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影响管理

2024-12-15

艺术影响管理(共10篇)

艺术影响管理 篇1

摘要:领导艺术是领导科学的重要方法内容,领导艺术的运用是提高企业效率的有力保证,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灵活性、丰富企业管理组织形式、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如何让领导艺术在企业管理中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需要企业领导者知人善用,发挥用人艺术;权责明确,发挥授权艺术;降低内耗,发挥协调艺术;运筹帷幄,发挥决策艺术;凝聚人心,发挥激励艺术;创建文化,发挥示范艺术。充分发挥领导艺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促进企业系统的和谐运转。

关键词:领导艺术,企业管理,影响,策略

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处于核心主导地位。领导艺术是企业良好运转的必要保障。对现代企业的有效管理,不仅需要领导者基于职务权威进行干预、约束和控制,更需要以柔性化、科学化的领导艺术对企业员工进行积极的影响和激励。鉴于当前企业管理活动的复杂性,现代企业领导者必须将领导艺术融会贯通应用于企业管理活动中,发挥好用人、授权、协调、决策、激励与示范等技巧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以创造性和人性化的领导艺术提升企业凝聚力,当好企业发展的“掌舵人”,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企业长足发展保驾护航。因此,正确全面理解领导艺术的内涵、特征、影响力,并构建出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1 领导艺术的内涵

领导艺术是科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主要指领导者在自身观念、智慧、学识、才能、思维及经验基础上,为达到一定的管理目标,在行使领导职能时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领导风格与方法。领导艺术作为管理者的特殊才能,也是其必备才能,是管理者品格、智慧、胆略、能力等元素的综合运用。在实际管理活动中其主要表现为:一是用人艺术,即领导者的用人技巧,包括人才的选拔、知人善任等方面;二是授权艺术,即领导者授予下级人员自主处理相关事情的权力;三是协调艺术,即领导者通过人际交往,联系协调,沟通情感,营造良好内外环境的能力;四是决策艺术,即领导者在权力和职责范围内,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所做出的有关企业经营战略方面的决定;五是激励艺术,即领导者给予员工巨大动力从而激发员工工作动机、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的艺术;六是示范艺术,即领导者以身作则推崇组织目标和文化的艺术。领导艺术赋予了管理者更多新的角色,领导艺术在当前人性化管理和柔性管理理念发展的背景下,是企业提高人本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的根本要求,也是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内部动力源泉。

2 领导艺术的特征

作为应用性较强的领导艺术,是一种个性化技巧,在很多方面都具有非规范化的属性,同时其作用与价值的发挥还要体现科学性。随着领导艺术的成熟化、规划化发展,其与领导科学之间的界限越发模糊,逐步纳入领导科学方法论范畴。因此,领导艺术与领导科学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领导艺术作为领导者综合素质的表现,受到领导者知识水平、文化修养、智慧胆识、经验实践等因素的影响。领导科学的理论水平越高,领导艺术的内涵越丰富,同时对企业管理影响越大,反之,如果领导者仅拘泥于感性经验,则领导艺术的内涵就不可能发挥其科学作用。因此,掌握领导艺术的内涵与特征,影响与作用,将有助于企业领导者科学管理、人性管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领导艺术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领导艺术具有非模式化的特点。领导者需要面对动态组织情境,而这些特殊情景和问题大多不具有程序性和规范性,与传统领导方式模式化、程序化相比,领导艺术是领导者在宏观模式和程序基础上,采用更加灵活机动的方法而实施的,具有非模式化特点。第二,领导艺术具有创造性。由于领导者知识、性格、阅历的不同,其领导艺术风格和选择技巧也必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是领导者主观能动性的个性化表现。第三,领导艺术具有适度性。领导艺术的表现必须符合情景需求,在分寸、尺度等方面既要纵览全局,又要适度的授权,既要体现权利,又要体现人性化。第四,领导艺术具有情感性。领导者、被领导者都是具有一定情感、愿景的个体,因此在管理活动中,必然渗透一定的情感色彩,而这种情感色彩则让领导艺术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领导方式的威严性或强制性。

3 领导艺术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力

3.1 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的灵活性

领导艺术非模式化特点可以帮助企业领导者根据企业战略环境变化进行及时调整,进而提高管理的灵活性与高效性,也让企业管理者不再以固定思维应对管理情境,而是更加主动地创造有利于企业组织发展的管理形势,并依赖必要手段和管理制度开展企业管理活动。

3.2 有利于丰富企业管理组织形式

企业规模、竞争环境、管理活动的变化,需要企业管理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上的规范化与多元化。而传统控制性领导方法,将权力集中在高职位、高头衔的少数高层身上,他们管理能力、管理知识都相对有限。领导艺术的应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采取具有弹性特征的扁平式管理组织结构对企业资源、管理环境、管理目标与管理方式进行变革,不仅可以完善企业管理队伍的知识结构或能力结构,形成合作、互动的团队管理,还由于减少了信息传输链条,保证了信息传递的真实性、灵活性、敏锐性,有助于提高信息的传输速度和传输效率,提升企业管理效率。

3.3 有利于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领导艺术以人本主义为理念,注重员工个人发展,而在激励艺术引导下,员工能形成与企业发展的共同认识,并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将专业知识应用与企业生产实践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仅提升了员工自身价值,也为企业管理或发展提供更强的生命力。同时,激发企业员工潜能。物质、授权、情感等领导艺术元素的综合运用,既可以满足员工物质需求,提升员工对个人价值的正确认识,同时有助于帮助员工调整心态、树立信心并勇于承担责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创造力参与企业活动中,对企业管理目标实现产生积极作用。

4 领导艺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4.1 知人善用,发挥用人艺术

知人善任可以最大限度调动企业员工创造性和积极性。因此,要想发挥领导艺术在管理中的作用,企业领导必须革新人才观念,以艺术、科学的用人艺术保证人才队伍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性。

首先,革新选拔观念。企业用人的第一步是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因此企业领导必须发挥其招贤之明与招贤之方,才能保证人才满足企业需求。选拔人才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德才兼备原则,选拔人才既要注重人才的职业道德,同时也要注重其相应专业知识或业务能力,保证其能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二是实践性的原则,作为识别人才的关键途径和原则,企业领导要在审慎分析企业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对其经营战略、生产技术、企业文化等各方面的人才现状进行观察,深入实际对人才工作作出精准判断,切忌闭目塞听;三是不拘一格的原则,人才选拔不能过于局限在特定规格,要摒弃唯文凭论、唯资历论,切忌任人唯亲或任人唯顺,要看重员工德才、成绩,实效,任人唯贤。

其次,革新用人观念。合理使用人才作为现代企业领导用人艺术中心环节,必须做到因事用人,根据企业工作确定岗位需求,以岗位选拔合适人才。用人所长,要求领导要发现发挥员工长处,避免大材小用或小材大用,最大限度利用人才优势。用人不疑,领导者选择任用员工时,要给予充分信任,做到其职责明确,放手使用以激励人才创造性。监督管理,企业领导不能对人才放任自流或撒手不管,而要深入企业第一线,对人才使用效果进行监督管理。

4.2 权责明确,发挥授权艺术

权力作为企业领导的标志,是企业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运用权力是领导艺术实施的基本条件,要想实现领导艺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企业领导需革新其权力观念。

首先,合理用权。在运用权力时必须遵守企业法定权限,切实处理好企业权力关系,切忌独断专行。要健全企业组织机构,强化机构职能并完善规章制度,以组织实现权力对管理的作用;综合运用各种权力,企业领导者在企业管理中,要对决策权、奖励权、处罚权等权利综合运用,明白权力作用及其意义和影响,做到权力协调统一。权力运用要合法、合情及合理,权力运用要有法有章可依,同时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实现法理、情的协调统一。

其次,合理授权。授权是领导者授予下级人员自主处理相关事情的权力,让其有权有责完成工作任务。有效授权可减轻领导负担,将时间、精力放在重大及全局性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能发挥员工专长,调动其积极性,提高其责任心、荣誉感,从而提高企业绩效。但企业领导要想发挥授权艺术的作用,必须做到“无事不用人,无能不授权”,要因事因能授权,领导者要根据任务性质或特点选择合适人才担任职务,让其才能和权力、责任相适宜;“疑者不授、授者不疑”,企业领导若对员工不信任就要避免授予其职权,而一旦授权则要充分信任,避免虚假授权挫伤员工积极性。授权要“适宜”,领导授权可减轻自身压力、集中精力从事更为重要的工作,对于授哪些权,用何种方式授权,怎样平衡权责要做出科学分析,要衡量“大权”与“小权”,衡量充分授权和制约性授权,并明确权力职责,及时监督,防止出现重大偏差。

4.3 降低内耗,发挥协调艺术

企业管理过程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处理得当,有助于消除分歧,提升企业凝聚力和工作效率。首先,选择正确协调方式。协调方式主要由口头协调、书面协调和会议协调组成,口头协调快捷方便,而书面协调和会议协调严肃认真,在管理实践中领导者要综合使用这三种方式,因人、因事、因时而异,切忌草率行事。其次,采用人性化的协调技巧。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是领导艺术中协调艺术的重要构成。领导艺术以人本、合作、信任为基础,切忌以权压人,要想员工之想,急员工急。同时,注重对员工意愿的尊重,可以增强领导者与成员间的沟通和交流,并能让具有抵触性心理的员工通过企业的教育活动或培训准确了解管理决策的制定目的及企业对个人福利、成长的作用,将企业愿景和管理目标与员工意愿结合在一起,减少管理阻力。最后,科学处理矛盾。企业内人与人相处中会出现分歧及冲突,而处理矛盾是领导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领导在协调矛盾时,要针对原则问题,采用即评即判技巧;针对非原则问题,要采用求同存异、模糊处理等方法,从而淡化矛盾,营造和谐氛围。

4.4 运筹帷幄,发挥决策艺术

决策艺术的合理应用,关系到企业的全局方向和管理活动的成败,是整个企业管理活动的核心和关键。企业领导的决策艺术主要表现在谋、断两个方面,“多谋善断”构成了决策艺术的主要内容。多谋,就是指主意办法多,而善断指能选择最好方案,做到当机立断及果断实行。要做到多谋,就要求企业领导召集相关责任人进行反复的商讨,尽可能掌握可靠充分的资料信息,而要善断,则要运用不同决策方法来制订可选方案,其作为决策艺术的最终体现,充分展示企业领导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这就要求领导者要发挥自己的特殊才能,保证适度动机,决策动机强度过高,会导致急于求成,而动机过低则容易贻误时机,只有适度动机才会保证决策的内在动力及决策效果。保证意志理性,领导要以理性的意志品质应对企业管理问题,既要等待时机、当机立断,也要理性思维、科学决策,保证决策发展。每一项决策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决策艺术也应该紧跟环境变化、决策对象变化等作出主动调整,以识大体、顾大局的决策风格,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决策,才能适应时代发展迎合决策的客观需要。

4.5 凝聚人心,发挥激励艺术

尽管当前绩效考核等激励制度在企业管理中已经广泛应用,但是应用过程中过于模式化,导致激励效果大打折扣,无法凝聚人心。而要想真正发挥激励机制作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薪酬作为激励机制最重要的形式,代表了企业对其成员贡献的主要评价,因此企业领导不仅要注重薪酬标准制定和基数,更要制定人性化、公平化、动态化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实现薪酬激励作用的最大化效果。第二,企业传统激励机制过于看重企业员工个体业绩的评估,但是却忽视员工个体业绩、团队业绩、企业业绩之间的发展性评估,因此企业领导必须站在战略高度,整合关键指标、整体目标、平衡统计方法,由个体绩效、组织绩效、企业绩效三个层面设计企业总体考核体系。第三,企业员工个性、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激励制度的形式不能过于固定,而要从提高领导艺术性和员工积极性入手,将员工工作、精神、物质与文化等内容考虑在内,从员工发展高度出发,结合业绩考核,采取股权分配激励、教育培训激励、职业发展激励等措施,实现人性化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和持久性,激发企业成员的责任感和创造性,提高管理效率。

4.6 创建文化,发挥示范艺术

领导艺术应用在企业管理中时,其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有效发挥,既有利于提升企业科学管理的水平,也会对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产生积极作用。企业文化作为处理企业生存发展问题,由企业领导大力倡导建设,被员工广泛认可并长时间遵守的企业基本价值观念或文化认知。在构建企业文化方面,要从领导者的示范引领作用入手。首先,注重领导个人品行素养对员工的示范和引导作用。领导者要具备优良的品格,作风正、德行端,踏实勤勉、勇于承担,方能树立起可亲、可信、可佩的形象,取得群众信任,形成向心力,维系内部团结,创造和谐环境。其次,领导者要言行一致践行企业的规章制度,既要当好管理制度的制定者,同时也要践行企业决策,按照企业规章制度的要求,以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实际行为,引导企业员工对管理制度的信守和承诺。最后,企业领导必须勤于学习,具备创新意识。企业领导创新意识反映在领导艺术及管理活动方面,就是其现代性和科学性。领导艺术的实质就是管理创新,它可以让创新理念成为企业的核心驱动力。在领导艺术的推动下,对权力分配、组织机构、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同时也会让企业员工在创新文化的激励下,在生产、技术、营销等方面进行创新,与企业管理方向形成一致性,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奠定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布林.培育柔性化领导风格的途径研究[J].领导科学,2013(7z).

[2]王寅哲.论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的关系[J].人民论坛,2012(36).

[3]穆瑞丽.领导者的选人用人聚人之道[J].领导之友,2014(2).

艺术影响管理 篇2

(一)通过画家的学术履历评估市场价值

这个评测方式可以有效掌握画家的学术积累与学术探索过程,通过对画家学术履历的掌握与分析,大致可以对其市场价值做一个简要的评测。这个评测方式具有可操作性。主要是收集画家的相关艺术履历信息数据。这些信息数据包括画家参展的经历,在杂志、报纸等发表的作品,以及求艺的学历、经历等信息。这些看起来虽然似乎有点流于外在形式,但的确能够为画家市场价值的评测起到相应的积极作用。

(二)通过画家作品的学术水平评估市场价值

这个评测方式着重对画家的学术水平进行评测,方式是通过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学术测评。专家委员会的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学术修养与深厚的艺术功底,可以请资深的美术理论家与中国画名家参与。专家委员会具有一定数量的委员,进行评估的时候随机抽取,这样可以避免亲属、领导、朋友、学生等人情关系,利于对画家价值的客观评测。评测的内容从中国画的精神、笔墨、风格、图式等方面着手,而不是针对某一张画的具体问题。因为画家作品的精神、笔墨、风格、图式等信息是较为恒定的,这样的评测内容可以防止因为画家某一张画的好坏而决定了其市场价值的高低。

(三)通过画家历年作品市场价格评估其升值空间

这个评测方式是对画家历年作品市场价格的汇总、分析,进而得出一个相对准确的信息,即画家作品的市场价格是在逐年上升,还是逐年下降,抑或是稳定不变。这个评测方式有效地杜绝了画家漫天要价,也避免了画家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提高自己的画价。总之,上述三种评测方式相辅相成,通过三种评测方式综合得出的结果基本客观。这个评测体系的运行可以有效地削弱繁荣的艺术市场给中国画创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评测体系的完善使画家必须通过认真的创作、不懈的探索、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等手段才能提高自己作品的艺术市场价格,能够有效解除画家因市场而产生的浮躁情绪。

结语

市场的繁荣与当代中国画创作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它既推动文化发展,给画家带来价值体现与社会认可,但与此同时对创作与市场也带来不少负面的影响与弊端。面对繁荣的艺术市场给中国画创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当代画家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既不能盲目地排斥艺术市场,也不能被艺术市场所左右,失去自我,失去艺术底线。必须加强自身素养,潜心艺术创作,暂时性忘却市场;找准时机,进入市场;塑造良好的市场形象。艺术家要想在艺术市场中长久居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对自己的艺术创作高标准、严要求,作品必须是精心创作的满意的作品,不断树立自己的品格形象,不能被市场所左右,这也是画家在艺术创作与艺术市场这个矛盾上寻求到的一个平衡点。此外,应该从市场的角度建立作品价值评测机构与体系削弱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个评测体系可以有效消除作品价格高低变化大、画家一心只想提高价格而不安心创作等一些不良现象。也给买家提供了一套可评测与分析的市场化的资料,为理性收藏与投资铺设了平台。

总之,面对繁荣艺术市场带给中国画创作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内外兼修”,一方面加强画家自身的修养与素质,端正心态,勤学钻研,尽心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另一方面从市场的角度建立作品价值评测机构与体系,对画家进行有效的评测与规范。内外结合,双管齐下,最终使中国画创作与艺术市场达到一个最佳的契合点,以促进市场的理性发展,为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铺设良性轨道。

论书法艺术对环境艺术的影响 篇3

【关键词】书法艺术      环境艺术     影响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符号,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的最高境界。如果说“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哲学意味的艺术”(王岳川语) ,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熊秉明语),是抽象的艺术符号,那么环境艺术则是赋予文化内核的具象的文化象征。

书法是“ 造型之造型, 抽象之抽象, 动静之交汇, 时空之凝聚, 自我之至深至微的表现” (李砚祖语)。书法作品在点线中所彰显的抽象意韵和书法形式的美感,便是我们在环境设计中运用书法元素的文化土壤。书法中包含着生命的气息、 韵律和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书法艺术在黑白意境中所体现的生命的情怀和律动,对环境设计具有明确的启示作用和心理暗示作用。

英国的美学家赫伯特·里德说过:“对于中国人来说,美的全部特质存在于一个书写优美的字形里。”书法艺术是抽象的视觉艺术,一旦它置于特定的环境之内,就会作用于原来的环境空间结构,并对人的视觉和心理产生影响。“物以貌取,心以理应”,“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不仅“观象”,还要“味道”,强调与宇宙结构的一致。正如美学家宗白华所说:“中国人这支笔,开始一画,界破了虚空,留下了笔迹,既流出了人心之美,也流出了万象之美。”所有美学理论中的美学特征都能从书法艺术中得到解读,并通过书法艺术的形式和内涵表现出来。中国书法艺术和环境艺术的惊人之处在于由书法艺术所反映出的精神内涵与环境艺术是一致的。书法艺术是造型艺术与精神审美的结合体,其笔法、结构和章法所彰显的美学特征对于环境艺术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均衡与变化

变化统一是形式美的重要特征。客观物体的结构本身就包括着这种规律。明朝解缙在《春雨杂述》中曾提到:“上字之于下字,左行之于右行,横斜疏密,各有攸当。上下连延,左右顾瞩,八面四方,有如布阵;纷纷纭纭,斗乱而不乱;混混沌沌,形圆而不可破。”明确提出一种章法的构成意识,是以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谐共存的状态存在,二者须臾而不可分割。相避相形,相呼相应,疏可走马,密不通风,皆说明疏密、虚实之关系。中国书法形式与环境设计布局大都根据这种原则,计白当黑,平整均衡,欹正相生,变化多姿,由此而产生韵律和生命力。

二、时空与布局

书法艺术通过点画线条的交叉组合、分割空间形成书法的空间结构,即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环境艺术的空间设计蕴藏着一种运动的状态,人在自己设计的立体空间中游走,实现了书法艺术和环境艺术之间虚实空间的连贯和更替,在闲庭信步的过程中体会和领悟书法艺术精神所传递的内涵。中国传统的古典建筑,如景观、园林等,即是一种在游走的过程中体验时空的独特方式,这种独特方式恰恰是所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所在。苏州园林四大名园之一“狮子林”,园内假山遍布,长廊环绕,楼台隐现,曲徑通幽,有迷阵一般的感觉。曲廊环抱,叠山造屋,移花栽木,架桥设亭,全园布局紧凑,富有“咫足山林”之意境。

三、天人合一的观念

和谐的最高境界是人的精神世界和自然世界之间的通融性和协调性。“中国艺术强调和谐的根本在于人对自然的回归,在与自然的亲和中,感受无上乐感。”书法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构成书法艺术的生命脉搏,显现出人类智慧的火花、生命的律动。环境艺术则通过形、色、质的对比,解决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现实与理想的和谐、身体与心理的和谐,彰显心迹与自然的协调一致,达到功能与审美的统一。

四、气韵和意境

书法艺术和环境艺术都是文化精神的象征,是意蕴和意境的结合体,书法艺术表现出来的生动气韵正是环境艺术所需要的可贵品质,是内敛的、平静的、典雅的,也有可能是跌宕起伏的、极度张扬的,使环境艺术富有生动、活跃、雅致的文化气息。书法艺术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外形具有美好的欣赏价值,更在于内在含义的外化和物化,更重要的是书法艺术后面蕴藏的更深层次的意境。如果书法艺术与其展示的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或者说在环境设计中体现出书法艺术所蕴含的美感,环境艺术便能产生“境外之境,像外之像”的艺术效果。

五、结语语

798艺术区文化对艺术的影响 篇4

一、798艺术区文化发展

1.798艺术区也称“大山子 (文化) 艺术区, 位于北京朝阳区, 总占地面积138公顷。798原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建成的一片古老而破旧的厂房, 园区内工业厂房错落, 砖墙斑驳, 管道纵横。是当年由民主德国援建的“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推开沉重的厂房铁门, 里面还保留着当年那些沉重的机械部件, 很多厂房的外壁上, 有些标语仍然依稀可见。

2.798艺术区的最初形成还要归功于其附近的中央美术学院,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中央美术学院新校地址东迁, 以中央美院雕塑系教授隋建国为首的一批教师最先租用了798工厂闲置厂房作为工作室, 开创了利用旧厂房进行艺术创作的先河, 也为798种下了艺术的种子。后来不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涌入798。

3.2002年2月, 美国人罗伯特租下了这里120平方米的回民食堂, 改造成前店后公司的模样。罗伯特是做中国艺术网站的, 一些经常与他交往的人也先后看中了这里宽敞的空间和低廉的租金, 纷纷租下一些厂房作为工作室或展示空间。“798”艺术家群体的“雪球”就这样滚了起来。由于部分厂房属于典型的现代主义包豪斯风格, 整个厂区规划有序, 建筑风格独特, 吸引了许多艺术家前来工作定居, 慢慢形成了今天的798艺术区。

二、798艺术区的建筑艺术文化发展

798那种高大宽阔的厂房、圆拱形的房顶, 均匀、柔和、实用的光线及稳定的天窗散发着一种浓郁的艺术理念, 而这正是艺术家们寻找已久的创作空间。这正体现了798艺术区独特的建筑风格。798是拥有淳朴独特的历史建筑风貌和宽容开放精神的社区空间。798艺术区最具特色也随处可见的便是包豪斯建筑物, 这里的包豪斯风格建筑仿佛预测到自己的价值, 考虑了备战的需要, 福鼎很薄且有细缝, 整体浇注, 而骨架却非常结实, 堪称工业发展史上的文物。该建筑类型在北京地区具有稀缺性。2005年, 北京市政府根据北京市建筑设计院的建议, 将其列为优秀近现代建筑予以保护。当然如此个性, 独特的造型更加增添了798艺术区的神秘感和艺术感。

三、798艺术区对艺术产生的两面性

1. 利。

由于艺术家的“扎堆”效应和名人效应, 加上从2004年以来已经进行了两届“北京大山子国际艺术节”, 798艺术区的影响越来越大。首届艺术节 (2004年4月至5月) 吸引了80000人次前来访问。第二届艺术节 (2005年4月30至5月22日) , 吸引观众80000万以上, 最多的一天达近万人。在2005年9月22日至10月7日, 798艺术区进行了“双年展”, 竟然有6万以上的观众慕名而来。致使798艺术区的名气越来越大, 交易额也与日俱增。2004年以来, 瑞士首相、德国总理施罗德、奥地利总理、欧盟主席巴罗佐、安南夫人、比利时王妃等都先后参观访问过798艺术区。施罗德在参观798艺术区时感叹:“包豪斯建筑在德国都很少发现了, 今天居然在北京存在, 真是太珍贵了!”在2003年, 798艺术区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文化标志性的22个城市艺术中心之一。2004年, 北京被列入美国《财富》杂志一年一度评选的世界有发展性的20个城市之一, 入选理由仍然是798。

2. 弊。

终于, 这一切加速了798艺术区朝着综合性艺术和文化商业区急剧发展的步伐。2004年至2006年798的房租终于飙升到艺术家们无法承受的程度, 他们开始陆续转移到索家村、费家村、宋庄等地。目前798终于成为以画廊为主, 其他各种艺术产业为辅的商业区。康德认为艺术创作的本质特征是“无目的无功利性”的。艺术创造只体现出作者对艺术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 而不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但是艺术家靠艺术作品获得利益是生存的本能, 也是激发他们创作的基础和动力。宏伟的大理想正在消失, 人们在为一些小理想——房子、车子以及自己的具体权利发生质变, 各种矛盾逐一暴露。

作为观众, 我想我们需要的是真正振奋人心, 触动我们心灵的作品, 需要那些有着精神承担的真正的艺术家。那些在艺术喧嚣的背后默默坚守的艺术家们, 他们是中国原始艺术生态的重要支柱。眺望未来, 让我们权衡好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重要性。一直这样下去, 798艺术区的未来还有多远?是否会被宋庄、索家村、费家村所替代?798艺术区的宿命真的只是为了让纯艺术沦为商业化的铜臭濡染, 不再是艺术的圣地?

摘要:特殊的地理位置, 特殊的环境, 特殊的群体, 产生的特殊的区域文化798艺术区。从其诞生到发展, 从自发无序, 到引导培养, 到逐步实现向文化产业的转型, 对于推动我国的艺术文化产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 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如此快速发展的背后必然存在着极大的隐患。在这个纷繁复杂的文化空间站, 我认为798文化区的发展必须同时处理好内外部的关系, 即要求艺术家们必须放下自己的小理想, 树立宏伟的大理想, 真正做到无功利性的创作, 才能稳步前进, 建立一个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正确的空间文化。

关键词:798艺术区,文化,两面性,宿命

参考文献

[1]北京798艺术区官方网站.http://www.798art.org/

[2]孔建华北京798艺术区发展研究经济决策分析2009-01

[3]魏文霞.作为收编的亚文化——以798艺术区为例文海艺苑2010-8.

[4]张利语.中国当代艺术中精神性的缺席-798艺术区、艺术市场、人文责任及其他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0 (1)

艺术影响管理 篇5

传统艺术形式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我们的设计师要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艺术形式进行反思。经济不断发展,各种艺术思想大量地涌入,带给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前所未有的冲击。如果我们面对西方现代艺术只是模仿和采用,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使我们的艺术设计作品丧失民族的文化个性,我们也就会失去设计的灵魂。但是,反过来讲,如果我们过分地追求民族化,那么我们的艺术设计就会缺乏广泛的市场,没有时代感。我们的现代艺术设计要想走出一条属于我们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之路,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给我们留下丰富、宝贵的艺术财富,我们必须将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与现代艺术设计创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作出反映现代艺术设计的精髓的作品。在现代化社会,我们要做的是想方设法将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融入现代元素中,并很好地呈现出来。

将艺术设计不断深入到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传统艺术形式的简单嫁接和盲目照搬,要深刻理解传统艺术形式的精髓与灵魂。我们提倡将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设计相融合,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与思维方式相结合,保留中国本土设计的艺术本质和民族审美特征,设计出真正具有民族气息的高水平作品。应该以开阔的眼界和创造的精神,积极地汲取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设计师只有基于深厚的文化功底与独特的目光,从民族艺术形式与现代艺术中引发创造灵感,创作出的作品才是属于民族的作品。

艺术影响管理 篇6

艺术批评的功能性对艺术作品而言, 艺术批评能够做出深刻的批评和判断, 指出其艺术特色, 揭示其审美意境。评价其审美价值, 使其审美潜能得到充分释放;对艺术创作而言, 艺术批评能够通过有效的信息反馈, 予以积极推进。艺术批评是艺术传播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帮助艺术家更深刻的认识艺术规律, 也更深刻认识自己。所以, 贺拉斯把艺术批评比作“磨刀石”它虽不能直接切割东西, 却能使其变得更锋利, 使艺术日趋成熟;对艺术鉴赏而言, 艺术批评能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理性的分析评价, 加以正确的引导。艺术鉴赏是一方个人的审美天地。然而, 与艺术作品之间深层审美沟通的建立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而艺术批评却可以实现对艺术作品的深层透视, 将一般接受者难以达到的审美层面发掘出来。艺术批评的理性深度可以为鉴赏者的活动带来深刻的启示和实际的帮助。而艺术批评的功能性在影响艺术这三种特性外, 尤其对艺术创作影响深远。因为艺术创作是艺术家的灵魂, 是思想的源泉, 如果艺术家创作不出好的作品, 就不能在其领域发扬广大。艺术批评通过媒介传播、反馈到艺术家, 而艺术家又通过信息源及时了解艺术发展现状, 使自身的艺术作品不拘泥俗套, 走在时代的前沿。这也是艺术批评存在的本质特征。所以, 艺术批评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艺术批评本身是很难的, 主要还取决于批评家的艺术修养, 尚若没有良好艺术史素养, 就不能有利于批评家形成独特的批评视角, 同时也就缺乏了让批评具有足够的学术含量。其次, 艺术的形式多样, 音乐、绘画、写作等等就美术方面来说就可以分为很多, 包括壁画、雕刻、建筑等, 想要了解这些具体的审美倾向就要不断的学习、研究丰富理论思想。当然, 艺术史的修养并不必然导致成功的批评。贝伦森作为公认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的鉴赏大师, 却对当代美术作品持有极端的敌意和排斥的态度。第二个要素是批评家之间要有相对激烈的争论。没有争论就无所谓美术批评, 这也是和现代美术潮流相互冲撞、融和的局面相对应的。批评家的艺术修养和剖析问题的能力最终只有在与其他批评家、艺术家的争论、辩驳中才能得到强化。批评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 同时也是需要相互协作的, 批评家自说自话毫无价值可言。

西方现代艺术批评对艺术创作的影响:1.巴尔蒂斯的绘画深度巴尔蒂斯几乎轻视与他同时代的所有艺术家, 除了贾科梅蒂, 因为他们“丢掉了自己的技艺”。加尔坦·皮肯评价巴尔蒂斯的画道:“他的作品和近期画家的意图有着紧密的联系, 即企图循着塞尚的足迹, 探寻对深层次的问题的更新的解决方法, 他希望在图画的平面上找到纵横关系, 而不至重回到传统的透视法……”他在艺术创作上的一个成功之例是《土耳其房间》。这幅画中, 强调了透视和光影对比的画法, 这样的画法使画面变得不同。他创造了画面的深度, 而在他偏好的主题选择上有其自身的特色;2.马蒂斯与《红色的和谐》这幅画形成了他的绘画风格体系。张力、伸缩性。这幅画把装饰动机、人物和风景很好的结合起来。强烈的色彩对比、极致均匀的色彩都很好的诠释了这幅画。马蒂斯让观众的视线流动不通过曲线、色彩或光线的分散来寻找焦点。伊夫·阿兰·布瓦说:“我们只有不用直观的方式去观画时, 才能看到整幅画面。”马蒂斯一生追求“情感”和“构图”的绝对一致性。把装饰色彩推到了极致。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社会意识形态的深刻变革, 这种标准也要发生变化。因此批评家对于时代的把握是品评艺术现象的前提, 只有深入分析和探讨复杂的社会现象, 找出某种美术作品或现象所反映出来的原因, 只有这样, 艺术批评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发现和解决美术实践中的问题, 推动艺术的积极快速的发展。艺术家对世界的把握始终是以主观情感为依托的。在艺术批评中, 对于艺术家如何把握并做出正确的评价, 也应该主要以它的情感性特征作为主要考量的方面, 同时以完美的艺术形式来体现。艺术形象必须具备真实性, 源于生活中的实例, 创作的灵感也来源于生活。以它是否符合生活发展的逻辑、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规律为宗旨。

艺术形象的典型化是在生活真实性的基础上, 通过鲜明的个性特征, 对于现实生活所做的概括和集中, 典型代表了艺术形象创造的高峰;形式因素, 就是指艺术作品中那些与特定民族或地域审美习惯与理想相适应的形式特点。艺术形式通过声音与色彩、线条与形体的组合方式而构成独特的审美趣味。由于人们对社会存在、民族特征、地域特点、文化结构等一些方面的差异, 不同艺术主体对于外部世界特征的接受、认知能力存在着差异, 具体表现为人们对形式美感的把握有所不同, 这正是艺术主体独特个性的体现。艺术批评标准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 第一, 艺术批评对象的多样性是构成其特点的重要因素;第二, 艺术批评标准的多样性是批评主体多方向折射的结果;第三, 多元化的透视艺术活动的角度为艺术批评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以上因素的存在, 都要求艺术批评标准是多样的, 而不是惟一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 硬性的定论, 一些结论在经过多次的推敲后可能不能立足于之前所下的结论。对于艺术本身而言, 它的活跃性、多元性、灵活性都决定了它的特征, 具有内在的、某些不确定的因素。因此, 艺术批评作为艺术中的一项衡量艺术素养的桥梁, 也体现了这一因素。

摘要:艺术批评是对艺术欣赏的进一步的深入挖掘与审美鉴定, 确切的讲审美感受的再次体现。在感受艺术品的基础上, 用科学的态度, 以理论的方法、审美的角度、批评的形式揭示艺术作品、创作情景中的艺术现象及其意义和价值。其有自身个特定的规律与评定要求。依附于一定时代、阶级对艺术创作的客观要求而形成的具有社会功利性的内在批评尺度。艺术批评的功能性直接影响着艺术创作的最终形式。

关键词:艺术批评,功能性,艺术创作

参考文献

[1]《西方现代艺术批评》 (法) 让—吕克夏吕姆著.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年.

[2]《弗莱艺术批评文选》 (英) 罗杰弗莱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3年.

浅谈新媒体艺术对动画艺术的影响 篇7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动画技术,数字特效,传播方式,艺术意义

一、新媒体艺术对动画技术的影响

1. 动画制作的新技术

新媒体艺术的出现为动画技术带来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革命, 许多传统动画都开始尝试与新媒体相互融合, 并成功带领动画进入一个新的天地。

在传统的动画制作过程中, 画面中的每一个动作, 每一个镜头以及每一个特效的表现都是通过人工一张张的手绘在塞璐璐片上, 然后再一张张的进行填色, 最后再一张张的进行拍摄最后整合成一步完整的动画片, 其工作量之大让人不禁可畏。美术绘制者要先将每一个动作的关键张画出来, 然后进行清稿, 接着加中间画, 完成后还要进行上色拍摄等工作。在传统的动画绘制中, 不仅考验着美术绘制者的绘画能力, 同时也考验着美术绘制者的耐力与持久力。

随着新媒体艺术的出现, 对动画艺术表现也有了很大的技术革新, 动画制作者不再依靠在一张张纸上进行绘制, 不再需要之前的大量的耗时又耗人员的制作费用。新媒体艺术的出现, 使得制作者可以通过电脑进行制作, 这样不仅节省了制作成本, 缩短制作周期, 提高了制作效率同时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内容生产, 使之变得具有个性化。

(1) FLASH动画制作的出现

FLASH是一种交互式动画设计工具, 它可以将音乐、声效、动画及富有新意的界面融合在一起。FLASH这个词在英文中的意思是指火速的、一瞬的, 这也很清楚的表达了这一制作软件的特性:方便、快捷。FLASH动画通过补间动画、逐帧动画以及遮罩、元件等等相互混合使用, 通过不同元素的组合来实现动画制作者想要表现的效果, 它可以快速、时尚的表现动画艺术。当然, 它所表现的是一种二维动画, 所呈现的内容还是与传统动画一样是基于平面的。

(2) 三维动画制作的出现

三维是指的一个立体的空间, 三维动画就是将动画中的人物、背景立体化, 它使动画的制作不再只是基于平面。首先, 在计算机中建立一个虚拟的世界, 动画制作者在这样一个虚拟世界中对人物及场景进行建模, 贴材质, 然后设定模型的运动轨迹, 还可以设置虚拟摄像机的运动和其他动画参数, 最后让计算机自动运算, 生成最后的画面。三维动画的制作已经越来越悄无声息的, 越来越深入的融入了当今人类的生活当中。光是运用到三维技术制作的动画片就数不胜数, 《功夫熊猫》《玩具总动员》等等都是十分优秀的案例;楼盘的演示也会运用到三维技术, 房地产商会将还没有以实物呈现的楼房用三维的技术给购买者进行演示, 使购买者能够通过这个虚拟的空间看到自己要买的房子的样式;甚至于, 三维技术已经深入到动画电影的制作当中, 电影有了更广阔的发挥, 也满足了观影者极大的观影欲望。

2. 数字特效在动画电影中的表现

在这样一个数码电子时代, 动画制作也已经与计算机紧密相连。数字特效的出现给动画艺术带来了一种更有生命力的表现。数字特效, 就是用计算机在一个虚拟的空间表现出需要的特别效果。这一效果往往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发生或实现的。

数字特技现在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用在了“动画”电影当中 (现在大部分的电影中都用孕了大量的动画数字特技, 所以已经无法很明确的将其划分为电影还是动画电影了) , 这些数字特技的运用, 将虚拟与现实两个矛盾的空间很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带给观赏者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例如, 电影《指环王》, 通过大量的数字特效的运用, 在观影者面前展现了一个具有浓厚魔幻韵味的经典电影, 在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人、神、怪, 在这样一个虚拟的三维空间中活生生的呈现在观影者的面前。再如《2012》以及《后天》这样灾难性的电影, 通过数字特效的运用, 使观赏者可以直观的看到发生灾难时的情景, 而这些都已融入进电影, 我们已经无法分辨出这些灾难是用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制作出来而不是真的已经发生了。这在新媒体艺术出现之前, 传统的动画电影是万万无法做到的。

二、新媒体动画的传播方式

传统的动画的动画播放一开始是在影院中播放, 之后渐渐地出现在电视上播放。新媒体艺术的出现, 使得动画的传播方式变得更加广泛、快捷。

1. 互联网网络

与传统的播放形式相比较, 互联网的传播更加迅速, 并且可以全球化。人们只要有一台可以连接网络的计算机, 就可以通过网络寻找到自己想看的动画节目进行观看。观看者可以通过网站进行观看。

2. 手机动画的传播

科技不断的在发展, 随着智能型手机的出现到广泛的被大量用户使用, 手机动画业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手机上去。比如, 用户可以在手机上观看动画, 在线或下载漫画到手机中观看, 以及手机中的游戏, 这些都属于手机动画。手机动画的最大特点就是便携性, 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观看, 而不用受地方的局限。

3. 网络电视

用户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或者网络机顶盒加普通电视机进行观看, 当然这也是需要网络的。如:可通过PPS、PPTV等网络电视播放器来进行观看。

三、新媒体动画艺术的特征与意义

1. 审美创作和接受的娱乐化

由于新媒体动画的创作不再像传统动画那样繁琐, 耗时耗力, 往往一个人也可以完成一部小的FLASH动画制作, 这也导致了新媒体动画变得更加个性化, 创作者也往往是带有一种“玩”的情绪来创作, 这也使作品具有更多地娱乐性在里面, 而受众者大多也处于娱乐的目的, 追求当下快感的情感体验。

2. 审美趣味的多元化

多元化使动画的表现更加丰富多彩, 它不再是单一的具有教条化的主流观念。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有适合孩子看的, 有适合成年人看的, 也有适合儿童与成年人一起观看的;也有面向大众的, 也有面向一个特定的团体的, 让不同年龄, 不同阶层的人有各自的选择。这种多元化选择, 符合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 十分符合当下的发展趋势。

3. 审美取向的世俗化

新媒体动画面向的观众越来越普通化、平民化, 这就需要新媒体动画的内容和表现方式都更加的贴近大众, 也就是世俗化, 这样也可以使新媒体动画被更多的人接受, 成为大众的文化。新媒体动画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人类的生活当中, 例如一些法制教育题材, 通过新媒体动画轻松幽默的表现方式, 让观者在娱乐之后又受到了教育作用。

4. 审美感性的互动性

新媒体动画区别于传统的动画一个更大的特性在于, 新媒体动画具有更强的互动性。传统动画与观赏者的关系只能是接受与被接受的关系, 观赏者只能通过眼睛来与之发生关系。当进入了新媒体动画时代之后, 两者的关系就打破了接受与被接受这一固定模式, 而是将观赏者带入其中, 人们不再单一的用眼睛去观看, 而是由整个人与之产生互动的关系, 例如一款《切水果》手机游戏, 它就需要玩家用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来切掉一个个在屏幕中出现的水果, 随着水果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快, 玩家的手指滑动速度也越来越快, 使玩家自然的融入进动画游戏之中, 与之产生交互关系, 体验动画游戏的乐趣。

5. 审美意向的图像性

国外乐队Gorillaz他们的所有MTV都是由新媒体动画制作完成, MTV中他们乐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卡通形象进行演绎, 这些卡通形象集中了个人自身的长相特点, 使观赏者很容易的就记住了他们的卡通形象。更多人也许在看到他们真人时并不认识, 但一看到他们的卡通形象便立刻知道了。所以, 图像性在新媒体动画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一点也是新媒体动画对传统动画的延续。

6. 审美表征的虚拟化

之前我们就已经谈到了新媒体动画区别于传统动画的一个做大的特点就是, 新媒体动画不再依赖于用纸、笔进行创作, 而是直接运用计算机在一个虚拟的空间中进行创作。并使在虚拟空间中创造出来的作品具有真实的效果。

新媒体艺术的出现推动了新媒体动画的出现, 新媒体动画的出现推动了动画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这对动画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使动画艺术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往, 一提起动画, 人们脑海中产生的便是在电影院或电视里播放的供孩子们看的动画片。可是, 在当今时代, 动画不再是这样一个狭隘的代名词, 它已经悄无声息的融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无时无刻的不在于每一个人发生关系。每天, 用手机时你会接触它;上下班坐公交或地铁时你会遇见它;休闲娱乐时也会与它相遇。新媒体动画已经无时无刻的不发生在我们周围。新媒体艺术的出现使动画艺术走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一个数码的时代, 一个具有更强生命力的时代, 一个与时俱进的时代。

参考文献

[1]田军.数字娱乐时代——国内外动画产业及相关教育现状[J].电影文学, 2007年18期.

艺术影响管理 篇8

一、不同时期西方艺术插图对我国艺术插图风格的影响

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 德国的一些艺术插图在鲁迅等人的介绍下传入中国。当时德国艺术插图中最具代表性的为黑白艺术版画, 这是德国优秀黑白版画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例如门采尔的腐蚀铜版画、荷尔拜因的木版画以及丢勒的黑白插图版画等, 都是后者学习艺术插图的重要资源。在早期的德国艺术插图中, “青年风格”艺术插图重视插图的线条美, 它强调线条魅力, 用抽象化和富于感情化的线条造型来达到艺术插图创作的目的。“达达主义”艺术插图重视作品的抽象化、新奇感、怪异特征与符号化, 例如, 哈特菲尔德的摄影剪辑插图, 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它完全克服了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语言, 充满了幽默性与思想性, 体现了其独特的活泼风格。此外, “表现主义”艺术插图在当时众多流派中是最为典型的, 德国也是“表现主义”插图艺术家最为集中的国家。它重在体现创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内心情绪, 其手法上过于变形与夸张, 这主要是由于创作者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 从而造成其精神紧张与心理压力。众多的风格流派对于我国艺术插图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20世纪50年代, 前苏联艺术插图对我国艺术插图创作有着深远影响。这一时期的前苏联无论在社会体制上, 还是意识形态上, 都与我国比较接近。在这一时期, 前苏联的艺术插图主要侧重于以手绘方式和版画形式来创作黑白插图, 其艺术插图构图清晰、善于变化, 具有严谨的构图造型, 其创作技巧夯实, 手法细腻, 能够从构图中感受到重大历史事件与创作者情感的完美结合。这一时期的作品多体现为讴歌祖国的大好山河, 突出表现出艺术家热血沸腾的心情。很多中国青年艺术家在学习前苏联艺术插图后, 都能够受到深刻影响, 在手法上同样临摹苏联木刻插图, 将重要历史事件与解放前后人民的生活状态相联系, 透过艺术插图来充分表达青年艺术家的自身情感。

二、培养复合型专业艺术人才

通过学习与了解西方艺术插图特色, 我国艺术插图创作者开拓了视野和思维想象空间, 他们认识到艺术插图除了包括文学、 宗教等书籍插图之外, 还包括摄影、海报、分镜头式插图设计以及游戏人物、时尚杂志等方面的内容。在西方艺术插图传入我国之前, 中国尚不存在真正的插图艺术家, 他们基本上从事装潢设计、版画、中国画以及油画等方面的创作, 大多插图艺术家并非专业插图绘画出身, 受到西方艺术插图的影响, 我国艺术插图创作者已经认识到培养复合型专业艺术插图创作人才的重要性。只有充分培养专职从事艺术插图创作的人才, 才能进一步发展我国艺术插图创作, 使得我国艺术插图领域更具中国特色。

目前, 在艺术插图市场上, 我国的艺术插图作品与西方国家艺术插图作品相比较而言, 还具有一定的差距, 其作品缺乏细腻性, 在市场上占有率较低, 绝大部分作品还是来自于国外艺术插图作品。如果相关领域的创作人员再不深刻研究我国艺术插图特色, 增强艺术插图创作的民族特色, 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艺术插图的发展, 而要想充分展示我国艺术插图创作的优势, 就必须培养一批专业领域人才, 通过建立相应的培养体系, 加大艺术插图领域的人才培养投资, 在完善的培养体制下, 通过专业人才来研究我国艺术插图特色, 增强我国艺术插图的市场占有率。

三、我国艺术插图的发展模式

艺术插图主要服务于商业出版市场, 美国的艺术插图规模较为庞大, 有很多艺术插图产品作为独立的欣赏个体出现在终端市场, 例如插图贺卡、插图杂志等, 另外, 美国艺术插图还广泛地应用与海报、平面广告与封面等设计中, 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分为数码类、科幻类、体育类、艺术风格类以及儿童类等专业类型, 并且不同的类型配备专业的艺术插图创作者。发展艺术插图, 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期刊杂志的导向作用。目前, 我国的期刊读者还仅限于一小部分对插画比较感兴趣的圈子, 与插画的大众通俗性、流行文化使命相背离, 我国应当进一步完善艺术插图的发展模式, 将其由小众向大众转移, 由小市场向大市场发展, 有策略地推出新作品, 鼓励具有民族特色、人文风格的优秀作品, 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期刊品牌与形象。

目前, 我国艺术插图领域的发展最重要的任务是加速推动插图产业化进程, 艺术插图产业应当发展彩色本、发行单行本、 周刊连载等方式的运作模式, 如果某一插图作品受到大众的追捧, 就应当对其进行授权, 使其进一步深入电子游戏软件、动画产品、综合媒体以及玩具模型等纵向发展方向, 与这些产业相结合, 进一步发挥该艺术插图的商业性。同时, 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应当深刻认识到一幅优秀的商业艺术插图具有较宽广的覆盖面, 它往往需要多名插图师共同完成, 对插图师的协作能力、沟通理解能力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虽然商业插图的使用寿命较为短暂, 但是在一定时期里, 商业艺术插图在艺术领域发挥的光彩是无法言喻的, 其社会关注率要远远高于一般的艺术绘画。

结语

总而言之, 一幅优秀的艺术插图作品需要插图艺术师具有较高的绘画热情, 只有对插图艺术持有热爱之心, 加之自身对艺术插图的专业性理解, 才能够用心来进入文字, 抱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来理解艺术插图对读者阅读的重要性, 同时与多名艺术插图创作者协力合作, 共同完成具有中国优势的艺术作品。

摘要:我国的艺术插图拥有悠久的历史, 但在近代仍然落后于西方国家, 受到前苏联和德国等西方国家的影响, 我国艺术插图逐渐意识到走出特色创作道路的重要性。在当代, 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市场运作方式等引起我国艺术插图创作的关注。我国艺术插图创作者已经意识到充分挖掘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艺术插图对于我国艺术插图领域发展的重要性。本文主要针对西方艺术插图对我国艺术插图的影响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艺术插图,西方,中国,影响

参考文献

[1]沈晓丽.浅论插图艺术的从属性[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09) .

[2]阎鹤.中国现当代商业插图研究[J].苏州大学, 2006 (11) .

[3]董邯.解读书籍插图中视觉功能的精神体验[J].天津工业大学, 2006 (10) .

艺术影响管理 篇9

再后来正式关注巴洛克是自己开始接触美术之后, 看的书多了起来, 看的画也多了起来, 兜兜转转了一圈, 最终却还是回到了起点, 现通过简单概述来对巴洛克这种艺术风格进行浅析。

一、巴洛克的由来和背景

众所周知巴洛克的名字来源于葡萄牙语, 中文意思为:畸形的珍珠, 最早产生于16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 盛于17世纪的欧洲。16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 文艺复兴运动在历经了两个世纪后, 已经褪去了最初的激情, 那么一场轰动欧洲的文化运动在结束的时候更加需要一场新的华丽的盛宴来对此进行告别, 那么这个时候的巴洛克无疑是很好的选择。我们都知道这个时期在意大利有三个流派在相互斗争和联系中纠结相伴, 它们是学院派, 巴洛克还有卡拉瓦乔领导的现实主义美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那么16世纪的欧洲新航路的开辟必然会导致殖民掠夺的扩张, 从而成为欧洲资本重要来源之一, 更加推进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 这个时候的意大利其经济商业地位, 也逐渐被西欧的其他国家去替代, 如西班牙, 葡萄牙等国家。文艺复兴从14世纪开始兴起于意大利, 在历经两个世纪后, 由于意大利当时的社会经济面貌等客观因素, 文艺复兴的余热开始转战欧洲其他的国家,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所以在这个时候巴洛克以反文艺复兴安静, 庄重等理念, 从而带给人们的是动感十足, 华丽, 浪漫的感受, 在这个时期的意大利它的出现是有其必然性的。人们渴求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来打破陈规, 带给人们以全新的感受和震撼。其实这也是为什么最初将这种风格定义为贬义的艺术形式的原因之一, 对于偏爱古典主义中宁静, 抒情的美感的欣赏者来讲, 巴洛克必然是显得过于的活泼和突兀了一些。可是要打破影响了3个世纪并且还在余热中的伟大文艺复兴运动, 必然需要一种激昂的热情和有力的感染力才能做到。

所以针对这一特点, 其他两个画派——学院派和卡拉瓦乔的现实主义则显得过于中规中矩和沉重了一些。

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欧洲的殖民掠夺之风严重的同时, 也大大的促进了那个时代的文化和艺术的交流, 所以和当时的意大利相比西欧则更加容易接受和喜爱这种方式, 因为巴洛克以及其浓烈的华丽和浪漫迎合了统治阶级和贵族的喜爱, 不是也有人戏称巴洛克为“路易十四”风格吗, 所以当时欧洲对它的喜爱可见一斑。

巴洛克这种形式的产生最早可追根于米氏等大师手下, 又经过样式主义的发展演变, 其中影响最大有贝尼尼, 鲁本斯, 还有卡拉瓦乔和卡拉奇, 伦勃朗, 委拉斯贵支等现实主义画家, 所以巴洛克的形成其实是复杂的过程。

二、巴洛克的艺术风格

巴洛克的艺术风格其实非常好概括, 因为太显而易见了:运动, 豪华, 浪漫到近乎夸张的手法, 以绝对的空间掌握来完善对体积的展现的强化。所以这样的作品理解起来其实并不复杂, 但是我们同样看到了, 就是这看似简单的评论言语, 但是在作品面前还会显得浅显和苍白了一些。

个人觉得巴洛克最大的震撼成就应该是在建筑领域中, 对于这种艺术风格初露端倪其实可以追溯到米氏的作品中去, 如坐落在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 则被人认为是从样式主义向巴洛克转变的过程之一。最早的巴洛克建筑之一还有罗马的耶稣会教堂, 圣苏珊娜教堂还有罗马的圣卡罗教堂等, 西欧的其他地方还有众所周知的巴黎的凡尔赛宫, 路易十四广场, 胜利广场;英国的圣保罗教堂, 布莱尼姆宫;奥地利的梅尔克修道院;马德里王宫;还有德国维尔茨堡宫邸等不胜枚举。

综观这些建筑我们不难发现, 它们除了所处各国的地域特色外, 还有几个显而易见的特色——宏大, 炫幻 (如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 站在下面仿佛感受到神明的照拂;华丽, 精致 (如罗马耶稣会教堂壁画) 抬头仰望画面的时候, 你会真正的感受到整座建筑里外合一的美感;高大, 雄伟, 震撼 (凡尔赛宫, 马德里王宫, 维尔茨堡宫邸) 这些建筑以绝对的豪华和高贵屹立在世几个世纪, 毫不吝啬的向世人展现着她们的魅力, 这些魅力是巴洛克富于她们的, 我们没有忘记, 甚至细看下来其实还有很多, 她们将永不会被世人遗忘。

和建筑紧密相连的就是雕塑艺术了, 在这个艺术风格和时代当中我们怎么能忽略大师贝尼尼呢, 《艺术的力量》中讲过曾有人评论贝尼尼说:“上演了一出大众戏, 其中布景是他画的, 雕像是他雕的, 机械是他发明的, 音乐是他谱曲的, 喜剧的剧本是他写的, 就连剧院也是他建造的。”他对他那个时代的影响在历史上是无人能与之匹敌的。贝尼尼的人物塑造总是激情澎湃的, 极富于运动感的, 这些本就是巴洛克的特点, 无可厚非, 但是我认为最伟大之处在于, 在技法上他对于大理石这种材质的掌握, 驾轻就熟的好似大理石在他的手中真的幻化成为轻透的薄纱一般翩翩起舞, 这些特点在他的诸多作品中都均有体现在。理念上贝尼尼用自己的作品向人们展现了他对于人文主义的理解, 在作品中他把人的尊严, 和人类对美感的追求还有体会表现的淋漓尽致, 我想这远远跨越了政治的目的。

在绘画方面, 最先被我们想起的应该是鲁本斯, 因为他是欧洲第一个典型的巴洛克画家, 他和贝尼尼同样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 这也是他的作品中对于人类的美展现的根本原因之一, 这样鲜明的特点可以在他的作品《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阿玛戎之战》《上十字架》《圣乔治斗恶龙》等等很多作品所反体现, 说起巴洛克绘画, 那么给我们第一直观感受的本人觉得应属色彩方面的感觉, 可以看到鲁本斯最令人震撼的地方恰恰也包括——他用瑰丽至极的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却又不觉失调, 就拿《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举例:这幅作品当进入眼帘的第一眼就会被其绚丽的暖色调所吸引, 蓝天白云, 黄褐色调的土地, 还有两匹粽, 灰色的骏马, 左上角位置的云朵用稍微发灰色调综合一下纯粹蓝色的天空, 使画面更加的和谐统一, 在洋红色的披风的映衬下, 两个姐妹白皙的皮肤更加的透亮真切, 整体色彩非常夺目, 却又无法言喻的融洽, 丝毫没有给观者任何的不适的感觉, 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去看去分析和感觉, 都能明显的发现每一处都是整体的一部分, 不可分割, 那么自然明丽。

再说这幅作品的情节, 鲁本斯选取了冲突最直接激烈的部分, 着重的体现了巴洛克的夸张戏剧性的效果, 给观者强烈的感触, 使这个画面变得起伏紧张充满了动感, 甚至连两匹骏马都没有例外, 囊括其中了。

另外从最早的米开朗基罗的《创造亚当》, 还有卡拉瓦乔的《圣马太殉教》, 约丹斯的《基督驱逐圣殿商贩》, 科尔托纳《神意的胜利》等很多作品, 我们都可以轻易的看出巴洛克的影响和特点:直观且强烈的情感, 戏剧化的表现形式, 华美丰富的色彩展现, 引人入胜的情节内容。

三、巴洛克的影响

她如同璀璨的星光, 在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次照亮了欧洲的画坛, 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感染着每一个为她驻足的人们, 悠悠长河流逝了岁月, 却带不走欧洲一座座矗立不动的雄伟华丽至极的巴洛克建筑, 她们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俯视着众人, 我想我并没有过高的估量它的存在, 它产于时代中, 自然是时代的所属物, 所以它的出现必然也是适应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的要求及需要。她作为美术史中的一员, 尽到了自己责任, 在欧洲的艺术史中起到了完美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接文艺复兴巨匠, 下至法国宫廷罗可可艺术的诞生还有19世纪的浪漫主义, 都看到了她的身影, 受到她影响和照拂的画家更是数量可观。

结语

在这里我并没有把宗教性强调在巴洛克的整体的艺术风格中去, 因为我个人认为宗教性这个性质是和欧洲的整体信仰和教育息息相关, 已经成为了欧洲人生活的一部分, 必不可分, 它并不单纯属于巴洛克这种艺术, 也不是她所独创, 所以纵使这种艺术风格源于欧洲的宗教运动, 但是不可否认上述的很多现实主义大师也广泛的受到了它的影响, 所以可见宗教性并不是她所独具的特色, 它对于巴洛克这种风格, 对于画家本身来讲其表现的内容本质也是可选择性的。

多年前曾赐名给他的人们似乎忘记了一点:谁又能说畸形的, 不均匀规整的就是不美的呢?

参考文献

[1]美-弗雷德·S·克莱纳等编著.《加德纳世界艺术史》.中国青年出版社, 第十一版, 2007.6.

艺术影响管理 篇10

丹纳(1828-1893),法国著名的史学家和批评家。他的《艺术哲学》这部著作较为全面地论述艺术创作的根源。“在他看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1]

丹纳一开始就说:“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2]换句话说,时代精神与风俗习惯决定了艺术品的种类。时代精神与风俗习惯就是作者所言的环境。丹纳认为,环境只接受同它一致的品种而淘汰其余的品种,所以艺术家必须适应社会文化环境,才不会被社会淘汰。

社会文化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的时代产生不同的艺术品种。例如,希腊雕像产生于热爱运动、 崇尚艺术的古希腊时代;哥特式建筑产生于封建与基督教的中古时代;意大利美术产生于17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

不同的时代精神可以映射出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的风俗习惯可以映射出不同的种族特征。种族是一个种族区别于其他种族而具有的独特的特征。作者将种族比喻为艺术创作根源中的原始花岗石,它不会随着时代环境的发展变化而改变,它是一个民族的永久的本能,它与民族的寿命一样长久,一样牢固。

二、种族、环境、时代与民族性格的关 系

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表现在行为举止、思维方式及精神气质上的心理特点的总和。[3]由于地理环境和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作用, 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性格。

在古希腊时代,全身赤裸是希腊人特有的习惯,衣着只是附属品,不拘束身体;房屋室内配备简单,即使是他们喜欢的露天生活中的广场和练身场也一样简单朴素;在古希腊城邦,公民享有参与公共职务的权利;在练身场和舞蹈学校的培养下,公民可以轻松地成为一名军人。古希腊人生活的所有这些特点存在的原因就是他们拥有非常平衡而简单的心灵,这种心灵产生于古希腊时代,而不是封建时代,也不是文艺复兴时代。 所以说,特殊的时代造就了特殊的性格。当时希腊人民的性格是:简单、朴素、活泼、乐观、勇敢。

再来说说种族,以日耳曼族和拉丁族为例。 日耳曼族,比如德国人和英国人,身材高大,外貌平平,但是安静、慎重、理智、有恒心,可以坚持不懈地做事业。拉丁族,比如意大利人,生活简单,头脑敏捷,能说会道,感觉敏锐,行动迅速,但是经常过犹不及,遇到刺激会过于兴奋, 以至于会忘记责任和理性。通过对日耳曼族和拉丁族的比较可以发现,种族不同,性格也会不同。

三、民族性格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艺术创作是指艺术家以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指导,以一定的创作方法为依托, 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感悟,将特殊的情感融入到艺术作品中的创作性劳动。艺术家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精神气候中,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精神气候造就了特殊的民族性格。民族性格直接影响艺术家的性格,进而间接影响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

精神气候是指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而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是产生作品的决定性因素。 精神气候并不产生艺术家,但却明显地影响着艺术家的才干,精神气候改变,艺术家的才干的种类也随之改变,这就是为什么某些国家的艺术宗派,有时以理想的精神为发展的趋势,有时以写实的精神为发展的趋势,有时以素描为主,有时以色彩为主的原因。艺术家若是不走群众路线, 就会被社会排斥,甚至于淘汰。

那么,精神气候是怎么对艺术品产生作用的, 这里用精神状态以悲观绝望占主导的社会环境来加以说明。首先,艺术家是群众中的一员,是集体中的一个分子,苦难使群众伤心,也使艺术家伤心。其次,艺术家在苦难中长大,看到的、经历到的、感受到的都是悲伤,于是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自然而然地以悲伤为主。再者,艺术源于生活,在悲伤的时代,艺术家只能获得悲伤的暗示,教堂中的仪式、屋里的家具、别人的交谈, 都是艺术家创作灵感的源泉。最后,也是最有说服力的一个理由是,在悲伤的时代,只有悲伤的作品才能引起悲伤的群众的共鸣,群众是艺术作品生存的土壤,悲伤是艺术作品生存的养料,二者缺一不可。总而言之,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 也就是环境,先是影响了艺术家的生活和情感, 造就了艺术家符合环境和时代的性格,进而影响了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方法,最后决定了艺术作品的种类。

在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时代、封建与基督教的中古时代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三个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特色的艺术或艺术品种,并且作品的主要特征都与时代和民族的主要特征一一对应。

希腊是一个三角形的半岛,一面是丘陵地, 一面是滨海,天气温和宜人,夏季没有酷热使人消沉或懒散,冬季没有寒冷使人迟钝僵硬,在这样温和的气候中生活的民族,精神平衡和谐,性格聪明开朗活泼。希腊人不沉溺于宗教,神明跟人类一样是快乐的。希腊人的社会生活也同宗教生活一样轻松愉快。希腊人喜爱学习,善于思考, 所以头脑敏捷;热爱生活,所以年轻乐观;天生是理想主义者,所以容易成为优秀的艺术家。成为优秀艺术家的三个特征也在希腊人的性格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一是希腊人感觉精细,善于捕捉微妙的关系,易于分辨细微的差别,这使得艺术家可以将造型、色彩、情感等所有元素结合得非常融合,换句话说,可以将源于生活的素材, 很完美地创作出高于生活的作品;二是希腊人凡事追求清楚明白,喜欢简单而明确的轮廓,讨厌不清楚的、抽象的、怪异的事物,这使得艺术家可以将作品的意境限定在容易被想象力和感官理解的范围内,让作品成为不同民族和不同时代的人都可以欣赏了解的艺术,并且流传千古;三是希腊人对现世生活的喜爱和重视,对于人的力量有着深刻的感悟,追求愉悦,这使得艺术家倾注于表现人的健康的心灵和完美的肉体,而不是病态的精神或残疾的肉体。

神庙是希腊城内重要的建筑物,而雕像是神庙的重要内容,它们给人的整体印象是简单、朴素、宁静、高雅、雄壮,这种印象与希腊的民族精神完全一致。希腊人的心灵和肉体是健全的, 造就的建筑和雕像自然是健全的;希腊人不喜欢过度兴奋的幻想,造就的建筑和雕像自然是清明的理智的产物;希腊人喜爱运动,追求健美、强壮的肉体,造就的建筑和雕像自然是舒展的、雄壮的、优美的。民族性格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显而易见。

四、结语

上一篇:瑜伽的功效下一篇:《C#高级程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