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利率市场化

2024-05-16

定价利率市场化(共12篇)

定价利率市场化 篇1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情况

利率市场化是指政府或货币当局放松对利率的直接管制,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根据各种市场因素主要是资金供求关系, 通过一定的定价机制自主地确定资金价格。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国家金融深化的标志, 是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利率定价机制的深刻转变,而且是金融深化的前提条件和核心内容。

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利率基本实现了市场化。 2013年7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贷款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 人民币存款利率目前仅保留了对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的管理,2015年6月28日,央行宣布降息的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扩大到1.5倍,对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的管制不断放松。 2015年8月26日,央行决定放开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中长期存款利率完全实现了市场化,利率市场化迈出重要一步。

今后,随着金融改革和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我国将不断扩大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自主权,完善利率管理,引导利率进一步发挥在资源配置和调控中的作用。

二、当前我国储蓄国债利率的定价机制

目前,我国储蓄国债利率采用的是参照银行存款利率的定价机制,即票面利率在同档次的存款利率基础上浮动一定比例确定并实行固定利率,不随银行间市场利率或者储蓄利率的变化而变化,到期由财政部还本付息。 比如2015年7月10日开始发行的2015年第五期和第六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其中三年期利率为4.5%,五年期利率为4.87%,就是以三年期存款利率为基准上浮确定的。 在这种定价机制下储蓄国债具有信用等级高、收益有保障、有一定流动性的优势。

三、利率市场化给固定利率定价机制带来的冲击

(一)固定利率定价机制吸引投资者优势减弱

对于储蓄国债投资者而言,规避风险并获得比定期存款更高的收益是购买国债的主要原因。 随着银行存款利率管制的放松,允许上浮至基准利率的1.5倍,储蓄国债吸引投资者的利率优势在减弱。 而且随着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我国会进一步放宽直至取消对存款利率的限制,储蓄国债固定利率面临更大的冲击。

(二)固定利率定价机制使国债发行空间受到挤压

近年来商业银行为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出了大量理财产品,以余额宝、理财通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也层出不穷,这些理财方式具有购买方便、期限和收益设计灵活、投资者门槛低等诸多优势, 再加上刚性兑付弱化了投资风险, 因此受到个人投资者的欢迎。 而储蓄国债的发行则越来越难。 2015年7月10日至19日发行的2015年第五期和第六期储蓄国债(电子式)最大发行额度为400亿元,但截止7月19日, 两期国债共销售340.33亿元, 完成率仅为85.08%, 创今年新低,总体上销售继续降温,进度趋缓。

(三)固定利率定价机制降低国债发行市场的效率

首先是由于储蓄国债价格不能反映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在发行中曾多次产生滞销现象。 其次是通过保持较高的利率水平以维护国债的发行优势, 增加了政府筹资成本。 再次,利率调整幅度的增大和调整频率的灵活将使储蓄国债陷入两难的处境, 紧跟存贷款利率频繁的调整步伐将大大增加储蓄国债的发行成本,而若不积极应对利率波动,储蓄国债将会面临提前兑付和滞销的风险。

(四)利率市场化给固定利率机制带来挑战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快和存贷款市场的进一步放开,市场利率走势将更加难以预测,从而给储蓄国债现行的固定利率定价机制带来不小的挑战。 如果市场利率下降,那么财政资金将被“锁定”在发行时的固定利率,背负高额的借债成本;而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可能会出现集中的提前兑付, 造成财政资金紧张。

四、美英两国储蓄国债利率定价情况

美国储蓄国债品种有EE系列、HH系列、I系列,EE系列和I系列设计上都有50至10000美元不等8种面值 ,HH系列有500至10000美元不等4种面值。 英国储蓄国债针对投资对象细分、 品种也很繁多,7岁以上个人可以购买固定收益储蓄凭证、指数挂钩储蓄凭证、收入型债券、资本债券;16岁以上个人可以购买固定利率储蓄国债、子女奖金债券、有奖储蓄债券,60岁以上个人可以购买养老债券。 美国储蓄国债EE系列利率采用五年期国债平均收益率乘90%计算,I系列属于利率指数化通胀指数债券,收益率为固定利率加上通胀率,能充分保护投资者利益不受通胀影响;两者计息方式为每月增加利息价值,每半年计复利一次,兑付时一次还本付息。 英国储蓄国债有固定利率产品和浮动利率产品,利率形式有按投资面额分档利率、按投资期限阶梯利率、与通胀指数挂钩利率、 无利率(有奖储蓄债券)等;计息方式有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可选择一次性偿还或定期付息、每月付息到期还本、到期一次性偿还本息加奖金、每月兑奖。

五、完善我国储蓄国债定价机制的建议

(一)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建立储蓄国债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反映出市场对价格的调控作用,使储蓄国债回归到作为金融产品的本质属性。 具体而言,应采用浮动利率方式计息,通过定期调整利率,及时反映市场利率走势, 避免市场利率波动使投资者承受损失, 且在市场利率降低时,降低政府筹资成本。 同时,还应注重利率风险管理, 当国债利率接近特别是高于经济增长率时,及时进行利率调整。

(二)进一步丰富储蓄国债价格品种设计

当前我国无论是凭证式还是电子式储蓄国债价格品种设计还不丰富。 为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应该进一步丰富品种设计,形成多样化的储蓄国债品种。 针对中老年投资购买群体应以简单明晰的计息方式为主,如“固定利率+浮动利率”品种。 针对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可参考国债二级市场收益率推出通胀指数型国债。 另外,待时机成熟后,还可采用贴现方式发行国债,根据持有时间确定收益率,即持有时间越长,投资者获得的收益率越高,从而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避免利率频繁波动带来的大量提前兑取风险。 在期限上应长、中、短期产品相结合,均衡国债期限结构,调整偿债期结构,避免和缓解偿债高峰压力,减少利率大幅度变化对发行长期国债的影响,有效提升储蓄国债的市场竞争力。

(三)综合考虑金融市场利率确定储蓄国债利率水平

储蓄国债利率的确定因素除了考虑银行存款利率外,还应综合考虑利率发展趋势、资金市场供求状况、投资者偏好等因素。 将储蓄国债利率与国债二级市场收益率、同业拆借利率、央行再贴现率等信息透明、市场交易量大、具有代表性的利率指数挂钩,确定储蓄国债利率水平,规避市场利率波动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利率市场化对储蓄国债发行的影响。

定价利率市场化 篇2

对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贷款定价问题的探讨

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本文对贷款定价的基本原则、贷款定价的主要模型以及影响贷款定价的.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对目前我国银行贷款定价的应用提出一些建议.

作 者:孟小予 MENG Xiao-Yu 作者单位: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陕西西安710002刊 名:陕西经贸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ANXI ECONOMICS AND TRADE INSTITUTE年,卷(期):14(5)分类号:F832.33关键词:利率 利率市场化 贷款定价

定价利率市场化 篇3

关键词:贷款定价方法;差异化;客户盈利分析法

1 概述

利率市场化是指把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其本质就是逐步发挥市场机制在利率制定中的基础性作用,进而实现资金流向和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有:①存贷利差收窄,盈利能力降低。②贷款增速下降,风险偏好提升。③经营风险加大,风险管理能力亟待提高。④贷款定价能力亟待提高,业务转型压力剧增。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短期内转型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在此之前,资产负债业务仍然是银行的主营业务。

多年以来,国内银行存贷款主要执行央行基准利率,存贷款利差浮动范围小,净利差收入基本上有保障,商业银行的管理重心多放在追求规模扩张上。利率市场化后,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逐步扩大,这就对商业银行维持既定的利润水平提出了挑战。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十分重视定价能力的培养,定价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定价能力仍显不足。目前,银行业普遍缺少根据客户风险、期限、抵押品、自身的资金成本以及流动性需要而建立的定价方法、定价战略和定价管理机制,做不到主动的、逐笔的、客户化的定价。如果定价机制不能得到改善,恶性的价格竞争会使商业银行的净利差越变越薄。因此,如何建立完善的定价机制,以覆盖银行自身经营的风险、成本和资本回报要求,成为银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2 常用贷款定价方法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定价方法主要有:

2.1 成本加成法 成本加成法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贷款定价方法,其核心思想是贷款的定价能够弥补商业银行的各种成本,同时还能使银行获得一定的利润。具体可表示为:贷款利率=筹资成本+各类费用+必要风险补偿+目标利润。

2.2 价格领导法 价格领导法是指银行首先选择一个基准利率(比如央行基准利率或Shibor利率),在此基础上根据借款人的不同风险等级确定利率的调整项,利率比率浮动或加减点的确定,这是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常用的定价方法。即:贷款利率=基准利率*利率比率浮动 或 贷款利率=基准利率+加减点。

2.3 客户盈利分析法 客户盈利分析法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定价系统。其核心思想是银行在对客户进行定价时,考虑客户与银行的关系,即全面考虑客户与银行各种业务往来的成本和收益,以及银行利润目标。它是商业银行由“以产品为核心”的经营模式,向“以客户为核心”的经营模式转型的具体表现,其定价方式也由过去的单一产品定价,向客户关系定价转型。计算公式为:客户账户总收入>客户账户总成本+目标利润

成本加成法为“内向型”定价模式,价格领导法为“外向型”定价模式。这两种传统定价模式都忽略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对贷款定价的影响,容易造成贷款定价中的逆向选择,不利于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不符合“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在成本加成法的实际操作中,国内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客户风险评估系统与机制,无法科学的测算必要风险补偿项。而价格领导法中的利率比率浮动项同样缺少科学有效的依据,不能根据银行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客户与银行的关系来确定浮动比率。客户盈利分析法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前两种方法的不足,体现了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试图从银行与客户的关系中确立更合理有效的定价。

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这种影响要求商业银行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由“以产品为核心”向“以客户为核心”转型,由同质化定价向差异化定价转型。而客户盈利分析法符合银行的转型方向,符合银行改善定价模型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因而,对面临利率市场化挑战的商业客户银行来说,客户盈利分析法能够使企业持续盈利。

3 客户盈利分析法

3.1 指标分析 现对客户盈利分析法的三大要素进行指标分析:

3.1.1 客户账户总成本的指标设立与计算:①资金成本:即银行提供贷款所需资金的加权边际成本。②各项费用:包括客户存款账户的各种服务费用和管理费用。③风险成本:因贷款无法收回而发生的本息损失。应根据企业的信用等级 和经营状况等进行相应评估。

计算公式为:客户账户总成本=资金成本+各项费用+风险成本

3.1.2 客户账户总收入的指标设立与计算:①利息收入:对客户贷款的全部利息收入。②中间业务收入:为客户提供的所有中间业务的服务费收入。③投资收入: 客户账户留存资金用于再贷款或者投资所需要的收入。

计算公式为:客户账户总收入=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投资收入

3.1.3 目标利润的指标设立与计算:目标收益指银行资本要从每笔贷款中获得的最低收益。

①贷款的资本金支持率:等于资本/总资产。②资本的目标收益率:股东目标收益率。③贷款额:客户平均贷款额。

计算公式为:目标收益=贷款的资本金支持率*资本的目标收益*贷款额

根据上述指标设定,可以知道使用客户盈利分析法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即银行的电脑系统能够实现“分客户核算”。分客户核算同时也对银行的成本和收入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事实上,目前国内的银行系统此方面的技术还不成熟,技术水平的限制导致了这一分析方法难以付诸实践。因此,本文对此方法做了一定的改进。

4 差異化分析方法

针对上述客户盈利分析法,由于技术水平限制而不能实现“分客户核算”的局限性,现提出基于客户对银行利润的贡献度分类的差异化客户盈利分析法。

4.1 客户利润贡献度

客户利润贡献度是指银行在为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和其他服务中所获得的净收益。它是银行资源产出与资源投入的差值,是客户收入与客户成本的差值。客户贡献度,即客户贡献与银行资源投入之比。通俗来讲,是指客户为银行带来的利润占银行总利润之比。根据前人研究的成果,并做了一定的改进后,提出如下客户贡献度计算模型:

客户贡献=存款收入+贷款收入+中间业务收入-存款成本-贷款成本-交易成本

4.2 客户分类

通过客户贡献度分析,可以帮助银行调整客户结构,压缩和减少对资源回报率小的客户的投入,加大对银行利润贡献度高的客户的投入。这可以为市场营销提供依据,并从源头上控制资源的配置方向和数量。

根据客户的利润贡献度,把客户分成核心客户、战略客户和普通客户三个类别。核心客户是指根据“二八原则”确定的客户。这种客户一般占银行总客户量的20%左右,但却能给银行创造80%的利润。他们与银行有着多渠道、多产品的关系,银行的运营成本最低,流失率最低,盈利度最好。对这些客户,银行在定价上要主动考虑给予部分优惠,增加资源投入,提高客户满意度。

战略客户是占银行客户60%以上,与银行目前是单一产品关系的客户。他们虽然盈利度相对较低,但如果银行能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交叉销售的机会很大。对待战略客户,要主动发现有潜力成为核心客户的客户,对这类客户要动态定价、加强引导,提高银行的收入。

普通客户是除去核心客户和战略客户以外的客户。这类客户对商业银行的贡献额仅仅能够弥补银行的运营成本,甚至有些还拖欠银行的利息不能弥补银行成本。对待这类客户,应减少投入,维持最基本的服务。

这种分类方式要求银行对客户有相对完善的认知,但不要求特别具体的分析。因此,如果银行没有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可在现有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依靠以前的服务经验来确定客户类别。

4.3 差异化定价方法

根据上面的客户分类,确定以下几种定价方法:①对核心客户采用逐笔定价。核心客户,因为每个客户的利润贡献度都较高,并且每个客戶每笔业务的客户风险、期限结构、还款方式、抵押品种类等等都不一样,所以一般采取内部的、逐笔的定价。②对普通客户采用标准定价。标准定价指采用以产品为单元的定价方法。以产品为单元,信息相对比较透明,且产品的期限结构和抵押品等都大致相同,可采用一种简便易行的标准定价,减少资本消耗。③对战略客户,根据其特点采用组合定价。组合定价是指根据业务发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逐笔定价与组合定价相结合的方法。

5 总结

改进后的基于客户对银行利润的贡献度分类的差异化客户盈利分析法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原有客户盈利分析法的不足,但还是不能彻底克服其技术局限性。因此,本文建议银行应该建立和完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实现客户档案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建立内部信用调查评估体系,为各级行细分客户群体,实行差别化定价提供科学的量化资料,并为建立客户贡献度分析模型提供数据来源,使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成为支持各行综合柜员营销理财服务的主要系统。

参考文献:

[1]周四军.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研究[J]理论新探,2002(5).

[2]黄敏娟.利率市场化趋势下国内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

[3]于渤,郑画.基于客户贡献度的客户盈利贷款定价方法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3).

[4]单国霞,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4).

[5]孙景,沈菊菊,李猛.我国商业银行客户贡献度模型设计与分析[J].上海金融,2006(1).

定价利率市场化 篇4

1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实质上是市场取代货币当局成为利率定价主体的过程。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等各种市场因素,通过内部定价机制自主确定银行产品利率水平。贷款定价则是商业银行根据资金成本、管理成本、风险成本、资本成本、赢利目标和资金供求关系等因素,综合确定贷款利率。因此,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和市场资金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必然发生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 1存贷利差收益大幅减少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收入仍以利差收入为主。利率市场化后,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将不再管制,商业银行自由竞争程度大大增强,传统定价模式必将受到巨大冲击。为抢占更多客户,银行间价格竞争会更加白热化,贷款利率自然无法维持目前较高的水平,存款利率则会逐渐抬高, 利率管制时期的高利差空间将不复存在,商业银行利差收入必然下降,经营效益也将受到较大影响。

1. 2主经营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上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将会逐渐改变先前根据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投放贷款的做法。商业银行可根据市场利率走势、市场竞争状况、自身资金充裕情况、贷款人信用状况以及其他风险情况,为各类贷款制定合理、有差别的价格,寻求收益最大化和赢得最广泛客户之间的平衡点,从而增强自主经营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商业银行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精细化经营管理的转变。

2目前商业银行贷款定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利率的长期管制和传统经营理念根深蒂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与利率市场化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仍存在诸多问题,需引起重视。

2. 1贷款定价考核机制不到位

受传统经营理念和定价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影响,商业银行经营 “重规模、轻效益”现象普遍,偏重通过扩大贷款规模和现有存贷高利差赚取更多利润,对贷款科学定价缺乏深入认识和理解。各级银行,尤其是基层经营行和客户经理,贷款风险定价意识淡薄,定价、议价能力偏低,习惯按照上级行授权底限定价,甚至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下,陷入盲目的低价竞争,为营销客户轻易让利,甚至越权定价,缺乏争取银行利润最大化的积极性,导致贷款定价水平偏低。

2. 2贷款定价协作机制不完善

一方面,定价管理前后台目标不一致。存在营销与定价、审批与管理脱节。另一方面,有章不循时有发生。现代商业银行审贷必审价机制基本建立,但部门间缺乏沟通,制度执行不到位的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如,农业银行2006年起正式实施风险定价管理,建立了审贷必审价制度; 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部分行对该制度执行力有待提高,贷款定价并未完全纳入贷款审查范围,甚至在总行层面也未完全做到 “审贷必审价”。

2. 3“变相定价” 现象普遍存在

贷款变相定价是指贷款的真实价格不是以 “利率” 单一形式表现出来,而是由综合收益率来体现。 “变相定价”最为突出的是普遍存在的 “息转费”现象。近年来, 商业银行普遍把发展中间业务作为业务转型新的增长点, 且在考核体系中权重较大。因此,在内部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和考核的压力下,经营行往往利用商业银行在不突破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下限的前提下,可自行确定贷款利率具体浮动幅度的政策,在上级行利率转授权范围内,以满足综合收益率来降低客户贷款利率,再以财务顾问费、信息咨询费等中间业务费用形式,收取降低利率浮动幅度部分的利息收入。即使银监会提出了 “七不准”的禁止性规定,但各商业银行 “变相定价”仍普遍存在,只是更加隐蔽。

2. 4利率浮动缺乏定量分析

目前,各商业银行基本上都建立了成本加成为基础、 考虑客户综合贡献和市场竞争因素的贷款定价测算模型。 但经营行的客户经理,在实际确定利率浮动幅度时仍大多凭主观判断和老经验,随意性较大,利率浮动幅度往往以5% 的倍数进行增减,模型测算结果往往只是作为参考, 重定性分析轻定量结果,利率浮动幅度不能真实反映贷款风险程度。

2. 5内部精细化管理系统不完善

由于长期的粗放式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引入管理会计、内部评级等精细化管理工具时间不长,在成本核算、 风险评估方面仍较为薄弱。一是对客户信用评级、贷款项目的风险分类起步较晚,缺乏数据积累; 二是成本核算也未能完全实现成本费用 “分客户、分产品、分部门、分机构”的精确分摊; 三是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系统尚不能提供权威性的内部价格; 四是经济资本管理计量和管理较简单和粗糙。这些问题导致定价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现实差距太大,直接影响到定价结果的精确度和可操作性,导致模型的量化定价在实践应用中常流于形式。

2. 6复杂的市场竞争导致定价偏离

在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和同业竞争加剧的环境下,商业银行定价大多考虑宏观调控政策、信贷规模和同业竞争等多重因素,无法严格按照定价理论去操作,往往造成定价过低或者风险与收益失衡的后果。如在信贷规模扩张或利率下行时期,商业银行出于安全性考虑,不愿意向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却以优惠利率甚至一浮到底来争夺大型国有客户,有违收益最大化原则。 同时,一些小银行为抢占市场,甚至通过各种变通方法突破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下限。这些现象导致商业银行定价机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定价持续偏离。

3贷款定价对策和建议

利率市场化给我国商业银行存贷利差赢利模式下的贷款定价带来了严峻挑战。各商业银行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贷款定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快转变贷款定价策略,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贷款定价管理制度,规范贷款定价行为,提高定价能力和贷款收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对冲利率市场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3. 1建立有效的贷款定价考核机制

强化考核指标的约束和导向,加大辖内机构贷款定价绩效考核力度,将存贷款利差、贷款收息率、新发放实体贷款加权利率及利率浮动水平同业比较等指标纳入考核范围,并赋予较高权重; 弱化由利息收入转化的投行收入和理财收入考核,引导各级行、各部门提高贷款利率定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强化贷款收息率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对贷款定价位次低、定价水平变动劣于同业的机构,相应扣减信贷计划,反之调增信贷计划; 对贷款收息率变动劣于同业的机构,按照为弥补其少收的利息收入需多投放的贷款额度,增加其经济资本成本。

3. 2健全科学的分级授权和差异化定价机制

利率市场化导致贷款利率逐步放开,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如果贷款定价权力完全下放,可能会造成道德风险,对银行收入影响更大。因此,商业银行应建立科学、高效的分级授权体制和严格完善的监管制度,对各级行执行差别化管理,授予相应的浮动权限,提高下浮利率贷款审批层次。同时,考虑不同行业、区域、贷款品种及信用等级等风险状况差异,执行差别化贷款定价,保证贷款经营目标的有效实施。

3. 3建立完善精细化管理系统

一是建立和完善定价管理系统。实现定价测算、利率授权、利率审批和后评价等各个环节电子化管理,满足未来利率市场化贷款定价和商业银行严守定价底线的管理要求。二是加快管理会计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完善内部评价等风险信息系统建设。三是建立科学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 FTP) 系统,为贷款定价覆盖全部成本、风险提供可靠的基础信息。四是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为基础,建立信息高度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3. 4建立合理精确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 FTP) 是商业银行内部资金中心与业务经营单位按照一定规则、全额有偿转移资金,达到核算业务资金成本或收益等目的的一种内部定价方式。合理确定内部转移价格是贷款定价的先决条件。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全行统一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管理体系,实现对机构、部门、产品、客户等多个维度全额、公允的计价核算,确定合理的资金转移价格,为贷款定价提供有力支持,有效引导内部资金的流量和流向。

摘要:2012年6~7月,中国人民银行先后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和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这表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以利差收入为主的赢利模式受到巨大冲击,经营转型要求更加迫切。如何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强化存贷款定价管理,尤其是贷款定价管理,增强创利能力,提高净息差(NIM),是我国商业银行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造成的重大影响、目前贷款定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利率市场化环境下贷款定价的几点对策和建议,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利率定价方法体系建设 篇5

自中国正式加入WTO以来,国内商业银行不约而同地相继开展了以加强“扁平化垂直管理”和“条线化专业经营”为核心特征的组织架构变革,新的组织结构体系初步成型。按照笔者的理解,各家商业银行在构建新组织架构的过程中,无论具体形式有多大差别,追求的重点都集中在两点:一是业务经营上力求形成“条线化”的架构,突出业务条线的集约化经营和集成化管理功能;二是内部管理构建“垂直化、专业化”的架构,突出管理支持和运营上的集中化、专业化管理职能。在这个大背景下,未来国内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管理的组织架构建设,作为业务管理职能建设的一部分,也应该遵循“垂直化、专业化”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各个专业管理职能部门的专业优势,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通过流程和机制建设形成管理上的合力。

利率定价的核心在于银行价格政策的决策,其根本出发点在于业务或者产品的价格能够在覆盖银行各项成本的基础上实现银行既定的盈利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利率定价的核心管理职能应该落实到银行的财务管理部门(尤其是当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工作开展起来的时候,应该落实到管理会计部门)。因为只有这个部门才能从全面成本管理的角度来控制银行各类成本,包括运营成本、管理成本、资金成本、资本成本、风险成本等等,并能够在管理会计应用的基础上提供一定的成本管理方法来完成成本的核算、转移和分摊;也只有这个部门担负着从整体上对银行盈利能力负责的管理职能,它有责任依据银行最高决策层的要求来设定业务的盈利目标和资本的回报要求,并监督其贯彻落实。

但同时,利率定价机制还涉及多个经营管理环节,笔者认为,每个环节都应该由相应的专业管理部门提供专业的支持。比如,全行利率政策的确定,就需要资产负债管理部门结合全行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实际情况,向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提出建议,并由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最终决定,从而形成在全行有效、具有高度权威性的利率政策体系;预期损失和风险成本的计算,就需要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按照银行的风险政策和风险管理实际情况,在对大量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供有关客户风险和债务风险的基础参数,并不断调整优化;等等。在明确管理职责的基础上,银行整体利率定价机制的组织架构也就呼之欲出了。

二、关于利率定价方法体系建设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其价格政策决策有其极为特殊的地方。一方面,它要满足特定的监管要求,另一方面,它还要适应银行业高风险的行业特征的需要。同时,银行业不像实体企业那样生产有形的实体产品,它提供的是无形的服务。这决定了银行提供给客户的产品成本具有无形性、间接性的特点,而产品的收入则具有长期性和风险性的特征。从历史上来看,西方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方法也走过了一条较为漫长的道路。从最优惠利率法、市场基准利率法到风险调整利率法,从单业务定价到关系定价,其发展的核心脉络是遵循提高银行风险回报率这一根本要求。而伴随着巴塞尔银行资本协议的形成和发展,以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为基础的现代利率定价思想逐步成为银行利率定价方法体系的核心。我们知道,作为企业的银行,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要获取超过平均资本回报要求的价值增长,这可以用下述简化的EVA计算公式表示:

EVA=P-R*(K)(1)

其中,EVA表示银行增长的经济价值,P表示实现的利润,R表示耗用的资本,K表示资本成本。

在利率定价的时候,将上述公式逆向调整,就可以得到业务或者产品的最低收入要求,即:

I=C+R*(K-r)(2)

其中,I表示业务实现的最低收入,C表示各项成本,r表示资本的无风险回报,R、K的涵义同公式(1)。

公式(2)便是现代商业银行基于风险回报要求基础上,确定利率定价的最核心的理论公式。它与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结合实际情况,以贷款利率定价为例,我们可以将上述公式(2)展开得到一般的利率定价模型如下:

LR=FC+OC+EL+CC+(RR+/-CF)(3)

其中,LR是需要事先确定的贷款利率。

上式中,资金成本率(FC)即为贷款资金的成本,考虑适应未来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应该以市场为基础进行构建。比如,一种思路是可以采用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作为全行资金成本基准价格,在此基础上考虑银行市场融资的信用利差和期限利差,调整得到各行不同期限的资金成本。另一种思路,是在资金完全集中管理的假定基础上,基于市场收益率曲线,调整流动性价差和信用价差得到。

运行及操作成本率(OC)是贷款业务相关的运营和操作成本。其计算思路一种是借助现成的成本计算和分摊系统,参考已经积累的成本数据计算调整得到;另一种思路是假设没有现成的成本计算系统的情况下,可以借助类似ABC(作业成本法)的方法,按照贷款主要价值链流程(如营销推广、目标客户服务、贷款前期调查、审贷、贷款发放、账务处理、贷后服务及管理)进行成本测算后得到。

预期损失率(EL)是贷款当期费用化的风险成本。可以以BASELII的内部评级法为基础,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EL=PD*LGD*EAD

其中PD是违约概率,LGD是违约损失率,EAD是风险暴露。这些参数的确定和取得需要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提供专门的支持。在初期没有数据积累的情况下,也可以参照外部参数以专家模型法进行确定。

经济资本成本率(CC)是贷款业务耗用的经济资本的最低回报率,它是业务耗用的经济资本与资本成本的乘积。其中经济资本的计算思路,大体上有两种,一是根据BASELII的标准法计算,即采用监管资本代替经济资本;另一种思路是根据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内在的数学关系,采用违约率模型直接计算得到。而关于经济资本成本的计算,既可以依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计算,也可以参考银行内部的决策确定。这里要指出的是,在计算经济资本成本率的时候,要调整权益资本的无风险收益。

此外,预期利润率(RR)和竞争性浮动(CF)是一个附加的选择项,由银行既定的盈利目标、业务发展策略以及客户的综合贡献和客户关系目标等实际情况调整确定。

以上述模型(公式(3))为基础,结合客户类型的不同(如大客户、中小客户)、贷款类型的不同(如公司贷款、个人贷款)、业务类型不同(如存款、贷款),都可以确定不同的参数,从而给出不同的利率标准。由于此利率标准综合考虑了利率的成本覆盖和盈利目标,以此为基础进行客户利率的谈判,会使银行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并且有利于衡量客户执行利率的回报状况,从而有效提高商业银行各项存贷款业务的资本回报水平。

三、关于利率定价信息系统建设

利率定价机制建设,不仅是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成本管理和资本管理等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更重要的是它还应该能够满足一线业务营销人员的需要。一个理想的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应该能够为营销人员和业务谈判人员提供详细的银行成本资料和价格信息,使客户关系经理和营销团队在谈判的过程中,事先就能够明确地知道什么样的利率价格是我们可以接受的底线,从而增强谈判能力,提高客户利率确定的针对性。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赖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设可移动的、开放的利率定价信息系统。

利率定价机制-[飞诺网FENO.CN]

一个理想的利率定价信息系统,是与商业银行内部各个信息系统高度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它既要从银行成本管理系统中获取运营和操作成本信息,也要从银行风险管理系统中获取有关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和经济资本占用等风险参数信息,还要从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信息系统中获取收益率曲线和流动性调整等信息。此外,从关系定价的角度来看,理想的利率定价信息系统还应该从银行内部客户关系管理信息系统中获取已有客户综合贡献度的信息;从全面管理会计实施的角度来看,还需要得到银行内部各个责任中心之间内部服务和内部成本转移的信息。从用户端来说,它还应该具备移动办公的能力,使系统用户(尤其是业务谈判人员)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登录系统以得到系统的支持。

但是,实事求是地来看,要一步达到上述目标是不现实的。作为一个有效的实施途径,在商业银行利率定价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发展思路。在把握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方法发展趋势和信息网络优势的基础上,先构建一个B/S结构、主要业务参数能够完全差数化设置的系统,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这个系统可以允许银行在其他信息系统尚未建立前,以手工方式确定和维护各个主要参数;同时,也可以待配套系统成熟后,不用改造或者稍加改造便可以实现系统参数的自动更新。借助B/S结构,将后台管理和参数维护集中,有利于整个利率定价规则的统一,也有利于全行价格政策的传导;同时,客户经理等用户只要能够上网,就能够方便地登录系统获取需要的利率定价信息。在这个定价系统中,参数设置和管理由财务部门负责。他们应该综合各个专业部门反馈的信息和数据,在补充必要的成本信息和盈利目标信息后,综合决策层的意见进行调整设置,并定期跟踪、分析全行利率价格的实际执行情况以及各项业务价格的成本覆盖和盈利实现情况。业务部门在营销和业务谈判中,负责收集具体客户和业务的信息录入系统并使用系统计算得到的价格信息,在权限内决定或者得到授权后决定最终的客户执行利率。运营部门结合与客户签订的合同和系统打印的利率报价信息以及相应的审核文件,负责在银行综合业务系统中实现相应业务的利率参数设置。

定价利率市场化 篇6

关键词:BGM利率模型 波幅率参数校正 利率期权 蒙特卡洛模拟

随着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利率波动加剧,企业面临的利率风险逐步凸显。市场参与者出于规避利率风险的考虑,对于对冲人民币利率风险的衍生产品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发展境内人民币利率期权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要发展境内人民币利率期权,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对人民币利率期权产品进行合理准确的定价,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率期权定价模型。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利率上限期权定价方法有Black-Scholes方法、三叉树模拟法、有限差分法、蒙特卡洛模拟法等。本文采用以BGM(Brace-Gatarek-Musiela)利率模型为基础的蒙特卡洛模拟法,对以3个月期Libor为标的的美元利率上限期权定价进行介绍,以为人民币利率期权定价提供参考。

BGM利率模型概述

BGM利率模型,又称Libor市场模型(Libor market model),是由Brace、Gatarek、Musiela于1997年在HJM模型(瞬间远期利率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利率模型,目前已成为市场上对利率上、下限期权(cap、floor)等标准利率期权以及百慕大掉期期权(Bermudan swaptions)等奇异类利率期权定价的通用模型。在此之前的利率模型,无论是短期利率模型,还是瞬间远期利率模型,其使用的利率都无法从市场上观察到,而BGM利率模型中使用的利率,则是从市场上可以直接观察到的Libor利率。

定价利率市场化 篇7

一、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现状

(一) 利率定价简单粗浅, 利率杠杆作用弱化

1. 对构建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重要性在认识上比较肤浅。

实际操作上简单化, 片面化。没有意识到利率定价权的回归, 其本质是进一步激发企业内部活力, 真正确立其自主经营地位, 充分参与金融市场竞争, 促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把自主利率定价权狭隘地理解为成本与利差冲抵后确保盈利的自主权利行为。普遍在央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简单化的一浮了事, 严重忽视了利率在金融与经济活动中, 乃至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杠杆作用, 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的机制概念。思维陈旧, 观念滞后, 对央行推行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建设并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实务操作层面, 限于被动接受和配合, 在如何建立科学完善的利率定价机制方面, 又存在着重当下轻长远的短视现象, 远未形成清晰的认识和先进的理念。利率浮动“一刀切”和“一浮到顶”的现象较为普遍。

2. 利率定价机制不健全, 定价目标模糊。

目前农村信用社均制定有相应的存贷款利率管理办法, 对存贷款利率定价也实行了差别化区分。但是, 利率一般都采取了基准利率+浮动幅度, 甚至是简单的成本加减定价方法。尽管简单明了, 便于掌握, 易于操作, 但其定价依据有失偏颇, 过分倚重成本要素。显而易见地缺乏对客户群体、信用评级、资金用途、产业政策、行业状况及其项目营运状况、资金使用情况、使用效果等一系列因素的细分、考察、评估。也没有在上述基础上对利率定价模板进行研究与分析, 建立起事前调查、事中监督、事后反馈评价体系。因此定价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在测算方法上, 不能把自身资产负债、经营效益等内部要求和当地经济运行和资金供求状况、市场价格、行业平均利润率等外部要求综合考虑, 在利率定价的灵活性和约束性两方面没有形成良好的契合, 不能完全体现成本、效益和风险匹配的原则。不仅背离了利率市场化的初衷, 还在金融服务体系不够完备的现实中, 让利率市场化异变为掠去客户利益的便利行为。

3. 着眼于实现自身利益, 致使利率水平普遍偏高。

利率水平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相适应, 应充分考虑物价、劳动生产率、经济景气、产业现状等因素, 还要与客户的综合情况相适应, 如拥有的资产、经营状况、项目的境况以及贷款在发放过程中的风险程度等诸多因素, 充分体现“高风险高回报, 低风险稳收益”的原则。但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 在很大程度上利率均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浮30~50%, 整体贷款利率明显高于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水平2~3个百分点。着眼于追逐自身利益, 忽视了“三农”经济的属性及特点, 忽视了信贷资金在农村经济活动中对生产要素的引导作用, 不仅无益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还局限了农村信用社自身的营运空间, 不利于长远发展。

二、利率市场化凸显出农村信用社面临的挑战

(一) 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用社固有的发展模式和经营理念带来了挑战

放宽利率控制, 利率必将成为货币市场上各金融主体之间的竞争手段。对农村信用社而言, 就会面临扩大市场份额 (即扩大规模) 优先, 还是增加盈利优先的发展战略选择。在金融实务操作中, 要做出这样的选择, 使得扩大规模与保持盈利之间相互平衡, 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面对实力雄厚的国有商业银行, 农村信用社身处弱势产业领域, 服务于弱势客户群体, 加之自身在人才、规模、经营管理水平等处于劣势地位。实现规模扩张必然要经受优势金融机构的挑战。而一味维持高利差, 片面追求盈利的做法, 更会造成贷款客户群体的流失, 使生存发展之路越走越窄, 直至难以为继。

(二) 利率市场化对尚未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农村信用社的制度挑战

尽管农村信用社也经历了与农业银行脱钩分离、恢复合作性质、建立“三会 (董、监、理)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等一系列动作, 但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相比, 依然存在产权模糊、权责不清、制度缺失的问题。一是在利率市场化后, 以行政区划属性为主的广大农村信用社, 面对千差万别的“三农”情况, 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利率管理体制和利率定价机制。没有统一的利率定价管理部门专司利率形成的调查研究、分析精算、反馈评估、纠偏校正职能, 造成贷款利率定价缺乏科学的利率预测和定价体系。二是缺乏富有实践操作经验的利率定价专业人才。利率定价简单粗浅, 利率管理缩水为简单的利差管理, 难以实现科学的风险控制和操作。与此同时, 这种简单粗浅的资金定价, 又不能客观的反映真实的信贷供需状况, 屏蔽了不同客户群体差异化的信贷需求信息, 不利于开发提供新的信贷产品, 满足多样化的信贷需求。不利于进一步拓展营运空间, 扩大经营规模。三是同一种信贷产品, A社与B社的利率执行标准都不统一, 各自为战, 主观性、随意性较大。造成内部互斗, 不仅丧失了市场竞争合力, 还造成了竞争成本的增加。

(三) 利率定价思维和做法形成惯性, 对金融市场风险缺乏敏感

农村信用社长期处于无市场竞争的农村信贷卖方市场, 皇帝女儿不愁嫁, 坐等顾客上门, 利率我说了算。有惰性的习惯信贷方式致使利率风险意识逐渐淡化, 即使因利率调整形成利率期限结构错配造成损失, 也不会从利率制定方面去寻找原因。当出现利率敏感性缺口时, 唯一措施是吸收新增存款填补缺口, 易酿成利率风险。缺乏对利率变化趋势的预判, 不能依据经济环境变化情况定期对利率风险评估研判, 因利率与资金错配带来的市场风险将会更加突出的表现出来。

三、完善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的政策建议

(一) 以反映信贷资金供求关系为着眼点建立利率定价体系

一是按贷款对象所属行业, 贷款期限方式、抵质押物与担保、信用记录、承受能力及其可变现资产等, 结合国家宏观调控要求、产业政策、行业景气、产品市场前景等, 匡算出各要素权重, 加总形成完善的利率形成体系, 为科学合理的利率定价提供依据;二是建立权责对等的利率定价权限制度。基层信用社和客户经理处在农村信贷工作的第一线, 熟悉客户情况, 便于开展事前调查和事中监督, 要充分发挥他们在利率定价过程中作用。三是利率定价要以历史经验数据为参照, 将历年的各类贷款规模、利率水平、贷款违约率及违约损失等数据信息, 加以收集整理、归类分析。并参考国有商业银行的定价方式和利率水平, 参考资金拆借市场与民间借贷等反映资金供求状况的数据信息。要注重对历史风险数据的价值, 使利率制定涵盖相应的贷款风险。四是试行利率定价听证制度, 将广泛社会成员对利率的预期引入到利率定价之中, 增强利率制定的社会参与度和透明度。优选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成员参与听证, 参考他们对利率的意见和建议, 修订校正存贷款定价模板, 使农村信用社制定的执行利率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同。

(二) 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当局要在利率定价机制构建中发挥督导作用

人民银行要加大窗口指导的力度, 从宏观层面适时发布信贷资金定价指引。引导农信社在所属经济区域内, 参考总体利率水平和农民客户的实际承受力, 建立科学灵活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引导支持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深化改革, 逐步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从根本上实现科学的信贷资金定价。基层人民银行要加大利率指导工作力度, 严密监测农信社利率形成与执行情况。确保贷款利率制定有据, 授权有度, 执行有序, 防止人情利率, 主观定价等现象产生。

(三) 为农村信用社建立完善的风险补偿与分担机制

1.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 重点解决农户和涉农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鼓励建立专业涉农信用担保体系, 设立商业性和政策性金融担保机构。大力发展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保险业务, 提高农民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可采取多方投资入股、农民互助合作、政策性保险与商业性保险结合、政府扶持等多种形式, 建立多层次的农业、农村、农户的保险与再保险体系, 在面临各种灾害时及时得到经济补偿, 增强抗御风险的能力。

2. 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必要的财政扶持。

处于绝对弱势的农村与农业和相对弱势的农村信用社, 亟需给于必要的扶持。在利率市场化后, 农村信用社的客户群体仍分布在比较低效的农业产业。要保证农村金融与农业农村的同步发展, 除继续完善目前的涉农贷款财政贴息、担保制度和税收优惠政策外, 还要对农业产业和农民给予贴息、担保, 用财政手段来引导农村信用社到农村开拓金融服务业务, 增加“三农”贷款的积极性。同时要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对重大农业产业项目提供有效信贷支持。

参考文献

[1]陈志刚.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分析.维普收藏.《中国金融》.

[2]汪柱旺.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析与管理.《金融与经济》.

[3]谭慧敏.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云南财经大学》.

[4]郭娜.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商情:财经研究》.

[5]陈彧.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厦门大学》.

[6]李寿华.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西南财经大学》.

[7]张慧平.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防范研究.《金融经济月刊》, 2012 (03) .

[8]刘新宇.基于利率市场化分析的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探讨.《复旦大学》.

定价利率市场化 篇8

一、基本情况

本文共选取工商银行、张掖农商行等6地市家金融机构。其中国有商业银行2家、城市商业银行2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2家。截至2016年1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付息率平均值为1.86%,平均上浮0.2个百分点,各项贷款收息率的平均值为7.5%,平均上浮3个百分点,存贷款利差平均值为5.64%。

二、金融机构存贷款定价呈四个变化

(一)国有商业银行对Shibor和LPR应用率逐渐提升

调查显示,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地市金融机构在利率定价中对Shibor和LPR的应用实现零的突破,并逐渐提高应用效率。截止2016年1月末,样本地市2家金融机构关注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和贷款基础利率(LPR)运用,实现利率自主定价。

(二)近5成银行业机构实现部分自主定价

调查显示,截止2016年1月,样本地市6家受调查的金融机构中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部分存贷款自主定价,占比为50%。如甘肃银行、兰州银行及张掖农商行在其总行或者省联社设定区间内自主确定利率价格,在浮动区间内可根据信用户等级确定利率定价。

(三)近8成金融机构上浮活期存款利率

调查显示,截止2016年1月末,样本地市6家受调查的金融机构中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均执行基准利率上浮活期存款利率,平均上浮0.105个百分点。如工商银行张掖分行及农业银行张掖分行挂牌利率为0.35%,但对其信用良好的资金大户,其存款超过100万元时活期存款利率调整为0.40%。

(四)金融机构存款定价呈现差异化

一是增加了存款成本。利率市场化使银行间对存款的竞争更多地反映在吸收存款的价格上。高吸揽储虽然能短时间增加存款,但是从长期受益来看,不见得会带来营业利润的增加。二是出现“存款搬家”现象。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相当于存款保险机制“由暗转明”,这可能会导致部分存款流出像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并不断向大中型金融机构转移,目前甘州区无序的存款竞争已说明了这一点。三是风险管理难度加大。长期以来银行在存款利率上限管理的前提下,存款利率相对稳定,存款客户也相对固定。而利率市场化后,浮动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会导致金融市场的竞争加剧,客户的稳定性发生了变化,这对流动性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三、金融机构利率定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贷款定价模式单一

当前,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模式一般采用基准利率+上浮幅度的发方法。没有科学、合理的区分,更没有明确、细分的定价机制和标准,不论是存款定价还是贷款定价,采用一刀切或者认为调整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管理混乱,进而滋生了潜在的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

(二)浮动利率被简单固定化

现行的贷款定价模式虽然采取了浮动利率,而实际上浮动利率已经被简单固定化,未能真正体现市场化特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一般根据每年初上级管理部门下达的盈利计划和财务计划确定存贷款利率定价浮动区间,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一般浮动为基准利率的1.7倍执行,

(三)贷款定价缺乏技术、人才支撑

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目前的客观条件对定价机制建设存在一定程度制约。各机构普遍没有专门的利率管理部门,而贷款定价是一项专业技术性非常强的业务,既要因专岗人员开展利率定价相关研究工作,更要有雄厚的数理分析、政策研习等业务知识支撑,显而易见,农村法人金融机构这方面人才储备基本上为零。

(四)贷款定价缺乏翔实信息

虽然近几年在主要的乡镇设立了民间利率监测点,了解社会资金利率情况,但由于贷款利率定价要求收集贷款户大量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贷款主要针对农户生产生活、小企业日常周转等,由于小微企业,尤其是个体工商户基本上没有标准的、完备的会计披露,导致农信社发放贷款是较为盲目,加之贷款农户较多,机构人员较少,要得到完整可靠的信息存在很大的困难,信息的不对称,直接导致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定价过程中以卖方市场为主,极少考虑买方承受能力。

四、对策建议

(一)提高意识、完善管理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务必将利率定价作为信贷工作的一个重中之重,在利益驱使下,不能只注重量的积累,更要注重质的提升,只有科学合理的定价,财政保证信贷资金合理、科学、稳健的使用,避免更多的潜在风险给金融机构带来的影响。

(二)基础着手、深入浅出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金融市场改革迫在眉睫,在供给侧改革下,农村金融机构必须着力于基础建设,尤其是人才库的建立和储备,只有完善的人才管理制度才能与现行的不断更新的金融市场相匹配,通过深入学习和钻研,逐步建立以人才为基础的定价团队,进而以一种合理的,完善的方式推广营运,并将此类创新结果向现有人员进行培训,让其认识只有科学、合理的定价才能保证安全的资金运行。

(三)建立科学定价机制

小额贷款公司利率定价模型设计 篇9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小额贷款利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是否应限制小额贷款利率和应如何制定小额贷款利率。Aidan Hollis和Authur Sweetman (1998) 通过对19世纪具有代表性的六家成功小额贷款机构进行分析, 探讨小额贷款公司成功的原因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 其中一项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小额贷款机构的存款和贷款利率的限制会阻碍小额贷款机构的经营规模, 利率的制定应具备弹性, 并与外部市场利率保持关联, 只有这样, 小额贷款机构才能取得成功。Brigit Helms和Xavier Reille (2004) 分析了限制小额贷款利率对客户造成的不利影响, 指出补贴型小额贷款效果较差的现状, 认为应通过竞争而不是实行利率限制的方式来保护消费者权益。

国内学者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问题也进行了大量研究。曹辛欣 (2007) 针对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小额信贷高利率的经济学解释, 分析了高利率政策在我国的可行性, 得出了高利率是保证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结论。马志娟和谭笑飞 (2011) 研究了小额信贷利率边界问题, 指出应该采用成本加成法, 以服务总成本加合理利润确定小额贷款的利率上限, 并结合黑市利率和法规限制, 得出低收入劳动者可承受的小额贷款利率上限, 作为政府补贴、贷款等用途的参考标准。但是其研究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成本构成与核算分析不足, 且只探讨了上限, 并未探讨具体贷款业务利率应如何定价。鲁爱民等 (2010) 借鉴了国外几种小额信贷盈亏平衡利率的测算方法, 结合我国小额信贷实际情况作出改进我国小额信贷盈亏平衡利率的测算方法。但这只是修正了盈亏平衡利率的测算方法, 而没有考虑正常贷款中的定价问题。

目前, 国内外针对小额贷款利率定价比较成熟的模型是Rivhard Rosenberg (2002) 提出的Rosenberg模型, 即:

R= (AE+LL+CF+K-II) / (1-LL)

式中:R表示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贷款有效年利率水平;AE表示行政成本率;LL表示贷款损失率;CF表示资金成本率;K表示预期收益率;II表示投资收益率。

二、小额贷款公司利率定价

我国的小额贷款公司与世界上普遍存在的小额信贷机构在公司性质、政策支持到业务方式等许多方面存在差异, 利率制定所考虑的方法和因素必然也有所不同。不同于非盈利性质和政策背景的小额信贷, 小额贷款公司都是商业化经营, 提供的产品是商业化产品, 自负盈亏, 财务的可持续发展是小额贷款公司首要考虑的问题。

2008年5月银监会发布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强调贷款利率不得超过司法部门规定的上限, 下限为央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 给了小额贷款公司利率定价的主动权。

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与银行贷款区别

1. 小额贷款公司利率定价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大多数都以银行基准利率作为公司贷款利率的参考标准, 采用固定利率的贷款方法, 但存在以下弊端:首先, 以银行基准利率作为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利率的参考标准, 根据公司具体情况上下浮动确定实际贷款利率, 但是如何上下浮动却没有一个规范的方法, 大多根据市场而定, 虽然满足供需的定律, 但是因为没有考虑公司经营情况, 非常容易出现经营亏损。其次, 银行基准利率考虑的因素是银行经营和管理成本以及加收的预期收益, 小额贷款公司与银行在各个方面都存在重大差异, 经营管理成本以及预期的收益都不具有共性, 以银行的基准利率作为小额贷款公司的基准参考利率完全不具有可借鉴性。再次, 银行作为我国重要的金融机构, 利率又关系着国计民生, 利率的定价并不只是由银行从一个企业盈亏的角度去确定, 很多时候还要作为政府调控的手段, 而小额贷款公司基本上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其贷款利率的定价更多的是从公司本身的生存和发展考虑, 以银行基准利率作为参考利率, 与小额贷款公司利率定价的出发点难以保持一致。最后, 目前多数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利率都采用固定利率的方法, 这样做当然简便、易操作, 却不能区分风险大小, 不利于激励优质客户。

2. 小额贷款公司利率定价方法的选择。

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定价模型分为三类, 即成本导向型、价格领导型、客户导向型。

成本导向定价模型要求贷款机构必须清楚每一项成本, 以便针对任何不同类型的贷款都能制定出合理的价格, 这对成本管理系统要求非常高。

价格领导定价模型更有利于价格跟随者, 价格跟随者因为资金、人力等的限制不能准确地依靠自己的力量定价, 但根据价格领导定价模型可以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合理确定自身定价的范围, 提高效率。

客户导向定价模型是成本导向定价模型的改进, 适用于多重业务的贷款, 目的是达到整体收入最大化, 对于目前只进行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而言, 客户导向定价模型与成本导向定价模型完全相同。由于贷款方式、风险控制手段等的不同, 商业银行的成本导向定价模型显然也并不完全适用于小额贷款公司。

3. 小额贷款公司利率定价模型构建。

(1) 银行成本导向型利率定价模型如下:

I=CI+Co+Rt+Ro

式中:Rt=PD×LGD;CI表示资金成本;Co表示营业成本, 指在贷款过程中进行信用调查、分析、评估、管理以及对贷款所需的各种材料、文件进行整理、归档、保管等所花费的人力、物力等各种费用;Rt表示对贷款违约风险要求的补偿, 包括管理费用或可能产生的损失的补偿费用, 一笔贷款的风险程度和产生的风险费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包括贷款的种类、用途、期限、贷款保障、借款人信用、财务状况、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等;Ro表示资本预期收益;PD表示贷款违约率;LGD表示贷款违约损失率。

关于违约率的测算, 主要是利用模型。其适用范围被限定在了上市公司。还可以利用评级结果与信用等级转换矩阵来测算违约率, 首先需进行信用评级, 信用评级是贷款定价的基础, 而信用评级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需要对客户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判断借款人的偿债能力;需要分析借款人的行业特征, 判断风险;需要判断借款人财务信息的质量及其管理水平, 通过书面和主观的标准进行初评和复核, 从而确定借款人的信用等级, 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 消耗人力、物力、财力, 我国商业银行至今也未建立内部评级体系。在内部评级体系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五级分类法, 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 假设贷款由前两类转为后三类即视为违约, 以此统计不同行业组、不同信用等级客户的违约率。利用评级结果和信用等级转换矩阵测算违约率, 首先评级者跟踪以往的评级结果, 统计违约情况, 比较违约数量与该级别的总数量或金额, 得出该信用级别的违约概率, 建立违约概率数据库, 然后对借款人的信用进行评级, 最后通过搜索数据库即可知道借款人对应的违约率。目前银行违约损失率的计算参照的是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初级法中确定的按担保分类的违约损失率最低标准值。

(2) 小额贷款公司利率定价模型。首先, 因为小额贷款公司的客户在传统的信用评级机制里信用等级都不高, 那么在小额贷款公司利率定价中是否考虑信用等级而区别定价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其次, 在计算违约率的时候, 无论是限定在上市公司的模型测算还是需要大量历史数据的信用等级转移矩阵测算, 对于小额贷款公司而言都有很大的限制。最后, 违约损失率的计算非常复杂, 对于存在大量信用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同样不适用。

小额贷款公司主要的客户群体在各种硬性指标的还款能力上都远远比不上商业银行, 按照传统的贷款违约风险补偿率的计算方法在小额贷款公司行不通。本文提出对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违约风险补偿率的计算应做“减法”, 而不是做“加法”, 且对贷款利率应采用固定加浮动的方式。做“减法”的意思是说小额贷款公司应将注意力集中在识别优质客户, 而不是识别不良客户上面, 固定利率是对大部分一般借款人采用统一的标准利率, 对部分优质客户采用浮动的优惠利率。小额贷款公司利率定价模型如下:

I=CI+Co+Rt+Ro

式中:Rt=Rn×f;Rn=PD×LGD;CI表示资金成本;Co表示营业成本;Rt表示对贷款违约风险要求的补偿;Ro表示资本预期收益;PD表示贷款违约率;LGD表示贷款违约损失率;Rn表示标准贷款违约风险补偿;f表示针对优质客户的浮动利率。

具体操作如下:①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做好成本核算, 计算出资金成本、营业成本、资本的预期收益, 这些在业务单一、成本核算基本健全的小额贷款公司都能做到。②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定价重点在于贷款违约风险补偿率的计算, 考虑到小额贷款公司与商业银行最大的区别在于贷款的可获得性和及时性, 且小额贷款公司的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小额贷款公司对客户信用和风险的评估也不可能做到十分详细, 所以可以在最初就对所有的客户都设定统一的违约风险补偿率标准, 然后针对不同优质客户的还款能力相应的降低违约风险补偿率, 而对于普通借款人可以采用统一的违约风险补偿率, 这样既可以降低公司的评估成本, 又可以激励优质客户。③采用贷款违约风险补偿率“减法”存在两个关键因素, 违约风险补偿率标准和如何降低违约风险补偿率。

问题一:如何确定违约风险补偿率标准。因为小额贷款公司已经从扶贫式的小额信贷发展到了商业化经营的公司企业, 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对象已经发展到中低收入人群中具有还款能力的“优良客户”, 所以贷款的前提首先是借款人具有还款意愿, 只是缺乏启动资金或暂时的资金短缺导致还款不及时, 小额贷款公司可以根据实际贷款经验统计公司贷款 (包括信用贷款、担保贷款、抵押贷款) 的违约率和违约损失率, 计算结果作为违约风险补偿率的统一标准, 而不区分客户的信用等级, 同时标准应根据累积历史数据不断更新。

问题二:如何根据客户的还款能力降低违约风险补偿率。根据客户的还款能力降低违约风险补偿率是违约风险补偿率“减法”的核心, 能激励借款人, 鼓励借款人持续贷款, 形成良性循环, 实现公司和借款人的双赢。降低违约风险补偿率应该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是否有抵押物品, 抵押物品的价值及变现价值;是否存在担保, 担保的比例及担保人信誉;是否在本公司有过贷款记录且准时还款, 贷款次数越多, 还款越准时则利率越低, 以此来留住优质客户。降低的幅度应根据小额贷款公司具体的经营策略和优惠政策来确定, 降低幅度的范围也需要作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三、小结

本文通过借鉴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模型, 结合小额贷款公司的实际情况, 提出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定价应采用成本导向定价模式, 而不是现在通行的价格领导定价模式, 并认为小额贷款公司的工作应落实在识别优质客户而非劣质客户上, 且根据做“减法”的新思路, 提出小额贷款公司在利率定价时应针对一般客户制定“标准贷款利率”, 根据优质客户的特殊情况制定“优惠利率”, 以此来达到小额贷款公司和贷款客户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Aidan Hollis, Arthur Sweetman.Microcredit in Prefamine Ireland.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1998;10

[2].Brigit Helms, Xavier Reille.Interest Rate Ceilings and Microfinance:The Story So far.Occasional Paper NO.9, 2004;9

[3].曹辛欣.小额信贷的利率分析.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7;5

[4].马志娟, 谭笑飞.小额信贷利率边界问题探究.金融纵横, 2011;7

定价利率市场化 篇10

关键词:小额贷款公司,利率定价,有效年利率

一、问题的提出

小额贷款公司是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 其对缓解农村资金短缺、支持农村金融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但是作为一个新生事物, 小额贷款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资金来源狭窄、自身风险控制、利率定价水平等。其中利率定价水平又是关系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问题。虽然《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中对小额信贷的利率做了一些限制性规定 (小额贷款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经营, 贷款利率上限放开, 但不得超过司法部门规定的上限, 下限为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 具体浮动幅度按照市场原则自主确定) 。但并未对其做出一个统一标准。实际中, 小额贷款公司则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和管理者的经验自主制定利率。这将会给小额贷款公司未来的发展造成隐患, 甚至产生恶性竞争。

二、利率高低之争

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高低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以经济学家茅于轼为代表的国内经济学界认为“小额贷款就得高利率”。而一些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小额贷款公司在于帮助弱势群体, 如果利率过高, 反而会增加他们的负担, 起到相反的作用。

实践证明, 搞小额贷款公司就必须制定高利率, 这是全世界搞小额贷款总结出来的一项历史经验。政府每年都向农村发放很多支农低息贷款, 但受财政资源限制总是做不大, 而且很多都被农村中有钱有势的人贷走, 贫困农民受益不大。因此要帮助贫困农民, 就必须走出这个误区。国外成功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教授在孟加拉创立的专门为穷人服务的格莱珉银行的贷款利率在20%到35%之间, 而当地商业利率约为10%到13%。世界银行总结, 通常小额贷款的保本年利率为15%到20%。

小额贷款收取高利息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 操作成本不同。商业银行是坐台制, 需要存款、贷款的人, 都得到银行来办理。而小额贷款公司则要由信贷员挨家上门调查放款;商业银行贷款一般是一年还款一次, 而小额贷款公司为降低风险一周或一月收一次款。

第二, 资金成本不同。商业银行可以吸收储蓄, 储蓄利率才3%左右。资金成本相对较低。而小额贷款机构用的绝大部分是自有资金, 成本很高。而且“只贷不存”的规定也限制了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 提高了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成本。

第三, 风险成本不同。银行绝大多数贷款都要求有抵押或是有第三方担保。而小额贷款完全是信用贷款。因此, 小额贷款机构要承担较商业银行更大的信用风险。

第四, 从借款人本身来说, 农户借款从事生产, 不必为自己支付工资, 所以资金的回报率非常高。而大企业借款生产则要为工人支付工资, 利润率相对较低。

将这些成本相加, 小额贷款的成本至少就应该比商业银行高20个百分点。实际上, 小额贷款的利率只比商业银行高10个百分点。从成本的角度来比, 小额贷款的利率收得比商业银行低了而不是高了。而且一般民间借贷 (如高利贷) 的年利息率高达25%-50%, 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比这样的高利贷还是低了很多。

三、利用Rosenberg模型计算小额贷款有效年利率

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应该高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 但究竟应该多高, 业界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高级顾问Rivhard Rosenberg在2002年提出了Rosenberg模型, 用以计算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贷款有效年利率水平 (R) 。

R= (AE+LL+CF+K-II) / (1-LL)

其中:AE为行政成本率

LL为贷款损失率

CF资金成本率

K预期收益率

II投资收益率

AE为行政成本和平均贷款余额的比值, 行政成本包括员工的薪金和福利费, 办公所租金和水电费等办公费用。

LL为贷款损失额和平均贷款余额的比值。一般情况下, 贷款损失率超过5%, 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漏洞就相当大了。一般运作良好的机构贷款损失率都在1%-2% (Rosenberg, 2002) 。

C F为资金成本和贷款余额的比值。而对于我国小额贷款公司来说, 应将所有捐赠和补贴按来自商业渠道处理, 在计算过程中可用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进行计算, 因为在“只贷不存”的政策限制下, 小额贷款公司要想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就要更多依靠银行拆借资金。

K为预期利润和平均贷款额的比值。

II为投资收益与贷款收益的比值。由于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资金紧张, 因此投资收益基本为零, 贷款利息几乎是收入的全部来源。

四、结论

利用Rosenberg模型计算小额贷款公司有效年利率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尤其是针对中国国情, 更要对模型进行一些修改和假设, 但它毕竟给小额贷款公司利率定价问题指明了大方向。

尽管中国的小额贷款公司刚刚起步, 而且面临着许多问题, 但是只要管理者在贷款的运作模式、制度创新和制定合理利率方面狠下功夫, 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和经营能力, 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将会最终朝着村镇银行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茅于轼.一个经济学家的良知与思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2]、杜晓山.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尝试[J].现代经济探索.2004 (2)

[3]、王平.小额贷款公司的制度设计与成效评价.中国农村金融网.2007.

定价利率市场化 篇11

关键词:随机利率;亚式看涨期权;鞅

一、模型提出

利率是否随机,可以通过债券价格的变化过程来表示。一般而言,常见的讨论未定权益定价的模型都将债券看做无风险的,即债券利率为无风险利率,是非随机的。而本文中构成未定权益的证券组合选择的是股票和零息债券。其中,零息债券B(t,T)在到期日T时价格为1,到期日之前的价格为Ft适应过程,且满足

dB(t,T)=B(t,T)[r(t)dt+b(t,T)dW(t)],

B(T,T)=1

其中{W(t),0?t?T}为完全概率空间(Ω,F,P)上的标准布朗运动,{Ft,0?t?T}为{W(t),0?t?T}产生的自然σ-流(即信息流)。B(t,T)的取值与到期日T和之前的任意时刻t的取值相关,只有到t时刻才可知,事先不可准确预测,因此其利率表现为随机状态,与非随机利率中债券价格明确为时间t的确定性函数不同。

考虑模型(A):设在金融市场中一投资组合包含一种零息债券和n种股票,其中债券价格遵循

dB(t,T)=B(t,T)[r(t)dt+b(t,T)dW1'

(t)],B(T,T)=1①

股票价格是n维It?过程,且满足随机微分方程

dS(t)=S(t)[μ(t)dt+σ(t)dW'(t)],S(0)

=S0②

其中{W1'(t),0?t?T},{W'(t),0?t?T}分别是定义在完全概率空间(Ω,F,P)上的一维和n维标准布朗运动,且W'(t)=(W2'(t),W3'(t),…Wn+1'(t))T。并有d〈W1'(t),Wi'(t)〉t=ρ1i(t)dt(0?|ρ1i(t)|<1),d〈Wi'(t),Wj'(t)〉t=ρ1i(t)dt(0?|ρ1i(t)|<1;2?i,j?n+1,i≠j),即该零息债券和这n种股票相互间都存在一定相关关系,两两互不独立。同时假设ρij(t)=ρ1i(t)ρ1j(t),(2?i,j?n+1,i≠j)。[S(t)]?diag{S1(t),S2(t),…Sn(t)};r(t)∶R+→R+、b(t,T)∶R+→R(0?t?T)分别为债券的瞬时利率和瞬时波动率,μ(t)=(μ1(t),μ2(t)…μn(t))T、R+→Rn、σ(t)∶R+→M(n×n)(0?t?T)分别为股票的瞬时预期收益率和瞬时波动率。并且假定股票在投资期间支付红利,红利率q(t)=(q1(t),q2(t),…qn(t))T∶R+→Rn;并假定r(t)、μ(t)和q(t)是有界可积非随机函数,b(t,T)、σ(t)为有界平方可积非随机函数(σij(t)≠b(t,T),1?i,j?n),σ(t)可逆。

令 W1'(t)=W1'(t),Wi'(t)=(2?i,j?n+1,i≠j)

则有d〈W1'(t)Wi'(t)〉t=0,d〈Wi'(t)Wj'(t)〉t=0 (2?i,j?n+1,i≠j)因此有设W(t)=(W1(t),W2(t),…Wn+1(t))T,则W(t)为概率空间(Ω,F,P)上的标准n+1维布朗运动,从而模型(A)转化为模型(B):

dB(t,T)=B(t,T)[r(t)dt+(t,T)dW(t)],

B(T,T)=1③

dS(t)=S(t)[μ(t)dt+(t)dW(t)],S(0)=S0④

其中(t,T)=(b(t,T),0,…0)1×(n+1),(t)=(σij(t)ρ1(j+1)(t),σi1(t),…σin(t))n×(n+1)(1?i?n)

假定{Ft,0?t?T}为{W(t),0?t?T}产生的自然σ-流(即信息流),即Ft=σ(W(s),0?s?t?T)。

定义1 设a(t)=(a1(t),a2(t),…,an(t)),b(t)分别为投资者t时刻持有股票和债券的数目,称交易策略{a(t),b(t)}为自融资交易策略,若其财富过程V(t)=a(t)S(t)+b(t)B(t,T)满足

dV(t)=a(t)S(t)+b(t)dB(t,T)+a(t)[S(t)]q(t)dt⑤

注:当红利率q(t)=0,a(t)为一维向量时, 定义1即为文献[1,2]中给出的自融资交易策略定义。

引理1 令(t)=V(t)B-1(t,T),则(t)可以表示为Ft鞅。

证明:令(t)=[exp(q(s)ds)]S(t),则V(t)=a(t)[exp(-q(s)ds)](t)+b(t)B(t,T)

其中[exp(-q(s)ds)]?diag{exp(-q1(s)ds),exp(-q2(s)ds),…,exp(-qn(s)ds)},再令(t)=(t)B-1(t,T),+(t)=V(t)B-1(t,T)则d(t)=a(t)[exp(-q(s)ds)]d(t)⑥

d(t)=[(t)][(t)-1nb(t,T)]d(t),⑦

其中[(t)]?diag{1(t),2(t),…,n(t)},(t)=W(t)+θ(s)ds,θ(t)是以下方程组的解:

(σij(t)ρ1(j+1)(t)-b(t,T))θ1(t)+σi1(t)θ2(t),…σin(t))θn+1(t)=(b(t,T)-σij(t)ρ1(j+1)(t))b(t,T)+μi(t)-r(t)(1?i?n))

因为只有n个方程,而θ(t)有(n+1)个分量,所以方程组的解不只一组。

因此知,存在一个与P等价的概率测度Q满足|Ft=exp{-θ(t)dW(t)-θ2(t)dW(t)dt}

由Gisanov定理知随机过程(t)在Q下是标准布朗运动,其产生的自然域流同样也是Ft,由此可得(t)及(t)均为概率测度Q下的Ft鞅,进一步得到

Vt=B(t,T)EQ[V(T)Ft],B(T,T)=1⑧

二、该模型的算术亚式看涨期权定价

亚式期权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是奇异型期权的一种,其本质是一种创新的欧式期权,在现代金融市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亚式期权与欧式期权的相同点在于两者都规定投资者只有在到期日T才能选择执行期权和约。而不同点在于,亚式期权的收益取决于合约有效期[0,T]内的金融资产的平均价格A(T),用A(T)代替欧式期权中决定期权收益的执行价格K或到期日标的资产的价格S(T),并据此来决定是否执行期权及执行期权产生的收益。A(t)的表达式为:A(t)=S(u)du。根据代替对象的不同,亚式期权可分为平均执行价格型期权(Average Strike Option)和(Average Rate Option)平均价格型期权。前者用A(T)代替K,可保证合约有效期内多次购买标的资产所支付的平均买价低于最终价格,或保证有效期内多次卖出资产所获得的平均售价高于最终价格;后者用A(T)代替S(T),以规避在合约有效期内因頻繁交易资产而产生的价格风险。本文定义的是算术平均执行价格型亚式看涨期权,改进了③、④的结论。

由⑥式和⑦式可得在P下,(t)对(t)满足倒向随机微分方程σμ

d(t)=ai(t)exp(

-q(s)ds)

i(t)[μi(t)+qi(t)

-r(t)+(

(t,T)-

i(t)

(t,T)T)dt+(

i(t)

-

(t,T))dW(t)]

(t)=Φ(

i(T)) ⑨

令zi(t)=ai(t)exp(-q(s)ds)i(t)-(t,T))且由引理1可知

(t)=(t)B-1(t,T)=ai(t)exp(-q(s)ds)i(t)+b(t),所以⑨式变为

d(t)=[

((t)-b(t))(μi(t)+qi(t)-r(t))-zi(t)

(t,T)T]dt+zi(t)dW(t)

(t)=Φ(

i(T))⑩

令M(t)=S(u)du则关于i(t)的算术平均执行价格型亚式看涨期权的价格满足:

d(t)=[

((t)-b(t))(μi(t)+qi(t)-r(t))-zi(t)

(t,T)T]dt+zi(t)dW(t)

(t)=(

i(T)-

)+11

易证得方程11满足BSDE存在唯一解的条件,即该亚式看涨期权可完全被套期保值。

对于欧式看涨期权,其在t时刻的价格,将由t时刻的股价i(t)唯一确定。而对于算术平均执行价格型亚式看涨期权,可以证明其在t时刻的价格须由i(t)和股票在[0,T]上的股价平均值Mi(T)共同决定。考虑如下随机微分方程组

d

i(s)=

(s)[(μi(s)+qi(s)-r(s)+(

(t,T)-

(σi(s)

(t,T)T)ds+(σi(s)-

(t,T)dW(s)]

i(t)=x ,t?s?T

Mi(t)=Mi12

其中x为t时刻i(t)的价格,Mi表示第i只股票在[0,t]时期内的股价平均值。对由11、12构成的正倒向随机微分方程,为得到(t)的概率表示,需引入引理2。

引理2 由引理1知在Q下股票价格过程i(t)满足

di(s)=((σi(s)-(t,T))d(s),t?s?T13

过程(t)满足d(t)=ai(s)exp(-qi(u)du)i(s)(σi(s)-(t,T))d(s),t?s?T14

定理1 算术平均执行价格型亚式看涨期权在t时刻的价格(t)可以表示为

(t)=EQ

i(T)

-+,15

且有V(t)=B(t,T)EQ[(i(T)exp(-qi(s)ds)-)+]16

证明:由引理2有(T)-(t)=ai(s)exp(-qi(u)du)i(s)(σi(s)-(t,T))d(s)

对上式两边取条件期望,及对i(t)使用Tt?公式并代入,得(t)=EQ[i(t)exp(-|i(s)-(t,T)|2ds+|i(s)-(t,T)|d(s))-)+]=EQ[(i(T)-)+], 代入引理2,可得算术平均执行价格型亚式看涨期权V(t)=(Si(T)-)+在t时刻的价格为16式所示结果。

参考文献:

1.Yan Jiaan. Introduction to martingale methods in option pricing [M].Liu Bieju Centre for Mathematical Sciences Lecture Notes in Mathematics,1998.

2.Musiela M, M. Rutkowski. Martingale method in financial modeling[M].Berlin: Springer Verlag, Heidelberg; New York,1997.

3.嵇少林.算术亚式期权的无套利定价问题[J].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6).

4郑小迎,陈金贤.关于亚式期权及其定价模型的研究[J].系统工程,2000(3).

定价利率市场化 篇12

杜瓦特波特与马斯金提出:“事后的有效”是内在地依赖于集中的金融体制的, 如果金融体制是分散的, 则软预算约束所带来的“事后的有效”便不复存在, 而硬的预算约束所导致的“事先的有效”便会起主导作用。可见, 集权的金融制度与分权的金融制度会产生软、硬两种不同的预算约束程度。我国原有的金融制度正是高度集权的金融制度, 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 政府对银行的一贯救助就产生了“软预算约束”问题, 导致银行缺少改进经营、减少亏损的动力, 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 金融风险不断累积, 逐渐逼近甚而突破国家承受能力, 只得改革集权的国有金融制度, 使其收缩、退让, 同时放宽对民间金融的市场准入, 从而变软预算约束为硬预算约束。

二、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利率定价方式的现状分析

民间金融市场和正规金融市场是近乎分割的, 因而作为金融市场核心因素的资金价格——利率在两个市场不一致也在所难免;即使在民间金融市场内部, 由于其自身隐蔽、分散的特点, 利率也存在巨大差异。中国农村非正式金融组织因民间资金需求与供给的共同作用使农村非正式金融活动迅速发展。从需求角度看, 农户的资金需求具有明显特点, 比如贷款数额小, 希望采用较少抵押甚至无抵押的贷款方式, 希望贷款手续简便、灵活、及时等等, 而这些都由民间借贷得到了较好的满足。从供给角度看, 农村贫富差别的加大使农村非正式金融形成旺盛的供给。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低并且征收利息税, 同时农村领域又缺乏国债等证券投资渠道, 使得数量巨大的民间资本持有者受利益驱动而成为非正式金融的潜在供给者。

从农村民间借贷规模来看, 国内许多学者的研究也表明目前农村民间借贷的规模较大。温铁军 (2001) 对东、中、西部15个省份24个市县的41个村落的调查发现, 民间借贷的发生率高达95%;史清华等 (2004) 对晋浙两省固定跟踪观察农户的研究发现, 山西10村2000年民间借贷占农户当年借贷的74.29%, 浙江10村2000年民间借贷占农户当年借贷的83.98%。IFAD (2001) 的研究报告也指出, 中国农民来自非正式金融市场的贷款大约为来自正式金融市场的四倍。

从农村民间借贷是否收取利息来看, 由2003年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户数据可以看出, 全国无息借款占私人借款的53.89%, 东部地区此比率为44.07%, 中部70.29%, 西部47.09%;即中部的无息借款比重较大, 东部和西部民间借贷中有息借款所占比例更大。温铁军 (2001) 调查表明, 民间借贷有1/3左右是互助性无息和低息借贷。史清华等 (2004) 对晋浙两省固定跟踪观察农户的调查显示, 内地民间借贷主要以无息的亲情借贷为主, 付息比例相对较小。

从农村借贷利率水平来看, 由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公布的借贷利率加权平均数:1998年年利率26.4%, 2001年18%, 2003年10.8%;2003年温州民间利率是农信社贷款利率上限7.965% (六个月至一年, 2002.02.21) 的1.356倍。民间利率水平均高于正式金融机构农村贷款利率。傅祖宏等 (2003) 对新疆昌吉州农村民间借贷情况的调查也表明, 农村民间借贷期限一般都在半年以内, 月息一般10~20‰。以上调查研究和公布的统计数据能看出, 民间借贷利率一般高于正式金融机构农村贷款利率二至三倍。

总体上, 根据利率的由低到高可以将民间利率分为三种情况:零利率或低利率、中等利率和高利率。零利率或低利率一般被用于借贷本身并不是完全为了获取利息, 而是为了相互帮助应付生产和生活中的紧急情况。高利率主要就是指高利贷, 其年利率一般高出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以上, 甚至更多 (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1991年第四条) 。高利贷的形式虽然在全国各地都有存在, 但主要集中在两类地区:其一是经济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 其二是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中等利率处于零利率和高利贷之间的利率, 一般来说, 它要高于银行利率, 但不会超过其4倍, 中等利率是民间金融的主要利率形式。下面按照三种利率情况将典型的民间金融形式加以汇总: (见表1) 农村金融实践中, 在财政贴息基础上的较低的优惠贷款利率既是传统也是比较广泛的做法, 其理论基础是商业银行机构开展农村信贷成本高、收益少, 小额信贷的边际利润远小于大额批发贷款。为了鼓励他们支持农业、避免现有的金融机构退出农村, 财政给予一定的利

息补贴, 推动商业银行参与农村金融市场, 扩大市场容量, 满足农户及微型企业的金融需求。

但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检验来看, 这一做法反而背离设定的政策目标, 出现贷款发放中的寻租现象。另外, 由于农村金融的垄断性供给, 过高的贷款利率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三、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利率决定方式的绩效评价

农村民间金融组织所面临的高风险也部分地解释了民间金融的高利率。江曙霞、秦国楼认为, 民间金融的融资活动尚未得到官方认可, 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而且, 民间金融的贷款缺少合格的担保和抵押, 因而在借贷活动中, 就存在被官方取缔和借款人一旦违约贷款人却无法进行强制实施的风险。高风险自然要求有高收益。他们还由此引出了对民间金融的政策含义:只有使民间金融合法化, 并将其纳入法律保护, 从而降低其经营中的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 才有助于降低层间融资的利率。

参考文献

[1]王华峰.非正规金融:内涵、效率与制度安排[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6 (8) ;

[2]陈柳钦.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运行形式、存在的问题及其规范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 2006 (72) ;

上一篇:软弱地基加固处理下一篇:同学聚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