。近十余年来, 我国高职语文能力每况愈下, 情形之严重, 早已为有识之士所深感忧心者。

一、语文教学目标

1.提升看、读、说、写的语文能力;

2.开阔视野, 认识语文学的赡富, 进而培养主动阅读文学典籍的乐趣;

3.养成做人处世之情操, 具备胸襟, 成就爱己、爱人的读书人风格。

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

(一) 掌握语文教学的方向

站在第一线的语文教师, 语文课程改革纲要势在必行, 语文课程改革应兼顾理想与现实:语文教学如同社会制度是有生命的, 须根植于本国之文化背景。语文课程改革亦然, 宜兼顾国情与现有教育制度特色, 不宜一味全盘移植。倘一味借改革之名全部否定传统, 并非睿智的作法。

教学实践时所面对的问题, 谨提供下列建议作为教学方向:

1.形、音、义辨识仍是语文基本功:字形、字音、字义是学习中语文字的基础, 能够掌握形、音、义, 自然能对语文有进一步的认识。尤其集中在日常生活中, 经常使用、却经常犯错的字。因此,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形、音、义的探讨仍须多加留意, 特别是对生活中常用的字音、字形、字义辨识能力, 宜多培养。

2.具备文法知识:文法知识经常在试题中出现, 特别是词性的理解, 不管是单字的词性, 或是语法结构所运用的词性判别能力, 宜在平常教学中多让学生辨识, 培养应有的能力。

3.认识更多成语:成语的运用涵盖了语文知识及文化常识, 无论是课本中出现的成语, 或是日常报纸杂志经常使用的成语, 都应多留意。不过目前出现在学测中的成语, 大多符合生活化的原则, 所以教师不必花太多时间整理冷门的成语, 而是将心力多投注在日常生活或报纸杂志中经常出现的成语。

4.熟悉书信或应用文中的习惯用语:这种考题几乎次次出现, 然而, 这方面也是学生平日最害怕的题目, 尤其是各类柬帖要多留意用法与对象, 这是日常生活中必须要有的能力, 学生务必多加学习, 才不会死读书。

(二) 大力推动创意教学

培养创作能力, 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须知只有专业技能只是技术人力, 唯有兼具创意才是技术人才。宜举行全国高职学生创作发明的竞赛, 推动创思教学, 激励学生的创作潜能。发展健康个性的要求。提出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 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要求, 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提出语文评估要注重学生发展水平的评价。尊重个性, 发展个性, 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改变用一个模子培养人的做法, 给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留下空间。

(三) 语文课堂教学应努力求实

一堂好的语文课, 应重在求“实”。教师怎能单纯地为了追求课堂气氛, 而忽略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呢?面对新课程, 我们缺少的不是激情而是冷静。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涵泳。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 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 见问题就讨论, 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求实的语文课应少一些拓展延伸, 多一些潜心会文;少一些空泛的表演, 多一些扎实的训练;少一些合作讨论, 多一些朗读品味。

(四) 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充满生命力的生成

《新课程标准》出台以来, 一个超越预设的新生命向我们走来, 这就是生成。只有预设, 没有生成的语文课, 是死记教条, 缺少智慧的灵光。只有在预设的教学中, 教师善于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有意义的非预期性信息, 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 并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才能构成师生、生生间的真正互动, 才能真正形成焕发生命灵性和魅力的创造过程, 语文课才能获得预料不到的教学效果。

(五) 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为学生打好人生的底色。这包括: (1) 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让学生在说普通话、写方块字、读优秀诗文的过程中, 增进对祖国的感情。 (2) 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品质。学生在语言发展的同时, 思维也在同步发展。汉语文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深刻、严密、灵活、流畅等方面, 具有许多其他语言所不及的地方。大纲修订版很重视这个问题, 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等方面, 都有充分的表述。 (3) 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教学目的、课文要求、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推荐的背诵篇目和课外阅读书目中, 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对于文道关系的处理, 改变既要怎样又要怎样的表述方式, 强调潜移默化和熏陶感染, 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 突出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的特点, 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通过情感的渠道, 通过长期的熏陶和浸染, 达到提升道德、人格的目的。不是口号和标签, 而是“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刘宁, 《审视语文课程改革, 寻找理想教学境界》, 2009

[2].李霞芬, 《高职语文教学目标定位与教学内容的整合思考》, 2010.5

[3].孔瑞珠, 《浅谈立足应用能力培养高职语文课改之本》, 2012.3

[4].王岚, 《关于高职语文课的思考》, 2011.6

[5].王慧清, 《高职语文教育如何走出困境》, 2012.5

[6].李霞芬, 《高职语文教学目标定位与教学内容的整合思考》, 2010.5

[7].《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职语文教学》, 2011.2

[8].《谈谈土木专业高职语文的课改实践与思考》, 2011.1

语文课改的教学方法 篇2

隆化县郭家屯中学

陈瑞欣

走进新课程,在实践中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分析、研究教学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逐步革新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艰巨使命。然而,作为奋战在讲台上的一线教师,仅有热情是不够的。面对种种新生的思想和极具冲击力的种种声音,我们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冷静地思考,理性地对待,绝不能一味盲从,误人子弟。我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就曾有过一些盲从,有过一些困惑、思考和体会。

一、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了感悟在阅读中的地位,无疑是尊重了语文学习的规律,尤其是汉语的习得规律。但是,感悟应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感悟是否能解决语文教学的一切问题?强调感悟,还要不要“训练”?

有一段时间,阅读教学中我套用别人的经验,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点几个语文基础强一点的学生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感情倾向,再让学生个人读、齐读一下课文或段落,找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录像片断一放,最后提一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几分钟,我来做一个无非是这个说得有道理,那个说得也正确的总结,一堂课就上完了。课后找学生谈心,学生说毫无收获。

这样上课不是曲解了“感悟”应有的内涵吗?那么,“感悟”的内涵是什么呢? 不同的学生阅读同一篇文章,感悟的深度不同;同一个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感悟的效果也不同。感悟的方式是多样的。读,尤其是诵读,固然是感悟的最主要方式,但除了读,还有听、说等多种方式。听别人朗读,和别人交流阅读心得,必然会加深感悟的深度。感悟更不排斥适当的语言训练分析,适当的语言训练分析,有益于对文本感悟的深入。机械程式化的训练是必须彻底废止的,但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语言训练是不应当废止的。有效的感悟,离不开语言训练。

感悟只是阅读的初级阶段。高质量的阅读,尤其是创造性阅读,仅仅只有感悟是难以实现的。感悟是以形象性的理解为主的阅读活动,是阅读的开始,而不是阅读的终止,鉴赏、质疑才是阅读的高级阶段。仅有形象性的感受,没有理性的思考,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可能深入的。

二、怎样确定文本的地位 文本即通常所说的“课文”。推翻文本在阅读教学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已形成共识。但怎样确定文本的合适地位呢?

平时,我们通常是这样来上课的: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有关文本的阅读教学上;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拓展阅读上;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模仿写作发散思维训练上。这样上课,这样的手段对文本的解读、对语文素养的提高究竟有多大作用呢?文本解读虽然不是阅读教学的唯一任务,但阅读教学总是以一定的文本作为载体展开教学的。把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放到一个可有可无的次要位置,随心所欲地安排教学内容和过程,是不是走入了语文教学的另一个误区? 我认为传统的阅读教学有一条经验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即领着学生读进去,走出来。通过阅读走进文章的内部世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但又不是被动地接受作者的思想,不是单纯地倾听作者的言说,而是在接受中激活自己的情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文本作者对话。在这样的

进去和出来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样的传统经验和新的课程理念是一致的。过去,只进去,不出来,是我们所否定的一种阅读行为,可现在极端淡化文本阅读的教学,则是根本不进去,不进入课文的内部世界,也就谈不上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阅读时间不足,解读不够深入,缺少内在体验,浮光掠影,不作深入探究,这样的课堂虽然好看又有什么用呢?

阅读教学不是不可以进行拓展,不是不可以进行开放性思维训练,让学生看录像绘画等手段不是不好。然而,既然是阅读教学,阅读的时间就要有保证,感悟解读的时间就要有保证,其他内容的引入都必须和阅读教学的内容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其他的一切形式都必须为这个主要的根本的任务服务。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实现的有效途径是丰富的语言实践。阅读课自然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学习语言运用,这种语言活动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技巧课,而是在血肉丰满的阅读教学中进行的,语言活动是在一种“场”、一种情景中进行的,正是文本的存在,才使得这个情景、这个“场”得以呈现。

三、教师在课堂上应起何种作用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的主体,已形成共识。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什么角色,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呢?现在的老师几乎都在做课堂的主持人,起串联过渡的作用。这种做法是否符合课改的精神哪?

很多教师对学生不管是否独到、是否有道理的见解,所做的只是一味叫好或廉价的赞颂。有人说这样的做法,是为了尊重学生理解和思考的权利,是为了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见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一个中学生,如果还只是满足于让学生敢想敢说而不追求说的质量和思维的质量,恐怕不行。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但并非所有的答案都对,所有答案都可以,也并非所有答案的质量都一样好。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如果不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质量,发挥教师的作用,尽教师的责任,那实在是一种罪过。培养出唯唯诺诺的学生是罪过,培养出信口开河、满嘴胡说的学生何尝不是罪过呢。

语文课堂上,对,已成为大家都接受的一个阅读教学理念。但作为一种阅读策略和阅读教学的理念的对话,不应理解为师生之间的一种问答,而应该是双方阅读体验、阅读联想、阅读评价的交流,是情感的互动和思想的碰撞。对话总是在具有相同、相似或相近的见识的前提下进行的。真要和作者对话,和文本对话不是简单的事情。这要求教师自己必须有自己的个性阅读,要有自己的个性理解,要有自己的见识。如果教师备课时还只是从教学参考书上贩卖一点现成的东西,是无法和学生进行对话的。教师课堂上不能对学生的个性理解进行恰当的评价,只晓得一味肯定,实际上是由于教师没有自己的个性解读作为基础。于是只能廉价歌颂,只能不着边际地说几句可有可无的话,只能王顾左右而言它。

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主体的状态,是教师的作用和责任之 一。但有些教师,虽然有迫切地调动学生的愿望,但却缺少行之有效的具体办法。课堂上尽管对学生百般鼓励,大献殷勤,学生却不领情,不想主动,不愿成为主体。这里固然有学生阅读习惯、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但从教师的角度反思,还是缺少有效的操作办法,根本的原因还是自身功力不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的主体,但我们绝不可能因此退居“二线”,我们绝

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更新 篇3

一、自主探究法的应用

自主探究法直接打破了传统课堂中的单一“灌输”,而且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所以,为了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也为了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在授课的时候,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有效地将自主探究模式应用到课堂活动之中,以确保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进而逐步成为课堂的主体。

例如,教学《将相和》时,我引导学生在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的情况下进行自主学习,首先,我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相关的视频,接着,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减少学生自主学习的盲目性,提高自主学习效率,而且也能为确保语文课程价值的顺利实现做好保障工作,进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二、小组教学法的应用

小组教学法的应用直接打破了传统课堂中教师的“一言堂”,将课堂面向了全体学生,而且对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进行合理分组,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程度的提高,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为了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选择了小组教学法,然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下面几个问题:(1)文本中分别介绍了桂林山水的什么特点?(2)作者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3)桂林山“奇”在哪里?“险”在哪里?(4)作者在文本中给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思考、讨论,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提高学习的效率。

总之,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转变教学方法,借助恰当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使学生轻松地走进课堂,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赖燕珍.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J].课外阅读:中旬,2013(5).

语文课改的教学方法 篇4

关键词:教改,茶座式教学,感悟

所谓“茶座式”教学, 即学生分小组的形式, 以六至八人为一组, 围绕课桌相向而坐。这样如同茶座的座位形式称之为“茶座式”, 其优点在于学生能够更便捷、更畅快地交流。这种交流不仅是语言上的, 更多来自眼神的交会, 心灵与思想的碰撞。学生能够更顺利地完成“自主学习”、“探究与交流”等环节。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转变学习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做一个学生学习的出色策划者、组织者, 做一个导演。学生必须进行大量语言实践, 老师要为学生的这种实践多创造契机、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同时, 与学生建立坦诚、平等的师生关系, 无话不谈。激烈争辩的课堂氛围, 孩子们在精神和肉体上都得到放松, 并按照他们的个性敢说、敢想, 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敢争论甚至敢反驳教师的观点, 敢于提出尖锐的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这样, 不但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同样也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尊敬和亲近, 发挥了学生的潜在主体作用。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 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它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 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学生只有积极参与自主探究, 才能激发求知欲、好奇心, 才能变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的主宰。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原有学习状态, 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 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 实现师生互动。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认识活动凸显出来, 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一般包括教学实施和反馈两个相互依存的过程, 它们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针对这两个过程的不同特征, 我们应因材施教,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有效学习, 应坚决摒弃“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 使全体学生人人有压力, 个个有动力, 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自信心。

二、发展新的阅读观、写作观和口语交际观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的过程, 是唤醒已有生活经验、已有知识、已有认识的过程, 是思辨、审美的过程, 是语文积累、语感增强的过程, 也是情感陶冶、思想水平提高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巧妙地调动学生的认知冲突, 优化地运用这种阅读的心理因素, 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有效性有很大的作用。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情境, 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阅读文本, 学生要在自由阅读中培养能力, 提升语言素养, 从文本中汲取语言的精华, 提高表达水平。

写作永远是个性化的劳动, 是最有个性、最需要情感投入的。学生的写作不再是记忆的罗列和简单反复, 而是依靠积极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 又经过立意选材、组织等一系列的程序后才能形成。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随时随地留意观察, 身入生活, 心入生活, 用心去看、去听、去想、去感受, 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作动态的体验、探究, 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发散性思维, 逐步达到个性化创作的目的。学生积极主动观察与思考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这样学生的写作活动就会处于自觉活跃的状态, 自然会“下笔如有神”了。

在教学《岳阳楼记》时, 我请全班同学当旅游团成员, 一人当小导游。随着课件上的画面一一向大家介绍, 同学们可以以游客身份向导游发问, 由导游解答或由扮作“当地村民”的老师解答。导游回答须把书上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这样的表演, 为学生创造了内化课文语言的“平台”, 充分体现了学生对交际言语的学习和运用。

三、学习方式重熏陶、感染、体验、感悟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体验性”, 强调“经历”, 强调“感悟”。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 学生通过自身体验、参与、实践、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强化学习动机, 提高学习兴趣。从教学的角度讲, 就是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 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 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 一个激发生命力的过程, 从而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当然, 要让学生获得体验和感悟, 仅仅有教师细致的分析和精辟的见解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大胆质疑问难, 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解决疑难。

新课改语文教学的反思与实践 篇5

田福军

新课改了,语文教学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每个语文教师只有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理解新课改的目标和意义。观念和方法都要进行变更,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解新课程

(一)新课程下的教学观

1.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二者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交往互动是教学的本质,否则就不是真正的教学。

2.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是用来教的媒介,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来教。3.赋予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4.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在合作交往中学习,即进行研究性学习。

5、学习是学生从内容自主生成知识结构和提高人生价值的过程。

6.活动是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过程,是个性的,也是合作交往,是认知和情感的,也是实践可操作的。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7)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8)由“蜡烛”向“果树”转变

(9)由“统治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10)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

(二)新课程的教材观

1.新教材注重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2.新教材注意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3.新教材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4.新教材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新教材注重为教师创造性和学生发展留下余地,利于师生互动。

6.新教材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映在教学主题和内容编排中,并把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课程改革的六大具体目标

1、是改变过去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是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重视课程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是改革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是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是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作用,建立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着眼于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并有效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

6、是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适应性。

(三)新课程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教师应努力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认识规律、遵循规律,它要求教师应努力学习,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

2、学生是独特的人。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二、思考和实践

(一)语文新课改首先应是一次教学理念的革新与嬗变,语文新课改不只是单纯的教材改革,还涉及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改革等方方面面。

1、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教学观,克服语文课程单

一、孤立、封闭、僵化等诸多积弊,实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的、教师喜欢教尤其是学生喜欢学的语文课程体系,为语文学习注入生机与活力。

2、必须树立师生平等观。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教学相长的双向过程,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之路是新课改精神的鲜明体现 ①要做到师生平等,首先是要具备一种民主意识。语文教师要创设学习氛围来体现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②其次,必须强化人本意识,我们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活生生的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第一,在语文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这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其次,突出了“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尤其是教师的情感性,情动于中,才能形于外。

第三,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语文教师由知识的化身和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变教学行为,实现平等交流互动合作。

③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自主探究课堂,应是一种充满民主的学术氛围,如果教师本人习惯于“一言堂”,势必逼迫学生也习惯于“一言堂”。

④新课标强调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二)新课改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变教学实践的功能”,新的课程体系催生新的评价标准,为保证新课程实验的健康进行,评价改革的步伐应进一步加快。

1、对学生,应改单一化的评价模式为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不仅要关注其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要适当限制终端性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因为有些目标如情感、态度、价值观、世界观等很难进行量化的终结评价。

2、同时,要用新的课程标准来全面评价教师工作和教学质量。

(三)新课改是与时俱进的,其内容也相应地对教学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语文教学回到一本书、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上来,可能有些不合潮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师新的技能将应运而生,比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学习。

三、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

(一)精心设计阅读课。两点共识:

第一,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单靠课堂与课本是难以完成的。

第二,语文学科有自身的个性特点,语文教学更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创设大阅读氛围

举办为期一百天的大型“读书节”活动。每年一个读书主题,每年一个读书口号。活动期间,要求师生共同参与读书,每人写一篇推介文章;建立读书笔记本;通过图书推介、图书超市、读书沙龙等形式活跃读书氛围;通过举办读书报告会、读书知识竞赛、读书辩论会、评选读书之星等活动检验读书成果。精心构建小阅读环境

(一)读前细指导

1、要向学生明确语文阅读课宗旨 阅读课是阅读教学实践课。阅读课是语文素养提高课。阅读课是人生感悟升华课。阅读课是才情灵性激发课。

2、要事先提出阅读的总体要求

(1)不动笔墨不读书(自己的书要勾画圈点,学校的书要做好阅读笔记)。附:圈点勾画操作规范

①第一层面内容下画双横线,第二层面内容下画单横线。同一层面内容如有并列要点,可用一、二、三或1、2、3等数码标出。

②特别重要内容下画波浪线,特别精彩内容下画连圈线。③概念内容下画框连线,填空题内容用框标出。

④以上符号要跟文字提示结合使用,并要养成在字里行间随时记录心得、感悟的好习惯。

⑤当然,也完全可以建立富有自己个性色彩的符号体系,不过,一定要规范使用,不能随心所欲。

(2)“四动”:动眼、动口、动脑、动手。“四动”以动脑(揣摩、品味、联想、想象、鉴赏、评价)为核心。

4、要提前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

根据以上指导意见,指导学生作出高中两年半(高三至多阅读半年)的整体阅读规划,并迅速制定个人学期阅读计划,一式两份,交老师一份,自己保留一份,以便切实保证阅读质量和进度。

5、教师结合课标要求,根据学校图书资源,向学生推荐书目。展示:高二学段阅读篇目指导

语文读本阅读篇目: 名著阅读篇目:

(1)大纲所列“古诗文背诵篇目”未完成部分。(2)大纲所列“推荐书目”未完成部分。(3)阅览室馆藏图书必读书目:

时文阅读篇目:(1)杂志类:(2)报纸类:

(二)读时巧调控

阅读时间:一般是两节课 具体操作:

1、根据阅读计划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作品不一定一周读完,长的可以分几周解读。

2、主要收获可写自己对某一完整文章的感受,也可写对文中某一段或某一精彩句子的见解,要求感受独特,表达简短而有力。

3、下课前把阅读进度档案表格填好,由科代表负责收齐,清点后交上,下次阅读课时再发到每人手中。

(三)读后严检测

1、定期组织阅读笔记交流会,让学生交流阅读收获,以求最大面积、最大效度地实现资源共享。阅读笔记交流会具体步骤: 第一步:划分小组。

将全体同学分成八组,每一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组长的职责是: ①发放、收交阅读笔记本。②维持交流秩序,保证筛选出优秀阅读笔记本,并作好点评。第二步:交流阅读。

①组与组之间或班与班之间对换交流。

②第一轮阅读要认真扎实,第二轮阅读要选择同学推荐的作品,在此基础上交流推荐出最优秀的阅读笔记。③找出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第三步:点评摘抄。

①在该同学的阅读笔记本上随时写出你读了之后的感受。②书写要规范,不能乱写,要对同学负责。

③看到较好的语句可用圈线划出来,并摘抄到自己的笔记本上去。④阅读时用红圆珠笔,并一定注明姓名和时间。第四步:交流赏析。

①每组选出一篇优秀阅读笔记本在全班范围内交流,并负责作好点评。②全班同学再次交流感受。

2、要求组织学生定期(每个单元)对自己的阅读情况进行自我检省、矫正,写出书面单元阅读总结,以备教师抽查。

3、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对阅读课的要求、建议,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及时作出调整。

4、学期末举办读书报告会、名著知识竞赛、诗歌朗诵等活动,检测学生阅读情况,调动学生下一轮阅读的兴趣。

总之,课前指导是搞好阅读的关键,也是很好实现课时调控和课后检测的保证;课时调控能保证学生更快、更好走上阅读的科学轨道;认真落实课后检测能更好的促进阅读活动的开展。

四、关于语文教学的其他几点思考

1、给语文教改泼点冷水

当前语文教改真热。热是个好事。但什么事情只要热到一定程度,就总有一些浮躁的成分。这些浮躁成分不剔除,就容易使事情气泡化,烈火烹油之后就是永远的沉寂。(1)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2)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3)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4)倡导对话,但不能远离“根本”。

2、课堂教学中动与静的思考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其实就是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学生学习主动性,就是尽可能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真正的生命活力更可能展现于课堂的静默之中。一堂课最可宝贵的时间,往往不是学生热烈讨论的环节,更不是教师激情讲解的环节,而是在学生静默思考的环节。只要选取了合适的角度,提出了合适的问题,抓住了合适的火候,学生的静默思考往往是充实的、细致的、深入的,这段表面上的课堂空白,恰巧是学生思维最集中、最投入、最兴奋的当口,足可以“黄金时段”誉之。

3、语文老师要有点诗意。

语文课改的教学方法 篇6

一、“语文味”的内涵界定

深入地研究语文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程少堂先生提出“语文味”概念:“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与意理阐发、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①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味的本体是什么?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指的就是‘这个味’。具体说来,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②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老师说:“语文课是美的,它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来,语文课要上得朴素、自然,向学生传递的是语言深处的美。”③

“语文味”是一个不容易界定的概念,因为“味”是一个不容易说清楚甚至也不需要说清的概念。福建师大中文系教授孙绍振说:“‘语文味’是一个很好的提法,既有近年来教学经验的升华,又有历史经验的积淀,最精彩的是对语文味的界定……也是对于中国古典文论中“滋味”说的传承。”④“味”或“滋味”的基本含义是指“意味”或“趣味”,而作为美学范畴的“味”则是一个既具体又抽象的概念,具体指在审美过程中,讲到“味”或“滋味”时,要讲的对象一定是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高度;抽象则是指要讲的对象进入了一种模糊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较高的境界。由此可见,“味”或“滋味”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是一个高层次的概念,却也是一个不容易说清楚的概念,而“语文味”也是这样,一提到语文味,要讲的对象也一定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高度,所谈论的对象也进入了比较高的境界。

学界对“语文味”的本质认识也越来越清晰,本文认为的语文味是指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课堂教学体现了语文学科特点及韵味,语文的教与学有机融合,教师的素养与学生潜能交相辉映,学习知识、训练能力、发展个性、语文情韵等达到较高的水平与境界。

二、“语文味”教学的特征与意义

“语文味”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境界,充盈着浓郁“语文味”的语文教学应彰显出语文学科特点、语文独特的美感、教学相长及富有语文韵味等方面的典型特征。

(一)“语文味”教学的特征

1.体现语文学科特点

洋溢着“语文味”的语文课堂,是不存在泛人文教育和偏工具性倾向的,也就是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这是语文味最为重要的特征。《语文课程标准》表述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⑤具有语文味的语文教学,是指语文课堂重在突出语文工具性的教学过程中渗入一些道德教育、审美教育,在听、说、读、写训练中渗入必要的人文教育,以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学中要以工具性带动人文性,促进二者的和谐统一。

2.教出语文独特的美感境界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是一门情感十足的学科。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语文教学充溢着语文味。上文在谈到“语文味”的界定时阐述过:一提到语文味,要讲的对象一定是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高度,所谈论的对象也进入了比较高的、具有美感的境界。程少堂先生说过:“‘语文味’是一种具有诗意美感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种美学境界,是语文教学过程美和结果美的和谐统一,因而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教学美。”⑥因此“语文味”教学正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独特的美感境界。

3.教师素养与学生潜能交相辉映

“语文味”体现的是教师较高的综合素养、教学激情、教学个性与学生的文化素养、学习兴趣、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教师的教学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容易进入学习情境,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教师的素养与学生自身的潜能都得到最大发挥,师生共同创设的课堂教学相长,达到一种最佳境界。因而语文味的最高形式,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和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和创作欲。⑦因此,语文味的教学课堂要体现出教师较高的素养,能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等,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4.课堂彰显出和谐而富有语文韵味

“语文味”教学的课堂,充满一种和谐及富有语文韵味的氛围美,它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领略出语文学科独有的韵味来。和谐而富有语文韵味的课堂表现为师生共生互享的学习课堂、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和谐而富有语文韵味的课堂要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和谐统一,这是良好教学效果的表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具体情境中的学生,考虑需要教什么,怎样去教才能使学生有效地学到和掌握既定的课程内容,才能更好地体现出语文韵味来。王荣生先生说:“语文教学内容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用教材和教学为学生服务等理念。”⑧也就是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和教学的实际,使教与学能够达成和谐统一,彰显出语文学科的韵味。

(二)语文教学追求“语文味”的意义

“语文味”的提出,使语文教学更切合实际、教学的要求指向更为直接明了,更能使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回归教学本体、返璞归真,开展有意义的教学。

首先,“语文味”是对中国古典文论中“滋味”说的承传,但不停留在历史上,而是结合了当代的学术资源,是历史经验的升华和积淀。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语文教学的研究及实践。中国古典美学家将“味”的概念创造性地转化为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范畴和逻辑起点。“‘味’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是其逻辑起点、归宿点和立足点。”⑨由此可见,“味”在中国传统美学里是一个较高层次的概念,而语文教学中的较高境界也应是有味儿,就是有“语文味”。因此,“语文味”承传了“滋味说”,又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化。

其次,是对当代语文教育思潮的辩证整合,提出“语文味”这样一个概念,它能把有关语文的各种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囊括进来,它能把古今所有优秀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精华和语文教学改革中各家各派的长处吸收整合进来。可以说,语文味集教学精华和教改各家之所长于一身,是最有个性而又具有全面性的理论,对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有重要作用。

第三,语文味理念的提出更具有极其深刻的实践意义,它是对语文教育中非语文现象的一种纠偏,特别是对语文教学的极端倾向——泛语文化的纠偏,避免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文学课、道德说教课或其他自然学科课程。新课改迫切需要实施素质教育,而“语文味”正是既能汲取素质教育理念的精华,又能防止语文教学中的非语文化现象的产生,还利于开拓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新局面。“语文味”不能拒绝模式,但坚决反对和拒绝一切模式化的东西,它更鼓励教的个性和学的个性的张扬。语文教学决不能模式化,要清除应试化和技术化教育等诸多弊端,不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

三、当前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弱化分析

当前“语文味”的弱化存在两种状态:一种是“泛语文化”现象的产生;另一种就是考点的机械训练,忽略对文本的品读。

(一)“泛语文化”现象

一场对“语文教育人文内涵的失落提出批判”的语文教育大讨论,推动语文的人文教育,让人文教育加强了,但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也就是“泛语文化”现象。“所谓泛语文化,就是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偏离课程标准,脱离教材,游离于语文知识之外,漫无边际地延伸课堂教学内容的行为。”⑩形象地说,就是“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不到位、不深刻;李海林先生说过:“‘泛语文’的实质,就是把新课标中关于打破学科本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与社会实践联系等这些论述,理解为是关于语文本体的论述,认为语文学科以外的东西、学生的生活实际、整个社会实践就是语文。”{11}其次是把语文上成了非语文课,丧失了语文本质内涵;再者是对教材的使用欠妥当,有些教师不重视文本的解读、品味,而是漫无边际地探究,夸夸其谈文本背后一些关系不大甚至毫不相干的人文主题,课堂上空泛的假对话等。李海林先生将其概括为:“在主题活动中语文被边缘化、模糊化;在课堂教学中语文被悬置、被空洞化;在语文教材中语文被遮蔽、被淹没在人文话题结构中。”{12}

(二)品读不到位、不深入

品读不到位、不深入主要是就当前教师的教学重点是考点训练、忽略文本的品读而言的。教师抓文本中跟考试有关的句子,解释一番,自然就不可能品味出语文独有的“味”来,使得课堂枯燥无味。如有些教师讲解《山居秋暝》的首联时,点出了诗人用一个“空”字去修饰山,点出来就完事了,或者简单解释“空”为“空旷、空无一物”;而我们知道“空”在诗中应是一种心境的空明。对文本相关词句的品读不到位、不深入,使学生难以进入文本的情境,更体会不到诗意美的境界,品尝不出语文独特的“味”,从而造成“语文味”的缺失。

四、语文教学追求“语文味”的思考

语文教学所追求的“语文味”体现了当代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教育的特点,促使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回归语文教学本体,返璞归真,应该高度重视“语文味”,让其洋溢在每一堂语文课中。

(一)“语文味”营造的关键点:提升教师的素养

语文课要追求“语文味”,对语文教师这一“主导”的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首先,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娴熟运用语言交际工具的能力、扎实而广博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深厚的教学技能等。在知识的领域中,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是一江潺潺不息的水。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及解读文本的能力,具有深厚的科学教育理论和高超的教学技能,较高的听说读写能力等,教师可以通过不断的阅读、对事物的观察、时刻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借鉴别人的好经验等方法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充实自身的“语文味”,才能感染学生,营造出富有语文味的语文课。

其次,要注重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指教师在其生理素质基础之上,通过教育活动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13}具体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学识、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等特征的总和。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14}这充分说明了教师是育人之人,为人师表,其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教师要以自身健康的思想教育学生,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言行感染学生,这也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所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学生。

再者,“语文味”教学要求语文教师懂得创设情境,善于调动课堂气氛,并具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调控艺术。此外,语文教师要充满激情,这是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最明显的不同之处。缺乏激情的语文教师自己都无法体会文本的思想感情,又怎能去感染学生?而缺乏激情的教学课堂,纵使文本再动人,教学也必然枯燥无味。程少堂先生指出:“语文教师面对语文教材时必须是一个‘情种’,即要像热爱情人一样热爱你们教的每一篇课文。教师在备课时备情感,才能把遥远的讲得亲切,把枯燥的讲得有趣,才能讲出感染力。”{15}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素养,这是语文课具有浓厚语文味的关键所在。

(二)“语文味”营造的立足点:学语言,凸显返璞归真

对于“语文”一词的界说,叶圣陶先生说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纸面上叫书面语言……口头为语,笔下为文,合成一词,就称为‘语文’。”{16}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语言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绝对不能因为泛语文化等现象的盛行,而否定或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就一味致力于审美与情感的感悟和熏陶,或是夸夸其谈人文教育。有些老师在分析《愚公移山》这一课时,重点讨论“移山还是搬家,哪个更为经济划算”,甚至批判愚公“没有环保意识,没有经济头脑”,这样的讲解使文章不再是阅读对象,而只是作为一个引子、引发一些随想的“由头”,使语文教学走向了边缘化。不管是哪一篇课文,语言都作为载体渗透其中,语言学习是教学的出发点,是营造语文味的立足点。语文课堂应该致力于语言这一基础的学习,对语言进行揣摩、品味,回归到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17}叶老这一观点重在强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性,语文教学中要扎实抓好听、说、读、写。

追求语文味的语文教学,立足点是学语言,凸显返璞归真。既要学习语言这个与营造语文味息息相关的载体,也要兼顾文化、文学等方面,回归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这是营造浓厚语文味的必然要求。工具性重在“文”,而人文性重在“道”,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文、道是辩证统一的。语文教育者在语文教育中应将语文训练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做到“因文悟道”或“循文求意”,以达到叶圣陶先生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教会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培养学生较高的语文能力素养的同时,也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和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语文味”营造的突破点:以学生为主体参与学习,学出“味”来

语文课堂应重在学生的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语文味营造的突破点所在。而有些课堂,整节课下来全是教师自己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只是悠闲的旁观者,这剥夺了学生“亲历、自得”的时间及其独特体验和审美快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一个教练、起引导作用而已,学生才是学习和训练的主体,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应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教说,学生默默聆受。”{18}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读者不仅以阅读主体的身份存在于文本之外,而且以“隐在读者”的方式存在于文本中,成为文章的一个构成要素。针对文本的教学,必须尊重读者的独特体验,引起读者的共鸣。语文学习是个性化的活动,每个读者已有的经历、知识不同,自然对同一文本的解读也会有所不同。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人的天赋、可能性、能力和爱好确实是无可限量的,而每一个人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又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深藏着的潜能,并使他们在自己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19}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这一读者的主体地位,尊重其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既是教学民主的体现,也是营造语文味的需要。

在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学呼吁返璞归真,回归语文教学本体,追求富有“语文味”的教学,就是追求一种较高的教学境界,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

注释:

①⑦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59、58页。

②③任明新:《从程少堂的几个课堂实录中搜寻“语文味儿”》,《中学语文》,2008年第7期。

④孙绍振:《评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综合天地》,2007年第1期,第113页。

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

⑥程少堂:《“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兼及对“泛语文批判”的初步批判》,《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09年第5期。

⑧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版,第8页。

⑨程少堂:《语文味研究回顾》,《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3年第10期,第54页。

⑩桑进林:《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泛语文化的原因及其对策》,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11月。

{11}{12}李海林:《李海林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113、190页。

{13}钟海青:《师论——多维视角的教师透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版,第178、179页。

{14}曹彩虹:《论现代教师人格魅力的内涵与特征》,《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15}刘人云:《“语文味”与语文课程标准》,《刷新课堂》,华龄出版社,2002年版,第81页。

{16}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45、46页。

{17}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第7页。

{18}朱昌元:《穿越语文丛林》,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版,第44页。

{19}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版,第475页。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篇7

回顾基础教育的发展史, 过去的语文教学模式存在着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缺陷, 学生缺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以导致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 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而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个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国家, 将难以应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 失去国际化带来的发展机遇, 失去在世界格局中的核心地位, 只能站在世界分工的低端。因此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 担负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任。语文课改也就应运而生了。不论遇到多大的阻力, 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教师就应该投入到语文新课改中来, 坚持用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方法指导教学, 为新课改添砖加瓦, 出一份微薄之力。

二语文新课改的几点做法

语文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探讨的互动过程。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改革即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课堂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因此,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必须努力实现以下四个转变。

1. 教师角色的转变

由传统的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教学就是教学生学, 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 而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但在现实语文教学中, 常常出现单纯“老师教, 学生学”的误区。教师照本宣科, 代替学生思考, 把知识灌输给学生, 采取填鸭式教学。“满堂灌”、“满堂问”、“一言堂”, 学生成了记忆的机器, 毫无独立思考可言, 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成了为教而教的机器, 学生成了接收知识的容器, 对学生的身心和智力是极大的压抑与摧残, 严重违背了教育的初衷。新课改形势下的教师应努力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要积极钻研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新观点, 从“能教”到“会教”到“教会”, 把课堂还给学生。从“统治者”到“平等的首席”转变, 实现教师从“主导者”到“辅导者”的角色定位。从“立足于教师的教”到“立足于学生的学”转化, 充分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改最大的变化就是教师从“善讲”向“善导”的转变, 学生从“善记”向“善思”的转变。

2. 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教学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 而忽视了发现和探究, 学习成为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打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抑制了学生思维和智力、能力的发展。因此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点。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交流、小组合作等活动凸显出来, 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不是被动地机械复制, 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客观世界。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学生学习应该是一种自主、积极探索的过程。学生开始尝试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功感, 积极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和实践性学习, 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的方式获取知识。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此次新课改的一大亮点。

3. 课堂模式的转变

站在学生终生发展的高度审视课堂教学, 站在人文教育的高度审视教学。课堂教学的小目标服从育人的大目标, 达到处处皆教育的最高育人境界。充分应用多媒体等先进的课堂呈现方式, 创设情境, 促进学生动眼看、动脑想、动手写。做一个学生的出色策划者和组织者, 把语文教师的作用定位为一个“导”字, 即是导学、导问、导思、导法、导行。从学生的阶段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 精心设计选择导学方法与课堂结构, 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最佳教学情境, 使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坚决摒弃代替学生思考, 教师“满堂灌”的落后教学模式, 还课堂给学生, 给学生创造大量语言实践的契机, 并提高学习的效率,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的目的。

4. 课堂内外的转变

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篇8

一、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感悟在阅读中的地位, 无疑是尊重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尤其是汉语的习得规律。但是, 感悟应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感悟是否能解决语文教学的一切问题?强调感悟, 还要不要“训练”?

不同的学生阅读同一篇文章, 感悟的深度不同;同一个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 感悟的效果也不同。感悟的方式是多样的。读, 尤其是诵读, 固然是感悟的最主要方式, 但除了读, 还有听、说等多种方式。听别人朗读, 和别人交流阅读心得, 必然会加深感悟的深度。感悟更不能排斥适当的语言训练分析, 因为适当的语言训练分析有益于对文本感悟的深入。

二、怎样确定文本的地位

文本即通常所说的“课文”。推翻文本在阅读教学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已形成共识。但怎样确定文本的合适地位呢?

我认为传统的阅读教学有一条经验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 即领着学生读进去, 走出来。通过阅读走进文章的内部世界, 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但又不是被动地接受作者的思想, 不是单纯地倾听作者的言说, 而是在接受中激活自己的情感, 形成自己的观点, 和文本作者对话。在这样的进去和出来之中,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样的传统经验和新的课程理念是一致的。过去, 只进去, 不出来, 是我们所否定的一种阅读行为, 可现在极端淡化文本阅读的教学, 则是根本不进去, 不进入课文的内部世界, 也就谈不上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阅读时间不足, 解读不够深入, 缺少内在体验, 浮光掠影, 不作深入探究, 这样的课堂虽然好看又有什么用呢?

三、教师在课堂上应起何种作用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的主体, 这是大家已形成的共识。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什么角色, 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呢?现在的教师几乎都在做课堂的主持人, 起串联过渡的作用。这种做法是否符合课改的精神?

很多教师对学生不管是否独到、是否有道理的见解, 所做的只是一味叫好或廉价的赞颂。有人说这样的做法, 是为了尊重学生理解和思考的权利, 是为了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见解, 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一名中学生, 如果不追求说的质量和思维的质量, 是不行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但并非所有的答案都对, 所有答案都可以, 也并非所有答案的质量都一样好。作为中学语文教师, 如果不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质量, 发挥教师的作用, 尽教师的责任, 那实在是一种罪过。培养出唯唯诺诺的学生是罪过, 培养出信口开河、满嘴胡说的学生何尝不是罪过呢?

高中语文课改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9

高中是我国中学教育阶段的最高层次, 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认知能力都较初中阶段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 因此, 根据学生的不同理解阶段以及知识积累阶段对语文课程进行相应的调整, 使得高中语文知识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然而在对高中语文课程进行调整之后, 就需要教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思考如何对新的知识内容以及新的教学要求进行完善, 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尽快掌握所学知识, 另一方面达到高中语文课改的要求, 健全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体制。

二、高中语文课改教学特征以及意义

当前对高中语文进行课改, 主要是将以往以教师教授知识为主,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这种填鸭式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理念进行改变, 通过主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来改变陈旧落后的教育体制, 鼓励学生树立自主创新意识以及学习的自觉性。对高中语文进行课改, 是国家对教育的宏观调控, 也是顺应时代发展规律的一个体现。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性的人才, 而为社会提供人才的窗口教育更应该从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培养等方面做到创新。高中阶段的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 也具有非常高的可塑性, 而高中语文课程也因为其本身的形式和内容很容易将教学方式调整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 因此, 在高中阶段, 高中语文课改后的教学应该根据改革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以适应课改的要求和目的。

三、高中语文课改教学实践探索途径

(一) 在传统基础上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

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规律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而高中语文课改后, 学生变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因此, 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就需要被体现出来。以往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虽然没有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但是对知识掌握的要求和教师对备课的要求都很高, 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因此, 在高中语文课改后, 对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究时, 应该保留教师对知识讲授的高要求以及课前准备的充分性, 及时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 高中语文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 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因此, 在课改后教师应该在教授课程时, 注意多给学生一些发挥的空间和机会, 比如在教授某一课本内容时, 将同学分成不同的小组, 在课前对课本内容自行预习, 找出自己觉得有疑问或是感兴趣的地方, 通过上网查找或是去图书馆查找资料等方式解决自己的问题。同时, 将自己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做成报告, 与全班同学进行分享和讨论。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符合新课改对学生的要求。此外, 高中语文课程对于作文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学生在进行写作时可能有时受限于当前的条件或是思维打不开, 造成作文的题材以及思想表达老套, 教师在高中语文课改后对作文进行辅导时, 可以鼓励学生除课本知识之外, 多阅读涉猎一些较为新颖的阅读材料, 然后组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 通过这种方式开拓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二) 在固定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以教师的备课内容, 通过板书形式来展现出来的。而互联网时代, 科技的进步使得我国的教学手段发生了不少变化, 高中语文课改后的教学方式也应该尽量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接受, 乐于接受,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原有的教师备课的基础上, 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将备课的内容进行丰富, 通过互联网查找以及教师课程资源共享等手段, 将教师的备课方法进行简化, 对教师的备课内容进行延伸, 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教师能够分享教授给学生的知识越来越多, 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课堂质量, 丰富课堂内容, 学生从中学到的东西也就相应增多。除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备课和课堂质量之外, 还可以对课堂教学的引入方式做一些调整, 比如在对某一类型的课程内容进行讲解时, 可以适当采用图片、语音甚至是视频对课程进行全面的解读, 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了解相关知识, 并对其印象深刻。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高中语文课改后的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 逐渐体现出以启发、引导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改革, 是与当前高中语文课改的目标相一致的。

(三) 在考试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评价考核方法

我国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掌握情况的评价大多采用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 这种方式虽然对教师的讲课质量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较为方便直接, 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比如, 考试有时只是对某一个知识点考的比较集中, 而教师对课程的教授则是全面的, 如果只是单纯以某一个阶段的考试来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 对教师来说不太公平, 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考核也不尽公平。因此, 保留原有的对学习和教学的考核理念, 但是可以采用相对动态的考核, 随时掌握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将这种动态的考核机制与考试结合, 能够从动态以及某一阶段的考核来分析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结语

高中是我国中学教育的最高阶段, 高中生的思维和理解能力都相比之前有了较大的提高, 对高中语文课改后的教学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是对课改目的和理念的重要把握。高中语文课改后, 通过对课堂教学方式以及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动态的现代考核方式对高中语文教学进行探索, 以期在课改后对高中语文教学有一个较好的规范和道路可以探索和引导。

摘要:时代在不断变化, 社会的发展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教育是以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基础的, 在社会发展巨大变化的同时, 教育也应该随之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高中语文进行课改, 正是针对当前社会发展新形势、新常态的新局势所提出的。因此, 对课改后如何进行高中语文的教学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提出行之有效的高中语文课改教学实践的实现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改,教学

参考文献

[1]杭文武.浅谈新课程下初中体育教学[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09 (9) .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 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改,创新

传统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是存在弊端的, 它不但不能激发和锻炼学生的创作思维及逻辑思维, 也使得写作教学死板、无趣、公式化, 基本成为了高中教学中的鸡肋科目。在新课改背景下, 写作教学则强调教学过程要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创新思维,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他们在开放意识下尽情发挥。

一、新课改下高中写作教学的创新需求

1.人本性。新课改要求高中写作教学要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 也就是说要给予学生巨大的自我空间。高中生正处于青春的懵懂期, 需要心灵的释放与诉说, 高中写作教学课堂就应该为学生创造这样一个思考和表达快乐的氛围, 让他们体味到“以我手写我心”的写作乐趣。

2.人文性。高中写作教学要遵从内心和思想。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际价值还在于对人精神世界与人性的塑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地交流以求让学生在他人身上看到真实的自我, 从而在写作中彰显自我的人文特征。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真实自然, 符合对个人精神状态、社会状态与自然状态的完美统一。

二、新课改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改进策略

1.改变传统, 以写为本。如今, 高中写作教学应该从语文教材的改革着手, 扩大作文教学的内容范围及比例, 基于“以人为本”的思想, 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 科学合理地安排写作教学内容, 建立更具有实用性的写作教学体系, 做到“以写作为本位”。即让学生不仅能够以读带写, 也能够做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自由写作能力, 从而激发他们写作创新能力。

2.开放教学, 自由写作。南宋诗人曾经对儿子说过:“汝果欲学诗, 功夫在诗外。”所谓诗外的世界就是生活。高中写作教学也是如此, 教师应该打破传统封闭的教学格局, 带学生们走出课堂, 走向自然, 让学生多多接触社会, 体验生活, 同时也收集素材和灵感, 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对高中生来说, 可写的素材太多, 只要教师能够将教学环境开放化, 并自身做到身体力行的、负责任的教学, 就会提高写作教学的整体质量。

3.摸清规律, 循序渐进。高中作文写作主要有三大特点, 目的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尤其是在新课改体系下, 这三大特点再次被无穷放大。因此,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积累资料素材的能力, 提高他们对生活、对情感的体验质量和认知水平。另外, 教师也应该多多摸索良好的教学方法, 以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方式来为学生形成良性的写作思维、技巧, 并通过对他们的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训练将他们的思维与技巧相结合, 全程训练他们的写作能力。例如, 安排学生通过观察生活自列提纲, 组织语言, 锻炼学生的作文序列能力, 让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循序渐进的实质性进步。

三、以议论文为题材的写作教学设计

议论文是高中生语文作文中最常见的写作类型, 本文以议论文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从各方面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特别是培养他们的逻辑能力, 实现学生纵向层次的递进式思维拓展。并通过写作, 让他们学习从生活中寻求真实体验, 并学会结合运用到写作创作当中。本文以议论文题材《发现幸福》为题目, 教学设计主要分为两课时完成。

1.课时一:训练学生的纵向层次递进式思维拓展。纵向层次递进式思维拓展就是要学生能够理解写作过程中文章层次的层层深入与步步推进, 并把控好各个层次顺序之间的关系, 形成议论文的严谨结构。通常讲, 议论文会以某个具有社会意义的问题作为开端, 形成观点, 并进行多角度探讨分析, 最后构成论证的纵向角度, 并得出结论。教师以层进式结构来梳理《发现幸福》这一议论文题材, 就是要做到what-why-how三点, 即什么是幸福———为什么要去发现幸福———怎样发现幸福?这种严谨的层进式结构就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写作思维, 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课外搜集资料与生活体验来寻找三个问题的答案, 并组织语言, 写出一篇具有多层次链条和纵向层次递进式思维拓展理念的议论文章, 做到步步深入、由表及里、从普遍到具体。

2.课时二:教师辅导。在第一课时学生完成作文写作后, 第二课时则主要为教师的辅导评价阶段。

比如在《发现幸福》这一篇议论文的论述过程中, 如何学会对生活经验与领悟的积累。首先, 要认识到自身的力量渺小, 这也是学生写作过程中积累的大前提, 只有认清自己在写作中的人生领悟是渺小的, 才能够积少成多, 做到滴水穿石, 形成自己丰富的写作素材与思维, 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驾轻就熟。

其次, 学生应该按照what-why-how三理论来用层进式的结构来创作文章, 提出幸福是每个人都渴望的人生目标这一论点, 然后分析幸福对人都有哪些重要性, 寻找到为什么要发现幸福的答案, 最后就是探讨如何寻找幸福。这样下来整个文章的结构层次就相当清晰了, 基本满足了议论文体所要求的一切。

在新课改下,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去体验生活、领悟生活, 在实践中学会创作和积累, 丰富自己的写作经验及人生阅历。让学生写作文更能够随心所动, 有感而发, 自然流露才是学生最真诚、最成功的写作感觉, 也是教师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余燕.基于新课改的高考作文命题背景下的作文教学研究[D].广州大学.2013.10

[2]刘瑜.新课改下高中作文写作的创新与转型[J].陕西师范大学.2006.39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篇11

1.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真正改变

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相比,具有革命性的变化。理念的变化必然要求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要相应地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核心因素应该是教师角色的转换。实际上,角色转换其本身也是一个过程,是教师以其头脑中的理念与实际的教学实践不断碰撞、调整与完善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这个過程能够充分地进行,则新课程的实施就会真正发生。否则,就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有观点认为,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将受到两类教学理论的影响,一类是外显的“倡导理论”,另一类是内隐的“运用理论”。教师在新课程培训中、在书本里学到的有关新课程的理论属于倡导理论,这类理论在多数情况下仅仅是以理论形态存在于教师头脑中的。而运用理论却深植于教师的潜意识与行为方式之中,具有指导教师行为的力量,因此,倡导理论只有转化为运用理论才具有指导教学的力量。实际上,运用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在教师通过不断调整而使自己的教学角色不断定位的过程中形成的。

2.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现

在新课程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历史知识、解答疑惑,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的场景,而是学的场景,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这种质的飞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角色的调整程度。只有教师角色定位准确,才会真正地还一个学生自由探究与学习的舞台,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主体地位才得到凸现。

3.有力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关键在其教学行为是否真正改变。如前所述,角色定位是教学行为改变的先导性条件。只有角色定位准了,教学行为真正改变了,才会有力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由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的行为模式通常被称之为教师角色,教师的角色转换也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对自己地位的、行为方式的调整。

(一)由控制者转向“平等首席”

要改变长期以来教师的控制者角色,使之成为“平等首席’。即教师要放下架子,真正走到学生中间,以一个平等对话者的姿态融入学生当中,参与谈论,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长和合作伙伴。例如,在讲“游褒禅山记教案”这课时,教师就可以先以一名学习者的身份,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请求,大家都知道,学习文言文的前提就是先要理解重要字词的含义,我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恰好遇到了几个没有理解好的字,如“观”、“名”、“险”等,谁能解释一下?然后接着问,(《游褒禅山记》跟《桃花源记》和《岳阳楼记》都是“记”。它们是否有什么不同呢?这样就会引导学生探讨游记这个问题。教师这样上课,就使自己由原来的控制者转向了“平等首席”,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会得到有效的调动。

(二)由“授业者”转向参与者

传统教学理念下的语文教师,往往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把学生当成了“受道、受业、供惑”的被动求学者。这种单向的“传递和接受”式的文化教育正是新课程所摒弃的。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这就要求“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中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作为参与者,应该从如下方面体现自己的角色定位: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认知的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体验,肯定他们的感情和想法,能够承认自身的过失与错误。例如,在讲《为了忘却的记念》时,教师为了使学生能更加主动地探求“作者把本文题为《为了忘却的记念》,既然是‘记念’,为什么说是‘为了忘却’?”等问题,教师不是一问一答式地牵着学生的思维走,而是提供给学生必要的背景资料。(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烈士的暴行,激起了国内外广大人民的愤怒。

(三)由“知识的权威”转向组织者

组织者角色是指教师由“知识的权威”转向“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学生学习条件的创造者。具体到每一节课,教师组织者角色应表现为:引发问题情景;同时,在内容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图像、声音、文字等材料;在方式上组织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成果汇报等形式。然后教师以引导学生互评、教师总评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可资借鉴的问题解决思路与模式。

新课改呼唤语文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篇12

一、明确“最优化”的含义

“最优化”这一概念意味着从一定的要求看, 是最好的、最佳的意思。第一, 所谓最优化不是某种教法或教学手段的最优, 而是要运用恰当。某些人曾幻想“教学方法的灵丹妙药”、“教学法上的炼金术”, 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语文教学千变万化, 丰富多彩, 试想怎么能用某一“最优”去统帅一切呢?第二, 所谓“最优化”, 是指教学中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依据这种目标去对教法进行科学地选择、科学地创造。第三, “最优”必须有一定的条件, 在这种条件下这种教法可能是最优, 在另外条件下这种教法可能就不是最优。也就是说, 针对不同的学校、不同教师、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等, 应该有各自不同的最优化教学方法。明白这一点, 语文教学方法的最优化的研究, 才有必要, 否则, 生搬硬套, 千篇一律, 语文教学势必走进狭窄的死胡同。

二、对语文教学方法进行科学分类

多年来, 语文教学法走着一条曲折的道路:先是讲授法, 接着是导读法、三主法、谈话法, 乃至现在流行的设疑法、问答法、知识体系法、点拨法、情景教学法、诵读法等等, 其实每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的范围内都有一定的长处, 但是跨出自身的范围也必然有其弱点。因此应该对诸多教学方法在鉴别其主要职能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分类。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从整体来看, 它可以分为组织作用、激发作用和检查评定作用三个最重要成分, 相应地把教学方法分为三个类别, 即 (1) 组织和实施学习认识活动方法包括用语言传递和听觉感知教学信息的方法, 如叙述法、讲授法, 谈话法, 练习法等。这类方法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2) 激发学习认识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 如设疑法, 点拨法、情景教学法等。它的最重要职能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检查和自我检查学习认识活动的效果的方法, 如提问法、考试法、书面作业法等。这类方法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反馈的“控制”的职能。这种分类法, 原则上适用于语文教学方法的分类, 如果能以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动机、检查学习效果三个方面考查教学法的职能, 发挥教师主导、调整和控制作用, 那么对语文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就不会是盲目随意的了。

三、认真选择教学方法, 力求最优

语文教学方法, 是语文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它通过一定流程, 使受教育者得到教育、培养和发展的目的, 从而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因此, 语文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必须符合下列七个要求。

1. 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教学规律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是经过广大教师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的真理。如语文教学不能搞满堂灌, 而必须采用启发式, 这是客观规律。优选教学方法就必须遵循这一规律。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科学反映, 它是语文教学各种因素普遍联系的理论概括。我们语文教师优选教法也只能遵循它, 而不能违背它。如语文教学中文道统一的原则, 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听说读写相辅相成的全面训练的原则、课内课外互相结合的原则等, 我们优选教法时都必须遵循, 只有这样才能高屋建瓴地选择教学方法, 也为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灌注了灵魂。

2. 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

中学语文课本的几百篇课文, 篇篇内容不同, 教学方法也应该不同, 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材特点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程式化教学”之所以不得人心, 其症结就在于没有从教学内容的特点出发。“胸中有书”, 手中才有“法”、“法”由书而来, “法”为书服务。

3. 要符合学生接受的可能性。

学生是受教育者, 不论什么教学方法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愿学、会学、乐学, 因此教法选择必须“目中有人”。学生的智力、基础、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 教师都必须十分清楚, 据此选择教法。如初中学生好动好讲, 有强烈的表现欲。因此适宜用讨论法、谈话法等, 如果用讲授法一讲到底, 学生可能就坐不住了。反之, 高中学生一味用谈话法, 学生就反感, 宜用比较法、辩论法等, 教师小结点评。如此而已, 各得其所, 否则, 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仍是收效甚微。

4. 要符合规定的教学时间的要求。

一堂课只有45分钟, 时间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 就必须科学地选择教法。即使是课堂教学的进行中, 对时间也应有科学的安排, 讲究时间的最佳分配, 发挥单位时间的最佳效率, 该讲什么, 不该讲什么, 哪里是重点要突出, 哪里是难点要攻破, 教师心中必须有极明确的计算。根据课堂时间优选教法, 不仅是要如期完成教学任务, 更主要是提高课堂效率。那种“脚踩西瓜皮, 滑到哪里是哪里”, 把语文课上成了“随意漫谈课”、“垃圾课”, 就是没有根据时间来选择教法的后果, 是对教学极不负责任的做法。

5. 符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要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它要求人们具有创新意识, 要求学校教育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因此, 我们在选择语文教学方法时既要考虑培养学生常规语文能力, 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深化语文教改, 实施语文新课标, 实现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6. 要符合教师自身特点。

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适合教师自身的特点。教师的年龄、性别、学识、阅历、能力、风格、兴趣等, 无不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有关。“十个师傅十个法”, 它的真正含义也就在此。

上一篇:建筑电气的安装下一篇:半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