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个》

2024-09-22

《十二个》(精选12篇)

《十二个》 篇1

国有企业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而经历改制,一部分新生企业忽视了文化方面的建设,以致造成某些经营困局;而另外一部分新生企业,通过吸收消化再提升,形成鲜明特色的文化体系,成为企业发展的外在“加速器”。

围绕这个话题,记者专程采访了大连筑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筑成)董事长孟繁凯。

筑成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国有大连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凭借在毛主席纪念堂等国家重点工程中的优异表现,“二建”曾荣获国务院嘉奖令。但是,历史的必然,将其改制成为筑成。

以孟繁凯为代表的企业决策层,将企业文化建设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工作,以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和文化理念来凝聚人心,规范企业发展。这也使得筑成在改制后的近10年间,始终站在行业前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营业绩。并在经营、管理、发展等方面,走出了一条有别于其他企业的特色发展之路。

道德凝聚担当提升

谈及企业经营,孟繁凯说,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企业,“德”都是第一位的。回头看看这些年筑成走过的路,我们确实感到很欣慰。因为我们始终把“德”当成企业经营的最基本准则,并且通过对“德”的凝聚和提升,使其成为企业文化的统领……

典型事例:

1999年2月,“二建”改制工作正式拉开帷幕。这个昔日大连市建筑行业的“排头兵”,此时已累积亏损6676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38.07%。2660名离退休职工和遗属更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企业内欠职工的各种费用高达4700余万元,有的基层单位职工已36个月未开资,公司机关人员8个月未开资。企业陷入内外交困、难以为继的窘境。

遵循“国有资产不流失、债权债务不悬空、职工必须得到妥善安置”的原则,孟繁凯等人在广泛听取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开始实施改制。他们将原“二建”的在岗人员进行整合,连同资质剥离出来,组成新的公司。在改制过程中,全心全意依靠广大职工,并注重发挥国有企业党政工团工作优势,形成改革的合力。对职工身份转换、离退休人员安置和费用处理、下岗分流人员问题的处理、债权债务处理、不良资产核销和非生产性资产剥离等历史遗留问题妥善进行处理,没有发生过越级上访和群访事件,达到了政府、社会、职工三方满意的效果。

筑成由此成为大连市大型国有建筑企业成功改制的典范。

文化解读:

“我们必须要对企业负责,对职工负责,对历史负责。”这种勇于担当的使命感,正是筑成改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也奠定了此后企业经营的一个文化主基调。

改制后,筑成不仅解决了所有历史遗留问题,还斥资1000多万元为困难职工解决住房问题,并承担起照顾特困职工及家属的责任。企业领导十分关心职工生活,亲自参加他们家里的红白喜事……所有这些,无疑都是对国企优良文化传统的一种继承与发扬。

改制必然会对企业的亲和力、向心力产生影响。改制前,大家都是企业的主人,员工对企业的参与感比较强。改制后,员工会感觉到自己与领导人的关系变成了“打工者”与“老板”的关系。孟繁凯等人则通过实际行动改变了员工的这种看法,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和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此外,筑成还把“凝聚、导向、提升、宣扬”作为企业文化追求的目的。通过加强企业党建,调动了全体员工的主观能动作用,增强了全体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激发了全体员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热情,为企业实现科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组织保障。

真诚协作创新进取

孟繁凯是位非常善于思考的企业领导人。在他看来,要谋求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人才建设与管理无疑是最大的瓶颈。人才团队的年轻化、管理团队的现代化,以及工会工作模式的转变,都被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目的就是要通过实施文化管理,培养出一支具有“真诚、协作、创新、进取”精神的员工队伍。

典型事例:

我国现有农民工约2亿,其中大约22.9%以上分布在建筑行业。建筑业由此也成为农民工问题最为集中的一个行业。在筑成,农民工逐渐取代了原有的国企职工,成为企业的主力军。而如何才能在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同时,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也成为公司文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早在几年前,为保障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筑成就成立了大连市建筑行业的第一个农民工工会组织。为提升农民工技能和素质,他们又创办了大连第一所正规的农民工学校,并开创出一种全新的民工学校创办模式。这种模式集管理教育服务功能于一体,是一个综合性的多功能平台,对新时期建筑企业加强民工教育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民工学校的授课,既提升了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又保障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因此受到农民工的热烈欢迎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好评。

经过半年多的推广运作,筑成目前已挂牌成立了27所农民工学校。这种模式的成功实践,为建筑企业素质的整体提升和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

文化解读:

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改制企业在实施文化管理的过程中所存在最大问题,莫过于管理人员和员工队伍的老化。由此所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必然会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活力缺乏。

筑成在很早就提出了“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的企业管理战略,并把人才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在新形势下,筑成不仅加大了自身人才培养的力度,而且还引进了一批以浙江广厦原副总经理俞敏为代表的“强势外援”。俞敏出任筑成总经理后,不仅将南方建筑施工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移植到了这里,而且成功地实现了项目管理队伍的引进,从而在短时间内就使筑成在企业管理、市场拓展、施工管理等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

此外,工会在整个文化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实现了与文化管理的有机嫁接。工会组织通过转变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实现了自身功能的转变。他们紧紧围绕企业经营发展,积极搭建职工活动平台,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创新、走访慰问生产一线员工、评先创优等活动,使企业工会活动更有效地服务职工群众、服务企业发展。农民工工会和农民工学校,无疑正是其中的亮点。

激情 完美 责任 奉献

异地开发一直是北方建筑企业的短板。而与大多数北方同行不同,筑成很早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品牌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战略方针,以及“立足本市、拓展外埠、进军海外、全面发展”的地域发展战略。而其“追求完美、筑成精品”的企业理念,更显示出筑成在打造建筑企业百年品牌方面的坚定信念。用孟繁凯的话来说,“这不仅是一种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更是一种不可推卸的公民责任!”

典型事例:

从2000年凭借大连海关业务技术用房工程捧回当时大连市唯一的“鲁班奖”起,筑成不仅先后荣获了两项“鲁班奖”,并且将“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市政金杯示范工程示范奖”、“世纪杯”、“星海杯”等众多建筑大奖揽入怀中,并被评为“全国建筑业先进企业”、“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优秀企业”、“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全国用户满意施工企业”等诸多荣誉和称号。

由筑成建设的大连玻璃厂改造工程500吨水塔滑升高度40米,为东北之最;三粮库72米跨度钢结构平房仓,为全国之最……在屡创新纪录的同时,筑成还成功地开辟了山东、内蒙和江西等外埠建筑市场。2005年,筑成着手进军海外市场。自此,筑成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也开始稳步推进。

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筑成更是加大了对公益事业的投入:公司领导班子带头捐助了多名失学儿童,捐助大笔资金用于扶贫帮困;在汶川、玉树大地震中,筑成又慷慨解囊;与庄河市李洞村结成了“帮扶对子”,为当地政府分忧解难……不仅在社会上树立起一个“善行责任,勇于奉献”的企业形象,更使“责任与奉献”的文化精神落地生根,荣获“大连市光彩事业功勋奖”。

文化解读:

一个企业的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拥有、共同认同和接受的精神财富。只有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企业价值观的共享,才能充分发挥文化力的作用。这其中,领导的率先示范、身体力行,直接影响全员参与的程度,关系到文化管理实施的效果。

筑成的领导人,通过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使员工感受到激情与责任,将“追求完美,筑成精品”的企业理念和“创造财富,贡献社会”的企业宗旨诠释得淋漓尽致。这种诠释甚至比CIS系统更具说服力,对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高效落实,尤具建设意义。

《十二个》 篇2

正是前缘,早年禄衣自安然,高人接引自气,夫妇团圆过百年。二月生(卯):性虽良,出言无毒,六亲可靠,主中年发达,福禄富贵,半真半价之命也,平生良善,且已知

衣禄增荣自有余,财家业中年好,高人提起上去梯。三月生(辰):心不凡宽宏大量,能忍耐,初限平安,中运发达之命也,为人心性自宽怀,平生招得四方财,一日时来当发远,犹如桔木逢春来。四月生(巳):心性不定,四方有学艺之水,广交朋友,相交不信,初限平平,中运发达,末运自主产业之命

也,官许一年胜一年,无须怨恨如最宜行斋持方使,夫妇快乐得团圆。五月生(午):温和良善,心中伶俐,有权势行正道,贵人招拨,夫妇半途有相克之命也,自出常遇见横财,上人接引笑颜开,田园产业家富贵,荣华富贵肯全。六月生(未):心巧伶俐,为人远达,心求,不守祖业,初限为难,中运平,末支富贵这命也。一生衣禄

自安康,为人显达有文章,三春快乐,和家富,夫妻同居扮相长。七月生(申):心地慈生,作事仔细,儿童难保,初限平平,中运创业,末年富贵大旺之命也。为人一生不须

愁,少小定心有根田,家宅田园宜之治,方知富贵不待求。八月生(酉):眼目光辉,文章显达,正直无私,四方多生之人,怀自从,宽宏大度这人也。为人端正貌堂

堂,皆因长生性温良,今生应多作善事,自然福禄寿绵长。九月生(戌):呆如木,广招四方财,手中有权子孙掘掘,光景得力,且命之人也。财

弗尽送来,八字好是家豪富,衣禄自然称心怀。十月生(亥):心如海宽,不勤不隋,男女相克,夫妇难全,而末运乃衣禄光辉,为人年年庆有余,免得灾殃,及其,更宜持离行善事,一生衣禄胜三春。十一月生(子):有权势,性急伶俐,近贵多计较,初限艰难,中限平,末命近在这命也,自早年立业成有,生平衣禄有荣华,亲戚兄弟全无伤,交接好友胜有他。十二月生(丑):主百事犹,心直口快,有疾有慈,自然得四方财,虽兄弟无靠,自食其禄之命也,初限勤劳

受苦辛,自然末运不求人,好运来时福禄至,夫妇团圆寿百春。

每月出生之日的命运初

一、初七、十三日生:是太阳星当值,为人福禄有余,初限平平,末运通达这命,主十九,二十五,享福,骨肉妒忌,若是女命主福禄富贵这命也。初

二、初八、十四日生:是太阴星当值,为人沉静厚道,男俊女秀,聪明乃上命之人也。初

三、初九、十五日生:是天文星当值,为人夫妇权重,子孙相克,末运富贵,有男离祖,有女克夫孤独这命

也。初

四、初十、十六日生:是天母星当值,为人多学少年老成,中限有财多占事非,夫妇合顺,末运大吉之命也。5 初五、十一、十七日生:是天皇星当值,为人伶俐,衣禄有余,六亲无依,兄弟合顺,无亏犯之命也。初六、十二、十八日生:是天艺星当值,为人多学少成,主清闲快乐,初限富贵,中限平平,末运大旺父母无

靠之命也。十九、二十三、二十七日生:是天权星当值,为人衣禄有余,中限平平,末运有财,福禄富贵,荣华双全之命

也。二十、二十四、二十八日生:是天孤星当值,为人主离祖业,亲朋无依,出外得四方财,刑妻克子孤单,末命

主昌盛之命也。二十一、二十五、二十九日生:是天福星当值,为人主得妻子力,衣禄和合,初限平平,末运大旺之命也。10 二十二、二十六、三十日生:是天寿星当值,为人一生聪明仗义,作事无虚,先难后易,中正不偏,末运大

旺之命也。

每日十二时出生贵贱歌诀子时生:性急命刚,作事反复不定,招惹是非,刑克父母妻子,自主成家,主功名富贵荣华,末运福寿双全之

命,寿延年稀命终。其中子时初生:先克父,自成家,作事七进八退,九成十败,难为六亲,乃医术僧道之命,衣禄学沉东波,晚景大旺,准以抛妻,末景管田庄。子时中生:无克破,做事初起有成有义,末后兴旺,须离主业过房之命,衣禄虽兴旺,亦难吉利,前防有灾,作善可得终吉。子时末生:先克母,六亲不得力,作妻辛苦,有头无尾,不聚财,心室编,过房之命也。丑时生:父母难为常守,上官尽贵,末运大旺,二子送终,主运平,二十交四十五一路兴旺之运,寿主九十九

岁。其中丑时初生:无克破,进田庄有衣禄,一生富贵荣华,安闲之命也,兄弟难相聚,二十迈头角。丑时中生:先克父,为人老实,主进田庄,自幼招妻,得力六亲,父母相克,末景大旺,克父又须防伤妻,晚景多贼帛,食库甚丰余。丑时末生:先克母,为人孤独,心中好善,善前后吉,宜为僧迈出家之命,末有贵人提拔。寅时生:难为妻妇,有克犯之命,不宜寺祖业,末命富贵主十六岁起交至三十九岁颠沛,四十起好命人也,寿

高七十。其中寅时初生:先克父,衣禄自然,为人聪明吃不得亏,家业自主或为歹,子心不定,后有福禄之伤。寅时中生:无克破,父母双全,衣禄有余自成家业,早年享荣华,末运富贵,为人聪明,子荣大吉昌,一生出祖,名姓四方扬,寅正多兄弟田宅,祖业昌,克妻须保佑二子旺家业。寅时末生:先克母,半命主孤独,六亲不得力,此命只宜为僧也,一生多辛苦,妻子要先克有疾方延寿,无疾主刑伤,一生多危险,如船度过难,依靠借子送归山。卯时生:父母难为常守,兄弟少靠,不守祖业,只宜出外,夫妇相克,先难后易,主十六、二十五十五

岁命终。其中卯时初生:先克母,衣禄且隧时,祖业难守,作事有始无终,生不通时,为人孤恤,一喜一犹,妻子能全,儿女不能成,兄弟不能得力之命也。卯时中生:无克破,一生有横财,不求而自来,富贵生高堂,前程风光好,一生家业旺,先运君王,卯正儿孙旺,宫中为主子,招妻并有妾,兄弟子相宜。卯时末生:先克父,十成九败,侠看末运如何,祖业不招自成自主,夜奔波劳苦,以后时运至,枯木生花,兄弟难依,亲朋不遇风光。辰时生:父兄弟无子,一生聪明伶俐,终年之运大旺,衣禄光辉之命也,至三十九无事,寿元,六十六岁终。

其中辰时初生:先克父,难为长子兄弟,生来聪明作事为慈善,大事成小,衣禄常有,自成自主,一生主孤刑妻克子之命,平地生荆棘,口舌闲吵,克父星辰初儿女两三余,克妻重娶妾,儿女不同居。辰时中生:先克母,早年衣禄平常,心行公道中,主富贵性急好火,自离家乡出之命,六亲不得力,辰正妻宫迟,外子随娘来,晚景成家。辰时末生:无克破,心行主公事,一生财禄快乐平生,为似虽成龙,终日变化显达门庭,一朝云雾起,变化有名声,未克头妻,亲子难得力,外子送爹娘。巳时生:主幼年平平,末运光辉,自成家业,骨肉刑克,主三十一、三十六、四二七、九十岁命终。其中巳时

初生:先克母,富贵衣禄有余,六亲休指望,女宜招夫,男宜作赘,一生主孤独,巳初之刻,子宫早兄弟无依靠,田宅亦渐消,财帛依耗。巳时中生:性好谈天论地,好管闲事,六亲不得力,自主子稳重,举忌冲天生福福无穷,巳中子孙旺,田宅祖业丰,子孙换门庭。巳时末生:无克破,衣禄丰起,为人了庆,心中有文章,一生大吉昌,巳末恐难保防妻难偕老,终子晚景好。午时生:不守家业,六宜出外之命,毫无克破,衣禄丰足,六亲不得力,为人近贵,显达超,文武皆通之命,午初宜第二,有气难为妻,富贵田宅余,行动有人随。午时中生:先克父,一生衣禄旺,凡事先难后易,晚景通达之命,生来凡事不自由,唧唧咕咕又衣禄随时足用,保外不是仁风流,午中立子高,子孙美名扬,头妻须损子,财帛晚景昌。午时末生:先克母,兄弟不得力,祖业少靠,衣禄辛苦,勤俭异事,后必能成家,财帛不求而自得,先难后易之命,午末立子强,儿孙晚景昌,妻子互相,末运有福享。未时生:父母难为,兄弟妻子有克犯之命,初限有财,中,末命富贵,寿元,七十岁命终。其中未时初

生:无克破,为人到处风光好,作之事,皆合理命中皆好,二子送终,田宅家业亦兴旺,兄弟远离抛家乡。未时中生:先克父,衣禄自然有声名,富贵有余,心性刚直,六亲少靠,先愁后喜之命,主得外贼,兄弟先亡,损头妻,外子随娘来。未时末生:先克母,衣禄四方来,为人心性慈,不得他人力,一喜一怒一沉一浮,只直过房之命,主离祖之家,衣食随子,有德人性好休。申时生:财来财去,宜离祖业,父母无靠,夫妻和合,谐首到老,出外,进贵,主十九、二十二、二十八、四

十九悔过迁善,吃斋念佛,孝终至,六十六岁归西方去也。其中申时初生:无克破,心性聪明,逢凶化吉,大事成小,损妻衣禄旺,晚景子孙兴,早坚文武位,家中有福星。申时中生:先克父,六订不得力,只宜自成自立,衣禄有余,事非不平,小人不足,性好得德,申正豪富,夫妻必贵,外子须依靠,祖业不坚牢。申时末生:先克母,六亲不得力,兄弟亦求得力,婚姻迟两性妻子之命,逢凶则防,能化解,前程必有亏,为人多计较,作事最奔华中年招和难,祖业未限,衣禄有余。酉时生:幼年辛苦,父母难为,伴侣兄弟东西,无子孙晚景得力,主十九、二十九、四十六享福通达,至七

十二岁孝终。其中酉时初生:无克破,衣禄且丰也,作事性刚强,文武皆通达,晚年多妒忌,酉初有三子,财帛自能招,家迈亦光辉。酉时中生:先克父,六亲兄弟不相和,宜于异性同居,心闲子亦闲,衣禄自随,子如能报晓鸡能啼宜泪痕,酉时皆来子,田宅财物兴,晚子立门庭。酉时末生:先克母,六亲死依靠,衣禄家辛苦,自成自立,为人主孤,先愁后喜,末运不得财,酉末主子迟,在必不宜,妻子如教子,阴处得相宜。戌时生:父母相犯,福禄有进之命,欢乐一生,末运富贵,主十六、二十六、四十四、四十九命终,吃斋念

十二个跳舞的公主 篇3

于是,国王通告全国:如果有人能解开这个秘密,找出这些公主整夜在哪儿跳舞,他就可以娶一个他最喜欢的公主作妻子,还可以继承王位。但要是这人在三天以后没查清结果,他就得被处死。

不久从邻国来了一位王子,受到了热情的接待。晚上他被带到了一个房间里,这房间正在公主们卧室的隔壁。为了能听到看到可能发生的一切,他坐下后将房门敞开,一刻也不停地注视着。可不久这位王子就睡着了,第二天早上醒来后,可以看出,公主们还是跳了一整夜的舞,因为她们的鞋底上都有磨破的洞眼。接着两个晚上都发生了相同的情况,王子没能解开这个谜。国王下令将他的头砍了下来。继他之后,又有几个人来试过,但他们的命运和这位王子一样,都没有找出结果而丢了性命。

恰好有一个老兵经过这个国王的领地,他在作战中受了伤,不能再参加战斗了。一天,他在穿越树林时,遇到了一个老婆婆,老婆婆问他要到哪里去,这位老兵回答说:“我也不知道我去哪儿,该干什么去。”接着又自我嘲弄地说:“也许我该去探听那些公主是在哪儿跳舞才对,这样的话,将来还可以当国王呢。”老太婆一听,说道:“对,对!这不是什么难事,只要留心不喝公主给你的酒之类的东西,并且在她们要离去时,你假装睡熟了就成。”

临别,她送给他一件披风,说道:“只要你把这件披风披在身上,她们就看不见你的踪影了。然后,你就可以跟着公主到她们去的任何地方。”老兵听了这些忠告后,决定去试一试自己的运气。

他来到国王面前,说他愿意接受这项冒险的任务。和其他应试的人一样,他也受到了热情的款待,国王还下令把漂亮的王室礼服给他穿上。到了晚上,他被带到了外室。进房后,他刚准备躺下,国王的大公主就给他端来了一杯葡萄酒,但这位士兵悄悄地把酒全倒掉了,一滴也没有喝下。然后躺在床上,不久就大声地打起鼾来,好像睡得很沉似的。十二个公主听到他的鼾声,都开心地大笑起来,大公主说:“这家伙本来还可以干一些更聪明一点的事,不必到这儿来送死的。”说完,她们都起床打开各自的抽屉和箱子,拿出了漂亮的衣服,对着镜子打扮起来。这时,最小的公主说道:“我感到有些不对劲,你们这么兴奋,可我觉得非常不安,我想一定有不幸的事情将降临到我们头上。”“你犯什么傻呀!”大公主说,“你老是担心这,担心那,难道你忘了那么多王子想窥探我们,结果都徒劳送命了吗?瞧这老兵,即使我不给他安眠药吃,他也会呼呼大睡的。”

公主们打扮完毕后,再去看了看士兵,只见他鼾声依旧,睡在床上一动也不动。这样一来,她们便自以为无人知晓,相当安全了。大公主走到自己的床前拍了拍手,床马上沉到地板里面,一扇地板门突然打开了。士兵看见大公主领头,她们一个接一个地钻进了地板门。他想到再不能耽误时间了,马上跳起来,披上老太婆送给他的那件披风,紧随她们而去。在下楼梯时,一不小心,他踩到了小公主的礼服。她对她的姐妹们大声说道:“怎么搞的,谁抓住了我的礼服了?”大公主说道:“你别疑神疑鬼了,肯定是被墙上的钉子刮着了。”她们下去后,走进了一片令人赏心悦目的小树林,树叶全是银子做的,闪烁着美丽的光芒。士兵想找一个来过这地方的证物,所以他折了一段树枝,树枝“咔嚓”!地发出了声响,小公主又说道:“我觉得有些反常,你们听到这声音了吗?这声音以前可没有听到过。”大公主说:“这声音一定是我们的王子发出的,只有他们才会对我们的到来欢呼雀跃。”

说着,她们又走进了另一片小树林,这片树林的叶子都是金子做的。再往前,到了第三片小树林,所有的叶子都是用光采夺目的钻石做的。士兵每到一片树林,都要折下一根树枝留作证物,每次也都发出了“咔嚓”的声响,这响动总是使小公主担惊受怕,而大公主又总是说这是王子们在欢呼。

她们不停地往前走,最后来到了一个大湖边,湖上有十二条小船,每条船上都有一个英俊的王子,他们似乎一直在这儿等公主的到来。到了岸边,每个公主都各自上了一条船,士兵则跟着小公主上了同一条船。

当他们在湖上划动小船时,与小公主和士兵在一条船上的那个王子说:“怎么会是这样啊!好像这船今天特别重似的,我尽力划动,船却没有平时前进那么快,我都累坏了。”小公主说:“这只是天气有点暖和,我也觉得非常热。”

湖泊的对岸,矗立着一座美丽的宫殿,宫殿里灯火辉煌,从里面还传来了愉快的音乐,有管声和号声,还有喇叭声。他们上岸后,一起走进宫殿,十二个王子都开始与公主们跳起舞来。他们一直看不见那位士兵,士兵跟着他们一起跳舞,他们也不知道。每当有公主端起葡萄酒时,士兵总是暗暗上前将酒喝完。待公主把酒杯端到嘴边时,杯子已空了。见到这样情况,那小公主更感到害怕了,大公主却老是要她不要做声。

舞一直跳到了凌晨三点钟,所有的鞋子都已磨穿了,到这时,她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王子们又用船把她们送过湖来,这次,士兵上的是大公主的那条船。到了湖岸,公主和王子互相道别,她们答应第二天晚上再来。

当她们回到楼梯口时,士兵立即跑到她们的前面,自己先到床上去躺下了。当这十二姐妹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慢慢上来后,立即就听到了睡在床上的士兵所发出的鼾声。她们说道:“现在可以安心了。”说完,各自宽衣解带,脱掉鞋子,扔在床下,都躺下睡觉了。

早晨起来,士兵对晚上的所见所闻只字不提,他还想多看几次这样的奇遇,所以接连第二个夜晚和第三个夜晚他又去了。每次所发生的一切都和前一次一样,公主们每次跳舞都要跳到她们的鞋子磨穿才回到卧室。不过,在第三个晚上,士兵又拿走了一只金杯作为他到过那里的证物。

第四天,他解开这秘密的期限到了,他带着那三根树枝和那只金杯,来到国王面前。此时,十二个公主都站在门后张着耳朵,想听听他究竟说些什么。国王问道:“我的十二个女儿晚上是在哪儿跳舞?”士兵回答道:“她们是在地下的一座宫殿里与十二个王子跳舞。”接着,他告诉了国王自己所看见和发生的一切,拿出了他带来的三根树枝和金杯给国王看。国王把公主都叫来,问她们士兵说的这些是不是都是真的。她们见一切都已经被发现,再否认所发生的事也没有用了,只好全部承认了。

秘密解开了,国王问士兵他想选择哪一个公主作他的妻子,他回答说:“我年纪不小了,你就把大公主许配给我吧!”于是,他们当天就举行了婚礼,士兵还被选定为王位的继承人。

《十二个》 篇4

一、少讲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很大的问题就是教师讲得太多, 没有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讲得太多, 就会剥夺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 教师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少讲”并不是绝对的, 而根据不同学生、不同学校有所不同。就目前小学语文的课堂而言, 我认为应该在如下方面“少讲”:

1. 少重复课文的内容。

对于初步具有阅读能力的孩子而言, 一篇课文学生基本都能读懂, 并了解课文的内容。但很多教师却花了太多的时间在内容探究上, 或者对课文的人文内涵作过多的挖掘, 指望一篇课文就能让学生具有某种精神品质, 这样的阅读教学是低效的, 也容易挫伤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少讲一些似是而非的语文知识。

什么是真正的语文知识?哪些知识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目前教师在课堂上讲的许多语文知识, 一是在对语文能力意义不大, 例如, 低年级笔画、笔顺的分析、中年级文章结构的讲解、高年级的修辞手法的讲解, 这些知识花费了很多教学时间, 但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运用这些知识的机会很少。

二、多练

语言是一门工具, 需要多加练习才会熟练。识字、写字、阅读、作文都是如此, 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目前语文课堂上教师讲得过多, 一节课都是教师说、学生说, 让学生没有太多练习的机会。而同时教师喜欢把课堂本应完成的练习布置成家庭作业, 让学生失去了读书的时间。

语文课要向数学学习一些方法, 多给学生时间运用的机会。例如, 低年级的写字、中年级的拓展阅读、高年级的快速阅读。很多学生都配有练习册,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题目让学生当堂练习, 让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做完练习后, 最好能当场订正, 让学生迅速反馈知识。

三、多写

很多老师头疼学生的习作能力不高。究其根本原因, 是习作次数不够。习作和阅读一样, 如果没有一定量的积累, 很难具有比较强的习作能力, 巴金也曾说:“只有写, 才会写。”

写的内容可以包括如下这些:1.随堂的小练笔, 以达成课和写的结合;2.实用文的写作, 例如请假条、通知、计划。这部分内容在语文教材中出现得不是很多, 需要给学生补充;3.当堂的快速作文。快速作文是训练学生迅速构思、迅速行文的作文形式, 在一定压力下进行的作文, 对学生参加语文测试也有帮助。

四、少练

国际上的学生阅读能力调查表明:学生用在做练习上的时间越多, 阅读能力反而越低。学生如果在课堂上能完成练习, 则在课外不用布置太多家庭作业让学生做。教师要让学生多做一些创造性的、运用性的练习。有的只强调记忆课文内容, 对学生能力无实际作用的一些练习形式不必让学生耽误时间。例如, “按课文原文填空”“判断句子的修辞手法”“填写词语的解释”, 这类的题目很常见, 但对学生实际的语文能力帮助不大。

五、多读

这里的“读”是指大声朗读。汉语的特点之一富有音乐性, 大声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古诗词朗读、背诵, 而不必局限于教材中的古诗词。还可以推荐儿歌、儿童诗、美文 (如泰戈尔和纪伯伦的作品) 。但是, “四书五经”等传统典籍, 因为不适合学生的理解能力, 可以让学生接触, 而不应统一要求。

既然是课外的拓展内容, 教师应该更放开一些, 不宜作为硬性任务让学生“人人过关”, 也不宜列入考试内容。

六、多看

“多看”是指课外的大量阅读。语文能力提高的最重要途径是大量阅读, 而最受孩子喜欢并对孩子最有效的读物是儿童文学作品, 例如图画书、儿童小说、童话、科普作品。在指导课外阅读方面, 因为教师自己很少阅读儿童文学, 给学生推荐时也显得很无力。实际上, 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既适合孩子读, 也适合大人读。教师可以关注儿童文学出版的情况, 从网上多了解一下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

学生的年龄越小, 课外的阅读越需要指导;学生年龄越大, 阅读趣味开始发生分化, 教师反而要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因为过多的干涉, 反而会挫伤学生的阅读兴趣。

十二个月农事诗句 篇5

一月

小寒大寒在其间,气候寒冷到极点。

小麦已进越冬期,越冬作物保安全。

土粪覆盖弱苗转,保护栽培蔬菜园。

育苗准备此月间,葱种晾晒除菌变。

土豆切块把种选,全年生产开好端。

二月

立春雨水二月间,小麦早春要巧管。

促分蘖来多成穗,穗足粒多创高产。

倒伏纹枯要早防,早春追肥群体观。

土壤解冻忙中耕,抗旱防倒记心间。

早播西瓜和土豆,育苗催芽要保暖。

三月

三月惊蛰春分连,作物病虫解冬眠。

拔节肥水不能少,纹枯病防莫迟延。

棉花育苗要打钵,西瓜嫁接定植前。

土豆整地施足肥,起垄栽培一米宽。

春耕备播早动手,一年之计在春天。

四月

四月清明谷雨天,小麦管理任务艰。

挑旗抽穗开花期,病虫防治紧相连。

辉丰菊酯打穗蚜,灭扫利来防虫螨。

白*锈病禾果利,多菌灵将赤霉缓。

椒棉苗床控好温,移栽追肥基础关。

五月

立夏小满五月间,小麦灌浆粒重添。

防治病虫干热风,养根护叶早衰免。

灌浆水分很重要,有风不浇保平安。

麦套棉田防缺墒,麦垄点种半月前。

麦收准备要用心,充分打好提前战。

六月

芒种季节麦收忙,虎口夺粮不一般。

夏收夏种和夏管,件件都要记心间。

机械收割麦茬高,焚烧麦茬不安全。

夏季高温蒸发快,麦秸麦糠来盖田。

病虫草害综合防,秋季作物要早管。

七月

小暑大暑烈日炎,温度最高三伏天。

高温积肥黑臭烂,沃土工程做示范。

四位一体好处多,建好沼气是一关。

烟熏火燎要告别,厨房革命走在前。

七月雨季防好汛,秋季丰收多卖钱。

八月

玉米授粉在立秋,以水调肥丰收年。

处暑以后花吐絮,控旺治虫技术尖。

大豆喷钼花果实,花生控旺要当先。

红薯提蔓防旺长,芝麻打顶油涟涟。

锄下有火也有水,锄禾当午莫等闲。

九月

乳线消失玉米熟,适时收获告乡亲。

根外追肥棉铃增,乙烯利洒棉似锦。

昼夜均等是秋分,小麦备播要打紧。

优麦种植要订单,签订协议要当心。

十月

寒露前后种小麦,深耕精播出苗匀。

平衡施肥肥效高,土壤处理防金针。

优良品种选对路,莫要人云咱亦云。

白龙灌水虽然好,打好畦田是根本。

预留行来预留地,结构调整效益新。

十一月

霜花遍地十一月,农业冬管急上急。

小麦进入分蘖期,查苗补栽莫迟疑。

夜冻日消浇麦好,促根增蘖奠良基。

温室蔬菜要保暖,严防病害志不移。

秋延蔬菜上市早,储藏才能好效益。

十二月

俗语瑞雪兆丰年,夜冻日消搞冬灌。

分蘖之后搞化除,因苗制宜肥水管。

温棚蔬菜是重点,防冻保暖草苫添。

棚外冰雪棚内绿,繁荣市场有贡献。

十二个水下城市设计 篇6

“海底生物圈2”号

想象一座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的城市,能根据实际需要漂至海洋上任何一个地方——从漂浮于海面之上或隐藏于深海之中。“海底生物圈2”号是一个水下城市概念,由生活、工作与农场八个生物仓围绕中央一个大型生物仓而建,后者包含维持整座城市运行的所有必备设施。从理论上讲,只要补给充足和预警及时,“海底生物圈2”号可以承受从飓风到核战争等各种灾难。

水下旋转摩天大楼“旋转城”

“旋转城”不像是漂浮的摩天大楼,反而像“海底刮刀”。它的前端不是向上活动,而是从一个浮动平台下降至海面下400米处。这个浮动平台有四个“臂膀”,为整座城市提供浮力,为大型船只提供停靠的港湾。“旋转城”由太阳能、风能和波能等可再生能源驱动,能够容纳一个研究站和一个拥有商店、餐厅、公园和娱乐场等必备设施的度假村。

澳大利亚海洋城

有些水下城市的目标不是看上去像可以下沉的现代大都市,而是像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以水母为灵感给澳大利亚量身打造的海洋城“Syph”不是“建筑物”,而是“有机物”。每个“有机物”都有特定任务,制造食物或为居民提供住所。“Syph”概念是奥雅纳生物技术公司(Arup Biometrics)在“澳大利亚都市主义展”竞赛中提出的。

“Trilobis 65”水下家园

将来无论是因新奇还是生存需要,我们必须在海底生活。并不是每个人都渴望挤进人口众多的水下摩天大楼或住宅群。有些财大气粗的人可能会选择仿造现代游艇而建的半潜式寓所。圆形“Trilobis 65”水下家园有一个观景台,可以提供360°视野。它的造价在400万至500万美元。

阿姆斯特丹水下未来城

作为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长期以来面临人口激增和用地短缺的问题。而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导致这一问题变得更加紧迫。许多颇具前瞻性思想的建筑师提出为阿姆斯特丹打造一座“漂浮的未来城”,这一建议可能会具有地下之城的某些功能。兹瓦茨·詹斯马建筑事务所合伙人莫舍·兹瓦茨认为,建于城市下面的排水管道可以提供停车、购物和休闲的空间。

水下刮刀式摩天大楼

“水下刮刀”就像是“旋转城”与澳大利亚“Syph”海洋城结合的产物,是一个倒立式水下摩天大楼,同时还运用了一些奇特的仿生学技术。来自马来西亚的设计师萨利·安德烈·本·萨库姆说,“其生物发光触角为海洋动物群提供了生活和聚集之地,同时又能通过不断运动收集能量。”

水城酒店

水城酒店本来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座水下酒店,鉴于2008年至2010年全球金融危机,水城酒店显然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建设项目,即便对于富有的迪拜来说也是如此。虽然承建商宣称可以在任何时候开工建设,但水城酒店项目实际上已被束之高阁。该酒店内设立了200个豪华套房,里面还有一座水下娱乐城、一个水上地面站以及一条连接地上和地下设施的隧道。

“海神”水下度假村

既然水城酒店已经化为泡影,斐济的“海神”水下度假村便有可能获得“世界上第一个水下酒店”的头衔。这个度假村原定于2008年开工建设,后推迟至2010年初,但仍未能按计划开工,目前尚不清楚这个项目还能否启动。如果能成为现实,“海神”水下度假村将在一个面积为5000英亩的泻湖底部建24个豪华套房,可一览周围美景,不过,入住价格不菲,夫妇二人每周的平均花费高达3万美元。

亚历山大港水下博物馆

20世纪90年代,潜水员发现了亚历山大古城的珍贵文物,其中包括26个狮身人面像。如果世界第一个水下博物馆能够建成,公众就可以亲眼看到这些文物。一个研究小组目前仍在尝试如何在不破坏这些珍贵文物的情况下建设水下博物馆。

明尼苏达州秘密水下城市

从1996年开始,公众就对网上有关一座“秘密水下城市”的描述心驰神往。明尼苏达州曼凯托市官方网页以一座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的古城传奇引诱游客前往,并宣称这一发现得到“世界知名天体地质学家西摩尔·波托姆斯”的证实。事实上,这个网页是由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的一位教授制作,旨在向学生表明——大家不能相信在网上看到的一切信息。当然,这肯定令一些游客感到失望和困惑。

“极乐世界”水下城市

这个梦想过去没有实现,将来也不会。作为有史以来最令人吃惊的水下之城概念之一,“极乐世界”来自于一款经典电子游戏《生化奇兵2》,是一座完全沉入冰岛附近海底的城市。它最初是作为二战结束后的乌托邦式避难所,后沦为内部动乱的牺牲品,废弃的“极乐世界”正是玩家极力探索的地方。这张图是概念艺术家蒂姆·瓦诺克以装饰艺术风格描述的多张“极乐世界”图像之一。

克苏鲁之家“拉莱耶”

《十二个》 篇7

一、“十一五”农业机械化发展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显著优化、政策法规不断健全、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地位作用持续增强的五年,是“农民自主、政府扶持,市场主导、社会服务,共同利用、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得以确立并丰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全国农机化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努力,克服困难,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各项任务,成功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由人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青壮年劳力短缺对粮食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持续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七连增”及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一)政策法规建设取得新突破,农业机械化扶持力度加大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先后发布实施,与《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地方相关法规共同构建起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农业部和各地相继制定的配套法规和规章,基本涵盖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各个领域。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力度不断加大,农机作业补贴政策实现重大突破,若干涉及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大建设规划启动实施,投入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机试验鉴定、技术推广、安全监理、教育培训、信息宣传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各地陆续出台财政专项、作业补贴、基本建设投资、税费减免、信贷优惠、政策性保险、农机设施农用地管理等一系列扶持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

(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深入实施,农机装备水平显著提升

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逐年大幅增加,受益范围不断扩大。“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51亿元,带动地方和农民投入超过1105亿元,补贴购置农机具1078万台套,受益农户达906万户。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带动下,农机装备总量较“十五”末有大幅增长,提前实现规划目标。2010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9.28亿千瓦,农机装备结构持续优化,大马力、多功能、高性能及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增长迅速。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获机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2.9%、33.1%和15.8%,其中玉米联合收割机年均增长70.5%;大中型拖拉机与小型拖拉机保有量比例从1:11提高到1:4.6。经济作物、畜牧水产养殖、林果业及农产品初加工机械保有量快速增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装备稳步发展。

(三)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实现新跨越

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3%,较“十五”末提高16.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3.3个百分点,远高于“十五”期间年均0.7个百分点的增速。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人畜力作业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快速推进。水稻机械种植和收获水平分别达到20.9%和64,5%,较“十五”末分别提高13.7和31个百分点,年均提高2.7和6.2个百分点;玉米机收水平达到25.8%,较“十五”末提高22.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4.5个百分点,进入提速发展阶段。马铃薯、油菜、棉花、花生、茶叶等主要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取得突破性进展。畜牧水产养殖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及农产品初加工等机械化全面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极大增强。

(四)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新机具新技术应用范围逐年扩大

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力度不断加大,部分“瓶颈”环节技术与集成问题得到解决。大马力拖拉机研发取得明显进展;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装备基本成熟;油菜收获、甘蔗收获、牧草收获、节水灌溉等作业机具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建设了一批部省级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和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示范县。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育插秧、玉米收获、高效植保、秸秆还田、畜牧水产养殖等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范围显著扩大,技术集成度逐年提高。设施农业面积大幅度增长。全国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深入开展,农机操作人员技能不断提高。以公益性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农机大户、农机服务组织为基础,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及生产企业为支撑的技术推广体系基本建立,农机鉴定检测、质量投诉监督、标准化等质量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平安农机”顺利开展,农机事故死亡人数持续下降,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五)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农机社会化服务呈现出组织形式多样化、服务方式市场化、服务内容专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特征,服务能力和效益明显提高。全国拥有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17.2万个,组织化水平持续提升;农业机械化作业总收入达到3665亿元,较“十五”末的2273亿元增长61.2%,年均增长10%以上。农机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达到2.2万个,入社人数达43.3万人。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农机中介组织为纽带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初具规模。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逐渐形成。订单合同作业、承包租赁服务等社会化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农机作业环节从产中向产前、产后扩展。玉米机收、水稻机插等跨区作业蓬勃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已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突出亮点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渠道。

(六)农机工业和流通业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发展基础更加牢固

随着国家鼓励政策、资金投入、财税优惠等扶持政策和措施不断加强,科研开发、生产制造体系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农机工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并保持快速发展态势。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工业年总产值达到2838.1亿元,较“十五”末增加162%,年均增长21.2%。农机工业产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产品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进一步增强,科技含量和售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的大型农机企业加速成长,高性能、大马力农机产品依赖进口的局面有所改善,大中型拖拉机和自走式联合收割机产销量持续高速增长。主要农机产品产销量位于世界前列,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农机制造大国。农机流通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连锁经营、专卖店等现代流通方式蓬勃发展,以民营农机流通企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经营方式、流通渠道、流通业态并存的流通格局初步形成。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农机出口增势强劲。农机工业和流通业健康快速发展,为农业机械化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设施装备保障。

“十一五”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实践表明,推进农业机械化必须把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首要任务,加快提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必须把强化法制建设和优化政策环境作为重要保障,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强化政府支持,促进农业机械化规范、高效、持续发展;必须把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作为工作主线,强化科技支撑和农机农艺融合,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必须把培育发展主体和创新完善社会化服务机制作为主要抓手,着力培养以农机手为代表的新型职业农民,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不断增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活力。这些宝贵经验对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二五”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水平、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业机械化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法律法规政策不断完善,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环境更加优化。国家财政支持能力增强,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日渐成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济基础更加坚实。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农民渴望有尊严的生活和体面劳动,农村青壮年劳力短缺矛盾日益突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更加旺盛而迫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农机工业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现代流通体系逐步构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主要农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瓶颈不断攻克,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技术装备支撑更加有力。

(二)面临的挑战

尽管我国农业机械化在“十一五”期间取得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整体水平依然不高;与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要求相比尚存诸多差距;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要求还不相适应,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装备和技术有效供给整体依然不足,研发投入少,基础性与原创性开发能力不强。二是农机装备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丘陵山区和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滞后,老旧农机报废更新慢,不能充分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的要求。三是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紧密,一些先进适用技术集成推广受到制约。四是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能力不强。五是农业机械化发展基础设施不配套,农机作业条件总体较差。六是农机作业服务的组织化程度不高,有待进一步提升。

综合判断,我国农业机械化正处在加快发展、结构改善、质量提升、领域拓宽的重要阶段。进入“十二五”,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在新的起点上,进入了为基本实现机械化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加快提升发展质量,关键在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农业机械化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切实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以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优化农机装备布局结构、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技术和装备为重点,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落实完善政策,促进技术创新,培育发展主体,壮大人才队伍,强化公共服务,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禀赋、耕作制度和经济条件,采取相应的技术路线和政策措施,推进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

—重点突破,科学发展。以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实现重大装备技术突破等为重点,加大协同攻关和工作力度,加快实现粮食主产区、大宗农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带动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发展。

—鼓励创新,完善机制。创新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提高农机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快农机工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搭建以企业为核心、科研为基础、示范推广为推动力的科技创新平台,提高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平。

—市场主导,政府扶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社会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投入,继续加大对农业机械购置、使用、维修和农机工业的财政、金融等扶持力度,调动企业研发生产和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农机总动力达到10亿千瓦,主要农机装备数量稳步增长,装备结构更加合理,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作物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水稻、玉米等生产全程机械化取得长足发展,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和现代设施农业取得明显进展,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协调推进。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水平明显提升,农机农艺融合度、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度进一步提高,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技术广泛应用。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万台死亡率持续下降,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

四、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农业机械化各项工作要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切实加大宏观引导力度,持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要更加注重调整和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重点促进大马力、高性能、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发展,加快老旧、高耗能、高排放、安全不达标农业机械的报废更新;更加注重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机手素质,加大科技创新与技术培训力度;更加注重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机械利用率和经营效益;更加注重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技术,大力发展节种、节肥、节药、节水、节能和环保低碳的农业机械;更加注重创新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机制,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推进管理机制创新;更加注重构建综合配套的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体系,切实增强政策的连续性、协调性和针对性,全方位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主要任务有:

(一)全面提高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

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坚持农机装备总量稳步增长与结构优化并举,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要重点提升大马力、高性能、复式作业及适合丘陵山区作业的机械保有量;加快老旧农业机械的更新报废;促进作业机械和拖拉机配套机具的发展,改善配套比,提高利用率,降低单位能耗。在小麦全程机械化基本实现的基础上,继续集中力量提升水稻育插秧、玉米收获、马铃薯播种和收获、棉花育苗移栽和收获、油菜播种和收获、甘蔗和甜菜收获及主要农作物产后处理等环节机械化水平,并由耕种收环节机械化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机械化延伸。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因地制宜加快推进经济作物、畜牧水产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业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机械化水平。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以生产种类丰富、生产手段改善、生产过程规范、生产供应均衡为目标,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提高设施农业装备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按照全力普及机耕、大力发展机收、努力突破机插机播的思路,鼓励企业研发生产和支持农民购置使用经济实惠、轻便耐用的粮食作物和特色作物生产机械,推动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实现跨越发展。

(二)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及技术推广

建立农机农艺科研单位协作攻关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机械作业规范和农艺标准,将机械适应性作为科研育种、栽培模式推广的重要指标,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整合农业机械化科研资源,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集成和装备配套水平,促进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加快普及主要农作物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技术,有针对性地推广一批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和种植模式。加大小型园艺机械研发推广应用力度,提高蔬菜、水果、茶叶等劳动密集型园艺产业劳动生产率。大力推广精量播种、播种后镇压、化肥深施、高效植保、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清洁环保生产方式,积极推进农机节能减排,全面挖掘农业机械化节种、节肥、节药、节水、节能潜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不断壮大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

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农业机械化(农业)技术学校等教育培训资源,培育和壮大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加强对各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干部职工的培训,加快知识更新,提升服务意识,提高行政能力。广泛开展农业机械化科技、推广、安全监理和试验鉴定等技术人员的交流和培训,提高技术支撑和保障能力。结合阳光工程等各类农民培训项目,切实加强农机作业、维修、经营等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农机操作使用等技能培训和科普宣传,提高农民对先进农业机械及技术的接受能力和操作水平。创新教育培训内容,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教育培训制度,构建长效机制。

(四)加快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

将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主体,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力度,强化技术指导,进一步增强社会化服务能力。把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带动高性能机械、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依法经营、规范运作、诚信服务、创建品牌,支持引导开展跨区作业等产前、产中、产后农机社会化服务,发挥农业生产主力军作用。大力发展农机维修业,规范农机维修点发展,支持企业与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联合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维修技术。

(五)深入推进安全发展

全面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以提高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上牌率、检验率和驾驶操作人员持证率为重点,以创建“平安农机”为载体,完善配套规章制度,推进农机安全保险、免费安全检验、机具报废更新。增强关键生产环节、重点机具和重要农时生产的安全监管能力,依托“金农工程”,加快推进农机安全监理信息化。加强农业机械使用安全教育,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农机安全标准执行检查,加大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预防和减少农机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身财产安全。加强农机安全监理队伍建设,满足农机安全执法服务工作需求。积极探索和推进农机安全互助和保险补贴。完善农机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组织开展在用特定农机产品质量调查与重点检查、公布调查结果,引导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六)大力促进农机工业和流通业发展

以提升技术装备有效供给能力为重点,促进农机工业和流通业发展。密切部门配合,推动落实扶持农机工业和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升农机工业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推动优化农机工业产业结构,形成大型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相配套的产业体系。引导调整农机产品结构,鼓励开发生产高效、节能环保、多功能、经济型农机装备。鼓励支持优化农机市场布局,培育一批辐射面广、服务质量好的大型农机流通企业、品牌农机店和区域性农机市场。督促指导生产企业落实农机产品“三包”制度,提高售后服务质量。

五、区域发展重点

按照因地制宜、经济有效、保障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突出重点的要求,围绕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协调推进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

(一)东北地区

强力推进水稻、玉米、马铃薯、大豆等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着力提高水稻机插、玉米机收及深松整地机械化水平,重点发展大马力、高性能农业机械,提高大型农业机械使用效率。努力提高甜菜收获机械化水平。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大力推进蔬菜瓜果等园艺作物生产机械化,以及生猪、奶牛、肉牛等家畜养殖机械化。大力发展草原畜牧业生产和农作物秸秆收贮加工机械化。积极发展农用航空,大幅度提高飞防灭蝗能力。

(二)华北平原地区

重点巩固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成果,推进应用小麦抗旱节水机械设备和技术,进一步改善装备结构,提高作业效益。强力提升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率先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大花生收获机械化示范和推广力度,扩大花生机械收获面积。加快研发推广棉花育苗移栽机械,探索棉花机械收获有效途径。全面发展设施农业,积极推进蔬菜瓜果生产机械化和生猪、奶牛、蛋鸡等家畜养殖机械化。提高草原畜牧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稳步发展农用航空,提高飞防灭蝗能力。

(三)长江中下游地区

重点普及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建立油菜生产农机农艺协调发展机制,积极发展油菜种植和收获机械化,加大直播机械和联合收获机械推广力度,推动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大棉花育苗移栽机械研发推广力度。提高设施农业装备水平,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与畜禽水产养殖机械化,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园艺作物育苗、种植、采摘机械,提高园艺作物机械化水平。积极研发、推广新型植保机械和小型秸秆收贮加工机械,降低劳动强度增强应用效果。稳步发展农用航空,提高飞防灭蝗能力。

(四)南方低缓丘陵区

重点发展水稻、油菜生产机械化,努力提高水稻、油菜栽植与收获机械化水平。加快突破甘蔗收获机械化“瓶颈”制约,提升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因地制宜发展茶叶、林果等经济作物及生猪养殖机械化,推广应用小型秸秆收贮加工机械,积极发展设施农业。

(五)西南丘陵山区

强力推进丘陵山区主要粮油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重点推广轻便、耐用、低耗的中小型耕种收机械和植保机械。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生产机械化,推广小型秸秆收贮加工机械。加大灌排设备更新改造力度。加快藏区特色作物生产机械化进程,努力改善农牧民生产条件。

(六)黄土高原及西北地区

加快发展玉米、马铃薯、棉花等作物生产机械化,重点发展大马力、高性能农业机械,大幅提高棉花采摘机械化水平和农用航空服务能力。加大抗旱节水机械设备推广应用力度。大力推进苹果、梨等林果业生产机械化。提高鲜活农产品贮藏装备保障水平。努力提高苜蓿等草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生产水平。积极推进新疆和藏区农牧业机械化实现更大发展。

对于地形地貌有交叉的地区,要因地制宜加快提升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甘蔗等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立足当地实际,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生产、畜禽水产养殖等机械化。

六、主要工程和重大专项

(一)主要工程

—保护性耕作工程。根据《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2009—2015年)》,支持511个项目县(场)完成保护性耕作工程示范区建设任务。到“十二五”期末,建成600个高标准、高效益保护性耕作工程示范区2000万亩。通过项目建设与辐射带动,新增保护性耕作面积约1.7亿亩,占我国北方15个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苏北、皖北地区总耕地面积的17%。

—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依托《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在24个省份的800个粮食大县(场)实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安全监理等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推动开展农机试验鉴定、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安全监理、农机维修、教育培训等公共服务条件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改善农业航空站和农航作业起降点基础设施条件。大力支持大型复式和高性能农机具发展,支持适宜地区示范推广中小型先进适用农机具,适当支持适宜地区购置国内尚不能批量制造的大马力拖拉机、大型喷灌机等农业机械。在规划、用地、投入等方面积极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机具停放场(库、棚),改善农机存放和保养条件。

—农业机械化生产服务管理信息工程。依托全国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开展农业机械化生产管理信息化示范,加强农机作业管理,提高作业水平和安全水平,推进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利用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发布机械和市场分析、形势预测、政策动向、农机质量保障等信息。继续开展农机服务电话和手机短信服务,免费为机手提供天气、供求、价格、交通等信息,增强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针对性,促进农业机械有序流动。

(二)重大专项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继续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科学合理确定补贴资金规模。统筹兼顾,全面促进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关键薄弱环节及经济落后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公开公平公正确定补贴对象,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服务组织以及农机大户、种养大户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创新完善补贴运行机制,加强监管检查,促进补贴政策规范有效持续实施。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工作与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农机装备结构布局优化等工作紧密结合,切实发挥补贴政策宏观调控作用。

—农业机械化重大技术试验示范推广补助。继续增加财政专项投入,以各级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基地)为主要对象,以农机装备结构布局优化为主要目标,支持开展水稻育插秧,玉米、甘蔗、花生收获机械化,以及棉花、油菜、马铃薯播种和收获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在适宜地区实施深松整地、秸秆还田、水稻育插秧等农机作业补贴试点。鼓励地方对当地关键薄弱环节的农业机械化技术给予作业补贴。继续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和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秸秆综合利用等节能环保型农业机械化技术。积极促进畜禽水产养殖机械化、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粮食仓储技术及设施农业的示范推广。鼓励支持土地经营规模较高地区大规模应用农用航空技术,提高飞防灭蝗效率。推动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的创新和试验示范。

—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专项。加大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创新投入,促进基础理论研究和产品应用开发相结合,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集中力量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新型农机产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推紧密结合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探索完善多方协作、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机制。

—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建设专项。结合有关农民培训项目,培养农业机械操作能手、维修能手和经营能手。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培养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完善教育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开展相关基地建设。加强农业机械化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七、保障措施

(一)完善扶持政策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提出的财政、税费、金融、保险、用地、基本建设等各项扶持政策。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一步规范操作,严格管理,提高效率。积极开展农机作业补贴,进一步扩大农机作业补贴规模和范围,大幅度提高深松整地、育插秧、秸秆还田、节水灌溉、高效植保等增产效果显著、生态效益突出的机械化技术应用面积。建立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制度,制定农机以旧换新办法。积极推动开展农机保险业务,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参保农机给予保费补贴。结合当地实际,创新完善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健全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体系。

(二)改善基础设施

支持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建设,将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机耕道路、排灌及抗旱设施等建设内容纳入相应规划。继续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加大对农机安全监理、鉴定推广等公益性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机停放场(库、棚)。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落实年度建设投资。落实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将设施农业发展和农机具存放场所建设用地按农用地管理。制定农业机械维修质量标准,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农业机械维修服务网络,积极发挥生产企业作用,建立高性能农机具维修站点和区域骨干维修网点。加强农业机械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开发基地建设,鼓励培训机构更新教学机具与仪器,为农业机械化人才教育培训创造条件。支持现代农业机械产品物流体系建设。

(三)提升服务能力

以满足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需求为根本目标,以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质量监督、教育培训、安全监理和信息宣传等五个体系为主要内容,努力打造依法规范、综合配套、机制灵活、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的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运行机制,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到户率和普及率。改进部、省级农机鉴定机构检测手段,拓展检测领域,保证鉴定的科学性、权威性。健全以县级机构为主体的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体系。改善农机安全执法手段,提高安全监理服务能力。支持培训机构分层次、多渠道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完善农业机械化信息搜集、整理、发布制度,推动形成以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为龙头,省级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为纽带,横向相连、纵向贯通、综合性强的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体系。

(四)推进依法行政

深入宣传和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依法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普法教育,开展法制宣传培训,增强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强化依法行政的主动性、自觉性。加强配套法规、规章制度建设,完善配套的部门规章,把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具体化,增强可操作性。各地依据法律法规和本地实际,制定完善地方性农业机械化法规规章。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坚决打击违反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的各种行为,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切实维护农民和农机企业的合法权益。

(五)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要求,各级地方政府要把发展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工作责任制,结合本地情况,将农业机械化发展纳入各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建设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加强组织协调和相关机构队伍建设,充实工作力量,改善工作条件,保障工作经费,切实解决农机科研、生产、流通、推广应用、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本地区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规划指导、监督管理、协调服务职能,做好技术推广、生产组织、安全监理等工作,抓紧修订完善农业机械化统计指标体系。积极协调发展改革、财政、科技、工业、水利、商务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通力合作,共同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充分发挥有关行业协会的协调、服务、维权、自律的作用。要加强农业机械化信息宣传,积极营造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利环境。

《十二个》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为正大16、苏玉10号、三元灯391、正大305、红单4号、正大629、红单3号、PAC759、PAC134、PAC224、三元灯精品5号、正大518、正大619(对照,CK)等13个品种,由广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与广西种子公司提供。

1.2 试验地点

试验设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蒙村乡蒙村村委6队曾祥立责任田,供试土壤为沙质壤土,肥力中等均匀,前茬作物为玉米。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置13个处理,简比试验,不设重复,共13个小区,随机排列,每小区长600 cm,每小区种5行,每行种16株,行距55 cm、株距38 cm,密度为47850株/hm2。双粒播种,定苗单株,小区应有株数80株。

1.4 试验实施与管理

试验施肥总量为:尿素450 kg/hm2,氯化钾270kg/hm2,磷肥450 kg/hm2,农家肥15000 kg/hm2。受干旱因素影响,玉米播种期比2008年推迟了15~18d。本试验于2009年3月7日统一播种,试验地播种前施用基肥(磷肥450 kg/hm2,农家肥15000 kg/hm2);3月16日为出苗期,4月7日小培土,施尿素135 kg/hm2、钾肥90 kg/hm2;5月6日大培土,施尿素315 kg/hm2、钾肥180 kg/hm2。在玉米生长期间观察各品种的生育期、株高、抗倒伏性等[5],收获前进行测产。

1.5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玉米品种生育期调查

由表1可以看出,13个品种均在3月16日进入出苗期;出苗期调查发现,除正大619长势较弱、叶色淡绿外,其他品种出苗均比较整齐,叶色为青绿色。抽雄期除PAC759、PAC134抽雄吐丝间隔时间较长,不利于花粉授粉、籽粒结实,其他品种间隔天数都较适宜;正大16、苏玉10、正大185全生育期比对照早熟8~10 d,其他品种全生育期与对照相差不大,均在117 d左右。

2.2 不同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由表2可见,13个玉米品种株高变幅在105~266cm,除红单系列高于对照外,其他品种株高均低于对照,“三元灯391”株高最低;穗位变幅在35~120cm,与对照相比,穗位延续了株高的长势,其中穗位最高的是“红单4”;粒色除PAC系列,其他品种均是黄色或者淡黄色;在粒形上红单3、PAC759、PAC134、PAC224属于硬粒形,正大16、正大305、正大629、正大518、正大619属于半硬粒形,三元灯391、红单4、精品三元灯5号属于半马齿形;轴穗色三元灯系列为红色,其他品种均是白色;植株生长过程中,属于紧凑型的是三元灯391、正大629、精品三元灯5号、正大518,半紧凑型的是正大16、苏玉10、正大305、PAC759、PAC134、PAC224、正大619,松散型的是红单4、红单3。

据田间观察,与对照相比,PAC系列抗旱、耐涝、抗倒伏较强,尤以PAC224较突出。

2.3 不同玉米品种经济性状及产量

试验结果表明(表3),13个玉米品种穗长幅度在14~24 cm,PAC224穗最长,比对照长2 cm,三元灯391穗长最短;穗粗幅度在4~5 cm,最粗的是红单3;穗行数幅度在14~18行,正大629、正大185行数最多;行粒数幅度26~46 cm,PAC759行粒数最多,每行比对照多6粒,其次是PAC224,每行比对照多5粒;秃尖的幅度0.5~1.7 cm,正大305的最长,其次是对照。

收获产量以PAC224最高(7808 kg/hm2),比对照高3.98%,其他品种的产量均低于对照,去除未验收产量的品种,10个玉米品种产量按递减顺序为PAC224>正大619>PAC759>正大629>PAC134>正大16>正大185>苏玉10>精品三元灯5号>正大305。

注:单元格内容“-”表示因6月上旬持续降雨,玉米三元灯391、红单4、红单3均因内涝被浸泡倒伏,提前收获,没有验收产量,其他相关数据也没测定。

3 小结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品种PAC224平均产量达7808 kg/hm2,比对照正大619高3.98%,居参试品种第1位。其生育期118 d,株高245 cm,穗位高95cm,穗长24 cm,穗粗4.5 cm,秃尖1.2 cm,穗行数16行,行粒数45粒,籽粒红色,硬粒型,白轴,株型半紧凑,苗期长势整齐旺盛,中期抗旱耐涝抗伏倒,不早衰,落色好,外观品质优,较晚熟,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均显著优于对照正大619,可见,PAC224在桂中地区具有较好的推广潜力,这不但可以缓解正大619因品种市场短缺对当地玉米生产的影响,而且可促进桂中地区玉米品种的多样性良性发展。

注:“-”表示因6月上旬持续降雨,玉米三元灯391、红单4、红单3均因内涝被浸泡倒伏,提前收获,没有验收产量。

参考文献

[1]黄拔程,刘永贤,陈德威,等.广西玉米免耕栽培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2:204-205.

[2]覃永嫒,时成俏,覃德斌,等.9个玉米新品种引种试种评价[J].广西农业科学,2008,39(5):588-593.

[3]侯青光,郭万生.河池市玉米主推品种比较试验[J].广西农业科学,2008,39(5):583-588.

[4]杨太新,王志伟,陈瑞修,等.不同玉米品种性状表现及产量分析[J].农学学报,2011,1(2):11-14.

《十二个》 篇9

为了更加贴近语文教学现场, 更加贴近语文教改前沿, 同时也为了探讨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 我刊教师版将于2011年开辟“语文热点大讨论”栏目。该栏目每期选择一个有关语文的热点话题, 约请一位关注中学语文教学的理论家、一位多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教研员和一位正在中学语文第一线进行教学的语文老师,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我刊希望他们这些思想解放、立场鲜明、观点独特、语言尖锐的文章能对当下的语文教学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警醒作用和指导作用。现将每期要讨论的语文热点问题公布如下:1.作文的真实性与文学性;2.语文教材编写中存在的问题;3.高考语文命题权下放到省市的利与弊;4.语文新课改的正确方向;5.语文考试中的主观题与客观题;6.语文合作性学习的经验与教训;7.语文教学与课外阅读;8.阅读教学与理念创新;9.作文教学的新八股现象;10.语文示范课的示范作用;11.语文教师的保守思想分析;12.语文教师的知识更新问题。

里、老子、庄子故里之争到曹操、华佗故里之争。从赵云故里、诸葛亮耕地之争, 发展到五省七地争二乔、三省四地争曹雪芹, 甚至跨国界的两国四地争李白故里。这种文化“啃老”, 表面上看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对古代名人的尊重, 其实并不尽然, 在“复古热”的背后暗藏着不便言明的诸多动机, 厚古薄今, 对当今文化不自信者有之;盲目开发、受利益驱动者有之;热衷做表面文章, 一味追求政绩者有之;仿佛一旦争到了名人故里, 便有了猎取经济利益的敲门砖, 身价倍增, 门票大涨, 不尽财源滚滚而来。其实, 错矣。对于名人故里、古人坟墓, 理应重温历史、继承传统, 取其精华, 发扬光大, 以名人、古人的聪明智慧教育后人开拓创新, 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文化精品, 无愧于我们伟大变革的时代, 这才是当务之急。

《十二个》 篇10

为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实现, 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环境保护部、国家电监会、国家能源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出《关于立即组织开展全国电力价格大检查的通知》 (发改价检[2010]1023号) 。按照《通知》要求, 截止7月14日, 全国对高耗能企业实行优惠电价的22个省区市, 已全部发文取消了地方实施的优惠电价措施, 全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目前, 所有高耗能企业开始执行新的差别电价政策。据统计, 此次取消优惠电价共涉及金额150多亿元, 对促进全国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防止出现反弹, 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对各地取消越权优惠电价情况进行跟踪督查, 对部分地方存在的自备电厂、地方独立电网自行优惠问题, 将严格督促地方及时予以纠正, 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同时, 将建立和完善长效监管机制, 加强责任追究, 对出现反弹的地方和单位, 发现一起, 通报一起, 不仅要采取严厉的经济处罚措施, 还将提请监察部门追究有关负责人和主要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摘自: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0年8月6日)

十二个神秘消失的文明 篇11

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文明

印度河流域文明又称哈拉帕文明,是远古世界最伟大的人造建筑奇迹的所在地,它是各大陆最大的早期城市住宅区之一。它位于现在的巴基斯坦,4500年前它非常繁盛,但是随后很快就被世人遗忘了,只有在当地传说里才会昕到它的名字,直到20世纪20年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遗址被挖掘出来,人们才意识到它的存在。著名的古代城镇遗迹摩享佐·达罗,它的设施完善、技术先进,拥有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卫生系统,而且有证据证明这里的数学、工程学等技术水平非常了得。到公元前1500年,印度河流域文明遭弃,这可能是因为印欧语系部族入侵或者气候变化导致农业无法继续下去。

柬埔寨高棉王国

高棉王国曾是东南亚最强大的一个帝国,它从现在的柬埔寨一直延伸到老挝、泰国、越南、缅甸和马来西亚。高棉王国可以上溯到公元802年。不同于石刻碑文,它没留下任何文字记录,因此我们对它的了解是通过考古学研究、庙宇墙壁上的浮雕和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外国人的记录结果一点点拼凑在一起的。高棉王国信仰印度教和佛教,修建了结构复杂的庙宇、佛塔和其他建筑物,其中包括用来供奉印度教主神毗湿奴的吴哥窟。外族入侵、瘟疫导致大量死亡、水管理问题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皇室家族内部的斗争冲突可能导致这个文明社会最终走向没落,并在公元1431年被泰国人占领。

美国新墨西哥州阿纳萨齐

阿纳萨齐是现代人对古普韦布洛人的称呼,这些人居住在位于犹他州、亚利桑纳州、新墨西哥州和科罗拉多州的交界处。他们的文明在大约公元前12世纪出现,他们沿悬崖峭壁建设的石头和土坯建筑最为著名,其中包括弗德台地国家公园、白屋废墟和位于查科峡谷北边的波尼托遗址。这座建筑物是一个多层住所,很多房间需要借助绳子或者梯子才能进入。古普韦布洛人根本没必要“消失”,然而他们在公元12世纪和公元13世纪不知因何离开了他们的家园。很多专家和现代普韦布洛人称,滥伐森林和干旱导致古普韦布洛人发生内讧和战争,他们被迫逃离家园,移居到其他地方。

墨西哥奥尔梅克文明

现在位于墨西哥中部偏南的热带低地的韦拉克鲁斯和塔巴斯科,曾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前的一个文明社会所在地,这里有著名的“巨石头像”、人祭行为,创造了零的概念,是随后出现的所有中美洲文明的基础。奥尔梅克文明可能还是西半球第一个出现书写体系的文明,它可能发明了指南针和中美洲日历体系。奥尔梅克文明出现在大约公元前1500年,直到19世纪中期才被历史学家“发现”。它的没落与火山爆发、地震或者农业体系受到破坏引起的环境变化有关。

埃塞俄比亚阿克苏姆王朝

阿克苏姆王朝是罗马帝国和古印度的主要贸易对象,包括埃塞俄比亚在内的非洲东北地区都受它的控制,它在大约公元前14世纪形成。从理论上来说,它是希巴女王的家乡。阿克苏姆王朝拥有自己的字母表和笔直耸立的巨型方尖石塔,其中包括阿克苏姆方尖碑,目前它仍耸立在原地。阿克苏姆王朝是第一个皈依基督教的主要王朝。它的没落原因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其原因是这个伊斯兰教王朝的扩张导致经济孤立,还有人认为是外族入侵或者是气候变化改变了尼罗河的洪水发生模式。

克里特岛米诺斯文明

克里特岛米诺斯文明是按照传奇人物诺迈斯王的名字命名的,直到20世纪才有人发现这个文明社会的遗址。米诺斯文明在大约7000年前形成,大约公元前1600年达到鼎盛时期。公元前2700年变成商业中心,由于这里非常繁华,虽然经历一系列自然灾害(例如地震和希拉火山爆发),但是很多大型宫殿选择在这里修建,并一再重建。其中一座宫殿是克诺索斯,它是与传奇人物诺迈斯有关的一座迷宫,现在是一个重要考古学遗址和旅游胜地。但是大约在公元前1450年发生的一次未知灾难,显然使它再没恢复生机,米诺斯文明开始走向没落。米诺斯手稿《Linear A》至今还未被破译。

乌克兰和罗马尼亚的cucuteni-Trypillians

欧洲新石器时代最大的居住区是由位于现在的乌克兰、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的Cucuteni-Trypillians建设的。这个神秘的文明社会在公元前5500年~公元前2750年非常繁荣,它因其独特的陶器图案和每隔60年~到80年就会把自己的村庄完全烧掉的古怪习俗而著称。村庄被一次又一次重建,建在被烧毁的废墟之上。目前已经确定的Cucuteni-Trypillian考古学遗址有大约3000个,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古老的盐场。跟很多其他文明一样,Cucuteni-TrypiUian可能也是毁于气候变化,但是其他一些理论指出,他们逐渐与其他群体融合在一起,最终失去了自己的文明。

约旦纳巴泰文明

古纳巴泰文明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占领约旦南部地区、迦南和阿拉伯半岛北部地区,当时说阿拉姆语的纳巴泰游牧民族逐渐迁移到阿拉伯半岛。佩特拉把他们的技能概况地雕刻在约旦山脉的大石头上,后世因其精湛的水利工程、管理复杂大坝、运河和水库系统的技术而记住了他们,这些技能帮助他们在这片干旱的沙漠地区不断壮大、繁荣发展。人们对其文化了解甚少,没有书面文字遗留下来。公元前65年他们被罗马人打败,后者在公元106年完全控制了这里,并重新更名为阿拉伯彼得雷亚王朝。大约在公元4世纪,纳巴泰人不知因何离开了佩特拉。有人认为,经过几个世纪的外族统治,纳巴泰文明逐渐消失,纳巴泰人的土地在完全被阿拉伯入侵者占领前,他们皈依了基督教。

美国伊利诺伊州卡霍基亚

很少有美国人意识到,美国伊利诺伊州也有失落的古代文明遗址。卡霍基亚土墩群历史遗址完全是一个本土密西西比河文明的遗留物,该文明在大约公元600年形成。卡霍基亚居民似乎并未保留书面记录,但是这个遗址却保存了一系列用玻璃罩罩住的人造“土堆”和陶器及其他文物。卡霍基亚曾是墨西哥中亚美利加州最大的城市中心区,公元1250年的人口一度达到4万,比1800年以前的英国伦敦或者除费城以外的其他美国城市的人口都多。大约在欧洲人到达北美洲100年前卡霍基亚遭弃,这可能是环境因素或者外族入侵造成的。

希腊迈锡尼文明

跟之前的米诺斯文明不同,迈锡尼文明并非只通过贸易一种方法发展起来,他们不断侵略,逐渐壮大自己,慢慢形成一个赶超希腊的帝国。它大约是在米诺斯文明没落之时达到鼎盛,迈锡尼文明占据统治地位长达5个世纪后,并于大约公元前1100年走向没落。据希腊传说记载,迈锡尼占领了神话传说中的特洛伊古城,考古学家在远在爱尔兰的地方发掘出这个文明留下的文物。事实上,这个文化先进、经济富有的文明社会给后世留下了大量艺术品、古建筑物和文物。迈锡尼文明到底发生了什么?也许是自然灾害摧毁了它,但是大部分专家认为,不是外族入侵,就是内部冲突导致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社会走向没落。

秘鲁莫切文明

大约公元100年~公元800年,莫切文明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起来,在秘鲁北部沿海建造了自己的宫殿、金字塔和复杂的灌溉渠道。虽然他们没有突出的书面语言,留下的有关他们的发展史的线索少之又少,但是他们是一群具有艺术气息和很擅长表达的人,他们留给后世很多精美陶器和纪念性建筑物。2006年发现的一个莫切墓室显然是用于人祭的,里面有大量人的骸骨。关于这个文明是如何消失的,存在很多理论,但是最受欢迎的解释是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这是一种极端气候模式,最大特征是洪水期和极端干旱期交替出现。也许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莫切文明会用人祭这种血腥行为祭祀神灵。

北美洲克洛维斯文明

《十二个》 篇12

1“十一五”农业机械化发展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显著优化、政策法规不断健全、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地位作用持续增强的五年, 是“农民自主、政府扶持, 市场主导、社会服务, 共同利用、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得以确立并丰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 全国农机化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努力, 克服困难, 解放思想, 大胆创新, 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各项任务, 成功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由人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青壮年劳力短缺对粮食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持续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七连增”及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1) 政策法规建设取得新突破, 农业机械化扶持力度加大。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 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先后发布实施, 与《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地方相关法规共同构建起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农业部和各地相继制定的配套法规和规章, 基本涵盖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各个领域。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力度不断加大, 农机作业补贴政策实现重大突破, 若干涉及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大建设规划启动实施, 投入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机试验鉴定、技术推广、安全监理、教育培训、信息宣传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各地陆续出台财政专项、作业补贴、基本建设投资、税费减免、信贷优惠、政策性保险、农机设施农用地管理等一系列扶持措施,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

(2)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深入实施, 农机装备水平显著提升。

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逐年大幅增加, 受益范围不断扩大。“十一五”期间,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51亿元, 带动地方和农民投入超过1 105亿元, 补贴购置农机具1 078万台 (套) , 受益农户达906万户。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带动下, 农机装备总量较“十五”末有大幅增长, 提前实现规划目标。2010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9.28亿kW, 农机装备结构持续优化, 大功率、多功能、高性能及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增长迅速。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获机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2.9%、33.1%和15.8%, 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年均增长70.5%;大中型拖拉机与小型拖拉机保有量比例从1∶11提高到1∶4.6。经济作物、畜牧水产养殖、林果业及农产品初加工机械保有量快速增长,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装备稳步发展。

(3) 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加快推进, 农业生产方式实现新跨越。

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3%, 较“十五”末提高16.4个百分点, 年均提高3.3个百分点, 远高于“十五”期间年均0.7个百分点的增速。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人畜力作业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快速推进。水稻机械种植和收获水平分别达到20.9%和64.5%, 较“十五”末分别提高13.7和31个百分点, 年均提高2.7和6.2个百分点;玉米机收水平达到25.8%, 较“十五”末提高22.7个百分点, 年均提高4.5个百分点, 进入提速发展阶段。马铃薯、油菜、棉花、花生和茶叶等主要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取得突破性进展。畜牧水产养殖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及农产品初加工等机械化全面发展,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极大增强。

(4) 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 新机具新技术应用范围逐年扩大。

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力度不断加大, 部分“瓶颈”环节技术与集成问题得到解决。大功率拖拉机研发取得明显进展;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装备基本成熟;油菜收获、甘蔗收获、牧草收获及节水灌溉等作业机具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建设了一批部省级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和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示范县。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育插秧、玉米收获、高效植保、秸秆还田及畜牧水产养殖等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范围显著扩大, 技术集成度逐年提高。设施农业面积大幅度增长。全国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深入开展, 农机操作人员技能不断提高。以公益性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 农机大户、农机服务组织为基础, 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及生产企业为支撑的技术推广体系基本建立, 农机鉴定检测、质量投诉监督和标准化等质量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平安农机”顺利开展, 农机事故死亡人数持续下降, 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5) 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 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农机社会化服务呈现出组织形式多样化、服务方式市场化、服务内容专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特征, 服务能力和效益明显提高。全国拥有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17.2万个, 组织化水平持续提升;农业机械化作业总收入达到3 665亿元, 较“十五”末的2 273亿元增长61.2%, 年均增长10%以上。农机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 达到2.2万个, 入社人数达43.3万人。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龙头, 农机大户为主体, 农机户为基础, 农机中介组织为纽带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初具规模。以财政资金为引导, 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 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逐渐形成。订单合同作业、承包租赁服务等社会化服务模式不断创新, 农机作业环节从产中向产前、产后扩展。玉米机收、水稻机插等跨区作业蓬勃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已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突出亮点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渠道。

(6) 农机工业和流通业快速发展, 农业机械化发展基础更加牢固。

随着国家鼓励政策、资金投入、财税优惠等扶持政策和措施不断加强, 科研开发、生产制造体系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农机工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并保持快速发展态势。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工业年总产值达到2 838.1亿元, 较“十五”末增加162%, 年均增长21.2%。农机工业产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 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产品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进一步增强, 科技含量和售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的大型农机企业加速成长, 高性能、大功率农机产品依赖进口的局面有所改善, 大中型拖拉机和自走式联合收割机产销量持续高速增长。主要农机产品产销量位于世界前列,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农机制造大国。农机流通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连锁经营、专卖店等现代流通方式蓬勃发展, 以民营农机流通企业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经营方式、流通渠道、流通业态并存的流通格局初步形成。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 农机出口增势强劲。农机工业和流通业健康快速发展, 为农业机械化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设施装备保障。

“十一五”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实践表明, 推进农业机械化必须把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首要任务, 加快提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必须把强化法制建设和优化政策环境作为重要保障, 加大公共财政投入, 强化政府支持, 促进农业机械化规范、高效、持续发展;必须把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作为工作主线, 强化科技支撑和农机农艺融合, 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必须把培育发展主体和创新完善社会化服务机制作为主要抓手, 着力培养以农机手为代表的新型职业农民, 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 不断增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活力。这些宝贵经验对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十二五”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水平、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农业机械化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1) 面临的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 法律法规政策不断完善,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环境更加优化。国家财政支持能力增强, 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日渐成熟,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济基础更加坚实。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 农民渴望有尊严的生活和体面劳动, 农村青壮年劳力短缺矛盾日益突出,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更加旺盛而迫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农机工业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现代流通体系逐步构建,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主要农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瓶颈不断攻克,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技术装备支撑更加有力。

(2) 面临的挑战。

尽管我国农业机械化在“十一五”期间取得长足发展,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整体水平依然不高;与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要求相比尚存诸多差距;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要求还不相适应, 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装备和技术有效供给整体依然不足, 研发投入少, 基础性与原创性开发能力不强。二是农机装备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 丘陵山区和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滞后, 老旧农机报废更新慢, 不能充分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的要求。三是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紧密, 一些先进适用技术集成推广受到制约。四是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公共服务能力不强。五是农业机械化发展基础设施不配套, 农机作业条件总体较差。六是农机作业服务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有待进一步提升。

综合判断, 我国农业机械化正处在加快发展、结构改善、质量提升、领域拓宽的重要阶段。进入“十二五”,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在新的起点上, 进入了为基本实现机械化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加快提升发展质量, 关键在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农业机械化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切实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全面提升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3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1)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 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以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调整优化农机装备布局结构、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技术和装备为重点, 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 落实完善政策, 促进技术创新, 培育发展主体, 壮大人才队伍, 强化公共服务, 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 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2) 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禀赋、耕作制度和经济条件, 采取相应的技术路线和政策措施, 推进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

——重点突破, 科学发展。以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实现重大装备技术突破等为重点, 加大协同攻关和工作力度, 加快实现粮食主产区、大宗农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 带动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发展。

——鼓励创新, 完善机制。创新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 提高农机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快农机工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搭建以企业为核心、科研为基础、示范推广为推动力的科技创新平台, 提高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平。

——市场主导, 政府扶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引导社会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投入, 继续加大对农业机械购置、使用、维修和农机工业的财政、金融等扶持力度, 调动企业研发生产和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

(3) 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 农机总动力达到10亿kW, 主要农机装备数量稳步增长, 装备结构更加合理, 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作物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 水稻、玉米等生产全程机械化取得长足发展, 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和现代设施农业取得明显进展, 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协调推进。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水平明显提升, 农机农艺融合度、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度进一步提高, 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技术广泛应用。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万台死亡率持续下降, 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

4 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农业机械化各项工作要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 切实加大宏观引导力度, 持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要更加注重调整和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 重点促进大功率、高性能、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发展, 加快老旧、高耗能、高排放、安全不达标农业机械的报废更新;更加注重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机手素质, 加大科技创新与技术培训力度;更加注重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 提升农业机械利用率和经营效益;更加注重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技术, 大力发展节种、节肥、节药、节水、节能和环保低碳的农业机械;更加注重创新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机制, 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 推进管理机制创新;更加注重构建综合配套的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体系, 切实增强政策的连续性、协调性和针对性, 全方位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主要任务有。

(1) 全面提高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

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 坚持农机装备总量稳步增长与结构优化并举, 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 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要重点提升大功率、高性能、复式作业及适合丘陵山区作业的机械保有量;加快老旧农业机械的更新报废;促进作业机械和拖拉机配套机具的发展, 改善配套比, 提高利用率, 降低单位能耗。在小麦全程机械化基本实现的基础上, 继续集中力量提升水稻育插秧、玉米收获、马铃薯播种和收获、棉花育苗移栽和收获、油菜播种和收获、甘蔗和甜菜收获及主要农作物产后处理等环节机械化水平, 并由耕种收环节机械化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机械化延伸。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因地制宜加快推进经济作物、畜牧水产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业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机械化水平。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以生产种类丰富、生产手段改善、生产过程规范、生产供应均衡为目标, 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提高设施农业装备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按照全力普及机耕、大力发展机收、努力突破机插机播的思路, 鼓励企业研发生产和支持农民购置使用经济实惠、轻便耐用的粮食作物和特色作物生产机械, 推动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实现跨越发展。

(2) 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及技术推广。

建立农机农艺科研单位协作攻关机制, 制定科学合理的机械作业规范和农艺标准, 将机械适应性作为科研育种、栽培模式推广的重要指标, 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整合农业机械化科研资源, 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集成和装备配套水平, 促进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加快普及主要农作物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技术, 有针对性地推广一批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和种植模式。加大小型园艺机械研发推广应用力度, 提高蔬菜、水果、茶叶等劳动密集型园艺产业劳动生产率。大力推广精量播种、播种后镇压、化肥深施、高效植保、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清洁环保生产方式, 积极推进农机节能减排, 全面挖掘农业机械化节种、节肥、节药、节水、节能潜力,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 不断壮大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

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农业机械化 (农业) 技术学校等教育培训资源, 培育和壮大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加强对各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干部职工的培训, 加快知识更新, 提升服务意识, 提高行政能力。广泛开展农业机械化科技、推广、安全监理和试验鉴定等技术人员的交流和培训, 提高技术支撑和保障能力。结合阳光工程等各类农民培训项目, 切实加强农机作业、维修、经营等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农机操作使用等技能培训和科普宣传, 提高农民对先进农业机械及技术的接受能力和操作水平。创新教育培训内容, 优化师资队伍, 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教育培训制度, 构建长效机制。

(4) 加快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

将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主体, 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力度, 强化技术指导, 进一步增强社会化服务能力。把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 带动高性能机械、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依法经营、规范运作、诚信服务、创建品牌, 支持引导开展跨区作业等产前、产中、产后农机社会化服务, 发挥农业生产主力军作用。大力发展农机维修业, 规范农机维修点发展, 支持企业与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联合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维修技术。

(5) 深入推进安全发展。

全面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以提高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上牌率、检验率和驾驶操作人员持证率为重点, 以创建“平安农机”为载体, 完善配套规章制度, 推进农机安全保险、免费安全检验、机具报废更新。增强关键生产环节、重点机具和重要农时生产的安全监管能力, 依托“金农工程”, 加快推进农机安全监理信息化。加强农业机械使用安全教育, 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农机安全标准执行检查, 加大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 预防和减少农机安全事故发生, 保障人身财产安全。加强农机安全监理队伍建设, 满足农机安全执法服务工作需求。积极探索和推进农机安全互助和保险补贴。完善农机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组织开展在用特定农机产品质量调查与重点检查、公布调查结果, 引导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6) 大力促进农机工业和流通业发展。

以提升技术装备有效供给能力为重点, 促进农机工业和流通业发展。密切部门配合, 推动落实扶持农机工业和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提升农机工业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推动优化农机工业产业结构, 形成大型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相配套的产业体系。引导调整农机产品结构, 鼓励开发生产高效、节能环保、多功能、经济型农机装备。鼓励支持优化农机市场布局, 培育一批辐射面广、服务质量好的大型农机流通企业、品牌农机店和区域性农机市场。督促指导生产企业落实农机产品“三包”制度, 提高售后服务质量。

5 区域发展重点

按照因地制宜、经济有效、保障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突出重点的要求, 围绕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 协调推进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

(1) 东北地区。

强力推进水稻、玉米、马铃薯、大豆等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着力提高水稻机插、玉米机收及深松整地机械化水平, 重点发展大功率、高性能农业机械, 提高大型农业机械使用效率。努力提高甜菜收获机械化水平。加快发展设施农业, 大力推进蔬菜瓜果等园艺作物生产机械化, 以及生猪、奶牛、肉牛等家畜养殖机械化。大力发展草原畜牧业生产和农作物秸秆收贮加工机械化。积极发展农用航空, 大幅度提高飞防灭蝗能力。

(2) 华北平原地区。

重点巩固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成果, 推进应用小麦抗旱节水机械设备和技术, 进一步改善装备结构, 提高作业效益。强力提升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 率先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大花生收获机械化示范和推广力度, 扩大花生机械收获面积。加快研发推广棉花育苗移栽机械, 探索棉花机械收获有效途径。全面发展设施农业, 积极推进蔬菜瓜果生产机械化和生猪、奶牛、蛋鸡等家畜养殖机械化。提高草原畜牧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稳步发展农用航空, 提高飞防灭蝗能力。

(3) 长江中下游地区。

重点普及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 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建立油菜生产农机农艺协调发展机制, 积极发展油菜种植和收获机械化, 加大直播机械和联合收获机械推广力度, 推动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大棉花育苗移栽机械研发推广力度。提高设施农业装备水平, 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与畜禽水产养殖机械化, 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园艺作物育苗、种植、采摘机械, 提高园艺作物机械化水平。积极研发、推广新型植保机械和小型秸秆收贮加工机械, 降低劳动强度增强应用效果。稳步发展农用航空, 提高飞防灭蝗能力。

(4) 南方低缓丘陵区。

重点发展水稻、油菜生产机械化, 努力提高水稻、油菜栽植与收获机械化水平。加快突破甘蔗收获机械化“瓶颈”制约, 提升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因地制宜发展茶叶、林果等经济作物及生猪养殖机械化, 推广应用小型秸秆收贮加工机械, 积极发展设施农业。

(5) 西南丘陵山区。

强力推进丘陵山区主要粮油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 重点推广轻便、耐用、低耗的中小型耕种收机械和植保机械。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生产机械化, 推广小型秸秆收贮加工机械。加大灌排设备更新改造力度。加快藏区特色作物生产机械化进程, 努力改善农牧民生产条件。

(6) 黄土高原及西北地区。

加快发展玉米、马铃薯、棉花等作物生产机械化, 重点发展大功率、高性能农业机械, 大幅提高棉花采摘机械化水平和农用航空服务能力。加大抗旱节水机械设备推广应用力度。大力推进苹果、梨等林果业生产机械化。提高鲜活农产品贮藏装备保障水平。努力提高苜蓿等草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生产水平。积极推进新疆和藏区农牧业机械化实现更大发展。

对于地形地貌有交叉的地区, 要因地制宜加快提升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甘蔗等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 立足当地实际, 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生产、畜禽水产养殖等机械化。

6 主要工程和重大专项

(1) 主要工程。

——保护性耕作工程。根据《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 (2009—2015年) 》, 支持511个项目县 (场) 完成保护性耕作工程示范区建设任务。到“十二五”期末, 建成600个高标准、高效益保护性耕作工程示范区133.3万hm2 (2 000万亩) 。通过项目建设与辐射带动, 新增保护性耕作面积约1 133万hm2 (1.7亿亩) , 占我国北方15个相关省 (自治区、直辖市) 及苏北、皖北地区总耕地面积的17%。

——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依托《全国新增1 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2009—2020年) 》, 在24个省份的800个粮食大县 (场) 实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安全监理等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推动开展农机试验鉴定、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安全监理、农机维修、教育培训等公共服务条件建设, 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改善农业航空站和农航作业起降点基础设施条件。大力支持大型复式和高性能农机具发展, 支持适宜地区示范推广中小型先进适用农机具, 适当支持适宜地区购置国内尚不能批量制造的大功率拖拉机、大型喷灌机等农业机械。在规划、用地、投入等方面积极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机具停放场 (库、棚) , 改善农机存放和保养条件。

——农业机械化生产服务管理信息工程。依托全国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 开展农业机械化生产管理信息化示范, 加强农机作业管理, 提高作业水平和安全水平, 推进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利用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及时发布机械和市场分析、形势预测、政策动向、农机质量保障等信息。继续开展农机服务电话和手机短信服务, 免费为机手提供天气、供求、价格、交通等信息, 增强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针对性, 促进农业机械有序流动。

(2) 重大专项。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继续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 科学合理确定补贴资金规模。统筹兼顾, 全面促进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关键薄弱环节及经济落后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公开公平公正确定补贴对象, 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服务组织以及农机大户、种养大户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创新完善补贴运行机制, 加强监管检查, 促进补贴政策规范有效持续实施。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工作与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农机装备结构布局优化等工作紧密结合, 切实发挥补贴政策宏观调控作用。

——农业机械化重大技术试验示范推广补助。继续增加财政专项投入, 以各级农业机械化示范区 (基地) 为主要对象, 以农机装备结构布局优化为主要目标, 支持开展水稻育插秧, 玉米、甘蔗、花生收获机械化, 以及棉花、油菜、马铃薯播种和收获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在适宜地区实施深松整地、秸秆还田、水稻育插秧等农机作业补贴试点。鼓励地方对当地关键薄弱环节的农业机械化技术给予作业补贴。继续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和试验示范, 推广应用秸秆综合利用等节能环保型农业机械化技术。积极促进畜禽水产养殖机械化、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粮食仓储技术及设施农业的示范推广。鼓励支持土地经营规模较高地区大规模应用农用航空技术, 提高飞防灭蝗效率。推动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的创新和试验示范。

——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专项。加大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创新投入, 促进基础理论研究和产品应用开发相结合, 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 集中力量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新型农机产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以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推紧密结合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 探索完善多方协作、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机制。

——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建设专项。结合有关农民培训项目, 培养农业机械操作能手、维修能手和经营能手。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 培养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完善教育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体系, 开展相关基地建设。加强农业机械化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7 保障措施

(1) 完善扶持政策。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提出的财政、税费、金融、保险、用地、基本建设等各项扶持政策。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进一步规范操作, 严格管理, 提高效率。积极开展农机作业补贴, 进一步扩大农机作业补贴规模和范围, 大幅度提高深松整地、育插秧、秸秆还田、节水灌溉、高效植保等增产效果显著、生态效益突出的机械化技术应用面积。建立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制度, 制定农机以旧换新办法。积极推动开展农机保险业务, 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参保农机给予保费补贴。结合当地实际, 创新完善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 加大扶持力度, 努力健全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体系。

(2) 改善基础设施。

支持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建设, 将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机耕道路、排灌及抗旱设施等建设内容纳入相应规划。继续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 加大对农机安全监理、鉴定推广等公益性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机停放场 (库、棚) 。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 落实年度建设投资。落实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 将设施农业发展和农机具存放场所建设用地按农用地管理。制定农业机械维修质量标准, 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农业机械维修服务网络, 积极发挥生产企业作用, 建立高性能农机具维修站点和区域骨干维修网点。加强农业机械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开发基地建设, 鼓励培训机构更新教学机具与仪器, 为农业机械化人才教育培训创造条件。支持现代农业机械产品物流体系建设。

(3) 提升服务能力。

以满足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需求为根本目标, 以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质量监督、教育培训、安全监理和信息宣传等五个体系为主要内容, 努力打造依法规范、综合配套、机制灵活、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的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运行机制, 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到户率和普及率。改进部、省级农机鉴定机构检测手段, 拓展检测领域, 保证鉴定的科学性、权威性。健全以县级机构为主体的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体系。改善农机安全执法手段, 提高安全监理服务能力。支持培训机构分层次、多渠道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完善农业机械化信息搜集、整理、发布制度, 推动形成以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为龙头, 省级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为纽带, 横向相连、纵向贯通、综合性强的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体系。

(4) 推进依法行政

深入宣传和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 不断提高依法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普法教育, 开展法制宣传培训, 增强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 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强化依法行政的主动性、自觉性。加强配套法规、规章制度建设, 完善配套的部门规章, 把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具体化, 增强可操作性。各地依据法律法规和本地实际, 制定完善地方性农业机械化法规规章。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严格执法, 文明执法, 坚决打击违反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的各种行为, 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切实维护农民和农机企业的合法权益。

(5) 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要求, 各级地方政府要把发展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建立工作责任制, 结合本地情况, 将农业机械化发展纳入各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建设规划, 明确发展目标, 加强组织协调和相关机构队伍建设, 充实工作力量, 改善工作条件, 保障工作经费, 切实解决农机科研、生产、流通、推广应用、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扎实推进本地区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规划指导、监督管理、协调服务职能, 做好技术推广、生产组织、安全监理等工作, 抓紧修订完善农业机械化统计指标体系。积极协调发展改革、财政、科技、工业、水利、商务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 通力合作, 共同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充分发挥有关行业协会的协调、服务、维权、自律的作用。要加强农业机械化信息宣传, 积极营造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利环境。

上一篇:虚拟场景建模技术下一篇:名人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