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

2024-05-29

新闻评(共7篇)

新闻评 篇1

经济的发展使我国新闻报道的视角由国内转向国际,人们对于奇闻逸事、风情民俗、生态环境以及国际动态、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了解大都来自于新闻报道。新闻翻译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也开始体现出来。语言不通成为各个地区之间交流的一大障碍。这更将新闻翻译推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新闻英语与翻译》一书便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出版的。该书作者有着扎实的语言基础。在内容上,此书涉及了新闻标题的特点与翻译、现代英语语法的特点与翻译、特写的特点与翻译等问题,其内容十分丰富。语言通俗易懂;而在结构方面,这本书分为前言和若干章节,并附有参考文献。其中列举了大量翻译的实际例子,更有助于读者加深对于书籍内容的了解,是研究新闻翻译的优质参考书。

对于现代社会而言,新闻报道已经不仅仅单纯局限于陈述事实,评论以及分析的内容也是新闻的一大部分。而这些也增加了新闻翻译工作的难度。这不仅是新闻传播的一项巨大发展,对于许多新闻翻译工作者来说也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在此过程中,翻译者不仅可以吸收更多的信息,同时对自身的工作能力也是一种提升。《新闻英语与翻译》一书中提到,和普通的文章翻译相比,新闻翻译的步骤大致相同,但是对于新闻翻译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吸引人的眼球。书中重点强调了新闻标题的翻译和问题的拟定。《新闻英语与翻译》列举的大量事例当中,许多优秀新闻的标题都非常值得参考。同时作者也认为,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精华所在。只有充分掌握了文章的主旨内容,才能翻译出优秀的标题。书中这些独特的看法,也是该书相对于其他书籍而言的一大优势。

对于新闻内容的翻译问题,《新闻英语与翻译》一书中也有所阐述。该书中的许多观点都具有学术参考价值。书中认为,我国的翻译界一直都对英文新闻的意义和直译有所争论。许多人为了追求新闻翻译的新颖性,而忽视了英文的本意。书中写道:优秀的英文新闻翻译应当兼具趣味性和真实性。只有做到这二者的完美结合,才能称之为优质的新闻翻译。书中也写道:在英文新闻翻译的过程中,既要做到忠于原文,又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随机应变。当然这些都需要新闻工作者具有扎实的英文基础。对新闻内容有整体和正确的把握,这样才能做好新闻翻译工作。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以及语言习惯。意识形态的倾向性更增添了新闻翻译的难度。那么,优秀的新闻翻译应当做到哪几点呢?这一问题在书中也有所提及。首先,政治责任感是新闻翻译的基础。这就要求新闻翻译要有明确的立场以及超强的政治责任感。新闻翻译并非是简单的翻译文章,在翻译的过程中也是一种政治思想的传达。同时,也要学会对新闻内容进行筛选。对积极乐观向上的新闻内容应当加以弘扬,而消极落后不利于我国政治发展的内容,应当适当予以删除。其次,处于当前国际形势之下,和平是每个国家都十分重视的问题,而新闻报道是国家综合发展的一种高度概括,因此作为新闻翻译工作者,在翻译其他国家以及本国新闻报道内容过程当中,遇到有损国家形象和荣誉的内容应当适当删除和弱化。这样不仅是对国家隐私权的一种保护,同时也是维护国际和平的一种表现。再次,除了上述两点问题,在翻译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其他的问题。例如新闻翻译的灵活性问题以及长短句问题等。许多人认为,新闻翻译要力求准确无误,实际上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如果过分拘泥于原文的内容,就会导致翻译出来的新闻呆板,缺少灵活性。书中认为,这样的翻译方式不仅没有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同时也非常不利于引起观众的阅读兴趣,这是一种非常不可取的翻译方式。而对于翻译工作者而言,就要在句子当中提炼出句子主旨,将其缩短。这样才能使句意明确、逻辑清晰,与汉语的语言习惯相符。

综上所述,该书对于新闻翻译的特征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与分析。为新闻翻译工作者提供了优质的参考。正如书中所述,英语新闻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之间的相互转换。在转换的过程当中,语言以及文化的差异都要进行考虑。《新闻英语与翻译》从语言的角度出发,不仅对语言翻译工作者具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于推广本民族的语言文化,促进全球文化的共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是一本非常优秀的英文翻译、参考书籍。

新闻评 篇2

广大观众中赢得了不同凡响的声誉。

第三,平民的视点和平民化的风格是贯串在新闻频道从策划到编播各个环节的又一个主要理念。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程的加快,随着“受众本位”现代传播观念的普及,国内新闻媒体及理论界,近年来一直在探讨“平民视点”、“平民化风格”、“平民意识”这些理念。尽管各家的释义不尽相同,但我的理解“平民”等同于广大受众,强调的是“受众为本体”,共同的出发点是为了改变以往居高临下、单向灌输,不计实际宣传效果的旧观念,树立尊重广大受众的利益、需要和兴趣,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和思想情感,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新观念。

福建台新闻频道比较善于通过平民视点,将提供资讯和百姓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宣传功能和服务功能的融合和统一。首先是从内容取材和表达之中体现平民视点。如《现场》经常关注民生新闻,为百姓利益鼓与呼;《每日拍案》是法制类新闻栏目,它经常及时维护百姓合法权益、传达伸张正义依法治国的强烈愿望。《现在中国》则从福建百姓的需要和兴趣的角度出发,编播发生在现在中国大地上的各种新鲜的新闻、趣闻,从中展现神州大地普通百姓变化中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像《2000》、《时事前哨》栏目中的国际新闻,虽然与我们远隔万水千山,但选材视野开阔,内容丰富,编得深入浅出,有时就像讲述邻居家发生的故事那样,饶有情趣。凡此种种,使屏幕上充溢着鲜活的平民意识以及真诚关注百姓生存发展的人文精神。

新闻评 篇3

《华商报》张宏伟 摄

2010年4月17日,在结古镇扎西大通路西侧的山坡上,20岁的贡嘎正在安慰哭泣的妻子卓嘎,卓嘎的姨娘在“4·14”地震中遇难,按照当地习俗,卓嘎姨娘的遗体连同遇难者遗体火化。

评委点评:这张照片很吸引人,让人不禁想去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两个人是什么关系,思考这两个人的过去、现在、未来。它是典型的用影像表现内涵的照片,看了就让人想了解更深的背景。(管洋志)

日常生活类单幅金奖《Gilli要食物》

法新社 贝赫鲁兹·迈赫里 (BEHROUZ MEHRI) 摄

年2月24日,在巴基斯坦卡拉奇,Edhi中心的巴基斯坦精神病人Gilli在讨要食物。Edhi中心是巴基斯坦最大的福利机构。

评委点评:这张照片的强烈对比引得我对人的尊严产生无尽思考。这个男孩是个精神病人,脚被绳子绑起来,没有食物,眼睁睁地看着对面的人在享用饭食,这些足以让这幅照片有非常强烈的表达效果,这从新闻摄影角度上来说,是非常有力的照片,它体现了人因为食物所受到的束缚。而且这张照片的构图也很好地表现了这一主题,看到它你就会有所思考。(纳迪亚·班查拉尔)

战争灾难等突发事件类新闻单幅金奖《求救》

路透社 阿德里斯·拉蒂夫(Adrees Latif)摄

2010年8月7日,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受灾民众试图抓住分发救援食品的军方直升机。2010年7月下旬始,巴基斯坦部分地区遭遇特大洪涝灾害。

评委点评:这也是我最爱的一张照片。图中这些身体呈现出的状态和这些人的表情都能引发我的联想,让我思考发生了什么,这些人的生活状态是什么。而且,这张照片的抓拍瞬间很好。世界上发生的灾难还有很多,这张照片具有典型意义。(茹拉·哈拉瓦尼)

战争灾难等突发事件类单幅银奖《红衫军示威》

路透社 阿德里斯·拉蒂夫(Adrees Latif)摄

2010年5月19日,泰国曼谷中央世界商厦前因骚乱破损的国旗和雕像。“红衫军”2010年3月至5月在曼谷举行大规模集会,要求阿披实政府提前解散议会并举行大选。

评委点评:我非常喜欢这张照片,我喜欢图中那个直视我的塑像,好像在告诉发生了什么,好像在说,这场事件只有它和前面的这面旗帜幸存了下来。虽然拍摄主体在画面中心的情况不常出现,但这张照片拿捏得恰到好处。(茹拉·哈拉瓦尼)

文化艺术类单幅金奖《金沙萨交响乐》

Panos图片社 安德鲁·麦克科耐尔(Andrew McConnell) 摄

2010年7月23日,在刚果金沙萨,37岁的Joesphine Mpongo在练习大提琴。Kimbanguiste交响乐团的成员每周有5天在这里练习演奏。

评委点评:这张照片中的妇女在闹中取静,在喧闹的环境中寻求艺术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这张照片可以让我们看到艺术与人们生活紧密的关系,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它的构图也非常完美,中间的围栅将画面分开,一边是孤独,一边是喧嚣;一边是艺术,一边是日常生活,给人一种超越时空的感觉。(纳迪亚·班查拉尔)

新闻人物与肖像单幅铜奖《硫酸受害者》

盖蒂图片社 葆拉·布龙斯坦(Paula Bronstein)摄

这是2010年7月29日拍摄的36岁的硫酸受害者Sokreun Mean。

评委点评:阴影是这张照片的亮点,似乎映射了这个女性心里的阴影。(阿兰·戴维·希克尔)

日常生活类组照铜奖《黄金价格》(选登)

Panos图片社 罗宾·哈蒙德(Robin Hammond)摄

为了逃离政治与饥饿,成千上万的津巴布韦人逃到莫桑比克边境,在极为危险的环境中寻找金子成为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有的人找到了足够的金子,但是大多数人面临失望和悲惨的命运。

评委点评:这组照片完整地讲述了一个故事。画面表现也很出色,土地的颜色很真实生动。(茹拉·哈拉瓦尼)

战争灾难等突发事件类新闻组照金奖

《默拉皮火山爆发》(选登)

Panos图片社 凯莫儿·朱夫利(Kemal Jufri)摄

评委点评:摄影师没有只记录火山爆发的动感场面,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四周,还记录了灾难带来的伤害。拍摄视角的变换激起了我一张一张看完这个故事的兴趣。这组照片包括了从广角镜头的场景记录到人物特写,让我看到摄影师没有停留在一个地方拍摄,而是深入到了灾难现场,探寻更深层的讲述方法。我觉得这组照片成功了。(茹拉·哈拉瓦尼)

体育类组照银奖《广州亚运会沙滩排球比赛》(选登)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 魏征 摄

2010年11月17日,广州亚运会沙滩排球比赛在亚运城进行。

新闻评 篇4

一、广播新闻对于语言的表达

换位思考, 对于受众, 广播新闻至少要满足以下几点:第一, 在新闻的语言表达上应该顺畅, 让人听起来舒服, 不烦躁。第二, 广播新闻在播放时应该让听众听懂, 使其理解不费力。第三, 在信息上要相对完整。第四, 广播新闻的语言应该尽量精准, 减少对模糊用语的使用。第五, 在受众多样性的前提下, 广播语言要通俗易懂。亲民体现在语言朴实上, 而不是“啊哼呀哈”的口语上, 这类用语反而显得不自信, 不能让受众信服。现在的广播新闻很多都来源于网络, 而网络上的文字应该转换成书面语, 不能奉行“拿来主义”, 这样会使人听起来不舒服。广播语言是广播表达的重要手段。熟练和专业是广播的特点, 做到熟练和专业能够感染、吸引受众, 让受众在听觉上得到美的精神享受。

二、对于广播新闻, 做到同质不同“音”

广播新闻遇到的“瓶颈”, 还有就是新闻资源短缺造成的新闻同质化问题。相同的内容反复出现, 势必会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 导致收听率下降。

这一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要主持人、编辑、记者和节目策划人员全身心地共同努力, 从新闻的源头开始, 再到节目定位的调整、对新闻内容的选择、主持人风格的调整等, 以寻求质的改变。所谓的同质不同“音”就是在新闻选择内容大致相同的情况下, 使新闻异化, 突出个性, 发现质的不同。必须在报道的视野和方法上不断创新, 达到有所区别。这需要新闻相关人员投入更多的经历和心思, 发出不同的声音。

同质化就是差别小。从管理的角度, 就是指服务、产品的趋同, 即便在形式上不同, 但是使用的价值是一样的。这样的同质化会造成恶意竞争和新闻资源的大量浪费, 使受众不愿接受。

国内广播业也看到了这种资源上的浪费及效果上的不佳。所以, 近几年来广播交流越来越多, 成立的中国广播联盟也是为这方面做的努力。协作既是个性化的努力也是双赢, 在协助中各自走个性化道路, 才是明智的发展之路。

什么样的新闻被广播所需要, 就要看广播新闻有什么样的特点。广播始终是以一种不可取代的独立体而存在。对于广播新闻, 我们一直在强调它的“广、活、快、新、短”。这些都是在听的基础上完成的, 听众听得舒服才会继续听下去。没有听的兴趣, 其他的都是零。

三、从听觉出发, 广播新闻的调整和改变

(一) 吸引力

广播新闻的优势就是快, 而在互联网时代, 这一优势已经受到了挑战, 但是不能放弃创新, 要保持这个优势。第一步, 直播。在直播上, 广播直播要比电视直播更具有优越性。做到首发就相当于赢了一半, 保持新鲜感最重要。再接着, 就是对新闻做深层的解读。在信息时代, 受众疲于了解是否新闻对自己是否具有有价值。所以, 广播应该根据受众情况有选择地筛选出受众所需要的新闻, 这样效果会更好。

(二) 简短性

广播作为听觉的产物, 并不具有反复阅读、强化记忆的特点。所以对于广播新闻来说, “短”很重要, 应该开门见山, 语言精练。相信很多业内人士对于毛泽东同志的一篇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都印象深刻。这就是广播新闻的学习典范。而对于复杂、持续性发生的新闻, 就要使用连续报道的方式进行追踪, 等到事件完全结束后再进行报道是大忌, 这样既没有了新闻的热度, 也会失去时效性。

(三) 广播新闻的多元性和丰富性

节目的内容编辑要以迎合受众为基础。就目前而言, 社会的不断改变使民生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所以, 民生类新闻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开展靠近民生、真正有用的新闻节目是广播新闻应该注意到的, 在此基础上, 对多元性和多样性的追求也是广播新闻人一直要努力的方向。

(四) 广播新闻的层次和互补

不论从国内还是国外的新闻广播实践上看, 新闻广播都是时效性强且短小精练的。而且从新闻谈话类的节目上看, 社会热点和新闻事件都是谈话的主题。这些主题可以作为广播的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 这类节目的风格性要强, 题材要好。以《拉什·林堡秀》为例, 这个节目在美国的收视率排名第一, 节目的构成就是:主持人独白、接听热线和搞笑环节。节目把娱乐的形式当成自己的特色, 主持人的人格魅力也赢得了大量粉丝的喜爱。

总之就是, 现在的广播新闻必须简单明了, 风格突出, 层次分明, 这样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四、总结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 人们对于新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增大。新闻节目是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每个电台都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到新闻上, 尽可能地把信息量变大, 把时效性提高。而成功的广播新闻应该立足于实际生活, 丰富信息, 再对老套、俗套的节目形式和播报方式进行调整。保持信息的新鲜度是对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所以, 改变、调整广播新闻势在必行, 而且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传播方式, 使广播新闻不被社会所淘汰。

参考文献

[1]刘浩三.广播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听评新闻节目的一点想法[J].中国广播, 2014 (04) :54-56.

[2]刘智芳.搭建节目听评架构之做法——兼记佛山电台在听评的一些成功经验[J].新闻研究导刊, 2014 (12) :99-100.

浅评史沫特莱对中共的新闻报道 篇5

一、苦涩的成长经历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 1892年2月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奥斯古德北部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庭生活的困难, 她从小就有了对贫苦生活的理解, 但是她还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通过艰苦的学习上完了大学, 并在大学里开始从事新闻宣传。在大学期间, 史沫特莱特别热衷于写作, 并在写作中大量宣传了有关社会主义的动态。由于有着劳动人民下层生活的苦难经历和丰富的斗争经验以及富有激情的性格, 她很早就成了一个有特色的宣传员。毕业之后, 她当过所读学校的校刊编辑, 但很快就因为激进的语言和与美国社会主义党 (美国共产党的前身) 接触密切而失去工作, 但史沫特莱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活动却没有停止。

史沫特莱对世界和平的最初感悟, 来自于她在纽约读大学时印度流亡出来的老教授拉拉·拉伊巴特·拉伊的爱国行为的触动。在这之后, 她就开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支持印度流亡者争取民族独立运动。

二、作为记者看“苦难中国”

20世纪20年代, 中国呈现出军阀割据的现象, 各军阀凭借军队称霸一方。与此同时, 很多大的城市却成了外国人的天下。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局面。为了消除军阀对中国的割据, 使中国重新回到统一, 在1924年, 国共两党开始合作北伐, 企图借两党的力量完成使命。但是正在大革命稳步推进之时, 1927年却出现了国民党背叛革命的现象, 使中国的统一大业又归于破碎。而正在此时, 日本对中国的入侵计划也在一步步加紧实施之中, 蒋介石却实施“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使中国的局面更加混乱。

1928年史沫特莱以《法兰克福报》驻华记者的身份经由苏联来到了中国东北, 从此开始了她常驻中国的记者生涯。在她踏上中国大地所见的第一个触目惊心的现象就是:在哈尔滨街头, 中国的警察用脚踢苦力, 原因只是苦力向史沫特莱讨钱。当警察踢他们的时候, “讨钱的人却抓紧了各自的一份钱, 像狗一样的跑了”[1]。面对如此的情景, 史沫特莱产生的第一感触便是一种“人性的堕落, 这是些遭遇过各种苦难折磨的受害者, 他们像狗一样的长大, 没有一丝一毫的对彼此之间或人类情谊的责任感”[1]。她将这时的中国称为“中世纪”[1]。

在她到了上海之后, 她和好友一起采访一些工厂。她们发现工人的生活环境极端恶劣, 一些缫丝厂的工会干部, 被当做共产党员在无锡处以极刑。在上海, 她看到的是国民党的腐败, 听到的也是人民对国民党的不满和愤恨。而听到的关于共产党的消息, 则是数以万计的学生、激进的知识分子愿意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为共产党奋斗终生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的事迹。面对中国劳苦大众经受的这种灾难, 她联想起自己心酸难忘的过去, 激起她对剥削、压迫和不平等的无比愤恨与对变革腐朽的社会制度的强烈愿望和要求。怀着对中共真正面貌的好奇, 作为记者的史沫特莱决定用手中的笔来揭露国民党当局的腐败, 并决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了解和帮助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活动。

三、用“新闻报道”支持中国革命

1. 在上海支持中国革命。

1930年, 史沫特莱在上海和当时新成立的左翼作家联盟的组织者一起工作, 他们“同意在上海这样的城市作像农村的游击战士那样的‘文化游击队’”[2]。在左联中, 史沫特莱集中精力向欧洲、印度、北美、苏联等国宣传左联的活动, 并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学艺术的新社会现实主义运动, 用文学作品把中国的革命向世界各地进行广泛宣传。1931年2月, 在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了左翼五青年作家后, 史沫特莱将鲁迅写的《黑暗中国文艺界的现状》一文翻译为英文, 并推荐给当时美国共产党举办的进步刊物《新群众》刊登了出来, 第一时间在外文刊物上介绍了当时国民党反动的一面, 表现了进步人士对国民党杀害革命知识分子的抗议宣言。

由于史沫特莱对国民党黑暗统治和反人民现实的揭露, 在当时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之中, 史沫特莱面临着种种人身攻击和威胁, 但是史沫特莱却毫不畏惧地坚持如实报道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和日本的侵略行为。就是在国民党特务的监视和跟踪下, 仍坚持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进行报道和提供帮助:她毅然协助宋庆龄成立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帮助被国民党绑架的著名女作家丁玲等获救出狱;关心扶植中国妇女的解放运动;以自己的住处作为进步人士、革命知识分子的秘密聚会场所, 并护送许多革命同志脱险;为揭露国民党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史沫特莱同路易·艾黎、格兰尼奇在1936年2月一起创办了英文杂志《中国呼声》, 并担任主编, 用大量篇幅来介绍中国革命的形势, 反映人民的呼声, 抨击国民党反共的阴谋。

2. 报道西安事变的“第一人”。

1936年秋, 史沫特莱离开上海来到西安。不久, 一场影响中国革命的事件———西安事变发生了, 史沫特莱有幸成为报道此事变的第一人。

西安事变后不久, 史沫特莱就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 原因是她在西安事变后应邀“开始每晚从张学良的司令部进行40分钟的英语报道”[2]。她担负起了对外英语广播的任务, 用英文向全中国和世界各地报道西安事变的进程, 史沫特莱的报道成为当时唯一的来自西安的新闻。报道对于击破日本帝国主义和南京政府亲日派的阴谋, 澄清外界对事变的模糊认识, 促进事变和平解决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 她也成了国际人物, 并永远被贴上了为中国共产党辩护的标签。在美国, 她也成为公众人物, 美联社甚至曾在一篇很长的背景介绍中不负责任地、异想天开地说史沫特莱是“从前一个美国农村姑娘将成为千万黄皮肤人的‘白肤女皇’”[2]。

面对外界的是非评价, 史沫特莱并不以为然, 甚至说“我, 至少是在说实话”[1]。正是史沫特莱的对外英文报道, 才使外界对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态势、共产党的政策有了了解, 让张、杨的初衷为外界所知。这有助于向外界揭露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反动性, 同时又能够让世界各国对中国现今状况有充分的了解, 对改变当时各国对华关系的走向也有重大影响。

3. 抗战前线的报道。

西安事变后不久, 史沫特莱就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共总部延安的邀请信, 使她有了前往红色中国进行实地采访的机会。

在向延安行进的途中, 史沫特莱先后对贺龙、彭德怀、左权等作了采访, 对他们的革命事迹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到达延安之后, 她定期地在晚上长时间采访朱德, 为传奇式的红军总司令朱德写传记, 最终写成了《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一书。她以她的著作向世人介绍了朱总司令鲜为人知的故事, 介绍了朱总司令在抗战中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 打破了国民党舆论对朱德的诬蔑, 树立了总司令伟大的人物形象。

在延安的日子, 史沫特莱努力做工作吸引外国记者到延安来采访, 并就此问题积极向共产党领导人建议。她认为必须打破国民党对延安的新闻封锁, 通过外国记者的新闻报道让更多的人知道红色中国的真相和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因此, 后来的德国学者王安娜、埃德加·斯诺的夫人海伦·斯诺、纽约《先驱论坛报》的记者维克托·基恩、周游中国的欧文·拉铁摩尔博士和一批美国学者才有机会来到延安进行采访和访问。

抗日战争爆发后, 日本开始大规模的侵华行动, 中国人民也开始了八年反抗日本侵略的艰苦战争。史沫特莱作为八路军司令部的战地记者也参加了进来, 与华北抗日前线的八路军同生死、共患难。在抗战中, 她通过自身的关系为朱德和印度民族革命领导人尼赫鲁取得了联系, 使中国革命和印度民族主义运动之间首次建立了联系。同时, 她还向尼赫鲁写信提出了八路军面临的军队给养和医药问题, 也得到了印度政府的大力支援, 为中共抗战提供了较好的医疗环境, 为抗战伤员的恢复和治疗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1938年10月武汉陷落之后, 史沫特莱又一次以战地记者的身份随八路军、新四军转战全国各地, 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了大量的战地通讯, 向外界再一次介绍了抗战中共产党的政策。然而, 其后不久, 史沫特莱就由于身体的原因, 遗憾地于1941年回到了久别的祖国去治病和疗养。但她并没有放弃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关心和支持, 而是继续从事着有关中国抗战的写作与演讲, 并为支持中国抗战募集捐款和医疗用品。

从踏上中国土地的那一刻起, 史沫特莱就用手中的笔, 以一个外国记者的敏锐眼光来观察中国革命的每个细节, 而她所报道的有关中国革命的新闻都是她亲自采访和亲身经历的。她亲眼目睹了西安事变发生的始末, 亲自前往共产党抗日战场作实地考察, 并及时将中国的抗战实况向外界作了报道。她赞颂中国的抗战, 认为中国人民不是软弱和好欺侮的。也正是因为她的报道, 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与进步人士都在阅读了她的著作之后才开始从事或关心中国革命的, 为中国的抗战赢得了良好的国际支援, 对改变共产党在国际上的形象、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范围等作出了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史沫特莱.中国的战歌[M].作家出版社, 1986.

新闻评 篇6

关键词:对比修辞,语篇分析,新闻评论

1 前述

对比修辞学最早是由美国学者Kaplan提出, Kaplan认为根据语言相对论和修辞逻辑理论的研究结果, 语言内部的逻辑思维习惯和修辞惯式是相互依赖的,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区别于其他语言的固有的独特修辞模式和传统。特定语言体系中词语或者段落的顺序是和语言所处文化中的语言思维以及约定语法相互依赖的。Kaplan将这种现象, 即不同语言间的对比修辞, 笼统地概括为“跨语言、跨文化之对比”。按照这一思路, 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对比修辞研究理解为对不同语言在语言选择习惯和篇章组织结构方面所存在的文化共性与差异研究。

早期的对比修辞学作为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领域, 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是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其母语固有的修辞习惯和传统对其对二语写作所造成的影响。对比修辞学家们在理论研究之初主要是研究同一研究队形的母语写作和二语写作, 在大量研究之后积累了可观的研究数据和材料, 形成了一系列母语修辞对二语写作影响的研究结果和指导理论。在这之后, 学者们把目光转向了对比修辞的另一方面, 那就是不同语言的人母语写作的研究和对比。通过这种研究, 可以更直观地观测出各自语言的修辞特点和习惯, 从而归纳出不同文化中语篇修辞的民族性特, 对语言的民族特性有了深入了解之后, 才可能更好地提高二语写作水平,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目的, 取得更好的跨文化交际效果。

目前的英汉语篇对比研究主要是对论说文的研究, 本文将对其中的一个内容既新闻评论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新闻评论一般是指媒体或者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所发表的言论和看法, 新闻评论属论说文体, 一般包括社论, 评论员文章等各种媒体评论形式。新闻评论类文章被当作是各个国家中论说文写作最为典型范例之一, 为其他论说文写作设定了标准, 该文体目标读者的范围之广, 直接说明其写作中运用了特定社会中简洁但广为接受的修辞手法。对这一文体的语篇修辞研究将能够帮助二语习得者了解修辞类型所嵌入的文化插入, 在语言习得过程也更加能够对这些差异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了解到两种文化各自的写作修辞风格, 从而提高作者以及读者的跨文化意识, 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

本文以目前较为科学的分析模式, 结合对比修辞语篇研究的最新理论, 试图能对英汉新闻评论语篇中的一些典型的修辞学特征进行对比和分析, 其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些分析可以揭示出在新闻评论宏观结构和信息展开模式这两个方面, 不同的语言文化中其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修辞传统所产生的影响。

2 语料结果与分析

本文研究内容语料主要取自中美国著名报刊网站中的新闻评论文章, 时间跨度在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 共32篇, 英语评论文章主要来自《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官方网站, 汉语评论文章主要来自《光明网》和《人民网》, 旨在保证语言的权威性与地道性, 更好地说明修辞使用的异同性。在对比修辞分析时, 为了强调中英文新闻评论语料具有可比的共性, 将语料的选材缩小到各自国内经济和教育两个领域。

2.1 语篇宏观结构

修辞学家Choi曾在研究中提出了英语语篇研究的五种宏观交际单元, 即主题 (claim) 、证明 (justification) 、概述 (introduction) , 说明 (elaboration) 及结论 (conclusion) 。这些交际单元在语篇构成中具有各自独特的功能, 如主题单元一般用来表述及提出文章的观点看法;概述单元是对主题论点相关内容及背景知识等作出交代;证明单元是对全文观点即主题单元展开论述, 给出相应的论据对论点进行支撑;说明单元的位置通常是在概述单元之后, 主题单元之前, 其具体功能是承上启下, 由概述所涉及的背景和内容过渡到主题单元论点的提出, 结论单元的功能通常都是对主题单元的论点进行重申或者总结, 很多时候结论单元与主题单元都会相互呼应, 前后照应。除了这五个主要的交际单元, 英语文章也保护引申及补充单元, 主要是进一步补充推断性信息或者附加信息。按照这一分类方式, 一篇文章如果从语篇宏观结构来看的话就可以被分解成一系列的交际单元, 这些交际单元之间是如何排序以及如何展开, 正是对比修辞语篇研究的重要内容。正是按照这一理论, 本文将研究所涉及的32篇文章进行分析, 虽然在各单元的微观位置方面有些差异, 但是不论是汉语的新闻评论文章还是英语的新闻评论文章都包括了最基本的主题, 证明以及结论。其各个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基本相同, 即证明部分通常是对主题的支撑和阐述, 结论部分大都回应主题单元, 使观点进一步突出呈现。然而数据分析的结果也清晰的表明, 英语评论的英语作者和汉语评论的汉语作者在文章语篇结构的宏观设置中存在着一定得差异和不同。英语作者在宏观结构安排中更倾向于开篇提出主题, 并且在文章宏观结构上形式也较中文作者缺少多样性;而中文作家在宏观结构上更倾向于先铺垫再引出主题, 在文章中出现“补充”结构的比例也比较大。但是应该看到也有相当比例的中文作者也运用英文评论常见的简单结构组织文章, 而英文作者把主题放在“补充”结构后的数量却相对较少。

2.2 信息展开模式

Kaplan无疑是最早声明汉语篇章组织呈间接发展的研究者, 在其1966年的研究中, Kaplan认为, 英汉写作段落组织方式存在本质差别, 东方语言的语段发展模式是不断扩展的螺旋型 (circular/spiral) , 弧线围绕着主题, 却不直接触及主题, 而是从各个角度间接地表述和论说, 往往到最后才点明主题。英语语段则呈直线形式 (linear) 发展, 语段多以主题句开始, 主题句提出本段的中心内容, 后接辅助句逐步展开, 说明主题句的具体内容, 其间不附加其他与主题没有直接关系的内容。在Kaplan之后, Scollon、Matalene等人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结论。

为了进一步在英汉新闻评论中是否也存在Kaplan等人所说的信息展开模式趋势, 本研究中对所选的绝大多数新闻评论文章的语段 (少数极短的除外) 进行了细致分析。在分析过程中, 考虑到并不是所有非直线型段落就一定会是螺旋形, 没有采取直线型和螺旋形进行语段划分, 而是简单的把语段按照直线型和非直线型两类进行划分。这种划分可以将原来被Kaplan排除在外的非直线型非螺旋形段落包含在内, 更好更客观地反映英汉语篇发展模式的面貌。本研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英语作者在篇章信息展开模式方面与汉语作者有显著差异。英语作者采用直线型展开模式的人数是汉语作者的三倍多。其中75%的汉语作者采用非直线型信息展开模式, 而英语作者中有67%选择直线型模式展开论证。在对样文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 在段落的展开模式上, 英语新闻评论文章中的绝大多数段落是按照直线型段落结构展开的, 只有极小部分 (约15%) 的段落采取较为曲折的非直线型展开方式。英语评论的语篇中有大约一半的文章中各个段落都使用了直线型的段落发展模式。而在采用了非直线段落发展模式的英语评论语篇中, 非直线发展段落最多也不会超过文章总段落数的30%。此相对的是, 在所选的汉语评论语篇中, 几乎每篇文章都采取了直线型与非直线型两种信息展开模式来组织段落, 而其比例也并不像Kaplan所认为的那样以螺旋形为主。所选语篇中有超过一半的评论文章中是以直线型模式为主要展开模式。就所涉及的全部汉语评论语篇段落来看, 直线型展开模式和非直线型展开模式各占总数的45%和55%。

3 小结与启示

通过对32分英汉新闻评论的语篇宏观结构和段落信息展开模式进行量化分析后发现, 汉语作者和英语作者在新闻评论类论说文写作中既有相同的修辞特征也有各自独特的修辞特征, 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 相同的特征要比独特的特征更加突出和显著。整体上来说, 尽管由于语言文化差异的影响, 造成了其各自存在固有文化思维和修辞习惯, 但是英汉新闻评论从整体上来说呈现出同质性大于殊异性的新的发展趋势。究其原因可能是随着跨文化交际不断深入, 英语文化对汉语作者的母语写作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使得汉语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也采取简单直接的方式表述观点, 类比论证, 也解释了出现在汉语评论中的多种修此模式交错使用的现象。由此也可以进一步论证写作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 而是一个受到语言文化环境和语境影响的复杂活动, 写作活动本身也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会随着外部语言文化的变化而灵活的变化。

新闻评 篇7

“点式旅行”就是指记者为了完成某一重大或特别题材的报道, 直接到一城、一镇、一乡、一村、一景点进行现场勘察、实地采访。这种采访通常线路集中、时间较短, 报道作品可以单篇也可多篇。向泽映1987年《荣昌县访贫问苦札记》系列, 1988年《綦江“边少穷”地区考察随笔》系列皆属此列。

点式旅行除了详观细究的优点外, 还可使记者相对集中地搜集相关的背景材料, 诸如史地典故、风土人情、名人轶事。为了使文章写得深刻, 记者往往采用比较法, 如今昔面貌对比、新旧观念对比, 更充分地反映事物的变化、发展轨迹。

2008年5月, 四川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面对灾难, 向泽映率领重报记者毫不犹豫赶赴灾区, 行程万里, 先后采访了四川重灾区以及陕西、甘肃部分灾区, 发表新闻作品近20篇, 拍摄了大量的照片。

1989年, 川东、重庆地区数十区县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 向泽映第一时间深入川东平行岭谷灾区采访, 发表了“7.10”特大洪灾纪实大型系列报道。之后, 他又到20多个重灾区巡回采访, 行程四千多公里, 在重庆日报开辟《灾区纪行》专栏, 报道灾后重建, 今昔对比, 发表通讯20余篇。

当然, 点式旅行也有其所短, 特别是一城、一镇、一乡、一村、一景点的报道, 因地域较窄, 记者的视野易受局限;记者有时难免“以管窥天, 以蠡测海”。也因缺少参照系, 记者为文很少进行横向比较, 进而影响到新闻报道的深度和质量。

二、线式旅行

“线式旅行”就是选择某些具有区域特点或特殊意义的自然分界线、经济交通线、历史地理线作为旅行基线, 采访沿线风貌, 报道沿途见闻。这种采访样式对于点式旅行来看, 通常旅行路程较远, 旅行持续时间较长, 报道形式多半是系列性的连续报道。

由于选线不同, 线式旅行又可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 沿江河旅行考察

1996年, 重庆直辖前夕代管涪万黔三地。作为报社编委、总编室主任的向泽映带队前往万里访峡江, 走遍22个区县和部分厂矿企业, 开辟《峡江浪潮》《峡江行》专栏, 发表通讯约30篇。此次“峡江行”就是一次沿江河旅行考察的很初次尝试。

其实早在80年代中期, 为宣传我国各大江河流域的地理风光、历史文化和建设成就, 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江河旅行采访报道热。当时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治淮委员会等组织黄河、淮河沿岸省区报社的编辑记者考察黄淮古今变迁, 采访流域当今新风貌, 推出了《黄河万里行》《淮河纪行》等系列著作。与此同时,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等电视连续节目的解说词在神州大地广为流传。

2011年9月, 由重庆日报副总编向泽映率领, 时政中心、区域中心、视觉中心记者参与的“走转改”小分队, 正式启动为期三个月的大型主题报道——千里走乌江。此次大型报道, 原计划用接力采访的方式, 从贵州威宁县乌江源头始, 分别沿乌江北源、南源, 再沿干流左右两岸交叉行进, 并对几条主要支流进行重点考察, 最后止于重庆涪陵区乌江汇入长江的交叉口, 总行程近五千公里。他们冒着大旱酷暑, 行进在崎岖的贵州高原、武陵山区, 历时近三个月, 先后途经36个区县, 采访了上百个贫困乡镇, 行程四千八百多公里, 刊发通讯报道30多篇, 共6万余字, 拍摄了数千张有价值的新闻、资料图片。

《千里走乌江》专栏, 每期都打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栏题, 每篇文章1500至2000字, 以特写、访谈、现场实录等体裁, 近距离、多视角、原生态再现乌江流域经济发展、社会演进、文化交流等实况与变迁, 探索区域合作、缩差共富的新路子。由于采访报道全部来自一线, 主题鲜明、素材鲜活、内容丰富、语言生动, 文章一出, 好评不断, 32篇通讯被报社评为甲等稿件, 数篇稿件被评为好新闻, 《千里走乌江》被评为好专栏。

此组系列报道在全国内引起广泛反响, 先后被七一网、苏红网、大洋网、凤凰网数十家媒体转载, 其中华龙、搜狐、百度、网易等全程跟踪, 从开篇到结束语全部转载, 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日报也给予了极大关注, 中国新闻出版报著文报道了《千里走乌江》的壮举与成果。

(二) 沿山脉旅行考察

因交通不畅, 信息闭塞, 山区新闻很少见诸报台。不少新闻单位在倡导转变作风深入基层的同时, 有意识地引导、派遣记者到山区旅行考察。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前夕, 重庆晚报记者张卫及另两名本报记者受报社指派, 历时两个月、行程6000公里进行实地采访, 并在本报推出系列报道《重走长征山地》。作者通过深入调查, 对夹金山等25个山地节点, 数以百计的老红军、老干部、工人、农民、牧民、专家和学者进行了专访, 有机结合长征山地上的人文、地理、经济、城乡、历史等。张卫根据采访内容写出20万字的《重走长征山地》, 该书由重庆出版社出版, 上海商务印书馆承印。全书具有新闻性、文学性、史料性和可视性, 并在全国书展上获得好评。与此同时, 山东大众日报社派出记者深入到老革命根据地沂蒙山区调查采访, 并在报纸头版辟出专栏报道老区人民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的经历经验。山西省临汾日报, 组织记者骑自行车深入吕梁山采访, 历时两月, 行程上千公里, 采写了大批反映贫困山区如何开发资源、治穷致富的新变化、新面貌、新措施的系列报道, 深受各界好评。

(三) 沿道路旅行考察

道路是连接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桥梁, 也是经济交往、文化交流的纽带。因此, 沿道路进行考察一向乐为记者所采用。

例如, 31名记者自驾“渝新欧”再探新丝绸之路——以中央电视台和重庆电视台为主, 联合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等中央媒体和重庆日报、重庆电台、重庆晨报、华龙网等地方媒体31名记者组成的全媒体联合采访车队, 2013年7月30日从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起点———团结村中心站这个对重庆对外开放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点出发, 沿西安、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 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到达渝新欧终点德国杜伊斯堡和重庆友城杜塞尔多夫……进行自驾跨国采访, 以宣传渝新欧, 扩大重庆影响。

(四) 沿历史遗迹旅行考察

多年前的“文化散文”热缘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之后凤凰卫视在新千年之际邀请文化学者余秋雨进行了一次跨国旅行, 其间途中每天发表一篇, 最后结集出版了两本书, 一本是四大古文明国度的旅行日记体报道《千年一叹》, 作者团队穿越印度、埃及、希腊、中东多国;另一本是遍游欧洲20多国的《行者无疆》, 出版之后被书商无数次盗版依然脱销, 可见旅行报道之火爆。国内媒体诸如丝绸之路考察、京杭运河巡礼, 实际上也属这一类型。这些年在访古旅游热的冲击下, 长城遗迹引起了世人的普遍关注。继地方报台开展“长城万里行”系列采访活动后, 中央电视台也隆重推出《望长城》电视连续节目。2014年6月4日~19日, 重庆日报、重庆晨报联合启动了“君从何来——庆直辖、重走湖广填四川迁徙路”大型寻根特别报道, 对于重庆来讲, 在媒体上大规模地报道“湖广填四川系列报道”, 这在历史纪录上还是第一次。这是当年重庆日报和重庆晨报最接地气, 最受平民百姓认可的新闻策划和采访报道之一, 是重庆新闻工作者文化自觉与自信的新作, 取得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五) 沿前贤足迹旅行考察

由于对前贤功勋和精神的崇敬, 沿着大旅行家、大记者当年的道路进行采访。虽说是亦步亦趋, 但并非人云亦云。采访者通常撷取前贤的文章片断作背景材料, 着重写沿途近期的变化。新旧对比, 前后参照, 古为今用, 妙趣横生。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研究生尹韵公、张征在实习期间突发奇想:沿着当年范长江的足迹进行旅行采访, 去报道“新中国的西北角”。“旨在了解和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 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西北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 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开发大西北’的战略设想, 考察西北开发中将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为发扬徐霞客的献身精神, 反映徐霞客当年留踪之地的沧桑变化, 无锡日报社、无锡电视台、江苏旅游报社曾经组织“重走霞客路”采访活动。记者们沿着徐霞客51岁时去西藏地区考察的路线, 途经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七省区, 往返行程万余公里。当然, “记者的旅行, 不同于一般旅游者。旅游者的目的是游山玩水, 记者则根据采访需要, 不仅要去城镇商埠, 而且要去边远农村, 乃至穷乡僻壤。”

线式旅行突破了点式采访的地域局限, 使记者有了更大更多的观察、对比、思考余地。

三、圈式旅行

“圈式旅行”是介于线式旅行与面式旅行的一种特别的采访样式。其特点是:绕着地区边界、国家边境甚至整个地球作圆圈形旅行, 最后使终点与起点重合。

重庆日报记者向泽映曾于1987年3月1日至1988年10月开展了为时一年半的“渝郊万里行”, 徒步行程15000里, 走访了重庆市800多个乡镇的750多个, 磨破解放鞋20多双, 被称为“脚板记者”、“胶鞋记者”。开辟了个人专栏《渝郊万里行》, 共刊发了100多篇通讯, 好评如潮。在四川省、重庆市新闻界产生了强烈反响。此次旅行考察属于“圈式旅行”。

1989年, 河南省、郑州市记协为鼓励新闻工作者“到生活中去, 到群众中去”, 专门组织了一个五羊自行车环省采访团。他们以三门峡市为起点, 经太行山区, 沿与山西、河北、山东接壤的交界地带进行了认真的考察, 特别是深入那些被新闻媒介遗忘的偏僻角落, 访贫问苦, 体恤民情, 采录实况, 得益匪浅。

贵州日报曾经要求沿贵州与湘、桂、川、滇边界线进行实地勘察。由于贵州边界漫长, 涉及30个县、近百个乡, 要在半年时间内完成“黔边行”显然困难不小。经研究、商量, 报社后来找到了两全其美的方案:让两名记者分头采访, 一个旅行半圈, 稿件安排上各写50篇。结果, 两位记者既遥相呼应, 又互有竞争, 殊途同归, 相得益彰。

圈式旅行的明显好处就是能系统、有序地采访边远区、薄弱区、“不管区”。它有效地拓宽了新闻报道领域, 使旅行记者能见常人之少见, 能言人之所未言。由于旅行区域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条件艰苦, 常常给记者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也可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作些变通。

当然, 除了点式旅行、线式旅行、圈式旅行之外, 还有面式、链式旅行。

面式旅行是对某个地区或国家进行多视角、多线路、多方位的全面性综合性旅行考察。报道形式多以长篇纪实、专栏、连载、专著出现。面式旅行涉足距离一般更长更远, 报道面通常更宽更全, 因此, 面式旅行往往要进行二次或多次性采访。

链式旅行又称串式旅行。就像将珍珠、宝石串在一起, 形成项链一样。串式旅行其可塑性较大, 适应性亦广。它可以是“点”与“点”之间的串联。《中国古典名城巡礼》即是此类。怎样去采访这些多个、分散、不在一条线或一个圈上的“点”呢?办法就是分头对28座文化名城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现代风貌进行旅行考察, 然后将这些分散采写的稿件统以“巡礼”之名集为一书。至于像许川所写《欧美纪行》《海外散记》, 正是他到美国、日本、西欧、东欧综合考察的结集, 应当说这是典型的“面”与“面”的串联。

四、旅行采访方式的选择

首先, 明晰地了解、透彻地把握各种旅行采访的特征、要求, 要弄清各式的优点、缺点、易点、难点。才可“择其善者而从之”。这就叫因式制宜。

其次, 因人制宜。旅行采访不是娱乐性旅游, 它需要采访者有相应的能力、体力、适应力。尤其是长途旅行报道, 劳动强度大、机动性大、创造性要求高, 这就得因人而异, 量体裁衣。

正如《真心英雄》这首歌的歌词所写的那样, “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向泽映《环渝郊万里行》《灾区纪行》《峡江行》《目击地震灾区》《贵州高原纪行》《綦江“边少穷”地区考察随笔》《荣昌县访贫问苦札记》《千里走乌江》等上百万字实录体报道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 这些田野旅行报道结集《记者天生是行者》出版, 见证了重庆日报以及向泽映对党的新闻传统长期的遵循和坚守。据悉, 千里乌江万里行, 已是向泽映新闻生涯中的第五个“万里行”。而几个“万里行”的理念可说是一脉相承, 一以贯之, 那就是深入“五区” (老区、山区、边区、穷区、灾区) 调研, 发扬“四千”精神, 走遍千山万水, 到边远艰苦地区抓‘活鱼’;历经千辛万苦, 在深入调查中发现真相;想尽千方百计, 转变作风为民疏困解难;排除千难万险, 在摸爬滚打中磨练意志。

在向泽映看来, 记者天生是行者, 脚板底下出新闻。作为职业记者, 就应像唐三藏那样甘当苦行僧, 脚踏实地, 负重前行, 最后才能取得真经。而最让他欣慰的是, 峡江行、灾区行带出了一位范长江奖获得者和一位全国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同行记者陈必忠感慨地说:“乌江行, 我们算是体会到了苦行僧的滋味:路道塌方, 汽车爆胎, 坐冷板凳, 吃闭门羹, 当山大王。因饮食卫生, 我们一路拉肚子, 自嘲是‘一泻千里’, 向总热毒攻身、满脸长痘, 一同事得知后发来慰问电:‘脸上生疮, 笔下生花。’尽管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最终还是修成了正果, 完成了报道任务。”

摘要:“旅行采访, 系指记者由新闻机构委派, 沿着预定的旅行路线进行的采访活动。这种采访没有具体的采访对象和报道要求, 由记者根据巡回 (旅行) 所经地的实际的情况, 选择若干有价值的新闻题材进行就地采访, 然后写成报道。对记者的采访能力与写作水平要求较高, 同时机动性也较大。”那么, 旅行采访到底有哪些种类可分, 在采访实践中, 新闻记者如何根据各自实际选择何种旅行方式?

上一篇:任务选择下一篇:就业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