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校

2024-10-06

民族学校(精选12篇)

民族学校 篇1

一、民族学校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存在的困扰

1.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内容未添加到学校课程中。

“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 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 课程设置对学校教学非常重要, 学校教育的文化传承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

目前我国各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 反映主流文化的国家课程在总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为88%~90%, 而主要反映民族性的、地方性的文化知识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为10%~12%。[2]在现实的学校教学当中, 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 比如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师的知识构成、面临的升学压力等致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很多学校都没有开设反映民族文化的地方知识课程。在中学阶段, 特别是高中阶段, 学校尽量压缩非高考科目的教学时间, 甚至将会考科目都压缩到极少的课时, 至于民族课程、地方文化课程更是形同虚设。

在一些相对发达的民族地区, 由于升学压力相对较小, 有些学校会开设部分民族文化课程, 但是很少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少数民族文化课程更多的是被考试课程所取代, 主要放在选修课中来完成。所以只是在形式上具备了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课程的特征, 但不能完成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现实需要。

2. 课外活动内容单一, 未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创造条件、搭建舞台。

把学生放在广阔的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蓬勃向上的课外活动, 使各类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领域, 在快乐成长中全面提高素质。通过丰富的民族文化传承实践和课外活动来完成文化传承内容, 这是许多教育者的共同愿望。将文化传承的两种方式 (直接方式、间接方式) 相结合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在很多民族学校的实践活动中, 更多提倡的是和现实生活接轨的课外活动内容, 忽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内容。如很多民族中学会定期举办艺术节、电影节、文化节、体育节等校园系列文化活动, 但在活动里面, 很少涉及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体育节时会开展篮球赛、足球赛, 但不会开展一些特色的少数民族运动项目;文化节会组织管乐团表演, 但很多学校却从根本上放弃了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内容, 民族音乐、民族歌曲根本没有纳入活动内容之中。过多地强调强势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 使得本就处于弱势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面临着被同化的风险。

3. 长效的民族文化传承机制尚未确立。

文化的传承机制是指文化运作的内在规律和方式。每个民族在其产生之后都会自发地产生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教育形式, 有的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 有的是和风俗习惯联系在一起。这些传承方式都是源于本民族的生产生活实际, 符合本民族的文化生态环境, 属于最初的、原生态的传承机制。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进行, 教育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开始从生产生活中分离出来, 学校教育逐渐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当前, 所有的国家都无一例外地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交到学校教育当中。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建立民族文化传承的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 很多民族中学都在开发民族文化校本教材或者依托学校大型活动或常规活动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这些活动开展之初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 教师和学生也报以极大的热情。然而, 从现实状况来看, 这些文化教育活动的延续与发展不容乐观, 许多学校现在已放弃使用民族文化的校本教材, 各种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也被忽略, 主要原因在于考试升学的压力。民族传统文化游离于学校体系之外, 虽然学校管理者和大部分教师对学校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表示赞同, 但观念上的认同不等于实践中遵循这样的价值取向。与管理者和教师“热情支持”相反的是, 在实际教育活动中, 民族传统文化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学校所开展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大多“昙花一现”, 学校也缺乏相应的制度保证这些活动长期有效地实施。

4. 忽视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师资培训。

教师的专业化大概可以划分为职前、实习、职中三个不同的阶段。就职前培训而言, 目前民族中学的教师主要由民族院校或者综合大学的民族班来完成。从各个学校的培训课程设置来看, 普遍重视各个具体学科的教学, 而体现民族文化类的课程几乎没有, 根本不存在系列课程。同时, 无论师范大学还是综合大学里的教育学院, 都处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地区, 教师对民族地区的实际缺乏了解, 培训的内容稍显理论性过强, 不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实际。因此, 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职前培训就无法得到时间上和质量上的保证。

就职中培训而言, 主要是由各个地区的教师进修学校来完成。无论在民族聚集区还是散居区, 少数民族学校在当地的学校总数中都是少数。教师进修学校在指定教学培训计划时, 很少会将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放入培训内容之中。在加之各种考试评比的压力, 致使民族中学的教师无法准确掌握和了解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知识和教育方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职后培训是否能搞好是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环节。现实当中, 此环节迫切需要加强。

二、民族学校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思考

1. 立足本校实际, 加强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开发。

地方课程是不同地方根据特定地域或社区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 以及特定的课程资源设计的课程。[3]校本课程则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而言的课程形式, 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计划或方案。我国的教育政策规定:少数民族地区课程设置是国家课程+民族语言课程。政策规定的重点在于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字的学习, 以学习民族文字和民族语言作为载体来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随着民族地区教学实际的不断变化, 这种模式也需要加以改变。需要将民族文化的课程加入课程设置当中, 应该在语言课程之外增加民族文化课程的比例, 进而形成新的课程模式:国家课程+民族地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通过这种模式的改变, 将课程扩展到整个少数民族文化的范围之内, 包括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艺术、生产生活、科学、民风习俗等。[4]通过构建多元的民族特色的地方、校本课程体系 (如选修课、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 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内容加入到教学当中, 多元文化的融合、多元活动的承载, 调动一切积极性。需要指出的是,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庞大系统的工程, 它需要教育管理部门、教育科研部门及教师在内的多种人员的参与, 同时还要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 在实施过程中逐渐完善。

2.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

民族学校是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的场所。既存在着优秀的外来文化, 同事也有社会主体文化, 另一方面还存在少数民族的文化。如前所述, 主要反映主流文化的国家课程在总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为88%~90%, 而主要反映民族性的、地方性的文化知识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总课程的比例仅为10%~12%。[5]因此,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仅仅靠学校教育难以完成的, 必须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结合起来, 比如一些家传技艺、民族歌曲、民族舞蹈等。学校若是必要也可讲学生家长邀请入课堂之中, 是学生和家庭成员形成良性的互动, 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同时, 在民族文化的传承方面, 民族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去民族博物馆, 让学生参与民族文化的讲座等。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 同时也可以使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促进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强化了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功能, 提升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水平。

3. 培养创新意识, 增强学生传承的主动性。

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不是消极、被动等待的结果, 需要文化主体积极主动地加以完善、创新, 增强文化本身的现代性和适应性, 只有如此少数民族文化才能愈久弥新, 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和认可。正如某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民族文化传承从本质上来说是“文化与主体的有机结合, 是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 是对人的教育和再教育”[6], “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文化元素传递, 而是按照文化适应的规律和要求作有机的排列组合, 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建构作必要的文化要素积累。”[7]因此必须提升文化主题对该民族文化的创造更新能力。学校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场所, 对人的思维形成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作为民族教育, 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和文化创新精神, 使其对本民族的文化充满好奇和信心, 热爱本民族文化, 只有将传承民族文化作为内心的潜在需求时,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才具有源源不绝的动力和源泉。

4. 加强民族中学的师资培训。

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教师和变革世界中的教学工作》中指出:“大多数国家的师范教育虽然仍把重点放在教师的前期培养上, 教师的在职培训或进修在最近30年显得日益重要。某些国家在使用‘继续教育’一词。人们逐渐认识到, 教学同其他职业一样, 是一种‘学习’的职业, 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有机会定期更新和补充他们的知识、技巧和能力。”[8]因此, 教师的在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教师专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培训机构与民族学校相互脱节。前者不了解民族教育的基层情况, 所提出的理论多为意识流的堆积;后者埋头于具体教育教学工作, 无暇对已有的教学经验和成绩加以梳理和总结, 因此迫切需要民族教育的理论作为指导。针对这种情况, 应该加强两者的沟通和合作, 理论工作者到田野了解情况, 民族教师从对方获得理论指导, 引入多元文化教育观念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摘要:多年来, 民族文化的传承大多依赖于民族群体自发的教育活动, 例如民族节日、民族习俗、民族宗教活动等。这种原生态的、内生的教育活动在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使少数民族儿童适应了本地区的文化生活, 同时也实现了民族文化的延续和传承。但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今天, 在主流文化的巨大冲击之下,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只依靠少数民族自发地传承活动是不够的, 同时还需要专门化的学校教育来完成。当前, 学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民族学校是少数民族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 本文主要探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学校教育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民族学校,民族文化,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哈经雄, 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236.

[2][4][5]王鉴.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J].教育研究, 2006, (4) .

[3]宝乐日.地方课程——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载体[J].民族教育研究, 2006, (2) .

[6][7]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沦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2:19-20

[8]顾怜沉, 周卫.走向21世纪的教师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 1999, (6) .

民族学校 篇2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

摘要: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关键词:民族团结 教育 国家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我国的团结统一和繁荣富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等,都要求必须大力加强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各级各类学校扎实抓好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重点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培养各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提高各族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必然要求。

民族精神是维系一个国家的精神纽带,它虽是精神层面上的抽象概念,却大则关乎国家命运,小则影响个人的言谈举止、喜乐好恶。而民族传统文化是形成民族精神的基石,我们没有办法脱离文化来谈精神。我们中华民族在漫漫五千年中,以儒学文化体系为基础,提倡的是“仁义治天下”、“以礼治国”,这就造就了我们平和、宽容、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弘扬民族精神是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

团结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在稳定、安定、来往、发展、和谐的状态下,集中力量为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和结合在一起,是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等多种人类活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世界风云变幻的形势下,保持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边防巩固、人民安居乐业。这与我们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正确地处理了民族问题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民族团结教育是民族团结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我们要深刻认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意义。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要同群众切身利益、心理认知、民族情感相结合,使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到各行各业和各族群众中,形成全民受教育、人人促团结的生动局面。同时,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要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行动相结合,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同心同德、携手奋进的良好氛围,让团结友爱成为推进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

一、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

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正确认识中华和各民族的特征,普及民族知识,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知道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了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

解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民族基本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从历史的、世界的视野分析和探讨各种民族现象,进一步认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优越性;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探讨,在思想和行为上培养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二、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是,使各族学生思想认识和行为自觉地统一到党和国家的要求上来,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历史、文化的了解,促进56个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相互交流、继承和发扬;增进各族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历史的认识,增强各族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在社会交往中,具备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素质;自觉维护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祖国繁荣昌盛。

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民族政策,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重视中华历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加深师生对民族团结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不断丰富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使各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加强“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教育;了解和把握在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的事件中坚持“四个维护”(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原则;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活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三、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中小学要设臵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学校是对各民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场所,应将民族团结教育的各项活动规范有序安排,保证活动质量。要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小学至高中教育阶段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确保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要因地制宜组织好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形式的选择要符合各族学生的年龄特征,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增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民族自豪感。

除课堂教学主渠道外,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灵活选择、使用多种形式、途径和方法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注意发挥各种民族团结教育方法和途径的综合作用,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要充分利用班会、团队活动、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方式,组织开展“民族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

知识、绘画与手工、演讲、民族歌舞”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竞赛活动;定期表彰民族团结先进校、班集体和个人;相关学科渗透,与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师生参观互访,相互学习,积极开展各民族学生之间结对帮学等活动。

民族团结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各类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自然资源,从学生所在地域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要通过地域性民族特点的介绍,使学生知道家乡的民族特色、风俗文化,关心本地区民族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同时,通过对各地区民族特点和发展现状的了解,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各民族人民的力量,不断增强不同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融合多种教育资源,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建设。各地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博物馆、纪念馆、文物古迹等,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有效配臵文本资源(如图书、报纸、杂志、照片、地图、图表等)和音像资源(如电影、电视节目、录像、VCD、磁带和各类教育软件)。聘请各民族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为顾问或校外辅导员,充分发挥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的作用,保证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顺利和有效开展。

四、民族团结教育的师资培养与培训工作

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师资培训工作是关键。要致力培养一支爱党爱国,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比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民族知识和民族理论素养,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献身民族团结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

应对承担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师组织专门培训。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政教主任、团队工作者和思想品德课教师及相关学科教师,都可以承担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工作。教育部和国家民委将组织有关专家编写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教师培训用书,并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培训民族团结教育的骨干教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从事民族团结教育的专业培训,并把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师培训列入当地和学校师资培训计划以及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系列。

加强对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指导与管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教育行政、民族工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领导,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纳入重要工作安排。加强工作指导、制订相应管理办法,积极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帮助学校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使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正确方向发展。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同时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为此,各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文本和音像教材等,由教育部和国家民委组织专家编写和制作,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审查专门委员会审定后统一使用。未经审定的有关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资料、图书、音像等一律不得进入学校。上述教材的使用由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纳入课程教材使用规划予以落实。同时,要重视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教师教学网络资源库的建设和共享。

要重视对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评价和督导工作。各级教育行政、民族工作部门要制订科学的民族团结教育评价方案,加强对教学效果的考察考评工作,切实保障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

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这也是一项政治性强、政策性强、涉及知识面广的教育工作。各级教育行政、民族工作部门和学校要注意从政治的高度掌握政策,既要积极稳妥做好把关、指导工作,又要统筹安排、加强协调,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妥善解决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有关问题。同时,各地教育行政、民族工作部门和学校要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推广典型,以便为深入推进这项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

五、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精神理念是一种文化的深层性内容,相应的,民族精神则是民族文化的深层次内容。作为一种既存的文化因子,它能熏染、浸润、溶解人民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行为方式,甚至在必要时刻把民族的千千万万民众凝聚起来,团结起来,动员起来,从而捍卫民族集体的尊严与利益,从而使一个民族历经艰难曲折但却能我自岿然屹立。因而,是否具有健康、优秀的民族精神,可以说是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生存力、发展力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是否具有凝聚力、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民族团结是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需要,是对青少年进行国情教育的需要,是对内加强民族团结、对外反渗透、反分裂形势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实践证明,没有各民族的紧密团结,就没有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就难以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祖国。毛泽东同志说:“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因此,民族团结关系国家长远稳定和统一,民族团结关系各民族共同进步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民族团结关系我国社会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

主义伟大事业的前途和命运。而加强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是实现各民族团结、和睦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民族问题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总问题的基本组成部分也将长期存在,尤其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战略任务加以高度重视,把党的民族政策作为形成爱国主义思想、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参考文献:

民族学校 篇3

关键词:民族团结教育;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中图分类号:G63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69-02

在民族自治地方的中小学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开展这一专项教育应着力研究和必须抓住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其一,民族自治地方往往多民族杂居,各民族的团结是本区域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石,从少年儿童开始就培养民族团结意识,可以使基石更加牢固;其二,中小学生的世界观尚未很好地形成,判断是非能力较弱,亟需正面教育;其三,民族自治地方开展团结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也有显见的困难,优势为各民族地区由于多年来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实施和民族团结教育的长期开展,正确的观点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困难为多民族的杂居,在不同文化的融合与撞击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错误或偏颇的观点,也极有可能会给学生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消极影响。只有通过充分的教育,才能去伪存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

一、以我们喀左蒙古族自治县为例,对这一问题作简要分析

喀左蒙古族自治县全称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成立于1958年,现有人口约43万人,有汉、蒙古、回、满、朝鲜、壮、彝、锡伯等十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中以蒙古族为多,共有8.3万人,占总人口的19.5%。喀左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所以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由于历史原因,也有着消极和复杂的一面,这些,构成了具有地域性的鲜明特点。

1.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有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社会氛围。自治县成立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各民族互相尊重、平等互助、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学生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能切实感受到这种浓郁的氛围,可以水到渠成地接受和认同正确观点,增强维护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

2.由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环境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认识有偏颇。例如:①单纯强调民族团结就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②强调克服大汉族主义的观点得到重视,而克服地方民族主义的观点被淡化;③认为各族群众关系和谐,民族团结教育已无必要;④认为强调团结就是淡化各民族的文化特点,把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混同于民族融合;⑤认为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只是做好那些唱唱歌、跳跳舞之类的表面文章。

3.教育资源丰富,但有待于甄别、开发和使用。喀左县有悠久的历史,也有着悠久的各民族发展历史和民族团结历史。各民族的文化在相互借鉴中繁荣,也在碰撞中融合,升华出和谐的元素,形成了极具地域特点的民族团结的文化。比如,从历史沿革看,这里有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特别是清朝中期的“蒙禁”半开放、开放,民国初年的“放垦蒙地”,尽管对原住居民造成冲击,但“阵痛”之后,最终形成了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局面,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和蒙元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繁荣与融合。比如,自治县成立50年来,各民族群众携手奋斗,喀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都是民族团结教育的生动教材。再比如,喀左有丰富的民间故事资源,“喀左东蒙民间故事”被确定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有很多关于蒙汉群众共同生活、与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内容,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丰富教育内容,必将会使教学更生动,更有针对性。

二、根据喀左蒙古族自治县的具体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使中小学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1.教育行政部门和民族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对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开设、活动的开展、专项督导、检查、评估作了规范。

2.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各门课程在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作用:①开好民族团结教育课,遵从教育部、国家民委《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以正面教育、正确引导为主,注重理论与当地民族问题实际、地域文化特点结合。②强调其他学科尤其是思想品德课与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之间渗透而不取代的关系,一方面必须在遵循本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渗透,一方面做到各有侧重。如汉语文课,通过精美的篇章,重点渗透各民族的文化繁荣构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观点;民族语文(蒙语文课),弘扬蒙古族灿烂文化,重点渗透“三个离不开”教育;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教育,使学生正确理解弘扬民族文化与各民族文化融合的关系。思想品德课,主要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加强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历史地理课,从历史的、地域的角度分析民族现象,渗透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祖国历史的观点和祖国是多民族大家庭,团结则盛、分裂即衰的历史观点教育。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我们积极组织学校参加“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月”活动;组织了“民族团结杯”征文和师生民族团结演讲比赛,以这些活动为载体,推动民族团结教育的顺利开展。各学校也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等形式作为课程教育的补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建设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我们因地制宜,建起了以民族英烈“莫德”烈士雕塑、学习室为主体的大城子镇蒙古族小学基地,以“蒙古族文化园”为主题的东哨乡蒙古族小学基地,让学生在基地愉快地参加活动,并在活动中接受教育。

5.重视民族团结教育氛围的感染作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县报、县电视台、县广播电台)和信息技术手段(如开设“喀左民族教育网站”),作为对学校教育的补充,积极普及民族知识,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宣传为民族团结教育做出贡献的学校、社会团体和个人的事迹。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关注民族团结教育的网络。

民族学校 篇4

一、以我们喀左蒙古族自治县为例, 对这一问题作简要分析

喀左蒙古族自治县全称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成立于1958年, 现有人口约43万人, 有汉、蒙古、回、满、朝鲜、壮、彝、锡伯等十多个民族, 少数民族中以蒙古族为多, 共有8.3万人, 占总人口的19.5%。喀左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 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所以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由于历史原因, 也有着消极和复杂的一面, 这些, 构成了具有地域性的鲜明特点。

1. 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有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自治县成立50年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党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各民族互相尊重、平等互助、和睦相处, 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学生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 都能切实感受到这种浓郁的氛围, 可以水到渠成地接受和认同正确观点, 增强维护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

2. 由于“大杂居, 小聚居”的环境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 部分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认识有偏颇。

例如: (1) 单纯强调民族团结就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2) 强调克服大汉族主义的观点得到重视, 而克服地方民族主义的观点被淡化; (3) 认为各族群众关系和谐, 民族团结教育已无必要; (4) 认为强调团结就是淡化各民族的文化特点, 把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混同于民族融合; (5) 认为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只是做好那些唱唱歌、跳跳舞之类的表面文章。

3. 教育资源丰富, 但有待于甄别、开发和使用。

喀左县有悠久的历史, 也有着悠久的各民族发展历史和民族团结历史。各民族的文化在相互借鉴中繁荣, 也在碰撞中融合, 升华出和谐的元素, 形成了极具地域特点的民族团结的文化。比如, 从历史沿革看, 这里有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特别是清朝中期的“蒙禁”半开放、开放, 民国初年的“放垦蒙地”, 尽管对原住居民造成冲击, 但“阵痛”之后, 最终形成了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局面, 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和蒙元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繁荣与融合。比如, 自治县成立50年来, 各民族群众携手奋斗, 喀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些都是民族团结教育的生动教材。再比如, 喀左有丰富的民间故事资源, “喀左东蒙民间故事”被确定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里有很多关于蒙汉群众共同生活、与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内容, 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丰富教育内容, 必将会使教学更生动, 更有针对性。

二、根据喀左蒙古族自治县的具体情况, 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使中小学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1. 教育行政部门和民族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

做好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 对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开设、活动的开展、专项督导、检查、评估作了规范。

2. 教学实践中, 充分发挥各门课程在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作用:

(1) 开好民族团结教育课, 遵从教育部、国家民委《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 以正面教育、正确引导为主, 注重理论与当地民族问题实际、地域文化特点结合。 (2) 强调其他学科尤其是思想品德课与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之间渗透而不取代的关系, 一方面必须在遵循本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渗透, 一方面做到各有侧重。如汉语文课, 通过精美的篇章, 重点渗透各民族的文化繁荣构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观点;民族语文 (蒙语文课) , 弘扬蒙古族灿烂文化, 重点渗透“三个离不开”教育;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教育, 使学生正确理解弘扬民族文化与各民族文化融合的关系。思想品德课, 主要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 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加强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历史地理课, 从历史的、地域的角度分析民族现象, 渗透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祖国历史的观点和祖国是多民族大家庭, 团结则盛、分裂即衰的历史观点教育。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

我们积极组织学校参加“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月”活动;组织了“民族团结杯”征文和师生民族团结演讲比赛, 以这些活动为载体, 推动民族团结教育的顺利开展。各学校也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等形式作为课程教育的补充,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 建设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我们因地制宜, 建起了以民族英烈“莫德”烈士雕塑、学习室为主体的大城子镇蒙古族小学基地, 以“蒙古族文化园”为主题的东哨乡蒙古族小学基地, 让学生在基地愉快地参加活动, 并在活动中接受教育。

5. 重视民族团结教育氛围的感染作用。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 (如县报、县电视台、县广播电台) 和信息技术手段 (如开设“喀左民族教育网站”) , 作为对学校教育的补充, 积极普及民族知识, 宣传党的民族政策, 宣传为民族团结教育做出贡献的学校、社会团体和个人的事迹。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关注民族团结教育的网络。

当然, 民族自治地方有相同的共性, 也有自己的独特性。但只要我们抓住自己的特点贯彻《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 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 就一定能谱写出民族团结的新篇章。

摘要:喀左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 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所以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各民族的文化在相互借鉴中繁荣, 也在碰撞中融合, 升华出和谐的元素, 形成了极具地域特点的民族团结的文化。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总结 篇5

一、将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融入政治理论学习

在周三的教职工政治学习中,重点学习《张春贤、雪克来提·扎克尔同志在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暨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广大教职工深刻认识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时刻提醒自己要做好民族团结的表率,给同学们起到积极的模范作用.同时,在每周二的班长、团支书,学生干部会议上,要求各班召开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学习有关重要会议精神,结合民汉合住、民汉合住系列活动、民族团结等内容展开讨论,并将民族团结具体体现在生活、学习中,不断营造浓郁的民族团结氛围.

二、以民汉合住系列活动为平台,促进民汉合住学生交流、交往

4月至5月期间,学院以学生处主办的民汉合住系列活动为平台,广泛动员全体民汉合住学生加强与本宿舍同学的交流、合作,积极参加形式丰富的各类文体活动.在活动的组织、准备中,各族同学通力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在第二届“民族团结杯”趣味运动会中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在“同蓝天,共屋檐,齐命运”大学生辩论赛中获得第一名的成绩等.丰富的活动载体充分调动了同宿舍内同学相互沟通的积极性,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学院还组织开展了民汉班级篮球对抗赛,民汉班级座谈联谊会、民族手工艺作品大赛等活动.6月初,学院在明德广场举办了毕业生谢师暨民族团结月晚会,晚会中,各民汉合住班级联袂打造了一场阵势宏大,充满民族团结魅力的演出,演出当天,数百名师生被晚会所吸引,聚集在广场上,感受民族团结带来的和谐氛围和巨大感染力.

三、充分发挥党支部作用,做好宿舍内的民族团结宣讲工作

每年5月,也是考察、发展党员的时间段.林园学院把是否能在维护民族团结和校园稳定上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作为考察的重点内容.5月期间,全院50余名党员深入学生宿舍,广泛宣传民族团结和民汉合住,同时帮助解决同学们在宿舍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我院在三坪实习基地的实习学生,也进行了民汉合住.三坪临时党支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民汉联谊活动和以宿舍为单位进行的文体活动,促进了实践基地的民族团结工作.

四、做好优秀集体、个人的选拔和宣传工作

民族学校学生的情感教育初探 篇6

学生之间的疏离、冷漠,乃至矛盾引发的对抗,对其长久发展是不利的。毕竟,教书育人除了要把学生送上更高一级的学校外,还要促使学生在各方面全面发展。一个只知道埋头苦学的学生是不能真正持久发展的,甚至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这几年不胜枚举的大学生犯罪事件,如“北大硕士毕业公务员打骂嘴咬亲生父亲”等,显然与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品德教育有一定的关系。对一个刚上高中的学生大谈一些人物的伟大,让他们向这些人物学习崇高的人格,往往会事倍功半。因为这些人物(比如雷锋)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都离生活太遥远,看不见、听不着、感受不到,说教对他们的影响太小。怎么才能在日常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爱心呢?人有一个心理特点,就是对自己的痛苦比对家人的痛苦感受更深,对家人的痛苦又比对非家人的感受更深,也就是以自己为圆心,感情感受是逐渐向外淡化的。所以我开展爱心教育就从我班的实际情况入手,让学生亲自感受身边人的苦难,让他们亲自去帮助这些同学,让他们在行动中慢慢滋长爱心。

第一步,帮助班上贫困学生的爱心捐款活动。爱心捐款活动的过程:首先动员班干们(之所以只发动班干,是为了保密和维护贫困学生的自尊心)注意观察班上的困难学生,然后我再找这些学生谈话,让他们把家中的情况写出来,接着召开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的主题就是“爱”。先放一些从网上找的贫困孩子的照片,再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他们从小到大看过听过的,或者是在身边的贫困生的故事。接着再列出班上贫困生的情况,很多原来整天嘻嘻哈哈的学生都瞪大了眼,不相信身边的同学会这么悲惨,班会此时达到高潮,很多学生都想着怎么帮助他们,让他们能继续学业,然后团支书发动大家捐款,最后是全班学生手牵手一起合唱《让世界充满爱》。这次班会后,我班的凝聚力比开学时强了很多,当然,光靠一次班会是不会让学生彻底改变的,爱心就像幼苗,需要不断地浇灌,才能茁壮成长。爱心班会以后,班上设立了捐款箱,每周由一个宿舍负责爱心捐款。每次抽几分钟读一篇美文、唱一首歌或讲一个故事,主题都必须围绕“爱”。此外,还开展爱心拍卖活动,让学生把一些自己的物品拿到活动上拍卖,拍卖的钱作为爱心捐款帮助贫困生。

到了本学期,学生的情感教育又更进一步。在寒假中,我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要求学生完成的内容是“令爸爸妈妈最高兴的一天”,让学生去实践与父母相处,通过这个活动让他们了解父母的工作以及养育孩子的艰辛。每个学生还需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书面材料,由父母签名,作为寒假作业上交。回到学校后,又开展“感恩父母”的班会活动,让学生的认识进一步得到升华。班会过程是:首先按分成的小组以“感恩父母”为主题,表演节目。学生主要以诗歌朗诵和歌唱为主;接着让学生自己上台讲述跟父母相处的事情,很多学生讲到自己的成长与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分不开,父母为了自己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很多的努力时,声泪俱下,讲到最后,整个会场上哭声一片。主题班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会后我又趁热打铁,让学生通过打电话或者写信的方式与父母交流,从而使学生的情感能较全面彻底地释放。

通过此类不间断的爱心教育活动,平时学生之间互相关爱的行动增多了,学生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了,集体的凝聚力提高了。爱心活动还给我班带来了其他影响。我班各个方面都保持在年级前列:春季学期以来学校量化管理一直保持学校同类44个班级第一; 秋季学期段考成绩名列同类班级第五,期考则上升到同类班级第三。爱心情感教育结合我的教学工作,让学生各方面都能较均衡地发展。

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全方位地进行。某些方面的缺失,会造成学生发展的不足,也会影响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现代社会需要的不仅是有专长的专才,更需要对他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活生生的人。通过爱心活动,我发现只要让学生亲身去参与、去实践、去体验,那么埋在他们心里的那份爱自然就会慢慢成长为参天的大树。如果我们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生能多去实践,那么德育工作效果将比简单的说教、灌输好得多。

民族学校 篇7

关键词:民族学校,体育教学,民族体育,校本课程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源远流长, 千百年来, 孕育和发展出无数各具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振奋民族精神, 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许多民族文化及传统体育项目在当地已濒临失传。面对这种情况, 民族学校应自觉地担负起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重任, 以发展民族体育项目为己任, 把那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整理出来, 组织学生学习, 并推广普及。

一、开发以民族体育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校本体育课程

2001年,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 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 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该纲要并对校本课程开发程序和实施方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从而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保障。

而民族体育项目的多元文化特征和多元价值功能, 决定了其具有较高的课程开发价值和较大的课程开发潜力, 利用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对民族地区中小学课程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价值功能取向上, 有的项目偏重娱乐, 有的项目强调健身, 有的项目突出竞技, 有的项目强化教育, 有的项目趋向于观赏, 而决大多数体育项目既具有就地取材, 对场地要求不高的经济价值, 又有寓教于乐性强、健身价值高的特点。因此, 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具备了开发成为校本课程的条件。将这些现实的体育资源转化为民族学校体育工作的财富, 促进少数民族体育走向科学化、现代化、为民族学校教育服务, 正是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价值体现。

根据各地民族学校不同的办学条件和实际情况, 以民族体育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校本体育课程大致可以有以下三种模式:

1.“大课间操”体育教学模式

把校本体育课程作为正常教学日上午第一二节课之后的课间操来进行。一方面, 这种“大课间操”结构模式不用挤占其他课程的时间;另一方面, 在学生的负担减轻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 使学生在一整天的学习生活中始终有一个饱满的精神状态, 对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有着积极的意义。这易于得到其他课程教师、学校领导和家长的配合, 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创造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在这个环境中最终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课外活动”体育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把正常教学日下午第八节课的课外体育活动课作为校本体育课程的上课时间, 也不会挤占其他课程的时间。但要使这样的课程安排达到预期的效果, 就要求体育教师具有很高的专业能力, 必须能够充分利用这40分钟的时间, 并且课外体育活动必须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安排。

3. 传统体育课模式

在此模式中, 课程结构最完整, 但由于校本课程只是国家大纲课程的一种补充, 不能过多占有国家课程的教学时数。因此, 并不适合以此模式开发以民族体育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校本体育课程。

综合以上分析, 我们认为, “大课间操”教学模式比较适合于民族体育项目在民族学校的开发与实施。既保证了学生每天充足的锻炼时间, 又使民族性、趣味性、健身性于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得以继承和传播。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其独特的评判方式, 与现代体育以速度、高度、远度决定成绩的方式不完全相同。因此, 我们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就必然要关注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及其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评价方式最好是保持民族项目的原汁原味, 尽量按照民族习俗、民族习惯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二、定期举办民族体育项目运动会和校园体育文化节

体育竞赛是推动民族学校体育训练和教学的杠杆, 也是民族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各各类民族学校在举行现代体育比赛的同时, 应当举办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 此外还应定期举办多样的各种民族体育项目运动会和校园体育文化节, 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推动和发展。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一个重要特点, 就是文体融于一体。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不仅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 而且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娱乐功能。如佤族的打木鼓、黎族的跳竹竿、普米族的打歌、土家族的摆手舞运动等。其中不少项目经民族文艺工作者整理加工, 成为该民族的舞蹈流传于世。此外, 许多少数民族的节日都与体育有关, 例如, 马奶节、赶秋节、龙船节、六月节、五年祭、朝山节、七月年节、三月三节、跳花会、绕三灵、龙船节、摔交节、爬山节、陀螺节、摔交节、刀竿节、泼水节、藏历年、壮族春节等。

以蒙古族地区的民族学校为例, 我们就可以仿照“那达慕”大会的形式, 在学校里举行一次校园那达慕, 甚至可以鼓励许多学生带来民族服装。这样做, 就不仅是一场体育项目的比赛, 而且载歌载舞俨然是一场民族的盛会。

在广西除了汉族以外, 还有11个少数民族: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水族、彝族、仡佬族, 如果我们把壮族的“三月三”节作为民族学校的大型公共活动, 让其他少数民族师生都一同参加。各族师生身着各族传统服装, 和其他同学一起跳“竹杠舞”, 进行“抛绣球”、“抢花炮”等壮族传统体育活动。该活动增进了全校师生对壮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也增进了学校各民族师生间的交往, 并且巩固了新一代壮族青年的民族自豪感, 使其在将来的生活中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对待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问题。

三、结语

总而言之, 民族学校发展民族体育项目, 其根本目的并不在于要使学生学到多少民族体育技能, 而是要使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一种认同感。同时, 它可以使学校体育工作呈现出现代体育与民族体育, 娱乐与健身相结合的局面并促进民族学校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陆作生, 董翠香, 李林.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4.

[2]董翠香.体育校本课程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6.

[3]孟峰年, 钟全宏, 陈青.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引入学校体育的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 (1) .

[4]王远海.对云南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性认识[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7, (6) .

让民族舞蹈走进中小学校 篇8

一.当前在中小学普及民族舞蹈教育的必要性

在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形式大背景下, 对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发展系数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课业的繁重, 近视的发病率要比其它国家更高, 加之缺乏定期有效的体育锻炼, 很多学生都会产生偏瘦或过胖的健康问题。而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机能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 是干预和改善身体健康状态的有利阶段, 也是影响未来身心发展的特殊时刻。这时将民族舞蹈以健康舞的形式融入日常教育中, 能够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和体态气质的良好形成、引导正确审美和心态健康发展的有利趋向, 也有利于学生自我价值的确立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这对于教育改革和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其次, 在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不断冲击下, 很多学生对日韩文化、欧美文化的亲和程度远比对本国文化更高, 这就对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了不利影响, 也对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留传递造成了传承切断, 因此我认为在中小学普及民族舞蹈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像蒙古族舞蹈, 不仅动作健壮、节奏强烈, 也展现了草原文化的奔放和热情;傣族舞蹈生灵活现、婀娜多姿, 节奏轻快明朗让人仿佛置身于山川秀丽的西双版纳;藏族舞蹈雄壮有力、节奏激昂、洒脱奔放, 充分展现雪域高原的民族特点。在培养学生科学技能知识的同时, 利用民族舞蹈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更适合中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和身心发展, 也能使学生更加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民族精神, 从而促进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精神健康、个性健康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民族舞蹈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1.教学面较窄

虽然民族舞蹈已经进入了中小学美育教育之中, 也普遍形成了各校的特色教学形式。但仍存在着师资力量缺乏、教学模式单一、学习内容陈旧等问题。在调查中发现, 民族自治区域更愿意倾向于本民族文化艺术的教学, 对其他民族的舞蹈教学几乎成为空白。在教学过程中也更侧重于技巧的学习, 对民族文化特色感受以及人文个性关怀并没有深刻体现。如打击相关的舞蹈不胜枚举, 但“安塞腰鼓”和“英歌舞”所展现的就是不同的艺术形式, 在情绪表达、寓意内涵、感情氛围等方面的细腻表现也不尽相同, 如果只是一味的教授技巧和形式, 不融入自身感情, 是难以展现出舞蹈的艺术欣赏价值的。

2.教学资源配置相对不合理

由于民族舞蹈进入日常教学的时间相对较短, 因此在师资配备、教学资源完善方面就显得美中不足了。大多数学校都更愿意将教学设备配备给文化课程使用, 因此民族舞蹈教学在根本上没有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接受, 也缺乏社会支持。这就导致教学设备配备盲目, 并不能完全符合民族舞蹈教学的特殊要求。另外, 在民族舞蹈教学中, 教师也大多只讲授传统的舞蹈内容, 并没有与现代生活进行有效融合。这也同样反映出了一个问题, 就是我们的民族舞蹈教学者的终身教育和培训机制过于薄弱, 直接导致教学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

3.受到现代舞蹈艺术冲击严重

一个民族的舞蹈蕴含着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 但由于近年来现代舞蹈的冲击, 许多学生都喜欢去学习比较时髦的拉丁、街舞、爵士, 淡化了民族艺术的独特韵味。尤其是当代公众媒体所进行的比赛中也忽视了本土文化的核心力量, 因此造成参赛作品“现代化”浓郁的风潮。大部分热爱舞蹈的学生都以学习现代舞为主, 而民族舞蹈更像是少数民族区域学生才应该具备的特殊功力, 因此如何在具备现代舞蹈技巧时代感的同时巧妙地融入民族性情感韵味的展现;怎样用创新形式彰显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成为我们要面对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4.难以被家长与学生接受

大部分家长认为学习首先要以文化知识为主, 在打基础的阶段更应该全身心投入到知识系统的建立。在家长会进行调查问卷后, 大多数家长表示健身形式有很多, 体操简单易学没必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学习民族舞蹈。同样的问题也被学生们难以理解, 他们觉得我们又不去参赛, 学习已经很累了还要花费精力去记舞步、动作、要领简直就是无用功。这种现象就使得民族舞蹈课程难以开展, 对艺术形式发展也造成了相应阻碍。

三.中小学民族舞蹈教学途径研究

1.增强舞蹈课程内容的完整性

在中小学的民族舞蹈教学中, 经常会看到它只是片段的、不连贯的教学。多以大课间活动进行为主, 全校的舞蹈教学也采取单一形式。我认为舞蹈学习是系统的完整的, 这样才能体现舞蹈的感情韵味。经过走访和研究后, 发现班级开展民族舞蹈学习可以采取选课制度, 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将课程分为主要几类。在课间操和体育课程时, 爱好相同的学生就可以自由组成班集体进行课业学习, 这样首先我们能够发现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擅长领域, 也能够增强他们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拓展开发教学资源

大多数学校都具备体育室、图书馆、实验室。但我们很少能看见有舞蹈室、音乐室等。学校所给予的只是科学理论的积累, 但却缺乏配合的资源建立。在学校建设中我们应该为艺术学习配备数据库资源, 通过网络来接受最新的资料信息;同时也应该设置相应的硬件设施, 让爱好舞蹈的学生随时得到老师的指导。如我们可以开设兴趣小组、交换兴趣队等, 让学生能够在舞蹈室内接受不同的舞蹈艺术形式, 也能够更好的挖掘自己的兴趣爱好。

2.鼓励学生学习民族舞蹈, 体味民族文化风情

民族舞蹈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扣上了“老土”的帽子, 作为一名教师, 引导学生体味民族文化风情十分重要的。我们可以播放一些国际比赛中民族舞蹈饱受欢迎的视频实例, 也可以引导同学们去发现民族地域、服饰、环境地貌的独特美感。其次教师可以向同学们展示西方表演学习中国文化的案例, 让他们形成一种民族自豪感, 从而真正的提高自己的内涵和认知能力。老师可以在日常学习之余就开展“绘声绘色”活动, 具体内容就是从歌舞、服饰、道具、习俗等方面进行大比拼, 比如, 拿一面壮族铜鼓做道具, 让学生了解它的历史, 铸造工艺, 鼓上的花纹造形等。再让学生分组比拼, 围绕着铜鼓自编铜鼓舞蹈, 学生们一敲起铜鼓啷啷上心, 捶捶振奋, 舞蹈催人向上;一停下来, 他们细阅鼓纹图案, 精美绝纶, 思寻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只有了解各民族文化内涵知识, 并在舞蹈中体现出情感共鸣才能真正获胜。这项活动使得同学们在很大程度上了解了民族文化, 也挖掘了许多同学的个人天赋。这样的活动形式既鼓励了学生学习民族舞蹈的热情, 也让他们体味了民族文化风情, 何乐而不为呢?

3.培养学生对民族舞蹈的鉴赏能力, 提高对民族舞蹈文化的认识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 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那么如何产生兴趣呢?首先就要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开始。比如,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校际连接等手段让学生感受不同地域的神秘色彩, 选择一些舞蹈形式个性、节奏感明显的音乐来提升学生兴趣。除此之外, 还可以向学生们展示民族服饰的颜色绚丽、款式丰富, 使这种浓郁的服饰文化应成为吸引他们探索民族文化的精髓。还如, 排壮族的《绣球舞》, 有精美的绣球在手, 歌仙刘三姐的传奇故事, 优美的山歌吸引学生, 提高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排傣族舞时, 就可以先从傣族人民居住环境、孔雀的灵动美丽入手, 再配以模仿形式的傣族舞蹈, 从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提高民族舞蹈的文化认知。

4.教师拓展舞蹈教学内容, 培养时代精神

我们应该改变传统舞蹈的常规动作, 冠以时代精神。如蒙古舞, 一提起来大家就会想到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这虽然能展现当时蒙族人民在牧场的勇敢、粗犷和剽悍, 表现了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 但在当代社会他们的生活也有了更多的变化。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培养时代精神, 让民族与现代完美升华。

四.结语

西部民族学校的管理模式初探 篇9

1.1 刚性管理模式

随着国家及社会对西部教育关注力度的加大, 西部教育的硬件设施建设基本完成。西部教育正从“双基”数量达标向质量达标转化的关键阶段。通过分析认为, 民族学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在于学生的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的差距导致中小学民族学生入学率低、辍学率居高不下, 使得民族地区的“双基”数量达标变得困难, 质量达标更是遥遥无期。民族学生的基础差距进一步成为难以跨入省市重点中学、国内知名大学校门的门槛。制订5年至10年教育为周期的“双基”质量达标目标责任制, 建立健全实现质量目标责任制的奖罚与激励以及追究责任机制等软环境建设迫在眉睫。

1.2 同省市级重点中学学习成绩的对比模式

1.2.1 学校管理模式改革

民族学校的管理目标应以省市级某重点中学的同期平均成绩乘以第1至第5年相对应的相关系数0.4、0.45、0.50、0.55、0.60为某门课程任课教师的质量达标分数要求, 依此标准进行奖罚, 并作为下一轮聘用的依据之一。学校的管理思路是大胆创新改革, 通过对教师自身与学生双向“双基”双过关质量达标测试验收等, 以及与省市级某重点中学的同期平均成绩的考评挂钩等, 实施校长负责制和聘任制以及学校内部人事聘用制度的确立等将产生整体的管理效应。

1.2.2 统一要求师生“双基”达标测试

民族学校的教师除了要求学历达标外, 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身教重于言传、严于律己, 为民族学生做出师德与学业及学术水平等“双高”的成功榜样, 积极投身地方教育部门每年组织一次教师基础知识达标过关测试, 不过关者假期安排集中培训, 为来年测试做好准备。测试若通过在本周期五年规定时间段内有效, 对五年内任然不能过关者进行离岗培训学习1至2年, 参加下1轮5年的测试。另外, 加快建设民族学生“双基”达标题库建设, 对民族学生每学期内考试安排分为两阶段进行, 期中考试安排为“双基”知识达标测试, 期末为学期内容考试。每个阶段的达标测试必须合格, 未获通过学生还可以参加低年级下一轮达标测试直至合格为止, 否则不能正常毕业。特别是民族预科学生要设立“双基”质量达标门槛, 未获通过者继续在预科阶段补习基础知识直至合格通过。民族学校应将民族学生的“双基”质量达标测试作为民族教育“双基”数量达标向质量达标的重要任务来抓,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每一届学生进行“双基”质量达标验收测试, 测试结果作为民族学校业绩考评与教师奖罚的依据之一。通过教师和学生在“双基”上的双向要求, 产生教学中的互动效应。目前, 民族学校的管理处于粗放式的管理状态, 管理目标与管理责任不明确。首先,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民族学校实施民族学生“双基”质量测试达标甚至全民族对民族教育质量达标方面尚未形成共识。其次, 没有明确的质量达标管理目标, 所以对民族学生的管理只是为管理而管理, 没有管理的针对性和目标性, 往往学生管理上只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民族学校的管理者包括教师对学生管理上煞费苦心甚至呕心沥血, 但结果令人失望。究其原因, 民族学生由于民族教育起步晚等大背景的影响外, 最大的一个现实问题是民族学生中的大部分是“双基”质量方面的漏网之“鱼”, 倘若民族学校不加以反思教育教学, 不编织针对民族学生基础知识的精细管理之网, 其结果只能漏上加漏。教育不足引起的可怕的恶性循环后果难以想象。这是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不愿看到的结果。通过民族学校对教师和学生“双基”质量测试的双向达标举措, 唤起全民族、全社会的教育质量意识。

2 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与上述质量目标方面的刚性管理相对应, 在对民族学生的生活管理上更多柔性一些, 比如四川的一些民族地区的学校伙食质量方面的达标和举措值得借鉴。当前, 国家正在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办学硬件方面的投入力度, 在这种背景下, 我们要充分利用和抓住发展机遇, 尤其对学校的食堂、学生公寓、教学楼、电化教学楼、数字化实验室、图书馆、学生洗浴中心等, 特别是采暖设备等建设上有关部门科学规划、严把质量关, 为民族学生提供一流的生活保障, 生活质量有保障的前提下学校给学生成长提供更多的人性化服务, 每个学生都能洗澡、随时都能饮水、宿舍内比较舒适, 学生学习可以选择课堂、自习室、阅览室宿舍等。校园包括教室安装监控。另外, 学校针对民族学生从小远离父母等缺失亲情的特殊情况, 要求全校教职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给予民族学生更多的关心和温暖。实施生活中的柔性管理模式, 让身在异乡的民族学生感受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和集体生活的快乐。

3 公平公正的竞争与合作机制的建立

经过多年民族教育中的感触, 民族学生最为关注教师是否公平公正对待学生, 一碗水能否端平。这样一个最基本、最简单朴素的教育管理原则遵守了, 待人的态度摆正了, 能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身边发生的事, 他们就会认为你是一位好老师, 并且从内心里十分尊重你。作为社会人, 从小进行适度的竞争是必须的, 通过适度的竞争, 不仅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通过竞争也发现自己的不足, 而且深切感触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重要性, 尤其感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民族学校给民族学生创造适宜的公平公正的竞争与合作机制的建立, 为民族学生今后步入社会, 建立和谐化社会受益终生。

4 激励机制的建立

人是介于理性和情绪之间的复杂的综合体。一份鼓励, 也有一分收获。民族学生面对学业及生活中的很多困难和烦心事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更多的鼓励。在一个鼓励的环境中学生学的很轻松也很愉悦甚至有些兴奋, 这是教师自己过去的切身感受, 更是今天的学生面对困难重重的学业和就业所需要的一种状态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民族学校是民族学生放飞人生梦想的精神驿站, 教师既是学生的人生成功的一面镜子, 又是学生的引路人。因此, 民族学校倾其所有给予学生最大程度的鼓励, 创设鼓励的环境, 尤其对那些学业上成功的学生学校给予内地交换生、省市级重点中学推荐、外地参观学习及进行表彰等, 对学习成绩特别优异者给予重奖等鼓励举措。

5 结语

民族学校管理模式的探索, 旨在找到适合民族学生实际的尤其寻求民族学生基础知识差异化存在的管理模式, 产生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让民族教育一线的辛勤园丁们从繁琐的事务性管理中解脱出来, 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研究民族教育的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多杰扎西.化学的和谐美教育探微[J].科技信息, 2011, 13.

对中职学校民族声乐教学的思考 篇10

一、注重学生个性特点, 构建多元化的中职学校声乐授课体系

多元化学生教学体系是在音乐教学中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要求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反映在学生学习音乐时要求的多元化。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 中职声乐教育不仅要注重发声技艺与技巧的训练, 更应针对目前中职学生的特点, 注重培养其综合素质, 尤其是文化素养。中职类声乐教学必须突出“职业性”特色, 要遵循学生身心成长的自然规律和实际情况, 通过构建中职学校多元化的声乐教学体系来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我们不能继续沿袭专职音乐学校的教学模式, 要结合本校声乐课程的专业定位和开设形式, 把声乐基础理论课和声乐艺术实践表演课融合, 做到多头并进, 从而探索相应的、合理的改革措施。

二、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传承中职声乐教材的开发

随着中职声乐教学的改革发展, 这对我们声乐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同时也给声乐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对提高学生的声乐意识很重要。因此, 作为教师, 我们只有在声乐教学中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 提高自身素养, 勇于实践探索, 尝试从多方面进行声乐教学, 才能够在中职声乐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学生声乐技能的发展奠定基础。声乐教师要立足长远, 围绕声乐文化传承这个根, 加强对声乐教材的理解、研究、应用和开发, 特别要从深厚的声乐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 以补充和完善现有的教材知识, 并时刻准备着为教材注入新鲜血液, 传承中职声乐教材的开发。教学中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采用信息技术多媒体、多读音乐书籍、改革声乐教学方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新教学内容, 激发音乐课堂活力

声乐教学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 又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教学中, 教师必须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创新性,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声乐素养。在中职学校的声乐教学中, 教师要运用音乐语言的手段来促成音乐教学, 丰富教学内容。以音乐学科的音乐性、审美性、综合性、民族性、多样性、灵活性等属性特征为原则, 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主要任务,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 创造出更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 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 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 以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同时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扩展音乐教学的容量, 丰富音乐教学资源, 并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实践体验, 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此外, 教师应结合民间艺人演唱进行模仿教学, 注重追求风格的原汁原味, 与学生一起找出声乐的民间风格与技巧运用上的契合点, 搞好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互动。再就是教师还要把民族声乐教学理论补充在教学内容中, 要求学生阅读声乐典籍文献资料。如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清代徐大椿的《乐府传声》、明代魏良辅的《曲律》, 吸取和积累古今曲艺表演艺术家的演唱经验, 对民族戏曲的演唱传统进行了解等, 这样才有可能拓宽民族声乐教育理论的学术视野, 才能构建和形成民族声乐教学体系。

四、注重声乐教学和艺术实践相结合, 让学生声乐学习的实践中提高自己

声乐艺术是以人声为手段来表现音乐内容, 表达人们思想感情, 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表演艺术, 是一门知识性与实践性高度结合的音乐学科。声乐教师要坚持声乐教学和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相贯通, 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声乐教师加强声乐的技术能力, 因材施教, 迅速提高学生声乐学习的基本功, 达到声乐学习的扎实性、专业性。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 增加声乐的理性认识, 做好声乐学习的铺垫作用, 提高声乐学习的艺术修养。要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锻炼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实践活动, 是对声乐课堂教学的延伸以及声乐教学效果的综合检阅。所以, 交流演唱会是声乐教学中要求学生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 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歌唱的心理素养。只有通过各种艺术实践活动, 才能使学生通过声乐演唱认识声乐的性质特征、活动规律和社会意义。经常参加校内外的各种声乐实践活动, 特别是做得成功的活动, 对于声乐学习兴趣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除了校园内的艺术实践活动外, 还要鼓励学生多多参加社会艺术演出活动, 这种社会艺术实践活动能够积累丰富的舞台演唱经验使其终身受用, 对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也更加有利, 能够使学生的声乐综合素质得到逐步提高和完善。

我们有五千年丰富的文明史, 我们的音乐艺术应该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 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 走“寻根”与“开放”相结合之路。中职音乐专业声乐课是一门融中西方声乐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 其教学应从纵、横两方面展开, 博中求精, 在整理文化的熏陶中求得技术的发展, 应深入学习和有效继承我国民族声乐的精华, 理解并掌握我们民族声乐所独有的审美观, 同时探究与西方美声唱法的相同之处, 寻其规律, 究其个性与共性, 在共性中发展个性, 从而形成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声乐教学体系, 使我国的民族声乐具有更强劲的生命力。

摘要:声乐教学在中职学校的音乐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 中等艺术学校的声乐教学一直存在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较为单调, 课程设置不够完善, 声乐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刻板, 一些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自身特点有所忽视, 没能坚持因材施教, 对我国民族音乐表现方式和审美特质重视不够等问题, 这些都阻碍了声乐教学的发展和提高。因此, 中职声乐教学模式要改革、要创新, 要培养学前教育学生综合艺术表演能力、实践能力及职业技能, 从而促进中职学校声乐教学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校,声乐课,教学思考,改革探究

参考文献

[1]祝红卫.谈声乐教学中中国唱法的训练[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1 (2) .

[2]李晓贰.关于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多样化的管见[J].人民音乐, 2001 (5) .

[3]冯效刚.从“土洋之争”到“三种唱法”——新中国的声乐表演艺术理论研究概述[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6 (2) .

[4]潘春荣.中等艺术学校声乐教学改革思考[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0 (2) .

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与文化传承 篇11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双语教育;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3-0125-0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据2008年年底统计,新疆总人口213081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29448万,占新疆总人口的6075%。新疆民族众多、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较大[1]。文化传承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2],文章中对文化传承的主体界定在是少数民族范围。新疆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汇集了众多民族优秀文化,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俄罗斯族等,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积累了众多优秀文化成果。文章利用调研期间考察的南、北疆基础教育的现状,意识到在学校教育穿插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民族文化是祖辈留传给后代们的丰厚遗产,它贯穿于每一个民族的历史,体现着民族的主体精神,是民族的身份象征[3]。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新疆成为内地人争相旅游、参观的胜地,各种现代思潮冲击着本地区民族文化,使得民族群众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日趋减弱,以至民族技艺后继乏人,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迫在眉睫。

一、学校教育忽视民族文化的传承

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潮流冲击下,出现了主流文化冲击而产生的文化断层。民族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在全球化浪潮席卷的当下,为了人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护文化多样性保护迫在眉睫[4]。新疆是中国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但是民族传统文化呈现出加速衰退的趋势已经显现出来,对文化多样性造成直接威胁。民族传统文化衰退有诸多原因,学校教育的作用对其至关重要。

(一)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

在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中,仅注重对考试课程的考核,并且以此来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成绩。对民族文化特色科目的考核缺项,是少数民族本文化的传承存在着不可良性发展的软肋。单一的教育评价模式势必扼杀很多少数民族学生的特色发展,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在现当代学校教育中由于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忽视,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造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学校教育的呆板,创新意识差。由于忽视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一些学校虽然设置了民族文化课程,但并没有按照我国新的课程政策实施。在现今民族学校教育中,教育内容过于理论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生活疏离,特别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忽略了环境的适应性。

(二)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不利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群眾较多,所以基础教育中民族教育的质量基本代表了整个自治区的水平。国家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要发掘民族地区学校课程的生活化,在西部大开发轰轰烈烈进行的同时,汉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越来越严重。国家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规定在基础教育中实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适当的穿插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等实现教育的在民族地区的生活化,因过于强调主流文化课程,人们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关注意识淡薄。在对南北疆基础教育现状调研后发现,现今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不利,有的地方甚至只是敷衍教育部门的上级检查。在学校教育内容方面,涉及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所占比例很少,所以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了解不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困境。

(三)民族教师和学生对“双语教育”理解片面

通过对一些双语老师访谈发出,很多教师仅仅把双语教育理解为“汉语教育”“学好汉语”,单独把“双语教育”的理解提为一个问题来讲,是因为语言的重要性。语言文字是一种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辅助。如果一个民族语言文字消逝,那么这个民族的文化就失去了最重要的传承路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少数民族的发展进步,以及国家对通用语言文字传播力度的加强和大批双语学校教育的开展,新疆少数民族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已更加自觉地学习使用汉语,在汉语文成为各民族交际的主要工具的同时,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学习汉语成为一种趋势。国家发展民汉双语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少数民族青少年在发展主流语言能力的同时,保持和开展本民族语言,进而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笔者在对在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广大南疆地区调研时发现,本地区双语教育发展迅速,各民族学习汉语的热情高涨,学校双语班的规模普遍越来越强,民族班的人数越来越少,因为考虑到将来的就业问题,年青一代对学习自己本民族语言文字的热情下降,甚至有些民族学生仅会说简单的本民族语言。

(四)教师缺少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意识和了解

新疆基础教育中的教师,学历水平虽然跟国家平均教师水平差别不大,但是由于民族教育的起步较晚,民族教师的师资水平较差,加上前几次课程改革中民族教育,基本都是按照国家课程实施的,在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不足。现今基础教育中,基本上没有专门教授民族文化的教师,少数民族学生没有机会从学校里系统的学习到本民族文化方面的知识。在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调研的过程中,在对教师的访谈过程中,很多老师表现了这样的困惑:“我们不是很了解民族文化,如果了解深入的话,在课堂中就可以灌输一些民族文化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也会比较容易,另外学生们理解民族文化,还可传输给他们的后代,这样文化就不会消失了。”还有一些老师在访谈中表露出对美术老师的羡慕“他们比较了解民族文化,在教课中学生兴趣都比较大,课堂纪律好,学生也喜欢她”,“每年的培训根本没涉及到这方面内容,我们自己了解的不详细,根本不敢跟学生讲,怕出错”。

nlc202309031016

二、如何发挥教育在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作用

民族文化是民族教育的土壤,民族教育如果不能抓住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就不能保障民族文化传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只有把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精髓纳入民族教育内容体系中去,才能保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延续。

(一)建立“多元化”评价标准

适合少数民族教育的评估和监督体系,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课程纳入到考核中。改革现有教学内容结构和教学方法,积极创建新的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具体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和科学教育发展标准,探索适合少数民族特色的教学方法。新疆少数民族的人数多,很多地方还是多民族集聚,更加利于建立和实施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教育评估和监督体系。民族政策执行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多方努力,涉及范围广,民族教育评估和监督需要从入学资格、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质量、民族文化继承保障等方面进行,并考虑把政府社会和学校的行政职能范围纳入到评估体系中来。降低少数民族特长生入学条件,引导学生学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民族地区的教育改革要切合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需求,也要兼顾民族学生的自身条件。

(二)挖掘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

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研究,不仅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延续,更是对人类社会的探索和研究。新疆远离内地,地理位置相对闭塞,受现代化冲击较小,民族特色文化保存的较好,把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民族教育中来,挖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形成具有民族特色、民族印记的内容系统的教育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梳理和继承。新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医药卫生等都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瑰宝。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应措施和法规,编写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方面的教材;考虑当地民族文化的需求,突出民族特色,适当放权给地方政府教育部门,根据本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开发校本课程,将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考核纳入到教育评价体系中来,这对引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优势必要的。

开发校本课程,形成以教育部、地方教育部门和民族学校三位一体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组,形成国家民族课程、地方民族特色课程和校本课程组成的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体系。适当放权当地教育部门,加大民族文化课程、教材的开发和建设的开发,把一些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分类和理论转化,系统而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5]。在新疆,很多学生在数学等文化科目上存在弱项,却在民族体育和舞蹈、手工艺上有着不错的潜质。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与主流文化背景下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文化生活经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和方式。在学校开展民族手工艺、民族民间音乐和舞蹈、民族历史文化、民族文学等课程,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三)正确认识到双语教育在新疆民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实施双语教育从长远角度上,是为了民族群众能够及时的掌握时代发展的成果,能够真正实现国家范围内的资源共享。认清双语教育不是单纯的是“汉语”教育,“民族语言”教育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个主要世居民族中除回、满两个民族已使用汉语文之外其他个民族都有自己通用的民族语言(10个民族使用维文、哈文、柯文、蒙文、锡文、俄文等六种文字),有的民族还使用两种以上的民族语言。[6]南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流通语言是维吾尔语,北疆则是哈萨克语,以这两个民族为例他们有本民族的文字,民族文化以书本的形式流传下来,便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族文化通过民族语言来传承[7]。双语教学是保证民族身份认同的一个重要内容,自治区“双语”教学多元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尤其是维吾尔族相对集中的南疆,“双语”中小学比比皆是,“双语”教学已成为少数民族教育的大势所趋,“双语”教学体系也在不断探索完善。目前,新疆接受“双语”教育教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和“民考汉”学生总计798万人,占少数民族學生总数的337%[8]。的少数民族学生只有通晓本民族语言,才能阅读本民族传承下来的优秀文献,领略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通晓汉族语言,一是符合国家的政策要求,二是汉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机制相对较为健全,可以借鉴其优秀成果。

(四)民族教育要有意识的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

“如果一个民族丧失了自信心,全盘否定自己的文化传统,只知匍匐于外国文化的影响下,甘心接受人家的‘同化’,这势必丧失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而丧失了文化的独立性,也将丧失民族的独立性”[9]。民族文化发展,首先是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特性,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发展,这才是真正的发展、科学的发展。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性,就需要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学校教育负有重要责任,因为在青少年形成价值观的最佳时期都是在学校里渡过的。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人保障机制,将其纳入民族教育体系,学校定期请民族文化传承人到学校开展民族文化方面的教育,吸引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兴趣。根据新疆地区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开展一些民族特色工艺的课程,极力扶持开展民族工艺的创作。建立传统民族文化传承平台,聘请老艺人担任民族职业学校教师。在对南疆地区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喀什市已经建立了民间工艺工作室,从事民族工艺创作,有学校经常带领学生在业余时间,去民间工作室参观,体味民族文化的内在精华。

另外新疆民族文化的顺利传承,要利用目前大好的社会条件,新疆工作会议召开后,全国十几个发达省份对新疆对口援建,在援建过程中,教育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基础教育的质量已经得到很大改观。可以利用发达省份对口援建的积极条件,积极推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吸引前来投资本地区的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新疆的旅游文化。在社会优势条件的影响下,间接的推动各民族传承本民族文化的热情,积极发挥学校教育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引领作用。

新疆有47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起源、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具有不同的差异性,在共同的地域下,各民族经历了一代代的文化冲突和融合,能够保存到现在,也实属不易。目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不仅提高了民族文化物质遗产的重要认识,还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之民族学校教育的长远发展,需要考虑民族文化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教育的研究,有助于新疆多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和发展,更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下,注意优秀传统地区文化的弘扬发展,实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民族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吴福环.1949~2009新疆少数民族发展报告[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83.

[2]陈多仁.试论民族文化传承中学校、社会、家庭、自我和自然之作用[J].湖北经济学院,2010(8).

[3]张国栋,巴登尼玛.从黔东南苗侗民族文化的传承现状看民族文化的发展观[J].贵州民族研究,2010(3).

[4]周国茂.民族教育应该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承责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5]朱玉福.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1(5).

[6]王慧敏.论新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西域研究,2009(2).

[7]金志远,陈婷.内蒙古民族教育中民族语言认同的调查与思考[J].民族问题研究,2011(1).

[8]阿布都热扎克·沙依木.中国共产党光辉照耀下的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J].新疆社会科学,2011(4).

[9]张岱年.文化与价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99.

[责任编辑:吴平]

民族学校 篇12

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都是和少数民族居住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生态特点、历史传统等密切相关,包括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自然生态脆弱、社会环境条件艰苦、交通和信息较为闭塞等,在这些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下,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发展的总体水平低、基础差、底子薄,办学更为艰巨。

1.政府的财政投入及制度供给不足

首先,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财政投入不足,分配不合理,效率不高。“我们的农村教育陷入了‘城市中心主义’的误区。乡村教育在整个中国教育中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农村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反映了城市中心主义的倾向。虽然自2006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来,政府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政府投入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效率不高等矛盾更加尖锐和突出”[3]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伴随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筹资渠道更为狭窄,仅仅依靠政府的投入对众多农村学校,特别是不断被边缘化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而言,更是杯水车薪。笔者通过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县域农村学校(以下称学校)的调查发现,当前政府财政供给只能维持学校最基本的运转,学校不得不“省吃俭用”,如政府给学校配备电脑室、多媒体教学设备,学生食堂配备消毒柜、冰箱、洗碗柜和锅炉,但由于学校公用经费有限,学校为了省水电、节约经费,只能将这些设备闲置。而政府配置的其他经费一般采用专款专用的方式,缺少使用的灵活性,学校的各种娱乐文体比赛、教师技能比赛、学生才艺展示比赛等无法开展。学校也无法自主购置各类体育器材,如篮球架、乒乓球台、羽毛球拍等。

其次,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发展的制度供给不足,特别是特殊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综观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制度供给,大部分政策是基于宏观层面的规范,缺乏相关监督和反馈机制。因此,作为次级政府的省级政府在具体落实相关政策规定时就相对模糊。尽管近十几年来,政府针对民族地区或贫困地区农村学校采取多种援助项目,如“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一费制”“两免一补”“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建设”“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西部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等,但此类项目基本是短期性,使得后期的维护和管理等需要的经费投入无法保障,因此,其在促进农村学校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

政策在明确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财政投入供给的权责方面,表现得也不明晰。农村学校许多经费开支未纳入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供给责任之中,如教师的工资、教学仪器设备的购置及维护、教师科研和培训经费、公用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学校基建责任等。导致负担农村学校发展的财政责任要么还处于财力不支的基层政府,要么是多层级政府之间的磨合和博弈。

2.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先天发育不足,后天营养不良”

首先,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的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和能力普遍不足,学科和年龄结构不合理。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处于边远、贫困的山区,交通和信息都较为闭塞,导致学校的教师整体学历偏低,职后培训机会少且不符合学校实际,教学方式相对落后和单一,音、体、美和外语教师缺乏,中老年教师占主导、青年教师少、教师职称水平总体偏低等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笔者调查发现,农村教师学历以中专为主,老教师则以高中或县教师进修学校学历为主,教学方式多采用填鸭式。几乎所有教师都是身兼数门课程的教学。有教师坦言,虽说他们是全科型教师,却没有参加任何相关技能培训。如果只是在语文和数学之间进行转换教学还行,要是给学生上外语、音乐、科学、综合等课程,他们只能让学生自习。

其次,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公共关系能力欠缺。学校公共关系包括学校与社区、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关系。美国农村社区教育专家Robert Mahaffey认为,“农村社区与学校合作能改善学生学习效果,社区与学校的合作由能力、环境、社区和联合四个关键要素构成”。[4]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和文化较为落后,家长素质不高,观念较为保守,参与农村学校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较为欠缺,这使得农村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处于绝对的隔绝状态。笔者通过访谈发现,大部分家长认为“学校发展是学校的事情,学校只要能教育好我们的孩子就行”。一般学校不邀请(学生在学校出了事情),他们不会轻易踏进学校,也不会和教师交流孩子学习的情况。很多校长坦言,参加每学期召开一次的家长会的家长不足三分之一。而农村学校过度依赖和服从教育行政部门是不争的事实,伴随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筹资渠道更为狭窄,这种依赖和服从关系更为突出。“由于学校对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过度依赖导致学校的发展没有能够充分听取学校教职工、社区群众及校长本人的意见,导致校长在学校发展规划中主体意识的缺失和社区群众对学校发展关注的淡漠。”[5]

最后,农村学校课程和教学改革不符合学校的实际。有学者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材缺少民族特色问题指出,“只有多元才能更好地发展”[3]。但当前农村学校的课程和教材过于城市化,使我们的学校教育民族性越来越淡。而在新课改中,我们并未审慎地思考农村学校教材和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推进新课改“存在的自然、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制约因素以及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等内部诸因素的制约,最终导致农村学校对新课改的认识偏差、管理不善以及能力不足。”[6]其实,“自新课改实施以来,许多农村学校越来越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展,随之农村校本教材不断涌现。但由于对农村教材的片面性价值定位、农村学校自身文化制约、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以及农村社会自身影响,导致农村学校校本教材在设计主体、设计过程以及教材内容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7]笔者通过访谈发现,农村学校所拥有的教学资源无法满足新课程的需要情况相当严重,特别是自然科学和综合学科等课程,农村学校没有相关的试验仪器和教学器材,教师只能“在黑板上开飞机,在作业本上做实验”。有教师坦言,我们无法给他们上那些课程,但按规定学生必须订购这些教材,而订购教材肯定会增加家长经济负担,因为按照经费保障机制规定,教材费用不包含在内。

3.社会组织参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发展渠道狭窄、范围小、层次低

社会组织是“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由志愿者组成的致力于社会公益活动的非营利性、非政府性、自主性的组织”[8],其目标是服务社会和承担社会责任。但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学校发展存在无组织、缺信息、无质量保障和制度供给空白的状态。这造成其参与农村学校发展的渠道狭窄是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及政府制定供给空白,社会组织的支教助困等物资援助得不到学校的信任、认同和支持合作是另一方面。而社会组织欲参与学校发展决策、执行和监督等,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等资源,但当前我国社会组织的力量还相对弱小,政府扶植和鼓励的力度不足等导致社会组织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等资源。这些都影响到社会组织参与学校发展渠道、范围和层次。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学校发展主要以支教助困为主,如志愿者服务、报刊书籍书包文具衣物捐助、音体美仪器设备捐赠等。但有校长和教师也坦言,有些组织由于之前没有了解学校存在的实际困难,就贸然进行物资援助行动,其实学校有时候更缺乏其他的物资而不是他们提供的物资。如他们捐赠的各种乐器,学校缺乏音乐教师根本无法使用。有时候他们送来了多媒体设备,这些设备后期维护和使用费用太高,如一个投影仪摄像头的灯就上千甚至上万块钱,我们学校无法承担起如此高昂的后期养护费用。我们更希望他们捐赠新课桌椅、黑板、课外读物、乒乓球台等。

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一体两翼”发展模式的构建

欲构建“一体两翼”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发展模式需要改革由政府垄断农村教育公共事务的格局,建立政府、学校、社会间的合作型管理模式;必须改革政府自上而下的权力运作机制,建立政府与其他参与主体良性互动的网络型管理模式;必须改革政府忽视社会权利的传统作风,建立充分发挥社会能动性的自主型管理模式。这需要政府管理农村教育职能再造,农村学校加强自主意识和能力建设,社会组织提高专业化水平、强化能力建设、拓宽参与范围和层次。

1.政府管理农村教育职能再造

(1)中央和省级政府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发展的法律法规。完善的法律法规是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在明晰各自权责基础上有序参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发展的保障。这需要中央联合省级政府出台针对各省、市、县农村学校特点的法规,包括学校财政供给责任、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和范围、课程设置基本标准、教材的编写及选用原则、师资培训标准和要求、学生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等。除了加强立法外,政府还需要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加强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联合执法和监督。

(2)中央和省级政府依法保障社会组织和农村学校的权责。权责明确是实现各参与治理主体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中央和省级政府必须依法保障社会组织和农村学校的权责。政府需要明确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学校发展的范围和层次,如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学校微观层面的课程改革与开发、师资培训、教学改革等,或宏观层面学校规划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等。在保障农村学校自主权层面,政府需要赋予学校更多的课程、学习、教学、财政、人事等的自主,为农村学校与社会组织加强沟通与合作提供平台。在政府对社会组织和学校转移和下放权力的同时,必须明确各主体的责任。这需要政府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发展,如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发展、课程教材本土化等方面,建立健全监督和评价指标体系,及时有效对社会组织和学校进行问责。同时,中央和省级政府理应建立相对独立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发展的管理和研究机构分别负责规划和指导全国和本省区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学校发展的相关事宜。

(3)中央和省级政府确实负担其农村学校发展的财政责任。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受自然条件相对不利和社会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制约陷入“先天发育不足,后天营养不良”的困境。而农村学校提供的是基本教育公共服务是关系到国家整体利益,而并非农村某些群体和省级政府的利益。但民族地区县级政府财政供给的不平衡性和财政能力相对不足,导致城乡教育发展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这需要中央和省级政府必须确实负担起农村学校发展的财政责任,通过加强立法和执法实现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化、民主化和透明化。中央和省级政府不仅需要负担起农村学校教师的工资、学校基本建设经费、教学设施设备投入经费等,还需要负担学校公用经费、学生的教材费、早中餐营养费等。

2.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加强自主意识和能力建设

(1)学校应强化自主发展的意识。学校自主发展意识首先加强校长和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同时积极寻求社区家长和社会合作。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师进行自主意识能力的培训是当务之急。我们应该摒弃教师传统培训的模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与就近大中专院校的合作,特别是师范类院校应该成为农村教师和校长培训的首选。大学的教育专家和学者需要进驻学校,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长期性的校本培训,在明确国家相关民族教育和学校发展政策的前提下,让全体教职员工明晰校情、找到学校发展的起点、明确目标、制定规划以及达成规划的路径和评估指标等。针对农村家长参与学校发展意识淡漠,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联合县政府宣传部文明办、县妇联、县文化局、团县委等成立县级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心,负责定期到各个村屯进行宣讲,唤醒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使三者形成合力。

(2)学校需强化自主发展能力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校长和教师相对于城市(县城)校长和教师,其整体素质和能力都较为欠缺,这对于学校发展能力建设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首先,在加强对校长教师管理能力和基本知识、技能培训基础上,需要加强学校的内部治理结构。学校办学理念的确定、办学经费的使用、教师考评及职称评定、课程和教学改革等关系师生切身利益的事务,需充分听取其他利益相关者如社区代表、政府、社会组织等意见,通过教代会、家长委员会、听证会、审议会等讨论和决议。其次,建立少数民族地区家校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等机构,并使之制度化。家校委员会理应成为社区(会)、学校和政府沟通的桥梁,促成三者的通力合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在参与农村学校发展规划、执行、监督和指导等方面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弥补农村学校教师和家长参与能力的不足,发挥学校发展智囊团的作用。

3.社会组织提高专业化水平,加强能力建设,拓宽参与范围,提高参与层次

(1)提高社会组织专业化水平,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政府在不断加强信息供给和拓宽参与渠道之后,需要提高社会组织的专业化水平,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第一,社会组织要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力量的整合和多元化发展。第二,社会组织积极与企业协商与合作,促进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并取得政府的支持和援助,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第三,社会组织积极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吸收本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担任本组织的名誉领导人或顾问,同时成立本组织的专家咨询系统,提高公信力。第四,社会组织必须明晰组织发展的目标和理念,加强理论和政策研究,确实承担自身的责任。第五,社会组织要加强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内部治理的科学性、民主化和透明性,以便发挥自身的公益性、志愿性、非营利性、非政府性、自律性。

(2)拓宽社会组织参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的范围,提高其参与层次。社会组织参与学校发展不应仅仅停留于支教助困层面,还应积极参与学校发展规划、决策、监督等宏观层面的管理以及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和教学改革、学生多元化发展等微观层面的操作。因此,社会组织需要及时了解农村家长的教育诉求、农村学生发展的需要、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农村课程和教材本土化建设等,以便有效参与农村学校发展的规划、决策、监督和指导等活动。

首先,有资质和专业能力的社会组织应该有权购买政府的农村教育服务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如培训适合各地农村学生特点的教师、合理利用农村学校优势资源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其次,社会组织有权在确保国家课程达标基础上,利用政府提供的资源与学校通力合作开发本地和校本课程,实现农村学校三级课程衔接和统一,促进农村学生多元发展。再次,社会组织理应秉承服务和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发挥其公益、志愿、非营利、自律性等特性,进行各种志愿者服务活动和资金援助等,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调并进行通力合作。最后,社会组织理应成为政府和学校之间的缓冲器和减压阀,缓解农村学校在与政府合作中的弱势地位,力争为学校发展争取更多的政府资源。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2-11-08].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

[2]习近平.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3-11-12].http://news.sina.com.cn/c/2013-11-15/184628722303.shtml.

[3]谭俊英.第三部门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的制约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4]Robert Mahaffey.Community-School Collaborations Improve Outcomes[EB/OL].[2016-03-12].http://www.communityschools.org/partnerships not pushouts a new guide for school board members on community partnerships for student success/.2014(04).

[5]徐巧英.广西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实施“学校发展计划和参与式教学方式”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4):3.

[6]田娟.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整体推进新课改之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

[7]李宝庆,李静.农村学校校本教材设计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5):37.

上一篇:高三学生如何释放压力下一篇:技巧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