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和定量说明

2024-07-24

定性和定量说明(共5篇)

定性和定量说明 篇1

摘要:煤体结构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密切相关, 对其进一步研究具有意义。在总结煤的破坏类型、进行煤体结构定性描述的基础上, 建议采用煤的筛分指数来定量反映煤的破坏类型, 采用软煤比和揉皱系数来定量反映煤体结构的破坏程度;参照岩体结构的类型与工程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煤体结构的分类也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煤与瓦斯突出,煤体结构,煤的筛分指数,揉皱系数

0 引言

煤体结构和构造煤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 都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价密切相关, 已成为瓦斯地质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1,2]。在瓦斯地质研究领域, 不同的研究者对煤体结构概念的认识略有差异。煤体结构通常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煤的破坏类型, 二是将煤层作为一个整体, 反映煤层的结构特征[3,4]。以往对煤体结构已经进行了诸多研究。通常来说, 对煤体结构的定性描述较多, 而对煤体结构的定量评价很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对煤体结构的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价进行总结, 并就不同的煤体结构对应于不同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提供案例分析。

1 关于煤的破坏类型

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 有的煤发生了碎裂和揉皱, 这样的煤, 从形成原因的角度, 称为构造煤;构造煤由于具有煤质松软的力学特征, 故又被称为软煤。同时, 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 有的煤则没有破碎, 保留了煤的原始结构, 这样的煤, 称为原生结构煤。为了研究煤的破碎程度与瓦斯涌突出之间的关系, 引入了煤的破坏类型的概念。

1.1 煤的破坏类型的定性描述

通常, 普遍被研究者接受并广泛采用的是将煤的破坏类型分为5类[5,6]。Ⅰ类:煤未遭受破坏, 原生沉积结构、构造清晰;Ⅱ类:煤遭受轻微破坏, 呈碎块状, 但条带结构和层理仍然可以识别;Ⅲ类:煤遭受破坏, 呈碎块状, 原生结构、构造和裂隙系统已不保存;Ⅳ类:煤遭受强破坏, 呈粒状;Ⅴ类:煤被破碎成粉状。原生结构煤包括Ⅰ类、Ⅱ类, 不会发生煤与瓦斯的突出, 属于非突出煤。构造煤包括Ⅲ类、Ⅳ类、Ⅴ类, 具有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 属于突出煤。

1.2 煤的破坏类型的定量评价

煤的破坏类型, 是根据对煤的肉眼观察, 用类型来反映煤结构的破坏程度, 因而是经验的、定性的, 缺少客观的、定量的分类指标;而且用类型, 无法进一步区分在同一类型时不同煤的破坏程度的差异。因而对煤的破坏程度进行定量评价是有意义的。

随着破坏程度增加, 细粒级的煤增多, 粗粒级的煤减少, 因而, 可以采用煤的粒度特征来反映煤的破坏程度。赵志根[7]尝试采用筛分分析的方法, 得出粒径小于0.5 mm煤占整个样品重量的百分含量, 即筛分指数, 来定量反映煤的破坏程度。赵志根的研究成果表明:筛分指数与煤的破坏类型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Ⅰ类煤的结构完整, 筛分指数为0, 随着煤样破坏类型由Ⅱ、Ⅲ类向Ⅳ、Ⅴ类变化, 筛分指数也随着增大, Ⅱ类煤的筛分指数为4.5~7.7, Ⅲ、Ⅳ、Ⅴ类煤的筛分指数分别为9.2~17.8、16.6~25.3、25.8~42.7。该研究成果说明:筛分指数能反映煤的破坏程度, 用筛分指数这个定量指标来评价煤的破坏程度是可行的;筛分指数在实际应用中, 不仅弥补了煤的破坏类型的不足, 而且有时比煤的破坏类型更有效。吴基文和赵志根[8]对淮北矿区海孜煤矿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并得出一致的认识。

2 关于煤体结构

一个煤层往往由多个分层组成, 每个分层的特征, 通常用煤的破坏类型来表示;而对于整个煤层来说, 各个破坏类型煤分层之间的组合关系、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构造煤所占的比重, 可以用煤体结构来表示。

2.1 煤体结构的定性描述

通常, 对于整个煤层都是从顶板到底板进行观察和描述;各个煤层往往都具有层状结构, 但煤的破碎程度相差很大。赵志根[9]通过对淮南矿区谢二矿和新庄孜矿的10个主采煤层的结构破坏特征的研究表明, 不同煤层的结构破坏特征相差很大;C13、B11b、B9b、B4煤层的结构破坏严重, 煤层中构造煤十分发育, 松软易碎, 呈碎粒状、鳞片状、粉末状以及土状、泥状等;B10、B6、A3、A1煤层的结构保存基本完好, 煤层的条带状结构清楚, 各条带横向延续性稳定, 煤块大而坚硬;B8、B7煤层的结构介于以上二者之间, 破坏不严重, 条带状结构较清楚, 构造煤发育较少。吴基文和赵志根[8]对淮北海孜煤矿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 7、8、9煤层的结构破坏严重, 煤层中构造煤发育, 大都成碎粒状、鳞片状、粉末状等;10煤层的结构保存基本完好, 煤层的条带状结构清楚。

2.2 煤体结构的定量评价

可以采用两个指标来进行定量的评价, 一是软煤比, 二是揉皱系数[9,10]。软煤比:是指在某个煤层中, 软煤分层厚度与煤层总厚度之比, 通常采用Ⅲ、Ⅳ、Ⅴ类煤分层厚度的总和与煤层总厚度之比来表示;该值越高, 煤层的结构破坏程度越大, 煤层越不稳定, 煤与瓦斯突出的可能性越大。软煤比考虑了所有软煤分层的厚度, 但没有考虑Ⅲ、Ⅳ、Ⅴ类煤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之间的差异, 揉皱系数则弥补了这个不足, 把不同突出危险性的煤分层厚度取不同的权重。二是揉皱系数:是指某个煤层, 以各煤分层的破坏类型为基础, 利用经验公式计算得到, 从煤层的整体上来反映该煤层的结构破坏程度的一个定量指标;不同的研究者采用的权重系数有所差异。通常来说, Ⅰ、Ⅱ类煤分层不具有突出危险性, 权重系数取0, Ⅲ类煤分层是过渡类型, 权重系数取0.5, Ⅳ、Ⅴ类煤分层具有突出危险性, 权重系数取1.0;经过加权后的各个煤分层厚度之和与煤层总厚度之比为揉皱系数。

赵志根[9]采用软煤比、揉皱系数指标对淮南矿区的10个主采煤层进行研究, 其成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 C13、B11b、B9b、B4煤层的软煤比大于0.6, 揉皱系数大于0.4, 定量地表示出煤层结构十分破碎;B6、A3、A1煤层的软煤比、揉皱系数均为0, 定量地表示出煤层结构保存十分完好, B10煤层偶见构造煤, 煤层结构基本完好;而B8、B7煤层的软煤比、揉皱系数均较小, 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构造煤少量发育, 煤层结构保存较完好;通过软煤比、揉皱系数指标, 定量地反映出煤层结构破坏的严重程度。

吴基文和赵志根[8]采用揉皱系数对淮北海孜煤矿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 其成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 揉皱系数定量地反映出煤层结构破坏的严重程度, 海孜煤矿的10煤层揉皱系数小, 定量地表示出煤层结构基本完好, 8、9煤层揉皱系数大于0.7, 7煤层揉皱系数远大于0.7, 达到1.0, 定量地表示出煤层结构十分破碎。

3 关于煤体结构的类型

3.1 对煤体结构类型的思考

在工程地质领域, 岩石和岩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岩体是由结构体 (岩石) 和结构面组成的, 因而也就存在岩石力学和岩体力学的区别[11]。在瓦斯地质领域, 从严格意义上说, 煤的破坏类型和煤体结构也应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煤的破坏类型对应于岩石结构, 反映每个煤分层的特征, 煤体结构对应于岩体结构, 反映整个煤层的特征。煤体结构与岩体结构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煤是岩石的一种, 煤体是岩体的一种, 岩体结构主要应用于工程地质领域, 而煤体结构主要应用于瓦斯地质领域。

3.2 煤体结构类型的划分

岩体结构分为整体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碎裂结构和散体结构, 不同的岩体结构类型与工程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因而岩体结构理论得到广泛且成功的应用[11,12]。与岩体结构的分类相对应, 也可以将煤体结构分为几种类型, 并将不同类型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之间建立联系。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 如陈跃[13]对陕西韩城矿区进行研究, 对于煤分层存在不同煤的破坏类型的煤层, 采用分层厚度达到该煤层总厚度的50%以上, 分层的破坏类型代表该煤层的煤体结构;也有研究指出[14]:在具有良好的瓦斯赋存条件下, 揉皱系数在0.3左右可以作为煤层的突出危险性指标, 揉皱系数在0.7以上可作为严重突出危险性指标;还有煤体结构分类的国家标准[15]:依据煤的宏观煤岩类型的可分辨程度、层理完整度、煤体破碎程度、裂隙及揉皱发育程度、煤体手试强度等宏观特征进行分类, 将煤体结构分为原生结构、碎裂结构、碎粒结构和糜棱结构。

3.3 煤体结构类型与瓦斯危险性

不同的煤体结构类型具有不同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本文提供具体案例;煤体结构分类采用文献[15]的方案, 分为原生结构、碎裂结构、碎粒结构和糜棱结构;煤的破坏类型, 采用文献[5-6]的方案, 分为Ⅰ、Ⅱ、Ⅲ、Ⅳ、Ⅴ类。

原生结构案例:煤层整体上结构完整, 通常没有构造煤发育。以淮南谢二矿A1煤、淮北海孜煤矿10煤的观察点为例, 表1、2所示。煤层结构完整, 没有构造煤;在观察点代表的范围内, 没有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

碎裂结构案例:煤层中, 通常原生结构煤占70%~95%, 有少量的构造煤发育, 特别是Ⅳ、Ⅴ类构造煤比较少。以淮北临涣矿9煤、宿州祁东矿3煤的观察点为例, 如表3、4所示。煤层总体上结构比较完整, 虽然有构造煤发育, 但厚度不大, 所占比例小;在观察点代表的范围内, 通常没有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

碎粒结构案例:煤层中, 通常构造煤占30%~70%, 有比较多的构造煤发育, 而且具有较多的Ⅳ、Ⅴ类构造煤。以淮南谢二矿B11b煤、淮北桃园矿82煤的观察点为例, 如表5、6所示。煤层总体上比较破碎, 构造煤比较发育, Ⅳ、Ⅴ类煤有一定的厚度, 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在观察点代表的范围内, 通常具有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

糜棱结构案例:煤层中, 构造煤占70%以上, 有很多构造煤发育, 而且Ⅳ、Ⅴ类构造煤有一定的厚度。以淮南谢二矿C13煤、宿州祁南矿72煤的观察点为例, 表7、8所示。煤层整体破碎, 构造煤十分发育, Ⅳ、Ⅴ类煤厚度较大, 在观察点代表的范围内, 具有严重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4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 得出以下认识:①在煤的破坏类型定性分类的基础上, 可以采用煤的筛分指数来定量反映煤的破坏类型;②在煤体结构定性分类的基础上, 可以采用软煤比和揉皱系数来定量反映煤体结构的破坏程度;③对煤体结构的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价, 表达出不同的煤体结构对应于不同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定性和定量说明 篇2

亚硝酸盐中毒的复制和解救

一、实验目的

掌握亚硝酸盐中毒的诊断要点。了解亚硝酸盐中毒的解毒原理和治疗措施。

二、实验方法

教师讲解后、学生分组操作。

三、实验属性和学时

验证,3学时。

四、实验材料和器械

兔若干只、一次性注射器、胃管、听诊器、体温计、亚硝酸盐钠、美兰、酒精棉球等。

五、实验内容

(一)高铁血红蛋白检验

1、原理

亚硝酸盐(钾)离子,在血液中使血红细胞内正常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氧化为异常的高铁血红蛋白(正铁),从而失去携氧作用。

2、方法

(1)取血5mL于试管中,在空气中用力振荡15min。在有高铁血红蛋白的情况下,血液仍保持棕色,健畜则由于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而变为鲜红色。

(2)取血5mL于试管中,滴加1%氰化钾(钠)溶液数滴,在有高铁血红蛋白的情况下,血液立即变为鲜红色。

(3)血液分光镜检验:取血用水稀释10-20倍后置于分光镜上检验,可在红色区640-650nm波长发现高铁血红蛋白的吸光谱带。当加入5%氰化钾(钠)溶液数低后,由于氰血蛋白形成,此吸光带立即消失。但经急救治疗过的家畜,高铁蛋白大部分已被还原,故用此法检验宜早进行。

(二)治疗措施

可用特效解毒药甲蓝或甲苯胺兰溶液静脉注射,若与Vc和高渗葡萄糖(亦有较弱的还原作用)溶液合用,则疗效更佳。

1、亚甲蓝

又名美蓝,为一种氧化还原剂,是治疗本病的特效药物。

原理

小剂量美蓝进入机体,在还原型辅酶Ⅰ脱氢酶的作用下,还原成“白色美蓝”,可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正常的低铁血红蛋白。在此同时,本身被氧化成美蓝并重又参与反应,但大剂量美蓝进入机体,却养具有氧化作用,反使正常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因此,治疗只宜用小剂量。反映如下: 剂量

标准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2mg,浓度为1%的酒精生理盐水或水溶液。给药途径

静脉注射或分点肌肉注射。

2、甲苯胺蓝

原理

同美蓝,但其还原高铁血红蛋白的速度比美蓝快37%。剂量

每公斤体重5mg,浓度为5%。给药途径

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

3、维生素C 原理

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正常的低铁血红蛋白,而脱氢的Vc又被体内谷胱甘肽还原为Vc,又重新参与高铁血红蛋白的还原过程。但其作用不及美蓝和甲苯胺蓝迅速、彻底。故常与美蓝或甲苯胺蓝配合应用。

剂量

牛、马0.5—2.0g,猪、羊0.1—0.5g。

(三)亚硝酸盐中毒的复制与解放

复制方法

取试验动物(兔)2只,分别称量,并观察记录其呼吸、体温及可视黏膜的颜色,然后,按每公斤体重58—77mg(猪)或100mg(兔)的4%亚硝酸钠溶液静脉注射。

解救

待亚硝酸盐中毒症状出现后,一只用亚甲蓝或甲苯胺蓝溶液静脉注射,观察并记录解毒效果。另一只使其自然发展,死亡后进行剖检,以观察记录病理变化。

六、作业

1、如何用快速简洁的实验室方法诊断动物亚硝酸盐中毒?

2、亚甲蓝的解毒原理是什么?怎么使用?

3、根据各组实验结果分析家兔亚硝酸盐中毒死亡或存活的原因。

实验四

亚硝酸盐的定性与定量检验

一、实验目的

熟悉亚硝酸盐中毒的定性检验方法;掌握亚硝酸盐中毒的定量检验方法。

二、实验方法

教师讲解后、学生分组操作。

三、实验属性和学时

验证,3学时。

四、实验材料和器械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比色管、容量瓶、移液管、移液枪、烧杯、饲料等。

五、实验内容

(一)亚硝酸盐的定性检验

对氨基苯磺酸重氮法(格林氏法)

1、原理

亚硝酸盐在酸性溶液中与与对氨基苯磺酸作用生成重氮化合物,然后与α一萘胺偶合生成紫红色偶氮染料。

2、试剂

(1)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取0.5g对氨基苯磺酸溶于150mL12%醋酸溶液中。贮存于棕色瓶中。如溶液有颜色,临用时加入少许活性炭加热至80℃并过滤,即可脱色。

(2)α—萘胺溶液。取α一萘胺0.2g,加水20mL,微热溶解,过滤。滤液加蒸馏水至100 mL,贮存棕色瓶中。对有色者可按上法脱色。

3、操作方法

取2mL滤液于小试管中,加对氨基苯磺酸溶液2~3滴。2~3分钟后,再加入α—萘胺溶液2-3滴。数分钟后,有亚硝酸盐存在时则出现紫红色,颜色的深浅表示亚硝酸盐含量的多少。如将试管在70℃水浴中加热数分钟,颜色更明显。粗略比例如下表。

溶 液 的 颜 色

NO2 –的含量(毫克/升)

刚刚呈现玫瑰红

小于0.01

淡玫瑰色

0.01-0.1

玫瑰色

0.1-0.2

鲜艳玫瑰色

0.2-0.5

深红色或橙黄色

大于0.5

格林氏粉法

1、原理

同对氨基苯磺酸重氮法(格林氏法)

2、试剂

对氨基苯磺酸

1.0g α—萘胺

0.1g

酒石酸

8.9g

研磨均匀,储于棕色广口瓶备用。

3、操作方法

取滤液1-2 mL于小试管中,然后加入少许试粉,摇匀,如滤液变紫红色,表明检材中有亚硝酸盐存在。联苯胺冰醋酸法

1、原理

亚硝酸盐在酸性溶液中,将联苯胺重氮化生成黄色或红棕色颜料。

2、试剂

0.1%联苯胺冰醋酸溶液:取0.1g联苯胺溶于10mL冰醋酸中,加蒸馏水稀释至100mL,过滤,滤液置于棕色瓶中备用。

3、操作方法

取对氨基苯磺酸重氮法样品制备液2滴于滤纸或点滴板上,加联苯胺一冰醋酸液2滴,如出现棕红色则示有亚硝酸盐存在。二苯胺浓硫酸反应

1、原理

由于亚硝酸盐有氧化作用(有浓硫酸存在),可使二苯胺氧化,其氧化产物呈兰色。

2、试剂

二苯胺浓硫酸溶液:二苯胺0.1g加100 mL浓硫酸溶解后储存于棕色瓶中。

3、操作方法

取滤液1-2滴于点滴板上,加1-2滴二苯胺浓硫酸溶液,立即出现兰色,证明有亚硝酸盐存在。注意要点:

1、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易分解,如送检不及时,夏天往往在死后第二天就不易检出。剩余饲料较易获得阳性结果。

2、格林氏反应十分灵敏,反应很强烈时可以证明亚硝酸盐中毒,反应微弱时,需用灵敏度较小的方法进行,一般要求两种以上方法都呈现阳性,才能证明亚硝酸盐中毒。同时需做空白对照,必要时可进行定量检验。

(二)亚硝酸盐的定量检验------α-萘胺比色法

1、原理

在微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作用生成重氮化合物,再与α一萘胺偶合而生成紫黄色偶氮染料。颜色强度与亚硝酸盐含量成正比。

2、试剂

(1)α-萘胺溶液:同定性检验对氨基苯磺酸重氮法。(2)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同定性检验对氨基苯磺酸重氮法。(3)亚硝酸钠标准液:准确称取0.1495g亚硝酸钠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此液每mL相当于1mgNO2 –。临用时,精确吸取1.00mL,加水稀释至100mL。此液每毫升则相当手0.01mgNO2 –。(4)醋酸钠缓冲液:取16.4g醋酸钠溶于100mL水中。

3、操作方法

(1)取5-10g样品置研钵中,加少许玻璃砂和少许70℃水,研成粥状。分次加70℃左右热水提取,将上清液转入100mL容量瓶中。最后定容至刻度。(如颜色深,可加少许活性炭脱色),过滤,弃去最初几毫升滤液。

(2)吸取续滤液10mL于25mL比色管中,加水至刻度。

(3)另取25mL比色管7支,依次加入0,0.002,0.005,0.01,0.015,0.020,0.025mgNO2 –.,加水稀释至刻度。(4)于标准管和样品管中分别加入0.05mL醋酸钠缓冲液,对氨基苯磺酸液1mL,α—萘胺溶液1mL,摇匀。放置10分钟后,以零管作参比,用1cm比色皿于波长525nm处测定吸光度,绘制工作曲线与之比较。

4、.结果计算

A 亚硝酸盐含量(mg/kg)=

M/10

式中:A—样品管中测得含量,μg;M—称取样品量,g。

六、作业

1、亚硝酸盐定性检验的方法有那些?其原理是什么?各有什么优缺点?

定性和定量说明 篇3

关键词:氢氧化钠;真实问题;有效课堂

文章编号:1005-6629(2012)8-0044-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教学意图和目标

为提高复习课效率,针对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情,设计“对氢氧化钠变质问题的定性和定量探究”这一专题复习课,尝试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派生出“敞口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变质生成了什么物质?如何检验烧碱固体或溶液是否变质、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如果变质,变质到什么程度?”这一系列问题,通过这些真实问题的解决来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能熟练写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或盐酸、碳酸钠与盐酸或硝酸钡以及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会运用它们进行定量问题的分析和计算;学会分别检验CO2-、OH-的方法以及CO2-和OH-大量共存时把两者检验出来的方法;通过定性探究氢氧化钠变质情况,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猜想和假设、实验设计等方法;通过多样化的探究方式,体会小组合作的意义和快乐,增进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乐于实践等科学品质。

2 教学过程和点评

2.1 定性探究氢氧化钠变质情况

2.1.1 提出问题,作出猜想

【教师】展示实验室中一瓶使用后未及时盖好瓶塞的氢氧化钠固体,问:同学们想到了什么?

【众生】敞口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变质生成了什么物质?

【教师】那这瓶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可能有哪些情况?

【师生共析,得出结论】可能情况有:①没有变质,只有NaOH;②部分变质,含有NaOH和NazC03;③完全变质,只有Na2CO3

【教师】请同学们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师生活动】学生在学案上练习,教师巡视,评价矫正。

点评:展示实验室中一瓶使用后未及时盖好瓶塞的氢氧化钠固体,使学生对NaOH到底会和空气中的什么成分反应进行发散性思维,从而搞清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达到复习碱的性质的目的。

【过渡】如何检验烧碱固体或溶液是否变质、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呢?

2.1.2 生生合作,设计方案

【教师】请同学们设计方案来判断一下老师提供的这瓶氢氧化钠固体属于哪种情况?

【投影】(1)提供的试剂:酚酞试液;稀盐酸;Ba(NO2)2溶液;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配成的溶液。(2)提供的仪器和用品:铁架台;铁圈;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漏斗;试管;滴瓶。

【教师】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氢氧化钠、碳酸钠单独存在时怎样检验,再考虑它们混和在一起的情况。

【学生1】取样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先滴加适量澄清石灰水,如果没有浑浊,则未变质;如果浑浊,则变质,继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为部分变质,未变红则为完全变质。

【学生2】取样于—支洁净的试管中,加稀盐酸,如果没有气泡,则未变质;如立刻就有气泡,则完全变质;如过一段时间有气泡,则部分变质。

【学生3】取样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过量Ba(NO3)2溶液,如没有白色沉淀,则未变质;如有白色沉淀,再滴加酚酞试液,若变红则部分变质,若不变红则完全变质。

【教师】演示对比实验:分别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在一支试管中取密封保存的碳酸钠试样配制成的溶液1-2 mL,在另一试管中取敞口保存的烧碱试样配制成的溶液1-2 mL,再分别滴加适量澄清石灰水,直到不再产生沉淀,等待片刻,继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均变红。

点评:对于学生1的“节外生枝”,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凭借教学机智及时捕捉,创造精彩生成。学生1在设计方案时想用适量澄清石灰水除去NaOH和Na2CO3混合物中的Na2CO3后,再用酚酞试液是否变红来确定原来有没有NaOH。教师能根据这一意外情况及时补充做对比实验,使学生从微观上看进一步理解,加入澄清石灰水带进了OH,不管有没有剩余NaOH,酚酞试液都能变红,所以不能达到目的。

通过生生、师生互评,达成如下共识:

方案1:忽略了澄清石灰水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OH溶液,也是显碱性,从微观上看,加入澄清石灰水带进了OH,不管有没有剩余NaOH,酚酞试液都能变红,所以不能达到目的。

方案2:只能判断氢氧化钠固体有没有变质,而不能判断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因为即使没有NaOH,只有Na2CO3,逐滴滴加稀盐酸时,一开始产生NaHCO3时,也不会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方案3:通过加入过量Ba(NO3)2溶液,除去Na2CO3后再看有没有NaOH存在,能达到目的。

点评:通过生生讨论、互评等方式使学生在合作中进一步理解CO3和OH检验方法,理解它们大量共存时要先检验CO3一并完全除去后,再检验OH的原因,同时学会一些除杂的方法。

2.1.3 动手实验,观察记录

学生根据实验桌上的试剂、仪器和用品,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观察、记录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填写下表。

点评:实验过程中,教师不断巡视,矫正学生的操作错误,使学生倾倒、滴加溶液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会了观察、记录和思考。学生在进行除杂以及判断滴加溶液是否过量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体验了实验探究的乐趣。

2.1.4 得出结论,反思交流

【教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刚才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得到的结论。

【学生4】取样品溶液约1 mL于—支洁净的试管中,滴加2-3 mL Ba(NO3)2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再滴加1~2滴酚酞试液,又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生成了碳酸钠。

【学生5】取样品溶液约1 mL于—支洁净的试管中,滴加2-3 mL Ba(NO3)2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等待,在上层清液中继续再滴加滴加Ba(NO3)2溶液,直到看不见有更多的白色沉淀时,再滴加1-2滴酚酞试液,又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生成了碳酸钠。

【学生6】取样品溶液约1 mL于—支洁净的试管中,滴加2-3 mL Ba(NO3)2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过滤,在滤液中继续再滴加Ba(NO3)2溶液,看不见有白色沉淀,此时,再滴加1-2滴酚酞试液,又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生成了碳酸钠。

【教师】显然,后两位同学有判断Ba(NO3)2溶液过量的操作,这样,能确信碳酸钠已被除尽,显然更合理。

点评:教师和学生平等的交流、有效的互动,使学生的表达和反思能力得到了提高。

【过渡】刚才从定性的角度探究了氢氧化钠有没有变质、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下面我们再从定量的角度来探究氢氧化钠变质程度如何。

2.2 定量探究氢氧化钠变质程度

【教师】怎样定量求出氢氧化钠变质程度如何呢?

【学生7】先称取—定量的样品,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渐滴加某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可根据用去的盐酸的量测定碳酸钠的质量。从而确定样品中NaOH的变质程度。

【学生8】也可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量来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

【教师】怎样测出二氧化碳的量呢?

【学生9】可以用测定二氧化碳体积的方法、也可以用氢氧化钠的溶液吸收生成气体看溶液增重或看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差。

【学生10】先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渐滴加含钙离子或钡离子的溶液,然后过滤得到沉淀,称量得到的沉淀质量即为碳酸钠或碳酸钡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的变质程度。

【教师】及时评价和矫正学生的各种方法。

点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等思考得出测定碳酸钠质量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投影】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一包因敞口放置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产生了兴趣,想通过实验测定其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组同学:称取16.40 g样品,放入足量的盐酸直到反应停止,共收集到4.40 g二氧化碳。乙组同学:称取16.40g样品,加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洗涤、干燥,共得到白色沉淀10.00 g。根据两组同学的实验结果,请你帮助他们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

【师生共析】两位学生分别到黑板上做,其余同学在学案上做。教师评价矫正。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64.6%。

【教师】能否用上述实验所得的数据进一步计算出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学生11】可以。

【学生12】可以。是1-64.6%=35.4%。

【学生13】不妥。因为样品中很可能还有其它杂质。

【教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说明:教师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学生较难说出所用方法。)

【投影】先用电子秤准确称取16.40 g变质的NaOH样品放人锥形瓶中,用电子秤称得锥形瓶及样品的总质量为51.40 g,再把175.00 g 7.3%稀盐酸平均分成7份依次在充分摇动锥形瓶时,加入样品中,每次充分反应后用电子秤称得锥形瓶及所盛物质的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请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

【教师】175.00 g稀盐酸平均分成7份,每次加入稀盐酸质量为25 g,前四次增重都是25 g,而第五次、第六次的增重却都只有22.8 go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14】增重未达25 g,说明有CO2气体放出,通过分析得知共产生了4.4 g CO2气体。

【学生15】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时,并没有气体放出,此时溶液增重即为所加稀盐酸质量。当溶液中氢氧化钠全部反应完,并且碳酸钠也全部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后,继续滴加盐酸才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学生16】根据碳酸钠和盐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计算出产生4.4 g C02需要的7.3%稀盐酸的质量为100 g,即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稀盐酸质量实际为50 g。

【板书】HCl+ NaOH=NaCl+H20

36.5 40

50x7.3% x

36.5:40=50gx7.3%:x

x=4 g

(4 g/16.40 g)×100%=24.4%

点评:根据氢氧化钠、碳酸钠混和在一起时遇到盐酸发生的相关化学反应,再结合表格中所给数据,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从内容和方法上回忆今天学到了什么。

总点评:本课不仅让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体验与感受、不同的发现与表述,一起交流反思,得出相应的正确结论。还通过设置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对学生循循善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思维活跃,争先恐后地发言,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多样化的探究方式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学生的自我探究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总之,本节课是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整体达成的有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定性和定量说明 篇4

1 中药五味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意义

中药“味”的概念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有酸、苦、甘、辛、咸,谓之五味,最早是由古人口尝而得的感受。在临床实践中,人们发现不同味感的物质有不同的功能。《素问·脏气法时论》记载:“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药性赋》中指出:“辛能散能行,具有发汗解表、透疹散风、行气行血等功效;甘能缓能补,具有缓中止痛、调和药性、补养气血等功能;苦能燥湿降泻,具有燥湿祛邪、泻下利尿、导瘀血下行等作用;酸能收敛固脱,具有止汗、止血、止泻、缩小便、固遗精等效应;咸能软坚润下,具有软坚积、破痛积、消瘿瘤瘰疬等功能”。人们根据药物的功能将药味进行适当的调整,最终形成中药的五味定性。

现代味觉理论证明,味觉的产生是由味觉分子与分布于口腔中的舌、软腭和会厌等处的味蕾化学感受器作用,产生电信号传输到大脑的味觉皮质区而得到的一种感觉。有四种基本味觉:甘、苦、酸、咸,辛味则是热感与痛感的综合感觉。不同的味觉有不同的味蕾,对应着不同的化学感受,它们只对特定的分子结构类型产生作用,即不同的味觉是由不同结构类型的分子产生的。如辛味药多含挥发油,苦味药多含生物碱,甘味药则是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酸味药多含有有机酸、鞣质,咸味药含钠、钾、钙、镁、碘等无机盐。中药的疗效可以通过味觉与中药化学成分和结构相联系进行药理分析。同时西药也可以根据其化学结构与味觉的联系引入中医的知识系统,从而达到真正的中西医结合。

中药典籍中记载的味多是一种定性的描述,一些药物的味经过与功能相联系调整后与实际品尝的味不相符,这给中药性味研究和将味作为中西医药结合的枢纽作用带来了困难,我们认为,味是特定化学结构分子与味蕾味觉感受器相互作用产生的感觉,而多数中药是多成分的化学分子的混合物,口尝中药而得的味是混合物造成的混合味觉。有些起主要功能作用的化学分子产生的味可能被其它分子引起的味觉所掩盖,根据药效对中药味进行调整后的味可能反映了实际功能分子的真实味觉。为了揭示中药混合味觉中可能被掩盖的功能分子的实际味,有必要建立一整套对中药混合成分中所含的四种基本味觉同时进行定性、定量测定的分析方法,现代味觉电生理技术可以满足这种要求。

总之,中药五味定性与定量研究可以系统修正现有的中药五味的模糊定性,建立一整套中药味觉数据库,借此完善中药性味理论。根据中药五味及中医五味辨证同现代药物化学理论的联系,可以全面而准确地指导中医遣方施药并进行现代的药理解释。通过修正中药药剂中的味感构成来综合配伍各种药味物质,适应中医证候的变化,体现理、法、方、药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可以为开发新药提供理论指导,为中医药的科学化、实证化、数字化以及中西医的真正结合作出贡献。

2 味觉电生理技术在中药五味定性和定量研究中的可能作用

现代生理学把味觉分为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这些味觉信息的传递同机体的其它感觉信息一样,有其专门的神经传入通路。简言之,口腔的特殊感觉——味觉主要通过由集中于舌背部和软腭粘膜上皮的味蕾感觉酸、甜、苦、咸,分别通过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至延髓孤束核,经二级神经元到达桥脑味觉区,再经三级神经元到达丘脑味觉中继核后经四级神经元到达大脑皮质盖岛部的味觉区。味蕾的化学感受器细胞监控着口腔的化学环境变化,并能发出信号到大脑产生味觉感知,不同味觉感受器选择性地对不同的味质产生反应,且反应模式不甚相同。其中酸和咸味质通过味觉感受器细胞膜上的特异性H+和Na+离子通道使细胞去极化;甜、苦味质则可能通过GTP结合蛋白受体进行信号转导。经口腔的味觉刺激物通过激活味蕾上相应的味感觉神经元而产生用于编码特定味觉信号的电位变化(动作电位),这些编码味觉信息的电位变化可在味觉传入通路的各个环节上通过电生理方法记录到,这成为应用现代电生理学技术研究味觉的理论基础。

为深层次的揭示味觉产生机制,目前的味觉研究在多层次上广泛采用了多种现代电生理学技术,不同的味觉电生理技术在进行味觉研究中各有其特点。有用于记录整个味觉皮层活动的味觉诱发电位(gustatory evoked Potentials,GEPs),作为味觉皮层众多神经元功能活动的整合,记录GEPs的电生理学技术可以客观定性评估病人味觉功能的紊乱状态,但因GEPs的测量受多因素的影响,不宜作为味觉刺激强度的定量描述。有测定各级味觉神经元和味觉感受器细胞膜上离子通道活动的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该技术一般针对离体细胞进行记录,虽可进行味觉刺激的定量研究,但由于是离体记录,不能客观反映机体的味觉整体功能,更不能进行长时程记录;在体膜片钳技术可以克服离体记录部分之不足,但技术难度大,仪器性能要求高,而且也不能进行长时程记录,故不宜广泛开展。目前使用的比较多的是活体动物单个神经元细胞外记录技术,该技术记录的是味觉传入通路上单个味觉细胞对味觉刺激的反应,通过不同味觉刺激物所诱发的不同味觉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改变来定性和定量研究味觉刺激物的种类和刺激强度。

不同种类的味觉刺激物有其专门的味觉感受器。在体全细胞膜片钳记录表明舌和软腭味蕾上的大多数味感觉神经元的反应性与不同的味觉刺激物一氯化钠(咸味)、蔗糖(甜味)、氯化奎宁(苦味)及柠檬酸(酸味)之间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某种味感觉神经元仅对一种味觉刺激物起反应。不同种类的味觉感受器有其相对专一的传入通路,这一点已通过单细胞外记录在味觉传入通路的各个水平上得以证实。细胞外记录技术表明大鼠孤束核存在着专门对不同的味觉刺激物一氯化钠(咸味)、蔗糖(甜味)、氯化奎宁(苦味)及柠檬酸(酸味)敏感的神经元。这一现象同样可在相对比较高级的味觉传入神经元上记录到,如大鼠丘脑腹侧中后部神经元、臂旁核神经元、膝状体神经元等。此外,可以根据细胞外记录结果将猕猴皮层味觉中枢神经元分为对氯化钠(咸味)、蔗糖(甜味)、氯化奎宁(苦味)及柠檬酸(酸味)专一敏感性神经元四类。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味觉电生理学技术可以对中药五味进行定性研究,可用于揭示中药混合味中被掩盖的功能分子实际的味。

味觉电生理技术除可对中药五味进行定性研究,尚可根据电生理记录结果定量刻画味觉刺激强度。细胞外记录发现味觉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随着味觉刺激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表现为浓度依赖性特征。借助细胞外记录技术,选定味觉传入通路上的特定记录位点(孤束核、丘脑腹侧中后部、臂旁核、膝状体等),先用标准味觉刺激物氯化钠(咸味)、蔗糖(甜味)、氯化奎宁(苦味)及柠檬酸(酸味)来确定专一感受各类味觉刺激的味觉神经元,再根据细胞外记录结果,将味觉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作为观测指标,来逐一对中药混合味中的各单一药味进行定性鉴定和定量描述。

3 结语

定性和定量说明 篇5

关键词:风险矩阵,定性-半定量分析,风险应对,护理实验室,安全管理

风险评估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一道重要关口[1]。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实践课程在护理学的课程设置中占很大的课时比例。护理实践课程的设置遵循与临床接轨的原则, 例如仿真病房的开展、真人注射等, 初学者在实践学习中可能面临如物理性的 (针刺伤、割伤) 、化学性的 (接触污染血液、消毒剂腐蚀过敏) 及意外事故等造成的风险可能性。为确保学生安全实践学习, 必须对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管理。目前许多医学院校实验室管理中虽具备一定的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 但是并不够系统和完善, 也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工具。如何既能保证学生在实践教学场所学到紧密接轨临床的专业操作技能, 又能确保其在接受教学过程中安全学习, 是实验室管理的重点。本课题组先后分别在基础护理实验室、内、外科护理实验室风险管理中进行应用,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定性和半定量分析风险矩阵, 并按照风险处理原则实施风险应对,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风险矩阵简介及应用

1.1风险矩阵简介风险管理 (RiskManage-ment) , 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主要包括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三个环节[2]。风险矩阵法 (RiskMatrix) 是识别项目风险重要性的一种结构性方法, 由美国空军电子系统中心 (ElectronicSystemsCenter, ESC) 于1995年提出, 此后该中心将风险矩阵评估法大量应用于其他项目风险管理中[3]。风险矩阵在国内的应用起步较晚, 朱启超等率先引入风险矩阵的概念和管理办法[4]。刘国靖等则将风险矩阵方法应用于商业银行的信贷项目风险评估, 探讨了国内商业银行运用风险矩阵方法进行信贷项目风险评估的关键方法体系[5]。近年来, 风险矩阵在各个领域应用均较广泛[6,7]。风险矩阵的构建有定性、半定量分析和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是指用文字语言描述风险的等级和发生频率, 半定量 (如1、2、3 等) 和定量法 (如3.9、7.2等) 要求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但定量法要求数字更加的具体精确。风险矩阵图中共有四种颜色标识, 代表不同程度的风险区域和相应处理方法。红色为极高风险区, 要求紧急行动处理;橙色代表高风险区, 要求尽可能快行动, 不超过6个月;黄色是中度风险区, 需要尽可能快实施行动, 但不要超过下一个财政年;绿色是低风险, 需要立即执行快速简单的措施[8]。

1.2应用示例以基础护理实验室管理安全风险矩阵的构建和风险应对为例[9]。

1.2.1基础护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定性和半定量分析风险矩阵的构: (1) 形成《基础护理实践教学安全风险评估问卷》的第一轮专家函询问卷。在充分文献调研的基础上, 结合对本院校和其他院校护理教学专家的半结构式访谈, 研究小组再进行讨论定稿形成了第一轮函询问卷。共包括A类 (物理性) ;B类 (化学生物性) ;C类 (意外性) 和D类 (生理、心理社会、组织因素) 共4个维度29个条目的风险因素。 (2) 通过两轮德尔菲 (Delphi) 专家咨询法确立问卷各维度条目和风险严重等级。 (1) 成立Delphi专家函询小组。根据研究目的, 并考虑专家对本研究领域的熟悉程度, 选择了20名来自浙江省高等院校并从事基础护理教学10年以上, 能积极配合完成2轮函询的专家。 (2) 第一轮专家咨询的目的主要是由专家对各条目的相关性作出判断, 并参考专家的反馈意见遴选并确定各级指标。风险条目相关性判断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正向赋值, 很不相关1分, 不相关2分, 一般相关3 分;相关4 分;很相关5 分[10]。剔除条目相关性赋值均值 (Mj) ≤4、变异系数 (CV) ≥0.25的条目[11]。 (3) 第二轮专家咨询中向各专家反馈上轮意见及修改结果, 并请各位专家对风险条目的相关性再次进行判断, 并确立风险危害等级。危害等级也按Likert5级评分法正向赋值:很小1分, 较小2分, 中等3分, 严重4分, 很严重5分。 (4) 分析和统计结果, 并结合专家的意见, 最终形成《基础护理实践教学安全风险评估问卷》。该问卷共有4个维度及31个条目。专家咨询可靠性主要通过专家积极性系数、专家权威程度和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等来评估衡量[12]。 (5) 问卷的信效度检测。问卷形成后对50名学生进行预调查。结果显示, 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Cronbachα系数) 为0.80;重测信度 (Pearson相关系数r) 为0.923;内容效度 (CVI) 为0.885, 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3) 形成基础护理实验室管理安全风险炬阵。问卷形成后, 对306名已完成基础护理实践课程的护理专业高职高专班在校学生进行调查, 来判定风险发生概率。风险概率用极少发生1 分, 偶尔发生2 分, 一般3分, 经常发生4分, 频繁发生5分来描述。以专家评定的风险等级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得出的概率分别作为纵坐标和横坐标, 最终构建出基础护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定性和半定量分析风险矩阵。红色极高风险区域包含:A5抽吸药液练习时掰安瓿割伤手指;A7 抽吸及注射练习时被针头刺伤;B4水银泄漏造成的危害 (汞柱血压计、体温计破损) ;D7部分实验 (真人注射、吸氧练习等) 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大。橙色高风险区域包含:A1晕厥 (低血糖、晕血、晕针) ;A9练习铺床、换床单、搬运患者等因强度过大或用力不当造成的骨骼肌肉不适 (腰肌劳损、腰背痛等) ;B6真人注射或处理污物时被污染针头刺伤;B7 真人注射时或处理污物时被血液污染 (特别是静脉注射) ;B9相互口腔护理及处理污物时唾液污染;B10真人注射无菌物品污染后未报告或报告不及时;C2注射拔针后按压不妥致局部血肿;D3学生防护知识不熟悉, 安全意识薄弱造成的危害;D4学生无菌观念薄弱造成的危害;D5学生查对依从性差造成的危害;D6戴口罩的依从性差造成的危害。黄色中风险区域包括:A3 氧气瓶翻倒造成的砸伤;A4 搬运练习不当造成“患者”坠伤;A6绑袖带或压脉带过久造成损伤;A8练习戴脱手套时吸入粉尘 (滑石粉) 造成的危害;B1接触各种消毒剂造成的过敏性危害 (碘酊、酒精、含氯消毒剂) ;B3接触乳胶制品造成的急慢性过敏;B5测体温时不慎咬破体温计吞下水银;B8真人注射练习不慎使用过期药物或物品 (无) ;B11吸氧练习时附近有火源或暖气;C1真人臀部肌肉注射时不慎断针;C3电源使用不正确 (如吸引器、洗胃机) 造成的危害或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源插座;D1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危害;D2带教老师人员或经验不足不能全面监督造成的危害;D8学生身体素质差造成的危害 (某些潜在疾病突发, 如癫痫、过度紧张导致心律失常等) 。绿色低风险区域包含:A2地滑造成摔伤;B2练习抽吸药液时接触各种药物造成的危害。

1.2.2以建立的风险矩阵为依据实施风险应对:风险矩阵构建后, 根据风险矩阵不同的处理原则进行分类干预。例如红色极高风险条目, 处理原则是立即紧急行动, 如条目B4“水银泄漏造成的危害 (汞柱血压计、体温计破损) ”, 教师在示教过程中和体温计发放前高度强调轻拿轻放, 学生由口温互测改成了测腋温, 并重新申购了密闭式汞槽类型的血压计等。黄色中风险和橙色的高风险项目处理原则是要求分别在1年之内和6个月尽可能快的行动, 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入手, 努力降低风险概率。对绿色低风险区中的条目, 如地滑造成摔伤, 根据立即执行快速简单的措施的原则在实验场所放置了醒目的防滑标志, 易滑部位增设防滑垫等。但前期的研究中缺少相应风险应对后的评估[9], 根据风险矩阵处理原则中提到的时间限度最长的黄色中风险1 年的期限, 在干预实施1年后课题组重新对在校298名已完成基础护理实践课程的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建立了新的定性和半定量分析风险矩阵。

2风险管理成效分析

干预后总体风险发生概率明显下降, 新的矩阵中红色极高风险区没有风险条目分布, 橙色高风险区条目由原先的11个降至5个, 其他风险条目都集中在绿色低风险区和发生频率为极少的黄色中风险区域。另外根据风险的分布绘制了干预前后风险可接受线和容忍线图 (图1、2) [9]。由图1 可知, 风险应对前除A2地滑造成摔伤、B2练习抽吸药液时接触各种药物造成的危害两个条目外, 其他的风险都分布于风险可接受线以上, 有4个条目分布在风险容忍线以上。而干预后 (图2) , 整体风险条目分布左移, 虽然风险大部分仍然呈现在风险可接受线和容忍线之间的区域, 但都集中在极少发生和偶尔发生的风险发生概率范围内, 说明通过矩阵的建立和根据矩阵的处理原则实施的风险应对有效地控制了基础护理实验室安全风险的发生。

3讨论

上一篇:装配建模下一篇:曲轴扭振减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