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再进一步 搜索结果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 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 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 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 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
2024-09-04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情况利率市场化是指政府或货币当局放松对利率的直接管制,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根据各种市场因素主要是资金供求关系, 通过一定的定价机制自主地确定资金价格。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国家金融深化的标志, 是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利率定价机制的深刻转变,而且是金融深化的前提...
2024-05-16摘要:从不同贷款主体贷款利率长的记忆特征入手, 实证地分析了商业银行对民间借贷利率标尺效应的变化。得出结论: (1) 不同类型贷款主体的利率序列均不具有长记忆性而呈现一定的均值回复特征, 在贷款利率市场化后, 典型民间借贷主体贷款利率序列均值回复特征随商业银行同时被削弱; (2) 贷款利率市场化确实...
2024-10-01在国务院颁发的“十二五”规划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金融业必须继续坚持深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随之而来的利率波动幅度和频率将逐步加大,在中间业务收入增速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必将会对依托传统利差模式盈利的国内商业银行带来严重影响,利率风险也将成为商业银行最为主要的风险之一。...
2024-12-17摘要:采取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比较等方法, 对利率市场化中的基准利率的选择和培育问题进行了研究。我国应选择再贴现率作为基准利率, 并通过发展票据市场、取消信用在贷款、改革再贴现政策、转换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和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等措施来培育、强化其基准作用。关键词:再贴现利率,基准利率,利率市场化资金是...
2024-12-19利率市场化作为一个市场经济的原则, 其值得坚持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有利于发展金融市场, 也在于市场化之后金融市场及商品市场因此获得的长期利益会远大于目前相关金融机构的既得利益。不管是从原则还是从利益而言, 利率市场化改革都值得进一步推进。一、当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利率现状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政府一直严格...
2025-03-05利率市场化的初级定义指的是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中的融资水平, 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我国自从开始实施利率市场化以来, 进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作为金融自由化的重要指标, 不仅对利率市场和货币市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还对市场中的每一个投资者的利益发挥中介作用, 在对推动利率市场化与我国经济...
2024-07-17一、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凸现。根据巴塞尔协议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利率风险主要有重新定价风险、基差风险、选择权风险。1.重新定价风险又叫成熟期不匹配风险, 指商业银行负债和资产利率敏感性不匹配的情况下, 利率变动会对银行净利差收入产生影响。2....
2024-07-18贷款利率改革破冰据央行官方网站7月19日消息, 经国务院批准,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 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央行称, 将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 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 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
2024-06-29绪论1.背景及意义。自1996年中国利率市场化正式启动以来,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 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在刚刚结束的十八大中也指出, 未来一段时间在经济方面金融领域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利率市场化, 推进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国的金融机构, 特别是农村金融机构, 长期以来受国家政策...
2024-08-071 利率市场化概述利率市场化是指将金融市场上的利率决定权交由市场、金融机构根据自身情况和对市场动态的判断自发确定利率水平,形成了一个以市场供求为基本影响因素、央行基准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传感器的一种机制,它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利率市场化对一国金融市场的影响重大,使银行体系面临着严重的不确定性...
2024-09-08市场基准利率是指在一国的利率体系中能够真实反映资金成本和供求状况, 且其变动必然引起利率体系中其他利率相应变动的利率。而货币市场短期基准利率体系是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各期限品种利率的参考利率。它是货币政策价格调控的基础, 是货币政策传导和连接中央银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企业居民的纽带, 是金融产品定...
2024-09-30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存款先长期、大额, 后短期、小额”的思路稳步推进。货币市场产品和债券市场产品利率已基本放开;外币存贷款品种大部分实现了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已实现“上限放开、下限管理&rdqu...
2024-10-05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研究的理论基础、背景和意义在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研究过程中最主要的理论依据是金融发展理论,它是研究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理论。该理论对利率市场化的内涵做如下解释:市场供应和基于供求双方的资金需求是由利率决定的,其实质是利率将金融机构的自由裁量权,通过市场进行自主调节。我们知道,...
2024-06-14摘要:采取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比较等方法, 对利率市场化中的基准利率的选择和培育问题进行了研究。我国应选择再贴现率作为基准利率, 并通过发展票据市场、取消信用在贷款、改革再贴现政策、转换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和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等措施来培育、强化其基准作用。关键词:再贴现利率,基准利率,利率市场化资金是...
2024-06-15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现状及能力分析论文【摘要】来央行多次降息并扩大利率浮动区间,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利率市场化会赋予商业银行更大的自主定价权,但利率风险也会相应增加。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深下的利率定价现状,包括利率定价机制建设情况、人民币存贷款利...
2024-08-03一、引言为缓解外汇占款不断增长的压力, 中国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以下简称:法准率) 成为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自2006年7月至2011年6月, 央行35次动用法准率政策工具, 大型金融机构法准率从2006年6月末的7.5%提高到2011年6月末的21.5%, 其中, 2007-2008年上半年,...
2024-08-15摘要: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机制形成的核心, 分析基准利率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积极意义,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shibor) 变动、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 探索利率市场化下中国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关键词:基准利率,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简称shibor) , 作为...
2025-03-13一、前言商业银行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在社会经济层面上的发展和进步, 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市场经济更多的参与和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程度的增长, 商业银行相比较于专业银行, 其拥有等明确的盈利性的目的, 对于金融融资服务等具有更综合的业务, 更全面的功能。市场利率化是当前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发展趋势, 而市场利率化...
2025-03-23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而商业银行是整个金融的核心, 因此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定经营对整个经济系统来说意义重大。2012年6月8日央行对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最新调整使得存款利率上限与贷款利率下限的放开成为即将攻破的最后两个关键点, 这标志着我国沉寂多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启和加速推进。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
202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