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水墨画教学

2024-06-23

小学水墨画教学(通用12篇)

小学水墨画教学 篇1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高声唱道:“人生充满劳绩, 但仍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在如今的水墨画课堂上, 学生如果能够在享有现代化教学环境的同时, 像诗人说的那样, 让心灵“诗意地栖居”, 那么, 学生在学到知识技能的同时, 想象创造的潜能就能得以激发, 心灵就能得到洗涤, 就可以尽情享受诗意的课堂、诗化的生活。这是一种至上的境界, 也是水墨画课堂的魅力!那么在课堂上如何能充分体现出这些魅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境———享水墨画的意境美

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经典的诗词、轻柔的音乐、唯美的画面、声情并茂的吟诵等能把诗情画意、节奏韵律的美感充分传达给学生, 引发学生心理上的快感和审美联想, 享受水墨画的意境美。

如一年级《春暖花开》一课的课前交流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说说、背背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如《咏柳》《绝句》《春晓》等。

1.导入环节。教师:“小朋友们, 你们看, 春天来了,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你感受到春天来临时的哪些变化?”教师课件出示春天的画面 (配上背景音乐) 。学生交流:“春天来了, 花儿开了, 小草笑了, 鸟儿飞来了……”

2.表现指导环节。教师:“中国有一位很有名的画家, 叫吴冠中, 他特别喜欢大自然。小鸟的鸣叫、小花的摇曳、小雨的缠绵都能激发他的灵感。同时他常喜欢用线条和点来表现大自然的美妙……”

学生从语言、音乐、画面里感受到春天的美丽, 仿佛已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这样的情境创设, 营造了良好的美学环境。

二、激情———悟主题的情感美

水墨画教学应该是一种愉悦的、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过程, 这样的过程不仅是学生的认知途径, 也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来源, 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感的手段之一。教师应善用巧妙的语言或教学方法来抓住学生的心, 让学生能体悟主题的情感, 并能抒发对美的感受。那么如何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一) 诗歌吟诵激情

如《水墨画———竹》一课的导入部分, 我先让学生背古诗, 如郑板桥的《竹石》、王维的《竹里馆》, 并在学生背诵之前提出要求:在吟诵的过程中, 想象诗中的画意, 感受诗人的情感。这样, 学生就更容易理解, 达到由诗境入“画境”的审美享受。再如人美版五年级《山水画》一课导入部分, 我用多媒体播放画面, 并配乐朗诵:“江南水乡就像一幅朦胧的水墨画, 朴实恬静, 盈盈清水, 悠悠木船, 石拱桥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上, 张家港的青龙桥又换新颜, 香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 犹如人间仙境。”学生随景入情, 深受感染, 从而能用诗一样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体会与情感。

(二) 生平简介激情

如人美版五年级《山水画》一课, 学生收集资料讲述画家生平小故事:“沈周, 苏州人, 从他的《吴中山水图》中可以看出, 他诗书画印的功夫都非常了得。沈周一生游历的地方很有限, 以苏州的山水为主, 因为他热爱自己的家乡, 热爱苏州这片土地。古代很多画家也都很喜欢江南的山水, 他们有的是因为厌恶尘世间的喧嚣纷扰而寄情山水, 情愿与山水为伴, 沈周就是这样一位飘然于世外的神仙中人。”

这样, 学生在自己收集的小故事中, 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了解了画家创作的背景, 就能感受画家的情感, 课堂就不会贫瘠、乏味了。

(三) 作业展评激情

如《印象山水》一课, 上课地点是体育馆, 学生一人画一幅整K的画, 展评形式是将学生画的画连起来横放在教室四周, 就像一幅长卷。教师说:“我们的画好大, 也许只有鸟瞰才能感受它的魅力, 哪位同学愿意跑到体育馆的最高处鸟瞰, 然后告诉我们他看到的作品是什么样的?”有学生手持话筒跑到体育馆最高处。教师:“遥望祖国的山水, 你觉得怎样?用一句话来赞美一下。”学生交流后, 教师说:“说得真好, 同学们, 有位伟人曾为他喜爱的祖国山川题写了豪迈的诗句, 大家一起来念一下吧:江山如此多娇……我们也应当为自己能生养在这片土地上而感到欣喜与自豪, 来吧, 拿上笔, 也在这画的横跋上写下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或一句诗。”音乐响起, 学生满怀激情, 兴奋地谈感受、抒情怀。

这样的展评形式, 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情感。

三、启思———拓想象的意境美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水墨画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重启发、引导学生。水墨课堂除了要创设美的意境外, 更重要的是要引发学生思考, 拓宽学生想象的空间, 在学生的头脑里种下想象的种子。

(一) 赏析导思

如《山水画》一课, 教师请学生欣赏范画:“老师画的近景中的树、山、石、小舟等与中景、远景的有何不同?”学生观察后发现浓淡、干湿、繁简、疏密、虚实等方面都有变化。这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赏析沈周的《吴中山水图》时, 学生马上发现:“这些画面中的近、中、远景也产生了浓淡、干湿、繁简等变化……”教师适时追问:“用这种方法画画有什么好处?”有学生答:“画面会产生一种深远的意境感。”学生欣赏导思后很快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二) 示范启思

《印象山水》一课, 教师:“这里有一杯浓墨, 你觉得泼近景好还是远景好?为什么?”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交流, 得出答案:“泼近景好, 因为近浓远淡”。教师:“好, 现在你们开始大胆地泼, 注意近景的位置和山势的变化。”学生开始泼墨, 完成之后, 教师问:“泼了之后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答:“泼洒的墨迹自然晕开……”教师追问:“这有什么好处?”学生回答:“可以表现出浓淡、干湿的效果。”教师:“说得真好!但似乎山势的连绵不明显, 现在我来画。”教师示范:用生动的笔法塑造出山体的形状、态势。教师:“看!聚集的水墨, 我可以将其写开, 但用笔要有节奏的变化, 注意山势的节奏变化……”教师边示范边启发学生想象画面的意境。

四、导创———绘生活的艺术美

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技能,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诗意的水墨画课堂, 应该是用五彩的笔和墨来描绘美好生活的, 应该是灵动而富有创意的, 能极大地点燃学生学习创作的热情的。

(一) 名作导创

画家的水墨画作品一定是描绘生活、充满创意的。如《山水画》一课, 教师:“齐白石老爷爷大家都比较熟悉了,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藕池观鱼图》。”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1.画的是什么?2.近、中、远景有些什么变化?3.空白处是什么?4.从他的画里你体会到了他怎样的心情?学生交流后齐读白石老人说的一段话:“正因为爱我的家乡, 爱我祖国美丽富饶的山河土地, 爱大地上一切活生生的生命, 因此花费了我毕生精力, 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 写在诗里。”教师:“可见, 真正有生命力的画应该是怎样画出来的?”学生交流, 得出结论:“画好一幅画, 要注意取舍、添加;注意近、中、远景的变化;注意留白的运用, 并融入自己的情感。”

这样, 学生以描绘家乡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时, 就会向大师学习, 放开手脚, 自由选择画面的内容、笔墨的方法、构图章法等, 学生学得有趣、有法、有创、有爱,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 实景激创

《山水画》一课, 学生对家乡的山水熟悉又有感情, 教师应充分运用这些资源, 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设计作业, 激发学生的创意。可在课前让学生收集家乡的美景图, 如暨阳湖、沙洲公园、张家港公园等, 学生交流感受, 教师播放苏州唯美的宣传视频并配以优美深情的文字讲述。

通过学生熟悉的实景导入新课, 能更多地挖掘学生的创作素材, 唤起学生对生活美的表现欲望, 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发散思维,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并将生活中的美艺术地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中。

创境、激情、启思、导创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地成为探究的课堂、诗意的课堂, 成为学生喜欢的课堂。让我们诗意地行走在水墨画教学之路上, 让学生诗意地徜徉在美术课堂上, 愿如诗的行板在水墨画课堂中墨染!

小学水墨画教学 篇2

设计者:黄舒青

第一节课:

班会课:选举班长,成立班委.拓展眼界--国画大师的画(齐白石等),现代国画家的适合孩子欣赏的画作,现代儿童国画作品。动态国画非常有趣,可以让孩子观赏国画的同时感受动画的快乐。

第二节课:

以提起孩子兴趣为主,先示范一张(内容为可爱的小动物,如小兔,小猴,小狗,或熊猫),再展示毛笔和墨水,教会如何洗笔,换水,握笔知识。让孩子尝试焦墨,淡墨,水的不同效果。小游戏:用吹墨法画一张画<蒲公英>。

第三节课:

启发课—让孩子在纸上尝试笔墨的感觉,半节课后,老师选几张有墨点的画,加上一些笔触,大变身为一张有趣的国画。孩子在惊叹之余,开发了想象力,提高了兴趣。

第四节课:

学画可爱的小蝌蚪--可边讲蝌蚪的故事。给孩子们看蝌蚪的水墨动画,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水墨画的魅力。告诉孩子,这些蝌蚪还没长大,过段时间它们长大了,老师再教你们怎样画青蛙。(青蛙有一定难度需有一定基础才能接受)

第五节课:

小刺猬真是很勇敢,就连狼来了也不怕,讲一个刺猬和狼勇敢斗争的故事,再给孩子看刺猬的真实图片,示范画法。

第六节课:

冰天冻地的北极,好多动物都冬眠了,只有企鹅还坚守在自己的家园。给孩子们讲企鹅的生活习性,看企鹅的图片,孩子非常喜欢企鹅,最喜欢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企鹅。最后示范画法,希望孩子们完成一张企鹅一家的作品。

第七节课:

在水里面小蝌蚪最喜欢躲哪去啊?对了,是荷叶下面。荷叶上长出荷花仙子来了,多么美啊,我们一起欣赏吧。示范画法,鼓励孩子们第一次尝试彩墨。

第八节课:

创作课—让孩子把上面学过的画在一个画面里,可以教师叙述一个场景引导孩子,边说边画,也可让孩子自己想象一个故事场景,因为这是创作课,随心所欲的绘画才能施展孩子的才能,应该毫不犹豫的鼓励任何一个孩子画出来的作品。

第九节课:

让孩子们看葫芦娃的动画,同学们兴致高昂时,示范葫芦的画法,画彩葫芦.第十节课: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此节课的目的在于让孩子们学会比较不同的鱼,可教画鲸鱼,讲鲸鱼的习性和饮食习惯。接受能力快的话,可以考虑再教画海豚。并把海豚表演的图片展示给孩子看。孩子画到这,肯定兴致昂然,教师可在课程快结束时询问孩子希望老师教会他们画什么。都用笔记下,可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安排。

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永远是教学成功的动力。

以下课程内容可依据上节课孩子想学的内容,现在没有具体数据,仅仅做一个模拟:

第十一节课

画小鸡。可先听小鸡的音乐或歌谣,让孩子在音乐中学小鸡走路,啄米,整理羽毛,等等。示范小鸡的画法,整理成有趣的口诀教会孩子。看小鸡的视频和各种姿态的图片。让孩子在详细的了解后画出生动的小鸡。

第十二节课:

瓶花。

教孩子画花,叶子,和花瓶。告诉孩子,花的美丽是因为叶子的支持,就象你们,是爸爸妈妈的花朵,爸爸妈妈就象树叶和枝干,始终支持着你们。他们带着感情去画叶子会很不一样。

第十三节课:

花开完后会长出果子。什么水果是孩子们经常吃的啊?先画简单的苹果和梨。画时需放置真的苹果和梨。有时间再学学香蕉。

第十四节课:

用打比方的方式让孩子学会构图的疏密——就像小朋友们一样,熟悉的朋友经常在一起,不熟悉的就坐得远一点,水果也是这样的啊。学画葡萄,或琵琶。

第十五节课:

前几节课我们学了画鲸鱼,那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这节课我们还画金鱼,只是这种金鱼比大鲸鱼可是小多了。(现场放置一个鱼缸,里面有好多条红色的金鱼,说到金鱼时把盖在金鱼缸上的布拿掉)老师示范,画几条不一样的金鱼。两大一小,再画其中的水草。让孩子也发挥想象,画一个大家庭,鱼爸爸,鱼妈妈,小小鱼,或者还有鱼奶奶,鱼爷爷。

第十六节课:

一上课,就问孩子,听说过北极吗?我们这里冬天会很冷,夏天就热,北极可是一年四季都冷的。你们吃过冰棒吗?我们把冰棒放在冰箱里,要吃的时候拿出来。北极就象一个超级冰箱,水一落到地上就变成了冰。在这么冷的地方,有一种很可爱的小动物,你们来看,这是什么?(看企鹅的短片,然后模仿企鹅走路,老师示范各种姿势的企鹅。)告诉小朋友,无论怎样的冷,企鹅都不怕,它非常非常的坚强。

第十七节课:

上节课我们学了企鹅怎么画,我想问问小朋友们,还有什么和企鹅很象,胖胖的,身上只有黑白两种颜色?对了,熊猫!看熊猫的动画,看到熊猫吃竹子时停住,画一张吃竹子的熊猫,让

小朋友发挥想象,画一个熊猫家族。

第十八节课:

我们的熊猫是国宝,有时候会做为礼物送给别的国家。这时,需要用到的就是我们每天见到的交通工具。小朋友们,你们能说出几种车呢?孩子踊跃发言……对了,你们好棒。想不想学习怎样画?示范小汽车,公交车,轮船,飞机等的画法。让孩子画一个大马路或飞机场的场景。

第十九节课:

平常小朋友们喜欢吃什么菜呢?看看,老师这里有好多蔬菜的图片,你们都能说得出它们的名字吗?(让孩子辨认白菜,蘑菇,南瓜,冬瓜,葫芦卜,辣椒等,并一一示范,示范完后的画挂起来)。现在我们画一个大圆,代表家里的桌子,我们今天帮妈妈买菜,你们想买点什么回家给妈妈呢?让孩子画他喜欢的蔬菜上去。不会画的提醒孩子举手问老师,老师给予详细的笔墨上的指导。

第二十节课:

曾经有一个小姑娘,她最喜欢在秋天的时候,去她奶奶的农场,在一大片的苹果园中玩,帮她奶奶摘苹果,帮她奶奶做家务。苹果熟了,红通通的,好漂亮啊。好多好多的苹果树,老师画一些,你们也画一些。好吗?先给孩子看秋天的图片,再讲讲秋天的美丽,最后可以边示范边让孩子跟着一起画,画好主体物后,用点墨法画黄色的叶子。

第二十一节课:

一上课,先画一些水波,再在水波上画一只可爱的小鸭。让孩子猜那是什么,也许有孩子猜对了,也许有孩子猜是小鸡。先不说是什么,给孩子看小鸭的视频,再把小鸭和小鸡的区别告诉孩子,放上小鸭和小鸡的真实图片和小鸭小鸡的国画图片,让孩子们学会比较,学会自己分析,画出不同于小鸡的小鸭。

第二十二课

打雷了,下雨了,乌龟背着鼓来了,你敲敲,我敲敲,敲得乌龟不动了。画画小乌龟好不好啊? 还有什么比乌龟爬得更慢的?最慢最慢的,小朋友们动脑筋想想,对了,蜗牛!我们再来学习画画蜗牛。

以下课程中内容将更加贴近孩子无穷的想象力,可根据故事设置情境,启发孩子们自由创作。其间,当孩子遇到难题时,给予技法上的指导。

第二十三节课:

小兔子们正在草地上做游戏,突然天下起大雨,它们到处找避雨的地方,这个情景被大蘑菇看见了,它立刻喊大家赶快过来避雨,多么善良而有爱心的大蘑菇啊!老师示范画蘑菇和小兔子,让孩子组合在一起,画面可以添加任何孩子想画的东西。

第二十四节课:

蜗牛正一步一步往葡萄架上爬,树上一只黄鹂鸟,嘻嘻哈哈在笑它,葡萄成熟还早得很那,现在你上来干什么?蜗牛蜗牛你不要笑,等我爬上来,葡萄就成熟了……

放这首音乐,示范黄鹂鸟怎么画。再加上葡萄架和葡萄。启发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画这个场景。

猴子捞月……给孩子们听猴子捞月的故事,看童话故事的图片,然后示范猴子的画法和大树的画法,不必示范整个场景,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画完整张。必要时再给予技法上的指导。

第二十五节课:

猫捉老鼠……给孩子们看猫和老鼠的图片,有很多种场景:猫在老鼠洞等待老鼠,猫已经捉到了老鼠,或者反其道行之,来一张猫和老鼠变成好朋友的图片。示范猫和老鼠的画法,其它让孩子自己画,画时给予技法指导。

第二十六节课: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多好的诗啊,是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写的。……解释诗的意境,再示范鹅的画法,可以附加柳树的画法,河边石头的画法。讲丑小鸭的故事,让孩子画一副丑小鸭看着白天鹅非常羡慕的画。告诉孩子,你们是没有长大的天鹅,爸爸妈妈们能够做很多你们不会的事情,你们以后长大了也可以……

第二十七节课

以前我们画过的蝌蚪都长大了吧,他们都变成青蛙,又有了自己的宝宝了。有一天,池塘里来了几只漂亮的金鱼,青蛙妈妈带着小蝌蚪一起欢迎它们。(示范青蛙和荷花荷叶的画法)

第二十八节课:

学习怎样画人象。画女孩和男孩,让孩子在一张好大的纸上画自己或同学,所有人都一起画。

第二十九节课:

关于梦想。让孩子展开想象,画自己的梦想,无论大的还是小的梦想,都给予鼓励。中间可以讲讲老师小时候自己的梦想。不会画的东西可以问老师。在画之前可以欣赏一些孩子的画。

第二十九节课:

可以适当安排写生课。具体内容再议。

第三十一节课:

主题创作:我爱石城

第三十二节课:

小学水墨画教学三原则 篇3

关键词:小学美术;水墨画;教学;原则

小学美术教学中水墨画占有较大的比例,如何能在小学起始阶段,就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并能一直保持到中高年级,既能把绘画内容表现出童趣又不失中国画韵味。这就需要教师自身具备美术素质并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把学生引进死胡同,一开始就来梅兰竹菊或高山流水,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学生画了一段时间之后,画面毫无生气,兴趣减弱,再也无法表现出一些新意。因此,小学水墨画教学应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一、兴趣原则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学习的内容要引起学生兴趣

如一、二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水墨画,要练习不同浓淡的线条、墨点,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类似《下雨了》这样既有童趣又有墨趣的课题,假设让小学生与成人一样反复练习画线条的浓淡、长短、粗细、曲直,画不了几分钟就会枯燥无味,低年级学生学习关键要有趣;而中高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应循序渐进,技法与内容相结合,如画人物画可以画身边的同学、常见的亲人朋友、感兴趣的动画片角色等。

2.导入新课要引起学生的兴趣

柏拉图曾说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事实证明,好的导入能在几分钟之内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中年级的《发型变变变》一课,本课的教学目的是用水墨画表现不同发型,上课开始,教师请学生说一说教师发型的特点,然后话锋一转,问学生是否想知道教师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型,与课题相吻合又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又如,六年级《有特点的人脸》一课,本课教学目的主要是如何抓住人物脸型特点进行描绘,上课伊始,教师就让学生欣赏几张头像。头像虽经过夸张、变形,但人物的主要特点十分突出,因此学生一看就知道是哪个人。进而引导学生画人物要抓住特点,可夸张、变形,对水墨人物画有个初步的感官认识,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水墨人物画的兴趣。

二、主题原则

教学主题无疑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学习的内容是吸引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教师教学方向的定位。笔者认为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成不同的主题系列,循序渐进,能把水墨画技法与主题内容有机结合,不单单是为了技法而技法、为主题而主题。如低年级学生可画小动物系列、花卉系列;中年级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提高,增加生活小品系列、街市小景、人物印象等系列;到高年级课增加戏剧人物、人物写真、校园风景、家乡特色等系列。能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所看所想,要让学生有成就感。有些内容既可低年级学习也可中高年级学习,只是技法上的难易度,以及想象空间上的不同,教师应把握到位。

三、材料原则

水墨画主要看墨韵效果,看线条质量。那么宣纸和墨汁是决定这两大效果的主要因素。李可染大师十分感慨地赞道:“没有好的宣纸,就作不出传世的好国画。纸是国画的生命线,无好纸绝作不出好画。”因此学习水墨画要用较好的宣纸。初学者对宣纸、水分把握得不到位,可先用半生半熟的宣纸,因其既有墨韵变化,又不过分渗沁,皴、擦、点、染都易掌握,可以表现复杂丰富的笔情墨趣;待能较好地掌握宣纸及水分的性能,可用生宣作画。墨汁也须讲究,中国画的用墨,主要是运用墨色变化的技巧。由于笔中含水墨量的差异,便产生干、湿、浓、淡的变化。以墨代色,产生了墨分五色的说法,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曰:“运墨而五色具。”五色,即焦、浓、重、淡、清,而每一种墨色又有干、湿、浓、淡的变化,这就是中国画用墨的奇妙之处。对水墨画而言,既方便又实用的墨汁为一得阁墨汁,最好能用油烟墨条磨一下效果更佳。当然使用价格更贵的进口玄宗墨汁也未尝不可。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实验小学)

小学水墨画教学 篇4

关键词:小学美术,中国水墨画,欣赏教学

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是华夏民族的聪慧与创造力在视觉艺术领域最集中的表现, 在世界美术艺苑中独树一帜。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让学生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喜欢中国画, 产生审美的悟性和创造力, 进而增强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是情感人生观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从画作的内容入手, 讲故事, 提兴趣

从中国画的内容入手, 选择故事性强的作品进行欣赏。内容的欣赏, 通俗地说是“讲故事”, 严格地讲是文学性欣赏, 与美术作品更强调视觉形式欣赏还是有距离的, 但对于初步接触中国画的学生来说, 却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作品内容的欣赏 (听故事) , 抓住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把学生牢牢吸引到教学内容之中, 使学生可以直观、具体、真实地建立起对作品的感性认识, 从而使一幅抽象的作品在学生面前变的鲜活生动起来。如《柳牛图》是齐白石老先生创作的充满对童年生活的深情回忆和无限眷恋的作品。在欣赏这幅作品时, 我将白石老人的生活经历编成小故事, “从普通木匠到艺术大师”“为万虫写照, 为百鸟传神”……讲给学生听, 告诉他们这样一个道理, 齐白石笔下那些游动的虾、横行的蟹、弹跳的蛙、毛茸茸的小鸡和我们教材中那蹒跚的水牛等, 都是他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从而启发学生向齐白石学习, 一生不断追求艺术探索之路;学习他观察生活、热爱生活、永葆青春的艺术视角;学习他不断创新、意境高远、诗书画印样样精通的艺术风格及成就。《风雨鸡鸣》图是徐悲鸿1937年创作的, 画面表现了一只站在岩石上的雄鸡, 激昂地高声鸣叫, 画家喻意唤起人民觉醒, 加入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 表达了画家对祖国的深情, 对正义的伸张, 对光明的向往。徐悲鸿1943年创作的《会狮东京》一画, 表现群狮将富士山踏于足下, 期望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为使学生加深对画的理解和印象, 再衬以徐悲鸿事迹简介:徐先生在抗日战争期间, 积极投入到民族救亡运动中, 以自己的画作在国外展售, 支援祖国人民抗日, 救济祖国受苦受难的人民, 使学生看其画、闻其人, 倍感亲切, 倍受鼓舞。李可染、林风眠创作的《万山红遍》、《秋》, 以中国画与众不同的表现形式, 鲜明地再现出秋色之美, 浓郁醇厚且明艳诱人。

二、从画作的材料着眼, 做游戏, 学知识

中国画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这不仅仅因为其历史的深厚久远, 更因为它独特的表现方式, 尤其是中国画水墨渲染的视觉效果, 几乎是语言无法传达的。如果能在讲到这些知识点时穿插几个小游戏, 生动而又直观地将知识点通过游戏浸润学生于无意识之中, 能起到举重若轻、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独特的水墨渗化效果, 我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 分别发给他们若干张绘画用纸, 其中有生宣纸、熟宣纸、铅画纸等, 事先并不告诉学生各种纸张的不同, 然后让学生用干湿不同的墨色在纸上任意挥写。这时不同的绘画材料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在学生直接体验的基础上, 我将有代表性的“作品”收集起来, 和学生共同讨论, 总结出带有典型性的知识要点。并对“作品”的创作者给予奖励———一张生宣纸。

三、从画作的笔墨欣赏落脚, 办展览, 摸门道

笔墨形式是中国画艺术的精髓, 是中国特有的视觉艺术形式。中国画是非常讲究笔墨的, 欣赏中国画也必须懂得笔墨和看懂笔墨。一般说来, 用笔就是指线条, 线条是中国画最基本的造型手段, 线条不仅用来表现物体的轮廓, 也用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明暗, 因此, 中国画线条的变化是很丰富的。中国画线条的丰富变化, 缘于特殊工具的特殊表现方式。比如, 中国画从执笔到运笔都有着一套严格的程式规范, 形成了以自然有力、变化灵动、苍老滋润、松灵凝炼、刚柔相济、巧拙互参的审美取向。用墨就是用色, 主要目的是表现物体的色彩、深浅等。墨虽然是黑的, 但调以不同的水分, 就会产生不同浓淡变化, 中国画有“墨分五色”的说法是指“焦、重、浓、淡、清”五种深浅不同的墨色, 故说“墨即是色”, 用墨要有浓淡干湿, 变化丰富, 使画面气韵生动, 产生中国画特有的奇妙韵味。中国画因讲究笔墨, 所以欣赏中国画, 就要看它的笔墨表现。具备一定的笔墨欣赏能力, 就成为提高中国画欣赏水平的一个必要条件。笔墨是融会在中国画之中的, 多比较、多观察是提高笔墨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笔者以为根据条件举办中国画展览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笔墨特点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集中展示, 通过美展相互切磋、交流, 对提高学生中国画欣赏能力、增强自信心及建立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很有帮助。

小学水墨画教学 篇5

侯红传 陈瑶

中国画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古代文人往往都是能诗善画,诗书画印结合,这些都表明,在古代文人那里,绘画和诗歌一样,都是一种重要的修养,也是传统文化重要的最要组成部分。

在基础教育呼唤回归学习传统文化的今天,更有必要让下一代认识、继承、探索、创新、乃至发扬光大这一艺术形式。

“笔墨当随时代”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所以不用“中国画”的说法而代之以“水墨画”,由一种形而上的文化使命回归到形而下的材质命名,无形中也拓宽了其发展方向。

从现代意义上去审视水墨,有两重意义:一是水墨所包含的文化品格和人文精神,从这一点讲水墨是一个载体;二是水墨在形式上的高度完满和规范化在形成了典型的民族特征的同时,也带来了时代感不足的负面效果,它忽视了其它的视觉因素,例如:构成、色彩„„等等。因此,从这两重意义来讲,儿童学习水墨画,不但可以从中了解辉煌的民族传统文化;而且水墨画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可以使儿童的思维在作画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拓展。与此同时,教师应关注和探讨儿童水墨教学的发展方向。

分析当前水墨教学现状,笔者认为不外乎以下两种倾向:

其一,传统倾向。传统派教学在目前的儿童水墨教学中占统治地位,与以往水墨习画方法一样,临摹成了唯一的习画手段。买上几本大师的作品集,几千年来已成程式的“牡丹”、“荷花”„„在孩子稚嫩的手中得以再现。水墨表现的不确定性、孩子对材料的难把握、及造型能力的欠缺,三点相结合,使其作品表现出某种纯绘画意义上的稚拙与单纯,而这种稚拙与单纯恰恰是我们成人绘画最缺少的东西,于是老师与家长对这种成果津津乐道。

其二,现代倾向。将水墨仅仅当成一种材质,笔和墨由宣纸的平面转向了立体,转向了装置。丢掉水墨的本质来谈儿童水墨教学革新,还有意义吗?

以上虽是两种不同的倾向,但教学成果上却惊人的相似:不论学生是什么年龄,也不论学生是什么个性,在什么样背景下成长,实际上都重复着同一种形式——跟教师一样的绘画风格。导致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二:一是教师的教育理念较陈旧落后,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把握科学的、与时代接轨的教学方向;二是社会在转型过程中所产生追求名利的浮躁心理对教师产生冲击,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分追求目的性、功利性,如参加各种功利性比赛以取得名次和业绩等。

近二十年来我们学习西方教育理念来发展美术教育,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同时也忽视了中国传统教育的许多优势。因此,美术教育工作者需理清思路,并探索出一条合乎教育规律与时代节拍的儿童水墨画教学新路子。

在传统文化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水墨画教学有其特殊性和优越性:一方面能够承载传统文化精神,另一方面也适合现代教育特点。这一点,20世纪初中西学兼通的教育家们都是有所共识。比如蔡元培就提倡美育代宗教,聘请徐悲鸿等成立北大画法研究会;李叔同就在师范教音乐、美术,培养出丰子恺等一批艺术家、教育家。因此如果我们采取的措施得当,水墨教学在整个国学教育中是大有可为的。

在中西文化交流的今天,传统水墨视觉冲击力的缺乏恰恰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宽阔的实验空间。如果借鉴西方解剖、透视、色彩那样的逻辑思维体系,将水墨的造型、构图、色彩上升到理论、建构成学科式框架,既让儿童水墨画教学摆脱传统的经验性、局限性,又显示现代教育的理性、普及性,从而使儿童水墨教学重新焕发生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尝试:

第一、加强文化意识 提升教师素养

水墨教学应该是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部分,介于当前美术课时较少的特点,水墨教学可以采取选修、兴趣小组等方式,也可以采取课程板块的方式介入中小学教育之中。水墨教学的承担者也还是以美术教师为主。关键问题在于,美术教师自身要将国画教学提升到传统人文艺术教育这一层面来认识,关注国画背后的人文精神,关注其与中国文化、历史的联系,而不是将其简单地看作为一种表现技法,纠缠于水墨、彩墨、重彩之类材料技法上的争论之中。国画本身即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画的材料、技法以及构图、章法等等都是审美因素,本身就是一种值得珍惜、研究的学问,是传统文化精神的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

第二、增强水墨趣味性 以趣激学

传统水墨由于较追求画外之意导致画面本身的视觉因素贫乏,而水墨以线条和墨块为形式的造型语言,与西方构图中的点、线、面有着某种默契的相通。儿童进行正式水墨学习之前,可先进行简单的小游戏探索,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岭南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美妙多变的线条》一课中可尝试初步感知水墨线条,让学生感受笔、墨、纸的魅力,探索点、线、面构成,学生在游戏中获益良多。进而顺利过渡到纯水墨的学习,可丰富原先程式化的笔墨形式,使水墨呈现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在此过程中,绘画形式的多样性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想象与创作的空间,以提高其学习热情。

也可以设计开发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多媒体教学,创造一个立体的学习空间。如有教师根据孩子爱看动画片的特点,用建国初期的经典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更进一步感受水墨的魅力。提升学生的视觉品位,从而巧妙地激发其表现欲和创造欲。

第三、巧设技能技法练习提升水墨表现力

首先,以写生为主要的学习手段。儿童水墨教学可以从临摹开始,但切不可生搬硬套,一笔一划模仿前人的方法,势必束缚少儿的想象思维、压抑学习水墨的积极性,甚至把少儿教成小大人、小老头。笔者尝试让儿童用水墨工具直接对物写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从静物、人物到风景、场景。面对活生生的对象,孩子们充满了激情和绘画的冲动,作品极具个人风采。

其次,加强色彩感受。传统水墨画的色彩主要是固有色,与西画相比,传统水墨的颜色在画面的视觉张力方面显得单薄,我们是否可以将西方绘画领域中的色彩理论注入儿童水墨教学当中,进而建构儿童水墨的新色彩理论?西方较强调个人感受的画派如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的画面表现与水墨的画面表现形式上有着某种程度的相似。如笔者改编沿海版新教材第六册第14课《春天的消息》一课为《春天的色彩》,让学生欣赏吴冠中作品《春如线》,然后进行线条与色彩点染,充分感受水墨韵律与色彩魅力。

水墨还可以从平面走向立体。固守水墨本质的同时使水墨越过平面走向立体是传统水墨在观念上的大解放。立体的走向有着多方面的选择:可以是装置的组成因素,也可以与其他画种结合,甚至可以在材质上进行改革。多样化的媒材代

替单一的技法训练同时也增加了儿童的兴趣。当然这一前提是严守水墨本质--笔墨,笔墨是儿童水墨教学无论怎样创新的最后底线。

综上所述,儿童水墨教学的重点是在了解和掌握传统绘画基本技法的基础上,启发孩子去想象,通过水墨语言多方面的拓展来达到儿童思维能力的训练,进而达到培育儿童基础情感和发展儿童个性的目的。美术教育工作者也应将水墨教学提升至传统人文艺术教育这一层面来认识,关注国画背后的人文精神。将传统文化中值得现代社会汲取的东西发扬出来,让学生在学习、传承经典的同时,埋下创新的种子,以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单位:天河区华康小学

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 学科编辑:秦元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洪再新,中国美术史[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1。

2.郎绍君,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1。

水墨画教学概谈 篇6

【关键词】水墨画;教学;内化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6-0049-02

【作者简介】1.王晓伟,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无锡,214001)美术教研员,一级教师;2.虞玺,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钱桥中心小学(江苏无锡,214151),高级教师。

一、水墨文化,源远流长

水墨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源远流长,笔墨优美和谐、构图妙趣横生,意境深远独到,体现着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在小学阶段让学生感受水墨文化,更多的是让学生领悟博大精深的水墨意韵。所以,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流于表面地灌输传统水墨画的技法,对学生来说,只是一种依葫芦画瓢式的模仿。为水墨画而水墨画,教学会显得浅薄苍白。

对于水墨画教学,我们要让学生在多变的教学形式中感受水墨画的隽美,更要让学生在其作品中呈现水墨画的文化特质。

1.选择经典,培养学生诗意审美情趣。

美,是美术课的灵魂。水墨画教学,尤其应追求美之精髓。水墨画的美感不仅仅表现在作品的呈现方式上,还应体现为内容美、文化美,意蕴美。

笔者认为,提高学生对水墨画的认识,必须让其欣赏经典的水墨画作品。学生,甚至教师对水墨韵味美的感知,往往是表浅的、不深刻的。比如:苏少版《美术》二下《水墨画——树》这一课,很多教师在初教时呈现了很多类型树的水墨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参天大树、杨柳依依、幼苗初茁……这些作品快速地在学生眼前滑过,看似热闹,但真正的内涵却被忽略,欣赏环节形同虚设。所以,笔者认为,被选入课堂让学生欣赏的作品,一定要是经典作品。比如有些教师只选取吴冠中等大师的作品,当这些作品呈现在学生眼前,其“点、线、块、面”丰富的造型手段,“黑、白、五彩”渲染的无穷气氛,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水墨画的无限憧憬和向往之情。以大师的魅力引领学生前行,用大师的作品点燃学生的兴趣,高起点才能有大收获。

2.适当留白,拓展学生自主创作空间。

在水墨画公开课中,教师常常会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过多使用,会造成一定的缺失:尽管画面一览无余、精美别致,但学生沉迷于强烈的视觉感官冲击中,往往会忽视作品本身带给我们的美的熏陶和心灵震撼,而这正是画家企图通过作品带给我们的思考。当教师的评讲取代了学生的想象与思考,教师对作品韵味的直接赏析代替了学生的审美过程,美术教学的价值也就被完全削弱了。所以,课件的使用一定要适合课程,如果觉得可用可不用,那宁可舍弃,把宝贵的课堂时间让给需要的环节。

“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中国画中的留白艺术可以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留一点空间,缺一点元素,特意留下空白,让学生通过这种带有暗示性的表达方式,在求知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索、思考、补白,可以帮助他们实现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发展。

例如:为了让学生感悟园林之美,教师给学生展示了一段园林的剪影,这种无声的“留白”会带给学生更多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学生会用自己独特的思维解读画面,创造属于自己的与园林的对白。

二、形式内化,有效真实

笔墨技法与表现内容要合理地结合方能真正体现水墨画的魅力,好多教师在进行水墨画教学时,往往只讲解笔墨技法,可事实上,你讲解的笔墨技法真正和表现内容结合起来了吗?你的讲解分析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内化吸收吗?教学内容设计一定要因课而异、因生而异,具体问题具体讨论,应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对象要用不同的笔墨进行表现的道理。

1.考虑学情,因材施教。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只有尊重学情,我们的教学才能事半功倍。比如:有教师在低年级教学中设计“玩一玩”环节,在游戏中感受水墨,学生会兴致盎然。可是如果到了高年级还是设计“玩一玩”的教学环节,则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整个小学阶段,水墨画教学贯穿于每一册教材中,星星点点,却串珠成链。教师在教学时应首先熟悉教材,明晰这节课的内容在该单元的位置,在这册书中的地位,更要明白它在整个小学美术教材中所起的作用。如此教师教得有的放矢,学生也能学得真实有效。

2.扩展题材,激发兴趣。

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德早就指出:“在艺术教育中,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运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完成。”要实现这一目标,在水墨画教学中,扩展学生表现的内容就显得十分重要。传统的水墨教学不外乎临摹、写生、创作,这是历代画家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也是常规的花鸟、山水、人物等。而目前相当数量的儿童国画教学班,也施行依样画葫芦的教学模式,有的以前辈画家成名作品为范画,让学生囫囵吞枣地机械描摹,并把“相像”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此现象已引起众多美术界有识之士的忧虑。其实在教学中应更多地创设情境和条件,让学生深入生活,表现生活中的一些事和物,了解物品肌理、特征。作品的内容除了诸如鞋、自行车、花瓶、田野的树等静物外,也可以展现生活中的某一场景,如卧室的一角、我的窗前等,还可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如愉快的课间活动、春游小记等等。只有内容有趣,学生才会感兴趣。教学的一切准备,都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有兴趣地学习。

三、契机巧妙,点睛显趣

1.精简内容。

教学中,很多学生往往由于课堂本身的局限,对具体的对象知之甚少。知道得不多,是因为渗透得不够;也因为教学目标太多,让教学沦为生产流水线。实际上,课堂的容量只有这么大,学生一节课的接受能力也只有这么多,欲速则不达,欲满则无益,我们要找出关键所在,逐步解决,方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悦。对此,我们要围绕对象进行突破,根据对象和目标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引领。教学中,教师要寻找一根线,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一点点串起来,然后让其逐步深入了解,这样才能有所收获。用有限的时间围绕目标的达成表现尽可能多的内容,这样学生才能学深、学透。

2.精到示范。

在水墨教学中,教师常常用示范对学生进行技能指导,让学生较快地掌握绘画技巧,提高绘画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示范的形式多种多样,哪种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反复筛选。而选择性示范,旨在点拨、启发、提醒、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入水墨画的世界,循序渐进地领略水墨神韵。当然也可以在教师讲完后恰当地点睛——示范局部,在示范的过程中穿插小练习,让学生在一次次的尝试中,逐步体会水墨技法。

教师示范还应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情趣,让其主动参与水墨教学,进行水墨作画的训练。教师在示范中不仅仅要体现对形体的把握,更要抓住事物的特点,不断启发,这样学生方能领悟和捕捉表现对象的特点,才能举一反三地创作出真正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小学水墨画教学 篇7

誗艺术大师吴冠中作品———“水墨与音乐的交响”

吴冠中开创了中国现代水墨艺术的先河, 他的作品融汇了东西方艺术而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 作品中既有东方艺术的诗情画意又有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思想, 欣赏他的作品要配上现代感的背景音乐, 比如《班得瑞》系列大自然轻音乐。

誗艺术大师齐白石作品———“夏日里的虫鸣鸟叫”

与吴冠中作品的诗情画意相比, 齐白石更像一个老顽童, 作品中充满着儿童天真无邪的生活情趣, 表现风格倾向于具象, 所以欣赏他的作品就要配上虫鸣鸟叫的音响声, 如蛐蛐、蝈蝈、知了的鸣叫声、夏夜的蛙声、清晨的鸟鸣声等等, 在这样的背景声音中欣赏齐白石的作品, 你马上就能领悟其中的墨趣与情趣。

誗当代画家水墨画作品———现代开放型的彩墨画

当代画家的水墨画作品与传统水墨画相比更加与时俱进, 和过去以临摹和程式化技法为主要学习途径的传统中国画相比, 这种彩墨画使初学者学习起来更加容易掌握, 表现技法上也更加开放, 留给学习者以更大的表现空间和自由度, 我们学前教育专业学习水墨以这种风格的彩墨画为主。

誗儿童水墨画作品———自由的彩墨想象画

儿童学习水墨画以彩墨想象画为主。12岁以下的儿童手里无论拿毛笔、铅笔还是水彩笔、油画笔, 在绘画方法上都是一致的, 都以想象画为主要学习途径。

二、用水墨表现点线面——水墨游戏

誗练习:《水墨花布》———水墨点线面组合

浓淡干湿焦的笔墨韵味:将毛笔蘸浓墨, 从最浓的墨色开始画线条, 再逐渐加清水直至淡墨, 线条逐渐变浅;或者反过来, 用毛笔先蘸清水画线条, 再逐渐加一点墨画线条, 再多加一点墨画线条, 逐渐将墨越加越浓、越加越干, 于是就使画出的线条颜色越来越浓。在宣纸上不断地用毛笔加水或加墨变换色调, 就可以尽可能地使画面呈现出丰富的浓、淡、干、湿效果, 增强画面的笔墨韵味。

破墨法:待墨色大半干时, 在淡墨处用干浓墨点墨色, 即浓破淡;而在浓墨处用清水或者淡墨点墨色, 即淡破浓;在有颜色处点墨色, 即墨破色;在墨色处点颜色, 即色破墨。这种灵活应用墨和色的技巧, 能够表现出更加丰富的画面效果, 广泛应用在现代水墨画领域, 成为水墨画独特的审美风格。

三、幼儿园实用彩墨画

誗练习一:《水墨花瓶》

1.先将宣纸用剪刀或者手撕成花瓶形状, 纸张4开画毡大小, 宣纸不能太小, 否则笔墨就施展不开。

2.在花瓶形状的宣纸上用水墨画上深浅浓淡不同的花纹进行装饰。

3.在墨色过黑而又无法提亮时, 采用带粉质的中国画颜料进行提亮画面并修改装饰。

4.在练习中尝试用毛笔调和不同深浅的墨、不同干湿的色彩进行表现, 尽量做到花瓶上的墨色、花纹都能不同深浅浓淡, 此作业具有一定的实验性, 以拓展更为丰富的笔墨为主要目的。

誗练习二:写生与想象《给自己设计一辆汽车、摩托车、背包……》

本作业方法借鉴线描写生画的表现, 所不同的只是工具换做毛笔和水墨, 是用毛笔来画汽车、摩托车的写生和想象画, 观察和思路是一致的, 在这个练习中你会发现, 用水墨画形象要困难得多, 因为笔墨的水分与宣纸的浸润效果对于初学者是很难控制的, 在这样的练习中学习控制水墨的浓淡深浅, 尽快熟悉水墨和宣纸的效果。

誗练习三:现代卡通水墨画

1.参考一组卡通造型进行水墨表现, 将前面花布的练习运用进来表现丰富的色彩层次;

2.练习以色彩表现为主, 将水粉颜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 墨色作为辅助, 在画面过于凌乱时用墨色调整色彩, 墨和色相辅相成, 表现出具有鲜艳通透、明快的画面;

3.先练习单个的卡通形象, 再将背景加入进来画出完整的、带有背景色彩的彩墨画, 纸张尽量大 (4开画毡大小) , 一张画控制在两个课时以上时间, 该练习要做至少两次才能够有更多的体会和提高。

誗练习四:彩墨简笔画

少儿水墨画教学研究 篇8

一、继承传统艺术, 培养创新能力

少儿美术教育不是单纯地教授专业绘画技巧的培训, 而是启发学生对艺术的感知, 水墨画教学也是如此。与其他美术分类相比, 无论是绘画工具还是意识观念上, 水墨画对儿童的吸引力都远远不够。而水墨画教学旨在推动儿童传承传统艺术,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只有使少儿的率真天性与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相互碰撞, 让他们稚嫩的感情融入其中, 把少儿的童趣和水墨画的高雅通过游戏结合起来, 才能做到既传承艺术, 又尊重孩子的天性。这就要求美术教师要思考如何才能做到在水墨画教学中既能体现对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

二、学会观察生活, 学会取舍和表现

俗话说: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生活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要让孩子画出富有真情实感的好画, 就必须让他们去用心体会生活。而孩子都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 但是他们往往只是注意事物的表面。所以, 教师要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要表现的事物, 启发孩子展开想象, 学会取舍。少儿时期正是各个感觉器官协调发展的时期, 他们对事物的敏感程度和观察力都很强, 想象力、记忆力、创造力正在快速发展。此时他们思维活跃、想象丰富, 只要老师能够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他们就会勇于释放自己, 在水墨画里自由翱翔, 画出心中最美的画卷。

三、把水墨画教学变成水墨游戏

水墨游戏就是指学生通过参与教师安排的游戏, 去体会各种造型活动的乐趣, 最后实现在造型过程中释放自己真实情感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 通过水墨游戏来完成水墨画教学, 可以激发少儿的学习兴趣, 增强他们之间的合作意识与班集体的凝聚力, 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更加贴近。要让水墨画教学真正成为水墨游戏, 教师必须做好以下的准备与思考。首先, 工具的多样化。传统的水墨画工具一般只会用到毛笔, 而在水墨游戏中, 可以用一些身边常见的东西来代替毛笔, 比如柔软的树枝、羽毛、棉棒, 甚至直接用手指来作画。孩子们在用到这些新鲜工具时, 都会很好奇, 并且迫切地想要去尝试。其次, 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在现代教育理念中, 合作学习是被人们所提倡的。所以,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让孩子独立作画外, 还可以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作画。在水墨游戏教学中, 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让孩子们感觉像在“过家家”。大家在一起先讨论, 再分工, 然后各自完成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你画小鸟, 我画大树;你画人物, 我补外景;你画小河, 我添远山……这样, 孩子们通过游戏, 在合作中寻找快乐的感觉, 在合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天空, 把对水墨画的兴趣激发出来。再次, 适龄教学, 因材施教。小学阶段的水墨画教学重点是引导孩子去感受、体验, 教师要根据少儿的特点来引导孩子, 让他们将看、玩、画融为一体, 利用他们的好奇心, 进一步了解孩子, 观察他们的思维动向, 才能在教学中选择孩子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在低年级时不宜过早地介绍水墨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 必须给他们增设适度的这方面的训练, 并且在创作中鼓励学生表达自我、张扬个性。

四、尊重儿童天性, 激发创造潜能

毕加索曾说过:“人们都听不懂鸟鸣是什么意思, 但却都喜欢听它的声音。”在少儿进行水墨画游戏时, 教师和家长不要过多地关注孩子画得像不像, 而是要保护他们的天真与灵感。尊重孩子天性, 保护他们的创造灵感, 激发孩子潜能, 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原则。少儿水墨画因为没有绘画模式的限制, 在表现事物时往往没有细节刻画, 比如他们所画的人物可能没有耳朵和眉毛, 只有眼睛、鼻子和嘴, 所画的事物比例不协调等等, 这都是他们思维活跃, 幼稚童真的表现。所以, 在水墨游戏中, 要尊重他们, 鼓励他们, 让他们大胆地去创造。每一幅作品都是一颗童心, 一片纯真的情感写照。教师要通过这些作品感受孩子对生活的热爱, 对大自然的向往, 对色彩的追求。

五、结束语

虽然水墨画教学的探索之路还很长, 但是相信只要坚持不懈, 不断尝试, 终会找出一条更加适合少儿天性之路, 从而充分地调动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使得课堂更加灵动、和谐、有个性、充满活力。

摘要:从水墨画教学既要继承传统艺术, 又要培养创新能力;教师要引导孩子学会观察生活, 学会取舍和表现;把水墨画教学变成水墨游戏;尊重儿童天性, 激发创造潜能等方面, 研究少儿水墨画教学。

关键词:水墨画,少儿,美术教学,游戏,天性,创造,潜能

参考文献

[1]张运河.儿童水墨画教学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 2013 (03) .

"儿童水墨画"教学的实践探索 篇9

兴趣是美术学习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积极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强大、持续的学习动力。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阶段来思考, 我们不妨尝试将“课堂导入趣味化”, 这样可在课前短短的几分钟里触动学生最为敏感的神经, 把他们的思维集中到课堂。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大写家、大画家, 如, 羲之“池水尽墨”、智永“退笔成冢”、板桥“点墨成蝇”、启功先生“一笑置假”等等, 都是少年儿童所喜爱的, 这些故事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 又是尚好的品德教育素材, 教师在课堂导入中倘若运用的恰如其分, 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教学过程游戏化

画家亨利曾说过这样的话, 形象地描述了儿童绘画和玩的关系:“绘画就是拉根线条去散步”, 这句话讲得很轻松, 做起来就没那么容易, 但对新课程下的儿童水墨画教学有指导性作用。如, 我在讲授“水墨游戏”一课时, 将游戏活动的形式渗透到学习内容中, 让学生在水与墨、色与彩的尽情玩耍中感受水墨线条的浓、淡、干、湿和曲、直、粗、细的变化, 以及感受水墨线条的丰富性和动态之美。

“玩”是儿童的天性, 游戏活动是他们最佳的调味品, 在游戏中他们会无拘无束、挥洒自如, 从而可以激发出各自的潜能和创造力, 彰显个性。同时, 又能让他们体会到绘画的无尽乐趣。此时, 枯燥的美术知识已融于有趣的游戏当中了, 使笔、墨教学具有游戏般的活力与趣味。

三、启发引导多样化

新颖多样的教学形式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教师的鼓励与帮助会使学生倍受鼓舞。教师对学生作品的肯定和赏识, 无疑会缩短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课堂会因为引导形式的改变而变得活跃。因此, 在生活中教师应经常提醒孩子们细心观察周围有趣的事, 引导他们将“身边的事”作为绘画的素材, 做生活的有心人, 记录下周围的生活。因为只有走进生活, 对生活深入观察和理解并加以提炼, 才能画出一幅幅至真、至美的生活画卷。

此外, 教师还可做一些具体明确的示范, 让其成为对学生最直观、最有说服力的引导。

四、学习氛围和谐化

良好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环境中一种积极的、轻松愉快而和谐的氛围。“以境激情, 以境怡情”, 能激活学生思维, 为其主体性发挥创设良好的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欣赏情境、学习情境、创作情境, 能提高学生的能动性, 激发创作灵感。众多的教学实践证明, 在和谐的创作环境中, 学生能对美术活动产生较强的注意力和浓厚的兴趣, 保持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

音乐和美术是一对姊妹艺术, 有较强的相通性。因此, 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配以适宜的音乐, 创设出具体和真实的环境氛围, 使学生的感知觉得到发展提升, 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创作的乐趣。

五、教学评价多元化

课堂评价是整堂课不容忽视的一环, 通过课堂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分析、想象、创造态度的形成。而美术评价决不是“对就是对, 错就是错”的纯科学, 美术教育也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律性, 具有很强的人文特质。非量化、非确定性评价适合发展性评价方式, 适合美术学科的特点, 它是一种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 重过程、重评价对象主体的教学评价。

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可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评价方式, 这符合新课程评价的要求。课堂上教师以很好”、“非常好”、“不错”等赏识口吻来鼓励学生, 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六、儿童作品儿童化

传统的中国画技法与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有机地结合是儿童水墨画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在新课程理念下, 如何使儿童水墨画作品既能植根于传统文化土壤, 又能吸收现代艺术的丰富营养;既能融合少年儿童的天真与质朴, 又能不乏时代气息, 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课题。

传统倾向的儿童水墨画作品大多是由于引导的单一性造成儿童水墨教学临摹意味过重, 生搬硬套, 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压抑了学生学习水墨画的积极性。我们不得不承认传统艺术的精彩与凝练, 传统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岁寒三友松竹梅”等都是很好的教学题材, 但我们没有必要考虑的过于沉重。我们不妨尝试着将更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的表现技法渗透到表现中, 让画面效果抓住儿童的表现欲, 这样课堂效果也许会更佳。

儿童水墨画教学实践与思考 篇10

一、现阶段儿童水墨画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一) 教学形式单一, 激发不了学生兴趣

在儿童水墨画的教学过程中, 相对而言形式很单调。一般分三步走, 首先老师给学生讲解一下水墨画的笔法跟相关的调色技巧;其次是老师做示范, 小小的演示一番;最后一步是学生开始练习。同学们自己练习的时候, 主要是临摹, 在水墨画教学过程中,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思路 [1]。老师不管学生有没有绘画基础, 基本上让学生自由进行临摹, 根本没有任何的规划, 这样就会让水墨画的教学过程变得非常的散, 形式也非常的单一, 刚开始, 对学生来说可能还有一点新鲜感, 时间稍微常一点, 就会觉得非常无聊。单纯的临摹, 太过于枯燥, 大家也不会有太多的耐性, 所以对于一些水墨画的技能根本没办法很好的掌握。

(二) 水墨画老师认识上有误区, 低估了儿童的独创性

有部分水墨画老师会有一种认识误区, 觉得儿童的理解能力以及领悟能力不到位, 没有较好的独创性,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就采用临摹的方式。其实儿童有着很丰富的想象力, 只要他们学会一些简单的笔法, 完全可以自我创作。同学们自由练习的时候也没有做好, 太过于死板, 老师怎么说, 学生就要怎么画, 有的时候连一些具体的位置, 老师都会给学生设定好。这样根本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懂得一些技巧之后, 老师就应该引导大家按照自己的想法与理解进行创作, 而不是束缚他们的思维, 否则就不利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水墨画最主要的功能是抒情达意, 不单单只是追求它的艺术性。

二、儿童水墨画教学方式改革

传统的儿童水墨画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使得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不利于水墨画的发展, 所以要探索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来改变这种现状。

(一) 最大程度的激发儿童的兴趣

儿童对新鲜事物都会感到非常好奇。激发儿童对水墨画的兴趣, 这也是现阶段我们国家小学美术对水墨画教学的一大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水墨画教学的发展。如果学生对水墨画有了很大的兴趣, 那么他们就会有很多不一样的创意, 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 那些特别的、有价值的想法很大程度上都是基于兴趣的基础之上, 如果对水墨画没有兴趣, 那么就很难去谈一些创意跟想法了 [2]。所以在儿童水墨画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对这个过程当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一些趣味性的设定, 一定要避免单一死板。刚开始教同学们水墨画入门的时候, 老师在演示阶段, 采用一些趣味性的方法, 例如用毛笔蘸上墨水在宣纸上稍微勾勒几笔, 虽然老师只画了几个点跟几根线条, 但是出现在大家眼前的却是一只活灵活现的大虾。这样一来, 同学们就会兴趣大增, 也会非常的好奇, 觉得水墨画非常神奇, 所以都有想试一试的冲动。如此, 老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跟鼓励, 让大家自由发挥, 试着用一些简单的笔画作幅画出来。学生会带着饱满的热情开始, 画出各种自己想画的画, 这就会让他们觉得非常的新鲜, 创造性也会大大增强, 就会慢慢感受到水墨画那种无穷的韵味。

(二) 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 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要想画出更好的水墨画, 就必须仔细的观察, 对事物要有大概的认识, 要很好的了解它的关键所在, 只有这样画出来的作品才会成功。刚刚我们说到在儿童作画的时候, 老师不能对他们有太多束缚, 限制不能太多, 但是也不可以放任不管, 让他们天马行空的发挥, 如果跟事物的本质相背离就不行。例如在对不同种类的花进行描绘的时候,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 在上面展示一些花种给同学们观察[3]。对于菊花来说, 它们有较细并且卷曲的花瓣;对于月季来说, 它们的花瓣呈片状, 每一层都包在一起;而对于牡丹来说, 跟以上这些花的特点又不一样。所以同学们如果想画好这些花, 肯定先要了解它们的基本特点。

三、总结

文章阐述了我们国家现阶段儿童水墨画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同时也给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对策。儿童是比较特殊的学习群体, 他们只有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的时候, 才会有想学的欲望, 所以儿童水墨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另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一来, 就会使得教学的效果更加显著,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们国家水墨画的发展。

摘要:水墨画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当中的一种, 但学生对此兴趣似乎并不大。这其中有很多原因, 一方面, 大家对于水墨画不能很好的理解;另一方面, 传统水墨画的教学方式没有什么趣味, 并且作业的方式也比较死板。文章对儿童水墨画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希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儿童水墨画,教学实践,思考探究

参考文献

[1]赵晓生, 叶澜.儿童水墨画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其两种常用教学方法的案例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 2011, 18 (4) :65-67.

[2]金上平, 钱国林, 方果海.在水墨的世界里漫步——儿童水墨画教学思考[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2, 9 (2) :15-17.

幼儿水墨画教学优化的实施 篇11

一、创设宽松平等的环境,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实施审美教育

教师把审美教育作为水墨画教学的目标,无论是内容的设计、方法的选择和教学的组织都围绕“审美教育”这一中心。在欣赏水墨动画片及大师的作品中引导幼儿感受水墨的气韵美和艺术美。在水墨游戏中鼓励幼儿大胆挥笔,感受水墨交融的形态美和自由美。在各种技法的学习中激发幼儿的创新灵感,及时给予鼓励,使幼儿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主题画中,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学会用笔触来表现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体会想象的情趣美和愉悦感。

二、让幼儿在玩墨、玩色中学习并感知水墨的属性、特点

水墨画以墨为主,以墨当色,因此墨的变化是丰富的。用惯彩笔画画的幼儿一时难以理解墨色的变换趣味。“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让幼儿在操作游戏中体会这五种墨色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玩墨游戏《吹泡泡》,鼓励幼儿用水和墨画出深浅不一的泡泡来。孩子们尝试着加水调墨,画出了许多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泡泡。游戏后,他们感知到焦墨泡泡、浓墨泡泡、重墨泡泡、淡墨泡泡和清墨泡泡的区别所在。古人有“用墨之妙全在于用水”之说。实际上,用墨的技巧也就是用水的技巧,水墨画就是靠水与墨的巧妙调配,产生出干湿、浓淡的变化。幼儿在学调浓、淡墨时往往把握不好水的多少。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先加水,后加墨”的方法适合幼儿,便于他们掌握墨色的浓淡。在教墨色的调配方法时加上一些有趣的口诀,会使幼儿克服困难尽快掌握方法。“清清的水儿哗哗哗,一只蝌蚪跳进它,游啊游,游啊游。两只蝌蚪跳进它,游啊游,游啊游……”蝌蚪就是幼儿滴进清水里的墨汁,形象有趣。在念“游啊游”时,幼儿边掭笔,边在纸上试墨色的浓淡。

就这样,幼儿在操作中学习建立用水意识,区别蘸水多少的概念,并理解了“洗笔”、“浸水”、“点水”、“掭笔”等概念。玩色、玩墨中,幼儿与墨色的亲密接触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挖掘教学环节中的趣点,让幼儿体会“快乐学习”的乐趣

除了玩色、玩墨、练习技法中的种种趣味,幼儿在绘画中的想象、分享甚至補改都是充满了趣味的。幼儿期,孩子们好奇心强,想象大胆,幻想奇特。如果能加以耐心科学的引导,发现孩子们的思维“闪光点”,可以为孩子们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气氛,使他们的创造性得以充分的发挥。画《荡秋千》,要求幼儿画出坐态人物。在整个话题的讨论中,我一共提出了两个问题。“谁在荡秋千?”“在哪里荡秋千?”这两个问题让孩子们好好地过了一次想象瘾。他们有的说是小朋友荡秋千,有的说是动画人物樱桃小丸子在荡秋千,有的说是可爱的小猫荡秋千。至于在哪里荡秋千,更是奇思异想。除了在公园里,大树上,秋千还荡到了月亮上。有人画出了两个好朋友一起荡秋千,有人画出了小猫在秋千上晒太阳,有人画出了在月牙上荡秋千的孩子,还有人画出了两只鸟衔着秋千绳让人荡秋千。画面丰富多彩。画《长颈鹿》时,我除了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方法教授新的技法,还提供了几种动态的长颈鹿。我告诉他们动物王国正在开一场精彩的运动会,长颈鹿会运用它的特长参加一些比赛项目。孩子们在他们自己思维的碰撞和语言的相互启发中,画出了运动会中摇呼啦圈的长颈鹿,画出了踢球的长颈鹿,画出了帮助别的动物摘果子解渴的长颈鹿。

幼儿在学习画水墨画时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顾此失彼。他们考虑了结构,又忽视了用笔;注意了构图,又忘了把握水分。这个时候很容易出现错笔或败笔。很多孩子碰到这种情形都很沮丧,并急着换画纸。作为老师的我常常鼓励幼儿面对这些小小的挫败,并学着换个角度看问题,把败笔变成有用之笔。自从我夸奖一个孩子会动脑筋,把画扁了的人物脸改为可爱的蜡笔小新形象后,大大地鼓励了孩子们处理错笔败笔的信心。孩子们没有了怕画坏的负担,自然轻松愉快起来。

在水墨画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营造亲密信赖的和谐氛围,鼓励幼儿与同伴及成人分享自己在学画中的收获和快乐,体验分享的积极效果。我鼓励幼儿讲讲自己画中的精彩故事,把自己的作品当作礼物送给爸爸妈妈或者好朋友。这些活动,既增进了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又使他们增强了自信心。这些教与学的趣味,充分发挥了教育的有效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也在摸索中体会到教育的趣味和艺术所在。

四、实现师生间的抛接球过程,发挥教育评价的积极性

成功的教学就是师生问互相的“抛接球”的过程。在画《神仙鱼》时,为了鼓励幼儿画出不同方向的神仙鱼。我抛出了第一个球。我问幼儿:“许多小鱼都向同一个方向游,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有的说它们在逃跑,因为有大鱼在后面追。有的说,它们去海底公园玩。我又抛出了第二个球——“有一条小鱼和它们的方向相反,它会去干什么呢?”有的说,它很勇敢,要去对付大鱼。有的说,它生病了,不能和大家一起去旅行。大家都说开了,显得异常兴奋。

于是我鼓励他们,想象一条鱼的故事,两条鱼的故事或者很多鱼的故事。每个孩子都急于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用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成了大家都赞同的方法。

中职美术水墨画课堂教学研究 篇12

一、水墨画的内涵与艺术表现手法

画面中的笔墨技法、符号和图式, 是构成水墨绘画艺术形态的基本因素。经过上千年的技术积累, 不仅在技术上继承了本土文化, 而且还广泛地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 以更丰富的诗性和优雅性的笔墨语言来表达出大自然的千千万万。

“境”, 是中国水墨画创作的永恒主题。随着时代的前进, 其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因此, 无论是物境、语境, 还是情境、意境, 皆不可盲目随从。在水墨画教学中, 教师要学生知道水墨中的笔墨是水墨绘画最基本的语言形式, 通过绘画, 在画中折射出画家的审美心理和人格追求。由此可见, 水墨的表现力是多么强大。学生在学习中, 通过自身的体验过程, 感受创造新的完美的境界的喜悦, 并且自由地进行个人情感表达。通过用心体验和大量试验, 从中寻找出独特的具有个人风格的视觉价值和精神价值。

二、水墨画的学习对中职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1) 托物言志, 引导学生继承优良的民族精神。中国水墨画博大精深, 以更丰富的诗性和优雅性的笔墨语言, 表达出大自然的千千万万, 同时其笔墨意韵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美学思想、人文精神。例如, 很多画家通过水墨画来进行托物言志, 借此表达出他们的个人情操。通过竹子特有的叶与独具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的优美形象, 表达高洁、清雅的精神, 通过梅花挺直坚硬的特点, 表达梅花顽强、倔强、挺拔向上的精神等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领略到艺术的人文精神, 引导学生继承优良的民族精神, 增强对中国文化的喜爱。

(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让学生有更高雅的追求。水墨画中的山水画, 表现形式大气磅礴、气象宏大, 有着刚健清新的审美特征。特别是一些描绘长城、黄河、太行山等的风景, 学生在欣赏过程中, 不由自主地对祖国大好河山发出由衷的感叹, 激发他们热爱祖国, 热爱传统艺术, 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 学生在绘画的时候, 由于走出教室, 亲近自然, 锻炼了他们发现美的能力, 让学生有更高雅的追求。

(3) 让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全面提高。众所周知, 诗与画历来被认为姊妹艺术, 正如唐人说过:“书画异名而同体”。所以, 在学习水墨画的同时, 学生也间接学到了与水墨画密切联系的古诗、书法、音乐等, 并且互相促进, 相得益彰。我在授课的时候, 不仅让学生学习绘画, 也让他们学习一些字的写法、诗的创作, 并且配以节奏舒缓的民族传统音乐。这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的状态, 而且可以让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三、提高中职美术水墨画课堂教学水平的建议

(1) 让学生正确了解水墨画的内涵, 激起他们的兴趣。学生先前对水墨画接触的很少, 如果教师一开始就让学生去练习的话, 学生不仅是一头雾水, 并且很难对其产生兴趣。所以, 教师的导学是非常重要的。水墨画是表现物象、反映生活, 其内涵博大精深, 追求的不是形象的真实性、典型性, 而是形象的概括性和类型性, 这些都是需要学生知道的。特别是写意, 用不同的思维方式, 造就着不同的艺术表现, 不同的艺术表现又体现了不同的思维观念。教师在讲授的时候, 配上古典音乐, 让学生完全进入状态, 逐渐对其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这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 重视引导示范, 锻炼学生的耐力。墨是通过水解、渗化、渲染等方法达到浓淡效果, 由此变化无穷, 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特别难把握的。因为行笔速度越快, 宣纸的吸水量就越小, 行笔速度越慢, 吸水量就越大, 学生难以把握。为此, 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做好示范工作, 让学生在下手的时候不要慌张, 最终一气呵成。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画梅花的时候, 我先给学生指出梅花的特点, 学生会在脑海形成一个基本的概念———浓中有淡淡中有浓, 但是他们在实践的时候却无从下手。所以, 我又让学生认识所使用的笔———大小、粗细、软硬、含水量和纸的质地等, 然后让学生拿毛笔在小纸上试墨, 在空中模仿教师的运笔。做示范虽然不能画出一幅完整的画, 但是我对要点单独示范, 学生通过练习, 水平有所提高。

(3) 鼓励学生多多练习, 互相交流。理论虽然指导实践, 但是理论如果离开实践只会变成一纸空文。通过我的示范, 很多学生已经跃跃欲试。于是, 我用启发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就是在学生动笔前先给学生鼓鼓气, 让他们不要顾虑, 大胆地画。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各组之间进行比赛, 这样又可以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实事求是地讲, 学生练习的时候, 由于没有掌握要领, 互相取笑也是正常的现象。但不能否认的是他们那种聪颖、质朴的禀赋, 会在画面上自然地流露出来。我来回给予学生指导, 对于他们的优点给予肯定, 并且让他们之间换作业互相交流尝试。在参与实践过程中, 发现, 体验, 感悟, 获得新的知识。

(4) 课堂评价的时候鼓励学生, 树立他们的信心。学生以前很少动笔, 也欠缺这方面的知识, 但只要努力了, 就要肯定他们。虽然有的作品问题较多, 但却体现了他们的聪颖、质朴的禀赋。在课堂上总结的时候, 我挑一些比较好的作品进行点评, 并且对其优点多多鼓励。这样, 他们就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 心里越发高兴。这能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翅膀就可以自由飞翔, 展示出精彩的一幕。

参考文献

[1]书兰.笔墨与中国水墨人物画[J].德州学院学报, 2009 (3) .

上一篇:不道德竞争下一篇:参与奥运 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