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研究

2024-10-16

语文教学的研究(精选12篇)

语文教学的研究 篇1

开展研究性阅读, 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探求未知事物的能力, 促进科学思维的形成;有助于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某些不足, 是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形式。

一、通过归纳整理促进阅读理解

随着信息资源的膨胀, 学生搜集、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也应有所提高。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整合, 提高学生识别信息、归纳信息的能力;通过对语文素材本质属性的分析和理解, 为学生提供运用抽象思维、逻辑演绎能力的机会。比如《马背上的小红军》这一课, 教师可以开展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的扩展性阅读训练, 将同学进行分组引导, 按照组别进行不同的任务布置。比如:归纳整理长征时的背景、路线、发展状况、曲折和困难、长征过程中的英勇事迹、主要革命事迹等。通过学生资料的搜集, 在课堂上教师进行总结和重点引导, 使学生真正地感受长征精神, 从而更好地体会和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通过发现问题引导阅读理解

在阅读中, 对课文进行粗略的了解, 在了解中发现问题, 从而用问题来引导对课文的理解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本文所讨论的研究性阅读, 就是将阅读目的和教学大纲充分结合, 通过课堂活动提出与实际学习联系密切的问题。在刚开始的时候, 老师可以罗列问题以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文的学习, 会更有兴趣也能主动思考并找出问题, 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习惯。

通过一段时间的引导, 教师就可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通过对这些问题答案的搜索和整理、发现, 完成课文的学习。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思考的过程, 这就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进行思考的阶段延伸到了提出问题这一过程中, 从课文教学开始学生就充分发挥了主体地位, 这对阅读理解很有帮助。

三、通过整合信息资料促进阅读理解

语文教学的研究性阅读是将文章看作是一个信息资源库, 只有对信息资源的有效理解和正确把握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所以, 在阅读中, 要注意培养学生整合信息资料的能力。通过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 在问题的引导下, 进行课文阅读, 这一过程就是收集问题答案、筛选和分析答案的过程, 然后通过同学间、师生间的互动讨论对答案进行整合, 完成信息资料的整合。信息的收集应该广泛而全面, 从课内到课外进行开放式信息搜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信息、分析信息, 提出具体的方法途径和思考技巧以供学生参考学习同样重要。阅读是读者获得信息和感受情感的一种途径, 在阅读中要注意文章语言所蕴含的信息和情感, 厘出重要信息并整合归纳。教学过程中, 老师应对学生搜集信息的方向进行引导, 通过有针对性的信息收集和资源加工, 帮助学生明确文章的主题和学习方向, 从而避免信息搜集的盲目性, 为提高课堂质量做好充分有效的准备。以学习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为例, 学生对文章写作背景的了解欠缺, 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 针对这一情况,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搜集关于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 进行知识盲点课外拓展阅读。引导学生围绕抗美援朝搜集各种相关的信息, 为学习课文做好信息铺垫和知识准备。

综上所述, 研究性语文阅读的教学是通过语文教师的有效引导, 学生自主参加的, 以阅读目的为前提, 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扩展问题的开放型学习过程。通过阅读使学生准确、快速并且有效地掌握课文信息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并在这一阶段中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造能力。

语文教学的研究 篇2

【关键词】MOOC;教学流程;重构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Software in Specialized Courses Teaching Process Reengineering Based on MOOC

JIANG Wei-xiang ZHU Li-hua WANG Xiao-gang

(Dept. of Software Institute,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angzhou Jiangsu 213164, China)

【Abstract】The MOOC teaching mode is the trend and hotspot in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process and teaching process based on MOOC difference; secondly, focus on the teaching process reengineering based on MOOC: redefining curriculum design, organiz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role of teachers, teaching evaluation; finally is the teaching process reengineering based on MOOC in software professional in the course of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MOOC; Teaching process; Reconstruction

0 绪论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的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MOOC 的兴起,给传统大学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一个人,无论是谁,通过一部电脑或其他上网设备、网络,就能学习和授课,而且可以与全世界的人们一起学习,通过学习把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结起来,这是过去的人们难以想象的。MOOC 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MOOC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流程。为提升MOOC课程的使用效率需要重构现有的教学流程,从而实现教育流程的根本性变革。本文研究的重点是研究基于MOOC的教育流程重构:重新定义教师角色、设计课程组织,教学评价与考核;最后是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重构在软件专业课程中实施。

1 传统的教学流程与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

传统教学流程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安排好上课的.课程、上课时间、考核方式等,学生按照设置好的教学计划上课。传统的教学流程的主要缺点:

(1)学习时间长,教育资源不均。传统的课堂往往在40分钟左右,所以在传统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受到一定的制约。而且随着地域等条件的限制,各个学校的师资力量等教学资源不够均衡,故而引起择校、择班等现象。

(2)学生参与度低,教师难以广泛了解学情。在课堂上,学生往往疲于听课,做练习,课后的自习反思时间少之又少,所以学生能参与思考和课堂活动的机会非常少。而且一般一个班级的学生容量在40人左右,老师要深入学生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很困难,加上时间和精力有限,所以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主要是听课和做作业。

(3)解惑过程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统课堂的解惑活动往往是教师通过抽查或自我感觉,通过课堂讲解大部分学生提出的疑点。很难做到全面性和针对性。

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效果上MOOC的组织形式较之传统的课堂教学有着如下优势:

(1)组织教学活动成本较低,所有的网络工具都是免费的,只是在初期构建整个应用环境时教师的工作强度较大,但是教学活动环境搭建完毕后则可以沿用很久,而传统的教学活动则每节课都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

(2)学生受益者多,传统的教学活动由于时间场地等原因只能是教室的学生参与,而MOOC则没有这些限制,所以参与人数可以无限增加。参与时间也不受限制。

(3)学生参与度深,由于MOOC采用的是异步的非实时交流方式,并且鼓励学习者与教师之间以及学习者相互之间进行交流探讨,所以所有学生都可以加入到互动中来使的学生真正地进入到了深层次学习当中。

(4)学习的连续性,由于学习环境在网络中,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往往一次学习活动的主题可以持续地被讨论和研究,而在这个对主题的反复研究和推敲的过程中,主题更加明确,从而使得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更充分、更深入。

(5)学习成果的积累更容易,在整个学习讨论活动中的所产是教学资源、形成的问题和结论等研究成果以及学习者和专家的交互和互动过程都能够被记录下来,方便学生反复学习和巩固。

2 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重构

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了提高教学效率需要重构教学流程。麻省理工学院的管理流程再造取得了显著成效,节约了经费,提高了效率,极大地促进了MIT的教学科研发展。流程的重构可以分为四个步骤:①流程的分析和再设计阶段;②流程的试验阶段;③流程的试点工作阶段;④流程模型的全面实施阶段。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重构包括: (1)教师角色定义

基于MOOC的教学时教师或许不再是传统的单一教师形象,教师群体将会更加多元化、专业化和职业化,其中有主讲教师,有辅导教师,有助教,甚至还有“导演(教学设计专家)”、“舞美(课件设计专家)”和“道具(教学资源专家)”等,在这一批人的通力协助下,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2)课程的组织

在MOOC的教学模式下,课程的组织不再是传统的讲授模式, 学生在家通过看视频完成知识的学习,来到课堂上做作业并和大家讨论。将MOOC和课堂结合起来,高校的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在网上学习最优秀的授课视频,到课堂上后,可以和本地老师、同学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交流。(下转第24页)

(上接第28页)(3)教学评价与考核

教学评价与考核流程与传统的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基于MOOC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考核方式不再是单一的一种方式,可以包含在线学习学习成绩、平时测试成绩、最后线下考试成绩。学生学完之后可以根据辅导和讨论的学习情况对于教师进行教学测评,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MOOC平台快速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统计学生学习情况。

3 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重构在软件专业课程中实施

《计算机导论》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以我院软件学院学生为例说明基于MOOC的《计算机导论》课程的实施。软件学院350多学生全部选修《计算导论》课程,传统教学模式时需要8名教师参与教学,每周六节课。

4 小结

基于MOOC的课程教学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势,MOOC的教学流程重构是MOOC教学的重要的基础,只有重构教学流程,MOOC的课程才能顺利的实施。重构教学流程重点包括教师的角色定义、课程的组织与教学评价与考核。下一步研究的方向是基于MOOC的学习如何评价与考核。

【参考文献】

[3]徐晓飞.抓住MOOC之机遇 促进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01.

[4]李华,龚艺,纪娟,谭明杰,方佳明.面向MOOC的学习管理系统框架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03.

小学语文教学技巧的研究 篇3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 技巧 研究

我原来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担任数学教学工作多年,也积累了一些教学方面的经验。这学期,学校进行了工作调整,让我改教语文,并且是担任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程,这对于一个毫无语文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爱开小差,几乎没有自制能力,课上多嘴好动。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我开始了自己的整顿计划。没有任何管理经验,教学质量要提高,学校等着看成绩,这些对于非常要强的我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种种困难,我没有退缩,没有气馁,而是迎难而上,加倍努力。我坚信,只要自己有了付出,就一定会看到希望,等到曙光。

学生的纪律性差,我第一个整顿的就是纪律。任何一个集体,没有严格的铁的纪律是不会有竞争力和“杀伤力”的。我在教室里给学生讲学习的重要性,教育他们上课要专心听讲,让学生明白违反纪律的危害,告诉他们人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警告他们贪玩者必将一事无成的道理。经过我耐心的讲解和不断的监督,大部分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语言的鼓励之外,我还给进步的学生发小奖品,在学生之间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在我的调动下,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可是也有一些个别的学生,控制不住自己,犯了错又后悔,对于这样的学生,我采用连、帮、带的教育思路,让表现好一点的学生帮着教师共同管理,在学生中间形成互相监督、互相约束的监督体制,学生的热情被调动起来,兴趣异常高涨。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学生的纪律性明显提高了。

低年级的学生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书写太乱。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班里开展了“书法竞赛”“争当书写小英雄”等一系列的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大家的书写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

学生还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和年龄特点有关,那就是做题不认真,出错率极高。很多题明明会做,可就是做不对,要么这错,要么那错,总会出些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我是这样处理的:我给学生定了一条规矩,凡是在语文作业中能够连续得十次满分的学生,教师要给他们发奖品。学生最喜欢奖品了,把领到教师的奖品作为自己最高的荣誉。这个措施“颁布”不久,由于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学习热情空前的高涨,大家做题比以前认真多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好几个学生都领到了奖品。通过这种措施,学生的出错率明显减少了。

万事都没有绝对的,学生也不例外。毕竟他们还小,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出错是正常的,虽然教师的措施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粗心的天性有所缓解,使他们的认真度有所提高,但是仍有一小部分学生对教师的奖品“无动于衷”,不管教师怎么说,如何引导,仍旧错很多题。对于这样的学生,我采取另一个办法:把所有错的题再重新做一遍,做对了才能算通过。以前的学生错了题根本不改,甚至有的学生不交作业。我暗下决心,对学生的作业“严肃查处”,使班里不能有一个“漏网之鱼”, 对不交作业的进行批评教育,谁也不能蒙混过关。做题中出错的,必须一一改正,否则,严肃处理。经过我一段时间的整顿、查处,学生的作业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此过程还让学生锻炼了品性,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我不懈的努力,和对语文教学孜孜不倦的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了,一切都步入正轨,我感觉教学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我收获了很多,感觉自己很充实。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对自己的工作方面的成绩做了一下总结,得出了下面几点小小的经验,给各位同仁共同来分享一下。

一、寓教于乐,巧妙诱导

在这一学期,我教给学生几种常用的查字方法。学生很感兴趣,经过我的讲解,又做了大量的查字练习,他们基本上都能掌握汉字的几种查法。但是,光这样教,时间不长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怎么办呢?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了解汉字及其意义,提高学生的求异思维,激发他们的个性化识字方法,我采用了趣味识字教学法。

比如,学习“闯”字,我大胆地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让学生根据字形来了解汉字的意义。有人说:“这是一匹马被关在了门里面,没有了自由。”“不对,这是马自己跑到了门里了。”另一个学生起来争辩。还有的说:“你们说的都不对,这个字带有门,说明它的意思与门有关,里面是个马字说明了它要冲进去或者冲出来。”学生议论纷纷,发散思维和个性化识字方法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寓教于乐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受到教育。

二、书写规范,陶冶情操

在小学二年级的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书写能力是小学生的一项基本功,是巩固学生识字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对于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文化素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小学生必须从小养成书写规范汉字的习惯。我在教学中通过“看、范、议、试”的步骤,对学生的书写加强练习。“看”是指学生在写字前先要对汉字进行认真的观察;“范”是指教师给学生进行书写示范,引导学生书写;“议”是学生对教师写的字进行讨论,掌握写字要领;“试”是学生根据以上步骤进行书写练习。这种教学方法既规范了学生的书写,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发了学生的写字兴趣。

三、阅读教学,理解感悟

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学生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刚刚接触阅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对此,我是这样教授的:首先,学生对课文初读,了解大意;其次,再读课文,理解词句;最后,重点研读,谈感受。在每一个层次的阅读中,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发挥个性化优势。可以让学生排练课本剧,将文中的故事讲出来等,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阅读。

四、开展活动,参与合作

为了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学会合作,参与竞争,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活动中得到培养和提高。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教师要学会利用学生的这一天性,将其引入教学过程,使他们在“玩”中学到知识,变“课堂”为“学堂”,在游戏中学到本领,掌握技能。

总之,教学的方法千变万化,教师不能简单地去生搬硬套任何一种教学方法,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才能在教学中取得更大成绩。

语文教学的研究 篇4

一般的教学形式为老师讲课, 学生机械, 被动甚至消极地听取, 往往缺乏较高的学习热情, 听课效率不高, 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研究性学习方法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改变让其死记硬背、被动学习的现象, 发挥其自主、积极获取知识的能力, 使学习方式产生转变, 进而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 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们的自主能力

开展积极有效的自主学习活动, 使学习方式产生转变。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积极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 以便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心理暗示中自主探究和发现问题, 在实践中学习, 在自然而然中实现观念、能力的发展和形成。

(二) 给学生提供更为开放的学习空间

交流探究的地点既可以是课内与室外, 也可以是网上或者图书馆。其内容也是相对开放的, 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查阅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书籍。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范畴, 更加可以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渠道, 使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感性知识, 非常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知识的积累。

(三) 师生共同探究和寻求新知

这要求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新型学习关系, 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的权威, 不再将已形成的知识系统机械的传授给学生, 而是成为学生的伙伴和帮手, 运用自己已形成的知识、能力和思想, 帮助他们去寻求科学的探究方法, 鼓励他们去自主探索发现, 帮助他们发现各自的闪光点, 以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使学生的能力、价值观等得到发展。

(四) 具有践行性

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为提出课题或问题, 让学生自主地去进行解决。课题和问题可以由老师布置, 也可以是课本问题的延伸, 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去寻找和确定。研究性学习不再将学生限制在单纯对课本知识的学习, 而是会加入体验实践。“问题”是学生在探究时的主要依据, 在不断解决的过程中, 学生会接触到很多知识, 这些知识的取舍、积累和使用都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方法

(一) 开展专题研究

语文课的学习中不时会穿插其他科目的学习, 在学习其他科目的同时自然也会接触到语文知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寻找研究的课题, 再帮助学生利用各种资源使之课内外知识相互结合, 同时应注意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共同研究的行为, 以便于培养他们团结友爱, 乐于探究的精神。

1. 课堂中渗透研究性学习。课堂是教与学的主要阵地, 所以在课堂中实行研究性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正如教材的内容是多种的, 因此相对的进行研究性学习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2. 角色研究。该研究方法适用于低年级学生。由于低年级的课堂充满趣味, 非常活泼和形象, 并且具有天真的心性, 所以非常适合开展角色研究。教师可以积极引导低年级小朋友进入课文情境, 带领其琢磨角色, 进入角色, 从而实现充满感情的朗读和表演, 可以同课文中的人物进行情感的交流。如一篇小学课文《小蝌蚪找妈妈》, 教师可以将小朋友们对母亲的深爱带入文中, 体会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 研究小蝌蚪是如何寻找妈妈的, 途中遇到哪些帮助它的朋友, 带领小朋友们体会小蝌蚪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最终找到妈妈的喜悦之情。

(二) 类比研究

课本中有许多内容和表现形式相同的类型作品。比如一个作者写的不同文章, 可能具有相同的思想格调和内容, 同样, 运用类比的方法也可以研究异同点, 加深对作者思想的理解, 因此教师在学习中就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来引导学生对该类作品作出概括, 引导学生产生类似的联想, 建立类似的体系概括, 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让学生通过比较研究获取知识。如学习童话类的课文, 可以看出《一千零一夜》中很多故事都是表达的人间温暖的故事;再比如学习了《山行》这首诗后, 再比较张继的《枫桥夜泊》, 引导学生在对比中理解, 即使同样是写景, 但却可以表达出截然不同的意境。

(三) 专题研讨会

有时我们会学到一些人物介绍的文章, 如《邓小平爷爷植树》, 这类文章我们可以找具体的史实作为依据进行参考,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找邓小平先生更多的生平资料, 开展《我知道的邓爷爷》这类的报告会, 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 多方面的认识人物。

(四) 开展辩论会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事情都有正反两面, 人不应该单方面地看问题, 在小学教材中有许多人物、事件都是具有双面性的, 在这种时候辩论就能够培养小学生全面看事情的能力。比如有一篇文章叫做《圆明园的毁灭》, 有很多人对圆明园的重建持有不同看法, 有人认为作为文化遗产, 应该恢复圆明园的美丽, 而有人更加偏重于历史层面, 认为为了警醒中华儿女应该保持烧毁的原样。这种问题, 作为教师, 是没办法作出孰是孰非的评价的, 更不应该引导学生去说对错, 应该作为旁观者, 对于学生的评价不作任何评价。通过“唇枪舌剑”, 既锻炼学生的口才, 又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小结

语文教学中朗读的研究的论文 篇5

朗读是语文教学上不得不提的一个词,在新课程下,老师也越来越重视朗读了,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老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把朗读放在一个可有可无的配角位置,大大降低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本文拟从朗读的现状及策略作一分析。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古人朱熹曾经指出:“凡读书……只要是多读几遍自然上口,永定不忘。”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会发现语文老师的确重视朗读这一环节了,也在想方设法用各种朗读方式去提高教学效果,一时间课堂上书声琅琅。可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品味朗读有效性的时候,发现琅琅的书声背后仍存在着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影响了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朗读现状分析:

1.朗读目标缺失。新课程强调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学生自主探究,张扬学生的个性。所以在朗读这一环节上,教师大多改变了过去学生集体朗读的方式,采取的方式是: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章中蕴含的感情。表面上学生的朗读形式多样,体现了新课程解放学生个性的要求,但天马行空、漫无目的的朗读并不能使学生感受到文本内所含的意韵。

2.朗读对象单一。在我们的课堂上,朗读课文的对象似乎永远只是课代表、班长或朗诵能力强的同学,我们也经常能听到:同学们,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下面请我们班上的朗诵专家为大家朗诵,大家仔细体会;或者是老师范读。公开课、优质课上这样的情形更是比比皆是。为了达到所谓的教学效果,老师往往只是将目标关注在几个有朗读特长的同学身上,朗读成为了学习好的同学的展示才能的舞台,老师们完成教学任务的环节。

3.朗读缺乏情境。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但他的情感流露不是随时涌现出的,而是需要慢慢地酝酿,再通过一个个触发点才能激发出学生的深情和真情。在语文教学中光靠纯粹的朗读技巧是无法读出感情的。只有给学生设置恰如其分的情境,才能让学生入情入境,读懂文章,读懂作者,读出感情。在不作情感激发的铺垫下,一味地要求学生如何深情地有感情地读课文,那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如何上好“朗读”这一教学环节,让朗读这种传统的方法重焕青春,让学生因朗读而“灵秀”起来,让课堂因有效的朗读而“灵动”起来呢?

一、朗读要有明确的目的

朗读不是没有目的的乱读、傻读,朗读是为了感悟和解读文本,但有的老师只是把朗读当作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一环,或者把朗读作为教学过渡的一种形式,所以,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形;当学生在朗读时,老师忙于写板书,或者思考下一个教学步骤,根本不注意学生读的怎么样,有的老师甚至连学生读错了也没有发觉,更不用说学生的朗读有没有读出情感了。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未雨绸缪,全盘考虑,从最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方面来精心设计朗读,让学生的朗读有明确的目的。朗读是为了读准字音,还是为了体会感情?是对课文大致的了解,还是对某句关键句子细细品味?对有的课文适体朗读,有的课文适合个别朗读,有的课文需要分角色朗读,有的课文集体朗读更富气势,做到心中有数;对课堂上分几个层次朗读,做到统筹兼顾。我教艾青的《假如我是一只鸟》时,既有教师范读,又有学生配音朗读;既有刚上课时的整体感知朗读,也有诗歌分析过程中的情感品味朗读;既有整首诗歌的朗读,也有其中一句史诗的朗读,在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激荡着学生的感情,使朗读真正成为有效教学的一部分。

二、赋予学生读的权利

叶圣陶曾告诫我们:语文老师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而是引导学生读书的。可见读是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拥有的权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学生是课堂主人的地位,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是有生命力的。

1.激发兴趣,全面参与

朗读不应该是少数人的舞台,课堂上老师更要关注朗读的参与面。不可否认,在班级中,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平时说话都很低声低气,不爱表现;有的学生因其学习基础差缺乏朗读信心,也不敢在众人面前朗读,久而久之,这部分同学就沉默下去了,试试亲身体会文章内容的机会,因此老师要给他们时间和机会,给他们以鼓励、安慰和指导,引导其他同学用欣赏、鼓励的方式,增强他们的朗读自信心,从而营造课堂上人人都能参与朗读的和谐氛围,因为我们相信,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2.提高朗读地位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自主了解,了解不了才给学生帮助一下,困惑得解,事半功倍。”然而在新课程下理念的指引下,师生互动代替了教师的讲解,成为课堂上的主旋律,使得朗读始终成为教学舞台上的.配角。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根据课文实际,给足学生朗读的时间,在现代语文课堂上理直气壮的读起来,引导学生一点一点把课文读懂读深,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朗读中得到提高。

三、创设情境

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要为学生创设课文内容所需要的情境,只有在合适的情境中,才能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全部的想象和联想,当他们进入情境、进入角色,便容易“情动辞发”的读出感情,达到朗读的效果。

1.老师的情感渲染

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但情感的流露需要一个触发点,而教师就要善于做一个情感的触发点。譬如,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戴望舒的《我用我残缺的手掌》,两文中无不饱含着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和强烈的愤慨之情,但90后的学生并不熟悉那一段历史,不清楚祖国所受的苦难,自然很难捕捉到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所以,朗读起来很难达到教学效果。这时,教师要及时点发这个情感触发点。在课堂上,我用低沉的语调讲述作品的背景,讲述祖国在那个时代所遭受的屈辱,教室里早已静了下来,我发现很多同学的眼神中流露出愤怒之情,我知道学生原本平静的心湖已经波澜起伏,大有不吐不快之感,果然在接下来的学生朗读中,激情澎湃,与其说学生在读课文,还不如说他们在呐喊。那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

2.迁移意象、触发联想

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但要通过抽象的语言符号体会到作者浓浓的深情,并不是学生一读就能体会到的。这是,教师应注意学生头脑中意象的转换,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作品中的词语,引导学生从生动形象的文字描绘中,感知事物的特点,与头脑中已有的意象进行联系,从而触发联想,形成作品词语所蕴涵的意象,明确了作品的情感,使自己比较容易走入到作品中,这时读起来自然情动辞发。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真正形成,让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在实施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语文,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老师对课堂教学的主体不明确。新课改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老师在课堂中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老师在实施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课堂教学的主体还不明确。还是采用传统式的“填鸭式”教学,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只注重对学生简单的传授相关的基础知识,忽略了对学生语文意境的培养,老师只是对知识点进行机械的讲解,学生机械地做笔记,缺乏课堂互动,不重视和学生的情感交流。

二、改进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1.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老师在实施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是单一地传授给学生知识,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性的引导。真正地做到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

2.创新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而小学生存在心理不成熟的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像高中生一样很好地克制自己,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厌烦走神等情况。多媒体教学集中图、画面、文字等,可以通过多种感官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通过听和看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例如,老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观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观看完之后,了解圆明园之前是什么样子的,后来又因为什么原因变换成了如今这样破败不堪的样子,让学生引起心灵的震撼,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通过播放视频,使图片和文字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采用小组式教学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吸收和改进的过程,个体是很难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的。老师在实施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把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进行学习,让学生之间充分地交流。例如,在学习《鹿和狼的故事》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阅读,在阅读之后,对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罗斯福下令让猎人杀掉鹿的天敌狼之后鹿反而大量死亡,你认为罗斯福这样做对不对?”让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探讨。通过探讨,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3)采用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老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场景,有目的地引入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营造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课堂氛围,通过场景在现,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明确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有效性的引导,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老师还要注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和综合素质,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刘文文.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09).

小学语文教学的美育研究 篇7

一、小学语文的故事美

小学语文教材选用的很多文章都情节丰富, 富有表现力, 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课文完全就是一则则历史故事, 在吸引学生眼球的同时, 既能给学生身临其境的享受, 又能激起学生跃跃欲试的探索冲动, 更能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钥匙。总之, 能够让学生如听故事般的学习知识, 也是他们所喜闻乐见的, 同时也成为了构建教师、学生、文本、环境四个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如导入《长城》时, 教师出示美国总统夫人的相片, 先让学生猜猜是谁, 然后揭开谜底说:“她就是现任美国总统夫人, 今年她带着两个女儿去登长城, 并说了‘人生第一次!长城太伟大!’这样的话。”接着出示“人生第一次!长城太伟大!”这两个句子让学生大声朗读。这一读, 带给了学生振奋的情绪,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独特的教学设计、出色的教学机制、深情的叙述, 以及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成功运用, 使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语文教学的语言美

语文说到底是一门语言, 一字一词配上错落有致的声调, 便构成了最美的说辞。它既可以平铺直叙, 行云流水, 也可以跌宕起伏, 百转千回;既可以严谨准确, 也可以抽象生动;既可以娓娓道来, 引人入胜, 又可以写意留白, 惹人遐想……总之, 语文学科的美学价值很大部分都源于它的语言美。在小学语文课本中, 我们随处可发现语言运用之美。以课文《燕子》为例, 其中的东西运用就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境界, 如“赶”“掠”“落”等词形象地描写出了燕子从南方飞来的急切心情以及形体动作的利落轻盈。特别是文章末句:“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可谓点睛之笔, 写出了燕子这道特殊的风景线为我们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春天, 把作者心中对春天来临的欣喜之情以及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表达得饱满而充分。在带领学生体会语言美的时候, 教师要善于以小见大, 深入浅出, 从细微之处着手, 让学生细细品味这些关键词句运用得独到之处。

说到语言美, 就不能不提古诗词, 中国古诗词的语言是最精炼含蓄的。因此, 在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品味语言美, 对于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古诗词的语言美, 最突出的是其韵律美。古诗词有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 讲究平仄, 以及字、句的整齐, 诵读起来都平仄有律, 朗朗上口, 自然而然地让人感受到悦耳的音韵美及节奏美, 最能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小学语文的创作美

在课堂教学中, 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是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有效手段之一。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体会到美时, 就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创作冲动和灵感, 这时教师就应趁热打铁、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把整个审美过程进一步提升。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作家, 对课文进行二次创作,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尽情表达出来。如教学《穷人》一课后, 可让学生续写结尾, 这既是课文内容的延伸, 又使渔夫和桑娜勤劳善良的品质得以再次体现。以这样的方式激励学生创造美, 既是语文教学的目的, 也是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

四、小学语文的意境美

意境美多体现在中华文明的艺术瑰宝——古诗词中, 几千年来, 诗词之所以久盛不衰、代代相传, 就是它有着与其他文学体裁所不及的美学魅力。与此同时, 古诗词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难点,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 爱上古诗词, 是我们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教授古诗词时, 教师要让学生利用想象进入古诗描写的情境中, 进入角色, 让学生站在诗人的角度, 能更好地地体会诗人带给我们的意境。如教《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时, 我注重启发学生想象在“香炉”中在升起紫色的烟雾, 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银河本是晴朗的夜晚出现在天空中的银白色光带, 它有着神秘的美, 还很壮观, 诗人用银河比喻瀑布, 显示出奇丽雄伟的奇观, 这是多么奇妙的想象。教师要带领学生从中能够感受到伟大的“诗仙”所带我们的美好、奇丽的意境之美。

五、结语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要传播美, 自身也必须美。教师要对学生的审美情趣产生影响, 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语言修养和什么情趣。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 首先得自己心里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力求使自己尽善尽美, 除了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外, 还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言谈举止都要做到表率作用, 言传身教, 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自己的学生, 从而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在美的享受中获取知识, 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 升华人格。

摘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这个世界上, 没有什么比美更令人喜爱、陶醉、神往的。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首先应该全面认识美育的内涵, 树立正确的美育观念。美育不仅仅是艺术学科教师的事情。真、善、美作为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 这种美的因素遍布于各学科知识当中。其中语文就是一门充满美魅力的学科, 所选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 一套语文教材几乎包含了美的各个领域, 表现了美的各种形态, 很值得我们发掘、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美育,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森.浅析小学语文中的美学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3) .

[2]巢守律.小学语文教材古诗美学思想探微[J].江西教育, 1995 (11) .

[3]梁春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J].西部大开发, 2015 (14) .

语文教学的研究 篇8

语文素养如何提高呢?笔者认为应从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发展思维、提高审美能力、塑造健康人格这几个方面着手培养。促进这几个方面的培养, 最好的方式便是朗读。因为朗读不仅是语文基本功———“听、说、读、写”的基础, 而且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技能;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思路、情感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陶冶性情, 塑造美好的心灵。朗读教学的作用可涉及语文教学各个层面, 无论是字音、字形等较低的能力层级, 还是文学鉴赏较高的能力层级, 以至最终实现语感能力的提高, 都离不开朗读。可见, 朗读对于语文教学十分重要。而纵观现在的一些语文课堂, 虽然“没有读书声”的教学已经很少了, 但是“为朗读而朗读”、“朗读走过场”等照本宣科式的无感情朗读却多了, 其朗读指导的随意性更是充斥着整个语文课堂。从这点看,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高中的朗读教学, 加强对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研究, 从而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素养。

既然如此, 如何才能改善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呢?笔者通过调查、访谈、研究, 并结合本人所任教学校的朗读教学实践, 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善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

一、加强对朗读教学的重视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古人尚且如此肯定“读”的重要性, 更何况是我们呢?一个目光远大、认真负责的语文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语文教学的本质, 尊重语文教学的规律, 把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渗透到语文教学的细节之中, 为此必须重视朗读教学。语文教师必须克服错误的认识, 冲破应试教育的影响, 明确认识到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懂得朗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关键, 是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作品思想、作者感情的钥匙, 是活跃课堂气氛、开启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情感的重要措施, 是学好普通话的有效手段, 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要步骤, 是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作为高中生, 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已逐步形成。因此, 教师可以向学生宣讲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其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意义, 促使学生对朗读产生学习动机。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学习动机就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 它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它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和条件。学生有了学习的动机, 就会积极主动地关注朗读教学, 认真地对待语文教学中的朗读。

二、传授朗读的技巧

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由经验型急剧地向理论型转化, 他们的思维具有较高的概括性, 理论思维已经形成, 能从一般的理论原则出发, 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并且随着思维独立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的增强, 更喜欢独立思考, 质疑探究, 在与课文作者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加深领悟, 提高认识, 他们的朗读也进入了以意逆志的创造性朗读阶段。这一阶段朗读教学的重点是:提高朗读技巧, 尝试朗诵创作。通过初中的朗读学习, 大部分高中生已掌握一些朗读的技巧, 从表情朗读阶段进入表演朗诵阶段。教师应在继续教给学生基本朗读技巧的同时, 对学生的良好身姿体态、生动的表情语音进行专门的训练, 引发学生的朗读创作激情, 迈向更高的朗读境界。在教学方法上, 高中生不再停留在简单的批判评价文本意蕴, 满足精神需要, 获得内在愉悦, 寻找自我存在的欣赏评价阅读阶段, 而是进入一个用生活经验去汇兑文本, 用智慧去思考人生, 以意逆志, 不断超越自我, 生成新我的创造性朗读阶段。教师应当运用诵读、朗诵、吟诵等多样的朗读方法, 引导学生在对课文内涵的多重把握和整体感知中, 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构建文本的新意义, 活化文本, 读以致用, 创出“要以我用书, 不为书所绊”、“跳出三界外, 不在五行中”的朗读天地。

三、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激发学生朗读的动力。而现今的语文教学, 教师的讲风过盛, 照本宣科, 千篇一律。这样的语文课, 学生如何有兴趣?如何能喜欢?如何能学好?又如何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因此在朗读教学中, 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学生, 要创建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千方百计去“引逗”学生, 激起他们的朗读欲望, 让他们感到“今天, 我就是主角”。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对作品的理解、把握就准确, 这样作品优美生动的语言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规律逐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和思维, 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语言能力、思维经验和审美情趣。如在诗歌的教学中, 就适合用朗读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诗歌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样式。它的节奏感强, 讲究押韵, 语言凝练含蓄。这些特点决定了诗歌不可讲得太细也不可过于简略。这就需要用朗读去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语言美、音乐美、意境美等特点。学生感悟诗歌的能力强了, 鉴赏能力也就随之提高, 自然会乐于朗读, 并对学习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朗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朗读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有效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教学要求的重要措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 提倡多角度, 有创意地阅读。”这就要求我们在朗读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在朗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问题意识从认知心理学上讲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 是一种思维的问题性心理。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调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只有成功地使学生产生问题的教学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样, 实施朗读教学往往和问题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实施朗读教学必须确立问题意识。

如何在朗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具体地说, 在实施朗读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直接引导学生想象, 想象文章的内容和所描绘的意境, 带领学生认知体会;可以通过文章中的重点语句或字词, 引导学生进行再造想象, 使得学生很快领会作品的意境;可以利用整个作品的“空白”去想象,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引发对文本的发展和超越,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这种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方式, 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本人所任教的高中在探索这一问题时的做法是:先给学生时间朗读课文, 让学生在朗读中思考、想象, 然后提出各自的问题, 再分组讨论解决, 解决不了的, 由教师和全班学生共同讨论解决。长期下来, 学生就可养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习惯。

当然, 除了以上所列举的几个方面, 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加大对朗读教学的监督和评估力度等方面的研究, 以改善朗读教学的现状, 以便促进高中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真正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颂.朗读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

[2]刘联华.重视朗读教学提高语文综合素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02 (4) .

[3]林肃程.高中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J].教书育人, 2000 (11) .

[4]周学红.高中语文新教材朗读教学初探[J].语文学刊, 2003 (1) .

关于语文写作教学的研究 篇9

写作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活动,能够充分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语文素养,它需要经历内部言语到外部言语的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写作教学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新课改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是在写作教学中依然存在有几个常见问题,这将影响学生的写作能力。

1 写作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1.1 过分强调写作知识

我们的写作教学常把写作定性为是一种驾驭文字符号、掌控文字编排的能力,而不是与多种心理素质活动紧密联系的综合素质能力。写作教学常常把关注点放在写作知识和写作文体上,使教学内容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这种写作教学只强调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对应的范文向学生传递写作的知识、模板框架,使学生通过该框架填充其他文字,可以说,这是一种“套用公式”式的写作教学,对于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

1.2 忽略了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语文,“语”指的是口头语言,“文”指的是书面语言,两者相结合,才能构成“语文”。但是在我们的写作教学中,常常顾“文”失“语”,重视写作,轻视口头说话,让学生动笔写写练练,却忽视了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导致了许多学生不敢说话,不会说话,在某些场合上,一张口就结结巴巴,手脚哆嗦。诚然,说话是相对随意的,和严谨的规范的写作不同,但是从信息加工过程看来,这两者都是内在心理的外显,是信息的输出。重视“动笔”忽略“动口”,将影响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发展,进而对书面表达能力构成影响。

1.3 情感的把握不到位

所谓“情言于文中”,写作是作者记录心灵世界的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写作教学不应实行自然科学的教学方式,它虽然同样逻辑性但是并不是通过说道理来教育人,而是通过作品里的人物、故事情节、意象以及作者言语间流露的情感来感染人,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受到启发。写作过程中,教师除了“晓之以理”,更需要“动之以情”,如果不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事物,而纯粹教授言语运用、表达手法技巧是不能真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

2 新课改理念研读

世纪之交的语文课程改革,对写作教学的基本理念进行了一次透彻的再认识与反思。新课改所提倡的写作教学理念,将进一步指导当前以及未来一阶段的写作教学。在这些理念中,有一部分是以前也提倡但是未能在实际操作中得到落实的,有的是具有创造性的新思想。

首先,是重新审视写作观,恢复写作本体意义。学生写作的意义、目的是什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语言交流”,显然,写作要充分发挥表达和交流的作用。改革的意图,旨在实现由“结果性写作教学”向“过程性写作教学”转变。

其次,重视写作主体,提倡个性化写作。《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说到“写自己想说的话”,“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这是写作教学历史进程中,首次明确鼓励写作主体彰显个性,并且在写作过程、内容、形式各方面全方位地渗透出开放意识。

3 写作教学策略

3.1 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综合培养,不仅是在字、词、句、段方面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训练,而且要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与概括能力。将写作的理论知识与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才能使学生自主地、自由地表达与交流。

3.2 给学生更多说话机会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里有个语字”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语”和“文”的唇齿关系。在课堂上、课外实践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口头表达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学生说话的构思过程———确定表达的中心意思、考虑叙述的主次关系、选择合适的词语……说话是需要随机应变的,经常锻炼语言表达,能够为写作提供良好的基础。因此,将“说”与“写”有效结合,是很重要的。

3.3 培养学生写作情感

一篇好的文章是以深刻的情感为核心灵魂的,没有情感,就是没有灵魂的作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局限于有限的空间,而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与自然,去观察、去探索,才能发现灵感、捕捉灵感,在提笔写作时,素材才会更丰富,情感才会更真挚。不要简单的为了作文而“作文”,而要开垦自己的内心,将深刻的、独特的感受通过文章变现出来。比如:教学写作《雨》,在教室里,凭空想象,是写不出“雨”的真情实况的,更是对“雨”没有真情实感。但是当学生亲手触摸了雨的温度,看到了雨对大自然的贡献,尝到了雨的“味道”,学生所写出来的文章,一定不会是空洞无力的。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

3.4 适当增加阅读量,提高写作思维的广度

想要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最佳办法,是增加阅读量。“腹有诗书”的时候,才会“下笔如有神”。阅读的优秀文章越多,写作的知识才会得到丰富,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得到显著的提高。目前,有很多学生写作时存在这种现象:拿到写作的题目,纵使有一点儿事件可以写,却不知道怎么开头,写作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口语化现象、记叙事情的时候,常以记流水账的形式出现……这些问题是老生常谈的,但是想要彻底地解决,适当增加阅读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会把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收入囊中———记笔记。由此可见,阅读量的适当增加,对学生的写作是大有裨益的。

综上,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基本要求也是核心所在。学生的全方面发展、综合素质的体现,都与良好的写作能力息息相关。作文,是个体生命发展的印记,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也要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作文,就是一种心灵对话;而写作教学,就是使对话呈现得更具体、更深刻的过程。因此,教师应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改进,引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倪文锦,歇息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2]庞巧妹.小学作文起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9):196.

[3]王伟.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1):198.

[4]韩林坚.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对策分析[J].求知导刊,2014(7):117.

语文教学的研究 篇10

本文试图通过对《教学研究手册》第4版与第3版研究主题和具体内容的比较,揭示美国教学研究的进展和动向,以期对中国的教学研究有所启示和借鉴。

一、美国教学研究的进展和动向

通过分析比较,我们发现,与第3版相比较,美国《教学研究手册》第4版的主题和内容呈现以下特点。

(一)教学研究的主题相对稳定,突出了教学政策和教师教育研究

由表1可见,与第3版相比较,第4版教学研究的主题呈现出以下两个重要特征。

1.相对稳定。两版都包含教学活动构成要素(教师、学生、学科)、教学活动的条件(社会文化背景)和教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等主题,在拟出版的第5版中,建议的主题也包括这些内容。这反映了美国《教学研究手册》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继承和积累的意图。

2.突出教学政策和教师教育研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21世纪,出于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教师教授的内容更难,学生差异性大。这对教师素质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学进行改革。因此,在第4版中,教学政策的研究主要围绕教师标准和教学改革的国际比较来进行。

(二)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不断拓宽和发生位移

由表2可见,与第3版相比较,第4版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出现了以下变化特点:

1.理论基础得到了拓展。第3版主要涉及教学研究的哲学基础。第4版涉及的教学研究理论基础包含更广泛的哲学社会思想资源。编者试图提供更广泛、更包容的框架。这说明教学研究受到了更广泛的社会思想的影响。

2.理论基础发生了位移。第3版教学研究的范式主要是过程—成果范式,关注教学行为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实证主义的科学立场。在第4版涉及的教学研究范式中,以关注教学方法手段有效性为目的的科学主义范式和以关注教学目的合理性、教学公正为目的的人文主义范式作为两章,分别呈现。其中,科学主义范式被编者称之为“传统范式”。这反映了教学研究范式在由科学主义范式向人文主义范式转变。

(三)突出了教学研究质性方法的地位,定量和质性方法的结合成为趋势

由表3可见,与第3版相比较,第4版教学研究方法出现了以下新变化。

1.教学研究中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方法的运用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从篇幅内容来看,与第3版相比较,第4版对质性研究方法的介绍明显加大了比例,突出了质性研究方法在教学研究中的地位。编者在书中还列举了美国教育研究协会在1997年对教学研究刊物方法运用的调查。结果表明,9.4%的教学研究成果运用了定量方法;57.4%的教学研究成果运用了质性研究方法;33.5%的教学研究成果运用了混合研究方法。[4]

2.定量研究的技术取得突破,转向教学政策研究。质性研究方法在教学研究中地位突出,这并不是说定量研究的方法在教学研究中就不重要了。相反,定量研究的要求更高了,需要基于大规模的数据资料做复杂的统计分析。定量研究更关注教学效果的比较和定量研究结果的元分析,其结论往往被教学政策决策者所倚重。

3.质性研究突出了方法论的研究。与第3版相比较,第4版对质性研究方法的介绍进一步突出了质性研究的差异性。鉴于质性研究的不一致性,编者分多章分别做了介绍。同时,编者突出了对质性研究方法论的思考,对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合法性做了深入分析。

(四)突出了学科教学研究在教学研究中的地位

由表4可见,与第3版相比较,第4版学科教学的研究在教学研究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具体表现在:

1.学科教学研究的位置提前。学科教学研究在第3版中放在第5部分,第4版中放到了第3部分。

2.学科教学研究的篇幅加大。学科教学研究在第3版中占10章内容,在第4版中占到14章内容。并且,在第3版中,学科和学段教学的研究是合在一起的,第4版为了突出学科教学研究,把学段研究作为单独的篇章从学科教学研究中分离出去。

(五)对学习者差异的研究更加突出多元性

由表5可见,与第3版相比较,第4版对学生的研究更加突出了学生差异性的认识。第3版中主要提到了学生的语言、智力和生理的差异,第4版中突出了学生的种族、性别和文化的差异。这反映了西方社会由于全球化带来的移民增加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社会对教育民主公正的要求。

(六)对教师和教的研究突出了教学工作的社会背景和知识要求

由表6可见,与第3版相比较,第4版有关教师研究的内容呈现以下特征:

1.教师研究的理论基础从心理学转向社会学、伦理学。从教师行为与认知的研究转向教师工作的社会背景和知识要求的研究,突出了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和实践性的要求。

2.教师研究的主题从教师行为、认知过程转向教师伦理、教师知识、教师组织和教师变革。

(七)对教学社会文化背景的分析突出教学与文化的相关性和文化多样性

由表7可见,与第3版相比较,第4版教学社会文化背景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1.突出了教学与文化的相关性。第3版虽然以教学的社会和制度背景为题,但3章中只有1章直接谈到教学文化,其余2章与文化没有直接关联。第4版明确提出了教学与文化的相关性,主张为学生提供与其家庭文化、同伴文化相一致的教学,以便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和教学公平。

2.从教师文化到课堂文化,突出了教学文化的丰富多样性。第3版谈到的教学文化主要是教师文化,关注教师的主观世界,教师如何理解自身的工作以及教师的实践知识和智慧。第4版中的教学文化则谈到了家庭文化、学生同伴文化,反映了美国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所带来的文化多样性的要求,突出了教学文化的复杂多样性。

3.从文化作为阻力到文化作为动力和资源。第3版对教学文化作用的认识主要是把文化作为一种阻力、抵抗力,要求教学政策制定者要考虑教师的观点,避免教学改革的措施不为教师理解和抵抗。第4版则把文化作为动力和资源,认为校外的非学术经验对教学成功有重要作用,主张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在与家庭成员、邻居、同伴交往中和工作实践中的学习,教师要密切与校外人员和社区的关系,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机会,促进学生进行丰富多样、真实的和高水平的学习。

二、美国教学研究对中国教学研究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的教学研究分为一般教学论研究和学科教学论研究。一般教学论研究主要由大学教育学院的研究者进行,侧重研究教学论学科建设的问题和教学过程的原理问题,通过多年的研究,形成了以掌握科学知识为目的,以教学过程的认识论为原理,以教学原则、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为基本范畴的理论体系。学科教学论的研究主要由大学各院系从事学科教学法的研究者进行,侧重研究具体学科的教材与教法问题。这两支队伍尽管有形式上的联系,但无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

与美国的教学研究相比,中国教学研究的优点在于:系统地阐述了教学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揭示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科学知识的过程和规律,为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提供了一般原理和可操作的教学程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以下缺陷:重过程,轻构成;重一般,轻具体;重实践,轻理性;重思辨,轻经验;重教轻学;重知识获得,轻师生发展,等等。

基于与美国教学研究成果的比较,笔者对中国教学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1.拓展教学研究的主题,突出教学构成要素和教学政策研究

改变中国教学研究重教不重学的状况,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同时,应关注教学政策研究,为教学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2.拓宽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从过于依赖哲学、心理学基础,转向从生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全面揭示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为教学活动的施教提供全面的理论基础。

3.关注教学研究方法的改进,提升教学研究的科学性

加强教学研究中定性、定量方法和混合方法的运用,突出教学研究的证据,提升教学研究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使教学实践活动建立在可靠的证据基础上。

4.突出具体教学研究

加强学科、学段和不同学生的研究,突出教学的差异性。如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教学过程的差异,优秀学生与学习困难学生的差异,处境不利学生的教学差异,大、中、小学教学的差异,等等。

5.整合教学研究成果,加强对话与交流

目前,国内的学科教学论工作者、一般教学论学者、教育心理学工作者以及教师教育研究者都在开展教学研究,但是彼此之间互不对话和交流。借鉴美国《教学研究手册》的做法,我们可以整合研究成果,促进各方的对话和交流,以便为教师提供可靠的教学知识。

6.考察教学文化差异,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以育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关注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家庭、种族、地区文化背景的差异,把教学活动和社会文化背景结合起来,研究社会文化因素对学生发展的制约性和为学生发展提供的可能性。

摘要:对美国《教学研究手册》第3版、第4版内容的比较发现,美国教学研究:主题相对稳定,突出了教学政策和教师教育研究;理论基础发生位移和不断拓宽;质性研究方法地位突出,定量和质性方法的结合成为趋势;学科教学研究地位突出;学习者差异的研究更加突出多元性;教师和教的研究突出了教学的社会背景和知识要求;突出了教学与文化的相关性和文化多样性。

关键词:《教学研究手册》,教学研究,美国

参考文献

[1][4]Richardson,V.(Ed.).Handbook ofResearch on Teach-ing(4thed.).Washington,DC: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2001.152~153.

[2]SAGE Publications.Editors Appointed for AERAs’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Educational Researcher,2010,39(6):497.

[3]SAGE Publications.Call for Editor Proposals:Handbook ofResearch on Teaching,Fifth Edition:Deadline:March 1,2010.Educational Researcher,2009,38(8):65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篇11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入境悟情

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去探索、去体验。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查阅了一项对于不同年级的120名小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对阅读感兴趣的只占7%,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

2.学生阅读总量偏少

学校图书馆书量较少,造成了学生阅读面窄,阅读量小。家长对于孩子阅读的重视也不够,也造成了学生阅读量的不足。

3.教师以教材为中心

以教材为中心的阅读教学,剥夺了教师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的正当权利。

4.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大多是老师领着学生解读文本,并且以老师对文本的理解为主,很少顾及学生的感受,是造成阅读教学费时低效的重要原因。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科学策略

1.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他们选择适当的读物。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浅显的注音读物。中年级的学生可以阅读一些文质兼美的叙事性文章。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地读一些文学作品、科技作品、简单的议论文和浅易的文言文。

2.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拓展阅读范围

努力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可以利用现代信息媒体,听广播、看电视、看录像、上网查资料等多种渠道,让学生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图书室的作用,给学生提供空间和场所。

3.进行有效的方法指导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自由读书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地、自由地畅读。我们一方面要遵循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进行有序的方法指导。另一方面,要针对个体差异,寻找不同的训练方法。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让他们在读懂的基础上进行品读与感悟;对于学困生,我们可以让他们努力在读准、读通上下工夫,最终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进步。

4.发挥学生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能够独立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前提是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对文本进行充分自主的、个性化的解读,让他们有自主参与、自主选择、自主操作、自主探索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作出不同的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才能越来越深入语言文字描绘的境界之中,感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才能入境悟情,学生才能感觉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语文教学备课与上课的研究 篇12

一、语文教学中的备课现状与思考

曾听一教授给我们做的讲座“国家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很精彩。其中, 她提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一次, 某教育研究机构对教学做了一次调查, 到不同的几个省份听了小学语文一年级的第一节课。结果发现, 这些不同地区老师的课堂结构存在惊人的相似。原来, 他们使用的都是同一本教案参考, 这反映了教师对教案的过分依赖。我们常看到:教材改版了, 教案参考没来得及跟上, 许多人就没法下手了, 教案参考似乎已经像衣食一样成为教师生活不可缺少的因素。我想起了小时候的老师。上课的时候, 他们总是带着两本书来。一本是教材, 大家都有。另一本在我们的眼里则是神秘的, 也是神圣的, 因为只有老师才有资格翻开它。第一次真正接触教案是在师范学校。实习时, 得自己写教案, 那时候甚至还不知道教案是什么。毕业工作了, 那是教案写得最认真的一段时间, 不知道去翻教案参考, 每一篇教案都是自己挑灯夜战的结果。遗憾的是未保存下来, 不然, 偶尔翻翻, 一定会有收获的。现在, 已经懒得去写教案了, 打印现成的, 也懒得动笔去细致修改, 上课铃打响后, 匆忙夹着两本书走进教室。唯一不同的是, 现在的学生对教参已不再感到神秘, 任何一家书店都可以买到。像一个先知那样对老师的课堂了然于胸, 那种感觉一定是很好的。那么, 备课, 一定要写教案吗?任何一个教师都能够意识到备课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有人说, 讲台就是教师的舞台。这种说法虽不尽恰当, 但不经过准备就上舞台是对观众的轻侮, 同样, 不备课就上讲台的教师也难以直面学生写满天真的笑脸。最初认为, 备课就是写教案。这种想法从实习一直延续到工作后多年。后来, 觉得备课并不仅仅是写教案, 它们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因为, 备好一节课, 除了要写教案, 还有许多别的事要做。但现在, 想到的是, 备课, 一定要写教案吗?先让我们来看看一个知名教学网站关于教案的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的一万多名一线教师中, 有97%是直接抄教案集或直接下载, 2%偶尔自己写教案, 只有不到1%坚持自己写教案。由此可见, 写教案已成为大多数教师的一种无思维劳动, 在备课的过程中并没有发挥作用, 反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我们在呼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增加作业的趣味性的同时, 自己却每天做着大量无意义的作业, 这个问题值得研究。不写教案不等于不备课, 不写教案照样能上好课。把抄写教案的时间空出来钻研教材, 梳理思路, 总结得失, 让课堂更生动, 让学生更乐学, 这难道不是一种更好的选择吗?是学校领导逼着教师写教案吗?不, 他们也写教案, 也了解其中之道, 应该也是教案的拥护者, 也许是不需要写教案的人吧。在我看来, 备课, 不一定要有教案。不看教参, 让课堂独具个性。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面对一双双纯洁的眼睛, 面对一群互不相同的个体, 有什么理由让我们的课堂千篇一律呢?生词——分段———串讲———总结, 学生在上课前都已经知道了将要进行的整个过程, 他会对这样的课堂产生向往吗?他们一定会木然地坐在课堂上, 面对教师一次次拷问, 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无视地区经济的差异, 无视文化底蕴的区别, 无视学习主体的兴趣, 在不同的教室里上演着同样的剧本, 却奢望我们的学生能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有点痴人说梦, 值得思考与研究。

二、语文课上课现状与思考

教苏教版五下《灰椋鸟》这篇散文的前一天, 总是觉得自己并没有读懂它, 尤其对作者徐秀娟一无所知。但当我敲开百度输入“灰椋鸟”后, 一扇早该开启的大门在我的无比惊讶中突然打开了。“徐秀娟, 出身于养鹤世家……她为寻找一只飞散的丹顶鹤, 不慎陷入沼泽地, 献出了年仅23 岁的年轻生命……”这个凄美的故事贯注了无限的生命厚重, 很早就深深打动了我们。但我一直没有把那个勇敢坚强的女孩与一篇绝美的文章的作者联系起来, 想都没想过。因为, 在我的潜意识里, 这样的文章应该出自一双纤纤小手, 手的主人应该住在小桥流水边, 她的身姿柔美而绰约, 她的心思细腻而缜密。这种想当然式的先入为主力量如此之大, 以至于我到射阳丹顶鹤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实地考察, 并且瞻仰了徐秀娟的纪念馆之后, 仍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我看来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 就这样奇妙地重合在一起。养鹤女孩竟然就是美文的作者。静思一番, 豁然开朗。第一, 《灰椋鸟》写的是鸟, 力透纸背的是爱鸟情怀, 还有谁会比为鹤而死的女孩更具这种感情呢?第二, 上次去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途中, 曾见过路旁整齐高挑的白杨树, 绵延不断的白桦林, 这不就是文中的林场吗?可见, 生活曾经不断向我暗示过什么, 但我迟钝的目光始终未能去完成一个简单的发现。今天的《灰椋鸟》, 注定与以前的教学不一样。我与学生一起欣赏了优美的景色和生动的描写之后, 提到了文章的作者。面对善良的学生, 想起在保护区自由徘徊的丹顶鹤, 我热泪盈眶。一首《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和孩子们沉浸在无尽的思念与感伤中。教者对课文的解读,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所能企及的深度。苏教版五下《暖流》, 课文讲述了江主席到某大学视察, 与学生亲切谈话的事情。文中穿插了主席与学生们一起朗诵《水调歌头·中秋》的场景, 顺便也提到了王勃的《滕王阁序》。学生通读课文, 说了大意, 讨论了课题“暖流”的含义。这样, 不到20 分钟, 课文就教完了。剩下的时间呢?既然文中提到了两首脍炙人口的古典文学作品, 就让我们一起借助一扇门走近这两部旷世佳作吧。首先, 我在大屏幕上打出了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有怀子由》。大家对苏轼比较熟悉, 曾经在上一学期接触过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而且这词不难, 很多学生本来就会背。我寥寥数言点出了意境, 学生就已经读得很好了。我知道, 《滕王阁序》将是学生古文阅读的一个挑战。《滕王阁序》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把这样的内容介绍给学生合适吗?会不会让他们因为文章难以读懂而对古文产生畏惧呢?如果呈现的方法恰当, 应该不会有问题。所以在课前, 就让学生回去搜集资料, 从图片到文字去了解滕王阁, 了解王勃, 熟悉创作背景。接着, 从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入手, 将文章逐步展示给学生。当然, 毕竟知识储备有限, 所以解读时不追求深度。课中, 有两处让学生兴趣盎然。一处在介绍王勃的时候, 出示了一个关于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文学故事, 也是古文体。故事很精彩, 把王勃个性鲜明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另一处是在介绍滕王阁的时候, 出示了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蓬莱阁、滕王阁的图片资料, 并辅以相应的古诗名句, 如“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学生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三、结束语

面对一些一线教师疲于应付抄教案、改教案、抄写教后反思等现象, 经研究认为, 教师应该将备课落到实处:从教材文本、编者意图、学情状况等多个角度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超越教材, 实现高效课堂, 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韩建华.语文备课“备”什么[J].现代语文, 2013 (01) .

[2]周卫红.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备课的几种变化[J].江苏教育研究, 2012 (05) .

[3]谢丽莎.从备课入手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10) .

[4]陈朝阳.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备课[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11) .

[5]戚成林.主备试教:语文集体备课的新举措[J].人民教育, 2009 (12) .

上一篇:间歇反应下一篇:安全生产措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