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清脑丸

2024-09-05

养血清脑丸(通用4篇)

养血清脑丸 篇1

摘要: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经χ2=11.4 (P<0.01) 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有显著疗效, 副作用少。

关键词:养血清脑颗粒,偏头痛,疗效观察

偏头痛是一种功能性头痛, 根据头痛的不同表现, 又可将其分为典型偏头痛、普通型偏头痛, 丛集型偏头痛, 偏瘫型偏头痛, 眼肌麻痹型偏头痛等五种主要类型。门诊病人中以普通型偏头痛最多见。笔者在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偏头痛患者符合1988年学会所制定的国际头痛分类及诊断标准, 均已排除高血压, 患者主要表现为发作前约10%有闪光、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先兆。约三分之二有一侧性头痛, 头痛持续4~72h, 睡眠后常可缓解, 头痛部位常始于一侧眶上、眶后或额颞, 渐加重扩展至半侧头部, 甚至整个头部及颈部, 头痛为搏动性, 呈跳痛或钻凿样, 常伴恶心呕吐, 均作有关常规及生化检查, 并做头颅CT扫描, 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继发性头痛, 如各种血管性疾病所致的头痛等, 并除外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0例, 年龄18~46岁, 平均32.7岁, 男6例, 女24例, 对照组30例, 年龄20~50岁, 平均37.8岁, 其中男9例, 女21例, 两组年龄、性别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丹参注射液 (正大青春宝药) , 10ml/支, 20ml加入静滴治疗, 并嘱患者卧床休息, 必要时予以镇静安眠以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 同时避免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 如声光等。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 (天津天士力制药股有限公司独家研制生产) , 4g/包, 1包/次, 3次/d, 温水冲服, 连续15d一个疗程。治疗期间每日专人查房至少一次, 重点记录头痛程度、频率、服药后疼痛缓解时间, 及血压、心率等指标变化情况, 并在治疗前后查血、尿常规、心电图、血糖及肝肾功能, 监测药物的副反应。

1.3 疗效评定指标

(1) 疼痛程度分级法。轻度:头痛, 但不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中度:头痛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 重度:头痛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并需卧床休息。 (2) 量表测定法。数字分级法 (NRS) :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 0为无痛, 10为最剧烈的疼痛, 让患者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疼痛的数字, 0为无痛, 1~3为轻度, 4~6中度, 7~10为重度。

2结果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见表1。

注:两组比较*P<0.05;ΔP<0.01。

治疗前后血压、心率、血尿常规、血脂、血糖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 治疗期只见有2例消化道症状占4%, 余未见重大不良反应出现。

3讨论

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一种搏动性头痛, 在头痛发生前或发作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据研究显示, 偏头痛患者比平常人更容易发生大脑局部损伤, 进而引发中风, 其偏头痛的次数越多, 大脑受伤的区域就会越大, 其病因目前尚不清, 但可能与遗传、内分泌、饮食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如情绪紧张、焦虑、忧伤等相关。由于偏头痛反复发作可出现脑卒中, 同时可出现抑郁、焦虑等心身疾患, 严重影响其社会功能, 进而导致其质量下降, 为此必须尽快终止其发作, 有研究表明:成年人偏头痛患病率7.7~18.7%, 其中成年男性1~19%, 成年女性为3~29%[1], 本资料显示患者中以女性多见, 明显高于男性, 考虑可能与女性雌激素水平有关。许多研究证实偏头痛病人的血小板比正常人的更易聚集, 血小板聚集后能释发5-HT、ADP、组胺、肾上腺素 (AD) 、去甲肾上腺素 (NE) 、花生四烯酸 (AA) 及血栓烷A2 (TXA2) 等物质, 这种物质又能进一步促使血小板聚集, 这种交互作用就产生大量的儿茶酚胺, AA及TXA2, 有强烈收缩血管及减少脑血流作用, 诱发偏头痛。养血清脑颗粒由当归、川芎、熟地、决明子等多种中药制成的制剂, 现在药理学研究表明, 当归、川芎能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 抗凝, 降低血水板聚集, 抗血栓形成扩张脑血管从而改善血流阻滞及血流障碍, 改善脑循环[2]。动物实验表明[3]本品灌胃给药, 可能减轻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致脑缺血栓型大鼠的神经损伤症状, 改善阻断侧额顶区脑电图的波幅降低和频率减慢, 增加前额皮层局部脑血流量, 增加血中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 降低丙二醛含量, 本品十二指肠给药能增加麻醉猫颈总动脉血流量, 从而起抗脑缺血作用。本品予小鼠一次灌胃给药, 可缓解电刺激及热辐射所致的小鼠痉挛, 取得镇痛作用[4]。由于养血清脑颗粒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降低血粘稠度, 从而增加血流量, 缓解血管痉挛, 减轻头痛从而改善偏头痛发作时的症状, 同时由于其成份决明子有降血压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珍珠母有对记忆力和精神运动能力有改善作用, 故尤其适用于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及伴有焦虑烦燥的偏头痛患者。但对此本人未做进一步研究, 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 此为本文不足之处。

笔者的观察显示, 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除出现2例胃肠道反应外未见重大不良反应, 随着治疗不适症状逐渐消失, 不影响继续服药。秦杨[5]等报道养血清脑颗粒有降血压的作用, 国内有学者报道, 口服养血清脑颗粒后血压虽然略有波动, 但对正常血压者的血压无明显影响, 笔者在应用养血清脑颗粒的过程中, 同样未出现对正常血压的影响, 由于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使用方法简单, 价格适宜, 患者容易接受, 且起效快, 虽发生胃肠道反应, 但其发生率低, 且不影响继续服药, 由此可见其安全性高, 副作用小, 疗效确切, 无重大不良副反应, 故可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江, 贾建平, 崔丽英.神经病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84.

[2]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学 (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49-52, 890-892, 1116-1118, 1290-1293, 1304-1306.

[3]王中琳.养血清脑颗粒对MCaO模型大鼠神经功能保护机制研究 (J) .辽宁中医杂志, 2002, 29 (12) :704.

[4]周丽华, 郭海平.治疗头痛新药——养血清脑颗粒 (J) .天津药学, 1997, 9 (4) :38.

[5]秦杨, 王勉, 徐比萍, 等.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高血压病50例疗效观察 (J) .中草药, 2003, 34:1032.

养血清脑丸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病例均来自于2010年1月—2013年1月就诊于我院内科的脑卒中患者112例, 其中脑出血47例, 脑梗死65例;男72例, 女40例;年龄在35岁~74岁, 平均年龄 (58.21±12.58) 岁。血糖异常39例, 并高血压62例, 肥胖63例, 明显不良嗜好 (饮酒吸烟等) 68例。

1.2 方法

患者均依据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标准确诊脑卒中。对选择的病例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评分, 正常者HAMD评分小于7分, 可能抑郁者HAMD评分在7~17分之间, 抑郁者HAMD评分在17~24分之间, 重度抑郁者HAMD评分大于24分。入选的112例患者根据评分结果判断, 32例为无抑郁倾向, 24例为可能抑郁, 41例为抑郁, 15例为严重抑郁。

随机将可能抑郁、抑郁、严重抑郁共80例患者分组:对照组 (40例) 、治疗组 (40例) 。入选病例在入院后3 d内均给予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四项、同型半胱氨酸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X线等常规检查。对照组患者依据脑卒中临床路径给予药物及康复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养血清脑颗粒每日3次, 每次4 g, 连服2个月再次行HAMD评分。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结分析2组脑卒中患者合并抑郁主要表现为烦躁多汗、精神萎靡、低落情绪、头痛头懵、失眠和不思饮食等。见表1。

2.2 HAMD评分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下降不明显,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明显下降。2组间治疗前评分差值不明显 (P>0.05) , 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后抑郁已经成为一种多发常见心理疾患, 受到各方关注。如果患者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及肿瘤等病史, 发生抑郁的概率会更高。早期干预脑卒中后抑郁状态能明显改善患者脑卒中的临床表现,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因素与脑卒中神经元缺血、缺氧, 氧自由基过多生成, 钙离子超载, 三磷酸腺苷 (ATP) 离子通道异常, 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 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等有关, 从而对中枢神经系统内5-羟色胺能和肾上腺素能神经通路产生影响, 影响其神经递质分泌, 导致抑郁症状的发生[2]。另外患者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AS) 异常也是脑卒中后抑郁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能激动肾上腺皮质球状带, 过量分泌醛固酮, 引起水钠潴留;另外RAAS异常还可引起分泌过多的去甲肾上腺素, 导致肾上腺素能与5-羟色胺能神经通路异常, 诱发抑郁症状。分析脑卒中后抑郁产生机制与原发性抑郁的机制相似, 相比脑卒中后抑郁临床表现相对比较轻, 突出特点为夜间明显, 晨醒时较轻。脑卒中后抑郁对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疗效欠佳, 易产生疲乏、口干、视物模糊、小便困难等不良反应[3]。

养血清脑颗为纯中药制剂, 广泛应用在心脑血管疾病领域, 对改善慢性脑缺血, 头痛头晕, 记忆力减退, 心烦, 易怒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其由熟地黄、珍珠母、细辛、钩藤、延胡索、白芍、川芍、夏枯草、鸡血藤、当归、决明子等中药成分组成, 具有调节颅内内环境平衡, 改善颅内血液供应, 抗氧化, 抗氧自由基, 减轻脑水肿, 保护脑神经元等作用[4]。它还有调节自主神经错乱, 安神醒脑镇静作用, 能明显改善患者四肢无力、烦躁、易怒、头晕、头痛、头懵、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睡眠不佳等抑郁症状。本文临床观察发现患者在服用养血清脑颗粒2周左右抑郁症状即开始好转, 1个月后明显改善, 大部分患者在服用2个月养血清脑颗粒后抑郁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与未服用养血清脑颗粒患者相比抑郁评分明显下降。另外养血清脑颗粒还具有服用携带方便、价格低廉、副作用小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Clin J, Alexopoulos CS.Psychotherapy for late-life depression[J].Psychiatry, 2010, 71 (6) :e04.

[2]叶增友.氟西汀对大鼠海马神经的抑制性调节[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08, 13 (14) :1508-1510.

[3]漆红, 李美林.脑血管病后抑郁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5, 9 (3) :121-123.

养血清脑丸 篇3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0月-2013年3月收治老年MV患者78例, 男23例, 女55例, 年龄60~75岁, 平均 (67.8±5.6) 岁, 病程1~15年, 平均 (4.8±3.4) 年。随机分为养血清脑组27例、氟桂利嗪组25例和倍他司汀组26例。试验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格, 包括患者一般资料、治疗方法及观察指标。

纳入标准:①符合下列国际头痛协会提出的偏头痛性眩晕的诊断标准[1]:出现≥5次中、重度前庭症状, 每次持续5分钟~72小时。按照国际头痛协会诊断标准有或无先兆偏头痛病史[2]。至少有50%的前庭症状伴发≥1个下列偏头痛症状:头痛至少具备如下特征中的2项, 即单侧, 搏动性, 中、重度发作, 对运动敏感;恐声、恐光;视觉先兆。不符合其他前庭疾病或国际头痛协会头痛标准。②头颅影像学 (CT或MRI) 未见颅内有责任病灶。③年龄在60~75岁。④入选前1个月内患者未服用其他防治偏头痛及眩晕的药物。⑤病程半年以上且最近1个月有偏头痛和眩晕发作。⑥签署知情同意书, 自愿参加试验, 治疗期间同意不用其他偏头痛预防药物及抗组胺制剂。

排除标准:①其他类型的原发性头痛;②继发性头痛;③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颈源性眩晕、眼源性眩晕;④虽有头痛或眩晕, 但作为其他疾病的症状表现, 如高血压、低血压、贫血、低血糖、前庭神经元炎、基底型偏头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多发性硬化、梅尼埃病、听神经疾病、内耳疾病、癫痫、药物中毒、颅颈交界区畸形、脑外伤后综合征及颅内器质性病变等患者;⑤年龄<60岁或>75岁;⑥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⑦合并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⑧焦虑、抑郁、癔病及精神病患者;⑨过敏体质、对治疗药物过敏或禁忌者;⑩本次眩晕发作已使用过治疗偏头痛、眩晕的药物;患者近3个月内参加了其他临床试验。

病例剔除标准:未按医嘱服药或因故中断治疗, 无法评价疗效和安全性;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断;试验期间自行加用或换用其他抗眩晕药物;患者依从性差, 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并发症或特殊生理变化, 不宜继续接受试验, 自行退出的病例。因无效而自行脱落计入疗效分析, 试验未坚持1/2疗程, 视为自行脱落。如果患者进入试验后大于1/2疗程, 计入疗效分析, 并记录退出原因。

治疗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偏头痛及眩晕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 避免食物、劳累、环境、睡眠紊乱、紧张、压力等触发因素, 进行前庭功能康复训练。养血清脑组服用养血清脑颗粒1袋 (4 g) /次, 3次/日, 温水冲服。氟桂利嗪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男5~10mg, 女5 mg, 睡前顿服。倍他司汀组采用盐酸倍他司汀片4 mg/次, 2~4次/日, 无效逐渐加量, 最大日量≤32 mg。4周1个疗程, 所有入组患者连续用药12周。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治疗偏头痛的药物及任何治疗眩晕的药物。呕吐严重者临时给予甲氧氯普胺, 头痛严重者临时给予布洛芬, 眩晕严重者临时给予东莨菪碱。入选患者4周前未服用其他防治偏头痛的药物, 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治疗偏头痛的药物, 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药物疗效。重点观察眩晕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的变化。以后每4周电话或门诊随访1次, 随访12周, 记录患者治疗反应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观测指标如下。

头痛指标:包括头痛发作频率 (次/月) 、每次头痛持续时间 (小时) 、头痛程度, 后者采用视觉模拟量表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评分评定。眩晕指标:眩晕频度, 12周内总眩晕发作次数。眩晕时间, 12周内总眩晕发作日。眩晕强度:12周内平均眩晕发作严重程度的评分。根据眩晕的程度给予0~5分共6级评分, 分数越高, 眩晕程度越重。①0级:无眩晕发作或发作已停止;②Ⅰ级:眩晕发作中和发作后的日常生活均不受影响;③Ⅱ级:发作中的日常生活被迫停止, 发作后很快完全恢复;④Ⅲ级:发作后大部分日常生活能自理;⑤Ⅳ级:发作后大部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⑥Ⅴ级:发作后全部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且需别人帮助。生活质量:于治疗前及随访12周时对患者进行眩晕残障量表 (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 DHI) 评分[3], 包含功能状态9项、心理状态9项、生理状态7项3个分项测验, 共25个问题, 患者根据其情况回答的结果:是 (4分) 、有时 (2分) 、不是 (0分) 。最高评分为100分, 最低为0分, 得分越高, 眩晕的影响越重。

安全性指标:由涉及以下症状的问卷调查完成。①临床症状:嗜睡、乏力、胃肠不适、焦虑、抑郁、锥体束外症状、其他可能出现的任何不良反应等。②体征:体温、呼吸、血压、心率、心律。③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检查。

统计学方法:统计软件采用SPSS10.0版本。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Scheffé检验。治疗前后指标比较采用配对比较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患者基本情况:试验终止时, 72例完成试验, 脱落6例 (7.7%) , 其中养血清脑组因经济原因脱落1例, 氟桂利嗪组因锥体外系反应1例、嗜睡2例, 倍他司汀组因恶心脱落1例, 因眩晕症状完全消失而拒服药1例。3组患者年龄 (F=2.147, P>0.05) 、性别 (χ2=0.301, P=0.860) 、体质量 (F=1.534, P>0.05) 、病程 (F=2.081, P>0.05) 、偏头痛类型 (Fisher精确检验P=0.903) 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见表1。

头痛指标的变化:治疗前3组间各项头痛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1.296, P>0.05) 。治疗12周后, 氟桂利嗪组、养血清脑组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程度均显著改善 (P<0.01, 0.001) , 倍他司汀组头痛持续时间显著改善 (P<0.001) ;治疗后组间比较, 头痛发作频率 (F=4.257, P<0.05) 、头痛持续时间 (F=15.497, F<0.001) 、头痛程度评分 (F=5.014, F<0.0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眩晕指标的变化:治疗前3组间眩晕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2.571, P>0.05) 。治疗12周后, 3组眩晕频率、眩晕时间、眩晕强度均显著改善 (P<0.01, 0.001) ;治疗后组间比较, 眩晕频率 (F=4.460, P<0.05) 、眩晕时间 (F=4.083, P<0.05) 、眩晕强度 (F=5.505, P<0.0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3。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P<0.01, ***P<0.001;与倍他司汀组比较▲P<0.05, ▲▲P<0.01, ▲▲▲P<0.01;与氟桂利嗪组比较△P<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P<0.001;与倍他司汀组比较▲P<0.05;与氟桂利嗪组比较△P<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01;与倍他司汀组比较▲P<0.05, ▲▲P<0.01;与氟桂利嗪组比较△P<0.05, △△P<0.01。

生活质量的变化:治疗前3组间DHI总评分 (F=1.958, P>0.05) 以及3个分项的评分 (F=2.043, F=1.487, F=0.922, P>0.05)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 3组DHI总评分及分项评分均显著改善 (P<0.001) ;治疗后组间比较, DHI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1.307, P>0.05) , 分项身体 (F=3.317, P<0.05) 、情绪 (F=5.329, P<0.01) 、功能 (F=4.003, P<0.05)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4。

不良反应:养血清脑颗粒组2例 (7.7%) 于治疗后1个月出现轻微腹泻, 未影响治疗, 随治疗时间延长, 不适感消失。氟桂利嗪组7例 (26.9%) 出现不良反应, 其中嗜睡、乏力5例, 抑郁1例, 锥体外系反应1例, 3例因不能耐受停药退出试验, 其余随试验进行不良反应消失。倍他司汀组胃肠道不适4例 (15.4%) , 1例因恶心不能耐受中途停药退出试验。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isher精确检验P=0.148)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 治疗后没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讨论

在过去的工作中, 头痛专家在采集病史时并未对眩晕加以关注, 从而低估了MV的发病率。MV约占门诊因头晕就诊患者的10%[4], 常于中年后发病, 女性多见, 男女发病比率约1:1.5~5。Vlasta等提出51.7%的偏头痛患者患有眩晕, 其中23.2%属于偏头痛性眩晕, 而正常对照人群的眩晕患病率仅31.5%, 有先兆发作的偏头痛患者更易发生眩晕[5]。MV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从症状及临床表现中发现中枢及周围的前庭系统均受到累及。von Brevern等学者研究了20例MV患者急性发作期的表现, 其中50%提示中枢性前庭系统受累, 15%提示周围性前庭系统受累, 其余的35%则无法区分周围性或者中枢性[6]。Baier等回顾性研究了MV患者预防性治疗的疗效, 发现采取合适的预防性治疗, 能有效缓解眩晕的发作。有关MRV治疗的研究屈指可数, 目前尚无这方面的对照研究。但是, 随着对MV发生机制认识的提高和诊断标准的完善, 其他治疗策略不断被提出。在偏头痛的治疗中, 药物滥用及用药过量情况普遍存在。目前偏头痛预防性治疗中药物治疗以西药为主, 但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对上述药物的依从性差, 反复用药存在药效减退现象以及多种不良反应[7]。目前, 对于MV的发病机制, 普通接受的是由Cutrer及Baloh提出的假说, 认为与偏头痛同时发生、持续时间短 (最长2小时) 的眩晕发作是由与偏头痛先兆相同的机制引起, 如皮质扩散抑制和 (或) 血管痉挛;而较长的眩晕发作、持续的头晕及晕动症可能是由周围或中枢前庭系统内神经递质的释放所致, 其可导致初级传入神经元的激活增加, 单侧激活发生急性的眩晕, 双侧激活出现运动敏感性增高[8]。鉴于上述MV发病机制的复杂性, 因此单纯采用单一西药止痛、抗眩晕治疗, 效果并不理想。若采用中药复方制剂治疗, 可发挥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 将对多源性病因的MV具有良好的针对性, 标本兼治。

我国中草药治疗偏头痛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既往主要以方剂为主, 主要有辨证论治、自拟方治疗和成方治疗3种方法。由于中药汤剂携带不便, 所以研制成了多种中成药, 临床上已证实其治疗偏头痛有效[9]。国内大型临床研究显示养血清脑颗粒与同类药相比, 防治偏头痛的效果确切, 其中以预防性治疗效果为著。养血清脑颗粒源于中医名方“四物汤”, 是治疗偏头痛的要方。主要成分是当归、熟地、川芎、夏枯草、白芍, 决明子、元胡、珍珠母、钩藤、细辛、鸡血藤等。非临床药效学研究证实, 本品可改善软脑膜微循环, 缓解血管痉挛, 增加脑血流量, 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 提高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 同时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有良好的镇静止痛作用[10,11,12]。临床研究证实其对不同类型的眩晕也有较好的疗效[13,14]。

非特异性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氟桂利嗪对偏头痛预防性治疗证据充足[15], 组胺H3受体强拮抗剂倍他司汀治疗眩晕效果确切[16]。在一组686例的偏头痛性眩晕患者的对照研究中, de Book等在其中的198例中比较了氟桂利嗪与倍他司汀对眩晕以及头痛的疗效[17]。结果发现, 氟桂利嗪对头痛的改善优于安慰剂, 但抑郁的发生率较高。而倍他司汀对眩晕的改善明显优于氟桂利嗪和安慰剂。本研究表明, 养血清脑颗粒对MV患者头痛指标的影响优于倍他司汀, 对头痛发作频率的影响与氟桂利嗪相当, 而对头痛时间、程度的影响优于氟桂利嗪。养血清脑颗粒对眩晕频率的影响不如倍他司汀, 与氟桂利嗪相当;对眩晕时间的影响与倍他司汀、氟桂利嗪相当, 对眩晕强度的作用与倍他司汀相当, 优于氟桂利嗪。表4说明3种治疗方法均可以减轻眩晕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尽管治疗后3组间比较, DHI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3种药物对DHI分项评分的影响存在差异, 养血清脑颗粒对患者情绪评分的改善作用优于倍他司汀和氟桂利嗪。上述结果表明,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头痛发作频率高、持续时间长、程度重的眩晕患者效果好, 同时提示情绪评分高的老年MV患者更适合选择养血清脑颗粒。

试验中倍他司汀的不良反应较少, 但有因不良反应而停药者。氟桂利嗪的不良反应较多, 且有患者因嗜睡、椎体外系的不良反应而终止用药。养血清脑颗粒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较低, 症状轻, 服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没发生因不良反应停药情况, 表明该药预防治疗老年MV安全、有效。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为非盲法试验, 患者反馈的数据系回顾性描述具有回忆性误差, 研究样本量偏小可能导致统计效能不足, 所以结论尚需大规模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此外, 缺乏安慰剂对照以及其他类型头痛的MV病例, 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老年偏头痛性眩晕 (MV) 的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10月-2013年3月收治MV患者78例, 随机分为3组, 养血清脑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4 g, 3次/日。氟桂利嗪组给予氟桂利嗪5~10 mg, 1次/晚。倍他司汀组给予倍他司汀4~8 mg/次, 2~4次/日。治疗12周, 观察头痛、眩晕指标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3组眩晕指标均显著改善。养血清脑颗粒对MV患者头痛指标的影响优于倍他司汀, 对头痛时间、程度的影响优于氟桂利嗪, 对眩晕频率的影响与氟桂利嗪相当, 对眩晕时间的影响与倍他司汀、氟桂利嗪相当, 对眩晕强度的作用优于氟桂利嗪。治疗后, 3组间眩晕残障量表 (DHI) 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养血清脑颗粒对DHI分项情绪评分的改善作用优于倍他司汀和氟桂利嗪。养血清脑组不良反应轻, 耐受性良好。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老年MV安全、有效。

养血清脑丸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2年2月至12月入住本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90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各项脑血管病诊断标准 [1], 并经头颅CT检查, 发现有梗死病灶, 确诊为脑梗死。病程在3~72 h, 入选病例均未经抗凝、溶栓治疗。90例病例随机分2组, 治疗组45例, 年龄在52~81岁, 平均 (70.4±5.6) 岁, 基底节区梗死21例, 多发性脑梗死9例, 脑叶梗死8例, 小脑梗死5例, 脑干梗死2例。对照组45例, 平均 (70.2±5.8) 岁。

1.2 排除标准 ①排除其他脑疾病;②其他疾病引起的头晕;③急性或难以控制的疾病, 严重的心、肝、肾功能异常[2];④意识障碍者。

1.3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给予基础治疗, 如营养神经, 控制脑水肿、血压、降脂, 抗血小板凝集等。治疗组给予服用养血清脑颗粒4 g, 3次/d, 尼莫地平20 mg, 3次/d, 对照组尼莫地平20 mg, 3次/d, 14 d为一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均进行TCD检查, 测量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量, 并检查肝肾功能, 观察不良反应。

1.5 疗效标准[3] ①痊愈:症状消失, 肢体活动、语言、吞咽正常, 肌力恢复到Ⅳ~Ⅴ级, 生活自理; ②显效: 症状消失, 下肢能行走, 上肢能抬举, 但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 语言吞咽正常, 肌力较治疗前提高Ⅱ~Ⅲ级, 生活部分自理; ③好转:临床症状改善, 肌力提高Ⅰ级; ④无效:症状未改善, 病情趋于稳定或恶化死亡。

1.6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以 (x¯±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结果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量变化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治后组间比较, bP<0.05

2.3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后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脑梗死是以脑动脉粥样硬化, 慢性脑供血不足为病理基础的缺血性脑血管病, 通过临床观察, 运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45例, 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养血清脑颗粒是在经典方“四物汤”基础上加减而来, 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钩藤、鸡血藤、夏枯草、决明子、珍珠母等组成。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4], 当归、川芎能使血液黏稠度明显降低, 抗凝血, 降低血小板聚集, 抗血栓形成, 扩张脑血管, 改血流阻滞及血流障碍, 改善脑循环;决明子有降低血压和血清胆固醇作用, 珍珠母对记忆力和精神运动能力有明显改善作用。养血清脑颗粒可降低血清中肿瘤环死因子 (TNF-) 、白细胞介素-6 (IL-6) 、丙二醛 (MDA) 、D二聚体 (D-D) 水平, 升高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 (SOS) 水平, 且改善程度与剂量成正比[5]。这就提示了, 养血清脑颗粒具有清除自由基, 扩张血管, 解除血管痉挛, 抗血小板凝集, 降低血液黏稠度, 改善循环及抗炎, 抗细胞调亡等作用。

尼莫地平系钙离子拮抗剂, 对脑血管有较好的选择性, 通过阻断钙离子内流, 而抵制血管平滑肌, 防止脑血管痉挛, 达到改善大脑血液循环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9%, 优于对照组的80% (P<0.05) 。治疗组治疗后大脑前动脉及中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量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 (P<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尼莫地平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有明显改善症状, 增加大脑供血, 降低血液黏稠度, 减少血栓的形成, 改善大脑血液循环, 保护脑细胞等作用。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 且无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给予基础治疗, 如营养神经, 控制脑水肿、血压、降脂, 抗血小板凝集等。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加服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尼莫地平治疗, 对照组仅加用尼莫地平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经TCD检查, 测量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量, 并检查肝肾功能, 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9%, 优于对照组的80% (P<0.05) 。治疗组治疗后大脑前动脉动及中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量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 (P<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后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急性期, 可明显增加大脑供血, 清除自由基, 保护脑细胞, 改善临床症状。

关键词:脑梗死,养血清脑颗粒,尼莫地平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项脑血管病诊断标准要点.中华神经内科杂志, 1996, 29 (6) :379.

[2]刘芳.养血清脑颗粒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与脑血流的影响.中国基层医药, 2007, 14 (12) :2050.

[3]石西康.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临床体会.临床合理用药, 2011, 4 (12B) :76.

[4]王本样.现代中药药理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1997:49-52, 890-892, 1290-1293.

【养血清脑丸】推荐阅读:

梅毒血清07-21

血清凝集07-01

血清肌酐07-29

血清蛋白08-15

血清标本08-18

诊断血清09-01

静脉血清09-13

血清09-14

梅毒血清诊断07-19

血清抗体检测05-10

上一篇:消防现状下一篇:刚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