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转材料管理

2024-11-04

周转材料管理(共10篇)

周转材料管理 篇1

工程项目的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 其中, 对用于项目辅助施工周转材料的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般来讲, 一个工程项目的成本主要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三大块, 其中, 占总成本60%~70%的材料费显得尤为重要。材料又包括构成工程实体的主体材料和作为施工手段用的辅助用材。主体用材的规格数量一般由设计方事先确定, 而作为辅助用材的周转材料, 则由施工单位自主设计、自行施工, 因而操作起来具有很大的挖潜空间, 周转材料的种类与其先进与否及管理的好坏, 不仅关系到一个项目的施工安全和进度, 影响到该项目甚至是整个企业的经营成果, 同时, 还直接反映出了一个企业施工技术的优劣。因此, 加强周转材料的管理, 满足工程需要, 降低工程成本, 毫无疑问地成了施工企业一个相当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施工企业周转材料的定义

施工企业的周转材料, 指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多次投入的、不构成工程实体的、用于辅助工程施工的手段用材。该材料可反复使用于两个或多个项目, 既包括传统意义上周转性较好的杆件、军用梁、钢轨、挂篮、H型钢、大型工槽钢、箱梁等 (暂且称之为A类, 该类资产可比照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称之为内部固资) , 又包括新增添的周转性较差的管桩、钢模板、电线电缆、螺栓、移动模架、钢支架、千斤顶、振动器、沙筒、工槽钢及分配梁、锚及锚链等 (暂且称之为B类) , 可以说周转材料的范围较广, 它会随着施工手段的多样化、材料性能的优化等因素, 逐渐增加自己的内部成员。

二、施工企业周转材料的管理现状分析

就目前而言, 大多数企业的周转材料管理模式是这样的:周转材料类的资产分为两类进行管理, 一类是比照固定资产管理的所谓传统型的周转材料 (即A类) 。此类物资主要由企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对其加工购置计划的制订和监督执行、协调调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二是企业做回收处理的周转材料 (即B类) 。此类物资在项目完工或使用完毕闲置以后, 由物资、设计等部门会同项目部联合组织鉴定, 对有利用价值的上述物资确认其现时市场价值, 办理退库手续, 冲抵项目成本;若其有其他项目利用价值, 则由本项目部向其他项目部办理调拨手续;若其不能在建设项目中使用, 则由企业物资部门回收;如果项目部要对外出售, 则售价不得低于所确定的价格, 且必须征得企业相关领导的同意。

作为施工企业的附属职能 (非主业) , 周转材料的管理, 在实际操作中只是进行了简单的管理和对项目提供了一般性的服务。其工作流程大体如此:当企业工程项目需用该类资产时, 由企业设计部门进行方案设计, 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现有资产的平衡调剂, 如果企业内部短缺该类资源, 则由资产管理部门上报企业主管领导批准购置或组织外租, 由项目使用方组织负责运输、拼装、使用过程中的保护、保养以及使用后的拆除、整理、保养等。当该项目使用完毕后其则可按照资产管理部门的通知调往其他需用项目或进行退库。如果退库, 那么退库后应由资产管理部门按照规定进行仓库管理。从以上的流程中我们可以发现, 如果该方案的设计方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和方案的经济效益没有直接的关系, 那么该方案可能不是最经济的方案, 而资产管理部门与使用项目之间也只是一般的管理和使用关系, 资产管理部门也只能按照企业的内部规定对使用单位收取少量租金并只做简单的转账处理。因此, 使用单位并没有把该类资产的管理重视起来, 在工程建设中往往出现丢失损坏严重、拆除整理不及时、不规范等情况。

三、两种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1. 模式一:在现有模式基础上对涉及的相关方面进行合理优化。

(1) 从设计入手。一是要依据可利用的资源进行设计。如果不考虑现行的资源, 只依据施工方案进行设计, 那么再去组织需用的资源就要花去很多费用, 这样就谈不上经济合理了。二是要尽量做成技术先进的通用型的标准化设计。显而易见, 无论是先进的还是通用型的标准设计都会因为其能多次周转使用和施工效率高而大幅度降低成本。三是给设计部门制定一套奖励措施。如, 只要是经过设计部门改进的且改进后又经过有关领导或部门鉴定认可的方案, 那么, 就可把其所节约成本的~甚至拿更多的费用来奖励设计部门及有关人员, 以调动设计人员的积极性。

(2) 从周转材料的管理方入手。一是加强周转材料的集中调配管理。集中调配是目前众多施工企业周转材料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种管理手段。如果不实行统一的集中调配, 管理方不但不能及时、准确的掌握在用资产的分布状态和质量状况, 更不能完整、准确地实现企业的管理意图。因此, 为了有效降低周转材料往来运输费用, 企业管理方可在工程项目比较集中的区域实行周转材料的区域化集中管理。二是加强对周转材料丢失、损坏的情况的处置管理。通常情况下, 受施工环境及社会综合因素的影响, 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周转材料丢失、损坏的情况在所难免, 因此, 应该加大对这类情况的处罚力度。三是加强对周转材料资产结构的优化管理。传统的老施工企业所拥有的周转材料大多都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及工程施工方法的优化, 施工手段用材也是变化迅速, 一些管理简单、拼装便捷、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的新型周转性物资或设备已经大量的应用于工程施工, 如, 军用贝蕾、H型钢等。因此, 为了使老施工企业中的周转材料与新形势下的所出现的使用方便, 拼装便捷的周转材料能够各补所缺, 减少浪费, 必须加强对周转材料资产结构的优化管理。四是加强对周转材料维修保养的管理。只有对周转材料进行必要的维修保养才能保持其优良的质量状况, 避免降低使用寿命, 从另外一个侧面来提高周转材料的利用率。

(3) 从周转材料的使用方入手。由于周转材料使用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程项目上, 可见加强对项目周转材料的管理相当重要。因此, 项目使用方应把管理放在对周转材料的拼装、使用过程中的保护、项目完工后的拆除、整理、其他项目需用时配合调拨调配等方面。另外, 在众多施工企业现行的管理模式下, 由于周转材料的拼装一般都是委托给劳务施工队伍, 所以, 作为周转材料的使用方, 在项目上还应加强对劳务队伍的监督管理, 无论是拼装进度、质量、还是安全等方面都要涉及到, 至于使用过程中的管理, 笔者认为, 除了要针对项目施工环境的特点采取相关措施, 以防止不必要的碰伤或丢失外, 还应加强对大临设施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方面的必要培训和监督管理。鉴于目前很多项目施工单位在项目完工后对周转材料拆除的不重视, 影响到资产及时调配情况的发生, 笔者建议也应把对大临设施的拆除进度纳入到项目施工的形象进度的考核中, 通过考核来督促拆除进度。同样的, 周转材料拆除后的整理工作也较为重要, 笔者认为一般情况下, 拆除下来的周转材料必须进行大块杂物的清理、整理打捆等, 以便于清点数量、分清质量状况, 进而组织退库或向其他项目调拨。

2. 模式二:

企业化经营管理, 即承包经营。承包经营管理模式的实施打破了人们所谓的铁饭碗, 使职工有了危机感, 激活了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拼搏精神, 也激发了其工作的潜能, 使工作效率迅速提高。同样, 相应的管理机制也要随市场的需要而改变, 只有这样才能, 使周转材料的经营取得最好的效果。

施工企业周转材料承包经营的模式, 笔者认为应该如此设计:组建一个涵盖临时设施的设计、拼装 (拆除) 施工、改制加工、周转材料的运输、保管保养等一条龙服务的经营实体, 即, 现在流行的一揽子式或者叫一站式服务。该模式由上一级的管理部门对该实体行使人事权和资产的监督管理权, 并核定每年应该上交的利润。另外, 上一级的管理部门还必须根据企业的需要来规定该实体必须完成的其他指标, 企业则不再对周转材料的租赁价格、租赁的优先次序、周转性较差的B类物资的回收与出售价格、少量配套设施的加工等做约束, 但企业必须对企业内部工程的需用提供合理的价格和最优的服务。对于经营实体经营的A类资产的产权则可归企业, 由企业相关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其他资产由其成员或合资方拥有, 完全市场化运作, 起步运行时, 设计可以委托企业设计部门, 启动资金可利用租赁材料设备的押金或其他方式支付。

当企业项目需用A类资产时, 上一级的管理部门可模拟市场化运作, 由承包经营的实体根据工程的设计方案组织调配资源或联系外租, 而对企业内部属于调配租赁的人员, 考虑到其项目的资金相对紧张, 可以让其少交押金或不交押金, 但一定要签订合同, 合同中要规定拼装的完成时间、质量要求、运输拼装的单价、需加工改制时的改制费用以及后期的拆除整理运输等单价。如果经营实体没有该类资产或该类资产数量不足, 则可由企业领导根据需要和发展规划, 决定是新购还是联系外租, 如需要外租则由经营实体负责帮助项目联系。

对于B类物资, 企业应明确规定, 由经营实体统一回收, 回收价应不低于当地市场价, 如果在回收时要求现金支付, 实体可先利用租赁押金垫付, 这样经营实体就会时刻关注项目当地的或附近的工程项目和废旧市场, 掌握第一手信息, 随时做出决策。

此外, 需值得注意的是此经营管理模式虽以承包经营的方式代替了管理, 但并不是不要管理这个职能, 其实际目的而是以经营促管理, 达到用经营的手段既使周转材料能最大限制的资产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满足企业要求的管理目的, 为企业拓展了盈利点。

周转材料管理 篇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公司周转材料管理,提高周转材料利用率,降低工程成本,充分发挥项目物资管理职能作用,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周转材料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不属于工具,又不能构成工程实体,非一次性消耗,能够多次使用,并基本保持其物质形态或经过整理可以保持或恢复实物形态而逐渐转移其价值的材料。包括:

1、模板:是指浇注混凝土用的木模、钢模等,包括配合模板使用的支撑材料、滑膜材料和扣件等。

2、挡板:指土方工程用的挡板等,包括用于挡板的支撑材料。

3、架料:指搭设脚手架用的竹竿、木杆、竹木跳板、钢管及其扣件等。

4、拱架:指隧道、拱桥工程用的钢拱架、木拱架等,包括配件和支撑材料。

5、衬砌台车:是隧道施工过程中二次衬砌不可或缺的非标产品,有简易衬砌台车、全液压自动行走衬砌台车和网架式衬砌台车。

6、移动模架:是用于铁路客运专线箱梁现浇施工的专用设备。

7、其他:指除以上各类之外,作为流动资产管理的其他周转材料,如活动房屋、彩钢房、塔吊使用的轻轨、枕木(不包括附属于塔吊的钢轨)以及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军用梁、贝雷片、胶皮通风管、防护网等。

第三条 周转材料实行公司统一调配管理,项目间不得私自交易。

第二章 计划采购管理

第四条 为适应施工生产需要,根据实际工程需用量,编制《周转材料需用计划》,经项目联审联签、领导审批后组织实施,同时报送至公司物资管理部。编制计划时要深入调查,摸清现有周转材料库存动态情况,加强与施工单位联系,保证计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第五条 购置及租赁。物资部根据采购计划,填写《周转材料购置审批表》,报公司物资管理部审核,经公司分管领导、主管领导批准后办理。能调拨的由公司物资管理部统一调拨,否则由项目物资部按程序进行采购或租赁。

一次性采购价值在5万元及以上、月租金在3万元及以上的周转材料,必须按《物资招标采购管理办法》进行招标采购。

第三章 现场管理

第六条 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包括周转材料的租赁、验收、保管、领退和维修保养制度,做到进场有登记,库存有台账,并将《周转材料使用状态登记表》/《周转材料租赁情况表》于每月/季25日前报公司物资部。

严格实行合理配备和限额发料制度,及时办理结算,做到工完现场清。

第七条 要按品种分别堆放,不需用的要及时退场、及时保养维修,不得随意锯断或挪作它用。

第八条 发放使用时,对工点要填写《分存单》一式两份,经工点物资人员双方签认后各执一份,作为转账依据。

第九条 保管员如有调动或变更时,应在“分存单”上变更相应内容或更换“分存单”。工程完工后,周转材料办理退库手续,注销“分存单”。

第十条 提倡周转材料对施工单位实行租赁使用的管理模式,租赁费用列入工程成本。保管员对《分存单》应认真核对及时签证,经项目经理审批后交财务部,由财务部门根据实际消耗量摊入施工单位工程成本。若不履行签证,项目物资部有权停止供应。

第十一条 施工现场必须勤于维护保养,防止锈蚀,做到堆放整齐,使周转材料保持完好性能,第十二条 摊销。项目新购置的周转材料,凭《周转材料购置审批表》在项目效益评估时按工程完成比例列入工程成本,本项目使用结束,全部摊销完毕。

第四章 调配与出租

第十三条 由公司物资管理部负责项目之间周转材料的调配工作,并下发《周转材料调配通知单》,项目依据该单进行调拨。

调出单位负责被调周转材料的保养维护费用及装车工作,调入单位凭调配通知单到被调单位取货,运输费用由调入单位负责。

调配的周转材料调出项目不得转账收取费用,由公司按其原值的40-60%收取管理费,冲减调出项目成本,所剩残值由调入项目冲列成本。

第十四条 出租。对于闲置的周转材料,项目不能擅自对外出租,须报公司物资管理部审核,经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五章 报废、降价处理

第十五条 范围

1、设计特殊、工程专用特制的。

2、设计不合理,加工工艺不过关,无法改作他用和无改制经济价值的。

3、保管不善,严重锈损腐烂,已不能再使用。

4、超过规定使用期限的,没有维修价值的。第十六条 程序

1、由使用单位组织有关人员对需要报废的产品进行认真的确定,切实要报废的,由物资部填写《周转材料报废、降价审批表》,经项目领导签认后报公司物资管理部核准,呈报公司领导审批后执行,待处理完毕后将处理情况报公司物资管理部,费用交项目财务冲列成本。

2、报废的周转材料凭《审批表》,由公司物资管理部办理注销手续,填写《周转材料注销记录》。

第六章 奖 罚

第十七条 公司对周转材料管理好,超次数继续使用者,给予主管领导和材料人员一定的奖励。

第十八条 公司对管理混乱,丢失、损坏严重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300~500元的罚款。

由单位擅自购置、调配、报废、降价处理周转材料又不上报的,将处以该单位10%罚款,并据额度大小,给予项目主要领导及业务人员500~1000元的经济处罚。

第七章 附 则

周转材料管理 篇3

一、1.5倍原则

1.5倍原则是库存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经过很多公司的销售实践总结出来的安全存货原则,具体数据是建立在上期客户的销量基础上本期建议客户订单的依据。1.5倍原则备货是销售人员必须掌握的工作职责之一,是主动争取客户订货量并时刻掌握客户销售情况的营销策略。它建立在提高客户销量和利益基础之上,因而容易赢得客户信任并采纳。

1.5倍原则也是一个科学依据。但是,正如很多营销规律一样,必须灵活掌握和应用,避免生搬硬套。比如,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如天气、节假日等),就应适当变化、调节。

1.5倍原则,可以保证客户有充足的存货,减少断货、脱销的可能性,保证客户随时都能买得到所需产品,帮助客户不漏掉每次成交的机会。

(1)1.5倍库存原则与做订单的关系

“做订单”,向客户建议合理的订货量,是销售人员在拜访客户时必做的工作之一。所谓的做订单就是根据客户前一阶段的销售量,结合新的促销活动或者季节时机或者天气等等因素,向客户建议合理的订货量,并动员他按建议订货。在做订单时要用到客户卡上所记录的资料,所以做好订单的前提,就是正确地填写好客户卡。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利用1.5倍原则进行库存管理,提高效率和效益,尽最大可能扩充销售,这也是销售人员的关键职责之一,是直接作用于销售的。

也有销售人员是以“拿订单”的思想从事工作的。拿订单与做订单的区别是,一个被动,一个主动。拿订单意味着主动权在客户手中,而做订单则是主动的,它是根据客户的销售和库存研究以后的结果做出的订单计划。显而易见,两个工作方法有完全不同的效果,做订单保证对客户销售情况的准确掌握,也保证客户的资金、空间、精力和时间等最有效地利用,创造最大利润。

(2)做订单的步骤

“做订单”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检查客户记录卡上的数据;

第二步:计算自上次拜访后的实际销量;

比如:上次拜访时的库存数;上次拜访时的订货量;本次拜访时客户的现有库存数。

第三步:建议新的订货量。

在建议新的订货量时要强调1.5倍的安全存货原则,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安全存货量=上次拜访后的实际销量X1.5

建议的订货量=安全存货量-现有库存

(3)怎样让客户接受1.5倍原则下的订货计划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销售人员同样十分清楚上面的步骤,并能准确计算出按照1.5倍原则得出的订单数,但是却得不到符合该原则的订单。避免这类情况的关键在于在做订单时要注意掌握让客户接受建议的技巧。有些客户并不了解按照1.5倍原则做订单的好处,销售人员必须能够让客户明白:

按照此原则建议的订货量是比较合理的,保证客户维持合适的存货数量,避免断货,货架空间可以得到高效地使用;

有了一定的存货量,可以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不会遗漏任何成交机会;

1.5倍的存货原则可以帮助客户有效地利用空间和资金,不致带来货物积压和资金、空间无效占用等损失;

1.5倍的存货原则再加上存货周转可以保证客户提供给消费者的永远是新鲜产品,这可以很好地改善售点形象,带动其他商品的销售;

让客户了解销售人员所做的工作就是帮助客户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客户的销量和利润;

销售人员对每一个客户的拜访都有一定的周期,还可以告知客户1.5倍安全库存可以有效保证客户在这一拜访周期内既不断货,又不压货。

销售人员必须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巧取得客户的信任,这种信任一旦建立,客户就会接受按1.5倍原则做订单的建议。

二、存货周转

存货周转是对客户进行库存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公司销售人员的重要工作职责之一。销售到客户处的商品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卖完,存货总是存在的。对于某些商品来说,还存在一个更加复杂的保质期问题。因此,必须对存货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

(1)什么是存货周转

存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存货周转。存货周转包括两种类型:前线存货周转和后备存货周转。前线存货是指陈列在货架或者零售商购物环境处的散装商品;后备存货指的是存放在仓库内的用于补货的货物。存货周转要求销售人员一方面应及时向客户的货架上补充货物,保证货架里面的产品陈列符合生动化标准;另一方面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存货周转,目的是保证客户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永远是新鲜的。实际上,所谓存货周转就是对暂时未卖出的货架上的产品依据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循环。

存货周转是销售人员在销售拜访时必须动手做的一项日常工作,保证客户提供给消费者的永远是最新生产日期的产品。存货周转不仅是销售人员的重要职责之一,而且要指导并影响客户做日常的存货周转。销售人员必须使客户明白:

存货周转可以有效并直接刺激销售。显然,如果陈列在货架上的货物卖完了没有及时补货,就会失去许多销售机会,而且,存放在仓库里的产品也无法卖出去。

没有存货就没有利润。货架上没有的产品是无法卖出去的,合理的产品存货是保证有货可卖的最简单的方法。

促进进货并且帮助客户正确地准备商品库存。大多数的客户都是根据他们的存货情况来决定订货的品种和数量。如果仓库里的产品快没有或已经没有了,店主就会订货,所以如果销售人员帮助客户将他们库存的产品摆放到货架上,使他们的仓库空出来,自然会订货。

销售人员在日常拜访时帮助客户进行货架补货,这不仅能刺激销售,而且节约客户的时间,节约自己的时间。这个工作不仅是销售代表的工作职责,高级别的销售主管、经理在拜访零售商时也要帮助客户做存货周转,而且还要影响客户做及时补货。

优秀的公司和销售人员明白:销售工作不只是将产品卖给客户就结束了,而是直到消费者购买到并开始实际消费新鲜的产品才算告一段落。为了保证消费者购买到的一定是新鲜的产品,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这样就可能避免产品过期现象,避免客户退货的事情发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最终会为客户赢得销量和利润。

(2)怎样进行存货周转

销售人员要根据公司的规定和标准及时更换不良品,对客户的存货进行管理,努力做客户的专业顾问,主动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存货管理服务,而不仅仅只是“接订单”。销售人员必须做到:

首先,全面掌握公司的产品知识。例如保质期、代码的意义、产品存放的条件等。再比如,将产品放在太阳直照的地方会退色,进而影响品质,不易卖出。

其次,深入了解各种包装的适用范围和库存量的多少。也就是通过了解消费者和客户的需求,了解各种品牌、包装的知识,向客户推荐正确的包装和品牌的组合,这是保证客户销售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进行客户管理的前提条件。

再次,深刻理解存货周转的原则。有三个原则必须遵守:动手周转货架上的陈列产品;落实先进先出的原则;把存货数记入客户卡。

另外,还要讲究存货周转的方法和技巧。全面的产品知识可以帮助销售人员掌握保质期、储存条件、消费者购买的最佳时机设定;各种包装的适用范围和库存量的熟悉可以帮助销售人员判断不同零售商执行的分销标准以及根据该零售商的出货情况设定合适的库存数量;预测机会可以帮助销售人员更加理性地思考问题并提前考虑到一些影响生意的因素;了解经营和空间上的限制条件,可以帮助销售人员根据这些情况发展不同的生意主张并成功地销售给零售商,从而取得合作和促进业绩提升的机会。

存货周转对客户而言有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主要有:帮助客户管理货架和后备仓的存货,节约客户的时间;可以节约厂家的时间;准确的存货周转更可以随时了解存货量,判断销售状况,做好补货工作等等。

参考文献:

[1]熊正平.库存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7.

周转材料管理 篇4

周转材料是工程施工生产不可缺少且用量较大的辅助性材料, 经统计, 目前工程项目周转材料的摊销额占到完成产值的12%, 按一个工程公司年完成施工产值50亿元计, 消耗周转材料在6亿元左右。周转材料投入过大, 是导致工程项目利润降低的因素之一。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应从采购、保管、使用和回收等各环节切实加强现场周转材料管理, 降低采购和使用成本, 才能进一步提升工程项目经济效益。

造成周转材料投入过大的原因:一是部分项目周转材料的购置方案没有与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 按使用时间计算最优批量, 采购、租赁随意性大, 造成浪费现象严重;二是使用过程中管理失控, 现场无专职或兼职的材料管理人员监管, 台账不健全;看护措施不到位, 未定期或不定期盘查现场使用情况, 对造成丢失、损坏材料的使用单位未及时按规定进行处理;三是周转材料退场、整修、改造工作不能满足整体调配要求, 利用率不高。

1 工程开工前, 要结合施工组织设计, 定好周转材料的购置、使用方案

工程项目上场后, 工程部要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同时结合工点开工数量、施工时间、劳力和设备投入等情况, 编制周转材料的购置及使用管理控制方案。项目物资部应在工程部的协助下编制周转材料采购或租赁计划。先由工程部计算出全部周转材料的需用量, 再依据工期及施工安排确定每节点的使用量、使用时间和周转次数;物资部据此编制周转材料的购置计划, 再按市场调查的采购价格、租赁价格进行成本测算分析, 决定配置方式。物资部在实施采购前应向工程部进行再次确认, 在施工计划有变时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新的购置、使用方案。只有按实际施工情况编制购置方案, 合理安排进料时间, 才能保障现场需要, 从采购源头上防止周转材料浪费, 有效控制工程成本。

2 工程施工中, 现场要配齐人员, 建立考核台账, 严管严控, 兑现奖罚

有的项目在周转材料使用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架子队没有配备专职物资管理人员, 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无人管理, 与使用单位的工费也未真正挂钩, 劳务队随意使用, 浪费严重;二是对周转材料的购置方式未进行费用测算, 或施工方案变更时未及时调整, 有的使用时间较长, 应进行购买的周转材料采用了租赁的方式, 导致租赁费用过高, 且丢失的材料按原价赔偿, 两项费用甚至远远高于购买价;三是没有建立现场管理台账, 有的即使建立了台账也形同虚设, 未按月盘点, 过程管控不到位, 管理人员未实时掌握周转材料使用情况, 在进行考核时也未真正兑现奖罚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及时遏制浪费现象, 致使周转材料使用人不负责任, 项目管理层也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工地竣工时才发现材料损失巨大, 而劳务队工费大部分已结算, 远远不足以抵扣, 单位亏损已成定局;四是现场看护不力, 导致周转材料丢失严重。

要管好周转材料, 必须加强现场管理, 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2.1 周转材料进出场要做到程序合理, 手续完善。

周转材料量大、调动频繁, 要管好用好它, 必须按材料进场、领用、调配、退场的流程进行严格的过程监控。首先要建立健全《现场周转材料管理台账》;材料到场时应由项目物资部人员、现场材料员、保管员或现场看守人员一起清点到货数量, 验收合格后, 办理交接手续, 交由保管员或看守人员看管;发放时, 应严格按照领用制度交与施工班组, 并由领料人签字确认;现场材料调配要做到手续完善, 实时更新现场台账, 并及时向项目物资部汇报。

2.2 加强周转材料使用成本考核, 明确责任, 杜绝损失浪费。

各项目现有的承包模式中, 劳务队都是无偿使用周转材料的, 而对周转材料损坏丢失的处理又未落到实处。劳务队用而不管, 材料损失情况严重;加之使用过程中调动频繁, 手续不全, 最后成了一笔糊涂账。要强化周转材料使用成本考核工作, 对作为周转材料使用的型材、钢管等材料合理进行账务处理, 根据使用情况分次或分期摊销, 不能一次性列入工程成本。

2.3 加强现场材料安全保护措施。

可分三班24小时看护, 并在施工现场周围安装监控和红外线防盗系统, 对值班看守人员进行监管。对进出材料储存、施工区域的人员、车辆进行逐一登记和检查, 特别是出场的材料要弄清去向, 看守人员对有移交手续的车辆和人员才能放行, 最大程度地减少材料丢失现象。

2.4 完善材料租赁合同和劳务合同中周转材料丢失损坏赔偿的具体办法。

制定周转材料配置方案时, 对使用期短的采用租赁方式, 签订周转材料租赁合同时应对使用期做规定, 明确当租赁时间超出某一期限后, 租赁材料即变为购买材料, 以防工期延长导致租赁费用超出购买费用, 给单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 工程结束后, 要加强对周转材料的回收、整修和调配, 提高周转材料利用率

(1) 周转材料使用结束后, 项目物资部要组织周转材料有序退场, 对其进行整修, 清除表面附着物, 并核对现场周转材料与台账数量是否一致, 损失的数量要查明原因, 按规定对使用责任人进行处理。 (2) 暂时调不出的材料, 需重新转场存放时, 应对拟转场的材料进行编号, 编制转运流程, 确保转、运、存各个环节有序进行。 (3) 储存期间要进行防锈处理, 合理存放, 并建立待调配材料台账, 由专人进行管理, 物资部定期对库存材料进行检查。 (4) 严格执行公司周转材料报废的有关规定, 凡报废的周转材料需公司批准后依照周转材料处置流程实施, 由公司派人或委托项目办理, 报批时应对报废处置原因、当地市场情况、预计处置价格做详细的情况说明。 (5) 坚持对周转材料进行小改小革工作。各项目要组织人员对通过小处理就能使用的周转材料, 进行再加工, 提高周转材料的利用率。

4 加强周转材料管理的一点体会

作为物资管理部门, 我们一贯高度重视周转材料管理工作, 并将不断探索周转材料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 强化周转材料购置、使用、维护、评估、回收、调拨等重要环节的过程管控, 充分调动施工一线的管理积极性。建议股份公司、集团公司及各工程公司按区域成立相应的周转材料储备、加工、租赁公司, 各项目退场后暂时调不出的闲置周转材料通过评估折价上交公司, 由储备、加工、租赁公司保管, 并按评估价冲抵项目上交。一方面对闲置周转材料进行合理保管、维护, 增加其使用寿命和周期, 减少新项目购置成本;另一方面, 通过信息平台, 开展对外业务, 拓展企业盈利空间。周转材料管理的好坏, 是项目盈亏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周转材料的管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而是一项系统的管理工程, 它反映了项目管理精细化的程度, 相对于直接性的消耗材料的管理, 更体现了它的“非直接性”, 即不可能通过限额发料的方式来调控, 因此要根据施工方案制定周转材料购置、使用计划, 做好采购或租赁、进场、现场使用及退场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用最少的资金达到利用率最大, 从而实现企业利润的提高。

摘要: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 需要对材料加强管理, 本文通过周转材料配置、使用、考核、回收等环节进行阐述, 同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为企业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材料管理,经济效益,建议

参考文献

[1]胡晓斌.建筑企业材料管理浅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0 (12) .

[2]王耀松.施工现场材料管理[J].价值工程, 2013 (28) .

浅谈周转材料的管理难点与对策 篇5

做建筑工程,很难回避对周转材料的管理,我想很多施工企业对此都应有深刻的体会和感悟。在周转材料的使用和管理过程中,极易发生材料积压、浪费、损坏甚至丢失,直接增大工程成本,对项目的效益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全面推行项目精细化管理的今天,若管理得当,周转材的损失一定会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当前各公司对周转材料的管理都有相关的规定和要求,有的做法是总部直管(公司统一采购、租赁和管理);有的是公司统一采购(租赁),项目部负责现场管理;有的是项目部全面管理;有的干脆不管,交由专业分包队伍去管理。而现在大多数施工单位为了节省工程成本,创造更大的工程利润空间,往往都采用劳务分包,周转材料自行管理的做法。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周转材料管理会遭遇到哪些难点?有无解决方案?下面结合本人的一些工作经历作简要分析。

难点一:大量材料现场积压,占用大量资金,工程成本上扬

现象:我们到工地经常会发现,成堆的钢管、扣件、模板在材料堆场里闲置,长时间不能用于工程。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材料进场过早,或一次进场数量过多,造成现场短期的积压。二是材料采购(或租赁)数量过多,造成长期积压。不但对现场的场地管理、文明施工管理、成品保护都增加了难度,还增大资金成本及工程成本。

对策:这种积压主要是由于计划不周造成的。项目开工伊始,就应

该由工程部计算出全部的周转材料需用量,根据成本核算结果决定哪些材料自购、哪些材料租赁(公司有库存材料的一般也是通过内部租赁),再依据工期及施工安排(流水施工段)决定周转次数,然后依照工程进度做出明确注明了进场时间、规格、数量和批次的周转材料的采购计划,最后交给物资部门进行采购或租赁。物资部门应根据周转次数,针对极易损耗的材料(如木模板等),选择质量与周转次数相适应的产品,周转完毕即可报废处理,省去再次库存、转运的费用。如果施工计划出现了调整应及时通知物资部,物资部在实施采购前应向工程部进行再次确认。这样工程每进行到一个节点就会有不同的材料进场,既保障了现场的进度需要,又节约了狭小的施工场地,文明施工管理也容易得多,也不至于由于现场保管不周造成材料的损坏,从源头上防止了材料的积压和浪费,并有力地控制了工程成本。

难点二:大量材料浪费、损坏严重,不能使用或归还

现象:我们经常在现场看到,架子管被锯成毫无实用价值的短截棍或者两根短钢管大幅搭接成一根长钢管;一幅或半截崭新的模板派不上用场;变形的钢管、扣件随处可见。不管是自购的还是租赁的,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策:工程部应根据钢管的不同用途,外架还是内架,立管还是横管,再依据建筑物的各项参数:层高、柱梁截面大小、建筑物高度等,分门别类地统计出各种规格尺寸钢管的需求数量,然后按照要求进场使用。这样就不会出现需要合适长度的钢管时通过搭接或锯短的方式来获取

了。模板的使用也需要事先配板,外形尺寸一样的柱梁等可以先进行预组装,这样不但将模板加工时的边角料损失减少到最低,也能提高工效。与此同时应加强现场劳务队伍对钢管和木模板的使用管理,杜绝野蛮施工,不得用铁榔头等金属物件大力敲打撞击,以免造成钢管弯曲、钢模变形、扣件破裂或丝口损坏等。严禁钢管割锯、钻眼、烧焊。架子拆除时不能随意丢抛,避免撞击变形、车辆碾压受损,钢管、扣件、U型卡等周转材料要按规格、型号摆放整齐,使用后要及时对其进行除锈、上油等维护工作,扣件还要检查上面的螺丝是否还能使用,不能使用的要及时更换螺丝以不影响下次的使用。严禁擅自割锯整张模板和定尺长木枋,需要割锯时,必须申请报告,并附有配模方案,经项目部审核并认可其损耗后实施。

难点三:现场材料丢失严重,经济损失惊人

现象:很多工地到竣工时才发现,钢管少了,扣件也少了,木枋少了,跳板也不够。平时不易察觉,最后核算时才发现差量不仅仅只是损耗,而是不知所因的巨额差距,有时竟是“天文数字”的损失。

对策:我们不妨分析一下材料丢失的几种可能性:1.埋入地下,没法取出;2.场地内丢失,其他单位或个人“拿错了”;3.个别内部人员或外部人员“拿“到场外去了;4.进出场验收不仔细,造成入不敷出。

针对上述不同的丢失“途径”,拟定不同的应对方案。1.首先有条件的工地应在外架搭设前对地面进行硬化处理,防止以后拆除脚手架或模板支撑时钢管和扣件散落在建筑物周边的泥土里。有地下室施工的,待架子拆除完毕并清理干净后方可进行土方回填。扣件使用或拆除时,应成捆

成串,防止螺帽、螺栓丢失和掉落,并及时回收清理。2.如果场内有多家施工单位在同时施工,在施工交界面一定要做好隔离围护,同时还应在钢管的一端用油漆做好记号,防止施工人员误拿,即使施工人员拿错也可以及时找回。3.加强门卫管理和现场巡逻,防止偷盗,过程中不用的材料应及时归还。另外,在对劳务队伍的管理上也应有激励约束机制。如:在工程分包合同中就明确约定,限额领料,超耗自负(譬如钢管损耗定为1%,扣件损耗定为3%),节约有奖。工程竣工盘点,若因劳务队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部分应在工程结算款中扣除。4.所有的周转材料进场后,必须由材料员、库管员、专业班组工长共同参与验收,对进场物资的数量、质量、安全环保性能把关,并分别在收料单上签字确认。同样,材料出场时也要经过多方实测实量后放行,并签字确认。

周转材料管理 篇6

1 主观因素

周转材料(文中指各种油管、抽油杆)入库、装卸、维护保管、质检、发放、回收是一个循环作业过程,都需要人来操作,其中任何一项作业都与周转材料的使用周期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日常生产管理实际情况调查显示,人为因素导致管、杆损伤占有一定比例。

1.1 施工作业人员保护周转材料意识差

对外雇清洗、倒运、施工、作业人员进行考查,对其工作中的保护措施随机抽检,看是否达到及格线标准。对上述人员抽查7次,仅有2次符合要求,达不到及格标准。具体不符合要求如:倒运中装卸管、杆趟桥过高,导致机械碰撞过重,并有随意扔管、杆现象;清洗中航吊捆绑过多挤压;作业施工中,作业队管、杆有落地现象,有不加滑车,下管、杆时井口不对中等情况。这些现象至使周转材料本体腐蚀、损坏,两端螺纹处损伤等[1]。

1.2 施工作业现场监督不力

各相关单位虽然职、权、责等方面划分明确,但各单位工作人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监督不力。在我们对倒运管杆、作业施工中存在的违规操作行为进行现场监督抽查时发现,违规操作存在情况为3人次,共抽检5人次。违规操作行为有:图省事不按指定垛位装卸管杆;野蛮操作硬拉硬拽硬敲硬撬;不按规定要求执行丝扣保护措施等。因此,作业现场监督不力也成为降低周转材料使用周期的主要原因。

井热注作业的重要物资,其性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热注井作业质量。因此,我们结合有关标准和本队实际情况,制定并执行隔热管轮次周期,以此作为本队的执行标准(即隔热管的使用采用跟踪制度,使用达到30轮次,便以待修管材对待)。其中存在2个问题:一是找补垛使用周期问题。很多找补隔热管未达到规定轮次,由于倒运误差,进入待修垛,因此,增加了修理量,降低了使用寿命。二是到30轮次的隔热管,其中有部分性能符合要求,经视导热系数监测仪检测后,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仍可以继续使用。通过质检员按照管杆使用标准进行检测,从到轮次的隔热管中挑选符合性能要求的,其比率达到9%,高于参考标准。因此隔热管使用轮次偏低是影响使用周期的主要因素。

2 客观因素

电化学腐蚀(盐水、硫化氢、二氧化碳、有机酸等的腐蚀),是油井生产中不可避免的,我们在这里暂且不提。那么粘着油管内壁磨损,即“偏磨”,以及油管自重引起的油套管螺纹变形损伤、乱扣现象和场地条件局现的自然因素,就是我们要进行研究的主要因素。

2.1 油井井斜偏磨对周转材料使用周期的影响

抽油杆在油管内壁做往复运动,使用长度在1 000m以上,由于深井同心度的问题,再加上油管内孔较小,管柱直线度累计偏差等原因,势必造成抽油杆周期性的冲击和粘着摩擦油管内壁(即“偏磨”)。如此,管、杆的偏磨使管、杆偏磨表面产生热能,从而使管、杆表面铁分子活化,而产出液具有强腐蚀性,使偏磨处优先被腐蚀。那么偏磨和腐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使管、杆偏磨表面更粗糙,从而磨损更严重,破坏了管杆的整体结构。我们曾对3口偏磨较严重的油井洼34428井、海1642井、海16K38井做了调查,平均每口油井下抽油杆160根,作业提出后平均偏磨损坏根数为141根。

2.2 管体自重及材质对周转材料使用周期的影响

作业井下周转管、杆通常达到150多根,由于管、杆本体自重,造成管、杆承重加载,在使用中,对螺纹及本体均有损伤。而管、杆材质及表涂层的强度和耐蚀性的不同,使得管、杆的耐腐蚀性和寿命也不一样。如此,由于生产油井产出液含水较高,并有极用,与产出液的腐蚀性共同冲蚀,使油管螺纹快速老化,加之上面提到的偏磨腐蚀,综合作用,便在该处产生断脱、刺漏。

2.3 自然因素对周转材料使用周期的影响

由于场地条件的局限性,周转材料通常露天放置,经受雨、雪、风沙、尘暴的侵蚀。这些自然因素腐蚀并降低了周转材料的使用寿命,经现场检查,存在的弊端是大量减少了油管和抽油杆的日周转量,使生产正常运行受到一定的影响,并使部分管、杆打入待修或闲置报废。

3 结论与建议

(1)影响周转材料使用周期的主要因素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包括施工作业人员保护周转材料意识差、施工作业现场监督不利和注汽隔热管质检轮次定位低,客观因素包括油井井斜偏磨、管体自重及材质和自然因素。

(2)主观因素上,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加大作业施工监督工作力度,长期实施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监督,严格按照制定的奖惩机制执行。同时,按照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周转材料管理办法》等进行严格管理,使各个生产环节都在受控状态下进行。对于隔热管问题,继续实施隔热管跟踪制度,采用隔热系数检测手段进行检测。客观因素上,针对油井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加防腐剂、使用抽油杆扶正器、油管扶正器,对自然条件影响采取涂抹黄油、塑料布包裹、铺垫水泥面,以此减少周转材料的损伤、腐蚀,达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周转材料管理 篇7

新《企业会计准则》附录规定:“周转材料”科目用来核算企业周转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包括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及钢 (木) 模板、脚手架等。企业购入、自制、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周转材料等, 应比照“原材料”科目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涉及增值税进项税的进行相应处理。对于耗用的周转材料, 不论采用一次转销法还是其他摊销法, 应按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 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等科目, 贷记本科目。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核算的, 还应同时结转应分摊的成本差异。该科目期末应为借方余额, 反映企业在库周转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以及在用周转材料的摊余价值。

(1) 一般企业周转材料的领用。一般企业领用周转材料, 可按照周转材料的领用去向核算, 称为去向核算法。以包装物核算为例, 具体去向分为生产领用、出售、出租和出借四种。生产过程领用包装物, 计入“生产成本”;随同产品一起销售的包装物, 如果单独计价, 则包装物的销售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并同时结转已售包装物的“其他业务成本”, 如果不单独计价, 则不确认“其他业务收入”, 已售包装物的成本转入“销售费用”;出租的包装物, 租金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出借包装物, 则不产生“其他业务收入”。出租包装物和出借包装物相比, 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使用过程中都会发生损耗, 用后都要收回;不同之处是:出租业务会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如租金收入, 而出借业务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包装物领用的核算如表1所示。

(2) 施工企业周转材料的领用。施工企业周转材料的消耗属于工程成本项目——材料费用的组成内容之一, 故周转材料的消耗应计入“工程施工——合同成本”科目中。施工企业领用周转材料, 如果采用一次摊销法, 则应根据领料单直接借记“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贷记“周转材料”。如果采用分次摊销法等其他方法的, 则根据领料单先做如下账务处理:借记“周转材料——在用周转材料”, 贷记“周转材料——在库周转材料”;摊销时再记入“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借方。

二、周转材料摊销核算方法比较

一般企业周转材料, 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施工企业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和其他周转材料等, 可以采用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或者分次摊销法进行摊销。

(1) 一般企业周转材料摊销。企业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五五摊销法对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进行摊销, 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具体核算比较分析见表2:

(2) 施工企业周转材料摊销。周转材料摊销核算, 也就是周转材料在使用过程中, 将其损耗价值摊入相关成本费用中的核算, 摊入的原则是“谁受益, 谁承担”。一次转销法或五五摊销法同一般企业。分次摊销法是根据周转材料的预计使用次数, 将其价值分次摊入成本费用的一种方法。

施工企业可根据周转材料类别, 分别选用不同摊销方法, 也可以多种方法并用。周转材料的摊销方法确定以后, 一般不能随意变更, 确需变更的需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其账务处理:借记“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贷记“周转材料——周转材料摊销”。不论施工企业选用何种摊销方法, 年度终了或转移工地时, 均要对周转材料重新估计成色, 补记或冲减工程成本。

[例]某施工公司乙工程领用的木模板价值20万元, 年度终了时确定其成色百分比为60%, 账面已提摊销5万元。账务处理分三步进行。

应提摊销额=周转材料原值× (1-确定的成色百分比) =20× (1-60%) =8 (万元)

应补提摊销额=应提摊销额-已提摊销额=8-5=3 (万元)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 补提摊销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乙工程) 30000

贷:周转材料——周转材料摊销30000

三、周转材料报废核算方法比较

一般企业和施工企业周转材料报废核算基本相同。周转材料不能使用作报废处理所取得残料或回收材料, 应作为当月周转材料摊销额的减少, 冲减有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如表3所示:

注: (1) 报废低值易耗品摊余价值=5000-2500-100=2400 (元) 。 (2) 应提摊销额=周转材料原值-预计残值=100000-5000=95000 (元) ;应补提摊销额=应提摊销额-已提摊销额=95000-90000=5000 (元)

四、周转材料核算应注意的问题

实务中, 由于周转材料核算与税收相关, 有些企业利用周转材料核算漏洞, 达到少交税的目的。这种现象较常见于关联方交易。在关联方交易中, 即使某关联方在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中列支了大量周转材料, 但由于周转材料购进、领用以及进项税抵扣手续一样齐备, 不见异常。如甲乙两公司为关联方, 乙公司由甲公司投资人投资成立, 乙是小规模纳税人, 增值税和所得税均定率征收, 乙公司经办人按照投资人指示将为自己公司购进周转材料的大多数发票开具了甲公司名称并在甲公司列支, 这样甲公司不仅抵扣了增值税进项税, 而且还降低了计税所得额。所以, 企业周转材料的核算要防止出现以上问题。周转材料的核算影响企业的税收,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 在账上多列支周转材料; (2) 周转材料的摊销及摊销方法的选择。为保证周转材料的真实性, 企业可以建周转材料备查登记簿, 并可以通过盘点已领用的周转材料进行检查核对, 以使周转材料的核算更加严密、真实。

参考文献

周转材料管理 篇8

关键词:施工企业,施工企业会计,周转材料

为了规范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03年9月25日颁布了《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以下简称“本办法”),于2004年1日1日起在已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施工企业执行。至目前,施工企业仍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本办法。本办法将周转材料作为补充会计科目做出使用说明,周转材料可以采用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计价两种方式核算。

由于施工企业的性质决定,周转材料在该类型企业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周转材料核算的掌握显得非常重要。实际成本计价下,残值的会计处理方式比照工业企业“原材料”的处理方式即可,较为简单。根据实际业务需要,吴风奇(2006)在“施工企业周转材料报废的核算”中提出在预计残值与实际回收残值不一致情况下,残值如何处理进行了举例分析说明,但仅限于在实际成本计价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残料价值部分所对应的材料差异如何处理,没有给出意见。根据《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的处理办法,在计划成本计价下,“周转材料”与“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共同显示周转材料的实际价值;材料成本差异随着周转材料价值的转移而逐渐转移,由受益对象承担,但对于残料价值部分所对应的材料差异如何处理,没有做出说明。

以下通过实际的例证说明在计划成本计价下,残料价值及其所对应的材料差异如何处理,并就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给出意见。

1案例描述及账户对应关系的说明

某施工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周转材料日常核算,本月施工现场领用分次摊销的模板,计划成本5000元,预计使用8个月,预计残值率为4%,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上述模板在使用了5个月后全部报废,残值回收100元入库其他材料。以该案例为例,说明账户的对应关系。

1.1领用周转材料时,账户的对应关系

周转材料具有多次使用的特点,使得在实物管理上存在没有使用和正在使用两个阶段,据此,在“周转材料”一级账户下,需要分别设置“周转材料—在库”、“周转材料—在用”两个明细项目。当企业将周转材料从周转材料库领用至施工现场时,应借记“周转材料—在用”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在库”科目,如图1。

1.2周转材料摊销时,账户的对应关系

建筑施工企业的周转材料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可以反复使用,并不改变其原来的实物形态,其价值是逐渐转移到成本、费用中去的,根据周转材料使用情况和特点,周转材料有一次摊销法、分期摊销法、分次摊销法和定额摊销法等方法。转移的周转材料价值应借记“工程施工”、“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摊销”科目。

根据上例,计算摊销额:

周转材料的每次摊销额=5000*(1-4%)/8=600(元)

则,5次的摊销额共计3000元,账户的对应关系如下图2:

计划成本计价下,周转材料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应在“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核算,并随着计划成本的转移而转入到有关成本、费用等账户中。因此,每次(期)摊销的周转材料金额是多少,承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就应该是周转材料摊销金额乘以差异率,计算如下:

周转材料的每次摊销额=600(元)

每次摊销额承担的材料成本差异=600*2%=12(元)

则,5次摊销额承担的材料成本差异=12*5=60(元)

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时,本期应分摊的成本差异,借记“工程施工”、“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如图3。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1.3周转材料报废,残值入库处理时账户对应关系

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计价,那么“原材料”账户此时反映的也应该是计划值,假定残料的入库计划值为X,应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周转材料—在用”科目,使得在用周转材料在用价值减少,见图4。相应地,该部分价值应该承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值为X*2%,使得周转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减少,原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增加,账务处理为借记“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科目,贷记“材料成本差异—周转材料”科目,见图5。

1.4周转材料报废,补提摊销时账户对应关系

由上述可知,如果残值(即X的取值)一经确定,周转材料共应计提的摊销值就可以确定,随之需要补提的摊销额就可以确定,补提摊销额承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也可以确定。

即,应提摊销值=5000-X

已提摊销值=3000

因此,补提摊销值=(5000-X)-3000

承担的材料成本差异=[(5000-X)-3000]*2%

有关账务处理比照上述周转材料摊销时的处理即可。

由此可知,补提摊销的处理取决于残值的处理,上述残值入库及其承担差异的处理是说明的重点。

1.5注销报废周转材料价值的账户对应关系

周转材料一经报废,也即不再使用,不需要摊销,那么“周转材料—在用”与“周转材料—摊销”账户应该没有余额存在。此时,“周转材料—在用”与“周转材料—摊销”的价值均为5000-X(也即周转材料的净值),应从各自账户的反方向转出,账务处理为借记“周转材料—摊销”科目,贷记“周转材料—在用”科目,见图6。

2残料价值按实际值和计划值选取不同时,账务处理方法的选择不同

上述残值处理中,X值的取值问题成为核算与理解的关键。如果获取的残料价值为计划值,账务处理的结果简单,而且容易让人理解。但在实务中,可以得到的往往是残料的实际价值,根据上述资料“残值回收100元入库其他材料”,可知这里的“100元”指实际价值,但会计处理有两种选择:按照上述说明,X的取值按“实际值”处理时,该种处理方法容易理解;X的取值按“计划值”处理,实际运用中均采用该种方法进行处理,但该种处理方法不容易理解。在此给予对比说明。

2.1 X的取值按“实际值”处理时,处理结果的说明

X的取值按“实际值”处理时,按下列的关系式:

计划值+计划值*差异率=实际值

得出:X+X*2%=100

X=98.04

即按照上述残值处理方法进行处理,残值入库的价值为98.04元,残值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1.97(即98.04*2%)元,即从贷方结转出去的“超支差”为1.97元。

假设:本企业该周转材料购入时无其他周转材料,从购入到报废的整个处理过程均无其他周转材料的购入。那么,在周转材料摊销前,应该在“材料成本差异—周转材料”的借方“超支差”为100(即5000*2%=100)元,按照上述处理方法,从贷方结转出去的“超支差”为100元(由两部分构成:摊销负担的差异(5000-98.04)*2%,残值负担的差异:98.04*2%=1.97)。通过计算发现:“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借方“超支差”,与从贷方结转出去的“超支差”正好相等。

2.2 X的取值按“计划值”处理时,处理结果的说明

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及资料发现,残值的处理方法为:直接取X=100,即用实际值等于计划值;X*2%=0,即残料不承担材料成本差异。

那么,假设资料同前的情况下,在周转材料摊销前,“材料成本差异—周转材料”的借方“超支差”为100(即5000*2%=100)元,按照上述简便处理方法,从贷方结转出去的“超支差”为98(即4900*2%=98)元。通过计算发现:“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借方“超支差”,与从贷方结转出去的“超支差”并不相等。

该种处理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没有从经济学的角度给予解释,让人费解。

3用周转材料残料价值的实际值代替计划值入账的解释

采用实际值等于“计划值”对周转材料残料价值进行处理的方法,通过分析,主要的原因有:第一,残料的价值在周转材料的原值中所占的比重很小,残料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值更小,上述计算中值为1.72元,该差异放到原材料的差异中进行相应的处理,与残值承担对原材料差异处理的影响也很小,而且最终该差异仍由企业的成本、费用承担,但使得日后的处理程序变得复杂了;第二,“材料成本差异—周转材料”账户的借方有2元没有从贷方结转出去,成为日后周转材料差异计算的影响因素,随着日后各期周转材料差异的不断结转从“贷方”结转出去,最终该差异仍由企业的成本、费用承担。

从长期来看,两种方法对企业的材料成本差异结转结果均相等,即有多少借方“超支差”,就会有多少“超支差”从贷方结转出去;有多少贷方“节约差”,就会有多少“节约差”从借方结转出去方。因此,采用两种方法均正确,只是理解的角度有差异,而第二种方法的处理较为简单,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处理。

参考文献

[1]徐佳芳.建筑施工企业会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吴风奇.施工企业周转材料报废的核算,会计之友[J],2006.

周转材料管理 篇9

随着烟草行业的发展, 烟草加工企业的投料方式已由过去的把烟投料改为打片复烤后的片烟投料。由于投料烟片采用箱装方式, 烟片必将受到挤压形成粘连。而在制丝生产加工中, 需要将受压粘结在一起的烟片松散开, 才能实现物料均匀稳定加工的目的。“十五技改”后, 制丝线真空回潮系统所使用的烟片加工周转箱, 内部采用麻袋片材料做为内衬, 在使用过程中极易损坏, 导致烟片直接与不锈钢网箱接触, 粘附在网箱上, 经回潮机反复增湿, 形成水渍烟片。这些水渍烟片将被退出生产加工线, 造成生产成本急剧增加, 不利于企业节能降耗。

1 实际消耗情况

为了摸清卷烟生产线每个工艺段的实际消耗情况, 有效降低消耗, 节约成本, 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首先从制丝环节着手, 经过对10批次相同牌号卷烟的测试, 对各部位退出的废弃烟片进行统计。统计发现, 叶片段平均每批退出废弃烟片达到80.11 kg, 浪费很大, 对该工艺段每个环节的退出废弃烟片分析, 发现真空回潮周转箱退出废弃烟片占的比重最大, 退出废弃烟片每批次平均达到62.63 kg, 占叶片线总退出废弃烟片比例的78.2%, 比例之大, 必须作为重点来抓。为了达到每个工艺段退出物的最小化, 对退出物较大的真空回潮周转箱进行周期性的跟踪, 采集相关数据, 评细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 真空回潮系统所使用的烟片加工周转箱, 内部采用麻袋片做为内衬, 在使用过程中极易损坏, 导致烟片直接与不锈钢网箱接触, 粘附在网箱上, 经回潮机反复增湿, 形成水渍烟片, 这些水渍烟片将被退出生产加工线。为了降低退出废弃烟片的总量, 达到每个环节最小化, 必须对真空回潮周转箱进行改进。

2 解决方案

2.1 现状调查

通过现场验证周转箱使用情况, 内衬材料为麻袋片。在麻袋片损坏的情况下, 使用过程中的粘料比较严重。周转箱内的麻袋片经过真空回潮机后, 由于经反复高温高湿后, 麻袋片变黑、易发霉、易糟烂, 使用寿命不足1个月, 从而使烟片大量粘附在不锈钢网箱上, 生产过程中不易清理, 重复回潮使得烟片水分增大, 形成水渍烟片, 造成巨大浪费。

2.2 制定措施

对目前行业内使用的内衬材料使用效果进行调查;利用材料对比法论证, 选择使用周期长、易保养、粘附量少的箱内衬材料;更换改进的内衬材料并在实际生产中验证使用效果。

3 改进实施

(1) 内衬使用麻袋片, 内衬易烂、粘料严重。解决方法是多备周转箱。

(2) 内衬使用竹席, 内衬不易烂, 粘料在0.8 kg左右。缺点是不易清理, 竹席吸湿后有发霉现象, 影响烟片质量。解决方法是频繁更换。

(3) 以上两种材料在实践中均被否决。通过分别对不锈钢网、耐高温尼龙网、竹帘、打上孔的聚四氟乙烯板等四种材料的耐温范围、材料优点及安全性能进行对比、比较。耐高温尼龙网和聚四氟乙烯板两种材料性能比较适合, 且安全方面无任何毒副作用, 符合烟草食品加工要求, 可以实施材料改进。同时对两种材料进行了单一、交叉试验, 实验结果:周转箱内粘料量大大降低, 最少量为6.5 kg。最终确定周转箱的内衬材料为:四周是耐高温尼龙网, 底部为2 mm厚的打上孔的聚四氟乙烯板。

4 效果分析

改进真空回潮周转箱内衬为尼龙网+带孔的聚四氟乙烯板后, 在正常生产过程中, 再次抽取10批次相同牌号的卷烟, 测试结果为真空回潮周转箱退出的废弃烟片由改进前的62.63 kg减少为改进后的6.97 kg, 下浮了55.66 kg;叶片线的废弃烟片量也由80.11 kg减少到18.91 kg, 原料浪费现状得到明显改观, 直接节约经济效益40余万元。

5 结语

通过对真空回潮系统周转箱内衬材料的改进, 不仅解决了传统的麻袋片或者竹席、竹条作为内衬材料, 在烟叶加工过程中周转箱内壁四周和底部粘烟叶较多、更换频繁、清理不方便等困扰企业很久的难题, 而且周转箱退出的废弃烟叶量由改进前的62.63 kg减少为改进后的6.97 kg, 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消耗, 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同时该项目在省内多家烟厂进行推广应用,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摘要:介绍了烟草加工行业制丝环节烟片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周转箱内衬材料的改进在真空回潮系统中的高效应用, 通过采用尼龙网带+带孔的四氟板的材料组合安装技术, 使盛装烟片的周转箱在高温、高湿环境频繁使用的过程中, 杜绝了内衬材料易烂、更换频繁的弊病。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 减少了维修费用, 而且提高了在线加工质量, 降低了生产线原料的消耗。

关键词:周转箱,内衬材料,真空回潮系统

参考文献

[1]何炬, 逄作慧, 黄明, 等.烟草制丝生产过程中的烟叶回潮工艺[Z].国家科技成果.

关于加强高校周转房管理的思考 篇10

1 湖南农业大学周转房管理改革实践

为解决学校部分教职工短期住房困难, 规范周转房的使用和管理, 进一步推进学校住房货币分配改革, 学校在召开无房教职工座谈会、教代会和校长办公会的基础上, 于2009年出台了《湖南农业大学周转房管理办法 (试行) 》 (以下简称《办法》) 。根据《办法》有关规定, 学校将剩余的少量成套房和386间非成套房, 按照计分排队的方法统一配租给学校无房教职工。周转房租金标准参照学校周边的市场价核定, 按照成套房月租金8元/m2、非成套房 (公用厨房、厕所) 月租金6元/m2、非成套房 (独立厨房、厕所) 月租金7元/m2的标准收取。年租金的50%计提周转房的修缮费、物业管理费以及查询房产证等费用, 年租金的50%补贴给符合周转房租住条件的教职工。

四年来, 通过周转房管理改革, 学校投入600多万元全面维修8栋周转房, 极大地改善了周转房的居住环境, 解决了400多名教职工的住房需求, 既提高了周转房的入住率, 也解决了部分教职工对临时过渡房的需求, 较为公平地解决了长期以来教职工住房的供需矛盾, 但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周转房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2.1 周转房存量不足, 结构失衡

目前, 部分高校周转房存量不足, 结构失衡, 主要表现在: (1) 经过旧房出售后, 部分高校现有可用于无房教职工租住的周转房源十分有限, 已不能满足广大无房教职工的租住需求。 (2) 高校每年要通过引进、分配、调入等方式新进人员, 该部分人员大多在35岁以下, 由于参加工作时间不长, 大部分为无房户, 对住房的需求比较大。以我校为例, 学校现有35岁以下的年轻教职工800余人, 占教师总人数的36.8%, 其中无房人员近500人, 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3) 少量空置成套周转房面积大, 破损严重, 加之租金高, 申请人看房后不愿租住, 造成学校资产闲置。

2.2 周转房腾退机制不健全, 流转困难

目前, 部分高校建立了周转房管理制度, 但周转房腾退机制不健全, 导致周转房流转困难, 主要表现在: (1) 学校周转房租金低于市场标准, 且常年固定不变, 导致部分教师不按期腾退周转房, 更有甚者违规将房屋转租他人 (包括学生或社会其他闲散人员) , 不仅影响了校园的安全和居住环境, 而且造成部分周转房周而不转, 直接影响到其他教师住房的公平性[1]。 (2) 成套周转房房源分散, 日常监管难度大, 违规转租转借行为很难及时发现。 (3) 没有制定教师校外购房和提前腾退周转房的激励机制, 周转房周转周期较长。

2.3 周转房档案信息不全, 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部分高校对周转房的基本信息、租住人员及其配偶等情况建立了电子档案, 但对于租房人的租房需求与落实情况、周转房的维修、流转情况、承租人的履约情况等未建立相关档案, 导致租房人员重复申请、周转房维修不及时、流转效率低等问题;由于学校没有建立周转房管理系统, 广大教师无法及时知晓周转房的基本信息和流转情况, 影响周转房的监管水平和流转效率;同时, 周转房管理人员每年都要花费很多精力, 测算周转房承租人的租金, 无房人员住房补贴, 统计周转房的流转数据, 工作效率较低。

综上所述, 高校周转房管理改革在实践中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 它们直接影响学校住房货币化改革的进程和部分教职工的工作热情, 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3 加强周转房管理的几点措施

根据高校在周转房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周转房的管理:

3.1 健全周转房管理制度, 加快周转房的流转

部分高校应在现有周转房管理制度的基础上, 多方面修订规范: (1) 改变固定租金模式, 实行租金标准累进制。房租按照使用年限逐步提高, 使周转房的租金从福利性租金向市场化租金过渡, 促使周转房承租人能在3~5年内主动退房, 购买商品房或租赁校外住房, 加快周转房的流动[2]。 (2) 建立激励机制, 鼓励承租人校外购房或租赁住房。对于校外购买经济适用房或商品房等首套住房的教职工, 学校以提供少额短期无息贷款的方式给予鼓励;对于按期或提前退回周转房的教职工, 学校以返还部分租金的方式给予鼓励[3]。 (3) 对于延期退房教职工, 除规定延长期限外, 延长期间按市场价格收取房租。

3.2 加强周转房房源管理, 提高周转房整体质量

为提高周转房房源质量, 高校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加强周转房的日常巡查、监管, 防止转租转借。 (2) 及时维修空置破损的周转房, 改善周转房居住环境。 (3) 采取校内房屋置换等方式, 改变成套周转房房源分散的现状, 逐步实现集中管理。 (4) 在学校财力允许的前提下, 新建几栋不同面积和户型的成套周转房或教师公寓, 以满足不同人员的住房需求。

3.3 加强周转房档案建设, 提高服务水平

针对学校目前周转房档案建设水平不高的情况, 笔者认为, 高校应多方面完善周转房的档案: (1) 建立周转房的需求档案, 内容包括租房需求人的基本情况、申请日期、拟租房的类型、面积、落实日期、租住房屋情况等, 以便合理配租周转房。 (2) 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提供的教职工家庭信息及时完善现有周转房租房人员的档案, 防止一家人租住多套周转房。 (3) 建立周转房维修档案, 及时记录周转房维修的基本情况, 以便合理安排周转房出租和分批分类组织周转房维修工作。 (4) 按房屋出租时间建立租房档案, 及时掌握承租人租住时间、履约情况等。

3.4 加强周转房管理信息化建设, 提高周转房科学化管理水平

在资产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的大环境下, 部分高校要结合校情, 引进周转房管理系统, 实现周转房网络化管理, 让广大教师及时知晓学校周转房的基本信息和流转情况, 提高政务公开水平;同时, 将周转房租金测算、无房人员住房补贴测算和其他有关周转房的数据统计工作交给周转房管理系统, 提高工作效率。

4 结束语

高校周转房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管理人员一方面要建立适合校情的周转房使用管理体系, 充分发挥周转房的功能, 为学校继续推进住房货币化改革提供保障;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适应形势的发展, 不断研究解决管理中遇到的新问题, 提高周转房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亚蓓, 吴振华.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周转房管理困境及对策[J].大众科技, 2011 (12) :249-250, 198.

[2]陈彤宇.对高校周转房管理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2011 (3) :131-132.

上一篇:出境旅游发展下一篇:新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