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栏目包装元素分析(共5篇)
电视栏目包装元素分析 篇1
摘要:本文介绍了电视包装的三个基本元素:文字、图形和色彩, 并根据工作中的心得和体会探讨了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些元素。
关键词:电视包装,文字,图形,色彩
电视包装涉及到三个基本元素:文字、图形和色彩。在频道包装或栏目包装中我们会选择某一种或几种色彩作为基调, 但不能太多, 太多显得乱, 不能突出主色调, 让人感觉不到特色, 就像我们日常说意大利是蓝色的, 巴西是橘色的, 中国是红色的, 一看到某一种颜色就想到是哪个国家, 形成一种反射。图形, 由方的、圆的或一些变异的图形构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以方圆为主, 方代表地, 圆代表天, 用图形的组合形成自己的特点。文字, 特别是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 用文字来表现也很具特色, 如我们经常就用一些变形文字来制作角标, 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来谈这些元素的应用。
一色彩的使用
色彩在电视包装中是最基本的东西, 最容易冲击我们的视觉, 最容易在我们脑海中形成深刻印象。在电视频道的色彩设计中, 通常采用单一色彩体系, 即以某一种颜色作为主色调, 配以其他辅助色的搭配方法。这种单一色彩体系比较容易建立电视频道的统一形象识别和色彩记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慢慢会对一些颜色形成一些特定的认识, 比如说蓝色代表冷静, 红色代表热烈, 白色代表包容, 黑色代表庄严, 黄色橘色代表活泼。色彩分冷色系和暖色系, 他们影响人们的情绪, 我们看到新闻多以冷色调为主, 它让我们冷静地看一些事件本身, 娱乐节目的包装多以暖色调为主, 体现节目内容的热烈活泼, 轻松愉快的情绪。
色彩的应用也有一些规律:
z注重色彩对比规律的应用。在色彩设计过程中,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将两种以上的颜色组合搭配。我们从色相、明度、纯度、补色、面积等多方面的色彩对比关系出发, 寻找色彩的调和;
z注重互补色规律的应用。互补色的配合是色彩调和的主要方式。视觉在接受某一颜色时, 总是欲求与此相对应的补色来取得平衡;
z重配色中的主次之分和面积大小原理。在电视频道的色彩设计中, 如若采用单一色彩体系, 首先应该确立哪种颜色是频道主色, 哪些是辅助色。与此同时, 色彩面积也是影响色彩调和的主要因素, 应避免面积相等的色彩搭配。
色彩同时要与地方特色结合起来, 使它具有地域特色, 太原电视台《太原新闻》的片头、片花、标题字幕就是以红色为主, 采取降低明度、以暗红为主, 符合山西地方老百姓喜欢红色的热热闹闹, 热烈中蕴含庄重。字体采用白色, 显示平和、追求事实的意境。
中国的老百姓都喜欢红色, 许多电视台以红色为基调, 如重庆台、上海卫视等。不同的频道根据自己的定位可以采用不同颜色为基调, 很好地诠释自己的特色和理念。如旅游卫视用绿色。
现在许多台大胆颠覆传统的色彩用法, 大胆地使用色彩, 如重庆卫视采用红和黑的搭配, 既符合四川的地方特色, 同时营造出别样的效果。中央台四频道《深度国际》栏目使用红和蓝的搭配, 有一种对热点的冷静思考, 耐人寻味。以前我们很少用黑色来作为字体的颜色, 但现在电视台也在大胆地使用, 给人一种庄重权威的感觉。但有的色彩也要慎用, 如紫色、粉红颜色, 大面积使用给人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 最好用来做一些装饰色。也不要大面积地使用红色, 红色容易渗到其他色彩中, 使整个画面不清晰。我们国家一些平面杂志设计得很好, 对色彩的应用很成熟, 我们不妨借鉴一下。
二图形的使用, 即图形标识
图形标识是频道或栏目便于识别而使用的、独特的图形设计, 即电视频道或栏目的图形识别物。图形标识主要从具象、意象和抽象图形等方面展开设计。好的图形设计能跨越地域的限制, 突破语言的障碍、融合文化的差异, 从而达到无声感染的艺术效果。图形符号更具有直观性、生动性、概括性, 这也许就是图形的魅力所在。上面提到色彩的使用, 但颜色需要以图形为载体, 需要在图形上着色。好的图形不但表现的内涵突出明显, 而且耐人寻味。好的图形蕴含着品牌价值, 如我们经常看到大众、宝马、丰田的logo, 还有许多, 其图形已经代表了人们对其公司的认识。我们国内许多省台台标的设计就很意味深长, 如山西电视台台标, 用三块图形构成, 形成一个汉字“山”的变形, 整个图形是一个圆, 暗含天圆地方的传统文化, 如图1。太原电视台的台标是一条龙的形状, 那是龙城 (太原) 的代表, 又像一条蜿蜒的河, 是龙城的母亲河——汾河, 如图2。
方和圆是图形的基本构成, 还有方和圆的变形, 通过这些图形的组合来体现电视的包装, 有些设计成立体的感觉。正确认识与运用方、圆的变化可以概括地表现事物, 使世间万物变繁复为简练, 可以提取升华出事物最本质的结构线、动态线与轮廓线, 并能有效合理地将之搭配组合, 使其完美地体现物象的精神面貌与表现特征。这样既能丰富画面效果, 亦能增添视觉情趣。
三文字的应用, 即文字标识
文字标识是指经过专门设计的、使用特殊字体的频道名称、简称或首字母简称的标识设计。文字标识使用的设计元素主要有: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汉字和拼音字母等。在日常使用中, 文字多用来作角标, 专栏字幕等, 多通过文字的变形来艺术化, 进行写意的表现。
说到文字设计必须首先讲一下字幕系统, 电视频道字幕系统的设计和使用主要目的在于方便观众对相关节目信息的接收和正确理解。电视频道时常有众多不同类型的栏目和节目, 字幕系统被广泛使用。为维护频道整体形象, 其字幕系统的统一设计和规范使用十分必要。
字幕系统包含了各种信息的设计。频道层面, 在节目导视系统、广告版式和各种类型的宣传片中对文字信息有着较多应用;在栏目层面, 使用就更为广泛。例如:主持人名、被采访者或嘉宾姓名、新闻标题等等。
1. 设计原则
字幕系统的设计, 应坚持三个原则:简洁醒目、美观、风格统一。简洁醒目是字幕系统表达功能的根本要求。字幕系统的核心在于相关信息的表达。在动态的电视画面中, 由于字幕出现的时间较短暂、显示的面积大小也有限制, 因此要求字幕系统的设计应简洁而醒目。让观众迅速、轻松地获取相关信息, 这也是对频道整体包装中观众利益原则的遵循。特别是用作标题时, 应较多地使用黑体字, 细的字体看起来不清晰。不要使用太小的字, 因电视画面是动态的, 太小的字看起来闪烁, 很不舒服。
美观, 直观动态的画面一直是电视媒体与其他媒介的比较优势。字幕除去最核心的信息表达功能, 还应该充分发挥电视画面的优势舞台, 演绎出新的视觉效果, 带给观众非凡的视觉享受。随着电视包装技术的发展和电脑特效技术普及应用, 字幕系统的设计也从早期简单的静态平面扩展到如今动静结合的局面。动态字幕的使用, 利用了电脑特效技术优势, 呈现出三维立体、动态变幻的视觉效果。在视觉上带给观众兴奋和新奇感。
风格统一有两个层面的考究。一方面, 字幕系统的设计风格要与频道整体包装风格统一。在色彩设计、图形应用、运动方式等多方面与频道整体包装一脉相承, 这是维护频道整体形象的重要一步;另一方面, 字幕系统内部也要统一设计。因为字幕系统内部根据使用的对象和内容不同, 也有着众多设计类型, 各种类型不能各做主张, 而应有统一的设计思路与表现风格。
此外, 字幕系统的设计和使用, 应当巧妙应用平面构成的艺术法则。在画面中, 字幕系统时常不是画面的视觉主体, 只是辅助信息的表达。因此, 在构图布局上, 时常被放置于画面的左右两侧, 或者屏幕的下方。字幕系统的面积大小也应仔细考量, 避免喧宾夺主。
2. 字幕设计包括两大构成元素:文字和底图
在字幕系统中, 文字是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一条简洁的新闻标题、一位嘉宾的职业和姓名、一个栏目的名称等等。使用文字就面临选用何种字体的问题。不同字体将带给观众不同的心理暗示和主题意味。综艺体比较活泼生动, 而黑体则更显庄重。在频道整体包装中, 为保证整体形象的统一和易识别, 包装设计师力求做到将频道所有的文字统一规范为一种字体。但是此项目工作却并非信手拈来。对于节目内容众多、类型复杂的综合频道, 要将所有文字的字体绝对统一, 在实施上十分不易。特别是不少电视频道开始利用社会资源, 在电视市场购买节目来播放。这时的文字统一字体的问题, 更是相当棘手。中文汉字以不同笔划组合构成, 要设计一套专用字体, 工作将是海量的。目前, 众多电视频道惯用的方法是直接从常用字体库中, 挑选一套风格与频道吻合的字体, 实为不得已之举, 也时常面临与其他频道共用一套字体的尴尬。
电视画面是动态的, 字幕使用时的背景画面, 在明暗关系上有着极大的不确定和随机性。为了避免因为背景画面明暗层次不同而影响文字的清晰显示和准确识别, 通常包装设计师都在文字底下加上衬托底图。底图在图形设计、色彩搭配、运动方式等方面, 应与频道整体包装风格相一致。字幕系统中的底图, 应巧妙利用频道标识和频道辅助图形, 力求在衬托文字信息的同时, 也反映出频道品牌识别的信息。
3. 文字的图形化设计
这种图文标识的设计, 主要以电视频道名称的拼音首字母和汉字书写为出发点。一种是将电视频道名称的拼音首字母图形化, 并配合几何图形的使用。如:浙江卫视之Z、福建东南台之F、广西卫视之G、江西卫视之JX、江苏卫视之S。浙江卫视以“浙”字的字母拼音“Z”作为形象特征, 并通过字体变异设计, 犹如行云流水。天蓝色底板, 镶嵌其中的是白色的“Z”, 宁静深远的蓝与纯洁无暇的白, 透出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韵味, 图形的抽象语言给人以含蓄之美, 耐人回味。另一种是将电视频道名称的汉字图形化, 并配合几何图形的组合使用。如四川卫视之四川、山东卫视之山、广东卫视之广。四川卫视的亦“四”亦“川”字型台标, 从汉字书法角度出发, 以“线”来表现节奏、个性、张力、意境等, 形象单纯而富于变化, 能让人印象深刻。
汉字是一种象征性符号、图画性符号。几千年来, 中国的书法艺术对汉字加以微妙的演绎, 形成了不同流派的字体, 极具生命力、感染力。将个性化的汉字巧妙地应用于频道标识设计中, 有着积极意义。而在全球一体化愈演愈烈的今天, 单纯拉丁字母的标识设计则容易重复雷同, 让人混淆。
以上内容是笔者对电视包装的一些思考和心得, 同时也借鉴了同行们的观点。内容的改变需要策划、运营、软硬件的配置, 电视包装的改变来得更现实些。但是如何做好传承与创新的协调也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
电视栏目包装元素分析 篇2
(2)制作技巧:栏目片头的构图和造型是否美观规范,色彩和材质运用是否合理,用光是否考究,剪辑是否连贯,运动节奏是否流畅;技术手段是否丰富,并能准确表达创作意图。
(3)音效:音乐一般包括主题乐、人声和声效三部分,主题乐是塑造栏目形象的主旋律,人声是指主持人的解说,应配合主旋律进行统一,声效可以是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极富震撼力的音效能即刻吸引观众的听觉,进而留住视觉。从而烘托气氛、升化主题,增强节目感染力。以上元素,能否通过技术制作手段准确表达电视栏目创作意图,是衡量栏目包装成功与否的关键。例如:最有创意的是以前小神龙俱乐部和熊猫俱乐部的创意,频道就应该创建自己独有的品牌形象,这样大家才会记住你的名字,只要一说小神龙俱乐部开始了,就知道是动画片开始了,多有宣传性! 二是要看电视栏目包装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电视栏目包装创作无论采用写实还是写意的表现形式,它的创意、构思与想法最终都需要通过三维动画技术和非线性编辑系统等新技术手段才能实现。 (1)电脑字幕的应用。在上百种的字库里挑选适合栏目特征的字型、字体进行字幕设计,并能够从电脑丰富多样的美术图库中采集适当的画面、图案及活动素材,作为画面背景的点缀设计,为栏目包装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三维动画的应用。三维动画是电脑高新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利用图形图像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原理融入绘画、摄像等艺术门类的专业表现技巧,从电脑中营造具有三维空间感的虚拟物体和场景。实现了传统复杂方法无法实现的创作效果,为电视栏目包装创作增强了艺术感染力。(3)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应用。非线性编辑系统是一种以计算机为操作平台的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系统,是集图像、音效、特技、字幕等工作于一个环境之中,能轻巧地实现传统复杂系统的全部功能的制作系统,为电视栏目包装创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如常规的画面剪辑、多层画面叠加及转换的多种特技、二维、三维字幕特技效果、色键抠像、运动跟踪和合成等,结合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来完成片头、片尾的艺术表达,使片头、片尾的创意和構思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真正体现了高新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中不可或缺的作用。4. 结束语
论电视栏目包装中图形元素的运用 篇3
包装这个词是借用的, 他的意思是对某具体品牌的产品进行包装。产品的包装和电视频道的包装是有相似之处的。他的意义在于对电视台的整体形象及电视频道进行外在形式的提升、强化和推广。电视栏目包装是电视媒体发展的重要需要, 是现如今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广大观众们每天都要观看不同的电视节目, 面对多种多样的电视栏目包装, 可以说电视包装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的, 所以一个好的栏目包装创意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图形元素是视觉符号的基础, 是符号化的视觉表现方法之一。不同的图形元素给人的感觉、意义是不同的。在点、线、面、体图形元素中, 我们如果仅注意个体, 内容、意义什么就都没有含义了, 但相对于整体画面而言, 则是整体画面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看来, 世界上万物都可以归纳为点、线、面、体, 是构成了图形元素的基础, 无论是什么图形元素, 都有各自独特的特征, 彼此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缺一不可, 是一个无法分割的统一体, 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视觉效果。
二、图形元素在电视栏目包装中的运用
1、图形元素在电视栏目包装中实用性的表现
在电视栏目包装中, 图形元素具有识别性, 体现在有特征的图形样式中。图形元素本身就是一个有特征的图形, 具有独立的识别性。图形元素之间的组合关系上, 图形的组合可使整个栏目包装变得非常易懂, 是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 具有一定的识别性。文字图形化就是利用文字基本形状进行变化, 实现文字与图形的组合设计, 栏目包装的设计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是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 更具识别性。
电视栏目包装中我们更应重图形的层次感。这种层次感就是指在一幅栏目包装作品中对信息的归纳, 图形的面积, 位置, 形状的变化和应用, 这些表现方式便于观者快速掌握信息关系和主要信息。所以说图形的层次感, 要求在栏目包装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图形与元素的层次感, 在元素增加视觉效果的同时, 尽可能地突出所要表达的主题, 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栏目包装中, 图形元素设计起到视觉引导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是为准确传达栏目包装信息与深刻揭示栏目包装主题而存在的。视觉引导让图形元素作品以自己的方式“说话”, 这是言语和文字所不能诠释的。图形的大小、形状、摆放位置之间的关系, 都是对所要传达信息内容的引导、归纳和安排。
2、图形元素在电视栏目包装中审美性的表现
在电视栏目包装中, 点、线、面之间的关系表现会使图形元素带有内容与基调, 我们很容易在电视栏目包装中感受到图形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寓意, 达到栏目包装与观众之间的表达和交流, 同样也是视觉美感表现。点的大小变化可以造成视觉上的对比, 是最简洁的形。图形以线的形式出现在栏目包装中, 可以点连成线形成视觉上的线, 丰富了栏目包装的层次和变化, 增强了栏目包装版面设计含量, 成功地创造了视觉上的冲击力, 具有强烈的指向性和流动性。图形元素以面的形式出现在栏目包装中, 面的形成是线的移动变化所产生的。面的重新分割和构图布局都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印射出不同的效果, 突出图形元素在栏目包装中的重要性。
具象图形具有高度概括性、提炼性和规整性, 人们只要识别出图形, 就可叫出其在电视栏目包装中的名称, 因此图形元素的应用率较高。基本单个图形, 形态很单薄, 加上抽象图形, 打破了这种单一的形态, 既满足了形式上的美感, 也实现了在栏目包装中整体的视觉效果。准确抓住栏目包装的核心点, 通过抽象的手法来进行栏目包装设计, 得到简洁的抽象的效果, 转化成图像直观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就是对一些迎合大众的图形形式语言的传达, 会产生出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图形元素的表达方式的手段还有重复与特异。重复的图形元素在栏目包装中可以形成秩序性和整齐性, 加强观众对电视栏目包装这一形象的认识, 使电视栏目包装变得和谐统一, 变化丰富而富有整体感。特异图形在电视栏目包装设计中可以打破单调的格局, 可以用极简洁手法表现出来使其成为画面上的重点和视觉中心, 形成整体与局部的对比, 可以给画面带来不一样的观看感觉。
三、在未来对图形元素的规划以及完善的可能性
我个人愚见, 图形元素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首先这有利于从基础图形开始一步一步的避轻就重, 从最基础的开端就保持着一个目标, 一个持之以恒的表现目标。所以说图形元素对设计工作与整个人类社会的益处虽然看不到, 但是可以真真切切的体会到感受到的, 这将转变成一种无形却非常巨大的力量。
图形元素在电视栏目包装中, 能给人带来一种互动和交流的感觉。大多数人更加倾向于接受图形指引和对话, 而不是其他所能代替的。图形元素之所以能够在电视栏目包装中吸引目光, 主要原因是它连接着观众与栏目包装。人们更乐于在所处的环境中发现不同, 使其更加贴近图形化。这种情况下, 图形元素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让观众将注意力集中过来, 顺应栏目包装发展的要求也刺激了观者的眼球。
参考文献
[1]袁由敏.图形设计教程.[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
[2]郭蔓蔓.世纪工场《电视频道品牌包装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
电视栏目包装元素分析 篇4
【关键词】室内设计 平面设计元素 审美价值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室内空间环境,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室内环境装修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丰富现代室内空间设计,营造人性化的空间环境,人们将平面设计元素应用于室内设计中,利用平面设计元素,丰富室内设计的创作手法,赋予设计空间丰富的内涵,实现多元化、个性化设计,满足室内空间环境情感化的发展诉求,创造出新的、独特的室内空间设计景观。
1 室内设计运用平面设计元素的作用
(1)美化室内空间,提升室内设计的审美价值。平面设计元素点、线、面的有机搭配,可以使室内设计不再遵循单一的设计风格,通过平面设计元素的应用,室内设计变得更加灵活。室内空间的设计主要包含三个面,即墙面、地面、天面,虽然这三个面的界限划得很清楚,特性不一样,功能也不同,但是,不少设计师为了体现自身的设计艺术水平,在室内设计中,将墙面、地面、天面设计成视觉上界限不分明,有时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同一界面。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应用平面设计元素,不仅美化了室内空间,而且,还能够给人以不一样的视觉空间感受。例如,在室内设计中,墙面所占的空间比例比较大,并且墙面存在较多折面,所以在视觉上,墙面更容易引起关注。如果我们在室内墙面设计中应用平面设计元素,就能够改变传统二维的视觉效果,借助三维空间的特质,可以进一步美化室内空间。平面设计师将材质、图像、颜色进行合理搭配,就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设计主题,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新技术的产生和平面设计的新发展,使人们对室内设计视觉要求越来越高。室内设计应用平面设计元素,不仅丰富了人们的视觉体验,而且提升了室内设计的审美价值。
(2)丰富设计思路,实现创意设计。早期的室内设计更多地关注舒适性,对美感的关注相对较小,室内设计过程中以舒适实用为主,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好转,人们对于室内空间的美感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设计师在室内设计过程中开始提升设计美感,将一些美学元素融入设计,强化平面设计人文色彩。在美感以及艺术性上,平面设计元素都表现出了突出的优势,所以,室内设计与平面设计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室内设计的美感。同时,在室内设计中加入一些标志性元素,还强化了室内设计的人文色彩,解决了室内设计文化融入不足的问题。现代人对于环境设计,都比较注重个性化,注重环境的新鲜感和时代感。因此,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创意型设计方式备受关注,室内设计应用平面设计元素,可以促进设计创新,实现创意设计。创意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应用创新、变革等多种设计思想,使得室内设计充满新鲜感,提升了室内设计的时代内涵。平面设计由于很少受到外界条件的束缚,所以,在创新性上,平面设计元素具有突出的优势,运用平面设计元素设计师可以大胆地创意,实现创新、变革。
2 平面设计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室内设计应用平面设计元素,首先应从图像入手。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室内设计师可以从图像入手,在设计时加入一定的平面图画,既可以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加入一些西洋气息浓郁的现代油画,也可以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加入一些画面感十足的古典屏风等。室内设计融入这些图画,室内空间就可以带给人灵动的感觉。无论从空间隔断角度来说,还是从室内审美角度来看,都比较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在室内设计中加入文字元素有两种用途,一种用途是装饰画面,丰富布景;另一种用途是解释、说明,传递情感。文字本身具有欣赏价值,将文字元素应用于室内设计,在平面设计中应用文字符号制作个性化的文字装饰,可以有效提升室内空间的文化气息和装饰效果。随着室内设计应用平面设计元素,色彩元素开始广泛应用于室内设计中,色彩元素的应用,使室内设计风格更加多元化、个性化。通过色彩的表达,室内设计的审美价值获得了很大的提升。
结语
室内设计应用平面设计元素,不仅可以拓宽室内设计的设计思路,还可以丰富室内设计的设计理念,促进室内设计向多层次、多风格、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奇娇.平面构成元素及手法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区中杰.浅析平面设计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09).
电视栏目包装元素分析 篇5
基于以上电视包装行业走过的发展历程, 不少业内人士又开始寻找更新的创作源泉。笔者认为从国际化元素转为传统元素的趋势是必然的, 也是正确的, 而接下来更应该深入挖掘包含在传统文化之中的地域化风格的运用。
地域化元素在电视包装中的作用及意义
歌里唱到“谁不说俺家乡好”,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都造就了他的文化背景, 而这种文化背景也会跟随他的一生不会改变。所以当观众们在电视上看到了听到了他们熟悉的、了解的文化通过艺术再加工而展示在他们面前时, 从心理上会产生所谓归属感, 从而会更多地关注这个包装所宣传的频道或栏目。而非本地的观众也会通过与其他地域不同的文化特色在众多的包装中辨识出你。画面符号应与包装内容定位相适应, 的构成可以是历史、宗教、风俗等方面, 而这其中就有很多是我们电视包装可以借鉴和运动到的地域化元素。
当地域文化得到了足够的宣传与推广时, 它将反过来成为媒体间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当外在形式相互雷同时取胜的关键就在于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地域文化了, 文化是需要受众的, 如果生拉硬拽其它地方的地域文化为己用, 不管它承载的是多么悠久深邃的内涵, 都是不会被受众所认同的。所以在当下全球化竞争的机制下, 保持本土地域文化鲜活的生命力是电视行业发展之本。那么什么才是地域化元素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呢?
1. 人文化包装——分众传播
当下, 电视媒体仍然是主流媒体, 拥有庞大的收视群体, 其受众囊括各个层面。人性的时间段划分, 精细的频道分配等已成为电视媒体的发展趋势, 在栏目窄播化频道专业化的推动下, 电视包装必须顺应分众传播的心理。如何更周详的了解观众的需求, 更深刻的挖掘观众的心理需求, 如何与目标观众形成交流, 这部分观众对地域文化的了解是多少, 可以接纳程度的深浅。如女性频道或栏目可以寻找地域文化中相对阴柔妩媚的元素, 浙江卫视曾拍过一部以刺绣为主题的形象宣传片, 以江南特有的刺绣文化为主旨, 吸取了当地广为流传的《粱山泊与祝英台》的灵感, 通过刺绣女娟秀的面容、精湛的巧手工艺和呼之欲出的蝴蝶展现了清新、阴柔、人杰地灵的江南风格。试想女性看到了这则温婉细腻的宣传片后必定会比那些大三维, 炫材质的大众宣传片产生更多的亲切感, 从而逐渐开始关注该频道。这也正达到了拉近媒体与观众间的距离的目的。当然每一个对单纯细节的渲染都离不开其中心思想即地域文化, 浙江卫视的宣传片中不论是篇、船篇还是水墨篇都是从不同侧面表现的江南文化, 做到了型散而神不散的效果。使分众与大众得到了统一。
2. 地域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相结合
在观众看惯了大制作、国际化的电视包装后, 要观众马上适应传统的、甚至他们认为老套的文化元素非常困难。而作为媒体来说, 只简单抄袭也是无法达到推广和传承的效果的。当需要采用某一元素当做包装的主题时, 首先要了解它的历史背景, 社会价值, 地域认知度等关键因素, 而后要考虑包装的受众群体, 从而开始策划定位包装的整体风格, 如何巧妙地把传统元素以适合当下目标观众收视习惯的形式展现出来。北京电视台KAKU动画卫视从2010年开始制作面向青少年观众的动画春晚, 收视群体以4—14岁年龄段为主, 以“打造专属于孩子们的动画春晚”为核心。晚会连续两年使用了“年怪”这一角色贯穿, 年这一人物设置在保持了民间传说中的每年春节出现, 喜吃人, 恐惧烟火等性格的基础上, 又增加了孩子们更感兴趣的太空窃贼、嘴馋贪吃、讨厌春节、具有九大星际能量、吞噬消化一切生命的性格符号。孩子们在娱乐的同时也了解到传统文化。电视这一途径把最精华的文化雕刻在了他们记忆的最深处。而媒体本身也提高了社会关注度, 孩子家长说:“BTV卡酷动画春晚刚播完, 大年初二凌晨孩子便梦语:还有多久才能再看卡酷春晚?”
3. 地域化元素的使用应选精忌滥用
地域化元素出现在整个包装中的比例应掌握恰当, 避免过于频繁导致观众产生厌恶心理。地域化元素的使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电视包装的关注度, 从而达到节目营销的目的。含有地域化元素的电视包装对地域范围内外的观众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 本地观众会有亲切感, 外地观众更多的是新鲜感。地域化元素的使用比例正是拿捏这两种感受的关键, 点睛化的使用可以促进感受的形成。如果滥用, 本地观众易产生视觉疲劳, 也会与外地观众拉开心理距离, 事倍功半, 反而无法达到预想效果。青海卫视2010年《西部热恋》跨年演唱会的包装中可以看到落版处运用的经幡造型, 典型的藏族传统宗教元素, 只是巧妙的点缀到结尾处便使整个包装的西部味道浓重, 恰当地展现了青海的地域文化, 但又不失节目整体风格的现代感, 使其在年底众多的同类型节目中脱颖而出, 本地观众产生家乡的亲切感和民族荣誉感, 同时勾起了外地的观众对其地域、文化的向往。
结语
我们生长的这片土地有着许多待开发的文化, 电视媒体应发挥自身优势, 弘扬地域文化, 在全球意识中坚持本土独立性, 同时, 不局限于地域, 眼光放远, 提高在更广阔市场中的竞争力。
地域化元素在电视包装中的运用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实践周期来检验。因为其价值的评价和反馈来源于每一位受众在与电视媒体发生联系时, 对其产生的各种印象、感情和认知认同的总和。
参考文献
[1]李岭涛, 李德刚, 周敏等.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十大省级卫视频道[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9年6月.
[2]李麟, 主编.地域文化常识[M].山西出版集团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0年1月.
[3]张春朗, 著.区域性广电传媒发展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