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课堂引导

2024-05-20

教师的课堂引导(精选11篇)

教师的课堂引导 篇1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讲授,而在于相机引导.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里,特别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思考,因而对教师的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引导,《现代汉语词典》中与教学语境更为贴切的解释是“指引;诱导”.“引”的含义是指引,指引须是有目标、有方向的,但指引可能只是提醒或提示;“导”的含义是诱导,使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或手段深化学生的数学理解,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教学中的“引导”,其本意是“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指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或手段深化理解,激发思考”.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导之有趣,导之有时,导之有法,导之有度,促进学生思维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下面举例说明.

一、导之有趣使学生想学

“导之有趣”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构建有趣的课堂.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趣的课堂,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受,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从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 引导关键在于激活学生的“动情点”,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游戏、猜谜、讲故事、设置悬念等形式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

案例1 “弧度制”的教学片段

铃声一响,全班学生和听课的教师正襟而坐,静静等待任课教师开始上课. 这时,只见教室门被推开,上课教师手拿一面折扇,不慌不忙地走上讲台,悠然而立,“唰”的一声打开折扇慢悠悠地摇动起来. 学生及听课教师如坠雾里,满眼诧异:此时天气正冷,教师这是唱的哪一出戏呢?

正在大家莫名其妙之时,教师将扇子一举说:“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图形啊?”学生大声回答:“扇形!”教师又问:“你会做扇形吗?”学生:“将圆剪出一部分. ”教师又问:“如果要使做出的折扇更好看,应该怎么剪呢?”学生纷纷议论,有的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实验,有的却无从下手. 此时教师又说话了:“谁做的扇形好看,我们便把它叫作黄金扇!”听到此话,有的学生顿时惊醒:“黄金分割率. ”教师会心一笑:“对,只要让你剪出的扇形面积和剩余部分的面积比值符合黄金比例即可,那么怎么求出扇形的面积,以及剪出扇形的圆心角应该是多少呢?学完本节课,希望同学们能够轻松地完成该任务. ”

至此,听课教师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然后便开始了“弧度制”的学习. 因为学习气氛热烈,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弧度制的概念、弧长和扇形的面积公式. 离下课还有五分钟时,教师又提出了新授课前的问题:“哪位同学能给出黄金扇形的圆心角的求法,请上讲台来展示一下. ”话音未落,一名学生便走上讲台开始讲解:如图1,假如设计纸扇的圆心角为兹,则剩余部分的圆心角为2仔-兹. 而折扇面积S1与剩余面积S2的比值为黄金比例值0.618.

由扇形面积公式可得,则,所以

即只要纸扇的圆心角大约为140毅时,该纸扇符合黄金比例,所以最好看.

【教学随想】本节课教师以满腔的热忱感染着学生,以高超的教学艺术引领着学生,其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在本节课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课堂设计情境前后照应,整堂课精彩纷呈,让人精神愉悦、回味无穷,学生分析思路清晰,公式应用准确. 这真是:一把折扇贯始终,角度弧度在其中. 奇思妙想巧点拨,学以致用标达成. 这样,通过创设情境,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也逐步推向深入.

二、导之有时使学生能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说教师要在学生思而未得感到苦恼时帮助开启;要在学生思而有所得,但却不能准确表达时予以疏导. 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要讲究灵活,教师要善于创设“愤、悱”的情境,要及时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的信息作为引导的“话题”,于思维阻碍时启发提升、于思维定式时启发创新、于偏离目标时引导拨正、于动态生成时因势利导、于方法多样时沟通优化、于知识整合时引导沟通、于融会贯通时沟通拓展,灵活地组织教学,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真正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案例2“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中的概念教学片段

旧教材在椭圆与双曲线中要学习第二定义,我们知道:按第二定义,当0约e约1 时,轨迹是椭圆;当e>1 时,轨迹是双曲线;那么e=1时,轨迹又是什么呢?所以抛物线概念的引出不必花太多工夫,可以开门见山地直奔主题.但是新教材删除了第二定义,所以引出抛物线的概念就变得相当困难,有的教师把握不准《课程标准》和《学科指导意见》,就或多或少地增加了第二定义的内容,抛物线的教学仍然与旧教材的教法一样;有的教师为了能够上好抛物线,也增加了第二定义的教学. 这种做法“方便”了教学,却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进行教学呢?因为学生已经具备椭圆、双曲线和初中层面抛物线的知识,我们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出新概念.

问题1:若点P(x,y)满足,则点P的轨迹是___.

生1 利用平方化简,但没有做出来.

师:该同学利用平方化简,肯定可以得到答案,只是还需要一些时间,相信他一定能成功!

生2:上面式子表示两点距离之和,根据椭圆定义可知,P点轨迹是椭圆.

众生:是的.

问题2:若点P(x,y)满足,则P点的轨迹是____.

众生:双曲线.

师:是双曲线吗?

生3:应该是双曲线的上半支.

由于问题1 的解决对问题2 有着提示和启发作用,所以问题2 几乎所有学生都不再化简了,自然地联想到利用定义的解法,于是教师顺势抛出问题3.

问题3:若点P(x,y)满足,则P点的轨迹是___.

众生:从条件的含义看,似乎不是椭圆,也不像双曲线,不太清楚.

师:到底轨迹是什么?生1 解问题1 的方法会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生:因为它的方程是,它是我们初中已经学过的抛物线.

师:若把条件中的“2”改为其他数字(非零),结果如何?

众生:轨迹仍然是抛物线,只是方程中的数字不同而已.

师:那么条件所表示的几何意义又是什么呢?

生4:原方程即,左端表示点P(x,y)到点(0,2)的距离,右端肯定不是两点的距离,但它是点P(x,y)到直线y=-2的距离,等式表示两个距离相等.

师:从问题3 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满足这种条件的轨迹都是抛物线. 于是我们抛弃这些具体的位置和数据外壳,得出抛物线的定义. 哪位同学能根据上面的等式,说出抛物线的定义?

生5:到定点的距离和到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抛物线.

师:不太准确,应该添上“平面内”三个字,完整的定义请同学们看课本. 我们再用动画来演示一下这个定义下的轨迹.

【教学随想】 案例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由易到难设计了三个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对比发现,逆推出抛物线的定义,再结合多媒体动画的演示,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事实上,在探讨中也让学生领悟了一些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如根据定义判断轨迹、运算化简求轨迹等. 可见,正是这匠心独运的引导,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成就了一段师生、生生之间的思维对话.

三、导之有法使学生会学

“导之有法”是指教师的引导要有方法,通过有效引导使学生获得成功. 心理学家认为:成功感是学生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产生的自我满足和积极而愉快的情绪状态. 这种成功的喜悦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没有动力不能学,没有方法不会学”. 于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提升能力等处引导学生充分展示学习的潜在能力,让每个学生享受“成功之乐”,使学生会学.

案例3“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教学片段

求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

Sn=a1+a2+ … +an(1)时,设公比为q,由通项公式,得Sn=a1+a1q +a1q2+…+a1qn-1.(2)

待学生阅读课本后.

师:课本上是如何求前n项和公式的?同学们概括一下.

生1:用q乘(2)式两边,与(2)式有很多相同项的等式q Sn=a1q +a1q2+…+a1qn-1+a1qn. (3)

(2)(3)两式相减就可得到前n项和公式.

师:噢!用q乘(2)式后两边产生了与(2)式有很多相同项的(3)式,为何要两式相减?

生2:因为两式相减可把相同的项消去,达到化简的目的.

师:共有多少对相同的项?

生3:噢———共有n-1对.

师:只有用(2)(3)两式相减的方法才能消去相同项而求出Sn吗,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生4:还可用以下代入法. 由(2) 式得a1q +a1q2+ … +a1qn-1=Sn-a1,代入(3)同样可得:(1-q)Sn=a1-a1qn,求出

师:很好!那么,用(2)(3)两式相减和(2)代入(3)这两种方法,二者有没有一定的联系?

生5:这两种方法的实质都是在消元,都可以把所有相同的项消去,减少了项数,达到化简的目的,这两个方法就是我们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所用的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

师:太棒了!你抓住了解决问题的本质,基于消元的考虑,还有没有别的方法?

生6:在上面的(1)式两边同乘以q,得q Sn=a1q +a2q +…+an-1q +anq ,即

观察式(1)(5),都含有n-1 对相同的项,因此,可用减法消元:(1)-(5)得(1-q)Sn=a1-anq ,即,得到(4)式.

师:用减法进行消元时,你们看看有什么特点,怎样来概括这种方法?

生7:相同的项在两个式子中的排列是错位的,消元做减法,故称为“错位相减法”.

师:好的.“错位相减法”不仅能求等比数列的前项和,而且,它的思想方法还可以解决其他的问题,请同学们回想一下,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生8:是通过观察、概括的方法得到的,还没有证明.

师:是的,还需要待以后用数学归纳法来严格证明,那么,我们设等差数列{an}的首项为a1,公差为d,同学们试一试,可不可以用“错位相减法”求an?

生9:设Sn为{an}的前n项和,即Sn=a1+a2+…+an,因为an-an-1=d(n逸2),所以将其列成两行,使其错位,再相减:

(6)-(7),得Sn-Sn=a1+(a2-a1)+(a3-a2)+…+(an-an-1)-an,即,即0=a1+(n-1)d-an. 所以an=a1+(n-1)d.

师:太漂亮了,大家给点掌声!我们用“错位相减法”把悬而未证的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给出了证明,使我们应用公式更加踏实!

【教学随想】“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教学,一般来说,教师按照课本的方式,照本宣科,给出推导,至于为什么这样推导,它的目的是什么,还有没有其他方式推导,这些推导方式的本质是什么部分教师没有思考,更没有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解答,致使学生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记住公式直接应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案例中,教师从教材中“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方法出发,引导学生探索了“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分析两种方法的实质是“错位相减法”,很自然地用“错位相减法”证明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这样变换思维角度,打开思维通道,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既使学生享受了学习的快乐,又使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可谓一举两得!

四、导之有度使学生多学

“导之有度”是指教师要把握“导”的程度,凡是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替代,学生自己能够思考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这就需要教师就“该追问则追问,该启发则启发”的引导艺术进行深入的研究. 课堂教学中教师掌握了引导的“度”,就能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探索”时间,从而使学生多学.

案例4 设点O是△A BC内部一点,且满足,则△AOB与△A OC的面积之比为___.(答案:1:2)

批阅作业时,教师发现该题的出错率极高,于是在随后的课上对该题做了详细的讲解. 讲解完之后,照惯例给了学生几分钟自由讨论和订正整理时间. 一个学生提出的疑问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生1:本题的面积之比和条件的系数之比相同,这是巧合,还是必然?

教师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便灵机一动,对该题的条件稍做变化,给出了如下变式.

变式:已知点O在△ABC的内部,且有,则△A OB与△A OC的面积之比为___.

师:到底是巧合,还是必然?请同学们完成变式题后自己去判断.

很快,学生得出答案是1:3,这和题目条件中的系数之比也完全相同. 规律再次出现,课堂气氛悄然升温,几乎所有学生都觉得这其中一定存在相应的结论. 凭直觉,教师也觉得这绝不会是一个巧合,其背后一定隐藏着必然的规律. 可以肯定地说,学生的疑问正是一个难能可贵的生成性资源.

师:看来我们今天会有意外的收获了,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对结论进行合理猜想.

生2:(猜想1) 设点O是△A BC内部一点,且满足,则

生3:(猜想2) 设点O是△A BC内部一点,且满足,则

生4:(猜想3) 设点O是△A BC内部一点,且满足,则

教师引导学生对猜想1、2、3 进行证明是正确的.

生5:如果点O位于△ABC的外部时,相应的结论还成立吗?

生6:(猜想4)设点O是△A BC外部的一点,且满足,则

教师引导学生对猜想4 进行证明是正确的.

师:结合前面的所有结论,我们可以得出更为一般的结论吗?

生7:(猜想5)设点O是△A BC所在平面上任意一点(点O不在△ABC三边所在的直线上),且满足,则

教师引导学生对猜想5 进行证明是正确的.

【教学随想】 案例中,教师没有对数学问题浅尝辄止,而是通过适时适度引导,从最初学生的质疑,到三个猜想的得出和证明,再到“点O是△A BC外部一点”,最后拓展到更为一般的结论,不仅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同时学习了猜想与归纳、推广与拓展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了“功能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使学生达到“解一题,会一类”的目的,避免了数学教学中的“题海”战术,真正达到了“减负增效”的效果.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既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又要重视教师的有效引导,当学生的自主探索有障碍时,教师就应发挥主导的作用,通过有效引导,降低教学难点,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益,巩固教学成果.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追求自主探索与有效引导的和谐统一.

教师的课堂引导 篇2

写作提纲: 序言:

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任“教”的角色,学生是“学”的角色。二者的交互影响和辨证统一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课堂教学中的能动性因素的关系;怎样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新形势课堂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论:

教育观念的更新是保障教学有效实施的根本前提,作为教师,应当经常性地通过理论学习,逐步更新和改变教育观念,并用发展的眼光确立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致力创造出适合每个学生的语文教学来。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教学、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要优化教学结构,正确进行引导:即

1、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师要提高引导作用的有效性,就要制定正确、明确而且全面的教学目标。

2、事先尝试,让学生主动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提倡,凡是学生能做到的,都应该让学生去做。让学生主动去预习、思考、质疑、讨论、归纳、评价。

3、创设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把学生训练的时间还给学生。现在课堂上最大的弊端,就是老师讲得太多,学生训练时间太少,老师问的时间太多,学生思维的时间太少,太多时间都被老师的“讲”和“问”占用,学生的读写训练和思维训练往往因时间而落空,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围着老师的“讲”和“问”转。

5、实施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学生看到希望。没有差生,只有差异,这是一种新的教学观。这种差异体现在学生基础、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风气这四个方面,学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这是教师必须要正视的问题。

结论:

进行教学的改革,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关键在教师,我们要以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树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诚心诚意的地把学生置于教育的主体地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

教学过程的规律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去感知材料,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这些都需要教师去引导,去安排,去组织实施。这就是教师的引导作用,这就是教学全过程。

内容摘要:

《标准》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张扬了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体现了在学习观上的根本改变。面对新课程标准,我们语文教学不再将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积极主动的学习主体,教师的职责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的规律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去感知材料,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这些都需要教师去引导,去安排,去组织实施。这就是教师的引导作用,这就是教学全过程。

首先,老师要给学生传授学业知识,这就是引导,这里就显出老师的引导作用。其次,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在对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上。再次,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在对教学程序的组织和安排上。还有,教师的引导作用应体现在对学生的点拨和引导上。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教师

引导 正文

21世纪的课堂教学的最大特征就是让学生自主化,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做主,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作用。从学生的学习过程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的思维过程,是一个主动构建认识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靠学生自己来完成,任何高明的老师,也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代替学生的思考;从教与学这对矛盾看,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我们要使学生长足的发展,就要大力强化内因的作用,把学生摆在主人的位置上去,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参与性、创造性。

《标准》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张扬了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体现了在学习观上的根本改变。面对新课程标准,我们语文教学不再将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积极主动的学习主体,教师的职责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确立目标,为学生主动参与导航。

一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复杂的控制过程,教师和学生组成控制系统,教学目标就是控制目标。从教育心理学看,儿童有注意的方向,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上课开始,学生有了学习目标,知道了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才能更好的参与学习。由此可见,实行目标教学,可以克服教学领域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和质量评估的盲目性,教师依据目标而教,学生依据目标而学,教学双方目标明确,精力集中,师生无效劳动可以避免,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同时,要求依据这个目标去评估教学质量,评估的结果反馈到教学中,进一步促进了师生为达到目标进行教学的积极性。从而为大面积提高质量提供了先决条件。

教学目标包括认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而情感目标是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情感因素的认知活动,学生愿不愿意学,喜不喜欢学,相不相信自己能学好,这直接影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而教学目标又是多元的,变化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随着学生的需要,不断地调整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导航。

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直接影响着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上是否得心应手。一篇课文怎么教,运用什么方法,教些什么等都要教师预先设计好,预先做好安排。我们总不能拿到一篇课文,毫无目标的随便叫学生来读吧,我们要看具体的教学对象,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因材施教”,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那些课堂教学搞得好的,首先是教学方法得当,由于使用了比较恰当的教学方法,才使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而这教学方法怎么确定,也是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来选择的。当我们已明确了哪种教学方法最合适后,还需要通过实际来运用,这运用教学方法的过程,就是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这样看来,那些没有目标地叫学生读课文,找好词好句的做法,其实是忽视教师的正确引导,忽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二、事先尝试,让学生主动探索。

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是主体教育的核心和课堂教学的落脚点。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认识和发展过程中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获得知识,必须让学生尝试,把学生推倒主动位置,这是学生主动的有效办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提倡,凡是学生能做到的,都应该让学生去做。让学生主动去预习、思考、质疑、讨论、归纳、评价。

著名特级教师张平南上《跳水》一课时明确提出:读书要自己阅读,自己发现问题,不要等着老师提问你们回答。结果学生在接触课题后就提出:谁跳水?为什么跳水?怎样跳?结果怎样?张老师抓住叙述提出问题上了一节生动的课。让学生先尝试主动探求,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成一个主动者,把学生的潜力、动力充分发掘出来了。让学生尝试不受老师讲解的束缚,可以得出多种方法和结果,这样就为学生留有创造的空间,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语文学习应时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把语文带到生活中。下面的教学片断,通过让学生回忆自己参加拔草的感受,利用已有的经验体验劳动的辛苦,再让学生演"筋疲力尽"可谓水到渠成。这样的教学,唤醒了生活场境在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沟通了书面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引发了学生与语言文本的对话。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实现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叶澜教授也指出:"只有关注学生的潜在性,才会促使学生实现智慧和才能的发展。"在这里我摒弃了以往教学寓言时,把隐含的寓意用语言向学生描述的做法,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演、去说、去感悟、去体验,让学生的思维尽情地拓展。在轻松、愉悦的表演中、笑声中,他们的潜能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挖掘出了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类似"拔苗助长"的现象,受到了深刻的启发和教育,这些是我始料不及的,但这又仿佛是必然的,因为我给他们的不仅仅是翅膀,还给他们展翅腾飞的空间。

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空间,对学生的加以点拨和引导上。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的点拨引导也起了关键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去掌握所学的知识。,学生就能释放潜在的才能,在课程改革的课堂中,"教教材"只会令课堂产生窒息,"用教材教"才能凸显课堂的生机与活力。我们应抛开一切杂念,做课改全心全意的拥护者,去追求教学合一的境界。

三、创设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受到热烈、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

一堂课分哪几个步骤,教学过程的次序怎么安排,要通过哪几个教学环节来完成教学任务……这些都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安排。这教学程序的组织和安排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关系到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而这一切的教学程序中的各种活动,决定因素在于教师。虽然参加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自始至终都是由教师在指导学生去完成各种教学活动。即使学生阅读课文,也应在教师的指点下,才有明确的阅读目的,才知道该怎么读。就拿学生巩固练习这个教学环节来说吧,也应由老师的指点引导,明确练习内容,检查练习效果等,学生才能掌握学习知识。教学过程的规律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去感知材料,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这些都需要教师去引导,去安排,去组织实施。这就是教师的引导作用,这就是教学全过程。

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愉快、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有助于调动学生乐于参与的积极性。我们不难发现,有许多学生在上课时不说、不读、不问,其心理障碍就是怕读不好,说不好,同学们看不起,老师指责批评,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多送给一些学生激励的话语,特别是后进生,既给他们创造发展的机会,又要肯定他们发言的点滴优点,逐步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教师在教学中说一声“请、谢谢”,学生就会有一种被尊重、被信任的感觉,学生情感就会高涨,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提高。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一个老师走进课堂,板着脸,用凶狠的目光扫视学生,对学生没有亲切的教态,和蔼的语气,学生处在紧张的气氛中,哪敢发言,哪敢提问,还有什么生动活波可言。为此,教师要创设愉快、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建立一种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敢于参与、主动参与。

四、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把学生训练的时间还给学生。现在课堂上最大的弊端,就是老师讲得太多,学生训练时间太少,老师问的时间太多,学生思维的时间太少,太多时间都被老师的“讲” 和问占用,学生的读写训练和思维训练往往因时间而落空,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围着老师的“讲”和“问”转。一位老师上《鸟的天堂》一课,可算非常负责任,从这课的字、词、句讲到篇。结果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时间没有了,思考问题的时间没有了,这位老师的教学方法不仅会加大学生负担,窒息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曾经听了一节课,感觉太匆忙、很紧张。老师叫学生匆匆读了一遍课文就合作讨论,讨论没几分钟就汇报,汇报没几个人又分组比赛读课文,之后又是课本剧表演、字词练习,又是背课文……师生忙个团团转,但每个环节都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我不禁在心里暗想:“老师,你是否太过于匆忙?这样贪多吞下的东西学生能消化吗?教学中,许多教师都遇到过这样的困惑,课堂上学生的确有很多灵性的思想和智慧的火花在闪耀,如果教师给些时间,就可能生成许多精彩,但教师就是不敢给、不敢深究,只是视若无睹,继续按照即定的教案走下去。不是教师不知道顺应学情,而是怕迁就了课堂生成,就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完不成预设的内容。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顾虑呢?是因为教学设计做得过密、过细,环节过于繁杂。精心设计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匠心独具的环节一招接一招、课前的设计演绎的面面俱到、40分钟利用得滴水不漏,课堂仿佛成了一条高速运转的“流水线”,学生的思维与活动总是被限制在周密详尽的教学环节束缚中,课安排得过于饱涨,反而因臃肿缺乏了灵性,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

反之,许多成功的教学实例,无不是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分配得合理、恰当。由此可见,在课堂上,要控制教师讲的时间,要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内容,合理分配教与学的时间,为学生的多项训练留有空间。

五、实施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学生看到希望。

没有差生,只有差异,这是一种新的教学观,学生中存在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大班尤为突出。大量的研究表明,社会、家庭环境中的多种因素,学生中自身的生理、心理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败。这种差异体现在学生基础、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风气这四个方面,学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这是教师必须要正视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不能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方法。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得到较高发展的潜能。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只是使他们进一步发展处在不同的起点上,以及发展的可能性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老师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将不同的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次或类型,实行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即分层要求、分层学习、分层练习、分层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基础差的学生也能看到学习希望,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一节一年级的语文课上,老师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指名领读。当一名叫高新飞的同学领读时,竟将“热”字错读成了“汗”字,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老师问全体学生:“大家为什么不读啊?”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读错了。”老师接过话,说:“噢,读错了!看来大家注意力都非常集中。虽然高新飞同学将‘热’字读错了,但‘热’与‘汗’有没有关系?”立刻有几名同学站起来抢着说:“天气热,我们脸上就会流汗。”“对,当温度非常高时,我们会感觉很热,脸上就会流汗。”老师接着说:“那么,我们看‘热’字,大家认为应该怎样识记这个生字呢?”有的学生答:“热了,会出汗,所以‘热’字下面四点底,像四个小水滴。”有的学生答:“热出汗了,我们会用手来擦,所以‘热’字上部有个提手旁。”还有个学生说:“‘热’字上部的‘丸’好像一个人在弯腰,中间一点像正在往下掉的汗珠,所以她用手在擦汗,下面四点底,好像已经被她擦掉的汗珠……”

听了这些学生的分析,我不禁深深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所折服。如果当这名学生读错字时,老师仅仅是纠正过后,再接着读下去,绝对不会出现后来的课堂效果。可见,教师对待课堂上的每一个突发事件都要机变地从学生的角度处理,从为提高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积极引导,从而真正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浅谈现代课堂中教师语言的引导性 篇3

关键词:苏格拉底;反讽对话;产婆术;问答启发

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任何关于他自己的教育思想的纪录。现在所有对于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以及教育思想的纪录都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的著作《柏拉图对话录》中得来的,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的对话形式进行纪录的。这些充满苏格拉底智慧光芒的对话是后人研究苏格拉底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

苏格拉底的这种谈话问答式的启发教育教学,大体过程基本上可分为讥讽和助产术两个主要步骤进行。

一、反讽对话

在苏格拉底同学生的对话之中,反讽是其启发学生的最重要的方法。哲学式的反讽的目的是希望在众多复杂现象中引出真理,而无意义的反讽只能导致虚无。所以,苏格拉底认为轻而易举获得的绝非真理,而是对真理的误解。

在苏格拉底运用反讽与学生进行对话时语言和立场都是反讽的。他在跟教学对象进行对话时先装出自己什么都不懂的样子,对其进行夸张的表扬,让对方很有成就感,在对话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并进行回答。如果对方回答错误也不马上进行纠正而是进一步提出补充问题,让对话者自己认识到自己思想、逻辑上的矛盾。

接着苏格拉底就会像助产士一样,启发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对原有的知识基础进行否定,诱发真理的诞生。

二、产婆术的本质

苏格拉底一生都在倡导产婆术这种教学方法。产婆术,顾名思义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向助产士帮助产妇生子一样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

产婆术的一般过程是苏格拉底首先对谈话对象进行一定的表扬,接着他会提出一系列问题,如果对方回答错了,他并不直接指出错在哪里。而后补充问题,让对话者自己有所感悟。例如:

苏:你参加竞赛了吗?结果怎样?

伊:哈,我全得了头奖,苏格拉底。

苏:好极了!我希望你参加我们雅典娜神的祭典,也得到同样的成功。

伊:若是老天保佑我也一定成功

苏:我时常羡慕你们诵诗人的这一行业,伊安。因为要做你们的这一行,就得穿漂亮的衣服,尽量的打扮得漂亮,而且你们不时常接触到许多伟大的诗人,尤其是荷马。荷马真是一位最伟大,最神圣的诗人,你不但要熟识他的辞句,而且还要彻底了解他的思想,这真值得羡慕!因为诵诗人要把诗人的意思说出来,让听众了解,要让人家了解,自己就得先了解;所以一个人若是不了解诗人的意思,就不能做一个诵诗人,这了解和解说的本领都是值得羡慕的。

(《柏拉图对话录》)

这是《伊安篇》最开始苏格拉底和伊安的对话。伊安是一位专以吟诵荷马史诗为业的诵诗人,这天参加诵诗竞赛归来,正为自己获得头奖而洋洋自得。苏格拉底对其表示赞扬,并假装不懂向其求教,提出各种问题,随后伊安便自以为是的进行解答。

苏:依你说,荷马和其他诗人们——例如赫西俄德和阿喀罗库斯——所用的题材都是一样,不过方式有好坏之别,荷马好些,其他人坏些?

伊:我说过这样的话,我说的话是对的。

苏:如果你能判别谁说的好,你也就能判别谁说的坏?

伊:显然是这样的

(《柏拉图对话录》)

苏格拉底一步步设问,伊安在回答他的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逻辑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伊:我不能否认,苏格拉底。可是我自觉解说荷马比谁都强,可说的意思比谁都要多,舆论也是这样看。对于其他诗人,我就不能解说得那样好,请问这是什么缘故?

苏:这缘故我懂得,伊安,让我来告诉你。你这副长于解说荷马的本领并不是一项技艺,而是一种灵感,像是我已经说过的。有一种神力在驱遣你,像欧里庇得斯所说的磁石,就是一般人所谓的“赫刺克勒斯石”…

(《柏拉图对话录》)

经过一番引导和启发之后,伊安最终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仅仅对于荷马的诗诵读是最好的而对于其他诗人的诗的诵读却没有那么好,苏格拉底让其认识到他诵诗的本领是一种灵感而非技艺。

三、苏格拉底式教学对现代课堂的启示及须遵循的原则

苏格拉底式教学对于今天的课堂教学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首先,这种教学模式确定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逻辑思维的过程,通过举一反三,达到的教学效果要远远好过填鸭式教学。

其次,苏格拉底式教学方法有助于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是一个居高临下的权威者的形象,而是一个真理探索的引导者的形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自己发掘真理的成就感,也感受到了教师的亲民。从而达到教师所期望的教学效果。

第三,问答启发式教学注重对于学生潜能的发掘。教学的目的不再是机械的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如发现问题,探索,思考问题的逻辑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是只会死记硬背知识的书呆子,而是有批判性思维能够创新的人才。

但是苏格拉底式教学也存在它的局限性,比如苏格拉底在发问的过程中使用了反讽,诡辩的语言技巧,有时让学生陷入尴尬的境地。所以教师在使用这种教学模式时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准确设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讨论的问题要紧扣教学任务,应多在学生疑惑较多或者是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处进行设问。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较强的针对性,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

提问适时。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回答问题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后续引导设问,使学生有能力也有兴趣跟随教师的逻辑和思路进行下去,保证课堂中的讨论不脱离教学任务和目标。

由表及里。教师在引导讨论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要渐次推进,对于讨论内容递进性有良好把握,要使整个讨论过程由浅及深,最后触及问题的核心。这样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2]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

教师的课堂引导 篇4

一、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体育课堂上, 体育教师应该是课堂中最积极的一员, 应与学生打成一片。师生关系和谐融洽, 教师把学生当做朋友, 真心相待, 开诚布公, 易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感, 减少了师生之间的隔阂, 学习自然就会事半功倍。所以和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引导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人际关系要做到疏而不远、严而不板、活而不乱。课堂上, 教师要学会自我调整, 要善于利用课堂上所有活动内容、形式等创设平等、民主、公平、和谐的人际关系。师生相互信任, 相互支持, 形成稳固的师生感情, 那么, 教师的教学计划与策略、教师的组织活动就会易于开展, 学生的学练就会变得十分容易, 课堂上就会产生和谐共鸣的气氛, 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

二、课堂上要关注学生个性成长, 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现代体育教学中, 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角, 教师应该是导演, 教师所有的编导与制作都应围绕学生而展开, 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与练习中去, 积极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 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要真正还课堂于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让学生主动学习成为习惯, 彻底摆脱那种教师为主的填灌式教学方式。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组织与引导学生学习, 调控学生, 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 帮助学生疏理学习思路, 处理学生中产生的各种信息, 与学生交流。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做好一个导演, 才能真正关注学生, 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 把学生当成课堂真正的主人。新课程改革使体育教学从形式上看像是变得更为简单, 以学生的兴趣和个性为主实施选项教学, 但从教学的本质来说则变得更加复杂, 特别是如何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 让个性、能力、基础等各异的学生在一起健康、愉快地学与练。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等年龄特点, 找出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年龄差异, 合理地运用教育心理学, 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 发挥其主人翁精神, 让学生独立思考, 学会与同学沟通, 学会相互合作, 使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到亲自参与或与同学合作掌握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的情感, 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把体育学习看成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活动, 从而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让体育学习过程变得愉快而简单。

三、教师要善于利用体育教学特有教学魅力, 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学习做人

(1) 在教学中, 充分关注学生自身的情感态度变化, 采取积极的措施, 要让学生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体育课堂是开放的课堂, 体育教师与学生往往是打成一片的, 教师的行为无形中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言行。新课程的选项教学, 可以说是教师与学生拥有共同的体育兴趣。这样教师就更容易与学生相处与沟通。在体育课堂上, 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直接接触的机会最大, 也最频繁。这样,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就会无形中产生矛盾。教师要善于利用自身特殊的角色身份来一一化解彼此之间的矛盾, 教师要善于因事、因时、因势地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 把握学生心理, 教会学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协作、相互扶持, 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学会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体育人。

(2) 教师要以身作则。教师要在课堂充满激情, 以阳光般的热情与激情激励周围的学生。教师要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 能示范的尽量做示范, 且示范动作要规范, 能参加的练习尽量参加, 且要充满激情。所以在我的课上基本没有躲懒的现象, 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很高, 自然课堂的教学效果就较好。

(3)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课堂上的闪光点, 要及时给予表扬与肯定。体育课堂上, 由于学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 教师不要眼睛仅仅盯在体育成绩好的学生身上, 而是要把眼光放在每一个学生身上,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所有的学生。教师要多动眼观察, 多动脑分析, 多动心思考。教师要密切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 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美与闪光点, 要善于及时、准确、恰如其分地给予肯定与表扬。教师还要善于记录学生的闪光点, 保护和保持学生的优秀品质得以持续发展下去。学习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过程, 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 教师就是那个善于发现美与不足, 从而从各个角度和各个方面去不断完善与弥补学生学习上乃至于人格上的缺陷与不足, 扬学生之所长, 补学生之短的引路人。

教师的课堂引导 篇5

[关键词]引导 阅读 习题 信息迁移

[中图分类号] G633.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60114

近年来,高考把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核放在首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探索

教师在进行生物课堂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指导他们自主探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如,高中生物教材中有相当多生物科学史的内容,如“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等。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呢?

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课为例,教师以“玉米幼苗为什么具有向光性”为探究活动的主线,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进行独立的探索,使学生经历一个“发现”的过程。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必修3的P46-47。其次,设计问题:(1)胚芽鞘的生长特点可能是哪种因素刺激引起的?(2)达尔文、詹森、拜尔和温特的实验分别得出什么结论?(3)每个实验的设计合理吗?需要补充吗?(4)假如上述4位科学家在一起座谈,请阐明“自己”在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贡献。最后,请学生解决上述问题。

当学生通过阅读和自主探索分析,获得这些经典实验的结论,原本可能枯燥无趣的生物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在本节课中,学生对几个实验的变量处理、结果分析、结论获取都有较深刻的理解和记忆。而阶梯式板书呈现了发现植物生长素的几个实验,让学生了解几个实验间的关系。

二、引导学生在习题中完善知识网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解决某个知识点为依托,通过精选习题,引导学生在解题的同时进行知识归纳,由一个知识点引申出对应的知识网,从而使零散的知识变得集中,使杂乱的知识变得有条理,促使学生更容易记忆和理解知识。

【例题】研究表明,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解体死亡。下列与这一免疫过程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是其免疫反应的唯一表现

B.穿孔素识别靶细胞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有关

C.上述效应T细胞作用过程与抗体的免疫应答方式一样

D.效应T细胞导致靶细胞解体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答案】D

【变式】题目同上题。下列关于穿孔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指导穿孔素合成的基因只在效应T细胞中存在

B.穿孔素的作用是改变靶细胞膜的通透性

C.穿孔素是以主动运输方式通过细胞膜的

D.穿孔素的分泌过程要依赖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B

通过上述练习,学生以细胞免疫为核心,构建了效应T细胞及其免疫应答方式、基因选择性表达、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物质运输、细胞凋亡等相关知识的网络图,对有关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三、引导学生学会信息迁移

信息迁移能力是指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时表现出的一种能力和素质,它可以避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实现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常见的新情景题型有文字、曲线、图像、表格等信息迁移题。引导学生进行信息迁移的过程就是将题干信息与所学知识相联系的过程,教师要注意找出题干信息与所学知识的衔接点。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1)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文字与图像(或曲线)进行相互转化。这样可以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文字所描述的现象、过程和原理。如酶活性(或催化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细胞分裂过程、呼吸作用过程、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等都可以进行图文转换。

(2)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数据,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述,实现表格信息转换为文字信息,从而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进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的教学时,可以通过上表中的两组数据,引导学生描述出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所固定的CO2的两个来源,还可进一步转换为曲线图,呈现温度与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关系。

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耐心地引导学生学习生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唐训次.高三复习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阅读课本[J].生物学教学,2002(8).

[2]张艳丽.高中生物信息迁移题的高分技巧[J].新课程(下),2012(3).

教师的课堂引导 篇6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师引导,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明确指出,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体育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今体育教学, 初中体育教学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革新, 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师引导”模式, 满足新时期初中生的特点, 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一、营造和谐关系, 学生亲师信道

师生关系是教学中最基本的关系, 体育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 其群体性和参与性的特点都要求师生之间要进行高效的交流和互动。然而由于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过于严重, 学生的主观感受在一定程度被忽略了, 体育课堂上只有教师一人侃侃而谈、大胆行动, 学生皆畏畏缩缩、奉命行事, 师生间交流少之又少, 更无互动可言, 体育课堂严肃有余, 但活泼严重不足。

师生关系的好坏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师引导”模式下的体育课堂的必备的基础。亲其师, 方能信其道, 只有学生从心底与教师达成默契, 才能够自觉发挥学习积极性, 将体育课堂真正视为自己的课堂, 主动学习。所以, 体育教师要收起一贯的严肃面孔, 而换一张笑脸对待学生, 跟学生进行真诚的沟通和交流,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平易近人和关心学生, 从心底产生对教师的认同和依赖,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为教师引导的教学模式的建立扫除障碍。

二、有效激发兴趣, 导出积极情绪

“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师引导”模式下的体育课堂, 教师的作用重在于导, 所谓“导”就是教师要利用有效教学手段, 帮助学生发现体育课堂的乐趣, 切身感受到体育课是一种享受, 让学生自然从心底升腾起学习的欲望。托尔斯泰说得好:“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句话一语道破了“教师引导”模式下的体育课堂的关键。强大的兴趣基础是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的关键所在, 所以, “教师引导”模式下的体育课堂要首先激发起学生的运动兴趣, 导出积极的学习情绪, 引导学生一路轻松学下去。

初中生都喜欢求新求异, 乐意接触新事物, 讨厌一成不变。可是诸多体育教师的教学手段基本都是固定不变的, 不断炒冷饭, 毫无创新可言, 这样的体育课堂恰似给学生泼了一盆冷水, 让他们残存的运动兴趣消失殆尽。事实上, 要激发学习兴趣并不难, 只要教师跳出墨守成规的小圈子、给课堂加入一些新鲜小片段, 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就高了。每节体育课前, 准备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大可不必总是跑步、徒手操等老一套, 一些小游戏不仅能够达到热身效果, 还可以成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例如, 我时常请学生尝试不一样的跑步方式, 追逐跑, 蛇形跑、后退跑等只是将学生最熟悉的跑步稍加改编, 但跑步却因为这样一点小的改变成为了一件充满乐趣的事。听命令做相反动作是我跟学生一起都很喜欢的热身小游戏, 动作仍然是学生平时熟悉的简单体育动作, 但是由于要根据命令做相反动作, 在调动身体积极性的同时还要调动思维积极性, 很多学生都对此乐此不疲, 身心同时得到放松。

三、重视多媒体教学, 化解教学难点

很多体育教师都有这样的误解, 认为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文化课的事, 与体育课无关, 其实不然, 多媒体教学恰恰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师引导”模式下的体育课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手段。

体育课上很多动作看似简单, 其实却蕴含了诸多玄机和技巧, 单凭教师口头讲解和示范很难将动作要领和细节完全展示出来, 这就造成了学生对动作细节把握不当, 练习再多却始终不得要领。遇到这样的教学难点, 与其教师费心讲解, 倒不如借助多媒体的优势, 给学生展示和分析动作细节, 让体育教学更加直接、具体。例如, 为了将篮球的急停跳投技术讲解清楚, 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不仅将整个动作完整地展示给学生看, 还将动作进行分部解析, 急停、屈膝、蹬地、伸肘、曲腕整个过程学生看得清楚, 学的明白, 很快就掌握了这个学习难点。

四、把握男女生特点, 巧妙因势利导

进入初中以后, 男生和女生之间的差别愈发凸显出来, 他们在运动兴趣、运动倾向和运动方式上都存在着巨大差异。“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师引导”模式下的体育课堂是学生自由驰骋的天地, 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应该得到尊重, 其运动才能也都应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和施展。因此, 教师要密切关注男女生的差异, 在正确合理运用教材的同时尽量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 照顾不同学习的运动兴趣, 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学得顺心, 练得开心。

初中男生好动好胜, 喜欢挑战, 教师利用这个特点多给创造机会学生施展体育才能。在教授篮球、跑步、跳高等竞技性较强的体育项目时, 在进行了集体教学、成了基础训练之后教师可适当组织男生进行一些小比赛, 激发他们的好胜心, 让其体育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而针对一般女生喜静、爱美心强的特点, 教师不妨在竞技体育项目上对女生放宽要求, 而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女生喜欢的健美操、艺术体操、瑜伽等动作类运动上去, 这些运动大受女生欢迎, 面对体育课, 她们不再懒散, 而是积极参与, 训练热情很高。不仅如此, 教师还应该多多听取学生的心声, 将他们共同感兴趣的内容引入体育课堂, 共同练习, 以达到师生同乐、共同学习的境界。例如, 在注意到班级里很多学生都对网球运动情有独钟后, 我便将基础的网球知识引进课堂, 给学生讲解网球技巧, 并且分享知名的网球明星的训练故事, 男生和女生对待这项学习内容都很认真, 教学效果很好。

初中生的可塑性很强, 只要教师能够加以正确的引导, 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体育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 树立起终身体育的意识, 养成规律锻炼的习惯,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桂刚, 创新教学模式, 有效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成效, 文理导航, 2011.2

[2]林健, 初中体育有效教学实践琐谈, 中学教学参考 (下旬) , 2010.12

教师的课堂引导 篇7

2014 年9 月, 在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创立者、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潘海阳教授的引领下, 我们依托“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 引导教师共同关注课堂, 研究课堂, 以课堂变革为抓手, 以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为表达形式, 助推教师专业自我建构, 让每一位教师阳光、自信、主动地成长。

一、课堂诊察, 主动发现问题, 让教师自我觉察教学的水平逐步提升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 也是教育研究与教师成长发展的关键场所。每学期初我们开展校行政进课堂活动, 旨在全面了解教师的课堂状况, 全面审视和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 我们通过“望、闻、问、切”, 为教师课堂“把脉”, 和教师一起寻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薄弱环节, 回归教学之本, 关注教师自己现有的经验及水平, 尊重教师的发展起点, 让教师真切地感受到“我的课堂该如何发展”, 敢于亮出我的问题, 这样的“诊察”便是“治本”。

学期初, 校领导班子会利用两周的时间, 依次走进教师们的常规课堂, 地毯式地对全校教师的课堂及教师的教学状态进行观察与分析, 为实施有效的“量体裁衣”式校本研修提供依据。如:本学期通过调研, 我们发现青年教师个人素质好, 有激情, 求上进, 但是教材解读方法, 课堂规范意识, 教学调控机智, 教法策略选择等亟待学习;中年教师课堂教学扎实, 有新思想, 但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还需进一步转变;老年教师扎根课堂, 孜孜不倦, 但是教学的活力需要进一步激发, 宝贵的经验需要传承。活动中、活动后, 我们推心置腹地跟老师们交流感受、交换意见, 围绕课堂教学, 围绕学生的成长, 共想对策, 共同生发出下一步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主动进行校内诊察的同时, 我们还借助共同体学校教学视导机会, 请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的专家对新进教师的课堂进行观察、指导、引领, 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 特色研修, 着力解决问题, 让教师始终处于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

通过走进课堂, 了解课堂状况, 我们针对问题, 制定有针对性的有特色的校本研修行动计划, 践行最佳自我发展路径, 着力解决问题, 创建平台, 组建团队, 优化组织, 开发资源, 致力于把教师的工作场变成学习场、合作场、研究场, 形成一种强大的气场, 促使教师自省自觉, 悄然蜕变, 让教师始终处于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 唤醒其内在的潜力。

(一) 导师引领, 指导青年教师成长, 将“活动+ 课程+ 课题”研修融为一体

学校自2014 年成立了语文、数学、班主任三个青年教师成长中心以来, 通过两年的培训, 学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本学期三个中心在导师的引领下, 将日常活动、研训课程、课题研究融为一体, 其中课程开设不求面面俱到, 只求小而实在, 真正有效。如:语文研训中心一学期就围绕“识字写字教学”学习相关理论、案例、模式等。数学研训中心根据开学初学校的课堂诊察反馈情况开展了“问题式”微研究。中心成员们根据自己的课堂主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听课习惯”“小学数学课堂学生二次订正怎样更有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等小专题开展研究, 最后一次课程大家以微课、微视频的方式交流分享了自己一学期的研究进程, 朴实、真实的微研究带给我们别样的感受。

(二) 立足课堂, 践行“四段式”学科整合教师培训模式, 让教师学会智慧行走

依据我校实情, 学校组建了语文、美术、体育三个由骨干引领的强势学科课堂观察团, 每一个小组观察员由多学科、多层次人员组成, 不仅仅局限于本学科、本年组, 实现跨学科、跨年段、多维度整合, 凝聚更多教师的力量与智慧, 真正促进教师改变。如:语文观察团八名成员, 由两名数学组长、六名语文青年教师参加, 其中四名为刚参加工作青年教师。观察团建立了自己的群, 平时进行线上线下的学习交流。语文重点以省级课题“群读类学, 自主课程”实验为抓手, 以课例研究为主轴, 实施“课堂展示+ 课堂观察+ 课堂思辨+ 课堂重构”的四段式研修模式。我校骨干教师李峥老师在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刘萍老师的指导下执教了一节群读类学实验课《留住精彩———场面描写》, 在磨课的过程中, 观察团成员进入课堂, 站在语文群读类学课程实验的角度, 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文化、课程性质”这四个维度进行观课, 结合前期研训的相关理论, 形成自己的感受。最精彩、最锻炼教师的是每次观课后的20 至40分钟的“红方”和“蓝方”的课堂思辨, 辩手们由胆怯变得自信, 由不知所措变得滔滔不绝, 由不知道怎样去看课到能理智地分析一节课, 由不熟悉群读类学课程之精髓到8 位观察员自己能独立创编群读类学三年级上册8 个单元的课程, 更重要的是, 语文群读类学课程实验的思想静悄悄地改变着我校语文教师的课堂, 不少教师自发地在自己的课堂实践。最后李峥老师的这节课在区里市里成功展示, 并获好评。美术学科以《有趣的拼图》为例, 探究如何在课堂上体现我校办学思想中的“创”“合”“美”, 如何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围绕此课例, 此思想, 美术观察团成员进行了“一课一席谈”思辨活动。这节课本学期参加湖北省黄鹤美育节优质课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体育学科以我校特色课程《羽毛球正手挑》为例, 实施了“教坛三人行”思辨活动, 促使体育教师也理性地思考与行走。校本研修带给我们的变化与惊喜, 创新与成绩, 让教师获得了自信, 学会了改变, 感受到了成功。

(三) 教研协同, 依托高校智力资源, 丰富学校薄弱学科课堂教学。

本学期初的教学“诊察”中, 我们发现我校学生三年级开设英语, 学习现行的教材, 要想追求课堂高效, 还有一定的差距, 孩子们底子薄, 兴趣不太浓厚, 家长重视的程度不够。针对此问题, 本学期, 我们与二师外国语学院合作在低年段尝试开设了英语兴趣课程。11 月每周四的下午, 二师英语系学生与我校英语教师一起执教英语兴趣课程, 重在激发孩子们学习英语的欲望, 创设一种英语学习的情景。12 月英语系的老师学生还来到学校参与英语组的专题教研活动, 共同研讨下学期低段英语兴趣课程开发的问题。除此之外, 我们还与二师开展了慕课课题研究活动, 依托高校资源, 教研协同, 协作共赢。

(四) 充分信任, 打造教研组长团队, 努力提升学校教研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以指导教师写好每课的“二次教学设计”和每周的“周反思”为内容, 对教研组长进行培训, 要求教研组长去组织与落实, 让其逐步学会带领本组教师对课堂赋予“我”的解说, 生长出“我”的新教育思想。

“二次教学设计”我们采取的范式是“阶梯式”, 其基本元素为:“起点、台阶一、台阶二、台阶三、终点、亮点、不足”。我们强调课堂教学的起点是, 教师要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 从学生疑惑处铺展教学;我们注重教学的台阶是, 教师要清楚自己的教学是如何带着学生一步步向上“攀登”“生长”;我们更要求教师授课完毕后深度思考教学的“终点”, 即再回到开课前看这节课的目标达成度, 看学生的学, 学生从进入课堂到走出课堂, 是学有所获, 还是一无所获。在此基础上, 我们要求教学人员坚持撰写每周反思, 每周学校将反思编辑成简报, 在群里共享, 起初有些艰难, 现在, 老师们在教研组长的督促下渐渐养成了主动撰写反思的习惯。如:本学期教师撰写反思700 余篇。这些体现了教师个人思想的文章是最珍贵的。

三、常态检晒, 共同生发问题, 让教师发现并感受更好的自己

每周一、二、三的下午, 分别为语文、英语、数学、综合学科的常态教研活动的检晒, 校行政全部蹲点到教研组, 参与研究, 每周每位组员轮流执教研讨课, 每个教研组以课例研究为主线, 一次聚焦一节课, 深入探讨, 及时上传研讨照片到群里共享。每月集中进行《教师工作手册》、粉笔字、钢笔字等常规检晒, 组与组之间, 教师与教师之间加强交流, 互查互评, 并在专设的点赞台上点赞, 留下彼此欣赏的痕迹, 感受到同伴真诚鼓励, 老师们倍感亲切, 无比幸福。每学期的最后一个月, 我们举行全能杯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竞赛活动, 检晒全体教学人员的课堂。第一周组长筹备, 第二周人人晒课, 第三周推荐选手校级比赛, 第四周聚焦校级赛这一节课, 从“教学新主张、教学设计框架、教学得与失、教研体会”这四个方面进行团队研课过程展示。此项活动, 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青年教师的拔节生长!如本次活动中, 科学教师杨蓉执教完竞赛课后, 当天便修改了教案, 并投了稿, 同时为自己制定了专业发展的三年成长规划。她深有感触地说道:“我要找机会多上课, 积极展示, 发现不足和缺陷, 及时充电改进。多请教、勤动笔, 多投稿、多上课, 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为孩子们带来科学的乐趣。我相信:只要用心, 就有收获。即使只是学校的一节课内比教学, 我也愿意花十二分力气, 这会让我成长更快、更好。”

教师的课堂引导 篇8

“提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如果运用恰当, 对旧知的复习, 新课的引入, 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智慧的启迪, 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提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问, 二是学生问, 而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教师要巧妙地把自己的教学过程设计成“不断提出问题, 不断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模式。只有教师善于见疑、质疑和释疑, 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看到好多优秀的教案都是通过“提问题”作为线索设计的。当学生习惯于这种问题式教学的时候, 他们就有了“提问题”的意识, 他也就习惯于“提问题”了。老师运用“喂问题”的方式去教, 学生也就会逐渐学会用“提问题”的方式去学, 在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下, 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形成了, “提问题”的能力就提高了。

教师要引导学生“提问题”, 给学生“提问题”的机会。要把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渗透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全过程。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讲, 不给学生创造质疑问疑的机会, 这样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只会促使学生靠死记硬背和机械模仿来学习数学。事实上任何概念、定理、公理、法则都可能有一个不完全的归纳过程,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以及概念的内涵、外延作些必要的探索, 而不是简单地把结论交给学生, 它可以促使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诸如“这是规定”之类的解释将扼杀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只有经过学生思索而获得的知识才扎实、牢固。通过必要的观察、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过程, 学生的思维才会受到锻炼。例如, 在学完“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后, 可设计这样一道题:下列二次根式:……都是二次根式, 然后让学生发表意见, 看这个提法是否正确。

二、抓住学生心理, 诱发学生“问”

传统的教学是老师讲, 学生听, 学生得老老实实不许乱说乱动。这样, 即使他们在听课中遇到了一个没听懂的问题也不敢问一问, 有了不同的见解也不敢提一提, 长期下来问题成堆, 最终丧失了学习数学的信心。我认为学生不敢“提问题”, 往往都是老师的教学方法造成的。当学生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后, 如果遇到了老师的责怪:“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这个问题我不是刚讲过”“这个问题自己去解决”;当学生提出一个新奇或怪异的问题后, 如果遭到同学的嘲笑或老师草率的否定, 试问这个学生以后还敢“提问题”吗?还有勇气“提问题”吗?所以我认为, 学生敢于“提问题”是积极向上的表现, 是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必然结果, 即使是错误的意见或问倒老师的问题, 老师都应表示欢迎, 予以重视, 然后加以引导, 消除学生对问题的模糊认识, 这样教学效果也会很好。

作为教师要充分运用好学生的“好奇心理”, 培养学生提问题的主动性。“好奇”是青少年的共同的心理特征, “好奇”往往可以促进学生深入而细致地观察与思考, 探索问题进而提出问题, 尤其表现出对于新奇的疑难问题敢于主动进取, 大胆追求, 及时提问。这种可贵的进取精神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的品质, 应该加倍爱护及时引导, 引导他们讲出他们想讲的问题。

三、方法指导, 引导学生学会“问”

教师的课堂引导 篇9

对此,新课标对学生和教师、教学内容与方法均做出了相关论述。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反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就体现了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作为教师就应摈弃原有的传统的教育,改变自身是教育权威角色的观念,树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的角色。

教育学家崔允漷先生在《有效教学》一书中这样表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在有教师在场的情况下,教师为了让学生想学、会学与学好,会做出种种尝试与努力,教师通过这些尝试与努力,使不想学的学生想学,使想学的学生持续地学,能让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我们教师的这些尝试与努力称之为教学。”因此,我们可以把“教学”理解为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这种行为的发生前提,既有教师应具备的良好素质能力, 也有对学生学习全面了解的基础,更有教师对自己在教学中所扮演角色的深刻理解与准确把握。那么,基于儿童主动参与的教学过程,教师究竟是以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出现,进而演绎精彩课堂呢?本文就以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中“我是小小安全员”一课的教学为例,从学习前提、学习情境和学习落脚点三个方面来诠释教师引导者角色的定位与实施。

一、引发兴趣—引导者 角色的前提性把握

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然而并不是所有《品德与社会》的内容都能让学生感兴趣。如“我是小小安全员”“小心‘电老虎’” 等内容,就不如“校园里的一天”“欢天喜地过新年”这类课受孩子的喜爱。但是类似“我是小小安全员”等教学内容可以采用情景模拟,师生参与,寓教于乐,这样形式多样、放飞童思、愉悦童心、充满童趣的课堂教学,能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全身心地投入和感受,在自然和谐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安全意识、防范能力以及学生的道德认识。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能很好地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 巧用游戏,活跃气氛

本课时中的一个教学目标是:通过情景模拟活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能力。面对这个目标,对象(五年级的学生)却是一群正处于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的“小大人”,在课堂中我着重想培养学生防溺水方面的知识。于是我要求每个学生自带道具(一个装满水的脸盆)。对于这些“小大人”,我提出了“你会游泳吗?你游泳时感觉自己的水性好吗?这一脸盆的水会危及你的生命吗?你会敬畏自己的生命吗?”等几个问题。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王楠军说“我会游泳”“我水性很好”,王明轩又叫道,“这点水也能淹死人?”班上出了名的“开心果”周毅高声嚷着……教室里气氛非常活跃。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戏水的游戏”:全班分成四组,每组推荐水性最好的同学同时上讲台演示。我开始宣布游戏规则, 四位同学听到口令,把脸同时沉入脸盆的水中,第一个感觉憋不住了而离开水的同学为失败者,第二个次之,依次类推。当我宣布开始,1秒,2秒……第40秒王楠军第一个败下阵来,第44秒陈泽新妥协了,第46秒“开心果”周毅宣布投降,几乎同时冠军王明轩也站了起来。让这四位同学发表感言时,个个都气喘吁吁,几乎都说“我以为自己水性不错,这么一下子就受不了了”。我于是因势利导:“水利用得好,会造福百姓;利用不好,会祸害一方。”“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万万不可独自一人下河游泳,水性没有最好,刚才四个同学在1分钟不到的时间里用‘戏水的游戏’告诉我们,人人都应该敬畏生命, 珍爱生命,谨防溺水。”

教室里呈现出一片“紧张”的气氛。这种游戏寓教于乐,寓教于学,使学生既学到了安全知识,又提高了安全防范能力。

2. 精心设计,展现自我

在游戏开始后,学生有了参与的兴趣,如果直接按照教材的安排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说出自己的想法,要想达到畅所欲言,这还是有难度的。因为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交通安全、防溺水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要想让学生很“随性”地跟着兴趣参与到课堂 中来,那就要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兴趣真正地成为他们参与课堂的“带路老师”。

在本堂课中,我对教材进行了提取、利用和创新。对于“冠军”王明轩同学的获奖感言,我把它录音后作为一个五年级学生的“真情告白”,让学生先谈谈他的表现,再顺势创新说:“王明轩最大的优点是勇于面对困难,做事敢于坚持到底,同学们猜猜他这样做的原因。”学生就很大胆地在别人的思维上加上许多自己主观的想法,如:他是想告诉自己他水性好;他想让大家都能看见他勇于战胜困难;他想告诉我们生命很可贵,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这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表明,他们此时已经对防溺水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时,让学生在手形卡纸上写出自己的内心想法,在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十分积极,完全是兴趣所至。

除了这两种形式以外,还可以采用讨论、调查、情景模拟、参观访问、欣赏、讲故事、讲授等教学方式。要使教学活动形式不拘一格,可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人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类型, 精心设计。

二、情境创设—引导者 角色的过程性把握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作为教师,只需要扮演一个情境创设的设计者就可以了,把发现、研究和探究者的角色都还给学生吧!

如在“我是小小安全员”这堂课的教学中,我设置的另一个教学目标是: 学生能够在老师、同学、家长等的帮助下,全面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为了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创设一个情境:如以防溺水现场演练的形式, 把全班同学分成五组,戏水组、打捞组、施救组、善后事故处理组以及特殊群体——溺水学生的家长组,让学生都参与到现场演练中去,当然课堂现场还有上课和听课老师,但教师绝不能“抢走”学生的主动权,硬生生地把学生拉入自己创设的情境中。此时,教师就需要精心设计来源于学生生活体验而又自然的真心话语,把课堂上发现、研究、探究的主动权悄然无声地还给学生。

“同学们,刚才每一组同学的表现都很投入都很精彩,戏水组的同学悠然自得、打捞组同学奋不顾身、施救组和善后事故处理组的同学全力以赴、特殊群体——溺水学生的家长组的同学万 分焦急,此情此景,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想说的同学请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这样一段简短的话语,让学生大胆地评论自己和组员的表现,评论防溺水现场演练活动,甚至有为数不少的同学设身处地谈了家长的感受。课堂上顿时一片沸腾,有邀请自己的好伙伴评价刚才自己的表现,有邀请老师评价本组的表现,还有邀请不相识的听课老师评价自己的现场表现,甚至有请求电话连线父母,发表自己防溺水的想法和决心……这种情境设计让学生从原来教学预设中的“被动者”变成了课堂情境中“主动者”,并满足了学生精神世界中成为“课堂”甚至“社会”主人的强烈需要。

三、步入社会—引导者 角色的结果性把握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目标。“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这就告诉我们,作为有效的教育,教师最终还要扮演学生步入社会的引路者这一角色,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可以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提供有力保障。

如在“我是小小安全员”这堂课的教学中,学生要求教师评价现场演练中的自己及走出校门面对这类事情该如何处置,就是学生的小脚有走出课堂步入社会的冲动,此时如果教师扮演引路者的角色,就是顺其自然的事,学生也十分乐意参与到社会当中去。如教师可以这样顺势把学生推入社会生活中去: “‘六一’儿童节前后,学校准备筹划一台安全专题晚会,并邀请了许多家长、领导观看,如果请你们小组参加这次晚会,你们会怎么安排每个人的分工,要发挥组内每个人的优点。”

虽然这个设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面临许多社会关系的处理,如:人员组成、组员分工、节目安排、晚会效果等。在我的种种担心下,学生却出乎意料地完成了任务。他们既能发挥组员的个人优点,还能发挥团队精神,分工时舍弃了许多个人利益,考虑更多的是集体荣誉。

这一意外的收获,让我惊喜地发现: 我们教师只要演好引路者这一角色,学生的“品德课堂”一下子就可融入“社会课堂”。什么刻意的安排,什么额外的担心,全部荡然无存了!

总之,教师的角色变化与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有效性是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的,正如一名教育家说过的:“衡量课堂教学效率的唯一标准是学生的参与程度。”没有学生参与的品德与社会课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这样的教育也是空洞的说教,学生的能力不可能得到提升。而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要实现这一点,教师要真正从多维度把握好自己的角色,真正理解角色演绎的主要侧重点,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灵动”中去感悟,在体验中获得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个性,从而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摘要: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完成知识传授者向学习的引导者角色的转变。教学中教师应在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等方面有所作为。教师的角色变化无疑与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有效性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引导者角色有着各种不同理解,从而导致各种教学行为的演绎。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正确理解引导者角色并演绎和生成正确教学行为,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结合相关课堂教学案例,从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教学情境创设及提供学生步入社会必备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三个层面进行探讨。这三个方面涉及学生学习前提准备,教学过程及最终归宿的理解和把握。

教师的课堂引导 篇10

要素一:综合的文化素养

它是“课堂有效对话、教师有效引导”的基础,也是对一个教师的最基本要求。以前经常听到一些老前辈说教师要分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话不假。现在我想给它来个补充:我们不能仅仅是一桶纯净水,更应该是一桶五颜六色的彩虹之水。这样我们对文本的解读才能更深入,更形象,更深入浅出。当我们面对一个文本时,脑海里都会出现几个文本,我们要让几个文本同时讲话,要让多多的绕梁之音如行云流水般地在课堂里穿梭,这是每个语文老师都想拥有的境界,不是吗?当然,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我们就要在自身的文化素质上下工夫。

陈老师在执教的第一课时的结尾处设计了这么一个教学环节: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后果不堪设想……让学生发挥想象,将会出现的几种让人后怕的事情。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的思维因认知结构有限而回答有点单一,只局限在一家三口的命运时,教师适时点拨:这不单单是一家三口人的命运,它将关系到许许多多无辜的生命、革命志士将会遭到屠杀,但仅此而已。最后老师激情引读,导读,给这一堂课画了一个似乎圆满的句号。此时,我觉得陈老师在这方面的点拨似乎稍显欠缺。如果她能把战争中可能会出现的种种可怕的场面如“口舌生疮”般地描述出来,那么效果会更好。如:每一个城市都狗儿流浪,房屋倒塌,满目疮痍,血流成河,横尸遍野,人们衣不蔽体,生活不再幸福,山河不再妖娆,国家的命运将会危在旦夕,甚至于一个民族都将会在地球上消失……相信想象丰富的五年级学生是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的。这样的补充点拨,能使课堂更充实,既提升文本,又深化主题,揭示中心:“生死攸关”的时刻——不仅仅是一家三口的生命垂危的时刻,更是国家命运危在旦夕的时刻,从而把三位主人公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操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使得整堂课的气氛达到高潮。当然,这要求老师平时有这份积累,没有这份储备,断不能把课上得如此有深度和精彩。由此我想到了语文教师需要才情,更需要深刻广博。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为了能拥有一桶五颜六色的彩虹之水,我们就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了。书到用时方恨少,把书读得由薄到厚,方能到用时信手拈来,水到渠成。由此我想到教育界正在提倡教师阅读教育名著。何出此举?意在何为?不外乎呼吁我们要多阅读,多积累,以便多“产出”。因为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要素二:创设情境,活跃课堂

这是老话一句,老生常谈的套话,却是与“课堂有效对话,教师有效引导”紧密地“套”在一起了。它是进行“课堂有效对话、教师有效引导”的有效平台。师生互启互导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形式之一,创设良好的情境是实现师生互启互导教学策略的关键。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是教学改革的追求。

要素三:做好课前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而小学则是养成良好预习习惯的最好阶段。例如:陈老师执教本课时,从执教的整个流程可以看出学生课前预习得相当充分,特别在开始的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接下来找出相应的句子时,学生在课堂上所用的时间不多就可以找到正确的答案足可以看到这一点。“精彩的背后必然有艰苦卓绝的准备与付出”。正是预习为学生精彩绝伦的展示提供了充分准备,更使他们懂得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含义。预习的目的是让学生熟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会思辨,在课堂中与教师、文本、作者之间进行有效对话。预习能调动学生的个体阅读体验,重在让学生获得自我真实感受,而非他人的体验与感受的移植。有些老师极力反对为了让公开课的课堂上得顺利而课前给学生标准答案。现在很多学生的预习任务都是看很多教辅材料,从里面找标准答案,这不是学生真正意义上的预习。老师只注重回答的结果而不重视学生的预习过程,整堂课看似高效,其实老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就有点单薄,流于一问一答之形式。死水微澜,了无生趣,个性与真实无从谈起,老师失去了点拨、启发的作用。学生由思答案变成了找答案。他们独立思考能力,问题的深入探索的激情也会慢慢丧失。这跟刀不磨会生锈,大脑不用会愚钝的道理是一样的。

教师的课堂引导 篇11

2012年4月份笔者参加了贵阳市小河区二小教师培训课堂教学公平工作, 对课堂教学公平从心理学角度进行了深入思考, 本文将培训全过程一一展现并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本课题。当天教学活动首先是分组式教学 (5个小组分别在教室各个方位, 留出空间任课老师可以任意走动, 随时可以与任何一个学生交流沟通) , 30位老师参加了培训。

一、问题导入

各位老师你们有孩子吗?您希望您的孩子或将来您的孩子能够遇到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要求一个词或一句话都可以, 共有11位老师回答了这一问题:1、有爱心;2、有责任心;3、尊重孩子;4、公平对待孩子;5、向妈妈一样;6、有耐性;7、喜欢孩子;8、知识渊博;9、不惩罚孩子;10、细心的老师;11、带给孩子快乐的老师。

您会发现, 作为父母的我们, 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的老师:希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没有一位家长要求老师要把孩子分数整得老高老高的。这是什么原因呢?而相反今天作为老师的我们, 当别人的孩子到了我们的手上, 我们对孩子有什么样的要求呢, 唯一的也是最强烈的要求是孩子必须考出一个好的分数。我们的老师为了让学生能考出一个好分数而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 哪怕是生病也不缺课, 一直奋斗到今天!为什么我们总会用“分数”作为来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 而不把健康快乐作为衡量自己孩子的标准呢?为什么我们会对自己的孩子和对别人的孩子要求和期待不一样呢?作为老师的我们只希望孩子考高分, 为我们带来金钱、荣誉和升职, 而不是要孩子幸福快乐, 全面平衡的发展。

二、分组讨论

1、各位老师, 您怎么理解课堂教学公平 (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来表达, 不要求语言的精确和学术化) ?

2、课堂教学中有哪些课堂教学不公平现象?只说现象, 只说事实, 不说理由。

小组选举一位组长, 一位书记员、一位发言人, 组长保证每一位成员都发言并控制爱说话的成员, 小组讨论10分钟, 讨论时不记录, 然后用5分钟的时间书记员将小组智慧成果呈现在大白纸上。这个成果必须是每一位组员都认同才可以写噢。

小组发言人分享成果:

上述老师们给的答案, 我们再看看学术上的定义:

课堂教学公平:课堂教学公平就是尊重无歧视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并在此基础之上施之以差异性的教学, 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课堂教学中的不公平现象:教师的话语霸权现象;教师对学生实行选择性交往, 导致学生课堂参与机会失衡。虽然老师们没能用学术话语表达出定义, 但可以看出每一位老师内心对什么是课堂教学公平是很清楚的, 但课堂教学中又存在多少不公平现象啊!看看我们罗列的不公平现象真是触目惊心啊, 我们都知道什么是课堂教学公平, 可我们就敢干一系列不公平的事。为什么没有让大家说理由?因为大家会为自己的不公平找千万个理由。

课堂不公平会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呢?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 对孩子能力的影响。成绩好的学生获得的机会多, 成绩越来越好, 差学生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第二, 对孩子心理的影响。伤害自尊。孩子的自尊来源于成人的爱以及适当的赞许和鼓励。自尊是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低自尊的孩子往往不自信、自卑。自尊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核心, 维持人格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第三, 对社会的影响:孩子长大后再次复制不公平。当孩子长大后, 有的孩子可能会成为社会规则的制定者, 他们制定的规则会让社会更加不公平。因为孩子从踏进校园开始, 我们手把手身体力行的灌输给他的思想, 交给他的行为。要想让社会公平, 一定要从课堂开始!

三、小结

成绩好的学生不会时, 老师给予理解, 鼓励, 支持和帮助, 学生会感到安全、信任和温暖, 这样下次他还敢起来回答问题, 起到一个正强化的作用。同时, 我的行为会影响到前后两排成绩好的学生, 因为他就是我的榜样, 起到一个替代强化的作用。什么叫替代强化呢?就是其他成绩好的同学看到这个同学没有回答上来老师的问题, 没有被老师批评, 反而得到鼓励, 以后他们会敢于起来回答问题。这就是榜样的作用!反之, 差生不会时会被批评。从今以后, 他可能再也不喜欢上课了, 不敢或不愿意起来回答问题了。因为我没有给他安全的温暖的环境。同时, 其他跟他成绩差不多的孩子看到自己人被批评, 也不敢起来回答问题了。

1、思考发言:为什么我们要让大家分小组做, 老师能自由穿梭其中, 不停转换方位

格式塔心理学家勒温把物理学中“场”的观点引入了心理学。它认为心理现象不是个别元素的简单集合, 而是作为整体组成一个场, 其内部相互间具有动力的关系。如我们这个教室, 我是上课教师, 以我为中心就会形成一个场, 即认知场、知觉场。学生的位置离教师越近, 教师就越能关注到他, 跟他的交流也更多, 越能知觉到学生的一举一动, 所以, 前排的学生易受到老师的吸引和关注。而后排的学生容易被人遗忘。一项研究表明:教师的视野覆盖范围一般不超过25人。然而我们现在的班级人数一般都在40-50人左右甚至更多, 加上秧田式的座位摆放, 这必然使教师只能关注到离讲台近的学生, 给予他们更多发言的机会, 他们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 因而忽略大部分学生。在大班教学的情况下实现参与式教学, 每一组发言位置不一样, 就迫使大家随时调整这个场的中心, 同时教师不停地在各组走动, 使每一组都能得到同样的影响和关注。

2、为什么说参与式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更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公平, 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1) 参与式教学有利于小组讨论。在教学中让所有学生都回答问题是不可能的, 但事实上每一个孩子都有表现和被老师和同学关注的欲望, 同时, 作为人, 都有自我实现、表达、交流的欲望, 而小组讨论就可以既节约教学时间, 又满足孩子需求。

(2) 座位摆放模式有利于教师关注到每一个孩子。首先, 我们上课时教师会不停在教室里走来走去, 不断调整大家的焦点, 使以上课教师为中心产生的场能尽量公平地影响到每一组的学生。同时, 不停移动位置, 老师可以监控到每一个学生, 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能够与每一个学生进行交流, 哪怕是眼神或表情交流。眼神或表情交流就弥补了不能提问每一个学生的缺陷。另外, 教师的走到还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移动的东西最能引起孩子的注意。 (思考:小孩子的注意力能持续多长时间?)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5—6岁时, 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0—15分钟;7—10岁时, 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5—20分钟;10—12岁时, 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约为25—30分钟;12岁以上才能超过30分钟。

既然孩子的注意力本来就只能持续20分钟左右, 持续时间过长, 孩子就会疲倦, 这是他的内在的生理机制所决定的, 我们为什么要强制他坐在位置上集中精力45分钟呢?教师的强制只会让孩子更加讨厌学习。那么我们要怎么让孩子轻轻松松集中45分钟呢?首先要把握小孩子注意力的规律, 如移动的事物最能够引起小孩子的注意。所以, 教师需要在教室走来走去。 (其实成人也一样) 。这个时候你还会发现, 为什么大家的位置要安排成这个样子?除了方便你们小组讨论, 也方便我在教室里跑来跑去, 关注到每一个成员。

(3) 关注不等于一定让每个学生都起来回答问题。关注包括倾听、眼神交流、一个点头、一个肯定、一句赞美等等。所以, 请学会:倾听:弯下腰来听听孩子的心声。眼神:当孩子表现时, 多给与鼓励的眼神。眼神是弥补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的最佳方式。肯定与赞美:当孩子作文写得不好但画画很棒时, 请允许他用图画来表达他自己, 充分发挥他的优势智能, 同时利用优势智能来带动其他智能的发展。

(4) 承认差异。首先, 承认差异之前, 我们要认识到学生的正态分布, 大部分学生的智商都正常, 同时不管怎样分班, 班上都会有成绩好中差的分布, 这是正常状态, 不要祈求全班都变成尖子生;其次, 学生读的是同样的教材, 考的是同样的试卷, 教师用同样的教育方法, 同样的难易程度对待学生, 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同一“规格”的, 这样看似对于每个人是“公平”的, “享受的待遇”是一样的, 但是这就是我们要的课堂教学质量公平吗?通过多元智能理论的培训, 我们知道我们个体是有差异的, 每个人至少拥有八种不同的智能, 每个人的这些智能的排列组合、发展程度是不一样的, 其优势智能不一样, 有的人擅长逻辑思维很强, 喜欢数学, 有的人内省能力很强, 其内心世界非常丰富, 擅长写作。尊重差异, 理解差异, 将差异不是看作包袱, 而是当作资源, 并在差异的基础上寻求沟通与合作, 最终实现开发每个学生潜能, 扬长补短, 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对于一个空间智能非常好的学生, 其美术很棒, 在语文的写作课上, 老师是否可以让他把所写的美丽风景画出来呢?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式来表达, 让他的优势智能带动其他智能的发展。同时, 课也会因此而变得生动有趣, 即使语文不好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喜欢上语文课, 因为这个课给他带来自信。

3、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其他方式

(1) 多元评价和鼓励学生。“多元”除了指教师应多方面评价和鼓励学生以为, 最重要的是按需评价和鼓励。每个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我们可以通过填写一些资料来了解学生的需求, 如问学生的愿望是什么?最喜欢做什么?最想得到什么样的礼物?然后在评价和奖励学生时, 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 按需鼓励能达到更好的激励效果。

(2) 分层布置作业。为避免布置不同的作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被另类或歧视心理:教师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设置上也要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 如设置必做题、选做题、拔高题等等, 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要求、个人的能力以及本人将来的发展方向进行适当选择。或者不同难度的题目, 规定必须做几道题以上, 多做的实行适当的奖励制度。或者, 布置作业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来完成。

(3) 关注特殊儿童。包括家庭困难、残疾、成绩差等儿童。他们迫切希望能享受到与其他学生同等的教育, 因而对教学公平的认识尤为深刻。在课堂上应给与更多的关注。如对于羞涩、怯场、基础差的学生, 多等等, 多引导, 不要怕浪费教学时间, 因为教学时间本来就是孩子的。我在资料上看到一个老师这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生:一个农民工的学习困难生, 老师让他回答问题, 他声音很小, 语言充满了农村的气息, 在他勉强回答完老师的问题后, 老师对他说“我喜欢你淳朴的性格, 平凡却不普通, 就像茅盾陛下的白杨树”;对一个腼腆的学生说:“我发现你日记里对田园风光的描写特别细腻, 你能大声地朗读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成功吗?”我们发现, 这位老师对特殊孩子的引导和鼓励的很棒。

摘要: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不公平现象, 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其解决对策有:学生多元评价体系, 施行差异性教学;参与式教学, 促进班级规模小型化;建立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

关键词:心理学角度,多元智能理论,课堂教学公平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姚本先.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工作手段下一篇:交流电能表检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