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培养

2024-06-30

选择培养(精选12篇)

选择培养 篇1

1 后备母猪的选择依据

1.1 生长速度快

要选择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率高的个体。限饲前既要参考本身成绩,也要参考同胞成绩,限饲后主要参考用于肥育的同胞成绩。

1.2 繁殖性能高

后备母猪要选择产仔数多、哺育率高、断乳体重大的高产母猪的后代。外生殖器官发育正常,发情周期有规律,而且发情症状明显。

1.3 体型外貌特征典型

毛色、头型、耳型具有相应的典型特征。要有足够的乳头数,并且排列整齐。

2 大型猪场后备母猪的阶段性选择

2.1 2月龄选择

2月龄选择是窝选,就是在双亲性能优良、窝内仔猪数量多、哺育率高、断乳体重大而均匀、同窝仔猪无遗传疾患的一窝仔猪中选择。2月龄选择时选留数目较多,一般为需要量的2~3倍。

2.2 4月龄选择

主要是淘汰那些生长发育不良、体质差、体型外貌有缺陷的个体。

2.3 6月龄选择

淘汰那些本身发育差、体型外貌差的个体以及同胞测定成绩差的个体。

2.4 初配时的选择

此时是后备母猪最后一次选择。淘汰那些发情周期没有规律、发情症状不明显以及技术原因造成的2~3次配种不孕的个体。

3 商品猪场后备母猪的挑选

3.1 品种选择

如果只是生产商品猪,选择繁殖性能好、生长速度快的二元杂交母猪就足够了;如果主要目标是出售二元杂交母猪,母本的选择就应该选择繁殖性能高的瘦肉型猪品种。

3.2 健康状况选择

选购母猪时,必须了解所选择猪场的健康水平,必要时要采血化验。

3.3 生产性能选择

生产性能主要包括产仔数、生长速度等,后备母猪应该具有比群体平均水平更好的生产肥育性能,后备母猪的繁殖性能无法直接选择,但应选择大窝多产的、生长发育快的仔猪留种。

3.4 乳房发育度的选择

乳房发育是种用后备母猪选择中的主要关注点,后备母猪最少需有沿着腹底线均匀分布且正常的12个以上乳头。后备母猪的乳头数可在断奶前检查,但当其达到上市体重时,必须重新检查。怀疑有瞎乳头、翻转乳头或其他畸形的乳头应当予以淘汰。

3.5 身体结实度选择

种用母猪的利用年限也是母猪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要求后备母猪身体结实,尤其肢蹄结构。肢蹄不正常会影响正常配种、产仔和哺乳性能。

4 后备母猪的培养

4.1 后备母猪引入后的基本常识

4.1.1卸猪与定位。运猪车进场后用刺激性小的消毒药带猪消毒。卸猪时动作要轻,卸猪后要根据体重、品种等合理分群,尽量减小饲养密度。在新的环境,猪只的吃、喝、拉、睡要重新定位,全天专人看管,3 d以后逐渐建立起新的生活习惯。

4.1.2 隔离与饲养。新进后备种母猪要放在消毒过的隔离猪舍内,暂时不得与本场猪只接触,一般隔离30~45 d。卸猪后要让猪只充分休息,自由饮水。12 h后,开始给料,饲料量为正常的1/3, 3~5 d内逐渐恢复正常。

4.1.3 保健与消毒。对新引进的后备种母猪,所用饲料应添加适量的抗生素和电解多维,连用5~7 d。坚持规范消毒,连续消毒2周。以后各种消毒药交替使用,每周消毒3次。在疫苗接种后开始驱虫,一般用阿维菌素粉剂拌料饲喂1周即可。

4.2 不能用肥猪料来喂后备种母猪

后备母猪是种猪,不能用肥猪料来喂。在培育期间,要配制专用的后备种母猪料, 日粮粗蛋白水平不低于15%, 料中可增加一些粗饲料, 能量水平应当比肥育猪低10%, 但钙的水平应比肥育猪高0.1%, 有效磷水平提高0.05%, 同时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4.3 管理注意事项

4.3.1 合理分群。后备母猪一般为群养,每栏4~6头,饲养密度应适当,小群饲养有小群合槽饲喂和单槽饲喂。

4.3.2 适当运动。为强健体魄,促使猪体发育匀称,特别是增强四肢的灵活性和坚实性,应安排后备母猪适当运动,运动可在运动场内自由运动,也可放牧运动。

4.3.3 调教。为繁殖母猪饲养管理上的方便,后备猪培育时就应进行调教。一要严禁粗暴对待猪只,建立人与猪的和睦关系,从而有利于以后的配种、接产、产后护理等管理工作。二要训练猪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如定时饲喂、定点排泄等。

4.3.4 定期称重。定期称量个体既可作为后备猪选择的依据,又可根据体重适时调整饲料营养水平和饲喂量,从而达到控制后备猪生长发育的目的。

4.4 后备母猪的初配年龄和体重

后备母猪适宜的初配年龄和体重因品种和饲养管理条件不同而异。一般说来,早熟的地方品种出生后6~8月龄、体重50~60 kg即可配种。晚熟的培育品种应在9~10月龄、体重100~120 kg开始配种为好。如果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条件较差,虽然月龄达到初配时期而体重较小,最好适当推迟初配年龄;如果饲养管理条件较好,虽然体重达到初配体重要求,而月龄尚小,最好通过调整饲粮营养水平和饲喂量来控制体重,待月龄达到要求后再进行配种。最理想的是使年龄和体重同时达到初配的要求。

5 疫病防治

5.1 免疫

5.1.1 免疫程序制定的参考依据。原来场的免疫状况、本地区疫病流行情况、本场猪群的实际情况、疫苗性质等,参照这些灵活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一般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后结合疫病的感染程度决定是否增加疫苗。树立科学的免疫意识,免疫不是万能的,一般良好的疫苗、规范的储存和接种,保护力能达到70%~75%。因此确保猪群健康,还要将后备猪的管理纳入综合防疫体系之中。

5.1.2 一般选择相关畜牧兽医部门指定的正规厂家。常见的疫苗有乙脑、细小病毒、猪瘟、伪狂犬等。

5.1.3 疫苗保存和运输。疫苗在生产厂家的保存一般没有问题,问题常常出在运输路上的各个环节,包括包装条件、路上停留时间、运输人的责任心等。在猪场内保存要专人管理,并且时刻监测冰箱的温度,尤其在停电和冰箱出现故障时,应提前在冰箱内加好冰袋,准备好温度计应急备用。此外稀释好的疫苗一定要保存在保温瓶或者是隔热性能良好的保温箱中临时储存,并要求在2 h内用完。

5.1.4 规范操作。包括器械和操作部位的消毒、针头型号的选择、全面规范的记录(领取记录、接种记录)等,使用前摇匀、专人操作、废弃疫苗及空瓶的无害化处理等。器械消毒一般是用高压灭菌锅或者是普通蒸锅,普通蒸锅在沸腾后30 min关闭电源,在实际操作中一般都会延长,然后将消毒后的器械放在清洁的操作台上自然干燥。颈部肌肉的消毒一般选用2%碘酊,要求操作人员记录完整确实。废弃疫苗、空瓶在操作完毕后包好集中焚烧。此外要注意操作时一猪一针,剂量要足,部位要准,禁打飞针。要求管理人员严格监督,逐渐培养员工的良好素质。

5.1.5 抗体检测。有条件的猪场一定要做好免疫监测,一般在疫苗接种后2周进行,检查抗体的产生情况。

污染不严重的猪场应选用基因缺失苗,应防止多厂家的疫苗混用,防止病毒发生基因重组。

灭活苗最好在配种前进行两次接种,间隔4~6周。在暴发猪瘟、伪狂犬、细小病毒时应尽早使用弱毒苗进行紧急接种。在疫情稳定后或老疫病区,一般以灭活疫苗为主。

5.2 驱虫

蛔虫、鞭虫、疥螨等寄生虫常会损害机体免疫系统,对体内营养消耗大,使猪只免疫应答迟钝、猪群抵抗力低下,因此定期驱虫对控制寄生虫病非常重要。

5.3 药物预防

近几年疫病流行很复杂,多病原混合感染逐年上升,除了做好必要的免疫外,还要在转群、换季等应激较大的阶段或季节在饲料中适当添加药物、生理调节剂、微生态制剂或某些中草药等进行预防和保健。投药的方式可以选择混饲或饮水,一般混饲的情况较多。药物选择最好针对病原选择敏感药物并联合用药,但是要避免滥用抗生素。

选择培养 篇2

戴国婷(学员)发布时间: 2010-11-06 12:07:22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小助手,是班集体建设工作的积极参与者。有一批称职的班干部,班集体建设中的各项工作便可以更顺利的展开。本文将就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的选择干部和培养干部等问题谈一些看法。

首先,选择干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直接任命的方法:新组成的班级的临时班委大多是用这种方法产生的。当然,考虑到具体条件的变化及班主任的工作作风不同,在其它一些情况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便于工作即时展开,但在干部选择上带有较人的偶然性,干部队伍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群众基础。第二,民主选举的方法:公开唱票,竞争上岗。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干部队伍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但很可能选出“好人型”、“油条型”的干部,票数虽多但办事不利。第三,前二者结合的方法:即可以由大家选出若干个候选人,由班主任从中选择;也可以由班主任提供若干候选人名单,由同学们从中投票选择。这种方法可以缓解前二者的不足,但在干部选择上仍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这三类方法各有利弊,如能针对具体班级的具体情况做出具体分析,那么采取哪种方法就皆无不可了。以上是关于选择干部的方法,下面谈培养和锻炼干部的问题。

第一,要加强干部的责任感,提高干部意识。如何能够使班干部对工作负责,自觉地主动工作。这是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长抓不懈,本学期结合四“敬”百分评比,本班将四“敬”评比分与操行等级分联系起来实行量化管理,其中特别加入了一项“干部责任分” :谁负责的工作出现问题就要扣分,干部犯了错误要比普通同学加倍扣分。目前看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二,采取多样方法,加强监督机制。在干部的使用上要尽可能发挥每个人的能力,在岗位人员配备上要敢于打破常规。本学期,我班采取了将“委”扩大为“部”,一人多职,一职多人等方法:将原来一人负责的学委、宣委、体委等机构扩大为学习部、宣传部、体育部,各设一名部长和几名委员,这样一方面使更多的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得到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干部之间的竞争,这就是所谓“一职多人”;而“一人多职”指的是:能力较强且具有多种才能的同学可以身兼数职,这样会极大提高干部的积极性,便于工作顺利展开。比如我班的刘娜同学,指派新班的临时班委时被任命为生活委员,后来发现刘娜同学不但对本职工作认真负责,而且能写会画,每次出板报都主动留下帮忙。于是,我便在宣传部里增设了一个委员由刘娜同学兼任,这样使她觉得自己付出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活”没有白干,刘娜同学的积极性更高了。现在,她已成为大家公认的优秀干部。我们知道,班干部毕竟也是名普通学生,任何人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干部身上都可能有。不论他们的工作多么出色,班主任的“过分信任”都可能导致各种失误。所以,必须加强监督机制。这不但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工作及培养锻炼干部,而且也是保护干部的一种有效手段。本学期,我班依照教代会机制成立了学代会,独立于班委之外行使监督的权力。这样,我班便有了两套班日志。干部管理他人的同时,自身也受到监督。学代会的优点在于,它从建制上就与“纪律委员”和“监查委员”有着本质的区别,后二者只可能从名义上与班委分开,其本身仍然是干部,而学代会在行使监督权力的同时,本身却不是干部,不参加班委例会,不参与班委行使权力。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同流合污的可能;一方面,只可能加强班委自律,而不会给干部减权降低干部威信。

第三,用人不疑,人尽其材。对待已经任用的班委干部,我们要允许他们存在缺点和不足,要给他们足够的机会,要耐心地教育和引导。班主任的工作不仅要善于使用干部,更重要地是要遏短扬长将我们的干部塑造成可用之材。不能轻谈取舍。比如,我班现任班长王丽娜同学。由于选定临时班委时选定的班长没来报到,王丽娜同学便很偶然地当上了高一四班班长。她是老三十七中的毕业生,这给我从侧面了解她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出乎意料,几乎所有教过她的老师都对她评价不高,有一部分甚至对我用她做班长深表遗憾。出于慎重考虑,我没有马上对班长进行撤换,经过一段观察,我发现王丽娜同学身上确实存在许多明显的缺点,但同时也发现她居然将班长工作做得井井有条,许多地方一点即透,几次摸底调查既使和她关系不好的同学也都认为班长是认真负责的。我想这也许就是毛遂所说的没把锥子放进布袋之前,怎知他能否会脱颖而出呢?一个学期过去了,王丽娜同学和其他班委身上所需进行的教育工作还将是漫长的。但我却得出了一个结论:对待干部任免要慎重,要充分信任干部,班主任从旁引导比直接插手往往会效果更好。

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 篇3

然而,反对这些规定的人也不在少数。推究起来,问题既涉及教育者该管什么不宜管什么等微观方面,也涉及大学该做什么不宜做什么这样的宏观领域。这使笔者再一次思考大学是什么,大学应该管什么,大学可能管什么等有关大学教育的性质、目的、使命与方法等宏大问题。如果不能恰当地理解这类问题,在今后的人才培养、教育管理过程中,势必出现更多的分歧,乃至面临更大的冲突。

2007年10月,哈佛大学为新上任的校长德鲁·浮士德(Drew Faust)举行就职大典。她在就职演讲中提到:美国人对高等教育存在一种焦虑感,爱恨交集,其中最为深层的问题在于,大家对大学缺乏了解,对大学是什么和大学应该做什么并未达成共识。其实这也正是中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中国社会对大学教育的独特使命也缺乏足够的了解。它所涉及的面自然很宽,这里仅就培育学生的什么能力和如何培养两个方面略加说明。

从教育目的上看,大学要培育的能力很多,而当前最为关键的是什么呢?几十年前,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家指出,教育的具体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真诚的态度,选择与决定的能力,以及责任感。所谓真诚,就是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也不自欺欺人。

教育的大问题不在于学生无纪律,而是学生安于习俗。选择与决定的能力,则要求学校为学生展示种种可能性,以利于他们自主选择。个人有绝对自由的选择,这意味着个人对自己的选择负有完全的责任。人的选择在情境、与他人的关系中发生,与此相伴的,则是对环境与他人的绝对责任。当前的讨论说明,存在主义的这种主张并没有过时。在计算机文化如此发达的今日中国,学生自主选择能力的培养显得极为重要。教育者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存在,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可能,提高学生自主选择的质量。因此,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比不断地禁止或告诫他们,不断告诉他们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这也必须做,那也必须做,都更为重要。

在研究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时,笔者注意到,反省批判和引导社会,是大学发挥好其他功能的基础和前提,批判功能是大学的“亲本功能”。在“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当代社会,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批判能力,对于增强其自主选择能力更有意义,自主选择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大学的教育目的应该定位于,使每一个学生借助于他们所受的教育,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和判断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以批判的精神来对待大量流通的信息。就个人而言,需要本着批判精神对信息进行筛选,将其分出主次,并对传媒和信息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超越传媒有时提供的简化或歪曲的看法,真正地了解所发生的各种事件。如今,中西文化的碰撞,古今文化的交汇,各种社会思潮和信息异常庞杂,恰当的价值取向与行动取舍显得十分重要。

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批判精神与判断能力,使之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能明辨是非,在知识积累中能恰当取舍,在方法建构中能求得优化,是大学教育无可推卸的责任。在利益与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使学生既能兼收并蓄又能慧眼识珠,则是完全现实、完全可能实现的教育目的。这需要教会学生寻找信息,寻找信息间的相互联系,并以批判的态度认识和选择这些信息。一些教育者过于武断或教条化的认知教学和规定,其实是在扼杀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

规约是必要的,但让学生感觉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管得太多,却值得商榷。分析大学生心理,很有益处。同所有人一样,禁果香甜,禁止的东西可能更容易成为人们注意的对象,甚至明知是“苦果”,有人却偏要破禁而偷吃。年龄越小,这种心理表现得越明显。在大学新生中,这种心理也很普遍。这是政策制订者和反对者都不可回避的学生心理。对大学新生来说,为防止上网玩游戏而禁止自备电脑的规定,可能适得其反。如果真要预防他们上网耽误学习,可能需要禁止的内容还会很多。这说明,教育目的与教育方式之间的协调,还须教育管理者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选择培养 篇4

本书在理论与实践性相结合方面有四个特点:

一是跟用友、石家庄北方物流等相关企业构建了联合开发、联合运营、联合受益的供应链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

二是吸收全国各类高校的先进经验, 不断充实他们的ERP模拟教学实验课程的宽度和深度, 逐步形成了具有单个知识点项目、复合制试点项目、综合性项目、跟企业市场竞争同步的、不断更新的实验项目库并更新并强化了有关实验管理制度。

三是深入分析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在单指向性方面的5个局限性的基础上, 以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中心———河北经贸大学为例, 研究了以ERP模拟实验教学为主要内容的项目开发管理流程。

选择培养 篇5

第一,直接任命的方法:新组成的班级的临时班委大多是用这种方法产生的。当然,考虑到具体条件的变化及班主任的工作作风不同,在其它一些情况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便于工作即时展开,但在干部选择上带有较人的偶然性,干部队伍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群众基础。

第二,民主选举的方法:公开唱票,竞争上岗。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干部队伍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但很可能选出“好人型”的干部,票数虽多但办事不利。第三,前二者结合的方法:即可以由大家选出若干个候选人,由班主任从中选择;也可以由班主任提供若干候选人名单,由同学们从中投票选择。这种方法可以缓解前二者的不足,但在干部选择上仍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这三类方法各有利弊,如能针对具体班级的具体情况做出具体分析,那么采取哪种方法就皆无不可了。

其次,学到了如何培养和锻炼班干部的知识。

要加强干部的责任感,提高干部意识。如何能够使班干部对工作负责,自觉地主动工作。这是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长抓不懈,制定班级“干部责任分”:谁负责的工作出现问题就要扣分,干部犯了错误要比普通同学加倍扣分。

采取多样方法,加强监督机制。在干部的使用上要尽可能发挥每个人的能力,在岗位人员配备上要敢于打破常规。可以采用一人多职,一职多人等方法:将原来一人负责的学委、宣委、体委扩展到几人,这样一方面使更多的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得到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干部之间的竞争,这就是所谓“一职多人”;而“一人多职”指的是:能力较强且具有多种才能的同学可以身兼数职,这样会极大提高干部的积极性,便于工作顺利展开。

我们知道,班干部毕竟也是名普通学生,任何人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干部身上都可能有。不论他们的工作多么出色,班主任的“过分信任”都可能导致各种失误。所以,必须加强监督机制。这不但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工作及培养锻炼干部,而且也是保护干部的一种有效手段。我从别的老师那里学到了一个好的方法:成立学代会。学代会独立于班委之外行使监督的权力。这样,干部管理他人的同时,自身也受到监督。学代会的优点在于,它从建制上就与“纪律委员”和“监查委员”有着本质的区别,后二者只可能从名义上与班委分开,其本身仍然是干部,而学代会在行使监督权力的同时,本身却不是干部,不参加班委例会,不参与班委行使权力。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同流合污的可能;一方面,只可能加强班委自律,而不会给干部减权降低干部威信。

选择培养 篇6

关键词:模块课程 教学项目 预备技师 汽车

推进高职院校和技工院校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行教育与教学的专业课程改革与优化,是职业教育探索和实践的主题。预备技师专业培养过程中,如何选择职业功能模块课程的教学项目,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学成本效益,因而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探索和关注的热点。

一、背景材料

预备技师专业培养课程体系,按课程属性可分为职业能力课程和能力拓展课程。其中,职业能力课程包含多个职业功能模块。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以下简称模块课程)包含多个教学项目,即教学项目是组成模块课程体系的基本单元。

预备技师专业培养的学制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高中学历为起点,全日制5年(简称5年制);另一种是已取得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为起点,全日制2年(简称2年制)。学生经过预备技师专业培养毕业,取得预备技师证书,然后经过2~5年企业实践锻炼和经验积累,再到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申报参加职业技师综合评审和业绩评定,经评审考核合格者,获得国家颁发的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一名合格的技师。预备技师专业培养课程体系,打破了几十年一贯制旧传统教育的桎梏,将人的职业能力放在首位,建立起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对我国职业教育乃至整个国民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二、模块课程教学的特点及实施

预备技师专业培养课程体系中,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以下简称模块课程)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突破传统学科知识体系,改以国家颁布的职业标准为知识体系,组织模块课程教学。这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模块课程教学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项目式教学;根据各高职院校和技工院校专业的不同、学制的不同、高低层次不同,教学中的课程模块可以灵活组合,可大可小,以满足“宽专业、多技能”培养人才模式的需要。

以两年制的汽车专业预备技师培养为例,为了培养预备技师良好的职业素质,熟练的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可设立电控汽油发动机检修模块、汽车电控自动变速器故障检测模块、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模块等。为了培养预备技师生产组织、管理能力和技术素质,可设立汽车维修企业生产管理模块、培训能力训练模块、技术论文模块等。但是,无论模块怎样组织、变化,其核心内容不变,那就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目标,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在模块课程教学中注重的是职业能力,而不是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三、教学项目的选择

既然教学项目是模块课程教学的基本单元,那么,教学项目的选择就直接关系到模块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学成本效益。怎样选择教学项目?笔者下面以2年制的汽车专业预备技师培养为例,进行论述。

1.以汽车维修技师所从事典型工作任务来选择教学项目

选择汽车维修技师所从事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项目后,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一个,掌握一个,富有成就感。由于选择的教学项目是来自于企业动态实践,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这些随机的、活生生的动态变化的任务迫使他们去思考、探索,使其从被动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因而提高了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市场和企业实际岗位需求来选择教学项目

根据市场和社会所需求的专业岗位选择教学项目,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综合素质为主线,使学生成为市场和企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双高”人才。预备技师毕业后,能很快适应企业的环境与要求,成为生产或管理的岗位上的骨干。

3.选择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作为教学项目

汽车专业预备技师培养,除能够胜任当前工作岗位外,还应当面向未来。因此,突破传统学科知识体系的束缚,舍弃一部分旧的、过时的知识内容,选择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作为教学项目,十分重要。以2年制的汽车专业预备技师培养为例,可选择汽车电控柴油机故障检测、汽油发动机缸内直喷技术研讨等作为教学项目。

4.选择教学项目时应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汽车专业预备技师培养不仅仅给学生“鱼”,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以“渔”。一个重视量的增加,一个重视质的改变,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观。例如,可以选择撰写汽车故障分析报告、技术论文、主持汽车新技术专题讲座等作为教学项目,培养预备技师专业写作能力、培训指导及管理、组织能力等。

5.以技师职业资格考证为目标来筛选教学项目

教学项目初步选定后,还要以汽车维修技师职业资格考证为目标,对教学项目进行筛选,综合考虑。以2年制的汽车专业预备技师培养为例,汽车维修技师职业资格考证大纲中,有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这道题,选择其作为教学项目,可以覆盖汽车电控技术、汽车维修、汽车检测三门专业课程内容。该教学项目也是汽车维修企业中技师的典型工作任务。经过这样的筛选,原来需要三位教师授课的内容,现在只需一位教师就可以了,还减少了实训场地和实训设备的重复使用,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成本效益。

6.回答教学项目选择中的两个问题

(1)选择教学项目作为模块课程教学的基本单元,会不会使学生学不到完全的知识,即造成教育的缺失呢?笔者认为,今后的教育是终身教育、终生学习。因此,期望学校尽可能把知识全部传授出去的观念,是错误的,也是不合实际的。在当今技术与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哪个学校能够完成这个任务呢?当一本教科书编好后,新的知识又涌现了,难以有完全、完美的问题。

(2)以教学项目为基本内容的模块课程教学,是否会降低教学质量?笔者从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两方面进行分析。模块课程教学的训练方式采用项目教学法展开。具体而言,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完成“接受任务、收集资料、制定方案、维修作业、质量检验、总结经验”等各个环节的任务,在完成教学项目或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自主式,而不是填鸭式;引导式,而不是强制式的学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增强学生就业与择业能力。因此,模块课程教学给了学生含金量最高的知识。

模块课程教学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它促使教师更注重深入企业,注重实训,扭转了职业技术教育中存在的“理论教学头头是道,实训教学缩手缩脚”的被动局面,促使教师向“双师型”目标转化。因此,模块课程教学不但使教师的教学质量与自身素质有了快速提高,而且为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参考文献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汽车维修专业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及课程大纲.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大学生自主选择能力的培养 篇7

1.理性的选择。

理性的选择针对的是非理性的、盲目的选择。让大学生能够进行自主选择, 就是让大学生具有理性、在理性的指导下进行选择。作为启蒙运动的旗帜之一, 理性代表着一种科学精神和怀疑精神, 它意味着一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在理性的指导下所做出的选择才能被认为是自主的选择。

理性的选择意味着目标明确的选择, 即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进行的选择, 而且这个目标是合理的、是自己希望实现的。这种目标可能是一以贯之的, 是形成之后便终生不变、矢志不渝的;也可能是不断拓展、深化的;还有可能是发生了重大改变、甚至逆转的。但理性指导下的目标有一个鲜明的特点, 即处于长期的稳定状态, 而且非常坚定。只要具备了这个特征, 我们便可以认为这种目标是理性的目标。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 很多人没有明确的目标, 或者目标虽然明确, 但经常发生变化。由于目标不明确, 所以便无从选择, 更谈不上自主选择了。

理性的选择是意味着经过了分析之后的选择, 即行动者经过了考虑之后的选择。如果行动者不假思索便做出了选择, 或者在头脑不清醒的情况下做出了选择, 没有对问题进行分析考虑, 那么这种选择只能是本能的、直觉的或非理性的选择, 而缺乏做出这种选择的合理性依据。当然, 判断是否经过分析的标准未必是反应时间的长短, 判断选择是否经过了分析的关键在于这种选择是否有充分的理由。“即使在行动时没有详述理由, 行动也可以是有理由的。所需要的是能够为行动提供理由, 即使这种理由没有出现在行为者的心目中。”[1] 在很多情况下, 大学生常常受自己的感情冲动而做出了选择, 没有经过冷静、客观的分析和思考, 他们的选择常常出于“面子”、“义气”之类的常常无助于实现个人最大利益的目的, 是非理性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所做出的选择都不能被称为自主的选择。

2.掌握充分信息之后的选择。

对信息的掌握情况将会影响个人做出选择。诺思指出, 人们在做出选择时, 所依据的是人的认知系统所提供的关于世界的真实模型。而行为人接收到的信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个模型, 从而改变个人的选择[2] 。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社会, 信息的获取显得尤为重要, 是否能够获取充分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人的选择。只有依据这些通过各种渠道所获取的信息, 人们才能够据此做出自己的选择。否则, 他们的选择只能是盲目甚至错误的。当代大学生应该意识到获取信息对于个人选择的重要性, 应该具备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选择。

3.勇于承担责任的选择。

自主选择意味着行动者明确自己行为的可能后果和代价并勇于承担相应的责任。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 人类从事着各种各样的活动, 但与此同时, 人类的任何行动必然伴随着一定的代价付出。郑也夫指出, 每一个行动都会有始料不及的副产品, 这种副产品既可能是积极的, 也有可能是消极的, 而这种消极的副产品便被称为“代价”[3] 。自主选择意味着行为者明确自己所处的立场和情形, 在权衡利弊之后而做出可能最有利于自己的行动。在做出选择的那一刻, 行为者必须明确自己应该承担因为自己的选择而导致的后果和付出的代价。行为的结果未必在行动者的预料之中, 但对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和代价做出预判并勇于承担相应的责任, 是自主选择的必然要求。

人的本能是希望更多地拥有权利而逃避责任, 但自主选择的要求则是权利与责任对等, 享有特定的权利, 就必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代大学生群体之所以不愿意进行自主选择, 在很大程度上, 与其说是因为不愿享受权利, 而不如说是因为不愿意承担责任。在他们看来, 当把个人自主选择的权利放弃时, 他们也就放弃了自己的责任, 因而也不必对由此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而把责任归咎于环境或者帮助自己做出选择的人。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学会了抱怨而不是承担责任。

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

1.提供更多有意义选择的机会。

培养大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 首先应该形成一种意识, 即选择是每个人固有的权利, 是每个人不可分割的自由, 必须尊重每个人选择的权利。只有让大学生自己拥有这种选择的权利, 他才拥有自由、才能够在未来进行自主选择。密尔曾指出, 任何人的行为, 只有涉及他人的那部分才须对社会负责。仅只涉及本人的那部分, 他的独立性在权利上则是绝对的。对于本人自己, 对于他自己的身和心, 个人乃是最高主权者[4] 。根据这一原则, 选择应该有一定的限度, 即不能损害或影响他人, 但除此之外, 任何人的选择权利都不应该受到干涉。 培养大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 意味着应当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更多的选择机会有利于做出更为合理的判断。《学会生存》指出, “如果要使我们的选择尽可能明智些, 那么这种选择就不应该以任意挑选的数目有限的假设为依据, 而应该尽可能根据最广泛的选择。”[5] 只有在一次次面对广泛的选择时, 大学生才能够学会分析问题、寻找对自己最有利的可能选项并做出选择。

此外, 为大学生提供的选择还应该是有意义的。这就意味着, 选择是有价值的, 即应该而且能够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影响。如果这些选择不能对大学生的生活带来影响, 那么这些选择就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 大学生也不可能从内心里重视选择、重视选择的结果以及承担因自己的选择而带来的责任。

2.培养分析和判断能力。

是否有能力对问题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影响着个人的选择, 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质上就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当前, 我们的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的积累而忽视知识的运用, 大学生掌握了大量的知识, 包括数学、文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方面面, 但却无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批判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在应对考试时游刃有余, 能够把学校所传授的知识表现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但却不能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面临的问题, 更不能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获取信息资源, 进而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做出判断, 因而也就没有自主选择的能力。

选择的过程事实上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做出一个选择决定, 就意味着选择了某个价值取向而舍弃了其他的价值取向。在这个意义上, 学会自主选择也就是学会做出价值判断。学校教育应该让大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明确自己所持的价值标准, 并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来判断是非善恶, 从而做出自己的选择。只有明确了自己所持的价值观, 才能够识别不同选项所代表的价值取向, 从而做出判断和选择[6] 。

3.有限度的权威和帮助。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 应该限制权威的影响, 使权威对大学生的影响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科尔曼曾提出了几种限制权威关系的形式, 包括限制行使权威的范围、限制行使权威的时间、限制行使权威的地理范围和限制行使权威的形式等[7] 。关于限制权威的措施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究, 但可以肯定的是, 在大学生从未成年向成年转变的过程中, 应该逐步限制权威的影响, 给其提供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 使其逐步形成自主选择的能力。

为大学生提供帮助的限度也值得重新考虑。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帮助的价值, 无论家长、教师还是亲友, 对大学生所提供的帮助只能是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而不应该越俎代庖, 成为大学生选择的主要依据。摆脱外在的干涉并不足以让大学生学会自主选择, 但不摆脱外在的干涉大学生就永远无法学会自主选择。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凯克斯.反对自由主义[M].应奇, 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23.

[2][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24.

[3]郑也夫.代价论——一个社会学的新视角[M].北京:三联书店, 1995:25.

[4][英]约翰.密尔.论自由[M].许保骙,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11.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267.

[6]荆磊, 沈红.学习自由与研究型大学高素质人才培养[J].江苏高教, 2006, (6) .

选择培养 篇8

一、重视直观感知, 感受图形的好处

无论是计算还是证明, 逻辑的、形式的结论都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运用直观教学手段, 通过画图 (线段图、面积图、示意图等) 将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 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例如, 笔者在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时, 要求学生用“__”代表一段路, 用“△”代表一棵树, 把题中的信息用线段图表示出来, 学生根据题中信息模拟植树的三种情况。

两端都种:△__△__△__△__△ (形)

列式:20÷5=4 (段) , 4+1=5 (棵)

棵树=段数+1

一端种:△__△__△__△__或__△__△__△__△ (形)

列式:20÷5=4 (段) , 棵树=段数

两端都不种:__△__△__△__ (形)

列式:20÷5-1=4-1=3 (棵) ,

棵树=段数-1

【评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 教师利用线段图呈现出植树过程的三种情形, 将叙述性语言转化为简洁、直观的图形。在线段图的直观帮助下, 正确列出算式, 理解棵树与段数的关系, 构建了模型, 为此类问题的解决打下了模型基础和思维基础。

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 让学生体会到画图对理解概念、寻求解题思路带来的益处, 进而产生画图的兴趣, 培养学生初步的几何直观能力。

二、重视画图指导, 养成画图的习惯

在教学中, 帮助学生养成画图的习惯非常重要, 通过画图可以将相对抽象的思考对象“图形化”, 把问题、计算、证明等数学问题变得直观。因此教师要重视画图指导, 让学生逐步养成画图习惯。

例如, 在“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中, 教师出示题目:小华录入一份稿件, 录入了后还剩600字, 小华录入了多少字? (请认真审题, 自行解答)

学生汇报:

生:设这份稿件共有X个字,

在汇报完上述两种常规算法后, 小明激动地说:我还有一种解法, 600×4=2400。

学生七嘴八舌, 都认为该生的结果是凑出来的。于是, 该生反驳:我有依据, 我是借助线段图来解题的。

该生在黑板上画好线段图, 如下:

然后边指着线段图边解说:整条线段表示一份稿件的全部字数, 录入了就是把线段平均分成了5份, 其中的4份表示已录入的, 剩下1份没录, 还剩600字就是这没录的1份。求小华录入了多少字, 就是求4份的字数, 所以就用600×4。

【评析】教学中该生直接借助图形来思考, 跳过了一些步骤, 更加简洁、快速地获得答案, 体现了“几何直观”的特色。另外, 该生在分析与解决问题时, 采用几何直观的方法把复杂的计算问题转化成简单的计算问题, 体现了创造性。

三、重视数与形的结合, 彰显几何直观

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 通过几何图形的形象关系来直接感知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用“形”来帮助解决“数”的问题, 使问题变得直观、简单。使学生不但轻而易举地解答问题, 找到解题的乐趣, 而且还能真正感受到图形的奇妙作用。

例如, 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时, 例1之后的“试一试”是一个有关计算的问题, 计算:

学生对这样一个算式首先想到的是先通分再计算, 但在通分的过程中发现公分母较大, 计算过程比较麻烦, 出错率较高。这时学生的思维受阻, 有什么好办法吗?首先指导看图, 学会转化。于是笔者画一个正方形, 并把正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 让学生分别表示出……并结合各个分数理解图中各部分的意义, 这时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将其转化并看出结果是

学生边画边观察发现:从1中减去……也就是

由此可以推出:

再适当拓展, 突出直观。将算式拓展到要求学生选择上面的方法进行计算, 学生一般会根据画直观图的方法, 将算式转化为1-进行计算。使学生体会到数与形的完美结合, 可以帮助教师将复杂的算式转化成简单的算式进行计算。

【评析】让学生根据对几何直观图的观察、分析、联想, 使问题一目了然。这样用“形”来帮助解决“数”的问题, 避免了繁杂的计算, 获得了出奇制胜的解法。在应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同时, 巧妙借助几何直观, 把复杂的计算问题转化成简单的计算问题, 培养了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试析困境中乐观情绪的培养与选择 篇9

在人的一生中, 会经历很多的风风雨雨, 当我们遇到困境的时候, 如何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 拥有一个健康阳光的心理, 也成了我们大家所要面临的一个人生课题。

2. 案例的选择与分析故事一:塞翁失马

战国时期, 靠近北部边城, 住着一个老人, 名叫塞翁。塞翁养了许多马, 一天, 他的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说这件事, 跑来安慰, 劝他不必太着急, 年龄大了, 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 笑了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 没准会带来什么福气呢。”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 心里觉得很好笑。马丢了, 明明是件坏事, 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 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过了几天, 丢失的马不仅自动返回家, 还带回一匹匈奴的骏马。

邻居听说了, 对塞翁的预见非常佩服, 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有远见, 马不仅没有丢, 还带回一匹好马, 真是福气呀。”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 反而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 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 不一定是什么福气, 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分明高兴, 有意不说出来。

塞翁有个独生子, 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 身长蹄大, 嘶鸣嘹亮, 膘悍神骏, 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 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 他高兴得有些过火, 打马飞奔, 一个趔趄, 从马背上跌下来, 摔断了腿。

邻居听说, 纷纷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 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 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 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 匈奴兵大举入侵, 青年人被应征入伍, 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 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 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故事二:曹操

三国里的曹操可谓一代枭雄, 豁达乐观, 不拘小节, 不以一次失利定成败、论英雄。他对复杂险恶的环境有很强的心理适应能力, 善于排遣和化解挫折、失败所带来的烦恼和痛苦。汴水之战、育水突围、濮阳之争、赤壁鏖兵、渭南之役, 他都先后陷入绝境尔后又死里逃生, 但是, 曹操始终方寸不乱, 一旦脱离险境, 便自我解嘲以求心理平衡, 或放声大笑以蔑视对手, 表现出败而不馁的顽强精神。赤壁败绩, 他从大火中冲出来, 从华容道撤回江陵, 诸将吏愁眉苦脸, 他却大喜, 说“可惜刘备放火太迟, 若早放火, 我辈定无生还之望!”败军之帅竟然嘲笑对手无能, 未置自己于死地, 真可谓调侃到了极致, 意味深长。相反, 曹操的政敌对手袁术、袁绍、刘备等人在适应环境方面则相形见绌。袁术败退淮南, “呕血斗余而死”;袁绍官渡会战丧师10万, “自军败后发病”, “忧死”;夷陵之战, 刘备“大败还, 忿耻发病死”。其心理承受能力与曹操相比实在太脆弱了。他们皆不能转移因打了败仗而造成的痛苦, 于是引起身体病理性剧变, 很快便丢掉了性命。两者相比, 差别何等显著, 究其原因, 乃是个人自身综合素质的反映。

遇到困境的时候对自己说“没什么的, 也许会带来什么福气”, 让自己的情绪立刻调整到巅峰的状态, 因为只有好的状态, 才会创造出更好的结果。

3. 困境中的心理策略与建议

从上面这两个故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乐观的情绪对人一生的有积极影响。也可以看出如何来培养乐观的情绪。

3.1 换个角度看问题。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 有利有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就像塞翁所遇到的一系列的事故, 他都能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思考, 挖掘积极的一面, 乐观面对。

3.2 学会寻找乐趣。

乐趣无所不在, 要懂得自得其乐。“活着, 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快乐不是别人给与的, 快乐是自己创造的。

3.3 懂得知足常乐。

要懂得满足, “期望越高, 失望也会越大”, 所以不要过于追求不切实际的愿望。一般来说, 比较容易满足的人, 活的比较轻松, 也比较快乐。

3.4 学会幽默。

多笑笑, “笑一笑, 十年少。”面对失败和挫折, 一笑而过是一种乐观自信, 重振旗鼓, 这是一种勇气心。面对误解和仇恨, 一笑而过是一种坦然宽容, 保持本色, 这是一种达观心。面对赞扬和激励, 一笑而过是一种谦虚清醒, 不断进取, 这是一种力量心。面对烦恼和忧愁, 一笑而过是一种平和释然, 努力化解, 这是一种境界心。

3.5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大家都知道, “有欢乐与朋友分享, 快乐就会变成两倍;有痛苦找朋友倾诉, 痛苦就减轻了一半。”多一个朋友也就会多收获一份快乐。

3.6 从帮助他人中获得快乐。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当你给别人带去快乐的同时也把快乐带给了自己。那是爱的传递, 那是快乐的传递。

3.7 快乐的伙伴是磨难。

没有经过痛苦就不知道快乐的滋味。现在的孩子相对来说生活环境条件都比较优越, 即使是一般的家庭, 父母也尽力为孩子创造最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所以痛苦和磨难就比较少, 很多事情都觉得是理所当然的, 不懂得珍惜, 没有真正吃过苦, 就不能体会你现在的甜, 也就不觉得自己是快乐。可能等大家踏上社会, 在社会的大环境中经过磨炼之后, 就会发现我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快乐啊。

3.8 建立小目标, 体验每一次快乐。

培养基灭菌温度与时间的选择 篇10

绝大多数工业发酵是需氧的纯种发酵,因此,所使用的培养基、各种设备和附件以及通入罐内的空气均须彻底灭菌,这是防止发酵过程染菌、确保正常生产的关键。如果发酵中染了菌,不只是消耗了营养物质,更重要的是杂菌能分泌一些或抑制产生菌生长,或严重改变培养液性质,或抑制产物生物合成的有毒副作用的物质;或产生某种能破坏所需代谢物的酶类。轻者影响产量,重者导致“全军覆没”。所以工业发酵中杂菌污染是极大的威胁,我们就培养基的灭菌原理及方法重点介绍如下。

1 灭菌方法的选择

灭菌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学法杀或除去物料及设备中一切有生命物质的过程。灭菌方法大致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种。物理方法主要有蒸汽(高温)、电磁波和辐照等方式,蒸汽灭菌属于经典式的灭菌方法,而电磁波灭菌多采用2450nm和915nm微波灭菌和超声波灭菌。辐照灭菌可分为离子性辐照和非离子性辐照。非离子性辐照采用最广泛的是253.7nm波长的紫外线,由于光源发出的强度所限,虽不存在残留问题,但以上物理灭菌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化学方法多采用强氧化剂,如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环氧乙烷、卤素等,化学灭菌主要是依靠强氧化剂的氧化能力与细胞酶蛋白中的-SH-巯基结合转化为-SS-基,破坏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干扰细菌酶系统的代谢,使其失去活性。按照分子生物学的观点,就是对细胞的DNA进行氧化性损伤,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使用化学灭菌会对容器和包材以及设备产生一定量的残留污染,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控制残留,以保障最终产品的安全性。

利用饱和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称为湿热灭菌法。由于蒸汽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而且在冷凝时会放出大量的冷凝热,很容易使蛋白质凝固而杀死各种微生物。从灭菌的效果来看,干热灭菌不如湿热灭菌有效,温度升高10℃时,灭菌速度常数仅增加2-3倍,而湿热灭菌对耐热芽孢的灭菌速度常数增加的倍数可达到8-10倍,对营养细胞则更高。

2 湿热灭菌原理

在发酵工业中,对培养基和发酵设备的灭菌,广泛使用湿热灭菌法。工厂里,蒸汽比较容易获得,控制操作条件方便,是一种简单而又价廉、有效的灭菌方法。用湿热灭菌的方法处理培养基,其加热温度和受热时间与灭菌程度和营养成分的破坏都有关系。营养成分的破坏将影响菌种的培养和产物的生成,所以灭菌程度和营养成分的破坏成为灭菌工作中的主要矛盾,恰当掌握加热温度和受热时间是灭菌工作的关键。

微生物受热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因高温使微生物体内的一些重要蛋白质,如酶等,发生凝固、变性,从而导致微生物无法生存而死亡。微生物受热而丧失活力,但其物理性质不变。在一定温度下,微生物的受热死亡遵照分子反应速度理论[1]。在灭菌过程中,活菌数逐渐减少,其减少量随残留活菌数的减少而递减,即微生物的死亡速率与任一瞬时残存的活菌数成正比,称之为对数残留定律,也即反映为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为:

式中,N—残存的活菌数;t—灭菌时间(s);

K—灭菌速度常数(s-1),也称反应速度常数或比死亡速度常数,此常数的大小与微生物的种类与加热温度有关;

d N/dt—活菌数瞬时变化速率,即死亡速率。

上式通过移项积分得:

式中:N0—开始灭菌(t=0)时原有活菌数;Nt—经时间t后残存活菌数。

上式是计算灭菌的基本公式,灭菌速度常数K是判断微生物受热死亡难易程度的基本依据。各种微生物在同样的温度下K值是不同的,K值愈小,则此微生物愈耐热。

即使对于同一微生物,也受微生物的生理状态、生长条件及灭菌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营养细胞和芽孢的比死亡速率也有极大的差异,就微生物的热阻来说,细菌芽孢是比较耐热的,孢子的热阻要比生长期细胞大得多。例如,在121℃时,枯草杆菌FS5230的K为0.047-0.063s-1,梭状芽孢杆菌PA3679的K为0.03s-1,嗜热芽孢杆菌FS1518的K为0.013s-1,热芽孢杆菌FS617的K为0.048s-1。从上述的微生物对数死亡规律和对数残留方程式可知,如果要达到彻底灭菌,即灭菌结束时残留的活微生物数Nt=0,则灭菌所需的时间应为无限长,这在实际中是不可能的。因此,工程上,在进行灭菌的设计时,常采用Nt=0.001,即在1000次灭菌中,允许有一次失败。

3 灭菌温度和时间的选择

当培养基被加热灭菌时,常会出现这样的矛盾,在加热杀死微生物的同时,培养基中的有用成分也会随之遭到破坏。实验结果证明,在高压加热的情况下,培养基中的氨基酸和维生素极易被破坏,如在121℃,仅20min,就有59%的赖氨酸和精氨酸及其他碱性氨基酸被破坏,蛋氨酸和色氨酸也有相当数量被破坏。因此,选择一种既能满足灭菌要求又能减少营养成分破坏的温度和受热时间,是研究培养基灭菌质量的重要内容。

微生物的受热死亡属于单分子反应,其灭菌速率常数K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用阿累尼乌斯公式表示:

式中:A—频率常数,也称阿累尼乌斯常数,s-1;R—气体常数,8.314J/(mol·K);T—绝对温度,K;E—微生物死亡活化能,J/mol。

由此可见,E/R是微生物受热死亡时对温度敏感性的度量,此值越大,表明微生物死亡速率随温度的变化越敏感;反之,就越不敏感,因此,在灭菌操作中,E/R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

绝大部分培养基的营养成分的破坏也属于一级分解反应[2],其反应动力学方程式为:

式中,C—反应物浓度,mol/L;t—反应时间,s;K—化学反应速度常数,1/s。

化学反应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反应速度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可用阿累尼乌斯公式表示:

式中,K′—培养基内易被破坏成分的分解速率常数;A′—频率常数,也称阿累尼乌斯常数,s-1;R—气体常数,8.314J/(mol·K);T—绝对温度,K;E′—培养基成分分解所需活化能,J/mol。

式(3-2)、(3-5)为一直线方程,以ln K(ln K′)对1/T作图,可得一直线。实际测得,一般杀死微生物营养体的E值为200-270k J/mol,杀死微生物芽孢的E值为400 k J/mol以上,一般酶类和维生素分解的E值为80 k J/mol左右。

当灭菌温度从T1上升到T2时,灭菌的反应速度常数K值和营养成分分解的反应速度常速K′值的变化情况如下:

灭菌的K值变化,ln K1=ln A—E/RT1;ln K2=ln A—E/RT2(K1、K2分别为温度T1、T2时的反应速度常数)。两式相减得:

同样,当温度从T1升至T2时,营养成分分解的反应速度常数的变化也有上述关系:

式(3-6)除以式(3-7)得:

由于杀死微生物的活化能E大于营养成分的活化能E′[3],所以即随温度的升高,灭菌反应速度常数增加的倍数大于营养成分破坏反应速度常数增加的倍数。也就是说,当灭菌温度上升时,微生物杀死速率的提高要超过培养基成分的破坏速率的增加。所以采用高温快速灭菌方法,即可达到杀死培养基中的全部有生命的有机体,又可减少营养成分的破坏。如将芽孢杆菌和维生素B2放在一起灭菌的试验发现,当温度升至118℃,加热时间为15min,可杀死99.99%的细菌芽孢,维生素B2破坏率为10%;而在温度128℃下加热1.5min,细菌芽孢的死亡率仍为99.99%,而维生素的破坏率为5%。由此可见,在高温下灭菌,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表1表示杀死细菌芽孢与保留B族维生素的时间与温度关系以及在不降低规定的灭菌前提下(Nt=0.001),灭菌温度、时间和营养成分破坏量的关系。

4 总结

采用湿热高温快速灭菌法,不但可达到完全灭菌的要求,而且灭菌时间短,物料中营养物质破坏少,物料质量几乎不变,营养成分保存率达92%以上,生产效率很高,所以现在被发酵工业广泛采用。

摘要:用湿热灭菌方法对培养基灭菌时,加热的温度和时间对微生物死亡和营养成分的破坏均有作用。由于培养基营养成分的破坏和菌体死亡都属于一级动力学反应,其反应速度常数与温度的关系皆可用阿累尼乌斯方程式表示;由此公式导出,当灭菌温度上升时,微生物杀死速率的提高要超过培养基成分的破坏速率的增加。所以采用高温快速灭菌方法,即可达到杀死培养基中的全部有生命的有机体,又可减少营养成分的破坏。

关键词:菌体死亡速率常数,培养基成分的破坏速率常数,高温快速灭菌

参考文献

[1]熊宗贵.发酵工艺原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

[2]高平,刘书志.生物工程设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

选择培养 篇11

【关键词】人格培养 德性 价值根源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论及社会状态的最初形成时,指出“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人类便产生了一场最堪瞩目的变化;在他们的行为中正义就取代了本能,而他们的行动也就被赋予了前此所未有的道德性。”随着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当今社会的道德性正面临着又一场瞩目的变化,即如何从支离破碎的道德语言中恢复其整体性?麦金太尔认为,当今社会道德风尚败坏,道德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在于当今人们的人格陷入了困境。同样,在高等学校教育中,面对如此混乱无序的道德社会,基于最高教育层次的研究生们也正面临着人格的困境。

一、研究生的人格培养困境

1.德性的缺失

休谟提出无法从事实判断推演至价值判断的结论,自由主义者强调对价值事物应保持中立的观点以及正当性优先于善的概论,这种种论调导致当前社会常因价值问题而争论不休,德性问题却一再被人们所忽略。

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社会转为对人权的更加重视。同时,因惧怕传统严格的道德与特定的价值观常对人权产生诸多限制,因而强调个人的基本权利应优先于某种善的追求。由此,导致道德、人格等价值问题被人权要求进一步取代。由于当今社会对人权的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所遵循的必然是密尔所强调的“无伤害原则”,即在消极的不伤害他人的情境下给予人们最大的个人自由,而不是积极地培养各种德性。

另外,道德在人身上所展现的是一种人的品质、特质、与个人实践道德的倾向与行为,而称为人格。要培养完善人格就要注重人的内在德性建构。但是,德性又不等同于能力,故我们不能将人格的培养与能力的培养划等号。一个人能力再强并不能说明他的德性有多优秀,因为一些恶贯满盈的罪犯其能力在多数情况下都是非常强的,但却与我们所追求的美好人生价值背道而驰。

当今高等学校中普遍存在的证书效应是研究生德性缺失的一个重要表征。有大部分的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往往把精力过多地放在了考证上,关心的是“什么证书最有价值?”在此,“价值”一词被更多地赋予了经济性。殊不知,作为一个当代研究生,最应关心的应是“何为社会的共同善”“应如何追求此共同善”。

导致“考证热”的根源便是研究生内在德性被工具所淹没。这和我们从小接纳的教育环境无不相关。通常,当我们判定一个学生的好坏、优劣时,常常只看重学习成绩这一个指标,即使某位学生的品行有所瑕疵,只要成绩优异,仍然不失为一个好学生;但若某位学生的品行非常高尚,可成绩却平平,那么他就不能称其为一个好学生,有的老师甚至还认为这有点“不务正业”。试想,在如此重视输出结果的教育模式下,我们的学生输入更多的便是达到好成绩的各种工具、手段,而不会是各种德行了。虽然“大学要传授知识是天经地义的,要增强能力、培养能力是大学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变……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即知识和能力)”。但是,能力的培养绝不等同于人格的培养。高等学校教育中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视,实质就是完成从培养工具性的人力资源向涵养完善人格的转换。因此,要完善研究生的人格,就要注重研究生内在德性建构,不能简单地将人格的培养与能力的培养划等号。

2.人格的分殊

由于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学科领域也泾渭分明,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准则,个别共同体对道德理论与价值判断常常难以产生共鸣,从而使社会道德因没有交集而失序。呈现在道德理论上,百家争鸣而使众人不知所从;显现在现实社会,便是道德低落及社会混乱的景象。麦金太尔称这种道德概念的破碎,正是“缺少历史文化的整体性下所形成的去脉络的思维”。

当代社会强调公私领域的分离,即工作与生活的绝然区分,从而导致完善人格的一分为二。众所周知,在公共领域中我们会面临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场景下又会有许多不同的人、事、物需要相互应对。因而,我们在某种场景下,对某个对象,都会采取不同的某种应对模式。久而久之,身处不同情境自然而然地就会戴上不同的面具来相互应对。当一个完整人格细分为不同角色时,一方面,一般人不易警觉完整人格与角色的微妙差异;另一方面,这些各自不同的角色扮演又极易引导完整人格的分离。

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培养层次,有着不同于一般大学生的特殊性。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大部分研究生都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部分在职研究生其社会角色更加丰富多样。由于多重角色的交叉扮演,使研究生在生活和学习领域表现出人格的分殊。在生活场景中,与同事间的相互交流,往往比较随意,在行为取向上偏好庸俗文化甚至亵渎文化,从而出现“文化失范”;但在学习场景中,又比较认同高雅文化或严肃文化,甚至不屑与平庸、浅薄之人为伍。如此,一个完善人格自然而然地被分裂成支离破碎的各种面具,而产生人格分殊的现象。正如俗语所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长此以往,自己也会失去了自我完整人格的认同。在没有真实人格作为依靠时,你我之间的关系应付变成互谋利益的工具而相互利用,一旦人们沦为工具性价值时,也就失去了人性尊严的主体性意义。

3.价值根源的丧失

马克思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这时,个人的选择就不再是整体生活的善,而是趋向于重视自身的情感或直觉。这样极易使个人脱离社会群体的价值观,缺少人类生活整体性与完整人生的意义。因而,麦金太尔驳斥了自由主义者认为人是全然的独立自主的虚拟假设,认为只有透过历史才能更清晰地明了事物的真相,只有将人放置于历史的情境之下才能对他进行了解。

在价值根源丧失后,人们的追求因失去了善的目的而变得随心所欲。现今研究生当中不乏有通过读研、读博当跳板,以此为砝码为自身利益服务,或改变工作环境或更换工作岗位。而随着研究生扩招政策的推行,研究生队伍的规模也越来越庞大,其中涌现出大批8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在父辈或祖辈的溺爱下长大,往往从自身的价值判断出发,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呈现出“只要我喜欢就行”的亚文化价值观,很少表现出以追求善为目的的价值观。由于缺少统一的价值,人们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仅仅只是为了某种外在的目的,为了满足某种暂时的欲望罢了,从而不易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

二、研究生“完善人格”培养的可行性路径选择

为了使研究生走出德性缺失、人格分殊、价值根源丧失的人格困境,我们可以借鉴麦金太尔培养完善人格的三条途径作为培养研究生“完善人格”的可行性路径选择。

1.注重与实践相关的善与德性的培养

在麦金太尔看来,“实践”意指:“任何融贯的、复杂的并且是社会性地确立起来的、协作性的人类活动形式,通过它,在试图获得那些既适合于这种活动形式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这种活动形式的优秀标准的过程中,内在于那种活动的利益就得以实现,人们获取优秀的能力以及人们对于所涉及的目的与利益的观念都得到了系统的扩展。”因此,在麦金太尔看来,实践的范围是宽广的。但是他并不认为划分实践的确切范围是主要的工作,关键是要弄清善与德性的概念。

首先,谈谈善的概念。对善的理解要从两个方面出发,即内在善与外在善。麦金太尔指出内在善具有两种特征:其一,只有参加特定的实践才可以分辨和认识这些善,缺乏相关经验则无法判断这些实践的内在善。其二,虽然内在善也是在竞争中获得,但它们的特性在于它们的实现一定有益于参加实践的整个群体。外在善的特征在于:每当这些利益被人得到时,它们始终是某个个人的财产与所有物。而且,某人占有它们越多,剩给其他人的就越少,但内在善的获得却是有益于参与实践的整个共同体。

其次,是有关德性的概念。麦金太尔将德性定义为一种获得性的人类品质,“对它的拥有与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那些内在于实践的利益,而缺乏这种品质就会严重地妨碍我们获得任何诸如此类的利益”。由此,可以看出德性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没有德性,内在于实践中的善就不会实现,就会与我们无缘。因而我们要接受实践的各环节和各构成部分,接受内在善的标准,如公正、勇敢、诚实这些德性和优点。要把它们作为实践外在善的目的、机制,不然就把实践归于无意义了。

在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中,内在善即研究生各种内在德性的培养:正直、诚信、责任,等等;外在善即奖学金、荣誉称号、好工作,等等。当内在善与外在善发生冲突时,以我们拥有的德性就能去制止我们所追求的外在善,不沽名钓誉,而是实实在在地做到慎独、笃行。这也为防止学术腐败提供了可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只有真正将内在善作为研究生追求的共同善,才能使研究生重新拥有德性。

2.认识生活的整体性

现代性将每一个人的生活分割成多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自身的行为规范与模式。由此,工作与闲暇相分离,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相分离,团体与个人相分离,童年、老年与人生其它部分相分离,等等。所有这些分离的实现使个人生活无法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此外,分析哲学也倾向于原子主义式地思考人的行为并基于简单成分去分析复杂的行为与交互行为。无论是来自社会学亦或是哲学,它们都将人类生活视为一系列的个别行动与情节,这都使得个人生活无法成为一个统一整体,解决的方法只能用麦金太尔所提的生活的整体性来理解个人。

亚里士多德主义者认为“变动不居的自我”将人推入一种分离情境的角色扮演当中,使得德性无法成为人类稳定的气质。对此,麦金太尔指出:“是否,把每一个人的生活设想为一个统一体是能够合理证明的,由此,我们可以试着指明每一种这样的生活都有它的善,并且由此我们可以理解美德的功能就在于使个体能够将他的生活创造成这样一种统一体而非那样一种统一体?”“人类德性的统一性,只有作为一种单一的生活(一种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设想和评价的生活)的一个特征才是可理解的,而这种统一性是在历史的脉络中得以呈现的。”

基于研究生社会身份的复杂性,其角色扮演也呈现出多重性。研究生应该充分认识到生活的整体性特征,将自己作为一个统一体置于社会生活当中,摘掉面具,在任何一种情境扮演中(生活或学习),都能表现出稳定的德性。如此这般,就能避免人格分殊现象的发生,而达于完善人格也并非纸上谈兵。

3.复归历史的传统

人永远不能仅仅作为个体去追寻善或践行美德,因为什么是人美好的生活,需放入其所处的时空中来了解。因而麦金太尔反对自我是自己所选择的存在,他认为我们都是以一个特殊社会认同的承载者来接触我们自己的环境。我是某人的女儿、我是某一国家的公民、我是某一学校的学生等。因此,对我来说是好的事情必定对那些处于这些角色中的任何人都是好的。如此,我从我的家庭、我的国家继承了他们的过去,这些构成了我生活既定部分及道德起点。在一定程度上也使我的生活有了它自己的道德特殊性。

同样,研究生完善人格的培养要置于大学这个特殊机构中来了解。而所谓的复归历史的传统,意即大学的薪火传承要实现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统一。

从大学功能角度来看大学的嬗变。首先,大学由传统的以“传授知识,造就绅士”为目的的“单功能”大学转化为强调“发展知识,以科研为大学核心”。随后,克拉克•克尔提出“Multiversity”(多元大学),确立“服务”作为大学的第三功能。在“全球性”与“现代性”、“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的背景下,现代大学的文明与文化“交往”功能呼之欲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酝酿其中》在论述高等教育的功能,强调大学在继续研究与教学、专业化培训和终身教育的同时,也把“国际合作”作为最近变得越来越重要的另一项大学的功能。前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博克在其名著《走出象牙塔》中以“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作为副标题,章仁彪教授认为这是一种意味深刻的提醒:现代大学在全面承担起日益众多的社会功能时,千万别迷失了自我!“适应”社会需求和“导引”社会进步的统一应该是现代大学社会责任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大学从发展知识和能力的功能向提供服务和交往功能的延伸中,作为大学机构培养的最高层次的研究生,人格的培养也应具有其道德特殊性。这一特殊性表现在:一方面,以坚实的理论基础构筑知识结构,利用科学技术作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引擎,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人力基础;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以历史的社会责任涵养完善人格,为人类解决精神世界的问题服务。

参考文献:

[1]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25.

[2]周远清.素质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在“医学与人文”高层论坛上的讲话[J].中国高教研究,2008,(7).

[3]麦金太尔著.宋继杰译.追寻美德[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高国希.麦金太尔对当代西方道德哲学的批判[J].社会科学战线,1994,(4).

[6]章仁彪.走出“象牙塔”之后:大学的功能与责任[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选择培养 篇12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 中国梦, 意味着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人,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 共同享有梦想成真, 共同享有同祖国、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宏大叙事”的国家梦, 也是“具体而微”的个人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人生出彩机会的渴望, 正是中国梦最富生命力的所在。梦的实现只能通过实践, 不断突破原来的“我”, 从而塑造新的“我”。任何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人生也充满着各种变数。人要有再选择的能力, 从而在一个充满机遇的社会中有能力去实施自己的设想, 高校正是培养拥有再选择能力的人才的重要场所。

在这种设想下, 学生的培养应该有几个注意方向:培养对多样的成功状态的认知;使不同类型的成功潜质通过科学选拔而得到开发与强化;使学生具有审视人生方案的能力。中国梦旨在将个人的梦与国家的梦交织在一起。虽然提倡引导毕业生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需要, 主动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等国家需要的地方自我砥砺、建功立业, 提倡“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但是很多毕业生宁可推迟就业, 也要挑选就业, 因为害怕再选择所面临的困难。通常情况下, 当一个成功的商人在陌生的边远地界发现另一种人生方案时, 他有能力去践行新的方案;但一个毕业生在起始点时没有占据到有利位置, 那么今后矫正路径的成本就会很大。

二、相关高校内部制度设计

高等院校要创造制度条件, 让学生在实践中成为开发自己能力的主体。围绕这个目的, 笔者对高校内部制度的建设有四点设想。

(一) 在院 (系) 层级发展基层民主

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是高等院校运行中的三种主要权力。在去行政化的思路下, 比较流行的看法是三种权力要平衡, 强化学术权力, 主张发展真正的“教授治校制度”。但是, 学术权力并不一定就是民主的权力, 毕竟学术的权力来源于专业声望与水平。另一种高校内部权力机制的划分是将其分为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其他权力。以教师、教辅人员和学生为主体的其他权力较为松散、薄弱, 难以与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抗衡。学术权力化和权力学术化是高校领导权力的特点。 学术精英有足够的空间外溢职业生涯。因此, 单纯说强化学术权力并不能解决行政主导的问题。而强调学术人员上层权威, 下层自由, 恐怕会徒增权力主体, 使权力机制多头运行, 所以要发展基层民主, 加强普通教学科研人员在基层管理事务上的参与。

根据样本分析, 教授担任学术组织职务和行政职务的比重达到了77%, 副教授担任学术组织和行政职务的比重也达到了54%, 而讲师和助教的比重仅仅分别为19%和14%。数据表明, 学术人员的职称越高, 担任学术组织职务和行政职务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样, 学术权力精英和政治、行政权力精英共同获得系统的上层权力, 则变革的阻力并不是完全来自预设的行政系统。在变革的方向设定上, 确立发展基层民主更为合理。基层民主运行的主体是公民, 以公民为主体而展开的公民协商是基层民主的重要形态。

以院 (系) 为单位, 发展基层民主与教代会的运行不完全一致。学院是学术人员集中的地方, 是教学科研活动集中发生的地方, 在这里最具优势的资源是智力资源, 能充分发挥智力资源的机制恰是院层级以上的协商机制。 笔者主张弱化院层级以下的行政权力, 重构政治权力, 将包括资源分配等学术事务交给协商对话机制, 具体为:基层党委在框架和方向上引导协商, 并监督进程。院长主持协商, 教学科研人员以及学生是参与协商的主体。

协商既是达成共识的过程, 也是权力的博弈过程。能否掌握主动权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各方力量的对比, 这会驱使学术资源跨系、跨科、跨教研室的重组与整合, 并且在弱化行政力量的支持下, 保障学术资源运作和对比的公平。学术精英与政治、行政职位脱钩, 其权威主要来自于在学术上的成就和组织学术资源的能力。基层党委要监督规则的实施, 院长根据民主程序确认的规则主持协商并仲裁。在这样的协商机制中, 学生也被有限度地吸纳进来:在参与科研项目、班级事务、院系事务、指标评选等方面增加普通学生表达意见的机会。

(二) 探索矩阵制组织管理模式, 提高中层干部队伍中业务领导的比例

矩阵组织的人员来自几个不同的职能部门或学科, 拥有不同的技术或学科背景, 为了一个共同的项目或工程, 集合在一起组成临时或长期的组织。矩阵组织的重要特征是打破了科层制结构组织的金字塔式的直线职能制管理模式, 减少了科层的层次。目前, 在我国的高校组织结构中, 二级行政机构多, 结构层次多;同时, 中层干部整体的工作状态和发展前景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高校院 (系) 、处、部、室负责人都属于高校中层干部, 其权限所辖的内容性质有所不同, 有以事务为主, 有以事务与学术并重, 有以学术为主。前面已经对弱化院 (系) 以下行政权力, 发展基层民主的设想有所论述。笔者进一步主张, 重组高校管理事务, 提高中层干部队伍中业务领导的比例。

高校中层干部选拔方式体现出职称化的选拔倾向, 即职位与相关能力不尽匹配。执行能力出色的人会承担本不属于自己的工作, 却因体制问题不能得到适当的回报, 渐渐积极性受挫, 难以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因此, 高校中层干部整体的工作效率难以完全激发。根据抽样分析, 高校中层干部更容易出现默许性沉默。工作时间越长, 高校中层干部越容易发生沉默行为。默许性沉默是员工预期自己没有能力改变现状, 因而被动、消极地保留自己的观点、建议。

中层干部既是高校高层指令的传递与执行者, 指令运用的监督者, 又是很多制度的体会与创制者。笔者认为, 可以考虑重组高校内部业务模块, 中层干部以其业务能力, 领导功能化的团队, 对校级领导负责, 也可以减少校级领导的副职设置, 将未能分解到流程的管理事务在校长办公室与基层民主单位间分工, 将资源逐渐整合成业务模块。这样, 既明晰了中层干部的职责, 又加重了其在权限范围内的决策权。团队内部可以制定标准化的工作流程, 让技术与职位契合, 部分职位可以面向有关资质的学生招聘。但目前看来, 吸纳的学生主要是少数的学生干部, 可以在细分技术需求后, 为普通学生提供更多的岗位。

(三) 组建政治权力、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共同作用的平台

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党委是决策权的主体, 在前两项制度的设计下, 党委领导力的实践也会有相应的调整。高等教育法规定了党委和校长的职责, 但在现实中, 存在着书记、校长“双权力中心”, 领导权和管理权相争的问题。我国高校党委的领导权力不是类似国家、政府的硬权力, 而是一种软权力。这种软权力可以从决策权力的科学度, 执行权力的坚决度, 行政权力的融合度, 指挥权力的合法度, 组织权力的透明度, 师生员工的满意度六个维度来评价。因此, 党委领导权力要在核心业务上做到与其他性质的权力友好合作。

依据党管人才的原则, 高校党委要更新人才工作观念, 改进人才工作管理体制, 更好地发展高校。可以考虑整合社会科学处、研究生工作部、教务评估等职能部门, 在基金申报推荐评选、学科项目建设、荣誉评审、 职称职位提拔等稀缺性学术资源的分配事务上, 组建党委、行政部门、学术单位共同作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 学术权力在以协商机制为主要形态的基层民主驱动下展开, 行政管理职能组织流程并沟通相关评审部门, 党委践行党管人才的原则。对于省级及以上的基金、项目等的评审, 学校与上级评审部门之间应建立商讨机制, 提高学校在评审决定中的发言权。高校党委发挥与党外人士合作的机制, 发挥对外连接的优势, 另外建立在其领导下的一班外聘专家组成的评审班子, 构成两套学术评审委员会。由此实现减少评审层级, 加大基层在稀缺性资源分配上的发言权。而非遴选性学术事务, 主要由学院、研究院经由协商机制而作出决定, 经由学院党委向校党委汇报备案或批准。

(四) 改革学生综合测评指标体系

目前, 高校学生的综合测评指标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学生的道德素质、学业成绩、科研成果、文体成绩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学生的荣誉、奖学金是以综测考评结果为依据的, 校级荣誉、奖学金是省级及以上表彰的基础参考;如果在院校一级得不到认可, 基本也没有可能得到更高一级的认可。 分析综测各项目, 学生干部在思想道德素质加分项目和文体加分项目方面有优势, 学生干部与老师的交流更多, 对科研课题参与也较多。在实践中, 尽管综测指标平衡考虑了各种素质, 但能根据测评结果收益的只是少数的学生, 且向学生干部倾斜。这与培养学生对多种成功状态的认可的设想不太符合。而且现行指标的每个细分项目的考核指标设置范围小, 程度浅, 内容杂, 不利于科学甄选与强化各种成功素质, 并且现行学生考评指标切入点窄, 是单向选拔而非双向沟通, 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人生方案的评估与选择能力。笔者主张, 改革综合测评为分类别测评, 分设学术、文体、政治行政能力等各类别的测评指标, 配以更雄厚的回报资源, 激励各种人才。

在前述各项制度设计的基础上, 以行政管理职务招募为激励, 促进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双证书”制度落实;发展院 (系) 、研究院为单位的基层民主, 为学生成为参与主体留下制度空间; 建设高校三种权力在遴选性学术资源分配事务上的合作平台, 减少评审层级, 使得党委更容易发现人才, 接触人才, 培养人才。

高校就业政策在落实毕业生就业岗位上投入巨大, 但是问题解决的效果不尽如人意。高校可以通过相关的制度改革培养拥有再选择能力的学生, 保障其在不断实践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参考文献

[1]张功员.高校内部管理“去行政化”改革思路探讨[J].河南社会科学, 2013, (1) .

[2]左翼, 李天福.高校党委领导权力质量的哲学视野及实践路径探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6) .

[3]林尚立.公民协商与中国基层民主发展[J].学术月刊, 2007, (9) .

[4]叶聚丰, 沈勤.矩阵式结构理论及其在高校体制建设中的应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 2008, (2) .

[5]王坚, 曹艺, 王昊晖.高校中层干部员工沉默行为对离职意向的影响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综合) , 2012, (6) .

上一篇:通用软件产品下一篇: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