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播技术

2024-06-28

复播技术(精选8篇)

复播技术 篇1

棉花是运城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 近年来, 农民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 利用短季棉品种扩大复播面积, 有效地发展棉花生产, 促进粮棉双丰收。

1 选用优良品种

要使复播棉产量高, 选用短季棉良种很重要。一般选用的短季棉品种应符合以下条件: (1) 生长发育快, 开花吐絮早, 霜前花率高, 生育期100~105d; (2) 株形紧凑, 植株较矮, 枝节较短, 叶色深绿, 叶片较小, 适宜密植; (3) 结铃较集中, 结铃性强, 成铃较快, 铃较大, 衣分高; (4) 抗枯、黄萎病, 抗棉铃虫等害虫; (5) 纤维洁白有丝光, 品质优良, 符合国家审定标准。

目前, 短季抗虫棉品种较多。有中国棉花研究所培育的中棉所50、58、64等, 其中中棉所64新品种早熟性好, 生育期104d, 霜前花率92%, 植株较矮, 较紧凑, 枝节较短, 适宜密植。叶色深绿, 叶片中等偏小, 结铃性强, 结铃较集中, 铃较大, 衣分较高。纤维洁白品质好。抗棉铃虫, 抗枯、黄萎病。2008年在运城接麦茬6月4日试种, 留苗密度10.5万株/hm2, 单株铃数7.5个, 衣分38.5%, 皮棉折合产量1 140kg/hm2。

河北石家庄市农科院培育的短季棉石早抗虫1号新品种, 生育期103d, 霜前花率高, 植株筒形, 紧凑。叶片深绿, 中等偏小。枝节较短, 宜密植。结铃性强, 结铃较集中。铃较大, 衣分较高。纤维洁白, 品质好。抗枯萎病, 耐黄萎病, 抗棉铃虫。2008年在运城麦茬试种, 留苗密度10.5万株/hm2, 单株铃数7个, 衣分38.2%, 皮棉折合产量1 028kg/hm2。

2 抢时早播

抢时早播是种植复播棉高产的关键环节之一。棉花是喜光喜温作物, 其生长发育与光照、温度密切相关。利用短季棉品种搞复播, 在光、温相对有限的情况下, 为了给复播棉生长发育争取更多的光照时间和空间, 不论油菜或小麦茬, 收割后应立即抢种。笔者曾以短季棉中棉所10号做麦茬复播期试验, 结果表明: (1) 复播期早的结桃多、伏桃多、衣分高、霜前花率高、皮棉产量高。6月5日播种的株铃数7.5个, 铃重4.5g, 衣分38.6%, 霜前花率84.8%, 小区皮棉产量3.3kg, 棉单产1 328.8kg/hm2。 (2) 复播期晚的结桃少 (多为秋桃) 、霜前花率低、衣分低、皮棉产量低。6月17日播种的单株铃数6.8个, 铃重4g, 衣分36.1%, 霜前花率61%, 小区皮棉产量2.4kg, 皮棉折合产量1 016.3kg/hm2。

由此可见, 6月5日播种的与6月17日播种的比较, 皮棉产量试验小区间相差0.9kg, 单产则相差312.5 kg/hm2。这是因为复播棉在田间获取光照存在差异, 抢时早播棉植获取的光照多, 晚播获取的光照少。由于棉花结桃受光照等气候条件制约, 它有一定的适播期。在山西省运城地区棉花有效开花结铃期, 一般从7月中旬到9月中旬, 约60d左右。短季棉复播要抢“早”, 复播期早的花铃期接近正常期, 而复播期晚的花铃期延迟到正常期之后。这样, 随着时光流失, 光照强度逐渐减弱, 影响棉花根系活力和吸收水肥的能力, 使棉叶光合作用降低, 供棉桃发育充实的时间拉长。而且棉桃增大, 棉纤维素沉积及纤维成熟是在较高温度时进行的, 如果夜间温度低于20℃以下, 棉纤维素沉积及纤维成熟就会停滞。所以尽管目前短季棉品种生长发育快, 表现早熟, 但接麦茬或油菜茬复播, 还应抢时早播, 与大自然争时间、争光照, 才能夺得高产。

3 田间管理

3.1 施肥

要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施足基肥, 及时追肥。按“重、轻、重”需肥规律施肥, 即重施基肥:施有机肥30t/hm2、三元素复合肥500kg/hm2、过磷酸钙600kg/hm2、硫酸钾300kg/hm2等。轻施苗肥:在6月下旬现蕾前追施二铵150kg/hm2。重施花铃肥:在7月中旬初花期追施复合肥300kg/hm2、尿素200 kg/hm2。吐絮期若有早衰现象, 还应喷叶面肥。

3.2 浇水

若遇干旱, 要及时浇水。蕾期隔沟浇, 初花期轻浇, 浇水量为300m3/hm2;盛花期重浇, 浇水量为600m3/hm2;吐絮期轻浇。

3.3 及时化控, 优化群体

初花至花铃期喷缩节胺2~3次, 缩节胺用量应视天气和长势情况而定。打顶前使用低浓度调控, 一般用10~15g/hm2, 加水300kg/hm2喷洒。打顶7d后用较高浓度调控, 一般用量为25~45g/hm2, 加水600~800kg/hm2喷洒, 以便控制徒长, 塑造丰产群体。

4 病虫害防治

短季抗虫棉虽对棉铃虫有抵抗力, 但对其他害虫, 如棉蚜、棉蓟马、盲蝽象、红蜘蛛等抵抗力较弱, 可用灭多威乳油或氯氰菊酯乳油等农药提早预防, 及时消灭, 避免其受到害虫危害。

参考文献

[1]周庆良.短季棉高产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 2008 (5) :11.

[2]薛建国.短季棉超早3号大蒜茬种植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 2008 (8) :12.

复播技术 篇2

关键词 玉米;中微量元素;肥料效应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6-0-02

玉米生长除必须的氮、磷、钾大量元素肥料外,还需要钙、铁、锌等中微量元素肥料,如果玉米缺铁,叶片脉间失绿,呈条纹花叶,心叶症状重;严重时心叶不出,植株生长不良生育延迟,甚至不能抽穗;缺锌,植株矮化,节间缩短,叶枕重叠,顶端似平顶,严重者白色叶片逐渐干枯,空秆多,果穗缺粒秃尖,甚至整株死亡;缺硼,幼叶展开困难,叶脉间呈现宽的白色条纹,茎基部变粗,变脆,严重时雄穗生长缓慢或很难抽出,困穗的穗轴短小,果穗畸形,籽粒行列不齐,着粒稀疏,籽粒基部常有带状褐疤;缺钙,幼苗叶片不能抽出或不展开,叶缘白色斑纹并有锯齿状不规则横向开裂,顶叶卷呈“弓”状,叶片粘连,不能正常伸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地址与环境:试验安排在阿图什市上阿图什镇依克沙克村。供试作物:品种为当地主栽玉米品种新玉57号。供试肥料:氮肥(尿素46%)、重过磷酸钙(五氧化二磷46%)、硫酸钾(氧化钾50%)、铁肥(铁13%)、锌肥(锌34.5%)以及硼肥(硼15%)。

1.2 肥料施用方法和用量

磷肥、钾肥、铁肥、锌肥和硼肥全部作底肥,根据土壤类型氮肥的30%做底肥,70%作追肥,追肥分2次施用。施肥时,把纯养分量折算成实际肥料施用。

1.3 试验处理

处理内容:不施肥区(空白对照),为对照1;肥底区(施肥最佳的氮磷钾肥料),为对照2。氮、磷、钾+铁(2.5 kg/667 m2)、氮、磷、钾+锌(1.5 kg/667 m2)、氮、磷、钾+硼(500 g/667 m2)。

硫酸钾做硫肥,故需保证各处理钾肥等量。

该试验设计是氮、磷、钾、铁、锌和硼6个因素、5个水平。

1.4 试验重复与小区排列

试验小区随机排列,2次重复,试验小区的形状为长方形,宽度3.2 m,长度7 m小区面积22.4 m2。

标准施肥量尿素30 kg/667 m2、重过磷酸钙20 kg/667 m2、硫酸钾5 kg/667 m2),铁(2.5 kg/667 m2),锌(1.5 kg/667 m2),硼(500 g/667 m2)。

2 结果与分析

2.1 经济效益分析

比对照,氮、磷、钾+铁、氮、磷、钾+锌、氮、磷、钾+硼处理增产量分别为16.14、13.88、16.08 kg,增产率分别4.7%、5.9%、4.6%,增纯收入分别4.08、4.02、13元。

2.2 玉米生长过程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中量元素肥料对复播玉米具有促进生育进程的效果,玉米早抽雄2 d、早吐丝2 d、早成熟3 d。中量元素肥料对玉米增产、节水、抗旱效果也十分显著。

2.3 结实率分析

施用中量元素肥料有利于改善复播玉米经济性状。每穗实粒数分别平均增加1.08粒,结实率分别提高1.02%,有效秸秆量每667 m2增加3%~4.2%。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复播玉米上施用中量元素肥料有比较明显增产效果,但饲料品质、抗旱、节水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

复播油葵高产栽培技术 篇3

1 基地选择

选择无污染的生产基地是生产优质油葵的前提条件。2007年, 山西省分析测试中心对我县农业环境质量进行测试, 得出结论是:我县小麦基地的环境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1-2000) A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绿色油葵生产基地应选择在无污染, 远离工矿区、公路、铁路干线的生态条件良好的区域。以土层深厚、保水保肥性能良好的壤土为最佳, 但油葵对土壤质地要求不严, 各类土壤均可种植。

2 选种拌种

优良品种是实现油葵优质高产的基础。所选择的优良品种应为近年来经试种成功的高产、抗病、生育期适宜的晋葵6号、美国G101两个优良新品种为主。美国G101复播生育期为90~95天, 亩产200~250 kg, 出油率40%;晋葵6号复播生育期为80~85天, 亩产220 kg左右, 出油率42%。其他优良品种可少量搭配种植。

优良品种选定后, 购回的种子需晾晒二三天, 种子纯度要达到95%以上, 发芽率在80%以上。播前用50℃温水浸种3 h。晾干后再用0.3%的瑞毒霉拌种, 可防治油葵霜霉病。购买已包衣的种子无需再浸种拌种。

3 精选地块, 抢时复播

油葵根系发达, 吸肥能力特别强, 重茬连作土壤养分消耗大, 肥料元素易比例失调, 地力难以恢复, 所以种植前要注意选择地块:一是不要重茬连作;二是播前要结合小麦秸秆还田进行深翻整地, 浇足底墒水, 为油葵苗全苗壮打好基础。麦收后要抢时间复播, 以延长油葵生育期, 提高产量。

4 配方施肥, 以产定肥

由于是复播油葵, 土壤有机质补充形式主要为小麦秸秆留高茬还田, 基肥主要来源于小麦剩余肥力, 所以施肥补肥十分重要。根据我县近年土壤养分化验结果及生产经验, 一般亩产200 kg葵花籽的地块需施底肥碳铵50 kg, 磷肥40 kg, 并在油葵八叶期结合中耕亩施5~10 kg尿素作追肥 (对于肥力较低的地块, 亩追肥量调整为10~15 kg) 。同时, 建议广大农民在油葵播种前最好对土壤养分进行化验, 按技术员给予的配方施肥, 以满足不同地块对养分的需求。

5 因地制宜, 合理密植

我县复播油葵的模式主要有满种和条田带种两类, 但应以推广条田立体种植模式为主。

5.1 复播满种模式

行距60 cm, 株距30 cm, 亩留苗3 700株左右为宜。

5.2 条田种植模式

(1) 以2.5 m宽为一带, 复播1行油葵, 间作6行大豆, 油葵株距为24 cm, 亩植油葵1 000~1 300株。

(2) 以3 m宽为一带, 复播2行油葵, 间作9行大豆, 油葵株距25~30 cm, 亩植油葵1 300~1 500株。

6 加强田间管理, 推广绿色标准化技术

6.1 查苗补苗

发现田块缺苗断垄时, 应在缺苗断垄处挖穴或开沟, 从原田移栽同样苗补栽。移栽宜在傍晚进行, 使苗方向不变, 母土不散, 移入土后马上培土压实。补苗宜早, 应在一对真叶时进行。另外, 在出苗前如遇雨土壤板结, 要轻耙浅锄, 破除板结。

6.2 中耕除草

当出现一对真叶时中耕除草, 当苗高50~70 cm时进行中耕培土。中耕深度要做到垄背深、垄眼浅, 不伤根伤苗, 以利消灭杂草, 疏松土壤, 提高地温。

6.3 及早间苗定苗

油葵1~5片真叶展开期间结合中耕及早进行间苗定苗, 定苗越晚花盘上粒数越少, 籽粒越小, 产量越低。

6.4 推广人工辅助授粉技术

油葵是自花授粉不结实的作物, 人工辅助授粉可明显提高产量。方法以花盘接触法为主, 也可用自制授粉器法进行。授粉的具体时间以开花后二三天为宜, 每隔三四天一次, 以3次为好。

6.5 科学防治病虫

加强预测预报, 为适时防治病虫提供科学依据。建议实施统放防治的防治方法, 它是提高防治效果、克服农户在防治时间上的盲目性、指标上的随意性、防治效果上的差异性和用药上难以保证绿色安全的有效方法, 应以村、以片实施统防统治。在实施中, 应根据生产A级绿色农产品的农药使用原则和病虫测报结果及时组织防治。近年来在油葵上发生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菌核病、病毒病, 可采用以下方法防治∶霜霉病发病初期亩用150~200 g乙磷铝锰锌加水喷雾, 间隔7~10天再喷一次;菌核病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喷雾, 间隔7~10天再一次;病毒病用病毒A稀释400~600倍液喷雾, 间隔7~10天喷再一次, 连喷二三次, 基本可达到防治效果。虫害近年均未达防治指标。

7 适时收获

小麦复播玉米栽培技术 篇4

1 小麦栽培技术

1.1 主栽品种

农一师现主要种植的小麦以冬麦为主, 品种为新冬20号。其千粒重47~50g, 平均产量达6 750kg/hm2。

1.2 播前准备

犁深28~30cm, 犁幅2.0~2.1m, 应用联合整地机进行整地, 按照整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 播前达到上松下实。施农家肥30t/hm2或油渣750kg/hm2, 尿素225kg/hm2, 二铵375kg/hm2, 钾肥120kg/hm2作基肥。播种前8~10d浇好底墒水, 灌水量1 050m3/hm2。

1.3 适时播种

选用经过精选加工、纯度99%、净度98%、发芽率90%以上质量标准的种子。播前进行药剂拌种, 每100kg种子用3%敌委丹悬浮种衣剂150~300mL, 对水2~3kg拌种。适墒、适温、适期播种[4], 常规播种量为270~330kg/hm2, 出苗率在85%以上。冬前总蘖数在1 200万~1 800万个/hm2。适播期在9月20日至10月25日。采用等行距条播, 行距10cm或15cm, 深度2~3cm。

1.4 田间管理

播后1~2d做好地头、地边、断行的补种;播后2~3d修好毛渠, 压好进水口, 毛渠间距30~50m;保护好苗田, 严禁放牧和牲畜践踏;适时灌好越冬水。灌水量900~1 200m3/hm2, 冬灌时要防止麦田低洼处积水结冰。3月中下旬浇返青水, 灌水量750~900m3/hm2, 追肥时间推迟至拔节前, 追施尿素150~225kg/hm2。适时浇好拔节孕穗水, 重施拔节肥, 酌情施用穗肥。对生长发育快的中早熟品种邯郸5316号, 应早浇头水, 一般在4月中下旬结合浇水追肥, 追施尿素150kg/hm2左右, 促进秆壮、穗大、粒多。小麦孕穗至灌浆期叶面追肥1~2次, 喷磷酸二氢钾3.0~4.5kg/hm2, 加尿素4.5~7.5kg/hm2, 对水450kg充分溶解后喷洒。扬花和灌浆期适时适量灌水, 灌水量750~900m3/hm2。避免在高温天气中午和大风大雨天灌水。在浇好麦黄水, 适时停水的前提下, 小麦抽穗灌浆期用FA旱地龙1.5kg/hm2, 对水450~750kg喷雾, 预防干热风危害。

1.5 病虫草害防治

小麦主要病害有锈病、白粉病、散黑穗病等。小麦黑穗病用3%敌委丹进行种子处理;小麦白粉病、锈病一般年份不做防治, 个别重病地块病情指数达到20%~30%时, 用25%粉锈宁乳油750g/hm2对水450kg, 在小麦灌浆初期喷施1次。小麦主要虫害有麦蚜和皮蓟马、潜叶蝇等。一般年份不做防治, 个别重病地块可根据虫情预报小麦潜叶蝇防治指标10%以上, 用北农爱福丁 (阿维菌素) 150mL/hm2对水450kg喷施1次。4月下旬~5月上旬小麦蚜虫和皮蓟马防治指标超过500头/百穗, 用40%乐果乳油1.5~1.8L/hm2, 对水450~600kg喷雾防治1次。清明前防除麦田杂草。用2, 4-D丁酯3L/hm2, 对水225~300kg, 进行化除。

2 复播玉米栽培技术

2.1 选用良种

复播玉米品种为石玉901, 千粒重240~260g, 出籽率80%;石玉905, 千粒重210~230g。

2.2 播种

播前将尿素300kg/hm2、二铵150kg/hm2, 均匀撒于地面, 深翻入土。整地要求达到墒足、地平、土松, 无土块, 无杂草残茬, 边角整齐。铺膜质量要符合要求, 横头整齐, 膜面平整, 压土紧密, 采光面大, 播深一致。6月25日前全部播完, 播量45~60kg/hm2, 播深3~4cm, 保证苗齐苗全。采用4行宽膜播种机播种, 行距35cm+50cm+35cm, 接行60cm, 株距23~25cm, 平均行距44.5cm, 理论株数9万株/hm2。

2.3 苗期管理

头水前中耕2~3次, 保证除尽杂草, 增温保墒, 促根下扎, 培育壮苗, 不伤苗, 不压苗, 第一次中耕7~8cm, 以后逐渐加深至15cm左右。在玉米2叶前及时定苗, 每穴留1株, 缺苗处可留双株。复播玉米生育期间处在高温季节, 光照强烈, 生长量又大, 耗水量多。适时灌水对维持玉米正常生长起关键作用。玉米出苗至拔节25~30d, 进行揭膜、开沟、追肥、灌水。

2.4 中后期管理

玉米植株高大, 单株生长量大, 是吸肥时间较长、需肥量大的作物。在生长关键时期追肥, 对维持其正常生长有重要作用。头水前追施尿素150~225kg/hm2, 二铵75kg/hm2。机械开沟条施10cm以下, 并覆土压实。做好根外追肥, 喷施硫酸锌1.5kg/hm2或喷施以锌肥为主的微肥。复播玉米全生育期灌水3~4次, 第一次灌水在播后25~30d, 即玉米拔节后小喇叭口前 (8~10片叶) , 以后要保证土地湿润, 做到“一水二水赶、三水四水吃饱饭”, 要因地制宜 (以地面不裂口为准) , 适时灌溉。

2.5 虫害防治

7月初为地老虎危害高峰期, 出苗显行后, 及时喷洒2.5%透性能, 提高抗寒力。中耕松土后叶面喷施100~150mg/kg的多效唑, 并在油菜行间覆盖稻草或草木灰, 预防低温冻害。薹高10cm左右时, 用金地来速溶硼750kg/hm2对水750kg叶面喷雾, 初花期再喷1次。雨后及时清沟查淤, 保证腰沟、围沟、厢沟通畅, 防止渍害, 降低田间湿度。预防菌核病, 在抓好清沟排水, 摘除基部老、黄、病叶的基础上, 注重化学防治。即在油菜主茎开花95%时用80%多菌灵超微粉或40%菌核净1.5 kg/hm2或25%咪鲜胺乳油750mL/hm2对水900kg喷雾, 7~10d后再喷1次[5]。

2.6 适时收获

终花后30d左右, 当植株2/3角果呈黄绿色, 主花序基部角果转现枇杷黄色, 种皮黑褐色时, 为适宜收获期。在油菜收获时间, 采取早、晚收获, 早晚气温低、湿度大, 不易裂角落粒。收割后经堆垛或摊晒, 在角果充分干燥后及时脱粒, 做到颗粒归仓。

参考文献

[1]张学东.麦田复播青贮玉米技术要点[J].新疆农业科技, 2007 (1) :10.

[2]刘建英, 石晋文, 任瑞丽, 等.饲用青贮玉米的生产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 (S2) :56-57.

[3]任崴, 罗廷彬, 谢春虹.碱地上耐盐小麦复播玉米综合效益的研究[J].干旱区研究, 2001 (1) :49-52.

小麦复播甘蓝栽培技术 篇5

1 春小麦栽培技术

1.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小麦品种新春14号, 要求净度达98%以上, 发芽率85%以上, 纯度98%。每100kg种子用40%的拌种双150g进行干拌, 充分拌匀;堆闷4~6h后进行播种。

1.2 整地施肥

小麦地前茬为棉花, 播前进行深耕细作, 镇压土壤。根据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施足基肥, 犁地前施有机肥30t/hm2、磷酸铵120~150kg/hm2加尿素75~120kg/hm2均匀撒施地面, 并增施硫酸钾45~75kg/hm2作基肥, 全耕层施入[1]。犁地时, 将农家肥37.5t/hm2、磷酸二铵270kg/hm2、尿素150kg/hm2均匀撒施地面作基肥。播前用40%燕麦畏2.7kg/hm2对水240kg搅匀后, 均匀喷施于耕耙过1次的地面, 随喷随耙, 晾24h后进行播种。

1.3 播种

3月2日采用机械播种, 做到播行端直、下籽均匀, 接茬准确, 深浅一致。播种量为375kg/hm2, 下籽110~115粒/m, 播深4~5cm[2]。播种时带磷酸二铵75~105kg/hm2作种肥, 为小麦苗期增补营养。采用120cm打埂器作业, 埂宽20cm;每台播种机播24行, 行间距14cm。播完种后, 每50m左右修1条毛渠。

1.4 田间管理

4月20日浇头水, 浇水前追施尿素225kg/hm2;5月2日灌二水, 浇水量为120m3/hm2左右, 浇水前追施尿素225kg/hm2;5月15日浇三水, 浇水前追施尿素150kg/hm2;5月30日浇四水, 浇水前追施尿素75kg/hm2;7月5日浇五水。在小麦拔节前进行化学除草, 用二甲四氯1.5kg/hm2、矮壮素2.25kg/hm2对水450kg喷雾进行化除和化控。

1.5 适时收获

收获期适当与否, 不仅关系到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好坏, 也直接影响到收获时机械作业的进度和收获损失的大小。收获期一般不得早于蜡熟期, 晚于完熟末期。7月15日待小麦成熟后进行机械收割。

2 复播甘蓝栽培技术

2.1 播前准备

选择适合当地种植、抗病、丰产、商品性好的甘蓝品种表杂3号。播种前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 用药量均为种子重量的0.3%。7月15日小麦收获完成后, 施入腐熟有机肥45t/hm2, 磷酸铵375kg/hm2左右, 然后进行耕翻, 平整土地耙平。

2.2 播种

7月17日采用人工点播种植甘蓝, 每穴下籽4~5粒。播种量为3kg/hm2, 行距70cm, 株距50cm。保苗21 750~22 500株/hm2。

2.3田间管理

甘蓝整个生育期灌水4次, 10月7日停水[3]。定苗后追施尿素150kg/hm2, 莲座期追复合肥75kg/hm2加尿素150kg/hm2, 并隔5d浇1次缓苗水, 以保持土壤湿润, 随后结合中耕培土2次。浇缓苗水后, 通过控制浇水进行适当蹲苗, 蹲苗时间为10d, 结束蹲苗后, 结合浇水追施尿素75kg/hm2。同时用0.2%的硼砂溶液叶面喷施2次[4]。在莲座后期, 始终保持田间湿润。甘蓝结球膨大期, 结合浇水追施尿素60kg/hm2, 同时用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结球后期控制浇水次数和水量。于收获前20d内停止追施无机氮肥。

2.4 病虫害防治

甘蓝生长期间病虫害采用化学防治进行防除, 菜青虫和小菜蛾卵孵化盛期用苏云金杆菌 (Bt) 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和5%啶虫隆乳油1 500~2 500倍液喷雾防治;在低龄幼虫高峰期用2.5%氯氟氰菊酯乳油2 500~5 000倍液和10%联苯菊酯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

2.5 适时收获

当甘蓝叶球基本包实、外层球叶发亮时及时收获。对结球不整齐的地块分期收获。一般于10月22日开始采收, 11月3日结束。

摘要:介绍了小麦复播甘蓝的模式, 并分别阐述了该模式下小麦、甘蓝的栽培技术, 以期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甘蓝,复播,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彭先容, 赵天钟, 江金清.小麦施肥对比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8) :31.

[2]刘华荣, 陈桂芳, 董庆国, 等.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 2008 (4) :18.

[3]张诚, 张晓玲.春棉间作甘蓝栽培技术[J].农村新技术, 2009 (2) :4.

夏大豆复播生产工艺技术 篇6

山西省晋中和晋东南地区冬小麦成熟收获之后, 习惯上复播夏大豆。夏大豆生长期90 d, 很适合当地雨热同季的气候条件。播种夏大豆的地块大多为小麦地, 因此小麦收获机一般加装秸秆粉碎装置, 将麦秸粉碎还田, 这有利于多功能夏大豆播种机作业。麦收时气温较高, 尚未进人雨季, 表土水分蒸发很快, 墒情脆弱, 因此夏大豆播种要根据土壤墒情及时进行, 一般土壤含水率达到12%即可播种。大豆夏播时间很短, 民间有“春争日、夏争时”的说法, 播种较晚, 产量明显下降。目前, 保护性耕作技术被有效运用于夏大豆生产, 从而解决了多年焚烧小麦秸秆的积弊, 提高了农业副产品的利用程度。该技术环保、简单易行。

1 播种前的准备

1.1 种子

大豆种子一般应具备以下特征: (1) 生长期较短、纯度较高、产量较高; (2) 要经过发芽试验, 发芽率在90%以上, 禁止使用陈年种子。目前, 主要选用晋豆15号、25号夏大豆品种的种子。大豆播种行距为20 cm, 播深2~3 cm, 播种量为7~9 kg/0.067 hm2, 株数6~8万株/0.067 hm2。

1.2 机具

夏大豆播种不施肥, 因此播种作业前可卸掉播种机上的施肥开沟器, 以提高机具的通过性能, 同时还要调整好机具的播深和播量。切记, 大豆发芽利用的是地表“浮墒”, 播种较深就不太容易出苗了。

2 采用免少耕播种技术

2.1 播种作业

一般选用JDT-600型拖拉机配套2BFG-180旋耕播种机, JDT-720型拖拉机配套SGTN-200Z14A7多功能播种机来进行夏大豆播种。该配套方式具有良好的播种作业性能, 播种质量高, 应用水平高。

按照播种机和播种作业要求, 正常播种时拖拉机挂三档中油门匀速行驶。播种作业时, 要一边行驶一边落下播种机, 切勿落下播种机再行驶。播种机行驶中途不允许停机或后退;如需停机, 则应先提升播种机, 后退2~3 m, 再进行作业。

2.2 质量标准

根据长期实践和摸索, 大豆播种采用的技术标准为:播深合格率≥80%, 缺苗断带率≤2%, 漏播指数≤3%, 重播指数≤3%, 出苗率≥90%, 播后覆盖率≥50%。

3 田间管理

3.1 查苗补苗

大豆播种约1周后, 豆苗便已经出土, 这时要迅速查苗。查苗的方法有线条法和平方法2种, 即随机抽取若干个播种带或区位, 细致进行查苗, 最后综合这些带的总长度或区位的总面积和相应的总苗数, 分析是否达到播种质量要求指标。一般情况下, 只要种子发芽率达到要求, 播种机机手技术熟练, 都会正常出苗。

当地块发生大面积缺苗时, 要迅速重播;当缺苗较少时, 要选择适当播种方法。整幅缺苗的地块, 可用原来的播种机重播, 个别缺行或断行的地块, 则要采用人工或半机械化补苗;当缺苗很少时, 可以不再补苗。

3.2 病虫草害防治

由于保护性耕作易使前茬杂草和地表杂草丛生, 因此苗期除草保苗显得十分重要, 务必做到地表无杂草, 苗期无病害。原则上, 保苗、灭草、防害, 一般进行二三次。

3.2.1 杂草的控制

控制杂草是克服苗草争肥、争水, 保证作物生长的重要措施, 是取得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在大豆复叶期, 农田出现的杂草主要有裨草、狗尾草、藜、猪鬃草、三叶草、刺儿菜、灰灰菜、苍耳、香薷、牛筋草、马唐等, 可选用精克草能或帅虎1 000倍液、质量分数10.8%盖草能乳油1 000倍液、巨虎25%水剂1 000倍液喷施, 同时添加“一加净”或“洗衣粉”进行催化。化学除草要选择在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 要求喷洒后24 h内没有降雨。也可采用传统人工锄草方法来灭草。

3.2.2 病虫害防治

大豆的病虫害主要有大豆食心虫、造桥虫、豆天蛾、卷叶螟等, 可用菊酯类农药来防治, 如用质量分数4.5%氯氢菊酯1 200~2 300倍液喷施, 或40%氧化乐果乳油1 200~1 500倍液喷施。

化学除草和病虫害防治药剂, 可用机动喷雾器喷施, 也可用手动喷雾器喷药。需要注意的是, 喷药一定要顺着风向进行, 操作人员应配戴防护面具和手套。喷药作业完成后, 要迅速清洗喷雾器和兑水、兑药器具。

3.2.3 人工锄草

发现杂草较多时, 也可以进行人工锄草。人工锄草要除草务尽、斩草除根, 同时将原有的麦茬除去。需要指出的是, 人工锄草费时费力。

4 夏大豆的收获

当大部分大豆叶黄落时, 即可进行收获作业。这时, 大豆茎干枯死、子粒发硬、结荚未裂, 适宜收获。

4.1 机械收获

选用小麦联合收获机收获大豆时, 大豆茎干较低处的结荚不易被收获。因此, 要将收获机割台压低, 务必收干净豆荚, 保证颗粒归仓。

收获作业技术要熟练, 合理选择“开镰”位置, 选择好档位, 匀速行驶, 使地头、地角、边塄都能够熟练运用收获机收获, 收获机应进退自如, 收放有序, 尽可能收净、收好所有大豆豆荚。机械收获时, 切勿开鲁莽车、英雄车。

机收获质量指标:留茬高度≤5 cm, 含草率≤2%, 破碎率≤2%, 总损失率≤1.5%, 收净率≥98%, 使用可靠性总有效度≥90%。

4.2 人工收获

目前, 人工收获依然是大豆最主要的收获方式, 可完全收净结荚。大豆脱粒可在场上用脱粒机进行, 也可以碾压脱粒。

4.3 晾晒

收获后的大豆籽粒需要均匀摊铺在光滑坚硬的地上进行晾晒, 防止其“闷变”。每天收豆前要进行清选, 剔除杂质。在普通光照下, 一般二三天就可以晾干大豆粒。

摘要:从保护性耕作的实践需要出发, 论述了冬小麦收获之后, 夏大豆的播种方法和植保技术, 为大豆生产提供了较好的产量保证。

复播技术 篇7

山西中部、南部地区气候温和,冬小麦是主要种植作物,一般在6月中下旬收获,于10月初再播种冬小麦。在此期间,有80~90天的土地闲置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复播一茬耐热、抗病的夏秋萝卜。萝卜收获后及时清理田园,翻整土地,播种冬小麦。这样做不仅充分利用了土地,实现了轮作倒茬,还增加了农民收入,丰富了9月份蔬菜供应淡季市场。麦茬复播萝卜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 整地施肥

小麦收获后要及时清理田间,翻耕土壤,耕深30 cm左右,然后平整土地、作畦。因为这茬种植的萝卜多选生长期较短的品种,生长快,生长量大,要求在耕翻前施足基肥,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氮、磷、钾复合肥为主。一般每亩撒施腐熟的厩肥3500 kg左右,草木肥50 kg,过磷酸钙25~30 kg,或厩肥和含钾成分较高的复合肥20~25 kg。为预防地下害虫的危害,同时撒施锌拌磷粉剂1 kg(和土充分混合后施用)。采用垄作栽培,不宜平畦。垄距50 cm,垄底宽30 cm,垄高20 cm。这样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有利于肉质根的生长,提高萝卜的商品性,如遇到夏季多雨的年份还便于排水。

2 品种选择

山西省的中、南部地区7~9月正值高温季节,同时也是一年中雨水较集中的季节,要选用耐热、耐涝、抗病的品种。常用的有:丰玉一代,丰光一代,夏抗40天等。

2.1 丰玉一代:

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杂交品种。早熟,耐热,品质优良,商品性好。叶丛半直立,花叶,绿色。肉质根圆柱形,根长25~30 cm,粗8~10 cm,约1/3露出地面,单根重1.0~1.5 kg。皮色全白,表皮光滑,肉质细密,含水量适中,生食脆嫩,无辣味。宜熟食,也可用于生食和加工。生育期70~75天,亩产4000~5000 kg。播种后60天单根重500~750 g,可陆续上市。

2.2 丰光一代:

山西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杂种一代。叶丛半直立,花叶,绿色。肉质根长圆柱形,长38~42 cm,横径9 cm,约1/2露出地面,表面光滑,出土部分皮绿色,入土部分白色,肉质白色,单根重平均2 kg。中晚熟,生长期80~85天。耐热,抗病毒病。一般亩产5000 kg左右。肉质致密脆嫩,味稍甜,含水量略多,品质良好,宜生食、熟食和腌渍用。播后60天肉质根重可达1 kg,能提早上市,供应蔬菜淡季市场。除山西省外,河北、山东、河南、甘肃及云南等省均有栽培。

2.3 夏抗40天: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杂种一代。板叶,主脉淡绿色,株高40 cm,开展度58 cm。肉质根长圆柱形,长20~25 cm,横径5~7 cm,出土部分10~13 cm,皮白色,肉白色,品质好。7月中旬播种,40天上市的,亩产可达1500 kg;45天上市的,亩产可达2250 kg;50天上市的,亩产可达3000 kg。较耐病毒病,适应性广。

3 适时播种

整好地后要尽可能早播。按30 cm株距穴播,深2 cm左右,一般每穴4粒或5粒种子。播种时采用药土(如敌百虫、辛硫磷等)拌种,以防地下害虫。播种后除盖土外,还应进行地表覆盖,以保持土壤水分,保证出苗迅速、整齐,还可以防止暴雨土壤板结,妨碍出苗。覆盖物可用麦秸、谷壳、灰肥等,有条件的利用遮阳网覆盖,可保持田间湿而不渍,以利出苗。

4 水肥管理

夏秋萝卜栽培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在水肥管理上宜采取以促为主的原则。

播种后若天气干旱,应小水勤浇,保持地面湿润,可降低地温;若雨水偏多,大雨后需及早排涝。出苗后,旱天仍应隔3~4天浇一次小水,不使垄面干燥。结合浇水,可施一次硝铵或尿素,亩施10~15 kg,以补充土壤中氮肥的不足,促进幼苗生长。

夏秋萝卜在间苗、定苗的管理上,宜采用多次间苗、适当晚定苗的做法,即于破心期、二三片真叶期各间苗一次,而于七八片叶时定苗。此做法的优点是幼苗群体叶面积较大,覆盖地面使地温稍低,而晚定苗还有利于选留健苗和拔除病苗、弱苗。

定苗后进入肉质根膨大生长期,要协调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亩施硝酸铵、硫酸铵或尿素10~15 kg并浇水,促进莲座叶和肉质根的生长。在肉质根膨大期间,天气无雨时一般每隔4~5天浇一水,忌土壤忽干忽湿,以防裂根。

5 防病治虫

在萝卜软腐病、黑腐病发病频繁的地区,于播种前用菜丰宁拌种,亩用量100 g。霜霉病发生时,可及时连续喷两次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加以防治。

夏秋萝卜易受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等害虫的危害。而蚜虫又是传播各种病毒病的媒介,所以要求在出苗前对邻近农作物及周边杂草上喷撒1000倍40%乐果乳油等药剂,严格防治蚜虫。出苗后亦应定期喷药,严防蚜虫危害,常用的农药有抗蚜威、一遍净、阿维菌素等。有菜青虫、小菜蛾等虫害发生时,可喷撒辛硫磷、斑蛾清等药剂进行防治。

6 适时收获

复播技术 篇8

1 选地选茬

1.1 选地

选择没有环境污染, 地势平坦, 土层深厚, 排灌条件良好, 富含有机质, 以及呈中性或微酸性的肥沃壤土。

1.2 选茬

前茬以小麦地为主。

2 气候条件

要求收获小麦后, 无霜期达到95 d以上, 降水天数不超过30 d, 降雨量应小于300 mm。

3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毒病、耐热、耐寒、抗逆性强、优质、丰产、耐贮运、商品性好、市场销路好的中、晚熟番茄品种。常用品种有:中杂9号、毛粉802、粉都女王2号、阳光908、佳粉15号、粉都新秀、美国409、露地王、以色列144、台湾圣女等。

4 育苗

4.1 种子处理

4.1.1 温汤浸种

把种子放入55℃温水中, 迅速搅拌, 水温降到28℃~30℃, 维持水温浸泡15 min。捞出后放在用质量分数为3%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5 min, 然后用清水多次淘净高锰酸钾溶液。

4.1.2 磷酸三钠浸种

先用清水浸泡3~4 h, 再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 min, 捞出洗净。此法主要防治病毒病。

4.1.3 浸种催芽

消毒后的种子浸泡6~8 h捞出洗净, 置于25℃条件下保湿催芽, 待70%的种子露白时及时播种。

4.2 育苗设施

育苗期在6月份, 正是高温、多雨的季节, 要在排水和通风良好的地方育苗, 并备有防雨和遮阴设备, 创造适合幼苗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4.2.1 苗床营养土的配制

番茄营养土的配制对秧苗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一定不能大意。营养土一般按照田土与有机肥7誜3或6誜4的比例混制, 田土要从最近4~5年内没有种过茄果类蔬菜的地块中挖取, 用筛子筛出其内的石块、土块、杂物等。有机肥要选用腐熟至少1个月以上的优质厩肥, 粪肥一定要细碎。

为确保育苗土中营养成分的浓度和预防病虫害, 1 m3营养土中还应混入1 500 g复合肥或1 000 g磷酸二氢钾、800 g尿素, 150~200 g的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 150~200 g辛硫磷杀虫剂。

将田土、有机肥、化肥、农药等充分混拌均匀, 培成堆, 用塑料膜盖严实, 使农药在土堆内充分挥发和扩散, 对土堆内的病菌和害虫进行灭杀, 捂盖时间不少于1周, 最终孔隙度达60%左右, pH值6~7, 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100 mg/kg以上, 速效氮150 mg/kg以上即可。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均匀铺于床上, 厚度为10 cm以上。

4.2.2 苗床的准备

播种床一般宽1 m, 长随地形而定, 一般为7~8 m, 上搭高70~80 cm小拱棚, 覆盖棚膜和遮阳网, 防雨防高温。

4.2.3 播种

(1) 播种期:育苗时间为6月上旬。 (2) 播种量:一般每666.7 m2大田用种量为20~30 g, 每1 m2播种床用种量为1~1.5 g。 (3) 播种方法:播前浇足底水, 水渗至10 cm深后, 薄撒1层营养土, 再均匀撒播经过催芽的种子, 然后覆盖营养土0.8~1 cm。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土8 g/m2均匀撒于床面, 防治猝倒病。 (4) 分苗:为达到优质高产, 当幼苗长到2叶1心时及时分苗, 分苗宜在晴天进行, 分苗前1 d浇透水, 起苗时能少伤根。分苗后苗距应为8 cm×8 cm。营养面积过小对番茄生育及产量有明显的影响。如果保证不了营养面积, 则要相应缩小苗龄。

4.2.4 苗期管理

如果出苗后日平均温度在25℃时仅需25~30 d成苗。由于复播番茄育苗期正处于高温的夏季, 考虑到分苗所需的缓苗时间和定植前的炼苗时间。因此夏秋栽培健壮苗的特征是:6叶1心, 株高15 cm左右, 茎粗0.6 cm左右。 (1) 温度, 夏秋育苗主要靠遮阳降温。 (2) 光照, 晴天, 真叶展开前要适当遮阳降温, 防止烧苗, 真叶展开后要去掉遮光设备。中午强光高温要适当遮光降温;阴雨天要加大光照和通风时间。 (3) 水分, 苗期一般不浇水, 如床土太干, 可用喷壶浇水, 出苗前切忌大水漫灌, 引起秧苗徒长。 (4) 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早疫病。可用绿亨1号3 000倍液, 或质量分数为75%百菌清1 000倍液喷雾, 交替使用, 每7d喷1次, 不少于3次。虫害主要有蝼蛄、小地老虎、金针虫、蚜虫。前3种害虫可用质量分数为90%的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拌炒香的麦麸制成毒饵撒于床土表面毒杀;蚜虫可用质量分数为20%的病毒A500倍液+质量分数为10%吡虫啉1 500倍液喷雾2~3次。

5 定植

5.1 定植前的准备

整地施基肥一般要施有机肥3 000~4000 kg/666.7 m2 (有机质含量9%) 。如养分含量不足时可补三元复合肥30 kg、磷肥50 kg、钾肥100 kg, 撒施后深翻30 cm, 做成高20 cm、宽60 cm的畦, 畦间距为50 cm。定植前3 d或雨后及时覆盖地膜保墒。

5.2 定植

定植时不同质量的苗, 如徒长苗、老苗、健壮苗应分地块定植, 分别管理。苗四周的膜用土压严实, 避免土壤板结和膜内热气透出灼伤幼苗。

5.3 定植密度

因为气候的原因, 一般单干整枝留3穗果摘心, 每穗留3~4个果实。提倡1膜2行, 行株距为45 cm× (30~35) cm, 垄距为65 cm, 每666.7 m2栽苗3 500~4 000株。

6 田间管理

6.1 蹲苗

结果前应控制水分, 第1果穗最大的果实直径达到3 cm左右时结束蹲苗。蹲苗结束后结合追肥浇催秧催果水, 整个结果期土壤保持均匀的湿润程度, 但不能有积水。

6.2 支架绑蔓搭架

用细竹竿搭成大型“人”字支架, 可使植株所结果穗置于两支架间。此法较理想。

6.3 植株调整

番茄秧苗有生长发育快, 易落花落果等特点, 为调节各器官之间的均衡生长, 要采取一系列植株调整措施, 如整枝、打杈、摘叶、摘心、疏花疏果等。

6.4 中耕追肥

定植缓苗后, 要及时中耕去除垄间杂草, 追施催苗肥, 每666.7 m2穴施有机肥250~500 kg, 或硫酸铵10~12.5 kg。第1果穗果实开始膨大时, 结合浇水要追施催秧催果肥, 每666.7 m2施尿素10~12.5 kg, 过磷酸钙20~25 kg。第1果穗即将采收而第2果穗果实已进入吸肥盛期, 要进行第3次追肥, 促进第二、第三穗果实生长。这次施肥不仅氮、磷肥施用量与第2次相同, 还要喷施钾肥10 kg。夏秋是多雨季节, 应浓肥重施, 促其旺长旺发, 防止缺肥与早衰。

6.5 浇水

结果盛期天气干旱, 要注重浇水, 可以防止裂果。

6.6 防止落花

用20~30μL/L的番茄丰产剂2号植物生长剂, 调节蘸花或喷花, 能起到保花保果、促进结实的作用。

7 采收

由于麦茬复播番茄的特点, 拉秧时番茄大多数未充分成熟, 当发现有稍微带红的果实时, 要及时采收。

上一篇:十字槽零件的加工工艺下一篇:灌注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