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再进一步

2024-09-04

利率市场化再进一步(精选10篇)

利率市场化再进一步 篇1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 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 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 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 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 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1]。本文将在分析我国经济背景的基础上, 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的理论出发, 通过对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及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借鉴, 分析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可行性。

1 目前存款利率市场化面临的约束条件

由于利率市场化, 银行系统将面临着更加严重的不确定性。为了争抢市场, 银行将不断上调利率水平, 这意味着银行将承担更多的风险。因此要切实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 就必须破解其面临的一系列约束条件: (1) 微观主体行为不规范:到目前为止, 我国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并未达到预定目标, 其在资金使用方面的风险约束机制和利益推动机制尚不健全, 利率变动对其行为影响不大。由于企业行为不适应有效竞争的市场机制, 使利率市场化缺乏微观基础。现阶段要实施利率市场化就必须构建出高效的企业治理结构, 探索出解决引起不良贷款的有效途径, 才能为构建市场型银企关系奠定深层制度基础。否则, 即使暂时解决了银企之间的不良债权债务存量, 还会再度形成不良贷款。 (2)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尚不完善:我国的分业金融监管体制随着金融创新和各类金融机构业务的交叉日显落后, 四大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不充分, 在重叠业务方面的监管存在扯皮现象, 违背了其为适应金融分业经营现状、明确部门职责、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初衷。金融监管方式僵化, 表现为一切都要经过审批, 难以适应迅速变化的金融市场要求。金融监管技术手段落后、监管能力落后、监管能力不足, 使得事前的风险预测和防范不够, 往往只能进行事后处理。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因不能完全摆脱行政干预而缺乏独立性, 另外, 监管标准、手段和技术也不能确保监管信息准确和金融机构持续稳健和审慎经营。中央银行和各监管部门要把主要精象进行查处, 以确保金融业有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3) 我国的金融垄断现象普遍:金融垄断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我国商业银行数量偏少, 这必然带来商业银行竞争不充分, 并会与充分竞争的开放式的市场利率形成机制发生冲突, 产生垄断利润。其次,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拥有绝大部分金融资产, 其他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占的比重很小, 无法与国有商业银行竞争抗衡。最后, 我国银行信贷资源的配置也具有较强的垄断性,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的大部分都供给了国有企业, 私人部门很难获得贷款。 (4) 我国金融市场发育尚不成熟:金融市场不发达, 就不可能形成畅通的社会融资渠道, 资金的供求不能通过利率变化进行有效调节, 在此条件下也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市场利率, 在市场不完全时, 利率市场化还可能引起更为严重的问题, 此外金融机构还会产生提高利率的自增强倾向, 引诱资金流向非生产部门, 给经济造成极大伤害。目前我国各金融市场之间还处于相互分割状态, 各个金融市场之间的利率关联度不相同, 因而中央银行以金融市场为调控对象的货币政策实施效应不理想。中央银行要想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等间接手段来调节和影响市场利率, 必须培育和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

2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我国已于1996年放开了同业拆借利率, 向市场利率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接着又放开了国债的市场利率, 逐步建立起一个良好的货币市场与国债市场的利率形成机制, 也为政府进行利率调整确定了一个基准利率。这都为利率市场化打下了基础。接下来我国应首先着手调整利率结构, 将法定利率由200多种减少到30种左右, 并根据经济运行状况更为频繁地调节利率, 同时完善货币和资本市场, 丰富市场上的交易品种, 逐步扩大企业融资中市场利率的比重。当国有银行商业化进展顺利, 银行体系的竞争水平提高和监管机制得到完善时, 就可以考虑逐步扩大商业银行决定贷款利率的自由权, 放开贷款利率。而如果银行经营状况良好, 国有企业改革也取得进展时, 就可以逐步放开存款利率。通过这样有步骤、渐进地层层推进的改革, 最终实现利率的完全市场化。我国早期的改革侧重于理顺商品价格。90年代后期以来, 开始强调生产要素价格的合理化与市场化。资金是重要的生产要素,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 利率市场化是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的重要方面。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是在借鉴世界各国经验的基础上,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稳步推进的。总体思路是先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 后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基本上采取了“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改革思路。其中“先外币后本币”的原则是为了保持资本项目基本平衡, 保证中资商业银行经营外币业务时不亏本, 境内外币存款利率需要及时跟踪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先贷款后存款”是为了防止存款利率一旦放开引发“揽存”的恶性竞争, 抬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我国商业银行本身就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 如果成本激增势必引发商业银行的倒闭风潮;“先长期大额, 后短期小额”的改革原则, 是为了理顺利率的期限结构。无论是计划经济时代还是改革开放后, 为了支持国民经济建设, 商业银行的利率一直处于被压低状态, 尤其是那些大型基建项目, 为了降低成本, 大额、长期的贷款利率更是被压低, 利率合理的期限结构在我国一直没有形成。先放开大额长期有利于弥补银行的风险缺口:期限越长, 风险越大, 定价理应越高;合理的期限结构有利于利率结构的联动, 使得资金配置更加合理。总之。利率市场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渐进式改革,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部分;不但要完善中央银行的调控能力, 市场参与主体的适应能力外, 还应建立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避免因突发金融事件引发挤兑风潮造成的金融危机, 为存款利率市场化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预期环境。

参考文献

[1]范兆斌, 左正强.金融压制、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J].经济研究, 2002, (5) .123-126.[1]范兆斌, 左正强.金融压制、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J].经济研究, 2002, (5) .123-126.

利率市场化再进一步 篇2

货币政策没有超出中性范畴

记者会上,有媒体问及“中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为何仍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时,周小川表示,中国经济和过去若干年相比较,目前增长速度是低了一些,这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新阶段、新状态,叫做新常态。

周小川说,新常态是一种常态,但不是一种特殊的、有问题的状态,因此不一定说货币政策相应就应该有新的提法。货币政策究竟是松是紧,总体来讲有五大范畴:一是叫宽松的货币政策;二是叫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三是叫稳健的货币政策;四是叫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五是叫从紧的货币政策。

周小川解释,这五个范围在每一个范畴里,向左向右都可以有灵活性的调整,但是从一个提法换到另一个提法,这个台阶一般比较大。虽然从近期看,人民银行用了不少过去大家不太熟悉的货币政策工具,但相对于我国国民经济较大的体量而言,每一项工具所使用的量并不一定很大。

观察货币政策松紧程度,其中一个是参考M2,所以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到了M2的增长速度。也就是说,尽管使用了各种工具来进行调节,其中也包括一部分定向的货币政策调节,但综合后,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2的增长仍是适度的,所以并没有改变稳健的货币政策状况。

有记者问,我国经济是否面临通缩风险,如何理解“中性”货币政策立场?周小川回答,物价确实是观察经济的一个重要指标,但这个指标也有好几种,有CPI(消费者物价指数)、PPI(生产者物价指数)以及GDP平减指数等。其中PPI指数与投资活动关系比较大,因此在经济结构转变进入新常态的过程中,PPI的变化比较大一点。

周小川强调,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变化比较大。因此,对于物价的变化既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同时也要把观察的时间段放长一些、趋势性放长一点来估计,还要慎重。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一些工具已经过几次调整,总体上保持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适度,没有超出稳健的、中性的范畴。

易纲对此补充说,虽然有很多指数来衡量通货膨胀,但是一般来说CPI是最主要的指数。近些年来,我国有的年份CPI为负,比如1998到1999年连续两年CPI为负,2002年和2009年CPI也是略微地为负。去年我国的CPI是2%,今年2月份CPI同比是1.4%,所以我们还在密切地关注CPI包括PPI的走势。PPI己连续36个月为负,最近一轮的油价、大宗商品、铁矿石价格的下降,对PPI的影响会比较大。我们在密切关注价格走势的同时,也会以稳健的货币政策来调控好流动性。实际上积极的则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恰恰是应对目前这种形势的一个合适的组合。

化解融资难融资贵需要综合着力

有记者问,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储蓄率也很高,为什么中小企业依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对此,周小川表示,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综合表现,由很多原因造成。其中一个原因是一些低效率的资金占用太多,把中小企业挤出去了,中小企业得到资金的机会就少了,因此这个局面应该改进。

其次,大中型企业的总部一般集中在大中城市,大中城市的客户选择权比较丰富。但中小企业和一些初创的微型企业有的处于基层,而基层金融服务还不够完善,所以基层金融服务还要进一步扩展,要形成竞争性的金融服务,这样就能够改善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

再次,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还与利率市场化有关,如果价格存在刚性,市场供求关系的平衡就会有一定的障碍,在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市场供求关系就能得到更好的平衡。当然,在金融政策、监管政策以及宏观调控的政策上还有一些文章可以做,可以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的贷款。已经出台的措施会逐步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周小川也强调,政策很难做到立竿见影,很难说是有了政策马上就可以解决问题,化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当记者提问如何保证定向调控的资金真正进入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时,周小川指出,货币政策总的来讲是总量政策,但根据我们国家具体情况的需要和货币政策的传导、结构性特征,我们也认为货币政策能够体现一定的、适度的、结构性的特征,这样有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周小川认为,有一些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调整是持续性的,针对目前的存量有所调整,比如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率。但也有一些政策是增量型的,市场上缺少一种流动性,需要有增量资金来调节,把增量资金注入到经济体中,注入时寻找最缺少资金的地方,找结构优化最需要的地方再注入进去。从初始的角度就能够起到优化结构的作用。钱注入以后,过一段时间就会汇人大江大海,流动起来进入整个经济体,那时候结构性作用就慢慢消失了,又变为总量的政策。从这个角度来讲,对于流动性管理、基础货币投放的结构性政策,确实不可把它的作用估计得过高。对这些政策的评估需要一段时间,目前已有不少正面的效果。

周小川还表示,不赞成认为“资金进入股市就不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观点。股票市场有很多实体经济的企业,从石油、化工到建筑、基建、农业、食品工业,它们都在股票市场上融资,也都在银行开有账户和借钱,这些资金非常直接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从股票发行角度,多数是实体经济的企业通过股票市场来融资,使实体经济得到了发展。确实股票市场和金融市场其他环节中有一些金融交易有可能脱离实体经济,是一种纯粹的投机炒作的做法,但是不能一概而论,好像资金去了股市就是不支持实体经济。另外,有人认为在金融市场中自我循环就都是脱离实体经济的,这也是不准确的。金融的大量活动都是在进行资源配置,为实体经济直接或间接进行服务。不过也确实有个别金融产品会陷入纯粹投机性的目的,这个要加以防范。

金融改革将全面深化

面对经济增速放缓,部分金融业结构性问题开始显露。为破除桎梏、调整发展方向,我国深化金融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大,在政策上也体现出了前瞻性。就深化金融改革的相关问题,记者会上,各方媒体也给予了高度关注。 关于存款保险制度,周小川介绍道,该制度作为金融改革重要的一步棋,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紧锣密鼓的准备。到去年年末,存款保险条例公开征求了意见,结果显示比较正面。这就说明成立存款保险的机制,各方面条件已经基本成熟。针对存款保险推出的具体时间,周小川表示,预计今年上半年就可以出台。

有媒体提问,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今年是否有可能全面放开存贷款利率市场。对此周小川回答,利率市场化已经走了很多年,在这期间,先是从大额、从企业的产品,慢慢变到小额,从贷款又进展到存款。总体来说,利率市场化逐渐取得了很多进步。他强调,去年人民币存款利率的上浮空间扩大到20%,今年前不久的利率调整,又再进一步向上浮动区间扩大了10%。因此大家非常合理地估计,认为离利率市场化,也就是最后的存款利率上限的解除已经非常近了。周小川表示,今年如果能有一个机会,可能存款利率上限就会放开,这也是大家期望中的最后一步。

对此问题,易纲补充道,此次存款利率上限提高到1.3倍以后,商业银行能够进行差异化定价,出现了上浮区间不同的阵营。同时我们也看到,大银行上浮得少一点,中型银行,也就是过去所称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上浮了20%左右,一些小的金融机构,包括农卡j合作金融机构,上浮得更多,可能20%到30%。在他看来,实际上这种差异化定价,体现出了商业银行与不同类型客户之间的良性互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的外资银行虽然市场份额不大,总体而言,上浮的幅度比较小,有36%的外资银行基本上执行基准利率,还有40%的外资银行上浮10%多一点。

基于这种背景,易纲认为,金融机构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适应,加上家庭、个人、企业都适应了这种环境之后,例如隔夜7天回购的利率等利率基准,会逐步趋于成熟。“所以这种利率市场化的条件正在朝着越来越成熟的方向发展。我想,对未来利率市场还是越来越朝着一个市场化的方向前进的。”易纲说道。

谈到深化金融改革,民营银行自然亦是焦点。对于如何在推进过程中建立相关法律、完善监管措施、保证试点银行健康发展、防范金融风险,周小川表示,首先,在观念上要认清楚银行的金融服务也是一种竞争性服务业,虽然它的门槛高一点,但这种门槛主要是为了保证客户资金的安全。如果民营资本能够满足门槛标准的话,也应该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允许其设立新型的、中小型的、服务于社区的民营银行。

周小川谈到,过去在观念上可能认为银行风险很大,一般人不要经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在观念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厘清。其次,设立民营银行的标准和条件还是要明确的。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具有能够识别风险、消化风险的能力,且它的业务是合规的,在监管上,银行也需要比其他行业更严格,所以监管的成熟、监管力量的足够,对于民营银行的设立也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另外,周小川强调,包括支付、清算、交易等方面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要保证银行的正常运作,如果上述条件不健全或者薄弱的话,将导致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出现问题。此外,在规则和制度方面,要更好地支持中小型银行的运作。目前现存的法律并没有对民营银行有特别不利的规定,但是包括对民营的金融机构、对于公司治理方面的规章制度,还需不断细化,这样才能促进民营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

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并实施分类适度监管

问及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监管办法,周小川首先介绍到P2P相关行业的情况。他说,目前P2P网贷由于没有正式申请和取得叫“银行”或者叫“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牌照,因此不能称得上是“银行”或“信用社”。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在范畴上还是属于民间金融。在所有互联网金融行业中,P2P网贷出现不少问题,包括“跑路”、违约及一些不太符合规定的做法。因此提出加强对P2P网贷的监管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为了今后使P2P网贷能够走入健康的发展轨道,能够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对现有的金融机构起到有效补充。而另一种是希望出现问题后找一个能够负责任的监管机构。周小川强调,对这种情况要小心,因为它可能制造道德风险。事实上,任何金融的产品、金融的操作,特别是网上的做法,大家都要注意它的规则和存在的风险。所以,客户参与业务,特别是一些很新的业务的时候,要有风险辨别的能力,要有思想准备,规则的制定也要避免制造道德风险。

至于规则的具体制定思路,周小川指出,从总体上来讲,互联网金融要逐步制定一些适合互联网业务的规则,但是也不可能做得非常超前,因为技术发展非常快,很难提前把所有出现的问题都想到,所以基本上还是应该随着业务的发展去相应出台一些监管的规则。同时因为互联网金融的覆盖面非常广,所以监管规则也不可一概而论。

对于上述问题,潘功胜补充道,互联网金融业态包括第三方支付、P2P、众筹、融资以及现在的银行、保险、证券、资产公司等借助网络平台销售的产品。人民银行对于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基本态度是鼓励创新发展、分类适度监管。另外,由于互联网金融中包含不同的业态,所包含的法律关系、风险的性质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同业态的监管规则和监管强度应该足有差别的。他表示,人民银行正在牵头制定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意见,我们目前正在履行相关的审批程序,希望能够早一点出台。

人民币汇率波动属正常现象

在回答台湾媒体关于“目前台湾民众持有与使用人民币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一天2万元人民币的兑换限额,有没有进一步放宽的可能?另外,台湾和大陆有关签署货币清算协议目前有没有进展”问题时,周小川表示,最开始出现人民币跨境使用时,由于是比较新的事物,还是设置了一些防护线,例如作了一些类似限额的安排,以防出现大的问题。随着人民币跨境业务的发展,经验正在积累,同时,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也会增大,因此这些限额可以重新研究,并适度放宽,机会是肯定有的。谈到台湾人民币清算业务,周小川说,中国银行在台湾的分支机构目前已是人民币业务清算行,现在可正常开展清算业务。未来如果还有进一步的业务发展和需求,是可以研究的。

对于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周小川表示,大陆与香港历来有很好的沟通,只要有需要就会有调节的手段,同时也可能出台一些新举措来支持香港,使其更好发挥离岸人民币中心的作用。继去年的沪港通之后,今年还会有深港通。这些都使双方资本市场的相互沟通有所加强。

对于如何进一步推进两地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周小川说,沪港通是去年出台的一项重大的金融市场方面的进展,总体来说,大家对沪港通的出台都是满意的,该业务也基本上比较稳健。但与此同时,沪港通从去年设计、论证、准备的角度来讲,因为新鲜事物不太有把握,所以设计时保守了一点,出台了一段时间以后,大家发现其实可以设计得更好一点,思想可以更解放一点,所以这方面是有所探讨的。对于深港通的出台,沪港通一方面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给深港通提供了一些思路,所以能做得更好更有效,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更大作用。

就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幅不断增大的问题,周小川表示,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是越来越高了,在较高的开放程度下,汇率波动应该说是正常现象,因为它不只是取决于国内经济基本面,也取决于国际及国际金融市场上人民币的供求关系。另外,汇率波动率也与国际局面有没有重大事件、有没有波动的起因有关系。去年以来,整个国际上很不平静,所以有很多因素导致汇率波动。相比之下,世界上有这么多种货币,如果我们在一个阶段来看它的波动率,人民币与世界上很多货币比较起来是相对稳定的,波动算比较小的。大家可以排个队比一比,就会知道很多货币的波动率比人民币还要大得多。

人民币加入SDR有利于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就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香港媒体提问,今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进行SDR(特别提款权)的审查,这次人民币被纳入SDR的可能性有多大?就此,易纲表示,今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对特别提款权也就是SDR的货币篮子,进行五年一次的评审。五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发展得很快,现在人民币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的贸易融资货币,第六大交易货币,有许多的国家和地区货币当局也用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评审SDR的时候有两个标准:一是看货币背后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量。这个标准中国基本符合,因为中国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目前在世界上名列前列。二是货币要能够自由地使用。目前这个标准还有一些地方存有不同的看法,但总的说来,人民币正朝着一个可自由使用的货币的方向发展。

“毫无疑问,人民币加入SDR,有利于扩大SDR的代表性,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我想,对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开放应也起一个促进的作用,所以我们也在评估这件事,和基金的同事在积极地沟通,希望基金的同事能够充分地考虑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使人民币在可见的、不远的将来能够成为SDR的篮子货币。”易纲表示,当然,人民币是否加入SDR这个问题,我们也要有一颗平常心,这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情。什么时候加入、加入不加入,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进程都会继续向前推进。

就塔斯社记者提出的中俄金融合作关系进展问题,周小川表示,因为中俄是邻居,而且是两个很大的经济体,双方在贸易投瓷方面数额比较大,同时,我们历来都很强调双边金融方面的合作。金融合作除了对贸易结算、对双边投资的支持以及金融市场上的合作以外,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合作方式,如双边本币互换、双边货币直接挂牌交易、鼓励双边直接用本币进行贸易和投资的结算,包括鼓励进入对方的银行间市场或者资本市场进行投资,鼓威央行可以用对方的货币来管理自己的外汇储备,并且在对方的市场上进行投资等,应该说所有这些新的安排,我们和俄罗斯方面都做了安排。当然,有一些合作还在起步阶段,但未来空间是完全打开的。

有记者问及如何分辨普通资本流出和热钱流出,周小川表示,因为中国是国际市场上的贸易和投资大户,在贸易上不仅有货物贸易还有服务贸易,这些都是正常的活动。中国国际收支上,绝大多数资金的进出基本都有正常的贸易和投资背景,但也有一些可能与热钱有关。不过这个数量往往不容易准确地进行观察。

利率市场化再进一步 篇3

一、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影响

所谓利率市场化,就是“由资金市场供求双方共同决定利率水平,让利率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从而促使经济发展更协调、更加有效率”。它本质上就是以市场取代货币当局成为利率定价主体的过程,形成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率市场化将加剧市场利率波动

长期受到抑制的利率一旦放开,在短期内可能有一个上升的过程,而且之后会随市场变化不规则地波动,而利率的频繁波动使得商业银行难以准确预测利率的变动趋势,而且在没有合适的金融工具来规避这种利率风险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经营将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利率市场化将使银行净息差收窄

存、贷款业务一直以来都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商业银行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也绝大部分依靠利差收入。但利率市场化后存款利率预计会有攀升。而对于贷款业务,商业银行的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有趋同趋势,一些优质客户将成为商业银行共同争取的焦点,商业银行可以为其降低贷款利率。存、贷款利率走向的逆向,意味着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将收窄。

目前,中国银行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较高,一旦利率放开,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收入,并可能导致资本充足率降低和银行信心受到打击,从而威胁到银行的财务稳健。

(三)利率市场化将带来商业银行利率定价困难

长期以来,由于利率管制,政府直接掌握了利率的制定权和调整权,商业银行面对的主要是政府变动利率的风险,其自身不存在利率定价问题。由于风险和收益的替代关系,利率市场化以后,各商业银行可能会对不同的客户根据其贡献或者风险的大小采取区别定价的策略。但由于无法获得客户的完整信息以及可能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这将使得商业银行的利率定价变得更加困难。

二、当前农行在利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几年农行加强了对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视,但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实行利率管制,缺乏强有力的利率风险管理手段,利率风险的管理能力仍然滞后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率风险管理观念滞后

由于中国长期实行利率管制,每次利率调整也都由央行决定,因此商业银行对利率变动反应较为迟钝。在管理观念上,对利率风险管理工作还不够重视,“重规模扩张、轻价值管理”的观念依旧占主导地位,缺乏对利率走势的主动分析并做出反应。

同时,利率风险管理又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对利率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缺乏足够的认识,利率风险意识薄弱,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从而不利于利率风险管理水平与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同步提高。

(二)利率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利率风险管理机制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建立风险指标体系来衡量利率风险,评估利率风险损失值,对资产负债业务进行及时调整以规避风险,但目前农行利率风险识别、测量机制的建立还相对滞后,没有系统形成一套健全的由风险识别到风险度量再到风险处理的完整利率风险管理流程,这是制约利率风险管理水平提高的最大障碍。

虽然农行已积极主动参照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稳健经营利率风险管理核心原则,建立科学的利率风险内控机制,但在科学的风险计量和严格的监控制度方面机制仍不健全。

(三)资产负债管理不平衡、定价机制不完善

目前,农行已经实行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但资产负债结构失衡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期限结构上,资产与负债在期限结构上没有建立合理的配比关系,以短期存款支持长期贷款业务的期限错配情况时有发生。这样的资产负债结构属于负债敏感型,由此造成的短期内利率大幅上升,使银行负债成本急剧加重。二是在利率结构上,产品定价机制不够完善。目前农行缺乏一个完善的金融产品定价机制,往往忽略了利率风险的存在,没有完全发挥通过金融产品定价来锁定利率风险、全面覆盖成本的作用。

三、探索开展利率风险内部审计的相关建议

如何管理和防范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利率风险,是农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已成为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管理方法。内部审计作为风险管理的最后一道屏障,应在利率风险管理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针对农行利率风险管理体制开展审计

针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巴塞尔委员会早在1997年就公布了利率风险管理的十二项原则,强调商业银行应当建立综合性的风险管理机制,有效地辨别、测算、监控利率风险头寸。具体内容主要有:董事会应审批利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监控规程,并应定期听取银行利率风险状况的汇报;高层管理人员应当确保银行业务结构及其所承受的利率风险水平得到有效控制;规模较大和业务较复杂的银行应当建立专门机构设计和管理银行的利率风险控制系统;银行应当拥有风险测算系统,该系统应能够及时发现利率风险的所有重大根源,按照自身业务范围估算利率变动所将造成的影响;银行必须拥有能够满足利率风险管理需要的信息监控报告系统,定期向高层管理人员及董事会报告等。

处于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应积极主动地参照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银行稳健利率管理的核心原则,进行自身的利率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在具体开展利率风险内部审计时,应结合《原则》要求重点关注以下内容:是否建立了风险管理机制用以监控利率风险,保证所有交易和利率风险均能纳入银行风险管理体系,该机制应独立于银行的其他业务,避免利益相互冲突,明确责任分工;是否有明确负责利率风险的个人或部门,其工作范围及分工是否明确,并与业务部门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是否存在一个完整的能够反映与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头寸相关联的所有重大风险的利率风险计量系统;各分支行是否及时上报本行的缺口头寸或风险值,并做好信息和数据的采集报告工作,为总行利率决策部门制定科学有效的利率风险防范对策提供依据。

(二)评价农行净息差管控机制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农行未来面临的利率风险主要源于净息差产生的变化,因此如果能对息差变动进行科学的管控,那么对利率风险的规避和管理将具有重大的意义。

目前,为保持净息差优势,农行已建立起一套系统的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净息差管控机制,以全行净利润增速确定净息差控制目标,并以量价结合的方式细化分解至各业务领域及相关条线和分行。在利率风险审计工作中,应将这一净息差管控机制设计、传导及运行情况作为审计重点,评价其在具体使用中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可以通过对经济周期、利率周期历史情况的分析以及对未来经济情况变化的科学认识,确认其净息差控制目标是否合理;通过对已设定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分析其指标体系设定、分解是否合理,是否及时根据内生、外生变量对净息差的影响,及时采取预调、微调措施,保证净息差管理目标顺利实现;通过问卷调查、沟通访谈、流程测试、抽样测试等方式在分行层面进行调研,评价该机制在分行的传导方式是否合理、有效,对落实净息差管理目标所起到的作用;最后综合净息差管控机制的整体效果评价其是否为农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作用。

(三)开展利率定价模型运行情况审计

利率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利率风险的度量,即关键在于了解农行目前的利率风险状况并合理地进行利率定价以覆盖其风险。为改变现有贷款定价模型测算结果定价指导作用有限的现状,给前台部门提供一套可靠的、可用于指导并约束定价的方法和标准,农行正积极实施定价管理机制转变,并最终全面实现定价模型测算结果的约束性作用。

新的定价模型以成本加成为基本原理,考虑中间业务收入、存款收益之后,实现全面覆盖各类成本之后的底线定价水平。这一模型在建设和应用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样应该作为利率风险审计的工作重点。首先,应将利率计算中所使用各类成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作为审计要点,分析模型成本影响因子的考虑是否完备,其计算过程及取值是否合理。如模型是否能够反映宏观经济形势、政策识别、区域因素、资金供求及规模限制对利率的影响;其数据来源是否准确可行,且与现实无太大差距;在“其他成本”中还应包括哪些要素、如何计量等。其次,在审计方法上,可以通过审阅运行报告、监控报告等资料,结合前台部门访谈、调研等方式,确定模型计算所得利率是否符合市场实际、满足客户需要以及在不同地域及行业是否通用等问题。如同业竞争、谈判技巧、经营目标等现实定价因素影响与模型定价是否有较大差异,导致模型定价流于形式。最后,还应关注如果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利率有较大差距,是否根据情况定期增减或修正了定价模型中的各项参数,并建立起利率风险缺口分析机制,切实提高利率定价测算技术,增强防范利率风险的能力。

摘要:目前,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正稳步快速推进,为迎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挑战,必须强化和提高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水平。内部审计作为一种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也应当在利率风险管理体制、净息差管控机制以及利率定价模型使用等领域积极开展利率风险审计工作,发挥其在利率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利率市场化再进一步 篇4

事实上,6月份的“钱荒”之后,中国在金融领域的改革明显提速。7月5日,国务院下发《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金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企业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出乎外界意料的是,如此重大改革不到半个月就果断出台。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温州第一次金融改革启动时,就曾设想在温州试行利率市场化。事实证明,利率市场化作为一项基础性制度举措,很难作为地方性实验政策在一隅试行。而官方真正推动利率市场化则始于1996年,自那时起,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就进入了漫长的停滞期,16年的历程每每中国金融领域出现问题,都会提及利率市场化改革,而每每都因金融市场整体改革步伐迟缓,使得行政管制无处不在,基础配套建设极其匮乏。

利率市场化改革真正破局是2011年,温州民间借贷引发跑路事件,使得中国金融改革滞后所导致的“金融抑制”可谓无处不在。笔者曾在当时的评论中写道:“温州危机的爆发,本质上是改革不彻底导致金融扭曲和实业萎靡导致的结果。应以本次危机为契机,思考制度性的救助方案,这无论对温州还是对中国经济,都是一次刮骨疗毒的魄力之举。现在的形势是,金融业表面风景这边独好,但因改革滞后,包括银行业在内中国金融面临着极大的系统风险,金融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多年来中国经济短板的事实。千万不能采取拖延和绥靖政策,通过中国金融改革最好的时期,给中国经济埋下一颗随时可能爆发的地雷。”遗憾的是,温州金融改革总体方案由于缺乏实施细则以及顶层设计,无论在利率市场化以及民营银行的设立等方面,都没有迈出实质性步伐,金融改革又一次黄金窗口逐渐失去。

2012年6月8日和7月6日,央行在宣布下调存贷款利率的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并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此前,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完全由人民银行决定,商业银行既没资金定价权,甚至连一定的上下浮动都没有,这种价格上的管制一直饱受各界诟病,被视为中国金融改革最滞后领域。这次央行破天荒允许存款利率上浮至最高1.1倍,同时将贷款利率浮动下限从九折扩大至八折,在扩大银行定价权的同时也启动了中国银行业历史上存贷款利率双向浮动的新时代。但实事求是而言,这两次央行开启存款利率上浮上限,扩大贷款利率下浮下限,其幅度还是太小。然后是今年6月的“钱荒”,再次暴露出中国金融改革和利率管制所埋藏的系统性风险,使管理层下了最后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的决心。

央行这次“突然”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从时间和力度上都的确超预期,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利率市场化核心是放开存款利率的上限管制,这是核心的核心。但这次并未涉及存款利率的放开问题。人民银行的解释是:“主要考虑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更为深远,所要求的条件也相对更高。从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看,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最为关键、风险最大的阶段,需要根据各项基础条件的成熟程度分步实施、有序推进。2003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但尚未完全到位,同时存款保险制度、金融市场退出机制等配套机制也正在逐步建立过程中。”因而表示,“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存款利率市场化所需各项基础条件,稳妥有序地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

关于利率市场化中基准利率的研究 篇5

关键词:再贴现利率,基准利率,利率市场化

资金是国民经济的血液, 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重要经济杠杆, 起着调节国民经济结构和引导资金投向, 调节社会储蓄与投资, 促进社会增援合理配置的作用。但长期以来, 主流金融工具的利率处于被严格“管制”的状态, 成为一种垄断性的商品, 影响了国内资金的充分利用, 制约了金融市场的发展, 限制了货币政策的发挥, 也容易使内外部经济失衡。从一定程度上讲, 利率非市场化不仅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瓶颈, 而且也是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 促进微观经济机制改善的一大障碍。因此, 加快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和利率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

一、利率市场化与基准利率

利率市场化是指存贷款利率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 最终形成以基准利率为中心和导向, 以市场利率为主体, 各种利率保持合理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

在推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中, 着手建立合理的利率体系, 特别是建立具有导向性的基准利率显得尤为重要。在市场化条件下, 融资者衡量融资成本, 投资者计算投资收益, 管理层对宏观经济的调控, 客观上都要求有个基准利率水平作参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 基准利率的确定和培育是利率市场化机制形成的核心。

所谓基准利率就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基准利率影响其它金融资产的利率, 以有效地传导货币政策。从多数国家央行的基准利率情况看, 基准利率一般应具有以下特点:

1.央行要易于控制。即央行通过基准利率来调节市场利率的有效与否。

2.基础性。即基准利率的利率体系、金融产品价格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它与其他金融市场的利率或金融资产价格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3.传导性。即基准利率所反映的市场信号或央行通过基准利率所发出的调控信号能及时有效地传递到其它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的价格上。

4.市场化。央行基准利率的市场化有其特殊性, 它不可能像其它利率那样直接由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决定, 而是主要反映资金供求状况和体现货币政策意图。

二、再贴现利率作为基准利率的理论依据及其作用过程

在利率管制下, 基准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但由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扭曲, 央行对再贷款工具的运用往往缺乏自主性, 即不是出于实现宏观调控目标而仅仅是迫于商业银行资金需求的压力, 而且再贷款与实际经济活动较少直接联系, 是一种纯信用性的合约, 并有一定的信贷分配色彩。另外, 再贷款如果是用来解决一些政治问题, 如解决挤兑、不良资产等问题, 那么再贷款利率肯定不能市场化。1994年以来, 伴随着外汇存款在央行资产中的比例大幅上升, 再贷款比重开始下降。今后, 随着再贴现业务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 再贷款的规模将持续趋于缩小。因此, 再贷款利率显然不适合作为市场化利率体系中央行的基准利率。

在目前我国中央银行利率、金融市场利率和商业银行利率三级利率体系中, 再贴现利率最适合充当基准利率。再贴现率是央行所掌握的,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央行的政策意向, 同时在利率体系完善健全的国家, 再贴现利率处于基础性地位, 反映资金供求状况, 具有良好的传递性, 对市场利率有明显的预示作用。它的作用过程如下:在公开的票据市场中, 能有效地进行再贴现业务的前提下, 央行就能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利率来调节商业银行获取资金的成本, 进而改变商业银行向客户发放贷款或贴现时的利率。因再贴现率灵活微调, 就可以不断以此来随时调控整个社会的经济状况。同时, 拉开在贴现率与其他利率的差距, 使成为最低的利率, 从而形成以再贴现率为引导, 同行拆借利率为轴心的市场利率体系。

三、我国再贴现机制改革历程及缺陷

计划经济时期, 我国的商业信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没有商业票据, 自然也就不会有再贴现业务。1986年, 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开办了再贴现业务。之后, 商业票据的承兑贴现业务在全国推广开来。从1994年10月起, 人民银行总行开始办理再贴现业务。1998年央行改进和完善了再贴现率的生成机制, 使再贴现率与再贷款利率脱钩, 首次成为独立的基准利率种类, 并改进了再贴现业务的操作方式, 扩大了再贴现范围, 采取措施加快发展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票据市场等。再贴现规模已经呈明显的扩张势头, 其作用也将逐渐凸显出来。然而目前我国再贴现机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再贴现率存在的缺陷。首先, 央行没有足够的主动权, 商业银行是否愿意到央行申请再贴现或再贴现多少, 决定于商业银行的行为。其次, 调整再贴现率的告示效应是相对的, 有时并不能准确反映央行货币政策的意向。

2.全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票据市场。具体表现为:交易主体缺乏, 现有交易主体主要局限于商业银行, 没有专业性的有法人资格的票据公司;票据数量有限, 种类单一;交易方式较少, 票据承兑贴现量小且不规范, 商业银行常常为再贴现而办理贴现和签发票据。

3.再贷款等其他政策工具过强。如1998年底央行对各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占当年资产总额的比重为48.29%, 这使得再贴现业务量在央行资产中的比重不大。

4.再贴现政策尚未理顺。对再贴现率, 央行不能完全独立地根据货币政策的需要自主决定, 并且决策过程复杂、滞后, 跟不上金融经济形势的变化, 往往既不反映资金供求状况及其变化, 也无法对商业银行的借款和放贷款行为产生多大的影响, 降低了再贴现率机制的有效性。目前央行调节利率的技术方法是“试错法”, 这种调节手段, 即使在央行具有足够独立性的情况下, 也难以及时准确地掌握足够的信息, 达不到预定的政策效果。另外, 央行对再贴现仍采取分级管理的方式, 在不突破总信贷额度的前提下, 通过再贴现规模来为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

总体看来, 再贴现机制成为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资金与票据的简单置换, 削弱了再贴现率的基础性与传导性, 从而无法在事实上担当起基准利率的角色。

四、强化再贴现率的基准作用的措施

(一) 发展规范化的票据市场, 为扩大再贴现业务创造条件

1. 尽快建立统一、权威的资信评估制度, 必须通过资信评估立

法和司法使评估机构真正对评估结果的真实性负无限连带责任, 以从根本上建立资信评估机构的自我约束机制和优胜劣汰机制, 从而保证信誉优良的企业都能发行票据。

2. 扩大市场规模, 加强票据市场的基础建设, 逐步形成全国统

一的票据市场。在此基础上, 实现统一的市场价格和市场利率, 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3. 积极稳妥地发展票据市场工具, 通过衍生票据范畴, 逐步将

银行本票、存单、保险单纳入票据业务范围, 改变目前票据市场交易工具单一的局面。

4. 推行商业银行系统内票据专营机构的建立与规范, 以专业性发挥社会中介职能, 提高市场效率, 有效防范票据风险。

5. 建立统一的票据交易服务体系, 包括建立和完善票据市场

体系;建设全国统一的票据印刷、登记、查询和鉴证的系统;建立全国统一的票据托管和清算中心;采用统一的密押、编译手段网络查询等。

6. 建立健全相关金融法律法规, 为票据业务的健康发展及再贴现工具的有效运用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 取消央行信用再贷款

通过再贷款规模的缩减直至取消, 从而减少政策性资金供给, 提高央行再贴现政策工具上的主动权, 使再贴现成为真正的调控工具。在票据市场尚未完全发展起来之前, 可实行再贷款限额管理, 超额部分可实行罚息, 取消对商业银行的短期限贷款, 逐步实行抵押再贷款。这样既有利于票据市场的发展, 又延缓了再贷款的政策性功能。

(三) 改革现有再贴现政策

1. 依据国家产业政策, 放松对再贴现的行业限制, 延长再贴现

的期限, 是其与开出票据的期限基本一致, 对跨地区票据、转贴现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

2. 将再贴现两级实施改为总行集中掌握, 灵活调节再贴现的

数量, 适当增加再贴现利率的弹性, 并与公开市场操作相协调, 适时将票据贴现活动市场化, 使之真正成为间接货币政策工具。

(四) 转换商业银行经营机制, 消除利率传导的障碍

深化商业银行改革, 改善其治理结构, 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我约束的法人试题, 并按“三性”原则开展经营活动。只有银行经营机制得以彻底转换, 才能保证央行基准利率的准确传导, 促使市场化利率的形成。

(五) 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强化金融监管作用

目前中央央行的宏观金融调控目标并未完全摆脱对国家计划和经济增长目标的依附, 央行甚至还承担着大量的财政职能。在这种央行与政府关系尚未理顺的条件下, 很难保证央行能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来调控再贴现利率及整个利率体系。因此, 一方面必须尽快彻底分离政府与央行的“天然联系”;另一方面要提高央行自身的管理水平, 加强对经济、金融运行的调研、监测, 把握其特点和趋势, 科学决策基准利率的调整变动, 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能力。

在利率市场化下, 央行通过基准利率来调控宏观经济, 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加大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央行可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 建立数据模型, 计算分析利率敏感度和风险程度, 形成预警机制, 不结合专项稽核等手段, 对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实施全方位监管, 确保稳健经营。

五、结语

理论分析了我国应选择再贴现率作为基准利率的可行性, 而对我国现实起来的分析也显示了这一策略的潜力与优势, 结合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近期举措, 我们认为还需通过发展票据市场、取消信用在贷款、改革再贴现政策、转换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和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等措施来培育、强化其基准作用。当然, 正如以前的形形色色的改革所告诉我们的, 涉及整个国家经济体系稳定的金融政策改革只能采取渐进方式, 利率市场化的培育也是这样。

参考文献

[1]魏革军.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

[2]黄达.货币银行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3]朱忠明.中国货币市场发展新论[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

[4]中国利率市场化的主要思路[EB/OL].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2002-04-24.

[5]首选方案:渐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EB/OL].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2001-04-24.

[6]潘英丽.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难点与推进方式[J].上海金融, 1996, (5) .

谈中国利率市场化与基准利率建设 篇6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

自1978年以来, 我国的经济市场化改革始于商品价格市场化, 通过对经济实物系统绝大部分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市场化, 放开对微观市场主体的束缚。对市场利益追逐的鼓励为微观主体提供了足够的激励, 培育出大量合格的、适应竞争的市场参与者, 大大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而对于利率的形成机制来说, 其改革力度却远远落后, 使得资金的配置效率受到相当程度的抑制, 同时扭曲了经济中资源的配置。

随着我国市场主体多样化程度的上升, 此时再对利率进行管制已经不再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首先,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政府想要全面掌握所有微观主体的资金需求和价格已经十分困难;再次, 近年来影子银行的迅速膨胀使得利率市场更加细分, 通过一刀切的利率政策来确定资金的价格也已经不合时宜, 因此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

我国在1993年12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进行利率市场化的基本设想, 即“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存贷款利率上下限, 进一步理顺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和有价证券利率之间的关系;各类利率要反映期限、成本、风险的区别, 保持合理利差;逐步形成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的市场利率体系。”2003年,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利率市场化的目标是“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 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

2005年1月31日, 中国人民银行以货币政策增刊的形式发布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 对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战略再次进行了总体部署, 并强调了改革的总体思路, 即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 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 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因此,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稳步推进、逐渐深入的过程。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始于货币市场。在不断丰富完善利率体系、构建市场环境的基础上, 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式也逐渐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型。目前我国完成市场化的利率品种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债券回购利率、国债和金融债发行利率和二级市场利率等。而以1998年1月1日央行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控制为标志, 我国货币政策逐渐进入间接调控时代。考虑到我国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制, 银行信贷业务在较长时间内还将是市场参与者获取资金的主要渠道和来源, 因此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是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 也是风险最大的一步。2004年10月29日, 央行放开了贷款利率的下限和存款利率的上限, 顺利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 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

二、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

现今,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极大的进步。随着改革的深入, 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内的市场参与主体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具体, 甚至有些已经成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推进的瓶颈。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的缺失。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的问题解决不了, 利率市场化就无法推进。

现代市场利率体系一般以央行的再贷款利率为引导, 以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为基准, 容纳短期票据利率、债券利率、基于票据和债券的市场贴现和回购利率、存贷款利率等诸多利率品种。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是在整个利率体系中起核心作用、并能制约其他利率的基础利率。基准利率在金融市场风险定价机制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与其他金融市场的利率有较强的关联性, 因此在清晰准确地反映市场资金供求变化信号的基础上, 可以将这些信号有效地传递到其他金融市场产品的价格上, 从而调整市场资金的供求关系。

目前, 基准利率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瓶颈因素。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产品创新因缺乏基准利率体系而受阻。一方面是现有的货币市场交易利率因体系不完整、数据不连续、传导不畅通等原因无法培育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另一方面是各种金融产品缺乏有效的基准利率作为定价参考, 银行间市场交易程度偏低, 新产品定价混乱, 从而影响了金融市场向广度、深度的进一步发展。无法建立完备的市场利率体系, 使得各种市场利率无法分解出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的基准利率以及借款人信用风险溢价、流动性溢价的利率。同时, 缺乏基准利率体系造成了各种避险产品缺乏定价基础, 也制约了我国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

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 金融市场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利率是反映资金供求的标志, 但是在金融市场上又有很多利率种类, 如果要把它们有机地组成一个市场利率体系, 必须有基准利率来引领。同时可以发现, 有了基准利率的金融市场将面临产品创新的大发展机遇, 这样能带动商业银行中介业务创新的新局面和居民企业投融资工具多元化的新趋势, 能提高我国直接融资比例。

这一切都需要建立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 更重要的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 必须由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接替法定存贷款利率的基准地位, 这样才能最终形成竞争有序的、以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为核心的我国市场利率体系。因此, 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处于金融市场最基准地位, 是连接各种市场利率的核心, 是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直接关系到利率市场化。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 中国政府决定建立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 自2007年1月4日起正式推出Shibor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

Shibor以位于上海的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为技术平台计算、发布并参照国际惯例命名, 是由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报价团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计算确定的算术平均利率, 是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目前, 对社会公布的Shibor品种包括隔夜、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年期8个品种。《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Shibor) 实施准则》用以规范Shibor的形成机制、信息发布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根据《实施准则》的要求, Shibor报价银行团现由16家商业银行组成, 报价行是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或外汇市场做市商, 在货币市场上人民币交易相对活跃、定价能力强、信用等级高、信息披露比较充分的银行。Shibor的指定发布人为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 指定发布人每个交易日根据各报价行的报价, 剔除最高、最低各2家报价, 对其余报价进行算术平均计算后, 得出每一期限品种的Shibor, 并于11∶30通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网对外发布。

从Shibor运行情况的良好表现来看, 其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地位已经基本上确立。

第一, Shibor可以作为货币市场流动性的有效衡量指标。每日由各期限档次的Shibor形成了一条从隔夜至1年期的完整利率曲线, 具有较好的平滑特征, 其变动随新股IPO发行、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以及公开市场操作同幅调整, 能够综合反映货币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以及市场利率的期限结构关系, 为货币市场的产品定价提供了参考。一是Shibor与货币市场主要品种拆借、回购利率的走势始终保持一致, 二者的利差关系较为稳定。1个月以内的回购利率一般低于Shibor 10个基点以内, 拆借利率普遍高于Shibor, 与Shibor的利差波动幅度大于回购, 体现对不同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溢价;二是Shibor与央票利率走势一致。从一季度的运行情况看, Shibor与央票利率之间已经初步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Shibor与央票利率的走势基本一致, 3个月和1年期央票利率与同期限档次Shibor利率的利差基本稳定在20个基点左右, 体现相应的信用风险溢价。

第二, Shibor与货币市场产品的比价关系逐渐显现。Shibor作为货币市场利率的代表, 其变动综合反映了市场利率走势。目前, Shibor与货币市场各产品之间的比价关系愈加明显和合理。一是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利率、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利率及转贴现利率与3个月Shibor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关系。由于贴现业务的期限均在6个月以内, 平均为3个月左右, 贴现、转贴现利率与3个月Shibor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利差关系。银票贴现利率与3个月Shibor的利差均值为57个基点, 转贴现利率与3个月Shibor的利差均值为45个基点;二是Shibor与短期融资券利差较为稳定。二者的利差基本保持在[50, 150]的区间内, 均值为93个基点, 标准差为28个基点, 并且利差随着发行人信用评级的提高而变小, 充分体现了对不同发债主体的信用风险溢价;而对同一信用级别的发债主体其利差同时随着发行规模的扩大而减小, 体现流动性溢价。

第三, Shibor对债券市场产品定价产生影响。Shibor作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期变动会通过利率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对中长期利率产生影响。从近两年政策性金融债以及企业债的发行利率看, 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 中长期债券的发行利率主要由货币市场的资金供求决定, 即短期利率走势是债券产品定价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者基本保持同向变动, Shibor将逐渐成为债券市场定价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第四, 以Shibor为定价基准的金融产品创新不断涌现。Shibor自正式对外公布以来, 为货币市场的产品定价提供了新的参考, 以其作为基准的各种金融产品不断涌现, 进一步丰富了货币市场产品种类, 有利于货币市场的深化。

Shibor基准利率地位的培育及其作用的发挥需要货币市场的发展和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体制的完善, 因此中央银行将通过促进货币市场加快发展、指导金融机构健全内部定价机制等措施, 不断推进Shibor建设, 以Shibor为核心健全我国市场利率体系,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一是以Shibor为定价基准, 指导并不断完善已经市场化的利率产品定价机制, 如短期融资券、同业存款、协议存款和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利率形成机制;二是改革现行企业债券发行利率的形成机制。建立企业债券利率以Shibor为基准加点生成的市场化形成机制, 同时创新以Shibor为定价基准的利率衍生产品定价;三是以Shibor为定价基准, 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简化法定基准利率档次, 完善贴现利率形成机制, 逐步理顺中央银行利率、市场利率及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关系, 建立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调控市场利率、市场利率引导金融机构利率定价、金融机构利率引导企业居民投资和消费行为的利率传导机制。

摘要:我国在1993年12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进行利率市场化的基本设想, 随后对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战略进行了完善与实践。随着改革的深入, 发现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的缺失阻碍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继续推进。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基准利率,Shibor

参考文献

[1]国风:利率市场化分析[M].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 2003.

[2]龚浩成:2000中国金融发展报告[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3]王召: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D].北京大学, 2002.

[4]易纲:中国的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1984—1993[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利率市场化再进一步 篇7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概述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为: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 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 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近年来利率市场化进程如下。

1996年我国以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为突破口, 正式启动了利率市场化改革。

分几步放开国内外币存贷款利率, 这主要发生在2004年之前。

2003年之前, 银行定价权浮动范围只限30%以内, 2004年贷款上浮范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7倍。

2004年10月, 贷款上浮取消封顶, 下浮的幅度为基准利率的0.9倍。与此同时, 允许银行的存款利率都可以下浮, 下不设底, 但不可较基准利率上浮。

随着各种票据、公司类债券的发展, 特别是OTC市场和二级市场交易不断扩大使价格更为市场化, 很多企业, 特别是质量比较好的企业, 可以选择发行票据和企业债来进行融资, 其价格已经完全不受贷款基准利率的限制。

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浮动范围。2006年8月, 浮动范围扩大至基准利率的0.85倍;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 为支持灾后重建, 人民银行于当年10月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机构住房抵押贷款的自主定价权, 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7倍。

2012年6月, 进一步扩大利率浮动区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

二、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及利率风险管理现状

1、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的意外变动而造成银行盈利状况和市场价值对预期值的偏离。一方面, 利率的高低变化会影响商业银行各种期限的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 从而影响银行的损益。另一方面, 利率的变动会影响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 引起银行股价波动或使银行由于风险资本不足面临监管当局的处罚或信用评级机构的降级处理等对银行不利的后果。根据风险成因, 一般可以分为阶段性风险和恒久性风险。

(1) 阶段性风险。利率市场化的阶段性风险是指在利率市场化转轨阶段, 经济主体不能适应利率波动所产生的金融风险, 其带有显著的系统性, 但随转轨阶段的完成, 阶段性利率风险就会逐渐消失。从我国的情况来看, 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

第一, 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风险。利率市场化过程中, 随利率水平上升, 高风险的借款人将更愿意向银行借款, 而风险较小的借款人则可能逐渐退出贷款申请者的队伍, 由于高风险借款者充斥着信贷市场, 贷款违约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这就是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风险。

第二, 国有企业风险集中风险。改革开放以来,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屡呈滑坡态势, 客观上要求国家扩大对国有企业的补贴, 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造成财政部门无力承担巨额补贴, 企业融资结构中间接融资比重又过高, 在这种情况下, 弥补国有企业亏损和低效运行的使命就落在国有商业银行身上。据统计, 为我国创造7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95%以上新增就业机会的非公有经济, 却至多拥有相当于国有部门20%~30%的信贷资金;而对工业总产值贡献率不足30%,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足20%的国有企业, 却占用着70%以上的国有银行信贷资源和上市融资绝对垄断权, 国有商业银行也就成为了我国经济改革风险的最大承担者。

第三, 市场同业竞争风险。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同业之间竞争会加剧, 其直接表现是各种金融工具间利率水平差距缩小。自存贷款利率浮动改革试点以来, 大量资金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流向农村信用社已经预示着利率市场化之后我国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

第四, 银行存款分流风险。目前, 我国金融市场仍然处于比较严格的政府管制状态, 金融产品较少, 大量资金不得不以储蓄的形式存入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之后, 金融产品必将不断丰富, 居民将有更多的金融产品选择权, 银行存款的分流将不可避免。

(2) 恒久性风险。恒久性风险即通常所说的利率风险, 源自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 具有长期性和非系统性, 尽管此种风险是银行业的一个正常组成部分, 但严重的利率风险会给银行的赢利水平和资本带来巨大的威胁。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利率风险的管理原则和监管原则》, 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 重新定价风险。也称为成熟期错配风险, 是指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到期日 (对固定利率而言) 或重新定价时间 (对浮动利率而言) 差异给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 这也是最主要和最常见的风险。当市场利率变化时, 这种资产、负债重新定价时间的差异会带来资产负债业务价格调整时间的不一致, 从而带来金融机构利差收益的变化。存贷款业务中的“短存长贷”现象突出, 如果利率上升, 商业银行则面临融资成本上升的风险。

第二, 收益曲线风险。是指当金融机构收益曲线的斜率与形态发生意外变化时, 银行资产方收益可能与负债方支出发生方向相反的变化, 从而影响银行收益的风险。一般是指资产与负债期限不相匹配时, 银行为了维持这种缺口头寸, 在收益曲线风险的斜率变小甚至变为负数时, 净利差收入将减少。银行利用短期负债支持长期资产, 当收益曲线异常变动, 长短期利差缩小甚至出现倒挂时, 银行的利差收入就会大幅度降低甚至变为负数。

第三, 基准风险。指一般利率水平变化引起重新定价特征相似的金融工具利率发生程度不等的变化, 从而影响金融机构收益的风险。在同一定价期内, 当一般利率水平发生变化时, 如果两种不同金融产品的定价基础即基准利率变化水平不同, 会导致金融产品的利率水平调整幅度不同, 商业银行也会面临损失。

第四, 选择权风险。又称期权风险, 利率大幅下调时, 一些资信情况好、经营状况佳的企业纷纷偿还长期贷款, 并以新的较低的利率再融资, 商业银行为了保持客户就不得不同意这种安排, 使得银行收益降低, 这就是内含选择权风险。利率市场化之后利率升降将会十分频繁, 银行客户会随时根据利率水平调整自己的资产与负债, 而这种调整往往对商业银行不利, 受体制性因素和微观机制制约, 我国金融机构目前对存款人提前支取和借款人提前还款缺乏制约手段, 此类风险较为显著。

2、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利率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绝大多数的问题在于商业银行内部并没有建立起和利率风险管理相关的管理机构、制度、机制等, 外部也缺乏一些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市场调节。主要问题归纳如下。

(1) 利率风险管理的体制不够健全。在管理体制上, 各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一套针对利率风险管理的科学、严密、高效的组织体系和决策机制;缺乏明确的利率风险管理政策和管理程序。利率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内容, 需要一套严密、科学、权威性的组织体系和决策机制, 以利于准确、及时、科学决策。

(2) 缺乏及时有效地控制和规避风险的工具。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运用渠道比较单一, 负债基本上是被动的, 资产的运用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商业银行基本上不能根据自身的资金实力、资金成本、供求关系自主决定不同的利率来调节资产负债结构, 表内资产负债结构单一, 表外的金融衍生工具更是匮乏。

(3) 利率风险管理的高级人才资源匮乏。利率风险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利率风险管理工作对利率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理论和技术方法要求甚高, 而我国银行界目前接受这种系统培训的人员甚少, 对利率走势的预测、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较弱。

三、对我国商业银行加强利率风险管理、改进管理模式的设想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渐近的过程, 需要商业银行经历较长的适应期。为应对挑战, 我国商业银行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改革利率管理模式, 探索利率风险管理手段, 建立与利率市场化进程相适应的现代利率管理机制。

1、组织架构上的调整。

应确定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是利率管理的核心机构和决策机构。由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确定利率和费率的基准水平, 制定利率风险管理政策和信息系统模式建设等。现阶段, 可考虑采取由各业务部门确定各自的定价和利率风险管理策略, 提交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审批的过渡性措施, 在条件成熟时, 由资产负债管理部统一进行全行的利率风险管理。

2、资产负债管理技术的创新。

资产负债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不是简单的资产负债头寸调配, 因而要充分考虑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 提高资产负债管理的时效性和信息化水平。

3、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对外定价机制。

目前, 受金融生态条件、内部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等制度性制约, 金融机构利率定价的技术条件还不能完全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要求, 容易引发价格恶性竞争。

4、逐步引入内部核算和激励制度。

建立内部转移价格制度和正向激励机制。明确各项业务经营管理的内部专业分工和业务流程, 通过建立内部转移价格制度有效调节各业务流程环节利益的再分配机制, 培育正向激励机制。

5、建立技术支持系统。

目前, 各商业银行尚未建立利率风险管理的信息支持系统, 所需数据也很缺乏, 应结合各银行的信息系统建设, 建立利率信息库和风险分析系统, 在此基础上, 逐步提高对市场利率水平变化的分析和预测能力, 从而可以进行比较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Z].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增刊) , 2005.

[2]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利率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Z].1997.

[3]戴相龙、吴念鲁:商业银行经营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2.

[4]安东尼.G.科恩、罗伯特.A.克兰等:利率风险的控制与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利率市场化再进一步 篇8

一、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含义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的变动而造成的各种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的不利变动而造成银行的利息收入等改变, 从而影响银行的收益变化或银行金融资产缩水, 给商业银行财务状况带来的风险。目前对商业银行而言, 主要面临以下四种利率风险:重新定价风险、基准风险、收益曲线风险、期权风险。

一是重新定价风险 (又称缺口风险) 。是由于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到期日 (固定利率) 与重新定价时间 (浮动利率) 差异造成的风险, 这种重新定价的不对称性明显时, 利率的变动将给银行收入和经济价值带来重大影响。如商业银行固定利率长期贷款的融资来源假如为短期存款, 则利率上升, 商业银行的内在价值将降低, 未来收入将减少。

二是基准风险。是由于商业银行利息支付和利息收入采用的基准利率不完全一致造成的 (定价基础的差异) 。利率变化时, 所使用基准利率的完全相关性和非同步性会导致同期限资产与负债之间存在利差的变化。

三是收益曲线风险。收益曲线从图形上反映的是证券的到期收益与期限之间的关系, 重新定价的不对称性会导致曲线的斜率、形态受到影响, 收益曲线的非平行移动或旋转时将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收益曲线风险。

四是期权风险。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等业务中存在的各种隐含选择权造成的风险, 如客户提前支取定期存款或提前偿还贷款等。这种隐含期权对客户是有利的, 但对商业银行的收益会产生不利影响。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现状

当前, 我国商业银行收入中利息收入占比较高, 因此利率的波动对商业银行收益将产生巨大影响。从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水平看, 专门的利率管理工作尚未纳入银行的整体管理机制中, 以致银行内部的资产负债管理预测水平较低, 不能为银行经营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一是制度制定上存在缺陷。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 我国商业银行缺少独立的、专门针对风险管理的部门和机构, 银行整体的利率风险管理决策、执行机制、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欠缺, 利率风险管理内控监督制度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开展, 这些将会加大利率变动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

二是技术上的落后。受长期利率管制影响, 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识别、评估机制、风险测量技术不健全, 缺少对利率的预测机制和预测模型, 利率风险的测量精准度不高。金融产品定价方面尚未成熟, 不同类别的商业银行之间差异加大, 在中小银行粗放式的定价方法仍存在, 仅是简单地参照基准利率上下浮动, 尚未引入和使用定价模型, 利率市场化对小型银行的冲击最大。

总体而言, 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如何准确度量自身面临的利率风险、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已刻不容缓。

三、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度量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市场利率的波动将更加频繁, 变化幅度加大, 对商业银行而言风险越高。利率风险管理将纳入商业银行日常管理中, 加大对利率风险的有效识别和度量。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目前针对利率风险的度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

利率敏感性分析在分析利率风险时, 只分析收益或成本受利率变化影响的资产和负债, 即利率敏感性资产 (IRSA) 和利率敏感性负债 (IRSL) , 不考虑利率变化时不受影响的资产和负债。利率敏感性资产主要包括浮动利率贷款、即将到期贷款、短期贷款、短期投资、同业拆出、买进的可回购协议等, 利率敏感性负债包括重新定价存款, 如活期存款、短期存款等。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缺口是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规模之间的差额, 其反映了利率风险敞口大小, 存在正缺口、负缺口和零缺口三种情况。

利率敏感性缺口的优点是模型简单、适用性强, 已成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2. 持续期分析

持续期分析反映了价格变化率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相较于缺口分析仅计量利率变化对银行带来的短期收益影响, 持续期分析在利率风险分析中纳入了时间因素, 从而估算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经济价值的影响。持续期 (也称久期) 的概念是麦考莱 (Macaulay) 1938年提出的, 巴塞尔委员会在2004年7月颁布的《利率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中提出了基于久期的利率风险管理框架。目前持续期分析已广泛应用于利率风险管理中, 但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持续期分析假定利率期限结构曲线为水平直线, 这与实际不符, 商业银行不得不保留一定的久期缺口承担一定利率风险。

3. VAR模型

VAR模型 (Value at Risk, 即在险价值) 主要用于度量一定时间内、既定置信度水平下, 金融资产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与其他常用的利率风险分析方法比较, VAR模型可以度量金融资产或金融资产组合受到的市场多因素交叉影响, 是对大量统计数据分析处理后得出的, 克服了持续期分析法与现实不符的缺陷, 但其测量的基础是金融市场能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 计算过程复杂, 目前我国的基础数据尚达不到要求, 且模型中的大量假设与现实存在一定出入, 计算结果的指导意义有待验证。

摘要: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步伐加快, 利率风险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本文在探讨利率风险含义的基础上, 研究利率风险的度量方法。

参考文献

[1]钱峰.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风险分析——以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利率市场化再进一步 篇9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业 风险管理

一、前言

加速和重启利率向市场化发展,促进了我国金融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经济的重点发展需求。但是,利率的市场化也给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更深入的对利率市场化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带来的冲击与应对策略进行研究,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向低消耗、高效率、价值增值的多元化方向发展,有效的提高我工商业银行应对利率风险的能力,让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更加完善,让我国的国民经济得以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利率市场化给我国商业银行造成的影响

(一)利率市场化加剧了银行的存款分流现象

由于我国的金融市场还较为落后,让商业银行处于垄断地位,银行是社会资金需求和供给的中介,这让商业银行有了大量的资金存款。随着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发展、金融产品得到了不断的创新,甚到出现了“金融脱媒”现的象,使得社会资金的投资手段和企业的融资方式越来越多,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商业很行存款分流问题的产生。

(二)利率市场化降低了息差,减少了银行的利润

我国在利率方面存在长期的管制。因此,商业银行的利润收入大部分都来自息差,对规模的扩张过于注重、在管理上缺乏细化。2012年知名国际咨询公司波士顿发布了一份《银行业价值创造报告》,报告显示,我国银行业的利差,跟世界上较为成熟的同行业相比高出了14倍。利率发展市场化后,为了保持市场的份额,商业银业一定会将存款的利率提高、贷款的利率降低,使得息差变窄,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商业银行的收入。

(三)利率市场化让银行的资产质量下降

利率市场化以后,利率的水平大幅度的得到了提高,很多企业会进行逆向性选择,从而导致商业银行低风险类的贷款逐渐减少,而高风险类的贷款却不断增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不良贷款出现的可能性,造成银行的资产量急剧下降。

(四)利率市场化导致银行风险管理的水平不足

我国的商业银行,是长久依赖于高额存贷款的利差,才能使得其利润持续的增长,在对成本和收益的测算方面,没有具体、完善的标准给予系统性的支持。因此,对利率进行敏感性管理的能力相较弱,利率风险的规避意识也相对的缺乏,资本也不够充足,尤其是在我国新巴塞尔协议实行以后,很多的商业银行为了弥补资本不足的问题,而被迫将成本较高的次级债发行出来,提高了利率的风险,导致了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不足。

三、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能力较低

目前,我国大部分金融业都采用分业的模式进行经营的,各个银行之间的业务有着相同的性质,资金的来源较为单一,且在很多方面上限制了资金的使用,致使银行无法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利率进行自由的选择,难以对资产的负债结构进行调整。目前的商业银行,存、贷款占了其资产负债结构的绝大部分,流动性资产和负债只占了一小部分,许多商业银行为了获得大量存款,会将存款的利率提高,只注重高利率存款的发展,从而让商业银行负债的结构与存款的期限结构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让商业银行综合性的经营范围与规模受到了限制。

(二)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较为落后

我国实行着严格的利率管制,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采用的却是渐进模式,而国内大部分商业银行都无法对利率变动给予快速的反应。并且我国商业银行中的管理层不够重视利率风险的管理工作,没有意识到利率风险管理在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重要性,不管是在利率风险管理的方法,还是理论方面都不够了解。当前时代,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利率的风险已经对各个商业银行都造成了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如果不能在思想观念上进行及时的转变,加强开展利率风险的管理工作,那么在面对利率市场化的环境时,无法做出正确的应对,这样就会被激烈的竞争市场所淘汰。

(三)商业银业的市场竞争不公平

激烈的市场竞争形成了利率市场化,竞争的公平性至关重要,所以相关的银监会应对各银行的财务结果进行一定的约束,让所有的银行都处在同一起跑点上。但就目前而言,我国银行业的金融机构就类型上而言,就有16种之多,包括国有的商业银行、邮储银行、股份制银行、农商行等。银监会对各类银行的监管指标和要求都不相同,国家对不同的银行种类实行的政策也一样,这就导致了银行之间的市场竞争缺乏公平性。不完善政策约束,会致使少部分金融机构为达目的而利用不正当手段进行利率竞争,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四、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加强培养风险管理专业人才

利率市场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水平,就要求相关的利率风险管理人员,在经济的问题上有较强的分析能力,这样才能够运用正确管理技术与工具来对利率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利用先进的利率管理办法来为银行获得更高的利益。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对相关的利率风险管理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培养出能对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状况熟悉掌握的专业人才,提高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的能力,对利率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度量。如,我国的商业银行可以使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选择出银行内部比较有潜质的精英人员,派往到国外的一些先进金融机构中,学习其先进利率风险管理经验。或者利用外聘方式,聘请一部分专业的金融分析师和工程师,来提高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能力。

(二)优化调整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

在我国,商业银行大部分收入都来自利息,这一点与很多发达国家的银行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中间业务发展的水平,决定着商业银行的利润与在市场上地位。因此,要想利用管理政策的引導和资源的倾斜,来进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降低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和经营业务对资产负债业务的依赖,我国商业银行就需要加快开发新型的金融工具,利用新型工具将利率的内险进行有效的分散。

(三)构建多层次利率风险管理体制

1.商业银行需构建利率风险的预警机制。为提高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管理的能力,商业银行需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设适合自身发展的利率风险预警机制,对利率风险进行实时的监控,有效的评估损失的额度,将得到的数据与不同利率假设数据利用相关的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为利率风险管理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2.商业银行要构建利率风险的规避机制。商业银业以构建的利率风险预警机制为基础,建立出相应利率风险规避机制,以便有效的分析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并依据存在的缺口,对资产的负债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将差额的风险降到最低,从而有效的对利率的风险进行一定规避。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利率波动的幅度与频率不断增加,对我商业银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适应利率市场的环境,商业银业应该对传统的运营模式进行改革,加强利率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地培养,从根本上提高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正.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的探究[J].中国市场,2014,9(42):91-93.

[2]杨建东.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3,12(4):115-117.

利率市场化再进一步 篇10

一、当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利率现状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政府一直严格监管着金融市场的利率, 银行业一旦遇到问题, 央行就扮演着一个慈善机构的角色, 必须给予最大限度的帮助。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根据金融市场货币供求的变化曾对利率水平和结构进行过多次调整, 利率的市场化进程已取得一定程度的进展。但从总体上看, 我国金融市场的利率还是受严格的控制, 银行业还是政府大包大揽的行业。这种利率管理体制已经阻碍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必须对我国的利率体制进行改革, 而利率改革的重要手段, 必须让市场机制在决定利率水平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2012年央行放开银行利率监管, 使得利率走向市场化, 利率由市场监管制定, 银行业按照银监会的监管制定利率制度。作者通过调查发现, 利率放开实质是央行对银行资金滞待, 资金流动去向不明的施压。央行这种决定向金融市场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 银行业的问题, 要让银行业自己靠市场机制来解决。利率市场化已经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

二、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要面临的问题

(一) 金融市场的管理体制滞后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基础性改革, 其目标是要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而现在, 金融市场实行双轨制, 政府对金融市场利率的监管还没有完全放开, 这在根本上不利于资金的市场优化配置, 因此需要加速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 就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金融监管理念, 建立适合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管理体制。

(二) 资金的利用效率较低

在现代经济中, 市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通过货币来表现, 货币流向引导资源的流向。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 经济实物系统的绝大部分商品和劳务价格已经由市场决定, 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已经大大提高, 人民因此享受了比改革前多得多的福利, 但是货币资金的价格即利率的形成机制虽然近几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总体上远远不如商品和劳务价格具有竞争性, 因而由资金引导的资源配置效率仍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 资金的利用效率还有待提高, 经济增长的潜力还有待发挥。

(三) 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放开利率管制, 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一个稳定健康的经济发展环境。经历了6月份的货币流动性惊魂, 现在流动性开始充裕, 看上去经济情况不错。10月16日, 央行新闻发言人就当前我国货币信贷形势、银行体系流动性状况以及房地产信贷情况等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其中提及金融数据, 第一个特点就是, 从总量上看, 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增长较快。9月末, M2增长14.2%, 比上年末高0.4个百分点。1~9月, 社会融资规模为13.96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多2.24万亿元;其中, 人民币贷款新增7.28万亿元, 同比多增5570亿元。央行认为流动性充裕, 外汇流入明显增加, 银行体系流动性增长有所加快。尽管流动性如此充裕, 银行间的拆借利率却维持在高位, 7、8月份隔夜拆借利率3.3%左右, 9月份, 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47%和3.49%, 与上月基本持平。这样的利率基本平稳, 但与十年前隔夜拆借利率2.18%左右、2010年的隔夜拆借利率1.61%相比, 还是上升了一个台阶。从2011年开始, 实际利率已经大幅上涨, 到今年6月压力测试上升到了6.43%的峰值。货币依旧以平稳为主, 利率峰值短期内不会再出现, 但拆借利率上升是不争的事实, 个人与企业的实际贷款利率上升幅度, 高于银行间拆借利率的上升幅度。货币增速与利率, 前者维持平稳上升, 后者却抑制不住向上蹿升。相比于货币与信贷增速, 中国经济增速并不算快。华尔街见闻引述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XILI的研究成果, 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回落更多。如果家庭消费占GDP比重在未来10年里, 从现在的34%升至50%, 那么年投资增长则需要回落至-3%。这意味着GDP增速回落至4%, 目前7.5%的增速很可能不保。所以, 当前不是最好的利率改革时期, 如果在经济环境不稳定的时间进行利率改革很容易造成经济大起大落, 给我国金融市场和国民经济造成冲击。

三、根据我国具体国情, 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改革开放以前一直是计划经济为主, 行政管理一直渗透在经济领域的每一个角落, 市场机制在经济领域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很小。改革开放以后, 政府慢慢放开了对经济领域的监管, 市场的作用慢慢增强。经济领域的改革范围和深度逐步加强, 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也不例外, 从以前政府严格监控的市场利率体系, 到目前的渐进的, 逐步放开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已经给我国科学市场金融体系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式选择

利率市场化的方式有两种:l、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放松及至取消对各种利率的管制;2、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 对各种利率的管制逐步放松。前者称为激进方式, 后者所谓渐进方式。采取激进方式实现利率市场化, 有利的一面是:可以缩短新旧体制的过渡时间;可以将金融市场的所有参与者在短期内全面推向市场;易于形成一个统一的、公开的和公平的资金市场。不利方面:容易激发利率震荡, 增加了金融资产风险, 引起经济衰退;使整个金融体系面临很大的不稳定。

利率市场化采取渐进方式, 有利的一面是:对现时经济运行态势不会产生太大冲击;利于有效引导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 能使“地下”利率公开化, 能够为金融市场化成分的积累提供较为宽松的时间保证, 使资金供求适时纳入市场机制运作。不利的一面:使新旧体制转换的摩擦增大;容易加剧利率水平、期限、种类与结构之间的矛盾;会产生不公平竞争, 从而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损失。

从以上分析来看, 我国应选择渐进方式实施利率市场化进程为宜, 原因在于:第一,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渐进性的改革。在我国,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整个经济市场取向改革的组成部分,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采取渐进方式, 从实际效果看, 改革是成功的。所以, 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式应当与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相适应。第二是从国外利率市场化的过程来看, 尽管大部分发达国家采取的是激进的方式进行, 这与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另外还得益于金融市场比较成熟, 货币当局监管力量较强, 各种法规相对完备等因素, 这些条件在我国还不具备和完善。所以, 效仿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方式是不可取的。第三,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金融市场发育还不完善, 采取谨慎态度推进利率市场化, 是一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风险的现实选择。

(二) 如何推动利率的市场化改革

1. 金融市场上的重要价格应主要由市场决定。

2012年中美双方在第四轮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经济对话中谈到了汇率问题, 都认为应该由市场供求决定汇率。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称, 在过去中国贸易顺差比较大的时候, 汇率是有升值趋势的, 市场的供求关系也给出了这样的信号。一些国家的主权债务问题影响了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信心, 中国外汇市场的情况和供求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出现了双向波动。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要多方面配套、渐进式进行。近年来, 中国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步促进经济的再平衡, 中国经常账户盈余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重已经于2011年下降至2.8%。美国也承诺将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降至3%以内。实际上, 如果市场证明还存在不平衡, 市场力量也会起到纠正不平衡的作用。对于利率问题, 周小川称, 金融市场上的重要价格应主要由市场决定, 市场决定价格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 也有助于发展金融市场。但利率市场化受多种因素影响, 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进行了很多年, 今后随着整个中国经济、中国金融市场的向前推进还会继续渐进向前, 改革还是要多方面配套、渐进式进行。

2. 央行要全面放开金融机构利率管制, 建立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

2013年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下限, 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利率市场化改革走出了关键一步。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 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 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显然, 随着贷款利率下限的取消, 将给诸多大中小银行一个强烈的信号, 即利率市场化过程正在加速进行, 这必然导致银行利润的下降与竞争的加剧。毕竟我们现在银行的盈利模式与古代钱庄并未有多少质的区别, 其利润的主要来源仍然是存贷款利差。在存款保险制度逐渐确立的条件下, 利率市场化该个人中最为重要的存款利率市场化也是改革之必然趋势。一旦改革完成, 在激烈的竞争作用下, 银行存贷款利差必然下降, 到那时, 银行利润必然下降。一些经营状况一般以及规模较小的银行将面临破产或被兼并的风险。

3. 应提高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中的比重。

我国的投资活动及经济发展更依赖银行信贷投放, 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仍是我国社会融资的主要渠道, 并占有主导地位。相比而言, 直接融资体系的发展则明显滞后。根据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 在2013年上半年我国社会融资的构成中, 直接融资 (企业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 的占比仅13.3%, 而人民币贷款占比超过50%。面对如此情况, 只有进一步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 充分发挥债市融资和股市融资的作用, 减少对银行信贷的依赖, 才能使整个金融市场对市场化价格的适应程度不断提高, 对存贷款管制利率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 最终水到渠成地实现完全利率市场化。

三、小结

总之, 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 让市场在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这样, 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金融机构不断提高自主定价能力, 转变经营模式, 提升服务水平, 加大对企业、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 更有力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摘要: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产业走向市场的重要步骤之一, 是国民经济运行体制转变到市场经济上来的基本标志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利率体制的弊端和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在结合部分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国情的积极、渐进的改革方案, 以期完善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

关键词:金融改革,利率市场化,方向,途径

参考文献

[1]易纲.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J].金融研究, 2009 (01) .

[2]黄志龙.重提加快利率市场化必要性及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 2011 (04) .

[3]萨奇.利率市场化与高利率关系的国际经验[J].国际金融研究, 1996 (01) .

[4]黄金老.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J].经济研究, 2001 (01) .

[5]高芳.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M].暨南大学, 2012 (10) .

[6]刘金钵.三个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对我们的启示[J].价值工程, 2003 (03) .

上一篇:有效资本下一篇:道路交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