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思想艺术特色

2025-01-23

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共9篇)

主题思想艺术特色 篇1

湖北素有戏剧大省之称, 所谓戏剧大省, 指的是地方剧种多, 戏剧人才多, 戏剧市场活跃。湖北地方剧种除了豫剧、剧曲、越剧等7个外来剧种外, 纯属湖北本土的地方剧种就有29种之多, 其中包括楚剧、汉戏、清戏、咸丰南剧、竹溪山二黄、谷城越调、黄梅戏、荆州花鼓戏、麻城东路花鼓戏、黄梅采茶戏、阳新采茶戏、襄阳花鼓戏、枣阳花鼓戏、宜城花鼓戏、通城花鼓戏、 远安花鼓戏、随县花鼓戏、郧阳二棚子、文曲戏、崇阳提琴戏、兴山踩堂戏、鹤丰柳子戏、巴东堂戏等。全国地方剧种300余个, 湖北就占了十分之一。然而, 现今仍能活跃在演出市场的地方剧种却并不多。要说最有生命力、最受广大城乡群众欢迎的地方剧种, 只能是楚剧了, 楚剧当之无愧地成为湖北人民的骄傲。那么, 楚剧何以能在戏曲发展面临诸多不种因素的今天, 仍然呈现出如此顽强的生命活力呢?本人以为, 这是与楚剧所表达和呈现的思想内涵及艺术特色不无关系的。

一、楚剧小戏始终关注着基层人民群众的现实生 活与喜怒哀乐, 体现了戏曲艺术的人民性

近年来, 上级部门一再强调文艺的“三贴近”原则, 即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基层, 强调送戏下乡。而恰好楚剧产生于民间, 服务于大众, 活跃于基层, 与生俱来就具有这“三贴近”特质, 这难道是历史的巧合吗? 本人认为, 巧合并非碰巧, 这种巧合是偶然中的必然, 是楚剧艺术长期以来坚持艺术的人民性、群众性的必然结果。

谈到文学艺术的人民性,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中有这样一段精僻的论述:“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 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 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 是粗糙的东西, 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 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 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而我们楚剧艺术, 恰好是根植于“人民生活”这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的, 它的艺术创造首先取材于民间生活、民间人物和民间故事, 然后又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回馈于人民群众, 这样才使楚剧拥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才有了今天逆势而上的可贵局面。

在楚剧传统剧目和现代创作剧目中, 小戏占有了很大比重, 仅我们武汉楚剧院历年上演的楚剧小戏就多达一百余种, 其中经常性演出的就有《送香茶》《百日缘》《拜月记》《白扇记》《双下山》《双教子》《打豆腐》《贺端阳》《祭棒槌》《站花墙》《赶会》《罢宴》《观书》《盗草》《闹江》《杀狗惊妻》《刘崇景打妻》《黑 塔归团》等50余种。其中还有由丑角担纲的小戏如《葛麻》《审浩命》《杨绊讨亲》《九相公闹馆》等, 当年由楚剧名丑剑啸先生主演的《葛麻》一度演红全国。这其中也有一部分小戏是从大戏中摘取来而后加工提高的精典折子戏, 如《打金枝》《痴梦》《摸包》《翠花女捡过》《贷郎背妻》《庵堂认母》《抬花轿》等, 这些小戏也是久演不衰, 城乡观众百看不厌。所创作的现代楚剧小戏也有不少, 人们至今记忆犹新的是《追报表》, 曾经拍成电影, 也是红遍了大江南北。

楚剧小戏之所以能久演不衰, 让城乡观众百看不厌, 其中一个共同的道理和特征就是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楚剧是地道的俗文化和平民戏剧, 诸如一些乡村人物、市井商贩、小官小吏、挑夫苦力乃至男女私情、儿长女短、家庭矛盾、官司纠纷等等, 都能成为它的表现对象。平民的视觉是楚剧的过滤器和放大镜, 凡是老百姓感兴趣的一些俗人俗事, 都在它的表现范围。有些故事虽不算轰轰烈烈, 也没有大悲大喜, 但它仍是生活的万花筒, 剧情机趣而丰富。人物也多为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如贤良持家的寡妇娘 (《送香茶》) , 为生活所迫的穷秀才 (《打豆腐》) , 争取婚姻自主的农民喻老四、张二女 (《赶会》) , 为人仗义而机智的长工 (《葛麻》) 等等, 均是低层劳动人民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人物, 所以观众看起戏来倍感亲切, 极易产生共鸣。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中曾经提出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 即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 接着告诉我们:“列宁早在一九○五年就已着重指出过, 我们的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而今天, 我们的楚剧艺术正坚守着这一信条, 并且还要一以贯之地坚守下去。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坚守, 本人所在单位——武汉楚剧院一次次展现出旺盛的生命活力, 全院员工在宋涛、王文华等一班院领导的带领下, 顶着改制后的重重困难和种种压力, 着眼发展, 克难奋进, 最终取得了演出订单纷至沓来、演出质量保持一流、社会反映好评如潮和每年保持近300场演出场次的可贵业绩。

二、楚剧小戏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 歌颂美德, 抑恶扬善, 剧情内容与基层群众的思想感情形成合拍

我们常说“文以载道”, 要求戏剧具有高台教化的功能。然而近百来, 楚剧宣扬的“道”, 不是刻意追求而来的, 也不是以封建社会的道德是非为标准, 它是起源于戏曲本身的自娱性文化、以表达寻常百姓的思想感情为基础而逐步形成的。这种“道”丝毫不受所谓封建正统观念的羁绊。楚剧的善恶是非、价值评判, 主要来自劳动人民的独特视角, 来自劳动人民和对生活的切身感受和独立见解。

比如, 在婚姻爱情观念上, 通过一出小戏《喻老四》打破传统道德观念, 展示了情人幽会的美好与甜密;通过一出小戏《双下山》公然为男女私情正言, 甚至不惜冒犯佛法佛规;通过一出小戏《刘海砍樵》大胆美化和歌颂青年男女之间的自由恋爱。在为人处事问题上, 通过一出小戏《罢宴》劝勉人们做官时要清廉自律, 切不可忘根本、摆阔气;通过一出折子小戏《打金枝》告诉人们既使地位至高无上, 也要对人宽容, 要讲究领导艺术, 要学会做人的思想工作。在门第观念问题上, 通过一出小戏《葛麻》对嫌贫爱富之人进行了鞭笞, 对抱打不平、帮助弱者的义举进行了歌颂。

本人曾在许多楚剧小戏中担任主角, 例如在《送香茶》饰演寡妇娘, 在《杀狗惊妻》中饰演曹母, 在《摸包》中饰演太后李丹凤, 在《打豆腐》中饰演闲氏等等, 由于亲身参与过这些小戏的演出, 故而对戏中所表达的寻常百姓的是非观念及道德价值取向有所了解。其中,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这是封建士大夫读书做官的人生追求, 但在由我主演的楚剧小戏《打豆腐》中, 先生娘子闲氏却提出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读书如若不能填饱肚子, 那些“之乎也者”有何用?倒不如磨豆腐卖钱活命!一番直言把个云里雾里的穷酸秀才一下子拉回到了现实。

楚剧小戏在宣扬那种勤劳善良、深明大义、助人为乐等精神品格的同时, 也对社会上的那些地痞流氓、市井无赖、不良官吏乃至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之徒进行了无情地揭露、挖苦、嘲讽和批判, 如《杨绊讨情》《祭棒槌》《九相公闹馆》等等。

那么, 楚剧抑恶扬善的思想内核以及崇尚中庸和美的道德价值取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著名戏剧理论家陈先祥一语中的:“在楚剧的许多剧目中, 有着醒世劝善意识, 直接劝世人莫作恶、多行善。清末民初, 是民主和专制激烈对立的时代, 民众都加强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意识。楚剧可能囿于自娱性文化的封闭性和地域文化的特殊性, 而突出了传统的尚和崇善意识, 黄、孝一带过去流行‘说善书’, 这种地域性文化对孕育于当地的楚剧不会没有影响。‘和为贵’, 是中国人特有的中庸价值观。楚剧的尚和崇善, 它一方面表现了劳动人民宽容豁达的胸襟,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疲惫于现实之中的人们在艺术中的一种寻求。”诚然, 楚剧之所以至今仍然拥有一个庞大的观众群体, 究其原因之一, 就在于充分表达了基层劳动人民那种抑恶扬善的思想观念以及崇尚中庸和美的道德价值取向。

三、楚剧小戏的艺术特色及审美关照符合广大人 民群众的欣赏口味, 体现出文艺的“双为”方向

我们常说“戏曲是人民群众的开心果”, 而这种“开心”其实就是一种审美的过程。戏曲的本体属性是文化艺术, 而艺术的功能是审美, 即通过对戏曲剧目的观赏, 达到消解疲劳、愉悦身心、陶治性情、滋润心灵的审美效果。作为“人民群众的开心果”, 其中楚剧小戏较之大戏和连台本戏更具有一些优势, 它短小精干, 以小见大, 反映生活真实生动、灵活快捷, 所以更受广大城乡观众喜爱。

(一) 剧情单纯, 深入浅出, 形象生动

众所周知, 楚剧是孕育于农村、成长于街肆的一个新兴剧种, 是乡土文化与市民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因而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主民生意识的平民戏剧。其中, 楚剧小戏大多取材于民间真人真事和道听途说, 有的甚至在某个民间段子和某些民间俚语中获取灵感演义而成。楚剧小戏一个主要特征, 即剧情单纯, 以小见大。这些小戏中, 往往以一则故事、一个情境来刻画一个人物, 讲明一个道理, 或者是来反映一种民情风俗, 甚至是来折射一个历史片段。这些, 便使得楚剧小戏更加鲜活, 更加意味深长。

楚剧小戏虽然短小, 但内容丰富, 寓意深刻, 是非曲直, 深入浅出。而且所刻画出的人物大都形象生动, 活灵活现。这里面有维护公平正义而抱打不平的, 如《葛麻》中的葛麻戏弄了嫌贫爱富的员外, 帮助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杨绊讨亲》中的赵能言用机智捉弄了好色的杨绊, 保护了一个姑娘的终身。有贤良持家终得善果的, 如《送香茶》中的寡妇娘勤扒苦做以供养子读书, 最终养子中了状元, 与女儿成亲, 全家皆大欢喜。此外, 还有追求婚姻自由, 反对封建礼教的;主张息事宁人, 倡导邻里和睦的;劝勉勤劳持家, 反对好逸恶劳的;歌颂传统美德, 讲求忠孝节义的, 等等。这些楚剧小戏, 不仅好看好听, 好记好懂, 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同时也成为劝人向善、引人向上、催人发奋的宝贵精神食粮。

(二) 机趣幽默, 个性突出, 饶有情趣

楚剧小戏除选择题材、设置剧情、塑造人物以及思想立意等方面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外, 另一个优势既语言风趣幽默, 人物性格突出, 台词对白生活化、个性化, 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本人从业于戏剧舞台艺术达28年之久, 既演过许多大戏, 也演过许多小戏, 以我个人的体会, 楚剧小戏的机趣幽默主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语言对白的机趣幽默。因为楚剧是民间口头文学和艺术舞台形象创作相结合的产物, 所以它的语言对白带有很强的“黄孝”特色和汉味特色, 黄孝至武汉一带的民间搞笑语言、夸张言语、挖苦语言、正话反说语言等等, 便自觉或不自觉地被演员在舞台表演中巧妙运用。例如小戏《赶会》中, 喻老四有求于缪老三, 特来敲门有请, 而缪老三故意端着个架子, 逗他说:“屋里冒得人啰!”“冒得人, 怎么有嘴巴说话呢?”“人都走了, 留个嘴巴看门的。”又如, 葛麻借“茶盅”的谐音而骂员外为“杂种”等等, 在很多楚剧小戏中, 语言的幽默机趣总能让观众开怀一笑, 进而收到了较好的演出效果。

二是比喻形象生动而产生的幽默。《祭棒槌》是一出传统楚剧小戏, 曾被许多剧团搬演过, 我院虽然没有上演这出小戏, 但我对剧情还是了解的。该剧有个噱头, 剧中的妻子揶揄游手好闲的丈夫, 称之为“三虫 (从) 四得 (德) ”, 说他:“馋虫、懒虫、瞌睡虫;吃得、喝得、睡得、做不得”。戏中利用谐音将“三从四德”作出完全相反的解释, 并以此比喻好吃懒做的丈夫, 用得恰到好处。武汉人称这种幽默为“雀白”话, “雀白”得好, 就能引人发笑。

三是由剧情设置而产生的幽默。如小戏《杨绊讨亲》中, 为对付贪色的杨绊, 保护良家女子不被糟蹋, 长工赵能言将一只黄狗塞进了花桥, 杨绊得意洋洋将“新娘”迎回家去, 打开花轿一看, 却见一只黄狗子钻了出来。贪色的杨绊人财两空, 出尽洋相, 而观众看到这里却总是开怀大笑。凡此种种, 如此这般对坏人的捉弄、嘲笑、挖苦, 甚至是逞罚, 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欣赏口味。

(三) 善用小调, 声腔优美, 易于传唱

楚剧的声腔曲调十分丰富, 仅板腔类唱腔有迓腔、悲腔、仙腔、应山腔、四平、十枝梅等。迓腔是楚剧的主腔, 分男迓腔、女迓腔、悲迓腔、西皮迓腔四种。其中, 男腔粗犷简朴, 女腔委婉柔和, 悲腔深沉哀怨, 西皮腔质朴刚劲。仙腔为徵、商交替调式, 其曲调或委婉凄楚、如泣如诉, 或激烈奔放、悲情满怀, 擅长表达激昂悲愤的情绪。应山腔原为北路花鼓的一个腔调, 现已成为楚剧的主要唱腔之一, 其曲调活泼清新、甜美流畅。四平曲调则明快华丽, 长于表现欢快喜悦的情绪。十枝梅原是天沔花鼓戏《十枝梅》一剧专用曲调, 后来成为楚剧唱腔的组成部分, 其曲调欢快柔和, 擅长表现欢快的情绪。

此外, 楚剧小调也十分丰富, 据统计有六十余支, 且曲调风格各异, 其中一部分来自湖北各路花鼓, 原为一戏一曲。新中国成立后, 政府组织专家对小调进行了改革, 增强了小调的表现力, 使用范围也更加广泛。小调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按曲填词, 每段唱词的句数和句子长短必须按照曲调格式填写, 如《十绣调》《卖杂货》《麻城调》《摘花调》等;另一类是报字接腔, 开头和结尾的曲调比较固定, 中间可依唱词的长短分成上下句, 报字灵活, 近似口语, 如《讨学钱》《卖棉纱》《柳丝调》《探亲家》等。而楚剧小戏因剧情简洁短小的需要, 一般没有大段大段的中心唱腔, 于是, 广泛流行于民间的民歌小调, 便成为楚剧小戏的主要配曲声腔。这些小调旋律优美, 节奏明快, 表现力极其丰富, 并且大都孕育于民间, 观众听起来倍感亲切, 倍感赏心悦耳, 由此小调的运用为楚剧小戏的舞台呈现增添了不少的魅力。此外, 也是由于小调产生于民间, 产生于山区、平原和水乡, 为广大劳动人民耳热能详, 这使得某些小戏唱段更易在民间传唱开来, 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楚剧的影响力和普及率。

主题思想艺术特色 篇2

提要:第二次阅读《三体》,发现了许多之前没有发现的作者在小说中非常富有逻辑性的推论,即便是小说,也让我不禁产生一种真实感,仿佛我所置身的世界,并不是我所看到的那样,而是在广阔宇宙中的角落里,偶然中的偶然……

关键字:《三体》系列读后感、《三体》系列艺术特色、《三体》思想内涵

经过一周的时间,我第二次阅读了《三体》系列的第一部和第二部,由于时间原因,第三部的阅读要在文章之后了。这次主要仔细阅读了一遍第一部,发现了更多细节,更加深了我对这部小说被称为“硬科幻小说”的认可。

在小说中,多数天文学、物理学的理论都是实际存在的,阅读过后除了增长了一些科学知识外,我更认识到自己所看到的世界只不过是天涯一角,同时也更佩服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文章大多数采用对话的方式来叙述,更像是对真实历史的记录,使文章显得更具真实性,也更容易让读者跟随作者深陷一个个谜团中,随着故事的发展,与文章中的人物们共同知晓、解开一个个秘密,共同震惊和担忧。但是我个人认为也是这种记录式的描写,使文章在人物心理的描写上有些欠缺,对于作者简介中,“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和鲜明的个人风格”这一点,我还是不能认同。不过,对于一部科幻小说来说,“刘慈欣的作品宏伟大气、想象绚丽,既注重极端空灵和厚重现实的结合,也讲求科学的内涵和美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头一次看到《死神永生》时,我一下子惊呆了,到了第三本书,作者好像忽然提高了写作的技巧,插叙不那么生硬,人物也鲜活生动的多。这里不仅仅是客观的物理定律,融入了无数作者自己对于宇宙的大胆构想。感叹于宇宙的浩瀚,人类,地球,甚至太阳系的渺小,在整个宇宙这片黑暗森林中,他人即地狱,三体人没有错,其他毁灭者也没有错,生存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你获知了其他生命的存在,是费力去探知对方是否友善,得到结果无非两个:友善,或敌意。前者的可能性甚微,如果是敌人,又要看自己的科技水平是否比对方高,如果低,必然面临被灭亡的危险;如果自己掌握更先进的技术,为了免除后患,肯定会攻击对方。如此麻烦,所有星球的选择就变成只要发现其他智慧生命,立刻将其毁灭。不同文明之间根本没有共存的可能,这与是否友好无关,仅仅因为要生存,而宇宙资源是固定有限的。这就是罗辑面壁计划的基础理论,也是三体世界和太阳系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

《三体》分为《地球往事》,《黑暗森林》和《死神永生》上中下三本,为我们展示地球之外的浩瀚宇宙,横跨十几个世纪,从中国那段特殊时期说起,国家秘密建立的红岸基地,用于探测外星智慧生命在,叶文洁一家在那段特殊时期受到的迫害使得她对人类绝望,回复了三体人的讯号,从而暴露了地球的坐标和外星智慧生命的存在,从此拉开了几世纪的对抗序幕。虽说这场对于地球的无妄之灾可以说是叶文洁引起的,但在她临终之时,跟罗辑的那段谈话,提出宇宙社会学的公理,也正是遵循这条公理,罗辑推导出他在面壁计划对付三体威胁的最终对策,正所谓成也叶文洁,败也叶文洁。

曾经沉迷于类似的科幻小说很长的时间,最喜欢那多的一些作品,例如第一部阅读的《过年》,和之后产生无限遐想的《神的密码》,分别对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宇宙的描述有着相似或堵到的描写,通过作者的经历和描述构成一些让人认为理论上有可能的观点。而《三体》从一开始就以一个科学不受到重视的时代为背景,以各种历史上已经得出的科学观点逐步深入,又用这些著名的理论来打破这些理论,颠覆现代科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陌生没有规律的三体世界。在阅读过程中,为了更直观的了解“三体”,三体(three-body problem),天体力学中的基本力学模型。研究三个可视为质点的天体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问题。这三个天体的质量、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都是任意的。在一般三体问题中,每一个天体在其他两个天体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方程都可以表示成3个二阶的常微分方程,或6个一阶的常微分方程。因此,一般三体问题的运动方程为十八阶方程,必须得到18个积分才能得到完全解。然而,目前还只能得到三体问题的10个初积分,还远不能解决三体问题。由于三体问题不能严格求解,在研究天体运动时,都只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各种近似的解法,研究三体问题的方法大致可分为3类:第一类是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把天体的坐标和速度展开为时间或其他小参数的级数形式的近似分析表达式,从而讨论天体的坐标或轨道要素随时间的变化;第二类是定性方法,采用微分方程的定性理论来研究长时间内三体运动的宏观规律和全局性质;第三类是数值方法,这是直接根据微分方程的计算方法得出天体在某些时刻的具体位置和速度。这三类方法各有利弊,对新积分的探索和各类方法的改进是研究三体问题中很重要的课题。

沉浸在《三体》世界后,再回到现实,就像远望天边许久,又回到近前,一时间分不清哪个才是真实的,美妙绝伦的物理之旅激发的多巴胺已经消退,正如玛克斯?奥勒留在《沉思录》中的一段话:”每人能享受的时间乃是广大无垠的时间中多么渺小的一部分!一转瞬即消逝于永恒中。人又是宇宙本质之多么渺小的一部分!宇宙灵魂中多么渺小的一部分!你是在大地上,多么渺小的一块土地上面爬!宇宙的本性操纵物质界时好像玩弄蜡块,命运刈割生命有如收麦子。仔细地审视所有的事物,你会看到它们一直在凋萎和 变易。也可以说,一直在腐败和离散,换一个说法,事物的一再形成一如它们之前的一再瓦解。”

从达尔文,爱因斯坦到霍金,无数科学家为宇宙的模样,物种的形成,提出了多种猜测,但无一例外的都证明了地球上生命的产生是一个万里无一的的奇迹和偶然,那么什么才是必然的的呢?刘欣慈给出的答案是:毁灭是必然的,时间的灭绝是永恒的最终结局。

那么,刘欣慈为什么给出这样一种答案呢?首先,作为归纳外推的结论,我们似乎不得不同意,宇宙间没有永生不灭的事物,连宇宙本身也难免如此。那么当然也没有永生不灭的文明。其实,就在我们的地球上,已经有过许多文明的灭亡,所以放大一点看,“地球文明”不能够永生不灭,也就顺理成章了。不过,如果我们坦然接受了这样的结论,我们当下应该如何生活,就成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应该惶惶不可终日吗?应该颓废自弃醉生梦死吗?还是应该积极向上,过好我们的每一天?在《三体II:黑暗森林》中,对此有过一段非常有象征意义的故事情节:当人类确定再过450年“三体文明”的远征舰队将到达地球之后,全球力量实现了相当程度的联合,准备共同面对未来的侵略。但是这种“临战状态”却事与愿违,科学技术无法发展突破,反而搞得全球百业雕敝,人心涣散。后来出现了一种运动,主张从“临战状态”中摆脱出来,过好当下的每一天。这种运动深入人心之后,人类社会反倒欣欣向荣起来,军备技术也突破了瓶颈,突飞猛进,人类的太空舰队将星际防线远远推向太空深处„„。当然,最终人类的太空防线竟然不堪“三体文明”舰队前锋的瞬间一击,全军覆没。但是这段故事的象征意义恰恰可以解释:“毁灭是必然的,时间的灭绝是永恒的最终结局。”我想,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我们首先要过好我们当下的每一天。当然,这不是醉生梦死放荡狂欢,而是过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生活。在这样的生活中,我们当然还要冷静地思考,尽可能为未来做好准备。其实,这和我们个人的人生观问题是一样的:我们都知道自己最终会死,但我们为什么不选择自杀,不选择醉生梦死,而是努力过好当下的每一天呢?一个文明知道自己最终会灭亡,也只能作同样的选择。

相对来说,我觉得在《三体》系列的三部曲中,第二部是我最喜欢的,似乎人文的味道要更浓一些。而第三部,就更有些传统中硬科幻的味道了,但其最重要的意义,却在于它以其悲剧结局,展示了以科学技术作为在宇宙中追求永存的手段的不可能性。就这样,在对一本原是幻想最大宇宙在最遥远发展中的故事的科幻小说的阅读中,却无可避免地回归到了我们究竟应该在当下以何种方式来生活和发展的问题。总结起来,阅读这个系列小说,除了我们讨论过的诸多意义之外,对我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收获和结论,也许就只是像你所说的,以人文的立场确定可取的价值,并据此而努力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也许还有更多科学之外的,或是由科学所引出的东西等待我们去发现。

书目阅读:《超新星纪元》

主题思想艺术特色 篇3

关键词:鲁迅小说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引言

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坛最主要的作家,鲁迅的创作涉及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多种体裁,最初的创作是以小说而闻名的。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对后世现代白话小说影响深远。代表作《阿Q正传》、《祝福》、《孔乙己》、《故乡》被编入中小学教科书。鲁迅早期的短篇小说编入《呐喊》、《彷徨》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出版,后期的小说结集为《故事新编》。观其一生,鲁迅的小说创作数量并不多,但是对于中国文坛来说却几乎篇篇堪称经典,意义十分重大。他站在思想家的高度,以革命者的身份对封建社会的弊端进行无情地批判和揭露,对贫苦人民的悲惨命运表达了深切地同情。

一、鲁迅小说的思想内容

20世界文坛上重要的新文化运动中,鲁迅是其中的领导人。在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他描写了一个患迫害症的狂人的所见所闻。狂人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家庭,深受封建礼教的迫害,时常对社会充满恐惧。他所查看的中国历史,每一页上都歪歪斜斜地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研究,却看见满本都写着“吃人”两个字。这里的“仁义道德”是封建社会对其腐朽礼教的美化。鲁迅代表作《孔乙己》讲述了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的悲惨之路。主人公孔乙己和大多数的读书人一样,希望通过科举制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当这个愿望落空之后,他沦落到社会的最底层,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他除了满口的之乎者也以外,一无所能,却不肯放下读书人的架子,他不愿与“短衣帮”平起平坐地喝酒,最终因为小偷小摸的勾当,被人打断了腿,在无情的社会里默默死去。孔乙己一生的悲惨源于封建制度的迫害,自己却无从知晓。从他身上,鲁迅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礼教对人民的残害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他在整个故事的讲述中表现了对封建伦理道德的强烈控诉,和对其受害者的深切同情。

鲁迅在《〈呐喊〉自序》里有一个铁屋子的理论,他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进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其中那些“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指的就是处在灾难之中而不自觉的群众的冷漠与麻木,而尽管鲁迅说“大嚷起来”,叫醒几个人并不能改变什么,他依然在小说创作中真实书写了“下层人民的不幸”,希望通过文化的力量“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阿Q正传》里的阿Q是需要被唤醒的一个典型形象。阿Q的身上集中了妄自尊大、自轻自贱、善于遗忘、畏强凌弱、自欺欺人等一系列的弱点和缺陷。鲁迅经过几年的精心思考,营造出阿Q这样一个人物,将一些缺陷和弱点集中到他的身上,让读者看到阿Q不幸的同时,也让读者认识到阿Q对自己的悲剧是没有自我察觉的,他的灵魂已经麻木,各种弱点已经深植在他的性格中;鲁迅对冷漠麻木的批判也体现在其他的作品中,较为突出的就是他作品中对“看客”心理的描述。他曾激愤地说:“群众,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在《孔乙己》里孔乙己写“茴香豆”的“茴”字受到了众人的嘲笑。在《祝福》中写祥林嫂一生悲苦堪怜,身边的人却抱着“咀嚼鉴赏”的眼光来看待她的故事。这些对人性自私、冷漠的揭露给鲁迅的小说蒙上了灰暗压抑的基调,表现了鲁迅对抱有冷漠麻木态度的人感到失望和激愤。

二 、鲁迅小说的文学特色

鲁迅小说的思想内容之所以能够传递得如此准确,与其高超的艺术造诣是分不开的。以典型化的手法塑造人物、以简练的语言朴素行文、以深刻讽刺形成幽默感是他最突出的三个艺术特色。

(一)典型化的手法塑造人物

鲁迅小说的人物塑造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的。他不仅塑造了阿Q、孔乙己、祥林嫂、闰土等多个深入人心的主人公,也塑造了《风波》中的赵七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等众多生动形象的“配角”。他采用“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手法,注重人物的典型特征和微妙的心理变化,通过一个神情、一个动作、一句话就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来。在《故乡》里,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他捡贝壳、罩鸟、捕猹,有无穷无尽的新鲜事儿,与“迅哥儿”感情质朴笃厚,一个开朗有趣的少年形象摆在观众眼前。可是成年的闰土穿着“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见到“迅哥儿”后他“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过了一会尊敬地叫了一声“老爷”。仅仅几句话就勾勒出了中年闰土的变化,描绘出一个为生活所迫,失去了光彩的神情麻木的乡人。

(二)简练的语言朴素行文

鲁迅写小说“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对话也决不说到一大篇”,因此,在他的小说中看不到大段的讲道理和长篇的解释性文字,取而代之的都是经过高度锤炼的语言。《孔乙己》里的孔乙己面对众人的嘲笑,不慌不忙地“排出九文大钱”的一个“排”字,就表现了孔乙己得意阔气的心理。被打残疾后的孔乙己再去喝酒就变成了“摸出四文大钱”,一个“摸”字又显示了孔乙己心态的窘迫;《药》里面华老栓拿着钱时,“抖抖”地接过来,还要对装着钱的衣袋反复地“按一按”,恰当地表现了华老栓对身上钱的重视;《理水》中写大禹“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半句话就刻画了大禹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形象。这些力求简练的文字表达,都使鲁迅用最少的语言获得了最大的表现力,形成了朴素深刻的行文风格。

(三)深刻讽刺形成幽默感

鲁迅是最善于使用讽刺艺术的作家之一。他在杂文《什么是“讽刺”?》中说讽刺是“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此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地写出或一群人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 并且指出讽刺所写的事情是常见的,平时谁都不以为奇的,“现在给它特别一提,就动人”。阿Q“精神胜利法”的种种行为就是经典的讽刺:他向吴妈滑稽地求爱,却被赶了出去,遭到毒打。他想象通过革命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却被送入监狱遭到枪杀。这一系列的滑稽场面构成了鲜明的讽刺,带来一种让人捧腹大笑的幽默感。但是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又不禁让人感到一种无形的力量,揭示着这些喜剧场面背后隐藏的深刻悲剧。这种通过深刻的讽刺形成的幽默感,让鲁迅的小说形喜实悲,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

结语

毛泽东主席曾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小说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水平上,都取得了相当大的造诣,值得后人不断地研究探讨,挖掘养料。语

参考文献

[1]孔庆东.正说鲁迅[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2]钱理群.钱理群中学鲁迅[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11.

[3]许钦文.漫谈鲁迅小说创作[J].鲁迅研究,1981(3).

主题思想艺术特色 篇4

王粲, 字仲宣, 山阳高平人, 乃三国时曹魏名臣, 出身于东汉的上层官僚之家, 是我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幕府名士, 更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王粲曾祖王龚顺帝时官至太尉, 祖父王畅灵帝时官至司空, 都曾位列三公。献帝西迁时, 王粲徙至长安, 后到荆州依附刘表, 到刘表死后, 王粲劝刘表次子刘琮归降于曹操, 曹操辟王粲为丞相掾, 赐爵关内侯。也可以说是由于王粲的特殊经历和贡献, 使他成了我国古代幕府中的一名佼佼者。王粲强记默识, 善算术行文, 着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著有《王侍中集》。王粲与鲁国孔融、北海徐干、广陵陈琳、陈留阮瑀、汝南应玚、东平刘桢, 合称“建安七子”。 在“建安七子”当中, 王粲不仅名列其中, 而且是七子中成就较大的一个, 特别是文学成就最高, 并且与曹植并称“曹王”。王粲有着优越的家庭条件做铺垫, 加上本人的刻苦努力, 终于使王粲成就了自己在文学上的光辉事业, 他以诗赋见长, 写下了著名的《登楼赋》、《初征》和《七哀诗》等作品, 这些作品也是建安时代抒情小赋和诗的代表作。

王粲诗赋很有特色, 在文词的结撰方面华美凝练, 句法工整, 声韵和谐。以王粲《神女赋》为例, 改赋文以精致细腻的笔法和华丽轻绮的辞藻描绘神女的仪态, 塑造了一个内外兼修、清丽脱俗的女子形象。甚至后来的曹植创作著名的《洛神赋》在构思和语言方面, 都吸收借鉴了王粲《神女赋》中的艺术手法。所以说, 通过品位《神女赋》可以感觉出王粲作品不仅句法工整, 声韵和谐, 而且在文词的结撰方面也体现出了华美和凝练的特点。另外, 建功立业也是贯穿王粲一生的思想, 同样也是贯穿在他作品中的一个主旋律, 间接、直接或隐伏在王粲后来的作品中。

二、王粲《登楼赋》的艺术特色品位

通读王粲《登楼赋》可以体味出, 该赋整篇结构严谨, 环环相扣, 首尾呼应, 脉络分明, 作者以登楼为线索, 以登楼游览的活动为顺序, 开头写“登兹楼以四望”, 然后写登楼所见及所感, 最后以下楼所思结尾, 点出“循阶除而下降”, 显得线索明朗清晰, 整篇以“忧”字贯穿全篇, 前后相互照应, 首尾紧密相连, 形式与内容和谐一致, 构成低徊俯仰、一唱三叹的回环之美。

王粲《登楼赋》情景交融的细致描写, 突破了过去诗赋景少情多的传统写法, 具有浓厚的诗意, 改变了汉代骚体赋寓情于景, 情景甚至有时无关的状态, 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其描写艺术方面, 可谓达到极至。王粲《登楼赋》开头写异乡风光, 地势开阔, 山川秀美, 物产富饶。大家都知道异乡风光越美好, 思乡之情就会越殷切, 以眼前乐景反衬心中哀情, 特别深切感人。最后写傍晚景色。天惨惨、风萧萧, 兽狂顾、鸟倦飞, 原野阒寂, 悄无人声, 一片凄清。作者着意渲染寂寞凄凉的气氛, 勾勒出一幅魂断城楼图, 有力地烘托了作者内心的凄怆惨恻, 可以看到该赋前后两段景物描写, 一段即景生情, 一段寓情于景, 一乐一悲, 相互照应, 真切地反映出作者愁绪步步加深、忧伤至极的过程, 感人肺腑。另外, 王粲《登楼赋》很好地把握了赋体“体物写志”的艺术特点, 同时构思巧妙自成特色, 达到了情景过渡和情景交融的特点, 还将抒情、议论和描写熔于一体, 使得《登楼赋》全篇给人的感觉是志趣深远, 又情深意厚, 可以说该赋真切自然而无斧凿之痕, 而这正是抒情小赋超越汉代传统体赋的主要艺术特色。

王粲《登楼赋》的另外一大艺术特点, 就是借典故抒发感情。《登楼赋》是王粲有感而发, 赋中所用的典故与作者的身世遭际相吻合, 因而非常自然贴切, 其中, “仲尼叹归”“钟仪楚奏”和“庄舄越吟”形象地描绘出了人们思乡的普遍心理, 而“河清未至”、“匏瓜徒悬”和“井渫不食”却含蓄而准确地表达了济世之志不得施展的忧虑之情。这些典故恰当成功的使用非常巧妙的地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而且可以大大丰富文章内涵。

王粲《登楼赋》直抒胸臆的表达技法也是非常有特色的。王粲《登楼赋》通过写登高所见秋江景色, 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慷慨激越, 动人心弦。该赋特别使用了直抒胸臆的表达技法, “虽信美非吾土兮, 曾何足以少留”、“人情同于怀土兮, 岂穷达而异心”、“心凄怆以感发兮, 意忉怛而惨恻”均强烈抒发了作者长期积压在内心的徘徊和苦闷, 起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三、王粲《登楼赋》的思想内蕴解读

王粲《登楼赋》整篇彻底塑造了一个落魄书生的真实形象, 诗人的思归之情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抒发的淋漓尽致, 从王粲在该赋抒发的感情中我们能真实的感受到他的内心痛苦与悲愤, 更可以从诗人的行为举止去窥见他的思想内蕴, 这种思想内蕴所蕴含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积极的建功立业思想, 使得王粲的《登楼赋》当之无愧的成为了楚辞屈原精神的回归。

生于东汉末年的王粲, 作为一代才子对当时刚刚兴起的登高文化非常关注, 加之他长期流亡在外、漂泊异地的生活, 这必然让他时时牵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所以登高眺远, 借景抒情便成为诗人排遣乡思之情和离愁别恨的最佳方式。王粲《登楼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诗人不但利用登高这种形式来抒发感情,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诗人把个人的不幸放在时代离乱动荡的大社会背景中, 从而使作品表达出了一代人的心声, 使其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同时该赋把国愁家愁、个人壮志难酬的苦闷融入登高文化中, 也使这篇赋文开了先河, 这不但丰富了登高文化的内涵, 而且扩大了登高文化在文人中的影响和传播。

王粲《登楼赋》深沉地表达了人生苦短多舛之叹和壮志难酬之忧。也许是因为境遇的相似, 古代文人在阅读前辈登高之作时, 总有同病相怜之感。而王粲表现个人忧患意识的作品是非常多的, 但是其中以《登楼赋》最为著名, 整篇以登楼“销忧”开始, 又以“心凄怆以感发”、“气交愤于胸臆”为尾。开始登楼所见, 皆为美景, 然而随后“虽信美而非吾士”, 反惹出满腹乡思来, 此一语直接道破作者当时的心境和忧国、忧民之感。

摘要:王粲的《登楼赋》是王粲停留在荆州时登当阳城楼所写诗赋, 该赋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篇最有影响力的登高之作, 也可以说是我国登高文化兴起的奠基之作, 几乎涵盖了历代登高之作的思想精髓,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这篇赋文内涵丰富, 感情真挚, 不但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而且同时又有着深邃的思想内蕴, 值得仔细品位研读。

关键词:登楼赋,诗赋,艺术特色,思想内蕴

参考文献

[1]王琳.六朝辞赋史[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2]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3]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4]顾农.王粲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2, (5) :63.

[5]徐公持.魏晋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113.

[6]王宇.诉不尽一纸思乡情, 洒不完前年英雄泪——读王粲《登楼赋》.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9) .

主题思想艺术特色 篇5

孙犁是解放区小说创作中独树一帜的作家。他的代表作品《荷花淀》透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美学价值,成为我国现代小说史上短篇小说的佳作。

《荷花淀》以他的家乡冀中平原为背景,具体描写了抗日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艰苦抗战的斗争生活,反映了他们升上德尔人性美和人情美,表现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在艺术手法上,孙犁讲究语言的清新、自然、明快,讲究构思的灵巧绝妙,创造了一种诗情画意之美。1通过日常生活反映时代风貌

《荷花淀》这篇小说,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与日本侵略者斗争的题材,表现的是根据地人民积极乐观,英勇顽强的爱国精神,以及敢爱敢恨,无私无畏的伟大气魄。但作者并没有写刀光剑影、纵横厮杀的战斗场面,只是从战争侧面给我们讲述了一段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作品虽然写了一次战斗,但重点是写男女村民齐心协力,互相配合,共同对敌的场面,而且将故事情节放在如诗书画的荷花淀这个背景中。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让我们从这朵生活的浪花看出时代的激流,通过日常生活画面展现时代风貌。1.1普通的人物,平凡的生活

说它写的是普通的人物,平凡的生活,是因为小说主人公不是叱咤风云的英雄,而是普通平凡的百姓。在那个团结战斗的集体里,我们只知道有个叫水生的;在那一群聪明能干的青年妇女中,我们只知道其中一个是水生女人。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姓什么,叫什么,长得什么样。但正是普通的他们用勤劳、智慧、果敢、能干,才创造出那个充满时代特色的生活。

小说虽然表现的是抗日题材,但真正用来写战争(伏击战)的,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篇幅。大多笔墨用来写月夜编席、夫妻话别、借故寻夫、探亲遇敌等场面,这些充满生活情趣的场面,凸显了那个特定时代的人物的精神风貌,“着力表现战争年代人民朴素简单的美好心灵和刚强果敢的高尚情操。” 1.2普通人物的平凡思想和感情

作者描写的恰是这些普通、平凡的人的普通平凡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小说一开篇给我们展现的是平静、温馨的劳动生活场景。水生嫂月夜织席:“柔滑修长的苇眉子,在她怀里跳跃着,不久,在她身下就编成一大片。”多么美的一幅劳动生活图画!白洋淀有多少“水生嫂”在劳动?“六月里,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各地的城市、村庄就有了花纹细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可见,他们没有因战争而消沉,没有因敌人的侵略、骚扰而惊惶失措。相反地,身处恶劣的战争环境,却保持正常、健康、美好的人格,有着普遍正常的劳动生活。这样看来,我们更加佩服作者采用这样以日常生活来表现重大主题的高妙之处。你看,女人一边织席,一边等丈夫归来,结果丈夫报名参了军,明天就走了。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这意味着什么?但水生嫂毕竟是那种明大义、顾大局,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人,她具有中国劳动妇女共有的光荣品质——勤劳、善良、勇敢、体贴。水生嫂只是说出:“你走了,我不拦你”的话。在这里,作者并没有有意拔高,水生嫂是普普通通的一员,自然实际的问题摆在面前,于是情不自禁地又问:“家里怎么办?”。一场深情的夫妻话别,没有海誓山盟,生死别离,却是一些如何生产,如何斗争的生活琐事的对话:“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千斤的担子你先挑吧,打了鬼子,我回来谢你。”“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朴素的语言写出了白洋淀人民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的热爱,对和平安谧的劳动生活的珍惜,对信服美好的爱情生活的向往。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执着深厚的感情,揭示了他们所具有的人性美、人情美。孙犁在谈自己创作体会时说:“我在延安的窑洞里的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了这篇小说„„我写出了自己的感情,就是写出了所有离家抗日的战士的感情,所有送走自己儿子的、丈夫的人们的感情。”在作者看来,像水生嫂这样的劳动妇女,她们普通、平凡,但她们却是白洋淀最美,最有代表性,最值得歌颂的人。1.3反映生活的真实

真正好的文学作品,不是凭空想象,虚构某些场景,而是反映生活的真实。《荷花淀》即是这样的作品,作者在写了夫妻话别这一真实的生活场景后,又写出了聪慧含蓄的“水生嫂们”的藕断丝连。她们羞于明言,表里不一,冒险 寻夫中透露出对丈夫难以割舍,关心他们安危冷暖的情爱。这种爱既朴实无华,又真挚火热。当他们寻夫未果时,她们也失望,也伤心,也骂,这不正是劳动妇女平常、真实的感情的流露吗?她们在回来的路上,偶遇敌船,为了逃命,把船摇进那不知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虽然成了战士们伏击战的诱饵,但年轻的媳妇们并不是有意去参加一次战斗,这恰是他们寻夫未果这一情节的结果。这样的情节发生在特定的年代,特定的场景,有什么理由怀疑它的真实性呢?我们只能为作者这独具匠心的构思叫好。

通过日常生活事件来反映重大的斗争生活这一艺术手法,还表现在作者其他作品中。如《丈夫》写的是夫妻的感情,写夫妇关系的变化,其实是妻子对抗战意义认识的变化;《光荣》通过秀梅与小五两个女人的对比,揭示了抗战所引起的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嘱咐》《走出以后》都是此类作品,它们不仅使读者嗅到冀中平原泥土的芬芳,更能让人感应出时代风云的声光色味。而《荷花淀》正是此类作品的代表作。在一般人看来,普通的生活,平凡的人物,不容易成就好的作品,但孙犁恰恰在常人并不在意的凡人小事上挖掘出美的意蕴。“用极富情趣的生活的故事,反映时代风云变化和人物崭新面貌。”它通过这组平常、习见的生活和感情的画面,使读者坚信:拥有如此丰富而美好情感的人民,有什么力量可以战胜呢?这是对侵略者的一种无声的谴责,更是一种发自肺腑ude礼赞,它赞美了幸福美好的和平生活,和勤劳、纯朴的和平劳动,更赞美了为保护这种和平生活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荷花淀》确是做到了用平常的生活反映了伟大的时代风貌。2艺术手法上做到新、巧、美 2.1新 《荷花淀》是一篇战争题材的小说,但作者却运用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充满抒情、诗意的语言,另辟蹊径,开创了战争小说的新局面。《荷花淀》的艺术之新突出表现在小说运用诗情画意的笔调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美感。有研究者称本文为诗化小说,我以为并不过分。试想读过《荷花淀》后,你很难记出几个面目真切的人物,更不会对其中的战斗场面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但你绝不会忘记那长着茂密芦苇的白洋淀,尤其是那“飘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的荷花淀。孙犁先生本人谈过:“这篇小说引起延安读者的注意,我想是因为同志们常年在大西北工作,习惯于那里的大风沙气候,忽然见到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鲜吧。”这就非常中肯地道出了小说吸引人的根本原因。小说开头,在我们面前铺开了一幅被作者充分诗化的,如同仙境般的“荷花图”水生嫂便在这样的环境中编者席,“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是个多么清新、静美的世界,多么富有诗意的劳动场景。开篇这段妇女月夜织席历来被认为最富有诗意而脍炙人口的一段。这里既有白洋淀明丽的地方色彩,也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甚至还弥漫着荷花清新的香味,应该说这一场景的描写,本身就是一首诗、一幅画。作者运用充满诗情画意的笔调,来描写普通的劳动生活,为全篇定下了活泼欢快的抒情基调,这在描写战争的小说中,当然令人耳目一新。作者不仅把劳动生活写得那么富有诗意,更难能可贵的是把战斗生活也同样写得富有诗意。请看“伏击战”一段。当女人们心惊胆战的探出头来,竟然发现,荷花突然变成了人,变成了女人们到处寻找的心上人,这是一个多么富有戏剧性的情节。仗打完令了,战士们的心情多么愉快呀,他们玩着水底捞鱼的拿手戏,泅到水底打捞战利品;他们嬉笑着,用荷叶顶在头上,档住正午的太阳。透过这幅图景,我们发现作者将这场战斗设在荷花丛中,把人与淀中的荷叶荷花融为一体,相互映衬,写得有声有色,富有情趣,因此用充满诗意的笔调来描写、歌颂白洋淀人民的劳动和战斗的生活,确是本篇小说的显著特色。而追求这种抒情的诗意,也就成了孙犁创作的明显风格。这种风格,还可见于孙犁的其他作品中。如《纪念》中写母女夜谈:“月亮也落下去,我望一望那明亮的三星,很像一张木梨,它常年在天空游动,密密层层的星星,很像是它翻起的土花,播撒的种子。”这里与其说语言清新优美,抑或是想象丰富、自然,倒不如说充满一种抒情的诗意。2.2巧

2.2.1结构安排巧妙。

“孙犁小说的结构既严谨缜密,又轻巧灵活,他不注重故事的完整和情节的曲折离奇,常由一连串的生活画面连缀而成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小说以水生嫂她们的活动为明线,以水生等战士的活动为暗线,两线既平行推进,又互相交织,巧妙地构成故事发展的情节,富有艺术魅力。

小说从明线开始,写水生嫂在月下织席,等丈夫回来,通过夫妻谈话,我们知道暗线中的水生他们正在开会,讨论成立地区队。原来两条线同时展开了活动。夫妻话别,两条线交织在一起,这一绝妙的构思,既使人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反映了人物性格、心理、觉悟等。女人们寻夫的情节是明线的进一步发展,强化。通过女人寻夫不着的失望、伤心、说笑,反映出暗线的战士们认真训练,秘密转移等一系列活动,当“明线”的女人们摇船回家,遇到敌人逃命时,而暗线的战士们已在荷花淀里布下天罗地网,专等敌人来送死。荷花淀里的那场激战,两条线再度交织在一起,打完仗,战士转移,暗线消失而明线中的妇女又说笑起来。小说结尾,写青年妇女们学射击,敌人围剿百顷苇塘时,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呢!这一结尾,既点明了暗线战士们一直不畏生死、跟敌人斗争,又反映妇女们既辛勤劳动,又直接投身于战斗的气概。此时,两条线又合而为一。虽然这种双线结构的文章不乏其例,但像本文这样,两条线各自发展,共同推进,水乳交融在一起,比较少见。2.2.3巧设出人意料的情节

作者善于用巧,制造悬念,创设一些出人意料的情节,使本来平淡、简单的故事,变得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真正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夜深人静,水生嫂等丈夫回来,可是等呀等,等到很晚,没想到丈夫回来却是与家人辞行;女人们去马庄寻夫,可来得不巧,昨晚还在,半夜里不知开到哪里去了;寻夫扑空,本来扫兴,可又那么“凑巧”,归途遇上日军的大船;女人摇船逃进荷花淀,却无意把敌人引入了战士们的伏击圈,女人们不仅绝处逢生,还在此时此地见到各人丈夫的脸。2这些巧,推动了情节发展,丰富了人物形象,使作品变得耐人寻味,摇曳多姿。2.3美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艺术境界,孙犁追求的是善与美的世界。孙犁认为:“文学应反映真、善、美,宣扬真、善、美”。在以抗战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荷花淀》雅致秀美,而不失庄重与朴素的风格,本身就令人着迷。孙犁对题材的艺术处理,对人物的审美关照,对情节的自然构造,对意蕴的深入开掘,对语言的从容驾驭都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艺术才华和美学追求。作家把朴质纯情的乡土生活作为审美的基点,正如他自己所说:“每人有每人的起点,只能沿着起点前进,而不必改变自己基本的东西。”孙犁正是沿着这个这个审美的起点,选择了以家乡白洋淀为背景刻画出独特的乡土生活情态。作者用诗一般的格调,执着地表现美的人,美的景,美的事。2.3.1美在意境的创造上。

小说留给人印象最深的美感,就是那一片片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人的美好追求的荷花淀。它飘着荷花荷叶的香,让人神往,使人陶醉。而在这幅如诗如画的境界里,人便融入其间。如小说开篇所描绘的那幅绝美的图画,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了美的境界。中间和结尾部分对荷花淀的描写,是前文的补充和延续,全部画面融为一体,层次分明,显得意境纵深而高远。请看下面的画面:“她们摇的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绣针一般快。”“她们奔着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作者就这样善于运用奇妙的比喻来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展现出优美的意境。在这里,白洋淀妇女机智、果敢、能干表现了出来,而白洋淀养育的儿女正如那满淀的荷花、荷叶蓬勃挺拔,像铜墙铁壁一样保卫着自己的家园,这正是《荷花淀》所创造的全部纯美的境界。

2.3.2美在质朴无华,含蓄蕴藉的语言。

孙犁的语言朴素清新,含蓄隽永,自然而不浅露,朴实而又深远。如:“你能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这是水生嫂在丈夫就要上前线时含泪说的一句话。它表现了一个普通女人对丈夫的眷恋和依靠,也写出了对丈夫安危的牵挂,体现了忍痛分别的复杂心理。丈夫这一走,说不定就是生离死别,而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摆在她面前的担子是多么重啊,但丈夫确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事事走在前面,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这就够了。千斤重担她也能挑,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总之蕴含着许多可意会的言外之意。它为读者创造了联想,想象的空间,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类似这样深沉含蓄的语言,文中比比皆是。除了夫妻话别一场对话外,女人相约探夫,虽然各自的理由都很充分,不还是让我们体味出她们的“藕断丝连”吗?作家不仅刻画人物语言如此,而且在写景状物、感情抒发,都能巧用艺术手法,自然而不造作的达到美的境地,把读者的阅读引导审美的高度。

主题思想艺术特色 篇6

关键词:周作人;闲适散文;思想品质;艺术特色

周作人先生曾经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是燕京大学的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可以说周作人先生这一生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且细数周作人先生的散文,其一生创作散文多达千篇,这在现代散文领域是极为罕见的。周作人先生的散文基本上可以从两种层面上来看,一种是偏重于对社会文化的批判与讨论,言辞激烈,文风激昂,甚至于有一种笔尖杀人的锋芒。而周作人先生则戏称这种文风为“流氓鬼”,不分人情,只认公理,流氓大概就是这么炼成的。还有一种周作人先生则是投注了大量情感,并将这些情感寄托在文字叙述上,周作人先生总是能通过描绘身边的客观景物体现出一种不一样的情感生活。对于此等文风,周作人先生称其为“绅士鬼”,不急不燥,不吵不闹,简简单单只说情绪就好。其实中国现代散文史中周作人先生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之高的评价,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其散文中所拥有的极强的思想性以及无法抵挡的穿透力,他总是能够避开世人的视角,从心出发,带给读者不一样的简介。而且是散文不同于小说,它可以不需要完整的故事情节,它可以没有具象的客观现实,它唯一需要的就是情与意,而这种情与意只有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才会拥有其独特的价值,否则就只是一篇普通的文稿而已。

一、周作人闲适散文中的思想品质

周作人先生的闲适散文中以其独特的思想魅力而著称于世。散文中并不生硬的植入情感,同时在整体布局上每段情感的抒发也不显突兀,平淡亲和,十分耐读。而且在周作人先生的先是散文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其对平淡自然的渴望。他在《雨天的书·自序》中曾言明,他是极羡慕平淡自然的作文心境的。只可惜生逢乱世,周作人先生对于平淡自然的渴望自然要很困难了。其实从周作人先生闲适散文的整体来看,周作人始终在秉持着一种思想品质就是平淡,他本人渴望平淡的生活,在散文中表达出平淡的感情,同时也希望中国的社会变革的早日恢复平淡,生活还要继续,自然状态的社会才是适合生存的社会。

或许会有人对周作人先生的这种平淡思想嗤之以鼻,觉得生在乱世之中又如何寻求平淡之意。但是随波而不逐流,这就是周作人先生的态度。即便是生逢乱世,他的心依旧朝着向往的路径前进。文似看山不喜平,其实在乱世之中寻求平静才方能显现出文人的社会责任感。而且这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所以周作人先生为自己选择了一条崎岖的路,不过他走的很开心也很洒脱。在他的闲适散文中,文字之间虽显平淡,但是内容却镌刻永恒,他的情感是内敛的。不张扬也不跋扈,他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思绪,他知道这社会需要什么,缺少什么,在异常焦躁的乱世社会中,周作人先生,用一笔平静告诉世人,平心静气,方得始终。

二、周作人闲适散文的艺术特色

其实我们看周作人先生的闲适散文你会发现,行文之间娓娓道来,缓中有序,不骄不躁。不论是绘景还是抒情,无论是论理还是叙事,一切都显得非常有章法,或许道法自然不过如此。在文字中我们看见的周作人先生是不摆架子,也没有丝毫的心浮气躁,即便是在这信仰支离破碎的社会转型期间,他依旧表现出来一种率真自然的本色之美。在周作人先生看来,“本色最难”。本色,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轻而易举,它应该是自信与胸襟相连的一种本我意识,并不是硬生生的将情感抛出,不介意环境。而应该是在看遍诸多嘲讽眼神之后依旧有说实话的勇气,是即便已经知道了不会为人所接受但是却依旧说出来的胸襟。不畏嘲讽,只对真理,此乃本色。《乌篷船》一文是周作人先生早起的作品,初读下来可能会让人感觉异常的琐细、繁杂、平淡,但是当我们再读之后你会发现,原来这就是生活,琐细繁杂之间方显人生真谛。

熟读周作人先生的散文你会发现,其散文中还有一种艺术特色就是他始终持的都是公平论。既不标新立异,也不哗众取宠,文字质朴而又显厚度。其实在周作人先生的一些记叙人、事的散文中即便遇到了人世间的不可避免的悲哀,周作人先生都没有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悲悯,他并不借文字来泄愤,也不过度的阐述恩怨情仇,秘密终究是秘密,他不会去揭,也不自我标榜,他就只做事情的旁观者,听,看,讲,主观而又客观,感性而又理性。他总是那样的平淡的叙述凡人的苦与乐,卑微的希望与难堪的过往在周作人先生的眼里并没有什么不同。他公平公正的在记叙凡人世界里的幸与不幸。文字或许平淡,但情怀不淡。

最后就是在周作人先生的散文中经常会有许多引文,所以也有些人会讥讽周作人先生为“文抄公”,但是周作人先生表现出来的并不是要与任何人撕破脸,打一架的感觉,他始终都是那个谦逊和蔼的他,不摆架子,不买弄才华。他只是希望通过这些引文来实现文中意象的具象化,让读者能从更立体的角度来看待情感与意象。

三、结语

综上我们看到,周作人先生闲适散文饱富情思与艺术特色的,只有深入的去了解,我们才能够看的更清楚。

参考文献:

[1]陈玥. 不平淡的苦味——以文学思想为线索的周作人散文文体研究[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1(03)

[2]梁丽芳. 私人经历与集体记忆:知青一代人的文化震惊和历史反讽[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主题思想艺术特色 篇7

一、戏剧小说《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艺术特征

(一)舞台集中性

最初的戏剧文学剧本因衍生于戏剧艺术,故在表达方式和表现内容上都受到了戏剧表演方式的制约,其中“舞台”是制约戏剧文学创作的最主要因素。因为“舞台”为戏剧表演所提供的场所大小、场景变化和表演时间等方面极为有限,所以就要求戏剧文学无论是在创作结构上,还是在人物形象塑造和内容表达上都要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内通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对戏剧作品的内容和主题思想进行表现。戏剧小说《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作家山田宗树分别以笙和松子两个人的第一人称视角作为作品的主要线索,构成了具有双重性质的相对平行的作品结构,并在此作品结构中将时间、空间划分为相对稳定的若干部分,通过这些若干部分中的人物、时间分别从正面和侧面两个方向对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进行表现、表达。作家山田宗树将松子的人生经历集中在这几个重要的时间段或时间点内,并通过相继出现的各个人物与松子之间关系和发生的事情来表述松子的一生,对松子这一人物形象进行生动、形象的塑造。

(二)强烈的戏剧性冲突

同时受到戏剧“舞台”的限制、约束,戏剧文学无法向其他文学体裁一样极其详尽的对作品内容进行表述,而是通过尖锐的冲突对戏剧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塑造、进而表现作品内容和主题思想。在《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作家山田宗树在平行的双重性作品结构中,分别用具有代表性的尖锐的戏剧冲突作为描写、叙述的主要内容。例如,松子侄子笙这一部分,如果不是松子的意外死亡,父亲委托自己去处理姑姑松子死后的相关事宜,笙还一直都不知道自己有一个叫做川尻松子的姑姑,正是因为从未接触过,笙在父亲一开始提及要委托自己处理姑姑的身后事时表现出厌烦和抵触情绪,这里表现出的是笙和自己父亲的矛盾与冲突。在作品中,若不是一同在场的明日香在其中劝和,恐怕笙与父亲之间的沟通会更加具有敌对性。随着故事的发展,作品中的矛盾、冲突不断发生变化,笙开始好奇姑姑松子的人生经历,并且逐渐产生感情,直至当凶手被捕、庭审时,笙对姑姑的意外死亡表现出了悲愤的情绪、情感。

(三)戏剧人物的个性化塑造

在戏剧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个性化塑造主要依靠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和行为举止。在戏剧小说《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山田宗树灵活的运用其特有的文学语言对各个人物进行了生动、形象的刻画,无论是外形相貌、衣着打扮还是神态表情都充分展现出作品中人物的独特之处。例如,“我检查了一下自己身上的服装,下面穿着一条短裤,上半身是玛丽莲•梦露的T恤”,这是对笙的着装描写,从着装来看,笙具有现代年轻人的特征。作家随后对笙父亲着装等细节的描写则将父亲严谨的性格特点表现出来,“男人身穿灰色西装,捧着一个白色盒子,右肩上背了一个咖啡色的大背包。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汗水流进了眼睛,他那双细长的倒吊眼眨了好几下。两片厚唇依然横在脸上,但小平头中夹杂了许多新增的花白头发,身体也好像缩小了一圈。”。山田宗树还通过人物对话将人物形象刻画了出来。例如,在得知父亲让自己去处理姑姑死后出租屋的事情时,笙表示“真是的,临死还给家人添麻烦。”等诸如此类,这既将笙身上所具有的冷漠表现了出来,又为下文笙对待姑姑松子的感情的转变做下了伏笔。

二、戏剧小说《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主题思想

戏剧文学之所以比其他文学体裁更加生动形象、使读者及观众记忆犹新,除了因为其表现形式的舞台直观性特点,还因为戏剧文学在主题思想方面的表现和表达方面更加形象、深刻。戏剧文学作家通常通过具有舞台集中性的故事内容对尖锐的戏剧冲突进行表现,从而揭示现实社会存在的各类敏感的问题,对人类社会发展进行深刻的思考。在戏剧小说《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作家山田宗树赋予多个主题思想于作品,并以此来揭示现实社会中的各类现象、问题、矛盾,同时对于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人性问题进行深度剖析。例如,笙初闻姑姑松子意外死亡消息时表现出的冷漠,对于这位他不曾接触的亲戚,他的不耐烦代表着存在于人性中的冷漠、自私、麻木的弱点。又例如,松子所以常常被男人欺骗是因为在其自身对于爱的贪婪的欲望,贪婪使她无法辨认真伪,致使自己生活辗转坎坷。

综上所述,作家山田宗树灵活、形象的对松子、松子侄子笙等一系列人物进行典型的人物塑造,将人物的言行举止和故事的发生、情节发展等内容集中在具有双重性的平行结构中,成功的展示了松子极具悲剧性的一生,对于人性的弱点、女性主义等主题思想进行了深刻的表述、阐释,并为日本现代戏剧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山田宗树.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万卷出版公司.2013.10.

主题思想艺术特色 篇8

我校大学生主题论坛活动从2009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3届:2009年陇东学院“科学发展观, 引领我前行”大学生论坛活动;2010年陇东学院“科学的理论, 奋进的旗帜”大学生论坛活动;2011年陇东学院“党旗在我心中”大学生论坛活动。同时,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校大学生论坛活动的开展, 笔者还主持申请了陇东学院教学研究项目“构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题材的大学生主题论坛教学机制的创新研究”课题, 该项目的任务就是总结经验教训, 为论坛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推广宣传论坛活动的成绩, 扩大论坛的影响力。

1 我校举办“大学生主题论坛”活动的主要目的

(1) 贯彻“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 推动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98方案”的实施过程中, 笔者就怎样才能讲好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提出了“信”、“学”、“改”3字教学模式[1], 对于我校广大师生学好、用好邓小平理论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近几年又通过举办大学生主题论坛活动, 在我校掀起了全校师生共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高潮, 推动了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的顺利开展。

(2) 贯彻研究性教学理念, 逐步形成我校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引导大学生既关心国家、社会, 又关爱自己和他人, 能在实际生活中较好地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近年来, 我校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推广研究性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 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一些学生说, 开展研究性教学以后, 原来枯燥的思想政治课变得有趣了、有深度了, 思想政治课也贴近实际生活了。可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的改革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

(3) 发挥我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多年形成的“问题—讨论式”教学方法的优势。所谓“问题—讨论式”教学方法, 就是把课堂教学分为收集问题、梳理问题、讨论辨析和总结提高等4个步骤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方法是广大教师经过多年探索后形成的, 他们都能较熟练地在教学中加以运用。

(4) 进一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精神。通过举办大学生主题论坛活动, 为我校广大师生学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搭建一个教学实践平台, 以增强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 我校举办“大学生主题论坛”活动的具体过程和实施步骤

2.1 确定论坛的主题

我们主要根据当年党中央宣传的重点, 国内外热点问题, 组织教师策划当年大学生论坛的主题。从2009年开始举办大学生主题论坛活动, 我们先后拟定了“科学发展观, 引领我前行”、“科学的理论, 奋进的旗帜”和“党旗在我心中”等3个论坛主题, 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2.2 宣传、引导学生撰写论文

论坛主题内容确定下来以后, 我们通过制作广告牌和课堂教学等形式, 鼓励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原著,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写读书笔记和学习体会;倡导他们走出校园, 深入工厂、田间开展调查研究, 积极思考, 热情参与, 把自己的看法、想法写成小论文。如2010年在陇东学院“科学发展观, 引领我前行”大学生论坛活动中, 文学院王瑞等学生利用回宁县老家的机会, 通过走访典型家庭与问卷调查等形式, 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解决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很有启发性, 受到了有关领导的重视, 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关心社会、关注我国民生建设的良好风气。

2.3 修改论文阶段

每次活动我们都收到论文约5 000份, 参与人数约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一半。对于收集的论文我们首先要求教师进行批改、书写评语, 对其中优秀的论文, 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修改、提炼, 不断充实文章内容。同时, 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以推荐优秀论文予以公开发表。

2.4 挑选优秀论文参加初赛

这一阶段主要是各位教师将自己所指导的优秀论文统一组织, 参加初赛。通过比赛, 评委最终从全校200多份优秀论文中筛选出30篇水平较高的论文, 参加下一阶段校级优秀论文的奖励和演讲活动。

2.5 演讲决赛阶段

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 每年6月上旬举行全校的大学生主题论坛演讲决赛。决赛的具体过程分学生演讲、评委亮分;决出名次、领导发奖;专家点评和领导讲话等步骤。决赛学生的实力也能得以充分展示和锻炼, 其他学生也从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所以, 这一阶段是论坛的高潮阶段, 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

2.6 活动总结阶段

此阶段主要依据专家评委点评意见, 总结经验教训, 制作校园活动简报, 扩大论坛活动的影响范围。

3 我校举办“大学生主题论坛”活动的意义

首先, 从学生实践层面上看, 一年一度的大学生主题论坛活动为我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才华和锻炼自我、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的平台, 也为检查我校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提供了一个验证平台。每年的大学生主题论坛是学生非常期待的, 他们在此可以自由讨论、自由发言, 讨论他们关心的话题, 抒发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从理论研究层面上看, 举办大学生主题论坛也为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考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针对性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新动力。通过举办三届大学生主题论坛活动, 促使一些教师开始教学研究并申请了“如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研究性教学实践”、“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如何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教学”等方面的教学项目, 也公开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论文, 极大地推动了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 从而使我校在2010年全省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精彩一刻评选中赢得了两项大奖。

其次, 大学生主题论坛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 促使他们在大学生主题论坛活动中, 既满腔热情、慷慨激昂, 又旗帜鲜明、明辨是非;促使他们既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 又能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进而帮助大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再次, 大学生主题论坛教学活动也丰富了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改变了我校原来思想政治课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 加深了学生对所学政治理论的理解, 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内外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 使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真正地“动”了起来, “活”了起来。

参考文献

主题思想艺术特色 篇9

吴兆骞 (1631—1684年) , 字汉槎, 吴江 (今属江苏) 人, 出生于汉族仕宦之家。顺治十四年 (1657年) , 吴兆骞参加江南乡试中举。不久, 因南闱科场案发被逮系狱。由于复试时他交了白卷, 冒犯了清廷, 结果被遣送黑龙江戍边。顺治十六年 (1659年) , 吴兆骞到达流戍地宁古塔 (今黑龙江省宁安县) , 开始了他近半生的流放生活。康熙二十年 (1681年) , 在纳兰性德父子、徐乾学、王士祯等人的帮助下, 纳锾自赎, 奉诏赐还。康熙二十三年 (1684年) , 吴兆骞因病离开人世, 年仅五十四岁。

吴兆骞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歌赋, 其中《秋笳集》八卷, 《秋笳词》二卷, 《归来草堂尺牍》一卷。由于他屡遭颠沛, 散佚颇多, 所以其死后为其刻印的《秋笳集》仅是他全部作品中的一部分。

吴兆骞遣戌时所作的诗赋, 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的, 具体说, 可分为咏怀东北史事和古迹的怀古诗, 描绘东北自然景物的边塞诗及歌颂清朝将士和北疆人民抗俄斗争的抗俄爱国诗。

《秋笳集》中有许多咏怀东北名胜古迹和历史轶闻的诗作, 如《抚顺寺前晚眺》:“乱山残照戍城东, 立马萧萧古寺空。接塞烟岚天半雨, 背人雕鹗晚来风。辽金阙寒芜里, 刘杜旌旗野哭中。俯仰不堪今昔恨, 欲将空法问支公。”诗人用眼前景物起兴, 凭吊往古辽金, 凭吊爆发在抚顺地区的“萨尔浒之战”。对往古的凭吊, 不过是感叹人事沧桑而已, 吊“萨尔浒之战”———“刘杜旌旗野哭中”才是主要之点。“俯仰不堪今昔恨”, 一语道破诗人心中的隐痛。诗人吴兆骞出身于明王朝士大夫之家, 亲身经历了明王朝的灭亡和南明几个小朝廷的破败, 自己又遭到仕途幻灭, 流戍绝塞, “身婴木索入圜门, 白日阴沈欲断魂” (1) , 可谓满腹哀伤、满腔悲痛。但在清王朝高压政策压迫下, 亦无可奈何, 只得寄情词赋, 以抒悲愤。再如《经灰法故城》:“雪峰天畔见荒城, 犹是南庭属国名。空碛风云当日尽, 战场杨柳至今生。祭天祠在悲高会, 候月营空想度兵。异域君臣兴废里, 登临几度客心惊。”诗人抒发感叹:战争风云虽然消失, 空城犹在, 杨柳依旧。可是当年争雄图霸的“君臣”却也在人事兴废中烟消云灭了。同样, 《过灰扒废城》一诗中的“塞形空设, 兴衰恨莫裁”等诗句也是同样的深沉慨叹:“灰法城”形势险要, 当时攻守双方战斗当然非常激烈, 如今却形同空设, 何用之有!这是两首咏怀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女真族辉发部战事的诗作, 而反映这一对中国历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事件的文学作品, 在吴兆骞之前是没有过的, 所以说这两首诗具有十分可贵的价值。

描写东北自然景物的边塞诗具有代表性的是对长白山的讴歌与描述。如《长白山》:“长白雄东北, 嵯峨俯塞州。迥临沧海曙, 独峙大荒秋。白雪横千嶂, 青天泻二流。登封如可作, 应待翠华游。”诗中用“泻二流”描写长白瀑布, 生动地展现了作为清朝发祥地, 鸭绿、图们、松花三江之源的长白山的雄伟高峻。而被誉为清初三大赋之一的《长白山赋》笔墨更加浓重, 气势更加雄壮。此赋用“猗兹山之峻极, 眇群岳而独尊”开篇, 由浅入深地描写了长白山主峰之高崇, 神池之广以及“倒银潢而半泻”的瀑布壮观。全赋词藻瑰丽, 气势磅礴, 深受康熙皇帝的赞赏。吴兆骞的边塞诗《秋笳集》, 不仅以其长于描绘东北边疆优美的自然景色而著称于世, 而且由于其中的一些诗篇指斥了沙俄的侵略暴行, 歌颂了黑龙江流域广大军民的抗俄斗争而被后人所称道。这部分作品在吴兆骞的三百多首边塞诗中占有几十首, 这类诗篇是吴兆骞全部诗作中的力作, 是其爱国思想的集中表现。

康熙三年 (1664年) , 宁古塔将军巴海率师东伐, 出发之际, 吴兆骞写了《奉送巴大将军东征逻察》为之送行。诗云:“乌孙种人侵盗边, 临潢通夜惊烽烟。安东都护按剑怒, 麾兵直度龙庭前。……苍茫大硕旌旗行, 属国壶浆夹马迎。料知寇兵鸟兽散, 何须转斗摧连营。”这首诗开头第一句“乌孙种人 (指俄罗斯人) 侵盗边”就严正地指出了沙俄侵盗我国边境的事实, 说明了巴海进行的是自卫反击的正义斗争。“苍茫大碛旌旗行, 属国壶浆夹马迎。”颁扬了广大将士的抗俄热情以及各族人民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情景。“料知寇兵鸟兽散”则预言了这场正义战争的必胜结局。

纵观诗人吴兆骞的一生可知, 吴兆骞早年名重江左, 为慎交社盟主, 当江南名士汪琬拜访他时, 他引袁淑对谢庄语:“江东无我, 卿当独步。”语惊四座, 狂放无羁。遣戍边庭, 由“年年岁岁争游冶, 挟弹挥丸空藻野”的潇洒文人, 变成“壮心零落还驱马, 绝域羁栖且傍人”的迁客, 使他精神受到巨大打击, 羁栖绝域的生活, 也逐渐磨去了他的棱角, 他以羁鹤自喻:“屈此云裔之侣, 为君阶下之禽, 尔乃敛遥情, 缄夸节, 去寥廓, 就樊绁, 燕雀长偕, 鸾皇永别。”吴兆骞无辜获罪, 被迫戍边, 内心郁积极大的愤怨, 然而在诗中却要感谢“生到边庭圣主恩”。在清王朝高压政策压迫下, 他的诗不能象明代公安派那样独抒性灵, 不拘格套, 诗人形同羁鹤, 噤若寒蝉, 只能隐约吞吐, 幽曲凝噎地抒发心中的不平和哀怨。“落日空城里, 无人鸟独栖。幸逃纤缴慕, 得任别枝啼。命子声偏急, 梳翎影乍低。微躯惭凤族, 不敢向金闺。”“四座衣冠谁揖客, 一时参佐尽文人。褐衣久已惭朱履, 不敢狂歌吐锦茵。”左一个“不敢”, 右一个“不敢”, 透过这些诗句, 便可以窥见到诗人心中悲苦幽怨之情状。由于诗人一生中大起大落, 前后思想变化很大, 早年过的是锦衣鼎食的豪华生活, 出塞后却从贵公子沦为阶下囚, 衣食无着, 生计维艰, 面对人烟稀少, 贫瘠荒凉的朔漠、黑水, 诗人触景生情, 感怀颇多, 禁不住将这些情感流露于字里行间。于是, 反映在诗作中便是一变婉丽幽艳、踌躇满志而为感伤凄侧、幽怨在怀。因此, 他的许多诗作通过对塞外荒凉、萧疏景象的描写, 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不幸遭遇和动荡不定的飘泊生活。如《寒食大雪》曰:“寒食边庭雪, 严阴郁未开。遥怜战场柳, 春色几时来。客泪沾笳吹, 乡心托酒杯。莺花何处好, 万里梦吴台。”诗作看是写景, 实是写情, 是作者借景抒情, 寄托内心无限哀愁和对家乡的怀念。这类作品在《秋笳集》中比较多。再如《晚自鸡岭崖至夭龙屯》一诗曰:“迢遽回冈抱塞长, 暮云归路剧羊肠。马嘶古碛寒沙白, 鸦乱荒城落照黄。病后关河空涕泪, 战余身世各苍茫, 客游不异松花水, 日夜溜溜下北荒。”如此等等。不难看出, 诗人在状物写景的同时, 寄托和抒发了自己由于不幸遭遇而产生的感叹。他笔下的景物, 除少数外, 大都着重渲染了东北的冷落荒凉气氛, 使人读后有苍凉悲苦之感。

综上所述, 吴兆骞如果没有流戍塞外的痛苦生活, 很难写出如此豪壮、高亢、悲凉、幽怨的诗篇。正如屈原被放逐吟出千古绝唱《离骚》, 司马迁遭宫刑完成不朽巨著《史记》一样, 不幸的遭遇反倒促成了他辉煌的文学成就。流放塞外迫使他走出了平静的书斋, 从而使其诗歌创作起了质的变化, 《秋笳集》既是吴兆骞吟唱北国边塞风物的心曲。诚如沈德潜所云;“汉槎极人世之苦, 然不如此, 无秋笳一集, 其人恐不传。天之厄之, 正所以传之也。”由于他长期过着被遣戍的生活, 和边地人民一同经受了战乱、饥饿、寒冷的熬煎, 使他的诗歌创作有了深厚的生活根基, 开始面向生活, 反映现实。从而创作出上述这些具有新的内容、新的风格的现实主义诗篇。特别是诗人被遣戍的后半期, 由于生活视野的开阔, 使作品愈来愈具有人民性, 内容也愈来愈充实、丰富, 以致于逐渐形成了他的边塞诗的质朴遒劲、气骨浑厚和高亢悲壮的艺术特色和风格。

参考文献

上一篇:灯光系统的网络控制下一篇:安全带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