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方法

2024-10-20

服药方法(精选12篇)

服药方法 篇1

《伤寒论》载方112首, 用药90余种, 因其组合有度, 结构严谨, 用药精当, 疗效卓著, 而被誉为“经方之祖”。其煎服法亦甚讲究, 此就《伤寒论》中的服药方法, 探讨如下。

1剂型

(1) 汤剂。

《伤寒论》中汤剂最为常用, 112方中有98个汤剂方。伤寒为急性外感疾病, 发病急、传变快, 汤剂能迅速发挥疗效, 及时祛邪外出或顿挫病势;汤剂还具有用药灵活, 便于随证加减的特点, 可适应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病证需要, 如桂枝汤的加减和类方。

(2) 散剂。

散剂有8首, 大多具有通利祛邪的作用。散剂的吸收较汤剂慢, 但较丸剂迅速, 可以预先制备以应急需;峻药作散剂用, 还可稍缓其性。如五苓散有化气利水及解表作用, 瓜蒂散有涌吐作用。

(3) 丸剂。

丸剂有5方, 其特点是药力缓慢发生作用, 药效保持时间较长, 多作慢性病补虚之用, 亦可用于攻邪之峻药。如抵当丸因药性猛烈故用丸剂, 理中丸为温中散寒、补益脾胃之剂。

2煎药法

方药的煎法是否得当, 与疗效有密切关系, 煎法有时还关系到用药安全, 故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伤寒论》中方剂, 详述了煎药方法;煎药或纯用水, 或添入酒、醋等物;火势有大有小;药物有先煎、后下、烊化、兑冲之别等。

(1) 直接用水煎。

这是使用汤剂的基本方法, 放水量和煎成液量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病情的需要确定;药味较多的或有毒性而又非救急的药物放水较多, 如小柴胡汤放水一斗二升, 以适应久煎或多次分服, 放水较多的方剂大多去滓再煎, 以便浓缩煎汁;药味少或质量吸水少, 或病情需尽快煎服或顿服的放水较少, 如甘草干姜汤, 放水三升。有些药物须久煮以取其厚味, 放水也较多, 如真武汤放水八升;还有特定的煎药水或与酒、醋、蜜等同煎, 如枳实栀子豉汤以清浆水煮, 以增强泄热除烦、散表和中的作用;苦酒汤中半夏用醋煎, 以引药入阴, 消肿敛疮;炙甘草汤以清酒水煎, 以增强宣通痹阻之力。

(2) 微火煎和麻沸汤浸泡。

桂技汤、桂技加厚朴杏子汤等用微火煎, 是因方中芳香之桂技不耐久煎, 以免药性走失。附子泻心汤之大黄黄芩黄连以麻沸汤浸泡, 须臾绞去滓, 是取其轻清之气, 以去上焦之热, 不取其苦寒下泻之味。

(3) 先煎。

先煎者一般是方中主药, 可使药性充分煎出以提高疗效, 如苓桂甘枣汤之先煎茯苓;先煎也可解除某些药物的副作用, 如麻黄先煎便于去上沫, 可防止服后出现心烦;有些药物先煎是因为方中其它药为保持药性不宜久煎, 如大承气汤先煎枳实厚朴。

(4) 后下。

后煎的药物适用于易于煎出药性或久煎易破坏有效成分者, 如桂技人参汤之后下桂技, 是为不失其芳香透达之力;如同煎则失其表散之性, 使和里解表之方变为温里补中之剂。栀子豆豉汤先煎它药后下香豉稍煎, 是为存其气香宣透轻浮上行之性。大承气汤中大黄之后下, 是为保存其泻下之有效成分不被破坏。有些药物为保存其性味, 不入汤剂煎, 而采用兑冲的方法, 如黄连阿胶汤之鸡子黄冲服, 以存其清补之性。有些易于溶化的药物去滓后下, 既有利于保持其药性, 又可防止同煎时这些药物溶化后影响其它药物成份的煎出, 如大承气汤均是去滓, 内芒硝, 更上微火一二沸, 即是为保存其咸寒润下, 软坚化燥之性。

3服药法

(1) 服药次数。

《伤寒论》中每日服药次数悬殊很大, 从一次至六次不等, 但以日服三次最为常见, 日服两次次之。顿服者有5方, 一般用于邪实正不虚的急重病证, 因病势较急, 所以一次顿服, 使药力集中, 收效迅速, 日服二次者有29方, 大多数用于胃肠的病变, 如大黄黄连泻心汤, 也有少数方用于治疗局部轻证, 如治咽喉痛的甘草汤;日服三次者有62方, 一般是药性较缓和的药物, 需要持久治疗者常用此法;日服四次或四次以上者仅有4方, 一般适于病症急重或病情复杂者, 使药物在体内持续作用而昼夜兼服—这4方是:①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日服四次;②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日服五次;③黄边汤, 昼三夜二服;④猪肤汤, 温分六服。

(2) 服药时间。

《伤寒论》论中对某些方药的服药时间也有明确的规定, 借以提高疗效。平旦服如十枣汤, 宜于病邪深, 平旦空腹服使药效直达病所;先食服即空腹服如桃核承气汤, 病位在下, 空腹服利于药力直达病所;再如乌梅丸, 乌梅丸是治疗蛔厥和厥阴病的主方, 空腹服由于胃中食物较少, 药物浓度高, 迫使蛔虫多食以增强安蛔作用。昼夜服指在白天服药基础上增加夜间服药如黄芩汤, 以使药物保持有效的药力, 发挥连续不断的治疗作用。昼夜服药还见于桂技汤证之严重者, 意在顿挫病势, 防邪深入, 其余则多见于脾胃不和之泻利证, 连续服药可使消化道内持续保持药液, 以利于吸收和发挥作用。桂枝汤宜“先其时服”, 以使药力在邪气未盛之时发挥作用。半夏汤则不拘时服, “少少咽之”以利咽喉。限时服完, 如服桂技汤不汗, 则“后服小促其间, 半日许令三服尽”, 是为了使药物在单位时间内达到和维持治疗水平。

总之, 《伤寒论》服药方法是张仲景宝贵经验的结晶, 具有独到之处, 临证如不注意服药方法, 必然会影响到治疗效果。《伤寒论》服药方法详备, 值得和有必要深入探讨并掌握运用。

服药方法 篇2

1 服药温度《金匮要略》对服药方法十分讲究,因病证不同,则用药亦异,故而服药的温度亦有不同,在《金匮要略》中,服药温度大致可分为温服、小冷服、和适寒温服三种情况

2 服药时间与次数①顿服②昼日服③昼夜服④二次服(未定时)

⑤三次服(未定时)

⑥再服⑦先食服(饭后服)

⑧食前服⑨常服

几种错误的服药方法 篇3

干吞强咽药物:服药时不用开水送,干吞强咽,易使药物滞留食道中,造成食道粘膜损伤、出血等严重后果。

躺在床上服药:躺在床上服药,无论喝多少水,都只有一部分药片进入胃内,多半在食管中溶解,既对食管有害,又不能充分发挥药效。

捏小孩鼻子喂药:很多家长常用捏孩子迫其张口的方法喂药。患儿的鼻子被捏,只用嘴巴呼吸,这时药物容易引起窒息,危及生命。

将胶囊剂拆开服用:药物制成胶囊服用的主要目的有:1、消除或掩盖某些药物苦味和难闻气味;2、避免有些药物对口腔粘膜和胃粘膜的刺激作用;3、防止酸性胃液对药物功效的破坏;4、使药物在肠道被吸收而起治疗作用。如果将胶囊内的药物倒出后服用,就可能出现由于药物味苦、难闻,或刺激口腔粘膜、胃粘膜而引起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不振等现象,或者药物被胃酸破坏,需要肠溶的药物却在胃中溶解,不能很好地被吸收,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用果汁送服药:果汁中含有酸性物质,可使许多药物提前分解,或使糖衣提前溶化,不利于胃肠吸收。有些药物在酸性环境中副作用增强。某些碱性药物更不能与果汁同时服用,因为酸碱中和会使药性大减。

用茶水和牛奶送服药:茶叶中含有咖啡因、茶碱、鞣酸等,这些物质可与药中成分发生反应,使药物失效,可产生不良后果。牛奶中含蛋白质、脂肪酸较多,可与药片周围形成薄膜将药物包裹起来,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同时,牛奶及其制品中含有较多的钙、磷酸盐等,这些物质可与某些药物生成难溶性盐类,影响疗效。

加强心内科剩余口服药管理的方法 篇4

1 方法

1.1 确认问题

综合我科的情况进行调查,确认产生口服药剩余现象的原因。(1)由于患者病情变化,医生修改医嘱,出现停药、改药后导致已经领取的口服药不能退给药房而产生剩余。(2)下午5点后开出的长期口服药医嘱(医嘱未予更改起始时间),药房次日才能发药,导致前一晚口服药记费而病人没服到药导致剩余。(3)患者在中餐前出院,责任护士经常由于忙于其他治疗而遗忘发给病人中餐药物而导致剩余。(4)各种空腹检查、手术等原因,患者服药时间推迟,导致两餐药物重叠,造成药物剩余。(5)个别护士未严格执行服药到口的规定,在发放时患者不在病房,护士把药直接放在床头柜上而未提示患者服药导致漏服后产生剩余。(6)药房个别排药的工作人员出现多排现象,而多排的口服药不能重新回收导致剩余。

1.2 原因分析

口服药剩余的主要原因有:(1)医嘱不够规范;(2)护理人员缺少风险意识;(3)药房排药人员责任心不强;(4)各班护士间沟通不够;(5)部分年轻的责任护士工作能力不强;(6)护理管理者培训力度不够。

1.3 制定CQI方案并实施

1.3.1 组织计划

2012年1月初提出此项持续质量改进的内容和重要性,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安全用药的管理目标以及发药及用药的流程,设计出CQI计划表,并予2012年1月底正式开始实施。

1.3.2 合理分工

成立CQI小组,全员参与,将口服药安全管理纳入每个护士的日常工作职责中,每位责任护士在核对当天本组患者的口服药时对出现的剩余现象进行记录分析,护士长负责全面指导及管理。

1.3.3 整改措施

具体整改措施包括定期检查、认真记录、及时认识自身不足及问题所在,及时改进。记录内容包括检查日期、床号、姓名、问题出处、具体缺陷、缺陷责任人、检查人等。记录表格的眉栏如表1所示:

1.3.4 定期反馈

每周整理,每月对剩余的药物进行统计,针对产生的原因进行整改,在民主生活会及晨会上进行反馈。

1.3.5 结果评价

统计分析CQI前后3个月心内科病房口服药剩余的原因及次数,并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效果

实施CQI前3个月与后3个月本科室口服药剩余现象发生次数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表2)。

3 讨论

3.1 CQI减少了心内科口服药剩余的现象,赢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CQI遵循PDCA循环的原理,在质量改进过程中,标准的制定、执行、改进和修订是一个循环过程,每循环一次,原有的标准要修改一次,标准提高了,质量也就提高了一个层次,这才有利于巩固改进成果[2]。通过CQI后,在医嘱执行前先进性改药、停药处理,明显减少了药物的浪费,并且除停药外,其余原因造成的剩余的药物全数还给患者,并于说明原因,并对其进行正确指导,较好地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及配合,减少医疗投诉。

3.2 CQI减少了心内科口服药的剩余,强化了护理安全文化

提高用药安全是患者安全目标管理的内容之一[3]。口服药物的疗效不仅取决于医生拟定的给药方案是否合理,更依赖于护理人员丰富的药学知识、科学的态度和责任心[4]。病人需要每一位护士在正确的时间采取正确的给药途径、剂量和正确的药物进行治疗(即5R[5])。通过营造护理安全文化,使每位护士提高意识,使差错降低。加强科室预留药量化管理,与药房沟通,严格标注药物批号和有效期,对预留药物进行严格管理。为了保证药品在有效期内真实有效,过期的药品会产生如下几种危害:(1)可能减效。心内科常备心绞痛急救的硝酸甘油,挥发性强,一旦过了有效期或因保存不当导致失效,可能付出的就是生命的代价。(2)毒性增加。(3)有些药物因为保存不当,该冷藏的没冷藏,该密封的不密封,很可能还没过期,就已经变质。(4)过期药处理不当的危害同样不小。如果大量的过期药扔到生活垃圾站里,并随土填埋,就会对土壤以及水源造成巨大危害。

3.3 CQI体现了优质的护理管理模式

优质护理的管理模式,旨在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对于因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情况暂不服药者,责任护士在其床头挂提示牌提醒患者服药,告知患者延迟或提前用药会影响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影响药物疗效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特别是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时,应严格控制用药时间及剂量,避免发生药物中毒。心内科口服药种类多,且每种药物都必须严格按医嘱正确服用,否则会造成生命危险,如服用抗凝药物时要定时检测血凝,根据结果遵医嘱调整药物的剂量;如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要密切注意有无出血情况。通过细节的改变,体现了对患者全方位的照护,?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

3.4 实施CQI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患者的满意度是对护理评价的最直接有效的指标。张喜平[6]的研究表明:不同服务模式下患者的满意度不同,且目前患者的满意度越来越受到了重视。本科室通过实施CQI大大增加了患者和家属对护士的信任,提高了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心内科口服药剩余现象中的管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浪费,保证患者安全。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设置口服药剩余现象检查表,对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确定并落实了持续质量改进的措施。结果:心内科病房口服药剩余现象得到了持续质量改进。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能有效减少心内科口服药剩余现象。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口服药,剩余,管理

参考文献

[1]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81-182.

[2]方红梅,项莹.持续质量改进在科室护理文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4):2223-2225.〗

[3]卫生部.医政司,医管司指导.中国医院协会编.实施患者安全目标指南(2009-2010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1-22.

[4]潘建芬.持续质量改进在口服药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33):3072-3073.

[5]蒋银芬,杨如美,佟伟军,等.229起护士给药错误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62-64.

服药协议 篇5

班级: 幼儿姓名: 家长签字:

为了使有需要在园服药的幼儿能安全、有效地喂服,现将幼儿在园服药规定做如下告知,请家长配合我园做好幼儿喂药工作。

1.从2017年1月1日起,凡带来幼儿园服用的药物,必须是正规医院医生开的药物,并请家长亲自到教室里认真填写喂药委托书,把药交给老师保管和喂服。

2.请家长在《XX幼儿园服药记录表》上,认真填写清楚喂药当天的“日期”、“幼儿姓名”、“药物名称”、“每次济量”、“服药时间”等,同时还须签上带药家长姓名,将药品给班主任老师查核保管。

3.为了对宝宝喂药安全负责,请家长用正楷字填写喂药登记表,字迹清晰工整,如未填写喂药委托书的,及未在家长签名栏内签名的,老师将不予喂药,敬请见谅。

4.请家长将药品完好包装,带到园内喂服的药量,须为当日服用的剂量,千万不要把可服用几天的药量一次性交给老师;未服用完的药物,家长须在当日取回,若两日之后不取回,将进行废弃处理。

5.严禁将药放在幼儿书包内,让幼儿自己服用,否则后果自负。

6.孩子患病后,尤其发烧时,教师会及时通知家长,请家长务必及时来园带孩子上医院诊治,并让孩子在家休息,孩子发热时是不宜入园过集体生活的,因为,发热可能是某种传染病的先兆症状,请家长一定配合幼儿园,对发热和可疑传染病(如腮腺炎、水痘、菌痢等)的孩子及时隔离并送医院诊治,病愈后,经保健老师检查后方可入园。

让我们家园共同配合,加强孩子的药品安全管理,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环境,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XX幼儿园

夜间服药 注意“红灯” 篇6

强心药如洋地黄、地高辛等,一般应在上午8时左右服用,切忌随时服用,特别禁忌在凌晨4时服用。此时洋地黄在体内的毒性比其他时间高40倍,极易发生洋地黄中毒,导致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发生猝死,故不可不慎。

正常人的血压日高夜低。一般醒后血压上升,上午9~10时达高峰,以后血压平稳:下午3~4时又出现第二高峰。以后血压逐渐下降,至凌晨为低谷。多数高血压病人的血压也有日高夜低的规律,所以降压药宜在早晨起床前服用,以防止白天血压升高。如为日服3次,可在早晨、下午1~2时及傍晚服用。傍晚药量应减少,以免夜间血压过低,影响心、脑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和缺血性中风。目前认为,血压波动为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的重要原因,因而主张服用长效、缓释的降压药。如络活喜、洛丁新、缓释硝苯地平、缓释异搏定等。可每晨服一次,维持24小时血压稳定,减少血压波动。

失眠者常服用安眠镇静药以助睡眠,但不宜过早服用。研究表明,安定在晚上17时服用半衰期最长,药效持久,可达30小时。此时服用易发生中毒,出现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瞳孔缩小,甚至抑制呼吸而致死。如在晚上9时以后服用则毒性减少,可避免不良反应。利眠宁在凌晨3时服用毒性最大,应避免在此时服用。

皮质激素在人体的分泌,早上7~8时达高峰。中午开始下降,午夜降得最低。为避免打乱正常节律,宜每天用药一次,在上午8时前一次或分次口服,夜间不可用药。这样可减少对自身皮质激素分泌的抑制。停药时也不会因皮质激素突然减少而发生危象。这样用药也可减少皮质激素副作用,防止或减少溃疡性出血、高血压。

胰岛素的敏感性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时间因素不可忽视。人体夜间对胰岛素敏感,尤其是凌晨4时前后。此时用胰岛素如不注意调整剂量。易发生低血糖。

青霉素为常用抗生素。人体在夜间对青霉素敏感性增加,尤其是晚上11时左右。有些白天对青霉素不过敏的人此时用药可发生过敏反应。由于人体最强的免疫反应通常发生于夜间或凌晨,所以夜间不宜使用易过敏的药物。有些药物如阿司匹林、潘生丁等,夜间用药效果差。预防冠心病,缺血性中风。宜在早晨口服阿司匹林。

服药方法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36例, 排除肠梗阻, 胃潴留, 消化道出血, 腹膜炎, 肠穿孔, 癌症晚期及严重心肺疾病不能行静脉麻醉者。13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男性37例, 女性31例, 年龄61~79岁, 平均年龄67.8岁;对照组男性32例, 女性36例, 年龄62~81岁, 平均年龄69.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肠道准备方法

检查前1 d午餐正常饮食, 晚餐进食少渣易消化食物, 如粥、粉、面条等, 勿进食含粗纤维丰富的蔬菜及水果。观察组患者要求17时进食晚餐, 对照组无特别要求。当晚22时后均要求禁食不禁水。两组均于第2 d上午10时行肠道检查。

1.2.2 和爽的服用方法

(1) 观察组:将和爽1包用1 000 m L温开水冲调, 首次服用300 m L, 以后每隔15 min服用250 m L, 至服完1 000 m L和爽稀释液, 服药期间来回走动, 促进粪质软化及肠蠕动。检查当天6时观察组将和爽1包加温开水1 000 m L冲调, 服用方法如上; (2) 对照组用2 000 m L温开水冲调和爽2包, 1 h内服完。两组按规定时间服完药后可继续喝温开水800~1 000 m L, 8时后禁水, 10时开始行肠镜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 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4评价标准

(1) 清洁:肠腔内清洁, 无粪水, 肠镜检查观察清晰; (2) 较清洁:肠内有少量粪水, 无粪渣, 伴或不伴有少许气泡, 经结肠镜吸引后不影响观察; (3) 肠腔内有较多的粪水和粪便, 影响观察, 甚至被迫停止检查。总有效率 (%) =[ (清洁+较清洁) ÷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肠道清洁效果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肠道清洁的有效率分别是97.1%和94.1%, 两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老年患者中均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但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在对照组7例呕吐中, 有4例由于呕吐明显, 之前服的药液几乎呕吐干净而又不同意继续服新开的和爽而暂停肠镜检查, 3例轻微呕吐, 观察其大便标准可继续行肠镜检查且肠腔清洁度符合标准, 而对照组未出现呕吐。

a为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肠道准备满意是结肠镜检查和治疗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 和爽是新一代的口服全肠道灌洗液, 具有非渗透性, 非吸收性和非爆炸性三大特征。其作用机制是聚乙二醇为长链线性聚合物, 口服后几乎不吸收, 与周围水分子以氢键结合形成缔合分子, 有效增加了肠道内液体的保有量, 刺激肠蠕动而软化粪便, 引起水样腹泻, 达到清洁肠管的目的[3]。在本文的研究中, 两组老年患者采用不同的服药方法, 肠道清洁的有效率分别是97.1%和94.1%, 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表明不同的服药方法对患者的肠道清洁均起到了清洁作用。

在甘静娣[4]等的研究中, 有胃部疾病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较高, 原因是有胃部疾病的患者本身存在胃黏膜病变, 胃排空时间延长, 而胃排空时间延长之后往往伴有呕吐和恶心的症状。对于老年患者来说, 由于本身脾胃虚弱, 胃肠动力差, 出现胃排空障碍, 导致患者出现恶心, 呕吐的症状。在本文的研究中, 两组老年患者中均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但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明对于老年患者来说采取分两次口服和爽的方法可以避免患者一次性大量、过快喝水而导致的腹胀、呕吐不适, 不影响患者睡眠, 检查当天早晨继续服和爽后肠道准备较快达到肠道清洁准备的标准, 肠道清洁质量好。

综上所述, 针对老年患者的机体特点, 采用分次口服和爽溶液的方法, 可明显减轻老年患者服药的不良反应,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蔡莉, 康贤妹, 蔡慧华, 等.老年病人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前两种肠道准备方法效果的比较[J].全科护理, 2009, 7 (25) :2259-2260.

[2]张晓凌, 林常青, 李莉群, 等.和爽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用于清洁肠道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半月刊) , 2009, 11 (10) :47.

[3]刘伟燕, 许榕霞, 褚忠华, 等.和爽和甘露醇对结肠镜清洁肠道疗效的比较[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3, 13 (6) :580-581.

服药方法 篇8

1 重视脾胃对服药时间的影响

《神农本草经》[1]序录中记载:“病在胸膈以上者, 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 先服药后食。病在四肢, 血脉者, 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 宜饱满而在夜。”《神农本草经》服药方法强调病位与服药时间的关系, 其中“食前、食后、在旦、在夜”的服药时间根据脾胃之气决定。脾气主升, 食后脾气升发, 食后服药, 引动药气上升;胃气主降, 食后胃气下降, 食前服药, 引药气下行。为有效达到治病目的, 服药方式借助脾胃功能求变。

心 (胃) 以上者如头颈、胸部的疾病, 其病变部位在上, 药之气味不易达到, 服药宜在饭后, 其目的使“药气”借助“脾气”上升, 食物之质停留胃中减缓药气下降, 使药气尽可能到达病所, 故“食后服药”。心 (胃) 以下者如肝、肾、腹的疾病, 病变部位在下, 服药宜在饭前, 借助食后胃气下降促使药气尽快到达病位, 发挥治疗作用, 故食前服。

关于在旦在夜的服药方法, 古人强调天人合一, 重视一日阴阳之气对人体阴阳之气的影响, 根据病变部位在里在表的阴阳理论与一日时辰阴阳的对应关系, 如病在四肢血脉, 宜空服在旦, 借天阳之气向外升发, 四肢为表属阳, 又血脉以“动”为常, 则动为阳。服药宜在旦是借助清晨天阳升发之气引导药物走四肢入血脉。病在骨髓, 宜饱满而在夜者。骨髓阴之地, 夜里饱满服药, 夜间三阴主令, 使药物借助夜间收敛之气入“里”到达骨髓, 发挥治疗作用。

2 后世医家对服药方法的完善

《神农本草经》服药方法对后世影响极大, 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书中用药更加详细, 为依病服药提供大量临床应用方法[2]。元·王好古《汤液本草》提出:“药气与食气不欲相逢, 食气消则服药, 药气消则进食, 所谓食前食后盖有义在其中也”, 强调中医对药食气味的认识, 中医认为饮食气味为营养人体全身物质, 以甘平微温为主, 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物质。根据药物气味不同, 对脏腑经络疾病有不同治疗作用, 所用药物四气五味均有, 以治疗目的为准, 用药依据为中药的“气味”。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凡例》中记载:“凡所谓某物入……之类, 皆气味到彼耳, 非其质能到彼也。”提示中医用药治病用的是气, 而不是质。因此, 服药方法与药气运行有极大关系, 临床治疗为避免药气与食气相互干扰, 应该服药与进食分开, 方能更好地发挥药物治疗作用。当今学者认为服药与进食相隔30~60min为宜, 即避免药气与食气相互干扰[3]。

3 指导中成药服用现实意义

某中成药与中药汤剂的药味剂量组成相同, 仅剂型不同, 临床作用功效应相同, 其治疗结果不相等时往往是由于应用出现偏差。在实际工作中, 依据处方临床诊断、药品名称和用法用量等信息, 指导患者服用中成药以脾胃为准, 按《神农本草经》因病位、因时的方法服药作为尝试, 如肿瘤患者放疗、化疗结束后, 口服中成药调养受伤害的人体正气, 提高免疫力, 防止复发或转移。若处方为康力欣胶囊、复方斑蝥胶囊、华蟾素胶囊、鸦胆子油乳软胶囊等抗肿瘤药, 病位在头颈部如鼻咽癌、胸部的肺癌、乳腺癌等, 嘱患者饭后1h服用药物;肝癌、腹部大肠癌、妇科肿瘤者嘱餐前1h服药;对具有扶正作用的百令胶囊、苁蓉益肾颗粒、益气维血胶囊、生血宝合剂等药物, 嘱患者饭前1h服用, 目的使药气借助食气更好调理脏腑功能, 达到扶正的目的。通过长期不定时与患者交流治疗结果, 反映较好, 得到患者的认可。

4 讨论

《神农本草经》服药方法指导中成药临床应用, 具有现实意义。《神农本草经》为古代药物学专著, 内容是多方面的, 对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用药均适用, 就药物学而言几乎是全方位多层次的[4]。中成药是在古代或有效验方“汤剂”基础上采用现代科技研发出的一类药物, 有其各自适应证, 所治病位不同。《神农本草经》服药方法对中药汤剂或中成药均适用, 临床医生治疗疾病选用中成药讲究药症对应, 选用药物仔细斟酌, 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但服药时不按病位高低, 在表在里服药不讲在食前、食后、在旦、在夜, 不顺应天地人的阴阳变化, 难以发挥中成药作用, 治疗效果不理想。潘振彬[5]研究提示依时服药的重要性。因此, 《神农本草经》服药方法适用于中药汤剂, 也适用于中成药的服用指导, 为中成药服用的理论基础。

《本草经》, 阐明于《素》《难》, 至《伤寒论》而大备焉。”提示《神农本草经》的理论对临床治疗具有极大指导作用, 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神农本草经》的服药规定, 包含中国古典朴素哲学思想。表面看起来粗放, 但包含着自然哲理, 有可操作性, 在实际治疗中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历代名医汉·张仲景《伤寒论》、元·王好古《汤液本草》、明·陈嘉谟《本草蒙筌》等均强调这种服药方法, 其病位高低定位以心 (胃) 为准, 清·黄元御《四圣心源》与民国·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等有明确界定。

《神农本草经》对今天中医药临床仍然适用, “不读《本草》, 无以发《素》《难》治病之玄机, 是故《本草》也, 方药之根柢, 医学之指南也。[6]”明·方有执[7]谓:“医之为道, 肇始于

参考文献

[1]清·顾观光集.杨鹏举校.神农本草经[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7:7.

[2]朱娜, 曹雪明, 李怡贞.《伤寒论》服药方法的探讨[J].四川中医, 2006, 24 (9) :21-22.

[3]马德宇.浅谈如何科学地服用中药汤剂[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1, 9 (9) :222-223.

[4]张登本, 孙理军, 汪丹.《神农本草经》的学术贡献—《神农本草经》研究述评之三[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0, 28 (6) :1130-1134.

[5]潘振彬.人体昼夜阴阳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探讨[J].中医研究, 1995, 8 (2) :22-25.

[6]明·陈嘉谟撰.陈湘萍, 王淑民校注.本草名著集成·本草蒙筌[M].第1版.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8:60.

服药方法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妇科门诊诊治停经7周以内, 自愿要求药物流产1200例, 年龄19~40岁, 平均27.6岁, 通过尿或血液确诊为早孕, B超提示宫内妊娠, 且孕囊直径≤2.5 cm, 无明显药物流产禁忌证, 随机分为顿服组和分次服药组, 两组年龄、月经周期、停经天数、胎产次等临床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P>0.05) 。

1.2 分组及服药方法

观察组600例, 服药方法:米非司酮150 mg (6片) 当天晚上8时顿服, 36 h后 (即第3天早上8时) 顿服米索前列醇600ug (3片) ;对照组600例, 服药方法:第一天早上8时米非司酮50 mg (2片) , 晚上8时米非司酮25 mg (1片) , 第二天早上8时米非司酮25 mg (1片) , 晚上8时50 mg (2片) , 第三天早上8时米索前列醇600ug (3片) , 两组均服药前后两小时不吃饭、不喝水。而且两组在服用米索前列醇 (3片) 药物当天在医院留观8 h, 之后随访1月。

1.3 观察内容及效果评价

胎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阴道出血量的估计:与本人的月经量比较。不良反应评价标准:轻度反应为下腹部坠胀感;中度反应为轻度恶心, 痛感明显, 但能忍受;重度反应为疼痛较重, 出现恶心、呕吐、出冷汗, 面色苍白。流产效果评价:完全流产指胚囊完全排出, 服药后2周内出血停止, 尿妊娠试验转阴, 并经B超证实。不全流产是指用药后排出部分绒毛或胎囊, 在随访过程中因出血多或出血时间长而行清宫术, 病理诊断有残留绒毛。流产失败是指服药1周后未见胎囊排出, B超证实宫腔内有胎囊, 尿HCG阳性, 胚胎继续发育或停止发育, 需手术终止妊娠。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流产效果评价

观察组600例中完全流产567例, 占94.50%, 不全流产25例, 占4.17%, 流产失败8例, 占1.33%, 有效流产率98.67%;对照组600例中完全流产558例, 占93.00%, 不全流产32例, 占5.33%, 流产失败10例, 占1.67%, 有效流产率98.33%。两组完全流产率 (χ2=1.152) 、有效流产率 (χ2=0.226) 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胎囊排出时间

观察组6 h内排出胎囊分别为572例, 对照组为567例;排出胎囊平均时间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P>0.05

2.3 流产后出血时间及出血量

流产后出血时间5~10天居多, 观察组503例, 对照组524例, 分别占83.83%、87.33%。<5 d观察组83例, 占13.83%, 对照组64例, 占10.67%;>10 d观察组14例, 占2.33%, 对照组12例, 占2.00%。药物流产出血量一般多于月经量, 观察组502例 (83.67%) , 对照组511 (85.17%) 。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表3。

注:P>0.05

注:P>0.05

2.5 药物流产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不良反应轻度居多, 观察组468例, 占78.00%, 对照组443例, 占73.83%, 中、重度两组分别占22.00%、26.17%, 两组比较χ2=2.849, 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注:P>0.05

3 讨论

近年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广泛应用于临床, 临床成功率达95%以上[1], 有的完全流产率甚至可达95~98%[2]。但在临床观察中发现有不少患者因米非司酮分次服用而漏服的, 同时还有一些患者将米索前列醇当做米非司酮而误服的。为此, 本研究将米非司酮米顿服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早孕流产, 与米非司酮分次服用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流产效果等的对比, 试图探讨一种简单、方便、有效的药物流产方法。

米非司酮是一种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物, 可竞争性与孕酮受体结合, 主要作用于蜕膜, 使血管充血、水肿, 从而使滋养细胞变性, 导致体内HCG急剧下降, 黄体溶解, 蜕膜变性, 同时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 促使宫缩并软化宫颈。米索前列醇可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和宫颈软化、胶原降解, 对药物流产妊娠产物的排出, 产前促宫颈成熟, 流产及产后加强宫缩, 减少出血有重要价值。早期妊娠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 可在米非司酮的增效作用下, 诱发强烈的宫缩而致流产[3]。米非司酮的最小有效剂量众说纷纭[4]。有资料[5]报道米非司酮一次服用200 mg配伍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分次服药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效果才可达到同样流产效果, 而单次服用米非司酮150 mg, 完全流产率仅87.57%, 与本研究结果不相符。本研究米非司酮顿服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完全流产率为95.00%, 而米非司酮分次服用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完全流产率为93.50%, 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同时本研究在妊娠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不良反应情况方面比较, 无统计学意义。顿服法可将米非司酮的有效血药浓度一次性达到较高水平, 充分发挥了米非司酮药效, 又简化了服药程序及次数, 避免了由于分次服药, 而引起的漏服或未及时服药及误服等状况, 导致米非司酮血药浓度的波动, 影响流产效果。但是药物流产确实也存在一定的出血时间长, 出血量多等不良反应。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时间延长, 目前认为主要与 (1) 绒毛和蜕膜的残留; (2) 子宫内膜修复延迟; (3) 子宫内膜炎症等有关。临床上可在妊娠组织排出后可适当加服一些助宫缩、活血化瘀类药物, 用以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量和出血时间。

本研究应用米非司酮单次顿服, 既省时、简单、方便, 又有效, 避免了两种药物的误服, 同时服药时间短, 与对照组比较流产效果相当, 出血量及出血时间无明显差异。故米非司酮顿服法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德湘, 罗萍香.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早孕药物流产的新临床研究.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 4:70-72.

[2]乐杰, 等.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97-398.

[3]彭刚, 谭玉红, 王庆一.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06, 5 (16) :666-667.

[4]杨华, 杜玉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腺素抗早孕药物流产的研究现状.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8, 8 (16) :505.

服药方法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中华医学会老年分会1982年提出的老年为>60岁, 按照WHO/ISH标准,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 在我科住院治疗, 收缩压 (SBP) 在160~220mmHg (1mmHg≈0.133kPa) , 舒张压在 (DBP) 60~110mmHg, 共68例, 其中男性43例, 女性25例, 年龄在61~89岁, 平均在 (72±5.3) 岁, 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如下2组:A组:34例, 男性23例, 女性11例, B组:34例, 男性20例, 女性14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血压及患有其他内科疾病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服药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治疗前停服其他降压药2周。A组:早晨口服安博诺150/12.5mg (赛诺菲安万特公司) , 拜新同30mg (德国拜耳医药保健股份公司) , B组:早晨口服安博诺150/12.5mg, 睡前口服拜新同30mg, 2组均连续服药8周。

1.3 观察指标

(1) 测早晨8时血压:两组治疗后严格观察血压变化情况, 由固定医生、固定的袖带式台式汞柱血压计, 按照国际标准测量血压, 连续3次, 取其平均值为治疗前血压, 以后每日8时测血压, 连续5d, 5d后每周三上午8时测血压, 并记录每次临床变化、有无副作用等。 (2) 24h动态血压监测 (24hABPM) , 采用德国Mobil无创便携式自动血压检测仪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的血压, 每30min自动充气测压, 连续测定当天10时至次日10时的24h ABPM。 (3) 在住院的次日查血脂血糖、肝肾功能、血钾, 有异常的给予对症治疗。

1.4 疗效判断

以8时血压为参照指标, 对照患者治疗后血压同治疗前基础血压比较来判定疗效。显效:比原血压收缩压下降≥30mmHg, 舒张压下降≥20mmHg, 或者降至正常, 有效:比原血压收缩压下降<30mmHg, 舒张压下降未达20mmHg, 但降至正常或者下降10~19mmHg, 无效:血压无下降或舒张压下降<10mmHg。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 (χ—±s) 形式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服药前后血压变化比较

根据本文疗效判断标准, 8周治疗结束后, A组34例中, 总有效率96.3%, B组34例中, 总有效率为97.1%, 两组血压均有显著下降, 但两组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 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1, 与A组比较, ▲P>0.05,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2.2 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8时血压的改变, 结果显示, 8周后, 两组均有显著下降, 而B组下降更明显, 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1, 与A组比较, ▲P<0.05

2.3 不良反应

A组患者中有1例在治疗初出现面部潮红, 1例踝关节水肿, 但坚持服药后上述症状消失;B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

2.4 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均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高血压是目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同时又是一种危险因素, 是导致多种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最肯定、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的病因很多, 但是90%以上的高血压病因不明 (即原发性) [1], 至今尚无完整统一的认识, 并且没有根治的办法, 但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 收缩压下降10~20mmHg或者舒张压下降5~6mmHg, 3~5年内脑卒中、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及冠心病事件分别下降38%、20%、16%, 心力衰竭减少50%以上[2]。对于高血压患者, 给予合适的降压治疗是绝对获益的。

安博诺是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的复方制剂, 厄贝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其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型的选择性拮抗作用, 使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升高和血浆醛固酮水平下降, 使外周阻力下降, 降压作用平稳持久。氢氯噻嗪, 能减少血容量而降低血压, 小剂量长期服用可以减少脑卒中, 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联合应用能阻断RAS系统, 产生协同降压作用[3]。长期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 应用RAS抑制剂, 可以有效防止甚至逆转心肌重塑、预防心力衰竭、减少房颤发作次数、减少新发糖尿病及白蛋白尿, 从而达到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 改善预后的作用;但是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 RAS系统相对不够活跃, 而是以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顺应性降低、弹性减弱为主, 拜新同通过其独特的控释机制使硝苯地平匀速释放, 通过拮抗细胞外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 而降低小动脉平滑肌的收缩反应, 降低了外周阻力, 达到降压的作用, 并且可以扩张冠状动脉, 防止血管痉挛, 从而减少了心肌对氧的需求, 改善了心肌的氧供, 防止心绞痛发作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利尿剂或钙拮抗剂不仅降低血压, 而且使患者血浆肾素水平增高, 在此情况下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则有利于减少前者的副作用和增加降压效果[4]。故两药 (实际是三药) 联用对冠状动脉、心、脑、肾脏具有互补作用, 在提高降压疗效的同时, 减少不良反应[5]。在临床上发现, 对部分老年中重度高血压患者, 尤其合并糖尿病及冠心病的患者, 安博诺、拜新同同时晨服, 血压有明显下降, 但是早晨血压不理想, 血压波动较大, 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没有发挥到最好, 本研究结果显示, 早晨服用安博诺, 晚上口服拜新同, 血压更加平稳, 有统计学意义, 并且通过24h动态血压监测, 夜间无有症状的低血压发生。对于患有中重度高血压的老年患者而言, 大多合并有糖尿病、冠心病等, 晚上服用拜阿司匹灵和他汀类药物, 加服拜新同, 不会影响其服药的依从性。笔者认为, 这种服药方法, 特别适合2、3级高血压需联合2种及以上降压药的患者。

参考文献

[1]张运, 张梅.KAPLAN临床高血压[M].8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15-16.

[2]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251-264.

[3]徐伟荣.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0例[J].临床医药, 2011, 20 (9) :64-65.

[4]马爱群, 胡大一.心血管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346-385.

过节不可忌服药 篇11

心血管药

长期服用心得安,病人见效后如果突然停药,会引起反跳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而诱发甲状腺机能亢进,心律失常,引起比用药前更为严重的心绞痛,甚至发生急性心肌梗塞而导致猝死。长期服用硝酸甘油类药物的冠心病患者,骤然停药,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绞痛。冠心病患者发生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突然痉挛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所致,而抗心绞痛的药物,如消心痛不但能起到速效抗心绞痛,而且长期适量口服有预防作用。服用此类药物的病人不能以自我感觉而随意中断,否则易导致心绞痛发作,甚至引起心肌梗塞。高血压病是慢性病,药物治疗主要目标使血压保持在一定的正常范围。降压药物的使用不能停停服服,也不能随意增量、减量,否则可能导致血压忽高忽低,很容易产生脑血管意外。所以对高血压病人的用药治疗,尤其是老年患者要坚持服药,就是血压平稳了,调整一个最低维持量也不要停药。

激素类药

长期应用强的松、地塞米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会使病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下降,皮质激素分泌功能受到抑制。如果突然停药,可出现两种病理情况:

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皮质激素能抑制垂体肾上腺系统功能,长期大量应用可使肾上腺皮质腺体萎缩、功能减退。使用皮质激素的剂量愈大,时间愈长,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抑制愈严重。大多数病人停药后,平时可能还不致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现象,但在感染、创伤、手术等诱因下,可突然出现头昏、恶心、呕吐、休克及低血糖昏迷等症状。也有少数病人没有上述诱因也突然发生上述症状。

反跳现象。使用激素治疗后,症状可完全控制或缓解,突然停药或减量即见原发病复发或者恶化,称为反跳现象。这主要是由于病人对激素形成了依赖性和病情尚未被控制所致。反跳现象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湿疹等。

抗癫痫药

癫痫需长期服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药物治疗,即使病情有所好转,也需要继续服药1~2年,以防复发。若骤然停药,会导致癫痫频频发作,甚至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在用药过程中如改用其他新药,原用药也不可骤停,要与新药同时服用一段时间后再逐步减量,待到病情完全控制后,方可完全停药。

镇静安眠药

长期服用安定、安宁、去甲羟安定、舒乐安定、硝基安定、利眠宁、水合氯醛等药物,如果骤然停药,就会出现焦虑、兴奋、震颤、肌肉抽搐、头痛、胃肠功能失调、厌食、感知过敏、癫痫发作等症状。

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服用氯丙嗪期间,尽管已有相当一段时间没有发作,但如果突然停药,则会出现精神分裂症现象的急剧恶化。因此,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应在症状好转后逐渐减量,并在一段时间内应用维持量(每日50~100毫克),以巩固疗效,预防复发。

抗抑郁药

长期服用抗抑郁药,如丙咪嗪,突然停药后,就会出现恶心、呕吐、眩晕、头痛、肌肉痛、焦虑等症状。有些患者认为,抑郁症经过抗抑郁治疗后,只要症状消失了,抑郁症就已经治愈了,不必再继续服用抗抑郁药。抑郁症是一种有复发倾向的慢性疾病,如果治疗不充分,复发次数增多,不仅会增加治疗的难度,而且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费用。因此,目前主张抑郁症患者应长期服用抗抑郁药。临床也证实,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确有防复发作用。至于抗抑郁药的副作用,患者大可不必担心。目前,抗抑郁新药,如氟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喜普妙等副作用较少,长期服用比较安全。

降血糖药

糖尿病病人,如果血糖控制正常后就立即停用降血糖药物,则可使血糖浓度急剧上升,使病情加重。特别是平时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治疗显效后如果突然停用胰岛素,病人可发生酮症酸中毒乃至昏迷。

抗生素类以及抗结核类药

许多细菌感染病人用抗生素后发烧、乏力等感染症状迅速消失,实际上细菌尚未彻底清除。这时如果病人以为药到病除而擅自停药,结果会导致病情反复、恶化及细菌耐药性产生。一般来说,各类抗结核药物均须连续服用一年以上,甚至在症状消失后还要继续服用,以防复发。如果停药过早,不仅复发,且会转为晚期结核和血型播散性结核,给彻底治疗带来困难。

口服长效避孕药

这类药物也不可突然停药,要想停药时,应在月经周期第5日起服短效避孕药,连续3个月,作为停用长效避孕药的过渡。服药后3~4小时内如果出现呕吐,则相当于漏服,应立刻按照所服药品说明书上的要求来补救。

服药方法 篇12

关键词:服药频率,高血压,依从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病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首要疾病。有研究表明,在总的心脑血管事件中,36.1%可归因于高血压,其中44%的急性脑卒中事件和23.7%的急性冠心病事件可归因于高血压[1,2]。有效降压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3],而口服药物治疗高血压是目前主要的、最有效的降压措施,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高血压人群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服药依从性较差,这也是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压不达标的一个重要原因。本研究对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门诊高血压患者服药频率与服药依从性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5月90例门诊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4],选择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血压计,使用标准的测量方法测得的诊室血压:当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时判定为高血压。本组患者中男性60例,女性30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56岁,为消除其他因素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严格控制入选条件:(1)患者学历在高中文化以上,对高血压相关知识及危害能正确理解,并愿与医护人员配合;(2)作息时间相对规律,不存在记忆力、认知能力障碍;(3)服药期间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4)无经济方面压力;(5)家属积极支持及配合;(6)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不稳定高血压,恶性高血压及伴有其他疾病的高血压患者。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服药频率1次/d、2次/d、3次/d分为3组。依从性评价方法:坚持长期规律,正确按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如有换药,增减药量等情况均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为依从性好,否则为依从性差,比较分析不同服药频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差异。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90例患者中,服药频率为1次/d的共37例,其中依从性好的患者为27例,依从性差的患者为10例,服药频率为2次/d的共25例,依从性好的患者为14例,依从性差的患者为11例,服药频率3次/d为28例,依从性好的患者为5例,依从性差的患者为23例,三组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害,致残、致死率高,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国家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高血压不能根治,但可防、可控。近年来,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极大的进展,高血压药物也层出不穷,但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整体控制率低(低于10%),仍然是摆在医务工作者及高血压患者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其中患者依从性差是使血压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原因[5,6,7]。

本组资料分析显示:在排除了患者对高血压认知偏差,药物不良反应,经济压力等因素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后,患者服药频率严重影响患者依从性,服药频率越低,依从性越好,反之,服药频率越高,依从性越差。服药频率高,患者可能漏服,可能对服药及疾病本身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导致患者不愿长期按医嘱服药,而自行减少服药次数,导致血压不能得到控制。因此,作为临床医生,不仅要对高血压患者做好健康教育,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同时要开出合理的处方,应在将患者血压达标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患者的服药频率,优先选用长效制剂,持续平稳降压的同时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当患者使用单药血压不能达标时,可选用单片复方制剂,目前进入临床的各种新型复方制剂是在临床试验基础上组成的治疗方案,在控制血压有效性方面已得到证实,多数每天只需服用1次,使用方便,改善患者依从性。

参考文献

[1]王薇.控制高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J].华夏医药,2008,5:317-319.

[2]陈敏,陈绍行.阿司匹林在高血压综合治疗中的应用[J].世界临床药物,2010,31(3):143-147.

[3]汪红梅.谈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J].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12,(2):122-123.

[4]孙宁玲,赵连友.中国高血压规范管理专家共识与建议手册[M].北京:中华电子音像出版社,2013:1-226.

[5]戴成久.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9):2315-2316.

[6]王增武,王馨,李贤,等.中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控制状况的演变趋势[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16(11):1033-1036.

上一篇:预加氢压缩机下一篇:IT企业项目范围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