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管理卡

2024-05-14

精准管理卡(精选12篇)

精准管理卡 篇1

1 工程机械油料管理现状

1.1 油料成本高昂

措施:企业本部或施工现场加油。

效果:仅得到比市场零售价格稍低的油价。

1.2 异常损耗严重——油料的监守自盗及不良操作习惯行为

许多司机偷油已是行业里公开的秘密, 成了行业潜规则。

措施:司机加油登记、油箱加锁防盗、油箱浮标油量监控、定额油耗奖惩、定额油量承包。

效果:作用有限。有油站与司机合作偷油的现象存在;定额难以制定, 即便确认的定额往往蜕变为油料成本固化、有奖难罚;无法通过引导改善操作习惯降低油料成本。

1.3 计划核算困难

计划核算要求数据基础来源一致性, 工程机械的作业任务不同, 作业工艺杂, 外加天气、设备、车况、司机驾驶操作都有习惯差异等, 难以形成公平合理的目标油耗标准。

措施:往往只能采用比实际油耗更高的油耗上限作为假定标准。

效果:难以推行有效的计划管理与核算。特别是一人多机、一机多人的轮班作业制, 使针对每台设备或每个司机的油耗更是难于核算。

1.4 管理方式落后

措施:在部分先进的工程企业安装车载GPS系统, 但在油耗管理数据采集和应用上还存在短板;或无油耗显示功能, 或虽有油耗功能却缺乏高精度的数据支持。

效果:当前油耗基础管理仍依赖于传统经验, 缺少有效的高科技手段的支撑, 使用效果很不理想。

由于以上的种种难点, 有些企业会采取“大包”甚至“挂靠”的运营模式, 但随之带来的是管理和安全上的众多隐患。

2 油耗管理的传统方式及其弊端

2.1 油箱防盗

措施:油箱加锁、加封口滤网等。

弊端:擅于偷油的黑点可采用细管抽油、油箱排污口抽油、油管抽油等各种方式, 依然可以轻松抽油。油箱的防盗措施沦为工程企业的心理安慰, 几无作用。

2.2 油箱油量监控 (油浮子)

措施:加装油浮子监控油箱液面及报警功能

弊端:存在安全隐患, 无防爆安全认证。由于存在装置设计上的天然缺陷, 无论是物理浮标还是超声波探头, 均无法实现精确监控;当设备上下坡、颠簸的时候会发生误报, 若放宽探测标准, 则又为“偷油”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

2.3 定额管理或承包

措施:采取定额油耗管理或承包方式。即, 设定单位产量油耗上限, 定额承包或按照节超实施奖惩方案。

弊端:油耗的定额数据, 通常是依靠经验设定。在作业任务、作业环境、作业工艺效率、设备功率、设备年限、负载率等不确定的状况下, 单位产量的油耗有明显差异, 定额油耗往往只能取最大值。为取得更高的定额油耗, 司机往往容易形成利益联盟, 采用各种手段集体向企业要求更高的油耗定额, 例如:协同从油箱抽油制造作业油耗虚高;定额试驾司机故意放高油耗等等。

2.4 ECU油耗计量方法的弊端

国内发动机燃油系统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少数国际知名的燃油系统供应商手上, 由于缺乏国家相关部门的强制性规定, 对ECU所给出的喷油量数据的可靠性, 精度等级, 开放程度没有相关的技术标准。

从ECU取得油耗数据取决于发动机厂商在生产发动机产品时是否有进行ECU喷油量的标定, 目前只有部分发动机厂商, 在部分型号上向部分整车厂开放ECU喷油量数据。

ECU测量法并不是实际测量喷油嘴实际流过的燃油量, 而是测量喷油嘴针阀打开的时间, 所以一旦喷油嘴上有积碳和金属锰沉淀, 计算相同喷油嘴针阀打开的时间值, 但实际喷油量就减少了, 这是导致ECU测量法不准的主要原因。

3 较先进的油量计算系统

设备车辆油路上加装流量传感器, 通过监测设备车辆油路中的柴油流量来测算发动机的实际耗油量。这种方式原理简单、科学, 计量精度更高, 更为可靠。

需要在油路上加装流量传感器, 所以流量传感器的流阻必须很小, 以至于几乎对油路影响微乎其微。油耗记录要有多种采集方式, 包括即时显示读取、数据采集器读取、电脑直接读取, 如果车辆设备已经装备GPS管理系统, 还可以通过GPS系统的数据传送通道实时传送到管理中心, 实现即时油耗管理。油耗数据采集以后, 系统实现完善的报表及图表管理统计功能, 满足包括指定设备、指定时段、指定组别、指定班次等实际的油耗统计管理要求, 满足事后调阅和统计管理, 并有异常油耗警示功能、设备油耗对比功能等等。

3.1 防范偷油

系统以测量发动机实际燃油消耗为油耗依据, 所以从油箱偷取油料的行为或虚开加油票据的行为已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通过油耗显示屏或是后台监控终端, 可以方便地读取设备实际油耗情况。

3.2 优化运营成本

通过对统计监测数据的采集分析, 可统计任意时段的油耗、里程、作业量, 并计算出单位产量油耗及油料费用。

对比差异较大的运行参数 (如里程、时间、作业任务、油耗) 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确定是正常消耗、异常损耗还是主动减耗。

通过对数据应用于设备管理实践, 杜绝异常损耗的发生, 简化计划与核算统计工作, 使油料的管理从以经验为主的原始管理成为以实际量化数据为主的现代化管理, 精确成本, 推动节能降耗。

3.3 优化司机驾驶操作行为

通过对油耗数据的实时监控, 可有效改善司机的驾驶操作习惯和行为, 降低正常燃油消耗。

3.4 统计决策

有效的油耗数据分析和统计, 将为企业提高决策水平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彻底改变仅凭经验直觉而获得的不合理的定额油耗管理指标。通过合理的油耗统计分析, 可以快速把划一或者多元管理的定额油耗指标, 迅速下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直接为企业节省居高的油耗定额支出。

围绕成本意识和成本控制, 工程企业各项日常管理工作必须与节能减排工作形成联动机制。让数据不仅仅是数据, 系统不仅仅是系统, 而是能为工程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提供精确、高效的依据, 并建立从数据的采集、统计、分析、处理、回馈等管理流程, 最终实现控制油耗、优化管理、减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英学.制定油耗定额的技术经济分析[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04 (07) :77-78.

精准管理卡 篇2

精准脱贫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我市 2016-2018 年城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台山市新时期城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方案(2016-2018 年)》(台发„2016‟9 号)有关规定,并参照省财政厅、省扶贫办《广东省精准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监管办法》(粤财农„2016‟166号)和《江门市2016-2018年城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资金管理办法》(江扶字„2016‟12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 2016-2018 年城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资金(以下简称扶贫资金),是指我市财政专项安排和通过其他途径筹集,专项用于落实江门市委、市政府下达我市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帮扶对象增收、教育和医疗保障的扶持资金:一是上级财政安排下达的扶贫开发资金;二是本级财政安排专项用于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资金;三是结对帮扶单位筹集的帮扶资金;四是按规定整合用于扶贫开发的其他资金等。其中教育、基本医疗保障等方面的资金分配、拨付和管理按现有规定执行。

第三条 扶贫资金管理坚持规范管理、严格审批、公开透明、强化监督的原则。

(一)集中管理,统筹安排。按照集中资金、集中管理、集中使用、集中分配“四个集中”的原则,把项目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的各个环节都纳入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实行镇级报账制,帮扶资金根据各镇(街,下同)列入重点帮扶的贫困人口数平均分配,由各镇统筹安排。

(二)压实责任,镇级统筹。镇政府、街道办是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资金筹集和使用管理的责任主体。上级及本级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资金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分配下达,由贫困人口所在镇按经批准新时期精准脱贫规划统筹安排使用,并保证使用绩效。

(三)专款专用,重点优先。项目资金必须根据我市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专款专用于我市精准扶贫工作,优先用于确保全市城乡贫困家庭943户2879人的脱贫工作。重点用于帮扶贫困户产业、助学、助医、转移就业、金融扶贫、电商扶贫、慰问等帮扶贫困户措施落实支出。2016-2018年每年安排200万元,三年共600万元,用于解决我市相对落后老区村饮水安全、村道硬底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

(四)结合实际,确保效果。项目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必须符合我市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的实际情况和总体要求,尊重群众意愿。要采取“一户一策”等综合扶贫措施,坚持硬件与软件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与幸福村居建设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力争取得较好效果。

第二章 职责与分工

第四条 建立健全市统筹、镇负总责、镇扶贫办具体执行的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多层次工作责任制。

第五条 市扶贫办负责本级和上级精准扶贫资金筹集和使用的具体管理工作,负责资金使用安全、监督检查、绩效考核、信息公开等工作,参与制定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以及做好各镇资金项目的备案。

第六条 市直有关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负责制定总体方案、工作目标、组织动员、监督考核等工作。其中,市财政局负责本级和上级扶贫资金管理的牵头组织和协调工作,负责制定精准扶贫资金管理制度,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和财政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审核拨付资金,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等。市审计部门对精准扶贫资金筹集和使用进行审计监督。

第七条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职责。

(一)各镇政府、街道办对精准扶贫资金筹集使用承担主体责任,书记、镇长(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推进实施等工作。组织协调镇扶贫办、财政所(局)等部门,审核编制并组织实施本镇精准扶贫资金筹集使用规划及其项目使用计划;制定实施本镇精准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统筹落实本镇精准扶贫资金。审核确定本镇精准扶贫项目计划,指导督促精准扶贫项目实施和监督管理。

(二)各镇按规定具体使用和管理上级下拨的精准扶贫资金,具体组织申报和实施精准扶贫项目。配合上级部门开展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等。

(三)严格执行扶贫资金专款专用,及时提供有关报账凭证,并确保相关账务资料、凭证的真实和完整,组织实施项目验收,确保项目建设达到申报的绩效目标。

(四)严格项目公告公示制度,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要按规定实行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第八条 市驻镇指导协调组成员全程参与精准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监管。

第三章 扶贫资金管理

第九条 扶贫资金用途。

以增加精准扶贫对象收入、减少贫困人口为主要任务,精准扶贫资金按要求专项用于直接促进精准贫帮扶对象增收的项目。主要包括 :

(一)支持精准扶贫帮扶对象发展生产。包括支持帮扶对象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手工业、乡村旅游业、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服务等。

(二)支持精准扶贫帮扶对象提高技能和实现就业。包括农民适用技术培训和科技扶贫培训、促进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等。

(三)为帮扶对象提供金融支持。包括贫困户扶贫贷款贴息,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及直接吸纳贫困户务工、参股、带动增收效果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等扶贫贷款给予贴息和担保风险补偿金,对参加农业保险的贫困户自行负担的保费给予适当补助等。

(四)建立资产收益扶持机制。包括以招投标方式投入设施农业、林业、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资产,将具备条件的折股量化给贫困户等。

(五)围绕改善37条老区贫困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支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村道建设项目、环境整治项目等。

(六)建立教育扶助机制,开展对城乡贫困家庭子女读书的资助,确保贫困户子女完成学业;建立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机制,健全大病救助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标准,扩大救助覆盖范围,完善财政支持贫困人口购买重大疾病保险机制,逐步消除因病返贫现象。

(七)市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其他扶贫支出。

(八)扶贫资金不得用于:1.扶贫工作以外的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2.各项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3.弥补企业亏损。4.修缮楼、堂、馆、所以及建造职工住宅。5.弥补预算支出缺口和偿还债务。6.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7.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8.城市基础设施建设。9.企业担保金。10虚假投资(入股)、虚假分红、发放借款及平衡预算等。11.其他扶贫工作以外的任何支出。

第十条 扶贫资金的分配。

精准扶贫资金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分配到镇,由镇政府统筹使用。其中,分配给帮扶贫困户的资金拨付到镇,帮扶37条老区贫困村基础设建的资金,由各村组织项目申报,报市扶贫办及市财政局审批后下达到镇。

第十一条 扶贫资金使用。

精准扶贫资金按“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定资金、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的要求安排使用。各镇要根据本地区新时期精准扶贫规划,审核批准帮扶资金筹集使用计划和帮扶项目计划 ,据此建立帮扶项目库,组织分年度实施。精准扶贫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积极推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民办公助等办法。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鼓励各地采取基金、股权投资等新型资金管理模式撬动社会资金投入脱贫攻坚。各级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从精准扶贫资金中提取工作经费和项目管理费用,不得以任何形式抵扣或变相抵扣应下拨的精准扶贫资金。

第十二条 项目管理。

帮扶项目计划由各镇制定和申报。帮扶项目的选取要结合贫困户及村实际,在充分征求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按分类指导、精准帮扶、一户一策等要求研究确定。帮扶项目计划经市扶贫办及市财政局批准后,由镇扶贫办具体实施和监督管理。

(一)帮扶贫困户项目由各镇扶贫办会同帮扶单位共同提出帮扶规划,经镇政府审核后,统一向市扶贫办和市财政局申报,市扶贫办和市财政局对各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并定期跟踪监督。帮扶贫困户项目由镇负责具体实施,帮扶老区贫困村基础设施项目由村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二)精准扶贫项目按统一格式申报(附件1),申报资料的内容应有项目帮扶的对象、内容、金额等,项目内容要具体明细,有针对性。

(三)帮扶项目必须符合贫困户及老区村的总体帮扶工作规划,帮扶工作规划要报市扶贫办备案。

第十三条 财务管理。

严格执行财务规章制度和会计核算规定。用款单位要加强财务基础管理工作,对扶贫资金进行专账核算、专人管理,保证资金管理规范、安全。建立健全拨付台账,规范财务核算工作,及时、全面、客观反映扶贫资金收支情况,做好分类存档,档案资料要妥善保管备查。资金使用中涉及政府采购或招投标的,按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管理规定执行。精准扶贫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根据项目所属,由有关单位负责使用和管护。

第四章 资金拨付

第十四条 市财政局和市扶贫办根据经审批同意的扶贫专项资金报账申请表(格式见附件)办理资金拨付手续。

(一)市扶贫办、财政局对项目所属镇申报的项目和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合格后按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相关规定,将扶贫补助资金预拨到镇财政所账户。

(二)项目建设完成后,各镇按报账制要求对报账资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报市扶贫办和财政局备案,经市扶贫办和财政局对备案资料确认后,下发拨款通知,镇财政所按通知要求做好资金拨付工作。

(三)结对帮扶单位筹集到的社会帮扶资金由该单位自行安排使用,但使用时必须报市扶贫办和财政局备案。

(四)对于无法实施和有结余资金的项目,各项目镇要及时上报市扶贫办和财政局,待清算文件下达后按原渠道退回财政国库。

第五章 信息公开

第十五条 市扶贫办、市财政局按照《广东省省级财政扶贫开发资金信息公开办法》的规定,除涉及保密等要求不予公开外,在市农业局、市财政局门户网站公开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实施方案,申报情况,绩效评价、监督检查和审计结果,接受、处理投诉情况和其他按规定应公开的信息,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第六章 监督管理与绩效考评

第十六条 建立健全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精准扶贫资金筹集使用监督检查制度。

(一)各镇要实行精准扶贫资金筹集使用管理和项目实施情况公告公示制度。公告公示内容应包括资金来源、资金规模、资金项目及其实施地点、帮扶内容、实施期限、预期目标、项目实施结果、实施单位及责任人、举报投诉情况等。

(二)实行精准扶贫资金筹集使用情况统计监测制度。各镇要建立精准扶贫资金使用台账,依据新时期精准扶贫信息平台,于每个季度终了后10个工作日内,将本镇精准扶贫资金使用情况汇总表报送市扶贫办、市财政局。市扶贫办会同市财政局汇总各地情况上报市委、市政府及江门市扶贫办、江门市财政局,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

(三)实行精准扶贫资金的筹集使用管理专项检查制度。各镇政府、台城街道办要组织有关部门,于每年3月31日前开展对本地区上一年度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专项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市扶贫办和市财政局。市扶贫办、市财政局适时开展重点检查。

第十七条 市扶贫办、市财政局负责扶贫资金使用及项目实施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按照“项目跟随规划走、资金跟随项目走、监管跟随资金走”的原则,严格执行财政资金项目管理制度。要定期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督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确保专款专用。同时,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审计、稽查等工作。

第十八条 扶贫资金实行绩效考评和项目完成结果评价。各级扶贫、资金使用单位按规定开展绩效自评。年度终了后一个季度内完成上一年度各镇扶贫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绩效自评报告上报市扶贫办、市财政局。市扶贫办、市财政局适时组织抽查或引入第三方评价,资金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扶贫资金安排、调整、撤销的重要依据。

第七章 责任追究

第十九条 精准扶贫资金管理实行最严格的违规使用责任追究机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骗取、套取或截留、挤占、挪用扶贫资金。对扶贫资金筹集、分配、使用中违反有关规定的,依法依规从严惩处。有违反以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各级行政机关、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对相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能分工责令改正,并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427号)的有关规定追回扶贫资金,给予相应的处罚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属于党纪政纪处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从重追究情形的,依法从重追究责任。

(一)违反财政国库管理规定及有关扶贫资金管理规定,未履行相关审批手续、或手续不健全拨付资金,或无故滞拨资金的。

(二)私下许愿,在分配和发放扶贫资金中优亲厚友的。

(三)利用职务之便,打招呼要求或干涉资金分配、发放的。

(四)专款不专用,擅自扩大资金使用范围、提高或降低发放标准的。

(五)虚报冒领,弄虚作假,骗取、套取扶贫资金的。

(六)挤占、滞留、截留扶贫资金的。

(七)擅自变更扶贫资金的范围、标准和用途,交叉使用或捆绑发放的。

(八)在分配、发放扶贫资金中,收取下级或服务对象现金、贵重礼品和有价证券的。

(九)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私利,贪污、挪用、克扣扶贫 资金的。

(十)有其他违法、违纪、违规行为的。

第二十条 对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影响扶贫工作的,根据情况轻重,由有关部门依照职责权限给予批评教育、责令作出书面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或调整岗位、责令降职、免职、辞职等处理。构成违纪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在精准扶贫资金监督检查中,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提供虚假情况,拒绝、阻挠、搪塞、推拖检查的,应责令其纠正。逾期不纠正的,对主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应及时建议有关部门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各镇应根据本办法,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和完善本地区扶贫资金监管实施细则,报市财政局、市扶贫办备案。

第二十三条 帮扶单位筹措资金、老区贫困村自筹资金、社会捐助资金以及其他渠道筹集用于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精准扶贫资金监管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由市扶贫办和市财政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1.台山市 年新时期城乡精准扶贫贫困户帮扶补助资

金项目申报表

浅谈组织的全面精准管理 篇3

企业面临着更加动态、更加对抗、更加复杂的外部不确定性环境,如何应对新经济环境下的激烈竞争,如何提高企业对环境变动的适应能力,成为企业界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在现代生产技术、信息技术发展的形势下,寻找并实现一种对组织或企业进行高效、高质、精准、全面的管理方式,就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营效益的必要途径。

“全面精准管理”相对粗放经营而言,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精细和落实的过程,包括让一个组织或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它是科学管理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全方位地体现在思想观念、经营战略、企业文化、工作习惯、绩效结果等方面。全面精准管理以实现提高组织或企业运营绩效为目的,是提升一个组织或企业整体执行能力和运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全面精准管理的提出

不可否认,精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理念,国际上一些知名大企业通过运用精准细化的科学管理理念,总结出令人折服的管理理论,创造出卓越的管理成效,并取得了惊人的经济效益。但是,中国大多数企业还缺乏精准细化的管理基础,盲目照搬欧美理论,由岗位责任制管理方式,由粗放性管理直接跳到企业文化管理,超越企业发展规律,揠苗助长,结果很难取得成效。所以中国企业空喊企业文化管理、人本管理的呼声很高,雷声大,雨点小,停留在口号和文字层面的很多,真正在实践上取得成效的少之又少。可以说,中国企业的全面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管理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在对精准理念的深刻理解上还是在具体的行动上,距离真正落到实处,尚有较大的差距。

衡量一个组织的管理是否优秀的标准,是离不开“规范化、精准化、个性化”三个层次的。其中,精准化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其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其深刻内涵体现在“精、准、细、严”四个方面:“精”是做精、求益,按照优化、提升的要求,追求目标和状态的最佳与最优,所以,企业精准化管理是永续精进、精益求精的过程,它的基础就是要有清晰、明确的工作目标,树立“空杯心理”,对每次工作和每项任务都以全新的姿态去执行并完成,在总结过去经验和教训的同时,以积极的状态接纳新事物、新知识、新观念,形成自上而下的积极引导、和自下而上的自觉响应常态式管理模式,使企业得到充足、合理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促进战略决策和任务计划的分配落实,从而实现目标和状态的持续改善。“准”是准确、准时,代表了企业规范、认真的规则意识。企业精准化管理应是先有规则,再强调管理。建立各种标准是开展精准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深入一线和现场,经过全面科学的事实论证,制定出可实施、可执行的规格、技术、服务和操作标准,通过落实岗位职责,将责、权具体化、明确化。标准建立后,企业应将经营运作流程建立在完整的检查监督平台上,紧抓考核这个核心内容,按照计划规则、工作实施、检查总结、改进完善的PDCA改进循环机制,对在执行标准中发现的偏离预期方向和薄弱环节及时纠正并提出解决方案,尽可能让员工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更多的管理操作工具和方法。通过树立科学质量管理意识,调动和组织全员去管理企业一切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科技创新性,真正实现企业“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事事能做好”的良好局面。“细”是细致、细微,“细节决定成败”,体现在各岗位、链条间全过程环与环的合理衔接和相互咬合。精准化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每一位员工既是精准化管理的对象、载体和参与者,也是精准化管理的主体和实施者。要让员工认可和接受企业愿景、职业操守、价值追求、信念作风等优秀企业文化,使之入耳、入脑、入心。要在换位思考和体验中,侧重于整体合力运作,建立并夯实企业内部关系部门间的协作配合机制,完善企业外部相关联的机构、客户、消费者间的信息沟通机制,让员工在潜意识中提高职业修养,自觉把个人进步、团队成绩和企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将精准化细节管理落到实处,发挥成效,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创建优质品牌奠定基础。“严”是严格、严谨,体现在对制度的执行和过程的控制。一个组织的精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要将合理的制度管理渗透到日常行为里,融会于生产经营和销售中,重基础、重细节、重执行、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通过建立执行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努力打造“容许失败的工作存在,但不能容许无所事事的行为存在”、“谁让问题过得去,问题就让他过不去”的企业制度理念,“将1%的问题化为100%责任”。

二、精准化管理方法与手段

精准化管理方法是管理者用来调整产品、服务和运营过程的技术方法。它以专业化为前提、系统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把服务者的焦点聚集到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上,以获得更高效率、更多效益和更强竞争力。精准化管理大致主线:量化→流程化→标准化→协同化→经济化→实证化→精益化→目视化。

全面精准化管理的手段包括:

(一)管理过程透明化。组织或企业内部运作实现透明化管理,可以让全体员工了解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产生主人翁责任感,成为主动参与者和真正的管理者,还在树立组织或企业形象、防止组织或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失误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如何做到企业内部透明化管理?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1)组织或企业信息的透明化,这也是透明化管理的前提。要加大企业信息内部的宣传与发布,通过OMS软件系统或组织内部报纸、宣传专栏、社交媒体等及时公布内部动态信息,使职员产生归属感,从而关注企业、关心企业,将个人与企业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2)通过管理体系提升组织或企业透明化管理。ISO9000、ISO14000、等我国现在认可的管理体系,对于规范组织或企业的管理、完善制度、提升协同度和透明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只要有执行能力,就能使这些体系在企业运行中发挥积极作用,而透明化管理反过来也是提升企业执行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3)推行薪酬体系的透明度。一个组织或企业想要发展,就必须要实施薪酬透明化,进行内部的竞争和绩效考核,从而促进最大限度的公平、公正,发挥薪酬的杠杆作用和激励作用。

(二)管理流程精确化。实现管理流程的精确化,有利于改进企业的组织架构,帮助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随时获得关于工作任务的资讯,减少依靠口头传递的任务信息,做到整个管理流程有据可依,有助于提升企业运作效率,便于项目的事后追责等。

要实现管理流程精确化需要做到以下两点:(1)流程的精确记录。每项工作的命令发布、过程跟进、结果汇报等流程需要有详细的记录,可借助OMS系统实现工作流程的精确记录。(2)物资的动态公布。当员工需要利用公司物资去完成工作时,需要有公司物资的动态公布信息可供查询,如公司车辆、服务器、操作平台等公司资源,既需要有详细的记录又需要有动态的信息公布,让公司员工实时了解公司目前可用资源,合理安排工作的流程。

(三)管理行为人性化。在管理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沟通,让团队成员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逐步建立共同的价值观,这就是管理行为的人性化核心。

企业应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以双向、自愿、平等、诚信等原则,排除影响沟通的各种障碍,注意沟通的技巧和方式,增强员工的责任感。

组织或企业全面推行精准化的发展方向,首先应该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考量企业的管理水平,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其次,推进企业文化管理的精准化,调研→提炼→分享→深植→评价→审计。推进战略管理的精准化,客户关系管理的精准化,组织或企业资源管理的精准化,生产组织过程的精准化(精益生产、柔性生产、敏捷生产、准时生产),绩效(测量、分析与改进)管理的精准化。

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说:“管理好的企业总是单调无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那是因为凡是可能发生的危机早已被预见,并已将它们转化为例行作业了。”精准的管理是标准化、程序化的的管理,是建立在每一个管理环节都数据化和信息化的基础上的。对组织而言,精确管理通常理解就是让每一个事件都有它的记录,甚至做到“每一分钱的去向和每一秒钟的去向”。世界500强企业的成功之路无不是经由其管理和经营的细致入微、精益求精。沃尔玛在全球4000 多个店铺都装有卫星接收器,每一个消费者在其任何一个连锁店进行交易时,购物品牌、数量、规格、消费总额等一系列数据都记录下来,并迅速传送到企业的信息动态分析系统。美国波音公司应用精益生产理论,带来了显著成效,精益分发和使用点交付系统的应用使得波音商用飞机公司使波音能够依据制造飞机所需的硬件保质保量、及时地直接交付到使用它们的生产区域。其成本大幅度降低、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无缝衔接。

三、大数据时代全球管理最新趋势与诉求

在全面精准管理中,无论是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还是推进企业文化管理的精准化,都离不开以数据为基础的定量管理。在组织日常管理过程中依托自动化软件,精益量化指标评估模型、销售机会与销售进度动态管理模型,可以做到更好地控制管理效果和效率。

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随着数据集的不断增长和开放,信息源日益增多,组织或企业不得不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应对各类信息。这些数据表面看去可能原始、简单、非结构化,但很多冗杂繁琐的信息中可能隐藏着巨大商机和行业潜在发展趋势。组织或企业需培养其较强的洞察力用以接受和处理“数以亿计”的数据集。大数据多信息处理技术则是从这些“杂乱不堪”的数据中提取可用信息,并进一步使其“智能化”。精准的大数据技术促使经营和管理日益高效和智能化,互联网+云计算机、德国工业4.0战略实施、机器人的完美操作等等,都是在大数据时代各国的一些尝试。而所有这些最新战略的融合、各种管理软件的综合则需要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平台。萨嘎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研究多年并开发的“OMS一掌控”就是这样一种完全满足各种企业精准化管理要求的超级管理平台。

(一)德国工业4.0战略实施。德国制造业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之一,在全球制造装备领域拥有领头羊的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德国专注于创新工业科技产品的科研和开发,以及对复杂工业过程的精准管理,特别是以“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三大主题的工业4.0战略实施,标志着制造业的电子计算机化,包括更高层次的互联性、更智能的设备和机器与设备之间的通信。位于德国安贝格(Amberg)的西门子电子工厂(Siemens Electronic Works)是新一代智能工厂的一个很好例子。这个高科技电子工厂面积为10.8万平方英尺,其内部是一组智能机器,它们能够协调从生产线到产品配送等一切要素。西门子电子工厂拥有超过16亿个机器组件,其产品种类多达950种。这意味着该工厂的生产系统所处理的数据真正是海量的。尽管如此,在2015年进行的一项产业研究发现,西门子电子工厂的可靠率超过99%,每百万件产品中只有5件缺陷产品。在工业4.0时代,机器设备具有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它们提供的信息、统计数据和动态分析能够使生产变得更精益、更节能。工业4.0的最大特点是制造业中所有参与者及资源的高度社会技术的精准互动,主要围绕制造资源网络(制造机械、机器人、输送机和仓储系统及生产设施)进行,实现了数字和物理世界的精准无缝衔。

(二)上海斯瑞科技有限公司精准化管理。上海斯瑞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专业生产制造和销售优质聚合体材料及其安全防护制成品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了确保向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经过几年的管理发展,该公司按照“以人为本,制度治理,程序运作”的管理原则,进行精准规范的管理,确保公司运作以及公司产品都在ISO9001:2000质量体系控制覆盖之下。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产成品售出等环节都进行严格地检测和监控,深深感悟到大力推进精准化管理是把“斯瑞”品牌打造成享誉中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和优秀品牌,把公司“做强、做大、做稳、做久”必经之路。多年的成功经营和管理,让上海斯瑞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所有人和经营者辛志荣彻底掌握了企业全面精准化管理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萨嘎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专注研发出了OMS软件——全面精准管理的组织管理系统。

众所周知,当今市场上各种企业管理软件五花八门,但都缺乏统一性,犹如盲人摸象,导致数据信息不能共享、准确和快捷传递,使用局限性很大,办事效率依然很低。一个组织使用多种软件,导致低效率、易出错、多头绪等等,大家急盼能有一种统一的软件,能够具备哪些独立软件的所有功能,使大家不再疲惫的奔波于多种软件之间, OMS一掌控—“全面精准管理之组织管理系统”就是这样一种综合性极强的统一软件,为全新的颠覆性的组织管理系统软件平台,使任何组织彻底摆脱了现行模块化管理软件的掣肘和僵硬,而且无需繁杂的编码工作即可随时注册使用,同时可按照行业及组织管理特点进行个性化选装所需功能。

“OMS一掌控——全面精准管理之组织管理系统”,以全新的软件构架设计,彻底拚弃传统管理软件中僵化的流程构建模式,使管理不被软件分割,打破了现有管理软件如OA/ERP/HR/CRM/财务/进销存/即时通讯/邮件系统/日程管理/博客/微博等等模块之间数据冲突以及不能互联互通的壁垒,将一个“组织”全面精准管理起来,让“组织”高效、有序、平滑、圆润的运作起来。“OMS一掌控——全面精准管理之组织管理系统”综合了上述所有管理软件的所有功能,且简洁易用,电脑结合手机APP同步共享推进所有信息,可以完美的实现线上线下结合、“虚拟与现实”融合的工作和生活需要。

OMS-掌控系统完整的功能结构设计,使得管理信息及数据在公司的内部传递效率高,实现了数据资源共享、精确、准时、快捷、无缝对接,将办公人员从繁杂的日常办公事务处理中解放出来,减少了大量的重复劳动,节约了纸张、人力、通讯费用等等。设计上突出了结构简约、功能实用、管理维护方便、功能易用的特点,有效的帮助了该公司实现规范化管理、整体协同及产品销售的一体化网络精准化管理。

上海斯瑞科技有限公司“OMS管理系统”是完全基于B/S架构的应用软件,开发平台采用最新的开发技术PHP开发语言,数据库采用MySQL,客户端零配置,IE风格的界面,易用简单,实施方便快捷,强大的工作流程管理,保障流程规范高效执行,工作流程图形化设计、清晰高效,流程应用权限控制,规范员工应用流程,支持并行、循环、判断等多种流程路径,满足复杂流程管理,随时了解工作流程处理步骤,实现工作流全程监控,直送公文随时指定人员的传阅、高效快捷。另外,该系统还实现了规章制度、标准文件、产品服务资料等各种文档知识体系的有效管理,可以按文件目录授权的知识库管理授权设置等等。该系统既可在电脑上操作、查看,也可在手机上查看、管理。所有管理相关的文档、资料、任务、流程、反馈、交流、数据、表格、图形,等等,都可在系统中无缝衔接和流转,完全适应了当今社会人们的各种需求。

结束语:综上所述,企业全面精准化管理是由过去的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的转变,是由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精准化是一种意识,是一种观念,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是时代进步的象征,是所有企业追求的一种最高管理境界。精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理念上的根本转变,一个组织的全面精准化管理的真正实现必须依赖功能强大、方便实用的集成化互联网+信息管理云平台系统。

参考文献:

[1] 吴涵生.“三流”合一: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版,2006(12)

[2] 牛大为.探讨如何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透明化.经营管理者,2013(11)

[3] (美)彼得·德鲁克著;许是祥译.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精准帮扶促供电所管理提升 篇4

1 特色做法

(1)领导包靠,确保帮扶工作实效。该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包靠13个供电所,按照“谁包靠、谁负责、谁督导”的原则,通过员工座谈、现场督导、走访调查等形式,了解供电所管理中的困难和需求。每月组织一次领导班子务虚会,对班组建设、班组对标、专业管理、重点任务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召集相关部室研究制定解决措施。

(2)驻所蹲靠帮扶,确保管理专业覆盖。该公司营销、运检、发建、乡管等专业部室协同开展“送管理到基层、送服务到班组”帮扶提升活动,部室管理人员每周抽出一天时间到供电所驻所蹲靠,参加班组例会、深入施工现场,现场研究专业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同时,收集管理问题和建议,对共性问题统一解决,对个性问题具体分析。2015年各部室开展驻所蹲靠帮扶252人次,解决客户低电压、配电变压器重过载、线路卡脖子、低压业扩受限、高损台区整改、营配数据对应、用电信息采集运维等专业问题32项。

(3)部室专工帮扶,确保管理责任到位。该公司启动“给专工搭台、让专工出彩”的帮扶供电所专项活动,专业部室通过专工擂台赛的形式,择优选拨出各岗位专工46名。各专工逐一理顺本岗位与供电所的业务关系,以问题治理和指标提升为重点,分析供电所专业管理现状,诊断指标差、进度慢供电所的差异性因素,明确本专业、本岗位的帮扶提升措施。专工在供电所开展“专工大讲堂”和“周一夜校”,通过现场授课、技术指导、典型示范、课题攻关等形式,指导供电所解决专业问题。为确保专工管理责任到位,该公司要求供电所对专工帮扶情况进行评价打分,帮扶成效与专工岗位绩效挂钩。

(4)结对帮扶,确保对标争先晋位。该公司按照供电所班组对标“选标、追标、达标、创标”的工作思路,开展公司内部供电所之间小指标“结对子”帮扶。积极学习先进单位经验,找准症结、专项整改,与寿光供电公司结成帮扶对子,双方共同确定十项帮扶重点,定期交流、共同提升。该公司先后与寿光、昌乐、青州、寒亭等县区供电公司开展了供电所之间的结对帮扶,各供电所的班组建设、班组对标、客户档案、低电压治理、“五个一”抢修、营业厅“一柜通”、资料管理、用电信息采集运维等专业工作都得到了较大提升。

(5)精准开展班组减负,对短板攻坚克难。该公司通过基层调研、员工座谈、问卷调查等途径,精准制定出供电所班组减负20项举措,明确各业务部室的管理责任,对供电所减负措施实行“一措一案”,公司对业务部室的减负成效开展评价。针对供电所班组管理的短板和瓶颈问题,该公司制定了配网故障、低压线损、集抄运维、带电作业、班组讲堂、服务投诉、低电压与重过载、“五个一”抢修、班组专业化、低压客户档案等《十大专题治理提升工作指南》,组织各供电所制定计划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价,确保达到预期目标。

2 工作成效

(1)供电所班组建设实现常态化运作。一是将供电所班组对标纳入到了监测范围,加强了专业化管理成效分析和考评;供电所实行营销服务、运维检修城乡一体化管理,确保了专业管理要求和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公司各业务部门专业管理横向协同、纵向贯通、末端融合,形成了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供电所管理新格局。二是常态化开展领导包靠、“专业诊断”和专工帮扶,解决了影响供电所管理和对标提升的薄弱环节;优化管理岗位人员配置,有效化解了供电所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问题;供电所对业务部室的专业管理和帮扶成效开展评估评价,督促了业务部室专业管理的深度落地和责任到位。

(2)供电所管理能力实现全面提升。一是通过开展班组讲堂、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员工培训年度积分制,员工业务素质实现提升,“五个一”标准化抢修、营业服务“四规范”、业扩报装新模式、班组建设与对标等新业务在员工中得到了宣贯落实和有效执行。二是通过开展“班组对标争先晋位”和“十大专题治理提升”,供电所班组管理营造出了“用对标评业绩、用指标论高低”的氛围,实现了班组对标专业管理全覆盖、对标提升全过程、指标管控全方位。

陆丰精准扶贫开发资金管理办法 篇5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财政资金监督管理,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的实施意见》(粤发〔2016〕13号)、《广东省精准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监管办法》(粤财农〔2016〕166号)和《汕尾市精准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监管办法》(汕财农〔2016〕90号)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新时期精准扶贫开发资金(以下简称扶贫开发资金),是指各级筹集用于直接促进扶贫开发帮扶对象(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教育和医疗保障的扶贫开发资金:一是省财政安排下达的扶贫开发资金;二是对口帮扶市(含县、市、区,下同)安排拨付给对口帮扶地区的扶贫开发资金;三是贫困人口属地市(含县、市、区,下同)财政筹集安排的扶贫开发资金;四是按规定整合用于扶贫开发的其他资金等。其中教育、基本医疗保障等方面的资金分配、拨付和管理按现有规定执行。

第三条 扶贫开发资金按以下原则加强筹集和使用管理:

(一)多方筹集。省、对口帮扶市、汕尾市按规定应承担的扶贫开发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在各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充分

发挥帮扶单位、对口工作队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更好地完成扶贫脱贫任务。

(二)压实责任。市人民政府是扶贫开发资金筹集和使用管理的责任主体。省、市(含对口帮扶市)扶贫开发资金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分配下达,由我市按经批准新时期精准扶贫规划统筹安排使用,并保证使用绩效。

(三)精准使用,严格监管。除教育和医疗保障外,扶贫开发资金必须专项用于促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相关项目,确保项目精准、资金精准、措施精准。建立健全从资金使用到监督考核全过程监管机制,确保扶贫开发资金安全、规范、有效。

(四)强化考核,严格问责。以绩效为导向,对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和支出绩效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情况纳入各镇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范围。建立最严格的扶贫开发资金违规使用责任追究制度。

二、职责分工

第四条 建立健全全省统筹、市县负总责、镇村具体执行的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多层次工作责任制。

第五条 市有关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负责制定总体方案、工作目标、组织动员、监督考核等工作。其中,市财政部门负责扶贫开发资金管理的牵头组织和协调工作,负责制定

精准扶贫开发资金管理制度,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等。市扶贫部门负责扶贫开发资金筹集和使用的具体管理工作,负责资金使用安全、监督检查、绩效考核、信息公开等工作。市审计部门对扶贫开发资金筹集和使用进行审计监督。

第六条 市人民政府对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承担主体责任,书记、市长为第一责任人。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推进实施等工作;组织协调市扶贫、财政等部门,审核编制并组织实施本市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规划及其项目使用计划;统筹落实本市扶贫开发资金,并按规定及时分配下达到镇村。审核确定镇村扶贫开发计划,指导督促镇村扶贫开发项目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七条 贫困人口所属镇村按规定具体使用和管理上级下拨的扶贫开发资金,具体组织申报和实施扶贫开发项目,承担主体责任,镇党委书记、镇长,村支部(总支)书记、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并配合上级部门开展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等。

第八条 驻镇、驻村帮扶工作队全程参与精准扶贫开发资金的使用和监管。

三、使用与管理

第九条 资金分配。扶贫开发资金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分

第十二条

项目管理。扶贫开发项目计划由贫困人口所在镇村选取和申报。扶贫开发项目的选择要结合镇村实际,在充分征求贫困人口意愿的基础上,按分类指导、精准帮扶、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等要求研究确定。扶贫开发项目计划经市政府批准后,由贫困人口所在镇村具体实施和监督管理。其中,散居贫困人口扶贫开发项目由镇负责具体实施,相对贫困村扶贫开发项目由村负责具体实施。其中,财政支持的微小型建设项目,可按照一事一议方式直接委托贫困村自建自管。

第十三条 项目申报。根据市财政、扶贫部门下达的资金分配方案和镇村扶贫资金使用计划和项目实施计划,各镇组织做好扶贫项目申报工作。

(一)贫困村扶贫项目由扶贫工作队和村委按相关规定,通过联席会议确定扶贫项目,逐级上报审核。

(二)分散贫困人口部分的扶贫开发资金由镇政府和驻镇帮扶工作组按相关规定,通过联席会议确定扶贫项目,逐级上报审核。

第十四条 项目审批。市扶贫、财政部门对镇村上报的扶贫项目审核后报市政府审批。

第十五条 扶贫项目资金使用中涉及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的,按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管理程序规定执行。扶贫开发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根据项目所属级次,分别由镇村有关单位负责使用和管护。

第十六条 扶贫开发资金用款单位按要求向项目资金主管部门报送资金的绩效目标及资金使用情况,包括投资项目概况、项目建设进度、资金申请总额、资金管理措施、资金使用进度和效益等。

四、项目实施和验收

第十七条 项目实施。项目以所在镇村为实施单位,引导和带动当地政府、帮扶单位、社会各界加大投入,调动当地群众投工、投劳的积极性,共同推进项目顺利实施。

第十八条 项目验收。扶贫项目完成后,由镇组织全面验收,市抽查验收。

(一)相对贫困村扶贫项目由村委、扶贫工作队组织初验,镇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并签署意见后,报市扶贫、财政部门。

(二)分散贫困人口部分扶贫项目由驻镇帮扶工作组和相关村委会进行初验,镇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并签署意见后,报市扶贫、财政部门。

五、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

第十九条 建立健全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扶贫开

(十)有其他违法、违纪、违规行为的。

第二十二条 对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影响扶贫工作的,根据情况轻重,由有关部门依照职责权限给予批评教育、责令作出书面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或调整岗位、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处理。构成违纪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在扶贫资金监督检查中,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提供虚假情况,拒绝、阻挠、搪塞、推拖检查的,应责令其纠正。逾期不纠正的,对主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应及时建议有关部门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七、附 则

第二十四条

帮扶单位筹措资金、贫困村自筹资金、社会捐助资金以及其他渠道筹集用于新时期脱贫攻坚的扶贫开发资金监管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精准管理卡 篇6

关键词:北斗;精准农业;3S技术

中图分类号:S12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1-0399-03

收稿日期:2014-02-23

基金项目:广东省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项目(编号:2011B09030004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10151007003000002);广东省科技计划(编号:2011B060500056)。

作者简介:丁克奎(1987—),男,安徽阜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数字城市、物联网、智慧城市研究。Tel:(020)87680967,E-mail:dinkfamily@gmail.com。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质量不断下降、污染逐渐严重、人口持续增长,人口与耕地之间的矛盾还将长期存在,再加上山地、高原、丘陵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3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决定了我国地块分散及小型化。因此,精耕细作式的精准农业(也称精细农业)是解决我国人地矛盾,实行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必然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经之路[1]。精准农业调动耕地生产力,以最少或最节省的投入达到同等产出或更高的产出,可以高效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2]。精准农业基于空间变异理论,以地块内每个小区为单位采集农情信息,获取土壤性状与生产力空间差异、农作物苗情[3-4]。农情数据采集、作物生长和产量检测、作物模拟和空间决策支持是精准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5-6]。目前,精准农业在种植业方面研究最多、应用最广,但是精准农业同样适用于林业、养殖业、畜牧业等[7-8]。笔者从农情采集终端、终端嵌入式软件设计、精准农业管理服务平台3个方面对精准农业进行研究,旨在为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1支撑技术

1.1地理信息系统

相对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优势在于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海量地理数据管理能力。精准农业牵涉到海量农情信息地理空间数据,可以利用GIS将这些农情信息数据加工处理成GIS图层,简化农情信息数据管理。对这些农情信息数据进行知识模型、专家系统等空间分析,不仅可以进行耕地生产力时空差异评价,还可以指导优化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种植管理及产量预测[9]。将管理措施与历年产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修正知识模型、专家系统以及进行农业调整、规划、战略部署[10]。同时,GIS还可以对自然灾害等突发异常情况快速评估其影响范围、程度,应用空间分析决策支持制定应对措施以减少损失。

1.2遥感

遥感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主要作用是大面积快速了解最新作物生长状况、耕地生产力空间差异信息(土壤、水分、空气等)以及异常情况,及时调整农业政策、战略,提高作物品质、产量。遥感可为精准农业提供以下2类相关数据:基础信息、时空动态变化信息[11]。基础信息包括基础设施、地块分布、土壤肥力状况等信息。时空动态变化信息包括作物生长状况、病虫害、土壤墒情、微生物、杂草等信息。利用飞机、飞艇、气球等作为传感器平台的航空遥感,尤其是低空遥感的快速发展为灵活、方便、低廉地快速获取高分辨率农情信息提供了可能[12]。

1.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卫星导航正在逐渐渗透到人类生活中,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GPS相比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仅具有定位功能,还可以进行通信,可以在用户间进行位置传递。在地震、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引发网络中断或不畅等情况下,定位、双向通信的特点决定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生命线工程中不可取代的作用。将北斗卫星定位模块集成到农情采集终端,可以准确记录设备地理位置,在采集农情信息的同时提供空间信息,同时可以在播种、施肥、灌溉、施药等种植作业中进行精确导航、定位[13]。

2系统设计

2.1系统总体设计

农情采集终端是综合应用北斗卫星定位技术、嵌入式技术、3G通信技术、多传感器多通道数据采集技术、GIS技术以及信息融合技术开发,集多种测量要素于一体的多功能农情信息采集终端。农情采集终端通过外围传感器、监测仪器获得农情信息数据,经过无线网络与精准农业管理系统服务平台保持通信,将农情信息数据上传到服务平台,服务平台对数据进行信息入库、信息统计分析、空间决策支持,并将处理结果以地图、统计图表等直观形式展示出来,从而指导精准农业生产(图1)。

2.2农情采集终端设计

农情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与处理是实施精准农业的关键环节[14]。农情采集终端采集的信息包括土壤成分/养分信息、土壤特征信息、作物生长小气候信息、图像信息等。农情采集设备内部主板卡设计采用性能优越的基于ARM9低功耗CPU、具有MiniSA总线扩展功能的公控核心板,集成一系列硬件扩展模块:北斗卫星定位模块、3G通信模块、ZigBee通信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等。硬件系统的高度集成提高了系统防震动及野外抗干扰性能,有效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使设备更能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人机交互界面采用较大尺寸的VGA触摸屏,减少误操作并保证产品的操作性能,外壳、对外接口具备防水防潮功能。农情采集终端依靠传感器采集农情信息数据,主要包括NIR土壤养分分析仪(土壤养分监测)、RY-G/N光照度传感器(光照度监测)、RY-ZW光量子传感器(光量子监测)、RY-DW土壤温度传感器(土壤温度监测)、TDR土壤水分传感器(土壤水分监测)、土壤电导率传感器(土壤电导率监测)、植物叶绿素传感器(植物叶绿素监测)、RY-FS风力风速传感器(风力风速监测)、RY-FX风向传感器(风向测量)、光纤pH值传感器(pH值监测)、VC1009二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监测)、RY-YL雨量传感器(雨量测量)、JWSK-6+VS-6室外型温湿度变送器套装(空气温湿度监测)、红外摄像枪(图像监控)。

nlc202309011120

2.3嵌入式软件组成和功能模块设计

农情采集终端嵌入式软件采用Linux操作系统,使用 C++ 语言编写。农情采集终端通过接口接收传感器及监测仪器收集到的数据,将数据存储到农情采集终端内存上,在无线网络覆盖区域将农情信息数据上传到服务平台,同时提供数据查询、统计分析、视频浏览、系统设置、设备控制等功能。考虑到野外强光操作环境,农情采集终端界面采用高对比度背景与高亮度前景显示设计。农情采集终端的功能主要包括农情综合信息采集和通信、信息管理等功能(图2)。

2.4服务平台软件组成与功能模块设计

服务器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03,服务发布平台为Apache tomcat 6,数据库为ORACLE 11g。通信服务程序采用Web Service程序开发技术进行开发。Web服务程序采用B/S(brower/server)结构,GIS平台为ArcGIS Server10.0,开发语言为Java,系统的技术架构采用基于J2EE组件开发技术的多层应用体系结构,数据按照需求采取远程单位分散,逐级集中的管理模式。在J2EE结构下开发,可以跨平台运行,通过XML技术提供可跨平台交换、移植的业务数据。农情采集终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将采集的信息上传到后台服务平台,服务平台再通过Web技术发布到互联网上,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到最新农情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用户管理、数据管理与浏览、数据共享、空间分析及空间决策支持、提供精准农业解决方案等功能(图3)。

2.5数据库设计

数据是精准农业开展一切作业的前提,数据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系统ORACLE 11g中,其中地理空间数据使用 Geodatabase 进行数据库组织,通过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存储在ORACLE 11g;属性数据直接存储在ORACLE 11g,通过数据访问接口进行访问。精准农业主要涉及以下数据:基础地理数据(地形地貌、土地利用、道路、水系、基本设施、地块分布、行政区划等);北斗数据(北斗控制点、农情信息采样点等);土壤数据(N、P、K及微量元素等矿物质,温湿度,电导率,pH值,微生物,质地,结构,成分,渗透性,含水量,持水量,厚度等);环境数据[空气温湿度(日、月平均以及极值)、风力风速、降水量(月、年平均以及高强度6 h降水量)、日照时间和强度、电磁辐射、二氧化碳浓度、气压等];苗情数据(作物的种类、结构、品种、生长发育、抗性、品质、病虫害等);作物数据(作物分布、种植面积、产量水平、生育期、营养需求、结构等);作物相关数据库(化肥农药的品名、价格、状态、作用、使用方式等);知识模型(包括产量预测模型、耕地生产力评价模型、光合作用模型等与作物相关的评价、管理、投入产出、预测知识模型);遥感数据(现阶段主要是指卫星遥感数据,TM、SPOT 5广东全省卫星影像)。

3结论

基于“3S”的精准农业管理系统将首先在广东省推广,取得一定成果之后,再根据实施经验、教训对精准农业管理系统进行修改完善,进而推广到其他省份。精准农业管理系统的实施可以促进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发展,提升我国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装备智能化、农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利用高端、前瞻的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资料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对于确保国家农产品供应及粮食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具有深远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彭望禄,程惠贤. 农业信息技术与精确农业的发展[J]. 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01,1(8):6-7.

[2]Auernhammer H. Precision farming—the environmental challenge[J].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2001,30(1/3):31-43.

[3]金继运.“精准农业”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8,4(1):1-7.

[4]刘焱选,白慧东,蒋桂英. 中国精准农业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7):577-582.

[5]孟志军,王秀,赵春江,等. 基于嵌入式组件技术的精准农业农田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4):91-96.

[6]陈宏金,马广,梅淑芳. 精确农业的支持技术及应用进展[J]. 农业与技术,2005,25(5):54-56,61.

[7]Gebbers R,Adamchuk V I. Precision agriculture and food security[J]. Science,2010,327(5967):828-831.

[8]Zhang N Q,Wang M H,Wang N. Precision agriculture—a worldwide overview[J].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2002,36(2/3):113-132.

[9]陈云坪,赵春江,王秀,等. 基于知识模型与WebGIS的精准农业处方智能生成系统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6):1190-1197.

[10]张前勇. 基于“3S”技术的精准农业[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4170-4171.

[11]蒙继华,吴炳方,杜 鑫,等. 遥感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进展及展望[J]. 国土资源遥感,2011,23(3):1-7.

[12]白由路,金继运,杨俐苹,等. 低空遥感技术及其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J]. 土壤肥料,2004(1):3-6.

[13]Neményi M,Mesterhazi P A,Pecze Z,et al. The role of GIS and GPS in precision farming[J].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2003,40(1):45-55.

[14]仇焕广,邓祥征,战金艳,等. 精准农业分布式数据采集与空间决策分析系统的设计[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0):109-112.陆广地. 基于改进数学形态学滤波的农产品图像处理[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402-404.

强化医疗保险监督实现精准化管理 篇7

医保基金的支付用来为参保人员购买医疗服务, 医保基金的支出过快, 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临床医疗服务的价格的提升和人口老龄化的使用率提高, 另一方面则是医疗服务行为的不规范。在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督上, 引入临床路径尤为重要。

临床路径 (clinical pathway, CP) 的发展已有近30年的历史, 目前国外对临床路径的研究与应用基本处于成熟阶段。临床路径于2002年开始引入我国, 在近十几年的发展和应用中取得不小成果并有大量的文献报道。许多医院在实施临床路径后在缩短平均住院天数, 降低医疗费用, 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自去年开始, 我市正着手推进全市的医疗保险统筹工作, 同时医疗保险的信息系统也正在全面升级换代中, 以此为契机, 我们应该转变原有的粗放式的事后监督管理方式, 利用医保信息系统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的智能化监督, 实现医疗保险精准化管理。信息化、智能化也是医疗保险精准化管理的必由之路, 结合临床路径能有效降低医疗费用方面的经验, 我们尝试进行了以下医疗保险数据库的建立。

第一, 根据临床路径建立临床医学知识库, 加强对医疗不规范行为的监督。例如对我市医疗费用支出较大的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介入治疗进行临床路径分析。当病人被诊断为冠心病, 需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按规定术前准备1~3天, 所必需的检查项目为:血常规、血型、尿常规、生化全项、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血气分析、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冠脉造影检查;可选择的检查项目为:心肌酶谱测定、血肌钙蛋白、肺功能检查、胸部CT。在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时, 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卫医发[2004]285) 执行。手术日为入院2~4天, 麻醉方式为全麻, 术后在院恢复9~14天, 标准住院日为11~18天。对于不稳定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也规定了进入标准、术前必需检查项目、可选择检查项目、选择用药品种、手术麻醉方式、术中检查治疗项目、手术日及住院天数。对于这些可进入临床路径的常见病, 我们可以设定一些诊疗项目、药品使用频次、范围。当临床诊断确定后, 若无其他合并症时按相关要求进入临床路径后, 一些相关的检查化验、用药、治疗方式、住院天数基本可以确定。

当患者通过DRG (疾病相关分组) 进入临床路径后, 对于非本病种的无关检查, 我们也可以实施监督管控。如当无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类风湿因子、胸片、CT、MRI的检查时, 信息系统会发出预警, 这种事前监督有效地避免了临床医师为降低药占比而增开检查项目。还有对住院日的监督管控, 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 一般都有规定的住院日要求, 当患者住院日达到临床路径的上限要求时, 信息系统给出预警提示, 结合医保部门的实地监督, 来判断该患者是否可以延长住院, 此时临床医师要给出临床路径变异的解释并提供相关临床依据。同时依据住院日的参数也可以监督许多种收费项目, 如床位费、诊疗费、护理费、吸氧费及各种监护费, 当收费数量大于住院日天数时, 信息系统也会进行自动控制。

第二, 应根据《河北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 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药品库管理, 实现医保部门对定点医院、药店药品的监督管理。

为了进一步完善药品的监督, 我应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医疗保险药品库。首先, 先对药品的基本参数进行设置, 如药品通用名称、药品剂型、药品规格、包装剂量、每日最大剂量、生产厂家、商品名称等。每日最大剂量和药品规格的参数设置结合带药天数能有效地实现对超量带药的监控。其次, 为了有效监督同作用机理药品重复用药的问题, 经过我们咨询临床专家结合临床用药, 我们对一些同作用机理药品进行了参数控制功能。最后, 对于用药范围的监督。目前, 我市在门诊慢性病的管理中应用较为成熟。结合门诊慢性病病种的常规用药, 制定病种药品、诊疗目录与参保人慢性病种相关联, 即可实现对特定病种用药的控制。儿童专用药品、女性专用药品及限定病种使用药品, 我们可以尝试与参保人年龄、性别及疾病诊断相关联, 从而达到对用药范围的监督。通过人工监督与医保信息系统对药品预警监督相结合, 能大大减少人工监督的盲目性, 对可疑用药实行重点监督, 加大精准化管理力度, 对规范临床用药, 节约医疗资源, 控制医疗费用, 能起到更好地效果。

第三, 建立医保医师库, 实行医疗服务扣分淘汰制度, 强化医保医师的监督, 管好医疗费用支出的“水龙头”。

(1) 严格医保医师准入制度。全市定点医院负责填报具有执业资格的医师人员信息表, 然后根据其执业范围结合医保部门的医疗保险政策培训, 当培训合格后, 方可进入医保医师库。在培训中, 要深入了解医保政策, 强化医保责任意识, 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严格医保医师淘汰制度, 做到医保医师“有上有下”的竞争服务机制。

(2) 实行医疗服务扣分淘汰制度。医疗服务扣分淘汰制度是医保医师量化管理的有效抓手, 为确保扣分的公平公正和有据可依, 增强可操作性, 医保部门要从两方面下手。一要加强医保医师的权限管理。要求各定点医院严格管理本院医保医师的信息系统使用权限, 杜绝发生医师借用他人权限上传医疗费用的现象, 并作为其中条款写入与该院所签的服务协议。医保部门将医保医师的信息材料与医保审核系统上传信息进行比对, 并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专项整治行动, 保证扣分淘汰制度的公平公正。二要细化扣分项目, 根据协议明确扣分项目和扣分分值。例如, “同日内重复开药或重复检查”等扣2分;“超适应症用药”等扣3分;“串换药品”等扣4分;“为他人虚开票据、冒名住院”等一次扣12分。12分为最高分, 当医保医师一年度内累计达12分时, 医保部门将取消其医保医师的资格。医保部门根据实地和医疗信息系统的监督情况按月对定点医院进行扣分的汇总, 并对社会公布。

扣分淘汰制度的建立, 不紧提升了对医师管理的公平性和可操作性, 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医师的自律意识, 珍惜医保医师资格的观念明显增强, 诊疗行为日趋规范。

(3) 强化医师所在医院的主体管理责任。将医师的的违规扣分与定点医院联系起来, 对于扣分较高的医院, 医保部门要求约谈其主管领导, 加强其内部监管, 当次月扣分汇总仍无明显现改善的, 要求其主管领导参加医保政策的培训和考试, 对于医保医师存在严重的违规医疗行为的定点医院, 医保部门要暂停医保费用结算, 拒不整改的, 要暂停医保服务协议, 取消其医保定点资格。医保医师与医院相联系的机制, 增强了医院对医师管理的积极性, 变外部监督为内外同时监督, 大大提高了医疗行为的规范性。

第四, 要进一步完善一次性医用材料库的建立。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一次性医用材料也不断推陈出新, 而且种类繁多, 其在医疗费用的占比逐步上升的趋势非常明显。例如冠心病支架患者、心脏射频消融术、腰椎病、颈椎病等手术患者, 医用材料费的比例有的高达80%, 医院一次性医用材料的年采购费用约占医院总支出的15%左右, 无论医院、患者、医保部门医用材料已成为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卫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此我们要强化医用材料监督、优化医用材料使用流程。

1.目前一次性医用材料在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 当前医用一次性材料存在品种多、来源广、名称混乱等现象, 例如同样的止血纱布、由于厂家不同, 有的命名为可溶性止血纱布, 有的命名为可吸收性止血纱布, 有的命名为可吸收止血绫。在医院采购部门和使用科室对材料消耗品种随意性较强, 进一步加剧了材料管理的混乱状况。

(2) 可收费的材料与不可收费的材料在HIS系统中没有进行区分。按照医疗服务价格收费手册的要求, 对于有些一次性医用材料已在诊疗收费标准中体现, 医院不允许另收费, 有些医用耗材又属于除外内容, 可以单独收费。这些医用材料在医院HIS系统中不能明显区分, 加大了医用材料的监管难度。

2.完善医用材料的管理制度, 加强信息系统管理, 完善材料库的建立

(1) 要统一医用材料的名称和编码

为防止医用材料名称混乱, 医院应当对同种医用材料给予一个规范的名称和编码。编码要与物价服务手册规定可另收费一次性材料编码一致, 此编码可作为医用材料的一级编码。由于物价服务手册只规定了医用材料的大类别, 所以对于其类别下的各种规格医用材料仍无法区分, 所以要求医院在一级编码下按医用材料的规格不同自行维护二级编码, 用以区分各种材料, 准确做到一物一码。

(2) 强化医用材料使用过程的监督

为保障参保人的合法权益, 我们要求医院严格审查所购医用材料, 包括各种必备的有效证件、包装标识、生产批号、型号、规格、生产单位及灭菌材料的批号、失效期等。对于审查不合格的医用材料, 要及时办理退货手续, 合格的办理入库手续。在高值医用材料的使用过程中, 要全程跟踪监督, 建立材料使用单, 记录使用患者的姓名、住院号、材料名称、数量、规格、日期等, 以备日后核查。在材料信息上传到医保信息系统后, 我们要求定点医院提供医用材料的出入库单据的复印件并填写制式表格, 经过比对审核通过后, 该笔医用材料费才能进行医保结算。

第五, 要强化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 建立面向公众的信息披露制度。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参保人员难以实现医疗服务效能的根源。一方面医保部门要定期公布各定点医院的服务质量、价格、医保住院人均费用、违规项目等相关信息, 强化参保人员知情权和选择权的透明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定点医院实施和完善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度, 及时将有关信息告知参保人员, 提高医疗服务输送效能。实践证明, 社会力量在加强监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能拓宽视角, 对保方、供方、需方都起到了约束作用。今后要进一步加大社会监督的力量, 充分发挥其点多、面广、频次高的监督优势, 将社会监督的意见落到实处。

医疗保险事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随着全民医保制度的初步建立, 保障人群的不断扩大, 要以新的理念、新的视野、新的角度积极探索新时期下全民医保制度有效地监督体系, 从而实现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摘要:在全国医疗保险基金都面临支出增长过快的形势下, 分析各方面因素, 找出不合理费用支出的根源。本文结合全国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情况, 以廊坊为例, 把临床路径与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有机结合起来, 在强化医疗保险的监督功能上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医疗保险,临床路径,监督

参考文献

[1]张帆, 刘本禄.临床路径在我国医院管理中应用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4, 20 (7) :410-413.

[2]楚魏, 熊伟, 周倩如.医保医师精细化管理探索——基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实践[J]中国医疗保险, 2012, (11) :49-50.

浅谈档案管理如何服务精准扶贫 篇8

(一) 体制问题。现行的扶贫制度存在缺陷, 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 针对性不强。据调查为例:居住在边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 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 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 移民搬迁是较好的出路, 但是因为补助资金少, 所以享受扶贫资金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 贫困的特别是最穷的农户根本搬不起。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 受益多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收入农户, 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农户从中受益, 且受益也相对较少。使真正的一些贫困农户和贫困居民没有得到帮扶。

(二) 调查数据不准确。目前全国农村贫困居民农村住户调查样本是根据全调查样本数据推算出来的。这个数据对于研究贫困居民规模、分析贫困发展趋势比较科学, 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 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 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数字弄虚作假, 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

(三) 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由于在具体工作中存在的“谁是贫困居民”“贫困原因是什么”“怎么针对性帮扶”“帮扶效果又怎样”等不确定问题, 形成对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

二、对策

(一) 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精确识别。准确识别, 建档立卡, 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 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 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 深入分析致贫原因, 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 集中力量予以扶持, 实行动态管理, 通过扶贫信息系统的动态管理、数据分析, 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 建立扶贫项目库, 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 把贫困居民识别出来。

(二) 转变理念、建立跟踪查询系统、精确帮扶。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精准扶贫与粗放扶贫是对立的, 应在“精准”上下功夫、因地制宜、因人施策。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以后, 实行责任到户到人的原则。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 对贫困户和帮扶责任人建立绑定明白卡, 建立信息查询系统跟踪查询, 随时掌握帮扶情况。

(三) 坚持方针、逐步完善扶贫体制机制、实行人、钱、物建账立档。扶贫必须要有“精准度”, 坚持“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 专项扶贫更要瞄准贫困居民, 对人、钱、物, 特别是财政综合扶贫资金和其他资金, 建立资金台账, 立档保管, 确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务必重点用在贫困居民身上, 用在正确的方向上。实现政策、资金、项目瞄准扶贫对象, 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

(四) 建立信息网络系统、实施动态精确管理。要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 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到系统, 进行规模控制、分级负责、动态管理。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 从而实现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

三、措施

(一) 完善制度、做到“六专”。扶贫档案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是扶贫攻坚的依据。为了确保扶贫档案的齐全完整, 首先应制定《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制度》, 要求扶贫档案工作要做到“六专”, 即有专门的档案室、专门的档案柜、专门的档案盒、专门的档案管理员以及专门的档案宣传栏、信息员。同时, 按照建档立卡、“连心”扶贫、精准扶贫3个部分, 区分“轻度、中度、重度”贫困户, 收集整理贫困户信息登记表、党员干部结队帮扶情况表、贫困户家庭收入调查表及相关帮扶措施、成效情况等资料, 一户一档, 切实做到扶贫档案资料收集完整、整理规范、摆放有序、标注清晰、查找方便、保管安全, 做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一致。

(二) 充分认识档案管理重要性, 常态化管理扶贫档案。扶贫档案是脱贫攻坚战的“见证者”和“记录者”。让干部群众明白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档案中清楚记载的贫困户解决了“扶持谁”的问题, 扶贫档案中记载着帮扶的过程和帮扶的效果, 因此, 必须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从开始、从平常、从细处, 常态化地抓好精准扶贫档案管理。

(三) 统一工作规范, 确保完整收集。为使精准识别档案收集、整理、归档、保存工作有章可循, 应对各个阶段工作要收集材料作为一个目录详细、流程清晰的模板。确保整个工作流程和每个工作环节所产生的材料特别是关键性的材料能及时、完整地进行归档。

(四) 注重业务督导, 强化档案管理。扶贫开发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应成立专门的业务培训指导组, 负责联系和指导业务解答和档案管理工作, 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明确要求和培训。按照材料归档标准进行检查审核, 并及时将情况进行反馈、整改和查缺补漏, 同时每次开展的专项集中督查, 均把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必查内容。

精准管理卡 篇9

一、提升生产保障能力的设备维修精准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1. 设备维修管理再定义、 再评价并确定改善课题

(1) 以Tn PM专业化管理再定义设备维修管理

依据Tn PM检维修管理SOON体系的构建思路, 结合企业维修管理现状, 从维修策略、维修现场、维修组织、维修规范等方面系统重新梳理维修管理流程, 明确维修管理的节点及其输入输出, 构建了企业的检维修管理SOON体系 (如图1 所示) 。

(2) 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再评审设备维修管理

为系统科学地评价设备管理水平, 各车间形成了设备全寿命周期数据指标库, 内容包含计算公式、数据来源、指标要求、收集频次、统计分析负责人等, 按统计频次收集关键指标数据, 并形成趋势图。其中涉及检维修管理的过程指标有平均故障维修时间、维修作业标准个数、主动维修预防比例、卷包小停机次数, 效率指标有卷包设备轮保达标率、成型设备轮保达标率、卷包设备有效作业率、制丝万公斤停机时间, 教育培训方面的指标有技师及高级技师人数、维修人员年人均学分。

(3) 以精益管理理念确定维修精准化改善课题

各车间跟踪分析设备检维修管理指标, 对检维修现状进行诊断, 确立各指标的目标值, 识别各指标的影响因素, 寻找各车间设备修理精准化专题实施的改进机会和落脚点, 并根据各车间设备管理特点确定了改善课题。

2.修前按改善课题开展精准化维修准备工作

(1) 对设备进行分类分级

制丝设备机型种类繁多, 不同类型的设备对工序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为了抓住管理重点, 开展预防性维修, 根据设备功能类型及重要程度, 对设备进行ABC分类。其中A类设备为影响关键工艺参数的主机设备, 包含回潮功能、料香功能、干燥功能的筒体类设备以及拆箱机、SRC、切 (梗) 丝机、VAD、VAS等单一型设备;B类设备为起存储和输送作用的辅联设备, 包含皮带类、振动类、柜类设备;C类设备为工艺流程独立、设备附件相对封闭的管道型设备, 包含HXD、CO2线。

(2) 优化设备预防维修策略

不同类别的设备的预防维修策略不同。A类设备采取点检定修与预防维修相结合的维修模式;B类设备采取预防维修为主、辅以事后维修的维修模式;C类设备定期清理炉头和加热器, 并对压力容器定期校验和检测。

(3) 优化维修计划管理流程

维修计划管理主要是从日常维修和停产检修两方面开展。其中, 日常维修计划的来源是工艺、点检、交接班反馈, 周期维护内容, 以及突发故障, 停产检修的维修计划来源主要是通过每周的设备分析会对日常存在实施难度的维修内容进行梳理, 形成停产检修计划。在梳理维修计划来源的基础上, 形成了制丝车间维修计划安排与实施记录表, 明确维修内容、维修原因、责任人以及相应的完成情况。通过维修计划的编制和组织, 能够确保维修活动有序开展, 将隐患和问题处于受控状态。

(4) 开展设备履历管理

开展主机设备全寿命周期信息的收集, 包含设备前期的技术资料和记录、运行期间的运行状态信息、备件消耗信息、设备维修故障及改造信息以及设备处置信息等5 大模块, 囊括了烘丝机、切丝机、松散回潮机、拆箱机、切片机、加料机、加香机等16 台主机设备的相关资料, 并形成了一机一袋查询系统。

3.修中按改善课题实施精准化维修

(1) 开展维修响应管理

研发和使用维修呼叫平台, 其使用方法是:第一, 由操作工在数采终端上机台请求界面, 发出维修请求 (分包装机、卷烟机的机修、电修) , 数采系统自动发出维修请求的短信到此机台所属修理工或电工的手机上;第二, 修理工 (电工) 再根据短信提示前往需求机台进行检查并在数采终端的机台请求界面点击“确认”按钮后开始对设备进行维修, 同时系统将自动记录维修响应时间;第三, 在维修结束后由操作工点击数采终端机台请求界面的“解除”按钮, 以完成此次维修呼叫。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维修响应管理的规定, 如超过5min未进行维修响应的 (未按确认按钮) 需处罚此次维修呼叫修理工。维修呼叫平台的使用降低了维修响应时间, 提高维修效率, 形成拉动式维修。

(2) 开展轮保现场管理

对维修现场进行可视化定置化, 合理安排维修器具、拆卸下来的零部件的放置位置, 使维修工能较为方便地拿到维修器具或部件, 同时使维修现场清洁、有序, 提高维修效率。

(3) 优化维修过程记录和分析

将设备故障现象、故障原因、维修措施、维修时间和维修人员进行了汇总。同时, 每月对每个机台的维修频次、故障停机时间以及关键部位的故障频次等信息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关注高频次故障, 开展他机类比和技术攻关, 及时解决相应的故障问题。

(4) 开展设备状态参数管理

企业生产卷烟规格多, 不同牌号规格的产品参数要求不同, 设备部件所需调整的位置参数也可能不同。以成型车间滤棒生产为例, 在实施设备状态参数管理之前, 由于滤棒规格较多, 设备每次改造后调试运行时间较长。现在通过设备状态参数管理, 统计相应规格滤棒的设备最佳运行状态时各项技术运行数据, 并固化为《成型车间设备状态参数管理实施细则》, 每次设备改造时根据这些数据调整设备, 然后再进行微调, 使设备快速进入稳定运行状态, 减少了设备改造时间, 设备有效作业率得到了提高。

4.修后对精准化维修进行评价验收及成果固化

(1) 开展设备维修评价验收

形成维修过程和效果的验收标准, 形成相应的评价和验收表单, 对维修改造过程和效果两方面进行评价验收, 传导压力, 提升维修工的责任意识, 提高维修效率。

(2) 对关键设备主要指标进行分类统计

形成设备全寿命周期数据指标库, 对关键设备主要指标进行分类统计, 并画出数据指标变化趋势图, 发现维修过程的价值点和改进点, 不断提升精准维修效率。

(3) 固化维修精准化成果

将维修工的维修经验固化和标准化, 形成设备轮保标准、维修作业指导书和故障树, 方便维修后备人员学习, 同时可使维修工的维修过程专业化、标准化, 提升维修工对故障判断的准确性, 提高维修效率。

5. 设备维修精准化管理评价与考核

将设备维修精准化管理专题工作的月度计划纳入设备管理课题组绩效合约的X项重点工作, 并按照“一月一碰头, 两月一考核”的要求, 定期总结, 定期评价激励, 确保专题质量和进度。专题工作结束后, 各项指标均已达到了预期的结果, 如表1 所示。

二、提升生产保障能力的设备维修精准化管理的效果

1. 设备基础管理工作得到夯实

第一, 形成了一套维修标准, 目前各车间共制定关键设备关键部位维修标准92 个, 其中制丝26 个、卷包48 个、 动力10 个、 成型8 个; 第二, 形成了一套维修管理流程, 目前各车间根据自身的设备管理需求制定了相应的维修保养制度共计43 个;第三, 打造了一个维修团队, 形成了维修人才建设规划, 确定了人才培养的中长期目标, 形成了一套技能提升机制, 通过内训师、星级员工评价、继续教育等方式激励员工提升技能, 构建了师带徒、培训和竞赛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平台, 强调一个工作重点, 建立了后备人才发展计划;第四, 形成了一套维修改造过程和效果评价机制, 编制了相应的评价和验收表单, 对设备维修改造过程进行监控, 对设备维修改造效果进行评价;第五, 形成了一套维修现场标准, 各车间根据现场清洁有序、尽量缩短维修工与维修工具和部件距离的原则, 制定了维修现场标准, 进行可视化定置化管理;第六, 形成了事后维修、计划维修/ 轮保/ 大修、状态维修、纠正性维修等多种维修策略相结合的维修模式, 逐步提高预防性维修水平。

2. 设备管理和技术创新得到加强

通过开展设备维修精准化专题活动形成了一批管理创新成果, 有效融合了多种先进管理模式和工具, 以Tn PM专业化管理再定义设备维修管理, 构建检维修SOON体系, 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再评审设备维修管理, 建立设备检维修管理的评价方法, 以精益管理理念再改善设备维修管理, 确定改善课题。同时, 企业鼓励维修人员申请发明专利、著作权, 参与科技项目, 将各类创新改善项目与星级员工评价、技能等级评聘挂钩。自2010 年以来共获批设备类专利53 项, 获批设备类科技项目11 项。

3. 设备主要指标得到改善

通过建立维修响应平台, 形成关键部位维修作业标准和故障树、维修现场标准、维修验收及监督评价机制, 开展设备数据指标分析应用, 维修精准化水平得到提升, 缩短了维修故障时间, 降低了维修备件消耗, 提升了设备运行效率, 设备各项主要指标得到改善。其中, 与2013 年相比, 卷包设备轮保达标率98.18%, 提升了11.72%, 成型设备轮保达标率96.7%, 提升了2.23%, 卷包设备有效作业率92.97%, 提升了3.03%, 制丝万公斤停机时间5.53min, 降低了0.48min, 动力设备保供率为100%。

摘要:介绍南昌卷烟厂基于精益管理的特点以及设备检维修管理现状, 围绕行业“卷烟上水平”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 以“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 保证质量, 节约资源”为根本, 进行设备维修精准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以及取得的成效。

精准管理卡 篇10

一、物业财务预算管理在单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财务预算管理与物业管理单元的分离影响到业主的居住与生活质量

在目前物业管理项目众多的新形势下, 通常都是对企业的整体财务管理更加看重, 忽视对单元的预算管理。这严重导致了物业内部管理活动的资金等成本的核算与用项不合理, 很难发挥预算管理的最大作用, 也使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受到了极大冲击。这两者的分离, 非常不利于物业进行科学性、合理性、规划性的决策,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小区管理人员分配不合理, 建设质量不均衡的情况发生, 进而极大地影响到业主的居住与生活质量, 造成住在老旧小区的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始终不能“脱贫”。

(二) “微财务”单元管理观念不清晰

在物业系统中, 管理层未完全正确地认识成本精准化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 成本管理观念一直较为陈旧落后。操作层, 拿数据算数据, 未充分地发挥出预算管理应有的决策与监控作用, 人人重视成本, 人人开源节资的全员意识尚未形成素养。

(三) 忽视了必要的动态单元预算管理

对于财务预算管理方案的编制有着多种多样的方法, 从现阶段大部分的物业财务预算的制定现状可以看出, 大多数还在采用十分传统的方法, 如固定预算法、滚动预算编制法等, 没有及时根据当前物业小区单元的实际状况与居民服务质量做出科学、合理、经济的调整。

二、单元精准财务预算管理应用分析

(一) 精细单元资料录取

单元资料录取要做到准确、及时、完整、同步、真实。物业单元预算也要学习油井生产“三线四区”经济运行模型经验, 把物业单元分为比较精细的节点, 对其数据资料和现状做到了如指掌, 实现“看单预算”管理新模式, 把节约一分钱比多挣一分钱更容易的理念与精准单元预算做好深度融合。

(二) 强化部门联动

财务预算部门单方面的工作使预算报表中往往存在物业系统的单元人员编制超标、岗位重复、设备重置、设施重建、资金重报等问题, 加重了物业系统的资源浪费, 并增加了运营的成本, 直接导致了运营效率低下的情况。财务部门要与人力资源部门、机动科、基建科、核算定额站、物业生产科、治安保卫、纪委审计等科室联合到现场摸实事、求精算、查效能, 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如为提高物业系统资产设备寿命使用周期, 降低设备台数购置费和维修费, 就要考虑那些小区单元的实际需要, 库存设备的现状情况, 能否做到库存设备的转移, 实现小区互用共享, 修旧利废或者旧设备零部件“三合一”, 确认平时有没有注重设备的保养程度, 设备完好率是否达到98%以上, 是否实现设备外修零委托, 争取最大限度地减少核心部件的更换, 节省设备综合支出资金。

(三) 定期适时进行单元动态预算

针对预算编制精准度不高, 预算调整不及时的实际情况, 结合物业服务不同于产品生产企业的特点, 笔者认为对物业单元财务预算采用零基预算与滚动预算相结合的预算方法比较合适。滚动预算是当前物业编制单元预算时所普遍应用的方法, 它始终依赖上一年度预算数据, 易与物业现实脱轨。零基预算是以当年度情况及实际需求为依据而编制的预算计划, 它不受上一年度数据的影响, 有利于发挥预算编制人员的主动性, 减轻各单位执行预算的压力, 倒逼物业单元预算流程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无断桥链接, 避免各单位年底突击花钱上项目报账单, 有效地杜绝财务风险的发生。把两者密切地结合起来, 定期适时进行单元动态预算调整, 使单元专项预算更能准确地发挥其用途, 减少无效支出, 有利于促进完善财务预算编制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四) 从严财务管理, 亮起红线预警

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经营和管理过程中, 都是必不可少的, 它能够为内部结构有序正常运转提供可靠的保证, 把内控制度工作做好。有利于及时对预算管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有效的防治解决, 做到监控跟踪要精准, 经营分析要精细。同时采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 设计出完整的ERP-SAP系统, 包括采购管理模块、销售管理模块、生产控制管理模块、库存管理模块、财务管理模块、客户管理模块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等七大模块, 建立财务系统一体化的财务管理平台, 使整个物业系统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同步化, 使全部的财务信息得到集成和综合, 从而提高物业系统单元预算财务管理水平, 实现物业单元预算大众监控共享。如居民房屋建筑墙体裂缝漏雨渗雨是小区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一种质量“通病”, 也是物业房屋维修最为头疼的“顽症”, 更是物业投资的首要方向, 经常出现预算年年报修、房屋年年漏雨的弊病。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生产控制、材料采购、客户管理、财务管理四大模块平台的联合, 公开透明分析, 挖出基层处理平整度、防水材料供用、砂浆配比、施工工艺、施工进度与质量、施工环境和施工人员素质资质等某个节点上存在的问题, 用财务精准分析手段助推根除房屋建筑墙体屋面渗漏雨水这种让居民感到头疼的大事。

参考文献

[1]甘立芳.论工程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措施[J].中国商界, 2010, (06) .

[2]刘海玲.浅议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改进措施[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2, (35) .

[3]雷洁.论财务会计账务审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法[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 (10) .

用“精准反腐”为精准扶贫护航 篇11

当前,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精准扶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扶贫力度的强力增加,打赢脱贫攻坚战,既需要党委政府凝神聚力,社会各界众志成城,也离不开反腐利剑的强力保障,切实加强扶贫开发领域党风廉政建设,严查扶贫领域腐败,以确保惠农资金在阳光下运行,真正做到廉洁扶贫、阳光扶贫。

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公报明确提出,“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行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公报中列举的正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也是在执纪监督中发现的典型问题。发生在扶贫领域的各种腐败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扶贫开发工作的正常運转,而且使党的扶贫政策打了折扣,直接侵害贫困群众切身利益,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跃迁之时,当有智勇之策;攻坚之际,最需反腐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如期实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面对扶贫过程中滋生的腐败问题,我们必须有的放矢,标本兼治,坚持“扶贫”与“反腐”两手抓,用“精准反腐”为精准扶贫护航。一方面,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加强扶贫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对扶贫领域腐败的打击力度,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减少扶贫领域腐败存量。另一方面,要从制度上健全监督网络,完善权力制约机制,增强问题意识,扎紧制度篱笆,真正使扶贫开发到哪里,强农惠农支农资金发放到哪里,相关的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实现全覆盖、无盲区的精准监督,从根本上遏制腐败增量。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只要我们有“精准反腐”的强力护航,就一定能补齐农村贫困人口精准脱贫这块短板,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读者 袁 浩

精准管理卡 篇12

目前, 在中央出台一系列的惠农政策鼓励下, 以及相关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带动下, 农机行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农机化的快速发展, 大量的农机服务组织应运而生, 成为农机化推进的中坚力量。

随着农机作业范围的扩大, 农机作业信息滞后、时效性差、可用率低, 机收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对信息快捷、准确、详细的要求难以满足等问题逐渐突显, 同时目前又缺少有效的农机调度手段, 不仅降低了农机作业的工作效率和作业质量, 也造成了农机的不合理配置, 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给农机作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困难。拓展农机信息服务渠道, 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特别是“3S”技术, 提高农机作业的精确调度, 通过对农机作业的精确匹配有效解决农机供求信息不对称问题, 高效地进行农机跟踪和调度等, 就成了农机化发展的亟需解决的瓶颈。

具有一定作业规模的专业化服务组织, 农机化工作已经由单一的农机具管理、组织成员管理逐步扩展到订单及财务管理、作业计划管理、作业进度管理, 农机调度管理的事务复杂性在增强, 工作量在日趋增加, 原有的传统手工作业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农机化工作的需求, 集成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作模式提升农机调度效率效果已经是当前农机服务组织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集成应用GIS/GPS/GPRS技术, 构建农机服务组织基础数据库, 建立基于车载PDA的信息实时采集、传输和监控于一体的农机调度综合技术体系。

基于“3S”技术的农机跨区资源调配和即时调度。以GPS (全球卫星定位) 技术建立的农机跨区作业监控调度系统可以动态地对农机行驶过程中的位置进行准确的定位, 并可利用GIS (电子地图系统) 所提供的地理信息和各种属性信息, 与监控系统的定位信息相接合, 依托GSM/GPRS数字公众网通信完成对跨区作业机械的监控、管理与调度。农机跨区作业监控调度系统是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以及无线通信技术 (GPRS/GSM) 于一体的软、硬件综合系统, 规范跨区作业市场秩序, 便于农机管理部门监管, 可以较好的解决农机跨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农机服务组织基础数据库。通过对合作组织人员管理、农机具、台帐数据等农机调度基础数据的采集和管理, 构建档案库, 实现对社员、农机手、机具等基础信息的统一管理和调用。

实现调度中心与外出作业农机手的语音交互。通过车载PDA的GPRS传输模块实时传输农机外出跨区作业情况, 通过监控中心的语音模块与农机手进行实时语音交流, 及时对农机手的农机作业情况进行指导。

实现调度中心对外出作业机手的信息交互。通过调度中心的短信平台, 将农机服务组织内的农机手的手机号进行整体管理, 当农机手向监控中心有需求时, 可以向监控中心发送短信提出要求;当农机监控调度中心需要对农机手有统一要求时可以采取短信群发的方式进行统一指挥。

农机服务组织对本组织内的资源进行集中管理, 可以对农机具进行档案管理、跟踪, 对机手的信息进行档案管理和查询, 对机耕田的现状、服务区内的加油点、维修站等进行查询, 可以对订单和台帐进行管理, 可以对作业计划和进度进行集中管理, 对农机手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 实现第一时间的实时调度。

农机手可以通过田间作业了解到自己的位置、作业进度、油耗信息, 有情况可以直接向服务组织及时汇报, 在遇到途中缺油、或者机器损坏时, 能够通过监控中心的指导及时找到加油站、维修点。接到调度的命令后, 将会以最短的路径及时到达现场进行农机作业。

1 农机服务组织精准作业系统组成部分

1.1 农机作业地理信息

以卫星高分辨率全色遥感农区地图为基础, 经过地面定点测量、几何核准后, 获取全市的各种地面信息、包括农田地块、道路、水利、林地、水库、住宅区等详细地面位置空间信息, 便于总体规划及管理, 提供对当地电子地图的浏览功能, 通过地图放大、缩小、平移等常用操作工具, 可以浏览当地的道路、耕地、河流、湖泊、铁路, 建筑等基本情况。

1.2 机耕田管理

在农机服务组织服务区范围内, 对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机耕田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和信息管理。通过空间查询, 了解各村、乡、区县的耕地、水浇地的作物布局、种植面积等;供服务组织浏览、查询, 为服务组织指挥调度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1.3 加油站管理

基于GIS地图对本服务区内的加油站进行重点标识管理, 建立加油站档案库, 展示服务组织服务区内加油站的具体位置和数量, 了解每个加油站的基本情况, 为农机跨区作业操作时就近加油提供参考。

1.4 维修点管理

基于GIS地图对本作业区内农机维修点进行统一标识管理, 建立维修点档案库, 展示服务组织服务区内所辖的维修点的具体位置和数量, 了解每个维修点的基本情况, 对每个维修点的维修水平、配件情况进行详细的介绍, 并且提供一些价格信息, 解决农机跨区作业操作时农机出现故障维修难的问题。

1.5 服务区管理

基于GIS平台, 对农机服务组织的服务区进行集中管理, 主要包括机具装备、作业能力、作业范围等, 绘制本农机服务组织区域化布局图, 实现本农机服务组织与其它农机作业组织跨区作业的信息互交和无缝对接, 确保本服务区内农机信息服务的无盲区和全覆盖。

1.6 农机具管理

针对本服务区内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布局情况和种植管理的特点, 对对农机服务组织内的农机具按照整地、播种、施肥、喷药、收获、青贮、运输、排灌、基建以及配套农机进行分类管理, 并依据农机具的作业能力, 匹配农机具的作业区域, 建立农机具档案库, 对农机具进行综合管理。

基于农机具档案库, 农机服务组织可以管理和统计本服务组织农机具的种类和保有量、新增数量、投入使用数量、型号、使用时间、维修信息、更新信息、分布情况等, 以及农机具停放场、机车库、贮油设施等信息;系统提供查询与统计决策功能, 通过选择查询条件, 系统可自动显示出各地农机具的型号、状况、工作能力、所属单位;以及此服务组织拥有的农机的分布情况、增长趋势、农业机械化程度、农机效益, 管理各农机的农事活动, 及时了解各地对农机的需求情况。

为了解决农机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信息滞后、时效性差以及缺乏有效的农机调度手段等问题, 集成应用GPS、GPRS和GIS技术, 研发农机调度管理子系统, 提高农机服务组织跨区作业的统一调度管理和信息服务能力。

农机调度管理子系统是由农机作业计划管理模块、农机作业进度管理模块、车载终端信息采集管理模块和监控调度管理模块共同组成。这4个模块分别从农机调度前作业计划的调查确定, 农机作业的每日进度统计, 基于车载PDA的农机作业过程信息采集与传输, 基于GIS平台的农机作业实时监控与基于语音对话的宏观调度等方面, 通过构件化、模板化技术, 形成面向农机服务组织的区域化农机调度管理模式。

2 农机服务组织精准作业系统管理机制

2.1 农机作业计划管理

农机作业时效性强, 但由于农机作业供求信息发布渠道有限, 尤其是在三夏、三秋作业中不能及时有效实现农机资源的合理调配, 无法及时解决农忙时节对农机的应急需求供求无法实现有效及时对接导致信息不匹配、不对称, 农机服务组织在农机作业前要对服务区内农户的种植情况和农业生产关键时期的农机作业需求进行充分调研, 整理汇总, 结合组织内农机数量和跨区作业能力, 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机作业计划, 为农忙时节农机的有序调度作支撑。

2.2 农机作业进度管理

及时掌握农机作业进度是有效进行农机调度和跨区作业的前提。根据农机作业计划和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关键农机作业时期, 按区域调配农机, 基于车载PDA终端对农机每日作业面积进行数据采集和即时传输, 在农机服务组织系统平台上汇总整理, 形成对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报表, 并按照区县、市级农机管理部门的要求将报表报送至相关上级农机管理部门, 从而形成以农机服务组织为基础数据源的、市农机站、区县农机站、农机服务组织三位一体的农机作业进度管理体系。

2.3 车载终端信息采集管理

基于PDA的车载终端由数据采集模块、核心控制模块、GIS显示模块和GPRS通讯模块组成, 基于PDA的车载终端一方面通过GPS接收机接收农机的地理位置信息, 通过GIS显示模块实时显示;另一方面通过地速和油耗传感器接收地速和油耗信息, 并连同农机的位置信息一同传送给农机监控调度中心;同时接收农机监控调度中心发来的控制信息或调度信息, 实现对农机的控制。见图1。

作为PDA的车载终端信息采集管理的有效补充, 系统将建立短信平台, 将农机服务组织内的农机手的手机号进行整体管理, 当农机手向监控中心有需求时, 可以向监控中心发送短信提出要求;当农机监控调度中心需要对农机手有统一要求时可以采取短信群发的方式进行统一指挥。

2.4 监控调度管理

农机监控调度中心对PDA的车载终端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在地图上实时显示工作中农机的运行轨迹、行驶速度, 油耗等实时信息;可以通过超速预警, 作业范围预警等条件设置监控农机运行状况, 如出现超速等各项非正常指标, 系统产生报警, 可通过发送信息到车台和电话的方式告知车手, 保证其安全作业。监控调度中心提供GIS图形界面, 让用户选择参与调度的机耕田信息 (包括农机所有量、农机平均车速) 与收割点信息 (收割开始时间, 收割结束时间, 农机需要量) , 自动获取当时卫星联线且空闲的农机的位置信息以及参与调度的机耕田和收割点的位置信息, 调用农机调度模型, 规划出最优农机行走路线, 实现农机调度。

3 结语

农机的跨区作业, 是农机部门为促进农民增收, 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而采取的一项措施, 是提高农机组织化程度、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种管理创新, 经过多年实践, 在三夏三秋工作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上一篇:子宫肌瘤的辨证论治下一篇:病源及发病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