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榜样作用

2024-08-07

班主任的榜样作用(精选11篇)

班主任的榜样作用 篇1

课堂小组讨论使语文课堂中师生双方都有了话语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个性差异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认可。实践初步证明:课堂小组讨论是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有效教学的教学方式之一。

教学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其不确定性,教师要对讨论过程中可能生成的课程资源进行辨别、筛选,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及时的评价、纠错、总结,不能视而不见。教学需要在生成中展开,不能很好利用生成资源的课堂往往会缺失人文关怀和创造灵性。

有时,课堂上,学生回答的是一个较有质量的问题,一个好的教学切入口,然而在课堂上因为它不符合教师的预设,往往会被白白地浪费了。

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没有文本为依托的胡思乱想及时予以纠正。新课程标准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排斥与否定接受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如有时学生的回答,其中一些显然是“胡思乱想”,如果教师在此过程中不作为,无点拨、无指导,任凭学生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学生也不可能有所作为。

教学的优质和高效是课堂生成与精心预设互动共生的结果。对学生的课堂生成置之不理,可能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过于严密,预设缺乏弹性的结果。

那么,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是否想过学生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呢?如果只是一厢情愿地把自己认为的重点、难点预设好,那么类似的教学尴尬就会一直存在。“有效教学方式应该是由‘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型,教学模式由‘传递中心教学’向‘对话中心教学转型’。”只有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才会使预设更具成效性。

这里,教师的学养和课堂驾驭能力也很重要,它是教师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关系的基础。学生的差异性和教学的开放性使课堂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实际的教学活动在很多时候与教师的预设存在差异,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事先预设,机智、灵活、及时地生成新的教学方案。

其中,教师个人的人文素养、教学经验、课堂调控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语文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提高个人修养,增强内功。同时要多向实践学习,向教学经验丰富的同行学习。

课堂小组讨论中,通常情况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比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表现出更积极、更高质量的活动参与。因此,一部分人总是承担工作、回答问题、提供资讯,由此有些小组讨论衍变为教师和某些学生的对话,或某些优秀生的个人展示;而另一部分学生总是未能承担实质性工作,常常被动接受信息指导。课堂中的学习弱势群体时常成为小组讨论中的陪衬、成果的被动分享者,绝大多数学生成为无所事事的“看客”。

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在处理“讨论”这一教学环节时,不应是随意的、粗放式的,而应根据教学具体目标细化教学行为,真正做到充分发挥优势学生的榜样作用,通过生生间的激励、挑战、促动等因素,激发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活动,使课堂小组讨论能真正有序、合作地进行,使全体学生都能开展有效学习。具体做法可以是:

组建活动单位

课堂小组讨论活动历时短,空间跨度小,因此小组规模要小,典型的是2~4人为一组,宜按能力水平不同层次异质分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分配给学生力所能及的活动任务。

监督与介入活动

这是教师的职责,监督内容包括:活动进程是否有序,活动方式是否合作,活动内容是否围绕主题。介入活动要求教师不以旁观者、局外人的姿态施教,而应不时充当某一合作集体的一员,身临其境中施加教育影响。

评估和总结

教师以口头方式对学习活动进行描述性评价,它是课堂小组讨论中不可或缺的,应以显性的激励方式为主。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避免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宽泛化,教学活动的形式化,教学过程的机械化。只有这样的课堂小组讨论才能做得扎扎实实,才能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

班主任的榜样作用 篇2

抓典型,树榜样,发挥先进典示范作用,这是我们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荣传统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新时期,榜样效应的社会功效仍然是巨大的,它将教育和鼓舞着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断创造出新业绩,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挥。

一、榜样作用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

无产阶级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不仅需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指导,而且需要榜样精神和行动楷模来带动,在党的哺育下,为实践真理和理想而献身的英雄模范人物层层不穷,特别是在艰难时期或关键时刻,榜样的作用尤为重要。榜样教育的形式一般为两种:一是以英雄人物和劳动模范为榜样,通过宣传推动各企业和各条战线“比学赶帮”的群众性活动;二是党员、干部发扬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言传身教,激励广大群众奋勇前进。树立榜样,典型示范是我们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荣传统,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来的战斗英模和革命先烈,这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平凡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成绩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都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客观事物都存在矛盾,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先进和落后的存在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在各个地区、各个单位、各项工作中,人们对事物认识总存在着有深有浅,思想觉悟有高有低,现实表现有好有差,实际贡献有大有小,不可能齐头并进,一切榜样都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在榜样身上既包含着普遍的共性,也代表着个体特性,又集中表现比一般人更为突出的精神面貌,代表着事物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一般规律,在不同时期,不同层次都有不同和先进典型,他们是是在时代前列的战士,其先进思想和模范行动,既是共产主义精神的体现,也是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动力。

榜样是一种非常直观、现实的引导和教育,其形象直观具体,易于学习和理解,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能够起到正面引导的积极作用。同时,榜样所体现和代表的先进思想,深刻地寓于具体事例之中,易于接收和信效,有着很强的感召力,能够产生正面激励作用。例如,我企业中树立起来的筑漏大王——

同志,他带领的筑漏班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依靠自己的技术优势、赢得了用户高度评价,为企业创出了效益,为班组走向市场,打出了品牌,由于他的品牌效应,我们中标了

万平方米的住宅公寓,在招投标这项工程前,我们大力宣传沈文良班组的筑漏本领,当万科业主知道八公司有这种绝活工种,将以前外省市施工的公寓房因施工质量问题,造成的外墙面渗水,屋面漏水,交给老沈他们去解决,沈文良同志亲临现场,找出问题的症状,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彻底将其修复好,在修复过程中,他们做到不抽客户一支烟,不吃客户一顿饭,不给客户带来一点麻烦,就是靠

同志的榜样作用,带领全组的同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根,就是靠他们自己过硬的本领和服务至上的职业道德,赢得了一片赞扬声,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就抓着这个典型,广泛宣传教育,使之成为我们班组建设的一面旗帜。

树立榜样不仅仅是对先进事迹和人物本身进行肯定和褒奖,更重要的是能形成学先进,赶先进,人人争先进的主动局面,开展学习,宣传先进典型的群众活动,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在实践活动中善于发现先进典型,树立榜样,为群众指明努力的方向,并运用其英雄模范事迹来宣传,组织和鼓舞群众,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人们学有榜样,双有参照,赶有目标,我们必须坚持灌输的原则。用马列主义、小平理论、江总书记“三个代表”武装我们的干部和群众,并使之与榜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把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二、榜样作用在新时期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

榜样作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其具体表现在:

1、它对于唤醒群众,激励群众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和鼓舞力,榜样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都是植根于中国土壤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铁人精神等都是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它表现出忠于祖国,拥护共产党领导,热爱社会主义事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这种时代精神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并起着持久而巨大的作用,榜样业迹的精神源泉是他们崇高思想和品德,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反映了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精神风范,在本质上讲,则是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闪耀。榜样作用以民族精神为基础,它的价值能为整个民族和民众所接受,榜样效应使广大群众的人生观、世界观有了明确的目标,即追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美好社会,这是一种民族自主意识觉醒的体现。

2、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榜样都以它的实际行动展现崇高的形象,用鲜血和生命谱写高尚的人类精神文明之歌,榜样的事迹是平凡的,但平凡中蕴含着伟大的人生哲理;榜样的作用是朴实的,但朴实中映射出夺目的光彩;榜样在物质上是清贫的,但所留下的精神财富把人类精神文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从根本上来说,体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历史经验反复证明,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特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上的贫穷同样也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求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应随之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要求人们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风气,而这恰恰正是榜样精神的基本要求,这可以使人们越不定期越深刻地认识到榜样的价值,更加珍惜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加努力地在实践中继承与发扬人类精神文明的优秀成果,榜样作用不仅在过去,而且在今天和将来,都将教育改造和重塑人民的思想,调整着人们的行动,催人奋进,与时俱进。

3、它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改进人际关系,促进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要具有发达的生产力和日益富裕物质需求,同时要有高尚的社会道德,丰富健康的精神生活,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要讲价值规律,讲物质利益原则,但不只是讲个人的、局部的、暂时的经济利益,还要讲集体的、社会的、全局的、长远的利益,在主张二者相结合的同时,提倡个人和局部的利益,服从社会和全局的利益,面对着形形色色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潮,有人在困惑中发扬:我们的时代还需不需要艰苦奋斗,毫不利己、无私奉献、廉洁奉公的精神。我们对此作出鲜明而肯定的回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照需要追求崇高,需要浩然正气,厉行节约,在榜样面前,那些作风漂浮,不干实事者应当深刻反省,只顾自己,对社会和他人冷漠者应当自惭形秽,以权谋私,贪脏枉清之徒应当无地自容,因此,我们不仅要大力倡导和坚持榜样作用,而且要将这一活动深入,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逐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应具备的平等竞争,互助合作,安定团结文明环境以及自主、自强、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和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三、发挥榜样作用的基本途径的探讨

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们党逐步形成一整套较为科学、完整、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其中,榜样教育是用来对广大群众进行正面教育、正面引导的最基本、最生动的方法,榜样作用发挥就其自身发展不同的阶段来看,基本上是一个发现、树立、培养、教育的过程。笔者认为,发样榜样作用,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善于发现典型。所谓发现典型,实际上是一个正确认识典型的过程。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对于一个具体典型的认识,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达到,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中,人民群众蕴芷着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蕴芷着丰富的典型,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发现典型,首先,必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投身于群众的实践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发现典型和识别典型的能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不愿同群众打成一片,不愿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是无法发现和认识典型的,其次,要求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敏锐感和鉴别能力,要调察事物的发展规律,把握时代的脉博和前进的方向,善于慧眼识珠,才能及时发现身边的先进典型。

2、要善于树立榜样,所谓树立榜样,是通过宣传和推广逐渐树立起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形象,使群众学有对象,赶有目标,一般说来,树立榜样必须往过一个群众与领导相结合,上下级相结合,从下而上的推荐和反复筛选的过程。首先要注意榜样的先进性、真实性、代表性和群众基础。先进性就是榜样必须是群众中的优秀人物,能反映先进的思想,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具有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故榜样不可树得太多太滥或者轮流坐庄、分配指标;真实性就是榜样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其事迹真实可靠,决不能随意拨高,树所谓“高、大、全”的形象,更不能把榜样神化,万能化、终身化;代表性就是榜样要能体现某一方面或者一行业的特征和风貌,应防止死搬硬套,千篇一律,群众基础就是榜样必须具有群众认可的先进事迹,在群众心目中不应是“水中月”、镜中花“,可望不可及,而应该是有血有肉,可歌可泣,可敬可学的先进典型,其次,要运用多种形式和多种宣传工具进行推广,树立榜样形象,要通过宣传先进事迹和英雄模范人物,提倡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宣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道德的人讲道德,有纪律的人讲纪律,这样最有说服力。再次,要注意树立为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榜样,这样才能做到人人都有学习的对象,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抓好一个点牵动一个面,树立一个人带动一批人”的目的。

3、要加强对榜样的培养。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善于发现榜样,更重要的是善于培养榜样。培养榜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领导要为榜样的成长“浇水施肥”,在政治上,要做到对榜样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要帮助他们不断总结提高,继续保持先进,以带动更多的人;在工作上,要重视采纳他们的意见和建设,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并把他们放在最能发挥培养作用的岗位上去,不断支持他们大胆地开展工作,在生活上,要切实解决好他们个人、家庭生活诸方面的实际困难,解除其后顾之忧,使他们能一心一意地投入工作。领导干部要为榜样的成长尽职尽责,这样培育,扶植起来的榜样才会不例,不、不会昙花一现,才富有强大的生命力。

4、要引导群众正确对待榜样。榜样发现,树立、培养起来以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任务是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虚心地向榜样学习,逐步形成一个热爱榜样,支持榜样、尊重榜样,争当榜样,赶超榜样的良好风气。对于一些嫉妒榜样,贬低榜样,甚至散布流言淫浯,讽刺打击榜样的种种不良倾向,各级领导必须坚持予以制止,理直气壮地扶正怯邪,并积极采取措施来保护榜样。同时,还要教育我们的党员、干部、群众紧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学习榜样的先进事迹和先进思想,学习榜样重要是学习他们的高尚精神,以激励自己的进步,而不要简单模仿,搞形式主义,要把学习榜样与提高思想觉悟和推动本职工作密切相结合。这样,学习榜样的活动才能深入持久开展下去,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

论 文 提 要

我们已跨入新的历史时期,要在新的时期里展示榜样的时代风貌。展示榜样的自身价值,展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发挥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荣传统和优势,就必须抓好先进典型,树立榜样的形象,发样好榜样的作用。

实践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榜样效应无论在革命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它仍然具有巨大的功效,它不断地教育和鼓舞着我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创出新的业绩。

论教育中爱与榜样的作用 篇3

[摘 要]爱并不意味着迁就和放松,而是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哪怕是批评,只要你能让学生的心灵深处感受到真情和爱意,那么他们就依然会喜欢你。爱生需用真情,情真方能育良才,我们需要用心去倾听每位学生心底之花开出的声音。

[关键词]榜样 教育 学生 爱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10095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教师尽职尽责,可谓是领导心目中的好老师,但是,即便这样的教师也未必深受学生的喜欢。原因何在?到底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爱因斯坦“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的这一句话,让我翻然大悟。

一、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爱是教育的灵魂,在教学教育的路上,我努力地践行爱的教育,把爱撒向每一位学生

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这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很多,他们常常会面临辍学的危机。但我深知,在这个“没有知识就寸步难行”的时代,学生一旦辍学,对他们的一生来说意味着什么。因此,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我常常厚爱三分,决不允许他们在我的眼皮底下辍学。因经济能力有限,我积极与各级资助部门、社会爱心人士联系,争取让困难的学生得到资助,从而使他们顺利地完成学业。高中生的学习非常紧张,经常是生病了连上街买药的时间都没有,于是,我的公费医疗卡基本上都是免费给学生买药用的。高三学生的学习强度非常大,但是很多学生的营养跟不上,于是,我经常自掏腰包买一些荤菜、水果之类的食品帮他们改善伙食,甚至带一些学生到我家里吃饭。正是这些深沉的爱,感化了每一位学生,902班形成了团结、互助、友爱的氛围,在2011年度被评为“自治区先进班集体”。

二、爱并不意味着迁就和放松,而应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哪怕是批评,只要你能让学生的心灵深处感受到真情和爱意,那么他们依然会喜欢你,爱生需用真情,情真方能育良才,我们需要用心去倾听每位学生心底之花开出的声音

我班有一位调皮的学困生,好几次,我提问他最简单的问题他都答不出。为此,我没少郁闷,但着急教训是没有效果的。有一次,我把他叫到跟前,顺手拿了一张凳子让他坐下,亲切地和他说起家常。我问道:“你将来最想做什么?”他轻声地说了声:“不知道。”我继续问:“那你说说你以后能做些什么吧?”根据他现在的学力,我和他一起思考,最后,我们想到了七种工作。针对这七种工作,我分别从好坏两个方面给他做了分析,当然,更多的是从坏的方面去分析。慢慢地,我发现他的眼神开始变得坚定,最后我对他说:“你是一个有前途的孩子,这也是我今天对你说这些话的原因。我希望你继续努力,别再消沉。”临走时,他把凳子轻轻地放在桌子下面,还说了一声“谢谢老师。”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发现他的学习、纪律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最终,于2012年高考他被山东大学录取了。我觉得学生最關心的是教师对他的看法如何,最大的愿望是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关爱。当我们面对学生,尤其是那些似乎不值得我们去爱的学生时,如果能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真诚地慷慨地去赞赏他们,就会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希望和信心,使他们奋发向上。我记得一位优秀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打着灯笼寻找学生的优点,用显微镜来观察学生的“闪光点”,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满腔热忱地表扬每个学生的微小进步。

三、爱的作用是相互的

2014年高考的前一天,1114班的班长把一个礼品盒递给我后,马上跑回座位,全班学生起立喊道:“祝小师妹生日快乐!”一股暖流在我心中荡漾,我纳闷:他们怎么知道今天是我小女儿的生日呢?我连说谢谢!拆开盒子一看,里面是造型各异的卡片和一串串千纸鹤,看着这些满是祝福的礼物,我心情无比激动地说:“同学们,谢谢你们!大家在自己人生的关键时刻,都还惦记老师家的小女儿,让老师十分感激。我坚信大家带着这份爱心,一定能在明天的高考战场上所向披靡,因为仁者无敌!”尽管1114班学生的底子差,结果全班67人都考上了本科。其中,两位学生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了。

四、教育之道无他,爱与榜样而已,光有爱的感化,有时是不够的,毕竟,学生还是孩子,他们还需要“榜样”这种“资源”来给他们凝聚力量

作为贫困县,这里的学生基础差,教学设备落后。而在高考的难度面前,人人平等。要在全区的高考竞争中不落下风,就得像挤貌似用尽的牙膏一样挤时间!所以,我要求学生,每一个时间段都要比学校规定的时间提前30分钟进教室。刚开始许多学生难以做到,但是高三一年下来,我基本上每天都比学生提前到教室。学生见到外宿的班主任都做到了,怨言没了,积极性上来了,甚至在高考的前一个月他们自发要求星期天下午不休息,全部到教室做练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榜样胜过书上的二十条教诲;榜样是旗帜,给人树立了奋斗的方向。在我的影响下,学生个个惜时如命,迎难而上, 整个班级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六月的硕果飘香满园……爱和榜样,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不需太多的言语,“下自成蹊”。

不经意间的榜样作用 篇4

正在我和大家围在一起, 无比兴奋地分享快乐时, 我的一位体育特长生趁机嬉笑道:“老师, 把它送给我吧, 以促进我更加努力学习!”我笑了, 心里想:我还没拿到手里呢?才舍不得。可嘴里却稀里糊涂答应:“行呀!”“真的吗?还有我呢?老师我也要……”学生争先恐后的喊开了。我突然“醒悟”过来, 郑重其事地宣布:“可以送你们的, 不过现在不能送, 等省运动会结束。你们谁第一个拿上冠军, 就送谁!”“好!一言为定!”他们异口同声、充满信心地和我写下君子协议。看着学生如此崇拜自己, 我有点惭愧了, 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还不清楚吗?于是我赶紧再解释:“我这是游戏文章, 要想写出高水平的论文, 老师的水平差远了, 以后得更加努力学习呢!”“体育老师也要学习吗?”我就趁机鼓励他们说:“当然要学习呀!不光是现在还是将来, 俗话说得好, 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有信心不断的努力, 将来你们会写出比老师更好的文章来。到那时你们就会发现很多全国专家级体育教师, 他们才是最优秀, 最厉害的!现在的体育教师必须是知识型、科研型的, 你们除了专业课, 文化课也一定要努力学……”就这样, 学生被我的一席话鼓舞得跃跃欲试。

从此以后, 学生们的学习训练劲头十足, 每当有人要偷懒或上课分心之时, 就有队友会提醒他:“咱教练再忙可都不忘学习。你还想不想要那份珍贵的礼物呀?”就连我正在上四年级的儿子也被我无意间感染了。以前, 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他不多写一个字。现在倒好, 他一看到我写东西或者看书, 就很不服气:“妈妈, 有点嫉妒你了。总有一天, 我也要发表文章。”呵呵!尽管他还不知道发表文章的真正意义何在, 但也已经有这种积极性了。在上课过程中, 使我更深的体会到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 如果仅凭自己的“权势”、专业技术和说服教育, 是难以使学生接受其教育的。即使被迫接受, 也只能是听而不信, 信而不行, 行而不服。甚至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反其道而行之。体育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 学生不愿“动”, 教师能力再强, 方法再新颖, 组织形式再多样化, 那也都是纸上谈兵。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作用, 首先是教师品格的熏陶、行为的教育, 然后是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因此, 教师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对学生的影响, 是任何课本、任何教育方法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榜样的示范作用主题班会教案 篇5

案例:“倾听别人也是一种本领”

在《沉与浮》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孩子们观察到沉浮的现象非常兴奋。老师:“哪个小朋友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观察到的东西?”这时候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起来。看到这里,老师就让孩子们和旁边的小朋友先分享,然后再请小朋友到集体面前一起分享。女孩晶晶到集体前面分享的时候,男孩霖霖还在不停的和旁边的孩子讲话。这时候老师说:“老师很喜欢果果,她坐在位置上很认真地听晶晶分享,倾听别人也是一种本领,很棒!”霖霖听到了,马上闭上小嘴巴回过身,把小手举得高高,认真听着晶晶的分享,还偶尔有所回应。

新时期大学生榜样示范作用的研究 篇6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榜样示范

随着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升,中国进入了开放、个性、多元化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青年榜样形象受到冲击和弱化。大学生作为一个素质较高、人格相对独立、人生观和世界观基本形成而可塑性较大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担负着科技发展、祖国振兴的历史使命。新时期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勇于肩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将关乎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一、高校开展榜样示范教育的重要意义

榜样示范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传统方法,在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的协调发展,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主义、奉献精神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榜样教育符合大学生心理成长需求。进入大学后,学生进入到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经常会面对各种矛盾、困惑,而此时学生的社会经验和认知水平还没有达到独立地、正确地调节自身行为的程度,从而易于陷入痛苦和不安的状态中。因此榜样教育可满足大学生内心需要,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有了生动具体的形象作为榜样,便可发挥大学生可塑性强的优势,积极学习效仿,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

2.榜样教育具备社会价值导向的功能。榜样的产生是具体的、时代的、变化的,不同的国家、民族、时代,都会有不同的要求,这是一种价值导向。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丰富、多变的时代,全球化使得不同的意识形态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相互影响,在这种环境下成功欲望强烈的青年学生如果不能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发展的道路容易走偏。因此只有不断树立满足时代需求的大学生榜样形象,才能引导广大学生培养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风气。

二、当前大学生榜样示范教育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现阶段出现了先进典型效应弱化现象,对于大学生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教育的过程和效果同样也不尽如人意。

1.榜样选取认同低、缺失大。传统榜样是以“自上而下”的形式来设立的,国家、社会、学校根据对大学生的培养和政治需要来树立的某种形象。由于选取榜样的主体并不是受教育者——大学生本身,因而他们对榜样的认同度低,造成榜样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开展榜样示范教育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感召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造成逆反心理。笔者在大学生中就“当代大学生为救他人,不惜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是否值得?”开展调查,发现近一半的大学生选择“不值得”,认为这些舍己救人的英雄是爱逞能、图表现的“傻帽”。除此之外,他们还认为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的同学是书呆子、不懂生活;工作能力强、积极上进的学生干部是拍老师马屁的“伪君子”。

2.榜样宣传易神话、效果差。我们在榜样的宣传上总喜欢把闪光点无限地放大,将道德脱离人性,将人性理想为“神性”。“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人物还是事件,在形塑典型和树立榜样时,我们总是简单地拔高,再拔高,或彰显一点而掩全面,认为只有把形象塑造得‘高、大、全’才有影响力和说服力”[1]。由于对榜样的虚构和夸大,使得大学生对我们树立的一个个“神”的形象敬而远之、望而生畏,这样的宣传怎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呢?更何况这些假象的泡沫一旦破裂,“神”突然摔落到了人间,自然也会令学生产生被愚弄的愤怒之情,榜样激励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3.榜样学习号召多、实践少。榜样教育法,关键在效仿榜样的实践过程,而不是对榜样的宣传过程。我们在学习榜样的过程中通常是雷声大、雨点小,发了一通口号、表了几点决心、贴了几张标语、做了几件好事,热闹了一阵过后,即偃旗息[2]。学习榜样就好比学习一门技能,不能只掌握了概念、知道原理,懂了还不行,要进一步内化为个人的信念,再外化为个人的行为[3]。榜样教育不仅是理论教育,更重要在于实践教育,不能只有感动,没有行动。

4.榜样培养时效短、缺后劲。在高校我们学榜样经常是跟着日历走,三月五日评选“优秀青年志愿者”;五月四日评选“优秀团员”;七月一日评选“优秀党员”等等。榜样们像走马灯似的,轮番上演,学习者则麻木的出席着各种表彰大会、优秀事迹报告会。这种短暂、瞬时的学习,很难让榜样停留在学生们的心里,往往是一个先进典型的名字还没记住,下一个典型又来了,导致典型泛滥,学习者注意力分散,对典型的关注度反而下降,对典型学习的后劲不足。

三、充分发挥大学生榜样示范作用的有效途径

1.榜样选取民主性。以往的榜样都是经“自上而下”的模式设立的,这一模式在社会结构简单、信息渠道单一的条件下,是成功有效的,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深入、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通过这种模式选取的榜样作用日益弱化。当前,我们榜样形成机制要充分体现民主性,让广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能力去寻找符合自身情况的榜样,融入“自下而上”的选择形式,这样的榜样才能得到受教育者的认可和崇拜,真正起到示范作用。然而,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浅,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入,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据笔者在大学生中调查“你心目中的榜样是谁?”,有32%的人以俞敏洪、马云这样的商场成功人士作为榜样,学生们渴望像他们一样辉煌富有,但是却忽视了他们成功背后的艰辛历程。因此,我们建立民主的榜样形成机制,并不是放任不管,任由学生盲目崇拜,而是要在社会主流价值的引导下民主选拔,正面倡导。

2.榜样彰显人文性。在树立榜样时,我们要体现人文性,处理好榜样与凡人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的人、现实的人,要生活、有情感、有欲望。因此一般人是很难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能在利己的同时利人就已经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如果我们树立的榜样都是那些不顾家、不珍惜自己身体、没有喜怒哀乐的“神”的形象,只可远观,而难以效仿,这样的榜样就失去了示范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树立榜样时应该“以人为本”,不能要求“十全十美”,最好能来源于大学生的生活世界,这样的榜样与受教育者有相似的人生经历,榜样形象贴近生活、贴近现实,从而易于被大学生所接受,引领他们的学习、生活。例如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就是大学生身边典型的榜样,激发了全国大学生学习洪战辉精神的热潮,充分达到了榜样示范教育的效果。

3.榜样宣传真实性。我们在对榜样进行宣传的时候必须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真实的展现榜样形象,不能为了塑造完美无缺的榜样形象,将榜样无限拔高,甚至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使榜样脱离现实。这也是当前我们所宣传的榜样,不能激发起大学生学习热情的原因,因为他们太完美了,完美的不真实,完美的难以企及。我们在学习榜样的时候,主要学习榜样的好思想、好作风,同时也能够正视其缺点,使榜样可亲可爱,让受教育者更容易接受。为什么许多明星人物,虽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却依然被广大青年所喜爱,因为在他们眼里明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一些瑕疵并不能掩盖其光芒。

4.榜样学习实践性。榜样教育不是简单的认知性教育,不是仅仅以提高认识为目的,而是要求认知与行为相结合的知行统一的教育[4]。因此,我们在大力宣传了榜样的优秀事迹之后,应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生对榜样精神的理解,同时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锻炼机会。然而,学生对典型的模仿行为是否能持续、巩固、发展成为稳定的社会态度和行为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仿行为是否受到正面强化[5]。所以,我们要对积极实践的同学及时给予认可和鼓励,使他们的行为得到正面强化,在反复强化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把对榜样的简单效仿逐步转变为自己的行為习惯。

5.榜样培养长期性。雷锋作为无私奉献的榜样影响了近半个世纪的青年人,这一典型之所以能长期存在并产生巨大影响,与国家长期不懈的倡导和学习是分不开的。由此看出,要想使榜样起到一定的示范效果,是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以人为本,关心爱护榜样的成长,引导他们正确对待鲜花、荣誉和掌声,克服骄傲、自满等不良思想,不断进行自我教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高尚品德成为广大学生的楷模。

参考文献:

[1]白明亮,姚敏.幽暗意识与榜样教育——一种道德教育的反思[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3:81-85

[2]胡娟.论榜样的激励作用及其机制的重构[J].职业圈,2007,(10):66-67

[3]曾骊.典型示范与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9,5:46-51

[4]万美荣.优选与创设:榜样教育创新的方法论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06,9:19-22

榜样在中学生德育中的作用 篇7

一、班主任榜样作用的发挥

在中学阶段,班主任是学生德育工作最主要的参与者,学校的德育工作主要落实在班主任的头上。而学生和班主任接触最多、联系最为紧密,在行为等方面都在学习和模仿班主任。所以,在中学生的德育工作中,应该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榜样作用,提高德育的质量和效果。作为班主任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起到榜样的作用:

1. 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首先,崇高的思想品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中学生世界观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班主任老师往往是中学生心中的偶像和效仿的榜样,班主任老师的思想素质无疑会在无形中给学生以影响。班主任老师崇高的思想品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播下希望的种子,就会有一个良好的结果。其次,班主任老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老师不仅品质高尚,而且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他应满腔热忱,关心爱护学生,不歧视、辱骂、体罚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的班主任老师可敬可亲,学生才会愿意学,也才学得好;他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这同样会给学生以影响和感染,使学生增添了动力,所播下的希望的种子就会慢慢发芽,长成希望的大树。总之,班主任老师有着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 为人诚信。

诚信是一种良好的品质,是现代社会所迫切需要的一种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诚信更是一种宝贵的精神,培养具有诚信精神的人才是现代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对于学校来讲,就是要培养讲诚信的当代中学生。在一些社会负面因素影响下,有的中学生不够诚信。作为班主任老师,一方面,可以对其做思想工作,进行理论教育;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班主任老师平时要注意自己一定要为人诚信,而且在生活中要充分体现,尤其是在班级管理、处理班级事务、处理学生个人问题等方面更应该诚信,起到榜样的作用。特别是在发现自己不小心犯错误的时候,更应该坦然地承认错误。学生肯定会理解和原谅老师的,这样也体现了班主任老师的诚信,并且给学生做了一个最好的示范。

3. 身体力行。

在对中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有的时候说不如做,只有身体力行,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中学生对有些事情其实并不是不懂道理,也不是不能判断是非,而是有的时候自己不愿去做,原因可能是某某同学或老师都没那样做。作为班主任老师,自己身体力行,学生也没话可说,班主任老师都这样做了,我还有什么可说的,我还有什么理由不这样做呢?如,班主任老师经常会教育学生要尊老,在公交车上要积极给需要的乘客让座,有的学生显然在这方面做得不够。有一次,我和班级的几位学生同在一辆公交车上,突然上来了几位老人,没有空余座位。我想看看学生什么反映,结果大都装做没看见,只有一个学生主动让座位。我当时马上起身,积极地把自己的座位让了出来,其他的学生见状也积极地把座位让了出来。据我了解,这几位同学的心灵当时受到了感化,后来再出现类似情况的时候都积极让座。这就是身体力行,榜样的力量。

二、普通任课老师榜样作用的发挥

非班主任的普通任课老师,也是德育的主体。非班主任的普通任课老师虽然主要的工作是教好本班的有关课程,但在班级的德育工作中也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所以我觉得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 非班主任的普通任课老师要强化自己的德育意识,起到榜样的作用。

现在的情况是,一些非班主任的普通任课老师认为德育主要是班主任的事情,和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缺乏德育的意识,自己在一些方面也不是特别注意,可能给学生起了不好的榜样作用。我们有的时候会听学生讲,我们的某某任课老师都如何如何,这对我们的德育工作是不利的。因此,我们非班主任的普通任课老师要强化自己的德育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在无形之中增强德育的效果。

2. 班主任老师和其他德育工作者要利用好非班主任的普通任课老师这一活生生的素材,加强对学生的德育。

绝大多数非班主任的普通任课老师在很多方面都是非常优秀的。他们跟学生的联系比较密切,学生相对比较了解,有很多时候应该能够深受感染。广大德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要利用好这一资源,这样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们的某某任课老师非常优秀,深得广大学生的喜爱。有一次,学生在某个方面做得不好,我当时就说,大家看看我们的某某老师平时是怎么做的,再看看你们自己。学生认识到了不足,改正了错误,而且深受启发,德育效果非常明显。

三、充分利用身边的学生榜样

把老师或者某些名人作为学生的榜样,有的学生可能会觉得比较遥远,或者觉得自己还没到那个年龄,做不到或做不好是正常的,德育的效果可能还不够好。而学生身边的同学,是他们的同龄人,他们会觉得具有可比性,把学生身边的同学作为榜样,一般会起到较好的德育效果。这里有以下两种情况:

1. 把品德优秀的学生树立为典型,作为广大学生学习的榜样。

每个学校、每个班级肯定都有一些品德、行为比较优秀的学生,我们可以挖掘他们的典型事迹,让其他同学学习。当然这里要注意方式方法,注意引导,不要使学生反感,而要使学生形成一种良性的学习、竞争机制。在这方面,我曾经做过尝试,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效果也比较好。

2. 把某方面不太好的学生作为典型,作为广大学生引以为戒的榜样。

每个学校、每个班级也肯定都有一些品德不够好或某方面品德不够好的学生,我们可以把他们的一些事迹作为反面典型,使广大学生认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警示自己不要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这样做往往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一定不能伤学生自尊,一定要注意正确引导。

榜样教育对90后大学生的作用 篇8

我们的许多老师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 除了用一些高调翻来覆去的折腾外, 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笔者以为, 榜样作为思想道德信息的承载体、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从榜样示范到榜样行为的再现, 也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 通过榜样辨析的策略, 经过注意、记忆、动机三个阶段的学习而促进道德发展。

1 注意的选择与集中阶段

注意具有指向性与集中性的特征, 这也就提出了对榜样人物的选择与辨析的问题。今天的榜样教育收效甚微, 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其中重要原因就在与教师心目中理想的承载着种种道德因素的榜样并不是学生所愿意接受的。因此我们选择的榜样, 除了要发扬我们的优良传统、继承以往道德教育成功的经验外, 也必须考虑90后学生的心理特点, 吸取心理学在思想道德领域的精粹, 具有这样三个特征:1正面性。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 选取的榜样人物必须具有大众认可的正面激励作用, 通过引导教育者学习榜样的模范行为, 接受榜样精神的感染、熏陶和激励;2效用性。并非越完美的形象就越具有激励作用。巍然耸立的大无畏形象固然高大, 但是让人觉得距离遥远, 无从感触, 更难以接收感化, 其可学性不强。这与维果茨基在社会建构理论中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一致的, 教育措施只有作用于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 , 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榜样人物的行为应当是学生经过努力后可以达到的, 而不是一味追求令人望而生畏的“高、大、全”的典型;3认知性。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 学生更习惯于带着自己的喜好与知识背景去认识、了解新事物, 因此学生不见得会喜欢脱离了自己生活背景的人与物。这并不是否定他们的崇高品质。但既然是榜样教育, 就应当具有较强的可学性、模仿性。对于90后大学生来讲, 与其让他们去体验革命时期战士们的悲壮、领导人物的风范, 不如去宣传朝夕相处的学生样板、社会中涌现的成功创业者、甚至是网络与电视中关注的普通百姓。他们表现得不见得很完美, 但使人感到更真实、更亲切, 能够引起共鸣, 容易使榜样的力量得到更好的发挥。

从注意的集中性上看, 我们提倡真实、普遍的榜样形象, 同时也要避免学生过多的关注榜样人物的缺陷。90后大学生热爱新奇却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 如果缺乏明确的指导, 他们可能会不自觉的模仿李云龙的纪律散漫、拿破仑的刚愎自用。这就需要教师去恶存善的引导, 抽丝剥茧的分析, 学生才能触及英雄人物的核心精神。

2 记忆内化阶段

在认知领域的教育中, 反复记诵的方式确实可以使识记内容存储于记忆中, 而以榜样示范为目标的价值观教育属于情感教育, 它的目的不是答卷时知识内容的复现。因此, 依靠反复的说教如果不能使人信服, 榜样的学习恐怕也只能滞留在无意义识记阶段。只有在榜样行为与个人情感交互作用时, 才会产生意义识记, 对今后的行为起指导作用。现代心理学在记忆方面的研究无不表明, 将示范活动转化为简明的言语编码或表象编码的人能更好的保持记忆。90后是活泼的一代, 有着自己的主见, 思维活跃而又富有想象, 又经历过解放思想、张扬个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以往满堂灌的讲述难以敷衍他们挑剔的眼光。而如果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化的教学方式, 像互动的主题班会活动, 各抒己见的讨论、意见分歧的辩论乃至于模拟的小品, 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多用自己的话复述榜样的事迹、谈谈自己对榜样有什么样的认识, 榜样的哪些方面值得自己学习等等, 学生可以达到怀着自己的感悟体验、肯定、记忆榜样形象的效果, 促使榜样的行为在观察者的脑海里以言语符号的形式贮存, 更利于长时间的保持与利用。榜样情境教育的另一个优势在于体现了榜样的多元化。由于学生不会单独模仿某个榜样人物的一言一行, 他们对偶像的记忆是富有创造性的, 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是经过了加工之后的许多思想与行动的融合。而在情境化的学习讨论氛围中, 他们不仅能够结识到更多的其他同学心目中的榜样, 也能够交流、模拟出榜样指导下的行动, 无疑会促进记忆的深刻性。

3 动机激发与行为外化阶段

榜样人物、事迹经过精心加工与意义识记后, 内化于学生的记忆中。然而即使是最引人注目的榜样, 也不会自动的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如果要使他们最终表现出与榜样行为相匹配的反应, 还必须提供足够的诱因动机, 展示出有价值的结果。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强化的手段激发学生外化榜样行为的动机。90后的学生富有激情与表现欲望, 他们渴望得到老师与同学的赞许与认可, 然而我们的教育现状决定了不可能所有学生的行为都会得到及时的奖励或惩罚强化, 学生得到的强化反馈更多的时候是通过观察他人榜样行为后果。看到了自己身边的先进事迹、道德模范受到拥戴, 他们也将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 道德行为动机得到激发和强化, 增加模仿的可能性。这种替代性的强化远比直接强化影响的次数更多、范围更广、时间更长, 是决定其是否重复榜样的行为的关键因素。因此学生对榜样的模仿动机是否能持续、巩固、发展成为稳定的社会态度和行为习惯, 与我们对榜样行为的积极表彰, 良好环境的营造是分不开的。在我们的高校教育中应当加强校园文明建设, 对校园中涌现的优秀人物及时大力宣传, 使学习榜样的风气在校园中得以弘扬。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育历史的画卷也为我们展示了无数鲜活的实例。但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榜样推动作用的狭隘———每个人都有自己崇拜的英雄, 但并非人人都能获得显著的激励效果。我们在慨叹榜样力量的巨大与作用的狭隘之余, 要认识到90后大学生的榜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并非通过宣传与说教就能达到净化心灵的效果。我们要在参考心理学关于道德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的特征、榜样信息本身的特点、榜样信息的呈现方式、榜样教育的时间等等, 实现榜样教育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3) .

[2]戴锐.榜样教育的有效性与科学化[J].教育研究, 2002, 8:19-23.

班主任的榜样作用 篇9

一、红色资源的含义界定

我国幅员辽阔, 地大物博, 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 把握好红色资源的含义界定, 对于当今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保证、内容的补充以及实效性的增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谓的红色资源是我们党在经历过革命岁月的浴血奋战以及建设时期的艰苦卓绝之后所形成的历史性遗存, 它是我们国家宝贵的财富, 它是我党革命传统优势的具体表现, 更是一种高效、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体而言, 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由此可见, 红色资源包括两种层面:一是物质性的红色资源;二是精神性的红色资源。物质的红色资源指的是载体, 比如革命历史遗迹、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公墓、旅游路线、文学作品等;精神的红色资源着重指革命精神的传承, 比如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这些精神折射出的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高尚品质同样值得当代人学习与传承;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98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这些宝贵的资源曾经带领中国人民历经革命战争年代的血雨腥风、和平建设年代的艰苦创业、改革开放年代的开拓进取, 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 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民族精神、革命的传统精神, 更是凝聚和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 夺取革命胜利和建设成功的强大精神动力, 成为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红色资源具有独特的教育性, 这种教育性主要是以旅游为主要手段, 以学习革命传统为目的, 为人们营造一种自我启发的教育氛围;红色资源所渗透的厚重的历史感, 能使人们体会到民族自豪感, 通过实践性的观摩、瞻仰与研习等一系列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让人们在充满丰厚文化积淀的革命环境中体验革命生活, 以期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的目的。

二、红色资源的榜样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乃至更多的人群的教育作用, 如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资源作为当代一种先进、优质的文化形式, 其榜样教育能够挖掘人的内在潜力, 从而发挥人的创造激情和巨大才能, 有利于个人的精神提升与品格完善, 也有利于个人理想的顺利实现, 红色资源的榜样教育作用日益凸显。

1、红色资源的导向作用。

这里的导向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播和发散的教育内容的作用与意义, 包括价值导向和行为导向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范例, 榜样从来都是具体的和历史的。由于榜样使理想具体化, 赋予理想的东西以现实的特征使它成为看得见的东西, 因此可以帮助人们在具体生活中正确明辨方向与判断是非。通过参观红色资源旅游胜地, 学习革命先烈的奋斗历程, 可以对受教育者施加价值观念的影响, 进而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价值导向亦会激发人们的行为动机, 人们会对有感召力的先进的人物产生钦佩的心理, 视其为楷模、榜样, 在精神、人格以及行为等方面加以仿效。因此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他有极大的感召力和说服力。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为导向, 通常以革命领袖、革命先烈等英雄模范人物作为榜样来进行行为导向, 常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红色资源的保证作用。

保证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最为基本的作用。在残酷的革命战争年代, 不论革命形势怎样风云变幻,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意志顽强、敢于斗争、不怕牺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各种考验, 立场坚定、不畏艰险,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就是因为他们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对革命理想的无比忠诚, 对共产主义事业终将胜利的坚定信心, 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 也是我们今天予以继承和发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理想、信念是照明灯, 是我们人生前进的动力, 也是拼搏进取的精神支撑, 通过榜样教育, 帮助受教育者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指导, 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责任感和公民的主人翁精神。

3、红色资源的育人作用。

这里的育人作用主要表现在确立人才成长的正确政治方向、培育人才的新思想观念等。而所谓的政治方向, 是指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品质等的综合表现。人的政治方向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后天习得的, 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社会实践过程不断确立的。红色资源所体现出来的红色精神得到广泛传播、传承也是红色资源存在的重要价值, 并且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拓展了育人空间。全国各地的红色旅游资源基地、图片、资料、实物、健在老红军战士的亲身经历等, 使得红色资源具有直观、贴近的优势, 这也为受教育者提供了广阔的实践体验阵地和鲜活的教材, 有效地解决了榜样教育的方法论问题。

总而言之, 积极开发并且科学利用红色资源, 寓榜样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 将革命历史、革命文化、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 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 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 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去。

摘要:榜样是一面旗帜, 可以鼓舞人们的斗志;榜样更是一座灯塔, 可以指引时代前进的方向。有榜样的地方, 就会有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红色资源中革命人物及其光荣事迹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不仅在心灵上使人们受到强烈的震撼, 而且在思想上也会受到革命传统的熏陶。本文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 通过对红色资源含义的论述, 分析其对于当代社会的榜样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红色资源,榜样

参考文献

[1]邱伟光,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7.

[2]刘虹, 陈世润.红色资源: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资源[J].教育评论, 2008.3.

[3]李永弟.红色文化与传承[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9.

[4]熊辉, 仰义方.红色资源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功能与运用[J].井冈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1.

班主任的榜样作用 篇10

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入学分数普遍偏低, 使得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也面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学生可能是在上个学习阶段出现了某些问题导致成绩不理想, 但是不能说明他们没有学习的潜质, 有的同学具有很强的潜质需要我们去挖掘。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如何让学生身心日趋健康的成长和成熟起来, 是这个阶段对职业学校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也更为特殊的要求。通过几年教育教学工作的经历, 我认为做一个合格的职业学校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和心理方面的工作, 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职业学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成为“立德树人”的榜样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老师的工作的态度直接关系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 思想道德素质一定要过硬, 要有过硬的思想道德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作为职业院校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 拥护党, 时刻与党的思想保持一致。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言行要起到表率作用。学生在学校中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是学生第一个想要模仿的对象。教师对工作要负责, 举止要文明、待人要热情、为人要正直。学生要能从教师身上感受到正能量。学生们的一举一动都会与老师进行比较。比如学校对学生要求要注意仪表, 不可以染黄头发, 不可以染指甲, 不可以穿与学生身份不相符的奇装异服。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就要从自身做起, 对自己严格要求, 学生会看到如果老师还有黄头发还染指甲学生心中自然有抵触情绪, 如果教师也按要求做好那么学生也会一点点改变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帮助学生认识社会, 明确自己的理想和位置, 帮助学生树立理想和中国梦, 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学生的爱国激情和报国热情, 鼓励他们刻苦学习职业技能。所以我们教师应具备较好的思想教育工作的能力, 在工作中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理论, 努力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品格的社会需要的人才。

“态度决定成败”, 教师对工作的态度也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能够更好地学习、健康生活和成长。学生在做人做事方面都会不自觉的模仿教师, 慢慢的这种模仿也就变成习惯, 所以教师的工作态度对学生将来从事工作的态度也会有很大影响。比如学生参加雷锋日活动清扫校园, 教师就要身先士卒做好学生的表率作用, 让学生看到榜样的作用。职业院校老师要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政治理论水平以及较深的文化底蕴, 还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 这样的教师可以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有助于教师有效的开展工作。丰富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职业技能。丰富的生活和工作阅历可以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能够把教育学和心理学熟练的融入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中, 有利于辅导青年学生的思想问题。教师要能够通过谈心和交流发现问题, 能掌握学生不同时期的思想变化规律, 有预见性地开展思想教育。比如说开学和期末都是学生心理活动强烈的时期, 要注意观察学生, 及时发现问题, 有效的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学好专业技能。

二、职业学校教师要有高效和正确的工作方法“时时德育、处处德育”, 激发学生的正能量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要尊重学生, 对待学生要做到不分地域、不分男女、不分年龄, 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 并且做好。要赏识自己的学生, 注意发现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 尊重学生, 说到做到, 经常鼓励和表扬学生的优点, 鼓励学生传递正能量。对于刚入校的学生教师要尽快了解每位学生的自然情况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注意关心有“困难”的学生, 这种困难有可能是来自家庭, 有可能是来自自身, 针对不同的情况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校生活。大部分学生都会对新校园新环境感到不太适应, 教师要尽快引领学生认识学校, 不仅要了解学校的环境也要了解学校的历史和校规校纪律, 让学生尽快的融入学校生活。老师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 认识集体, 帮助学生在新的环境中找到自信, 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

作为在职业学校教师要做有心人, 要有爱心、要有恒心、要有信心、要有真心。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外, 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深入了解学生, 让自己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 对社会的认识和接触都很少, 参加集体活动少, 集体观念弱, 学生个性强, 自尊心强, 但是独立能力和对面困难抗挫折能力又很弱, 这样就需要我们教师针对职业院校的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 培养学生自身的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如演讲比赛、拔河比赛、各种球类比赛、观看艺术展、分组手工制作等等。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 指导学生多做公益活动, 从公益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 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增强团队意识和进取心, 上进心, 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 形成正确的学习风貌, 提升学生的正能量。教师也要和同学们共同参与活动, 配合学校做好各项活动, 在活动中和学生们建立感情, 把思想教育有效的融入活动中, 更为学生所接受。

在我国职业院校的学生是国家建设的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祖国未来的创造者和开拓者。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不断改进德育教育的工作方法, 把工作做好做实。这样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使命。职业学校教师是教育者也是立德树人者, 是学生学习的导师、人生的导师、生活的导师, 学生的楷模。引领学生树立“中国梦”, 帮助学生追求梦想。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 必须做一个富有责任感、富有爱心、素质过硬的教师, 真正做到“学高为师生正为范”。

参考文献

[1]杨立霞.开展德育教育的几种方法[N].四平日报, 2009.

班主任的榜样作用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先进典型;榜样教育;实效性

姜峰,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05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坚持用争取入党的高标准推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把党组织的要求、学校与学院的要求切实地与自己的思想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把争取入党所需要发挥的先进性作用与探索最好的学习方法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努力,姜峰出色地实现了将上好大学与争取入党相结合,不仅入了党,而且还免试被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接收为硕博连读生。大学期间,姜峰获得国家奖学金、宝钢奖學金、北京市三好学生、中央民族大学十佳大学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北京市二等奖等各级各类荣誉30余项。

从2009年上半年开始,信息工程学院正式开展“学习姜峰精神”活动,以榜样激励学生,用老生的先进榜样带动新生的发展进步。通过开展学习“姜峰精神”活动,学生中掀起了一股“向姜峰学习,争做先进”的良好风气,实现了“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涌现出一大批姜峰式的品学兼优的学生。

1 “姜峰精神”的产生过程

1.1 评介姜峰——为大学生树立了全面发展的学习榜样,引导他们按党的要求高标准上好大学

2008年11月,信息工程学院兼职组织员刘绍川老师在审查姜峰同志的转正申请书、预备考察期思想汇报的过程中,被其优秀事迹深深打动,有选择地复印、整理和打印了其中有代表性的若干材料,以“把上好大学与争取入党相结合的出色榜样”为题较全面地评介了姜峰在争取入党过程中的先进思想、模范事迹、进步成果和发展方向。学院党委经过研究,决定率先在2008级本科生中开展学习姜峰活动,用“姜峰精神”引导大学生按党的要求高标准上好大学。

1.2 开会动员——召开学习骨干、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会议,动员他们带头向姜峰学习

对08级的学生工作来说,这个会议关系到怎样进一步提高全体与会骨干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的问题;关系到怎样通过他们的模范行动与骨干作用来深入开展创建先进班集体活动及其效果的问题;关系到怎样通过他们的鼓励、带动和帮助,来促进学习上困难较多的同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问题。对08级党组织建设来说,这个会议则关系到怎样把学院党委关于创建先进班集体的号召落实下去,以创造一个有利于全体同学团结进步的环境问题;怎样深入开展学习姜峰把上好大学与争取入党相结合的经验,以提高党员水平和打好党员发展工作的群众基础问题。逐步解决上述问题,关键是与会的学习骨干、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要带头学习姜峰,像姜峰那样正确看待学习、正确看待工作、正确看待同学,在今后更出色地发挥自己应有的骨干作用。

(1)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将学习“姜峰精神”活动内化为自身努力进步的动力,对他们提出了三个明确的要求:一是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去学习、去工作、去观察、去思考,去不断地创造好成绩、新成果,并自觉地分阶段总结自己的大学生活实践;二是用对党负责、对同学负责和对自己负责相统一的高尚精神和踏实作风,看待自己的学习、工作和思想;三是把争取入党的决心,切实地变成创造入党条件的过程,变成带动学业进步、工作进步和思想进步的发展过程。

(2)动员学习骨干们像姜峰那样看待学习、看待工作、看待同学,对学习骨干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一是以继续争取优良成绩为中心,抓好当前和今后各门功课的学习,并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抓好本职工作(当前学业)的意识和提高求知探索的能力。二是以促进先进班集体建设为重点,培养为班集体服务和为社会和谐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和协调能力。三是以带动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为己任,培养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锻炼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能力。

1.3 尊重实践——综述学习姜峰的成果,试论“姜峰精神”的含义

1.3.1 08级同学学习姜峰喜获丰收

姜峰本人的先进事迹、先进思想和成功经验,为08级同学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走向成才、成功的具体经验,增强了他们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信心和决心;08级同学学习姜峰的热情、愿望、态度、办法、措施、效果,不仅在鼓励着他们自己,而且在互相影响、互相推动,使学习姜峰的活动在持续地深入地开展着。

学院党委的《党建工作信息》第三、四两期刊载了48篇直接反映08级同学学习姜峰精神的文章。他们用实际行动响应党支部关于开展学习姜峰活动的号召,反映自己学习姜峰的认识、做法和体会,不仅表明了他们以姜峰为榜样来看待上好来看待上好大学与争取入党相结合的新成果,而且也具有发人深省的启迪作用。学习姜峰的活动己显示出在实践中不断推动同学们加速进步的深刻意义,推动预备党员按期转正,推动入党积极分子入了党。

随着学习“姜峰精神”活动的逐步深入,产生了日益明显的积极效果,切实地推动了入党积极分子的进步,有力地带动了班级建设工作,为党支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践中培养和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和逐步地分批择优发展大学生先进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生动榜样。

1.3.2 以实践为基础来试论姜峰精神

学习“姜峰精神”的意义何在,只有认真学习姜峰、坚持学习姜峰、全面学习姜峰和善于学习姜峰的同学才能体会得到,才能尝到甜头。在信息工程学院08级,“把上好大学与争取入党相结合”,已从同学们的愿望、方向、目标变成了近百名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过程和实践成果。

“姜峰精神”已成为信息工程学院党建工作的一笔精神财富。为了便于让更多的大学生学习和发扬“姜峰精神”,以及08级同学学习“姜峰精神”的成果,在党委的支持下,刘绍川老师带领08级辅导员李晓旭、刘瑜及团委书记邓群提出了“什么是姜峰精神”、“为什么要提倡学习姜峰精神”、“怎样学习姜峰精神”等问题,进一步加以研究、宣传和推广。

2 “姜峰精神”的内涵

经过六年多时间,党委对姜峰入党材料进行反复学习研究、宣传推广和总结交流,逐步加深了对“姜峰精神”的理解,不断感受到学习“姜峰精神”的意义,高度凝练概括出“姜峰精神”包含的具体内容和实质。

概括地说,“姜峰精神”就是把上好大学与争取入党相结合的精神。深入些说,“姜峰精神”就是大学生按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责任感来指导自己的大学生活,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按高标准要求自己,把争取入党的过程变成创造优异成绩、坚持全面发展、锻炼服务品格的发展过程,就是为把自己培养成为党的接班人和国家建设者相统一的高层次人才而坚持不懈奋斗的精神。

联系姜峰现有的入党材料来看,“姜峰精神”至少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大学生把上大学期间争取入党变成为继承和发扬自己以往追求先进、争取优秀品格的必然,把上好大学和争取入党变成实现个人远大理想的必要条件、关键阶段和演习舞台;

(2)大学生把按党组织和老师们的要求去做,变成发挥自己先进性——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探索和展示过程;

(3)大学生把经常关心时政、思考党和国家大事,变成不断提高自己对党的领导作用的认识和强化党员先进意识、责任意识的重要方式;

(4)大学生把发现、热爱和利用新环境中的积极因素,作为提高自己适应新环境能力、探寻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会研究工作能力等的有利条件;

(5)大学生把自觉学习他人的优点、长处,变成自我检讨、主动改进的基础,也把学习他人、超越他人作为服务他人、影响他人和带动他人的基础;

(6)大学生申请入党者把写“思想汇报”当成让党组织了解自己、考察自己、帮助自己、接收自己的必要形式。从而通过“思想汇报”,来反映自己创造入党条件或转正条件的做法、成绩、想法和感悟;来反映自己如何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去学习、去工作、去观察、去思考,去不断地创造好成绩、新成果;来反映自己自觉地分阶段地总结自己的大学生活实践,按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求,肯定自己的进步、增强继续前进的信心,检讨自己的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和任务,用对党负责、对同学负责和对自己负责相统一的高尚精神和踏实作风,来看待自己的专业学习、科研实习、社会工作和思想变化。总之,就是大学生把争取入党的决心切实地变成为创造入党条件和转正条件的过程,变成为带动学业进步、工作进步和思想进步的发展过程,最终达到上好大学与争取入党相结合的双丰收。

3 学习“姜峰精神”的实际意义

从08级同学学习“姜峰精神”的实践中看到,凡是做到了坚持学习“姜峰精神”的同学都提高了自己的思想水平、学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因而都入了党。事实证明,提倡学习姜峰“把上好大学与争取入党相结合”的精神,有利于在高等学校培养高层次人才,有利于加強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和保证大学生党员质量;也有利于引导大学生们在共产党员的带动下上好大学。这既是党和国家培养党的接班人和国家建设者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老师和家长们的共同期望,归根到底是大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他们为自己的成才、成功打下良好基础的需要。

实践证明,树立和推广“把上好大学与争取入党相结合的出色榜样”是很有益处的,切实地推动了入党积极分子的进步,有力地带动了班级建设工作,为党支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践中培养和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和逐步地分批择优发展大学生先进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生动榜样;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基层建设,也很有益处。

4 如何学习“姜峰精神”

根据同学们在学习姜峰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来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是,“五要”:一要虚心,先虚心地读一读姜峰的入党材料和别人评介她、学习她的材料,然后决定自己是否向她学习;二要自觉,要把学习“姜峰精神”当成自己的发展需要,自觉自愿地向她学习;三要实际,姜峰的先进事迹、成功经验和奋斗精神的内容和表现是多方面的,并且是一个实践发展过程,从哪里着手学,各人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学,从自己感受最深、基础较好、又能做得到的方面开始学,以便从学习收获中增强学习信心、逐步扩展学习内容;四要坚持,姜峰的先进事迹、优秀成果和思想认识是她克服各种困难、坚持不懈奋斗的产物,绝不是单纯的想象、主观的愿望,也不是一时的或偶然的行为。因此,学习要在克服困难中坚持学,如果不培养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毅力,那是学不好“姜峰精神”的;五要实效,“把上好大学与争取入党相结合”的精神是“姜峰精神”的基本内容,只要通过自己的奋斗,达到了搞好学业和入党的目标,就是学习“姜峰精神”有了实际效果。

可以明确地说,学习研究、宣传推广、总结提高对“姜峰精神”的认识,是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工作最重视、也是最获益的一项工作,既坚持用姜峰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来启发引导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又用他们创造性地学习姜峰的实践,证明、丰富和发展了级“姜峰精神”。“姜峰精神”和向姜峰学习的精神,已经成为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党建工作的一笔精神财富,值得更多的同学们认真加以参考。后来者居上,在信息工程学院的同学中出现比姜峰更优秀的人才是可能的,但不重视把上好大学与争取入党相结合的人,不善于学习姜峰先进经验的人,是难以超越她的。这正是倡导学习姜峰的意义所在。

作者简介

邓群(1977-),女,湖南省永州市人。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学生处副教授,从事学生党建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王第(1995-),女,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人。现为内蒙古财经大学学生,从事政治学与行政学研究。

作者单位

1.中央民族大学学生处 北京 100081

上一篇:.NET开发工具下一篇:L-半胱氨酸合成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